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研基本方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7 16:28: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研基本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科研基本方法

第1篇

1、所选统计方法脱离了资料的性质

不同的资料类型和不同的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按照资料的性质测定指标的多少,确定资料是计数资料还是计量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还是多因素分析。

1〃1多因素资料是对每个研究对象测量的多个指标同时进行的综合分析,其分析计算过程相对复杂。常用的有回归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 析等。多因素分析多用于计量资料。

1〃2 单因素分析应用较多,按获取资料的方法,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首先,计数资料主要是针对要求某现象的频率和比例,利用率或比的相应计算方法。如做不同样本问的比 较则采用计数资料的显著性检验,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用u检验;两个样本率的比较可用u检验或四格表的x 检验,多个样本率的比较可用行乘列的卡方检验或2XC表的卡方检验。其次,计量资料要结合研究目的确定相应的统计方法。对于显著性检验通常有T检验和F检验,T检验是用于两个均数问的比较,按研究设计与比较内容的不同又分为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比较,两个样本均数差别的检验,配对资料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用于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按设计类型分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和组内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

2、根据研究目的选用统计分析方法

不同的统计方法说明不同的问题,同样不同的问题要应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表达。研究者在做统计分析前,首先要明确资料分析的目的、意图是什么,通过分析最终达到什么样的期望,临床工作者科研通常的目的主要有:

2〃1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比例如人群中重复癌的发生率,

采用频率指标,构成指标或相对比,可计算发病、患病、感染、阳性频率或构成等。 2〃2某人群的特征值,如平均身高、体重、血压等,采用平均水平和变异的统计指标。 2 . 3 临床正常值范围如血红蛋白、血糖、尿铅含量,多采用中位数法或平均数法。

2〃4 临床诊断方法效率评价,可分别计算各种诊断方法对某病诊断的准确度和可靠度,如x线对肺癌的诊断。

2〃5 临床疗效分析比较 如几种药物疗效的比较,视资料性质作显著性检验。

2〃6 现象间关联情况分析如眼PSRT与屈光度的关系,用线形相关和回归分析。 2〃7 人群的归类、评价,可选用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临床研究和实践中决不能通过统计学方法去实现自己的想象。根据已确定的结果刻意去套用某种统计方法,用目的去规划统计过程,只要分析比较,就一定要求结果显著等 等现象,只能使文章更为空洞,有失科学性。

3 严格把握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

各种统计分析方法都有其适应条件,在选用统计方法时,应严格把握,充分考虑所分析的资料是否符合其适用条件。对于计量资料在计算均数或显著性检验时,其基本条件

是正态分布、方差齐性,在资料分析时要通过图示或检验看是否符合这些基本条件,若不符合则需要做相应的处理。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可使用中位数或几何均数。做统计学检验

可通过数据转换使其成为正态分布,常用的转换方式有对数转换、幂指数转换、平方根转换等,或者改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各种方法均有其自身的适应条件,如上列举的方法其基本条件是某一事件概率不会太小,若发生概率太低,则改用小概率事件显著性检验。 4 充分理解资料样本含量的概念

统计学是对研究样本进行抽象归纳的科学,没有足够的样本量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且统计方法也有其样本量的要求。如四格表的卡方检验要求样本量大于40,方格中理论数大于5(n~>40,t>5),若不符合则用校正卡方检验或精确概率法。行x列表的卡方检验要求理论数均大于1且小于5者不超过表中数的1/5,若不符合则改用其它方法(合理合并)。 5 合理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

任何一种现象的发生都不是单纯的,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分析比较不同人群某现象的发生或存在状况时,要考虑除研究因素以外比较组之间其它条件是否相同,内部构成是否一致,其它因素对研究现象的影响如何。例如,有人研究文化素质对生育水平的影响,按年龄分组,发现50岁以上年龄组比20岁以上年龄组生育水平高而文化素质低,因而结论是文化素质与生育水平呈负相关。这一结论的错误就在于做缺乏资料的综合分析认识能力和混杂因素对研究现象的影响,忽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不同年龄妇女生育的作用。

混杂因素应在研究之前通过研究对象选择、设立对照、随机、匹配、双盲法等控制,但如果事先没有良好设计,则通过统计方法可以控制。若资料内部构成不同,存在混杂因

素,简便方法是分组比较或标化处理。若样本量不允许分组,则对计数资料可用组内分组的卡方检验、卡方值分割法、加权卡方检验法等,计量资料的比较可用协方差分析。

第2篇

一、引言

国内教育研究对教学法有很多不同的分类,主要归纳为:讲授式教学法[1]、探究式教学法[2]、实践式教学法[3] 等。这些教学法主要通过讨论、谈话、练习、参观、实验等方式融汇到教学过程中,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暗示学生主要以接受知识、承认事实为主,缺乏对知识与知识之间关联性、知识与技能相互作用的引导。现代教学手段、设备层出不穷,如何结合社会需求、满足学生求知增技就好业的要求,迫使高等院校教学必须与之适应、衔接与创新。本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仿射教学法(Knowledge and skills affine teaching,缩写为K&SAT)就是根据上述的相关问题、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来的。

二、K&SAT概念

仿射教学法(Affine teaching,缩写为AT)是以讲授某项内容过程的开始为起点、结束为终点,过程(或过程节点)讲解中采用与内容支撑背景、具体实现、不同方向应用及相互关系阐明的不同方式与手段的总称。而K&SAT是对“仿射教学法”更深层次的具体研究,即在“仿射教学法”的基础上,采用以知识导向技能扩展应用、技能唤醒知识拓宽应用方向的一种特殊教学法。

三、K&SAT特性分析

1.目的性。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有其目的性,即达到预期结果所要的标准,达到要求所作的规定和设想。K&SAT通过教师教学活动中的理论知识传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获得预期的技能,使其能从中认识到一定规律并更广泛地将其延伸。同时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形成更透彻的理解,并能举一反三地拓宽其应用。通过专业系统训练后,不仅能使学生技能满足专业性就业,也能帮助学生完成本专业外其他领域的就业,培养其具有适合多岗的应用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满足社会相关岗位的需求。

