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财务内控体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6 08:30: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财务内控体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财务内控体系

第1篇

关键词:企业内控体系;财务内控体系建立实施

内部体系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控体系随着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完整的需要而产生的,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侧重于从钱物分管、严格手续、加强复核方面进行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才逐步发展成近代的内控体系系统。

财务内控体系以财务信息管理为载体,以资金流动来监控企业价值运动的轨迹,可以很好地监控企业的各类经济活动,发现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实现过程管理,正是由于财务内控体系的重要价值,财务内控体系曾一度甚至成为企业内控体系的唯一手段,由此可见财务内控体系在企业内控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一、财务内控体系涵盖的内容

没有一成不变的财务内控体系,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必须考虑到行业特点与企业自身发展状态,根据企业的经营需要设计适合的财务内控体系。一般来说,由五大方面内容构成了财务内控体系的架构:1.企业采用的会计制度;2.企业总体管理制度的架构设计;3.财务审批管理体系;4.财务部门设置与财务人员分工;5.资金管理制度及成本控制体系。

二、构建财务内控体系

1.企业管理层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财务内控体系,把构建财务内控体系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企业管理层对于财务内控体系的认知态度,是财务内控体系能否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因素。当然构建财务内控体系只是第一步,体系构建之后,如果管理层不能以身作则,带头破坏财务内控体系,那么财务体系的构建是非常不理想的,更不用说发挥财务内控体系应有的作用了。

2.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财务信息是管理信息的重要来源,财务信息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管理信息的质量,也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如何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就成为财务内控体系的重要工作,企业中常见的做法是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有些公司为了应付了事,将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总会计师的领导甚至直接设立于财务部内部,这样显然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应有作用。为了更好地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建议将内部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董事会,在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审计工作,对企业开展各类常规、临时性的审计,最大程度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发现财务内控体系设计的薄弱环节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财务内控体系的建议与意见

3.明确岗位职责,责权利对等。责任,是每个岗位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权力,是每个岗位行使权力的区间,它明确岗位的最高权限在何处。利益,是每个正常使用岗位职责所带来的收益,包括物质的与非物质的。如果责权利不对等,很容易出现有好处人人争抢乱作为,有困难时人人逃避,无人作为的混乱管理局面。因此明确岗位职责,责权利对等,是财务内控体系的重要工作之一。

4.财务人员管理。作为财务内控体系的重要执行者,财务人员的品行与素质直接影响财务内控体系实施的成效,因此需要做好从财务人员招聘、调动、培养、淘汰、晋升、辞退每个环节,既保证财务队伍的稳定,又要保证财务队伍的合理流动。

5.搭建适合企业需求的会计系统,是奠定良好的财务内控体系的基础。在遵照国家颁布的会计准则的原则下,设计合理的会计管理制度应考虑到行业特点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如是高科技企业还是传统工业企业,企业规模是大是小,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都会对会计制度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三、实施财务内控体系

要发挥财务内控体系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对财务内控涉及到的环节逐一控制,其中着重对以下八个环节进行控制:

1.职责分工,权利分割,相互制约;

2.明确管理职责、纵向与横向的监督关系;

3.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的授权;

4.交易授权,建立恰当的审批手续;

5.制订和执行恰当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设计结构合理、勾稽关系正确的会计科目框架;

6.设计各类资产的使用管理制度;

7.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健全的考核机制;

8.独立稽核,例行的复核与自动的查对;独立检查,包括外部和内部审计等。

企业管理实践中已经意识到财务内控体的建立于实施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价值,应当说这有助于财务内控体系在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是对财务内控体系一些常见的误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构建财务内控体系和执行的过程中,认识到存在的误区并如何避免是非常有必要的。

笔者认为构建财务内控体系和执行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六大误区:

误区1:只有财务部门才负责财务内控体系的执行。诚然财务部门是企业内部执行财务内控体系的力量,但决不可片面地理解财务内控体系只有财务部门执行。一方面、只有财务部门才负责财务内控体系的执行,会增加财务内控体系实施的难度,财务内控体系要想得到贯穿执行,必须由企业管理层以身作则,同时财务内控体系的实施必须要得到其他职能部门的配合;另一方面、将财务内控体系等同于全部内控体系,实际是变相扩大的财务内控体系的外延,会导企业内控体系的弱化,实际上企业内控体系所包括的内容远比财务内控体系更广泛、复杂。

误区2:向下越权不是越权。现代企业中,一般都会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审批权限,绝大多数管理者也知道自己权限的上限在哪里,知道超出授权需获得上级或有权人员的授权或批准,但侵入属于下级权限的时候,往往就选择性地失明了。其实向下越权不但是越权,而且会破坏正常的审批权限,致使企业内部对财务内控体系认知混乱,严重削弱财务内控体系的价值。

误区3:财务内控体系建设中的完美主义。成本效益原则,不仅是财务内控体系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它也应该是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应遵循的原则。只有当一项管理活动的“产出”大于该项管理活动的“投入”时,该项管理活动才具备经济价值与可行性,否则此管理活动只会降低企业价值,摧毁股东财富。

企业应根据行业特点与自身发展状态建立合理的财务内控体系,而不是任由完美主义主导财务内控体系建设的过程。财务内控体系设立的重要目标就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益,所以应摒弃财务内控体系建设中的完美主义情结,成本效益原则是财务内控体系设立的过程中始终要遵循的原则。

误区4:经验主义至上。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过去取得过成功的企业与企业管理者,更喜欢用过去成功的经验来管理企业,孰不知所谓的经验即使是有价值的经验如果不能内化成企业的内控制度,经验有时不仅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它会让管理者迷信自我忽略内控体系的价值。

哈耶克曾在《自由秩序原理》中论述了“一种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而一种好的制度会使坏人也做好事”,正是说明内控体系的重要性更甚于个人品德与素质。建立财务内控体系的出发点正是这样,通过一整套的降低风险与舞弊防范机制,把经营中常规的风险与舞弊的可能性挡在门外,而不仅仅是依靠一个人的经验来解决问题。

误区5:忽视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内部审计工作是财务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它与财务内控体系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大的财务内控体系,内部审计工作没有存在的基础;缺少内部审计工作,财务内控体系因缺少监督其效果会大打折扣。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内部审计工作不过是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有真正重视了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才能不断促进财务内控体系的改善,才能更好发挥财务内控体系的应有价值与作用。

误区6:财务内控体系万能论。财务内控体系确是为防范风险而建立的,但企业经营风险多种多样,内部控制的严谨、规范、全面是与风险系数相匹配的。但是,财务内控体系并非万能,它只能规避经常发生的错误和风险,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而不能预防并解决所有风险。企业应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尽量减少风险造成的后果。因此,有严谨的财务内控体系,还需要科学的管理手段。

财务内控体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基本准则,是规避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加强企业财务内控体系建设,建立以源头治理和过程控制为核心的内控体系。遵循财务内控体系的相关原则,辨别并规避财务内控体系的误区,有效实施财务内控体系,积极财务内控体系的管理作用,从而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游红霞.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之我见[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11).

