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6:28: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投资收益分析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其一,投资收益科目下新会计准则的核心理念。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新准则将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凸现了投资者的地位,体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新会计准则更加强调企业资产的质量,关注净资产,关注净资产的价值是否为真实价值。新会计准则中,只有当投资企业已经实现收益并表现为企业净资产增加时,才能将该收益计人投资收益科目。与此同时,为了满足投资者决策的需要,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变动科目,以反映资产的现时价值。由于公允价值并没有带来现金流入和净资产的增加,只有当处置投资时,才能将公允价值变动转入投资收益科目。新会计准则在投资收益科目的设置上,一方面以服务投资者决策为出发点,稳健地看待上市公司的投资利益;另一方面,也将上市公司的动态利润变动加以反映,体现企业可持发展的这一理念。
其二,新会计准则中投资收益的确认与计量方法。投资收益是指企业进行投资所获得的经济利益。新准则中规定计入投资收益的分析如下:一是长期股权投资中投资收益的核算。如果被投资公司是投资公司的子公司,或者投资单位持有被投资单位很少的股份且没有影响,这些股权也没有市场价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在成本法核算情况下,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投资企业按股份比例确认当期投资收益;另外,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将实际收到的金额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投资企业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当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或者发生净亏损时,投资企业应当按照投资比例确认当期投资收益。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除将实际收到的金额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外,还需要将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二是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核算。按照新准则要求,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要求,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几类:以公允价值计量具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资产,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公允价值变动额计入变动损益。处置该金融资产和负债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和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处置该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账面价值之差计人投资收益,同时将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与应收款项,在持有期间,企业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将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处置该投资时,应将所取得价款与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可以看出,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没有计入投资收益,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并没有改变投资收益数额。
其三,新旧会计准则中投资收益的异同。一是新旧准则中投资收益核算的差异。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中,需要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情况,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旧准则中,当资产的价值升高时,遵循谨慎性原则,不对资产进行处理;当资产的价值降低时,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虽然两者所计入的科目不同,但两个科目中的金额都只有在处置该资产时才能转入投资收益科目。新旧准则长期股权投资中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范围不同。当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时,新准则采用成本法对其进行核算,而旧准则采用权益法对其进行核算。二是新旧准则中投资收益核算的共同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股利,投资企业按应享有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属于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而影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企业应按股份比例确认为投资收益。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按照所收到的处置收入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已确认但尚未收到的应收股利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
其四,投资收益的性质。新会计准则中,投资收益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和金融资产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所取得的投资收益是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中所取得的可持续投资收益。如下属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好转,有了比较大的收益,开始回报母公司,该部分的投资收益越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企业越具有投资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的长期股权投资都是可持续的,如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所获得的投资收益就是一次性不可持续的。由于股价的上升使得企业所持有的金融资产随之变动而所获得的虚拟收益,在新会计准则中并没有计人投资收益科目,而是计入了公允价值变动和资本公积科目。这种确认方法,一方面反映了企业所持有的金融资产的现时价值;另一方面,由于这部分收益并未实现,因而没有将其计入投资收益。
其五,投资收益对于投资决策的价值。由于市盈率是绝大数投资决策所参考的指标,投资收益越多,总利润越多,股票与市价的比例越低即市盈率越低,从而直接引导投资决策。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仅要参考市盈率的高低,还要详细分析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内容。首先,要关注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构成、主营业务在行业中的地位。营业利润越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越高,投资价值也越大。其次,要分析投资收益在总利润中的比例和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情况。资本运作应当关注证券投资和项目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以及证券投资中投资其他上市公司证券和持有非上市股权的比例。如果上市公司的证券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例很高,该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会随着证券市场的波动而变动,其可持续获利能力会比较差。最后,不能将上市公司报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作为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因为其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发生的账面价值变化,没有产生现金流的未实现利润。
[例1](1)甲企业2007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乙公司10%的股份,准备长期持有,采用成本法核算。2007年2月6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06年度现金股利50万元。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称“准则”)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通常应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分析:乙公司宣告分派的2006年度现金股利,是其接受甲企业投资前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甲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50×10%=5(万元),不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应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即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5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5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50000
(2)2007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50万元;2008年2月6日,宣告分派2007年度现金股利120万元。
分析:乙公司2007年度出现盈利并宣告分派该年度的现金股利,是其接受甲企业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所以,甲企业应确认应收股利增加,即借记“应收股利”120×10%=12(万元);应确认投资收益增加,即贷记“投资收益”150×10%=15(万元),未能收到的收益15-12=3(万元),应转回初始投资成本,转回数额3万元小于已冲减数5万元,符合准则的规定,则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120000
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30000
贷:投资收益 150000
(3)2008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10万元;2009年2月6日,宣告分派2008年度的现金股利210万元。
此例性质同(2),甲企业应确认应收股利增加,即借记“应收股利”210×10%=21(万元);应确认投资收益增加,即贷记“投资收益”210×10%=21(万元),借、贷相等,则不冲减也不转回初始投资成本,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210000
贷:投资收益
210000
(4)2009年,乙公司亏损30万元;2010年2月6日,宣告分派2009年度的现金股利50万元。
