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7 16:29: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班级管理策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第1篇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自身素养;德育渗透

引言

当前仍有许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问题上存在弊病,班级管理理念陈旧及班级管理模式单一等问题,使管理效果一直未能获得实际性的突破。因此,为了能够发挥出班级管理的优势,班主任理应对小学班级管理体系进行重新审视,从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以下便是笔者对此的一些看法与实践。

一、提高自身素养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整个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影响,往往会将班主任作为榜样去学习和模仿。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将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否正面,取决于班主任自身素质的高低。为了提高学生的认同感,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班主任务必要从自身综合素养入手,以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为此,班主任要养成良好的内省和反思的习惯,从而意识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学会倾听,与学生交朋友,使他们敞开心扉,这将有助于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提高班主任自身素养是提升班级管理有效性的基础,班主任只有具备一定的素养,才能去管理学生,才能被学生所认同。为此,在日常管理与生活中,笔者不仅通过网络学习对班主任的基本素养进行了了解,还通过与其他班主任的交流获得了深刻的感悟,从而在循序渐进中促进了自身素养的提高。在班级管理中,笔者不仅做到了身正为范,还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使学生对日常行为与规范有了新的认识。与此同时,在对班级制度进行优化的过程中,笔者还开展了一场小型的讨论会,并以自己每天到学校的时间及日常行为为例,让学生对班级制度进行了了解,同时引导大家想一想班级制度是否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参与到了对班级制度的完善中,这对强化学生的制度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二、重视德育渗透

随着当前社会对道德素质的普遍要求,德育教育逐渐渗透到了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这在班级管理中自然也不例外。当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能只看重学生的分数,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班主任应该将德育渗透到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要借助班级中的实际情况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1]。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在管理过程中进行细节渗透;另一方面则是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或者学生能够理解的行为方式来进行渗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小学生之间免不了发生矛盾,甚至一言不合打起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调节一次矛盾事件的过程中,笔者将学生集合到一起,并引导两位学生分别阐述一下事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以及自己想要怎样的结果。在学生阐述结束后,笔者邀请了几位学生来评判对错。实际上,该事件的起源是一位学生不小心碰掉了另一位学生的文具,但没有进行及时的道歉,于是双方便吵了起来。为了将德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要求学生对当时的场景进行模拟重现,并适当地进行“暂停”,让两位学生想一想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从而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三、尊重学生个性

由于受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学生生活经历上的不同使他们的个性也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但是很多时候,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会听话照做,并用多种方式压制着学生的个性发挥。实际上,学生的个性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交际,甚至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将重点放在加强自己的管理能力上,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同时,为了使学生的个性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班主任要掌握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特点,并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减少双方的摩擦,并针对学生的现状进行优化管理[2]。个性是学生宝贵的财富,正是由于个性的不同,这个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笔者非常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帮助学生发挥出个性化的优势。在选班级干部之前,笔者便优先确定了班干部的类别,如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等,在介绍完各自的职责后,笔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竞选。在竞选的过程中,笔者采取了投票的方式,以保证选举的公平、公正。从竞选过程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基本情况进行选择的,这种个性化的表现方式不仅彰显了学生的自信,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显然,班干部选举便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方式,这对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四、完善评价体系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评价一直引导了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走向,是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对于对错的分辨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这意味着他们很难对自己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形成正确的认知,而适当的评价则能够加强学生的认知,使学生逐渐明白何为善恶对错。所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去完善评价体系,并能够协调应用否定性评价和肯定性评价的双重方式去发挥评价的优势。但是,班主任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带给学生过度的负面性评价,以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相反,班主任应该侧重于学生的积极性表现,使他们更加昂扬向上[3]。完善评价体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主要表现为对学生各种思想与行为的即时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针对班级中不同的事情,笔者所选择的评价方式也要有所不同。针对小学生的一些坏习惯,如乱丢垃圾、作弊、打架斗殴等行为,笔者通常会对学生进行否定性的评价,通过批评让学生了解到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是无法被他人认同的,并且会令喜欢自己的人失望,这种评价方式将会给予学生一定的负面强化,促使小学生进行主动改进。针对一些在各个方面有优秀表现的学生,笔者会给予其肯定性的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使学生再接再厉。

