时间:2023-07-16 08:30: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概述
沟通是人们关于信息、思想和感情的一种传递过程。良好的沟通是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高校中的师生沟通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和重要环节。师生课外沟通是指发生在课外,师生之间关于学习、兴趣爱好、情感、生活、工作、理想、人生、价值观等问题所进行的一种意见和想法的交流活动[1]。良好的课外沟通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融洽师生关系,延续课堂教学过程,完善课堂教学活动,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活动的持续进行。
二、师生课外沟通现状调查分析
本文对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企管专业的两个年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了共11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104份,回收率达到94.5%。问卷共有20个问题,其中包含16个单选题,4个多选题。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关于学生进行师生课外沟通的程度、意愿和主动性的分析
有66.35%的学生没有或者几乎没有在课外时间与老师进行过沟通,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客观上没有与老师进行过接触,沟通程度较低,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有78.85%的学生愿意在课外时间与老师进行沟通,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主观上愿意与老师进行沟通,不会排斥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
在沟通的主动性上,只有25.96%的学生表示会主动与老师进行课外沟通,有22.12%的学生表示不会主动进行沟通,51.92%的学生表示要看情况而定是否主动与老师在课外进行沟通,这说明大部分学生都不会主动与老师进行课外沟通。
2.关于学生进行课外师生沟通的内容、方式和场所的分析
在沟通内容上,学生选择最多的前三位分别是学习、就业和兴趣爱好,选择比例分别达到了66.35%、56.73%和49.04%。其他选项及比例分别是心理(47.12%)、个人情感(34.62%)、其他(19.23%)和信仰(9.62%)。这说明学习是学生最关心的,也是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最多的内容。
在沟通方式上,69.23%的学生选择以面谈的方式与老师进行课外沟通,57.69%的学生选择以网络的途径与老师进行课外沟通。34.62%的学生选择电话这种方式,还有13.46%的学生选择书信这种方式。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喜欢面对面或者网络(QQ、微信、微博、邮件等形式)这两种方式与老师进行课外沟通。
在沟通场所上,学生选择最多的前三位分别是办公室、教学楼和校园,选择比例分别达到了53.85%、50%和48.08%。其他的分别是学生宿舍(23.08%)、食堂(17.31%)和其他场所(15.38%)。这说明与教学环节相关的场所适合进行师生课外沟通。
3.关于学生进行课外师生沟通的技巧、知识和效果的分析
在沟通技巧的运用上,有49.04%的学生表示,偶尔会借助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来辅助自己的沟通表达,31.73%的学生表示有时会,只有10.58%的学生表示经常会借助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来辅助自己的沟通表达。还有8.65%的学生表示从不借助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来进行沟通。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还不善于用肢体语言来更好的进行师生沟通,从而影响了沟通质量。
在沟通知识的学习上,有48.08%的学生偶尔会去学习与沟通有关的理论知识,有46.16%的学生有时会去学习沟通知识,只有5.77%的学生会经常去学习沟通方面的理论知识。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缺乏主动学习沟通知识的积极性。
在沟通效果上,49.04%的学生认为通过与老师的课外沟通,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会略有改善,42.31%的学生认为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会有所改善,只有8.65%的学生认为通过课外沟通,师生之间的关系没有变化。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师生课外沟通的效果还是认可的,有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这将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 结论
1.学生与老师在课外所进行的沟通是很少的,学生是愿意与老师进行课外沟通的,但又不会主动进行课外沟通。
2.课外师生之间的沟通,学习方面是交流的首要内容,同时学生喜欢在办公室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3.学生没有意识到合理运用肢体语言等技巧对加强师生课外沟通的作用,也缺乏学习沟通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但对沟通改善师生关系的效果持肯定态度。
参考文献:
[1] 倪春丽.民办高职师生课外沟通障碍内容结构模型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51-54.
