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6:35: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企业经营面临的困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为积极应对今年以来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粮食市场形势,指导国有粮食企业进一步做好经营管理工作,2010年12月15日至16日,国家粮食局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了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认真分析了今年以来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及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情况,研究和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北京、河北、黑龙江等20个省(区、市)粮食局分管财务工作的负责同志、财会处长及部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联系点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国家粮食局副局长任正晓同志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受通胀预期增强、灾害天气频发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粮食购销形势错综复杂,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面临较大压力。在此背景下,各级粮食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和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强对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指导,抓好粮食购销和产业发展,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1~11月,全国国有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粮食2191亿斤(贸易粮,下同),收购量占全社会收购量的46%1销售粮食3401亿斤,同比增加464亿斤,为企业减亏增盈奠定了基础。全国纳入统计的国有粮食企业实现统算盈利40.09亿元,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统算盈利35.89亿元。北京、天津、河北、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云南、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19省(区、市)实现了盈利。据各地分析,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国有粮食企业仍将保持较高盈利水平。
会议指出,尽管今年以来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但部分省份经营状况有所反复,进一步做好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尤其是通胀预期增强,加上我国粮食区域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加剧了市场粮价波动,国有粮食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市场风险;基层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自主经营仍比较困难,企业减亏增盈的基础还不牢固等,需要各地高度重视。
会议要求,各地粮食部门要高度重视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准确分析和把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粮食流通形势,在不利中化解困难,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尤其是在通胀预期增强、多元主体入市竞争激烈、粮食市场秩序面临冲击的复杂时期,要切实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要进一步加强对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指导,继续解决国有粮食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减轻企业负担;贯彻落实电[2010]20号等文件精神,指导企业抓好粮食购销,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带头维护粮食收购市场秩序,带头维护粮食市场价格稳定;推动企业继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增强竞争能力和经营活力;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经营活动现金的流动或运动
在正常的经营中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量除了满足企业正常周转所需的资金外,还要能够补偿一次性支付受益期较长的资产的折旧额或摊销额(如固定资产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以及支付企业借款的利息费用,还有现金股利的支付。
1、 补偿固定资产投资。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固定资产一般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投资支出,其投资额大,受益期较长,资金在购买时一次支付,通过每期计提折旧将价值转入企业的经营成本中,并通过产品的销售,收回其投资。有人认为固定资产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补偿或回收其投资的方式,就是在它被清理处置时收取的现金,但此时固定资产因寿命到期、技术进步被淘汰或是经营业务变化而出售,其价值较低、不固定并且也不属于企业的正常和经常性业务,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价值补偿回收是不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收回主要依靠企业在正常经常中的现金积累。企业的现金流入除了满足正常经营所需支出外,还要能够补偿已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如果企业现金流入只能满足企业的日常周转支出,那么企业的固定资产将难以得到更新,企业也无法进行大的投资,这都会制约企业经营发展和规模扩大。
2、支付借款利息。企业的借款利息支付在现金流量表中是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反映的,但企业偿还利息的资金还是来源于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入,如果企业借入资金不能带来高于支付利息的现金流出,那么企业将会面临较大的资金支付压力和财务风险。
3、支付股利。企业股利支付的前提是企业有赢利,有可以支配的未分配利润,但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能力,投资人也只能望利兴叹了。企业经营现金的积累是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的保证和基础。
除此之外,企业的经营性现金在有较大积累时,往往成为企业对外投资或收购的资金来源。
二、经营性现金流量项目分析
1、经营性现金流量在企业现金流量中的比重。如果企业经营性现金流量在企业总体的现金流量中所占比重较大,说明企业的现金流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采取的是经营性的筹资战略,反之则说明企业的现金流主要来自于外部投资(如企业对外发股票)或对外借款,企业采取的是证券或金融性的筹资战略。
2、比较经营性现金的流入和流出。(1)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入量大于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出量。这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创造现金的能力比较强,可以满足企业的资金周转需要,但是还不能说企业的资金支付能力很强。因为企业在本期的经营过程中还耗费了一些非付现的成本,如上面提到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等,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入量还必须能够补偿经营中的非付现成本,这样企业通过资金积累就可以为未来的设备更新改造和购置提供有力的资金保证。在满足了日常周转和补偿了非付现成本后,如果经营性现金流量还有流入,那么企业的经营就是一个非常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运行状态。(2)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入量等于现金流出量。这表明企业的现金能够满足日常经营需要,但企业经营成本还包括一些非付现成本,如果经营性现金不能对这些非付现成本时行补偿,当企业经营风险加大或必须进行设备等更新时,企业经营就会面临较大的困难。在正常经营期间持续出现这种状况,表明其经营活动现金流质量较差。(3)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此时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不足以维持企业日常经营所需资金的支付。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企业的大量资金用于投资支出,经营收入很少或没有经营收入,这种情况是企业经营周期的成长阶段难免的,但进入正常经营过程后,如果出现这种状况,就说明企业的经营情况较差,企业将会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
三、通过经营现金流量,评价企业销售业务质量
企业经营现金的流入主要由企业的销售业务来提供,通过将经营现金流入和损益表上的销售收入进行比较,可以评价企业销售业务的质量。如果收入远远大于现金的流入,可能是因为货款不能收回,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坏账损失风险,这提示企业应重新审视销售策略、客户的信用期限并制定新的应收帐款管理政策等。
四、比较企业净利润和经营性净现金流,评价企业利润的质量和现金流量质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实际上就是企业采用收付实现制方式计算出的净收益,通过比较现金流量净额可以评价企业现金流量的质量。如果企业的现金流量净额占企业的净利润的比例较高,则企业的利润质量较好,因为对净利润中包含的收益已被收回,比例较低则说明净利润中包含的一些收益没有被收回,利润质量不好。对此部分的分析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的附表资料来分析一下。
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过程就是将净利润中的非经营性损益和非付现的经营性损益扣除,并调整非付现流动资产和负债的增减变动。从表中我们看到甲公司净利润中的非经营性损益为2170万元(非经营性损益=处置固定资产损益+财务费用+投资损失),非付现的损益为4020万元(非付现的损益=计提资产减值+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资产摊销+待摊费用+预提费用),非付现流动资产增加了14000万元(存货和应收账款),非付现流动负债增加了3800万元(经营性应付款项增加)。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占净利润的比例为52%,4190万元的净流量将偿还3600万元的借款费用后,已没有更多现金去支付其他的资金需求。公司的应收账款增加降抵了企业净利润的质量,表明公司虽然在损益表中确认了收入,但却没有及时收回货款。应付账款的增加提高了公司资金支付的压力,公司正常经营所需材料等可能是以赊欠方式购入的,一旦经营资金不能及时收回,就会发生财务风险。由此来看企业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比对利润表的分析更具现实意义。
五、对企业不可控经营现金流量项目的分析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世界经济的走势、企业的外部环境扑朔迷离,充满了不确定性。作为企业领导者,如何把握当前宏观形势和未来走势?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经济下行带来的挑战?如何在经济周期变化中寻找企业跨越发展之路?
