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6:35: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分析化学整理笔记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网络课程资源分析化学精品课程
建立网络课程资源平台是精品课建设的要求[1]。我校分析化学课程经过多年课程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已经建设成为省优秀课,为了达到更高的课程建设要求,我们建设和完善了分析化学网络课程资源平台。
一 、分析化学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意义
分析化学是关于测定物质组成、含量及结构的分析方法理论及应用的学科。分析化学课程内容庞大,并且还有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另外,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既要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分析测试工作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只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学时内难以将分析化学的全部内容讲授。教师在教学学时内通过一次性的教学也难以达到所有学生对所教学内容充分消化和理解。为了满足新形势下的分析化学的教学要求,提高分析化学的教学效果,分析化学应进行立体的多层次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讲授分析化学的理论和主要分析方法原理,在课堂教学之外为学生建立教学学习分析化学的网络课程资源平台,该平台能够辅助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多层次学习需要。学生通过网络课程资源平台的使用,不仅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消化理解,还能进一步深化分析化学的学习;由于网络可以消除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根据个性化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不受教学学时的限制,将分析化学的常识性知识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上,因此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外高效率地学习巩固和加强分析化学的知识,还能够有机会学习和掌握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学时限制而不能讲授的分析化学常识性知识。网络课程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3],可以起到导学、督学和助学的作用[4],通过对课程全貌的了解学生可以明确课程的学习目的,通过习题解答自查课程学习效果,通过大量的课程常识知识信息的学习提高分析化学知识和能力。
二、分析化学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建设的的原则
1、课程目标明确:网络课程资源平台是在课堂教学之外为学生搭建起来的学习知识平台,该平台要实现课堂教学达不到的多种功能。学生借助该平台可以复习课程内容,可以学习到课程的常识知识,可以自查学习效果,可以培养实验技能,可以进入国内著名大学的网站进行分析化学课程学习等等。
2、注重能力培养:分析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因此在网络课程资源内容的安排上要达到对理论课知识内容的辅助教学,如安排课程的习题解答,有助于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扫除课后学习中的障碍;另外,安排分析化学实验的操作录像,使学生在课堂之外学习和巩固分析化学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还有,分析化学理论常识和实验常识可以拓展和丰富学科知识,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3、注重表现形式多样化:在课程网络资源平台建设过程中,我们本着能够使学生使用后能轻松达到学习效果的原则,在内容安排和网页制作方面考虑到要充分调动使用者的视觉和听觉神经,避免内容枯燥乏味,首页的界面清晰简洁明了,课程平台的内容实用性强,表现形式多样化,既有静态的教学资源内容又有动画等动态教学资源内容,并有共享性课程资源,如在我们的教学资源平台可以链接国内几所著名高校分析化学的课程网站,方便学生参考应用。
三、网页中主要模块
分析化学网络课程资源首页可分为三个区域,上部有电子资源、动画资源栏目;左侧区域有课程介绍、师资队伍、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参考文献等栏目;中间区域有教学课件和教学录像栏目。网页的首页栏目清晰,视觉友好。
图1 课程网站主要模块
四.网络资源主要内容
模块“课程介绍”和“师资队伍”介绍课程的基本概况和目前参加课程建设的人员概况。
“教学大纲”是介绍课程各章节涉及的内容及教学的要求,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大纲对课程的整体要求有所了解,学生在学习中会有地放矢,目的明确。
“教学方法”是对课程讲授方法及授课特点进行介绍;“参考文献”介绍课程学习中可以参考的书籍,所列参考文献均为学科权威的国内外教材及专著。
“电子课件”为课程教学同步课件,学生可以依据课件整理教学笔记,复习课程内容。“教学录像”为教师实际教学的教学录像,如果学生有所需要,可以在课后根据个性化需要,对课程进行复习。
“电子资源”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内容包括“实验常识”,“理论常识”,“习题库”和“试题库”。 “实验常识”和“理论常识”分别集合了分析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理论方面重要知识点,并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表达,方便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很短时间学习到有关分析化学的应用知识。“习题库”的内容为教材课后所有习题及答案,利用“习题库”的资料,学生可以检查课程的学习效果。“试题库”中有数十套的模拟考试题,学生可以参阅,有助于明确课程教学重点。
“动画资源”包括“动画资料”和“网络资源”。“动画资料”内容为各种实验基础操作和分析仪器的操作方法的动画或录像,该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技能,提高分析实验测试能力。“网络资源”内容为一些国内知名大学分析化学课程的网站链接,学生可以参考其它院校的分析化学教学,开阔眼界。
五、结语
总之,在分析化学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建设过程中,立足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注意和保持课程的吸引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实际能力为目的,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又实用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建设的通知(教高司函[2003]1号)[Z].2003-04-08.