分析:乙公司宣告分派2009年度的现金股利,甲企业应确认应收股利增加,即借记“应收股利”50×10%=5(万元),但2009年乙公司出现亏损30万元,甲企业应确认投资损失,即借记“投资收益”30×10%=3(万元),按照“准则”规定,因甲企业本期应收股利数额大于其应得净利润数额(为亏损),所以应冲减投资成本5+3=8(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50000
投资收益
3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80000
(5)2010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50万元;2011年2月6H,宣告分派2010年度的现金股利40万元。
分析: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甲企业应确认应收股利增加,即借记“应收股利”40×10%=4(万元);乙公司出现盈利,甲企业应确认投资收益,即贷记“投资收益”150x10%一15(万元),未能收到的收益15-4=11(万元),应转回初始投资成本。但按照会计准则,转回的初始投资成本不得大于其累计冲减数额:5-3+8=10(万元),即初始投资成本只能转回10万元,而应收股利确定为4万元,则投资收益应确认10+4=14(万元)。只有该类情况,需倒推投资收益金额。
借:应收股利40000
长期股权投资 100000
贷:投资收益
140000
[例2]A企业2007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B公司20%的股份,准备长期持有,采用成本法核算。B公司于2007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6年度的现金股利20万元。
B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50万元。
B公司2007年5月2日宣告分派的2006年度现金股利,是其接受A企业投资前产生的累积净利润,A企业按投资持股比例计算的分配份额应冲减投资成本。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4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40000
(1)若2008年5月2日,B公司宣告分派2007年度现金股利30万元。
A企业应借记“应收股利”:30×20%=6(万元),贷记“投资收益”;50×20%=10(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60000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40000
贷:投资收益
100000
(2)若B公司2008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7年度现金股利25万元。
A企业应借记“应收股利”:25×20%=5(万元),若贷记“投资收益”:50×20%=10(万元),则出现应转回投资成本=10-5=5(万元),大于已冲减数额4万元,不符合准则规定。按照准则,允许转回投资成本只能是4万元,那么,投资收益也只能是5+4=9(万元)。所以,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50000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40000
贷:投资收益
90000
(3)若B公司2008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7年度现金股利40万元
A企业应借记“应收股利”:40×20%=8(万元),贷记“投资收益”:50×20%=10(万元),本期应转回投资成本=10-8=2(万元),小于已冲减数4万元,符合规定,则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80000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20000
贷:投资收益
100000
(4)若2008年5月1日,B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60万元。
A企业应借记“应收股利”:60×20%=12(万元),贷记“投资收益”:50×20%=10(万元)。因本期A企业应收股利数额大于其应得净利润数额,所以应冲减投资成本12―10=2(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12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20000
投资收益
直线法下,债券持有期确认当期投资收益时,不能只考虑各期按照票面利率计算得出的应收利息或实际收到的利息,还要考虑因获得超额利息而事先付出的债券溢价或由于只获得较低利息而在购买时获得的补偿。由于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直线法下直接将购买时产生的溢价或折价在各期确认应收利息时平均分摊,由此计算各期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例]2007年1月1日,A公司支付2366――38万元购入甲公司当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2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利率7%,每年年末支付利息,到期一次还本。直线法处理如表1:
2007年1月1日购买时:
借:长期债权投资――面值
20000000
――溢价
3663800
贷:银行存款
23663800
2007年~2011年1每年年末:
借:应收利息
1400000
贷:长期债权投资――溢价
732760
投资收益
667240
二、实际利率法
在实际利率法下,问题的分析与直线法不同。第一步,计算实际利率。沿上例,根据140×(P/A,r,5)+2000×(P/S,r,5)=2366.38,求得实际利率r=3%。第二步,根据实际利率计算各期实际利息收入。按照各期实际资金占用量计算的实际利息收入如表2:
2007年1月1日购买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00000
――利息调整3663800
贷:银行存款
23663800
2007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1400000
贷:投资收益
71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690000
2008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1400000
贷:投资收益
689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11000
三、两种方法的比较
第一,投资收益计算的方式不同。直线法下,投资收益的确定以债券票面价值及票面利率为基础,减掉或加上平均分摊的债券溢价或折价计算各期投资收益,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资金实际占用量、实际利率等因素,是一种传统的会计摊配方法。实际利率法下,投资收益的计算是各期实际资金占用额与实际利率相乘后的结果,各期应收到债券发行方支付的利息只看作是现金的流入,只反映为应收的债权,更强调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界定投资收益的性质。
第二,账面价值即各期摊余成本反映的内容不同。两种方法下,由于投资收益的确定方法不同,债券溢折价摊销的金额不同,从而各期摊余成本所反映的内容不相同。直线法是以债券形成时已发生的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溢折价平均摊销后的结果。其账面余额即摊余成本中不包含未来现金流量及利率变化的信息。实际利率法下各期摊余成本应等于未来估计现金流量按实际利率折现后的现值,即账面价值反映了未来现金流量及利率等因素变化的信息,是一种新起点计量的方式。
关键词:净收益 运营收益 战略收益 信息技术 企业
一、 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许多企业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IT)投资逐渐成为企业投资预算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企业高层管理者期望IT投资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收益。IT投资作为企业的长期投资项目,高层管理者还期望IT投资能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持续的利润流。为了验证IT投资的合理性和对企业成长的贡献,必须对IT投资的净收益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分析。然而,IT投资的净收益很难用货币量化,不仅因为它带来的收益是无形的(例如,改善客户服务),还因为很难将其从企业全部投资收益中剥离出来。此外,许多研究者认为,IT投资对组织的影响作用会出现延迟效应,一般在IT项目成功实施三到五年之后,才会观察到该项IT投资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
现有文献关于IT投资收益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信息技术投资的预期结果,但现有文献并没有提出我国企业IT投资收益的通用分析框架。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整合这些分析方法,该方法既能对IT投资收益进行事前评估,还能用于事后测量。IT投资对企业影响往往都是战略收益大于财务意义、无形收益多于有形收益,因此作出精确的财务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往往会涉及到多方的利益,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二、文献回顾
在现有文献中,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IT投资的净收益进行分析。其中存在两种比较主流的观点。一是遵从IT黑箱观点的假设,对IT投资的结果进行测量(例如,测量IT投资带来的组织绩效或经济表现);另一种是认同价值链的观点,基于信息技术影响企业价值链的过程收益来分析。
(一)IT投资收益的三维分析框架
Mirani和Lederer(1998)提出IT投资收益的分析框架由三个维度组成:战略收益、信息收益和事务收益。“战略收益”维度反映了IT投资的业务价值,如降低成本,提高销售额,战略匹配以及提高投资回报率等,因此可以进一步分为三个子维度:竞争优势、匹配以及客户关系收益。“信息收益”维度聚焦于观察IT投资是否能够促进企业更加有效地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包括信息获取、信息质量和信息灵活性三个子维度。“事务收益”维度侧重于观察IT投资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因此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沟通效率、系统研发效率和业务效率三个子维度。
(二)IS平衡记分卡
Kaplan和Norton(1996)提出的“平衡记分卡”(BSC)方法从企业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对IT投资收益进行测量。Martinsons 等(1999)对BSC方法进行改进后引用到信息系统领域,提出一种IS平衡记分卡的净收益测量方法,从四个维度去测量:业务价值(business-value)测量维度、用户导向(user-orientation)测量维度、内部流程(internal-process)维度和未来准备度(future-readiness)维度。
(三)D&M模型
DeLone和McLean模型(1992)的核心构念是“影响(impact)”,是从“个人影响(individual impacts)”和组织影响(organizational impacts)这两个方面来测量IT投资对组织和个人的影响结果。DeLone和McLean改进模型(2003)的核心构念是“净收益(net benefits)”。这篇文章还指出用“影响”这一构念存在不足是因为“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容易造成混淆。相反,使用“净收益”这一构念可以准确地界定IT投资对企业绩效正向和负向影响的总和,因而能够平衡IT投资对企业各个层面正向和负向的多重影响。“净收益”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收益在于:IT投资带来的收益是多方面的,不可能总是带来正向的收益,也有可能带来负向的收益,而且最终的收益总和,即净收益(consequences)可能是正的,也有可能是负的。此外,DeLone和McLean(2003)还指出,净收益仅是对影响结果进行测量,必须进一步分析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才能准确地理解IT投资对企业的影响过程。由此可见,“净收益”这一构念可以准确地表征企业IT投资的真正受益,并且需要从三个方面去观察:谁来评价、如何评价以及评价什么。