2.陈晓红,浅议会计内控制度的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2010(3).

3.李刚.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常见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1).

第2篇

一、企业财务会计内控体系概述

企业内控体系可以被看成是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经济管理系统,承载着保障会计活动的规范性,让企业的经济发展工作更具稳定性等的作用。企业会计内控体系主要的构成是企业中的系列规则、相关制度、对应的规程等内容,通过上述细节能让会计内控体系的建立更具系统化,并能在相关规则的制约下,具有较好的执行成效。故此使用财务内控体系主要是合理的使用资源,让资金的利用效率更高,信息精准度更好,这也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需要掌握的科学管理手段。

二、企业财务会计内控体系建立的意义

(一)企业经营活动更有效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主要的作用是让企业管理活动具有自我调整和制约的能力,这能让企业的资产更为安全和完整,也能在资产使用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对建立系统化的资产体系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能将相关的数据进行记录与保存,便于后期的查阅,这样能让企业的经营管理更有效地推行。

(二)保护企业财产

开展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能让企业的财产得到切实的保障,先通过内部控制了解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数据情况,并根据企业的具体状况制定对应的财务政策,真能让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能让主管部门的既定方针和政策得以保障,在规范不同部门流程的同时,减少企业的经营损失。

(三)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部分企业发生会计违规现象是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够完善,导致人员在执行期间很多细则无规可循,这将会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为企业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损失。故此,强化企业的内控建设,主要是让企业建设更为系统化,在保有其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前提下,以法律法规为工作导向,从而提高企业会计工作质量。

三、企业会计内控审计存有的问题

(一)治理结构不完善

部分企业均是采用法人治理的方式,但是在治理期间由于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使企业在治理的过程中存有不同的问题,这就使得企业的内控责权不能对等,致使会计的职权弱化,最终很难发挥出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让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受到制约。

(二)企业会计内控体系不够完善

企业的会计内控系统需要将制度看成是支撑手段,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对会计内控产生较大的漠视,这就使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制度很难受到重视,制定的相关规程也没有细化所有项目,所以整个制度漏洞百出,这不但不能支持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完善,也让内控制度的严肃性不足。

(三)内控工作风险意识缺乏

企业需要对市场竞争的,所以就要经受来自市场的风险压力,且这种风险压力没有任何的规律可循,只能是根据市场的竞争加剧而逐年扩大。但是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还没能强化自身风险意识,这就表现出风险意识薄弱,风险行为增加,风险控制严重不利的局面。这种状况不但会对企业的系统性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甚至会制约企业今后的发展。

(四)内控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部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严重不足,导致在日常业务处理时出现很多常识性错误。另外,部分人员在工作时职业道德意识不够,很难抵御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初选企业会计内控体系的深层次问题,让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影响,影响生产和经营活动。

四、企业内控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一)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为能让生产和经营活动达到最优,就要提升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状况和水平。管理期间建立完善内控机构十分必要,这能让管理更成系统,也能让相关的制度更为完善。在设置好人员岗位后,使人员能各司其职,进而发挥出内控部门的作用。第一,先要做好内控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这是提升人员素质的关键举措,要求相关人员在工作中和工作之余多学习相关学科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专业能力,掌握内控的具体工作流程,严格的执行内控制度,通过与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二,以内控制度为工作的主体,先要建立与会计部门控制体系一致的制度系统,然后使用会计控制系统了解到企业的业务记录状况,了解到不同的业务经济状况,最后在企业财务业务中进行恰如其分的分类和评估,从而让会计报表能真实地再现企业以往的经营和管理状况。

(二)健全制度 明确责任

健全会计内控机构,完善工作体系。第一,先要明确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人员在内控工作体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将所有条文化内容纳入到绩效考核中,以规范会计人员的工资标准,提升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质量。第二,建立岗位轮换机制,通过不同的岗位轮换可以防止人员在一个位置上时间过长,对各个工作环节和相关人员熟悉出现职务舞弊的状况。使用岗位轮换能让人员之间形成整体互动,一方面能让整个系统内的人员熟悉,便于日后的财务工作开展,另一方面让人员熟悉不同的工作内容,有助于提升人员的综合职业素养。第三,建立内控制约制度。内部制约制度的开展能让财务内控工作的实施效果更好。建立会计人员的监督制度,能避免业务处理时出现的失误和舞弊状况。

(三)建立内部评估机制

建立内控评估机制,主要是定期的对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评价,可以借助于公司的广告栏这类媒介形式,将公司的内部审计状况直接公示,使工作的开展更为透明也能激励不同部门的责任意识,这样就能在舆论监督下,完善企业的财务内控活动,让财务内控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

建立评价制度的时候需要本着科学化、民主化和合法化的原则。考察要具有动态性,全面客观的看待问题,不要片面的看待问题,避免问题的单一化。所有的考核方案均由内部审计部门以及被审核的部门联合制定,然后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监察和考核,让内控制制定情况得到更好的落实。考察结束以后要结合当前的考察情况对考评结果进行分析,结合物质化的奖励方式,让压力和动力两者并行,最终以实现内控目标的达成。

