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10: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区域农业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考点大盘点
考点一・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复习指南
1.准确全面把握区位含义
农业区位有两类,(1)绝对区位: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状况受发展区位影响。自然区位,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社会经济区位包括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要素。复习时,要区别和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特别注意,在同一地区不同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区位因素不同,同一农业生产在不同地区的制约因素也可能不同。
2.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1)农业区位因素的判断,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因素而且起决定作用的区位因素为主导因素,不利因素则为限制性因素。如珠江三角洲的甘蔗生产的主导因素为高温多雨的气候,东北平原种植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土壤,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干旱,主导区位因素是水源。
(2)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
各区位因素要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分析,即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对农业区位影响巨大,如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市场区位及需求发生变化,城郊农业将生产转为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如何评价某地的农业生产条件
(1)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看是否做到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2)自然条件首先要从当地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自然因素。其次考虑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否有可行性,并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投入与产出比,分析农业区位选择是否恰当。
(3)看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要素)对农业生产是否有利。
典例剖析
棉花是喜温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怕低温霜冻,怕阴雨渍涝,怕干旱,怕病虫危害。结合中国棉花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 )
A. 秦岭―淮河以北
B. 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区
C. 华北平原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平原
D. 新疆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
(2)我国的棉花种植最早集中在珠江流域,在南宋时期从广东、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促使棉花向北扩展的主要保障性因素是( )
A. 国家政策 B. 种植技术
C. 市场需求 D. 自然条件
(3)简要分析新疆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棉花分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第(1)题,读图进行区域大致定位,可知道我国棉花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地区和新疆南部。第(2)题,棉花原本是热带作物,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向高纬地区迁移。第(3)题,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结合材料中棉花的生长习性可以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1)C (2)B (3)有利条件:光照充足、夏季气温高、有灌溉水源。制约因素:降水稀少,干旱。
考点二・区域农业布局问题
复习指南
1.区域农业合理布局的分析思路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要求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在各种试题中常以地图或等高线地形图的形式考查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或判断农业布局的合理性。此类题目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其解题的一般思路可归纳如下:
(1)根据经纬度位置或海陆轮廓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了解该地区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是进行农业合理布局的基础。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
(2)根据等高线的特征或其他信息判断该地的地形特征,进而判断农业的生产类型。例如,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3)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劳力、交通、市场等方面,从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2.影响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因素
商品粮生产的突出特点是大规模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生产。如东北地区农作物虽然只能一年一熟,却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可以按照下面的思路分析原因。
典例剖析
读中国东北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甲)和美国本土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图甲中的A地与图乙中的B地等温差线在凸出方向上有何不同,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2)B地与C地都是该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两地发展条件的异同。
(3)图中A、B、C、D四地的自然环境各具特色,请指出在开发过程中各自应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1)分析造成东北地区与美国气温差异的影响因素,关键要从等温差线的延伸方向,结合地形判断。(2)发展农业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市场、交通、科技等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比较。(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即对优势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对劣势条件进行改造。
答案:(1)A地等温差线向北(或向高纬)凸出,B地等温差线向南(或向低纬)凸出。主要影响因素:受地形影响,A处为山地(或大兴安岭),B处为平原(或中央大平原)。(2)相同点:耕地面积广大;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土壤比较肥沃。不同点:B所在的国家(美国)农业科技水平更高一些,专业化水平更高一些。(3)A地适合发展林业,B、C两地适合发展种植业,D地适合发展畜牧业。
考点三・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复习指南
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思维模型:在哪里?(空间定位)――有什么?(归纳描述)――为什么?(综合分析)――怎么办?(论证阐述,“对策”跟着问题和成因走。)如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定位置,析特征
2. 找问题,定对策
典例剖析
认清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实施针对性措施的前提。读我国两农业生产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区域农业低产田面积较大,分析其形成原因,并说明应采取什么样的农业发展措施?
(2)近年来乙地区土壤的肥力呈下降的趋势。为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保护土地资源?
解析:正确从图中获取信息,理清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存在问题是突破该题的关键。第(1)题,首先进行区域定位,甲区域是长江下游地区,低产田面积大,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分析原因:地表起伏大,耕地比重小,再联系所学知识知道该地人口多,易出现过度开垦,引起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加上红壤广布。措施要有针对性,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第(2)题,结合东北农林业基地建设,东北黑土的流失及如何治理等知识作答。
答案:(1)原因:红壤广布,土壤贫瘠;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措施:改良土壤(红壤);合理开发梯田;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防治水土流失。(2)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对土壤进行培肥,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加强对土地的养护,实施轮作和倒茬。
解题技能
区域农业发展试题常常出现农业生产模式图,这种图体现了一个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循环经济农业生产模式两种形式。我国是农业大国,如何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这也成为近几年农业部分命题的一种主要考查方式,现就其主要的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1)找典型作物,推断所在地区
不同的农作物,分布的地区不同,因此判读时可以抓住一些典型作物,如冬小麦和春小麦、甜菜和甘蔗、水稻等,推断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分布地区。
(2)看箭头及标注,分析对环境的影响
阅读图中箭头的指向,注意观察废弃物的排放、能量和原料的来源,探究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如下面所示的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
图中箭头显示,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沼渣、粪肥、塘泥。杂物、粪渣等成为沼气池的原料,体现了循环经济。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农民使用沼气可以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调整饲料、肥料、燃料相争的问题,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3)看生产环节,关注经济效益
关注图中农业生产的环节,环节体现了自然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体现了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种类多,产业链延长,使经济效益提高,增强了市场的适应性。
典例剖析
结合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状况图(见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1)指出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除了地形、气候、河流因素,还有哪些区位因素促进了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2)据图探究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
(3)分析大分水岭对该地农业生产带来何种最不利影响,指出解决该影响的措施。
关键词:粮食核心区;特色产业;农业功能
中图分类号: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4-0086-04
农业,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始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河南是我国悠久而传统的农业大省,是全国土地耕种强度最高、农副产品供给能力最高的地区之一。河南省无论是粮食生产,还是肉蛋奶菜产量和特色农业发展,在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国家已将河南列入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农产品主产区,支持粮食核心区建设,支持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同时,国家还会对河南省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此,河南省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粮食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搞好粮食核心区建设
