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水利发展趋势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7 16:28: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水利发展趋势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水利发展趋势

第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资源平衡;开发;利用;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70-1

1 水利工程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水利工程主要是指通过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地区均衡,防止洪涝灾害而修建的工程。由于自然因素和地理因素的影响,各个地区的气候不同,河流分布也不同,这就造成全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匀,比如西北地区为严重缺水地区。为了满足全国各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我们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实行南水北调等工程,一方面可以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满足缺水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主要有:①水利工程的修建要从全局考虑,具有很强的系统性;②修建水利工程,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或者对自然植被的破坏等;③工作环境很恶劣,条件复杂,要考虑到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还有受力承受强度等问题;④水利工程造福于人民群众,有很好的群众基础;⑤水利工程规模比较大,耗资巨大,技术要求高,工期较长。

2 目前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

我们讲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主要是将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总的来说,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持续发展。水利工程项目不断增加,灌溉面积不断扩大,解决了很多地区的饮水困难的问题,提高了水利工程项目的供水能力。水利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有利于保证国家和社会安定,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点说明:

2.1 节水灌溉事业稳步发展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大力兴建,为农村的节水灌溉事业提供的便利条件,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2 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

修建水利工程,帮助了很多缺水地区的人民解决了饮水问题。改善了农业发展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步伐,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3 防洪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水土保持工作也在稳步进行

通过修建大型的水电站,可以提高泄洪能力,控制水流,避免洪涝灾害的出现。大力种植保持水土的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扩大绿化面积,全方位治理水土流失问题;

2.4 农村的水利水电项目得到不断发展

农村很多地区都在进行良种实验、推广先进的技术、防止虫害对粮食作物的侵袭等基本建设,有利于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步伐;

2.5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法制建设等工作稳步推进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追随网络时代的潮流,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和法制建设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3 水利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水利工程的特点和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来看,水利工程的修建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可用淡水资源不断减少,能源短缺等情况的不断出现,改变这种现状,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主要是:

3.1 在防止洪涝灾害的工作中,要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紧密结合,注重水利工程的后期管理

加强河岸的绿化面积建设,禁止滥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充分发挥水电站的作用,提高泄洪能力和蓄水能力,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决策。

3.2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朝着综合性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人们的水资源利用不仅包括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还有工业用水。我们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污水的处理,净化污水,节约水资源。在农业方面,采用滴灌技术,使水资源能够被植物充分吸收利用。

3.3 水利工程的作用不断的得到延伸

水利工程不仅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和工业需要,更加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水利工程不仅可以减少洪涝灾害,还可以为人们的生活用电提供方便。如三峡大坝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可供游人旅游参观,为附近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水利工程的建设,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3.4 修建水利工程时要注意环境保护,减少生态破坏

在水利工程的修建过程中,注意转移一些动植物或者人文景观,减少因为修建水库而造成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文物被掩埋等问题,减少经济损失。

因此,修建水利工程是国家的经济命脉。随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合理调节水资源的分配,实现区域平衡,从而为后代子孙造福,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刘红.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与需要[J].黑龙江水专学报,

1994,(02).

[2] 董哲仁.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与补偿[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

第2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下,在农村地区推广高效的节水技术是一种必然趋势。农田水利节水技术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农业发展离不开水资源,但如何合理并节约的利用水资源,是水利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以来都是以粗放式进行,对水资源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灌溉技术。根据国内外的科技发展情况和近期的水利发展趋势,介绍了农田水利事业的展望和科技发展。

农田水利技术的发展趋势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直接为农业增产而服务的。我国初步规划到本世纪末在农村水利方面的奋斗目标是:争取新发展灌溉面积8 500万亩,增加排水面积4 800万亩,改善盐碱地和渍害低的农田5000万亩。对大中型灌区输水渠道积极采用防渗措施,对80%以上的井灌区采用微灌,解决了农牧区人畜饮水的困难。

1.1 节水技术

节水技术是国内外都很重视的问题,也是扩大灌溉面积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当今大多数灌溉土地的使用方法都采用地面灌溉法,所以我们在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和提高管理水平方面已经进行了长期的发展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有效的成果。近几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新型灌水技术是间歇式灌水法,这种灌水技术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间歇地方式向灌水沟送水,造成涌流状态,使沟内水流加快,推进速度,并使水分沿程入渗均匀。这种灌水方法比一般的灌水法省水 30%~50%,在有风的条件下,灌水效率要比平时高出很多。我国近几年在地面灌溉节水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如在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灌溉方面研究出了既节水又增产的灌溉技术,旱田地膜覆盖灌水技术等,在井灌区区管道输水代替明渠输水,洼灌中采取大面积水平洼灌等都具有很好的节水效果。

1.2 调水技术

该技术在美、日、法等国应用较广,有明显提高用水效率的作用,并且有节水节能的效果。自动化灌水技术,在日本和欧洲已实施多年,因投资大,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尚未能进入大面积应用阶段。国外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除采取节水措施外,主要是搞调水。已实现的较大调水工程有:例如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年调水150亿~200亿m,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270亿m。大规模调水工作,将灌溉工程技术、机电提水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并促进了灌溉经济分析、灌溉生态环境等灌溉学科分支的发展,并解决了一系列规划、设计、施工、提水、环境评价等技术问题。

1.3 节能技术

节能和节水是息息相关的,是分不开的,所以国内外普遍在节水的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