五、结语

第3篇

关键词:贸易公司;财务内控体系;问题;对策

当前时期下,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为了能够使自身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加强公司财务内控是非常必要的。内部控制体系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公司的业务、经营等活动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企业所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以及不合规经营等方面的情况,均或多或少是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内控体系的构建而引起的。对于贸易公司而言,也不例外。本研究首先对当前时期下贸易公司财务内控体系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然后据此提出具体的构建贸易公司财务内控体系的具体对策,旨在为完善贸易公司财务内控体系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一、贸易公司构建财务内控体系的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贸易公司必须承认国家层面财经相关法律法规,并将其作为构建财务内控体系的基本依据与准则,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之下,构建贸易公司财务内控体系。这是贸易公司构建财务内控体系的基本。(2)全面性原t。贸易公司在构建财务内控体系时应着眼全局,将各项工作涉及到公司财务工作的方方面面,要与公司中长期规划相匹配,此外还应该与企业其他的内控制度相符,做到不要出现冲突或者矛盾。(3)针对性原则。贸易公司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应该按照实际现状,就公司财务工作之中所存在的薄弱环节或者极易出错的内容,制定针对性强的财务内控体系,以纠正公司财务工作中的有关错误或者会计披露信息失真的情况。(4)经济性原则。贸易公司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应该对成本效益进行全面地考虑,如果某些财务内控体系无法有效改善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以及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势必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与价值。

二、当前时期下贸易公司构建内控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一)有关业务流程的控制严重缺乏

与其他企业所不同的是,贸易公司的业务流程包括了商品贸易前的有关准备,对贸易合同加以商讨、报验与备货、信用证的修订、租赁以及办理相关保险以及议付等很多方面的环节。但是,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贸易公司尚未构建针对相关业务流程的财务内控体系,所以说,就不能很好地对贸易公司所开展的各项贸易流程进行科学性、规范性地控制,不但对贸易公司开展的贸易活动产生直接性影响,不能有效实现贸易公司的预期的经营性目标,甚至还会给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留有乘虚而入的机会。对于一些进出口贸易公司而言,往往还会出现严重的贸易壁垒现象,导致贸易公司重大经济赔偿损失。

(二)公司内部组织结构控制平衡性较差

组织结构是贸易公司开展计划、执行以及控制等方面的职能实现的基本结构,贸易公司应该按照其实际的、具有特殊性的内部控制体系,根据职能方面的差异性,来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并注意明确该工作岗位的权责。但是,对于目前我国大多数贸易公司而言,并未对不相关的或者相容性较差的职务加以分离与实施有效控制,在程序控制方面存在非常严重的缺位的情况。

(三)不能很好地对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防控

对于某些贸易公司而言,均存在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虽然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财务内控体系,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防控,主要表现在:风险信息十分分散及落后、风险应急机制滞后等,且对于风险控制决策而言,缺乏较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随意性非常强,也未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应对风险的具体举措,甚至还会导致财务混乱现象的出现,与企业其他方面的内部控制或者财务管理存在矛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大大降低了贸易公司的管理效率及质量,尤其是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严重下降。

三、当前时期下我国贸易公司内控体系构建问题的具体原因分析

(一)法人治理结构欠妥

贸易公司内部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确保公司财务内控体系构建的前提条件及重要保证,对于某些上市企业而言,董事会成员与经理人存在高度重叠的现象,不能很好地发挥公司董事会监管职能,受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牵制而使得公司财务内控体系难以真正地发挥作用。所以说,财务会计信息失真以及管理人员等方面的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经常会出现。

(二)信息沟通不够通畅

在贸易公司实际经营过程之中,保障公司财务内控体系顺利构建及发挥作用的是顺畅的沟通信息。然而,对于大多数贸易公司而言,均存在着信息不能很好共享以及信息沟通不顺畅等方面的情况,部门与部门之间也很难达到扁平化的交流与沟通,互相之间的合作效率及质量严重低下。

(三)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弱化明显

在贸易公司之中,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担负起保证公司运行合规以及监督公司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职责。然而,我国大多数贸易公司内部审计职能被弱化,内部审计部门不能使财务内控体系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某些贸易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结构、工作人员基本业务素质以及工作岗位设置等方面均存在着诸多突出的问题,对公司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一般而言,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对公司的经营者负责,领导层对于内控事务具有绝对性的领导权。此外,很多贸易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低下,理论储备不足,甚至还成为了贸易公司养闲人的部门,其职能完全被忽略也并未充分地得以发挥。还有一些贸易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很难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公司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明显弱化。

四、当前时期下我国贸易公司构建财务内控体系的具体对策

(一)优化贸易公司内控环境

第一,应该注意强化贸易公司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尤其是财务内控的认知程度。贸易公司管理人员可采取举办培训活动等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向管理人员发放关于内控的相关手册或者学习教材等,让每位员工在业余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并要求工作人员记录下来自己不清楚的地方或者难以理解的问题。然后,工作人员与公司发展现状相结合,探讨教材中哪些内容为重点和难点。对于学习的方式可以多元化,如小组比赛、知识竞赛、培训教育等,工作人员因人而异地选择一定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完善贸易公司内控组织机构。贸易公司可设置多个专业化的组织机构。此外,还应该注意对不同工作人员应该承担的职责与义务等加以明确,权责明确,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公司财务内控环境。

(二)加强公司业务流程控制

首先,注重控制对单证管理环节。通过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严格办理报关,保持传递快速,降低公司的风险发生率。其次,设置多个业务人员来对整个业务流程加以管控。这可以使得各个业务人员之间不仅配合程度要好,而且还需要互相制约,使得工作效率与质量显著提高。最后,严格控制与国外企业间的结算方式。

(三)增强公司对风险的防控能力

对于我国的贸易公司而言,其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来自各个方面的业务风险,风险不仅较多,而且还非常复杂,而且始终贯穿在贸易公司各项业务的流程之中。所以说,贸易公司在构建财务内控体系过程之中,应该注意强化对I务风险加以控制。主要可从如下两个方面加以防控:(1)明确风险的控制点;(2)构建科学、规范的风险预测以及评估系统等。

五、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当前时期下贸易公司财务内控体系中存在诸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对贸易公司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对此应该采取强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控,以使得贸易公司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宋献中.财务理论与机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2]闰春香.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内蒙古统计,2005.