河南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的主体范围,确定在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和豫北豫西山前平原的95个县(市、区),控制着全省耕地面积的83.5%、基本农田面积的85%,其中国家认定的粮食生产大县70个。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10多年的努力,粮食生产的支撑条件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的核心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示范区。规划到2020年,通过对现有高产田进一步巩固提高,使粮食亩产平均提高到2100斤水平,吨粮田面积由现在的近1000万亩扩大到2500万亩;对3200万亩中产田实施高标准开发,使其粮食亩产提高到1800斤以上;对1800万亩低产田实施综合改造,使其粮食亩产提高到1600斤以上。到2020年,在各种生产要素具备、没有不可抗御的自然灾害、农民种粮积极性充分调动的前提下,确保全省粮食净增260亿斤,总产量达到1300亿斤,调出原粮和粮食加工制成品550亿斤以上。其中,黄淮海平原区增产203亿斤;山前平原区增产19亿斤;南阳盆地增产38亿斤。这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任务,也是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消费和食品工业大省发展的实际需要。
进行粮食核心区建设,实现河南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或新增300亿斤的目标,主要潜力在于中低产田改造。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多年来,受非农建设占用、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等影响,加上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等,耕地资源在逐年减少。在耕地资源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突出抓好中低产田改造,不仅是缓解人地矛盾、长期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根据投入产出理论和农业生产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高产田促进粮食大量增产是不现实的,而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却是可行的。目前,河南中低产田所占比重高达60%左右,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中低产田亩产率很低、单产又很不稳定,这表明中低产田改造的潜力很大、粮食增产的潜力很大。从实践来看,每改造一亩中低产田,可平均增产150~200公斤的粮食生产能力。在高产稳产田增产潜力已得到比较充分发挥的背景下,中低产田改造责无旁贷地成为粮食稳定增产的主力。因此,必须以加大中低产田改造为抓手,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其一,健全稳定增加中低产田改造投入的长效机制。一要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的比重。针对粮食比较效益低的状况,按照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的要求,依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总体目标,大幅度增加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在中低产田改造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二要激励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进一步明晰农地使用权的产权界定,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行为,切实保护农民的耕地永久使用权和一切应有的务农权益;三要开投资渠道。中低产田改造完全依靠财政投资和农民投入并不现实,应积极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争取银行贷款和国际援助、鼓励工商资本投入等多种措施,增加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渠道。
其二,加快科技进步和水利建设,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一要强化粮食增产的科技支持政策。把“主攻单产、提质提效”作为粮食稳定增产的重点,不断增加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大力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科技创新,积极发展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多功能农业机械及可降解农膜等;二要强化项目支撑。搞好规划,集中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推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加快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重要水源工程建设;三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持续增加耕地投入创造条件。
其三,将中低产田改造放在统筹农村发展大视野中。进行中低产田改造,一要与土地整理相结合。积极将适宜于建设基本农田的废弃地、废弃路、旧村等土地整理项目,纳入中低产田改造范畴,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二要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要把中低产田改造为高标准农田,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和着力点,综合运用基建、生物和科技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组织化,实现统一机耕、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和统一机收;三要与村镇规划相结合。积极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选择在面积集中连片的区域,选择在远离工业集聚区、干线公路和村镇建设规划等需要占用耕地的地方,将其打造成“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稳产高产农田。
其四,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工程监督管理。一要开发保护并重。提高农业生态承载能力,稳妥推进中低产田改造,不过度开发。积极进行生态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减少风沙、酸雨、干热风等不利影响,减轻水土流失和耕地沙化,提高土壤的蓄墒能力;二要防治并重。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以改善流域生态质量为重点,进行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基本建设的投入,加强灾害性天气和地质的监测预警,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水旱灾害损失和污染危害;三要建管并重。强化农田水利建设质量的监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的管理。对项目区内的井渠、管网、树木及浇灌设施,通过明晰产权、市场化运作等使之受益并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养护,确保
农业投资工程效益的持续发挥。
其五,创新体制机制,确保支农资金安全和高效。在规划环节,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为统领,根据区域主导功能定位,科学制定区域中低产田改造规划,统一组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在保障环节,完善粮食核心区政绩评价机制。实行产粮大县地位动态淘汰。加强粮食增产激励,实施“稳定基数、奖励增量”的政策。创新投资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农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中低产田改造。创新农田设施产权管理机制,提高农民对农业设施管护的积极性。在协调环节,协调好有关部门和利益主体的经济关系,建立专业中低产田改造机构,高效率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加大监督检查和奖优罚劣力度,确保支农资金安全运行和高效使用。
二、加快特色农业发展
农业的发展,有特色才有优势,有特色才有市场,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河南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丰富多样,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为农产品特色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河南属于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南北气候交替,光热水土资源丰富,使得河南宜农生物物种资源极为丰富。而且,河南人民在漫长的农业发展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独特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文化,厚重的农业历史文化也是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宝贵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积极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注重发挥农业的区域优势,使特色农业不断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已初步形成,这为河南新时期进一步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初步形成了豫北、豫西北地区土壤质地偏粘、肥力水平较高、小麦生育期特别是抽穗后降雨量偏少、光照相对充足的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区;豫南淮河沿岸中低产沙土地和稻茬土区的弱筋小麦种植区;豫中、豫东和豫西南以中筋小麦为主、兼种强筋小麦的种植区。
二是形成了不同的玉米优势产区。饲用玉米优势区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南的黄淮海平原及南阳盆地。青贮玉米作为养牛、养羊的青饲料,重点布局在养牛、养羊集中的地区。工业加工玉米优势区,包括高淀粉、高油玉米等,重点布局在淀粉、味精、酒精等加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市。食品加工玉米优势区,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和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周围。
三是基本形成了豫东、南阳盆地和豫北三大棉区,种植面积分别占全省总种植面积的68%、19%和11%。
四是形成了西部黄土高原和东部黄河故道两个苹果优势产区。两大苹果产区的果园面积合计达92.69千公顷,占全省苹果果园面积164.45千公顷的56.4%。
五是肉牛和肉羊带已经大致形成。商丘、南阳、周口、驻马店、平顶山、许昌、洛阳、三门峡8市所属的32个县为河南省牛肉主要生产基地:郑州、开封、商丘、周口、南阳、驻马店、许昌、安阳、鹤壁、新乡、焦作、三门峡、济源等14个地市所属的34个县(市)为河南省肉羊的优势产区。
同时,河南形成了一批标准化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养殖基地。目前,已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区)四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581个,涉及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畜禽、水产、花卉、食用菌、中药材、林产品等。重点发展了新郑大枣、灵宝苹果、信阳毛尖、西峡猕猴桃、山茱萸、中牟大蒜、泌阳蘑菇、鹤壁肉鸡、龙云蔬菜、原阳大米、新乡强筋小麦、漯河生猪、焦作四大怀药、平舆白芝麻、鄢陵花卉等突出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项目。
河南还初步形成了一批知名的特色农业品牌,这些品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企业品牌方面,如,漯河龙云集团通过对无公害农业生产的严格标准化管理,打响了“龙云无公害蔬菜”的品牌;信阳市依靠“信阳毛尖”的知名原产地品牌优势,催生出“文新”、“五云”、“新霖”等知名企业品牌;卢氏“山特牌”绿壳蛋等知名产品。在原产地品牌方面如,河南的一些著名传统特色农产品如洛阳牡丹、新乡金银花等,已取得了原产地标记;方城县的“方娇”牌小辣椒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其品质超过国家一级标准;固始的“固始鸡”、“固始鸡蛋”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原产地标记认证。
虽然河南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如农民的教育水平偏低,农户生产规模小、布局分散,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等。由于这些制约因素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河南在特色农业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特色农产品开发的产业链条短而单一;名牌产品少,对原产地品牌开发和保护力度不够;特色农产品的经营管理粗放,基层政府的服务功能有待完善;地区农业的主导行业和主导特色产品不够明确,特色农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有待调整等。
当前,河南正处在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时期,必须加快步伐发展,努力实现特色农业发展的大跨越,这对于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河南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可表述为:以服务农户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提高农业的分工、市场化和产业集群化为主要手段,进一步调整农业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积极促进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开发进程,在纵向、横向上延长和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形成一批驰名中外的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品牌和企业品牌,不断增强河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河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为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统一要求与分类实施相结合。由于各地在区位环境、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要在“新、特、优”上下工夫,增强特色农业发展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特点,明确产业定位、布局定位和功能定位,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制定实施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工作安排上,各地要各有侧重,从自己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人手,实施重点突破,务求实效。要长短兼顾、远近结合,既要打攻坚战,着力解决当前制约特色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又要打持久战,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根本性转变创造条件。
