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6:28: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学习流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内容不具有严谨的结构特点。因此,要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及意义的建构,在信息技术课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有以下几种。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恰当地把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解邮件合并时,教师引出这样的情境:每学期结束学校都会发成绩单,实际上学生的成绩都在Excel表中,抄写到成绩单中费时费力,如果能在Word中设计一张空白页作为成绩单,并调用Excel中的成绩表,最后再自动生成成绩单,就是非常便捷的,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索、研究。
2.运用学生的好奇心。运用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手段。如,在讲解“复制和粘贴”时,教师先提出问题,亲爱的同学们,谁能一分钟打2000个字呢,有的很吃惊,有的摇头,有的凝神思考。然后教师提示说,其实每个人都能做到,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听了更是奇怪了,转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讲解上。
3.借助直观方法。一般来讲,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大都很好奇,所以在讲解“计算机的组成”时,学生熟悉了计算机的各部件名称后,教师可以用神秘语气问学生,想不想进去看看。这时,教师便可以打开机箱,引领学生们看一下计算机的“心脏”—CPU,“存储仓库”—硬盘,以及显卡、内存、声卡等并说明它们的功能,同时可以让学生“摸一摸”、“拿一拿”,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有感性认识,消除学生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同时满足他们的探索欲望。
4.构造认知冲突。当信息技术问题或现象超出学生当前知识结构范围时,就会引起学生困惑,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冲动。如在讲解“图片的环绕方式”之前,教师可以这样给学生演示,图片插入到文本内部之后无法拖动到指定位置。而学生现有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构造了认知冲突,好奇心促使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就比较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二、发现、确定并分析问题
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生在认知发展及社会性发展上都有较大提高。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已经达到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即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这一阶段儿童智慧的特征为:儿童的思维已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能将内容与形式加以区分。他们的思维已接近成年人,能运用形式的逻辑推理方式去思考,并能系统地对问题提出假设,然后论证假设。这都标志着学生的心理发展已成熟,并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这一流程主要指学生分析问题情境,把问题情境中的外部信息与学生自身的经验相对照,对问题情境进行初步判断,确定该问题情境要解决什么,会涉及到哪些相关知识。理解问题的基本条件,将现实问题转化为信息技术问题,用信息技术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师应更多地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生解决信息技术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
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这一环节是问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环节,学生将利用自己获得的信息,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提高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在问题教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分组或学生之间自由组合分组,探究学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同时实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利用已获得的条件和相关的学习资源来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问题并解决,最终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合理分组。分组应遵循学生自愿的原则,实际中学生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如男女应混排,信息技术水平不同的学生也应混排,其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能够提高自身水平。5-6人一组,可以根据班级人数确定每组人数。各组可以选出组长,组长主要负责组员的分工、讨论,保证学习活动正常进行。
2.制定问题解决策略并进行尝试。在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及对学生分组之后,就应制定问题解决方案和策略。这一步决定着问题解决的成败。首先应当明确各组成员的任务,最后在问题解决完成后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作分析。
探究学习离不开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就会有学生间的互动,还有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教师与教材,学生与计算机间的各种互动。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要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并分析以解决问题,教师发挥引导、帮助和个别指导的作用,促进学生解决问题。
四、交流、讨论阶段
这是在问题解决过程的最后,各小组间交流最后问题解决的结果,讨论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由教师作总结。这一阶段学生积极参与,能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和升华的认识。
五、评价和反思
三环六步教学法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标的要求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强、创造性强,具有鲜明的时展特征的课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的关键。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整理、加工传递并表达信息,最终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终极目标。