低压喷、滴灌系统以及太阳、风能在农田水利方面的应用,是节约能源的主要措施之一。

二、推广农田水利技术的必要性

我国农业生产受耕作技术和耕作习惯的影响,长期存在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情况,在很多地区都存在对水资源的浪费。农业是用水大户,如果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水资源,那么,就会对农业周边的城市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在农业产区推广农田水利技术,可以再很大程度上控制农业粗放型生产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2.1 从农业增长增收的角度来讲,完善农田水利节水技术可实现有针对性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使建设生态农业成为一种可能。在进行水资源的调配的同时,进行各类农业技术革新实验,再通过农业技术革新实验对农田水利利用技术进行革新,这种相辅相成的方式既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也有效地利用了水资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2 从较大的背景上来讲,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的极其不平衡,然而我国的农业产量分配的也不均衡,这就造成了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资源匮乏,如果再不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那么就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紧张。尤其是目前我国农业产区先进生产和灌溉技术的推广不够,大面积灌溉在成大量的水资源蒸发和流失,没起到实际的灌溉作用。

三、国内农田水利节水技术发展新思路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水利设施与灌溉技术存在差异,开展农田水利节水技术工作可以改良灌溉方式、改变储水和蓄水方式,进而实现对水利资源的合理利用。

3.1 优化农作物结构,推广节水种植技术

对于不同的农作物,它的需水量也就不同,在实际种植作业中,可采用不同作物间作的种植模式,改变单一的种植模式,调整农田作物的种植比例,根据当地水资源情况,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情况下适当推广抗旱品种,进而使得灌溉区域用水量降低,达到节约是资源的目的。还可以在部分地区推广节水种植技术,特别是用水量较少的地区,可积极推广坐水点种技术,进而提高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2 改变灌溉方式,推广系统灌溉模式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沟灌、管灌、滴灌喷灌等技术,然而在一系列的灌溉技术中被应用次数较多的主要有沟灌、喷灌和管灌。农业生产要依托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为了节省灌溉成本,农业生产者发明了沟灌这一传统的灌溉技术,利用河流周边的天然水道,进行灌溉。这种灌溉技术虽然节省成本,但灌溉效率相当低下,在水资源的输送过程中,大部分都会流失和浪费。根据这样的情况,水利技术人员应针对农田水利运行情况和水利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灌溉方案。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使用覆膜技术,进一步提高灌溉效率,改良沟灌,建立系统的沟灌模式。除了改良沟

灌以外还可以在种植农作物类型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技术,这些灌溉技术由于将水流转化为水滴、水雾,就等于直接降低了灌溉的用水量,对水资源的节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灌溉技术,利用地下管道实现回流,从而很大限度的控制了水的消耗和浪费,一般情况可节省用水量达到50%左右,灌溉效率还可以提高 10%左右。

结束语

发展农田水利节水技术,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改变我国农业生产中对水资源不能进行合理利用、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从大的方向上讲,推广农业节水技术,也是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建立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农田水利科学技术应紧密围绕上述问题,重点研究节水、节能、节约投资的技术措施,对现有工程进行挖潜改造,同时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在促进农业生产中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将我国农田水利科学技术提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曾光慧.推广节水技术带动农业发展[J].贵州农机化,2004,(2).

[2] 李哲,王尚勤,张晓东.我国节水技术现状及发展[J].农机化研究,2003,(1).

第3篇

1农田水利技术的发展趋势

我们之所以建设农业水利设施,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农业的产值。我国初步规划到本世纪末在农村水利方面的奋斗目标是:争取新发展灌溉面积8500万亩,增加排水面积4800万亩,改善盐碱地和渍害低的农田5000万亩。对大中型灌区输水渠道积极采用防渗措施,对80%以上的井灌区采用微灌,解决了农牧区人畜饮水的困难。

1.1节水技术

当前全球都非常关注节水技术,只有合理的利用该技术,才能够真正的实现集约发展,才能够扩大灌区规模。目前我国的很多灌区在浇灌的时候都是采取地面浇灌措施,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如何完善此技术,提升管理能力。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灌溉工艺,即间歇式灌溉,该技术的优势是它能够间断的灌溉,形成涌流模式,使得沟渠之内的水流速率变快,而且保证水能够很均匀的渗透到其中。该措施较之于常见的措施来讲,它能够节省大约百分之五十的水,如果浇灌的时候有风的话,效率还会提升。我们国家最近几年积极的研究节水技术,而且也获取了明显的成就,像是旱地覆膜工艺,而且在井灌区通过管道来代替之前的明渠。

1.2调水技术

这个技术目前非常受外国的欢迎,像是美国以及法国等应用较为普遍,通过使用这个技术我们能够显著的提升工作效率,而且能够实现节约的意义。在很早之前,欧洲国家就已经开始自动灌溉技术,由于花费的资金太多,表面效益不显著,所以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其他国家在面对水资源数量较少的时候,除了使用节水方法之外,还积极的开展调水活动。当前最为显著的案例有如下的一些:例如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年调水150亿~200亿立方米,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270亿立方米。通过开展大范围的调水活动,此时的灌溉项目工艺以及机电技术等都得到了相应发展,而且带动了灌区经济进步,生态建设工作也得以顺畅开展。