(四)其他分析视角
Smithson和Hirschheim(1998)提出从有用性和价值两个视角分析IT投资收益的维度:效率(efficiency)、有效性(effectiveness)和理解(understanding)。还有研究者聚焦于从个人层面分析。如,Torkzadeh 和Doll(1999)验证了IT对个人影响的四个维度:任务生产率,即IT投资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程度;任务创新,即IT投资帮助员工在工作中尝试或者产生创新性想法的程度;客户满意度,即 IT投资帮助员工为企业内外部客户创造价值的程度;管理控制,即IT投资帮助企业调节工作流程和工作绩效的程度。还有研究者建议从财务方面、客户方面、内部流程以及学习和增长方面对IT投资的净收益进行测量。
综上所述,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IT投资净收益进行分析,并提出不同的测量维度,但是 缺乏具有整合性和通用性的分析框架,而且各种研究观点之间也存在矛盾甚至冲突 的地方,更没有针对中国企业的特 定研究。
【关键词】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收益; 关系; 利润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造就了大量金融工具的运用。但大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也伴生了危害性极强的金融风险。2008年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了包括金融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金融工具交易的会计处理,为企业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制定了统一标准。但是本文认为,在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具体运用上存在会计浪费问题。
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会计处理及其属性分析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其中的当期损益具体来说就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初始取得时,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在后续的资产负债表日,应当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便于举例说明,本文主要针对应用比较普遍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分析。
例1,甲公司某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相关资料如下:
2008年11月20日,支付价款1 000 000元从二级市场上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100 000股,每股价格10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 000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且持有乙公司股权后对其无重大影响。
2008年12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格为每股12元。
2009年3月30日,甲公司将该股票出售,每股价格13元,扣除相关税费1 400元后,余款存入银行。
按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甲公司购入股票时应编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000
投资收益 1 000
贷:银行存款1 001 000(1)
2008年12月31日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所编会计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 000 (2)
根据分录(2)可知,企业的资产增加了200 000元,企业的营业利润也因此增加了200 000元。但对于企业来说,这并不是真正实现的资产收益,而只是一个表面的数字,并没有真正的现金流入,且这种公允价值的变动不会受企业主观因素的影响。可以看出,这里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尚未实现的利得。如果公允价值变动情况与上述情形相反,则是一种尚未实际发生的损失。
2009年3月30日,公司出售股票时,按现行做法,所编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 298 6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200 000
投资收益98 600 (3)
同时,将原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200 000元转入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 000
贷:投资收益200 000 (4)
分录(3)是反映金融资产转让所实现的价差收益,很容易理解。可为什么还需要把每个月月末已结平了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再用来转入投资收益,使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凭空多一个借方发生额?如果在正常的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借方发生额表示一次公允价值计量下尚未发生的投资损失。纵观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过程,从最初取得到最后转让,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其取得的增值收益为每股3元。但为了在后续计量中的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该交易性金融资产,于2008年12月31日预先确认一个未实现的投资收益(利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每股2元。这部分未实现的投资收益在2009年3月30日得以实现,故而将其转入真正的投资收益。在这种会计处理方法下,投资收益是核算准确了,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却出现了问题。
假设在2009年3月30日,甲公司持有一批交易性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万元。按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甲公司应编会计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 2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 000 (5)
结合分录(4)与分录(5)可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净发生额为0。但实际情况却是当期应该有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利得20万元。所以,在目前的会计处理方法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既包含了当期真实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包括了当期终止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转回的以前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映到会计报表里,也显得内容混乱。另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置时反向转回金额的计量也是一个难题。在较少投资的情况下尚可逐一区分,但如果公司同时进行多个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组合持有,那么如何确认原未实现投资利得或未发生投资损失在当期应该转回的金额?用加权平均确定,也只有在发生概率比较均等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单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额才有意义;如果要做到准确,只能通过几乎不会重复使用的无数个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明细账来核算了。但是,花费这么多的会计成本,又能带来多少会计效益呢?而最后,他们在利润表中却并未得到实质性区分!
二、利润表分析
现行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投资收益均属于营业利润的构成项目。下面将现行年度利润表的营业利润部分列示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投资收益的地位是相同的,都构成了企业的营业利润。究其原因,就在于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到转化为“投资收益”时间的短期性,故而在列示时只在项目上加以区分而未在利润指标上加以区分。从其构成内容来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既包含了本期真正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也包含了本期终止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负债)时所转回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
既然外部报表使用者一般不会对未实现和已实现的投资收益加以区分,那么在平时的会计核算中是否还有必要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回为投资收益呢?是不是可以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个项目的内容改变为反映真正的本期发生额呢?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从报表决策有用角度来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再一次地转回“投资收益”意义不大,分录(4)可以不用编制。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负债)因其投资时间的短暂性,投资者一般不会对其刻意地加以区分。投资者更关注的是资产在经营过程中其盈利能力的持续性与可预测性,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投资收益都不太具持续性。再加上投资收益只是社会剩余财富的再分配,与企业本身的盈利能力无关,所以在处置时硬性地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显得冗余。至于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不会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再结转到投资收益而发生任何改变。
另外,本文还认为,如果把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一起分离出来,在利润表内增设一个“主要经营利润”指标,也许更有用。这样的设计理念,既符合会计与财务管理紧密结合这一发展趋势,又便于投资者直接利用企业利润表进行资产盈利能力分析。如表2所示。
通过会计核算的简化与报表调整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以真实地反映当期真正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情况,其与企业具有持续性和可预测性的收益相分离后,更便于投资者决策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27).