《这个冬天有多长――2009・中国企业外部环境》通过对全国5920位企业家的问卷跟踪调查与实证研究分析,反映了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经济政策、改革热点及企业外部环境的认识、评价及建议,让我们走近并看清了企业家眼中的企业外部环境。编者根据调查中企业家们反映的疑惑和问题,访问请教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管理学家、心理学家等资深专家学者,请他们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深入分析当前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发展情况,给企业家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建议,帮助企业家厘清当前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所面临的真正机遇和挑战。
《这个冬天有多长――2009・中国企业外部环境》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企业家年度问卷调查报告。
2008年8月至10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第16次全国范围内有5920位企业法人代表参与的年度问卷跟踪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2008・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及改革热点的判断、评价与建议》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企业景气状态、企业家对未来预期、企业家对相关热点问题的判断、企业家对宏观调控和改革的评价及建议等五个方面,客观反映了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改革热点的判断与建议,反映了他们对当前中国企业宏观经济环境的认知,是国内首份详尽了解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程度的调查报告。
2009年3月23日~4月10日,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2009年千户企业经营状况快速调查”,并完成了《企业经营者对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评价和建议》调查报告。报告从2009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状况、企业经营面临的具体挑战与转机、对未来前景的预期几个方面,反映了企业家对2009年企业宏观环境的判断。这份报告反映出当前企业家对经济走势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但对前景仍看好,严峻考验中也有不少商机和转机。这对了解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状况,增强信心有着相当难得的参考价值。
第二部分,专家学者访谈。
本书约请了来自政府、大学、企业的八位专家,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不同的专业领域,对国内外社会、经济、文化及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成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前瞻性判断。
第三部分,专题调研报告。
关键词:文化风险 并购 文化审慎 管理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跨国经营和并购活动日益频繁,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外来竞争以及多元文化的冲突,所有的管理者都需要用全球化观念来考虑本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都要考虑文化差异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否重视跨文化管理正在成为影响现代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何正确认识和识别企业经营中的文化差异与风险并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文化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关于文化的概念最早定义来自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他认为文化是指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类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在跨文化管理产生以前,关于文化及文化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的研究仅限于文化人类学家。在企业界,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文化环境与公司决策的相关性,但在国内经营环境中,很少有企业把它作为一个主要的因素加以考虑,管理学界也很少注重文化的研究。然而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了企业界和管理学界对文化与经营管理关系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
(一)霍夫斯泰德的理论
20世纪80年代,随着霍夫斯泰德提出民族文化的四个维度以来,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霍夫斯泰德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提出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群体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区域和国家的这种程序互有差异,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程序”是在多年的生活、工作和教育环境中形成的。群体本身无法感受到自身文化,文化需要比较才可以显示出各自的特色。霍夫斯泰德提出了描述和表征民族文化类型的四个维度,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的数量与质量。他对40个国家的文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其成果有助于管理者认识民族文化的差异。
(二)特龙彭纳斯的理论
上世纪90年代特龙彭纳斯对工商管理活动中文化的多样性进行研究,提出关于民族文化分析的七个维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普遍主义认为可以对“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加以界定,并总是可以据此加以运用;特殊主义则与此相反,在特殊主义文化中更看重关系和环境的特定责任,不很看重抽象的社会符号。从这一维度来看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普遍主义主张普遍地按规则和程序去做以保证公平和一致性,特殊主义鼓励灵活性以适应特殊情况的要求。
个人主义与公有主义。个人主义鼓励个人的自由和责任;公有主义鼓励个人为群体的利益而工作。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崇尚个人成就和独立承担责任,而在公有主义文化中决策经由代表传回组织后再决定,人们崇尚集体成就,集体承担责任。
情感内敛与情感外露。不同文化对表达情感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在北美和西北欧,商业上的关系是典型的工具性关系,情感被认为是干扰。其前提假设是我们应该类似机器一样,以便使其运转更有效。但是在有些文化中,商业是个人的事情,人的全部的情感被认为是恰当的。
具体专一与广泛扩散。在专一型文化中管理是与报偿相关的目标和标准的实现,私人和公务上的日程是彼此分开的;在扩散型文化中管理是一个不断改善的过程,而且质量也借此得到改善,私人的和公务上的问题彼此渗透。
成就与归属。成就主导文化要求对人们依靠技能取得的成就给予回报;归属主导文化尊重人们基于以往经验的身份和地位。
对时间的态度。各个国家看待时间的方式也不同。在一些国家,人们过去取得的成绩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他们为将来制定了什么计划,而在另一些国家则与此相反。这些是对公司活动会产生很大影响的文化差异。在一些文化中时间被认为是以串联着不同事件的直线方式向前流逝的,其他的文化把时间看作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以环形方式在运动,这造成了在制定计划时实行的战略、投资、对国内培养人才及引进人才等方面的看法上有很大差异。
对环境的态度。对环境的态度方面也可以发现重要的文化差异。从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来看,内控型文化主张将精力集中于我们擅长的事情上;外控型文化主张要适应顾客的要求。特龙彭纳斯在比较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每一维度的两个对立面如何走向协调的方法,并将其归纳为具体的经营技巧和管理技巧。特龙彭纳斯的研究表明,文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广泛、具体而深刻的,不仅影响到产品的销售,而且影响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决策方式、领导风格、管理技术应用、信息沟通等一系列活动。
文化风险的成因与根源
在探讨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时,人们多运用“文化冲突”这一概念,本文中笔者运用“文化风险”的概念旨在说明文化这一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给企业经营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赫斯切认为文化风险产生于那些追求全球投资战略的公司。因不同的社会习惯而存在的产品市场差异,使人们难以预测哪种产品会在外国市场上受欢迎。他举例说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早餐麦片极受欢迎,是最盈利的行业之一。但是,在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其他很多国家,早餐麦片就不怎么受欢迎,利润也不高。企业经营中的文化风险直接作用于产品和市场,从其成因来看,文化风险则存在并作用于企业经营的更深领域,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跨国经营活动引发的文化风险
