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思创空间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7 16:28: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思创空间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思创空间设计

第1篇

【关键词】空间造型 创意设计 工作环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现代环境的创造,需要打破以往的束缚,进行更广泛、更大胆的设计。展现一个富有创意的设计空间,还应充分考虑到人与空间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中的媒介,在空间造型上展现出具有创意的设计。

一、现代设计公司中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

(一)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

笔者认为,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指在一定的空间中,物质实体按照规则改变其原有的形态,使形体本身构成具有美感,同时满足功能和审美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抽象思维可利用形体媒介具象地体现出来,使其具有新意和创造性,体现出创意设计。想改变原有空间的形态,就要求设计者具备创意设计的思维。创意设计的思维需要通过物质实体来表现,空间造型为创意设计的思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所以,空间造型与创意设计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二)比例与尺度影响着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

比例是指空间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整体和局部间存在的关系。尺度是指人与室内空间的比例关系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在一个空间里,不同的比例和尺度给人的感觉不同,因为空间的比例关系不但要合乎逻辑要求,还要满足视觉要求。在室内空间中,当相对的墙体之间很接近时,压迫感就会大,形成一种空间的紧张度,然而适当地调整墙面的比例、尺度与样式,就会减轻紧张度和压迫感。合理、有效地把握好空间的比例关系和尺度对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空间造型创意设计的体现

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是通过点、线、面不同的组合,色、质、光不同的搭配等展示的。当设计者运用点、线、面、色、质、光等进行造型时,应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搭配,这样才能展现出一个现代设计公司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

(一)点、线、面是空间造型创意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

点是最简洁的几何形态,是视觉能感受到的最基本的元素,也是形态的基础。点作为造型要素的基础,起到形成节奏和强调的作用。在空间造型中,点的不同排列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线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元素,可以看成是点的轨迹、面的边界以及体的转折。在空间造型的构成上,直线的造型给人带来规整、简洁之美,富有现代气息。但过多地使用直线会使人感到呆板。曲线富有变化,可使空间设计变得丰富,在创意设计中巧妙地运用曲线,会给空间带来好的效果。

面是通过线的移动形成的,是点的面积的扩大,具有长、宽两度空间,它在空间造型中所显示出的不同形态是设计中重要的因素。面能够带给人一种范围感,它是由形成面的边界线所确定的。面的质感、色彩等要素影响到人感受的稳定感和重量感。

(二)色、质、光是构成空间造型创意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色彩是空间造型创意设计的重要因素。在空间造型创意设计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人的视觉感官和心灵参与。据统计,人在室内环境空间停留的总时间约为人生总时间的95%。因而为了人的心理、生理健康,室内色彩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空间造型创意设计的特性很大程度上受到材质的制约,在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中,各种材料都有特定的光泽、颜色、粗细度、纹理、冷暖度等属性,不同的属性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材质有光亮与灰暗、细腻与粗糙、松软与紧密之别。

生活中存在两种光,一种是通过门窗等位置照射进来的自然光源。目前在我国,自然光的利用大多是满足照明的需要,很少能体现出光与影的巧妙应用。另一种是人工光源,是指运用各种灯具对室内环境进行照明的一种方法,可以人为地加以选用和调整,营造室内环境气氛。

三、空间造型创意设计对人情绪的影响

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和人是密不可分的。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要达到人们理想的要求,就要充分考虑到造型样式、色彩等方面对人情绪的影响。在造型样式新颖的工作环境里,能够使人在工作的同时释放压力,可以加强人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激发人的潜能,开阔人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做出更具有创造性的设计,反之,在空间造型比较乏味的环境中工作,会使人感到枯燥,失去乐趣。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人不同的联想,因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室内色彩设计得好,会使室内氛围大增光彩,给人带来好的心情。

设计者应研究和掌握人的心理,根据人的实际需求、生理特点、行为规律、心理变化等进行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这样的设计能创造出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空间,满足人的情感和社会需求。总之,设计公司中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应符合人们精神和物质的需求。

结语

现代设计公司空间造型设计要打破传统设计形式,对空间造型进行创意性设计,要注意整体造型元素的统一。优秀的造型设计可以使客户对公司形象有良好的认知,进而增加对公司文化的理解与好感,对公司产生深刻印象,有利于公司地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杰里米·麦尔森.创意办公空间[M].项宏,译.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安晓波,王晓芬.艺术设计造型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第2篇

关键词:儿童早教;室内设计;创造性思维

引言

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韦特海默(M.Wertheimer,1945)在《创造性思维》中认为“创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思维的功能不仅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而是发现、设想、更深入的思考问题。设想、提出创造性问题总是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创造力就是竞争力,有创意的思维就是通过思维了解事物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有建设性的想法和意见。从早教环境出发,针对于孩子在不同时期所在的环境以创造让大部分孩子能适应的环境,通过环境的感知来了解周围是我们所期待的,在孩子学前的阶段中,孩子不能单纯靠背诵来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是在积累和运用知识的同时激思维的创新。1980年来,美国政府认为,创意思维的开发必须从儿童青少年开始,因此他们在中小学开展了数百项实验研究。其中托兰斯曾对142个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的教育计划进行了检测评价,证明有72%是成功的。可见创意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早教中心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形态

(一)早教中心的室内环境设计

1.早教中心环境的安全性:安全性是早教中心首要的保证,早教中心永远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保证孩子的安全,孩子在中心才能进行其他方面的学习,特别是在早教中心的室内环境中细节的安全更为重要,例如包括了墙壁上是否具有保护性的海绵条,保护孩子在活动中防止撞伤,以及电源插口的位、地面的防滑处理、门窗的安全牢固等这些细节因素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安全。在卫生安全上是否合格也是衡量安全性的一个标准,包括卫生条件的达标,水吧卫生安全,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等都是安全的重要一部分。2.早教中心环境的舒适性:创造的早教中心室内环境要舒适、明快、整洁,主要体现在视觉舒适以及身心的舒适,其中包括早教教室光线充足,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注意室内环境的清洁,早教儿童休息室保持安静,避免嘈杂喧闹对孩子的干扰,早教中心优美柔和或轻松明快的音乐定时交替播放等。3.早教中心环境的功能性:0~3或者3~6岁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要留有专用的房间,也可把房间的某一处合适位置列为不同年龄阶段宝宝的专用活动区域,儿童活动地点选择和场地大小也很重要,早教中心的空间应该足够宽敞,便于儿童的活动。4.早教中心环境的美观性:室内墙面地面的色彩以及家具等主体设施的色彩的选择,影符合一般的审美心理要求,家具应该造型美观色泽新颖,适应的审美需求。

(二)儿童家长的心理研究

现在早教中心的办学力量非常雄厚,良好的教学条件、师资,让许多孩子家长选择的儿童早教中心,家长的心理活动可以大致分别为三种情况:1.安全,放心:良好的学校配置成了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早教中心的原因,早教中心具有家庭中不具备的良好的基础设施,这为了孩子创造了良好的玩耍的条件,他们可以玩耍各种他们可能在家享受不到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早教中心的孩子很多,在早教中心里自己的孩子可以结识到其他孩子。孩子有了玩耍的小伙伴,便多了一份快乐,这使家长更加放心。2.省心:早教中心的快速发展与日益繁忙工作的父母的时间分配原因也很大,每天很多家长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他们没有大量的时间去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以及对儿童知识的培养,更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心理状况。如果把孩子单独放在家里,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孩子会感动孤独与不快乐,同时也不能够很好地照顾到孩子。而把孩子放到早教中心就不一样了,孩子增添了快乐,家长他们多了一份省心。3.孩子发展:开发智力挖掘孩子的潜能,还有许多的因素也同时影响到宝宝的智力开发,在儿童发展的心理过程中,有的时候很难去分辨遗传或者环境的作用,这两个因素往往都是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因素,但是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心理学家们开始将视野扩展到儿童生长的早期环境中。由于儿童随着年龄在变化,他们对原先的环境中的关注与信息选择都会发生变化,这会带来的是儿童心理和思维上的变化。教育学家哈泽说道,“儿童对环境的反应比成年人更为直接和活跃,他们总能发现高低、远近、软硬、暗亮的概念,而他们用来探索这些概念客观物体则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强化他们的学习乐趣”。我们从中便可感受到环境对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儿童的活动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扩大,儿童受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二、创意性思维的构成要素