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只有在温暖和谐的家庭中学习生活,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如何把班级这个“家庭”变得温暖和谐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能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以下是笔者对几年来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探讨与总结。

1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

美国的教育家艾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献给他们。”作为一名老师,爱学生是基本要素。爱学生,就要时时刻刻了解学生的感受,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分析和解决问题。此时,笔者不仅仅是一位老师,还是学生的朋友。老师对学生的爱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大多比较自卑,还有一些淘气捣蛋的孩子其实也多半想通过这些奇怪的行为来引起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假如他们处处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那必定会成为他们进步的动力。记得刚接手高年级的班级时,班里有两个同学总是爱课上窃窃私语,其他任课老师也普遍反映这两个孩子脸皮厚,说也说不好,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了解了情况以后,没有直接批评教育这两个孩子。在班会课上,笔者让同学们讨论了什么是尊重,怎样获得别人的尊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积极。笔者还请这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且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总结。最后,笔者又问大家:“在老师辛苦为大家上课的时候讲话是对老师的尊重吗?这样的行为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吗?”在大家的讨论声中,那两位同学惭愧地低下了头。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尊重与爱护也会自觉尊重老师,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乐其学。

2建立公平公正,赏罚分明的班级制度

建立合理的班级制度是科学有效地管理班级的重要保障。班规的制定一定要广泛采纳学生的建议,群策群力的结果才更有说服力,学生也更易于接受和遵守。所以,每接手一个新班级的时候,笔者都会在第一节班会课上让每个同学都拿出一张纸来写出几条自己对于班规制定的建议,然后综合大家的建议,全班进行投票,通过之后再打印出来,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中。班规一旦制定,每一位成员就必须严格遵守,班干部也不例外。如果朝令夕改,或是不能一视同仁,那学生心中必然不服,其他工作都也都无从谈起。只有处罚没有奖励的制度是不合理的。俗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小学生更是如此。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随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笔者平时下课的时候都会到班级中走一走,热心帮助别人的同学,为班级搬水的同学,打扫卫生认真负责的同学,主动帮助老师收发作业本的同学等。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笔者都会记录下来,有时还会用手机给他们拍照传到班级群中,利用晨会课,班会课的时间表扬他们,鼓励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

3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陶行知曾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学习上要自主学习,班级管理中也是如此,班主任要学会偷懒,面面俱到的保姆式管理只会打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削弱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科学有效地管理班级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组建班干部团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面。我在进行班干部选用时,一般采取自我推荐和班级选举相结合的制度。开学初,班主任与学生都互相不了解,所以,笔者都让学生自己推荐,试用期一个月,老师和全班同学共同监督,一个月后再进行全班选举,决定是否继续任用。把选择和任用的权利交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工作中,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这样,孩子们不会有一种被管理的感觉,而会主动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组建完班干部队伍之后,就要落实各项班级管理工作。笔者每周都会抽几分钟的课余时间给小干部们开个短会,询问班级里的情况,孩子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大人不一样,多听取孩子们的意见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还能使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大家的关心,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学校里安排的中队长和小队长,我还增加了各学科的组长、课代表、值日班长、值日组长、班级安全监督员等其他“小干部”,同一学生尽量不身兼数职,使大部分同学都参与班级管理,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管,让班级成为孩子们温暖的大家庭。

4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形成家校合力

成功的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QQ、微信、家校路路通等现代化通讯手段为家校沟通提供了便捷的手段。班级中年轻父母较多,习惯使用QQ和微信等交流方式,因此,笔者创建了班级QQ群。布置班级作业,公告,和家长沟通交流等都可以通过QQ进行。孩子们平时的优秀作业,为班级做的贡献,运动会中的风采,吃饭的孩子们,甚至是平时的小游戏,笔者都可以拍照传到班级群相册中,让家长们随时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在校情况。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总之,做好班主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班主任不断地努力,不断发现、探索、总结、反省自己,用爱心、细心、真心去对待每一位孩子,关注孩子们的身心成长,努力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参考文献:

[1]高谦民,黄正平.小学班主任[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马欣川.现代心理学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6一61.

