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配电网工程管控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7 16:28:5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配电网工程管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配电网工程管控

第1篇

关键词:配电网工程建设;工程管理;造价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需求在不断增长。为更好满足社会用电需求,打造坚强供电网络,给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靠、清洁的电能支撑,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了对供电网络的投资力度,处于供电末端的中低压配电网(以下简称:配电网)更是电网建设的重点。随着配电网建设项目的增加,尤其是新一轮配电网改造项目的全面启动,配电网工程项目数量与日俱增,给配电网工程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强配电网建设工程有效管理和造价控制,合理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提升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立足于配电网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业主的角度对配电网建设管理中造价管理与控制做相关分析和探讨,为相关工作的实践工作者提供参考。

1 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现状

1.1 配电网建设在大规模投入的情况下,缺乏通盘考虑、超前谋划、中长期规划、分步实施计划、分期申报、逐步实施的区域性总体建设造价控制。

1.2 配电网工程造价缺乏规范性的全过程管控和有效监管[1]。配电网建设项目,具有覆盖范围广、工程数量多、单个项目规模小、地点分散、工期短、⒂敕蕉唷⒍怨こ讨柿亢拖钅客蹲视跋煲蛩囟嗟忍氐恪L岣吖こ讨柿浚合理控制造价,应从投资决策、设计、招标、施工、竣工验收、项目投产等环节对配电网建设项目造价推行全过程管理。

1.3 配电网工程建设投资缺乏有效合理控制,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投资规模调整频繁。配电网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大,其造价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到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2],须有专业化管理层来主导整个配电网工程建设方向,通过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管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降低调整频率,使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更多价值和效益。

1.4 配电网建设项目缺乏完善的成本预算制度。成本预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本预算运用于配电网工程,有利于电力企业对配电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目前,部分企业对配电网工程成本预算管理缺乏认识,尚未建立完善的成本预算制度,增加了配电网工程的投资成本。

1.5 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数量少,专业界限不明显,工作量大,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满足大规模配电网建设需求。

2 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配电网建设缺乏区域性总体建设意识

配电网建设在大规模投入的情况下,没有明晰的目标网架结构,缺乏通盘考虑、超前谋划、中长期规划、分步实施计划、分期申报、逐步实施的区域性总体建设意识,导致配电网工程造价控制总体规划、计划性的缺失。

2.2 项目投资盲目,设计质量有待提高

多年来,我国的配电网建设速度远低于社会经济发展,难以满足社会用电需求,由此出现了一轮又一轮政策性大规模配电网建设热潮。这种大规模的批量性配电网建设项目,往往缺乏仔细的研究和策划,可研工作粗略开展,投资估算未经实际测评,草率分析工程财务;设计时间和设计人员有限,仓促进行基础性工作,设计深度不够,设计质量不高,工程造价难以有效控制。

2.3 可行性研究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配电网建设单个项目规模小,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长期被忽视。许多项目在投资前,基础性工作开展不充分,现状调查不到位,电力增长需求预测依据不足,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确定不合理,导致可研设计与投资估算深度不够,预测的设备材料价格与市场价差距较大,选址、路径、设备选型等误差引起规模变化、征地及青苗赔偿等费用增加,最终造成很大投资变动。

2.4 配电网项目投资预测不合理

配电网项目的投资会受到社会经济、宏观政策、自然环境、人员素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上目前存在的定额和指标的滞后、工程设备材料价格信息管理的缺失、造价评价标准的欠缺等,造成项目投资不能合理预测,预测依据不科学。同时,对配电网工程造价的形成过程、造价偏差原因等缺乏正确合理分析,分析结果缺乏有效性。

2.5 配电网工程造价人员数量有限,综合素质偏低

配电网工程造价从业人员较少,专职造价人员有限,只能勉强服务于正常的业扩报装和常态化配电网建设,难以满足大规模配电网项目建设需求。长期存在的“重技术、轻技经”、岗级薪酬低等,导致专业人员缺乏、从业意愿低下,给技经专业人员补充带来困难。同时,电力工程造价人员获得专业技术职称比率不高,取得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人员较少,虽取得了相关的从业资格,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对技术方面知识掌握不够,专业综合素质较低,无法满足电网工程的建设发展。

2.6 项目评审不严谨,相关政策执行不到位

项目评审是配电网项目建设前期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项目立项、项目批准计划、批准概算等阶段的必要程序,亦是合理控制项目投资的有效把控手段。但长期以来,我国配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使得项目评审相应阶段必须具备的方案比选、经济效果评价、站址及路径协议手续的取得等,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被忽视,出现设计勘察不到位、与地方政府协调不充分等问题。导致项目实施时,受各种因素影响,无法按原有立项、批复实施,项目整体变动很大,许多项目不得不重新选址、更换路径,项目投资得不到有效控制。

2.7 施工招标口径不合理,边施工边设计现象屡禁不止

配电网项目的初步设计完成、项目投资概算批复下达后,就进入了设备主材招标阶段,随后进行的施工招投标也以批复概算为基准进行,即便是近几年在电网工程逐步推行的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也是在概算口径下进行的,这一点是与地方基本建设项目最大的不同。而施工招投标之后,随即进行的施工是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的,由于初设的深度有限,招标所采用的初设与施工用的施设必定会有不同,由此引发大量的变更,给施工管理和造价控制造成困难。在推进大规模配电网项目建设改造时,受项目时间节点的限制,许多项目开工时施工设计图纸尚未完成,边施工边设计现象就在所难免,甚至会出现项目完工仍无施工设计图纸的情况。在没有施工设计图纸,仅参考初设图纸而进行的施工,工程质量得不到应有保证,规范有效的项目管理和造价控制更是难以进行。

3 加强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做好区域性配电网建设的布局规划

配电网规划是配网建设和改造的关键环节,对配电网建设起着引领作用,对配电网建设的造价控制也至关重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与对方经济发展、市政整体规划相协调,优化网架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与稳定性,是配电网布局规划的核心内容。

(1)区域性配电网发展规划与布局,必须与上级电网发展规划和周边区域性配电网发展规划协调一致。

(2)区域性配电网电源建设规划要与电网建设规划协调统一,同时满足电源送出要求及稳定可靠的供电能力。

(3)区域性配电网规划要考虑适当裕度,具备一定应变能力。

(4)网架结构要简明合理、层次清晰分明;电网运行方式灵活、经济,线损及网改成本应相对较低;在效益评估的前提下量力而行,逐步实现配网自动化。

3.2 加强配电网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良好的决策是配电网项目建设的关键。认真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明确项目建设目的,确定建设规模,合理控制投资总额,是项目决策管理的重要环节。