2.实用性。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法,K&SAT实用性表现在功能、性能和效能上。对于注重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院校,运用K&SAT,能尽可能地避免学生知识与知识脱节,知识与技能脱节,校园与社会脱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能更深入地研究理论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到产品研制或社会实践活动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在某项实际操作中更优化地运用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在知识与知识间思考出关联性,扩大实际操作的范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3.拓展性。K&SAT的拓展性主要表现在知识对技能的扩展,技能对知识的拓宽。知识是技能的理论基础,技能是知识发展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对理论知识掌握到了一定程度,才不会一味地“依葫芦画瓢”,才能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展性实践。经过一定的实践操作后,学生在技能的形成和巩固的过程中, 就能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联想与综合,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达到快捷、高效、扎实的学习效果。

四、K&SAT运用原则分析

1.学生听懂会做的原则。学生听懂会做是一般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也是K&SAT的主体原则,是对K&SAT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听懂,取决于教师教学的具体方法,例如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等等,内容丰富,方式多样。学生听懂后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有效完成实践性操作。

2.通俗生动直观简洁的原则。K&SAT的教学过程必须遵循通俗生动、直观简洁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领悟知识,更熟练地将知识合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并通过实际操作完善对原有及相关知识的理解。

3.专业素质技能融合的原则。专业素质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对专业素质的运用。K&SAT通过“知识导向技能扩展应用、技能唤醒知识拓宽应用”,将二者恰当融合,真正使学生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到技能训练中,使技能达到熟练和完善的同时,更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五、K&SAT运用要求分析

K&SAT的运用,要求教师了解本专业和学科,还需要了解相关专业乃至学科的行业发展,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要具有快速丰富的联想能力,通过主题鲜明、仿射恰当、适量有力的课堂教学,通俗、直观、明了地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技能,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K&SAT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有如下要求:学生能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快速回忆已学知识,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一开始学习,学生就要对自己未来就业有基本的规划,将理论联系到具体的实际;学生必须跟踪市场技术状态,取市场所需,扩大自己的就业面,市场需要什么就重点掌握什么。

六、K&SAT运用效益分析

我们通过试用K&SAT,其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2、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培养了其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拓宽了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及就业空间;

第3篇

在推行教改和素质教育的多年后今天,大学教育虽有所改观,但是一些课程还是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教学方法局限于灌输。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曾强调过:学习是基于教师指导下的发现,而不是信息的传递。为何在推行研究性教学后教育的现状还是没有改观呢?在调研中不难发现,研究性教学难以很好开展的原因还有很多。从各个角度有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层面

(1)在研究性教学实践中教师思想不一致。首先,人与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所以教师们对研究性教学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一些教师仅凭自己的感觉来理解研究性教学,对于研究性教学到底是什么、怎么回事并没有清晰、明朗及专业化的概念。导致教师授课抓不住重点。其次,不同人有不同喜好,教师根据自己所擅长和所注重的来授课。所以,课堂上授课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

(2)教师参与研究性教学的热情不高。教学的效果不理想,教学耗费精力太多、教学难度太大等都是其不愿继续研究性教学的阻力。教师耗费了时间与精力,一些学生在讲堂上不配合,等到期中、期末学期验收成果时,研究性教学的效果却收效甚微。投入多,回报少。这使教师心理陷入矛盾,再继续以此方式授课的热情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3)教师存在只授课不充电现象。时代在不断的进步,科技也在不停的前进与翻新。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以移动通信技术为例,短短30年,各种电子电气信息类的开发工具和软件更是每年都有新的版本出现。这意味着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可能没有等到毕业就已经过时。教师仅仅靠自己曾经摄取拥有的知识来进行教学已经远远不够了。课堂要跟上时展的步伐,教师也需要翻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此应用到教学当中,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前沿性知识。在这方面,教师缺少专门的培训、管理与考核的评价方式也有所缺陷。

(4)重研轻教的思想未改变。由于科研的研究经费问题,使一些教师只专心于科研而忽视了教学。再加上如果能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其获得的奖励与名誉事故单凭教学的成果无法比拟。这是教学与科研奖励制度不均衡导致的。

2学生层面

(1)学生对大学教育模式不适应。学生从小开始十多年生涯中所接受的教育形式便是以高考为目标的“手把手”式的教学模式。而且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定势思维,不愿意自己主动思考。突然学习方式的转变让他们难以适应,也难以接受和理解。

(2)忽略学生自身实验能力的培养。在理科学习中,一些定理、实验现象的验证与观察,通常学生都是按部就班的照着教科书或通过网络渠道按照先人的“原路”再走一遍,很少自己动脑设计实验来验证。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创新精神是缺乏的。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和书籍,但不要让他们直接代替我们自己的脑子。

(3)学生的学习观念不强。一些学生经历了高考进入大学自身心理对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并不强烈,学习上只求及格就好。虽说大学是多元化培养人才的地方,学习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学生做一件事就要有做一件事的态度,这样在今后走向社会才能认真负责的对待人与事。

3受惯性思维影响层面

(1)研究性教学理念未深入人心。研究性教学理念的关键是“教”与“学”平等,“教学”与“研究”是一体的,然而现实中的教学活动恰恰相反。主要是被我国高校长期以来的“粉笔+黑板+PPT”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思想影响,研究性教学理念的引出并没有引起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足够重视,对于研究性教学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教师的“研究性”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能力提高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2)研究性教学缺乏整体规划。研究性教学的推广与应用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提高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在大多数高校已达成共识,也正因为如此,高校在实践上积极推进以研究性教学逐渐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和接受式教学。但是,尽管有许多教师在研究性教学实践方面积累了许多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但从总体上而言都是零碎的,许多高校缺乏研究性教学的整体规划,或者即使有规划,也是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细节。这其中除了维持原有教学秩序的稳定因素外,对研究性教学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是高校整体推进研究性教学的主要障碍。