跨国经营使企业面临东道国文化与母国文化的差异,这种文化的差异直接影响着管理的实践,构成经营中的文化风险。在一种特定文化环境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应用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也许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公司、企业跨文化的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使一个公司内部的跨文化经营管理活动大量增加。由于文化不同,跨国经营管理中产生了许多误会和不必要的摩擦,影响了公司工作的有效运行。如20世纪70年代肯德基首次进入香港市场的失败,迫使其重视和利用文化因素,注重将自身产品和服务与当地民族文化、地区文化结合。正如英国市场营销专家史狄尔先生所评价的:“当年家乡鸡进入香港市场,是采用与美国一样的方式。然而,当地的情况,要求它必须修改全球性的战略来适应当地的需求。产品的用途和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影响,食物和饮品类产品的选择亦取决于这一点。当年的鸡类产品不能满足香港人的要求,宣传的概念亦不适当。”文化因素是各国企业特别是跨国经营企业走向经济全球化时面临的巨大挑战,企业必须具备识别和处理文化风险的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并购活动引发的文化风险
并购活动导致企业双方文化的直接碰撞与交流。近年来企业并购活动异常活跃。以我国企业为例,既有一国之内的企业并购,也有跨国并购,如海尔自1995年兼并青岛红星电器,到1998年底总共成功兼并了18家亏损企业;2004年年末,联想以17.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IBM公司的PC业务。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累计以并购形式发生的对外直接投资,从1988年到1996年年均仅有2.61亿美元,从1999年开始,并购额逐年增加,2003年达到16.47亿美元。企业并购能够更有效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然而并购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在并购活动中许多企业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金融财务和法律方面,很少关注组织文化可能带来的问题。而许多并购案例证明,文化整合恰恰是并购过程中最困难的任务。尤其对于跨国并购而言,面临组织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双重风险。因为一个组织的文化是其所有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模式,是保证其成员的行为能够确定地指向组织目标的某种思想体系,如果一个组织之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文化,对于任何一个成员来说,识别组织的目标都将是困难的,同样,在为达成组织目标而努力时,判断应当针对不同情景做出何种行为也会是困难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组织的价值观直至其行动惯例都会是模糊不清的。所以企业并购活动中,如何正确评估所面临的文化差异的基本特征及风险,探询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是企业并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三)组织内部因素引发的文化风险
组织文化的变革、组织员工队伍的多元文化背景会导致个人层面的文化风险。越来越多的组织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招募员工,广泛开展跨国跨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往来,从而使组织内部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与决策方式不断面临冲击、更新与交替,进而在组织内部引发多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即使没有并购和跨国经营,企业也会面临组织文化与地区文化、外来文化的交流问题以及组织文化的更新问题。所以,由于员工队伍多元化、组织文化变革等内部因素引发的文化风险虽然不如并购和跨国经营中的风险显著,但由于其具有潜伏性和持续性,也会给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
文化之所以会构成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其根源在于文化差异。特龙帕纳斯在分析文化的概念时认为,社会互动或有意义的交流,以人们相互交往前就存在处理信息的共同方式为前提,它们对于跨文化经营与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交流双方相互依赖,因为他们共同构成了一种相关联的意义体系:一个群体对一种情境共有的解释。在经营管理中进行有意义的互动要有一个绝对的前提,即存在共同的预想。当交流对象的预想一致时,双方对其意义便有了相同的理解。一种特定的组织文化或职能文化不过是群体若干年来在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时形成的自我组织的方式。文化通过人们期望的和归结于环境所共享的意义的不同而相互区别。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继承性。每个国家、地区、组织甚至每个人都是一个文化系统。所以当各种文化系统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相遇时,这种文化差异便潜在地构成了无法避免的文化风险。企业经营中的文化风险若不加以控制和规避,会酿成文化冲突并导致决策效率低下、组织涣散、沟通中断,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最终可能使企业走向衰败甚至灭亡。因此,企业必须积极面对文化风险,制定正确的风险管理策略。
企业文化风险的管理策略
(一)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不仅是影响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且对促进企业文化的变革具有重要作用。所谓文化整合,就是指组织要适应外部环境、社会文化氛围、组织制度的变化,将构成组织文化的各异质文化要素统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于企业具体的并购活动而言,通常采用的文化整合策略主要有:注入型,如海尔经常采取注入式的文化整合模式,在并购活动中第一步是“克隆” 海尔文化及其管理模式,使被兼并企业了解、适应,直至自觉按照海尔的组织文化和管理模式进行思考和行动,从而激活“休克鱼”,使其与海尔集团融为一体。融合型,并购双方认识到构成组织的两个或多个文化群体的异同点,但并不是忽视或压制这些文化差异,而是通过文化间的相互补充和协调,形成全新的统一的组织文化。促进型,当强文化与弱文化相遇时,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强文化吸收弱文化中合理的部分,并做出适应性调整,使原有的文化功能更加完善。隔离型,在跨国并购中,若双方文化背景和组织文化风格迥然不同,甚至相互排斥或对立,在文化整合的难度和代价较大的情况下,正确识别文化差异,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保持双方文化的独立性。
(二)跨文化培训
进行跨文化培训是跨国经营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业务活动中规避文化风险的有效工具。为了加强员工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反应与适应能力,促进不同背景的员工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必须进行跨文化培训。跨文化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对对方民族文化及原组织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文化的敏感性、适应性的培训;语言培训;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能力的培训;对对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及经营理念的培训。通过跨文化培训不仅可以规避文化风险,而且可以提高决策效率、促进信息沟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三)文化审慎法(Cultural due Diligence)
文化审慎法主要用于对企业并购中的文化风险进行评估,它包含五个步骤:第一是收购前筛选,主要任务是组建文化审慎小组来收集目标企业文化物件、价值观和假定方面的信息;第二是宣布收购后的综合性文化测评,即在第一步基础上对双方企业的组织文化、经营方式等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第三是认知冲突、风险、机会和成本,根据第二步所收集的综合信息,测量两家企业的文化差异,确定这些差异带来的风险和成本;第四是设计并实施合并后的行动计划,主要任务是选择并实施文化整合的具体策略;最后是合并后对所发现事实的监控和证实,这个阶段文化审慎小组要继续关注并排解企业文化问题,监控整个并购过程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 电费资金;风险管控; 应对能力
当前,受企业内外部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供电企业的电费资金回收工作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因此,加强电费资金风险管理与控制成为供电企业首要的中心工作,其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销售收入能否真正实现,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一、电费资金风险分析
电费收入是供电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基本要素。近年来,电费回收难是电力营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在宏观社会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作用下,供电企业需要面对诸多风险因素,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经济与政策法规等宏观环境风险
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波动加剧,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国内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造成部分电力用户资金流动性不足,经济效益下降。同时,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时期,政府出台的宏观调控、节能减排、电价调整等政策法规,也对部分企业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由此对供电企业电费资金管理带来潜在和现实的风险。
(二)电力用户市场经营管理风险
在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中,电力用户企业自身面临的市场前景与生产经营状况同样对供电企业电费资金回收形成风险,这与电力用户经营者的市场调研、市场开拓、市场营销等关系较大。用户企业的市场预期与现实、企业内部经营与管理都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从而对供电企业的电费资金带来风险。
(三)电力用户道德诚信风险
在我国,先用电、后缴费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交易惯例,这种交易结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供电服务主体电力用户将自身存在的道德诚信风险转移到供电企业。特别是在当前尚未建立完善的企业诚信体系的情况下,部分企业、用户恶意欠费,或利用政策、法规空当欠费,或通过变更用电主体故意欠费等行为,都会给供电企业电费资金增加风险。