(1)认真组织扎实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开展充分的现场踏勘、现状调查、用户需求等前期基础性工作,与政府、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合理预测电力增长,有效进行多方案比选,给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2)广泛收集配电网工程造价资料,根据配电网建设项目的工程特性和优缺点,进一步分析工程选址、设备选型、线路路径等,确定合适的计价方法,提高工程造价准确性。

(3)在执行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主管部门、银行及投资方的相关意见,合理编制投资估算;利用经济学原理,计算配电网建设项目的利益价值,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综合评价经济性,认真做好项目评价,确定可投资的配电网项目。

3.3 加强配电网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落地的重要阶段,相关资料表明,设计阶段费用占整个建设项目费用的1%,而设计阶段涉及的工程造价占整个项目造价的75%。因此,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确保配电网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基础。

(1)制定限额设计标准,推行标准化设计,根据配电网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方案等,确定合理的投资限额,有效控制项目投资。

(2)遵循技术原则,遵守安全规程,结合工程实际地形地质、周边环境、经济发展、施工技术水平等,进行方案的比较与分析,优选经济、适用、安全的设计方案,合理控制建设投资;各阶段设计图纸完成后,按照设计图纸,合理、准确的编制相应阶段的造价文件,为各阶段的管理者提供参考。

(3)对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质量,要做好监督与审查,促进设计文件质量的提高;编制的设计造价文件要规范,需经专业评审机构进行全面审定,去除人为扩大设计规模等费用,合理确定投资。

3.4 加强配电网建设项目评审阶段的造价管理

认真履行配电网项目评审程序,确保评审质量,是保障配电网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

(1)制定配电网项目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明确项目评审流程和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制定项目立项原则和项目评审要点,明确项目命名规则、建设必要性及建设内容等关键点,确保立项明确规范。

(2)按照相关技术导则、标准、规范、定额规定等,按照配电网规划,以PMS系统、用电采集系统等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基础数据,严格把关项目立项、可研、初设等环节,确保项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评审结束后,依据评审意见,监督各单位、各部门对上报的项目进行修改改善,确保项目评审的有效落实。

3.5 加强配电网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招投标阶段是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选择合适的设备材料供应商和施工企业,对于配电网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根据初设设计批准概算或审定的施工图预算中的设备材料,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物资采购招投标,增加采购透明度,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确保设备材料质量。

(2)施工招投标。第一,调整施工招标口径,将目前的初步设计概算招标调整为以施工图预算口径招标,减少变更,有效控制投资。第二,确定合理的分标方案,减少各标段的交叉纠纷、临时场地分配等问题。第三,规范合理编制招标文件,图纸尽量完整深化,工程量清单尽量细致详尽,涉及的合同条款等方面的内容尽量详实全面。第四,确定合理的限价,选择资质合格、信誉好、经验丰富、合理低价的中标单位,确保工程质量可靠,工程投资在控。

3.6 加强配电网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A段是配电网建设项目落地实施的标志性阶段,也是造价管理最繁杂的阶段。

(1)加强配电网建设项目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基础,是组织施工、进行成本控制的依据。在配电网建设项目管理中,要对施工阶段的预算进行全面管理,合理控制预算,为配电网工程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条件。

(2)加强设计变更管理。据相关资料,设计变更对工程造价影响约占70%,由此可见,设计变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造价管理质量。配电网项目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出现的设计变更也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变更后的总造价要控制在批复概算以内。若变更后总的投Y超批复概算,必须报相关部门审批,同时规范做好相应资料,为后续的竣工结算等提供依据。

(3)加强现场签证管理。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签证,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建设单位驻现场工程师、监理等施工现场签证管理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工程文件、施工现场,掌握工程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把签证审核关,为合理控制造价创造条件。

(4)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合同签订前,应根据配电网项目的特点,拟定合同条款,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合同签订后,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人员应认真研究合同,依据合同对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管理,承包单位要组织专班进行合同管理,按合同合理组织施工。

3.7 加强配电网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审计

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是做好造价管理的重要控制手段。

(1)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重要作用。近几年,配电网工程规模大、范围广、涉及面宽,只有适时跟踪项目进度,认真审查评价配电网项目投资各阶段工作,科学监督,防止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浪费,才能更好地控制配电网工程造价。

(2)审计部门要认真履职履责。审计部门要监督配电网建设项目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促进配电网工程规范化管理;通过审计手段,及时发现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专业优势提出整改建议和解决措施,进一步促进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

(3)适当提高对工程造价人员重视程度。转变“重技术、轻技经”的观念,给予技经和技术同等的重视;适当提高技经人员岗级薪酬,提升技经从业意愿,促进造价管理工作健康发展。拓宽人才渠道,适当引进造价专业人员;在岗技经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提高造价专业技能和综合业务能力。

4 结束语

配电网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兼具技术性、专业性、综合管理能力的集中体现。只有将科学的造价管理方法,运用于配电网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才能满足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配电网建设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不断学习、勇于探索、克难奋进的精神,掌握科学适用的造价管理方法,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电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邢伟东,刘丹.论加强工程造价中全过程管理[J].企业导报,2010(7):102-103.

第2篇

关键词:10kV;配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电力工程程中,配网担负着分配电能的任务,是电力系统与客户联系的纽带,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随着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的复杂性越来越高,不少公司对施工技术没有进行有效管理,返工或者造价高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对于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法的总结和探讨就有比较实际的价值,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如何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有效地管理。

一.制定施工前的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

确定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是电力配网工程施工前非常必要的环节,很多电力施工项目得不到合理施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足,没有详细并且合理的方案,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意识到方案和注意事项的重要性,因此在中途时会出现返工或者重新设计的现象,这不仅会增加项目的造价,更会使项目工期延迟。一个好的方案必须要有可行性,因此在施工方案确定时要仔细研究它的可行性,另外在可行的基础上要考虑到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情况,尽可能地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才是好的方案。除此之外,对于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必须考虑到注意事项,尤其是安全问题,这是重中之重。电力施工和其它的施工不同,如果操作不好,它就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是在施工时进行停电操作,实在不行应该让施工人员与高压线或者带电的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绝对和电绝缘,其衣服等也必须绝缘并且不容易产生静电,同时佩戴相关的工具,这样就可以保证其生命不会受到威胁,规范这些注意事项就不会给施工人员造成人员伤害等情况,从而使管理过程更加合理并且人性化。确定好施工前的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项目的施工不会遇到太多的困难,从而在前期减少了电力配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繁琐或者不合理情况的发生率,对于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流程管理