二对策建议

1与学生互动层面

(1)建立有利于学习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环境。教学时,要使学习与研究的时间分配得当,避免由于课程学习负荷过重而影响学生参与研究的积极性;要规范课程的讨论环节,关于讨论课的学时分配及详细形式必须由主讲教师制定,防止讨论课流于形式,使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与解决问题能力。此外,还可以凭借实施丰富多彩的课外发明创造活动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基本研究能力。尽管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不都从事专职的研究工作,但是具有研究的能力的确是每一位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大学生所需基本研究能力的结构要素指的是创新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选择与运用科研方法的能力、资料的搜集与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研究性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指引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究活动,从问题的提出、课题的确定、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结论的得出与论证等角度出发。都应由学生自己探索研究而完成,让学生通过这种全程式的自主参与和自主探究,精力研究的过程体会其中的艰辛,提升能力,发展素质。

2科研与教学融合层面

(1)创建仿真模拟式教学,将教学与科研同步进行。以经济类专业为例:学校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模拟仿真的股市、证券交易、投资理财等操作中进行学习。在这些模拟仿真的交易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可以体验自己未来的工作情形,而这种模拟仿真的过程就是一种预测式的科研。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真实股市、证券交易、投资理财方面的走向作为参考。就这样学习与科研共同进行。

(2)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科研人士到学校进行经验交流。学生对于自身所学知识领域的 未来都有一定的好奇感与探索欲望,学校中的各个学院可以不定期的邀请一些本专业前沿人士或校友来校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的学习方式解决了以往教学方式的枯燥,易引起学生的热情。毕竟学生可以直接的接触前人的经验与风采,同时因为是相同专业,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见解。在交流中有可能就有新的科研项目产生。

3培养学生独立层面

(1)协调处理教学科研关系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基,高校要积极实行研究性教学,侧重激发学生对创新与求知的渴望,重视学生学习能力与潜质的培养,从而完善教学过程,使教学能够成为培养人才的有效载体。在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要强调教与学、教学与研究和课内与课外的密切结合,还要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以批判、质疑的态度来学习和思考,改革教学手段和考试办法,充分激发学生创造积极性。

(2)鼓励学生自主研究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自己独立完成。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行咨询教师、利用网络或请教学长学姐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研究学习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与人交流能力。

4课内外教学相结合层面

(1)教学内容要有前沿性和时代性。要达到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学生一定要有深厚扎实的基础。所以,学生要加强基础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学习,打好根基,同时它也是学生具备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必备的条件。另外,学校需开设选修课程,侧重选修课程的趣味性以及应用性,特别突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积极引入科研成果,适当的传授学科发展趋势的内容。这是学生吸收新知识的关键环节。鉴于此,教师在传授基础课程时,有意识的提及教师的科研方向、科研成果以及最新进展,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此外,教师还需开展系列学术讲座,讲座主要涉及学科发展前沿及特色,这一方面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以及科研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研究性教学模式主张全员参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由于在研究性教学中学生面临着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全员参与可依靠学习伙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合作。在这里,合作即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使自己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要做好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在理论上提出方案和解决办法并不难。关键是在具体实施方面还有很多[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不确定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在讲堂上或科研中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灵活有效的随机应变。当然,学校方面也应有计划的、更严谨的支配经费和资源,尽可能的给予教师和学生在科研和学习方面的支持,让教师与学生可以没有其他顾虑,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与学习之中。研究性教学的开展与普及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在所有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研究性教学事业在将来定有不可估量之收获。

参考文献

[1]李昌新,刘亮,庄森文.论大学研究性教学的价值取向及实施条件[J].高等农业教育,2011,3(3):20.

[2]蔡映辉.论大学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J].高等理科教育,2002,1(2):75.

[3]杜记民.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5(5):145.

[4]杨军俊,王光明.影响本科研究型教学实施效果的教师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12(4):19.

第4篇

[关键词]校企协同;机制;持续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166

1引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行业周期替换加速,企业人才招聘要求对岗位适应能力越来越高,而目前大学生步入本科以前的学习教育多是应试教育,使之进入大学后的实践能力相对较低,突破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地方本科院校面对着外界企业对大学本科生的高要求以及本科院校学生适应能力的欠缺的两难冲突所致的双重压力下,学校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更高要求。就目前来看,行业在需要大量操作型人才的同时,更渴望各类研发型、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人才。因此,面对学生的需求,由于就业市场的反作用,当前对学生的成才需要也表现为实用性、多元性、高端性。

关于校企协同发展,国内与关于校企业协同的研究主要从产学研发展角度、校企合作所存在的问题、校企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国外主要从校企合作方面、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模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高校―企业―政府主体之间互动机制、教育改革模式选择、教育模式对比性研究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有利于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发展的机制,以促进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发展。

2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发展机制分析

21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市场经济作用下,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是在寻求公平与效率。所谓的公平就是利益共享,能达到预期效用,以诚信为基础。而效率则是追求发展的问题,是在公平的基础上追求发展的突破。因此,就目前社会所处的初期阶段,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应该以“公平、效率”为准则,倡导“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为原则,实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基准,让校企协同各地方本科院校以及企业都享受到协同所带来的利益,并且根据协同过程中所贡献的评价标准为条例,签订协议,恪守诚信原则,以寻求地方本科校企协同进一步发展的内生动力。

但是在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过程中,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风险隐患是不可避免的。如由于操作设备不当所引起的机器损坏、研发项目失败甚至人身安全等一些意外发生等,面对这些突发或者说是意外事情的发生,作为校企协同双方,不能简单地把事情归咎某一方,而应该在风险共担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则进行完善,从而明确地方本科院校以及企业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树立主人翁意识,确保协同过程和谐有序。