第4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企业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随着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日益推出,要求变得更高、更细化,其重要性也更加突显。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将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所建立的企业财务内控体系有其依据条件,必须以《会计法》《公司法》《经济法》《财务准则》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并且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在本企业的规章制度指引下,这样的体系才能更加有效的增强企业内部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对资产进行保值增值工作。

一、内控体系建立原则

1.合法性原则,就是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在这个框架内匹配本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不可为适应企业需要,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造成财务风险。

2.适应性原则,对于企业内控体系的适应。这里有外部和内部的区别,一方面外部是指根据国家会计准则或者制度的变动,企业要适当的调整内控体系,否则容易出现风险和漏洞;另一方面内部是指适应本企业实际情况,照本宣章的“搬运”规章制度,造成企业内部的消耗。

3.一贯性原则,已经制定执行的财务内控体系不能朝令夕改,必须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否则无法贯彻执行,甚至让员工无法引起重视,对于保证会计工作的严谨性得不到体现。

4.整体性原则,财务涉及企业方方面面,对于各个方面的控制必须整体考虑,可以制定长期和短期的控制目标,及时完善,但不能局限于某一个领域。并且需要与各部门的规章制度能衔接和适用,不得造成相互抵触的情况出现。

5.经济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体系是为了企业更健康的发展,但是必须已数据体现,必须能在运用过程中,从经济方面体现出合理性和有效性,最终落实于为控制企业的财务活动或经营活动,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或增加企业效益。

6.重视度原则,企业忽视管理会计作用。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是财务会计,为企业提供集资、投资、项目决策等信息帮助领导层分析和决策。而许多企业忽视了管理会计,仅依靠财务会计难以为企业提供明智有效的决策投资分析信息,是企业的资金运作面临风险。

二、内控体系的目标

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制定的财务内控体系必须能满足几个要求:

1.业务的授权与责任分清,必须能保证业务的正常开展,并且从活动过程中给予授权和责任要求。

2.提供的财务数据必须形成活动链条,保证所有交易事项的准确性。

3.对于资产、账簿、凭证等各种形式的接触必须有授权要求。

4.对于基础工作例如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资产盘点等工作必须保证。

5.会计监督的体现应保证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内控体系的管理机构及职责

1.管理机构应是按公司统一设置,分级核算的。并且配备相应的财务人员,按岗位责任制从事财务工作。

2.应设有主管负责人,并且负责向企业汇报财务工作,负责审核财务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岗位的安排,协调财务会计机构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等。

3.财务主管负责人的法律地位,应是公司章程所约定的提名方式,并且有规定的雇佣和解聘流程。

4.对于部门的务监督职能应体现在体系管理中,不仅是对财务活动的关注,还应包括经营管理活动的关注。

5.岗位设置及职责应适应企业财务人员配置,例如财务部经理岗位、部门副经理岗位、管理会计岗位、投资及预算岗位、出纳员岗位、资金管理岗位、往来核算岗位、材料会计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税务管理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等。

6.人员培训及风险意识培养,对于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基础上,必须使全体员工意识到内控体系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并且对于风险意识进行常规性的培养学习,才能对风险人人知晓把控。内控建设必须是自上而下贯彻,从公司高管到基层的每一位员工。可以寻求外部机构的专业帮助,同时也需要所有员工的配合推动。

四、内控体系的搭建

按照以上的原则、目标和管理部门的前提下可以搭建财务内控体系,具体的可搭建五个方面的内容。

1.针对会计和财务的制度:(1)会计核算的体系;(2)会计政策;(3)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制号;(4)会计科目使用说明;(5)会计报表格式种类及其格式;(6)会计报表编制说明;(7)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8)货币资金管理制度;(9)往来结算管理制度;(10)存货管理;(11)短期、长期投资管理;(12)固定资产管理;(13)在建工程管理;(14)无形资产管理;(15)其他资产管理;(16)销售收入管理;(17)成本费用管理;(18)盈亏管理;(19)财务报告及业务评价管理;(20)融资借款管理;(21)担保管理。

2.流程管理制度:(1)账务处理程序制度;(2)预算管理制度;(3)会计稽核管理制度;(4)财产清查制度;(5)财务分析制度;(6)会计档案管理制度;(7)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8)对于控股公司、参股公司、分公司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3.收支审批管理:(1)收支审批管理;(2)重大性资本决策审批;(3)重大投资收益决策审批;(4)重大费用类支出审批;(5)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4.成本费用管理:(1)成本核算管理;(2)成本计划管理;(3)成本控制管理;(4)成本分析管理;(5)成本费用考核。

五、内控体系的评价

财务内控体系是为了评价内控的安全实施,体系科学的制定,才能作为评价的基础。在财务内控体系正式开展之后,企业与此同时也必须依靠一套完整的评价系统来对内控活动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评价结果中对员工工作做出激励性鼓励,借此以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由于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济发展随时处于变化之中,因而必须借助财务评价制度为企业管理者设立保障线,当科学的财务评价指标显示企业需做出发展战略变化之时,管理者便应当从中获取信息,作出相应改变。科学的财务评价制度不仅仅对于企业发展本身的保障,也是为了企业员工创造合理可靠的发展平台。

六、结论

建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财务负责人的职责之一,现代意义上的财务负责人是公司重要的战略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之一,是穿插于金融市场和价值管理之间的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传统的财务管理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为了企业能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基本保障,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措施来解决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控制风险的发生,降低风险程度,就必须要求建设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曹志德.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 2015(36):240-240.

[2]王晓满.浅析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J].科学与财富, 2015(28):394-395.

[3]雷小明.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J].消费导刊, 2014(11):85-86.

[4]王栋梁.试论如何构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系统框架[J].决策探索月刊, 2007(13):60-61.

第5篇

关键词:高校财务 内控体系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高校办学自越来越大,高校经费来源渠道日益多元化,这些多元化收入来源给予了高校发展坚实的资金支撑,但同时也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而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不健全是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为了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使财务控制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并严格实施。

一、高校财务内控概述

高校是一种非营利组织,培养人才是其主要存在目的。本文基于COSO报告中内控理论,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相关规定,将高校内控定义为:“高校管理层和全部员工必须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确保高校业务活动顺利开展、确保财务资金完整、确保财务会计信息准确可靠、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在高校内部管理系统中形成一套自我协调、自我约束的控制系统。”

二、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高校教育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办学规模日益拓展,资金来源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相关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化。近年来,高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腐败的案例,一些领导私自挪用公款、乱收学费、收取回扣等违法违规行为越来越严重。由此可见,高校的内控制度还有许多漏洞需要解决。