基金项目: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科研重点课题成果(xkyzd201208)
作者简介: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沟通方法 师生关系
沟通是一门艺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沟通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双方进行平等对话,拉近师生关系的重要方式。但是如果沟通中出现问题,那么不仅不能改善师生关系,反而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解决好沟通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沟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沟通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的桥梁,通过良好的沟通更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并通过掌握学生心理进行思想教育,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地接受,并理解老师的用意,有利于老师与学生之间情感的建立,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沟通有利于师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老师传达的思想能够被学生理解并接纳才是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这个过程需要有效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等,在这一过程中双方能够做到相互理解,拉近彼此的距离。
(二)沟通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总是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命令感,老师和学生的地位不对等,而现在大学生更加具有个性,这种命令性的教育方式,学生并不买账。沟通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建立在双方地位平等的前提下,学生没有压迫感,老师没有身为长者的架子,双方能够坐下来愉悦交流,交换意见,采纳意见,并通过沟通消除双方思想上的隔阂和分歧,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沟通有利于师生感情的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老师和学生通过沟通能够更加进一步了解彼此,在了解的基础上建立信任,这有利于学生与老师分享一些苦恼和困惑,进一步增进师生感情,达到情感上的认同,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的沟通问题
(一)沟通不够及时。由于老师的工作性质,需要给学生上课和为课程做准备工作,学生有问题时无法及时与老师沟通,不能获得老师的帮助,这就导致学生的反馈不及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师生之间存在语言障碍。老师和学生之间在沟通过程中可能存在语言表达方面的障碍,双方在年龄上存在差距,这就导致师生之间沟通需要跨过一个代际的障碍。学历和人生经验方面也存在差距,这些差距就使得学生不容易理解老师的意思,老师很苦恼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导致理解上出现矛盾和偏差,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排斥和抵触心理。这样,学生的思想问题不能解决,还会影响师生感情的培养。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当前在应用型教育背景下,很多高校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为重点,忽视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过于表面化,往往流于形式。导致很多学校虽然有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实效性不强,不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自然不会很重视,一些老师在工作中缺乏沟通技巧,不但没能达到教学目的,反而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影响师生情感的建立,甚至还会引起彼此之间的矛盾。
三、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沟通问题的途径
(一)改进沟通方式。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除了非正式的沟通模式之外还应该多运用一些其他沟通方式,多种方法综合利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理好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出现。同时,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还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优化升级,教学内容和方法要不断根据新形势、新情况进行更新补充,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采取多样化的沟通。沟通就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并从中达到老师和学生的思想认同。因此,在沟通过程中,老师应该以学生理解和接受为目标,避免使用一些专业性的词汇,造成学生的困扰甚至排斥。应该尽量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联系其学习情况和整个大的环境背景,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和沟通方法进行交流和疏导。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利用网络媒介和学生建立沟通渠道,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并通过学生经常用的社交软件等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当前一些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匮乏,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很好,很多教师在沟通中总爱摆架子,以长者的口吻采取命令式的教学,这样学生和老师很难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甚至会排斥与老师的交流,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因此,为了改变现状,高校应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定期派年轻骨干教师参加研讨会和讲座,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知识,教师要提高沟通能力,掌握更多的沟通技巧,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地位的平等,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情绪,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沟通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运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消除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校之间的隔阂和障碍,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找出沟通中遇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来到大学生自主就业与创业服务站已经两年的时间了。
大一,我在综合部学习了排表,统计,多媒体等技能。
大二,我在站长助理一职,协助副站长李雪学姐的工作,也收获了很多。
是我们服务站见证了我的成长,因此我希望能够有机会留下来继续工作。无论是情感上还是逻辑上,我都想留在服务站继续工作。大学生自主就业与创业服务站
见证了我的成长。
我对自己有信心,可以胜任副站长这一职务。对上,我可以良好的与老师沟通,不怕与老师沟通,积极执行老师交给我的工作,乐于承担工作。
对下,积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用心的完成的工作。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对服务站负责。
副站长一职并不轻松,但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好好的渡过在服务站的最后一年。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将我们的服务站越做越好。
具体工作:招聘会方面,前期统计人员的时候,
将责任具体的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各司其职,
工作起来事半功信
干事培训:重视起来,普及培训的重要性,呼吁大家踊跃参加
对自己的要求:眼里有工作,积极去工作。
我在系里和校里没有其他的职务,我会把心思都放在服务站的工作上,而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我一直都平衡的很好。
摘 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家长和老师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家庭要支持学校的工作,借助家长的力量帮助学校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老师的课堂效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交流合作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影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初中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合作提出建议和具体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家长;合作;探讨
引言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的两个基本保障。家庭为学生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家长的言行举止是孩子的榜样。学校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给他们教授知识。要想让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只有将家庭和学校有效的结合起来,相互合作,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
一、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的价值
初中时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开始,在这个阶段,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促使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在家里,家长能够很好地教导孩子;在学校,老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只有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把孩子塑造的更加的优秀,让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体系,明白是非,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的人。这将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
(一)帮助初中生形成健全人格
初中阶段是每个学生性格、人格逐渐成型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渴望脱离父母的监管,渴望做一个成年人。但是大多数的初中生并不知道自己应当怎样做,他们没有承担成年人的责任与义务的心理准备。在这个阶段,家长要和班主任有效地沟通,帮助学生在这个时期养成健全的人格。家长与老师的合作形式就是相互反映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在良好的沟通下,针对学生遇到的情况制定有效地解决方案。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是非观念,帮助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
(二)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社会在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注重这些方面的教学工作。初中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应试教育,而是符合时展的素质教育。教育改革的道路是非常漫长的,这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合作。家长要改变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维,支持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成为有用的人才。
(三)强化初中生的道德修养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在初中时期,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容易出现叛逆的现象。这时家长不能和孩子硬碰硬,要想办法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还要及时和班主任老师沟通,反映学生出现的情况。老师和家长一起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让他们养成优秀的品德。初中生的价值观还不够成熟,通过家长与班主任的共同努力,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给他们灌输做人的道理,促使学生做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的好少年。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趋势不断增大,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要教育孩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只有学会怎样做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二、加强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的措施
(一)班主任要与家长进行平等交流
家长在和班主任老师进行沟通时,要平等的交流,这样班主任与家长才能良好的合作。双方在沟通时,要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只有做到有效的交流沟通,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现中,有的家长在与老师交流时显得唯唯诺诺,不能平等的进行沟通。这样的做法不利于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对孩子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
(二)提高家长的参与热情
要想班主任和家长良好的合作,还要提高家长的参与热情。有的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自己就不用再操心,这种想法导致家长与班主任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家长与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出现脱节现象,不利于对学生的培养。当学生成绩出现下滑现象之后,要从家长和学校两个方面寻找原因,家长不能只责怪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当,还要反思自己对孩子的管教是否到位。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家长就要提高自己参与教学的热情,积极和老师进行交流,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和班主任老师一起促进孩子的学习。家长还要支持老师进行教学活动,全方位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班主任应该营造合作的氛围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校占主导地位。要想做到家长与老师积极合作,就需要班主任老师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氛围,让家长在合作的氛围中明白与老师沟通交流的重要性。班主任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应当保持诚恳的态度,用一种积极的心态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有了相同的教育理念,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办法就是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家庭要支持学校的工作,借助家长的力量帮助学校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能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初中时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开始,在这个阶段,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促使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把孩子塑造的更加的优秀,让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体系,明白是非,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的人。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给他们灌输做人的道理,促使学生做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的好少年。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趋势不断增大,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要教育他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只有学会怎样做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加强班主任和家长的合作是促进初中教学工作的重要举措,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家长与老师共同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莫克琳.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师,2014,(18):21-22.