第3篇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激励策略

所谓“激励”,前苏联学者斯拉斯捷认为:“激励就是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和动力,给以活力,唤起愿望。”可以说激励是催化剂,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运用激励手段能够有效地使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习惯,从而深化班级管理。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谈一下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激励策略。

一、制订透明的奖励政策,营造文明化的班级氛围

班级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教师一般以成绩来确定班干部,其奖励政策好多也都是进行的口头规定等,其奖励政策的内容大都离不开成绩。这样一来,使得大多数学生丧失自信心,甚至形成“破罐子破摔”的行为。鉴于此,教师应结合全体学生的个性特征、综合技能等制订透明的奖励政策,改善学生的心理,缩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实施监督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我们都知道监督的相关制度,都具有一定的公平性。从心理发展角度来说,小学生正处于心理自律的时期,他们习惯审视别人,同时也十分重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当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者评价时,则容易产生挫败感而失去积极性,甚至缺乏参与的热情。鉴于此,笔者在制订奖励制度时,实施的是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采纳群众意见,制订群众基础的奖励制度,如,以书面问卷形式、集体讨论形式、个别询问形式等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这样一来,对奖励制度就能够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奖励制度的公平性,而学生也会通过自己全程参与奖励制度的制订来加深对奖励的认知和理解,使奖励起到自我约束和提高的作用。

三、运用精神奖励,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处在优秀的组织里,同时成为组织里的优秀分子。而优秀组织形成的基础在于成员的责任感。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成绩应给予一定的评价,给予正确的奖励。但就奖励形式来说,教师应多采用精神奖励,给其荣誉称号、奖章等,还可以对表现好的学生,让其组织一些文体活动等等,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让其在实践中感受、体验责任感的重要性,进而以自我行为来带领、感化身边的人,激发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从而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凸现奖励的作用。

总之,班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积极性的发挥,而有效的奖励政策是推动良好班风形成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地探究、改善奖励政策,从而确保奖励政策在班级管理中长期有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向群.中国班主任最需要的新理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08:173-177.

第4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重要性;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279-02

长期以来,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只注重课本知识的灌输,忽略德、美、体、劳等方面的培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严重脱节等,这些问题都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研究并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是非常必要的。在对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着力加强小学班集体建设,通过开展多样性的特色集体教育活动,来实现班级对学生的集体教育职能。

一、班级管理的概念

要研究小学生班级管理的策略,首先要弄明白班级管理的概念。那什么是班级管理呢?关于班级管理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权威的学术定义。班级管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但从教育上说,班级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学校教育。

综合上述学者们对班级管理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班级管理就是教师和学生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针对小学班级管理对象的特点,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班级组织内的一切活动,以实现预定的班级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

二、班级管理工作的意义和方法

(一)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学校教育工作主要通过班级管理工作落实和具体实践。可以说,一个学校的所有教育工作,都要基于班级,源于班级。班级管理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班级管理的效果如何,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更为高效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班级管理的方法

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班级环境中,班级气氛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班级气氛对学生学习行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气氛,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与生活的环境,这样才能使学生喜爱班级生活。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如果老师能与学生建立互相理解、信任的真挚情感和友谊,那么老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老师时时给学生以热情关怀,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爱,那么学生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对他们所提出的要求。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把每一个同学看成是班主任的助手,使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代表,是班级的主人翁,人人都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班级的管理工作就好干。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人翁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对班集体就越热爱越关心。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班级管理的专业理论指导

班级授课制的历史已有几百年,班级管理的实践也同时存在了几百年。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并没有以班级管理的研究与学习作为从事班级管理的基础,更不用说作为从事班级管理的条件了。如今,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依赖于他们从事教师工作多年的经验。当然,人们不禁会问:“新入职的菜鸟老师,怎样进行班级管理呢?”尽管这些新老师之前学习了有关的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但很少会真正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事实上,他们更多的是向老教师学习所谓的“班级管理秘籍”。