(一)高校内控环境急需提高

第一,高校内控意识薄弱。由于我国高校内控建设起步较晚,当前一些高校管理人员对内控的理解不够全面,内控意识较为薄弱。面对这一情况,极易出现各种漏洞,滋生各种行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高校内控实施动力不足。当前体制下,我国高校具有非营利性的公共属性,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确保高校管理目标的实现,是其内控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相对于企业谋取最大化利润的动机来讲,高校内控实施动力明显不足。

(二)高校风险评估制度不健全

第一,财务管理风险。高校经营活动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但是财务内控建设步伐却没有跟上。原先财政拨款下的事业单位财务内控方法,已经很难满足现阶段高校财务内控的要求,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漏洞,为高校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第二,债务风险。如今高校的发展需要不断拓宽资金来源的途径,内控风险评估机制不够完善与健全,对资金的风险认识不到位,都存在极大的隐患。

(三)高校内控活动存在薄弱环节

第一,缺乏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大多数高校缺乏配套的资金风险识别、评价与对策等制度,极易导致出现错误的经济决策,造成大量资金被浪费。

第二,固定资产管理力度不足。因为高校有别于企业的特殊性,公立高校在配置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一般以政府采购为主,缺乏较为健全的国有资产登记制度,并且管理工作上缺乏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这就极易导致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相关部门或人员出现不负责的情况,如没有按时盘点资产,造成出现账实不符或毁损等情况。

第三,费用支出监控力度不足。现阶段在高校支出费用时,虽然实行有会计审核制度,但高校内部还缺乏相应的监控规范。

(四)高校信息与沟通不顺畅

从现阶段高校各部门信息沟通上来看,还有着数据不准确、汇报不及时、信息不完整等现象,上级领导无法及时了解各项任务目标完成情况,造成在决策上出现失误。在信息沟通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反馈机制,信息在上传之后,很难及时得到上级领导的相关反馈意见。

(五)高校内控监督不能发挥有效作用

现阶段国内高校因为缺乏完善的监督制度,监督职能部门缺乏较强的权威性与独立性,无法将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致高校政务存在着信息不公开、决策不合理等情况。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高校对国家政策的落实,降低了校内师生员工的活力,使得各项战略难以实现。

三、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完善

(一)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

第一,完善内控制度。我国高校要将内控环境设计原则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相关要求结合起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于实行内控后出现的问题加以修正,这样才能让高校内控建设更加完善。

第二,完善机构人员配置。对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的人员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安排,剥离以往与岗位不相容的兼职人员,配备足够的人员,以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

(二)健全风险评估制度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规定,以原来的风险控制作为基础,完善风险评估制度。还要成立风险评估小组,由校长直接领导,成员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师生利益相关的重大决策负责,并做好重大政策、融资项目、改革方案等事项的风险评估。同时遵循COSO新框架里面风险评估构建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制度。此外,对高校风险评估对象,还应进行科学缜密地分析与预测,增加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并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学者、教职工代表组织风险评估听证会,按照最终评估结果,选择出最佳方案由校方备案。

(三)建立健全业务活动控制体系

控制活动是控制体系的重点,是管理人员在风险评估的指导下,采用相对应的风险管理对策而得到的结果,例如加大权力限制,健全业务流程,尽量控制风险,降低其承受范围。在控制过程中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尽可能用最少的成本把风险降到最低。

(四)加强信息公开与沟通制度

第一,完善并落实信息公开制度。我国高校要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中的规定,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一是要建立重大事项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可以选取各相关利益群体代表与邀请的相关专家、学者和领导来座谈、听证。二是完善高校院系内部信息公开制度。争取形成“两级管理、属地负责”的管理格局,严格落实信息公开“问责”制度,提升信息透明度。三是完善信息的保密审查制度,针对的重要信息,要根据保密规定加以执行,针对一些不完整或者不真实的信息,还要实行澄清和致歉制度。

第二,加快建设高校信息管理平台,提升沟通效率。对校园信息管理平台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设定级别权限访问密码,在系统内部上传各部门或单位的信息以后,同等级管理者能够根据权限登录进行查看。此外,还要进一步健全反馈制度,提供相应的意见与建议。提升沟通效率,才能保证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落实内控监督机制

第一,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制度。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行事,将内部审计功能体现出来,建立一套系统的内部监督操作规范,从而在实质上和内控制度要求保持一致,让制度的执行更加规范。

第二,推行审计结果公开制度。很多高校由审计部门负责内控工作,及时公布最终审计结果,能让财务工作更加透明,防止财务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确保财务部门落实相关的制度准则,并避免审计部门出现舞弊行为。

第三,强化问责机制。当前我国很多高校职能部门仅仅实行了责任制度,却没有实行问责机制,导致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懈怠和散漫,存在着侥幸心理,很难将内控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所以,高校必须严格落实问责机制,对各项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实现工作质量的提升,只有这样高校内控工作才能够更加顺利开展。

四、结语

总之,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高校内控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高校内控制度还有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必须主动创新高校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果,这样才能够满足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要求。当前,我国高校内控理论研究的时间较短,相关文献较少,因此在完善我国高校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应用分析,给未来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确保高校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小英,赵云素.探究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和完善[J].财经界(学术版),2014,(7):228.

[2]吕致丹.论推进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3,(17):279.

第6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控体系;构建

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占据主要位置的内容就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财务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借助有关的财务政策以及有关的落实方式,让企业在运营时资金以及资金安全得到保证,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让企业在开展各项经济运营活动时,都能在有关法律机制和企业运营机制的支撑下顺利开展。当前,我国市场竞争逐渐激烈,这给企业今后运营以及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仅可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还能实现企业运营效果的优化,进而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企业财务内控体系构建进行阐述和探讨。