[2]陈以海.高校精品课网站建设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52-54.
关键词 材料专业 分析化学 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45
On Materials Analytical Chemistry Curriculum Innovative Teaching
HE Xiulan, ZHENG Wei, QI Shuyan, WANG Jihua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Abstract Aim at existing problem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course of materials maj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course is carried through optimizing teaching content,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 and establishing experiment specifically on the basis of course content and subject characteristic. The student's interest is increased and teaching quality is improved with organic bonding course content and subject characteristic, and helpful reference and consult are provided for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course of materials major.
Key words Materials major; Analytical chemistry; creative teaching
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鉴定物质化学组成、测定组分含量、确定物质的结构及存在形态。①分析化学是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述定性与定量分析、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及各种滴定分析等内容。材料学专业是研究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工艺及使用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发展前景广阔。②③分析化学是材料专业目前开设的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生产实习及就业等方面都有重要联系。因此该课程的学习对培养人才的思维模式及知识体系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④目前,我校材料类专业分析化学课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 分析化学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需要脱节。目前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与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不适应。比如我校材料专业中有机高分子专业与无机非金属专业,两个专业分析化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与开设的实验基本相同,未能与各自的专业特点有机结合,学生“学”“用”明显脱节,导致学生缺乏科学思维分析实际问题。
(2)实验缺乏针对性。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是整个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理论教学的大部分知识点及相关原理,在实验内容中会有所体现。但目前所开设的分析化学实验均是以完成教学为目的,未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开设不同实验,学生做实验积极性差,学生只是机械性地完成实验,未认真思考实验原理,甚至连实验报告也不认真总结,只是完成这个学习任务而已。因此,目前开设的分析化学实验对提高理论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也未能有所提高。
(3)教学方法枯燥。分析化学课程的基础原理与基本理论较多,化学反应繁多,各类滴定曲线及滴定原理复杂,在授课过程中,与相关的材料专业知识很难融合。按传统的授课方式,过分强调授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程的讲解过程中会使学生感觉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束缚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及趣味性,不但学生学习效果差、效率低,也降低了教师授课的积极性。
(4)评价方法单一。目前我校分析化学课程的考核基本上还是采用期末闭卷考试来评定学生学习效果,通过一张期末测试卷很难全面、公正、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部分学生在临考前突击背笔记、做练习题,即可侥幸过关,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
为激发材料专业学生学习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针对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专业特点,对该课程进行了创新性教学改革。
2 分析化学课程创新教学
2.1 根据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对于不同专业,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学时的安排应有所不同。首先,针对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先统一界定基本的理论教学内容(此部分占整体知识点的70%左右),这部分内容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掌握,以保证该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点的教学要求,也方便日后考核。其次,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教师可对部分教学内容实行自主性教学(占整体知识点的30%左右),结合各专业的特点界定教学侧重点,精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与知识点的基础上,能拓宽专业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第二章误差、可疑值的处理这部分内容涉及计算,公式多且繁杂,单纯依靠讲解例题授课,学生会感觉枯燥。在授课过程中,可将相关专业知识引入。例如,学生将来做毕业设计及技能训练等时,均会遇到数据处理,某些实验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可疑数据。如在测量试样的抗弯强度时,需要5~6个试样进行测定并取平均值,某些存在缺陷的陶瓷样品获得较低的抗弯强度,此时可以利用分析化学的四倍法与Q值法进行可疑数据的处理,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处理的能力,又提前了解部分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校材料专业分析化学课程均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方向了解很少,在此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学习态度及今后的职业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给这些学生授课时,结合分析化学课程内容及专业特点,给学生更多的专业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2.2 有针对性地开设实验