(二)教师严重忽视小学生们心理发展规律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经常可见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这种班级管理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甚至可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教学虽然应该按照儿童心理机能的成熟度进行,离开了这一出发点,教学就无法进行,但它只是最低教学界限,如果教学只迁就这个界限是不利于发展的,发展取决于教学能否激发、启动那些正待成熟的心理机能,即“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发展区”。

(三)小学生普遍缺乏集体观念

现在教育中听得最多的是“个性张扬”。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张扬其个性特长,成了学校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重点。事物就是这样的一分为二,你重视了个性,就很容易忽略了共性。培养学生的个性没有什么不好,但也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个性的张扬,而忽视集体意识的形成。

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现今独生子女的情况较为普遍。学生因为在家被父母长辈纵容养成骄横不讲理的毛病,这些不好的毛病被带到学校中,也就导致了小学生集体观念的下降,影响了整个班级管理效果。同时,这对于班主任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也是非常不利的。但正所谓“润物细无声”,只要教师抓住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意识教育,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应对班级管理常见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多种管理方式,优化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方式的单一化,一直以来都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难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多以常规管理和平行管理为主,尤其是常规管理。常规管理、平行管理、目标管理和民主管理应该根据班级管理的需要采用。在管理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运用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在常规管理中也可以运用民主管理,如何同学共同制定班规。教师应该更多地运用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高段学生对班级管理已经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在一定标准和目标的约束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管理班级。教师也要反对极端民主化,把班级管理权和学生参与管理活动统一起来。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的言行对低年级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教师自己必须先做到。在班级管理的实际活动中,管理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人的能力、学识、人品。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是艺术的创作者也是艺术的传递者。因此,要搞好班级管理,教师必须同步进行自我管理,按照社会、教育的要求以及学生的期待,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修养,通过自己素养和影响力的提高,又不断改进班级管理。

(三)多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童心世界,多考虑他们的感受

小学生是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教育对象,诸多教育对象中又存在着差异。为了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小学班主任教师要先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小学班主任老师要全方位地呵护、关心我们的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尤其是纪律、学习等都不怎么优秀的孩子,尤其需要我们去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只有让这些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确是在关心自己,他们就不会再对老师的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或惩罚手段等方面产生抵触情绪,并且从内心深处接受老师任何的批评教育。如此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就会更加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至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教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善的效果。”可见,学校教育不是单独发挥育人功能的,必须得到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和配合。

班级管理活动并不仅限于班级的范围,因为学生在班级中的行为还受到他的家庭生活的影响,要有效地管理班级中学生的行为,还必须借助家庭的力量。家长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助手。班级管理要向家庭延伸,要依靠家长的协助,使家长能够支持孩子在学校班级中学得的行为。小学生行为的可塑性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他们的班级生活乃至终身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家庭和学校共同协作,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庞国彬,赵小青,陈莉欣.小学班级管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张海洋.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23).

[3]倪绍兵.目前我国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对策探究[J].文教资料,2010,(34).

The Primary School Class Management of Shallow Strategy

CHEN Li-xin,DU Meng-ya

(Normal College,Dalian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622,China)

第5篇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情感教育;具体方法;健康成长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就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教育和指导,以此促进学生情感世界的丰富和发展。在小学教育中,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知识教育占有同等的地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主要是从学生的内心情感、情绪变化和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指导,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情感教育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小学生年龄较小,处于思想启蒙阶段,德智体发育均不成熟,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性格,人生观和价值观比较模糊,所以实施情感教育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情感

对小学生经常进行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主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情感教育方式,促进小学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校园、尊师重道的思想观念。通过对小学生的礼仪教育,促使小学生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培养小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良好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大提高了小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促使学生掌握情感自我调控能力

情感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培养学生情感调控能力,让学生合理控制自身情绪。通过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逐渐形成坚韧的意志,树立积极客观的生活态度。在学习中不怕艰难险阻,敢于克服学习中的任何困难,生活中积极乐观,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一蹶不振,对生活学习永远都充满希望。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对消极情绪可以及时控制调节,通过正面健康的方法发泄不良情绪,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具体方法

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究符合班级具体情况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从学生角度和教师角度分别入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一)班级管理主要以学生为主体