一、建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作用

(一)保证国家有关法律的全面实施。在进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立时,要想落实这一标准,国家指定的有关法律机制都需要依附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方式得以落实。因此,企业需要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机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构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方式来实现自我管理,进而保证国家有关法律的全面实施。(二)提升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性。进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可以保证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保障企业各个部门资产可以实现全面保管和应用,防止企业在开展财务活动时,发生财务丢失或者损坏的现象。此外,企业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方式,有效减少企业恶意浪费以及徇私贪污等现象发生机率,进而提升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三)确保财务监管的全面性和实时性。企业财务监管主要是指企业在开展财务内部活动时,通过监管机制来实现对其全面监管,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也就是保证企业财务监管工作全面开展的平台。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方式,来制定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管机制,使得监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进而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监管工作的全面性和实时性,防止企业在开展财务活动时出现运营风险[1]。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比较淡薄。因为我国企业在构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建立理论基础比较淡薄,大多数都是参考西方先进国家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没有结合我国企业自身实际运营状况,不具备有效创新性,使得我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理论较为本土性,进而使得西方国家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理论以及机制不能在我国企业中获得一定的效果[2]。除此之外,我国大部分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在进行财务内部管理的过程中,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意识比较淡薄,管理水平不高,从而导致企业在运营管理时,把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理解为财务部门主要负责的工作,给日后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影响。(二)缺少完善的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在进行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对财务活动的全面监管和控制,防止发生财务风险,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给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在制定发展决策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但是,结合当前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在开展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时,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以及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无法根据市场实际状况,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精准评估,进而所建立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无法保证企业运营决策的全面落实。(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缺少科学性。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构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科学现象,进而使得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具备系统性,内部存在片面性,无法满足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管理要求[3]。并且,针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在进行交流和合作时,会存在一定的隔阂,没有对企业运用活动的全面落实起到辅助效果,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自身作用无法得到全面的发挥,进而影响企业财务内部管理质量和水平。

三、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有效措施

(一)增强财务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要想保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全面落实,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是非常必要的。首先,需要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人员以及企业基层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管理的认识力度,通过培训的方式,优化企业员工的知识储备,给企业构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打下扎实的基础。企业在落实财务内部控制内容的过程中,还要加大内部控制的宣传力度,提升企业职工之间的沟通,让企业职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专业水平,在全面认识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还能担具在建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责任,对有关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以及考核,根据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教育,从而提升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的方式,来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保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全面落实的同时,还能提升企业整体工作效率。(二)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是保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全面落实的主要依据,要想更好地落实每一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首先就要确保各个部门之间职责的独立性,在保障财务工作优化配置的同时,落实好自身的职责,从而保证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全面开展。例如,在进行财务信息整理的过程中,不但要填写有关的单据,并且还要由审核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检查,最后才将其交由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针对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工作来说,需要交由不同部门工作人员一同管理,这样可以实现各个部门间的约束和协作,极大限度地防止企业财务风险的出现。此外,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选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有关选用标准以及流程,选择专业能力高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不管是专业素养,还是思想状况方面,都要满足企业财务管理要求,并且通过定期进行考核的方式,提升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整体质量[4]。(三)加强企业财务内部监管力度。要想提升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监管水平,首先就要构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监管体系,合理开展监管工作,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战略发展标准,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在开展平时运营活动时,也需要进行全面的监管,及时找出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同时还要充分激发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进而保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顺利落实。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资金的安全,对企业的今后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但是结合当前情况来看,企业在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通过采用增加财务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企业财务内部监管力度等方式,提升企财务内部控制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作者:刘正 单位:青岛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步雪松.浅析企业内控体系中的财务管理风险管理[J].商,2016,(17):6.

[2]路文华.浅析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路径[J].财经界(学术版),2016,(03):226.

第7篇

关键词:企业 财务内控体系 实施

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要想做好企业财务内控工作,首先要明确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涵义。

一、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内容

1、概念: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财务工作者根据财务理论和经济管理对财务的要求,所拟订的进行财务工作和处理内部财务关系的各种规范。

2、内容:(1)明确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级别,理清企业内部各经营单位之间及其与企业财务部门的关系,明确企业与投资单位、被投资单位、内部承包单位及联营单位的关系。(2)明确企业内部财务部门与人员的相应责任,包括财务管理体制的设立、财务机构的设置、管理岗位的设置、财务人员的分工、岗位责权以及各部门的相互衔接。(3)设计财务管理的内容与方法,包括流动资金、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利润分配等的管理分配和利用,以及折旧方法、存贷计价方法、费用提取标准等的选择。(4)协调财务管理与内部责任单位的关系,包括责任划分、责任控制、责任奖惩等。(5) 财务规划与评价方法,包括正在进行财务规划

二、企业财务内控的意义

1、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能够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自我调整和制约的手段,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及时发现并防止或纠正错误的发生,通过内部牵制的采用、制约机制的建立及控制体系的形成保证企业经营活动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从而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

2、保护企业财产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能够保护企业财产,通过对有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检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贯彻主管部门既定方针和政策,规范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减少损失,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3、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一些企业的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大多数与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有关,这种行为不仅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内控建设,使企业的会计行为制度化、规范化,能够保证企业贯彻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

三、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为了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机构,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完善岗位责任制。首先,加强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管理人员进行广泛的、多学科的学习,加强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要求财务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内控的流程,严格执行内控制度,通过部门之间的交流学习,切实有效地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以内部控制制度为主,建立与会计相关的其他部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通过会计控制系统对企业经济业务记录的确认,及时描述该项经济业务,在财务报告中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做出恰当的分类与评估,使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反映过去的经营运作情况。

2、健全制度,明确责任

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机构,完善财务会计工作的组织体系。首先要建立健全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在财务会计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严格的奖惩考核机制,明确会计人员的工作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其次,建立实行岗位轮换制。有计划地轮换财务会计岗位,可以有效地防错防弊,防止违法乱纪,同时,也相应地提高了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每个会计人员都能熟悉本单位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第三,建立内部制约制度。内部制约制度能够保证财务内控的有效实施。通过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监督,防止业务处理过程中发生失误和差错及营私舞弊等行为的发生。

3、加强预算与核算控制

(1)预算方面:通过授权由相关部门对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编制详细的预算,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以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为起点,允许被授权部门对预算进行调整修正,使预算切合实际,最后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在预算中对有形资产定期进行财产清查,保证实有财产与账面相符,保护资产的安全。(2)核算方面: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应明确审批程序、财务处理程序、原始记录管理、定额管理、计量验收、成本核算、稽核、财产清查等方面的规定。首先要明确财务收支的审批程序,应对会计事项处理的审批权限和范围、审批人及其相应的责任进行明确规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规定执行。其次要要明确业务处理流程,要明确规定会计凭证编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基本流程,对于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会计凭证的格式、审核要求和传递程序,会计核算方法,会计账簿的设置,财务会计报告的编报种类和要求等各个方面加以书面形式的规范。第三,建立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等。第四,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自我检查或审核工作,其目的在于防止会计核算工作上的差错和有关人员的舞弊行为。通过稽核,及时纠正或制止在日常核算工作中所出现的疏忽、错误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财务内控应明确规定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和权限、稽核工作的程序和基本方法等。