我校的三环六步教学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尽可能让学生自学;其次是提倡学生之间互助学习,共同提高。这一理念与信息技术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因此,三环六步教学法既是基于我校学情的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也是适合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和信息技术课程新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环六步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我以黑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六课《Windows7的磁盘维护》为例,谈谈这种方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1.课前环节(预习)
在课前我仔细研读、分析教材,设计好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并根据本课内容要求和学生学习情况设计A、B两个思考题,同时要求学生登录教学网站、阅读资料、回答思考题,使他们认识到磁盘维护和清理的重要性。
2.课中环节(学习)
(1)导入新课,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①利用Windows7自带的系统工具中的磁盘清理程序对磁盘分区进行清理。②利用系统工具中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磁盘分区进行磁盘碎片清理。
(2)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遇到疑难问题与同组同学研讨共同解决。教师巡视,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3)练测拓展、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先完成两个任务“利用磁盘清理工具对其他分区进行磁盘清理”以及“利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各个分区进行磁盘碎片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磁盘碎片整理。最终明确“磁盘清理”和“磁盘碎片整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最好先进行“磁盘清理”。
(4)展示评价,达成目标。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对各自的思考进行总结,明确收获与问题。
3.课后环节(跟踪记录)
(1)填写好上机记录。
(2)完成导学案。
三环六步教学法的成效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最初使用三环六步教学法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些不适应。以前上课时总是教师先用大屏幕讲解和示范,对重点和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反复强调和演示,然后学生依葫芦画瓢进行操作。虽然课堂进行得很顺利,学生少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学生始终处于简单的模仿和识记这样低层次的阶段,这样的课堂,教师只注重了怎样教,却没注重怎样启发学生思考和自主探索,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培养。
用三环六步教学法改革课堂教学后,最开始我坚持A、B级任务和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C、D级任务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就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就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解决。到后来,学生再遇到难题甚至不再找老师,直接去请教班级里的“电脑大虾”,这种“大虾”帮“小虾”的风气已获得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被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开发、激活学生的潜能等更深层的问题。
斯宾塞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进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得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得应该尽量多些。实践证明,三环六步教学法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获得了更多成功的体验。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很好的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自信品质及信息素养。
关键词:采血;血流不畅;原因;处置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08-02
在无偿献血的血液采集过程中血流不畅时有发生,血流不畅是指采血过程中血流呈滴注状或中断。血流不畅可造成血液凝块,除直接影响临床输血及血液成分的制备外,还影响献血者的情绪。分析原因,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血流不畅的发生,确保血液质量,避免血液浪费。
1血流不畅发生的原因
1.1穿刺针头在静脉内位置不当:如果献血者的血管较粗大,充盈良好,穿刺也很顺利,但出现血流缓慢,穿刺局部疼痛,局部无隆起,此种情况多是由于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内壁造成血液流出受阻;如果穿刺过浅,针头斜面未完全刺入静脉内,导致部分血液流入周围组织形成血肿,出现血流缓慢;或穿刺过深,可能穿透静脉,表现为血流中断。
1.2血管细或静脉瓣膜阻碍血流:当血管细时,单位时间内流出的血液量少,血液在流入采血袋之前的采血导管内流速缓慢,造成纤维蛋白析出,血液凝固;或针头斜面被静脉瓣膜阻挡,血液流出受阻,也会造成导管内血流缓慢,血液凝固。
1.3血管痉挛或弯曲:血管痉挛多发生在初次献血者,由于是第一次献血,对献血知识了解不多,常常出现恐惧、焦虑心理,采血过程中精神高度紧张,或由于采血者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引起局部疼痛,以上两种情况均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功能亢进,从而引起血管收缩,静脉塌陷,血流缓慢。
1.4血液粘稠度高:血液的粘滞性约为水的4-5倍,主要为悬浮在血浆中的血细胞所形成。血细胞比容越大,血液粘滞性越大,血流速度越慢,此种情况多见于空腹献血者。
1.5止血带压力不足或过大:造成浅表静脉不充盈或深部静脉回流受阻,影响血流。当止血带压力不足时则造成静脉充盈不佳;压力过大则使深部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血流缓慢或中断,表现为静脉穿刺后开始血流通畅,约一分钟后血流逐渐变缓慢甚至停止,献血者手变得苍白、冰凉,或诉说手臂麻木感,这种情况是由于止血带绑扎过紧,影响手臂的血液循环所致。
1.6采血导管因挤压粘连,或弯曲打折,导致血流不畅或中断。
1.7采血环境温度过低:献血者因寒冷导致肌肉血管收缩,使穿刺困难或血流不畅。
1.8采血针头:无偿献血所采用的针头一般为16号,当针头过细时也可使血液流速缓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标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学好语文对一个人一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对于农村“留守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学好语文可以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其他学科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厌学情绪,以实现对他们的良好教育。因此,对于农村普通中学而言,要抓好留守中学生的教育,可以从消除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障碍开始。
一、学习障碍成因分析:
1、亲情的长期缺失,造成学生性格的扭曲
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
2、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侵害学生健康的心灵