从目前的10kV电力配网工程项目来看,流程管理还是很欠缺,这既和管理者有关也有与施工人员有关,管理者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对流程的监控。流程管理的重点是规范施工操作与工程进度,从第一点我们知道,必须在施工前确定详细的施工计划,但光有计划还不够,需要使计划得到有力的执行才行,流程管理就是负责监督工程计划的实施,从根本上讲,流程的确定必须合理才能,拿项目的实施来说,先是双方签订合同,然后是设计出施工的方案,然后才是施工、验收结算。因此我们要积极按照工程法“五制”的要求严格规范工程流程管理,实现优质、高效、安全完成配网工程建设任务的目标,并提出如下建议:(一)强化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审查,加强创新设计思路,优化工程设计方案。(二)科学管理,精心组织,提高执行力,加快配电网建设步伐。(三)把“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工程全过程的安全监督,提高事前事中控制力度。(四)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控制工程的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等各个环节,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五)在抓进度、质量、安全、造价的同时,完善和规范招投标机制,做到公正廉洁,努力建设出优质工程。(六)完善物资管理工作,保障电网建设的物资供应。完善重要设备材料监造管理,保证电网设备技术先进、质量优良。有效地控制设备的质量、交货期和售后服务质量。

三.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管

在管理过程中监管是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一般来说,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都是分阶段的,并且每个阶段施工完成之后就进行质量检测,在质量检测过程的监管于是就必不可少了。质量监管要按照严格的流程执行,在检测过程中不能因为方便省事而省去必要的检测环节,尤其是关于安全方面的检测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因为这关系到施工人员施工时的安全问题,如果检测不到位,就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管还包括工程材料的监管,主要是防止技工过程中的材料不符合工程的要求,如电线电缆等,一定要加强监管,以免造成额外的损失,最好不要让施工人员或者其它相关人员与施工材料形成经济利益,防止其通过工程材料为自己谋取利益。除此之外,当发现工程质量不合理时,应该再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其要建立在使工程造价在可控制范围之内的情况下,否则就会使造价增加,补救措施应该要尽可能简单,但同时要保证工程质量得到修复。

四.电力施工完成后的评估和总结

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建立在以往的经验之上,而对电力施工完成后的评估和总结是取得经验的有效途径。评估是对管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打分,具体的指标有电力配网工程是否如期交付,其质量是否得到保证,施工过程是否出现安全问题等等,在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再确定其评分,评估的过程要保证其公正性,也就是让不会和其有关系的人进行评估,同行评审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之一,其好处是比较客观,其观点也更加专业,不会掺杂个人的主观想法。其次是总结经验,相比与评估来说,对于经验的总结更为重要。施工过程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要对整个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及时总结,总结不仅是针对好的经验,对于施工过程中做得不好的地方也应该进行反思,而且对于问题的反思应该更严格一些。对于好的流程或者设计等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时,可以将其进行规范,使其成为以后工作中的标准,这样从另外一方面讲在以后的管理工程中也可以进行借鉴,当然这其中的规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实际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的要求不断地丰富其内涵。对于施工过程中做得不好的地方来说,除了总结犯错的原因,还得从管理的角度进行思考,这从根本上讲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要找出它的根本原因并且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如果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走一些弯路。值得一提的是总结工作不只是管理者一个人的总结,可以是一个小团体进行集思广益,对施工过程的问题提出各自的意见,这样就可以综合每个人的想法,从而对某个问题的解决也会更有帮助,然后再对各个小团体的意见或建议进行综合,这样对于问题的解决就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保证其方向性不会出现问题。

第3篇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建设;全过程管理;规划引领;技术支撑;计划管控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5-018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5.092

1 实施全过程管理推进配电网规划建设的背景

配电网规划建设管理贯穿发展战略、电网规划、项目前期、投资计划、建设实施、评价评估的全部业务流程,包含事前分析预测、事中实施管控、事后分析评价的全过程。随着配电网规划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原有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缺少标准统一的规划引领

以往配电网的规划编制缺少统一的规划技术标准,主、配、农网规划各自为战,上级规划与下级规划不能联成一体,没有充分考虑各类供电区域的供需特性,主配网各类间隔、路径资源盲目分配,没有形成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和各专项、各层级的统一大规划体系。配电网的规划编制与城市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衔接不够,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在时间、空间上不协调,被电力线路分割或占用的土地与新市政规划土地很难做到远近结合、统筹兼顾,电网规划与市政规划不协调、不同步。这些充分表明配电网的规划建设缺少一套标准统一的规划引领体系。

1.2 缺少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往配电网的论证分析缺少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科学的信息系统对配电网现状进行精细分析,无法准确预测电力需求,配电网目标网架没有进行充分论证,供电可靠性缺少量化评估,规划效果未开展比较分析,仅仅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粗放式技术手段。拍拍大脑想当然得出的规划项目经不起电网运行的考验,使得配电网建设盲目随意。这些充分表明配电网的论证分析缺少一套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

1.3 缺少规范严格的计划管控

以往配电网的建设实施缺少规范严格的计划管控,配电网规划与计划的衔接、规划与建设的衔接缺少刚性执行力。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库、储备库和投资计划管理,未列入规划库的项目即开展可研,未列入储备库的项目即开展初设,规划库项目、储备库项目、投资计划下达项目脱节,使得配电网建设杂乱无序。这些充分表明配电网的建设实施缺少一套规范严格的计划管控体系。

2 实施全过程管理推进配电网规划建设的内容

2.1 规划三重引领

即在国家电网总体规划的引领下、在城市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引领下、在统一的规划技术标准引领下,合理有序编制地区配电网规划,既要切合实际,又要适当超前,具有前瞻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提高配电网规划建设精益化水平。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要求,科学划分供电区域,明确可靠性目标,设立配电网的规划目标和建设标准,针对不同供电区域按照差异化、标准化、适应性和协调性的原则编制配电网规划。紧密联系地方政府,建立政企合作共赢新模式,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将配电网发展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按照统一的规划技术标准,全面建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灵活可靠、经济高效的现代配电网。

