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6:36: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铁路施工安全事故案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5-0142-04
铁路作为我国最普遍、最广泛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加强各地联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社会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铁路部门也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和调整,在这其中安全管理成为铁道部门不得不面对的课题,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铁路相关部门多次强调铁路施工安全必须要将其放在发展的突出位置,深化铁路部门运行机制改革,确保铁路施工的安全性。铁路施工一直以来都沿用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再加上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就使得铁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困难。现阶段我国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差错率较高、施工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危险性很高。在铁道部门改革的推动下,传统的铁路施工手段已经明显落后于国家对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因此,为了提高铁路施工安全等级,出现了先进的安全管理系统。
风险预警机制在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上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在铁路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地解决因管理或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安全事故。为实现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而建立的风险预警机制,能够保证铁路施工过程中人员、设备以及行车的安全性。综合来说,风险预警机制要建立在遵循铁路安全生产规律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高效运行。
1 现阶段我国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人员、货物流动越来越频繁的当今社会,铁路施工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含量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工程成本相应的提高,与此相对应的就是铁路施工安全监管的松懈,导致现阶段我国的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1 铁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到位
铁路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质量如何,直接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产生影响,甚至影响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铁路施工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涉及到通信、交通、线路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应该在施工之前做好详细的设计规划。无论哪一个或者几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对之后的施工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也会因此更加困难。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领域广,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力欠缺,对施工的有序开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铁路部门在众多的参与部门中处于核心指导地位,其整体观念不强,加上各个部门之间口径不一,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契合程度降低。还有就是人员管理方面的问题,特别容易出现主管领导与人员没有监督到位的现象,施工单位内部安全监督管理松懈,不能严格地按照规定要求操作,这些都给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留下隐患。
1.2 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
据统计资料显示,因违章施工原因导致的铁路安全事故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的违规施工是大部分铁路安全事故发生的共同原因。技术人员以及安全管理人员不能熟练掌握和操作安全技术和方法,使得铁路线路承受能力下降,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还经常出现在施工计划临时调整或变更的时候,主要是由于施工涉及到的领域和部门较多,临时变更的计划很可能通知不到所有的参与者,即使得到通知也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及时地做出反应。在目前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相对滞后的前提下,没有与变更后的施工方案相配套的安全管理措施,甚至可能漏掉施工作业中的关键程序,对铁路施工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就是铁路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专业施工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这种人员配置的不合理,是施工机械故障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1.3 安全事故发生后没有切实有效地应急预案
国家铁路有关部门对于铁路运输的关注大多是其施工建设、人员安排、影响范围等,对于如何处理应急突发案件则较少研究。一般性的突发状况基本上能够有比较稳妥的处置方式,但是相对模式化的处理方式对于特殊性的安全事故则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再加上铁路施工现场监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识都存有很大的问题,也就出现了监管岗位形同虚设的现象。施工现场一旦出现安全问题,技术人员和监督机构不能及时地发现,技术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 铁路施工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2.1 铁路施工工作缺乏细致统一的规划
铁路施工工作是一个需要多部门合作的联合作业,特别是大型铁路交通枢纽的改造与建立会涉及到特别多的单位,如果没有细致统一的规划必然会给之后的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完整细致的施工规划是建立在各级主管领导和施工人员深入细致工作的基础上的,工作作风在其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各部门之间的整体配合意识不足,铁路施工规定的作业流程和施工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各个工序之间没有做到有序合理的衔接,从而不能保证铁路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品质。
2.2 施工安全管理力度不够,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管理出现问题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由管理力度不够造成的,建筑施工以及安全管理的单位在处理安全与其他问题的关系的时候,在安全问题上存在侥幸心理,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困难重重。
2.3 传统落后的手工作业方式具有较强的危险性
列车提速与重载列车是铁路部门面临的两大问题,铁路施工建筑的质量以及通信信号是铁道部门关注的焦点。对于主要施工地区以及通信设备的检查、维护需要采取科学的手段,及时监控实际状态,及时发现设备以及施工中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满足提速与重载的需求。过去落后的手工作业方式现在一直沿用,对铁路线路施工和养护的主要作业手段仍然是利用列车之间的间隔进行的。面对越来越大的工作量,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明显不能满足火车提速后对设备质量的要求,铁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困难。一般来说,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施工人员自身操作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限制,手工作业效率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规定的建设项目。这些固有的弊端的存在,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增加了不少困难,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3 风险预警机制在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3.1 风险预警机制是预防铁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基础
在深入了解、分析铁路技术设备、施工人员以及施工环境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风险意识和风险理念,是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将安全风险意识与铁路安全管理相结合,加强安全风险的预防与监控机制,帮助员工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准确发现与识别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预警机制对于建设项目施工计划的审核、施工过程的控制都会进行总结性的评判,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是实现安全管理实用有效地基本策略。
3.2 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引导作业人员树立安全风险意识
不论是建筑施工人员还是安全管理监督人员,在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另外,有关部门还可以借助完善风险预警机制的契机,利用有关的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或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研讨会,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风险意识、安全责任意识。风险预警机制能够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再加上各级相关人员的安全风险知识教育,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3.3 风险预警机制是实现铁路动态管理的重要环节
风险预警机制是对安全信息和以往发生的事故深入分析得出的结论,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实际的施工及运行环境,还能充分总结发生过的事故故障教训。风险预警机制建立的核心是对人员、设备、管理、环境等各方面实施监控分析,按照各自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评定,是动态监督的过程。风险预警机制的监控范围广泛,能够实现过程控制以及超前防范,特别是应对应急突发事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对外部环境进行监控的同时,还要对内部组织条件的变化进行适时的分析研究,是完善和优化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自动化管理、动态管理的主要举措。
4 风险预警机制在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策略
铁路施工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铁路运输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4.1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监督工作
要想顺利地完成铁路施工建设,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就必须对铁路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督。施工建设安全监督下的风险监督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立即停止火车运行,向铁路部门提出整改意见。风险预警机制下,对于因为检查监督机构工作疏忽导致的安全事故,应该由检查监督机构负责,明确了施工单位、监管部门直接的权力与责任。为了更好地确保铁路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单位与检查监督机构之间要签署明确的安全协议,在协议中详细划分发生的安全事故的责任负责人。对于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计划、施工设备都要进行定期的检查,确保与现实的施工环境相适应,能够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铁路监督管理还可以制定明确的奖励和惩处标准,对于监督发现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规操作以及其他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同时也要对安全机制相对健全的施工单位进行一定的奖励。这样在完善检察监督的同时,实现了铁路施工安全管理风险预测以及控制,能够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2 革新铁路施工组织形式与操作技术
铁路施工方式一直沿用过去传统的手工操作,效率较低而且危险系数高,对施工工艺以及相关技术设备进行相应的改革,也是完善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保障。施工相关部门要加大技术及设备更新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施工及安全管理技术和经验,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全面提高铁路施工组织及技术的科学性、可操作性。风险预警机制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做支持,特别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在风险预警机制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风险预警机制下的铁路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是安全管理与计算机管理软件紧密结合的产物,在实践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优势,能够有效帮助铁路相关管理监督部门进行安全施工管理,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4.3 树立员工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在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中,加强对员工的安全风险教育,帮助其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领导与组织能力。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监督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将确保行车安全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对不同分工、不同层次的参与人员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培养员工的安全理念、安全风险意识。对于参加施工建设的工作人员要进行相应的设备技能培训,要求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设备的使用。对于特殊路段和重点路线的施工建设,必须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同时还要协调好施工单位与监督机构之间的关系,确保在遇到紧急突发事故的时候各部门能够及时做出反应。除此之外,还要对施工安全组织进行严格的审查,主要审查对象除了施工计划、施工方案外,还要对其监控设备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相应的审查,确实做到以现实情况为基准,完成施工任务。
铁路施工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难度,在以后的实践中也会遇到新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时进行总结、相互交流借鉴。建立和完善铁路安全管理的风险预警机制,是保障铁路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能够确保铁路施工及运输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并且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将铁路施工安全监督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对施工人员以及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风险预警机制在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确保了铁路施工的质量以及国家人民的财产安全,是全面落实深化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1] 尹新庆.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管理世界,2011,(1).
[2] 卢胜勇.浅谈如何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J].企业技术开发,2012,(5).
[3] 李宝明.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运输安全,2011,(6).
[4] 宁洪涛.浅析如何加强铁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控制[J].科技向导·企业与管理,2012,(29).