一方面,由于社会上分配不公、工作日益难找等原因,许多家长与学生都认为书念得再多、再好,没有靠山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早点学学生意经,加之留守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等直接因素的影响,学生对学习也就信心不足了,逐渐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正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强、好奇好胜心强,易冲动,易受同龄人的影响,而家庭和学校教育中的“真空”,给社会不良风气侵入有了可乘之机,拉帮结伙、纪律涣散、上网、吸烟酗酒等恶习侵蚀着他们幼小的心灵。
二、转化策略探究:
1、培养自信心,走出心灵阴影
首先,帮助留守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让理想化作他们的学习动力,时时鼓励他们,督促他们,使其走出自卑的心理阴影,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另外,经常表扬和鼓励他们,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2、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缺乏兴趣,是导致其形成学习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激发留守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好知”、“乐知”,是其学习障碍转化的关键。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一方面也要注意运用适宜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如听录音、放录像等营造气氛,这样可使学生通过听觉、视觉来加强体验和理解,深化对作品思想内容的认识,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激活学生丰富的想象,也为学生朗读提供了良好的范例。或适时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逸事趣闻、笑话幽默等,扩大课堂的容量,也有利于创造一种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环境氛围。
关键词:习题教学;教学模式;呈现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4-0047-4
由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办的“教学新时空”高中物理“名师课堂”近期推出了“思维呈现下的物理习题课”系列研究课例。我校承担了主题为 “呈现问题思维、在反思中自我纠错”的习题课研究;“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就是围绕本次活动的研讨主题而设计的,含有我们对物理习题课教学研究的初步成果,也带着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更新教师的一些关于习题课的教学理念,从而突破现在常用的教学形式;根据习题课的特点,让学生参与习题课,发挥其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
本文回顾、反思本次研究过程,简述了习题课教学需要构建的新的教学模式,探讨了新模式的特点及再思考。
1 当前教师对物理习题课有什么样的认识?
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形式。调查中笔者发现,教师对习题课的认识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存在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
1.1 认为习题课教学很轻松,也很简单
主要理由有三点:(1)习题课就是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教师只要把如何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说清楚,就能轻松完成教学目标;(2)习题课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习题的理解进行拓展和变式,提升习题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能力,可以轻松实现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强化习题教学的功能;(3)习题课可以弥补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知识盲点,只要通过一定量的物理习题训练,就能全面掌握物理知识,同时也能轻松应对各种考试。
1.2 认为习题课教学很困难、也很复杂
主要理由也有三点:(1)习题课就是解决学生思维上存在的问题,教师讲解时要分析学生的思维有什么问题,但这一点不易做到;(2)习题课中学生常常会有一些问题思维暴露出来,但暴露出来的未必具有代表性,应该如何讲、讲到什么程度不易把握;(3)习题课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可以达到应对各种考试的功能,但新情景、新题型常常成为学生的主要失分点,如何培养学生处理新情景、新题型的能力依靠大量做题是实现不了的。
分析形成两种观点的原因主要有:(1)教学的观念是关注教师的教还是关注学生的学;(2)教学的重点是关注解题结果还是关注思维过程;(3)教学的策略是关注经验传授还是关注引导思考。
基于对习题课教学的认识,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在本质上都是 “我教你”,教学方式大多会采用“你跟好”。这种教学方式的习题课,教学容量大,教师容易控制,传授的经验也比较丰富,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处理新情景、新题型的能力没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因此,当前的物理习题课教学,需要有能真正使学生参与,并根据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得、所疑给予实际帮助的教学方式。
2 如何让学生在习题课中发挥主体作用
习题课是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促成理解、培养能力的课型,具备学生自主活动的条件,也能达成活动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当然,学生的活动达不到全面、深刻的理解,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活动中的动态生成,在活动后给予帮助。因此,对于习题课,教学观应该是“你来学”,采用的教学方式应该是“我帮你”。
基于习题课的特点,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以“问题解决”为主线,提出了“学生先行、呈现交流、教师断后”的教学模式,希望在习题课上增加“学”的成分,以充实习题课的教学。
2.1 以“问题解决”为主线
物理习题课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律的理解和运用,促成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和模块化,促成重点、难点的有效突破,促成技能、正确思想方法的形成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习题课,教师的作用首先体现在“问题”的选择上。问题如何选?应立足于通识、通性,旨在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并能引发物理思维活动。因此,高三复习课“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主要选择了两类问题:一类是用动能定理解决变力做功问题;一类用动能定理解决多过程问题。本文以其中两个问题为例加以阐述。
问题1 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很缓慢地移动到Q点,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偏角为θ,如图1所示,则拉力F所做的功是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自行解决,在呈现交流中自评、互评,提高审题能力,师生共同归纳出恒力做功和变力做功的一般方法及依据。