22人才交流、技术升级

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人才交流、技术升级”。该技术升级不仅仅是企业的技术升级,还指本科院校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应该本着以对方受益为原则,这样才会达到“干中学”效应。干中学通过到对方工作地点去实践,从而获得能力的提升。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往往要发挥智力资源优势,服务企业,从而带动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企业技术的升级;而企业往往依据自身的资源特征,如设备、场地等,主动为学校学生、老师提供实训与研发基地,这样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素质与学生的实践能力。

3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发展机制设计研究

目前,学生实践难,主要瓶颈在于师资和平台。青年教师大多实践经验缺乏,企业对接受学生实习一般“回应冷漠”,而校内场地、设备又有限。解决这两大瓶颈都必须依赖良好的校企协同机制。学校可以依托多年“背靠行业办学”的基础,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地方行业人才库、智力源和研发中心的作用,多途径强化校企纽带,与广大地方行业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沟通机制。

(1)多元化培养。多元化培养即为在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中实施“三实两创”。而“三实两创”指的是实训、实验、实习和创新、创业。理论教学是否成功需要实践检验。而实践涵盖实训、实验、实习,只有让学生真正走到企业里面去,才能真正实现产教研的融合与耦合。而实践过程在理论指导下不断有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诞生。同时与企业结合有利于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有利于学生创业行为的成功实施。

(2)产教研融合。产教研融合是将理论、实践、创新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可以让研究成果及时地转化为社会成果,为企业产品转型发展提供技术力量支持。该模式是以多元主体参与,学生与教师都参与创新,创新力强,为学生提供更多创业机遇等特点。而目前来说,学生实践难,主要瓶颈在于师资和平台。青年教师大多实践经验缺乏,企业对接受学生实习一般“回应冷漠”,而校内场地、设备又有限。解决这两大瓶颈都必须依赖良好的校企协同机制。学校可以依托多年“背靠行业办学”的基础,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地方行业人才库、智力源和研发中心的作用,多途径强化校企纽带,与广大地方行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沟通机制。

(3)激励机制建设。一般来说,地方本科院校对于与企业协同发展具有较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但是企业往往迫于对短期利益的追逐以及市场环境的紧迫性所致的业绩压力,而对与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发展的积极性不够。因此,这就需要与政府、地方本科院校以及企业三方进行协同,共同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政策,如对企业协同实施税收优惠等政策,以突破企业协同的内生动力不足,通过政策引导,构建激励机制与保障机制,创造持续发展的协同动力,促使校企协同有效地开展进行。

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需求共同发展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双方本着协同的机制,共同探讨f同发展机制,以寻求双方共同满意,共同发展,并长期协同下去。对于协同的机制是协同双方所遵守的必要准则,不应该偏袒任何一方,要兼顾双方利益的考虑,而对于协同方都应该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如地方本科院校所追求的是学生、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学校排名的提升,而企业主要追求的是人才符合需求、产品创新发展符合市场所致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只有满足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的发展诉求,即在以基本机制为基础上,设计一系列发展原则,这样才能够促进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长期发展而产生协同效应。

第5篇

如何对清水江文书进行抢救、整理和研究,必须从清水江文书自身的特点说起。清水江文书不是一般的历史文书资料,与“徽州文书”等其他一些著名的历史文书有所不同,它是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人民创造并流传至今的一宗具有活态性、民族性、区域性、系统性的民族民间文献遗产。所谓活态性,是指清水江文书还活在苗侗人民的现实生活中,至今仍具有物权法律证据的功能,在苗村侗寨的山林物权纠纷调解中具有一定的作用,而不像一些历史文献学者所说那样已成为“逝去的历史记忆”。民族性和区域性是指清水江文书不仅具有地理环境造就的超越民族边界的区域性特征,而且蕴含着浓厚的苗侗民族文化内涵,体现了苗侗民族文化系统和黔湘边区地域文化系统的耦合;所谓系统性则是指清水江文书在分布上、载体形态和内容上都自成体系,并与整个区域乃至国家的社会历史过程连为一体。因此,清水江文书的抢救、整理和研究工作切忌简单套用汉族地区历史文献抢救整理和研究上的既有模式,不仅必须达成民族性与地域性的辩证统一,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其固有的活态性和系统性等不可忽视的特征。

首先,在抢救方面,作为一宗仍然具有一定活态性的宝贵民族文献遗产,清水江文书的抢救保护绝不能视为普通的档案文献征集收藏,而应遵照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规范来进行。整体性、原真性和多方参与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同时,清水江文书的多重价值和复杂性,档案征集模式已遭遇的困境,目前文书所处的濒危状态等客观因素决定了清水江文书的抢救保护必须有一个以文书传承社区的参与为基础的多重形态机制,在技术上必须有一整套符合国内外规范的技术措施。因此,针对清水江文书的抢救保护,本课题从理论建构、技术规范、抢救保护实践行动示范点建设三个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层面上来做出解答。在理论层面上,深入研究探讨政府与社会共谋架构下的清水江文书抢救模式与多重保护机制建构。在实践层面上,开展清水江文书分布形态的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典型村寨开展民间分布式抢救保护示范点建设的行动研究,为今后大规模的就地抢救保护树立样板。在技术层面上,根据联合国“世界记忆工程”文献遗产抢救保护规范中的信息载体和所载信息并重的整理性保护原则,本课题将针对清水江文书物质载体的理化特性开展原件抢救保护技术措施及典藏技术规范的研究,以规避抢救保护过程中因不谙技术规范而造成的对珍贵文献遗产的破坏。

其次,在整理方面,清水江文书的整理也必须充分考虑到清水江文书所具的民族性、区域性和系统性特征。整理工作必须将国内外通行的文献分类著录和整理规范与清水江文书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本课题将通过对国内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徽州文书、台湾原住民文书等著名历史文书的分类著录整理规范标准的比较分析,以及与大英图书馆、法国远东研究院、俄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图书馆、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库等国际著名的历史文书保藏中心所持整理规范进行参比对照研究。为清水江文书的整理确立国内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一旦选择和确立了整理出版的体例和规范,我们就立即与黔东南州县各档案馆合作开展对各县馆藏契约文书的示范性精品选辑整理,为今后州县各地开展大规模的馆藏文书整理出版树立典范。同时,本课题还将对其他古碑刻和民间家谱,也开启系统的整理和辑注。在整理出版的样板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能够全面覆盖清水江文书集中分布的锦屏、天柱、黎平、剑河、三穗、岑巩、台江等县,而且也要求能够体现出清水江文书内涵中不同的文献类型。