第二,保护和整合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增加对特色农业资源保护的财政资金投入,严格保护特色农业集中地区的生态环境;加强对传统种养殖物种、传统生产工艺等潜在特色农业资源的抢救和开发,建立各级特色农业资源基因库;完善特色农业资源保护立法,并严格执法;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命名、品牌标注等工作,并实行依法保护;依托并整合特色农业资源,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开展特色农业发展区域规划,加强政策引导,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农业功能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通过农业功能的拓展,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业的综合效益。
第三,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加强对特色农产品开发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倾斜,合理配
置资源,提高特色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要努力搞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资金,加快大中型灌区改造,加大节水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喷灌”、“滴灌”,推农业机械化、抗灾防灾。坚持山、水、林、川、路综合治理,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抓好造林绿化工程,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构筑生态屏障。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提高污染物处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创新和推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区域农业生产循环化和无害化。完善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加强乡镇集贸市场、城区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加强农村通讯网建设,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第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大力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成长,提高特色农业附加值;集中扶持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强配套服务;加快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提高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意识,积极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增强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信贷支持,增加信贷投入规模,完善特色农产品保险制度,构建特色农产品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扶持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将企业品牌和原产地品牌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式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品牌化转变。
第五,健全特色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必须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的生产方式。因此,要加大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能力建设,鼓励并引导企业、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对农业科研活动进行投资,建立对农业科研投入的长效机制;制订农业人才规划,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保障农业科研人才队伍的稳定;加大特色农业科技研发,尤其要加强对特色农业小品种、小产量农产品的生产、收获机械的研发和生产,实现特色农业生产资料的产业化和特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标准化;加强绿色农业技术创新,提高特色农产品生态质量;健全特色农业技术推体系,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第六,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通过乡镇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制度完善,把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按照“自主经营,自愿结合、市场调节、相互扶持、利益均沾”的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保护价制度、合同制度等基本制度,并引导企业与农户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大力扶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依靠统一经营体制的创新与发展,改善家庭经营方式,鼓励特色农业从业农民在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更高层次的联合,开展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加强调控、引导、服务,加大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营造鼓励支持发展特色农业的社会环境。
三、积极拓展农业功能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特征越来越凸显,从衣食保障、原料供给和就业增收等传统功能,正向更阔的生态调节、文化传承、休闲观光等领域扩展。这些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经济社会进步、农耕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注重强化农业的传统经济功能,而且要积极拓展农业的社会功能、保障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其他功能,这对于优化农业区域分工、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境内分布四大山脉、四大水系,即太行山脉、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大别山脉和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鉴于境内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和实际条件,河南省在农业功能区上可分为以下四大区域:
(一)黄淮平原和南阳盆地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
该区域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业现有发展水平较高,农业发展潜力较大,农产品供给功能突出,是国家农产品的重要产区,农产品供给功能是该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该区域的发展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进一步提升产品商品率和外向度。应采取的措施包括:调整和升级农业结构,充分发挥农业区域资源优势,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撑等综合性手段,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特色农产品经济区和专业化基地建设;运用政府信用担保、财政贴息等扶持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推进农产品产业化;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化、标准化,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和名牌产品认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整治,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二)黄海平原农业就业和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
该区域从农业资源角度看,与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很相近,农业资源丰富、禀赋较高,也是农产品的重要产区,虽然农业现有发展水平一般,但农业发展潜力较大,农业的就业与生活保障功能突出。因此,就业和农产品供给功能构成该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该区域的发展思路是,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着眼于农产品品种和结构的调整创新,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形成具有明显特色和区域优势的主要产品和产业区。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利用自然资源多样性,进行农业的深度和度开发,不断培育农业新的增长点;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战略,以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进行农业劳动力技能培训,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三)山地丘陵农业生态调节功能主导区
在山地丘陵地区,农业生态调节功能是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保护发展的思路是,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有选择开发,使农业逐步成为该区域主要的生态屏障。应采取的措施包括:以公共财政资金为主,结合林业生态省的建设,在天然林保护地区、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地区、水源保护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等地区,建立一批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为中心的重点工程;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监测系统;落实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生产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灾害化处理;扩大用于生态移民和扶贫的财政资金的规模,增加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农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当地群众收入有所增长和生活平稳提高。
(四)城镇周边农业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主导区
该区域基于结构调整和农业比较收益原则,农业的发展主要承担着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随着这一功能的不断提升,要高度关注其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因此目前该区域要注意有序发展,防止各类主要发挥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的景观、园区过度和无序扩张,并强化农业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的整合。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支持农村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具有独特的地域、民族农业文化特征的农业非物质文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文化和休闲农业的开发;增强区域性公共服务能力,建立以科技、信息为主体的观光农业服务体系;严禁破坏耕地、森林、自然景观、古代灌溉工程设施等具有农业景观特色的农业物质文化遗产;推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基金项目:“我国中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机理和协调发展研究”(09BJL012)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区域资源 优势 高效农业 发展模式 河南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然而,农业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却很严重,农业生产率低,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有效资源创造无限的经济利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农业效益是关系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