1.3节能技术

我们都知道,单纯的开展节水工作无法获取显著的意义,因此必须搭配节能技术。比如低压喷灌和风能技术的使用就是非常显著的体现。是当前节能的关键方法。

2推广农田水利技术的必要性

由于受到耕作工艺以及习惯等的干扰,目前我们国家的农业普遍面对水资源使用不当的现象,许多区域的浪费现象都比较明显。农业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假如无法高效使用的话,就会对附近的城镇带来较为恶劣的负面干扰,影响到相关单位的长期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在农业区域大体使用水利工艺,这样能够起到提升灌溉功效,避免浪费的目的。从农业增长增收的角度来讲,完善农田水利节水技术可实现有针对性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使建设生态农业成为一种可能。在进行水资源的调配的同时,进行各类农业技术革新实验,再通过农业技术革新实验对农田水利利用技术进行革新,这种相辅相成的方式既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也有效地利用了水资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我们国家的水资源布局不合理,农业布局也不合理,这就导致时空区域上的资源紧缺。假如不合理的使用水资源的话,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矛盾。

3国内农田水利节水技术发展新思路

第4篇

【关键词】 农田; 水利; 节水灌溉技术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一﹑目前农田水利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现况

我国的节水灌溉农业起步晚,发展慢,同时我国水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6%,是比耕地资源(占世界总量的9%)更紧缺的资源,水资源不足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灌溉方式的不合理,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下,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已迫在眉睫。这也是传统农业向高产、高品质、高效率的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经之路。

二﹑节水灌溉技术的概况

纵观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正在研究或已经得到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多达数十种。每种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各自的适用条件。只是一些技术上比较成熟,而一些技术还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完善。一般条件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包括输水方法、灌溉方法、灌溉系统、田间辅助等环节,下面分别进行具体分析。

2.1 输水过程中的节约措施

在漫长的农业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农业生产采取的大都是采取挖渠道把水输送到灌溉地头。但在输送过程中,许多水资源被蒸发掉,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专家调研统计,当前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灌溉渠道未能得到充分运用,一般来说仅有 50%~60% 的水被用于农田灌溉,剩下40%~50%的水并没有被输送到它应到的地方去,在水资源输送过程中,渗漏和蒸发是导致水资源流失的“罪魁祸首”,这些都表明节约农田用水的重点,是要搞好的输水环节,为农业用水开辟一条更节水的“道路”,这对于节约农业成本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2.1.1渠道防渗

为防止渠道渗漏,我们有多方面的材料选择。一般运用较多的主要包括干砌块石、浆砌块石、砼预制块、现浇砼护面等。当前水利建设运用较多的则是“ 三面光”渠道。在运用砼护面过程中发现渠道较小时则选择用U型砼渠,从而有效改善了输水流量,使得过水断面变小。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渠道防渗是解决渗漏的主要方法。

2.1.2管道输水

只要是渠道输水,在输水环节中总会出现水面蒸发、渠道渗漏等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发生,若采取管道输水就能显著减少这些输水损耗。如果对喷灌、滴灌和微灌等要求较严格时,则进行地面灌溉择就要选择低压输水管。以便达到更好的灌溉效果。

2.2 节水灌溉方法

通常所说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就是田间配水,当灌溉水被输送到农作物根系的分配方式不一样时,其产生的效果也存在较大的不同。由此节水灌溉方法可分为微灌、喷灌、灌溉渠道防渗、步行式灌溉等方法。以下详细讲解:

2.2.1微灌

现代农业生产中对于微灌技术的运用,常会涉及到的技术是滴灌、脉冲灌溉、微喷雾等。按照不同的方法划分,会有不同的分类。若按照设备性能进行划分就包括常压微灌和重力微灌;若按照灌溉设备的情况来划分则包括铺设于地下灌溉和地面灌溉。微灌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对农作物灌溉水量的消耗进行严格的控制,其包含的灌溉控制系统、水过滤系统、输水管道等结构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节约水资源。

2.2.2喷灌

喷灌技术的使用必须要结合相应的设备,一般采用的设备有加压水泵、动力机等,不过有时候也可以利用水自然下降的动能把水压缩在管道里,再经过喷嘴把水喷到空气中,然后完整而均匀的抛洒在整个田里,为农作物提供水源。从已运用的技术中来看,喷灌技术的运用范围是所有节水灌溉方法中最广泛的,其在所有的农作物灌溉中都能得到普遍的运用,是极值得推广的节水灌溉方法。

2.2.3灌溉渠道防渗

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常采用的的灌溉渠道防渗技术通常包含混凝土衬砌、石头衬砌、塑料薄膜材料防渗等,其已取得理想的效果。能基本解决渠道渗漏的问题。

2.2.4步行式灌溉

步行式灌溉的优势之一是其设备在拆装改进时非常的快捷方便,能够快速组装灌溉设备组,运用于拖拉机实施灌溉。步行式灌溉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从根本上实现节约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目标。

2.3 节水灌溉系统制度

2.3.1不完全灌溉

在灌溉时选择较为充分的方式能够保证水资源的较为充分的利用,但在单位水量中得到的产量并非最高。因此这种方法的运用有一定的限制。

2.3.2水稻薄浅湿晒灌溉

现代技术中对节水灌溉系统制度提出了薄、浅、湿、晒等,可以解决早期的水稻灌溉中的各种弊端,以保证良好的节水作用。

2.4 节水田间处理

不管采取何种灌水措施,主要是对作物根系活动层土壤进行湿润,这样才能达到让作物充分吸收水源的目的。主要方式包括了中耕保墒和麦秆覆盖。中耕保墒主要是利用在灌后把土表耙松,从而把毛细管切断处理的方法来阻止水分过分蒸发,从而达到节约水源的目的。麦秆覆盖主要是把麦杆切碎后铺在土表上,建立一层覆盖膜后防止水分蒸发。其原理与大棚蔬菜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种方法是目前运用的最广的田间节水处理办法,均已取得显著的效果