4、完善财务监督,强化内部审计控制

企业应建立定期财务检查制度,有效防范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1)与纪检监察部门联合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强化内审制度,保证内控得以实施。该部门要与被审部门相独立,切实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要在纠错查伪工作中对企业的管理做出科学分析、评价并提出建议。(2)内审部门在企业内部,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及时地发现内控中出现的问题,有充足的时间从各个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取得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有效维护企业的利益服务。(3)在内审执行人员判断失误时,需要借助外审的力量,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和评估,以克服本企业部门业务知识的局限性,帮助企业营造更好的“软控制”环境。

5、建立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控执行情况评价制度,由内审部门定期对各部门的内控活动做出评价,并借助我们公司网页以及广告栏等媒介,予以公示,增强该项工作的透明度并激励各部门的荣誉意识和积极性,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不断完善企业财务内控,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落到实处。

评价制度的建立要科学化、合理化、合法化,财务内控的评估要力求动态化,考核指标量化,由内审部门和被审核部门联合制定考核方案,定期或临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时检查,考核、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根据考评结果实行物质化奖惩,做到压力和动力相结合,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的必然趋势要求企业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也就是说,实施财务内控不仅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现实需要。虽然目前我国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还有待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还有待于整个社会法制方面的支持,但我们坚信,财务内控的有效实施,对于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保证企业的健康运行有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玉虹.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方法探讨[J]. 工业审计与会计, 2007,(03)

[2]骆钢. 企业分支机构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探讨[J]. 河北企业, 2009,(04)

[3]陈颖. 财务信息化与集团财务内部控制[J]. 内江科技, 2009,(03)

第8篇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审计;财务管理;财务评价体系;预算管理

当前,医院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为了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则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财务管理作为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当前医院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内控评价体系和财务管理机制,有效的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为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为了能够使医院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实施,需要构建完善的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全面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加快推进医院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实现。在日常实际工作中,各个部门需要积极对一些工作报表进行审核控制,特别果严格审核一些收入报表和预交金药品、卫材、固定资产等单据,确保财务数据的一致性。同时,还要求医院的相关药品和医疗材料等的账实相符,严格按着收费标准收费,避免出现乱收费现象,在确保患者合理治疗的同时,还能够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通过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确保医院账目的准确性,全面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另外,医院财务人员还要当好相应的债权和债务,避免虚假账目的出现。进一步完善成本控制机制和资产清查机制,实现成本的合理化。

二、重视风险评估,加强内部审计

医院需要加快观念的转变,在医院内部全面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来对审计资源进行分配,全面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强化审计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努力提高医院财务报表审计中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更好的发挥出内部审计的职能。同时在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树立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另外,还要进一步对内部审计的范围、方法和职能进行拓展,加强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使内部审计充分的参与到医院重大经济活动中来,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防控。

三、构建完善的财务分析评价机制

1.明确完善的医院绩效评价要求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医院绩效评价要求制定时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医院的实际状况来构建。其中,还要包括医院全部财务评价内容,涵盖了医院的经营发展的范围,同时,还要包括医院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效益等。另外,工作过程中,每一项评价指标都应该存在一定的联系,才能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衡量,保证相关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提高评价质量。通常来说,积极对各种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积极的进行医疗改革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的工作能力,扩大医院的规模,实现医院的持续发展。对于综合公立医院来说,患者周转次数快,其绩效评价指标可以适当降低风险指标的权重。因此,医院可以对一些短期的债务风险进行考虑。一方面精神专科和传染专科医院,其绩效评价指标可以适当提高风险指标的权重;另一方面,医院在运行过程中还应该积极的将医院的就医流程进行简化,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业务数量,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因此,医院可以对一些长期债务进行考虑,医院还应该积极对财务管理的成本进行控制,不断依据实际情况加大对成本管理指标的权重。同时, 还应该积极对评价指标的选择进行控制,一般来说,对医院的财务绩效进行考虑,应该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包括:债务偿还能力、医院运营能力、控制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在医院发展过程中, 医疗体制的改革使得医院也具有企业性质,在对其进综合评定时,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质量指标、医院经营增长指标、医院运行成本管理指标、债务风险指标。

2.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机制

为了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前医院财务绩效考核过程中各部门需要积极配合和协作。同地医院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措施,强化部门之间的合作,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医院要加强对运行成本的控制,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医院财务绩效评价机制,并与医院自身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制定绩效分析评价机制,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全面对医院的成本进行控制,为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3.健全控制制度,强调预算管理

在当前新医院财务制度实施后,对医院提出了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因此,当前需要推进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内部控制措施,因此要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以成本控制为基础,以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从而实现全面预算控制。鼓励全员对成本进行控制。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预算政策,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及时反映和监督,并采取必要的制约手段,将医院管理方法渗透到预算执行过程中来,使全员都能够参与到预算工中来,确保预算各项指标的完成。在预算实施过程中,还要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办法,对各责任部门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绩效考核。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针对医院内部控制环境的变化,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考量,对内部控制进行定期评价,从而加以改进。

四、结束语

当前医改的不断深入,医院运营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济活动更具复杂化,⒂胫魈逡步隙啵因此需要加快构建医院财务内控评价体系,以此来更好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体现医改的成果,有效的保障医院的社会公益性,促进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英.浅谈如何做好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J].知识经济,2014(1).