Abstract: Tunnel engineering is a common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the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its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management is a top priority i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work. Due to the complexity and other uncertainties of the tunnel project, tunnel construction safety accidents are frequent and serious.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combining with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made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railway tunnel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关键词: 铁路隧道;安全事故;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Key words: railway tunnel;safety accidents;safety management;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044-03
0 引言
安全施工是衡量隧道工程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它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和重要设备的安全,且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必须贯彻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近几年来,铁路隧道建设发展迅速,隧道建设长度也逐年增多,与此同时,因其施工中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在铁路隧道施工中安全事故也是频频发生,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严重影响了铁路的工程工期。因此,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隧道工作者最为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1 我国铁路隧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根据对近几年发生的25起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其中因隧道塌方引起的事故最多,其次是突水突泥事故,再次是洞内火灾和火工品爆炸引起的事故,还包括其他事故。各种灾害事故所占的比例如图1所示,并例举以下实际事故案例。
1.1 突水突泥事故 2006年1月21日,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出口段平导开挖至DK255+978时发生突水、突泥,突水总量约18万方,在抢险抽水时又多次发生突水。马鹿箐隧道全长7879m,最大埋深约660m,隧道自进口至出口为连续15.3‰上坡。在线路左侧30m预留二线位置设置贯通平导,平导全长7850m。隧道穿越地层中灰岩地层为7408m,占隧道总长的94%,隧道区域漏斗、落水洞、暗河十分普遍,岩溶强烈发育,管道岩溶水系极为复杂。这次事故除多人逃生外,造成10人死亡,1人失踪。
1.2 隧道塌方 2007年8月6日18点30分左右,石太客专南庄隧道出口DIK151+603掌子面处上导坑开挖刚完成,在准备架设拱架过程中,上导坑DIK151+603~610段已完成的初期支护突然发生整体坍塌。造成1人死亡,1名失踪。
1.3 洞内火灾 2006年3月21日18时20分,武汉安康铁路增建二线襄胡段王家沟隧道明洞洞口上部边坡突然坍塌,8名施工人员被困洞内。后经紧张抢险,至22日凌晨4时50分,被困人员全部获救。2006年5月21日上午10时40分,洛湛线DK58+620处发生山体滑塌,正在双牌2号隧道开工准备的4名作业人员被砸伤,1人死亡,其余3人受伤。2006年9月13日11时50分,武康铁路增建二线工程系家山1号隧道突然发生坍陷,造成正在隧道上方地表进行现场勘察的2名设计人员1名工程技术人员随塌体埋入土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1.4 火工品爆炸 2006年12月10日23时,洛湛二线大桂山隧道进口洞内发生爆炸,当场死亡3人,伤3人(其中2人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失踪1人。
2 铁路隧道施工中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
综合调查分析,铁路隧道施工频频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状况不理想 建设单位不能很好地监督检查各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建立情况,因此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效能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施工监理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自控和监控体系,没有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不能严格管理风险来源;建设单位对重点安全部位进行的安全检查不到位,没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没能很好地沟通等等。
2.2 隧道施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敏感性不强 隧道施工的地段地质条件复杂,比如软岩、黄土、断层、岩溶发育等,因此隧道施工难度大,工序复杂,这就要求隧道建设人员设计足够的初期支护强度,提前做好地质预报,对变形进行有效地监控测量,加强围岩的管理,及时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不按设计和规范施工、擅自变更设计、随意改动施工方法、编造监控测量数据、偷工减料的现象屡屡出现,另外洞内用电、用火以及其他机械设备时没有安全防范意识,安全敏感性不强,极易导致安全事故,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3 地质勘查的深度不够,设计方案不尽合理 铁路隧道施工地段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因此地质勘查就显得异常重要。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有的施工单位为节约工期、节省成本等,地质勘查作业的深度不够,造成工程和水文地质状况与勘察的结果相差甚远,对隧道通过的岩溶和断层破碎带等情况判断不够精确,忽略了物探异常区的勘察,导致隧道位置的选择和纵坡设计的不合理,是隧道线位不能避开复杂的地质地段,极易导致塌方和突水突泥事故。
2.4 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施工作业不规范 铁路隧道施工的作业环境差,工作空间小,劳动强度高,但工资水平却不高,因此很难吸引一些有文化有专业素质的施工建设人员在铁路隧道施工企业中长期发展。因此,从事铁路隧道施工的工作人员多为农民工、合同工以及临时工,整体的文化和专业素质都比较低,对一些施工要求和技巧了解甚少,也不懂必须的安全防范措施,如果有安全事故发生,他们往往没有自救能力,甚至有可能造成二次事故,给铁路隧道施工的安全工作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3 提高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控制和管理措施
3.1 预防坍塌事故的控制措施 坍塌事故在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中占得比重最高,造成的后果也最为严重,因此,隧道建设者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3.1.1 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方案的要求来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对断层破碎等不良地质段,加强监测,提前预报,根据监测结果为断面的大小、支护参数、衬砌类型以及施工方法的正确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以正确指导施工工作。
3.1.2 做好监控测量和洞内勘察工作 监控测量是隧道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安全与质量的重要保障。在铁路隧道施工中,必须检测围岩和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使喷锚支护和二次砼衬砌的参数调整有据可依,以保障铁路隧道施工的安全、经济、快速进行。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负责人会同技术人员对各部支护进行定期检查。在不良地质段,每班责成专人检查。加强监控量测,当发现量测数据有突变或异变时,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采取应急措施或通知施工人员撤离危险地段。
锚杆的质量、长度,喷混凝土的质量、厚度,以及钢拱架的安装位置、间距等严格按设计施工。若已锚地段有较大变形或锚杆失效,立即在该地段增设加强锚杆,长度不小于原锚杆长度的1.5倍。用于临时支护的立撑底面加设垫板或垫梁,并加木楔塞紧。
喷层的异常裂缝作为主要安全检查内容,喷层面要平顺,以免应力集中,出现喷层开裂。
3.1.3 选择合理的开挖方法 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应选择不同的开挖方法。比如,对于粘聚力较小的土砂围岩,应选择辅的开挖方法,像开挖面喷射混凝土、超前支护、安设锚杆等等;对于明洞的开挖施工,首先应做好洞口的防护措施和防排水措施,避开雨季进行,对洞口滑坡、坠石等做好预防工作。同时,在开挖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各开挖分部,进尺应循序渐进,必须紧密衔接开挖和支护工序,以减少围岩变形程度。
3.2 机械设备、爆破器材及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3.2.1 机械设备的安全措施 在铁路隧道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及控制,首先要保证进洞的车辆处于有效的制动状态,各类机械和车辆应该选用带有净化装置的柴油机动力;其次,严禁运载车辆超载、超宽、超高运输,装运体积较大、长度较长的料具时,应设专车和专门的指挥人员,并设置指示红灯起警示作用;再次,进出隧道的工作人员应走人行道,严禁扒车、搭车或是追车,不与车辆和机械抢道;最后,在机械装渣时,应留出足够装载机械安全运转的空间,并严禁人员通过。
3.2.2 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 对于爆破器材的购买、运输、入库、发放、使用、退还、销毁和保管等工作,按国家和铁道部的有关规定建立严密的专项制度。
建立以工区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党政、物资、爆破、作业四大员为组员的爆炸物品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对爆炸物品的安全负总责。爆炸作业四大员由政治可靠,责任心强,身体健康,并经公安机关培训后有合格证的内部职工担任。
与当地公安机关取得联系,要求其对我单位的爆炸物品库认真制作档案,并经常对爆炸物品的管理实施安全监督检查、发现隐患、督促整改和执行处罚。爆破器材的购买按程序向所在地县以上公安机关申领《爆炸物品购买证》,方可采购。采购到公安部门指定并经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专业公司购买。运输爆炸物品由公安部门协助,由具有合格证的押运员押运,同时向库房保管员办理交接、清点,办理入库手续。
爆破物品储存在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并验收合格的库房内,由取得合格证的保管员专门管理。建立严格的出入库审批、检查、登记制度,做到帐目清楚,手续齐全,帐物相符。
爆炸物品向所在地县以上公安机关申领《爆破物品使用证》后使用。使用时由现场负责人、保管员、爆破员、安全员核写登记表,领取当日使用量。爆破作业由经过培训合格并持有《爆破员作业证》的正式爆破工担任,爆破作业遵守爆破安全操作规程。
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爆炸物品不被盗不流失。爆炸物品库制定库房管理制度、安全防范措施等规章制度并上墙。保证24小时有人在位值班,严禁脱岗失控。施工剩余的爆炸物品当天清退入库。变质和过期的爆炸物品及时清理出库,认真清点,登记造册,报有关部门批准,在指定地点销毁,并及时清理现场,以免造成环境污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转让、倒卖、易物、私存、携带爆炸物品。
接触爆炸物品的人员必须办理《许可证》,方可从事相关工作;各级安全员形成网络;建立安全技术规程及岗位责任制;确保领取、发放、使用(销毁)、清退四本帐帐目清楚,并严格每道程序的签字审批。
建立爆破物品台帐,严格执行领发制度,设监炮员跟班作业,检查每班爆破用药量,剩余炸药及时回收入库。每天进行帐物核对,确保爆破器材不流失。
严格控制爆破参数,减少对已完构筑物的震动影响,防止震裂和飞石冲击已完工构筑物。
爆破施工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爆破作业。作业前确定警戒范围,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和岗哨警卫防护。严格控制装药量,按设计的装药量装药,确保周围建筑物设备和人身安全。并在爆破前负责通知业主、监理等有关部门,各项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后再实施爆破。
爆破作业由专人统一指挥,爆破时所有人员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地点。爆破后经过通风排烟,检查人员才进入工作面检查。经过安全检查后,其他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工作面。
3.2.3 用电安全措施 在接近工作地点处设置携带式照明变压器,将220V电压变成36V供工作面照明。移动灯具和手提作业灯,使用胶皮电缆及螺口灯头。照明灯具在成洞地段采用没有眩光、透雾性能强的高压钠灯,在开挖面、工作面采用亮度高的低压卤钨灯,在洞门口的场外照明采用清晰度高的镐灯。