关键词:在职培训; 成本收益; 员工积极性; 消极成本
一、引言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在其发展初期,即受到广泛的重视。1954年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到了人力资源的概念,认为人是具有企业其他资产所不具有的特殊能力的资源。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早在1960年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中,也已对人力资本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其核心观点在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要远远高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然而对企业在职培训人力资本投资的广泛研究,却是在贝克尔的均衡模型分析之后。1962年,人力资本理论的另一位启蒙者贝克尔对在职培训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传统的微观均衡分析方法建立了投资收益均衡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企业的在职培训,以此来检测企业在职培训的投资是否有效益。此后,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便是围绕贝克尔的投资收益均衡模型展开研究分析,对其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验证和补充。例如,Katz & Ziderman(1990)验证了当劳动力市场不能满足贝克尔模型的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假设时,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时,企业进行在职培训是否有效。我国关于人力资本在职培训投资收益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发展。一类是从员工角度进行在职培训的私人投资收益分析以及培训成本分担问题的研究;一类是从企业角度,在借鉴贝克尔的均衡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影响培训效果的相关变量,进行投资收益分析;还有一类就是利用管理经济学等学科观点建立投资收益模型,以克服传统模型的仅仅依靠主观估算以及投资效益的时间问题等缺陷。本文便是在借鉴贝克尔的投资收益均衡模型的基础之上,综合西尔斯模型,引入员工积极性和消极成本两个变量,为企业在职培训投资收益的研究分析提供借鉴。西尔斯模型是应用行为成本法来研究员工态度、顾客行为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该模型认为从员工态度到员工行为再到利润有一条因果关系在起作用,同样地,员工对培训的态度也将会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
二、贝克尔均衡模型分析
贝克尔分析了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在职培训。按培训知识的专用性,在职培训包括一般性培训和专业性培训。一般性培训指的是员工通过培训接受的技能在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中都可以应用,即提供一般性培训的企业不仅可以提高员工在本企业的远期生产力,而且也能提高员工在其他企业的远期生产力。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任何企业提供的工资水平都是受其他企业的边际生产力影响,只有当远期生产力超过远期工资时,企业才能从中受益。纯粹的一般性培训使得所有企业的边际产出同等程度的提高,进而工资率的上升水平与边际产品的上升水平完全一致,因此,提供一般性培训的企业将无法从培训中得到任何回报。所以,只有在员工承担一般性培训成本的前提下,企业才会提供一般性培训。
专业性培训指的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特殊技能的培训,这些特殊技能只对本企业有用,对受训人所在企业以外的企业的生产率没有任何影响。贝克尔认为,企业应承担专业培训的全部成本,同时也将获得专业培训的未来收益。当企业提供完全专业的培训时,受过专业培训的员工将会很少离职,其离职率与专业培训量成反比。在这种情况下,影响企业员工培训收益的因素将取决于员工对培训的态度,即员工的积极性。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高低,决定其是否通过专业培训获得相应的特殊技能,并将这种特殊技能应用在工作中会,从而提高其远期的生产力,为企业带来收益。当员工积极性不高,未能达到企业通过培训想要获得的目标时,企业必然要承担消极培训带来的风险,即员工消极成本。在本文中我们假设企业进行的是完全专用性培训,企业承担培训的全部成本和风险。
贝克尔的模型思想是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成本的当前价值与未来收益的当前价值的进行比较的原则,定义了均衡模型不等式:
C
三、员工积极性特性分析
在职培训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式。企业是在职培训的投资主体,员工是培训的实践主体,要保证培训的投资收益,企业在职培训必须与员工发展结合起来,员工是否积极参与将是在职培训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从个人角度来看,员工积极性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及职业生涯发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人的积极性与目标价值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密切相关,当员工积极性高涨时,其必然有明确的目标规划和实现目标的内在行为动力。同时,员工的职业规划与企业总体目标也是息息相关的。个人在追求职业发展的同时必然能够促进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所以,个人积极性的高低将会直接的影响企业在职培训目标的实现与否。
从管理者角度来看,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存在一种隐含的相互促进的契约关系。当员工积极性高涨,其必然会越来越接近管理者对自己预期的期望。同样地,员工对管理者也有一定的预期。员工积极培训,工作认真,管理者势必也会愈加努力以达到员工的预期。这种双向的相互促进的契约关系,最终将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人力资本投资管理来说,提高员工积极性,事关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利用贝克尔模型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析时,我们考虑了员工积极性这一因素,从员工积极性角度,对企业在职培训投资收益的效果进行分析。
四、成本收益及改进模型分析
1.成本分析
企业在职培训投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企业为员工培训提供的设备、场所、各种必需品以及师资等其他劳务的费用。这部分成本在员工受训期间可以看作保持不变。而间接成本指的是在职培训期间企业因员工受训而损失的收入、为受训员工支付的工资和其他各项福利等。从员工角度来看,在职培训的成本指的则是员工因参加培训而减少的收入,以及参加培训投入的时间精力等。
根据以上的成本分析,可以认为企业的培训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构成。我们假定企业培训在一个会计年度完成。用C0表示直接成本,即企业在开始培训时一次性投资的费用。用Ct表示间接成本,即企业因受训而损失的收入。用Pf来表示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我们用Cm表示引入的变量消极成本,即当员工积极性不高,消极懈怠,企业培训效率低时,企业为保证培训效果,提高员工积极性而投入的成本。那么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企业承担的专业培训成本即是企业培训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消极成本之和。
2.收益分析
企业在职培训投资收益指的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所获得的收益,不包括企业通过其各种有形资产的投资获得的收益,即企业单纯地依靠智力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培训收益亦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直接收益指的是员工劳动效率的提高,企业经营成果的增加,经营成本降低等。间接收益指的是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缺勤率降低等。在数量是它等于企业接受培训后收益减去未接受培训时的收益。由于企业在职培训的投资回收期较长,无法像物质资本那样在投资完成后即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计算企业培训收益时,我们计算的投资收益率一般指的是当前会计期间之前已经发生的在职培训的投资收益率。但是企业可以通过对以往的在职培训投资收益率的评估,来指导未来培训的投资方案的制定,以及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培训的投资收益。
根据贝克尔的投资收益均衡模型,我们用Kt-Pt表示企业接受培训后收益减去未接受培训的收益差值。将Kt-Pt折现到培训发生的当期,并引入表示员工积极性的变量,再与培训发生当期的投资成本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培训是否符合企业利益。
3.改进模型分析
在借鉴贝克尔的在职培训投资收益均衡模型的基础之上,我们引入了员工积极性Pf和消极成本Cm,对人力资本投资均衡模型定义为:
当Pf=1时,即企业员工积极性很高时,企业不用承担消极成本Cm,企业成本即为培训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之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企业培训成本小于在职培训未来收益的现值,企业就会进行在职培训投资。