最后,在研究方面,本课题在子课题的取向选择上的思路和策略,一方面要致力于清水江文书所含文化历史信息本体内涵的解析,另一方面也重视阐释其与更大范围、更高层面(国家和世界层面)的社会历史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清水江文书的各种价值及其实现渠道。我们认为,清水江文书中浩瀚的文字信息不是简单的历史事实堆积,而是一系列社会文化制度及其系统演化的历史轨迹的反映。譬如,苗侗民族的契约型社会管理模式、混农林经营和木商贸易的经济制度、民事法律制度等等,都在清水江文书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清水江文书中所见的这些社会文化制度的历史变迁,则又集中地反映了明清以来民族区域多样性与国家一体化之间的互动,即一个区域和多个民族如何因着林木生产和流通而与国家体系和世界体系连为一体。因此,我们的研究不仅要努力挖掘清水江文书所蕴藏的民族文化深层内涵,而且要揭示这个区域民族文化系统对于中国国家建设和世界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属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将不拘泥于任何一门学科或一种方法,而是博采各相关学科有效的方法,将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区域特征归纳与民族文化特质分析相结合、实地踏勘观察与访谈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分析相结合、参与观察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现将本课题最主要的一些研究方法及其具体应用范围简要介绍如下。

(一)田野调查方法。清水江文书的抢救、整理,离不开田野调查方法。清水江文书民间保藏量的摸底,地毯式普查,主要依靠田野调查方法。清水江文书研究板块的子课题研究,必须对契约文书、碑刻、家谱进行准确解读。进行田野调查,可以避免因“闭门造车”“盲人摸象”“望文生义”而造成的对清水江文书的偏见和误读。田野调查不仅针对社区乡民,而且还要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档案机构、科研机构等领导、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广泛的交流,集思广益。

(二)民族志深描法。只有深入苗族侗族村寨内部,回到清水江文书产生的历史场景,以一种局内人的视角来体会清水江文书的历史经验和现代命运,才能真正地理解清水江文书的内涵,才可能客观描述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人民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情境,同时也可以克服照搬现存西方理论范式或简单套用汉族地区的解释模式等弊端,避免随意移植现代学术话语,曲解和遮蔽历史真实。

(三)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是广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一是将清水江文书整理与徽州文书、敦煌吐鲁番文书及其他国内外文书整理进行比较研究,吸取文书分类著录整理方面的经验,确定规范与标准;二是将清水江文书中的民事习惯法和罗马法、日耳曼法进行比较法研究,揭示清水江文书的法治意义;三是进行现有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模式的比较,以便选择和确立合适的抢救保护模式;四是对同类清水江文书的解读,需要历时性的、纵向比较,以全面把握清水江文书的演变。

(四)文献考据方法。对清水江文书的抢救、整理和研究,离不开文献考据方法。一是清水江契约文书的精确解读,需要对正史、方志、碑刻、家谱等资料的考据,去伪存真;二是对碑刻和家谱的辑注,需要各种文献的相互参证,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考据。

(五)统计分析方法。对清水江文书进行普查,摸清其民间分布形态,离不开统计分析方法。确立科学、有效的抢救保护模式,设计出配置优化、高效组合的多重保护机制,需要引进线性规划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以便确定具有操作性的行动方案。对清水江文书物质载体理化性状各变量之间关系、民间分布模式和濒危状态等方面的深度研究,需要运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蒙特卡罗分析法、马尔克夫链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六)定性分析方法。由于“自然流失”和诸多不合理的人为因素的干扰,清水江文书保藏状态不够理想,大多处于濒危状态,许多信息是不完整、不连续的,无法进行定量的统计分析,因此需要定性分析方法,以便全面地揭示问题的实质,把握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的动态过程和总体趋势。

(七)参与式评估。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模式的多重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就是多方参与的民间分布式抢救保护区和保护点的建设,因为民间保藏的清水江文书是我们抢救保护的重点。其实施的全过程,需要老百姓的参与体验并作出评估。必须让苗族、侗族人民对清水江文书抢救、整理工作有参与的热情,有被尊重的感受;持有契约文书的苗族、侗族农民,必须有参与评估权力,其评估意见,必须得到政府、学者和其他社会各界的尊重。

(八)利益相关方分析。清水江文书的价值日益显现,利益相关方在不断扩大范围,利益冲突不断显现,需要利益相关方分析方法。一是确立合适的抢救保护模式和多重保护机制,必须考量各方的利益预期,必须考量利益相关方的博弈;二是考察清水江流域的林木商品市场,必须运用利益相关方分析方法,对各类市场主体、地方政府的利益预期和博弈进行全面分析。

(九)符号学与认知分析法。清水江文书的特殊性,在于它是苗族、侗族人民在学习汉文化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无文字的苗族、侗族人民,在书写汉字文书时,不可能不把自己的民族认知模式和独特符号,带进清水江文书中去,出现了“汉字记苗音”或“汉字记侗音”等文化“混声”现象,构成了清水江文书中的诸多“谜团”,成为精确解读文书的主要障碍。因此,需要符号学与认知分析方法,为我们正确解读清水江文书提供方法论的保障。

三、本课题主要创新点

(一)整体性保护的策略选择。从地理区域上看,本课题的抢救保护方案,涵盖黔东南州的7个文书大县,几乎囊括了清水江文书民间分布保藏的核心地域,抢救保护范围具有全面性。从抢救保护的内容上看,本课题采取文书所含信息与文书物质载体并重的策略,对每份文书原件实施从内涵到外体的整体保护,与以往一些历史文献学那种注重信息而疏于载体保藏的抢救保护取向形成鲜明对比。从抢救保护的种类上看,不仅抢救保护纸质文书,而且抢救保护石质的碑刻;不仅抢救保护契约,也要抢救保护家谱等。