低压电气设备加装触电保安器,电气设备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加装防护罩。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和调整工作,由专职的电气维修人员进行。防爆电气设备,在安装前由合格的防爆电气检查人员检查其安全性能,合格后才予安装,使用期间定期进行测试与检查。
电力线路安装必须遵循“三相五线”制,用电设备必须遵守“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的原则,线路应按照要求的颜色进行排列。各种配电箱必须牢固地安装在规定的高度,备有完好的盖和锁损,内部的配线要整齐、干净、没有灰尘。
3.3 钻爆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从事爆破及操作机械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予上岗。爆破按设计进行施工,控制装药量,光面爆破,防止造成超欠挖、塌方等不安全事故。爆破面平顺,避免应力集中而导致开挖面掉块、初期支护开裂等不安全事件。隧道施工各班组间,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
钻眼人员到达工作面时,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钻眼采用湿式凿岩机,严禁在残眼中钻眼。钻孔台车进洞经过的道路和临时台架,认真检查安全界限,并有专人指挥,就位后不得倾斜。
洞内爆破作业,进行统一指挥。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地点。在照明不足、工作面岩石破碎尚未及时支护、发现涌泥涌水未经妥善处理时,严禁装药爆破。爆破人员随身携带电筒,防止点炮途中突然发生照明熄灭,并设事故照明。
爆破后经过通风排烟,检查人员才能进入工作面,经检查确无不安全因素后,工作人员才进入工作面。两个工作面接近贯通时,加强两端的联系与统一指挥,加强测量工作。当两工作面距离20m时,停止一端工作,将人员及机具撤走,并在安全距离处设立警告标志。
3.4 装碴与运输安全保证措施 各种运输设备不人料混装,各种摘挂作业设立专职联络员;进入隧道的内燃机械与车辆,选用带净化装置的柴油机,汽油机械与车辆不进入洞内;装载料具时,不超出装载限界,装运型钢拱架、管棚等长料具时,捆扎牢固。
机械装碴时,坑道断面满足装载机械安全运转,设置专人指挥,以免机械碰断电线或碰坏已做好的初期支护,确保安全。
无轨运输段,在洞口处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安排人员指挥交通。洞内的车辆、施工机械、模板台车等,在外缘设置低压红色闪光灯,组成限界显示设施。运输车辆在使用前详细检查,不带病工作。行驶车辆保持一定间距,洞内道路经常洒水,加强养护。洞内倒车与转向,做到开灯、鸣笛或有人指挥。
在向洞内运输爆破器材时,雷管与炸药放置在带盖的容器内分别运送。有轨机动车运输雷管和炸药时,两者不在同一列车上运输。人工运送爆破器材时,直接送到工作地点,严禁中途停留,且有专人防护。汽车运送爆破器材时,炸药与雷管分别装在两辆车内专车运送,由专人护送,严禁其他人员搭乘,汽车排汽口加装防火罩。
3.5 坚定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施工安全方面的培训
铁路隧道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施工保障体系,实施好各项安全施工措施,建立安全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设备和器材,并定期演练应急救援预案。对隧道施工作业人员应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并进行常规的安全急救措施培训,以便增强作业人员的自救能力。同时,隧道开挖、衬砌操作、喷锚支护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技术和安全方面的培训,具有相关的作业资格证,以规范施工,减少事故发生的隐患。针对每座隧道的具体实际情况,施工前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包括施工安全意识、工程概况及技术交底(包括设计文件、施组,说明地质、施工方法、使用机具、开挖与衬砌断面尺寸、预留下沉量和施工误差,掌握工序、工艺、循环进尺、安全措施、质量标准以及中线水平控制办法等)、各种安全控制措施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施工作业规程。
3.6 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各级岗位的“安全责任制”,参加施工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工人,都必须遵守执行。设立项目安全负责人,对安全施工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并设立安全施工的直接责任人以及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铁路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强化安全施工主体责任,同时加强对危险隐患的排查和控制工作,尽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 结束语
在铁路建设的诸多工程项目中,隧道工程属于高风险项目,施工规模大、施工的地质环境复杂、安全隐患多,因此各方应重视隧道安全施工工作。无论是在前期的隧道设计工作中、隧道建设时期,还是在后期的营运管理工作中,对隧道施工中可能会发生的一切相关问题都应引起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以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施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勇.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铁道标准设计,2007,(S1).
关键词:铁路铺架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1铁路铺架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诱发因素
1.1施工图纸的布局与设计因素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铁路铺架工程的施工往往是依据设计好的图纸进行施工活动,施工图纸是否准确无误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问题。施工图纸作为整个工程的技术支撑,其在设计之初便应该结合施工的地理位置及施工地点的分布进行具体的考量,最终保证施工图纸设计的合理性。而在铁路铺架工程施工图纸的制定过程之中,有些设计方并没有依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图纸的设计,这便可能导致后期施工活动因为地理位置而产生脱节,最终影响整个施工过程的进行。而施工方倘若按照这样的图纸执行施工,那么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必然是无法预估的。
1.2施工技术因素
在铁路铺架工程开工的过程之中,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也是影响施工安全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倘若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能够得到保障,那么他在面临其他突发性因素是能够及时作出自己的判断,在对图纸的实际操作过程之中能够及时发现图纸的不合理之处,最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的发生。在往期的一些铁路铺架工程之中我们都能够寻找到一些因为施工人员技术问题最后导致施工的某个过程出现了问题,而最终需要进行拆除重建的案例,因此,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性直接决定了铁路铺架工程能否如期完成。
1.3相关部门主导因素
在铁路铺架工程推进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关施工部门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监督部门的角度来说,严格把好施工过程之中的施工质量问题直接关系着施工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监督部门要有效的行使自己的监督手段,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的如期保质的进行。从施工的决策部门来看,决策部门直接把握着施工的大方向,其作出的任何一个决策都能够影响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进行和发展。
2铁路铺架工程施工过程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施工者对于安全管理并不了解
在铁路铺架施工的过程之中,很多施工者并不了解施工安全管理,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偷懒或者其他原因而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在出现问题之后不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便使得我国当前的铁路铺架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工期遭到延误,更多的情况是很难保证质量。在施工管理部门当中,施工公司与工程管理部门往往分离开来,这直接导致铁路铺架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之中往往存在过多的安全隐患,并不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
2.2制梁安全隐患问题
在铁路铺架工程施工过程之中,制梁往往是在施工现场由工人现场完成,本身制梁与架梁就属于高空危险作业,其使用的及其大多是一些大型机械设备,最常见的便是龙门吊。在我国之前的铁路铺架工程之中,因为制梁和架梁所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居高不下。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之中,必须对所有大型机械进行安全隐患全方位排查,才能够确保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2.3安全防患工作不到位
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之中,往往由于施工单位并没有成立单独的监督检查部门,这便导致在铁路铺架工程建设的过程之中往往存在很多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如果不能够被合理妥善的处理,那么其可能在未来的某一时期内发生不可预知的安全事故。大多数的施工企业采取包工以及点工制度,在工程质量方面很难找到专门的负责人对此问题进行负责,而在施工检查过程之中,相关管理人员敷衍了事,甚至部分管理人员收取部分好处而放松检查力度,这使得铁路铺架工程不能够得到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最终无法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2.4相关施工技术人员专业基础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经济腾飞的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里,我国经济发展极其迅速,这便导致了许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并不能跟得上时展的潮流。而在铁路铺架过程之中,由于需要的人力资源相对较多,这便导致很多施工人员专业技术不足,更多的员工基本没有接触过铁路铺架工程的相关知识,这便导致了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施工人员很难能够进行妥善处理,这往往直接诱发了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由于施工人员整体技术水平都不到位,其对于施工安全管理观念的认识便更加淡薄,这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治理困难。
3加强铁路铺架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
3.1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
在当前铁路铺架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通常采取三级分管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之中,形成以项目经理牵头,专线负责人为主要施工监督者,施工小组为施工活动的进行者为体系的系统化施工理论,针对各个系统的基本特点进行安全工作管理制度的进行,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工期的完成情况,要成立专业的监督检查部门,对施工情况进行如实检查汇报,对于有问题的工程项目,要对施工部门进行责任落实,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在技术方面,要成立专业施工团队进行整体工程的指导,为普通工人普及基本的专业理论,将安全隐患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3.2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督制度
在铁路铺架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之中,进一步加强检查制度有利于对安全风险问题进行合理的管理与预防。成立专业的安检小组以及施工监督小组,要定期进行现场检查,不定期进行突击抽查,对于所检查的情况要如实汇报,建立完善汇报信息系统,对于不合格的工程建设要责令其整改重建,当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后,要先对相关工程进行封工处理,在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处理之前,禁止在此开工,避免因安全问题带来更多的损失,进一步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保障工程的质量。
3.3对于安全质量事故要予以上报处理