[2]黄宣燕.浅谈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问题及对策[J].成功(教育版),2013(3):192.
关键词:幼儿发展;家教指导;保教工作
一、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当前幼儿园与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正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家园共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方面。
1.幼儿发展的需要。家园共育是幼儿发展的需要。家庭、幼儿园、社区都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影响,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幼儿园只是幼儿教育的一种较为普遍的专门的教育机构,除此之外,家庭也是重要的教育机构,因此家庭和幼儿园应建立一种合作、和谐、互补的关系,对幼儿的成长起到同步、同育、同构的作用。
2.家教指导的需要。家园共育是家教指导的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互动和观察之后,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不仅要明确家教指导的目标,更要注重参与的过程,使指导更加有效。
3.保教工作的需要。家园共育是保教工作的需要。在学前教育不断更新发展的新时代,保教工作是我们的工作重心。而保教工作需要倡导教师建立家园关系,帮助家长建立全新的育儿观,明确相对一致的育儿思路等作为前提。
二、我园中班级部家园共育的困惑
家园合作已成为新时代幼儿教育的主题。幼儿园积极通过各种形式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而家长们也是积极合作,可是家长和教师在家园共育中仍有一些困惑:
1.家长的困惑。部分家长认为多数家园合作是以幼儿园为主导的,家长只是参与者和配合者。有的家长说:“老师布置的任务家长尽可能地去完成,可是不能没完没了啊!我们也很忙,也很累!孩子交给幼儿园就应该是老师去教育。”
2.老师的困惑。老师们则认为家长应该更积极地配合幼儿园工作,教育孩子不能光指望老师啊!在幼儿园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好习惯一回家就没有了,老师辛辛苦苦地教育,最后落不到家长的一句好。家长们对于教师提出的一些关于孩子的消极信息,更是敷衍了事。殊不知老师都是全心全意地为了孩子们,更是为了家长们。
三、我园中班级部家园共育现有的优势和途径
近年来,我园在家长工作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仅帮助家长提高了育儿水平,而且还促进了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自我成长。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工作,树立了新型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观念,育儿水平和教育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们中班级部家园共育的现有途径有:(1)家访、面谈、电联;(2)家长问卷;(3)家长园地;(4)家长会;(5)家委会;(6)家园联系手册;(7)亲子活动;(8)家长进课堂;(9)幼儿园班级网站;(10)亲子作业;(11)为活动提供材料;(12)幼儿成长档案;(13)特邀教师;(14)半日活动开放;(15)早晚接送接待;(16)班级短信平台等。
四、我园中班级部家园共育的现状及问题
我们中班级部在家园共育上有众多的途径,可是细细分析它只是一种简单的互相联系、互相交流的方法,这种联系和交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但其方式比较单一。单方面的布置、告之、通报多一些,少了一些家长参与的主动性,而幼儿园的主体地位又过于明显。我认为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家长资源仍需再度挖掘。家园沟通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地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在幼儿园我们常利用的家长资源是“家长进课堂”、“亲子活动”、“特邀教师”等等,家长资源没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作为教师可以作一些深度的考虑。这种深层次的“互动合作”不仅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瑞吉欧教育趋向的一个重要理念。
2.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时间有限。在中班级部开家委会时,家长委员们纷纷表示与老师的交流机会太少了。家长们特别希望和老师多多交流孩子在园的情况,可是没有时间交流。家长与老师见面的机会只有两次,一次是早晨入园的晨间接待;一次是下午离园。家长们想找老师谈可是看见老师又要接待又要护导还要做其他的事情就不好意思了,长此下去不利于家长工作的开展。因此,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就成了我们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3.与家长沟通缺乏艺术性与方法。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大多是在孩子们出现一些问题之后,教师想把问题告诉家长,共同引导孩子。可是往往因为沟通上过于直白和不得要领而“好心办了坏事”。本来不多大的事儿,经老师一番渲染,家长反应颇多:要么觉得没面子,立即训斥孩子;要么一脸怒气地走人;要么对老师心生排斥,与老师沟通次数骤减。老师采取什么样的引导语言,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而这一点,有些老师没有意识到,也没有用换位思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家长们的心。
4.“不等式”的消极影响。这是指家长潜意识中对幼儿园老师的定位偏差:一是地位不等。在人们的心目中,陪孩子玩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不需要太高的技术成分,因而社会价值不高,社会地位较低,总认为幼儿教师不如一般教师。二是学历不等。高学历就像一个光环,让自己和别人的眼睛都产生眩晕。家长的学历层次越来越高,他们的教育理论反思水平随之提高。高学历家长的清高态度对幼儿教师形成一种暗暗的压力。
关键词:师生关系;学习性投入经历;发展
引言
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当代高等院校的四大职能。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群体,提高本科教育素质是高等院校的发展之本,立校之源。师生关系作为人际交往中的传统方式,建立在师生关系之上的教学活动也便成为了学校工作的基本立足点。而师生关系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易变性,又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产生着较大影响。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自然也是教学成果优劣和生关系好坏最明显的表现。教学相长,民主平等,和谐友爱,尊重平等作为基本特征的新时代师生关系广为推崇,并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尊重个性,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树立良久,为此,努力建成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促进师生,教学有机统一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机遇。