三﹑我国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节水农业技术虽具备一定的基础积累,在农业生产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重要的技术瓶颈,尚不具备为建设现代节水高效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以下几方面为笔者归纳的我国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趋势。

3.1应用生物技术充分挖掘植物本身节水潜力,从作物本身机能来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这一技术是实现用水从传统丰水高产型向现代节水优质高产型转变的关键性技术。但其技术研究在近期仍属于储备阶段,大面积应用时机尚不成熟。

3.2非传统水资源开发技术,其研发的主要内容应集中在解决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也是近期我国应大力支持与加大投入研发力度的重点内容之一。对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3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3S技术在不断推进节水管理高效化和现代化作物水分监测与信息采集、支持农田信息实时采集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是目前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加强这一工作的研发力度有利于技术的研发与大面积应用,将对发展节水灌溉农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3.4先进制造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促进了节水产品开发与升级换代,耗能低、环保化是节水灌溉产品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应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新材料,加快了节水产品开发进度,改善了产品性能,让节水产品为节水农业和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环境。

四﹑结语

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是发展高产,高品质,高效率农业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我国成为真正的农业大国的重要的一步,大力研究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是最大的前提,快速、大幅度地扩大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面积与范围,使我国的节水灌溉事业获得可持续发展,从而取得更好的节水效果、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普特,冯浩.中国用水结构发展态势与节水对策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3-5

第5篇

关键词:水利 统计 发展趋势

水利统计工作是国家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水利部门的重要职能。以下,笔者将从水利统计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新时期水利统计的发展方向,展望水利统计工作的发展未来。

一、水利统计工作现状

目前来看,水利统计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水利统计工作认识不足

许多水利统计工作人员对水利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显不足,重视程度较低。进行统计工作时态度不认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对于某些数据模糊处理,甚至出现自己估计数据的情况,最后导致了决策者的失误。还有的水利统计领导部门没有布置重点内容,平时不督查,也没有定期的抽查。导致开展统计工作时出现不能及时、准确、规范、顺利地完成水利统计上报工作。

(二)统计方法和设备落后

在许多地区基层水利统计中,互联网技术、表格填写逻辑审核软件、智能催报系统等未能得到广泛应用。不少县级水利统计单位数据收集和汇总还停留在原始的人工阶段,不仅数据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统计效率也十分低下,不能及时上交报表,统计成果迟迟出不来,延缓了上级单位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高素质统计人才缺乏

笔者了解发现,水利统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普遍有待提高。有的统计人员态度不踏实,认为一些水利数据指标如水资源量、开采量等只是看不到的数量,而且很难核对是否准确,对上级布置的任务缺乏深入实际计算和了解,也没有进行对比分析,甚至估计一些统计数据,交差时也是敷衍了事,责任感不强。也有一部分水利统计人员虽然思想比较端正,但是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对相关的统计法、统计制度没有深刻理解,不能准确地收集处理相关数据,没有掌握先进的统计方法,统计效率低下。总之,目前来看,统计工作十分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型统计人才。

二、新时期水利统计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统计队伍的建设不断加强

1、进入水利统计单位的门槛提高

为适应水利行业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水利统计单位势必会抬高进入单位的门槛,提高学历、能力等要求。实行统一的入职考试制度,对人员筛选也更加严格。

2、水利统计投入资金加大

为了更好地负起水利统计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责任,各政府单位对水利统计的资金投入必然加大。统计单位会逐步淘汰老化落后设备,引进先进数据采集设备,改善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生活条件,使统计人员在生活环境问题上没有后顾之忧。

3、改变工资制度

过去的统计人员工资制度明显不能适应行业发展,存在许多漏洞。水利统计单位会建立新的绩效工资挂钩制度、划分工资等级。对那些为水利统计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对于完成不了统计任务或者统计出现错误的统计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

4、建立统计人员考核新制度

新时期,水利统计单位会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如实行定期培训和考核,使业务人员熟练掌握水利统计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方法,尤其会注重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的培训。做到培训学习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水利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5、强化水利统计责任意识

水利单位会吸取之前对工作人员思想教育不够的教训,转而注重培养统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定期组织统计人员召开强化统计责任意识大会,让所有水利统计人员意识到水利统计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担负的重大使命。让统计人员心中对水利统计工作充满使命感、神圣感和责任感,从而使他们以更加积极饱满的心态参与到水利统计工作中去。

(二)统计方法的改革创新

为了适应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水利统计在实际工作的统计思路和方法必将发生改变。具体将体现在以下方面:统计内容从单一的数字信息转变为多样化的数字、文字、图像信息。统计成果变得更加简练直观,条理更加清楚,层次更加分明,逻辑更加严密。统计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从单一的统计信息向预测信息、监测信息转变。从传统统计向现代统计转变,构建新的统计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和核算指标体系。采用更加先进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统计理念转变,过去的水利统计大多数简单应付统计,新时期,统计将主要转向主动统计,变成一种服务,为群众的生活提供便利。