(四)供电企业内部运行监管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存在的供电企业内部管理环节,主要是对电费资金管理没有清晰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思路,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措施,没有实施必要的电费资金风险评估和监管措施,没有配套的营销队伍和技术手段等。这些供电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带来的风险使得电费资金管理面临较大困难。
二、强化电费资金风险管控措施,提高企业风险应对能力
针对电费资金的内外部风险及带来的影响,供电企业应加强电费资金风险管理与控制,采取风险回避、风险预防与抑制、风险转移等风险管理措施来规避与解决,以有效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一)加强电费资金风险评估,规避外部社会经营风险
供电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外部宏观社会、经济、政策变化等信息的收集,多渠道、多途径获取社会经济政策走向,主动了解分析筛选宏观调控政策、政府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政府发展规划等对供区内行业和企业可能导致的影响,分析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形势,针对可能受影响的企业预见性地主动采取措施,防范和规避供电企业所面临的电费资金风险。
(二)加强电力用户信用管理,完善电费风险防范机制
供电企业要建立电力用户电费信用管理评估制度,对辖区内的用户实行信用评级,根据电费交纳情况设立预警级别,对故意拖欠、不按时履约的用户纳入电费信用“重点盯防”名单,有针对性地采取“催、停、拆、打、谈、治”的六字方针,实施相应催费措施,对欠费用户加大催缴密度和工作力度。实行电费回收风险预警机制,对辖区内重点用户定期或不定期上门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对用户企业主要产品、经营范围、销售市场、市场价格波动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对有可能影响电费资金回收的隐患重点排查,增强应对的主动性,防范与降低电费资金风险。
(三)严细企业内部管理,完善电力营销运行保障机制
在供电企业内部完善电费资金管理运行机制与体制建设,防范和抑制电费内部管理风险。强化用电管理体制与业务流程建设,完善以用电管理职能部门为核心,以电费管理应用系统为平台的用电管理体制框架,建立供电公司、各营业场点、电费营业人员分级分层管理控制网络,规范电费营业管理流程,实现电费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按照抄表、核算、稽查、收费管理工作“四分离”原则,加强用电抄核收、稽查、分析与考核等工作。建立精细化的电费回收风险管理与考核办法,制定电费回收管理办法,促进电费回收管理监督激励的常态性,严细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电费资金风险。
(四)创新资金结算回收方式,提高电费资金归集效率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 改革热点 问卷调查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经济对中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截至2007年,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26.7%,在全国40个传统工业行业中,私营经济已在27个行业中经济比重超过50%,在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行业已占70%以上。2008年以来,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上涨、人民币持续较大幅度升值、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出口政策的调整诸多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一年来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民营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发展外部经营环境的认识和评价,当前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新困难和新问题,2008年8月10日至10月15日,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企业委员会、妇女委员会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共同组织实施了“2008年度中国民营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
本次调查是第6次全国范围民营企业经营者年度问卷跟踪调查,是在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8年度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截止10月15日共回收有效问卷3,870份。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1、行业分布: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78.3%),批发和零售业(5.3%),房地产业(4.5%),建筑业(3.6%),农林牧渔业(1.4%),采矿业(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3%),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O.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7%),住宿和餐饮业(0.6%)等行业。
2、地区分布: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60.3%,中部地区占20.2%,西部地区占13.6%,东北地区占5.9%。
3、规模分布: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占4.5%,中型企业占42.2%,小型企业占53.3%。
4、年龄:从参加调查的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年龄看,44岁及以下的占29%,45―54岁的占42.6%,55岁及以上的占28.4%,平均年龄为49.3岁。
5、专业:从参加调查的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所学专业看,管理类的占48.1%,经济类的占33.8%,理工农医类的占22.6%,文史哲法律类的占6.6%,其他占14.4%。
6、文化程度:从参加调查的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文化程度看,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66.8%,本科学历的占22%,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10.2%。
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国内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企业综合经营状况明显下滑,尤其是东部地区、中小型企业、纺织服装等行业企业面临较大困难;民营企业经营者反映,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有:经营成本明显上升,出口大幅下滑,融资难度加大;调查发现,民营企业经营者心理压力明显上升,对从事企业经营的信心下降,对未来预期谨慎。
调查同时发现,民营企业经营者对外部经营环境改善的评价与前些年相比有所提高,尤其是对减少行政干预、提高行政效率、维护市场秩序、建设诚信社会环境方面的评价提升较为明显;同时,面对企业发展的新困难和新挑战,民营企业经营者们希望一方面通过加强自身管理、推动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希望社会进一步完善执法环境、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推动中介组织发展,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同时,民营企业经营者们期待政府进一步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继续深化投资体制、金融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帮助企业提振信心、改善环境、渡过难关,以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发展。
一、民营企业经营状况明显下滑,未来预期谨慎
1、民营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下滑
关于目前民营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调查显示,29.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良好”,50.6%认为“一般”,19.7%认为“不佳”,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仅多10个百分点,这一结果比2007年骤降30.9个百分点,为近六年来的最低水平。
从不同地区看,2008年民营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与2007年相比下滑明显,尤其是东部地区下滑显著。调查显示,东部地区企业经营者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10个百分点,比2007年减少了33.2个百分点,高于其他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企业经营者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分别多10.3个、8.2个和14个百分点,与2007年相比均有所下滑。
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的经营状况好于中小型企业,企业规模效应的优势依然非常明显。调查显示,大型企业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52.3个百分点,而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仅多13.5和3.7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有:采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均多20个百分点以上;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纺织、服装、造纸、橡胶、钢铁、有色等行业相对较差,认为“不佳”的与“良好”的基本持平,其中纺织业认为“不佳”的比认为“良好”的多23.5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2、企业经营成本明显上升,用工趋于减少