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知识点可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巩固,在有限的学时内,不能将所有的分析化学实验都开设。为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效果,在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中,根据专业特点,对开设的实验进行了大胆改革。根据现有实验室条件,有针对性地将所有的实验项目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尽可能地让所开设的实验与专业有联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例如,吸光光度法这一章的分光光度计相关实验对于无机非金属专业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无机非金属光催化材料的吸光度。通过开设此类实验,使学生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为学生将来做毕业设计奠定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配位滴定法涉及高分子专业的知识点较多,因此相关的实验高分子专业一定要开设。通过有针对性地开设实验,将分析化学知识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兴趣,也提高了分析化学理论的授课效果。另外,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比如在绘制标准曲线时,可教会学生利用Origin或Excel软件进行曲线的线性拟合,提高学生微机应用能力及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3 课堂教学方法革新
课堂教学方法创新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分析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首先,分析化学基本理论与原理在实际工业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与生产实际相结合。⑤比如,提出无机非金属专业学生分析陶瓷粉体质量检测的问题,并列出解决方案,这里应用了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分析化学原理,采用学生分组讨论形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制作分析化学课程课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出分析化学课程的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该课程理论教学,通过图片、动画、音频等丰富课程内容。通过多媒体上课,不但可以加大传授知识的信息量,开拓学生的视野,还有利于教师及时更新授课内容,方便教师授课。
2.4 建立灵活多样的综合考评体系
分析化学课程的考查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闭卷方式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60%)。另外,由于该课程的基本原理与知识点均可通过实验来加深学生印象,因此该课程的实验尤为重要,实验成绩根据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报告等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20%)。另外,平时成绩由任课老师给出(占总成绩的20%),这部分成绩主要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讨论三个方面,尤其是课堂讨论部分,主要根据是学生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在课堂上分组讨论,理解知识,在讨论中培养团队精神、思考能力及综合表达能力。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综合成绩,建立公平、合理的综合考评体系。
3 结语
分析化学是非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是学生后续课程的基础,学生掌握其基本原理与内容,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对材料类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学科在分析目前的教学状况及专业特点的前提下,对传统的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创新性教学改革,注重专业知识与化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分析化学基础内容,而且使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为高等院校材料类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基金项目:哈尔滨理工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C201300018)
注释
① 黄昊文.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42-44.
② 顾佳丽,马占玲.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3):147-148.
③ 赵明,白丽明,张文治.“Seminar”教学模式在本科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4(1):56-57.
关键词:学习习惯;课堂效率;课堂笔记;自学能力;学会质疑
职业高中的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适应职业高中的教育、适应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以就职业高中的化学教育来讲,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也是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我们知道“教是为了不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素质,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作为一名职业高中的化学教师,我在工作中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指导学生更好地利用课堂,学会配合老师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是我们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所以充分地利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听讲,及时配合教师进行知识的分析掌握。听课过程中如果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做好标记,课下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也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特别关注职业高中学生的特点,他们在初中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所以我们在讲课过程中应该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选择更适合学生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
二、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有一句名言是:“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做好课堂笔记。特别是化学学科,需要记忆的化学概念繁多、抽象,课堂容量大,一些化学变化和现象更需要学生记忆,这些知识的记忆仅靠课堂时间是无法完成的,所以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做好相应知识的笔记,从而可以为课后学习奠定基础。课堂上讲授的化学知识很多,所以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记录重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应该重点记录课本之外的知识,记录老师补充的相关知识,如: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化学实验的分析以及对课本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可以让知识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加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记录问题,在课堂上记录好自己没有听明白的知识点或者某些观点,以便课后和老师同学进行讨论。
三、职高教师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自学能力是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学会自学,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职高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制定好相应的教学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教师为之付出努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是自学能力的基础。针对化学教材不同的知识点,可以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应该及时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能够学会分析,针对某些内容可以和老师同学进行讨论分析。