高效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区域环境资源,以现代高科技为支撑,把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组合,并最终把经济、社会和生态组合成综合效益最佳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高效农业中效益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经济效益反映出来,经济效益要求企业最大限度节省劳动成本而带来同量的产能,或者使用相同数量的劳动力成本而带来最大的有效产能。效益的提高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追求更高的利润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因此,生产商通常会有意识地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各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对社会各方面所产生的非经济效果和影响,诸如对社会文化、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影响,称之为社会效益。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以市场作为切入点,关注市场需求。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与是否满足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关注农业经济的社会效益,应满足社会基本的生存需要,生产较多的农产品;满足社会的安全需求,关注产品的质量,生产出安全的绿色产品;满足社会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让农民参与到各种经济活动中,在参与中提高积极性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各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效果和影响,称之为生态效益。人类在各种经济活动过程中,应该保持生态平衡,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效益更看重的是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在发展高效农业的过程中,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注重产业的长远发展,要以不牺牲生态效益为前提条件下去追求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效农业发展的区域优势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河南应该重点把经济发展方略放在利用本区域的资源优势上。在众多的农业生产区域因素中,抓住关键的区域因素至关重要。总的说来,区域因素中的气候、地形、市场和交通等因素通常是高效农业在区域选择中所考虑的重点。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5.7~12.1℃,年均降水量1380.6~532.5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848.O~2488.7小时,全年无霜期189~240天。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使得河南的农业经济繁荣丰富。截止到2012年底,河南省的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超过千亿斤、连续9年创历史新高、连续12年居全国的首位河南省用占全国1门6的耕地,生产了总产量占全国1/4的小麦、1门O的粮食。除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之外,河南省每年还向国家贡献400亿斤以上的粮食及其制成品。
河南在中部六省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联南贯北,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以及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京广与陇海两大铁路干线通往全国,贯穿全省的京珠与连霍两大高速公路干线都在郑州交会,河南逐渐形成了非常实用方便的交通运输网。随着河南到西安、武汉、北京、广州等地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运行,河南逐步成为全国的高速铁路枢纽。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是河南发展高效农业的巨大区域优势。这使得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便捷,为河南区域农业的高效市场化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特殊的区域使得河南省具有独一无二的交通优势、足够的市场规模、较小的市场半径和较低的物流成本,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加上政府政策的支持,这些都为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
高效农业发展的区域模式
(一)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利用独特的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独特的技术、独特的市场掌握所形成的特色产业。
1.典型经验。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中的特色产业主要包括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
特色种植业。原阳大米是新乡地区原阳县一带的特色农作物,利用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不仅建立了以水稻农作物为主的种植基地,还采用市场化运作,进行品牌化运作。目前,原阳大米不仅是当地人购买大米的首选,而且正逐步走向省内外其他区域,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一些区域还有以大棚蔬菜种植业带动当地农业高效发展,光山县十里庙、中牟县老八庄、卫辉县焦庄、杞县王堂村、襄城县尚庄村等都是大棚蔬菜种植业的典型村庄。这些村统一规划,走市场化道路,进行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大发展。还有一些村以种植花木业带动区域农业高效发展,如潢川县吴楼村、光山县天赐城村等农业村。
特色养殖业。一些农村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具有特色的农村养殖业基地,比如养鸡场、养猪场等,比较典型的有光山县仙居乡杨竹园村。该村结合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养鸡业,采用现代化管理,引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科学化养殖,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村民的收入翻倍,扩大了就业,打造了更稳定的社会环境。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该村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注重沼气建设,维持生态平衡,追求高效农业的持续性发展。
2.经验与启示。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首先要拥有特定的自然资源,以突出特色和优势;其次,在特色产业的建设中,注重塑造龙头产业,重视示范带头作用,形成规模优势;第三,注重品牌的塑造,加强营销宣传,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以品牌带动农业从注重量的发展转向追求质的提高。
(二)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就是引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借鉴工业发展的经验,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充分引用市场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农业的高效发展。
1.典型经验。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以面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河南省大多数地方处平原地带,加上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特别适合种植小麦。2012年,河南省小麦年产量超过300亿公斤。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农村劳动力,是河南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优势。以小麦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起来。河南省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麦制品加工省份,有2000多家的小麦农产品加工业,每年有3000多万吨的粮食转化能力。二是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一些品牌农产品加工业逐步为人所知。目前,河南省有近万家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骨干企业,一些企业的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如双汇、、华英、三全、思念等一大批品牌食品享誉国内外,这些知名的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巨大发展,而且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扩大了就业,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提高了区域的知名度。三是形成了相对品种多样化的农产品加工业。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品种相对比较齐全,涉及的领域包括粮食、肉制品、预制品、果蔬等行业。总体说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河南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小麦加工业为主的优势主导产业和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同时注重多样化全面发展。
2.经验与启示。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必须结合当地资源特色,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响一批农产品加工品牌,做大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建立发展区域高效农业的目标,引用市场竞争机制,制定区域高效农业发展的竞争策略,整合区域资源,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一批龙头骨干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影响力。
(三)与第三产业融合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结合区域优势资源,树立“发展高效农业与第三产融合”的理念,设立专项基金、捆绑涉农资金、加快土地流转、出台扶持政策、加大特色宣传。引导休闲观光、花卉产业为主导的高效农业形成特色和品牌。
1.典型经验。古荥镇充分借鉴吸收,并借助“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招牌,深入挖掘古汉文化及剪纸、烙画等民间艺术,引入战略投资方,全力把古荥大街打造为独具特色的“汉风街”;开发好“黄河文化”,打造沿黄旅游特色村,串联沿黄旅游资源,发展以农家体验游、黄河风情游、历史文化游、生态观光游、餐饮游为特色的沿黄休闲生态文化游产业带。地处焦作云台山风景区内的修武县北部太行山区的岸上村,结合区域优势,把发展农村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带动了区域农业的高效发展。结合旅游景点的资源,该村积极打造“农家乐”,集“吃饭、居住、娱乐、购物”一体化,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店,感受农家的文化,购买农家游特色的产品。
2.经验与启示。与第三产业融合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当地的区域优势,引入民俗文化的理念,通过绘画、音乐、文学、工艺品等了解民族习俗、特征,以提高区域的知名度,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四)高科技设施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设施农业是以先进的农业设施为支撑,利用人工建造的环境,结合区域资源优势,打造现代化的环境安全的工厂化高效农业模式,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可控和可调是设施农业环境的特点。地膜覆盖、小拱棚、塑料大棚和温室是高科技设施农业的主要类型。高科技设施型高效农业模式引入市场发展的理念,满足不同消费者特定的、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创新本质上是区域经济行为。从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相互联系的视角,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建议。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子,成为很多政府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成功的经济区域应该是内生型经济增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后的前2O年,在Xl~4,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引下,中央政府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讨论方法建立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新的分析框架。为寻求解决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破解区域封锁、恶性竞争难题的新措施,探讨区域分工合作的转制和创新,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分工合作、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实践范例,为各级政府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