2008年以来,民营企业经营成本明显上升,已经成为目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调查显示,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排在前两位的是“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和“人工成本上升”,选择比重分别为79.2%和74.4%。
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主要体现在物料采购价格的上升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关于企业目前的物料采购价格,调查显示,90.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上升”,5.9%认为“持平”,3.2%认为“下降”,认
为“上升”的比认为“下降”的多87.7个百分点,比2007年略高O.9个百分点;从企业目前的人工成本来看,97.5%认为“上升”,2.3%认为“持平”,0.2%认为“下降”,认为“上升”的比认为“下降”的多97.3个百分点,比2007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企业物料成本与人工成本都呈现上升趋势。
物料成本的上升与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关系密切,本次调查了解了2008年上调成品油、电价对企业经营成本的影响。调查显示,98.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成本因此增加,其中55.2%认为成本增加10%以内,30.2%认为成本增加10-20%,13.5%认为成本增加20%以上。
人工成本的上升则与2008年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关系较大。调查显示,仅有3.2%的企业认为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企业用工成本“没有增长”,有30.9%认为企业用工成本的增长幅度在“10%以内”,41.1%认为增长幅度为“10―20%”,24.8%认为增长幅度在20%以上。其中,企业用工成本增长较为明显的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橡胶、钢铁、通信设备等行业,超过30%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增长幅度在20%以上。
关于“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企业用工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两项是“人均薪酬水平提高”和“人均社保支出增加”,选择比重分别为67.7%和28.1%。
用工成本的增加也影响了民营企业吸纳就业。调查显示,31.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的从业人数“增加”,44.2%认为“持平”,24.1%认为“减少”,认为“增加”的比认为“减少”的仅多7.6个百分点,低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20.3个百分点,为近5年来的最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是当前我国吸纳就业的主体,2008年以来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下滑,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也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出口出现下滑
受到全球经济下滑、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民营企业的出口出现较大困难。调查企业中近一半(47.6%)的企业有产品出口,在这些企业中,出口额平均占企业销售收入的42.2%。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出口企业相对较多,占57.2%,而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相对较少,分别为34.8%、26.4%和33.5%。
关于企业的产品出口数量情况,调查显示,36.3%的企业今年产品出口数量比去年“增长”,19.4%的企业“持平”,44.3%的企业“下降”,认为“增长”的比“下降”的少8个百分点,而2007年则是认为“增长”的比认为“下降”的多28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产品出口数量下降比较明显的行业有:纺织、服装、造纸、医药、化纤、非金属和钢铁等行业,其认为“增长”的比“下降”的少10个百分点以上:而专用设备、汽车、通信设备和仪器仪表等行业相对较好,认为“增长”的比“下降”的多10个百分点以上。
虽然企业的产品出口数量明显回落,但产品出口价格略有上升。调查显示,39.5%的企业产品出口价格“上升”,25.3%的企业“持平”,35.2%的企业“下降”,认为“上升”的比认为“下降”的多4.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07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产品出口价格上升明显的行业有:食品、化工、非金属、钢铁、金属制品、汽车等行业,其认为“上升”的比认为“下降”的多20个百分点以上;而价格下降比重相对较大的行业有纺织、服装、造纸、化纤、有色金属、通信设备等,其价格“下降”的比“上升”的多20个百分点以上。
关于影响企业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人民币升值”(83.1%)和“要素成本上升”(81.3%),其他还有:“出口退税率下调”(43.7%)、“外需放缓”(31.4%)、“有关国家出口竞争力提升”(8.9%)、“加工贸易限制政策”(6%)和“贸易摩擦升级”(3.8%)。从不同行业看,纺织、服装、造纸、化纤、橡胶等行业有超过九成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人民币升值”,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2008年以来,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民营企业的产品出口受到的不利影响呈现增大趋势。本次调查设计了“若未来一年人民币对美元再升值5%对企业出口的不利影响”这一问题,调查显示,60.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影响较大”或“影响很大”,比2007年上升了8.4个百分点;35.1%认为“略有影响”,4.7%认为“没有影响”。
4、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
关于企业目前的资金情况,调查显示,58.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紧张”,38.7%认为“正常”,仅有3.1%认为“宽裕”,认为“紧张”的比认为“宽裕”的多55.1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07年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和大型企业的资金情况相对较好;相对比较严重的行业有:房地产业、建筑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纺织、服装、造纸、医药、钢铁、有色等,其认为“紧张”的比认为“宽裕”的多60个百分点以上。
从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情况看,选择“企业自筹”(67.2%)的排在第一位,其他依次是“银行贷款”(22.3%)、“民间融资”(8%)、“企业债券”(0.3%)和“上市融资”(0.1%)。
调查发现,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相对较难。调查显示,关于“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24.4%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非常难”,24.3%认为“比较难”,31.5%认为“有难度”,16.3%认为“不太难”,3.5%认为“不难”,总体评价值为2.5,明显低于中值3。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度相对较低,总体评价值为2.69,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为2.28和2.2,而东北地区则相对较差,总体评价值仅为2.12。
从不同行业看,农林牧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非金属制品、钢铁等行业从银行贷款相对较难,总体评价值均不到2,3。
与银行贷款相比,民营企业从民间渠道筹资相对容易。调查显示,9.1%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从民间渠道筹资“不难”,29.3%认为“不太难”,36.2%认为“有难度”,18.9%认为“比较难”,6.5%认为“非常难”,总体评价值为3.16,高于中值3,与前两年相比提升比较明显。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民营企业从民间渠道筹资相对容易,总体评价值达3.22,其次是中部地区企业,总体评价值为3.12,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相对较低,总体评价值分别为3和2.98。
调查表明,目前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从民间渠道融资相对容易一些,从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
5、民营企业经营者对未来预期谨慎,心理压力明显上升
民营企业经营者对下期经营状况的预计表现出比较谨慎的态度。调查显示,超过一半(55.2%)的企业经营者预计下期企业经营状况“不变”,30.1%预计“好转”,14.7%预计“恶化”,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仅多15.4个百分点,这一结果比2007年减少16.9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和规模看,西部地区、大型企业相对较好,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20个百分点以上。
从不同行业看,相对较好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医药和通信设备等,其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25个百分点以上,而相对较差的行业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服装、化纤、塑料、钢铁等,其中纺织、服装和钢铁等行业预计“恶化”的比重高于预计“好转”的比重。
关于企业目前的订货情况,调查显示,37.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的订货情况“低于正常”,62.2%认为“正常”或“高于正常”,比2007年下降了20.2个百分点。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的订货情况相对较差。