一、 高校教育师生关系现状
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现阶段高校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课堂之上缺乏互动。在新时期,高校扩招,师资力量相对短缺,一些高校师生比例不合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教师讲完课就走,学生上完课就回到宿舍,教师在课堂上单纯对教材进行解读,学生对于相关知识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主动性学习的动力不够。师生之间距离感较强,教学工作只是例行公事讲解。同时传统的教育理念还在影响着高校教学活动,师生之间不能平等交流。一些大学和大学生崇尚实用主义,强调知识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对于一些学术较强的知识并不在乎,对于教师不尊重,对于学校没有认同感,这样的学生其本身的价值观就出现了问题,需要思想教育的普及。现阶段,教师的晋升往往是以一定的专业论文和科研成果作为衡量标准,这就造成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环节的忽视,从而影响师生沟通。
二、师生互动对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性投入其实是一个测量学生个体在自己学业与有效教育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与经历,以及学生如何看待学校对他们学习支持度的概念,其本质就是学生行为与院校条件的相互作用。对此,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西理工大学的学生进行调研,调查显示,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方式是学生比较看中的,这就要提醒老师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投入,不能再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创新与改革也要用于教学改善方面。并且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仅仅交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照本宣科。针对这个现象,教师应该及时反思,应理论联系实际,多结合现实案例及身边的现象,让学生深刻体会,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学习方面的精力投入。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评价能力,实现学生由一知半解到掌握精通的转变,让学生构建起属于自己独特的认知体系,并在这种认知中进行交往与对话。师生互动是对学生认知学习结果的有效反馈,正确的学习投入与方法加之强化与鼓励,并将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想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学生也敢于质疑与挑战,所以师生互动不是单一的教师灌输与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一种双向沟通,逐步实现博专结合,中外融汇。更好地结果便是师生共同进步,实现教学“双赢”。
图1为问卷中第29题:我通过电子邮件或网络和老师交流认同感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两个极端,即非常同意与非常不同意的人数占比很少,而出乎意料的是,在当今数字化与电子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不会选择这一方式与老师沟通交流,缺乏交流主动性。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是校园和谐文明,民主平等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修炼“师爱与师性”应当是教育者不懈的追求。教学与育人是教师一种角色的两个职能,忽略学生主体观念的教师是失败的,一味只投入自己的科研题目与专业论文,学生是不会“亲其师,信其道”的。
图2为问卷第28题调研结果,调查老师是否仅仅授予课本知识,结果表示大多数老师没有教学创新与结合实际为学生分析趋势,学生积极性没有得到刺激,因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调查中,有学生表示自己的老师总是照本宣科,一字不落地读课本,念课件等;长此以往,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与沟通越来越少,教学效果与质量也明显下降。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积极的情绪情感极易感染学生,进而也会实现高效教学;而教师这种情绪及方式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期许和热情,这样才会有学习性的投入;学生必须也对教师有尊重的情感,才会对老师的教学产生浓厚兴趣。
三、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 性别差异分析
经问卷分析数据表明,陕西理工大学男生与老师的亲密维度上远高于女生。也就是说男生与老师互动表现比女生好。对此结果,我们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访问,得知:在大学,男老师的数量比例远超女性老师,而男学生比较喜欢与老师交流,女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会缺乏主动性同时缺乏自信心,由于这种保守的性格特点,在交流中往往会处于被动地位,因而在师生互动方面不如男生。
(二) 专业差异分析
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加具有客观性与代表性,在样本抽查中,文科,理科,工科等专业抽取采取等额抽取。结果显示,工科性质专业的师生沟通频率远远超过文科和理科性质的专业,工科性质专业比较侧重于实践性、操作性、创造性以及综合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多地给予学生示范以及手把手教学,同时更要求教师具有耐心,对学生包容和宽容,交流机会的增加,师生关系也会变得其乐融融。相反,文科等性质的专业只需要理解与记忆,相对于老师互动的频率也会大打折扣。
(三) 年级差异分析
调查显示,大二,大三学生师生关系满意度高于大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进入大学校园后,个人目标与思想意识的差异,一部分大一学生认为自己高考发挥不错,对于另一部分大一学生则是壮志未酬,对自己所在学校与专业不是很满意,心态偏离,甚至不满意自己的讲师,师生关系有了阻碍,认为不如中学老师敬业与细致,教学模式与风格也不是自己所设想的,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发展。
(四)沟通范围差异