四、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我们知道,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而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往往是学生积极思考、综合分析的结果,教会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需要,也是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及时分析化学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也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五、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总结
总结是我们日常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每学完一个知识点、做完一个实验、做完一道题后,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地思考,在理解相关概念或者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上,自己有什么体验或者有什么思考,有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让知识系统化。如果学生总结的不完善,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及时引导,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关键词】化工产品检测技术 课程 改革
《化工产品检测技术》是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先行课程有《化学分析检测技术》和《仪器分析检测技术》,此阶段学生具备基本的分析检测技能,掌握了常规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熟悉了常用分析仪器的操作,而《化工产品检测技术》是综合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进阶课程。关于分析类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课程整合、开放性实验和考核制度等方面[1]~[3]。笔者在《化工产品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学改革特点
(一)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授课之初就要求学生在后继的课程学习中独立开展文献检索,获取各项任务所需的产品检测标准及相关知识,并逐步培养良好的文献检索习惯,即广泛获取资料,分类整理,做好文献来源记录,形成文献摘要笔记,甄别各类资料,做到因需取舍,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二)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整个班级假想为一个分析测试中心,分析测试中心下设若干项目组。授课教师在机构中是中心主任的角色,负责任务布置、项目组织和解疑答惑的工作,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班级学生被分成若干项目组,具体去完成下达的任务。根据各组完成任务的质量,发放虚拟的奖励薪酬,并开展优秀项目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 以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
选择四个典型化工生产企业(氯碱企业、水泥生产企业、磷肥生产企业和石油产品生产企业),设计四个综合分析检测项目,每个项目下设若干个任务。任务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梯度设计,在每个任务中又有若干平行的子任务提供给各项目组,有效杜绝项目组之间互相抄袭的问题。
(四)真实企业环境与学校模拟环境交替。
每个项目开展前,授课教师将组织各项目组前往真实企业去了解具体的产品生产工艺,各产品质量监控点的分布,企业质量检测中心的工作流程以及常规的检测情况。以此为基础,在学校模拟企业环境开展分析检测。同时,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具体的任务中,比如安全要求、审批制度等。
二、课程的具体组织形式
(一)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开展初步方案设计。
首先,教师引出工作项目和对应的任务,并为各项目组布置平行的子任务。各项目组根据下达的子任务,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组内讨论,并进行组内分工开展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并初步形成分析测试方案。
(二)学生汇报方案设计,教师审定。
在课堂上,项目组针对方案设计进行阐述和汇报,教师现场答疑。同时将该任务的知识点进行剖析,指出方案的不足,并与项目组议定实施方案。在这个环节,有效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方案具体实施。
各项目组依照确定的方案开展分析测试前的试剂准备工作,并进行具体的样品分析测试,并形成产品测试报告。与传统的实验形式的区别在于,以往由教师准备的试剂工作转变成由学生自主准备试剂,增强学生的对手能力,并提高了学生对任务的整体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展分析测试的能力。
(四)结果点评及知识拓展。
任务实施后,教师组织项目组对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对结果进行点评。通过点评,与学生一起找出分析测试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同时,进一步为学生介绍与任务相关的前沿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辅助手段和措施
(一)融入绿色化学的理念。
绿色化学即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杜绝那些对人类健康、社会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遵循“ 减量( reduction)、重复使用( reuse )、拒用( rejection)、回收( recycling )、再生( regeneration) ” 5R原则[4]。要求学生在具体的分析测试方案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环保问题。
(二)提供课程网络平台。
教师开发课程网络平台供学生课外学习。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在线学习相关的知识拓展的内容,以及最新的研究咨询,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师生即时沟通。
(三)开放实验室。
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课外开展拓展实验的便利条件,使学有所长的学生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锻炼个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四)充分利用学生科技类社团的作用。
在校内学生社团化学化工科技协会中安排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在学生中培养分析测试能手,为各级各类分析检验赛事储备人才。
总而言之,通过对《化工产品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实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改造,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和分析测试能力,综合素质获得有效提升,为未来岗位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系2011年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1JGZ096)。
参考文献:
[1] 曹延华,崔爽.“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整合实践与探索.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 19(10).
[2] 彭雪蓉,江兰,何晓利.《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开放性实验的改革与探索. 2008, 15 (10).