1.1区域经济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域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则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低水平平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转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1.1.1区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其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1.1.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l979—1990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一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六五”计划中采用传统的沿海与内地“两分法”来反映这种差异性,到“七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以此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开发重点和生产力布局优先次序的依据;在“八五”计划中,中国政府又采用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这种“两分法”,“九五”计划则表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1999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了“七五”计划时期的西部1O省(区、市)外,还包括原来属于东部地区的广西和原属于中部地区的内蒙古,以及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从省级行政单元看,形成了“10+2”的大西部概念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新三大地带格局。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分为四大区域,由此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新格局(表1)。比如,在西部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情况就差别较大,主要包括西部大开发省份;在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差别也很大,而东北地区可以大致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1.2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1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有十分明确、统一的概念。如从科技层面出发,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能力”等;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波特和斯特恩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下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在我国,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研究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图示)。
1.2.2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区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2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
2.1区域创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使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成为相关行业新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吸引着周围的各种要素。一是增长极的高速增长对生产要素供应部门产生影响;二是增长极高速增长诱导周围地区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等的出现。区域创新环境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及各种技术服务,并进行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区域创新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区域中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经济中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内大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一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要求与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互惠共生性要求一致(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创新系统中都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外部经济效益与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原理一致。在产业集群中,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群的发展和建设可以促进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达到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技术创新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内在属性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些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带动的区域发展典型。如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武汉“中国光谷”已研制成功5大品种、4O多种型号的新型激光切割机,在占领国内55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称雄东南亚地区的激光市场。
2.3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内技术进步及对经济、文化资源的依存
产业结构的升级仅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创新离不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和水平。国外的研究也证明,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区域具体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能够一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1加快西电东送的建设贵州动能资源丰
富,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开发潜力极大,尤其是火力发电弥补了枯水期水电紧张的状况,具有独特的“水火互济”优势。同时,随着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煤炭生产的规模化、自动化及集约化水平,促进煤层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增加煤炭工业的科技含量,进而可使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进入东南沿海。 3.1.2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贵州磷矿资源丰
富,原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含量低,是全国数百家大、中、小型磷肥、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贵州磷及磷化工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设备和总体经济效益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贵州的磷酸二铵为中国名牌产品。
3.1.3铝及铝加工贵州的铝加工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氧化铝、电解铝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贵州省铝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的深入,贵州铝的深加工产品必然能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市场。
3.1.4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建设贵州
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另外,为了使贵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信息产品与服务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能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制定了“数字贵州”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了“数字贵州”信息交换中心、数字国土、数字城市、数字农业、企业信息化、数字林业、数字交通、数字公安、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制定并规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力争形成较完备的信息产生、交流及共享体系,推动全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3.2注重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贵州位于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处于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由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石漠化面积的迅速扩展,已从根本上威胁到贵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并严重危及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平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贵州喀斯特区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生物资源开发及监测评价等内容,贵州省已开展了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研究,并创建了退耕还林还草、保土节水、产业化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试验示范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还需联合其他省(区)共同攻关。
3.3加大贵州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3.3.1畜牧业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畜群生长及饲
料生产条件明显优越于西北和北方牧区,且广大农村受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的程度小,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地方。贵州畜禽品种丰富,拥有一批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周期短和肉质优的地方特色畜禽资源。全省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达400万hm2以上,还有约33万hm2地坎,200万hrn2林下草地,80万hm2退耕还林地和数千万亩冬闲田土可供利用,畜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极大。此外,养畜成本低,使贵州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重点,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优惠政策,为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拓展了贵州畜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的协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这对贵州畜牧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推进,必然要加大对脱贫带动力大的畜牧业的投入,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3.3.2卷烟、酿酒等特色产业贵州烤烟种植和
卷烟生产历史悠久,有明显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是全国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大省。全省拥有黄果树、遵义、云雾山等名优卷烟品牌,目前,围绕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正对烟草配方技术、安全型卷烟生产技术、混合型卷烟产品以及烟用香精香料等进行研究开发。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贵州酿酒工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拥有茅台、董酒、习酒、贵州醇、青酒等名优品牌及其系列产品。贵州酿酒工业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保证质量和增加品种系列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3.3特色食品业贵州具有发展以特色农产品
和野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特色食品生产的优势。黑糯米、薏仁米、荞麦、芭蕉芋、山药、辣椒、竹荪、土豆、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已由原料出口转为就地加工;刺梨、猕猴桃、杨梅、柑桔、银杏等已从野生转为基地规模化种植;竹荪、香菇、蕨菜、折耳根等山间野菜资源丰富,为贵州特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3.4发展贵州旅游业