在对问卷结果分析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参加老师的课题或项目,在学习中,交流平台也仅限于学业交流,形式单一,仅为面对面互动。在中国传统教育下,学生求同思维强,求异思维被渐渐弱化,畅所欲言竟然也会成为教学效果的最佳反应。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不是低头沉默不语就是环顾四周,效果非常差,也是高等教育中的普遍现象,教师课下也会对这种互动性不足很沮丧,力不从心。沟通范围的差异也表现在“评教”制度上,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态度等多让学生为教师的教学打分,调动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这点虽说有着一定的进步性,但也是有缺陷的,它忽略了对教育质量核心因素的分析。
四、 对策与建议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被尊重不仅仅是它的职业性质所决定的,更是这种“传道精神”的引导。因此针对当代的师生关系,提出以下建议:
(一) 转变传统模式,采取多元教育理念
高校学生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与自由意识,这就意味着传统的“教”与“学”必须进行革新,新的理念旨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引导作用,即一个词:亦师亦友。在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灵活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因材施教,作不同层次与深度的引导,从“有教无类”到“有教有类”,创设不同情境进行教学或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性,转换角色,让学生也从教师角度进行体验,备课与讲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满意度,成为促进师生关系,增加学生学习性投入与经历的新契机。
(二) 多方面多平台实现有效沟通
当今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为教师课程结束后,回家或是待在办公室直到下一阶段课程开始才会返回课堂;学生上完课亦是如此,除了课堂,课下与老师交流的机会与平台很少。由于课程量大,课时少原因,讲课速度会很快,致使一学期下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是皮毛,由于课堂进度,教师也会选择减少互动沟通以节省时间。这种单方面只针对学业的交流需要改变,比如在课下可以沟通有兴趣方面的东西,增进师生情感;同时,由于平台的缺乏,师生沟通仅限于面对面,因此,可以通过一些社交软件加强师生联系,如微信,QQ留言等;即使没有面对面,交流也不会受到空间的阻碍。
(三) 营造和谐氛围,创造合作学习机制
问卷中W生认为良好的班级氛围以及学习环境对自身的学习性投入与发展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为此,大环境的营造对教师教学与师生关系方面有着很强的指向性。教师应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打造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便有了坚固的桥梁。学习机制的创建也是作为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师生关系的双向性,合作双赢也是教师一直追求的,这样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有了信心,老师也有了更大的动力去进行项目。
五、 结论与展望
何时雏凤亮清风?淘尽黄沙始到金。学生学习性投入与经历与师生关系紧密相关,教育改革的浪潮纷至沓来,只有适应它,挑战它才能成为这场风浪中的弄潮儿。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的提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新时代的新思路。教师的教育模式与学生的个性化能够做到有机统一,这便是成功,更是以人为本的体现。融入了师生关系的教学使教育大船乘风破浪,适应时代趋势。未来的教育必将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学生的学习性投入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长远发展。高校一定要将这种观念汲取精髓,不变则废,共鸣长存。
[参考文献]
[1]王文娟.高校应用型专业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第15卷第15期.
[2]王佳权.大学生师生关系现状研究[N]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19卷第12期.
你好!
教育是一个广泛复杂的系统工程,现代素质教育更要求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和不同的成长背景"因材施教",要求家长和教师能及时沟通并修正对孩子的教育.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的延伸使得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也有很大部分是由孩子的父母及家长完成的.实际上,家庭应该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沟通学校,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进行系统教育,将是十分有意义的,而这些都需要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有一个通畅的渠道.
随着家长对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大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家长迫切需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及如何配合老师的工作,老师也希望对孩子的教育能够延伸到家庭,家长 能配合老师共同做好教育工作.就目前而言,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方式很单一,仅限于开家长会,写条子等基本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很难有时间定期同老师会面,定期同老师会谈可能会影响家长及老师的工作计划,同时由于大部分中小学校的电话数量有限,因此老师不可避免的要在家中接听家长的电话,这样也会有许多的不便.双方在沟通的选择上都比较被动.因此日前家长同老师的沟通上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如何进行更有效的协同,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从清朝道光年间(即公元十八世纪中叶)私塾出现,到日前学校教育中的"家长会","家访"家长经常签字的"家校联系本"等,无不体现在家长与老师的相互配合,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协同.而目前的家校协同模式还是不能满足现代素质教育形式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家长会:首先,学校的家长会总是有限,一个学期最多也是两三次,而家长更多的是以一种"听"的角色参与;没有机会发言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更不用说针对自己的孩子的个性来与老师交流.其次,家长由于工作忙,或者没有机会参加会议,这样导致一学期仅有的几次交流,也只能放弃,根本谈不上相互配合.另外,还存在学生不诚实等问题,如"蓝极速"网吧事件的还有很多.真是可叹呀!