马良莹在《浅谈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认为“培养儿童用要注重给儿童设立民主、愉快的氛围,发展其多种思维方式,设计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以此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创造力是每个儿童都应该有的能力,从早教中心室内设计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从而丰富儿童的发展与创造性思维的提高等相关理论。

(一)创造力从兴趣培养开始

兴趣可以引导孩子的发展方向,处于兴趣中的儿童在进行活动时,周围的环境对于孩子来说会变得更加敏感,孩子便会主动和有创造性意识地去注意这些周围的事物,并且会对这些事物进行有兴趣爱好的选择,而正是由于这种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的注意,儿童才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在以后的活动中加强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形成知识的积累与经验学习,从而对于儿童创意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创造性思维从想象力出发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儿童的创造思维中,创造力想象的作用更加明显重要。因为儿童的心理发慌水平决定了儿童只能借助想象来思考、来创造;同时,想象力具有随意性、跳跃性的特点,而这些内容不需要儿童学习知识经验就可以可以产生新的联想,在没有拘束、灵活自如的场景中得到乐趣。

三、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形态特征

(一)室内空间形态

室内形态的塑造对于室内空间环境影响重要,以早教室内的内部空间为例,最重要的应该是反映在孩子与环境的整合设计以及室内空间形态的变化,最终服务于人的空间,即“以孩子为主,物为孩子用”,其他的室内环境设计要素也是很多,如光照色彩、墙体绘画、视觉中心、儿童专用家具的材质肌理及儿童家具教具的陈设等。不同的空间形态、形象及形状会产生不同空间体验感受,儿童置身于早教的室内空间中往往被早教室内空间的环境所吸引,使儿童感受到室内环境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在空间形态上不规则的形态往往灵活多变。在早教空间中体现在室内空间形态布局上不局限于端庄与平稳或者不仅限于安静的形态,不规则的空间形态具有动感的流线给儿童带来的是轻松与活泼,室内环境变得自由与多变灵活。儿童早教空间的创造方法是对于儿童早教室内空间的多样性与活泼性,又得符合基本的儿童尺度即室内基本功能划分。例如,以0~3岁的儿童来讲,0-3岁是早期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爬、站立和行走成为他们日益学习的技能,对于室内环境他们充满好奇心,应该满足他的好奇心,鼓励他的探索活动,赞赏他在房间里的每一个“新发现”。对于3~6岁的儿童,他们开始能辨认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他们开始和周围的儿童进行游戏,相比0~3岁的儿童他们需要的室内空间可能会相对大一些,以便于儿童充足的空间活动。满足了儿童在空间形态上的要求,儿童在心理上将会得到满足,不同的空间形态给予儿童不同的精神感受,构成了以儿童为主的空间布局,而这样的室内空间形态对于儿童创意性思维的创造提供了有利条件。位于青岛万象城内的家盒子(FamilyBox)第六家分店室内空间形态的变化营造了一个具有创意性的室内空间环境,中心里所带给孩子们的审美与创意性思维的启发是值得学习的。在这个相对于有创意的空间环境里面,孩子们可以进行游戏、玩耍,而他们尽可能做了平时却不能去做的一些自由活动。整个空间划分为活动区和游泳区,在活动区空间划分上分为平面地面、抬高地面、智趣体块、智趣空间,通过这种的空间划分,改变了以往一种平面活动的习惯,空间的多样形态才使得创作出如此贴切的空间。

(二)主题性空间设计探索

随着当今主题酒店、餐厅、酒吧等公共空间设计的兴起,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加快了人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生活方式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得以呈现,对于早教主题性的设计要求也便随之提高。主题性的早教空间设计主要体现在情景式的体验艺术课程和生活自然体验上,往往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年龄阶段的教学特点针对于不同的教室创造不同主题的室内环境,促进儿童创意性思维的发散。例如早教中心设计智商课、情商课、财商课以及全脑潜能课等,财商课主要培养儿童如何消费、金钱运用、交换金钱,从而发展儿童的领导特质,根据课程的内容便可以设计营造与课程相干的空间环境。另外以0~3和3~6岁不同年龄成长阶段,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兴趣需求出发,营造不同主题的儿童成长空间,0~3岁儿童在主题性设计上应注重动作技能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来展开设计,3~6岁的儿童求知欲和探索欲增强,活泼好动应该在为孩子提更更大活动空间上展开主题性设计。为儿童创造主题性的设计,这些都会对创造性思维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在主题性空间设计上可以利用形态模拟的方法,通过对外在某一主题事物的研究,包括自然社会生活中的主题场景而反映早教室内空间主题环境上来,对儿童心理和生理产生启发的灵感和思路上的迸发。

(三)室内空间视觉引导

海思(Haith,1966)发现,当婴儿在注视一个运动着的刺激物的时候,其吮吸的速度明显减慢,这表现了婴儿对于运动的物体有更多的注意。如果两个空间内其他方面属性都一样,儿童将更倾向注视于内具有运动性因素的空间,动态空间引导孩子从“动”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把孩子引导进入活跃的思维空间。在动态空间上早教中心可以利用地面、围护面、各种管线、活动的雕塑以及各种信息的展示等加上老师与孩子的各种活动,形成丰富的动势。另外组织灵活的空间,方向性比较明确,在游乐区与教室或者休息室之间有多向路线,而不是单项路线。利用有动感的线型,引进自然景物,如花木,阳光等。利用流线性的趣味性的地面、地面或者墙面,引发儿童对动态的思考,又具有引导性。利用形态模拟来在室内设计中利用,在视觉上营造与现实中的事物相像的事物,在视觉上形成具有创造性的设想,抓住儿童的视觉审美,形成富有创造性的视觉引导。例如,室内视觉上可以将绿色设计生态的想法带到早教室内设计中,模拟大自然的形态,给予儿童感受足够的想象空间,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结语

创造性活动总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进行,而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便在与早教室内环境中迸发。也就是说在室内环境中需要给儿童以舒适、创意、引导的室内环境支持。减少对儿童空间的限制,在此基础上给予创意性的体验与引导,挖掘儿童创意潜能,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室内环境刺激和体验的机会,便于儿童产生创新性活动强烈的内驱力,激发创新意识,发挥创新潜能。

参考文献

[1]钱泳蓁.3-6岁儿童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2

[2]马良莹.浅谈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03):57-59

[3]段烨妮.基于时间维度的儿童房室内设计研究[D].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

[4]杨莉君;钱泳蓁;余贤睿.3-6岁儿童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N].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06):103-109

[5]周兵.张书鸿.形态模拟在儿童居室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2):94-95

第3篇

一、创设数学活动的空间,激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一节数学课,如果老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静的机会多,失去了亲身经历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比如:排队是我们学生天天都在经历的生活事例,通过这个活动,可以使学生更为自主地了解基数和序数的知识。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我创设模拟的商场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买卖活动,在自主活动中学生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而且也学会了简单的兑换。这样,在做中学,学习更现自主性。孩子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切实感受数学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因此,自主参与活动是帮助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的法宝。

二、创设数学活动的空间,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注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课堂,在组织数学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思路和行为。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

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创设买玩具的活动情景,让学生用36元钱买一件价值8元的玩具,看看还剩多少元?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得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10元减8元,再加上没用的26元得28元;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36减6再减2得28元;还有的小组认为6减8不够减就用16减8得8,再加20得28元……经过讨论,学生们还争着说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果老是想着一种方法有时就不方便计算了。我让学生课后用一用自己想出的计算方法,看看什么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第二天学生兴高采烈地对说:我有21元,买文具盒要用6元,我就用10元减去6元得4元,再加11元,就剩下15元了;我有32个珠子,送给弟弟8颗后还有24颗,因为12减8等于4再加20就是24颗了……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去看,去想,来课堂上议一议、算一算,把数学课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实际中,觉得学了数学非常有用,这样的数学活动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创设数学活动的空间,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和分析、整理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例如,教学“角的分类”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十个角为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先量出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把十个角进行分类。汇报时,学生各抒己见,发现划分的标准不一样,得到的种类也不同。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按照三角形角的特点分为三类时,我要求学生根据三类角的特点,大胆地为它们取名字。学生争着回答,课堂气氛达到了。对于取对名字的学生我及时加以表扬,大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活动,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4篇