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只是班主任一人唱独角戏。班干部是帮助教师更好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教师要注重对班干部的选拔工作。拥有优秀的班干部对于促进班集体共同进步有重要作用,可以带动全班同学一起进步。在班级管理中,杜绝出现班主任“一言堂”的局面,这样造成班干部没有自己的主见,机械地执行班主任安排的工作。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相信学生们的能力。比如,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可以让学生们轮流当班干部,小学生表现自我的意识很强,每个学生都会珍惜这个机会,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在管理班级体时尽心尽力。通过学生轮流当班干部的方法,班级学习风气变好,学习气氛更浓,各项工作开展都井然有序,班集体更加团结,学生共同进步。

(二)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班主任和学生在班级中都是平等的,都是班级的主要成员。小学生很爱面子,自尊心强,班主任在批评某位同学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批评,更有甚者,班主任当着所有人面挖苦讽刺学生,这样的方法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会激起学生对班主任和班级的厌烦和恐惧心理。教师遇到事情仔细了解情况,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痛批学生。班主任要平等对待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不能以学习成绩好坏区别对待学生,对学习不太理想的小学生要积极鼓励,成绩好的小学生要再接再厉,切忌骄傲自满。在评选班级荣誉时,不只以学习成绩评判学生优秀与否,要从学习、纪律、卫生、体育的各个方面评选,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管理的公平公正。就会激起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时小学生力争上游,促进班集体整体进步。

(三)经常赞美学生,传播正能量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扬自己的优点。教师要对班里学生充满自信,鼓励学生客观的评价自我,热爱班级里每一个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积极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乐观的心态,敢于克服困难,不被困难打倒。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做的好的地方,无论是学习还是体育卫生各个方面,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号召其他学生学习,让整个班级充满正能量,不要总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教师要发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肯定学生的进步,在进步中进行适当的鼓励,让学生在进步中发现不足,逐渐改善不足,鼓励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

四、结束语

小学教师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不能只一味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意学生情感的变化。在班级管理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经常留心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平等关爱班级里每个学生,善于赞美表扬学生,让班级里充满正能两量。只有这样才能让班级体充满轻松活泼的气氛,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共同进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晶.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文摘版,2016(9):00067-00067.

[2]王华起.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激励策略[J].未来英才,2015(22).

第6篇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实践探索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直接关系到集体内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要积极采用情感管理,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率先垂范,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进取,让班级真正成为学生们成长的殿堂。

一、以人为本的策略

班主任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班主任工作繁多,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事半功倍。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通过培养学生骨干对班级进行管理、引导、传递学校的管理思想和育人目标。学生在管理班级事务中思想上有所提升,能力得到了锻炼。如班主任找一些贴近学生思想的先进人物事迹,让学生去品味、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骨干如何与同学交流,如何组织活动,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干部应具备的素质;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指导学生策划、组织、参与班级活动。学生在组织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将理论的东西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积累经验。在活动中,学生骨干不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提高了自信心,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有利地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给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希望激励对学生的学习乃至成长产生巨大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类本性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教师要千方百计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毫不吝啬地表达你由衷的赞美,多让学生体验到希望、信心、成功的喜悦。

二、制度策略

作为一个集体,必须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并使之成为全体成员行为的准则。班级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如卫生制度、学习制度、作业制度等,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法”可依。制度出来后,班主任还要及时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协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并随时做好个别调查,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定期评定,奖优罚劣。同时,要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例如,可以把班内几十名学生进行组合,分成小组。小组之间围绕班内日常事务积极开展竞赛活动,从而形成互相激励、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班主任应该让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切不可让学生囫囵吞枣。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可行性、操作性,进行量化管理。应该在班级中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通过让学生自己出谋划策,共同参与制定规章,达成一致的认可,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培养班干部策略