2.2 科技双核驱动

即以省市电力经研院所的技术支撑为核心、以各种信息系统的科技手段为核心,对配电网现状进行精细分析、对电力需求进行准确预测、对配电网网架进行充分论证、对配电自动化进行稳步建设、对供电可靠性进行量化评估、对规划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提高配电网规划建设科学化水平。

依托省市电力经研院所作为技术支撑。优化内部专业衔接,经研院所具体负责配电网规划的研究与编制、配电网规划项目库的维护、配电网规划项目可研编制、承担基础资料信息化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项目可研成果,保证电网规划与项目前期的无缝衔接,保证项目前期与投资计划的无缝衔接。

依托各类信息系统作为科技手段。充分利用现有的PMS系统、GIS系统、SCADA系统、配网规划系统等各类信息化系统,实现台账数据、基础图形、运行数据的全面采集,分析配电网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典型10千伏电网可靠性量化计算,对规划方案进行比选研究,研究提出最佳解决措施,提高配电网规划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配电网发展质量和效益。

2.3 计划单线管控

即建立“统一规划管理、统一规划项目库管理、统一项目储备库管理、统筹投资计划管理”的计划管控单线管理模式,强化配电网规划与计划的衔接、规划与建设的衔接,确保刚性执行力,提高配电网规划建设规范化水平。

统筹协调配电网项目投资计划安排,合理安排建设时序,避免无效、低效投资和重复投资。强化配电网规划与建设的衔接,保证规划项目的刚性执行。积极开展规划执行后评估工作,诊断分析电网发展情况,评估分析投资收益情况,提升计划管理水平和电网运营效率。

在“规划三重引领”“科技双核驱动”“计划单线管控”下有效开展的配电网规划建设工作,具备精益性、科学性、规范性的特征,能够更好地引导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促进配电网发展质量的提升,努力实现配电网“五个提升”,即提升配电网安全稳定水平、提升设备健康水平、提升配电网输送能力、提升配电网经济运行水平、提升配电网智能化水平。

3 实施全过程管理推进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效果

3.1 纵向贯通,实现“专业+综合”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模式

着眼未来城市发展,将主、配、农网联成一体,兼顾分区供需特性,优化城市主配网各类间隔、路径资源分配。省市县公司统一规划,优化终端变电站的布点,明确各变电站供电范围,实现因地制宜合理分布,确保了电网规划目标落地和规划能力、通道站址等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配电网规划建设专业管理水平。

发挥统筹规划计划职能,充分调动省市电力经研院所的规划设计人员,科学应用各种信息系统,提升规划质量,使经研院所的技术支撑作用和各种信息系统的科技手段得到充分发挥。规划项目建设实施后,通过后评价工作对配电网规划内容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评价,掌握配电网规划对规划目标的满足程度和现状电网的改善程度,促进了配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合

理性。

3.2 沟通加强,实现政企规划联动及重点项目对接机制

针对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原有电网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在时间、空间上不协调,被电力线路分割或占用的土地与新市政规划土地很难做到远近结合、统筹兼顾,电网规划与市政规划存在不协调、不同步;10千伏配套工程建设滞后电网建设,未能有效衔接和同步的问题,在城市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引领下提出“统筹规划、规范建设、保障服务、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保证电能“送得出、落得下、供得上”。

与市、区、县政府定期开展工作对接,超前保护好线路走廊和站址资源,确保各类规划做实、做细,站址路径选准、落准。将10千伏同期配套工程同步纳入输变电工程管理,实现主配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产”。开展政府需求改造电网项目与电网规划新建项目衔接研究,探讨出资、合建、同步建设新模式,确保电力先行。积极与市、区政府针对土地使用、房屋拆迁、道路开挖、伐木移木、施工许可等前期环节开展沟通交流,尽可能结合市政府的年度道路大修、区域改造和环境整治等重点工程同步实施,做到超前谋划。依托政府出台支持电网规划和建设的相关政策,为地区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营造更为优越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信茂.电力发展规划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第4篇

关键词: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施工管理

0引言

10kV配电网工程中,施工环节是最为重要的,也是事故发生率较多的环节。在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就会导致整个工程出现问题,投入运行的设备存在质量缺陷,无法保证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110kV配电网工程管理现状

10kV配电网需要根据区域范围内的电能使用情况以及电网运行情况进行配电网建立、维修和改造工作[1]。目前广东省的配电网工程管理模式相对完整,但是在具体运行中,会由于一些细节问题没有到位,或者偶然因素所导致,而使得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受到影响。这就需要在工程施工中针对普遍存在的施工问题强化管理,以确保工程施工有效展开,提高工程质量。

210kV配电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2.1配电网工程管理中存在着达标过关意识

10kV配电网工程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达标过关意识,使得工程施工管理水平难以提升,也严重制约了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工程施工行业竞争的日益积累,如果整体技术水平仅限于达标过关,施工企业很难占据行业优势,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从工程角度而言,工程质量也难以提升。

2.2没有对环境加以充分考虑

10kV配电网覆盖面广,在工程施工中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广东省一年四季气候温暖,夏季多雨,配电网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如果在施工中没有对环境因素加以考虑,特别是电缆头制作就会存在潮湿、放电等故障,出现施工质量问题[2]。

2.3施工方案模糊

配电网工程施工要顺利展开,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的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情况来看,由于配网施工单个项目多,施工方案的编制不够深入,未能根据施工现场实际安排合理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措施、安全技术措施等,导致施工过程未能有效管控。

2.4施工人员素质偏低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技能、施工管理人员素质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然而目前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点多面广”、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在施工过程及时全部发现和消除质量缺陷,给设备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310kV配电网工程管理策略

3.1要树立正确的施工管理意识

确保10kV配电网工程管理质量,树立正确的施工管理意识是非常必要的,直接关乎施工行为是否恰当。工程施工中,达标过关仅仅是施工基本要求,施工管理意识中,要定位于通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以提高工程质量。

3.2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

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根据施工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比如气候情况、地质特点,施工范围内是否有障碍物等等,都要予以考虑,做到工程施工中对各种环境干扰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施工问题存在。

3.3要重视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

为了保证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的顺利展开,要重视施工方案的制定。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程序应符合要求;施工进度、施工方案及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应符合施工合同要求;资源(资金、劳动力、材料、设备)供应计划应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科学合理。

3.4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预控为主的观念,养成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提高项目管理人员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把控水平。

4结语

规范施工过程管理,提升工程实体质量水平,配网工程不仅表现在外在工艺的美观,更应注重内在质量的扎实把关。变结果管理为因素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控制,依靠技术规范要求、程序、方法,使工程建设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实现基建安全零事故,工程质量、工艺水平迈上新台阶,按期、优质完成电网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徐兵.试析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策略[J].消费电子,2013,38(10):156-158.