[关键词] 电影;艺术美感;空间设计

一、电影空间设计概述

(一)电影空间设计的含义

电影不仅仅是文化传播的载体,电影其实更是一门空间艺术。随着现代电影制作技术的提高,人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无一不感受到影片随处展现的空间立体概念。最初的空间设计,也仅仅是在建筑领域运用,是指在建筑外观设计完成之后,对建筑内部进行的设计,它包括装修与装饰两个方面,装修是指对室内空间界面(地面、墙面、顶棚)的处理,装饰是指通过室内的家具、织物、陈设等对室内进行的二度布置。空间设计不仅反映人的品位、性格,更能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不同的空间设计形式,会形成一个全新的空间环境,体现新的理念。

电影的空间设计不仅可以利用电影表现手法展现空间环境,也可以利用化妆、服饰等达到空间视觉效果。电影中的空间设计艺术,不仅能烘托影片的氛围,渲染一种空间艺术魅力,还能给予观众比较大的视觉震撼力,在影片与观众之间形成共鸣。

电影空间设计是指为达到强化影片的视觉表现力,以影片剧情为依托,通过各种影片表现手法刻画人物性格、渲染人物情感、突出影片主题,在影片的造型与视觉表现上呈现出活跃鲜明、内容丰富、层次明显、效果逼真的影片魅力。

(二)电影空间设计的表现手法

1.蒙太奇

从法文“montage”音译而来的“蒙太奇”原是指在建筑学中的构成、装配的意思。随着电影元素的发展,蒙太奇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电影创作中,成为电影的主要叙述及表现手法。完整的影片需要多个电影镜头组接而成,这个镜头的组接其实就是选择与处理现实的方法,蒙太奇表现手法就是导演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将分拍的影片镜头有机地、艺术地剪辑在一起,使各个镜头之间有连贯性、对比性、想象空间及突出影片主题等。电影的空间设计离不开蒙太奇表现手法,一部好的影片,不仅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启发与享受,更有比较逼真的视觉效果,能在影片中展示电影的魅力及独特的视角是每部影片追求的灵魂,如何能在影片拍摄中运用电影手法,营造良好的影视视角与效果,是电影空间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

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在无声电影时代使用较多,最初的电影注重视觉效果,片面强调影片的形象特征,将电影与文学及戏剧加以区分。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注重时间的表达,是时间的美学。虽然无声电影在表现影片空间上的效果远远没有当今影片的丰富,但是在20世纪作为无声电影的主要手段——蒙太奇,虽然注重时间镜头的组织而不是空间,但是影片的空间设计不仅包括空间场景的设计,更有时间的组织。蒙太奇的影片表现手法展现影片的视觉艺术,强化视觉表现力。

2.电影场景设计

电影空间设计是在影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进行空间场景设计时一定要了解摄影机、剪接的概念,才能有效地配合设计。现在的观众越来越注重影片所能展现的丰富空间艺术,越来越希望感受更为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影片空间环境。影片的拍摄是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有的影片为了达到观众期望值,不惜斥巨资在电影场景设计中使用各种空间设计,特别是采用一些难度较高的特技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达到更好的影片效果。

电影场景设计是指除却影片角色外,对影片中其他相关对象的造型设计,包含了对电影主体起主要衬托作用的动态和静态相统一的时空环境艺术设计。电影主题制约电影中空间环境的形式、色彩、道具陈设等设计要素,场景空间形式、色彩基调、道具陈设等设计又反过来影响电影主题的表达。

(三)电影空间设计的类型

1.电影空间设计根据空间环境的真实性与否为标准,划分为真实空间设计与布景空间设计。真实空间设计是指通过改变根据影片建造场景的内部结构(包括色彩、陈设等),或利用真实的自然场景,或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景象,对这些景象加以改造、装饰等,使之符合影片表达的需要,使场景中的建筑、风格等与影片所表达的主题一致,达到影片效果逼真的视觉感受。真实的空间设计需要剧组耗费人力物力去搭建场景,虽然实景设计能更有效地衬托影片氛围,如一些清宫影片往往是在一些现代仿造的建筑内拍摄,使观众能感受到紫禁城的辉煌雄伟、宫廷的奢靡氛围。当然实景设计存在缺陷,由于建筑的结构固定,能给剧组发挥的自由度就变小,不利于剧组根据影片做出较大的改动。

2.从人类活动空间来看,又可以将电影空间设计分为建筑空间设计和自然环境空间设计。建筑空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蕴涵一定的文化价值,在特定的建筑空间内安排一定的故事情节,极易将观众带回到故事情节发展的情景当中,也是许多著名影片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自然环境空间设计虽然没有建筑空间那样拥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有人文氛围,但是它的可贵之处是不加修饰、自然地展现影片丰富的人文与艺术氛围。

二、电影空间设计展现的艺术美感

影视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仅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的元素,还将建筑、绘画、雕塑等空间艺术结合在一起,是对传统艺术的再创造。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效果及审美观、观赏情趣,影片采用空间设计手法来展现真实的情景,展现了艺术美感。制作人对影片的制作,采用的手法无不透露出该制作人的心思,影片通过塑造空间、时间、地点的情境,改变人们对外在世界的概念,电影空间作为现实世界的再现或反映,不再是真实空间的呈现,而是一种超越,改变人们对传统空间的认知。每一部电影所展现的空间环境都是不一样的,通过不同的电影表现手法、化妆、服饰、场景布置等空间设计丰富影片的文化内涵,向观众展示影片的艺术美感。人们喜欢电影不仅是因为电影情节吸引人,更是因为电影能带给人们视觉、听觉上的享受与美感,不同电影有着不同的场景,影片中夸张的表现手法(如人物装扮、恐怖场景设置等)或温馨浪漫的场景都能给观众带来感受。电影是由各种各样的空间组合而成,电影的成功离不开空间设计艺术。

(一)电影空间设计展现的色彩美

人类对美的追求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一切美好的事物值得人们去珍惜珍藏,色彩使世界绚烂而有意义,一部好的影片要求体现其电影艺术价值,满足人们对色彩美的感受。从无声电影时代,黑白影片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展现的是一种无声艺术,这时候的艺术是一种纯粹的视觉盛宴。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对色彩美的追求,经过不断的努力,不仅赋予影片声音,还开创彩色影片,结束无声电影的默片时代。彩色影片的出现,反映人类对原始色彩、真人真貌的追求,希望通过电影空间设计反映真人真事。

经历百年的发展,现在的电影在空间设计上充分利用色彩这一塑造方法,尽情展现电影的色彩艺术美。如《满城尽带黄金甲》影片中,为了展现大唐盛世的富丽堂皇,在影片的空间设计上,斥巨资及人力、时间在北京横店影视城重建辉煌的大唐宫殿,尽可能地确保每个细节保持唐朝风貌,布置皇宫场景中的门、600条柱子都采用图案雕刻,并特别定制长达1 000米的丝绒地毡,使整个皇宫显得金碧辉煌。配合影片的情节,而皇宫外的外墙也采用图案,还采用真实的空间设计,用超过三百万朵铺满十三万平方尺,形成一个花海,并在沿途摆放六百多盏宫灯,给予观众十分震撼的视觉效果。而在演员的服饰上,华丽的服装、精致的头饰、完美的化妆,都无一不透露着色彩美。《满城尽带黄金甲》影片花费36亿制作的大片,美国的影评人对此片的评价是“视觉绚烂之极”。影片也获得了第79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的提名、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美术设计、最佳服装设计奖以及美国第33届“土星奖”最佳服装设计奖、美国影视美术指导工会古装类影片最佳美术指导奖、美国电影业服装设计工会最佳历史类服装设计奖等奖项。

通过电影空间设计,对场景的布置、服饰的选择以及灯光等拍摄手法展现一部气势恢宏、色彩鲜亮、层次鲜明的艺术盛宴,电影的空间设计能带给人们色彩上的美感,使人们真正能感受色彩的魅力。