一个班级教育管理的好坏,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往往与班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是否有得力的班干部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成与败。班干部是班级体的骨干力量,班干部个人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级工作的开展。因此,选择与任用班干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观察,我选那些品学兼优、关心集体、能起带头作用,并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和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我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级的各项管理责任到人,由班长全面负责,班主任及时督促,既信任他们,更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为全班同学服务。同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全体学生形成共识,热爱班级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在选用班干部时,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通过多方面的考察了解,挑选出那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积极热情、办事认真、愿意为同学服务,又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特长的同学担任办干部。第二、班干部选定后,要注意对他们的培养。首先,要根据每个班干部的特点和实际,分配他们的工作;其次,要努力培养班干部的责任心,让他们确实负起责任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不能身在其位不谋其职。第三,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大胆工作的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偏低,各方面的能力还很有限,往往凡事都要问老师。这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他们大胆工作,独立解决一些问题。第四,要培养班干部的榜样意识。不仅要制止班干部的优越性和骄傲自满心理的产生,而且使他们意识到,越是班干部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四、家校配合策略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学校对学生严格要求外,我还经常通过电话、短信、QQ或微信与家长沟通或亲自外出家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让家长反馈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思想动态、家庭作业有关情况,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做到齐抓共管。针对作业完成不及时等情况,除了每天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自己记在小本子上之外,还针对特殊家庭情况的学生或其他情况特殊的学生,把作业通过电话告诉家长。根据学生家庭区域范围,还设立学习片区小组长,督促、检查同学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以方便他们协助我们的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作业完成率明显提高。家庭是孕育小学生个性品质雏形的地方。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情趣,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时地向家长作宣传,把家长看成班级管理的生力军,充分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不断总结、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经验。主要方式有家庭访问,召开家长会,开展一日对外开放活动,电话联络,聘请班级校外辅导员等等。家校教育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补充,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产生1+1>2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要定期开展家长会,做到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并督促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进行了解与管理。在家长会上,教师要对学生的积极表现进行表扬与鼓励,对学生在学校的缺点,尽量采取私下交流的方式通知家长。教师通过与家长交流分析,使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管理上的不足,及时进行改正,从而能够正确及时地引导家长对孩子的管理。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师生关系;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11-1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班级管理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切教育活动及作为班主任的一切职责的总称,“是指以一定的价值为目标,求得具备一定要素的业务的完成。”([美]杜克主编《班级管理》)因而班级管理是班级教育的总和,要把班级管理搞好,就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一、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老师要处理好“严”与“爱”的关系

实践证明,要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使学生爱这个集体,要使学生爱这个集体,班主任首先要对每个学生付出爱。笔者着重从下面两个方面作努力。

1.对优秀学生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因为他们虽然学习成绩优良,思想进步,但同样也具有青少年共同的生理、心理特征,同样有缺点和不足。这就不能对他们偏爱,对他们的缺点视而不见,应该既爱他们好的一面,又从爱护出发,批评其缺点和不足,严格要求他们。有一次有学生向我反映我班中队长抄袭作业。我进行了调查,发现不仅中队长在抄,其他同学也在抄。于是我找中队长个别谈心,然后启发他自愿在班上作检讨。当他哽咽着说:“我没有尽到一个中队长的责任,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信任”时,不少同学的眼圈都红了,其他抄作业的学生更是受到震动,纷纷站起来作了自我检讨。这件事让同学们感到老师的爱是严格的、公平的。

2.对后进生要宽厚和容忍。

后进生心理普遍存在自尊与自卑的矛盾。我们要全面、深入、客观地了解他们,及时发现他们点滴的积极因素,把他们心灵中微弱的火花点燃起来,并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施展所长,让他们通过亲自实践,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的自尊心一步步得到满足,从而把老师的要求变为他自身的内在需要。

二、抓常规管理,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要管理好一个班,使之形成好班风,好集体,班主任就该抓常规管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让他们健康成长。首先,与他们共同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生活规范》等。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表率,从细处着手抓,认真组织,严格要求,决不马虎,让学生认识到做人就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使他们能从小事做起,习惯成自然。例如眼保健操时间一到,不用老师强调,学生都能主动自觉去做。清洁卫生工作,轮值到哪组同学,学生自己也能主动积极地完成。