[2]刘洪玮.10kV配电网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0):51.

第5篇

【关键词】 农村配电网 工程改造 勘察设计 质量控制

一、农村配电网改造质量规划

在农村配电网改造中,需要对质量控制进行规划,质量规划的基本思路包括:确定质量规划原则和重点,改善供电质量和增供扩销。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配电网改造的实际情况,质量方针应确定为“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目标是建成高可靠性的供电网络,不发生质量管理事故,不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具有一定配电自动化程度的农村智能电网。农村配电网改造质量管理过程分为勘测设计阶段、施工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二、农村配电网改造勘察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2.1工程勘察的质量控制

电力工程勘测包括工程测量、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治理监测、环境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勘察等工作,具体到农村配电网的改造工程而言,勘察工作包括配电线路工程测量、地形路径划分、主要受力杆塔地质判断等。农村配电网改造的勘察质量直接关系着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对勘察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比如在地形复杂或多发地质灾害、多发自然灾害的农村地区,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勘察方法来确保勘察质量。

2.2工程设计的质量控制

从费用成本上来看,虽然农村配电网改造工程设计费用只占总成本的10%左右,但其却对后期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检修、运行成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对设计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通常农村配电网改造工程设计可分为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交货后服务三个阶段,而设计的质量控制深度则可结合工程实际规模的大小来确定,比如小范围的农村配电网改造可直接进入施工图阶段。设计过程质量控制一是控制改造工程的质量标准,二是控制改造设计的工作质量。改造工程设计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设计前控制、设计方案论证审查、设计工作质量检查、配电网网架设计控制、配电变压器台区控制等,必须对以上主要内容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三、农村配电网改造施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1、基于系统施工质量控制分析。农村配电网改造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系y工程,其具备系统的所有特征,对施工进行质量控制首先要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从改造的本质目的来看,农村配电网改造是为了获得一个稳定、安全、可靠的供电环境,这就要求改造项目施工中对造价、进度、安全与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而且还应注重相互之间的合理关系,使之成为一个系统。对质量要求的提升必然带来造价的提升,同时也会影响进度,但对安全带来很大的保障,因此在实施质量控制时,可从造价、进度、质量与安全这四个因素入手,以系统算法来实现整体上的均衡。

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过程与方法。农村配电网改造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系统质量控制的核心关键环节,也是质量控制工作量最大的阶段。在施工质量控制中,首先需对施工图予以正确的理解掌握,其次才是施工管理和方法的运用。项目部门与施工部门应就质量控制问题签订合理的施工合同,并明确质量要求和质量检测标准,以及合理的处罚措施。项目部门应充分运用监理、质量抽查、飞行检查等手段对施工过程予以可控在控。此外,项目方还应加强审核施工方的施工作业指导书、质量控制作业标准,并监督其现场运用。要注重对工程关键工序的质量管控,提高工程实体质量。

3、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农村配电网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因素、机械设备因素、设备材料因素、施工方法、设计变更因素等。对人的控制应注意人员选取、综合技能考核、工作态度、素质培训、专业技能、生产纪律等;对机械设备的控制包括与配电网改造工程的匹配、机械选取质量、机械类型与性能需求匹配、机械设备检查与校正等;对设备材料的控制应在材料采购、材料检验、材料仓储与使用、配电变压器、高压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柱上开关、电缆与绝缘线、高压开关柜等环节严格把关控制;在施工方法的控制上,需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并严格遵守,选择合理的施工控制方法,保证施工质量;当出现设计变更时,需项目方签字同意。

4、改造工程竣工验收质量控制。在工程竣工的验收阶段,质量检验内容包括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分项工程检验、分部工程检验等,检验的依据是国家颁发的检验评价规程、规范、设计规程、规范,以及安装规程、规范与国网公司及地方电力公司等标准。工程竣工验收的基本要求包括工程质量符合统一标准,符合勘察与设计文件要求,验收人员具备规定资格,注重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材料应按规定见证取样检测,承担检测的机构应具备资质。工程复验时,对不符合要求的按规定进行处理,如返工或更换设备、返修或加固处理、限制使用、禁止验收等。

第6篇

国网德州供电公司山东德州253000

摘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本文分析和讨论了配电自动化信息来源和用途,并从多系统集成的角度对配电自动化信息融合的前景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信息集约;多维分析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抓两头”战略的实施,配电网运检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配网设备点多面广,设备种类和数量众多,要达到精益化、全寿命周期管理等要求,必须依靠信息化技术和手段。

1 数据分析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现行的信息应用模式逐渐显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足,难以满足新形势下配网运检支撑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各系统数据彼此独立,各类信息难以融合和统筹,不利于全省运检工作的宏观掌控。二是运检关键信息分散,综合应用水平和穿透性不足,对设备状态管控、不停电作业、工程建设及成效评估等运检核心业务支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限。三是配网设备状态的动态评价和综合掌控能力有待提升。

2 功能设计与多维数据分析

2.1 配网运行监控

首先,是配网线路负载统计分析,实时掌握10kV 线路负荷情况,实现月度、季度、年度线路最大负荷汇总统计。其次,是10kV 线路停电分析,统计最新的10kV 线路停电及故障次数,以及影响的重要用户数、低压用户数。最后,是设备缺陷情况统计,获取PMS 系统上送的设备缺陷数据,按省、市统计月、年设备缺陷情况,指导各地市开展缺陷排查工作。

2.2 不停电作业管理

省电科院应按照国网相关工作要求,多角度全面深化各类不停电作业项目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全力推进配网不停电作业。

2.2.1 准实时数据展示。从PMS 系统获取上月按作业类别分类的一、二、三、四类带电作业次数。通过图形和报表方式实现带电作业次数、带电作业化率省、市穿透展示。

2.2.2 带电作业指标监控。包括各单位、各区域不停电作业次数增长率、减少停电时户数、不停电作业覆盖范围、三类和四类架空线路带电作业占比。

2.2.3 作业绩效评估及可靠性提升效果分析。按照架空线路和电缆不停电作业开展情况,对可靠性指标提升、经济效益等进行评估分析,后期开展减少倒闸次数的研究分析工作。