贵州旅游以原生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候著称。境内溶洞、瀑布、峡谷、石林、温泉等自然景观数量多、分布广、观赏价值高。全省拥有可供旅游者游览的旅游景区(点)1000多处,有黄果树、龙宫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贵阳、花溪、百花湖等4O个省级风景区,有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淮河麻阳、道真大沙河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遵义、镇远2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开发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贵州是多民族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不仅在全国旅游市场占有一定优势,还具有重要社会文化旅游科研价值。随着“泛珠三角”创新联合体系的建设,区域协作内容的扩展,贵州与滇、桂、川将会形成旅游片区优势,建立起西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大系统,合作推出旅游品牌。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旅游业独特的地缘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3.5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贵州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优势。随着“泛珠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数量将会增大。因此,除加快建立反应灵敏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通道,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提高贵州国际劳务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劳务输出人员专业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通过劳务输出,带动设备技术的输出,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3.6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科技创新基地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经济中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等知识经济特征,寻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随资本、股权漂移,重点是建设知识经济发展平台。贵州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应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主导产业项目为支撑,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核心组件经营为目的,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发展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期为基础期,2003年7月至2006年底,完成组织核心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主要支撑项目建设;第二时期为发展期,2007年初至2009年底,主要以抢占市场占有率为策略目标,占领一定份额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基地的稳定收益;第三时期为整合发展期,在2009年以后的4~5年内,以品牌经营为主轴,实现以核心技术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主要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三大块组成,突出微硬盘核心技术产业、光电核心技术产业、数字TV核心技术产业三个核心项目及高科技产业群。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农业推广;对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维护我国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需要有政策、技术和资金作为支撑,其中,技术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基于此,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应该将农业技术推广放在核心位置,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推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1农村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设施陈旧
农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道路条件较差,大型农业机具的应用存在一定难度;而且部分偏远农村居住环境差,农业生产中所需的种子、肥料、农药乃至农产品的运输都需要消耗较大的成本;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相当一部分农田水利设施都建成于20世纪60—70年代,在缺乏维护的情况下存在比较严重的老化问题,甚至于部分设施接近报废状态,无法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支撑。
1.2农民文化程度不高
农村居民相比较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学历都在高中及高中以下,缺乏能够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从业人员,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同时,多数农业家庭的收入以大田作物的种植为主,在资金和技术欠缺的情况下,生活相对困难。另外,部分头脑精明的农民也许会选择种植经济作物或者发展养殖业的方式来提高收入。但是,想要实现上述构想,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作为保障,而当前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来提高收入,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以老人为主,劳动力资源欠缺。
1.3农业推广制度不完善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农业技术的支持,但是从目前来看,农业技术推广的体制和相应的配套机制不够完善,农业服务机构的数量众多,不过在运行中存在结构分散、业务水平低以及推广效率不高的问题,不少机构同时承担着公共管理职能,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较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农业推广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平均为0.5%,但是在我国不足0.2%。经费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业推广活动的顺利实施。
2加快农村区域发展和农业推广的有效对策
2.1完善基础设施
一方面,应该加快农村地区的道路建设,帮助解决偏远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物资采购、农机使用以及产品运输问题,同时也应该做好道路的维护工作,对老化道路及时进行修缮。另一方面,应该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保障,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农田水利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对一些老化严重的水利设施进行修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建功能更加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为农业生产提供辅助[1]。
2.2强化教育培训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包含了技术研究、教育以及推广等3个方面的内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产生影响。三者之间应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才能促进转化效率。对此,农业推广机构应该加强与科研院所或者高等院校的合作,鼓励基层农机人员能够参与到相应的技术试验过程中,实现对于技术的深入学习。同时,有关部门应该加快田间农民学校建设,向农民传授先进的生产技能。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科学技术是实现增产增收的关键。农业推广机构应该派遣专业的推广人员,到农民学校开办相应的知识讲座,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形式,还可以对农业推广人员不足的问题进行解决,强化农业推广效果[2]。
2.3完善推广制度
一方面,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于农业推广的政策扶持。政府部门可以鼓励民间资本创建相应的农业合作社,借助“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为存在资金困难的农业合作社提供相应的贴息或者低息贷款;也可以委派农业技术人员担任相应的技术顾问,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指导。针对农民知识水平偏低、对新事物接受较慢的情况,可以对率先引入新技术的农户提供补贴和鼓励,以此来提高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另一方面,应该积极探索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我国农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不少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的农业技术,难以对先进的农业知识进行合理利用,这样显然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对此,有关部门应该积极探索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模式和新方法[3]。在实际操作中,一是做好专业的细分,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人员分为2种类型,分别是专门从事涉农公共管理及社会服务的人员以及专门从事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的人员,这样能够促进工作效率以及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二是做好成果展示,对先进农业技术积极宣传,定期或者不定期举办农业科技产品展销活动,对先进农业技术和新的农产品进行推广,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三是强化农技推广组织建设,例如,可以从当地农技推广中心选择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农技督导员,从村一级组织中选择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水平的农技推广人员,做好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同时应该对农技推广员进行考核,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予以奖励,提升其工作积极性[4]。
3结语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经济
在科学进步发展的今天,农业科技已经完全的渗透到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缓解农业生产环境压力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科技的进步已经成为现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有着决定性的因素。
1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过去的几十年到现在,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是很让人震惊的,我国从最初的温饱难以维持慢慢发展到人工杂交的技术研究成功,干旱地区的人工降雨,大区域的飞机喷洒农药,这些耕作方式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耕种方式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从最初的人力和利用牲畜来劳作,发展到半机械化农业,发展到现在部分区域实现全机械化农业,这些进步全部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研究发展,可以说农业科技的进步可以直接影响到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我国劳动农民的生活水平。
2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
其实在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现在,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因为我国的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农业科技的进步不够了解,受我国农业传统文化和传统种植经验的限制,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农民不愿意接受新的农业技术改革。在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着进城务工的潮流,这样农民就几乎没有时间来研究农业科技的发展。在我国农业科技上研究的人员现在越来越少,现在的社会风气和社会发展需要,年轻一代的人们更加关注的是金融、管理等方向来定位自己以后的目标,加上农村的孩子进入大学之后家人不能正确的理解农业科技的这一专业,往往不会选择。
3农业科技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其实农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发展行业,国民的生活水平直接受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水平又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所以政府一定要非常重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加大宣传力度。需要挖掘农业科学界的有用人才,在大学开设农业科技相关专业课程,提高农业科技相关职业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中。同时更要重视农业科技人员研发出来的成果,可以设立相关的可研证书和一些物质上的奖励,给一些优秀的科研项目给予支持,让其可以成功的实践应用到我国农民的农作中。相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一定会日益精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一定会迅速的发展起来,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可以提高一个档次。在我们的区域农业发展中一定要深化农民的创新意识,才能推进农村体制的创新,要不断创新才会有新的发展方向,才可以更有利的发现新的领域,农业科技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农业发展中不仅仅是对自然作物耕种和管理上的一个改变,也包括对农业耕种体制上的一个改革。我国自古以来都偏向于传统的“小农模式”,这种模式随着现在时代的进步是需要进行优化和改进的,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可以让专业的人士测试土质来确定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来进行大批量的种植,这样既方便后期的管理又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样农民的收入也会增加,区域农业水平也就会上升,新的体制有很多,需要勇于面临创新改变,为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结语