当Pf=0时,即企业员工毫无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对培训过程消极懈怠,企业不仅要承担培训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还将要承担培训的消极成本Cm,同时企业也享受不到培训投资所带来的任何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不会进行任何在职培训投资。
实践中,大多数企业在职培训投资收益分析都符合0
五、结论
本文在借鉴贝克尔的在职培训投资均衡模型的基础之上,从员工角度,引入了员工积极性和消极成本这两个变量,来分析员工积极性对在职培训投资收益的影响。改进的贝克尔均衡模型,给予我们新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在职培训的投资收益。企业在职培训作为一种高收益的人力资本投资,它不仅仅是企业单方面的物质投资,更需要员工积极的配合。然而,如何提高员工积极性,来保障培训的效果,仍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商学院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14-29.
[2]李湘萍,丁小浩.企业在职培训的私人投资收益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6,(4).
[3]刘建英,谈娟.企业在职培训投资收益率计算模型探析[J].财会通讯,2009,(2).
[4]朱方伟,武春友.基于员工忠诚度的在职培训投资决策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1):38-41.
[5]刘炀,王阵军.企业人力资源职业培训收益核算[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12).
[6]美恩F.卡肖.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0-54.
【关键词】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数轴图式法
在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中,由于投资单位需要区分投资当年和投资以后年度两个时间点上对应冲减或转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认和应享有的投资收益的确认等问题,使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比较复杂,这也使刚接触投资内容的学生感觉晦涩难懂,课堂教学难度很大,如何让学生比较轻松地掌握这一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笔者从多年教学实践出发,总结了以下课堂教学的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一、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成本法,是指某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其持有期间内,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始终保持按其初始投资成本计量的方法。
投资企业若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不具有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会计上宜采用成本法来核算。掌握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因长期股权投资而形成的影响程度,可以从持股比例和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程度的角度入手。笔者采用数轴图示法予以分析讲解。按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将数轴划分为四个点:0,20%,50%,100%,见图1。
注:图中A所涵盖的区间是(0,20%),表示的是“不具有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情况;图中B所涵盖的区间是[25%,50%),表示的是“重大影响”的情况;图中C所涵盖的区间是50%,表示的是“共同控制”的情况;图中D所涵盖的区间是(50% ,100%]:表示的是“控制”的情况。
图式中所标明的A和D两个区间,就是成本法核算的适应范围,也可以理解为成本法适用于投资控制力强弱的两极;而B和C两个区间,则是权益法核算的适应范围。图式法的运用,解决了文字上的非直观性,同时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二、成本法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和利润,投资企业确认为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为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对于此规定的讲解,笔者建议由简单到复杂分基本操作和特殊处理两个步骤
来进行,在运用传统的案例分析基础上,辅以时间数轴图示。一方面,将案例中纷繁的时间和数据清晰地表达在时间数轴上,另一方面,通过时间数轴具体确定成本法下的账务处理时间。
(一)基本操作:
[例1]:2007年1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B公司10%的股份。2007年5月3日B公司宣告分派2006年度现金股利100 000元。200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200 000元,2008年4月1日B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00 000元,2008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300 000元。
按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画出时间数轴,在数轴的下方标明的时间点上同时标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总金额,在数轴上方标明被投资单位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情况,如下图所示:
首先,通过时间数轴图示法解决成本法下的账务处理时间。
成本法下,“只有当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才进行当期投资收益的确认”。以上为例,投资企业账务处理时间则为2007年5月3日和2008年4月1日两个时间点,而“年度末,不论被投资企业当年是否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出现净资产的其他增减变化,投资企业均不进行账务处理”,如2007年年末和2008年年末,投资企业均不需进行账务处理。
确定了投资企业的账务处理时间后,具体会计核算再分投资当年和投资以后年度两种典型情况进行“投资收益”的确认与计算。仍沿用例1,图2所示的2007年5月3日这一时间点,称为“投资当年”分派现金股利的时间点,而2008年4月1日这一时间点,则称为“投资以后年度”分派现金股利”的时间点。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会计处理方法不同。
1.投资当年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的会计处理
通常情况下,由于投资当年的分红额是来自被投资方上一年度的盈余,而此盈余投资方并没有参与创造,因此应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返还处理,不确认投资收益。
应收股利的金额=本期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
则,2007年5月3日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股利 10 000(100,000×1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0 000
2.投资以后年度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准则规定,投资以后年度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的计算公式为:
应冲减的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以前年度已冲减的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金额的确定与投资当年的计算无区别。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当年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被投资单位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
按以上公式,2008年4月1日A公司会计处理的计算如下:
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股利=100 000
+300 000=400 000
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的净损益=200 000
以前年度已冲减的投资成本即2007年5月3日计算的10 000
应冲减的投资成本的金额=(400 000-200 000)×10%-10 000=10 000
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股利 3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10 000
投资收益 20 000
以上基本操作的内容和步骤使学生对成本法的核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成本法下账务处理的时间、投资当年和投资以后年度这两个时间点的划分、投资当年和投资以后年度投资收益的确定及账务处理的差别。
掌握这一基本操作之后,再在此基础上进入特殊处理阶段。
(二)特殊处理
1. 投资当年的特殊情况
[例2] 2007年3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B公司10%的股份,2007年12月31日B公司宣告分派2007年度现金股利400 000元。200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450 000元。
仍然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和手段,按题目中的内容画出时间数轴,如下图所示:
分析:与基本操作里的“投资当年”情况有所区别的是:投资企业于2007年3月份投资, 2007年12月31日为现金股利宣告分派日,此时分得的股利既有投资前产生的,又有投资后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引入计算公式:
(1)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投资当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
净损益×投资企业持投比例×[投资当年持有月份÷全年月份]
(2)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被投资单位分派的利润或现金×持股比例-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
若公式(2)计算结果大于零,应按上述公式计算应冲减的投资成本;若公式(2)计算结果小于或等于零,则不需要计算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应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全部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450 000×10%×10÷12=37 500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400 000×10%-37 500=2 500>0,则:
2007年12月31日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4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2 500
投资收益 37 500
承上例,若被投资企业2007年12月3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00 000元,则:
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450 000×10%×10÷12=37 500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300 000×10%-37 500=
-7 500
借:应收股利30 000
贷:投资收益30 000
2. 投资以后年度的特殊情况
[例3]:2007年1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B公司10%的股份,采用成本法核算。2007年5月3日B公司宣告分派2006年度现金股利100 000元。200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400 000元,2008年5月1日B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60 000元。
采用与前述相同的方法和手段,按题目中的内容画出时间数轴,如下图所示:
分析:2007年5月3日分派现金股利100 000元,属于“投资当年分配以前年度的股利”, 对此这里不再作分析,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1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0 000
2008年5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属于“投资以后年度分配现金股利”,按公式计算如下:
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股利=100 000
+360 000=460 000
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的净损益=400 000
以前年度已冲减的投资成本即2007年5月3日计算的10 000
应冲减的投资成本的金额=(460 000-400 000)×10%-10 000
=-4 000
与基本操作里的情况有所不同的是: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股利(以下简称“累积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的净损益(以下简称“累积净利”),但计算出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出现负数。对此,笔者认为不应再冲减投资成本,而是本着稳健性原则,恢复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恢复的金额应当以当初冲减的金额为上限,即2007年5月3日冲减的10 000元:
借:应收股利 36 000
长期股投资-成本 4 000(转回成本)
贷:投资收益40 000
承[例3],若2008年5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为300 000元。则计算过程如下:
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股利=100 000
+300 000=400 000
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的净损益=400 000
以前年度已冲减的投资成本即2007年5月3日计算的10 000
应冲减的投资成本的金额=(400 000-400 000)×10%-10 000
=-10 000
这种情况的特点是:累积股利=累积净利,计算出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出现负数,对此,仍然采用与上述原则相同的处理,恢复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恢复的金额应当以当初冲减的金额为上限:
借:应收股利30 000
长期股投资-成本10 000(转回成本)
贷:投资收益 40 000
承[例3],若2008年5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为200 000元。则计算过程如下:
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股利=100 000
+200 000=300 000
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的净损益=400 000
这种情况下:累积股利
借:应收股利20 000
长期股投资-成本 10 000(前已冲减的成本)
贷:投资收益 30 000
三、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要点总结
综上所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可以概括为投资当年和投资以后年度两种情况。
投资当年的会计核算要点是:投资当年分以前年度的股利,冲减投资成本;投资当年分当年的股利,运用公式时先确定投资收益,再确定应冲减的投资成本。
投资以后年度的会计核算要点是:投资以后年度分派现金股利应根据累积股利与累积净利润的差额情形进行区别对待:
一是累积股利-累积净利≥0的情况:按投资企业当年应收股利金额计算“应收股利”科目,应冲减投资成本出现正数,将应收股利和应冲减成本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科目;应冲减投资成本出负数,应恢复“长期股权投资”,但恢复金额以不超过当初冲减的金额为限。
二是累积股利-累积净利
与“投资当年”会计核算相比,“投资以后年度”的计算公式不一样,且在确认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和确认投资收益的顺序上也不一样,“投资当年”先确认投资收益再确认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而“投资以后年度”是在确认了累积股利和累积净利的差额后,先确认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再确认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葛家澍,杜兴强.中级财务会计学(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产融结合;利润结构;质量分析
一、 产融结合型企业利润结构质量分析体系中若干新概念的界定
利润结构质量分析体系已经为分析企业利润质量奠定了基础,而且随着产融结合型企业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金融资本在产融型企业中所占的地位会越来越大,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在资产配置中结构性的改变,必然会导致利润结构质量分析体系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对新的概念进行界定。
1. 实体产业核心利润。实体产业核心利润是产融型企业使用经营性资产进行日常经营活动而获得的利润。经营性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商业债权、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等其他资产。实体产业核心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实体产业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 产融结合金融收益。产融结合金融收益是产融型企业股权投资于金融企业而获得的收益。因此,应在投资收益下设置“产融结合的投资收益和转让收益”相关明细科目,来反映产融结合的金融收益。
划分产融结合带来的金融收益的依据:首先,应明确产融结合金融收益来自于的资产项目。第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只是涉及短期投资,故将其排除。第二,持有至到期投资只是对债券的投资,也将其排除。第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用于核算企业长期持有的对股票(小比例)和债券的投资,包含对金融企业的小比例的股权投资,故设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权投资金融类企业”科目。第四,按照准则要求,将投资金融业的持股比例在20%以下的长期股权投资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反映。持股比例达到20%或以上,即达到重大影响或以上的影响程度可以通过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反映。因此,投资于金融业由“长期股权投资――金融类企业”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权投资金融类企业”科目反映。其次,按照现在会计科目的分类惯例:投资收益下划分为成本法收益、权益法收益、转让收益等。因此,设置“投资收益――金融类投资收益的成本法收益”、“投资收益――金融类投资收益的权益法收益”、“投资收益─金融类投资收益的转让收益”科目,反映产融结合金融收益。基于以上的分析,产融结合金融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产融结合金融收益=投资收益――金融类投资收益的成本法收益+投资收益――金融类投资收益的权益法收益+投资收益――金融类投资收益的转让收益。