2.3 设备状态管控

在当前配电网精细化及精益化的管理要求下,想要管控好全省配电网的设备运行状态,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逐步落实。

2.3.1 配电网设备运行数据融合利用。配电网设备运行数据服务于配电网入网设备的抽检信息统计、家族性缺陷挖掘、配电网隐患排查分析、设备状态趋势分析、设备状态综合诊断、故障的失效概率等专业应用。

2.3.2 配电网设备状态综合诊断。配电网设备状态综合诊断有三个核心环节,一是基于全省的配电网及专家经验建立配电网设备状态综合诊断模型;二是根据某条配电线路或某个环网线路的健康情况、健康的时效性、抗不良工况的能力等建立模型;三是根据第二阶段的诊断结论,不断的优化配电网综合诊断分析模型。

2.4 技改大修辅助决策

系统依据电网实际情况,全面分析电网、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辅助公司运检部评估技改大修项目的必要性,提升电网设备运检管控水平,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5 应急抢修

通过信息集成,实现抢修信息有效掌握、恶劣天气及灾害监测、预警以及抢修全过程监测分析,提高应急抢修支撑能力。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2.5.1 气象信息监测。实时气象信息展示,实现雾霾、雨雪冰冻、大风寒潮、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在线监测。

2.5.2 应急预案信息管理。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展示分析,提供在抢修结束后对应急预案执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汇总等功能。

2.5.3 抢修资源信息管理。提升抢修车辆及工器具的有效管理使用,合理分配抢修资源,优化车辆及工器具的使用,提高抢修速度和服务质量。

2.6 供电能力评估

目前,国内供电能力评估多采用单一指标逐个比较的方法,该方法缺乏对方案全面的评价,需从评价指标、评价区域、评价内容方面对配电网建设、规划提供支撑。基础数据管理模块根据指标体系,对所有指标进行整合分析得分和建议规则生成合理的建议。

3 多维信息融合及预期成效

依据业务应用需求,系统主要与国网PMS 系统、电网GIS 平台、营销95598 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地市公司部署的应急抢险指挥平台、地调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监测系统,电网气象防灾预警系统等实现信息融合,为配网运检管理和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3.1 国内已有系统设备状态风险评估偏重于设备个体,缺乏对电网整体运行性能的考虑,从电网整体运行看,由于各设备检修时机实时关联其性能而产生差异性,设备实施状态检修时,不免会产生个体与整体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而影响电网整体运行的效能。

3.2 基于多维信息基础,实现配网运检管控平台的高级应用,及时发现设备的家族性缺陷,并根据不停电和应急抢修的优化决策,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小对社会的影响和经济损失。

3.3 依托建设中的“电网设备及系统运行故障及灾害监测系统”,实现雷电、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对配网影响时空分布和灾害程度的监测和预警,为应急抢修、生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提高配电网防灾减灾能力。

参考文献院

[1]高绚.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信息采集和通信规约的应用.2012.

[2]梁伟文.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探析.2009.

[3]郑毅.中心城市大型配电自动化设计方案与应用.2010.

第7篇

关键词:新农村;电网智能;改造工程

中图分类号:U665 文献标识码:A

新农村电网进行智能化改造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相关参数和运行结构贴合实际需求,才能真正实现发展的目标,并且充分升级农村的改造方案,进一步优化整体运维结构的有效性,保证处理模型和运维管控模型贴合时代和市场需求。

1.新农村配电网智能化项目

在智能电网技术运行过程中,需要结合配电网系统,对整体运行结构和运维系统进行集中操作,从而实现新农村电网能源消费控制模型和运行机制能顺应时展的特征,切实维护配电网运行需求。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由于农村地区的地理条件,都要采取长距离以及辐射式的配电线路,当电压降较大时,会导致整体变电站电压出现偏低的问题。另外,针对农村地区的线路数据、电能表、传感器数据等,要提升运行完整度和运行信息的平衡。为了更好地减少电能的损耗,多数新农村在配电网智能化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主要利用的就是无功补偿的措施。

本文以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项目为例,并且对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原理进行了数据解构,如图1所示。

图1中参数分别为电阻性负荷r、电感性负荷x、电容性负荷c等,电流数值是Ir、Ix、Ic。图1中,Ir是Ix和Ic向量和。

对于电网结构进行深度分析,要结合相关电流信息和电压信息等,确保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也要对电网运行模式进行整合。在电网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并联电容器的应用,对电容性电流特征进行把握。另外,电压调整率

(1)

其中U1N≈U′2+/ab/。从式(1)可以看出变压器的电压调整率不仅决定于它的短路参数rs、xs和负载系数β,还与负载的功率因数有关。在变压器结构分析过程中,常见的xs要远远大于rs,并且在负载使纯电阻的情况下,具体参数cosФ2=1,u很小;但感性为负载的情况下,Ф2≥0,cosФ2和sinФ2都是正值,Ф2也为正值,这就说明在二次侧端运行结构中电压会随着负载电流I2的增大而有所下降,因为,I1Nxs・I1Nrs所以系统中角Ф2越大,u越大;但当处于容性负载情况下,Ф2≤0,cosФ2≥0,而sinФ2≤0,/I1NrscosФ2/≤/I1NxssinФ2/时,u为负值,就表示二次侧端电压u2会随着负载电流I2的增加而有所升高,与此同时Ф2角绝对值越大,u的绝对值越大。调节功率因数Ф2,Ф2越大,u电压的波动S之降低,从而达到无功补偿和降低线路损耗的目的。通过公式和原理图分析,能对整体10kV电网无功功率结构建构直观的感受,并且有效升级对不同问题的处理能力,能在有序升级管理层级目标结构的同时,确保相关信息和运行维度贴合实际需求。

2.新农村配电网智能化建设建议

2.1 优化通信终端控制技术

在我国新农村电网智能化系统不断建立的过程中,相关项目要结合当地情况,建构满足不同需求的运行维度和运行参数,确保管控模型和管理效果的最优化,技术人员在对互动式需求以及电量负荷进行预测的过程中,要针对区域内等级优化项目进行集中处理,确保智能配电网互动化需求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切实维护电网连接结构的有效性和有序性。只有从根本上提升技术运维操作模型的水平,才能进一步创设更加有效的终端管理系统,从而强化电网中网路薄弱项目。