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已经极大的促进了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个是毫无疑问的,早我国历史发展的农业潮流中,区域农业的经济发展必须由农业科技的进步来促进。再看农业科技的发展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时,应该看到如何利用农业科技的进步来带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道路,这不仅仅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我国农业产值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对农业科技的知识普及上,可以为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打下一个良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翟秀丽 单位:山东省东阿县农业局
关键词:农业经济;泰尔指数;象限图法;增长差异;甘肃省;
作者简介:罗君(1985-),女,四川武胜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经济地理。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分析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对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农业经济差异的研究方法多借鉴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田云等采用聚类分析对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1],徐茜等和晏路明采用熵值法对陕西省和福建省的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2,3]。大多数学者偏重于运用Theil系数、因子分析法、空间自相关模型等,结合GIS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4,5,6,7],揭示农业经济的空间特性。研究的视角多聚焦于农业较发达的区域或省份,对欠发达区域和农业落后区域的研究相对较少[8,9]。甘肃省经济欠发达,但作为西部的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部分学者对甘肃农业资源的开发优势评价和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分析均表明,甘肃农业资源分布、农业利用效率存在地域差异[10,11],即从另一角度表明甘肃农业经济在区域发展中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运用泰尔指数和象限图法,从定量角度分析甘肃省农业经济在县域层面的发展差异,为推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开发政策提供参考。
1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采集
甘肃省位于中国地理中心,地处黄河中上游,介于92°13′-108°46′E,32°11′-42°57′N之间,东西长1655km,南北宽530km。地形呈狭长状,处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脉、河西走廊以北地带六大地形区域。气候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从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再到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由于甘肃高差悬殊的地势,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不同组合的地貌与气候形成了类型多样的农业生态气候,决定了甘肃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空间分异。
甘肃全省现辖12个市、2个自治州;86个县(市、区),其中包括4个县级市、58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和17个县辖区,本文的研究区域以69个县(包括4个县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1年各行政单元的农业总产值(现价),农业人口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资料来源于2001-2012年《甘肃发展年鉴》,部分缺失资料来源于相应年份《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本文的农业是指小农业,分析变量为县域农业总产值和县域年人均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业人口,单位:元/人)。部分县名在研究期间有变更,文中的县名均以2012年甘肃发展年鉴中的名称为标准。
2研究方法
2.1泰尔指数(T)
泰尔指数(Theil)适合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地区进行分解,把区域的整体差异划分为区内差异和区间差异。其加权方式有两种,以各区域的人均GDP为权重和以各区域的人口比重作为权重,本文以各区域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为权重,其公式如下:
Nij和Yij分别代表单个县域的人口和农业生产总值;Ni和Yi分别代表各分区的人口和农业生产总值;N和Y为所有县域的人口总数和农业生产总值。Y軍i为各分区人均农业生产总值的权重值,Lpi为各分区的T指数。
2.2象限图法
笛卡儿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横坐标轴X与纵坐标轴Y形成的区域称作象限,以原点为中心,X,Y轴为划分依据,分为4个象限:第一象限(X>0,Y>0),第二象限(X<0,Y>0),第三象限(X<0,Y<0),第四象限(X>0,Y<0)[12]。结合四象限法在区域经济中的研究[13],选取2000-2011年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农业经济发展的指标,对两项指标分别进行标准化。在笛卡儿坐标系中以标准化后的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为横坐标,以2000-2011年两个指标的变化率为纵坐标,划分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的增长类型。
3农业经济差异特征
3.1农业经济总体差异减小
根据公式(1)计算甘肃省农业经济总体差异,其值介于0.537-1.086之间,其差异最大值年为2001年,最小值年为2009年。从图1可以看出,甘肃省农业经济差异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2年,农业经济差异呈倒V型波动下降,主要表现为2001年农业经济差异较2000年和2002年显著增大,呈倒V字型。2002-2009年,农业经济差异小幅波动下降,于2009年下降到最低值,成为整个研究阶段中差异最小的一年,这一阶段中,2003年和2006年农业经济差异有小幅上升的趋势,但未对差异整体下降趋势造成关键性影响。2009-2011年,区域经济总差异反弹增加,2009年农业经济差异值为0.537,2010年为0.615,2011年为0.670,其差异值在这一阶段逐年上升,农业经济差异有逐步增大的趋势。
3.2区间差异是农业经济差异的主要贡献者
依据泰尔指数的空间分解特性,将甘肃省农业经济整体差异分解为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明确差异的主导因素。农业经济的分区参考白永平对甘肃农业生态气候类型的划分、尚正永等对甘肃农业地域类型的聚类分析成果[14,15],结合甘肃省农业生产的地域条件及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本文将甘肃省农业经济的地域类型划分为河西地区(除嘉峪关外的河西走廊县市)、陇中地区(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陇南地区(陇南市、天水市)、陇东地区(庆阳市、平凉市)和民族地区(甘南州、临夏州),共5个农业经济区,作为测算农业经济区间差异的标准。
对区域总体差异与区间和区内差异进行拟合发现,总差异与区内差异、区间差异的拟合系数分别为0.93和0.97,即它们之间高度线性相关,表明区间和区内差异的变化趋势与整个区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总体差异与区间差异的拟合值较高,表明区间差异与总体差异的关联度更大。从区间与区内差异的比重上看,区间差异的比重历年均保持在总差异的2/3左右,表明区间差异是造成农业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从构成上也可以看出,区间差异的曲线与总体差异的曲线保持高度一致,且区内差异的曲线值较小,也表明在农业经济总体差异中,区内差异的贡献较小,区间差异是农业经济差异的主要贡献者。
进一步分解区间差异(表1)发现,在区域上,陇中、陇南和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的泰尔指数历年的值均为负,表明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这三个地区处于不利地位,对农业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其中民族地区泰尔指数最小,表明该区农业经济是全省最落后的区域。陇东地区大部分年份的泰尔指数均为正,相对而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但其值较小,表明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拉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势头不强。河西地区历年的泰尔指数均为正,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且其值较大,成为推动全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域。从时间上看,陇中和民族地区的泰尔指数值逐渐变小,表明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经济地位在不断降低,在全省农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逐渐降低。陇东和陇南地区的泰尔指数不断增大,而河西地区的泰尔指数不断减小,农业经济差异不断向中间收敛。从数值上也可以看出,2000年的区间差异为0.561,到2011年减小为0.454,区间差异不断减小,但总体上,河西地区的农业经济在全省农业经济发展中仍处于支配地位。
4县域农业经济增长分析
4.1农业经济增长速度
为反映各县农业经济的增长能力,采用相对发展率(Nich)测试各县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大区域的发展速度,用各县域某一时段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变化与同一时段整个研究区域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比值进行测算。经计算得到甘肃省人均农业生产总值的Nich值分布(图2),可以看出甘肃省各县的相对发展率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4个特征:(1)nich值大于1的县域个数为29个,小于1的个数为40个,即全省大部分县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呈现出少数区域拉动全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现象。(2)相对发展率有正有负,最高的金塔县3.583,最低的迭部县-0.148,相对而言金塔县是全省农业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县,迭部县的农业经济发展则显著落后于全省的平均发展速度。(3)相对发展率最高的县市全部集中在河西地区,分别为金塔县、敦煌市、高台县,其值明显高于其它地区。(4)相对发展率最低的县全部集中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分别是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卓尼县、迭部县和合作市,6县市中仅卓尼县的相对发展率为正,其余5个县市的相对发展率均为负,其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4.2农业经济增长的象限分布
根据公式(2)绘制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象限分布图(图3),从农业生产总值的大小和增长速度来看,其散点位于坐标象限的一、二、三象限,表明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增长有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象限内的散点代表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增长速度较快的县域,如民勤县、靖远县、静宁县、民乐县和武山县等,此类县域共有36个,占县域总数的52.17%。第二象限内的散点代表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但增长速度较快,如阿克塞县、肃北县等28个县域,占县域总数的40.58%。第三象限内的散点代表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且增长速度也较慢的县域,该类型的县域个数不多,仅有5个,占县域总数的7.25%。
从人均农业总产值及增长速度上看,县域农业经济也存在三种不同的增长类型。象限一的县域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占有量大,且增长速度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如高台县、瓜州县、玉门市等,该种类型的县域个数为23个,占县域总数的33.33%。象限二的县域人均占有量小但增长相对较快,如秦安县、武山县、积石山县等,此类型的县域41个,占县域总数的59.42%。象限三的县域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占有量小且增长速度缓慢,如合作市、玛曲县等,该类型的县域仍为5个,占县域总数的7.25%。
4.3农业经济类型划分