调查还发现,民营企业经营者对下期订货情况的预计也不乐观。调查显示,30.5%的企业经营者预计下期订货将“增加”,37.6%预计“持平”,31.9%预计“减少”,预计“增加”的与“减少”的大致相当,而2007年则是预计“增加”的比“减少”的多33.8个百分点。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相对较差。
在企业经营状况下滑、未来预期不明朗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心理压力明显增大,幸福感有所下降。关于对压力的感受,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3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压力很大”,比2007年提高了10.4个百分点,达到近四年来的最高值。从不同行业看,食品、纺织、医药、有色等行业的民营企业经营者压力相对较大。
关于对幸福的感知,调查显示,58.4%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自己“很幸福”或“幸福”,比2007年下降了8.3个百分点;34.6%认为“一般”;7%认为“不幸福”或“很不幸福”,比2007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
二、亟需提振信心、改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发展
1、民营企业经营者信心有所下降
企业经营状况的下滑以及压力的加大,使得民营企业经营者的信心有所下降。从企业未来的用工计划看,调查显示,32.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下期从业人数将“增加”,47.5%认为“持平”,19.6%认为“减少”,认为“增加”的比“减少”的仅多13.3个百分点,比2007年下降近30个百分点,为近5年来的最低水平。
企业未来投资计划的紧缩也反映出企业家信心的下降。调查显示,近一半(47.2%)的企业未来计划投资额“增长”,32%“不变”,20.8%“减少”,“增长”的比“减少”的多26.4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07年减少了31.3个百分点。其中,中部地区、大型企业的投资热情相对较高,认为企业未来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多40个百分点左右。
关于“假若再给您一次选择的机会,您是否还愿意做企业经营者”,调查显示,25.4%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表示“不愿意”,比2003年上升了11.1个百分点;64.8%表示“愿意”,比2003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9.8%表示“无所谓”。
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经营者的信心出现了明显下降。企业家信心的下滑对未来的投资需求和用工需求会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可能会制约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会加大社会就业压力。全社会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关怀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帮助企业家提振信心,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民营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
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次调查从政府行政管理、法制环境和市场秩序、人力资源供应、基础设施条件、中介组织和技术服务、适合企业经营的社会环境等六个方面了解了民营企业经营者对当地企业经营环境的评价。调查显示,总体来看,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综合评价较为满意,评价值为3.17,高于中值3,也高于2006年的评价值。从六个不同方面的22个单项指标来看,民营企业经营者的评价值均高于2006年的水平,也反映出近两年来民营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取得了一定改善。
从政府行政管理来看,企业经营者对“地方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预情况”、“市场准入限制过多的情况”和“政策和规章制度公开透明情况”等方面的评价相对较好,总体评价值分别为3.59、3.52和3.33,均明显高于中值3,而对“政府官员廉洁守法情况”的评价相对较低,评价值仅为2.86;与2006年相比,评价值提升比较明显的包括“地方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预情况”、“市场准入限制过多的情况”、“各类企业享受公平国民待遇情况”、“行政执法机关(工商、税务、质检等)公正执法情况”和“行政执法机关(工商、税务、质检等)执法效率情况”等方面。
从法制环境和市场秩序看,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合同得到正常履行情况”、“经营者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障情况”和“知识产权(商标、专有技术等)得到保护的情况”等方面的评价相对较好,总体评价值分别为3.6、3.57和3.45,均明显高于中值3,其中与2006年相比,对“经营者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障情况”和“知识产权(商标、专有技术等)得到保护的情况”的评价提升较多,而对“公检法机关公正执法情况”和“公检法机关执法效率情况”的评价相对较低,评价值分别为3.09、2.96。
从基础设施条件看,企业经营者对“基础设施条件(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的评价值为3.6,明显高于中值3,也略高于2006年的水平。
从人力资源供应情况看,企业经营者对“在当地找到需要的熟练工人的难易程度”、“在当地找到需要的技术人员的难易程度”和“在当地找到需要的管理人员的难易程度”的评价值分别为2.79、2.64、2.7,虽然比2006年有所提高,但仍明显低于中值3。
从中介组织和技术服务情况看,企业经营者对“当地律师、会计师等市场服务条件”的评价相对较好,评价值为3.29,高于中值3,而对“当地行业协会对企业的帮助”和“当地技术服务条件”的评价相对较低,评价值分别为2.75、2.85。
从适合企业经营的社会环境看,企业经营者对“当地适合企业经营的诚信社会环境情况”的评价值为3.16,高于中值3,也比2006年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
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经营者对外部经营环境改善的评价与前些年相比有所提高,尤其是对减少行政干预、提高行政效率、维护市场秩序、建设诚信社会环境方面的评价提升较为明显;同时期待社会各方面进一步完善执法环境、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推动中介组织发展,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3、加强管理、推动创新,促进民营企业更好地发展
面对目前严峻的挑战,一方面要提振信心、改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也要通过内部挖潜,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调查显示,关于“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未来一年应着重采取的措施”,按民营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高低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加强管理降低成本”(81.5%)和“增加创新投入”(69.3%),这表明民营企业经营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加强管理和增加创新投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其他各项依次是“引进人才”(56.4%)、“开拓国内市场”(47.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33.7%)、“更新设备”(31.8%)、“开拓国际市场”(29.8%)、“改变经营模式”(25.4%)、“减少用工”(18.3%),“投资其他行业”(16.7%)、“寻求上市”(8.4%)、“投资其他地区”(5.6%)、“股权投资或并购”(5.3%)。
虽然民营企业经营者已经认识到增加创新投入的重要性,但受到企业经营状况下滑及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2008年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有所下降。调查显示,47.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2008年企业的研发投入比2007年“增加”,39.5%认为“持平”,12.6%认为“减少”,认为“增加”的比“减少”的多35.3个百分点,略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但是比2007年和2006年分别下降了12和13.9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研发投入费用,调查显示,69.4%的民营企业研发投入费用占企业销售收入的1%以上,要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但是与2007年的调查结果相比,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
新产品销售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成效。调查显示,46.2%的民营企业2008年新产品销售比重比2007年“增加”,41.1%认为“持平”,12.7%认为“减少”,“增加”的比“减少”的多33.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6.5个百分点,但是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
4、民营企业经营者期待政府进一步推进改革,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民营企业经营者在增强自身实力、迎接挑战的同时,也对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充满了期待。本次调查请民营企业经营者对近两年来有关改革成效进行评价,调查显示,对于各项改革,按照选择“效果很好”与“效果较好”的比重之和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5.1%)、“产权制度改革”(36.2%)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34.8%)。其中,“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与前两年相比有所降低,但仍排在第三位,表明总体来看民营企业经营者对这项改革给予了相对比较积极的肯定,同时也期待政府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发展。这从民营企业经营者对“目前是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这一说法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调查显示,50.9%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29.7%认为“一般”,19.4%表示“不太同意”或“很不同意”,总体评价值达到3.36,比2002年略有降低。