问题2 (改编自2015年江苏高考)如图2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 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 圆环从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 处的速度为零,AC =h。 圆环在C 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v,恰好能回到A。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圆环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求圆环在C 处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关键词:化学灌浆;锦屏二级水电站;导流洞
1、工程概述
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采用的是过流围堰和隧道导流方式,在拦河闸坝的右岸布置了导流洞工程,进口高程在1600米左右,出口高程1610米左右,一共有600米左右的隧道,衬砌后的断面为15*15平方米,衬砌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导流任务完成之后,为了保证下游流域的生态平衡不受影响,我们将其进行了必要的改建,使其成为一个永久的生态流量泄放洞。
2、裂缝原因分析
我们充分调查研究了出现于导流洞衬砌混凝土上的裂缝,发现主要是在隧道的顶拱部位发生,这些裂缝厚度往往小于0.5毫米,并且表面有一些杂物,比如改制析出物等,并且有程度不一的渗水问题。裂缝并没有固定的走向。经过分析,我们确定主要有这些原因导致了裂缝的出现:
一是温度应力: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因为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那么就会在短时间内升高内部温度,导致混凝土出现膨胀现象,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混凝土体积。但是混凝土表面并没有这个问题,再加上岩石表面会有一些从岩石裂隙渗下来的水,这样温度就不会发生过大的变化,体积也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局部超挖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样就会增加混凝土的衬砌厚度,影响到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变化的均匀性。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就会导致有较大的温差存在于混凝土内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混凝土的体积,导致裂缝问题的产生。
二是混凝土收缩:众所周知,会有大量的化学变化发生于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那么就会增大水化之后物质的总体积,导致化学收缩变形出现于混凝土中。另外,干收缩也是需要重视的,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会出现水化反应,很大一部分的水分都会被水化热所带走,这样凝胶体的水分就损失掉,出现紧缩情况,同时还会持续不断的蒸发其表面水分,这样混凝土在收缩变形过程中,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就会导致裂缝问题的产生。
三是施工方面的原因:混凝土的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那么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就需要对混凝土的各个环节特别注意,保证混凝土有着均匀的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此外,如果没有连续的浇筑混凝土,或者存在着较长的间歇时间,也会导致有裂缝问题出现于混凝土的初凝过程中。
3、化学灌浆材料的选用及其性能
在灌浆材料方面:要想有效的处理裂缝,就需要对化学灌浆材料进行恰当的选择,通常情况下,需要保证选择的化学灌浆材料有着较小的粘度和较高的强度,并且有着较强的耐久性,还需要将可灌性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在本工程的裂缝处理中,选择的是环氧树脂,这种材料符合选择的原则和要求,操作起来比较的方便,并且可以调节凝固时间。
在封缝材料方面:本工程中选用的是环氧胶泥以及堵漏灵砂浆,前者中是没有有机溶剂存在的,可以承受很大的灌浆压力。后者是无机防水材料,凝固速度较快,它的主体是无机高强胶泥,又加入了一些其他的无机材料等。如果有涌水,或者是其他带水情况,进行堵漏,有着更好的效果,并且可以很快将水止住;可以对混凝土缺陷进行快速的修补。相较于普通混凝土来讲,它的各方面性能都比较优越,比如抗压、抗折、粘结强度等等。
4、化学灌浆施工工艺及方法
一是裂缝描述:对裂缝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检查,比如裂缝的位置、形状、缝的长度和宽度等,并且将裂缝绘制成一个图,这样更加直观。对混凝土裂缝情况表进行填写,然后由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验收。
二是清理裂缝:可以采用角磨机来将混凝土表面沉淀的各种有害杂物给去除掉,为了更好的埋设注浆嘴,还需要将裂缝走向调查清楚。完成打磨工序之后,采用压力水来认真清洗裂缝的两边,张开缝口,保证没有其他杂物存在于裂缝内部;对打磨清理表格进行填写,由相关人员进行确认。
三是布孔工序:钻孔时要依靠钻孔设备来进行,控制孔深,一般保持在50毫米左右,孔径和孔距都保持在30毫米左右。完成钻孔工序之后,需要清洗这些毛孔,采用的是高压冲毛机。
四是贴嘴:对贴嘴胶进行合理配置,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比例要求来配置贴嘴胶。在注浆嘴底下布置配好的贴嘴胶,插在孔内缝口时,采用的是定位针来完成,然后在混凝土表面压注浆嘴,固定注浆嘴,采用的是环氧胶泥,一分钟之后将定位针抽出来,保证没有胶泥附着在定位针上。
五是封缝:在本工程的封缝中,采用的是堵漏灵砂浆,控制封堵的宽度和厚度。完成注浆嘴的安装之后,经过5个小时足有,利用环氧胶泥在原来裂缝的堵漏灵砂浆外层刷上一层,控制宽度和厚度,这样就可以全封闭裂缝。
六是通风检测:完成了封缝工作之后,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一般维持在2小时左右,然后就需要对各孔的贯通情况进行检测。不仅需要对缝面封堵的严实情况进行检测,还需要对注浆嘴和缝面的串通情况进行检测。如果有漏风现象发生于检测过程中,那么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处理。
七是灌浆:一般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来进行灌浆,可以从两端向中间来灌浆,也可以由这一边向两一边灌浆。控制灌浆压力,一般保持在0.5MPa左右;控制单嘴灌浆时间,一般维持在8分钟左右。在灌浆方法方面,如果有灌浆条件是现场所具备的,进行灌浆工序作业的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准灌证。
八是灌后处理:将超高封堵材料进行凿除,还需要凿除灌浆管,然后进行仔细的打磨,使其平齐于混凝土面。接下来进行批胶工序,为了保证批胶有一样的宽度,那么就需要在打磨面的两侧粘贴透明胶带,然后进行第二遍批涂,采用的是环氧胶泥,在批涂第二遍的时候,需要保证第一遍批涂已经不沾手,并且有平整光滑的表面。最后,将透明胶带拆除掉。
5、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水电站导流洞施工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裂缝问题的产生;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处理。其中,化学灌浆技术十分有效;本文以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导流洞工程为例,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林增海,唐国军.化学灌浆技术在处理桥梁裂缝中的应用[J].西部交通科技,2009,2(4):123-125.