3. 投资实体产业收益。投资实体产业收益是产融型企业从事非金融类的投资活动而获得的收益,投资实体产业视为多元化经营活动的一部分。通过“长期股权投资――非金融类企业”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权投资非金融类企业”科目反映。对投资实体产业的收益衡量由投资收益――非金融类企业投资的成本法收益、投资收益――非金融类企业投资的权益法收益、投资收益――非金融类企业投资的转让收益反映。投资实体产业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投资实体产业收益=投资收益――非金融类企业投资的成本法收益+投资收益――非金融类企业投资的权益法收益+投资收益――非金融类企业投资的转让收益。
建立投资实体产业收益指标原因:第一,为衡量产融型企业从事实体产业多元化经营活动所获收益。第二,此指标与实体产业核心利润形成互补,由长期股权投资――非金融类企业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权投资非金融类企业共同反映产融型企业经营类资产所产生利润。
4. 非产融结合金融收益。非产融结合金融收益是产融型企业使用金融资产从事日常金融理财活动而获得的收益。因此,产融型企业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持有至到期投资。非产融结合金融收益计算公式为:
非产融结合金融收益=金融资产投资收益+金融资产处置收益。
5. 经营类利润与金融类收益。经营类利润与金融类收益分别反映经营类资产与金融类资产带来的利润。
经营类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商业债权、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长期股权投资――非金融类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权投资非金融类企业等其他资产。金融类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权投资金融类和长期股权投资――金融类企业。
经营类利润=实体产业核心利润+投资实体产业收益±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经营类资产减值损失。
金融类收益=非产融结合金融收益+产融结合金融收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融类资产减值损失。
二、 利润结构的资产增值质量分析
资产增值的质量主要体现在资产转移、处置和持有过程中的质量。对利润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匹配性进行分析,能够判断产融型企业经营类资产和金融类资产的相对增值质量,从而对产融型企业资产增值对利润的贡献性进行评价。
1. 两类资产的增值质量分析。为评价产融型企业经营类资产的增值质量,建立了经营类资产报酬率指标。
经营类资产报酬率=经营类利润/平均经营类资产×100%。
为评价产融型企业金融类资产的增值质量,建立了金融类资产报酬率指标。
金融类资产报酬率=金融类收益/平均金融类资产×100%。
对于金融类资产来说,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权投资金融类和长期股权投资――金融类企业。他们在投资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方法上有很大不同,会使利润产生很大差异,所以要特别注意。
2. 资产管理对利润影响分析。通过比较经营类资产与经营类利润、金融类资产与金融类收益之间相对盈利能力的差异,便可以对资产管理对利润的影响进行分析。
(1)经营类资产的盈利能力与金融类资产的盈利能力基本相当。在这种情况下,产融型企业经营活动与金融活动的效率基本一致,表明企业对经营类资产和金融类资产的管理效率相当。此时,产融型企业应该提高现有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的运营效率,以提高未来两类资产的盈利能力。
(2)经营类资产的盈利能力小于金融类资产的盈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产融型企业金融活动效率高于经营活动效率,表明经营类资产的盈利能力较低,经营类资产可能存在不良占用,周转缓慢、产品销售不畅等。因此,产融型企业应减少经营类资产的不良占用,加速经营类资产的周转速度,扩大产品销量等,甚至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以提高经营业绩。同时,金融类资产的盈利能力高也有可能是对产融结合金融收益、非产融结合金融收益进行虚假确认,这样的确认会对未来企业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3)经营类资产的盈利能力大于金融类资产的盈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产融型企业金融活动效率小于经营活动效率,表明金融类资产的盈利能力较低,也有可能是产融型企业在确认金融类资产减值损失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方面存在随意性。如果产融型企业从事金融活动带来的收益持续下降,应考虑是继续持有金融资产和参股金融业的股份,还是将其出售,或者加强对所投资金融企业的管理以提高金融活动带来的收益。同时,经营类资产的盈利能力高表明经营类资产的不良占用较少、周转速度较快、产品销售顺利等。
三、 利润结构的现金获取质量分析
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净额”是评价产融型企业现金获取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权益法下确认企业对外投资时,由于被投资方不会将利润完全作为现金股利分配,所以,企业投资收益所获得的现金一定会小于所对应的投资收益数额,这部分投资对于现金获取同样重要。对于产融型企业而言,经营类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金融类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企业利润的保障。
1. 经营类利润的现金获取质量分析。由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经营类资产减值损失不会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所以分析中不考虑此项目,仅需要考察实体产业核心利润、投资实体产业收益的现金获取能力。因此,建立了经营口径核心利润指标和经营类资产现金回款金额指标来评价经营类利润的现金获取能力。
经营口径核心利润的计算公式为:经营口径核心利润=实体产业核心利润+长期股权投资――非金融类企业的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权投资非金融类企业的投资收益+固定资产折旧+其他长期资产摊销额+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
经营类资产现金回款金额的计算公式为:经营类资产产生现金流量=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净额+取得长期股权投资――非金融类企业的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权投资非金融类企业的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2. 金融类收益的现金获取质量分析。由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融类资产减值损失不会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所以分析中不考虑此项目,只需分析产融结合金融收益、非产融结合金融收益的现金获取能力。因此,建立了金融口径核心收益指标和金融类资产现金回款金额指标来评价金融类收益的现金获取能力。
金融口径核心收益的计算公式为:金融口径核心收益=长期股权投资――金融类企业的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权投资金融类企业的投资收益+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
金融类资产现金回款金额的计算公式为:金融类资产产生现金流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金融类企业的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权投资金融类企业的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取得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3. 产融型企业盈利模式与现金获取质量关系。根据产融型企业经营类资产与金融类资产各自在资产总规模中所占份额的大小,可以将产融型企业类型划分为经营主导型、金融主导型和经营类资产与金融类资产比较均衡的经营与金融并重型(详见表1)。对产融型企业资产类型的划分可以看出企业的盈利模式,进而分析在不同的盈利模式下现金的获取质量。
在对利润结构的内在质量分析、利润结构的资产增值质量分析、利润结构的现金获取质量分析后,构建产融结合型企业利润结构质量分析体系主要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四、 结论
对利润结构的质量分析,是企业财务质量分析的重要内容,本文改变了现有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不仅考虑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各主要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考虑了产融结合型企业利润结构本身的特点进行分析。本文研究表明: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通过结合本企业自身的特点可以建立一些新的财务指标,重新构建企业内部主要财务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真实业绩,从而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刘峰.论企业财务报告的性质及其信息的基本特征[J].会计研究,2011,(12):3-8.