(三)统计工作职能更加明确

为了充分发挥水利统计作用,势必需要强化统计工作职能。具体措施如下:强化统计参谋助手职能,从水利统计基础工作入手,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强化各系统综合协调能力,使统计分工合作更加明确,信息共享更加方便。强化岗位监察职能,做到及时监督检查各项水利统计工作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对工作难点重点予以关注。强化信息反馈能力,及时地反馈各工程实时进度和效果,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三、结束语

随着当前社会国际化、市场化的不断加快,新时期水利统计工作势必要提高水利统计工作的主动性和适应能力。而统计队伍的加强、统计内容的转变和统计方式的改善是水利统计发展的必要前提。完善经济统计,健全社会统计,加强资源环境统计是统计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创新了统计方法,规范了统计制度,我国水利统计才能健康的、稳定地发展,才能担负起国民经济的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

[1]齐建荣.浅议水利统计工作[J].中国集体经济,2011

第6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设计方面还存在些许的不足,设计还存在很多不科学的地方,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因此,研究水利工程设计的问题很有必要。

二、水利设计工作的重要性

1、决定着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利设计中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影响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利设计中对设计方案的确定包括对方案的制定、对方案的设计以及通过比较各个方案来得到最优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步骤都决定着水利工程在投入使用后的质量与效果。根据我国工程质量事故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由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占到总事故的30%左右,由设计环节引起的工程质量事故则占到40%以上,所以做好水利设计工作能够对水利工程质量起到基本的保障作用。

2、影响着水利工程建设的成本。在水利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水利工程的规模、组成部分、施工标准以及所具有的功能做出合理规划,并在实际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予以落实,所以水利设计直接决定了水利工程建设中所需的基本成本,尤其是在设计方案的必选阶段,充分考虑到工程成本的方案将大大节省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资金投入。水利设计作为影响水利工程投入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节约水利工程建设成本的主要阶段,所以重视优化水利设计方案能够避免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浪费,对工程造价起到控制的作用。

3、水利设计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水利工程施工的进度受到施工人员素质、资金落实到位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起到指导作用的水利设计方案才是决定其施工周期的主观因素。在水利设计方案的拟定中需要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的任务、水利工程建设所处的地形、施工条件以及施工步骤等,如果欠缺任何一方面的考虑,就会出现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无法按照水利设计方案或图纸来进行施工,从而影响工程进度,所以重视水利设计工作,做好水利设计工作中的方案拟定与方案必选能够使工程建设在规定进度内完成。

三、水利工程设计的现状

在我国当前的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着一定的机遇,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挑战,在对水利工程的设计上,以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讲,从业设计的人员众多,但是在设计水平上良莠不齐,有些人是专业理论知识非常的丰富,但是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只能是对于空洞的理论进行分析,而有些设计人员是从基础的岗位上来的,实践经验是有了,但是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比较欠缺,水利工程行业对于设计人员在管理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且没有形成从业标准以及行为规范,造成了对进入设计行业的人员无法进行统一的管理我国当前的水利工程设计行业比较缺乏全面的复合型的人才,而且现有的大多数设计人员在思想理念上跟不上节奏,大多还沿用着过去的设计风格和标准,而没有对当前流行的设计理念有所研究,现在已经不仅是发挥水利工程经济价值的时候,而是更加的注重水利工程的生态价值,所以要在设计观念上有所更新,通过以上种种情况的分析,我国现有的设计水平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四、水利工程设计的发展策略

1、推行严格的勘察和设计招标程序

水利工程的设计要积极的引入竞争体制,实行招标制度,促使相关的设计单位提高危机意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设计工作,依据实际的情况,精心设计相关图纸。从另一个方面,还要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监督,督促他们提高设计质量,同时要根据现时对水利工程设计阶段的相关调整,将可行性预测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看作是两个阶段,将招标设计阶段与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合并为一个招标阶段,以求更好地进行招标设计工作。

2、加强硬件建设

虽然办公自动化已经较为普遍的运用于现在的单位办公过程中,可是在对水利工程设计单位进行审查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设计单位离办公自动化的要求还非常远,设计条件非常简陋,甚至连最基本的绘图仪、设计软件都没有很好的配备,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设计工作。有的设计单位甚至没有新版本的设计规范,依然按照旧规范进行设计工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设计结果的失误,从而给工程建设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增加设计人员比例,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

作为设计部门来讲,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占主要比例的应该是设计人员,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设计人员在水利工程设计部门中所占的比例往往不到50%,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的投资不断的增加,工程设计的任务量也会相应的增加,因此,必须增加设计人员的比例。除此之外,还应该重视对相关设计人员事业心与责任心的培养。

五、水利工程设计发展的趋势

1、认真开展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工作

水利工程要以“加强监管、落实责任、预防为主”为重点,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活动;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加强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隐患整改工作,做好各水库汛前和汛期安全检查工作,有效防止水利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让专职监管人员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切实落实水利工程的安全生产责任;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从而提高有关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水平。

2、向设计院承包水利工程方向发展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承包机构不断增多,如公司承包、个人承包等。设计院承包水利工程具有很多的优势,能保证工程质量,有效整合利用资源。

(一)节约资金目前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在建设中一般会出现资金浪费和流失的现象。然而设计院承包水利工程后,能节省大量资金,减少浪费。设计院由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节约建设成本。另外,设计院还能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保证设计方案在物料运输、流程、工艺布局等方面的合理性。通过简化流程,能使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更加经济,从而实现节约资金的最终目的。