美术是艺术领域的重要构成,培养中学生美术知识对艺术思维培养有着多方面作用。随着新课标要求全面培养初中生文化素质,教师要重视课堂情境创设与发展,向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课堂学习环境。“情境教学法”是课堂教学的创新方法,将其用于美术课堂教学是时展之趋势,体现了初中教学创新的发展思路。结合情境教学法内涵,本文从“个性化、创新化、项目化”等方面,介绍了美术课堂情境教学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
初中美术课堂情境教学方法基于新课标改革指导下,美术课堂教学模式走向多元化趋势,按照学生实际发展要求进行教学改革,体现了当代教学模式的先进改革趋势。情境教学是现代美术教学的新思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实施调整,有助于激发中学生内在潜能,帮助学生实现个人潜能。
1情境教学法内涵
随着中学教育新课标不断调整,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成为现代美术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基于传统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要重新定位美术课堂教学,利用更加先进的教学平台进行课堂活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避免课堂环境影响到授课质量水平。“情境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进一步调整授课方案,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环境中,从教材结构、内容布局、教学流程等方面实施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掌握更多符合美术课堂学习的思路。另一方面,美术教育改革趋势下,情境教学课堂更加多样化,可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实现课堂学习目标。未来,我国中学教育体制深化改革,按照先进教学理念建立课堂关系,才能进一步实现教学流程的优化改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堂环境,引导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提炼出更多新颖的知识学习要素,这些都是带动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有效方式。
2美术课堂“个性化”教学方案
结合美术教学内涵,教师要重视美术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美术教学需求的科学性方案。美术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这也是初中教育办学的最终目标。为了培养全面性美术人才,美术教学中需融入文化元素,帮助学生提升美术课程学习水平。“个性化”是当代初中教育的新概念,美术教学工作更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体现个性化教育发展内涵。教师要懂得为学生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积极灌输美术教学理念,把握初中学生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改革目标。其中,既要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思考,也要参与到社会实践与发展中,体现出美术教学个性化改革的实际意义。基于个性化改革理念下,本文分析了初中美术教学改革的科学路径,为培养初中生人才奠定了基础。“个性化”是基于人为主体的思想意识,一切社会改造活动必须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从教育事业发展来看,个性化是立足于人本思想的特性,以学生为根本,采取一系列有关的教学改革措施。初中美术教学工作改革阶段,要从学生实际需求情况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美术教学改革方案,才能体现出初中教育的先进性。
3美术课堂“创新化”教学
“创新”是当代教育的新思维,在现有教学模式下倡导新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全新的课堂学习环境中,这些都标志着时代教育的新方向。中学美术是学生接触艺术的初始阶段,在艺术引导下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稳定的学习关系,及时解决传统教育流程存在的不足,带领学生更加全面地认知美术知识。“创新化”教学体制中,美术课堂要重视各类要素的综合调整,教师、学生、环境、教材等,均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创新理念下要考虑中学美术的整体思维,把艺术学习理念充分体现出来,解决原有授课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例如,教师要结合新课标提出创新理念,帮助学生感受下创新教学思维,对美术课堂形成更加浓厚的兴趣,这些都是提高课题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要发挥其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美术知识学习内涵,融入到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
4美术课堂“项目化”教学
初中教育在社会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美术是一门实用性学科,重视美术教学是初中学校教学发展的一部分。教师是课堂授课的引导者,教师要建立相对稳定的项目化教学流程,从多个角度实施教学方案,及时带领学生进入到良好的学习情境中。基于早期教学存在的不足,教师要以兴趣教学为中心。鉴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教师需积极引入新方法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推动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实现优化改革。项目教学法是现代教育先进方式之一,利用项目模式带领学生参与美术知识学习,体现了学生在项目执行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师在美术课程中的引导价值。以项目教学法为中心,分析初中学校美术教学改革方式,进一步优化现有的美术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转变教学思维可实现教学方式创新改革,为学生创设更为精彩的学习课堂。引入项目教学法,不仅体现了美术教学改革方向,也是实现学生艺术知识水平提升的保障,成为当代初中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5结论
总之,培养中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对提高其艺术涵养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全面提升。基于新教学模式引导下,教师要懂得构建更为优越的学习平台,帮助学生实现艺术学习目标及个人知识增长。情境教学是当代教育的新方向,为学生构建情境可激发其参与美术的积极性,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要懂得灵活调整课堂模式,带领学生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壮壮.农村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浅谈[J].新课程(中学),2015,(1).
[2]曾艺玲.试论新课程下的农村中学美术课堂教学[J].求知导刊,2015,(7).
[3]徐雪莉.基于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示范的探究[J].艺术科技,2015,(5).
[4]吴连江.关于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5,(16).