除了要有效落实终端控制系统,也要顺利提升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确保信息能得到实时处理,且整体服务项目更加安全和清晰,实现电力安全高效的运行目标,也为电力新需求的实现提供保障。顺应时代的发展诉求,打造智能化电网调度项目,有效推进我国新农村电网改造工程顺利运行。

2.2 优化配电网补偿方案

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建构切实有效的配电网补偿方案,以保证相关信息系统和运行维度贴合实际,从而更好地处理无功补偿问题,具体补偿方案分别为全补模式,即全部变压器都进行380V侧低压补偿;部分补偿模式针对额定功率在100kVA以上的变压器进行抵押补偿;在此基础上要加上10kV杆上补偿。对3种不同的补偿方式进行细分,能直观地展示相应问题和运行优势,确保补偿结构贴合智能化改造的具体要求,也能有效提高发展水平和运行阶段,实现整体运维操作模型的最优化。

第一,全补过程,技术人员对农网中的所有配电变压器都进行380V侧低压补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负荷运行可以选择最小负荷、一般负荷以及最大负荷运行3种基本运行方式。且技术人员只是需要对不同负荷运行方式进行集中确定,并且保证补偿容量能进行并联操作,并进行有效分组。通过对并联电容器进行利用,提升全部补偿效果。同时,对无功分组的运行补偿方式予以有效利用,从根本上减少无功负荷在10kV线路中流通的实际运行长度和参数结构,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线损程度,确保电压有效升级。

第二,对100kVA以上变压器采取380V侧抵押补偿方式。正是基于农村电网中存在配电变压器分散的问题,且整体运行结构中的额定容量小,在制定相关计划和补偿方案时,需要对经济性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考量。

技术人员不能对每台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都要进行独立安装,从而真正落实有效机制,实现并联电容器。就算是安装,也需要对并联电容器等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并且保证不同的负荷运行方式确定的无功容量分组切实有效。在对相关数据和参数进行集中分析的过程中,要结合参数问题和运行层级结构,提高方案的有效性和落实程度,保证其发挥最大化功效。这一补偿方式经济性较强,能够很好地节约电能,提升供电企业经济效益。

第三,部分补加杆上补过程,额定功率在100kVA以上的变压器进行380V侧低压补偿加上10kV杆上补偿。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若只对额定功率在10OkVA以上的变压器进行380V侧低压补偿,则整体运行结构的实效性并不是十分理想,运行维度和运行框架也需要进一步改进。特别要说的是,配电网中存在大量的公用变压器没有进行低压补偿,整体补偿结构受损。借助有效的管控措施能一定程度上导致较大的无功缺口,大量的无功传输会致使配电网网损较高。

正是基于此,一部分区域选择采用1OkV户外并联电容器,技术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管控,确保架空线路实时有效,对无功缺额产生的损失问题进行解决,保证配电网功率,降低线路损耗。结合实际情况,要积极利用多元化管控机制和固定补模型,规避过补以及无功倒送等问题。在运行机制中,要结合实际问题和管控要求,确保农村智能电网能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提高服务实效性。

结语

总而言之,在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要想进一步实现配电网智能改造工程有序进行,就要针对实际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建构系统化的智能化电网运行模型,提升电网管控的实际水平,以农村电网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建构更加有效的系统化运行模型,榕宓缤优化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元潮,谢齐家,阮江军,等.基于改进Vague集的智能一次设备评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33(12):111-115.

[2]陈安伟,乐全明,张宗益,等.50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关键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5(18):47-50,61.

[3]胡元潮,阮羚,阮江军,等.基于改进逼近理想点法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评估[J].电网技术,2015,36(10):42-48.

[4]周彦伦,杨奖利,王琨,等.浅议智能化改造对智能电网设备发展的启示[J].高压电器,2014,47(06):72-76.

[5]吴峥,唐志红,饶强,等.智能电网中智能终端IPv6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15,35(z1):251-253.

第8篇

【关键词】市郊配电网;现状分析;运维;提升管理

为适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尽快理顺新环境下市区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工程管理、施工监理、运行维护、故障抢修、安全管理、优质服务等工作,我们必须从规范入手、从基础抓起,做细、做精各项配电网管理制度和流程。修订一系列涉及配网运行管理工作的相关规程规范、标准和制度。着力解决“两头薄弱”问题,以配电网建设,地理信息系统、配电自动化、带电作业、可靠性管理等工作作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配电网规范化建设。

1 市郊配电网面临的形势及现状

1.1 迎风度夏(冬)、农业生产高峰(午收)、春节等特殊时段的低电压现象依然存在

一是,导线线径小,供电半径长。农村区域10kV主线平均长度达9.36km,部分10kV线路长度达17km以上。二是,配变容量普遍偏小,布点不足。市郊农村公用变压器容量70%配置在30-200kVA之间,远远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负荷增长的需要。

1.2 违规违章厂房及建筑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相比较而言违规违章建筑在开发区及新农村建设搬迁新村等地点现象比较集中。除此之外,在输电线路保护区内改建停车场、料场现象也比较突出,特别是是商砼公司对电力设施造成的危害尤为严重。大型机具及自卸车进出频繁,并且拒不办理施工许可手续、签订安全协议,也没有采取任何的防范措施。

1.3 树障问题依然突出

树障多发生在35kV及以下线路,主要分布在乡镇各自然村,清理树障时,一些村民往往为了个人利益,置人身与电网安全于不顾,谋求高额赔偿,甚至有少数钉子户更是因为砍青工作不惜与供电职工发生激烈冲突。另外电力线路清障需经林业部门批准并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清障工作开展的进度和力度,需要供电企业提前与林业部门对接。总体来看,治理树障,需要构建政府统一领导、供电企业依法保护和防范、群众广泛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通过多方合作、共同发力,我们才能走出树障年年有、年年清理的怪圈。

1.4 违章施工作业现象频繁

随着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线下修建(增高)房屋、工业园区、城乡道路、市镇建设、城市转型、美好乡村的建设,导致线路保护区内违章作业现象屡屡发生,特别是施工过程中使用大型、超高机具施工的方式对线路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线下违章施工由于隐蔽性和突发性强的特点,已经成为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首要威胁。