(二)各部门的联系更加紧密设计院作为一个整体机构,它能保证采购、手工和设计等部门的统一。设计院可让工程师面对面地进行技术交流和沟通,避免出现独立工作和盲目工作的现象,防止设备采购、施工等环节出现失误。通过设计院整体决策,能克服水利工程盲目选择施工方法、选择设备等问题,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

3、水利工程逐渐走向美观化、生态化

首先,水利工程更加注重人的感观需求,既依托自然环境,有保护自然环境,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促进水利经济的不断发展,真正实现环境、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水利工程要避免影响生态环境,在遵循生态环境规律的基础上制定设计方案,工程设计要坚持人本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保理念。

六、结束语

在今后水利工程的设计中,一方面,我们要进行设计的再审核工作,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我们要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摸索合理的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第7篇

水利工程建设在其功能上划分,一般分为三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公益性效益。但是根据实际出发,大多数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主,在投资方面多数项目由中央投资、地方配套各个流域机构的参与,各省、市、直辖区共同组织施工,或是由地方投资、中央补给。而这些项目的法人代表并不是实际的投资人与受益者,所以在风险上也不承担问题,所以对于行为上,就难以去严格的规范。现如今,还存在着某些项目的法人代表干涉实地勘测、违规招标等等,给项目的开发与进展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而在实施阶段干扰施工的进展越权监管,直接导致各个相关单位的错乱,给水利工程的建筑施工管理带来了混乱,而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采用建设制度,建立具备资质的水利建设施工管理机构、成立有针对性的公司,或者在已有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机构上建立一些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在已有的人力资源上,最大程度的挥发人才优势,使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得到全方面的发挥,用项目承包的方式去承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落实法人代表职责,引入市场竞争的机会,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二、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利工程项目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要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一个相互协作,相互共赢的软件平台,同时也可以实现针对水利工程的信息、安全、成本、进度、质量的控制,从传统化向集约化进行转变。

(一)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在国外的发达国家从项目的开始到结束一系列过程中都是要通过互联网或是依靠电子的介质进行,且要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在施工现场实现信息化管理,能通过上网就可以掌握进展情况,结合上网技术,将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每一个参与的工作人员,在工程期间与结束后都可生成资料进行随时储备。

(二)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在我国的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都拥有与自己相适应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在用于勘探设计的信息上可以对设计人员的信息、项目过程与审核等方面进行管理。但是在信息处理上大多数企业在对信息的产生、整理、利用、加工上都还采用传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即利用纸作为介质进行的,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才会应用PROJECT或者是P3等软件进行现场的操作,且在全部过程中,信息的处理速度较为缓慢。所以在我国对信息的处理上还是相对薄弱的,且流动性很大,都是在现场几个监管人员携带简易式电脑记录成果,而在整个市场上的监管软件却几乎匮乏,且还在逐渐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但是速度也是相当缓慢的,管理现场也才刚刚采用摄像监管系统,用来监管施工现场的消防与安全,所以信息化管理相对于建设水利管理工程还远不可及。因为我国在水利建设工程管理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个别企业才使用信息技术的一小部分,还没有达到资源共享、随机交流、全面互动、所以信息化的道路还有相当长远的路要走。

(三)借鉴信息化管理的成功经验

信息化管理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依据这些进行计划安排与优化管理。同时在外部还应当进行信息的交流,只有实现了信息化才能实现科学的、高效率的、稳定的监管系统,实现优化与办公室无纸化、科学决策化的生产。在内部达到全网共享、专用的数据达到分级分权限共享,彻底实现快速监控,在网上就可以进行采集管理所需要的材料报表,从而确保所采集到的数据真实、安全、有效。实现管理层的消息可以直达各个相关部门,也可使各个部门的意见能快速的反应到管理层,实现水利工程项目在安全、物资、质量、造价、进度上的信息可以得到监管与控制。

三、加强风险管理水利工程项目

水利工程在建设与多方面原因上,都有着或大或小的风险,在过去,水利工程建设多以国家为主,参加项目的单位也大多都是国有单位,一旦出现问题也都是由国家承担,利益关系不大,所以风险意识淡薄,但是随着改革的开放,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多元化的开展,参与单位的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改变,风险的承担者不在是国家,而涉及到各个参与单位了,再有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事故的风险可能性越来越大,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则也会影响水利工程目标的实现,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事故,造成经济的损失。在于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在项目管理水平上仍然处于落后阶段,在管理上的主要问题有风险意识淡薄、相关的保险行业体系尚不成熟、没有相应的担保与保险合同范文标准,可供参考。

四、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具有美学性的水利工程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建设水利工程不在是仅限于其自身的用处了,而开始研发相应的精神愉悦层次,发展趋势也是具有美学性的水利工程建设了,通过利用施工所在地的人文特点,地理环境的优势,通过艺术的设计,把水利工程进行优化,充分运用美学知识,使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结合,使水利工程具有了观光的价值,同时还促进了水利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二)发展具有程序化的水利工程行业

为了更好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实施水利工程投资招标,引进竞争的机制,择优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充分的调动参与单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水平与质量,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水平,加大了控制水利工程造价建设的设计力度,使其不断向规范化、程序化发展。更好的服务于水利工程建设。