摘 要 翻转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还能蚪学生的学习转化为一种自我汲取的过程,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就针对翻转课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具体分析了翻转课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流程,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翻转课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几个要点问题,以期能够为翻转课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体育教学 初中体育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通常又被称为颠倒课堂,指的是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顺序进行颠倒安排,并通过这种安排来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堂教学时间进行重新规划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课堂学习+课后练习”的教学实施流程,翻转课堂中“课前自学+课中内化+课后升华”的教学实施流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还能够通过师生角色的转变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一种自我汲取的过程,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为了促进翻转课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本文就针对翻转课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一、翻转课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翻转课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可以概括总结为三个主要的环节,即:课前的前置性学习、课中的互学以及课中和课后的练学。以下就从这三个环节入手对翻转课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流程进行具体的分析:
首先是,课前的前置性学习。在课前的前置性学习阶段,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以及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学生课前自学的任务,并选择或者是自行制作与此相对应的教学课件或教学视频发放给学生,作为学生课前学习的资料;二是,学生观看教学课件或教学视频,并在观看教学课件或教学视频的基础上,通过自行查阅资料等来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如,了解所要学习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某个技术动作的技术要点,感受某项技术动作的动作结构、速度以及力量等要素,同时记录自己在课前学习环节所遇到的困难和疑问。
其次是,课中的互学。在课中互学阶段,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需求设计交流的形式,提出交流的要求。例如:可以采用学生个人回答、个人提问的交流形式,也可以采用小组先合作然后再派代表进行汇报的形式,还可以采用小组内部沟通交流之后小组再进行集体展示的形式等等,在实际应用时任课教师应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和合理安排;二是,学生根据任课教师所设计和制定的交流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以及学习成果的展示,不但可以沟通交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还要注意总结提出学习中的难点和疑问,并与同学或者教师之间就学习中的难点和疑问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三是,任课教师在学生沟通交流和学习成果展示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观察,听取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疑问,同时还要注意再次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最后是,课中和课后的练学。在课中和课后练学阶段,同样也包括了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在前置性学习阶段和课中互学阶段的学习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练习方案;二是,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和任课教师提出的指导意见,边学边练,积极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三是,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提炼,并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安排课后巩固练习。
二、翻转课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首先,要注意明确课前前置性学习的定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课前前置性学习的设计是影响其应用质量和应用成效的关键。在这一阶段,任课教师要明确课前前置性学习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自主经历学习的过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能力,因此,在面向学生布置前置性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时,应该以让学生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为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尤其是体育自学的兴趣为主,而不能强制性的要求学生通过前置性学习解决所有的问题,学会所有的内容,否则不但不利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其次,要注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适用性。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具有诸多的优点。但是,在组织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概括来说,适合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通常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二是,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三是,所涉及体育运动项目和技术动作等的安全性较高,以免学生在课前自学的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事故。
最后,注意避免翻转课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异化。翻转课堂相较于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而言,是教学理念、教学结构以及教学实施方法的变革,而不是简单意义上对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缝缝补补。