(二)民、官、学合作的紧密性。“民”主要是指民间的文书保藏者,“官”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档案部门),“学”则指的是学术机构与学者。本课题把村寨农户保藏清水江文书的“执着力”、凯里学院为主的学者团队的“智识力”,和州县政府的执行力,有机结合起来,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三)抢救保护措施的可操作性。本课题针对迁地集中收藏(公立博物馆/档案馆)模式,制定了典藏技术标准和规范;针对村寨生态博物馆原地典藏,制定了惠益共享、民主参与的民间保护模式,保证了村寨农户参与合作的持久积极性。黔东南州委、州政府与凯里学院联合成立了以州委书记廖少华为组长的竞标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州委发文给予该项目经费1:1匹配。还争取了分管清水江文书工作的副省长兼省“锦屏文书”抢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谢庆生同志的支持,由他担任项目总顾问,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抢救保护行动的空间脉络化。本课题的抢救保护策略和措施,创新运用了文化空间保护和脉络化的理念。清水江文书在黔东南州,凯里学院是黔东南州的唯一本科院校。以凯里学院为主的申报团队,占有地利优势,与抢救保护和整理研究的对象最为贴近,正好处于清水江文书的文化空间脉络之中。课题所拟建立的民间分布式抢救保护模式,实际上是将具体的文书遗产置于其形成和传承的民族区域文化脉络体系中去,使之在空间上实现文化脉络化。迁地集中收藏模式,也正是因为将依然活态的文书抽离其文化空间脉络,才遇到了难以摆脱的困境。

第6篇

一、案例教学常规化

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20年代初,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创的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最大优点是从归纳的角度而不是从演绎的角度展开学习, 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各种类型的经济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判断,作出决策,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国际金融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平时生活中较难接触到,因此学生很难理解。将国际金融的原理与当前国际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具体实例结合起来,加大案例教学的比例,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阅读、开展分析与讨论,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运用理论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授汇率的决定与变动一节时,可以利用当前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真实案例,讲解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因素及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人民币未来汇率的变动趋势、汇率改革的基本途径等问题。又如:在讲解“衍生金融工具”时,可加入巴林银行事件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强烈关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求。在外汇风险管理和国际贸易融资部分,案例教学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案例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开拓学生思路,开发智力潜能。学生通过多方面的锻炼,在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专业创新,以及写作能力、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提高,使其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当其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很快适应环境,熟悉业务,胜任工作。

二、强化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就是通过对各种真实金融交易环境的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增加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通过模拟学习,可以使学生有效解决书本上的疑惑,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熟悉工作岗位和业务流程,使其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很快适应环境,有效缩短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模拟教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利用某些证券、银行网站提供的在线模拟炒股、炒汇交易等免费资源模拟下单操作。在讲授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实务操作内容时,如:套汇、套利、期货、期权等的交易知识,我们也可采取模拟交易教学。以三角套汇为例,我们可以模拟交易市场(虚拟现实市场),由学生观察交易市场的外汇行情变化,在三个模拟“地点”,同时下单进行外汇买卖套汇,最后计算机根据学生的多次买卖操作计算其盈利,然后根据盈利额大小进行排名,亏损的亮“红灯”并要求其重新操作,计录前次失误原因,写出实习日记或总结。

2.条件许可的学校成立金融教学综合模拟实验室,引进或开发金融教学系统,在实验室模拟金融企业进行证券、期货、外汇投资分析和模拟交易。如:外汇交易模拟教学系统,是一套可以模拟全球金融市场的实验系统,采用宽带网接收实时的全球同步的24小时外汇行情,进行外汇实盘模拟交易和外汇虚盘模拟交易,计算盈亏情况并查询教师点评结果,通过模拟的交易环境加强学生对外汇知识的理解,熟悉外汇交易流程,训练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操盘能力。通过这样逼真的“实战”体验,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保持长久的兴趣,养成对知识持久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社会实践教学多元化

现在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都很高,社会实践是检测学生在校学习效果、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对实践过程中实际问题和特定事件的交互式探索,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决策能力,培养有开拓精神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社会实践的形式可以多元化。课程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专门安排时间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如:深入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银行、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及有经营进出口权的企业或国家外汇管理局进行参观实习,了解金融机构的组织构成、业务流程和具体操作过程,熟悉“汇买、汇卖、中间价”的使用及我国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直观的印象;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组织并指导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三下乡”等社会调研和实践活动,了解金融环境、金融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组织学生开展经济调研,加强学生对市场资料收集能力和洞察能力的培养,学会用理论解释现实经济问题,用经济实践来说明理论产生的背景和过程;聘请知名金融管理人员开展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级别的论坛等,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缩短金融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增加学生对经济社会的了解,强化学生对金融理论和政策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四、适时开展网络互动教学

国际金融课程理论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金融信息更新快、金融市场复杂多变,跨时空的网络正好适应了金融信息化的市场要求。网络教学以其教学容量大、方式灵活、更新快捷、互动性强、直观生动、与现实联系紧密等优点,使学生可以更及时、全面地了解国际金融业务发展的情况,更多更快地了解国际金融信息和国内外的金融理论的发展动态。如:利用浏览国内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各类交易所网站、查看国际货币图样等方法,将有利于学生直观体验,而提高学习兴趣。通过浏览国内外学校、研究机构网站,参与国内外金融论坛的讨论,模拟金融交易,利用实时通讯工具(如ICQ、QQ)开展交流等方法,将有效拓展学习空间,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在讲外汇即期交易时,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上某些银行公布的外汇实时行情,结合一些背景资料,分析影响汇率变化的各种因素,对外币的走势做出预测;结合社会金融热点和难点,如“中国国际收支今后发展趋势”、“人民币升值”等,布置一些问题让其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进行多角度的剖析和点评,这无疑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一方面,考察学生对金融理论的灵活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写好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五、推进双语教学