(三)发展具有标准化得水利设计行业

大力推广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化进行,提高设计的效率,加强设计部门与科研部门的联合,节约社会资源。通过设计与科研部门的衔接与全面的沟通,共同建设水利资源建设的规范性,推动标准化的进程。

(四)发展具有生态、多功能化得水利工程

第8篇

针对水利设施现状、地形地貌特点、气候条件等,加强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势在必行,应修建一批田间水池、沟渠和小型蓄水山塘比较适宜。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忽视了小型水利设施的重要性,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逐渐弱化,有的甚至已经失去了它本来应有的作用。当前老厂镇水利建设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水利设施功能减弱、管理缺乏、水资源没有很好利用

水利设施功能减弱:盘县老厂镇近30%的水利工程修建时间早,在70-80年代建成,当时的社会条件,水利工程主要依靠农民投劳兴建而成,工程标准低,运行使用了几十年,导致大部分工程都出现老化失修、效益下降等严重问题。管理缺乏:对于水利建设的投入与管理资金少,远不能满足基本运行所需费用。对主要用以农业水利为主体的建设没有积极投入资金开展工作,使水利建设与发展速度慢。水资源没有很好利用:由于管理不到位,一些田间水利设施大部分无人问津,有的变得堵塞、排灌不畅、杂草丛生、淤积严重,致使有限的水资源没有充分发挥灌溉作用。而且现在很多的自然村庄原来的大小池塘都变成了耕地,有的甚至经过长期的雨水冲刷变成了荒地,由于农民不知道怎么去统一规划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一些农民总是随意在良田上大肆开沟挖渠,致使浪费了土地资源和自然水资源,而且同时也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1.2传统灌溉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农业需求

目前老厂镇主要耕作方式为传统的耕作方式,农业科技种植技能与技术含量十分薄弱,在山谷底处水源条件好的地方,有2/3的农田还使用传统的大水漫灌的方式,极大的浪费了自然水资源,也冲走不少土壤有机含量。由于缺乏从事小型水利建设和改造人才和技术,使得现有灌溉渠道、小山塘等年久失修,灌溉方式粗放,浪费了大量水资源。

1.3现有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农业及生产生活需求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水利设施的投入,老厂镇水利设施得到有序建设,解决了老厂镇机关、各村人畜饮水问题,但在农田水利建设这方面还十分需求,从2009-2012年的百年干旱情况来看,老厂镇因干旱造成严重的农业损失,由于旱灾,有两年的农业收入仅为平常年份的20%,靠天降水生产的农业方式,已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个教训已让老厂镇80%的人民群众开始关注水利、水资源、保护生态等方面的建设与保护上来。

2对今后水利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几点观念

2.1增加水利设施的资金投入

要改变老厂镇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停滞的局面,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要确保财政方面要增加投资到小型水利建设,而且强调各部门担负好对水利建设应有的责任。多渠道鼓励农民投资水利,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水利的建设中,建立一个将政府与民间结合起来的多元投资和农民自愿出钱出力的有效机制,真正建设好水利项目,真正发挥好水利项目应有的效益。

2.2加强水利设施建成之后的管理

加强水利建设工程的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安全管理,不仅要防止水利工程遭受一些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而且还要防止一部分唯利是图者的破坏。一方面要加强宣传,使水利可以为我镇获取利益的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大水利执法力度,调查处各类水利违法案例并给以严惩。重点工程处要设专人管理,把目标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农田水利设施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加大对已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维修力度。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力度,这样就可以解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年久失修的问题。对与于那些毁坏而不能使用的水利工程或因为年久失修而坏损的工程要上报水利站,水利站结合自身情况,如果能够自行解决,要及时修复,使其重新起到作用,对于那些无法自行解决的,需要上报到上级申请资金或技术人员,加以解决。

2.3合理规划水利工程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调整其供给结构才是最为重要的。政府及上级水利部门应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资,加强水利建设队伍,更新建设技术。大力选拔人才,推广各种符合现在水利需求的水利科技人才。针对水利建设的难点,提出合理的措施,攻克这些难点。

3结束语

水利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安定等十分重要,但是现在我镇对于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主要原因为政府没有注意到其建成之后带来的效益。没有水利建设农业就没有多大的发展。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经济基础,更是我镇的经济命脉,是人民群众的生存根本,所以建设水利工程极为重要。

第9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 勘测技术 趋势分析

1 水利工程地质勘测技术的重要性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要求愈加严格,工程地质的勘察为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期的安全,展现了第一手的基础资料。水利工程的地质勘察大体上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实践证明,不同的区域和地质背景,决定了不一样的地质条件,工程的地质条件只是大多数地质环境中的一部分,受整体的支配,也是多次地质运动在特定地区的反映。因此,必须重视地质调查,做好地质勘测。例如:在地质构造以压扭应力为主的地区,不同的地质层之间可能由于层间错动,导致软弱地层的形成,在基岩中也可能发育成平缓断裂。依据大、小地层构造受力相一致的原理,我们就可以从较小构造的形迹去推测被剥蚀掉的较大构造的形态,从而恢复其原貌。

2 水利工程地质的技术方法

2.1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方法

GPS体系广泛用于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和定位,它在距离的控制方面能更好地解决跨河、跨沟等难以解决的问题,及解决在勘察的区域控制点相对较少时的情况。在通视条件差、观测条件不足的区域实施工程的地质勘察时,运用GPS能大大的减少工作时间,提升测量精度。