(二)电影空间设计给人们营造空间立体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制作可采用的技术越来越多,有越来越多的3D电影占据电影院的票房冠军。如占据国内票房榜首的《阿凡达》,影片采用3D电脑技术拍摄,创造一个虚拟的存在空间“潘多拉星球”,影片在空间设计上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享受,参天大树、群山漂浮于空中、色彩斑斓的茂密树林更有晚上会闪闪发光的各种动植物……使观看者似乎真实处于一个梦幻花园。《阿凡达》获得了第82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阿凡达》的票房成功不在于它的情节有多吸引人,而是整部影片的空间设计让人震撼,观众在观众的过程中能真切地感受到潘多拉星球上的各种生物的活力,能让观众在惊叹的时候有感动有开心有落泪,整部电影营造出一个立体的空间环境让人去享受,真正实现了电影为人造梦。

又如在《爱丽丝梦游仙境》影片中,电影空间设计艺术呈现得异彩缤纷,影片的3D效果,给人们增加了空间立体感,使人们留恋影片中美丽的仙境景色。影片的空间设计,通过对场景的利用、科学技术的使用,给人们展现一幅越来越逼真的场景,仿佛观众就是置身其中,能与影片产生更多的共鸣。

三、结 语

电影依赖空间设计艺术,电影的主题展现、发展离不开电影的表现手法,也离不开空间设计艺术,电影是展现艺术美感的重要载体,由于编剧、导演与演员的努力,我们才能在体会每部电影独特的空间设计的同时,更能享受到影片的真正艺术美感,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是电影追求的目标之一,人们观看电影更多的是为了去审美,去欣赏美,而电影空间设计正是展现艺术美感给人们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87.

[2] [苏]B·日丹.影片的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201.

[3] 范虹,崔彤.建筑蒙太奇[J].建筑创作,2005(12).

[4] 王继开.电影手法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1(12).

第5篇

创客,最早的含义是自己动手制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IY(Do it Yo

>> 幼儿园开展创客教育的分析和实践研究 美国的幼儿园生活 看看美国的幼儿园 美国幼儿园的慈善教育 美国幼儿园的家长培训 美国幼儿园的创意日 美国幼儿园的教育理念 创客空间的诱惑 幼儿园的空间安全性设计浅析 幼儿园空间设计特殊性的探析 幼儿园建筑空间的传统与变革 幼儿园教室空间改造的再认识 幼儿园活动空间的重构 美国幼儿园给家长的备忘录 一位美国幼儿园老师的故事 美国幼儿园好玩的家庭作业 美国幼儿园的新鲜事 美国幼儿园流行的“金科玉律”等 美国幼儿园的自我保护课 我见到的美国幼儿园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看美国幼儿园的创客空间 看美国幼儿园的创客空间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陈丁鸿")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创客文化的前生今世

创客,最早的含义是自己动手制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IY(Do it Yourself)。其实小到儿童手工,大到家具,找到材料,自己动手做,这就是创客的“真谛”。

近年来,当无数电子产品在我们生活中层出不穷日益丰富以后,创客们带着更多的科技元素、有意思的设计思维,创造出了很多带“电”的有趣“手工”。这么着,新一代的“创客文化”开始了。

创客文化的教育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我记得小时候,学校常组织小创新、小发明之类的比赛,这些其实都算是创客文化的前身。还有,我们小时候在学校里都上过“劳技课”吧?今天的“创客”教育,其实应该算是当年“劳技课”的升级版。

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劳技课”融合了艺术,科学,电子,科技,木工,计算机编程,等等。教学大纲也从单纯地做手工,引申到通过动手动脑,锻炼孩子们各种各样的能力,比如说,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专注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

其实这次的创客运动的参与者,不光可以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我们家里的小萝卜头们,也完全可以投身到这场如火如荼的“创客运动”中去。

不过,怎样才能让我们家里的那些小萝卜头也提早参与其中呢?今天跟我一起去美国幼儿园,看看那里的小家伙们是怎么提早热身,接受创客文化的。 幼儿园教室里的Makerspace

美国的教育从业者认为,创客文化要从小就培养,所以,毫无疑问,幼儿园是培养娃娃们创客文化,塑造创客精神的绝佳“起步阶段”。

美国幼儿园的老师意识到,其实无须走入真正挂牌的“创客空间”,在幼儿园的教室中完全可以为孩子打造出让他们雀跃的“创客空间”,让他们在这个学习环境里,动手动脑。 幼儿园教室里的创客空间并不那么难搭建。一起来看看美国幼儿园的老师怎样轻轻松松地把教室变成有创意且安全的“创客空间”的。

・划出专门的区域

・放置耐用的桌子椅子(这是他们的工作台)

・提供可以记录孩子们发现的题板,画架或者白板

・放置展示孩子们完成的手工作品的架子或者是墙面

・提供孩子们进行“创客”活动时用的工具:画笔,剪刀,胶棒,甚至螺丝刀等

・为了安全或者不弄脏他们的衣服,还特别提供头盔和工作大外套 在创客空间里练的活儿

创客的“空间”有了,孩子们在这“空间”里能干些什么样的活儿,学到什么样的本事呢?

美国很多学校正在根据娃娃们的学习内容,把含有设计思维和趣味性的动手活动纳入课程,帮助娃娃们更好地自由探索学习。有太多学习内容可以在幼儿园教室里的“创客空间”进行了。

今天带大家看看Ms Jessica老师如何在自己教室的创客空间里,满足娃娃们对太空的好奇心。

加州幼儿园的Ms.Jessica老师,早就意识到有太多的小朋友对地球以外的世界感兴趣。为了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在创客文化的推动下,她在幼儿园教室里开辟了不大的创客空间,带领着她班上5岁左右的小创客们,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在这里完成了有关行星的学习任务。

Ms Jessica把教室的一角变成了以“太空”为主题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除了有给孩子们做有关“太空”里各类行星模型手工的工作台,还有展示孩子们作品的柜子,特别有意思的是,教室专门留出一角,从天花板到四周到墙面变成了“模拟太空”的展示空间。

除了这些,还有个有关太空主题的小图书馆。这里的藏书一小部分来自幼儿园的图书馆,更多的是娃娃们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自己的心爱的有关太空的图书。通过小图书馆的藏书,你会发现孩子们尤其喜欢火星,他们收藏了很多关于火星的图书,帮助他们了解火星上的土壤,气候,地形,等等。

Ms Jessica带领娃娃们阅读有关太空的图书,并且观看了网络上有关太空的图片和视频。然后带领“小创客”们进行创客活动:建立“模拟太空”,以及制作可以飞向太空的火箭的模型。

每个孩子根据了解到的大行星的特征(大小,颜色,形状,等等)又画又剪又粘地完成各自的行星模型。有一部分“行星”进入了教室内创客空间的“模拟太空”,还有一部分则放在“创客空间”的展示处。

陈丁鸿老师育儿经

幼儿园的孩子都会很好奇他们周围的世界。很自然他们会就周围很多没有看明白的事儿,不停地问十万个为什么。创客空间为这些好奇的孩子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场所,在这里他们可以就不同主题动手动脑研究学习。娃娃们一起讨论,相互激发创意,互帮互助地设计模型。

希望,家长还有老师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面对他们提出的那么多的问题,除了给个简单的答案,最好的办法还是和孩子们一起,设计出有意思的项目和活动,和他们一起动手动脑,调查发掘。

第6篇

天生大胆的女孩要为空间造梦

用陆颖芝自己的话来说,她出生于香港的一个小康之家。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全职太太。除了她,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小弟弟。身为家中的长女,在学业上,陆颖芝从未懈怠。不过,和很多设计师一样,她也是个不安分的“好奇宝宝”。

“胆子大、性格乐观、坐言起行的人,可能更适合成立自己的设计事务所。”陆颖芝回忆起儿时在众人面前不害羞,总是主动结交小朋友的经历,话里话外都流露出成为设计师是她天性使然的意思。

不过,早先她更钟情于绘画,以为自己会成为平面设计师。在英国读书的时候,陆颖芝却对三维空间设计萌发了浓厚的兴趣,迷上了空间构想和模型制作的游戏,这才有了后来去多伦多大学学习建筑的念头。

接受五年的建筑科班训练,陆颖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室和木工房中度过。画图纸、制作立体模型,周而往复的生活,并没有让她感到厌倦,反而乐在其中,用模型去探索表达概念与设计的手段技巧日渐成熟。由于班上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从年龄到肤色都不尽相同,浸润在多元文化之中的陆颖芝,很快就学会了尊重和处理有异于自己的观点,这也为她日后在上海开设工作室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小试牛刀,为吃货们造一个天堂