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时,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深入研究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科学认识翻转课堂的实施价值、实施目的、实施条件和实施方法等问题,真正做到以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的,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切忌只追求形式的变化和表层的热闹,而却忽视了实际的教学目的,使得翻转课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出现异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名言,从此就能看出,兴趣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初中阶段是学生整个学习的关键时期,多加强这一环节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促进其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培养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第一,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在要求体现,在此过程中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初中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有着好奇心并善于模仿,而初中的英语课程是一门语言的实践课,语言技能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实践才能够达到娴熟。而老师在这一环节就要积极地参与进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得以突破,主动和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将学生的创造性以及能动性充分的激发。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显得比较重要,只有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将英语课程学好。第二,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对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的契合,能够使得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当中学习好英语这门课程。为了满足当前的教育事业发展需求,使得学生能够达到当前的英语教学要求,就需要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得以提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论。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改革过程中,对学生的兴趣激发是一个重点,所以教师不只是机械的传承知识,而是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使其能在教学效果上最佳呈现。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策略探究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想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最为主要的就是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得到妥善的处理,从而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真正地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和谐能够促进学生乐于接受教育,这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高低的重要内容。中学阶段的学生在年龄上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所以老师要能对学生自身的性格特征以及心理发展加强关注。而要想使得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起来就必须要在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上,尊重和关爱学生。
2.将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
初中的英语课程是一门语言实践课程,所以不能只注重理论的教习,更为关键的是能对英语进行实践应用。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其逐渐成长,让学生能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达到学以致用和务实创新的学习效果。如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先预留出英语实践的时间,将学生进行分组模拟情境实践,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将学生对英语的应用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从而能够对英语的表达能力得以提升。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纠正,在逐渐的进步过程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会变得浓厚。
3.加强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能够让学生找寻适合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如此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创设语境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语言和情境相结合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此时将多媒体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加以运用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使得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得到增加。例如,对英语课程中的形容词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对形容词的等级比较就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现,向学生展示苹果树的成长,然后树上结着诸多苹果,并对每个苹果都进行标号,这样对每个苹果都配上一句英语,首个长出来的苹果就配上I’mbig,依次为I’mBigger、I’mthebiggest之后就帮助学生说出Thesecondappleisbiggerthanthefirstone.Thethirdappleisthebiggestofthethree.让学生再进行对苹果的重量以及颜色等特征加以比较,这样就能在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4.科学设计英语教学流程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流程要能精心认真的设计,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能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英语中的一些趣闻等讲述给学生听,通过幽默的方式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对一些相关活动的组织,如英语的演讲和值日生的报告等形式,将学生自身对英语的感受通过英语语言描述出来,也可通过动画的制作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将学生的兴趣进一步的激发。
三、结语
总而言之,英语教学对于初中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促进其将来学习的基础,在教育改革的深化背景下,初中的英语老师也要积极地探索英语教学新模式,从而最大化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方面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彭九红.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11).
[2]魏忠鹏.高中语文课堂如何彰显语文魅力[J].科技创业家,2013,(21).
[3]杨银环.中学英语兴趣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教研版),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