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6:35: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思想政治;德育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进行目标、价值和行为的导向,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规范性,在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视中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思想政治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思想政治教学的全过程。笔者就当前中学思想道德教育谈谈体会。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强化德育功能的优势
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目的任务、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突出其德育功能的特点,抓住思想政治课强化德育功能具有的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思想政治课的导向性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工作,首要的体现应在于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思想观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现阶段,就是要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就是要把学生的思想、言行、判断是非和衡量得失的标准,以及抱负、理想,导向基本路线指引的轨道上来。这是思想政治课应该发挥的最为基本、最为首要的功能。
2.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可塑性
提高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是道德信念和理想逐步形成时期,也就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指导行为时期。中学生开始具有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能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来分析,作出评价。中学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既有渐趋成熟的条件,又有着可塑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培养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要在日常教学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下功夫,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要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区分该做与不该做,区分好与坏,到逐步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逐步形成正确的、高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3.行为习惯的养成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而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在发挥思想政治导向功能,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落实和加强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措施
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目的、任务和地位、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针对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应具备的功能,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必须承认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广泛性,分层次,讲实效,注意可行性
对学生的教育应是多功能的,除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外,还负有实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及文明习惯的培养。以往的德育工作,要求过高,过急,超出了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以致欲速则不达,出现了动机与效果的矛盾,愿望与实际的矛盾。
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要把握好可行性,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恰如其份地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德育目标,分清层次要求,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只能根据学生身心和智力发展水平和特点,从他们成长的实际出发进行。例如实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时,应该有个引导学生从尊重,接受一定的规范的约束开始,到逐步“自律”,再有可能达到“自觉”,真正做到以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理想支配自己的行为。我们应从学生常见的和较为熟悉的心理现象入手,抓住最需要解答的心理问题和最应该解决的心理矛盾,展开品德培养内容的几个方面和层次,作为教育的课题,讲述必需的知识,最后归结到提高个人修养的自觉性和自我修养能力上来。
我们要认识到德育工作的系统性。思想政治课要通过“紧密联系实际地生动活泼地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其他的社会科学常识来实现的”。可见,其“教育性”离不开“知识性”,而“知识性”虽有基本身的目的要求,但归根到底是为了“教育性”。所以必须坚持教育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同时要自始至终地突出教育性。
2.要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力求知、情、信、意、行统一
现代中学生勤于思考而不善于思考,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向青年学生进行的灌输,正面的东西不灌输,反面的东西就会侵蚀。“愚蠢来自无知”,要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首先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实现德育功能有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实现了“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要把“信”与“不信”的环节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信”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在“行”上,实现“知、情、信、意、行”相统一。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摆事实、讲理、有分析、有说服力、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律。要把正确思想的灌输与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律的能力相结合,使正确的观点、理论、伦理、信念占支配地位,全面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3.对思想道德教育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思想道德教育有特殊性,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解决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就把道德教育的功能完全归结为量化管理,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思一想都纳入量化。但全部转化为量,也是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在德育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对象和不同任务目标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二者不能互相替代。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养成教育,可以量化,而具体思想问题的解决,个性心理的指导,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就只能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办法,才有较好的效果。“定性”与“定量”应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4.言教加身教,发挥教师表率作用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实践证明,身教是无声的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不带任何强制性,完全是用示范作用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说,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因此,“打铁先得本身硬”,我们必须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一章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P38-41第一章第七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 P41-46