实施双语教学,是适应《国际金融》课程性质的要求,通过双语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对专业术语、基本知识能规范表达,能用英语进行专业理论阐述,能通过各种媒体获取国际金融的最新知识和时事动态,提高学生国际金融的业务操作能力。

[基金项目: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06年教改课题“《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RKJGY0604。]

参考文献:

[1]张 欣、赵红梅、王彤彦:《工商管理专业〈国际金融〉课程案例教学法初探》,《经济师》,2003.12。

[2]骆祚炎:《课堂讨论与案例教学的选题原则及其运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体会》,《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2。

第7篇

一、物理教学中蕴含的学科思想

1.物理学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物理学和哲学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物理学为哲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事实依据,哲学对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物理学的教学过程就是以观察和试验为基础,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抽象,归纳得到规律性的认识,然后再把规律运用到实践中去,正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2.物理教学要使学生树立辩证的思想,学会“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物理学毕竟与哲学不同,教学中不能刻意去追求,应该蕴辩证法于教学过程中。如在教学《导体和绝缘体》一节时,教师一开始可以创设情景设置如下疑问:能否用塑料做导线的芯?然后指导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从而学生把物体分成两类:导体和绝缘体。此时要提示学生课堂一开始提出的疑问,学生自然会明白塑料是绝缘体,不能做导线的芯。然后教师演示玻璃达到红炽状态导电的实验,得出绝缘体和导体没有绝对界限,条件改变了绝缘体就可以导电了,再问塑料能否做导线的芯?学生自然有了更深的认识。再介绍压电陶瓷、导电塑料等新型的导电材料。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辩证的思想,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中的根本规律,也必然存在于许多物理过程中,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渗透这一观点

例如关于水的蒸发,其实质是水的液气两态的转变过程,既存在着水转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又同时存在着水蒸气转变成水的过程,如果前者占优势,则水转变为水蒸气,如果后者占优势,则水蒸气转变成为水。如果两种过程呈均衡之势,则系统中水和水蒸气共存,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再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体现着“对立统一规律”。如果学生具备了这一思想,就会正确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简单的讲授知识,而不去挖掘其蕴含的“对立统一规律”,就无法使学生领会到物理现象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忽略了过程只看结果,就违背了物理学的认知规律。

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哲学思想,推动了物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哲学的思想对物理学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

例如:冥王星的发现就是基于万有引力定律,定律认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当科学家们观测到海王星的实际运行轨道与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的轨道不符时,大胆推测了太阳系还存在着第九颗星星。再如:能量守恒定律的学习,空中匀速下降的降落伞,竖直下落的乒乓球,最后都静止在地面上,他们的机械能都消失了吗?基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认识,才能知道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规律。

二、研究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

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获得感性材料,探索物理规律,认识物理世界的基本手段,也是检验物理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观察,主要是指人们对于物理现象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或者有目的的实验下,进行考察分析的一种方法。伽利略在观察教堂里的挂灯,随风摆动的等时性而发明了钟摆;牛顿因为观察自由落体,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居里夫人锲而不舍的观察实验,而发现了镭的放射性。观察不应该是无目的的,而应该是有意识的、长久的、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的。观察中还应该排除干扰,发现现象后的本质规律。观察有了收获就应该用实验去验证。实验就是借助科学仪器和设备,甚至自己制造仪器,设法控制或者模拟物理现象或者过程,在有利的条件下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而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一个因素与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有意控制其中一些变量固定不变,研究其中一个变量与因素的关系,例如在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电阻与导体的材料、粗细和长度有关,如果我们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就可以有意识的控制导线的粗细和长度。即可以取相同粗细、同样长度的铜线和镍铬合金线来进行实验。如果学生掌握了这种基本的方法,对于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另外,观察和实验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之实事求是。因此实验是应该让学生养成尊重实验事实、尊重科学的习惯。教师要告诉学生每一个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科学家们不知道做了多少次实验,品尝过多少次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也许会在将来的某一次实验中因为不放过一个不同的数据而有重大的发现!

诚然,物理学中还蕴涵着很多学科思想。每一种学科思想都对应着一种方法,只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渗透这些思想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具备了这些思想和方法,才能真正学会学习。他们会用这些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进行科学研究。

第8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F2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0-0154-02

目前,“供给侧改革”成了我国经济改革中的热词。从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来看,经济的变革必然带动高等教育的改革。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是高度教育转型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是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和保证。高等教育供给结构改革的表现之一是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对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必然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及类型提出新的要求,而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供给的重任,因此,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供给结构一定要经济结构相匹配、相适应。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些政策明确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和定位,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重要战略。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提出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地方本科高校来说,点到了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七寸。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牛鼻子”。应对经济发展转向“供给侧改革”,地方本科高校应主动作为、有所作为,主动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类型、趋势,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使命。增加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供给是根本。

一、地方本科高校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角度对经济进行结构性优化,增加有效供给,其本质是由需求引领的供给侧结构性优化。“供给侧改革”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改革,如何供给、供给什么是其最基本的问题。供给侧是由资本、技术、劳动力和制度等四大要素组成,其中,人的因素(劳动力)是最重要的供给要素。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市场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劳动力市场是检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进场的不断加快,人才供需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由高校主导的供给驱动转变为用人单位的需求驱动。

面对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地方本科高校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进行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地方本科高校供给侧改革的内涵是什么?简言之,地方本科高校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减少“基础性、学术型”人才的供给,增加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多规格、多样化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供给,提高人才供给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需求结构的匹配性、适应性。地方本科高校可以通过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人才模式等措施,有效增加与社会经济结构相匹配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供给,真正使经过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有效转化为实际劳动(工作)能力,即劳动力,进而提高地方本科高校培养人才与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对接。

二、地方本科高校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地方本科高校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及行业、企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从而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同质化趋势严重,且明显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不匹配,行业、企业急需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高层次创业型人才及中高级专业人才有效供给不足,这就出现了就业难、招工难的现象。