其他各项改革的排序依次是:“土地制度改革”(28.4%)、“政府职能转变”(27.4%)、“投资体制改革”(26.3%)、“财税体制改革”(24.1%)、“金融体制改革”(22.4%)和“垄断性行业改革”(6.4%)。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对投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评价,认为“效果很好”或“效果较好”的企业经营者比重与2007年相比下降较为明显;关于对垄断性行业改革成效的评价,仅有6.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效果很好”或“效果较好”,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评价仍相对较低。
一、企业金融风险相关概念
(一)企业金融风险的含义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盈利,而置身于全球化市场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承担风险是无可避免的。金融风险是企业在长期运营中所遇风险的一种,其具体含义是指,限定在企业中所发生的金融风险,是利率、证券价格和汇率等金融变量发生的非预期变动。企业金融风险事件涉及到三种,即经济、政治、社会事件,它们分别指的是在经济。政治、社会具体事件发生之前企业无法提前预知的金融变化。严格说来在这三类风险事件中,只有经济风险才能说得上是一般意义上的金融风险。
(二)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类型及其联系
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环境诱因会导致产生性质不同的风险类。以《企业风险管理》所明确划分的类型来看,可以把企业金融风险分成七种,其一,市场风险,这是指由于交易对象违约,不顾法律义务产生的风险;其二,流动性风险,即在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出现资金紧缺情况,导致无法正常支付的风险;其三,结算风险,它是指一种因交易的商品或付款未按时收到导致的风险;此外,还有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和违规风险、运行风险三种。
至于各种不同的企业金融风险之间存在何种具体联系,则需要一分为二,加以论述。首先,各种风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是相互独立存在的。然而,在经济发展加快的作用下,各种风险逐步被动建立了较为紧密的联系,发生一种风险衍生发展成其他另外风险的现象也并不少见。企业的声誉会受到所有其他风险的影响,而所有的风险都会受到运行错误的影响。
二、企业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及其影响
(一)企业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
说到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首先需要谈到企业的汇率风险,它指的是公司的盈利和市场价值可能面临因汇率变动而引发波动的风险。具体而言,又可以细分为交易风险、转换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类。第二点,是利率风险,其含义指的是借贷双方在遇到利率升降变动剧烈的情况时,可能随之变动的风险。
(二)金融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社会的快速进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政治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已经引起了各方面人士的注意。越来越广泛的经营范围,给企业带来许多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增加了发生金融风险事件的机会,给置身于其中的各个现代企业造成了极其大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增加了经营成本和经营决策的难度。
三、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
(一)金融风险识别
企业置身于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遇到金融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最能减少风险带来损失的措施就是加强风险识别。只有科学地辨别出了所受风险属于哪种具体形态,才可以对症下药,解决风险困难。
(二)金融风险衡量
经过前文所述的风险识别,便是据此做出科学的决策。企业应该在决策前期,就对风险加以分析,判定随之而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状态,并对比各类风险孰轻孰重,把握住最可能给企业带来最大损失的风险类型,把握时机,优先控制解决。
(三)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管理,要求首先了解风险的数量和程度。企业遇到的风险越较,且其波及的企业经营领域越广,就越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次,是分析企业自身风险管理的能力与条件。从分析企业内部的资金实力、人力资源等等方面入手,如果内部能力欠佳,可实行风险委托管理。第三点,考虑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判断金融衍生市场是否发达等。第四点,则是测算风险管理的成本,必须保证风险管理的成本低于所获得的利益。
四、衍生金融工具与企业金融风险管理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以及风险因素
企业在处理其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如果对相关的衍生金融工具有清楚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恰当运用,无疑可以帮助解决金融风险管理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衍生金融工具的五个性质,即杠杆性、融资性、高风险性、虚拟性、表外性。
(二)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影响
只有严格遵守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规则和交易制度,避免一切的不适当运用,企业就能够克服由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引发的甚至是所有的各类金融风险,企业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可以使企业对套期保值能够顺利进行。
我国电力供给由政府部门管理,转制为电力企业经营以来,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电力供给已经基本上满足了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但就目前形势来看,电力企业的经营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
一是从国际形势看,受西方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很多发达国家的内需减少、经济低迷,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企业的贸易受挫,或减产或停产,对电力的需求大幅度锐减,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下降,生产成本也相对攀升。因而,当前的经济形势也直接对电力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二是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煤电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由于资源消耗过快,资源价值相对提升,煤价的居高不下,导致电力供给的市场价格具有不断走高的趋势以及面临成本提高的压力,国内电力企业处于高成本负荷的压抑之中。同时,近些年来,我国为了保持货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均衡作用,实行货币从紧的政策,使得银行利率上调,而电力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其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利率的上调无疑提高了企业财务成本支出。
三是从市场经济的环境看,电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是大势所趋,是市场经济的迫切需求,然而,我国电力企业虽然经过了顺利改制,并保证了生产与供电的平稳进行,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管理模式的影响,在管理体制、成本控制、设备更新、人员素质等方面发展滞后,尤其缺乏不适应当前经济环境发展的形势,没有真正使我国的电力企业跻身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企业事实上还处于国内垄断的地位,市场化意识不强,市场化竞争的格局尚未形成,企业缺乏经营与技术改造的动力,更难以形成较高的经营效益和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
四是从可持续发展的形势看,传统的电力企业的生产依靠能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然而,一方面我国国内发展面临结构调整的压力,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坚强决心;另一方面我国也向世界做出了履行环保义务的庄严承诺,这些都给包括电力企业在内的、资源高消耗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改革现有生产方式,实现低碳发展模式,成为电力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二、当前电力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国际国内大环境中,在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进程中,我国电力企业经营面临诸多的问题,应当引起电力行业的重视。
一是电力销售不畅,企业效益下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国内出口企业生产量下降,电力需求减少;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些能源高消耗的用电大户,尤其是地方小企业,比如地方大批的小钢铁厂、玻璃厂、水泥厂、化工厂等工业生产设施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被国家强令关停并转,直接导致了电力市场的需求不足,引起了电力企业间歇性的销售不畅,总体效益受到较大影响。