关键词 思想政治 德育功能 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84-01
中学思想政治课融知识功能、德育功能于一体,其中,知识功能是载体、是手段,德育功能是目的、是归宿。在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素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功能。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的政治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自觉维护党的领导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品格功能。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得失成败,进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品格。
(三)文化教育功能。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明确地告诉我们,它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品质的形成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朝气逢勃有活力,思维活跃,敢于创新。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的心理世界又有不成熟的一面,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义务意识薄弱,容易片面地看问题,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应当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必要的帮助和引导,教育学生做生活的强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也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宗旨。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还应做到以下两个统一:
(1)要把思想政治课的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统一起来,实现由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的转变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它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战场、主阵地,其性质应是智育和德育的统一,以往的应试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实践,忽视了人的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的学生既高分低能,又高分低德――知行脱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其显著特点就是公平竞争,优胜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的能力成了市场竞争的羽翼和决定胜负的关键。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实现由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的历史大跨越。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和素质的提高有其独到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民主观、价值观。学生只有具备了精良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将来才能明辨是非,坚定立场,端正人生的航向。
(2)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坚持智力教育与非智力教育相统一
长期以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往往比较注意狠抓双基,重视科学知识的整体性,强调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逻辑顺序渐进,但对于确立学生的政治素质、培养道德品质、发展能力等方面比较忽视,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其实质就在于忽视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属性,把它仅仅看成一门文化知识课,而且还忽略了其他的教育途径的作用,如班、团、队的组织活动、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家庭的教育活动等。这在事实上而不是主观上把思想品德课置于封闭状态之中,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这种状况严重淡化和削弱了思想品德课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主渠道作用。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要切实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行素质教育,首先应把德育放在首位,中学思想品德中的教材、课堂教学能起到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载体”作用。因此, 如何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这是广大政治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我觉得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努力:
首先,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应永远成为学生崇尚的偶像。教师自然就是教学内容的率先实践者、领悟者,必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如果政治课教师的师德形象差,学生会因鄙视政治课教师的人格而对政治课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产生怀疑,从而也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德育功能的发挥。相反,如果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形象高尚、作风严谨,学生就会由敬佩老师的人格而坚信思想政治课的科学性,认识到学好政治课也能够像老师一样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从而充分地发挥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对学生要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生活上体贴入微,学习上关怀备至,政治上高度负责,耐心教育引导,才能在育人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育人的表率作用。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楷模,是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只有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他的教育才有威力,才能在学生的思想深处,打下深深的烙印。很难设想,一个出言不逊、懒散成性的政治课教师能教出勤奋上进的好学生来。可见“身教”重于“言教”。具有表率作用的爱心,才能育出新时代绚丽的花朵。
总之,政治课教师必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思想过硬、道德情操高尚、专业特长优秀、奋发向上的、有理想、守纪律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并用自己的赤诚爱心,去关心、去呵护、去精心培育、耐心施教,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其次,教师应该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我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栽培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尤其是后进生,我会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激励的办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益彰班的唐浩宇、司卫、李雨同学,以前上课好像跟他们无关,做作业他们也是应付,后来我想:他们主要是对学习没有兴趣,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光看到学生的缺点,还要从他们身上找到他们的闪光点,然后从他们的闪光点入手,逐渐培养他们的兴趣。比如,每次劳动,他总是特别积极,干得起劲,另外,他还十分有礼貌,每次见到老师远远就笑着打招呼。一发现他们有进步,就及时表扬,然后还会微笑着对他们说:“今天作业完成了吗?我要检查的啊!”随时随地,我会用微笑去鼓励他们,在他们犯了错误时,我也从不大声训他,而是以一颗宽容而博大的心去感化他们、激励他们。经过努力,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上还积极举手发言,我想,这大概是我们说的爱心教育吧!