2.2 遥感技术(RS)体系技术

遥感技术根据平台高度不同,可以分为航天性遥感、航空性遥感和地面性遥感3大类。遥感技术具有视域广阔、信息多样、立体感强、卫星影像周期性重现和资料获取快速等特点,进而被广泛用于水利工程中相关的重大地质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1)区域构造的稳定性研究;由于遥感图像可以提供大量的宏观线性构造信息,较好地折射区域地质特性、水系分布和地貌特征,因而对所研究的区域构造骨架,确定断裂分布和活动能力,以及评估工程及其周边区域的稳定性有重大作用。所以,遥感技术在研究此问题之中是必用的手段之一。(2)调查水库塌方、滑坡和泥石流;大型水利工程库区的滑坡、塌方、泥石流和松散堆积体的相关调查中,部分工程可以应用遥感技术中的航卫片或者彩虹外片解译地质,结合野外的现场观察,检测和查明影响水库两岸相对稳定性评价的较大型的塌滑体的数量、分布和稳定状态。(3)岩溶地质调查技术;运用遥感影像,尤其是利用彩虹的外影像开展岩溶和岩溶的地质调查,优势较为明显。像片解译不但能较好地解释各种岩溶的地貌现象,而且可以利用它与其它介质的红外光谱差异,摸清地下水和泉水的分布状况。高坝洲、招徕河和黄河的万家寨等各期工程都曾使用过彩虹外航片进行解译,用来研究岩溶和岩溶的渗漏问题,均取到了很好的功效。(4)中、小比例尺的地质测绘;推行遥感技术,在保持合理的场地工作量及现场的校核工作完成的前提下,中小性比例尺的地质图通过遥感成图代替常规的地质测绘。大型建筑物和其它重要的地区,遥感成图技术是大比例尺的工程项目地质图所优先考虑使用的。这在十年前的全国水利勘测会议上,由水利规划院审核通过的“勘测技术的发展目标”这一文件所确立并推广应用。(5)地质编录;在大型水利工程的施工中需要开展反馈设计、警示安全及存档备查,可以首先通过地面的遥感技术实施高边坡的、地下建筑物的以及大坝附近基坑的开挖;其次进行地质的编录,最后汇总信息,便可得到一份可信度高的地质数据资料。(6)水土保持、抗洪和移民安置的容量研究;整合二十世纪末媒体的报道,我们可以了解到遥感技术新的应用领域。在1994年,长江勘测技术部门承担长江上游的水土保持和重点治理滑坡、泥石流及周边稳态区域的研究。该项研究利用TM卫片对陇南、金沙江的下游和三峡库区进行解译,并且依据它们各自的发育程度做出区划图,提出了客观的防治意见和有关建立预警系统的基本构想。此外,在前几年,地矿部的物探中心与长江委综勘局共同对长江中游区域防洪工程的现状做了遥感调查,并用TM卫片和彩虹外航片解译,随后编写了报告,报告的结果显示遥感技术应用的效果显著。在移民安置的容量研究中,航卫片,特别是彩虹外航片,依靠它对不同土地利用价值的判读性和客观性,为我国移民安置的容量研究切实地提供了新的手段。

2.3 地理信息体系(GIS)的应用

GIS技术不但可以自动制作各种形式的平面图、柱形图、剖面图和物体的等值线图,这类与工程相关的地质图件,而且可以处理不同的图形、图像和空间数据,并对与其有联系的属性数据进行数据库管理和空间分析。将GIS技术尽快地运用到工程地质的信息管理以及制图输出,是近几年来地质勘测行业的热点和愈趋明显的发展形势。目前,国内应用最多且相对比较成熟的软件是MAPGIS,它是由我国地质大学开发并且研制完成的一种专业化的地理信息软件。

2.4 工程物探技术

我国的工程物探技术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水利工程的勘测单位逐步引进和配置了一些必备的仪器,如信号增强式的地震仪器、综合式的测井仪器、电法仪器、透视仪器、声波仪器、管线仪器、地质雷达以及钻孔式的彩色电视仪器等,都使物探技术格局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中部分仪器是当时甚至直到现在,都具有世界先进的水平。其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勘测部门数据采集的精度以及野外工作的效率,推动了物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 水利工程勘测新的发展趋势

地质勘测新技能在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然而,在现实的地质勘测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勘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国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若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将逐渐走地向以下趋势:其一,更为复杂地质的建模理论和技术研究。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中较为复杂的地质,应该在现今勘测技能的基础上,深化卸荷条件下有关节理岩体的地质力学影响和下岩溶介质地质的力学模型,以及在强震条件下有关水岩力学的作用模型和工程岩体的稳定性研究。其二,进行易崩滑性地质灾害作用机理的研究,并对其进行非线性的评价预测。针对易出现崩滑的地区,深入分析该地质体的构造和信息的复杂性,另外需充分考虑该地质体可能表现的各种信息。等信息整合汇总后,再着手勘测工作,最终可以为水利工程建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论与建议

目前,在水利工程地质勘测中是最常用的勘测方法有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勘测技术、遥感 (RS)的勘测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GIS)勘测技术,各种新勘测新方法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谱写了新的篇章。然而,从今天的实际应用情况看,采取新的方法开展地质勘测,其中尚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相关的勘测技术人员必须对当前的水利工程勘测新方法深入了解,并在现有的勘测技能应用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技术变革与创新,唯有如此,才能促进水利工程长期的、稳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凤雏.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中物勘方法与技术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28):3-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