对于在施工过程之中所发生的安全质量事故,有关部门应及时上报,分级汇总到总部,由总部针对现实情况进行上报,倘若此次事故属于国家规定的重大事故,那么还应该上报设计师以及施工部门,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向当地建设行政部门进行详细汇报,在事故发生地点要保持现场原貌,及时对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进行救治处理,尽最大可能减小事故发生所带来的财产安全问题。倘若有隐瞒实情并不上报者,依据有关法律进行处罚,而对于隐瞒实情最终导致事件进一步上升者,依据相关法律予以重罚。
3.4建立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在进行铁路铺架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进一步建立以负责人为主要领导责任人为首的施工安全管理小组制度,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章制度中所规定的铁路铺架安全标准,将生产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规划,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安全以及生产安全,有关部门更应该积极主动的安排施工制度,对于施工现场要保证在施工期间都能够快速的找到相关负责人,施工基础队伍要配合相关检查小组进行施工情况验收,确保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对于铁路铺架工程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要进行充分核实,避免因为材料建筑的劣质从而为整体的施工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切实保证每一位施工员工的人身安全与个人合法利益。
4结论
本文主要从铁路铺架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层次进行入手,继而分析了影响安全风险的几个重要因素,并依据这几个因素寻找到了当前铁路铺架过程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咨询铁路铺架施工的相关人员最终总结了四条措施保证铁路铺架施工风险安全措施。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于铁路铺架工程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而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如何在未来发展的模式之中对施工安全进行保障,这不仅关乎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直接决定了未来我国铁路运营的安全问题。本文对铁路铺架工程安全风险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希望能够对未来我国在铁路铺架施工方面的安全风险控制起到一个参考借鉴的作用。
作者:刘晓阳 单位:中铁二十三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跨铁路桥梁施工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位于武汉市江岸区的金桥,高架于武汉城北主干道金桥大道上方,在与京广铁路线交汇处,金桥大道从铁路框架桥下穿而过,金桥则跨越京广上、下行线及9股电气化铁路线,在此处形成三层立体交叉。金桥主桥为独塔双索面预应力砼箱梁斜拉桥,全长为260m,主跨呈弧形,长138m,桥宽由39.60m渐宽至49.889m,工期588天,是连接天河机场至市区快速通道的重要工程。
由于金桥的施工建造位于城市主干道与既有铁路线上方,施工环境险要,安全风险特高,施工难度超乎寻常,工期要求紧迫,这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极大挑战。本人参加了该工程的建设,负责施工安全管理。为保证金桥工程顺利施工,利用系统工程学的观点,从“人、物、环境”三方面入手进行安全控制,结合工程的特点、难点,找出主要安全问题,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运用有效资源,发挥全体员工的智慧,群策群力,以法律法规为准绳,通过有关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系列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物、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1主要安全问题
1.1工程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1.1.1金桥主跨138米连续梁挂篮设计及悬浇难度大。主跨梁体下方为京广铁路上下行线及合武铁路等9条电气化高速铁路干线,空中高压接触网线密布,地下埋设的各类管线众多,列车运行不得中断。这些特定的条件就确定了主跨梁体施工只能采用挂篮悬浇法施工,由于桥梁底面至轨顶净空为11.03m,该处铁路改造网杆塔的高度均超过8.20m,施工的有效空间非常小,常规的牵索挂篮不能满足净空要求,需设计研制专门的挂篮进行悬浇施工。又因为主梁梁体设计宽度达49.889m为国内桥梁之最;用于施工的超大、宽型挂篮荷重达千吨级,也属国内首次应用;而弧形、宽度渐变的斜拉桥在施工过程中,挂篮每次前移时,下滑道梁除了纵向前移,还同时完成侧向滑移,这在挂篮悬浇施工应用中也属首次。由于施工设备要求特殊,施工方法及工艺难度大,很容易因为缺乏经验,对挂篮各组成系统控制不当而造成安全事故。
1.1.2.跨铁路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风险高。金桥主跨箱梁施工整个过程是在铁路线上方进行,京广铁路上下行线及合武铁路等9条电气化高速铁路干线在施工期间不可能停运。施工中挂篮系统的拆装、走行,钢筋的架立,模板的安拆,砼浇筑以及防护棚架自身的结构稳定、移位、防电防水等各道工序、各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施工过程中一颗石子、一个螺帽、一块木板的坠落,若与运行中的列车相碰,就会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另外由于施工作业面距离铁路高压网线不到3m,作业空间小,极易发生机具材料触碰高压网线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1.2施工环境复杂,危险源众多。本工程高架于金桥大道上方,与既有铁路线交叉;车流人流川流不息;中间有高速奔驰的列车和8m多高的铁路供电高压接触网线、网杆塔;上空有斜拉桥主塔和横梁的浇筑及斜拉索的安挂、张拉等高空作业。场地狭小,多层交叉作业。还有电焊氧割带来的火灾隐患。(在这样复杂危险的环境中,作业人员若对环境危险认识不足,安全防护不到位,现场监控不严密,就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根据以往经验,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很多就是在复杂、危险的环境下造成的。
1.3项目工期紧,安全管理压力大。由于金桥高架于金桥大道,又横跨京广、合武等多条铁路运营线,给铁路、公路的正常运行必然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与诸多不便。以最快的速度尽早完成金桥项目施工是社会各方必然的要求。工期紧迫,劳动强度随之会加大,工作时间会加长,施工人员更易疲劳而发生意外,也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肢体运动障碍而引发安全事故。特别是高危工种的作业人员,如电工、氧焊工、高空作业、起重吊装等人员的心理素质不良、操作不当,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各施工单位之间各工序之间也会因工期紧而易在时间、空间、资源配置等方面产生矛盾。
工期紧,节奏快,作业区域变换快,工序变化快,人员密集作业,大型设备交叉运作,大量机具、材料堆放周转,这些都给安全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和压力。
2安全措施
针对上述安全问题采取安全措施如下
安全管理是指为预防施工中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损毁、环境破坏等事故,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活动。建筑施工是安全事故高发的行业,针对本工程的安全问题,我们遵循系统工程学的观点,从“人、物、环境”三方面入手进行安全控制,运用有效资源,发挥全体员工的智慧,群策群力,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制定有关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物、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1.人员管理。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周围其他相关人员。人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在安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因素很多,如管理能力、制度执行力、知识水平、操作技能、身心健康等。本工程施工环境险要,危险源众多,工期紧迫,思想压力大。如何让施工人员保质保量又保安全地工作呢?我们进行了如下控制。
1.1. 意识控制(主动控制)。人的行为都受意识的控制,正确的意识可以指导行为正确。学习和培训是正确意识有效方法。首先是学习,学习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意识,任何人都要遵纪守法,保证安全生产;其次是培训,请桥梁专家讲课,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学习最优化的施工方法、最有效的防范措施,请消防专家讲课,以生动的案例,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再次是反复学习,在意识上树立牢固的安全责任意识,反复强化安全信息,如班前安全讲话、随处可见的安全警示标牌、夜校培训班等,使施工人员时刻牢记“安全第一”、“我要安全”、从而达到从意识上主动控制安全生产。
1.2.行为控制(被动控制)。有了良好的安全意识还不够,还必须有控制行为的一系列措施,做到超前性、及时性、针对性。完善的机构,健全的制度,是安全生产可靠保证;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机构,开展各级安全检查,小检查每天进行,大检查每周进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级人员要依法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用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实现奖罚分明;在危险的环节,安排专人盯岗,防止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桥梁高墩 施工 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山区给桥梁高墩施工带来极大的施工难度,如何实现山区高墩快速施工成为制约工程质量安全及架梁进度的重点,本文对山区桥梁高墩施工技术要点及安全如何控制进行阐述。
2高墩身快速成型技术
2.1内业准备
首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并取得监理单位的批准,根据施工图做出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试验并获得批准。查看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文件等,收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资料。
2.2施工步骤
1)承台凿毛处理
墩身施工前,将承台顶面混凝土浮浆凿除,冲洗干净,整修墩身预埋护面筋。为保证墩身与承台结合良好,对承台施工刷毛不到位地方采用人工凿毛处理,对凿毛完成后的混凝土表面用水冲洗干净。
2)测量放样
为了使墩身位置、尺寸符合工艺性试验要求,高墩墩身施工测量控制内容包括:墩身中心定位测量、墩身高程测量、墩身垂直度测量。
3)钢筋加工与绑扎
钢筋统一在加工场集中定型制作,用平板车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绑扎。钢筋数量、间距、保护层厚度、接头均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执行。
4)搭设脚手架
在距墩身边线适当位置搭设脚手架,并设足够数量的斜向抗剪钢管以免脚手架扭曲失稳。脚手架高度高出模板顶,与模板间距控制在20cm左右,并设置横向通长钢管,供作业人员扶手,保证安全。
5)墩身模板施工
模板拼装前,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检查,确保标高、位置尺寸正确,其偏差值必须符合现行国家相关规定,强度、刚度、稳定性及严密性满足要求。对模板的缝隙和空洞应进行封堵,并确保不漏浆。拼装完成后进行打磨,以确保模板表面的平整度,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6)墩身混凝土施工
高性能混凝土是达到工程结构耐久性的质量要求、满足不同工程要求的性能,具有匀质性的混凝土。混凝土施工包括混凝土的拌制,浇筑及养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设计规范的要求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 高墩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是建设工作永恒的主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铁道部、铁路局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办理,严格执行《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铁建设[2006]179号)等文件的要求执行。
工程开工前除了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方法外,同时还要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中落实到位,保证施工安全。
3.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各级生产管理人员、一线工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坚持持证上岗制度,特别对特殊工种按规定进行体检、培训、考核,签发作业合格证。
3)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新工人入场后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4)坚持各级领导、生产技术负责人安全值班制度,每班配备专职安全员。
3.2安全防护措施
1)有影响的电缆管线的拆迁与有关单位联系进行,严禁任何机械及金属在带电或电缆下作业的触碰。
2)严禁饮酒后作业和穿拖鞋,赤脚上班;吊机等大型机械作业时,严禁侵入便道界限,保证道路畅通.