一、正确把握学生和教材的特点,端正教学思想,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前提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道德品质日渐形成的重要时期。从小学升入初中,使他们感到自己长大了,自我意识大大增强。新的环境激励他们要在集体中树立起一个比以前更好的形象,课程学习份量的加重和社会交往活动的增多对他们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因而从整体上说,他们正处在一个睁大眼睛看世界而世界又变幻莫测,开动脑筋求知识而知识又日新月异的思维旺期。
现行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有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较好地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材中的每一个框题,基本上都是选取学生比较熟悉或容易理解的事实材料和知识材料,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表述,准确的反映理论的实质,使概念和理论自然地被抽象出来;二是突出了教育目标的整体性,注意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统一。在知识目标上各年级所讲的知识构成了一个与基础教育相适应的知识体系,注重了常识性与系统性的统一。每一课、每一节、每一框,直至每一个知识点,都尽力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统一;三是教材的编写形式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材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鲜明,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教材图文并茂,这既有利于提高教材的直观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作为一名处中思想政治课老师,必须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把教学重点放在育人上,既要以知识性、趣味性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应有的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实践,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重点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体验转化为科学的理想信念,指导自己的行动。我们要密切联系实际,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二、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是优化课堂教育功能的关键
正确教育思想的实践,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作保证。从教学的观点看,必须正确处理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才能使课程的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采取了“设疑―自学―讲解―判断―实践”五段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设疑,即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实际恰当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获得知识和寻求答案的心理需求,从而既提出了本课的知识重点,又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段常用于新课导入。
自学,即指导学生根据设疑问题阅读教材,鼓励学生独立研读课本内容,弄清问题。这一环节,根据实际需要,可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提示,也可再增加一些讨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他们自学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讲解,即在学生自学基本搞清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解。此环节与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结合起来穿行并通过对话、归纳、对比等手法做到情理交融、事理结合、榜样示范。讲解要精,不能太多太滥,力争使学生准确、全面、系统的把握课程要义。
判断,即教师通过平时的调查和预先的精心设计,根据教材内容提出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判断,使他们在鉴别中强化正确观念,澄清模糊认识。
实践,即改革过去单纯布置课后思考题,让学生单纯死记硬背的做法,将教师和学生平时了解的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并且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交给学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调查、思考和研究,使他们加深对感性知识的理解,巩固、升华理性知识,促使他们将正确的思想变为正确的行为规范,进而明变成正确的行动。
五段教学法作为一种尝试和探索,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完善。但它重在尊重学生情感、尊重学生心理、尊重现实、尊重教学目标,是合乎现代教学规律的。
三、知行统一,重在养成,是巩固课程教育效果最重要的途径
思想政治课教学除了具有传授知识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立场、观点、态度、习惯的培养。历史与现实反复说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接受过程。一般自然科学知识一旦为学生接受便很少产生怀疑,而思想政治知识被学生接受后则经常产生怀疑。一种政治观点或道德规范被接受后,常因遇到新的现实和条件而产生动摇和变化。因此,要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课堂教学同课外践行、督导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的日常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和规范,在长期反复的实践中逐步矫正某些不良观点和行为,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
关键词:增强 思想政治课 德育 功能
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增强其德育功能,是摆在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教学内容上引导人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思想政治课我们讲究通俗性教育,所谓的通俗性,主要是强调教学要为学生所能接受,学以所得,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盲目强制灌输,强调死记硬背。其次,我们要了解授课对象。我们教学的对象是知识较少、阅历较浅,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尚未形成的初中学生。面对这样的受众主体,如果教学中一味地强调抽象的概念、原理,这必然会导致让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对所学困惑不解。第三,我们要结合学生特点,优化教材。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典故、历史故事、当前的国情、新闻时事、英雄模范的事迹等典型事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进而使其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二、在教学方法上启发人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思想政治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上好思想政治课,笔者从对以下几种方法作了尝试,且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以活跃的课堂讨论激发人