高中化学在高考科目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也是一门比较难学的科目。那么高中怎么学好化学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化学学习方法指导最新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学科特征和课程目标: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
1.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物质的多角度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规律性,能分析简单化学问题,并用化学语言表达。
能分析化学问题中量的关系,学会简单的化学计算。认识常用化学问题的方案设计、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
2.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了解现代化学肩负的使命。具有为解决化学问题进行专题信息收集、加工和输出的能力。学会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来提高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现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了解化学知识在解决生活、生产和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具有参与化学科学实践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了解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认识化学与生活改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形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有下述几方面的特点:⒈概念抽象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入手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记忆型,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高中除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除形象思维侧重抽象思维,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主动地接受和自觉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如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既抽象,理论性又较强,第二章摩尔概念一个接一个,学生一时不适应,这是学生进入高中所面临的挑战,给教与学带来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
⒉进度快,反应方程式复杂
初中进度相对高中较慢,要领定律学习巩固时间较长,在往后的学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加以消化,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进度加快,化学方程式增多,多数反应失去了初中掌握的反应规律,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难度,如果不及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如高一Cl2的实验室制法,Cl2与水、碱的反应,NaCl与浓硫酸微热与强热制氯化氢反应的不同情况等,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深感难掌握、难记忆,不太适应。
3.内涵深,联系广
如摩尔使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渗透在高中教材的各个章节,对整个中学化学计算起着奠基的作用。再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学得好可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能使学生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探索、研究后面的化学知识,培养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⒋抓典型,带一族
初中化学只是具体介绍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氯、钠、硫、氮为重点,详细介绍它们的物质及重要化合物,通过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运用归纳、对比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
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摩尔”、“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
高中化学学法指导: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
(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
(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3)、温习基础: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
2、讲究课内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内学习的方法:认真听课;记好笔记。
(1)、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
(2)、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
课内学习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最主要的时间是课内。在这学习的最主要时间里,有些同学没有集中精力学习、有些同学学习方法不讲究,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习水平的发挥。
3、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
(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
(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4、有心有意识记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
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5、增加课外阅读适应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同学们应该增加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的方法:选择阅读;上网查找;注意摘录。
6、科学归纳
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
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2SSSO2SO3H2SO4为统领。
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
化学课堂上,为了使物质之间的变化过程更直观、形象生动,老师往往会用演示实验或补充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化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化学学科特征和课程目标: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
1.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物质的多角度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规律性,能分析简单化学问题,并用化学语言表达。
能分析化学问题中量的关系,学会简单的化学计算。认识常用化学问题的方案设计、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
3、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
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
(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
(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4、有心有意识记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
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5、增加课外阅读适应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同学们应该增加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的方法:选择阅读;上网查找;注意摘录。
6、科学归纳
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
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2SSSO2SO3H2SO4为统领。
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
归纳方法之三是键线递进法.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及时集中整理相关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平行关系.在归纳整理中,可以牺牲一些具体细节,突出主要内容。“勤”和“巧”是到达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这个“巧”字就是善于总结。
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更需要学生作类似联想和归纳总结。
五、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2.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3.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4.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高中化学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 实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可利用实物、图片、模型,通过观察培养和教给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加强直观性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抽象要领具体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5.抓住关键,精讲多练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搞面面俱到,处处设防,讲得过细过全,也不能盲目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应抓住关键,应用启发式,讲其当讲,练其当练。讲则是讲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属性,弄清内在联系。练则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摩尔浓度一节,一是讲清定义、导出数学表达式;二是做好演示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是引导启发学生掌握有关摩尔浓度计算的几种基本类型,精选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摩尔浓度概念及有关的理解和掌握。
6.抓住典型,探索规律
要使学生学好高中化学,不再于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多,重要一环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总结归纳,这能使学生在点多、面广的化学学习中自己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如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法总结规律,把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发散开来,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做好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使学生跃过初中到高中这个知识台阶,而且要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进度快、难度大的化学教学,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尽快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2.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了解现代化学肩负的使命。具有为解决化学问题进行专题信息收集、加工和输出的能力。学会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来提高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现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了解化学知识在解决生活、生产和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具有参与化学科学实践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了解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认识化学与生活改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形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有下述几方面的特点:⒈概念抽象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入手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记忆型,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高中除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除形象思维侧重抽象思维,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主动地接受和自觉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如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既抽象,理论性又较强,第二章摩尔概念一个接一个,学生一时不适应,这是学生进入高中所面临的挑战,给教与学带来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
⒉进度快,反应方程式复杂
初中进度相对高中较慢,要领定律学习巩固时间较长,在往后的学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加以消化,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进度加快,化学方程式增多,多数反应失去了初中掌握的反应规律,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难度,如果不及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如高一Cl2的实验室制法,Cl2与水、碱的反应,NaCl与浓硫酸微热与强热制氯化氢反应的不同情况等,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深感难掌握、难记忆,不太适应。