家访:老师"家访"是一项非常有意义且极有效果的活动形式.但由于老师存在"一对多"(即一个老师对多个家长)的现状,而且学生家庭居住分散.老师即使天天家访,一个学期难以走完一个班,并且还难以达到协同的效果.同时,老师又存在"多对一"(即多个家长对同一个老师),家长经常要打电话到老师家里,而多数老师在家时都是休息时间.而此时对老师来说又形成一种打扰.
家庭,学校与社会是一个人成长的主要环境,它们以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形式占据着青少年学生的整个生活.一般来说,我国中小学生目前平均每天在样时间不低于6小时,在社区活动时间大约为3-4小时,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家庭,学校与社会在任何一个环节失控,都会导致整个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断裂.那么如何 发挥学校教育的专业化,家庭教育的持续化,社区教育的实践性优势,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新课题.
显然,家校合力,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不仅表现在二者在青少年学生培养目标的一致,而且表现在家庭全方位地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学校尽力帮助家长解决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家庭和学校才能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密切合作,互相配合.同时在解决一致的过程中,还包括二者之间相互衔接问题.家庭教育的优势是对孩子教育的延续性,但没有专业的指导;而学校教育的优势在于具有专业化的管理,但具有较强的衔接问题,学生从学前教育到幼儿教育,从小学教育到初中教育再到高中教育都存在衔接问题,一个一年级班级的今年的班主任,而到明年升级后换了一个班主任,当然其它的教师都可能换.从这个问题看出,一个老师费了很多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可刚完成更深层次的了解,可又遇到学生升级了.真有点"白费心思".而对于一个接手新班级的教师了解学生个性又是困难重重!如何解决呢 只有通过一种软件管理手段将前面所有的学生个性发展记录在案,随时调用,从而解决学校教育多年来存在的衔接问题.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更轻意地进行智能互联*家校合作*协同教育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现代通讯技术手段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家长与老师教育保持同步,将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现在,光通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开发了一套适合于家庭与学校联系沟通的教育信息交流系统,它主要是借助于的移动通信网,手机短信息技术等,实现了家长与老师的沟通畅通无阻,让老师/家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事情都可能过手机/短信/计算机等进行即时互动沟通,达到最佳协同效果,并 且做到互不打扰.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教育信息交流系统在新世纪的问世,必将使我们的教育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将全心全意协助学校和家长,应用我们所掌握的教育科技和真诚细致的服务,为我们的国家造就更多有用的人才.
这只我们的意见征求函,是否愿意采用该系统为教育服务,完全根据您的自愿.
敬请答复,谢谢!
您是否认同素质教育和因材施教在当前社会的重要性
是 否
您是否认同教育信息交流系统提供的教育信息服务为推动家长和学校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更优质和高效的互动平台
是 否
您是否愿意采用教育信息交流系统为教育服务
非常愿意 愿意 可以考虑 不愿意
如果您愿意采用该服务,请您对当地推广教育信息交流系统项目给予相关评语及意见性指导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大家来参加我们今天的家长会,说明大家对自己的孩子都十分关心。既然家长、老师、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教育好他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协力,把你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教育好。
一、介绍毕业考试的重要性:
我们的孩子们辛苦了六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到了最后收获的季节。这一个句号是否能够划得圆满,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毕业考试关系着你的孩子将来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兴趣。小学毕业既是一个学习阶段的结束,也是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毕业考试的成败也意味新的开始的成败了。
二、介绍最后一段时间的重要性:
(一)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知识系统化的过程。可能前面学了很多知识,装在脑袋里还没有整理。下面这段时间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知识整合的过程。使原来松散的结构变成一个有着内在互相联系的结构。同时我们会根据考试出题的要求增加一些课外的知识,所以对于优秀学生,如果在这段时间里放松了,想要在最后考到一个顶尖的成绩是不容易的。
(二)对于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来说,这一段时间是提高成绩的一个很好的契机。要知道,不论语文还是数学、英语,我们老师都会把考试范围以类的知识来一次系统的复习。这一过程,只要学生能够认真听讲,做练习。以前的不足是完全可以得到弥补的。特别是一些难点问题,我们都会挑出来重新讲、练。所以,下面的这些时间里学生如何来学习,我们家长如何来管理,将直接影响着你孩子的成绩;直接影响着你的孩子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
三、家长如 何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
那么,作为家长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呢?