讨论法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讨论的范围可大可小,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适当安排,讨论教学法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要有吸引力,要贴切学生生活,贴近实际。如初二年级在讲授四项基本原则时可以讨论“为什么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身边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好还是不好?”,“改革开放对中国利多还是弊多?”等等,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身边着手去思考这些问题。二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启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踊跃发表见解。教师的引导要注意让学生讨论不偏离主题,讨论的内容逐渐深入,达到让学生启发思维,提高道德修养,深受教育的良好效果。三是教师在讨论后要善于总结,提炼,帮助学生接受教育。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很难对一个问题形成系统的认识,此时教师就要注意总结、概括讨论的成果,对学生片面的和错误的观点要及时纠正,并予以说明,使学生从思想上切实得到提升,切实领会课本内容,并将其外化于现实生活。
2.以生动活泼的教法吸引人
趣味性是指在教学中为使受教育者产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动机,教师运用的为其喜闻乐见,可知可感的基本德育手段,更能够符合初中学生思想实际的迫切需要。要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还在于使政治理论能够在实践中予以体现,使学生切身感受其中原理的价值。这必然要求教师要注重教法改革,教法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课堂教学。现今教学设备都比较便利,思想政治课可以通过多媒体、实地参观、社会调研等多种活动进行,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既能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每一个原理产生的背景和意义,更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也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学与不学,大不相同”,进而使思想政治课产生无穷的美丽,使其德育功能尽情发挥。
三、在实践活动中培育人
思想道德教育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单靠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解决,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社会实践可用“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法。“请进来”就是有针对性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邀请社会上的有关人士来校做专题讲座,然后在课堂中再进行讨论,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专题调查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疑惑的问题,走进社会,学习运用观点细致地考察社会现象,详细地分析综合资料,以达到正确认识社会的目的,学生可以调查内容很广泛:如市场经济、乡镇企业、、人口和环境等。通过社会调查,学生获得大量丰富的社会实际知识,能够加强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苏人版《思想政治》将心理、道德、法律、国情教育四个领域相结合,旨在教学生做一个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人,做一个诚信善于合作的人,做一个热爱祖国、奉献祖国的人,做一个开拓进取的人。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的德育功能往往被忽视,存在着与实际脱节,与日常思想相背的倾向。同时,由于片面追求分数,学生缺乏兴趣,将思想政治的学习内容当成教条,为了分数不得不应付,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发挥。在教学实践中,怎样结合实际发挥好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我做了几点尝试。
一、结合学生自身实际,进行感恩教育
学习中,学生对一些常见的道理往往孰视无睹,或者不屑一顾或当成教条记住,不能理解其深刻内涵,更难以将之内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与空洞的道理说教相比,如果将学生自身的实际引入课堂来分析讨论,效果可以更好。例如初二《人不能选择父母》一课教学中,事先调查了学生对父母的看法,结果很多学生认为父母只会管头管脚,难以沟通或认为父母根本不管自己只顾自己玩乐。个别学生甚至说自己的父母对自己不是打就是骂。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几个活动,有意识的进行感恩教育。活动一,算一算:父母为我花了多少财力和精力?学生通过量化数字,看到了父母的无怨付出,平常理所当然的想法有了明显的动摇和改变。大家得出一个共同结论:养一个孩子真不容易啊!活动二,想一想:我们为父母做过什么?面对这个问题许多学生都陷入沉思,或抓头搔耳,少数能说一说的都是扫地、洗碗之类的琐事。此时教师启发学生得出一个结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不求回报的,是最无私的。活动三,写一写:给父母的一封感谢信(要求给父母看并让父母签名),通过这个活动将学生平时讲不出口的话,现在想对父母说的话,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让学生领悟到要感恩父母。事后初二一班的一名父母离异的学生感动的对我说:“老师,谢谢你!”
二、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国情教育
对初中生进行国情教育,只讲道理的话学生会一知半解甚至不屑一听。结合本地实际效果就不一样。初二《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一课中我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国情教育。活动一,调查本校每月电、水的用量和本镇河道污染情况。学生调查后发现学校水、电用量惊人,每月水电费竟在1.3万左右,本镇河道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学生们对这种情况都担心起来。活动二,比一比:我国水、土地、森林等资源总量在世界的排名及人均占有量排名。通过比较学生们了解到了我国是一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我国的资源形势严峻,人口形势严峻,必须节约资源控制人口数量,理解了国家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活动三,做一做:面对本地资源环境的国情提出你的建议。学生们从政府和公民个人两个角度纷纷踊跃发言,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了许多自己的想法。学生深深的体会到国家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理解了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实践调查等活动,将原来认为好像很遥远的事实,拉到了学生身边。
三、结合时事热点进行爱国主义、爱社会教育
爱祖国、爱社会是基本的道德要求。学生对这要求都知道,但当成口号的多,真正理解践行的少。初三《亲近社会》单元复习中引入了众人皆知的“5.12”汶川大地震来进行爱国爱社会教育。1.听一听发生汶川大地震后的感人事件。2.看一看中国政府在灾难后的快速反应和措施。3.想一想,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活生生的事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们深深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悟到亲近社会、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的情感。此时爱祖国、爱社会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思想政治》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学科,更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教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定能更好地发挥其德育的功能。
此外,我们还应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德育教育,挖掘教材中涉及到的德育因素,把握住教材的思想,抓住机会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我们要把传授知识和开展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优势。
一、新课程的育人理念对思想政治课学科功能具有全面的指导意义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总的目标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基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它在课程培养目标方面除了关注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外,还非常关注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社会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求在教育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新课程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与新课程思想政治课的做人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它对更好的上好新课程思想政治课,实现育人目标具有全面的指导意义。