3.内涵深,联系广
如摩尔使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渗透在高中教材的各个章节,对整个中学化学计算起着奠基的作用。再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学得好可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能使学生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探索、研究后面的化学知识,培养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⒋抓典型,带一族
初中化学只是具体介绍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氯、钠、硫、氮为重点,详细介绍它们的物质及重要化合物,通过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运用归纳、对比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
三.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摩尔”、“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
四.高中化学学法指导: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
(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
(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3)、温习基础: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
2、讲究课内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内学习的方法:认真听课;记好笔记。
(1)、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
(2)、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
1.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物质的多角度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规律性,能分析简单化学问题,并用化学语言表达。能分析化学问题中量的关系,学会简单的化学计算。认识常用化学问题的方案设计、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
2.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了解现代化学肩负的使命。具有为解决化学问题进行专题信息收集、加工和输出的能力。学会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来提高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现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了解化学知识在解决生活、生产和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具有参与化学科学实践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了解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认识化学与生活改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形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有下述几方面的特点:
⒈概念抽象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入手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记忆型,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高中除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除形象思维侧重抽象思维,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主动地接受和自觉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如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既抽象,理论性又较强,第二章摩尔概念一个接一个,学生一时不适应,这是学生进入高中所面临的挑战,给教与学带来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
⒉进度快,反应方程式复杂
初中进度相对高中较慢,要领定律学习巩固时间较长,在往后的学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加以消化,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进度加快,化学方程式增多,多数反应失去了初中掌握的反应规律,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难度,如果不及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如高一 的实验室制法, 与水、碱的反应,NaCl与浓硫酸微热与强热制氯化氢反应的不同情况等,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深感难掌握、难记忆,不太适应。
3.内涵深,联系广
如摩尔使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渗透在高中教材的各个章节,对整个中学化学计算起着奠基的作用。再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学得好可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能使学生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探索、研究后面的化学知识,培养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⒋抓典型,带一族
初中化学只是具体介绍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氯、钠、硫、氮为重点,详细介绍它们的物质及重要化合物,通过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运用归纳、对比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
三.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摩尔”、“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
四.高中化学学法指导:
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
(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
(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3)、温习基础: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
2、讲究课内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内学习的方法:认真听课;记好笔记。
(1)、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
(2)、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
课内学习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最主要的时间是课内。在这学习的最主要时间里,有些同学没有集中精力学习、有些同学学习方法不讲究,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习水平的发挥。
3、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
(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
(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4、有心有意识记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
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5、增加课外阅读适应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同学们应该增加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的方法:选择阅读;上网查找;注意摘录。
6、科学归纳
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
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 S为统领。
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
归纳方法之三是键线递进法.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及时集中整理相关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平行关系.在归纳整理中,可以牺牲一些具体细节,突出主要内容。 “勤”和“巧”是到达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这个“巧”字就是善于总结。
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更需要学生作类似联想和归纳总结。
转贴于 五、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2.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3.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4.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高中化学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可利用实物、图片、模型,通过观察培养和教给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加强直观性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抽象要领具体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5.抓住关键,精讲多练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搞面面俱到,处处设防,讲得过细过全,也不能盲目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应抓住关键,应用启发式,讲其当讲,练其当练。讲则是讲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属性,弄清内在联系。练则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摩尔浓度一节,一是讲清定义、导出数学表达式;二是做好演示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是引导启发学生掌握有关摩尔浓度计算的几种基本类型,精选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摩尔浓度概念及有关的理解和掌握。
6.抓住典型,探索规律
关键词 生活事例 化学教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带领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领悟相应的书本知识。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化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服务于生产、生活实际。化学教学中可挖掘的生活实例很多,如果在平时根据知识的分类收藏积累这些生活实例,在备课时,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设计和加工制作,将有趣的生活实例应用于课堂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灵活的理解书本知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成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享受生活的良好科学素养。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实例意义重大,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1平日里,根据知识分类收集生活实例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具有很典型的化学原理,我们可以根据化学知识点分类收集整理。比如在讲到“碱金属”时,可以引入生活中节日燃放五颜六色的烟花;讲到“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可以引入在家里铁锅生锈的事例;讲到“合金及相关性质”时,可引入保险丝的熔点比一般的金属单质要低,可以引入家中钢刀的物理硬度比纯铁丝要大;在讲到“溶解平衡”时,可以给学生讲,打开碳酸饮料的瓶子会有气泡冒出,形成气泡翻腾的景象等等。这就需要老师时刻留意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并且把它们联系到典型化学原理,然后分门别类收集整理,形成专门的笔记备用。
2 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加工制作
备课时,多准备一些与该知识点有关的生活实例,准备演示实验再现生活现象,准备一些问题将学生从生活现象思考化学原理的思考,从而达到用书本上的化学知识解释这个现象的目的,再准备一些与生活中有关的问题来巩固知识,还可以准备课后习题将生活问题引入到应试模式的考题上。
例如:讲解碱金属焰色反应
引入方法:以生活中的烟花燃放时的七彩颜色的现象引入化学知识主题
分析化学原理:烟花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含有硫磺、木炭粉、硝酸钾、镁粉、铁粉、铝粉、锑粉及无机盐。加入锶盐火焰呈红色、钡盐火焰呈绿色、钠盐火焰呈黄色。
准备演示实验:(1)有硫酸铜粉末、镁粉末、铁粉末各一克混合均匀装入一塑料瓶里,瓶底用针孔打入一些小孔,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方,轻轻拍打塑料瓶。指导学生观察酒精灯火焰上方金属燃烧的颜色。(2)锶盐、钡盐、钠盐等元素的焰色反应。
准备课后习题探究:烟花分为适合白天燃放类和夜晚燃放类,请大家思考他们在物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并说明原因。
3 教学过程中,分析生活实例带领学生探究化学问题
上课时,打破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以生活实例引入知识点,以演示实验再现生活现象。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引导学生带着疑问思考问题,快速阅读教材,用书本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例。
同样例如:讲解碱金属焰色反应
引入:在中国烟花是盛大节日和重要事件中独特的一支赞歌。在2008年中国首都北京举行的奥运会的开幕式鸟巢上空美丽的烟花,它在空中璀璨的一现,让世界人民在烟花中撩开中国神秘的面纱,见证它的发展足迹和现有的辉煌。
提问:大家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烟花燃放时会呈现出五颜六色吗?