或许真的因为天性中的大胆和不安分,在不同的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八年后,陆颖芝决定辞去这份稳定的工作。

刚刚起步之时,整个工作室只有陆颖芝一人,朋友为她介绍装修办公室和住宅的机会,她忙的脚不沾地。陆颖芝说她很幸运,靠着朋友的推荐,机会就找上门来了。

为芝作室在大众视线里打响口碑的项目当属上海Lab酒吧。位于武定路上的Lab,专卖威士忌和鸡尾酒,在业内名气不小。陆颖芝则借助酒瓶和灯光元素,为酒吧的室内空间造足了怀旧气氛。一楼的主酒吧区,倚墙而立的整面酒架,在客人一进门时就在他们的眼睛里制造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各式酒瓶装满不同色调的酒,在柔和的背景灯光的映衬下,让人恍若走入了在酒品实验室。扶楼而上,她在这里“安插”了一个可以俯瞰整个酒吧的夹层,并刻意保留了未经修饰的斑驳墙面,让酒吧老板褒扬不已。

正是酒吧老板的认可和推荐,陆颖芝接下了Coquille法式海鲜餐厅的设计项目。此时,芝作室已经有了一支团队,他们为餐厅打造了富有欧陆风情的背景墙,和大楼本身比较枯燥的红砖和玻璃外墙做出区隔。而餐厅门头和百叶窗口设计元素的灵感取自法国北方小镇,陆颖芝他们通过不复杂的设计处理,就让餐厅散发出纯正的法式风味。

很快,芝作室在上海的餐饮圈子里建立起了声望。“Baker one”找到陆颖芝,希望借助她的设计,改变人们对烘焙的传统印象。这次,她动用了灰色的水泥墙与回收的旧木板,将烘焙店打造成了一个“塞进室内的木舞台”。独特的视觉语言,将烘焙店和周边街景的喧嚣繁杂区隔开,也将店铺的内饰与外观连接起来。陆颖芝将这个作品称为典型的“怀旧工业风”。

而在烘焙店内部,整个天花板铺满各式烘焙模具,而顶部灯罩则是打蛋器的模样。陆颖芝坦言,做这些有趣的设计就是从感官上制造吸引力,让顾客闻着烘焙的香味自觉走进来。

真正让陆颖芝和芝作室声名大噪的,是他们为隆小宝设计的“晾面架”。后者希望将邵阳米粉推广到中国各地,长沙是他们扩张的第一站。陆颖芝这次大胆提出,要将传统制面工艺引入到空间设计中。经过各种尝试,一个带着挂面的巨型“晾面架”出现在门店之中。用现代设计语汇再造中国传统食物制造工具,再启用钢材结构将晾面架体量放大,这种做法不但一改传统米粉店在人们脑海之中等同于路边摊的形象,也让陆颖芝和芝作室走进了大众的视线。

寻找从空间到心灵的设计跨度

而事实上,陆颖芝希望自己的设计不只能挑动人们的感官,更希望它们能勾起他人的回忆、联想,从眼前的空间带到心灵内另一国度。最近,陆颖芝的团队完成奕欧来outlet的“创x奕”时装店设计。在设计概念上,他们动用了现代的手法去演绎上海里弄窄巷的元素,在160平米的店面中创作出“屋”内外的层次。这就地取材的空间衬托着新进中国时装设计师的作品,将现代中式制作的文化内涵淡淡的传达,是芝作室继“晾面架”后又一给人带来惊奇的商铺体验。

不过,到现在为止,陆颖芝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她自己设计改造的办公室。当初,她在镇宁路的老弄堂里撞见了这座“被遗忘的庭院”,就决定把办公室搬到这里。小小庭院里有一株腊梅,为了保护树木和庭院的完整,设计团队在其周围搭起了一个L型的工作空间,使得会议室与办公室围绕着腊梅。而在室内色调的选择上,陆颖芝特意选择浅色系列材质,顺势让空间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多面投影屏”,随时随地捕捉腊梅树的风姿。庭院里,树荫错落有致,一天中不同时间,阳光射下的角度不断的变化,树的形态与光影也随之而变,不断改变着工作室的风景。

“工作室的设计很简单,但是功能性很强。”喜欢大自然,向往简朴生活的陆颖芝自豪地说,“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仅保护了一棵树,也借助自然的力量,给自己的心灵带了很多意外的惊喜。”

Q&A

Q:什么事情让你有了自己开设工作室的想法?

A:这个想法源于我家的装修工程。当时,我一人分饰甲方、设计师、项目经理三种不同的角色。整个过程就是在不断换位思考,这番经历令我获益良多。当时,我在建筑事务所的工作了8年,参与过很多大中型项目,但是在小小的家装工程,要直接处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细节,一子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仍然有限。所以,我决定辞退当时稳定的工作,尝试从小型的项目开始,重新学习和实践设计,累计切实的制作经验。

Q:你对成功的设计如何定义?

A:设计基本的任务是提升生活素质。不论是空间,产品或平面设计,要成功都必具挑战世态和改进现状的使命,启发他人思考,带动更多社会上的创新力量。

Q:最近在做什么项目?

A:手头同时在进行多个项目,兼具办公室和咖啡厅的混合空间,带有户外庭院的厨房设备展厅,还有Pantry's Best在上海,北京,杭州的新店铺设计。

Q:芝作室的设计主要集中在餐厅,酒吧,专卖店这类消费场所,这是你的兴趣所在吗?

A:我的兴趣是把一些人家认为“都是这样的啦,还可以怎样?”的空间,通过思考分析,利用设计让他们改头换面。开始做了一连串的餐饮零售空间都是机缘。做了那么多的商业项目,我希望有机会做一些公众类型的建筑项目。

最近,我看到张雷他们正在农村把老房子改造成书局或社区中心,把新设计融入到村民的生活里,慢慢改变他们的习惯,这非常有意义。如果能够用设计来改善一些有需要的人,甚至动物的生活,我想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想设计不那么商业的空间,比如各种与艺术、文化、教育、非营利组织有关的空间。

Q:在建筑、空间之外,是否有涉足其他设计类型的想法?

A:要为人们带来一个完整的体验,空间设计只是硬件的一部分。我自然希望控制一切关于这体验的细节,但在资源与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选择把握好空间设计这一环。

Q:正在读的―本书?

A:赵广超的《不只中国木建筑》。

Q:最近看了什么电影?

A:记录片《Making a Murderer》,希望Steven Avery与他的家人可以寻冤得雪。

Q:印象深刻的艺术品和艺术家有哪些?

A:澳大利亚的超现实主义雕塑家Ron Mueck的人体雕塑让我佩服。我也会看着Mona Hatoum的“+and-”而察觉不到时间流逝。

Q:最近关注什么话题?

A:我很留意一些爱护动物的义工团体,如People for Pets的消息。他 们宣扬减少宠物买卖的信息,致力拯救流浪猫狗,照顾治理这些被人遗弃的小动物,更不遗余力的为每头健康的流浪猫狗找家园。我家有两头小狗Dede与Mutmut,其中Mutmut就是我在路上捡回家的土狗,看着他们顽皮与健康的成长,丰富了我和家人的生活。动物给人的爱是没有条件的,我希望更多人可以领养,不要购买宠物。

Q: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

A:“Architecture appears for the first time when the sunlight hitsa wall. The sunlight did not know what it was before it hit a wall”-Louis Kahn

Q:每天如何安排时间?

A:早上会去遛两头小狗,不用外出开会或者去到工地现场,我就呆在办公室。

Q:一天中什么时候灵感比较活跃?

A:通常在与团队讨论中出现,有时候也会在我一人步行回家时出现。

Q:喜欢那个国家,城市?

A:香港是我长大的地方,每次回来都觉得时间不够用。

Q:你信奉什么样的价值观?

A:我没有信仰,但是我相信因果报应。我认为每个生活的磨练都是修养自己的机会,最终目标是能够做到随时随地释放正能量的人。

Q:怎么记录灵感?

A:写下来,画下来。

Q:你通过什么方式给自己补养?