二、贯彻新课程育人理念,实现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
落实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对于提高思想政治课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让学生的生活阅历、生活经验成为教育资源,让学生的需要成为老师教学立足点。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教学不疏于生活、疏于社会,才会使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一)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找准德育切入点
现行的初中思想政治教材教学内容主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道德、人际交往、心理疏导、法律法规、社会理想等方面的教育。其中有很多的观念、行为和规定是带有成人色彩,或理想化的,或不切合当地学生社会生活实际的。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过程中,要从科学世界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要使思想教育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避免空洞的说教和灌输,并注重把道德教育点和生活中的正面与反面现象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认知程度及一些错误认识结合起来,与学生的需要与追求结合起来。相关教育点的教育活动设计,要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所、从学生的所见所闻出发,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认识,这容易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二)在教育教学中关注社会生活,使道德教育有着陆点
思想品德教育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它就失去其实用价值,也就不能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所以,我们的学科教学更应该坚持以做人为本,从社会生活的需要出发,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和责任等方面的教育,为社会培养出一个个合格的公民,以追求更高的学科价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身边的社会实际出发,从就业形势、人才需求及知识与就业机会的关系等方面给同学们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引导同学了解报纸上的招聘信息,明确社会对人的要求。以此把崇高理想与学生实实在在的追求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确该如何为自己将来的就业作准备,懂得自己应该怎做,这比讲大道理更具实际效果。
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应当利用各种机会,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建设实践,结合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的冲突而给学生带来的思想困惑、结合国内国际社会发展的形势,反复向学生灌输上述思想,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上进、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等良好的形成和高尚的道德情感,也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明确、校正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德育功能 “通识―思想德育主阵地”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其德育功能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当今,越来越多的学者着力于研究通识教育,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解释多达五十几种。在我国,学者李曼丽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
高校通识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培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更好地发挥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具备健全心智的人。
在国外,“每当美国高等教育出现危机,面临迅速变化时,通识教育总是被看作应付这些挑战进行革新的催化剂”。[2]而在国内,目前的高等教育普遍面临人文精神缺失、德育素质失衡等问题,因此,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德育中尤其重要。因为心智健全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基本前提,这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普遍要求。
2.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人。
通识教育内容通常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其中人文精神作为重要方面贯穿始终,虽然各个领域的知识、技能与思维方法各有不同,但其基础性、理论性、综合性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同时,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引导课外阅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提供了一个积极、开放的环境。
3.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功利化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通过开展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德智体各方面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罗索夫斯基指出:“通识教育是描述某些大学学院教育的一种方式。这个术语也可在狭义上表示除主修课或专修课以外的要求,目的在于确保知识的广度和平衡,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3]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创新
高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思政课,但是就目前思政课的教学而言,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政课德育功能的发挥。思政课与通识教育在德育功能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思政课注重从正面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确立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运用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政治素养,而通识教育则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格魅力,注重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但是,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两者又有许多相通之处,通过融合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可以更快更好地增强思政课的德育效果,从而建立一系列德育创新机制。
1.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在德育目标和理念上是相通的。