2 市郊配电网运维管理提升措施

2.1 政企联动,加大人力、物力投入,规范及时治理“低电压”和“卡脖子”现象

通过加大配变档位管理和调整力度、定期开展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加强农村“低电压”预警分析等方式不断加强农村低压电网管理。结合用电集抄系统对所有台区重新摸查台区信息,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清理出“低电压”台区,杜绝估报、漏报,并分类梳理问题原因,建立详实的“低电压”台帐。成立专项排查治理工作小组,整合运检、发建、营销等各部门专业力量,建立了“低电压”动态监测和综合治理的快速响应机制。通过新增配变、变压器增容、改造升级低压线路、调整三相负荷、调整配变分接头、优化无功补偿等差异化整改方案解决低电压问题,确保居民用上安全电、满意电。

2.2 建立统一规划的管理模式

建立起发展策划部统筹负责、经研所编制、相关部门(单位)及县(市)公司协同配合和各负其责的“三位一体”配电网统一规划的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各专业所长,形成规划工作合力,进一步提升规划水平。

2.3 多方协同,工作对接,实现市郊配电网齐抓共管

为实现市郊配电网工作的有效推进,公司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努力发挥“内联”和“外联”机制的作用,增强协调与配合。横向建立起以政府为指导的季度协调调度机制,将市郊配电网工作纳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定期督查督办事项,纵向建立“供电公司对接市、区、县政府,电力设备运维部门对接镇政府,部门专工对接村委会”的三级对口衔接机制,将工作重心下移,定期对接,常态沟通,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包括开发区)对市郊配电网协调指导作用,加强电力设施安全隐患及不安全现象的处理,稳步推进市郊配电网工作目标实现。

2.4 构建责任明确、多方协同、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

根据电力线路特殊区域运行维护的需求,在林区地带、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经常发生地段、人口密集易产生违章建筑、植树等隐患地段聘请熟悉乡情的村书记或村主任担任市郊供电所监督员,作为就地护线的补充,明确护线责任范围,保持日常工作联系,动态调整输电线路隐患重点管控杆段台帐,制定落实针对性整改和防控措施,有效避免地方政府和建设规划部门审批项目时与市郊供电所发生冲突,借助地方政府力量依法设立市郊供电所区标志和防植树、防施工碰线、防垂钓等活动的警示标识,协调电力设施不受侵害,同时加强群众护线工作的培训、指导、检查、评价,及时向上级政府部门反馈群众员护线工作质量等情况,保证群众护线工作质量。

2.5 建立用电申请联签制度,加强市郊配电网隐患动态实时监控

第9篇

关键词:农网改造;施工管理;安全管理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农网改造工程的深入开展和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10kV及以下配电网新建、大修技改等工程日益增多,这些工程具有施工现场点多面广,多数施工地点在人员密集区,环境复杂,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期短,管理标准与要求不统一等特点,这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成为安全风险管控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必须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安全监控,针对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和环节,通过风险预控,创新手段,强化监督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1、施工安全管理的原则

1.1坚持把人的工作放在首位

配电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中心问题是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电网安全和机械设备免受损坏。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项目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1.2坚持以法施工的原则

把安全管理提升到法制的高度来认识、实施。项目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安全生产文件,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要正确处理安全与质量、进度、效益的关系,发生安全事故,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法规坚决果断地进行处理。

2、配电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完善制度建设,控制违章行为。

电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应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安全管理方针政策和各项技术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理念,结合电网工程管理实际情况,细化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同时认真分析、摸索违章行为发生的规律,制定严格的违章处罚规定,对违章行为和单位进行量化明确的处罚,通过这种控制违章的办法来减少事故的发生。

2.2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安全工作违约条款。

要从加强合同管理入手,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合同与各种协议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准绳,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约定也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合同中明确各方需遵守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在安全责任方面尤其需将双方需要遵守的制度列明,除此之外,也可将安全协议作为合同条款的有效补充。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现违约情况,严格按约定条款进行处罚。

2.3做好危险点辩识和安全预控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具体到某一单项配电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上的“预”,就是施工危险点辨识及预控工作,即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价,确定危险点,并提出相应的危险控制措施或手段,超前防范,实现工程施工安全状态可控、在控。

首先,工程建设单位要做好对施工单位的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交底工作需包含各施工环节的危险点,如土建基础开挖要想到地下有无电缆、煤气管道等。其次,施工单位要认真编制施工方案,尤其做好多回线路共架施工、带电设备工作、杆塔撤立、架线、10kV电力电缆作业的施工方案编写工作,方案中要详细说明防止高空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坍塌、倒杆(塔)、车辆伤害等事故多发的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同步开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初步评估施工风险等级。再次要组织工程建设单位及其设备运行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做好施工方案审查工作,会审确定施工方案危险点风险评估和预控措施是否准确完备,本工作可采取照片或录像的形式将安全交底、方案审查与现场对照的办法,使得安全技术交底和方案审查直观易于理解,同时结合已编制的《配电网工程施工现场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和《配电网工程停电施工方案(模版)》等资料,提高审查效率和实施效果。

2.4落实责任人,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建立项目负责人为首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管理的重点是控制、预防,即严防死守,堵塞一切管理漏洞,同时还要主动出击,认真研究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做到事前预防,动员全体工程参与人员抓安全。

针对目前参与配电网工程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力量薄弱并且短期内无法快速提升的情况下,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稳定,需要整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人员和技术资源,通过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工作要求和奖励处罚等量化指标,推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四方联动,齐抓共管模式。按此模式,在现场安全监管力量得到了充分的整合和加强情况下,各方切实履行职责,有地开展配电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现场违章率就会明显下降,各项安全措施在现场也可得到有效的落实,通过这种强化监督促进了施工现场的风险控制,确保安全。

对于特殊、复杂或高风险施工作业(如重要跨越施工、大型停电施工、部分停电施工等)应切实做好施工现场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和监督工作。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掌握作业现场安全动态,“重心下移”,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现场和班组,确保施工现场保障人身安全措施到位、监督检查到位、制度落实到位,严格查处违章行为,督促提高遵章守规的自觉性,减少习惯性违章情况。同时需正确处理工程进度与安全的关系,控制好工作节奏,严防因赶工期、赶任务而忽略、简化安全措施的情况发生,决不能牺牲安全换取工程进度。

2.6加强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开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工作票技术规范和电气操作导则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基础培训与考核,未通过考核的,禁止参加电网工程施工。其次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再次组织安全事故学习和讨论,使警钟长鸣,帮助现场施工人员减少违章行为的发生,由管理过程中的“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方向转变。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