3)夜间施工现场要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遇到五级以上大风不施工;
4)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统一着装,持证上岗;
5)现场交叉作业时注意相互配合,听从指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交班时将上一班问题交代清楚。
3.3临时用电
1)临时用电管理制度:设电工值班,有值班设备检查、验收、维修记录;
2)施工生活用电须由专职电工进行操作,无证人员不得上岗;
3)施工生活区架设线路及照明设备符合有关规定,不许乱拉乱扯;
4)配电箱、开关箱位置合理,设两级漏电保护,箱体整洁、牢固、加锁;
5)电力施工机具做到可靠接零接地。
3.4机械施工安全
1)制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其他人员不得随意上机操作;
2)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机械设备传动外露部分有防护装置;
4)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箱齐全有效;
5)机械施工时,非操作人员不得靠近。
3.5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1)应安装防护设施,尽可能采用护栏、安全防护网。
3)脚手架应保证搭设基础的牢固,与固定结构连接要可靠。
3)梯子在一般情况下不作为工作平台使用,若作为工作平台,不可长时间使用。
4)高空工作区内工具和材料应堆放整齐。在高空区域内的交通线路应标记清楚,如果该区域已不能安全使用,应做出标准,并装上护栏防止闲人进入。
5)在高风速及恶劣天气情况下,应尽可能避免高空作业。在有风的情况下搬运物件应特别注意。
6)高空作业的下方要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应避免在其下有低空作业。
3.6消防安全工作措施
1)坚持宣传教育先行的工作方法,施工区域明显位置树牌标识、张贴防火、防电警示牌。
2)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安全制度,加强消防监护措施。动用明火的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3)定期召开消防安全会,聘请消防安全专家进行案例分析,以案说法,建立消防安全教育网络。
4)成立消防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机构及义务消防队组织机构,制定和完善消防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消防安全事故处理工作,消防安全、重在防范,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消防工作,同时,对造成事故者及相关管理人员因管理失职、整改不力的严肃追究责任。
4 特殊情况处理及预防措施
1)混凝土浇筑时由于侧面模板支承力不够,造成模板位移。
一般混凝土浇筑时,对侧面模板压力很大,应注意控制初凝前的浇注高度不要过大,并要随时观测和检查模板、支撑的变形情况,谨防发生跑模现象。
2)混凝土浇筑时中断
拌合站不能正常工作或者现场断电造成混凝土浇筑中断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尽快解决问题。施工前检查设备和线路,确保不出现问题;现场设备用发电机。
3)混凝土浇筑时遇暴雨天气
减少混凝土浇筑时工作面的,做好防雨措施,尽量错开雨天施工。
5 结束语
通过项目部精心策划的各项准备工作,南广铁路所有桥梁高墩施工合理,质量管理到位,安全防护得当。目前,所有高墩全部完成施工,为制架、梁争取了时间,同时也圆满完成项目部施工任务安排,且完成质量优良,无安全事故发生,得到业主和监理的高度评价,减少了施工队伍的大量引进及资金的投入,从而提高了企业效益。
6 参考文献
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当前,安全风险监控作为遏制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已为业界所共识,安全风险监控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公路铁路隧道工程、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等土木工程建设领域。深入分析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面临的安全形势和安全风险监控现状,提出安全风险监控对策建议,减少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的发生,真正实现“风险管理化解工程建设之痛”,对重塑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形象,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中国土木工程建设面临的安全形势
1.1中国土木工程建设的安全现状
土木工程建设是多工种、多环节的联合作业,具有生产的流动性、产品的单件性、类型的多样性以及过程的复杂性等特点,致使土木工程建设具有比一般生产活动更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因而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是世界公认的高风险行业之一[1~3]。历年来,在各行业中,我国土木工程领域事故伤亡人数仅低于道路交通事故和煤矿事故,居第三位。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统计,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因安全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均在2000人以上,重特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甚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2001~2012年期间,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安全事故的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等具体数据见表1[4]。表2是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事故查询系统,汇总的近年来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发生的典型重特大安全事故。
从表1可以看出,2001~2003年间,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事故的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节节攀升,安全生产形势严重恶化。为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国家先后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来规范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活动。2004年《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执行以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推行和强制要求下,土木工程建设安全整体呈现好转态势。特别是在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领域,随着法律执行力度加大,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安全事故的发生起数与死亡人数持续大幅度下降,如图1[5,6]所示。
但对整个土木工程建设行业而言,从表1和表2所列的安全事故的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来看,土木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安全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虽有下降趋势,但绝对数仍然较大,2012年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仍在2400人以上。安全事故下降趋势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反复性和不稳定性,2001年至2012年,事故死亡人数呈现出“增加—下降—增加—下降”的反复变化趋势。重特大安全事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2001~2012年间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共发生重特大事故42起(其大事故5起、重大事故37起),年平均3.5起。可见,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面临的安全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1.2中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通过对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战略与对策”项目组收集到的64起房建工程事故案例、50起桥梁工程事故案例、55起矿山法隧道事故案例、40起盾构/TBM隧道事故案例、68起浅埋暗挖法隧道事故案例、102起明挖法安全事故案例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造成安全事故的客观原因主要是环境和气象,特别是在地下工程建设领域,工程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复杂是第一主因。所有主观原因可以归为责任事故和人为因素,通过工程事故的直接主观原因,可以分析出如下几个深层次主观原因:
(1)建筑业快速发展和用工制度造成人员技术水平低。当前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建设持续扩张,需要大量的一线熟练操作人员和优秀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各类人才,但在实际工程建设中,上述各类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用工制度中,一线操作人员很多是以农民工为主的流动人员,缺乏技术和安全培训,安全意识普遍较低,甚至出现野蛮施工现象,进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2)赶工期。在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中,赶工期的问题非常突出,尤其是一些重大工程,政府、业主为了献礼或追求政绩,不尊重科学规律和相关法规,任意规定工期,或者不合理地缩短工期,造成设计方勘察资料不全,设计方案不完善,边设计边施工;造成施工方忽视安全,甚至任意删减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步骤和措施,酿成重大责任事故。
(3)恶性竞争导致安全投入缺乏。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部分省市和地区的土木工程建设采用“最低价中标法”,这一国际上通行的评标方式在实际工程中容易走向另一极端,一些投标单位为了谋取项目中标,将投标报价压到最低极限。一旦中标,为了完成项目,而又不要亏本,安全往往就成为了第一牺牲目标,造成安全投入缺乏,安全防护措施不足。
(4)层层转包、以包代管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大诱因之一。业主方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违规现象,违规发包,层层转包,将工程发包给不符合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且分包商为从中谋取利益不得不偷工减料或采用非法手段,给工程留下重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层层转包后导致安全管理上的严重缺失,形成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的现象。
2中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的现状
2.1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
20世纪90年代,为解决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安全事故高发问题,国内学者开始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土木工程界,开展了诸多有价值的安全风险监控方面的研究工作。丁士昭教授对我国广州地铁首期工程、上海地铁1号线等地铁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保险模式进行了研究。白峰青[7]将可靠性因子分析方法应用于隧道稳定性的风险决策模型中,完成了隧道工程风险设计和风险决策。孙钧[8]主持了“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的智能控制预测与控制及其三维仿真模拟系统研究”。李元海和朱合华[9]开发的“岩土工程施工监测信息系统”。许铎[10]分析了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事故环境的风险特征,给出了各类因素的施工风险水平排序。蒋晓静[11]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风险监控进行了研究。巩春领[12]对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期间的风险进行了风险分析和对策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对桥梁施工风险进行了识别和评价。2005~2006年,黄宏伟等[13,14]在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些工作基础上,2005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召开了中国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地下工程安全风险分析研讨会,推动了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研究的全面开展。近年来,土木工程风险管理研究的重心逐步向全局管理和动态管理方面过渡,黄宏伟、陈龙等出版了专著[15],系统探讨了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和营运的全寿命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基本原理和特点规律,阐述了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决策与控制的方法手段。
2.2中国政府相继制定并颁发了相应的一些法规和标准
2003年,原建设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做好地铁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安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2007年,原建设部编发了《地铁与地下工程建设技术风险控制导则》、《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对指导中国地铁及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具有促进作用。2007年,原铁道部了《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规范了铁路隧道风险管理与评估工作,明确铁路隧道建设须循序渐进地建立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2008年,交通运输部将“建立桥隧工程设计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纳入该年的工作计划中,为此专门组织有关设计、施工、科研单位开展风险评估管理办法、评估指南、规范等的研究和编制。2009年,交通运输部了《公路隧道建设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用本),并于2009年2月在山西省太古高速西山隧道、北京市六环路卧龙岗隧道开始了公路隧道风险评估的试点工作。2010年,交通运输部了《关于在初步设计阶段实行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的通知》,并配套有《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设计安全风险评价指南》,对安全风险应对与管理、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等内容均作了详细规定。2011年,交通运输部专门颁布了《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明确规定了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和程序,建立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列出了重大风险控制措施建议。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了《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突出了全过程风险管理理念,明确了规划阶段、可行性阶段、勘察与设计阶段、招投标与合同签订阶段、施工阶段风险等各阶段风险管理办法。