三、加强与班干部的沟通,及时发现和培养好班干部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加强与班干部的沟通,及时发现和培养好班干部,是管好班级的重要一方面。而与班干部保持良好的、经常性的沟通是完成此项工作的关键。而大部分的学生干部在心态和行为等方面与班主任老师存在诸多隔阂,两者之间的沟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班主任需要经常与班干一起分析、研究班级情况,直到他们制定工作计划,制定班级工作总目标,弄清完成各项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可供选择的方法等。同时,班主任除了面谈之外,还可用笔谈,也可用“平行交谈”。所谓的“平行交谈”一词来源于心理学家罗恩、塔菲尔《用心去教养子女》一书,意即父母与子女一面一起做些普通活动,一面交谈,重点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内容上,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对方。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对促进班级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打好素质基础的重要形式、途径和方法;同时班级活动是组织建设良好的班集体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对班级的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素质基础的基本形式;也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寻找快乐、获得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班队活动的形式依据内容的不同有不同的种类,例如:(1)演讲。这种形式的特点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收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效果。但是这种活动由于是以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为基础;因此,只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采用。(2)报告。这种形式适合于各个年级的学生,可根据主题要求不同,聘请不同的人士做相关的报告,如英模报告会就是常用的一种方法。(3)竞赛。可根据学校、家庭、社会的情况,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组织专题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知识,受到教育。(4)表演或观看录像,可围绕某一主题,对学生进行形象化的教育。另外,还有座谈、辩论等形式也都可作为主题班会或主题队会的形式。

[参考文献]

[1]张斌贤,褚洪启等编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2]钟启泉编著.《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第8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级管理;方法浅议

目前,我国小学教学的组织形式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所谓班级授课,即以学生的年龄、认识水平和所学新知识的内容为依据,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班级,教师对各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知识的集体讲授,学生在各自班级中进行集体学习的教与学的形式。整个教学过程就与班级为单位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相互统一的过程,那么,如何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对班级进行科学、有效的建设和管理呢?这是多年来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选拔和培养得力的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个班级教育管理的好坏,往往与班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是否有得力的班干部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成与败。在选用班干部时,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选拔班干部时,教师应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通过过多方面的考察了解,挑选出那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积极热情、办事认真、愿意为同学服务又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特长的同学担任办干部。第二,班干部选定后,要注意对他们的培养。首先,要根据每个班干部的特点和实际,分配他们是党的工作;其次,要努力培养班干部的责任心,让他们确实负起责任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而布盟旨在气味不谋其职,再次,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大胆工作的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偏低,各方面的能力还很有限,因此,往往凡事都要问老师,这是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他们大胆工作,独立解决一些问题。第三,要培养班干部的榜样意识,不仅要制止班干部的优越性和骄傲自满心理的产生,而且使他们意识到。越是班干部越是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总之,一个班级拥有一个强干的班委,才更有利于教师管理工作的展开和班级的健康发展。

二、严格要求学生,使之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小学阶段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内,可以奠定下成功的基础,也可以埋下失败的祸根,关键在于养成了怎样的学习生活习惯。一个集体的成败更取决于每一名同学的表现,只是每个同学素质都提高了,才会有整个班级的进步,因此,教师要对每个同学,从各个方面进行严格要求,使之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学习上的仔细、认真,敢于置疑,勤于思考,勤学好问等;生活上的乐于助人、宽善待人、团结同学、懂理貌、讲文明、爱劳动、喜节约、忌浪费等。再这项工作中,教师尤其不能忽视对后进生的工作,不能放松对这部分学生的要求。所谓后进生或差生是指这部分学生的某些方面较之其他同学较差,这就需要教师具体分析这些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帮助这些同学弥补不足,争取尽快赶上甚至超过其他同学,使他们由后进变先进。一个班集体就如一架机器,而每位同学则是组成这架机器的各个部分,只有机器的每个部位都处于良性状态,机器才能正常运转,因而抓好后进生工作,是整个班级得以不断进步的重要前提。

三、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班内良好的集体氛围,是教师顺利开展工作和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重要保证,因此,班内要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要努力在班集体里形成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和同学之间交往的心理氛围,使得每一个成员心情舒畅、愉快。为此,班主任老师,要热心关心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既能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又能处处给学生热情的关怀和鼓励,只有学生感到老师的平易近人,可亲可敬,才会更乐于接受老师提出的要求。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同时,班主任要努力倡导同学之间建立一种团结友爱的关系,为此,教师要善于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密切同学之间关系。比如,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为学生创造交往机会,从而使之加深了解,增进友谊,进而在班内形成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气氛。