地方高校要想做好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这个大势,具体来说,就是要紧密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供给侧改革”为新视角和突破口,转变发展理念,抓住应用型专业设置这个主攻方向,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根本、提高“双师型”队伍比例为保障。

(一)转变发展理念是前提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树立“应用型大学”办学理念是前提。目前,在政策层面,国家和教育部出台了系列政策引导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这充分显示了中央政府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坚定决心,也表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同时,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积极响应,纷纷提出并出台了相应政策措施,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对地方本科高校来说,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是响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更是改变学校发展困境的理性和现实选择,一定要树立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理念自信和道路自信。

(二)对接产业需求设置应用型专业是关键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专业设置是关键。地方高校应主动对接行业企业、产业需求,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建立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对动态调整机制。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通过应用型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专业是由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组成的,而课程体系设置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根据专业群对接地方(区域)产业群的发展原则,不断深入推进应用型特色专业建设。同时,对地方本科高校来说,一是要按照突出区域文化和产业特色的思路建设应用型专业群,优化专业结构,推进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紧跟区域经济转型和行业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专业;二是要密切结合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增设新专业,集中力量重点支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产生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骨干专业;三是根据专业群建设的需要,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的束缚,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等知识和技能,并开发对接企业实务的特色课程与实用教材,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

(三)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根本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根本是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学术性”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模式上,由以“教师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实践”为主,即减少理论课程的上课时间,增加实践、实训课程的上课时间,真正把课堂教学、学生实践实训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应用型教学模式相匹配,应用型大学的主要教学模式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模式。

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应紧紧抓住产学研深度合作这条主线,实现深度产教融合与协同发展,大力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探索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学校与行业、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科研院所等多种合作模式。地方本科高校可以通过引企入园、共建生产经营实体、订单培养、科研合作等多种合作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还可邀请行业组织、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育、培养效果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

(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是保障

地方本科高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最重要的还需要由应用型的教师队伍来落实。实践证明,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是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因为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只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才能够培养出来,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主要放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课程教师的肩上,因此,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是保障。

当前,地方本科高校教师队伍主要是按照学术性大学标准建设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且大多实践能力不强。地方本科高校要有目的、有针对性计划性地逐步培养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具体路径为:一是根据教学需要直接从企业、科研院所等对口专业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高级技术人员等直接担任专业教师,同时要对这些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二是与校企合作单位联合培养,选择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挂职锻炼,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选派知识厚、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到国外应用技术大学学习。

结语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供给侧改革在高等教育领域结构优化的具体体现。地方本科高校应强化对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认识并付诸实践,需要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未来产业对人才需求的趋势进行市场调研、分析,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链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增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增加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加地方本科高校人才供给与地方经济、行业企业的适配性,进而提高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弛.读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经济导刊,2016,(2):25.

[2] 姜朝晖.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6,4(1):123-127.

[3] 张旭,郭菊娥,郝凯冰.高等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推动创新创业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1):

第9篇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 自学考试应试方法

一、图表关键词记忆法

图表关键词记忆法主要针对答案条目清晰的简答题,通过摘取每一条目的关键词,组合成图表的方法,对该简答题给予串联记忆。以题目“的理论特征”为例,该题目的答案为“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第一,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第二,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第三,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它不带任何偏见,其次还在于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再次不仅在于它提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经过总结与提炼,该题目的关键词分别为“实践、科学性、革命性”,其中“科学性”又包含“客^性”、“深刻性”和“发展性”;“革命性”又包含“批判性”和“政治性”。用图表可表示为: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主要是通过寻找题目答案中的关键词,通过谐音的方法把关键词编成一个完整的、容易记忆的句子,从而使得自考学生能够较快、较长时间的实现对题目的良好记忆。以“学习的目的”一题为例,该题目的答案是“第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第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第四,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四条答案中提炼出关键词,分别是:“观、工具、素质、实践”,然后采取谐音记忆“关(观念)公(工具)素(素质)来使(实践)大刀”。

三、类比记忆法

类比记忆法是通过在课本内容的理解上,对知识点加以对比,以加深对抽象词语的理解与记忆。以“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例,该题目的答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教师在讲解时,对这个抽象的词语必须加以通俗化的讲述,然后上升为理论知识。从主客观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世界分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用哲学的语言表述,主观世界即思维或意识,客观世界即存在或物质。哲学作为一门人类对世界展开思考的科学,它是从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这个基本点出发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所以主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自古至今任何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四、反义词记忆法

反义词记忆法主要是针对考试中比较类题目的解答,通过比较,记忆反义词的方法,达到对题目的深刻理解与记忆。以“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为例,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主要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与之相关的还有世界是什么样的问题,即世界是以怎么样的状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同样有两个相反的答案,一是辩证法,二是形而上学。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联系的、发展的,事物发展的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孤立的、静止的,事物发展的原因不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五、联系实际记忆法

联系实际记忆法主要是把抽象的理论表述转化为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活动,通过实际场景记忆抽象理论知识点。以“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为例”,实践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活动。从实践的构成要素看,首先必须有实践活动的主体,也就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其次必须有实践活动的客体,也就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最后主体客体之间必须发生了联系,也就是改造和探索的活动。从实践活动的特性看,首先实践活动是人类活动,带有人类的主观目的,所以它是自觉能动的;其次实践的主体、客体、工具都是客观的,所以它具有客观性;最后人类活动是以社会为单位展开的,是一代一代人不断积累的过程,所以它具有社会历史性。以“考试”这项实践活动为例,进行理解记忆。考生是实践的主体,考卷是实践的客体,考生埋头思考答卷是改造和探索的过程。考生在考试前进行了大量的艰苦的准备工作,这是实践的自觉能动性;考生、考卷、考试用的笔都是客观的,这是实践活动客观性;考试是经过各级部门的组织进行的,考的是前人的理论总结,这是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

六、时间次序记忆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