第9篇

关键词:广义战略;内部控制;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126-02

一、制造型企业内控管理现状

(一)制造型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

1.组织结构简单

组织结构是制造型企业组织制度的重要部分之一。制造型企业的组织结构分为最高领导和事业部两个层次。最高领导层对制造型企业的人事决策、财务控制进行决策,而事业部起到辅助作用。这样的组织结构很简单,会降低最高管理者对企业内控能力,影响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流通。

2.规章制度欠缺

制造型企业缺乏对规章制度的重视,没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引起工作流程不透明。这样,不利于内控程序和标准的制定,不利于管理者对企业的内控。目前,制造型企业普遍重视生产,忽视内控规章制度建设;重视实物控制,忽视人员控制。因此,亟待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理清资产,核实债权债务 [1]。

3.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制造型企业内控水平低,不能对会计业务进行有效监控,为经济犯罪创造了滋生土壤。随着制造型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者在企业内控活动中,需要提高管理水平,防止越权、违规操作、会计舞弊和相关经济犯罪的发生。管理者利用一系列相互制约机制,对职工的权力进行限制,对职工业务活动进行监督[2]。

4.法律意识淡薄

制造型企业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然而,制造型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抵御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以确保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堵塞漏洞和消除隐患 [3]。

(二)制造型企业内控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1.缺乏有力的风险评估体系

风险评估体系是制造型企业内控管理的关键之一。制造型企业面临筹资、投资、开拓市场、担保和信用等风险。随着我国加入WT0以后,制造型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改变,风险系数提高,但是我国制造型企业缺乏有力的风险评估体系,这样不利于制造型企业应对环境变化引起的外界风险,这就需要强有力的风险评估体系作为保障。

2.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

目前,制造型企业管理者自身素质普遍偏低,这主要是因为制造型企业管理人员并未受过专业培训,而制造型企业也并未对管理者进行内部培训,这样就影响管理者的效率。制造型企业将业绩与管理者的工作效率联系起来,导致管理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对财务报表进行造假。

3.缺乏监管制度

在我国制造型企业的内控管理中,缺乏监管制度,就算存在监管制度也只是形式,并没有严格的执行检查和考核,这样导致先进、完善的制度不能发挥预期作用。另外,企业内控制缺乏恰当的监督,有效的监督可以及时修正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4]。

(三)广义财务战略下制造型企业内控体系的必要性

1.明确控制目标

企业目标的明确可以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相反企业目标不明确就会忽视了资源的整体调控,降低了资源的经济性和效率性。因此,制造型企业控制目标的明确可以促进实现企业目标的实现。

2.优化内部环境

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利于内部控制的运行和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制造型企业内控体系可以帮助企业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保证企业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实施[5]。

3.改善控制技术

制造型企业规模的扩大,导致业务管理的层次增加,管理者很难实现对企业的各种业务活动有效管控。因此,制造型企业应该改善控制技术,保障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高财务报表质量、经营效率和效果,最终实现战略目标。

二、广义财务战略下制造型企业内控评价体系

(一)广义财务战略下制造型企业内控的依据理论

广义财务战略下内部控制主要依据价值链管理理论、委托理论、信息论等,其中价值链管理理论最为重要。企业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价值链管理理论可以准确地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保障企业战略的实施。

(二)广义财务战略下制造型企业内控的方法

1.组织规划控制

组织规划控制主要是为了防止财务舞弊的发生和战略的有效实施,而使职务相分离和组织机构相互监督和控制。组织规划涉及两个层面:一是经济业务处理的分工层面;二是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层面。有效地组织规划控制可以使业务程序涉及不同的部门,可以相互检查监督,并保证检查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被检查出的问题。

2.全面预算控制

全面预算控制作为广义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全面预算控制涉及企业的各个领域,通过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实现源头、过程、细节的即时控制,依据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控制。通过对经营管理活动(经营和财务预算)进行全面预算控制,来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管理水平[6]。

3.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控制对企业部门和职工处理业务的权限可以实现有效控制,控制范围主要涉及批准的范围、权限、手续、责任等,这样可以杜绝职权的滥用。授权批准主要分为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两种,授权批准控制可以划清一般授权与特殊授权的责任,明确授权批准层次、授权批准范围和程序和被授权者的责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三)广义财务战略下制造型企业内控评价体系的构建

1.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有效性原则

该原则主要有两层含意,一方面,体系的执行不能触犯国家法律法规,这是评价执行效果的前提;另一方面,必须切实执行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实现预期目标,否则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7]。

(2)可操作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所需的信息是可获得的,同时也要求相关信息获得后的分析过程便于操作。评价指标过于追求全面性而忽略设计和执行中的可操作性原则,这必然会给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既要能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真实情况,也要能使企业评价工作具备实际可操作性。

(3)整体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指标体系的设计要能够系统、科学、准确地反映内部控制指标间的关系和层次结构,指标要尽量涵盖整个内部控制的环节,但是在指标的选取时应该避免指标的重叠。一系列指标能够体现出是在经营管理需要的条件下而进行的内部控制,这一内部控制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整体性原则使评价指标呈现出系统性和全面性。

(4)重要性和前瞻性原则

由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控制环节对企业的重要性各不相同,有限的控制资源将配置在关键的控制领域,同时反映和影响控制效果的因素很多,随实践的发展可供评价的因素将不断增多。因此,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随着具体环境和评价目的的不同有所侧重,着眼于重要控制点和关键影响因素,遵循重要性原则。

前瞻性原则是指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就考虑有可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各因素,这样将评价的事后再控制转变为一种事前的再控制。评价中对知识资本、人力资源、文化环境等因素对内部控制和企业的影响给予充分考虑。

2.内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构建影响到评价体系作用的发挥。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够综合反映内部控制的设计、执行和结果的情况,同时,考虑到COSO的要素和内部控制目标,可以从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和企业业绩两个方面对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因此,内部控制的评价指标可以分为过程评价指标和结果评价指标。

过程评价指标是根据COSO报告内部控制的要素,结合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对各要素分别设定一系列的具体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方面,尽量涵盖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控制点。

结果评价指标是根据企业业绩构建的,主要包括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他们是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的体现,可以增强评价的客观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经营成果和财务管理情况是内部控制的运行结果。内部控制的建立是为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服务的,一个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必然能够合理保证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管理顺利有效的运行,并避免出现各种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而经营和财务的某些指标值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因此,结果评价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其中,财务指标应该包括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 资产运营能力、企业发展潜力等指标;非财务指标应该包括市场占有率、员工流动率、产品合格率、客户满意度和新产品研发成功率等指标。

广义财务战略下制造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东莹,傅奇蕾.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立的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9,(8):87.

[2] 赵希辉.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 华北电业,2008,(6):48.

[3] 唐庆礼. 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M].合肥:安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4] 王群.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与环节初探[J].现代财经,2008,(6):46.

[5] 王静. 关于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思考[J].企业管理,2005,(8):17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