A:旅游,接触大自然,看艺术展,做瑜伽,冥想打坐。

Q:工作中喜欢听音乐吗?喜欢听谁的歌?

A:喜欢有音乐背景,不是重金属的都可以。

Q:谁是你崇拜的偶像?

A:在设计领域里,我很欣赏Thomas Heatherwick与他的团队。他们的创作领域是没有界限的,在分类自己的项目时是以“小、中、大”去形容,而不是建筑、室内、家具的思维。每个作品都有个很直接但是很有趣的概念,而创作与制作基本上分不开的同步进行。如果他们想出来的概念找不到施工团队的配合,他们往往到最后会排除万难的自己把项目建造出来。我觉得这种坚持与认真的态度是非常值得学习。

第7篇

关键词:灯光;景观设计;意义

中图分类号:[TU23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景观设计是依据建筑物的运用性能、处在的环境的对应标准,使用物质科学技术方法及建筑美学理念,创造性能合理满足大众物质及精神文明需求的生活环境。灯光是一个极为关键的美学元素,能够形成空间改变空间或者破坏空间;灯光直接影响到人对物体大小、形状、质地和色彩的感知,在对室内空间关系的调节上起到重要的意义。

二、灯光在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一)灯光可以创造室内各种气氛

灯光是开创空间氛围的魔术师。灯光具备透射、折射、反射、散射等性质,具有质感和方向性,在特定的空间内会产生多样的装饰意义与不同的表现力,如强弱、明暗、柔和、对比、层次、韵律等,也会赋予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凝重、苍凉、舒展等。现代建筑由于灯光科技的提高与普及,室内灯光环境具备了丰富的语汇,在提供普通功能照明的同时向精神层面发展,用艺术的照明手段体现照明内涵,催生室内不同空间的个性特征,使室内空间环境贴切地烘托出鲜明的空间气氛。不同的空间给人的感受不同,形成特定的空间性格,空间设计正是要追求空间性格的差异,追求特定精神需求的空间气氛,满足人们丰富的空间心理知觉感受。灯光具有令人感动的魅力,可激发自由、丰富、灵动的联想。灯光通过强化、弱化、虚化、实化等特有的表现手段,可渲染特定的空间氛围,塑造各种不同的空间性格,使室内空间这一物质存在上升到精神的高度。空间与灯光环境融合会提升其精神含量。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深刻地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设计空间就是设计灯光”。

(二)灯光可以加强室内空间感和立体感

室内空间的不同效果,可以通过灯光的意义充分表现出来。研究证明,室内空间的开敞性与灯光的亮度成正比,亮的房间感觉要大一点,暗的房间感觉要小一点;充满房间的无形的漫射灯光,也使空间有无限的感觉,而直接灯光能加强物体的阴影,灯光影相对比能加强空间的立体感。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可以利用灯光的意义,来加强空间视觉中心点,从而进一步使空间主次分明,得到完善和净化。在许多商业空间中为了突出新产品,通常采用亮度较高的重点照明,而相应地削弱次要的部位,获得良好的照明艺术效果。如趣味中心,也可以用来削弱不希望被注意的次要地方,从而进一步使空间得到完善和净化。许多商店为了突出新产品,在那里用亮度较高的重点照明,而相应地削弱次要的部位,获得良好的照明艺术效果。

(三)室内灯光可创造极佳的艺术效果

灯光设计的合理与否,既关系到各房间的功能使用,又影响着装饰效果。在特定的环境中按照灯光源的颜色、大小、形状、位置、方向等的变化,配合人和物的数量、位置、动态等的变化,能够充分显示出灯光的各式各样的表现力,创造出丰富的环境艺术效果。

1、灯光能够造型

灯光存在,就会出现阴影及这两者过渡的变化,从而产生灯光影效果,它对人和物能起到造型意义,使人和物具有立体感。如果妥善地改变灯光的位置和方向,不断调节灯光的灯光量和灯光强,就能够呈现出明暗、浓淡、轮廓等的灯光影效果,显示出灯光是能够造型的。

2、灯光能够作成雕塑

灯光无论从物体的内部出射,或从其外部照射,都能将物体作成雕塑。上述内装彩色灯的冰雕是灯光从物体内部出射的一个例子.常见的进口大厅中的巨型花灯,从其内部和外部用灯光照射,就能够作成明暗变化的雕塑。

3、灯光能够作成绘画

在墙体内部装灯,将金属板或陶板作出图案或花纹覆盖在墙面上,灯光从墙体内部透射出来,作成墙面上的绘画,具有显目的装饰意义。

(四)灯光可以用来聚焦重点,突出特色

灯光在现代化空间展示中聚焦视觉重点、突出核心形态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是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视觉焦点能打破空间均质化所造成的单一形式的视觉现象,防止产生视觉疲劳,其手段是运用视觉感受的差异性原则制造等级偏差以强烈地吸引视觉的注意力。灯光集束于某一点,从而降低其他区域的亮度达到突显目的,使主次轻重一目了然,空间重点得以强化。在室内环境中有些节点细部、家具、陈设、饰物特别是装饰艺术品如雕塑、壁挂,在比较重要的视觉位置上,需要用适当的灯光的渲染来表现,加强其个性与特色。例如:商场为了突出商品做的重点照明等,没有重点就没有艺术而落入平庸。强化灯光的明暗对比能把表现的艺术形象或细节体现出来,形成抢眼的视觉中心,极高的对比还能产生戏剧性的艺术效果,令人激动。

三、结束语

建筑物室内空间是建筑物的一个内在世界,它需要一种自由形式的物质来将其展现出来。灯光是一种艺术语言,向人们讲述了设计师的整体思想理念;灯光是看不到的软件,是设计的工具,建筑师能够适应它展现出其自有独特的才华。灯光是建筑创造的一个广阔的领域,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景观设计有了更高水准的准求,而灯光景观设计已然成为一种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朱增祥.景观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赵思毅.室内灯光环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戴志中.灯光与建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第8篇

关键词:寒地;住区;儿童游戏空间;空间布局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说:“儿童的生活即是游戏。”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我国儿童人口数2.22亿,占世界儿童人口的13.8%,占全国人口的16.6%。空间是游戏的承载体,住区是其活动发生频率最高的场所,而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儿童游戏空间缺乏早就成为社会问题,导致整体城市人文建设中的缺陷。因此,针对住区儿童游戏空间的优化设计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一、研究现状及问题

儿童的空间权益是儿童权利在城市空间中的集中体现。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已引起国外的关注,继年来相关学者的大量研究实践造就了当今国外儿童游戏空间理论较全面的体系发展。但在我国相关研究仍处于一个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忽视国情发展与地域特征,理论与实践脱轨

近年相关研究人员将欧美及日本等国家一些优秀理论研究的成功实践引进我国,以望进行问题的解决与创想提升。但国外的全开放自由冒险式游戏场理念在东西方的地域、民族文化与国情发展的迥异的背景下不是十分适宜。查阅近五年来的相关著作及论文,其共同存在的问题突出体现在空间研究框架粗犷,结论概象化,缺乏具体数据支撑及对实际落实问题全面细致的思考,以致理论与实践各自为政,之间没有一个很好的纽带关系,实质停滞不前。

2. 研究方法和范围局限,结果与实质的偏差

学术研究方法单一,整体包含两种倾向。一种倾向于运用理论研究法,对儿童游戏基本理论及场地设计的解读和诠释,缺乏对复杂真实的儿童游戏现象的深入了解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理论发展。另一种则倾向于对儿童游戏实践的经验总结,缺乏理论提升。二者思维及视界范围均不够广,针对问题表象,多就单一的空间要素点进行研究,提出构成标准,而缺乏对问题根源的挖掘和实质性的思考,导致研究结果与实质的偏差。

3.缺乏结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就“空间”论空间

对游戏本质及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忽视儿童的生理心理特性及儿童与游戏、空间载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习惯以成人的视角来看待、预想解决儿童问题。习惯将儿童游戏场与住区内其他公共活动场地分割开,缺乏系统研究及整体理念,就“空间”论空间,导致实质问题根深蒂固。

二、调查范围及对象

鉴于儿童空间现状及设计理念的缺乏问题,2013年3月开始对长春市多个住区开展实证研究,并强调不同区位环境、设计理念和设计实施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现状调查并和综合分析。