[2] 葛家澍,叶丰滢.双重计量在财务报表中列报的新探索――以一个设想的例子表达我们的建议[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8-45.
[3] 黄晓波,张袁媛.企业的利润结构与可持续增长――基于A股竞争性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6):26-33.
[4] 李玉菊,张秋生,冯卫东.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11,(5):18-23.
[5] 李心合.公司财务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路径[J].财务研究,2015,(1):12-24.
[6] 李心合.财务报表分析框架需要重大调整[J].财务与会计,2014,(1):1-1.
[7] 钱爱民,张新民.新准则下利润结构质量分析体系的重构[J].会计研究,2008,(6):31-38.
[8] 钱爱民,张新民.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9] 王秀丽,张新民.企业利润结构的特征与质量分析[J].会计研究,2005,(9):63-68.
[10] 谢德仁.财务报表的逻辑:瓦解与重构[J].会计研究,2001,(10):30-3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我国央企产融结合风险的微观治理研究”(项目号:11YJA630134)。
我国2014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一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方计算确认应享有被投资方净损益时,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应享有的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方的部分应当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收益。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完全权益法的要求,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了实质上的趋同。
一、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抵销的目的和原则
(一)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抵消的目的
在权益法下,内部交易有两种情况,一是顺流交易,即投资方向被投资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出售资产的交易,如果该交易形成内部存货,会虚增投资方的销售利润,同时虚增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存货成本;二是逆流交易,即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向投资方出售资产的交易,如果该交易形成内部存货,会虚增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销售利润,同时虚增投资方的存货成本,最后还会因为权益法的原因虚增投资方的投资收益。这样就为投资企业利用内部交易创造利润提供了条件。因此,对于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应当从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角度予以抵销,这样可以防止投资企业粉饰财务报表。
(二)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抵消的原则
对于个别财务报表而言,2014年修订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一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方在按照权益法确认应享有被投资方净损益而形成的投资收益时,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当按照应享有的股权的比例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收益。例如,投资方拥有联营企业20%的股权,联营企业当年利润为100万元,内部交易利润为10万元,那么投资方只能够按照90万元的20%确认投资收益。
对于合并财务报表而言,2014年2月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要求:母公司向子公司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当全额抵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子公司向母公司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当按照母公司对该子公司的分配比例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之间分配抵销;公司之间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当按照母公司对出售方子公司的分配比例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之间分配抵销。
二、顺流交易的会计处理
对于顺流交易,从经济实质上看,投资方向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出售资产之后,如果该资产未再向外部独立的第三方出售,产生的收益是不真实的,需要对已确认的收益进行抵销;如果该资产向外部的独立第三地方出售了,此时产生的收益是真实的,可以确认收益,不需要抵销。
(一)顺流交易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
例1.A公司持有B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B公司施加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2013年,A公司将其账面价值为100万元的商品以15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B公司。至2013年12月31日,B公司仍未将该商品对外销售给第三方企业。A公司取得该项投资时,B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B公司2013年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分析: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A公司在该项交易中实现净利润60万元,其中的12万元属于内部交易损益,在采用权益法确认投资损益时应当予以抵销,抵消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500-60)×20% 88
贷:投资收益 88
(二)顺流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
由于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不纳入合并范围,若投资企业无子公司,则不存在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处理的问题。若投资企业有子公司,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消除的是投资企业具体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而不是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收益。若消除内部交易涉及被投资单位的资产,则应以“长期股权投资”代替,若消除内部交易涉及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则应以“投资收益”代替。
在投资方不编制合并报表的情况下,投资方采用单行合并的方法合并联营企业报表。因为该顺流交易的利润存在于投资方的个别报表中,虚增的存货价值则存在于联营企业的报表中,抵消长期股权投资就等于抵消了子公司的存货。抵消投资收益就等于抵消了投资方的利润。
假设A公司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则其抵消分录为:
借:营业收入(150×20%) 30
贷:营业成本(100×20%) 20
投资收益 10
在投资方编制合并报表的情况下,投资方只能采用单行合并的方法合并联营企业报表,因此不能抵消联营企业个别财务报表存货当中虚增的利润,即不能用抵消存货的方法替代抵消了的长期股权投资,也就是抵消了的长期股权投资不能转回。而投资方个别报表当中虚增的利润却可以用抵减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替代抵消了的投资收益,因此可以把原抵消了的投资收益转回。
三、逆流交易的会计处理
对于逆流交易,从经济实质上看,联营或者合营企业向投资方出售资产之后,如果该资产未再向外部独立的第三方出售,产生的收益是不真实的,需要对已确认的收益进行抵销;如果该资产向外部的独立第三地方出售了,此时产生的收益是真实的,可以确认收益,不需要抵销。
(一)逆流交易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
例2.A公司于2014年1月1日取得B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B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假定A企业取得该项投资时,B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2014年6月,B公司将其成本为1500万元的商品以2000万元的价格销售售给A公司,A公司将购入的商品作为存货以备销售。至2014年资产负债表日,A公司未对外出售该存货。B公司2014年实现净利润为3000万元。
分析: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影响,A公司在按照权益法确认应享有B公司2014年净损益时,应编制以下抵消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000-500)×20% 500
贷:投资收益 500
(二)逆流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
如上所述,在投资方编制合并报表的情况下,投资方只能采用单行合并的方法合并联营企业报表,因此不能抵消联营企业个别财务报表因为逆流销售所包含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只能仍然用抵消投资收益代替。而投资方个别财务报表则纳入了合并财务报表,那么对联营企业逆流销售的存货当中所虚增的利润,就可以通过抵消存货的方式予以抵消。
假设仍以例2资料为例,A公司编制抵消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00
贷:存货(500×20%) 100
四、结束语
对于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内部交易的抵消,一是要区分顺流和逆流交易两种情况,二是要区分是编制个别报表还是编制合并报表。关键是理解单行合并法的实质,它是理解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顺逆流交易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