四、树立班级体内部积极向上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健康的班风和舆论,不仅能够帮助同学提高辨明是非的能力,同时,还能使机体更加团结,不断进步。因而,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好思想,好品德,并及时给予表扬;另一方面,又要尽早发现那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并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使不良言行的已改正。另外,班主任可以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言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开展评论,促进学生积极的思想斗争,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班主任可以利用墙报、黑板报形式来指导班级的集体舆论,并经常性的引导学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而推动集体正确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此外,一种优良的班风要得以创造和保持,除学生自身的努力外,教师也应该注意自身形象,要以自身良好的药性和渊博的学识来影响学生,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和维护。

第9篇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人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15-02

正文:小学是学生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技能、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一个重要起步阶段,学校必然也成为了学生个体社会化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反映了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既有教学,更有育人,即引导小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小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小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和学下教育都离不开的命题。落在教育工作者肩上就是沉甸甸的担子和责任。而管理好一个班级,是实现这一立德树人目标的前提和保障。

在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中,形成的是一N以班主任为核心,以班干部为助手的强权式的管理格局,班主任往往是以一种"老夫子"一般的,权威的身份出现在班级管理中,往往以提到班主任,人们脑海中出现的刻板印象就是背着手、阴沉着脸、爱训人、害怕等。班主任就是班级的权威,且老师都追求班级的稳定,强调集权主义和控制主义,以一种自上而下的姿态来管理班级。这样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特性和感受。过多的控制和压制,影响了学生个性发挥,也容易造成师生关系之间的矛盾,同时学生在一种必须服从和规规矩矩的环境下成长,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我们的小学班级管理中,必须要实行人本管理,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作用,根据学生心理和特性制定相应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首先,要实现人本管理就必须要明确班级的组织特性和现在小学是的个性及心理特性。在学校教育中,班级作为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是一个集教育性和管理性为一体的组织,而班级的目标又分为两个,即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而第一目标是教育目标,第二目标是管理目标,人本管理就是要将班级打造成为学生的"家",营造一个温馨、友爱、轻松的环境。接下来再说现在小学生的心里特性,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学生出生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获取的途径更加便捷,现在的小学生从小便接触了大量的信息,在认知上相较于以往的小学生更广泛,思维更活跃,还有非常强的好奇意识,而且大多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也更强。

在人本管理策略中,第一是要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作为老师管理班级的小助手,要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在班干部的任用中,要废除"终身制",选拨中,采取"竞聘上岗"的方式来产生,而且每届任期一学期,如果想连任,必须要从新"竞聘";第二是要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要清楚每一位学生的状态,建立学生信息卡,时刻关注和记录学生的动态,关爱每一位学生,给不同需求的同学提供不同层次的关爱,而要重点关注班上活跃分子和不活跃的同学,这两极分化的群体是最容易产生问题的;第三是要和学生做朋友,要摒弃现行的一些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现象,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论是同学与同学之间,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都是一种平等的学习伙伴关系,老师扮演的角色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来引导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第四是要注重团队建设,抓住小孩子爱"玩"的天性,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素质拓展类活动,提升孩子们的协助能力,养成集体意识,让班级充满活力;第五是要进行必要的激励,要鼓励学生为班级和集体做贡献,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事务,例如,在学生提出了针对班级管理的好的点子的时候,要进行一定激励和表扬。主要是要让学生有一个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认知,认识到我是这个班级的一员,是班级的主人。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我们的老师要实现人本管理就是要充分的转变管理理念,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让管理本身成为一种自主促进教育的力量,让我们的学生在过程产与中有收获、有成长,充分展现自我风采和独特个性,实现学生的自我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汉默: 《未来的组织――51位世界顶尖管 理大师的世纪断言》,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2] 谢维和: 《论班级管理中的管理主义倾向》,《教育 研究》2000 年第 6期.

[3]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 《新 课程与评价改革》,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1,30 页.

[4] 钟启泉编著: 《班级管理论》, 上海教育出版 社 2001年版, 第 1,20,231 页.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