2.1调查范围

选取分别为位于长春市南部,东部及西部的较具代表性的,分别为九十年代新城市主义模式下具备完整意义的长春明珠小区、二十一世纪初建设的具有“街区”特征的亚泰花园综合住区以及散点式分布的锦江花园住区展开为时四个月,由冬季到夏季的住区儿童游戏场地的使用状况及儿童的活动状况的调查研究。

2.2研究对象

据初步调研结果显示,3~6岁学龄前儿童对住区内儿童活动空间有较高的利用率,由于该年龄段儿童不具备完善的沟通表达能力,外界匮乏对其活动规律的关注,因此,研究对象界定为该年龄段的儿童(见表2-1)。

2.3研究方法

针对儿童游戏空间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结论建议的得出进行夯实基础。

2.4基础理论研究

经过理论研究分析表明,儿童活动空间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4.1对未知事物产生好奇,形成认知

认知理论体系认为:“儿童基本上是通过自身的感觉来认识事物的,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认识世界的。当所获取的信息与已知的事物发生矛盾的时候,就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感,对看到的有意思的事情或是引起注意的事物时而形成的环境意向,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形成对环境的认知。”

2.4.2空间具备可造性,诱发儿童兴趣

库珀. 马库斯和亚历山大分别在其著作《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和《建筑模式语言》中强调:“一些冒险性及无定式空间场所是真正符合儿童心理需求的游戏空间模式,其更能激发儿童内在创造欲与表现力,引发儿童的兴趣活动。”

2.4.3“旧活动”的持续,引发“新活动”的产生

《交往与空间》中提出:“有活动发生是因为有活动发生”,空间形式、人与活动之间的复杂紧密关系,空间布局位置的可达性及尺度形式的亲人性是活动发生的空间诱导因素。时常有活动发生,从而引发更多的自发性活动的产生与持续。

三、现状问题及行为心理需求分析

3.1现状问题

通过21个小区的调研发现,近40%的小区内无儿童游戏活动场地,而在具有儿童活动场地的小区中100%的小区仅停留在“场地+游乐设施”的简单传统模式,儿童基于场地内容活动形式单一。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1缺乏地域性特点的塑造,空间形式与内容单调

75%的住区儿童游戏空间形式及场地内容传统单调,在应必备的“场地、游戏设施、空间高差与私密性的变化以及冬夏季节特色差异”这空间内容的四大件中往往仅包含前两者。不具备吸引儿童进行持续性活动的空间内容,数量及面积不足,内容及场地的关系无明确合理的设计。忽略地域气候特色,而北方独具特色的作为冬季儿童户外活动最具吸引力的冰雪游戏在住区内也无此空间的设计考虑。

3.1.2缺乏考虑儿童行为心理与游戏特点,空间设计布局不合理

在空间布局上,缺乏考虑儿童行为心理与游戏特点,不能提供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游戏设备及进行多种游戏选择的设施与活动空间,游戏设施尺寸不适合儿童身体比例,用地面积普遍200左右,据国家规范内容规定,其尺度规模只符合组团以下级别,形状及位置因素导致其面积有效使用率下降到50%以下。空间缺乏复杂性,所提供的环境信息缺乏刺激性,不能满足多种感官体验的需要。

3.1.3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制定模糊,设计空间缺乏具体数据

我国在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的相关规范还很不健全。目前仅有《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2002年版)中提出应该在居住区的公共绿地设置儿童活动场地,但是对于具体的活动面积、指标、规模、构成要素、质量水平以及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等并没有细致说明。

3.1.4管理制度上的盲区,导致审批上缺失限制力度

政府及管理部门对儿童空间缺乏概念意识,设计人员在做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对儿童空间并不够重视,在场地设计时还仅为参看以往案例及规范图集的方式进行设计,没有真正参照儿童心理及生理需求、游戏特征的研究成果,更无结合实际进行研究。在实施过程中也经常会因为甲方的经济性要求而临时取消,或在施工时临时改变用地、缩小尺度面积。而开发商的大打“教育牌”也仅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对儿童的关注度仅停留在表面,未真正从儿童心理出发,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

3.2 行为心理需求分析

此分析主要侧重于自身生活的需要以及环境的“诱因”。 “需要”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需要。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应作为高质量游戏空间的设计基础源头理论而得以高度重视。儿童活动空间为了达到一定的舒适性,并注意不被现实所同化,成为符合儿童心理和生理所需的可利用的活动领域。一般行为心理需求分析主要体现在一以下三个方面:

3.2.1环境理论

3~6岁儿童以已有知识基础――发现新奇――激发求知欲为结构进行持续的环境认知。因此,丰富、多变、趣味的物质环境便是儿童不断获取新认知和获得成长的基础。此外,与各年龄段的人群接触,有益于其开放视野,更全面的认知周边世界。

3.2.2场地布置

考虑游戏活动的安全性,突显位置场所的边界位置,填补儿童安全意识差的不足。场地设施具备灵活性、可变动性以开发儿童创造性及探索精神。提高空间的丰富性来满足不同的空间体验和活动需求。

3.2.3实质需求

儿童活动具有季节性,时间性,同龄相聚性,随意性及就近连续性与亲自然性的等特征。如何将活动特征与空间环境很好的融合,实际访问得知儿童活动的实际空间需求(见表3-1)。

四、住区儿童游戏空间优化设计建议

我国当今仍属于儿童研究的萌芽阶段,各方面体系均不成熟,值此提出一些具体可实施性措施和突破性设计建议及思想方法:

4.1注重人文思想建设,强调规划编制的思维导向

规划师应秉持整体和谐发展的理念,转变传统思维,进行综合权宜思考设计,将儿童游戏空间列入规划编制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尤以住区空间为突出。注重人文精神建设,打破角的思维模式,将“视重点”转向儿童,进行“亲儿童型社区”的打造,对其需求进行社会性关注,为其在城市中的空间权宜争夺一席之地。

4.2结合实地调研的理性分析,关注儿童行为心理需求的设计方法探究

当代儿童的活动状况多为环境物质条件决定行为,形成惯性需求,场所形成往往简单,缺乏理论依据。而理论研究则偏重于从儿童行为心理出发进行环境物质的设计创造,缺乏现状资料及场地调查。出现实际现状与理论研究的断节现象。

因此提出将二者调和,使三要素形成良性循环,进行综合性思考。

由儿童行为心理需求及实际场地条件出发进行结构的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的互促性回环设计法。

4.3按照不同的空间结构层次,创造适合儿童活动的场地和领域

4.3.1正式性游戏场所

空间结构

主要活动场地以“完形”为主,予以相接灵活多变的空间提供进行趣味探索性游戏活动。具备动静分区等空间结构层次(如表4-1)。

竖向设计 利用小区内的微地形,如土丘、斜坡、平地或台阶坡道创造出丰富的地势空间变化

(二)选址位置

将儿童游戏场地结合设计形成小区公共活动空间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可达性,形成位置便捷易达儿童多发生的活动多附近逗留活动居民对其产生隐形的看护作用的模式,以促进儿童安全活动,避免发生突发性意外事件,增加活动发生的随机性以促进儿童自然聚集,避免发生突发性意外事件,保证儿童活动安全,增加活动发生的随机性以及促进家长之间的邻里交流。

(三)场地分区

儿童活动场所不宜有视线不能及的死角,因此不提倡设置私密空间。以开放性空间――半围合的半私密性空间结构为宜。满足其开敞式玩耍及躲藏等趣味需求。应3~6岁儿童社会意识的逐渐更变,宜设满足其集中与单独等不同活动需求的场所(表4-2)。

(四)空间布局

自由与创造是儿童游戏的精神内核,空间布局设计不应定式,可设置一些可以动的器具、材料、半成品及空地等,满足儿童的多变特征,使孩童对此进行控制改变,创造想象,通过游戏改变游戏环境进而发生更多的游戏来满足需要,而不仅仅是去适宜环境与设施。

(五)地域特色

考虑北方冬季寒冷多雪的地域性特点,可结合小区湖面、水池、山坡进行设计或以单独的硬质铺装场冬季浇灌等形式设定冰雪游玩区。以为儿童进行北方地域特色提供场地。儿童的自发性活动受季节及天气的影响较大,在北方儿童冬季活动受限严重。在住区内应设一个室内的公共活动空间,以便在季节及天气不便利户外活动时也可提供活动交往场所。