通识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人与社会,教育与大学,教学与课程,等等。其基本特征是:从大学以外的问题来思考大学使命,不以满足大学内部需要为目的;由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问题来思考培养目标,不以满足职业界需要为目标。因此,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在德育方面存在契合:第一,都注重对人的存在价值的追问。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核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通识教育提倡教育“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看作是目的,关心人的存在的价值,提高人的存在智慧。思政课中对大学生进行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知识的教育,恰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本质上与现代通识教育的理念是相通的。第二,都注重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要求大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读一些中外经典,比如中外思想史、哲学史、科技史及唐诗宋词等。这些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层面和道德素养,另外,通识教育中涵盖了经典的人文情怀和思想智慧,可以从整体上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和文明素质。思政课同样也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具有独特的功能和效果。因此,对人精神层面的提升和关注也是思政课德育培养的重点内容,这一点与通识教育是相通的。第三,两者都致力于对“全面发展的人”的追求,都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丰富的知识面、强健的体魄、能明辨是非,有着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
2.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思政课德育培养新途径。
在理论上,要将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德育功能的差异和相通之处厘清,打破常规的专业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模式,解放思想,将“通识”与“思政”更好地结合,勇于理论创新。在实践层面,也许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力量,有学者提出,可以进行以下尝试:首先,必须坚持思政课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此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充分讨论,重新确定学生所必须阅读的与思政课教学相匹配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献(包括原始经典与阐释这些经典的经典),拟出篇目,并确定为实验教材。也可以完全打破现有的知识体系,重新按知识领域,或按专题,或按时代,或将这些要素综合考虑在一起,以确定篇目的编排。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德育功能,还可根据各地实情,在目前高校的学分制允许的范围内,压缩部分公共课学时,从跨学科的角度编选国情经典读本,引导学生拉近自己与社会现实、特别是广大农村和社会底层的距离,促进其社会关怀。
三、“通识―思政德育主阵地”建设
要使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相互补充,成为高校德育的主阵地,就要充分发挥两者在德育上的功能,共同起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哲学思维、慎思明辨的能力的作用。建设这样一个主阵地,关键在于处理以下问题。
1.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德育导向功能。
通识教育的开展能够让在校大学生广泛吸取文、史、哲、艺等多学科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对错,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使他们在人生理想、生活信念等方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熏陶;对青年学生进行人文科学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能够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的气质,锻炼他们的能力,进而形成个人思想道德品质。思政课则从“三观”出发,使学生顺应历史和社会潮流,形成科学发展观。提升社会主义道德素养与精神,两者殊途同归,都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引导着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进而使学生拥有高尚的思想情操、高度的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与丰富的内心世界。
2.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德育拓展功能。
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思政课的德育视野,在一定意义上使得高校思政课的德育的内涵发生新的变化。通识教育的内容涵盖多种学科,重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主张将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当中,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使学生同时拥有强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就极大地弥补了我国高校以思政课为主渠道,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日常思想教育等方面落实德育内容为辅助途径的不足。同时,通识教育注重日常实践,不仅强调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在实践中得以强化,从而,高校德育的阵地从纯粹的思政课理论培养延伸到通识教育的实践体系,充分发挥了两者的德育拓展功能。
3.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德育常态功能。
一般来讲,人的道德基本结构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这四种要素构成的。个体要对道德原则和规范有一个认识,并对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形成一种内心体验,形成道德情感,以及准备履行道德原则的道德意志,最终才会成为个体稳定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除了是在课堂上形成的外,更重要的则是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获得的。通识教育与思政课都可以通过无意识的教育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理念和道德情操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给学生,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教育,养成良好、正确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有效结合就是一种无形但却更有影响力的常态化德育模式。
4.积极探索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德育机制的有效整合,变德育主渠道为主阵地。
思政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思政课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可以把单一的思政课德育主渠道变为“思政―通识德育主阵地”。在课程设置方面,两者可以有效结合,相互补充。将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课程设置按照科学的内容比例融为一体,一方面能够充实思政课的课程内涵,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课程的重复性,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还可以根据通识教育理念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通过各种实践环节与师生互动来进行思想交流与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0.
[4]沈壮海.通识教育视野中的学校德育[J].思想理论教育, 2002,(1).
[5]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
[6]黎海燕.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8,(6).
[9]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1.
[10]江海.通识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启示[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2008,(8).