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对比镁、锶、钡、钠焰色反应的火焰颜色,得出相应的结论。
深分析:焰色反应的实质(略)
总结性结论:中华民族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火药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今天我们看到的烟花也是在火药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
达到效果:科学解释烟花的成分及产生漂亮火焰的原因,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同时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 课后习题,慢慢将学生从生活事例带入到应试考题中
多设计一些练习,先用一两个题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慢慢用一些高考题型练习学生的理解应试能力。
例如: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B.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
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总之,将生活实例引入化学教学,可以使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形象”化。在学习化学时,我们要把生活中的化学融人到课堂中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化学教学不光是让学生学会化学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用生活实例来理解记忆化学知识,将所谓“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在学好化学知识的同时,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帮助,教会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很多的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让学生养成了良好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德胜.化学方法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湖北省武汉轻工大学化环学院 王文清
摘要:化学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高中化学随着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抽象性的不断增强,具有“繁 、难 、乱”的特点,存在诸多不易理解的问题,只有掌握好学会理解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化学;学会理解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104-02
化学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知识面广,横向、纵向联系多,疑难点密布。高中化学是一门看似简单而又较难学习的课程,随着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抽象性的不断增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对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混淆不清、对知识的应用感到很困难、不能充分地运用化学语言深入分析问题或表达观点等诸多问题,因此,学会理解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会理解的前提:把握课前、课中和课后环节
把握好课前做好预习、课中认真听课和课后加强复习三个环节,是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会理解的前提。
1.课前做好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的好习惯。预习时,应注意把握下节课教材的总体思路是什么,下节课将主要讲些什么物质,重点物质是什么,各物质之间有何联系(如物理性质、化学反应)?这些都是预习之后要了解的基本印象。同时,预习时既要防止过粗,即防止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不求实效;又要防止过细,即防止在预习时面面俱到,费时太多,搞得筋疲力尽,这反而会影响学习效果。最后,预习时应注意将教材上看不明白、看不懂的地方用红色笔做个记号,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教师讲解,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争取将不清楚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消化、吸收。
2.课中认真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化学知识很繁琐,要记的东西很多,认真听课的同时还要做笔记,做笔记并不是要将教师所讲的内容都记录下来,而是要抓住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组织语言有针对性地记下重、难点知识,把教师上课讲的但书上没有的例题也要记下来。同时,上课要认真听讲,勤于思考,特别是要注意教师讲题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难点,要特别重视教师分析某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课后再复习思考。
3.课后加强复习,是上课学习的继续,是一种与自己的理解能力同步的学习。课后要有计划地及时复习,不能简单回顾课堂知识,而是要重视教材,要反复读、看课堂笔记,通过读和看回忆教师的讲解,思考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好整理和归纳。对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做好记录,便于请教老师,从而做到不留障碍,不留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础。独立完成每次作业,对促进课后复习也有一定的作用,因为做作业实质上对知识是否已掌握起着检验的作用:如果做作业顺利,说明知识掌握得不错;如果做作业不顺利,也可以促使自己针对存在的问题去看书或请教老师,实际上也起着课后复习的作用。在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中,要多思考、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做到勤练巧练、举一反三。在解题之后还要注意一题多联,即有意识地从学过的知识中联系与本题有关的内容,训练思维的创造性,要从一题多联发展到多题一解,并从解题方法法中概括推广出同类问题的解法,从而真正跳出题海,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达到学习的更高境界。
二、学会理解的基石:正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知识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基本概念,才能从本质上掌握物质的性质、变化、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才能为学会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1.掌握一个化学概念必须弄清它应用的对象、前提条件、表达方法和与其他概念的关系。比如,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首先氯气本身是单质,不是化合物,但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由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酸之后电离而导电。又如,25摄氏度时,1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11.2升乙烷所含氢原子的数目为3NA,这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因为在标准状况(温度为0摄氏度,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下,1摩尔的任何气体体积是22.4升,而题中的温度不是标准前提中的“0摄氏度”。