4.3.2非正式性游戏场所

儿童活动遍布小区的公共空间,除去专设的儿童游戏场所,一些广场、绿地、街道等设计时都应考虑到儿童群体安全及方便,在住区形成连续性空间,使儿童活动随处可行,不单一局限。

4.4注重实施的可控制性,强调规划管理的全过程

合理建设之后管理部门应对游戏场地进行妥善管理控制,配置智能监控系统定位,进行定位图像回传,使家长及保安更好地对儿童进行监护,为儿童安全有效活动提供保障。

4.5加强规划审批力度,保证规划编制的有效落实

建议在控规修规阶段加强方案指导性,对规划审批进行支撑控制,保证规划编制的有效落实。

4.5.1场地面积

按人均活动面积3.2,儿童比例17%计算,不同人口规模的住区设置相应面积的场地。大型综合性住区应按居住级别分类,小区级设置一个综合性的,设施配备完善的儿童游戏场所,组团间各一个绿地游园级游戏场地;用地极为紧张或公寓式住区可降低相应要求。

4.5.2日照要求

在儿童活动最集中的9:00――11:00时和14:00――16:00时应满足场地二分之一以上的的面积不在阴影范围内,并有配备种植落叶树木以满足夏季乘凉,冬季不挡光的需求。

4.5.3场地与周边建筑的D/H

场地正南满足上述日照要求向不宜有高层建筑遮挡,建筑与场地间宜有D/H=1:1的退让距离。为了满足视野的开阔度及公共空间的舒适感,场地与周边建筑的D/H应不小于2。

4.5.4设施配备

按不同级别进行合理的的场地配置(表4-3)。

五、结语

本文仅以寒地为特定区域点进行研究探讨,其他地区因地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差异而各自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在此希望全社会,尤其是规划专业人士能够广泛关注儿童的行为心理需求,增强深入、细致、客观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为儿童乃至其他社会群体打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及生活环境是我们规划人务必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也对社会的和谐均衡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克莱尔. 库珀. 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克里斯托・亚里山大.建筑模式语言.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3]扬・盖尔(Jan Gehl).交往与空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01

[5]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资料集(第七分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第9篇

所以他定位的十个派别比如:

单身公寓派(旅行与性,迟滞时期的游荡)、哈比达派(理性主义,从零开始思考,欧美舶来文化)、清里食宿公寓派(在旅行中逃避都市,断片性,家庭的团结)、独门独院派(同样依赖房产信仰,但不靠照片而靠种类做判断)……

而写下这些细腻、冷静的思考之后,隈研吾也开创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

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见到隈研吾本尊也是在“十宅论”多年之后,先生已然成为建筑大师。

别人评价他“对环境、场所都表达出非常谦逊的态度”,他兴致勃勃地讲述他建筑的案例,比如从一个木头玩具衍生出千鸟格概念变成一座木头组合起来的大楼,比如从石榴的切面想象到屋顶的层次;从艺术家歌川广重的画作解析空间不同的层次……

他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的时候经常用点彩派来表述他自己的想法,把写实的东西用点彩的方式做,就会有通透感。

建筑师吴耀东说,日语有一个词叫“Komorebi”,意思就是阳光打过后斑驳的影子,这个词对解释隈研吾先生的意思非常重要,追求的是一种阳光射进来,斑驳的影打在地上的感觉“nakadoma”,意思是在室内室外间的过渡空间,带土地的。隈研吾先生设计的那个长岗市政厅就是“nakadoma”的延续。

Q = 《北京青年》周刊A =隈研吾

隈研吾演讲的题目便是“以小见大,油然而生”,这无疑是日本人式纤细的另外一种表达

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满足于现状始终抱有梦想。我想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这是多么重要的两点。隈研吾如是说。

Q:您提到把木质的材质运用到建筑当中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种小型规模的建筑和大型建筑,和我们现在的建筑是不太一样的,因为您已经在不同规模建筑中都应用了木质材料,那能不能给我们进一步解释下如何把木质材料运用在不同大小的建筑当中去?

A:对于小型项目,使用木材很简单,因为基本上我们用木质材料就可以支撑整个建筑物了。大型的项目用木质材料,解决方案就是我们要去结合金属和木材,把木材和钢筋混凝土结合在一起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它们本身的属性不一样。但是金属和木材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我还有一个理念,就是它不能太大,30厘米就是我们设置的一个基本项目的基本组件大小的规模,我们创造出充足的空间,然后把木材和金属进行结合,在某些地方进行空间的调整,去支撑整个屋顶的结构。有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把木质材料应用到大型的项目中,也就是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技术,有一种板材,用在这种结合木材和金属材料的结合的过程中,能够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简单。

因为木材本身在出现火灾的情况下是非常容易被毁掉的,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会使用阻燃物来对木材进行处理,让它不那么易燃。通过阻燃物木材处理这种新的技术,让我们把木材用在大型的项目中去,这是技术的推动,十年之后,这种应用要比我们现在的应用更加简单。

像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在日本是很常见的,地震给我们很大的教训,海啸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它的力量足够摧毁钢筋混凝土的结构。

当地的居民,并不会在水边修建自己的住房,他们会把这个房子搭建在高出海平面10到20厘米的平台上,因为他们知道每60年、100年就会遇到一次海啸,这个地区的自然现象是非常有规律的,这些经验就是一代又一代地传下来。

但是在20世纪,我们好像把这个经验忘掉了,变得非常傲慢,我们觉得混凝土非常强大,就用混凝土结构修建建筑物,这是非常大的一个错误。我们应该回到过去谦逊的状态,尊重自然,我们需要对建筑进行相应的设计和调整。

在这之后,日本的年轻设计师开始做木质房屋,在海啸来袭之后,你就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木质建筑出现在相关的周刊和杂志上面。

Q:我们常规推敲一个对象的时候,会放在一个非常大尺度的环境中去推敲它应该具备的尺度,我相信建筑师的视角可能会反过来,从人或者相应的参照物的系统推出去,隈研吾先生如何推敲?是不是有一种平衡的能力或者技巧来做到这一点?

A:在景观设计中,我希望做全部整体的设计,我不希望它跟周围的环境分开,在温哥华Alberni by Kengo Kuma的这个项目,也做了一些花园等景观,但是这个建筑中的花园和街边的花园是一种延续的效果,我们看到苔藓和竹子,就好像用它做了一个地毯一样,这是一个结合,我们用真的苔藓,做了个像地毯的景观,是一个非常好的衔接。

在20世纪,建筑师可能只需要考虑到建筑本身,而景观设计师是在建筑完成之后才加入整体设计的,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系统,对于整个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发展都不是特别好,我认为这个过程应该反过来,景观先来,先对环境考察。

内部的居住空间以及外部的美观效果怎么样实现平衡?

以Alberni by Kengo Kuma为例,这个曲线其实是为了打造出一种独特的体验,从房间的内部可以感受到。这样的一个曲线,意味着建筑的顶层会有更多的空间,更多的平衡,其实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个曲线来实现,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这个探索的过程,寻找平衡的过程,并不是说单纯地在创造某一种形状。因为在20世纪的时候,大家可能像去设计一个雕塑一样去玩弄这些形状,但是@个项目本身,每一个曲线我们都是要跟周围的环境和周围的状况去进行呼应。

Tips

隈研吾先生在2015年受到北美顶级开发商Westbank西岸置业集团委托,要为温哥华带来一座拥有全新感官体验的新高塔。项目面向精英层和高净值人群,达到投资和入住价值的最大化。建筑位于温哥华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大街Alberni,是隈研吾在北美的第一栋大型住宅项目。设计将Ruben元素融入得恰到好处,公共空间采用了日本的青苔花园形式,并且加入隈研吾独特的“木质元素”。在温哥华市中心史丹利公园旁Alberni by Kengo Kuma豪宅项目中,采用全新的方式,用两道内切弧线创造出其妙的平衡感,使宽敞的开放露台成为私人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的过渡。

延展阅读

负建筑

《负建筑》是一本不止于谈建筑的建筑书。作为建筑,何为“声”?何为“负”?在隈研吾看来,负建筑绝非是失败的建筑,而是人类真正需要的建筑。

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得意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