为加强土木工程建设风险监控与防范,各地政府相继研究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土木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或安全监控技术规程,如:2005年,香港特区政府的《土木风险管理指导方针》;2006年,河南省建设厅颁布了《河南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湖南省建设厅颁布了《湖南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识别和控制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福建省建设厅颁布了《福建省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技术规程》,并获得了原建设部备案批复。
2.3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的实质性应用
在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领域,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武汉等新建地铁项目大都进行了风险评估与监控。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发了“北京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及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了一整套包含环境评估、风险分级与设计及施工风险监控预警等地铁工程风险管控关键技术和标准,已在北京11条地铁线路中应用,并在南昌等国内多个地铁建设城市得到推广。上海同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同济大学开发的“安程地铁工程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基于网络传输、无线通讯、网络数据库、数据分析以及自动预测预警等技术,综合了施工、监理、监测、管理以及多媒体等多种信息,已在上海地铁工程中得到应用。2007年以来,解放军理工大学与意大利Geodata公司合作,借鉴意大利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了南京地铁建设的安全风险管理与监控的实际工作。深圳地铁5号线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全面引入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动态采集各项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建立完整的超前风险评估体系,构建有效的风险预警和监控指挥系统。武汉地铁运用虚拟器、无线网络及远程监控技术等,实时采集监测数据,构建适用于武汉地铁建设环境安全监测及预警系统。
在其它土木工程建设领域也有一些典型应用。在大型隧道建设,如上海沪祟长江隧道[20]、钱塘江隧道等项目中也进行了风险分析与评估研究,并取得了实际成果。以同济大学为主进行的沪崇长江隧道的风险评估项目共提交了17个专题报告,涉及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前期选线、施工风险管理、环境保护、运营事故控制以及财务分析等,可以说是国内风险分析与监控技术应用在隧道工程上的第一个大型项目。在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如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佳木斯铁路分局篮排球馆、国家体育场“鸟巢”、奥运会羽毛球馆等项目中,采用机、电、光等相结合的监测技术手段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监控,确保了施工安全。在大型桥梁工程建设,如武汉市二七长江大桥[16]、苏通大桥[17]等工程中对项目总体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并制定了相应的安全风险应对措施,最后对评价得出的重大安全风险因素制定监控措施。
3中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中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的研究与应用取得初步成果,但目前国内许多单位对于风险监控在认识上仍存在许多误区,在实施中仍有许多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通过对收集到的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3.1安全风险监控基础研究与应用缺乏系统性
目前,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基础理论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主要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和金融、保险等其他领域的安全风险理论和研究成果,处于相对分散和自发状态,缺乏统筹协调和系统整合。尽管安全风险监控是安全风险管理关键和最后目标,但有关安全风险管理研究和应用更多地偏重于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而风险监控的研究相对较弱。对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的基本内涵、基本理论和基本框架等尚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形成普遍共识,总体上呈现专业化程度不高、规范性不强的状态。
实际应用中开发的大部分安全风险监控系统,对安全风险的预警和控制关键参数缺乏系统的科学论证,重“监”轻“控”,仅实现监测功能,而对安全风险“如何控”研究不够,尤其对安全风险控制的前置条件和参数阈值研究较少,因而还难以回答和解决安全风险监控“如何控”的核心诉求。
3.2尚未建立科学高效的安全风险监控体系
通过事故案例分析发现,发生工程事故的现场管理普遍不重视安全风险监测,监测工作处于失效状态,除盾构地下工程外,施工管理与技术人员监管不力和不善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比例均在20%以上,尤其房建工程中的比例接近40%。
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实践大多停留在“人工作业”状态,对安全风险控制的认识不够,而且注重“事后控制”。如:针对土木工程建设中实行了强制性工程保险,许多业主、承包人和施工方就片面认为买了保险就安全了。而事实上,购买保险只是转嫁安全风险的一种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抑制风险事故的发生,只是提供了经济损失上的补偿手段,并不是安全风险控制的技术措施。土木工程安全风险采用保险合同进行安全风险转移也并不一定是最佳选择,而应该通过科学的安全风险监控,采取合理的安全风险应对策略。又如,例行的安全检查或突发的“事故处理”往往成为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的重心,这种被动的安全风险控制模式无法应对现代大型土木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监控要求,缺乏安全风险的事前、事中的过程监控,安全监测结果不能实时反应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态势,没有建立有效的安全风险预警、报警机制。
3.3安全风险监控信息化能力建设不足
没有建立统一、规范和权威的土木工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及安全风险监控信息系统。对重大安全风险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监控技术与手段,安全风险的度量、监控标准、预警参数等风险监控的关键指标尚待科学论证和优化完善,有关土木工程领域重大危险源的申报、登记、评价、分级等基本上处于分散和自发状态,有关数据标准、接口不一,而且采用传统的“金字塔式”信息传递、交换模式,层次多、效率低。可以说,针对土木工程重大安全风险尚未建立系统有效的信息化监控技术与手段,信息化监控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针对具体工程项目开发的诸多安全风险监控应用系统,大多侧重对监控数据本身的存储、分析和对比,没有建立基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全过程、实时的安全风险动态识别、分析、评估、预警、监控、反馈一体化的安全风险监控体系。
3.4安全风险监控相关的法规、技术规范与标准滞后
国家和地方制订、颁发的施工规范、标准是开展土木工程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控的基本依据。虽然,国内已经了一些指导性文件,但是目前国家对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还没有合适的操作性较强的、具有一定强制意义的法规体系,因而安全风险监控在项目建设中的地位没有明确。同时,目前相关的技术控制规范不够全面、具体,一些规范落后于时展,对实际工程建设已经失去或部分失去指导意义。例如:按照现有规范要求地下工程施工地面沉降控制标准不大于30mm,实践中,某些风险等级高的工程,该取值偏松,但对有些工程来说,该取值偏严[18]。因此,针对土木工程的不同工法,编制相应的技术规范,应研制适应不同地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条件的风险阈值数据库系统。又如,各省市近年来颁发实施的“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比较笼统,原则性强,缺乏可操作性,实际推行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效果有限。福建省2007年颁发全国首个《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技术规程》地方性技术规范,仍处在执行的探索阶段,并未形成最佳做法。
3.5安全风险监控责任主体过于集中在施工企业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对有关土木工程项目的各级安全生产职责做出了原则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施工单位几乎承担了全部的安全责任。常常出现“把规划风险压成勘察风险—把勘察风险压成设计风险—把设计风险转嫁为施工风险”的现象,最终造成建设工程安全事故集中在施工阶段爆发,并主要由施工企业承担的局面。实际上,任何土木工程项目的不同建设阶段,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都应负有各自的安全风险监控责任,施工方作为工程安全唯一责任主体无法根本避免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中重构风险安全监控责任体系,进一步科学区分安全风险监控的责任主体,增加各方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3.6安全风险监控队伍不规范,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安全风险监控作为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是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屏障。在工程建设中加强安全风险监测,进行必要的安全风险评估咨询工作是规避工程风险的重要手段。如果在工程建设中加强工程监测及安全风险评估咨询工作,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安全。
但目前,国内对于监测单位资质、监测人员技术素质没有相应的管理和评价体系,使得监测队伍不够规范;土木工程建设项目开发速度、规模日益加大,专业规范的监测队伍紧缺,使得国内工程监测市场鱼龙混杂。当前国内很多地方对实行“第三方监测”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实践表明,实施“第三方监测”是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十分重要的举措,有效地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对收集到的房建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事故案例的原因分析发现,几乎所有发生安全事故的工程都没有实行“第三方监测”制度。但目前针对“第三方监测”既没有国家性的法规进行明确规范和管理,也无监测内容、责任主体、监测指标和数据标准要求,作为安全监控重要举措的“第三方监测”,实际上处于无序工作状态。
4中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对策
4.1系统开展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当前迫切需要在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分析和安全风险评价相关研究基础上,开展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的基本理论、基本内涵、基本框架和指标体系研究,在安全风险监控基础理论方面形成共识,解决安全风险“如何控”的理论与技术问题。
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需要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强有力的法规作指导和规范。国内在这方面的法规还很不健全,亟待加强。应梳理完善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关于安全风险监控等方面的条款内容,在法律法规方面重视和完善安全风险监控,明确项目参建各方安全风险监控责任。同时,针对土木工程建设不同类型、不同工法,编制相应的安全风险监控技术规范,研制适应不同地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条件的风险阈值数据库系统[19]。
4.2转变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理念,构建安全风险监控工作体系
从国内外土木工程安全风险监控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来看,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均显示出可控性的特点,即绝大部分工程事故是可以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来避免的。同时,业内已普遍认识到,必须转变安全风险监控理念,创新发展安全风险监控工作体系。
在安全风险监控理念方面,应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事后控制为预防控制和过程控制。在安全风险监控工作体系方面,应构建包含安全风险监控法、安全风险动态管理机制、安全风险持续改进机制、安全风险系统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工作体系。各级安监、质检等部门应对本地区土木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运行状况包括安全风险监控工作体系推行等情况进行持续评价与督查。
4.3构建科学高效的土木工程安全风险监控信息系统,提高安全风险监控信息化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传感技术等的进步,开发建立基于WEB、gps和GIS等的安全风险监控信息系统已成为提高土木工程安全风险监控能力与水平的基本方向。安全风险监控信息系统对土木工程重大安全风险源应具有自动识别、分析评估、动态监控(自动巡检和实时监控)、反馈闭合、空间分布管理等主要功能,自动分析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事故征兆,发出预警信息或应急控制指令,实现土木工程安全风险监控的信息化跨越。
4.4推行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制度,规范安全风险监控专业队伍管理和评价体系