1、最后这一段时间,由于学习任务的增加,孩子肯定会觉得比平时更辛苦。我们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在孩子有怨言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为他们讲道理,使他们懂得,不努力、不吃苦就不会有大的收获。并且要多表扬多鼓励。
2、学习任务的加重,孩子的体力消耗变大,适时增加平时的用餐营养。要知道,现在一感冒就会落下课。由于时间紧,节奏变快,一旦落下,就很难有时间补上。另外,在休息方面也要加以监督。不要让孩子的睡眠不足,到一定的时间提醒孩子休息,控制好电视的收看,电脑的使用时间。(这一点要突出讲一下-有时家长一直被蒙在鼓里)
3、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孩子的学习。
平时有空多陪陪你的孩子,在旁边看一看你的孩子是如何做作业的。特别是一些作业速度比较慢了孩子,更应该要多观察,帮助他找到根本原因。参与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帮助。对于语文的作业来说我们也是家长可以对一些基础知识进行抽背,以及监督一些默写作业。我们有许多家长都很有耐心,孩子默好以后,签一个字,作为证明。还有学习的态度,也是十分重要的。有的学生按他的能力他是能做好的,但因为某种不经意的态度,从不尽心做,尽力做,一味地以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对待学习也是有害无益的。同时发现有厌倦的情绪,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也可以及时与任课老师联系。
4、加强家长与任课老师的联系。因为教师工作很烦琐,不一定每一天都能和每个家长联系。这需要各位能主动通过电话和亲自来校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以及和老师及时沟通自己的想法。
在这里我要表扬一下这几位家长,首先是张谦的爸爸和妈妈,还有杨逸凡、赵文婧、王雅欣、焦宇龙、赵一明的家长都非常的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能及时地经常地打电话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在他们的关心下,我们明显地可以看到她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或者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这里,我想说一句,各位家长,谢谢你们了。也有些同学的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对孩子也许是有心无力疏于管教。很明显孩子的成绩就不如人意。希望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能有更多的家长朋友来与老师沟通,在家发现孩子的问题就及早和我沟通,及早管教,共同教育好孩子,让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和谐 师生关系 高等学校
The way to creat contemporary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Based on teaching process
SHI Mei-ling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management,Zhenghou Henan,450001)
Abstract:In: the course,the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value for teaching effect. The current found is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disharmonious situation.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the disharmonious relationship ,it puts forward the way to create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words:Harmonious;Teacher-studentrelation;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1.引言
师生关系是指高校教学中由于教和学而形成的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传播知识的授受关系以及人格上、情感上的平等关系。[1]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基础之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尊互爱、教学相长的新型关系,[2]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关系达到和谐、教学过程达到和谐、师生之间的信任感有所增强,最终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达到老师“自由的教”和学生“自由的学”的良好的互动。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能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氛围,但是伴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层次多样,学生质量参差不齐,不良思想与行为与日俱增,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谐师生关系作为高校发展中的基本问题,越来越突显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
近年来在中国高校圈陆续发生的“导师虐待学生事件”以及“中国政法大学的‘杨帆门’事件”,掀起了高校内“风暴式”的震撼,衍生出一场关于高校师生关系的大讨论。笔者对于河南省工业大学文科大三的200名学生做了有关“和谐师生关系”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88份。结果表明:30%的学生认为如果有眼神交流会跟打招呼,另30%的学生认为如果认识会打招呼,还有4%的人认为当做没看见,直接走人。当问到“你是否愿意课下与老师进行沟通时”,仅有22%的学生回答是肯定的,58%的学生回答是“感觉一般般,没什么喜欢不喜欢的”。调查中认为师生关系“较冷淡”的大学生占到了74.1%,认为“很冷淡”的也占到了11%。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意识的行为个体,在自身多年教育的背景下,即便是发生了对老师授课不满的状态,90%以上的学生表示 “不愿意接受老师教育甚至发生冲突的情况”很少发生。总体上看,当前大学校园里师生间“尊师爱生”现象存在普遍,大多数学生尊敬老师,老师也能普遍平等地对待、尊重和理解学生,但师生交往频率不高,师生关系不够密切,其中所隐含的不和谐音符也已经浮现。
3.教学过程中高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1)社会环境和校内环境造就的师生关系的复杂化
从社会的大环境来看,大学生从入学就面临着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因此,他们在选择课程时,更多的是选择与未来就业或考学相关的专业课程。也即是说,学生从一入学就凭借自己的有色眼镜,把老师进行了分类,从而对待老师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调查中有37%的学生认为他们最佩服的就是专业课老师,其次是选修课老师、公选课老师。经验表明,在一些大学学院中设立的双学位的课程,由于是学生在正常学习之余,利用周末时间攻读的第二学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高于一般本科生,同老师沟通的频率相对较高。
从学校角度来看,原来意义上的简单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师生关系逐渐趋于复杂化。在技术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学生作为年轻的群体,在接受新事物方面比老师更强、更快,摄取知识的能力甚至超过老师,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形成很大的挑战性,因此,合理的沟通能让彼此形成朋友的关系,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推进,但是老师往往认为学生是对于自己的挑衅,从而复杂化了简单的师生关系。而在物质化、利益化的今天,老师为了图省事让学生利用假期为自己做问卷、做课题或者干各种各样的事情,至于双方在伦理上、在道德上所应相互担当的责任则常常被忽略,因此,二者之间还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2)缺乏沟通的平台,师生之间的关系日渐冷漠