二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利润持续走低。市场需求的不足,不但造成了电力企业总体的经济效益下降,也带来了因低电力输出,形成的企业生产成本的相对提高,规模效益下降;另一方面,原煤价格、油料价格的攀升也直接导致了电力价格空间被挤压;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人力资源价格也在走高,导致电力企业人工成本和税费支出明显提高,加剧了企业利润的下滑。
三是体制改革滞后,企业尚未呈现出较强的经营活力。我国电力发展虽然由国有部门管理,转制为公司化经营,但是从电力企业的管理体制、发展事务、经营发展举措等方面,仍然没有脱离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目前的电力供给计划色彩依然浓重,国有电力企业的垄断地位尚未被撼动,其参与市场经营的积极性不高,企业尚未爆发出市场化竞争的活力。
四是电费资金回收存在问题,企业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由于电力企业的国有背景,很多用电单位在付费中故意拖欠,心安理得,甚至有些地方部门也干预电力企业电费资金的回收,这种现象长期以来困扰着企业的发展,给企业的技改投入和设备维护带来了困难,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积极实施电力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前瞻性策略
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环境,电力企业应当在深入分析自身所处困境,明晰制约电力企业发展因素中,以前瞻性的视野,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维,积极实施电力企业经营策略。
一是加强自身改革,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电力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虽然体制上进行的公司化经营转轨,但作为基础性的能源部门,它自身所处的垄断地位制约了参与市场化经营的意识和动力。因此,当前电力公司必须加强自身改革,以市场经济的思维,强化经营意识,建立市场激励机制,实施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手段,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实力。
二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施电力企业的人才战略。企业的发展在于人才,目前因为电力企业老化,人员素质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在职人员的素质提高。首先应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强化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要完善和创新人才考核机制,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应坚持以人为本,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各级人才的积极性;应在企业员工总体规模、干部数量、能力标准,以及选拔、任用、评价、激励等方面提出具体的保证和措施,形成人才选拔使用的体系;应积极探索建立劳动用工、岗位竞争、开发培训等一系列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不断推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升人力资源使用效率。
三是健全成本管理,强化支出控制。应当坚持企业开支计划性,做好年度预算和执行过程中的检查和监督,确保计划性开支项目费用的细化,推进资金投入在具体项目和部门中的落实,实现企业内资源的最佳配置;要加强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挖掘内部控制潜力,减少生产成本和融资成本,压缩企业生产成本,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开源节流。应不断加大电费拖欠回收力度,提高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改善企业流动资金状况。
因此,探讨软预算约束的形成机制,寻求导致软预算约束的各种原因,进而针对各种形成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硬化预算约束方式,成为软预算约束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同时,有效的软预算约束治理方式,对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促进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展,使之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一、软预算约束的成因之一———内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导致软预算约束的观点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软预算约束的成因。内部人控制意味着企业经理拥有企业的大部分控制权,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企业经理拥有企业的控制权说明企业有了生产经营自,可以自行做出决策,同传统经济相比,这是一个进步;第二,在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经理拥有企业的控制权意味着他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第三,由于控制权与企业经理的个人利益密切相关“,当企业面临困难时,内部人由于对企业控制权及其相关利益的重视,会想尽办法,通过进行院外活动等手段,以寻求政府的支援,或者通过利用私人关系进行融资等手段以挽救垂危的企业。”
控制权对内部人的重要性引起了软预算约束问题。当企业陷入生存困境时,对内部人来说,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让企业破产倒闭,自己冒失去权力、甚至失业的风险;另一种就是寻求保护,解救企业,这样自己可以保住地位,也就保住了权力和利益。那么,对于一个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理人员来说,明智的选择自然是后者,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企业经理会想尽办法寻找外部救助了。而当企业所有者为企业提供帮助的时候,软预算约束也就产生了。
二、内部人控制导致的软预算约束的“硬化”治理机制———经营者激励硬化预算约束不能只依靠产权改革,特别是对“大型国有企业来说,所有权重要,但不是产权改革这一个口号可以解决问题的”。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硬化预算约束的过程。国家试图运用各种方法解决软预算约束问题,改革经营者激励也是其中的方法之一。现代公司制企业往往规模较大,复杂程度高,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是一种普遍现象,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两权分离,必然存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目标不一致问题,委托关系中道德风险问题就不可避免。国有企业重组,不仅包括权力的重组、资本结构的重组、生产的重组,还包括治理结构的重组,而形成经营者的有效激励,使经营者能从委托人的角度出发行事,保障委托人的利益,自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企业的项目投资中,投资人和经营者之间也是一种委托关系。投资人投资的目的是从项目中获得收益,而经营者的目的是获得个人收益。国家是国有企业的委托人,而企业经营者则是人。作为理性经济人,经营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在委托人与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对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努力程度缺乏信息,只能从一些外部信号上加以判断,而且随着专业化生产程度的不断提高,委托人对生产过程、经营决策具有不完全信息,这样经营者往往掌握了企业的实际控制权。
(一)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手段主要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还可细分为政治晋升、荣誉激励、经济激励等内容。在计划经济时期,政治激励、荣誉激励是主要的激励方式。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推进,经营者激励方式趋于灵活和多样化,经济报酬激励的作用逐渐提高,奖金、年薪、股权、期权、期股、退休保障等多种多样的经济激励方式得到大力推广。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正在由精神激励为主向物质激励为主转变。
(二)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考核机制。经营者激励是委托理论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原因在于,在委托关系下,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人拥有对自己努力程度的私人信息,由于人努力程度的不可观察性,为了减少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委托人只能通过其他一些指标间接地观察人的努力程度。这些间接指标反映了人的努力程度,因而与人的报酬水平直接相联系。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准确评价经营者的业绩,才会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激励。这种考核指标是订立激励合同的关键因素。
(三)国有企业经营者有效激励机制的设计。如何构造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有效激励机制,是提高经营者努力程度,解决软预算约束问题的一种方法。经济学家在长期理论探索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股权激励是建立人长期激励约束机制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实践已证明,年薪制是各种短期激励方式中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所以将年薪制与股权激励结合起来,构建以年薪制和股权激励为主的经营者激励机制,对解决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会有较强的积极作用。年薪制是一种基本的经营者短期激励方式,但容易造成经营者的短期行为,所以还需要研究经营者的长期激励问题。
(四)约束机制。我们不仅强调经营者激励机制所起到的作用,而且关注对经营者的约束。其实,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种激励方式对经营者的激励作用越强,对其约束作用也就越强。对待国有企业经营者不仅要有丰厚的物质激励,而且要有严格的约束机制。
而目前的情况是,国有企业经营者不仅激励不足,约束也不足。所以,在强调经营者激励的同时,千万不能放松对经营者的约束,否则,对国家造成的损失将难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