应大力推行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第三方监控”制度,赋予“第三方监控”相应的责权主体,改变目前工程监测“走过场”局面,切实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推行与“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建造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等类似的“注册风险监控师”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培养安全风险监控专业人才。推行安全风险监控诚信制度,对于篡改监测数据等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切实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建立包含“注册风险监控师”数量、安全风险监控设备与软件、监控业绩与用户评价等指标体系在内的监控单位资质考评制度和管理制度,提高安全风险监控专业队伍水平。
5结语
关键词:既有线铁路;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 to demand more and more protection,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isting railway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in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safety protec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Keywords: existing railway; Security; measures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城市轨道交通车次加密,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快轨三号线线路正线全长49.038公里,地面线路部分比重较大,病害集中,设备状态不易控制,养护维修工作量大。但在施工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直接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轨道维护专业,承担着大部分线路路既有线的施工任务。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施工中望不及时、防护不当,就可能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而近年来的各种统计资料及事故案例均表明,铁路既有线上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大部分与防护有关,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铁路既有线施工防护工作的重视。
二、既有线铁路施工安全的特点
1、施工安全任务重
施工安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始终把它摆在特别突出的位置予以高度重视。随着轨道交通的日益发展,客运运输能力的快速扩充是建立在大量的基建和技改基础上的。随着新的路网性通道和城际快速客运通道的建设,以及重点枢纽改造,尤其是既有线施工任务将更为繁重,施工与运输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施工安全面临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确保施工安全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这就要求对施工安全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并采取坚决有力的对策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的持续稳定。
2、施工安全形式复杂
施工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协调形成整体攻坚合力。施工安全涉及众多相关单位,牵涉面广,结合部多,难度系数高,必须强调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统筹安排,各部门协调动作,发挥系统优势,强化责任落实,形成整体合力。特别是要注重加强结合部管理,消除脱节和失控现象,提高安全综合管理水平,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3、施工安全综合性强
施工安全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必须以“精细严实”的态度来组织实施。要坚持高标准,每一次施工计划、方案都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做到精益求精。要从小处着手,不放过涉及施工安全的任何一个细节,所有的措施、预案都要细致周全,防止疏漏失控。要从严管理,落实逐级负责,加强现场控制,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严肃责任追究, 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三、既有线铁路施工防护安全管理措施
1、严把人员入口关、从源头上卡控
(1)管理者从思想上重视防护工作。多数管理者认为,防护员的工作与其他施工工种相比较,工作强度较小,技术含量较低,对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不高,加之现场从事施工的骨干人员短缺,因此有些单位就把一些老弱病残者放到防护工作岗位。正是在这种错误的思想认识下,使防护员队伍的业务水平不高,整体素质偏低,防护问题层出,因防护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因此,要解决好施工防护中的问题,首先管理者要认识到防护工作的特殊性及重要性,要选拔业务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人员担任防护工作。
(2)严格防护员的选拔任用。鉴于防护工作的重要性,在防护员的选拔上,就要严格选拔条件,必须由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岗位资格证的正式职工担任,必须具备视听能力良好、口齿清晰、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心理素质好等基本条件。对不称职、责任心差、身体条件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要认真排摸,坚决调离防护员岗位,从源头上消除既有线施工安全隐患。
2、严把人员培训关,从素质上卡控
(1)加强防护员业务培训。防护员的培训是提高防护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铁路营业线施工对防护人员的基本要求。对防护员培训应采取集中授课与岗位练兵相结合、岗前培训与班前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集中授课与岗前培训由公司负责,岗位练兵由各车间工区负责。在培训内容上,首先是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安全生产意愿。只有当防护员有了安全意识,认识到防护工作的重要性,才会主动地去学习安全防护知识,才会有主动履行职责的行为;其次是加强防护员业务培训,提升技术业务水平,只有完全掌握了防护技能,明白了制度规定,明白了操作标准,才能将“我要安全”转化为“我会安全”,才能转被动为主动。
(2)严格实行防护员分级管理制度。建立防护员分级管理制度,是缓解现场防护员紧张、防护人员素质层次不齐的有效途径。公司按照考试成绩及实际业务能力,将防护员划分为一、二、三级。一级防护员可担当驻站联络员及参与所有施工防护工作;二级防护员可担当现场防护及慢行看守工作;三级防护员可作为施工防护补充力量,在二级以上防护员数量无法满足施工需要的情况下,可参与现场及远端防护工作。
3、严把标准执行关 在程序上卡控
(1)建立健全防护人员作业标准。标准不清,作业质量就会出问题。为了提高现场防护质量,我们结合防护人员的现状及营业线施工特点,对防护人员作业标准进行细化。如单线或复线区段一条线施工,规定在减速地点标始点处设1人看守;复线区段上下行同一里程同时施工,规定在上下行减速地点标始点处各设1人看守。在防护人员自身安全方面,要求上线作业的防护员一律穿着高警示色(橙色)作业服(马甲),佩戴防护员臂章。远端防护员及防护牌检查人员作业中必须在路肩或路旁走行,在双线区间,应面迎列车方向,严禁在道心走行。在通过桥梁或横越线路时,应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严禁来车时抢越。通过对防护标准的严格规定,让防护人员知道做什么,如何做,从而确保防护工作的每一步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加强作业中的过程控制。为了保证防护员的执行力,将作业标准落实到位,公司在细化作业标准的同时,建立了相应的互控机制。如核对复诵制度,所有防护员(含远端防护员)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复诵,定时通话(每3-5分钟/1次)和三确认制度(确认对方姓名、确认对方听清、确认人员机具上下道完毕)等,并做好各项记录。若联络中断必须立即停止作业,人员和设备及时撤出线路。在具体的作业中,为了确保防护人员出现误插(撤)防护信号,公司规定远端防护员接到施工负责人的命令,并做好记录复诵后方可设置(撤除)防护信号。在设置(撤除)远端防护信号时,作业工区班组必须安排二人进行互控,一人拿牌,一人进行防护,两人同时对设置里程、限速及封锁命令进行确认。防护员在区间行进过程中,必须防止误插防护信号。通过这些环节的卡控,使防护员尽可能地做规定动作,少做甚至不做自选择动作,从而做到标准不折不扣的落实。
4、严把作业质量关,在督导上卡控
防护是否到位是整个施工中的关键所在,也是铁路既有线施工安全的根本保证。因此检查防护人员的作业质量,督促防护人员做好防护成为施工安全卡控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保证施工中的防护到位,将施工防护作为两级公司包保盯控干部现场检查的必检内容,并将检查内容进行细化,如现场提问防护人员是否清楚施工负责人、施工内容、影响范围,驻站和现场防护人员相互是否清楚、现场防护设置是否清楚;现场检查防护信号设置位置、距离是否符合标准并插设牢固;检查防护人员上道作业时,是否携带作用良好的各种防护备品;检查防护人员作业过程是否做到昼间每4小时、夜间每6小时对施工地段慢行防护标志的检查,记录是否齐全,在天气不良条件下是否落实加密检查制度,确保防护设置规范,标志齐全、有效。与此同时, 应建立防护问题分析制度,就是对各级检查人员发现的防护问题,各项目负责人要在施工完工会上进行分析,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于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如防护距离不够、错插(撤)防护信号等要提级分析,全公司进行通报,让其他公司从中汲取教训,同时建立公司领导包保帮促机制,督导将问题彻底整改,确保现场施工防护到位。
四、结语
既有线铁路施工防护安全管理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基础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系统管理工作,防护员就是施工阵地的前哨。只有通过合格、负责的防护员正确设置各种防护,严格防护作业标准,才能做到预防为主,防患示然,才能及时传递列车接近信息,尽快恢复线桥设备,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同时提醒、督促作业人员注意并携带工具迅速下道避车,尽可能地避免人生伤亡及财产损失,使既有线施工安全有序。
参考文献 :
[1] 尹新庆.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1,(01).
[2] 周海燕.既有线铁路施工防护安全管理措施[J].绿色科技,2011,(07).
关键词:铁路;施工;事故;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一段时间以来,路局管内在营业线施工中事故、险情呈多发态势,不仅扰乱了正常铁路运输组织秩序,而且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伤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铁路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给铁路改革的发展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本人结合自己实际工作,就在营业线施工中发生事故原因和预防略谈管窥之见。
1营业线施工事故原因
1.1人的因素
①领导干部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责任心不强,把关不到位。2009年发生的一起行车事故,直接原因为施工机械擅自作业,侵入限界,刮碰旅客列车,构成一般B类事故,但深入分析一下,可以得出,该事故重要原因之一是春节刚过,施工单位领导对新复工的工程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施工前只是简单开会布置一下安全注意事项,节后第一天施工单位相关领导未能按照路局相关规定,亲自到现场把关,反应出领导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作风不实,把关不严。
②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现场控制不到位。 回顾近年来发生的营业线施工事故和险情,其中一个共性原因就是项目部管理人员不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对现场施工失管失控,对发生在作业人员身上的违章违纪不能有效制止,查出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除,再加上现场作业人员不能完全服从管理,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部分现场管理人员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③关键岗位人员安排不合理。2009年的某起铁路交通事故直接原因就是现场防护员失职,经调查,该防护员平时工作一般,责任心不强,根本不能胜任防护员工作,反应出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对管理的职工了解不够,未能量体裁衣,结合实际,合理安排工作,特别是防护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安排使用不当,给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④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施工单位和项目部对在营业线上施工使用的从业人员培训基本流于形式,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时间不足,造成从业人员对营业线上施工的最基本的安全常识掌握较少,对在营业线施工的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清楚擅自施工可能给铁路运输安全带来的严重后果。
1.2工程管理不规范。
①部分工程分包不规范。个别施工单位工程中标后,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不能够自行组织施工,直接将影响营业线安全的主体工程违规分包,且对选用的分包队伍把关不严,一些分包队伍不具备铁路营业线施工资质,缺少营业线施工安全控制经验,对铁路营业线的规章制度知之甚少,造成分包单位对铁路运输安全重视不够。
②不能严格履行安全监管责任。施工单位对分包工程一包了之,日常不掌握和了解施工进度,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不了,违章违纪现象不能制止,不能按照规定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现场检查和把关,致使分包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混乱。
2.3施工现场安全控制不到位
①不按照批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施工单位擅自变更施工设计方案,未报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审定同意,擅自变更施工作业计划,违规违章蛮干,随意扩大施工范围。
②基本安全控制措施不落实。大型施工机械使用控制不到位。2009年的某起事故由于大型机械停止使用时,未及时加锁,钥匙未交项目部负责人统一保管,作业人员擅自动用挖掘机作业,施工负责人未在施工现场,在新建线路紧邻既有线的环境下,既没有落实在营业线邻近施工时设置线路限界警示标志的规定,又没有落实大型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一人一机随机防护的规定,最终导致挖掘机侵限,发生事故。
③施工准备安全防护制度不执行。比如2010年发生的一起一般C类行车事故,就是因封锁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和把关干部均未到场,在现场防护员未到岗的情况下,作业人员自行插设防护标牌,盲目提前上道做准备工作,构成事故。
1.4设备和监理单位监管不到位