当今大学的教育是“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因此,一般来讲,学生除了和老师上课见面,课堂中间进行交流之外,几乎没有机会见到老师,传统的融洽的师生关系逐渐淡漠。在问卷中当问到“你是否有课下和老师交流的机会和时间?”61%的学生回答“几乎没有”,仅有6%的学生认为“经常有”。而当问到“你与老师一般交流的内容是什么”,73%的学生答案是“所学的课程内容”,仅有5%的学生的回答是“生活或者感情上的问题”。77%的学生认为老师扮演的“仅仅是老师”这样一个角色,除了教授课程内部的知识以外,对于学生的其他方面没有任何的指导。另外71%的学生认为“师生交流最大的障碍时”是“缺乏一个合适的沟通平台”,学生没有时间、没有机会、没有途径与老师进行合理、有效的有关课程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更不用说生活方面、感情方面的问题,因此,高校教育中凸显“教书”和“育人”的脱节。最近几年,高校学生自杀事件、他杀事件、故意伤害事件不断增加,很难说与学生找不到到合适的引导者排泄情绪没有关系。
(3)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变低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师生关系更多的趋于功利化,正如西北师范大学徐兆寿分析:教育成为赚钱的机器,这使得教育的性质和教育心理发生变化——学生们觉得自己是花钱换取知识,有权力向教师提出种种服务要求,而不细究其合理性。从这个意义上,高校正在沦为知识商品交换的市场,很多学生认为学生和老师之间更像是一种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关系,尤其是对于那些缴纳昂贵学费的合作办学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希望从教学中获得更大的效用。而对于很多老师而言,教学的目的明显带有功利性,他们认为辛苦教课的机会成本太高,因此在教课的过程中,部分老师从来不顾及学生接受的能力,还有部分老师知识严重陈旧,另外一些照本宣科等。调查中学生对于老师在课堂的表现,基本满意的占51%,一般的占37%,仅有5%的学生对于老师课堂的表现非常满意,而62%的学生不满意的原因是老师授课时“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乏味”。老师对于课程的态度,影响到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造成师生关系不和谐的恶性循环。
4.教学过程中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在高校教育中,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多重使命,因此,以师生平等为基石,尊师爱生为基础,教学相长为发展定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构建成功。调查中78%的学生认为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很大,关系到教学效果”,而在回答“如何增进师生沟通”问题中,82%的学生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相互接近”。
4.1从老师的角度看
(1)加强老师的能力培养,提高业务素质
在问卷中当问及“至今你的学习中有没有让你感觉印象最深的老师”,87%的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因此,可以看出,事实上学生对于老师的评价不是一概而论的,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客观的评价,很多同学都反映,老师上课时认真与否,他们一听便知。因此,高校教育中老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是改变学生评价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这就要求老师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课程尝试用不同的、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进行授课,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自己、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机会,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的观点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不正确的观点和做法,在不挫伤学生自尊心、进取心的前提下,进行教育和开导,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自我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提高,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和效果。
(2)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据调查,大学生最喜欢尊重学生、知识广博、和蔼可亲、平等待人、风趣幽默的教师。在“老师最应该具备的品质”的问题中,69%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是一个“懂得尊重理解周围的人”,因此,66%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53%的学生认为如果老师能成为自己的朋友,那么师生关系就会更加和谐。可见,如果教师能够以学生为本,在教书的过程中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善于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自己管理学生的人性化水平,把自己从单纯意义上的“老师”的角色转变成多元的“引导者”,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就会增强。
4.2从学生的角度看
(1)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沟通的理念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中心,只有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才能使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作用,产生价值。调查中有67%的学生非常在意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说明大多数学生有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的需求。在问及“你与老师交流动因是什么”,66%的学生认为,“老师社会阅历丰富,知识渊博,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学习能力,并且可以了解到许多信息”,而12%的学生认为“老师也可以是生活上的朋友,与他们交流能解决部分生活或情感上的问题”。所以,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与老师进行沟通的理念,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他们的问题不方便告诉家长,而老师作为一个可信任的角色,作用不可替代。
(2)帮助他们建立敢于表现自己的自信心
从学生的角度看,要养成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交流;同时也要注重个性的发展,利用汲取的知识,主动与教师交流学习和生活中的心得体会、探讨疑难困惑,敢于对老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挑战;要养成自律的习惯与意识,要充分对于自己进行剖析,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一定要尊重教师的教学成果,对老师授课中的不足应多几分互动和理解,努力在教学相长中实现与老师的互相尊重、互敬互爱,共同交流、共同分享、彼此包容,实现与老师的共同的发展与前进,通过老师的沟通,解决群体人际交往中的困惑,为创建和谐校园关系打下基础。
4.3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平等的基础上,过去的“你说我听”的灌输方式已经的方式是缺乏信任的,形不成双向的沟通。[3]而对于如何与老师进行交流,近50%的学生表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或渠道”。除了正常的电话、书信沟通以外,学校应该帮助老师和同学之间建立沟通的平台,比如学校内部的贴吧,或者在院系之间建立的小范围的实名注册的网站等等,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促进师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提升高校教育质量,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同时在和谐的环境中能够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淑英.如何建立现代高效和谐的师生关系.文学教育:2010(05):65-66
[2]施林春.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德育实效性.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60-62
[3]段旭光.大学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2):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