2.分析、理解概念的内涵时要切实弄懂概念中字和词的含义。比如,氧化反应的定义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这里所说的氧包括游离态的氧和化合态的氧,不要把氧误认为只是氧气。
3.分析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时要特别注意。比如,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都是表示溶液浓度的概念,这两种浓度中溶质、溶剂、溶液浓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的,这是两种浓度概念的共同点。但从二者具体表示方法来分析,他们又是不同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可以进行相互换算,反映了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及适当的计算练习,对这一组概念就会有比较明确的了解,慢慢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有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也可以通过对比,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学会理解的关键:重视物质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物质结构理论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能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是学会理解的关键。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有关性质。比如,最近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结构与二氧化硅相似的物质二氧化碳,可预测新合成的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结构相似,说明该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相同为原子晶体,原子间均以共价键形式连接成物质;CO2不再是新合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式;化学键的改变导致气体二氧化碳与新合成的二氧化碳之间的转化变成了化学变化。
已知分子的结构可预测相似化合物的性质。比如,由四氯化硅的分子结构与四氯化碳相似,可推知四氯化硅具有分子结构,属于分子晶体,是正四面体结构。四氯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四氯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四氯化碳大,熔沸点也比四氯化碳高。
四、学会理解的核心:加强严谨思维的训练
高中化学有着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及相对严谨的结构,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加强严谨思维的训练,是学会理解的核心。
比如,NH3比AsH3沸点高的原因,我们不能仅说NH3存在氢键,而要说明NH3分子间存在氢键,As电负性小,半径大,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所以,回答问题一定要严谨,用词要准确。
又如,X、Y、Z为三种单质。已知:Y能将Z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又能将X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由此可以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①单质的氧化性:Y>Z>X;
②单质的还原性:Y>Z>X;
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
④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
这道题有可能因为思维不够慎密、全面,只把X、Y、Z当作金属或非金属一种情况考虑,而选①④或②③,实际上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由于置换反应既可有金属间的置换,又可在非金属之间置换,因此X、Y、Z既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对于这两种情况,说法①②都可以是正确的;它们对应的离子,如果这些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越强,则对应的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越弱,因此③④的说法也可以是正确的。
再如,铁屑溶于过量的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
A.硫酸 B.氯水 C.硝酸锌 ;D.氯化钙
这道题有可能只考虑Cl2有强氧化性,会把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Fe2+氧化为Fe3+。而忽略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而漏选。解答本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中指明盐酸过量,因此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再往溶液中添加硝酸锌时,由于溶液中存在H+,硝酸根离子将显强氧化性,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因此,正确答案是B和C。
五、学会理解的手段:注重化学实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学生学会理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1.实验可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探究自己未认识的世界。通过实验,可以全面、有序地进行观察,分析化学实验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抓住现象的本质;可以让学生把化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技能结合起来,从而能动地获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2.实验可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实验做多了,熟练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的原理,能开阔解题的思路;考试中的化学实验问答题往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知识点多个,在解题过程中,要仔细阅读试题,分析试题的目的或要求,分析所应用的化学原理,分析考察了哪些知识点后再作答。答题要规范,溶液最好用中文写出名称,或化学式后加“溶液”,固体及气体可用中文写出名称,也可直接写化学式,有时需指明试剂的浓度及用量,操作过程的书写也要规范,实验现象的书写要全面、准确。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桥梁,学会理解是重要方法之一。在学习高中化学中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才能取得有成效的学习结果,把化学学好。
参考文献:
[1]门娟.怎样学好高中化学[J].魅力中国,2010,(12):43.
[2]雍宝珍.浅谈怎样学好高中化学[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1,(12):47-48.
[3]程华.浅谈化学学习[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