关键词:高校;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第二课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第二课堂
关于第二课堂的概念,现有以下几种结论:(1)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在教学计划之外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2)第二课堂也叫第二教育渠道,指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及其场所。也指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3)第二课堂是学生通过参加有组织的课余活动以达到陶冶情操、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教学形式,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笔者所在学校在综合各方面文献后,将第二课堂定义为:“第二课堂是指由学校、学院组织认可的,在常规课堂教学、实习、实验等第一课堂之外,有利于提高能力素质的各项教育、管理、服务、校园文化活动等,覆盖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网络等区域和空间。”
2.思想政治教育
综合分析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概念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体现和集中表露,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一定义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可。不论是哪一种见解,都深刻地说明了在高校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对学生的人格、心理以及思想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3.第二课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造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弱化、实效性不强的主要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脱离实际,内容不贴近生活,方法不贴近学生。因此将第一课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将第二课堂建立在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之间,使之在时间与空间上更加开阔,打造可以承载更为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教育阵地。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1.导向功能
第一,第二课堂形式多样,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根据优势学科搭建服务平台,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第二,第二课堂的内容、方式和氛围都蕴含着教育目的,直接或间接地对大学生产生导向作用。在第二课堂这个开放的系统中,学生评价、理解和接受他人的思想,在各种思想激荡碰撞中不断调整自己,朝着社会主流目标靠近。
2.凝聚功能
在第二课堂开展的过程中,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或者是目标一致的同学组成的科研小组,可以是热衷公益的同学组成的志愿服务小队。第二课堂活动会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吸引的氛围,增强情感认知和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实施第二课堂教育,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合作,让老师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量。
3.转化功能
第二课堂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各种不同的活动,除了理论学习之外,还可以参与社会实践、实地参观、开展科技创新类活动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他们能接触社会,把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将理论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行动,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报效社会。
4.开发功能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不受教学大纲和专业的限制,能超越专业的狭隘界限,突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针对不同学科的内容,扩大学生视野,将学生成长成才具体化到各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能力、增强素质。
三、开展第二课堂存在的问题
1.操作性不强,对第二课堂的实施支持力度不够
虽然现在大多数高校都在实行第二课堂的教育模式,但大多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论工作上,有时学生虽然有较高的兴趣开展各项实践活动,但是高校的硬件还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实践要求,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第二课堂的实施。
2.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联系程度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较多偏重于文体娱乐型活动,这样的活动易开展,时间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另一方面,有利于开阔学术视野、增强科技创新类的活动相对较少,教师和学生的认可程度和参与度均需提高。志愿者活动大多只是停留在体力劳动和募捐上;社会实践大多也只是一些调研,鲜少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
3.专业教师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较低
经过学校大力组织宣传,目前已有许多学生对参与科技创新类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但指导教师数量和指导水平成为大规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瓶颈。指导教师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使学生在开展活动中会感到力不从心却又不知道该向谁请教,这就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也会严重影响高校科技创新的进程。
四、有效发挥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建议
1.以“中国梦”为引领
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实践者,其个人梦想的实现也影响着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实现。将“中国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大学生时,二者便形成了不可割裂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以“中国梦”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自身的成长需要与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将会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新的道路和参考。
2.加强第二课堂内容的延续性和系统性
注重第二课堂的延续性,就是让第二课堂有固定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有稳定的活动团队和指导教师。特别对学生喜欢、乐于参与、具有时间积淀的教育内容要进行继承和扩大。注重第二课堂的系统性,是使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实现从“量变”到“质变”。让学生参与到第二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切身体会教学内容的前期策划、中期活动、后期总结的全过程,使学生完成从体验到感悟,从认知到领会。
3.加强实践类、科技创新类教育实施的实效性
在实施第二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不断优化实践与科技创新的体系,增强学生对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的兴趣,使第二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更多地落实到让大学生能够动手动脑的实处上。加大对表现优异、成果突出的教师和学生的奖励力度,提升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的创造性。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第二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好的平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不同年级、不同群体、不同个性的学生在能力素质“提增”上获得信心和动力,优势和特长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
[1]蔡克勇,冯向东.大学第二课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
[2]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293.
[3]王国辉,陈明,等.高等教育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学分化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19.
[4]李辽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综述[J].求实,2005(1).
[5]蒋慧琴,欧万彬.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消费导刊,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