很多事故因设备管理部门未履行监管责任,对在管内的施工检查不够,对没有签订安全协议的情况下未制止施工单位停工,对查到的安全隐患未下发整改通知书和督促整改;监理人员未认真履行监理职责,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未严格执行旁站监理,对施工过程把关不严,缺乏监督力度。
1.5考核不到位
抓施工安全存在好人主义,考核力度不够。为了本单位、本部门利益,对上级发现的问题不是找自己的原因,而是到处找人说情,强调客观,以求免于或者减轻处罚,严重的还隐瞒事故;对本单位检查违章违纪和隐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见装着没看见。处理问题避重就轻,损害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考核不严,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致使安全考核的办法流于形式。
2整治措施
2.1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选择典型事故案例,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车间(项目部)、班组,面对面对职工进行宣讲,形成强大宣传声势,营造浓厚氛围,使干部职工清楚事故发生的原因、教训及事故给单位、个人造成的经济损失,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不断强化安全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各级管理干部抓安全工作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的三如精神,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否则就可能造成惨痛的教训。
2.2 严格执行营业线施工各项报批程序,按照批准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影响行车设备稳定、使用的施工项目未经申报批准严禁施工。施工单位必须与设备管理单位和行车组织单位分别签订施工安全协议,制定施工方案,与设备管理单位会签后,上报路局主管业务处审查、批准。经过审批后的施工项目,必须列入运输部门编制的施工计划,施工单位按照施工计划和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严禁随意更改施工方案和扩大施工范围。
3.3规范工程项目分包管理
营业线施工的轨道、桥隧、信号、接触网等技术复杂、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作业项目,严禁分包。对准许分包的附属工程项目应通过招标,分包给具有丰富营业线施工经验、营业线施工资质齐全、无施工不良的记录且管理机构和制度健全、安全管理人员配备齐全的单位。
3.4配齐项目部管理机构,提高项目部管理人员素质
项目部管理人员要按照规定配齐,主要管理人员要经常参加培训,达到规定的最低培训课时要求,第一时间学习新知识,具备业务精、安全责任心强、有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项目经理、副经理,安全、技术、质量等主要负责人必须经铁道部(或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5 加强对劳务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对使用的劳务工必须坚持先进行施工安全培训和法制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和考试要留有书面记录。参加营业线施工的劳务工必须由具有带班资格的正式职工(即带班人员)带领,不准劳务工单独上道作业。劳务工不能担任营业线施工的爆破工、施工安全防护员及带班人员等工作,不准单独使用各类施工作业车辆。
2.6 严格落实安全防护制度
所有施工必须指派专人防护,防护人员工作责任心要强,身体健康,必须经路局授权有培训资质的职工培训基地或运输站段按规定的内容、学时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时,防护员未到岗位严禁作业,驻站联络员和现场防护联系不畅通时,作业人员必须立即下道,停止作业。
2.7 加强大型施工机械安全管理
施工方案中需动用大型施工机械作业的,必须按照规定向行车部门和设备管理单位申请,同意后方可使用。使用时按照规定移动路线,设置好安全警示标志,临近营业线施工的,设置物理隔离措施,并严格执行“一机一人”随机防护的作业规定。对暂停使用的大型施工机械,要落实锁闭定位措施,项目部另外加锁,大机开启的钥匙一律收回项目部,由项目负责人统一保管。
2.8 加强施工栅栏门的管理
施工用临时开启的栅栏通道门落实施工负责人负责制,接到准许施工作业人员进入线路后,施工负责人打开栅栏门,作业人员和机具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结束后,人员、机具和设备经清点全部撤离线路,施工负责人将栅栏门锁闭。
2.9 严格执行关键工程施工领导现场把关制度
根据月度施工计划施工等级,实行领导干部分级现场安全把关制度。各级领导干部按照路局、单位月度施工协调会统一安排,全面了解月度施工情况,按时参加施工前协调会、准备会,对施工过程进行指导把关,及时组织召开施工总结会。
2.10 增加技防设备
在营业线施工现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和列车接近报警装置。各级管理者可以通过视频,随时了解现场施工的进展情况和“两纪一化”的执行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可以第一时间通知现场立即整改,既提高了检查效率,又监督了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增设列车接近报警装置后,运行的列车接近施工现场时,报警器铃声响起,可协助现场防护员督促施工人员及时下道,为施工现场安全控制又增加一道坚实的屏障。
2.1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严格对标考核
对营业线施工处所,班组、车间设备监控人员对关键施工全过程盯控,;段主管安全管理人员至少每旬检查一次;段(企业)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按规定每月抽查施工现场,各级管理人员对查到的安全隐患,及时填写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并采取回头看,对在规定时间内整改不到位的,从严进行分析。
克服好人主义,对现场查到的违章违纪,要对标考核,不搞下不为例,做到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不断强化职工遵章守纪意识,真正遏制违章违纪的发生,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在现场能真正得到落实。
1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不全面,缺乏针对性、不具指导性
部分铁路施工企业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方案,未能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施工的环境、施工的方法及劳动力的组织,以及危险源的级别,充分考虑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轻重、详略有针对性的制定,而是根据设计文件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摘录部分内容,甚至简单地摘录罗列几条现行的规范、标准,根本起不到指导安全生产的作用,从而不能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危险源的辨识和监控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危险源控制理论要求在每个单位工程及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根据设计资料及现场调查资料,准确辨识危险源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形成危险源清单,以此对施工技术人员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方案起到引导作用。故此,危险源未辨识或辨识评价不准确,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此外,工程技术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责任心差也是产生以上问题的重要原因。
2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未能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
根据目前铁路工程的施工管理模式,铁路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分布,即集团公司级(集团公司指挥部)、公司级、项目部、架子队,各层次的安全管理人员在现场实施安全监督检查时,对其检查监督指导的重点不明确,也即对危险源分布及对危险源的分级评价和分级管理,以及自己对各级危险源的主要控制责任不明晰,以至于有的上层安全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时,往往将重点放在检查一般危险源,而多数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却无人问津,而很多施工现场架子队的安全员身兼数职、形同虚设、专业水平低下,不能熟练掌握现行的规范和技术标准,使施工现场许多显而易见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纠正和消除,为日后的安全事故种下祸根。产生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1)未建立或落实完善、系统的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管理的办法或制度,或未将危险源监控责任细化、分解至各层次和部门,致使安全检查流于形式,起不到安全控制和指导作用;2)未按规定要求配备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
3违章施工现象时有发生
违章施工,突出反映在铁路营业线或临近营业线施工中,施工前超前超范围准备、施工中挖断电缆、爆破损坏行车设备、作业车辆溜逸、轨道车辆违章行驶、施工后线路未达到临时补修标准及放行列车条件违章放行列车、开通后整修线路不及时、机械和料具侵限等。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未严格执行相关铁路安全生产规定和有关规范、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现场安全管理粗放等。
4随意变更安全防护设施设计
在铁路营业线或临近营业线施工中,为了维护行车基础设施、设备稳定可靠,确保行车安全,对需要进行防护的重要基础设施、设备,设计部门给出了安全防护设施设计,且一般安全保证系数较高。但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成本支出,把临时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施工完毕后便成为废弃工程)工程视为一项可变更项目(且变更往往不作实质性检算),向“安全保证系数”要利润。例如,2007年9月16日21点05分,中铁某局集团公司施工的胶济客运专线ZH-3标段在大路框架桥D4KK183+214.02段基坑开挖中发生路肩坍塌,致使下行线路运行的货物列车发生脱轨,造成12节车厢脱轨倾覆上行线中断行车13小时35分,倾覆车厢基本报废。其事故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在防护桩的施工中偷工减料,将原设计桩长18米多,实际破检4个桩,最长的14m,最短的只有10m,缺少竖向主筋和箍筋。类似案例不胜枚举。造成随意变更安全防护设施设计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主要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只凭经验主观臆断,以至于在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中,未严格按照监控管理程序执行,最终酿成事故。
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精细化管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切实加强人员安全精细化管理与配置
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精细化管理,必须首先做好人员安全精细化管理与配置,并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切实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工作,把安全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坚决避免追求快速施工而导致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2)提高认识与全员、全过程参与相结合,在安全教育培训过程中,注重全员参与,培训工人以及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增强工人和职工的安全责任感。3)加强学习与强化培训相结合,通过安全培训,使员工了解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本行业的安全要求与特点,掌握各自的安全职责,了解他人的安全职责;通过技能培训,掌握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安全控制要点和安全操作要求,掌握各种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办法。4)思想教育与惩罚激励相结合,对于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差的员工,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工作作风;对于经教育不改,违纪违规现象严重,多次主观违规者等,解除劳动关系或辞退,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5)健全制度与强化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6)建立人员信息安全台账,做好人员选拔与配置。
2规章制度精细化
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首先应制定精细化的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落实各级人员责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使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具有清晰的管理流程,将职责细化、分解至各个部门、人员;制度的操作性和执行力强,便于各级人员参与管理;规章制度内容应力求细致全面。要通过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来规范各项管理程序,统一管理思路明确管理职责,还要通过完善和优化规章制度,来优化管理程序和方法,使其精细化,做到管理标准明确,工作标准明确,操作规程明确,努力使规章制度更加完美和精细。
3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精细化
准确辨识、分析和有效控制管理危险源,是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危险源管理精细化应从危害因素辨识过程精细化和危险源监控管理精细化两方面抓起。危害因素精细化辨识,应在充分掌握铁路工程各项目和各工种施工特点的基础上,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适用的方法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分析,遵循危险源管理系统的动态性原则,以确保危险源管理的充分性、适宜性和实效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精细化,应将危险源管理系统制度化,并纳入到企业规章制度体系中来,实行严格细化管理。
4设备与临时工程安全精细化
机械设备安全精细化应做到正确选择机型,合理调配,实现机械设备安全动态管理;正确使用并及时保养机械设备,确保设备在完好状态下安全运行;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上岗制度化、规范化,设备管理责任明晰,并注重强化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用、维护、保养严格按规程办事;细化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台账,使投入到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管理状态中。防护设备与设施安全精细化管理,应首先做好防护设备设施的设计安全管理,设计单位应规范防护设备设施的设计,落实设计单位、人员安全责任,其次应严格防护设备设施的施工安全管理,加强施工前的方案评审、施工中的检查监督和防护设备设施使用中的跟踪监测控制,把原来的粗放式管理转到精细化管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