对比象限分布图,可以看出农业经济发展的散点均未在第四象限出现,即不存在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大,但增速缓慢的类型,表明全省农业经济仍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增长趋势明显。以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为标准衡量的农业经济在第一象限的散点个数明显减少,表明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在多数区域受农业人口总量的限制,人均水平较低。无论以农业生产总值还是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为标准,在第三象限内的散点个数均为5个,分别为玛曲县、碌曲县、合作市、迭部县、夏河县,表明这5个县的农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综合考虑农业生产总值、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的变化关系,将甘肃省农业经济增长划分为5种相对发展类型(图4):
(1)活跃型:农业生产总值、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和增长率均大于0;(2)人口动力型: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和增长率大于0,农业生产总值小于0;(3)人口阻力型:农业生产总值和增长率大于0,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小于0;(4)潜力型: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小于0,增长率大于0;(5)滞后型:农业生产总值、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和增长率均小于0。其中,活跃型农业经济增长类型可认为是引导农业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域;人口动力型和人口阻力型则与区域内农业人口数量有较大关系,农业经济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总量保持增长趋势,但受人口数量的影响,人均占有量小,农业经济缓慢增长,成为人口阻力型;人口动力型总体上表现为区域内经济总量不大,但由于农业人口较少,人均占有量呈增长趋势,农业经济也呈缓慢增长状态,表现为人口动力型;潜力型则是标准化后的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占有量均为负,但其增长速度为正,有可能成为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区域;滞后型则是整个区域中农业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区域,农业经济呈负增长。
图5显示了甘肃不同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类型在农业经济区上的分布情况,活跃型县域和滞后型县域具有明显的分异特征,活跃型县域共17个,其中河西地区10个,所占比例为58.82%,陇中、陇南、陇东地区分布的活跃型县域个数分别为3、2、2,分别占活跃型县域的17.64%、11.77%和11.77%。五个农业经济区中仅甘南民族地区没有活跃型县域分布,且滞后型县域全部分布在这一地区。潜力型县域主要分布在民族地区和陇南山区,占整个潜力型县域的72.73%。人口动力型县域主要分布在陇东,人口阻力型县域主要分布在陇中和陇东,即在陇东和陇中地区,农业人口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整个研究区域中,农业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域为河西地区,农业经济缓慢增长的区域为陇中、陇南地区,而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是甘南民族地区。
5农业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5.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的好坏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优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造成农业经济的空间分异。河西地区拥有良好的光热资源,地势平坦,利于机械化操作。该区有黑河、疏勒河、石羊河三大内陆河流域,年径流量41.9亿m3,地下水资源也较丰富,全区水资源总量80.34亿m3,人均占有1000多m3。良好的地形、光热条件和水资源灌溉条件,使该地区成为引导全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域。陇中地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气候属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200-500mm,受干旱低温的牵制,该区几乎年年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陇东地区是甘肃省的农业生产老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条件良好,降水量基本满足农作物生长要求,土地垦殖率较高,适宜农作,是全省发展粮食作物的又一重要基地,在区域农业发展中的地位相对较高。陇南地区主要以山区和丘陵为主,河流分属嘉陵江流域和渭河流域,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匀,由于地形限制,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其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不足1/10,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1/3。另一方面,该区生物资源有一定的潜在优势,药用植物有1000多种,产量占全省的70%,但农业生产受山地地形影响和限制,产出效率不高,从而阻碍农业经济发展。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区域海拔超过3000m,气候高寒湿润,热量不足,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其农业生产基础薄弱,成为全省农业经济最落后的区域。
5.2农业生产规模及模式
在5个农业经济区内,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生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从全省来看,人均耕地面积为0.1712hm2,其规模较小,其中河西地区相对较高,为0.2428hm2,民族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最小。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使农业生产不能达到规模效应,农业生产处于低水平增长状态。河西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陇东地区虽作为甘肃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其规模相对较小,其他各区更是以小规模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经济随农业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农业生产方式方面,河西地区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在制种业、玉米、洋葱等生产上实施订单农业发展模式。同时依托敦煌种业、莫高股份、皇台酒业、荣华实业等四家以农业为基础的上市公司,逐步形成“公司+农户+基地”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建立相应的农业生产基地,保障公司与农户的利益链,进一步带动制种、酿造等农业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河西地区还不断推广温室大棚种植果蔬,正在逐步推行瓜果蔬菜基地与加工销售综合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的发展一方面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减少了农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陇中、陇南的部分区域,虽然也提出“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但多数是只提出农业发展的概念,还没有从整体上形成真正的产业链,农户各自为政,以试探性发展为主,对区域农业经济还不能起到推动或引领的作用。
5.3用于农业的投入
用于农业的投资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数量在区域间分布不均衡会进一步加大农业经济差异。2011年,甘肃省用于农业的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例上,各区均不到10%,投资比例较小。在区域分配上,5个地区的投资比例分别为陇中地区10.97%、河西地区37.37%、陇南地区16.79%、陇东地区28.79%和民族地区6.08%。就投资而言,甘肃省的农业经济投资向河西地区和陇东地区倾斜,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农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区域,推动这些区域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与其他地区的农业经济差异,进一步限制了农业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的科研投入较低,近年来甘肃农业研发强度(农业研发投资占农业GDP的比例)不断增长,2012年为0.3%,与世界粮农组织确定的农业研发强度适当标准(1%)相比,差距较大。科研投入少,科研转化率较小是甘肃农业发展水平整体较低的重要因素。
除以上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外,农业经济还受农业政策、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农业区位、交通及周围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
6结论
通过泰尔指数和象限图法,对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总体差异不断减小,2000-2011年间呈现倒V型下降、小幅波动下降和反弹回升三个发展阶段。在农业经济差异的分解特性上,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与总差异趋势相同,但区间差异大于区内差异,是全省县域农业经济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各地区间农业经济差异呈收敛趋势,区间差异不断缩小。
关键词:绿洲农业;发展差异;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33-03
绿洲农业是绿洲经济基础和主体,新疆受到以水土资源为主的农业基本资源短缺与人口增长的矛盾影响,农业问题已经成为新疆现代化进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期面临的基本制约因素。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对绿洲农业进行了研究,在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于绿洲农业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方法,结合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新疆南北疆绿洲农业发展差异进行分析,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研究对象和指标体系的建立
新疆按行政区域划分15个地州。本次研究只选择了14个地州区域(不含石河子市)。我们紧密结合新疆各地区生态经济的实际特点,将指标分为:(1)反映资源系统的指标:人均水资源X1,农民人均耕地X2,当年的造林面积X3,有效灌溉面积比重X4,森林覆盖率X5;(2)反映生态系统的指标:受灾面积X6,耕地指数X7,水土流失治理比重X8,化肥使用量X9,干燥度X10;(3)反映社会系统的指标:人口密度X11,人口自然增长率X12,在校学生数X13;(4)反映经济系统的指标:农民人均收入X14,人均GDPX15。
二、实证分析
由于文中指标较多,而且指标之间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为了从变量数据中抓住影响绿洲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了适合多变量分析的因子分析法。
文中借助标准化方法来消除数据量纲的影响。选择常用的Z-Score法来转换,公式为:
xij=,其中=x,s=
对于选出的评价指标,如果是正指标,上面介绍的方法是适用的。对于逆指标,上面的方法是不适用的,必须先将它们转换为正指标,然后再无量纲化。逆指标(记为x,其n个样本值为x1,x2…xn)转换为正指标,可以选用简单变换是(xi'表示转换后的指标):对i=1,2,…,n,取xi'=1/xi(假定xi>0,i=1,2,…,n)。
1.因子分析方法检验
在指标评价中利用因子分析的目的是从众多的原有指标变量中提取出少量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即要求原指标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否则运用因子分析会出现偏差。通过观察相关系数矩阵, 文中17个指标两两之间相关系数大多大于0.3,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2.因子提取和因子命名
从表1可以看出,前4个因子累计反映了82.86%的信息,为此,提取前4个因子就能较全面的反映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指标数据(只给出前4个因子的方差贡献情况)。
为了使因子载荷矩阵更加简化,将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根据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将15个指标按高载荷分成四类,并进行因子命名。
第一个因子在农民人均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化肥使用量、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民人均收入、人均GDP六个指标上载荷较大,故命名农业规模发展能力因子。第二个因子耕地指数、森林覆盖率、干燥度、人口密度四个指标上载荷较大,故命名为人口与自然资源环境协调度因子。 第三个因子在当年的造林面积、受灾面积、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重三个指标上载荷较大,故命名为防灾抗灾能力因子。第四个因子在人均水资源和在校学生人数上载荷较大,故命名为水能源和教育因子。
3.排名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是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最终结果,本文可以将此四个因子得分函数表示:Fi=Σaij cj,其中aij表示各个得分系数,cj表示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变量数据。最后,再以各个旋转后因子的方差贡献为权数进行加权求和,即可得到综合评价得分y,即:y= 0.3189F1+0.1826F2+0.1659F3+0.16110F4 。
4.结果分析
克拉玛依市处于首位,是因为她有着和其他地州不同农业经济情况决定的。克拉玛依市具有建设粮棉基地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充足的光热资源,更为重要是她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支持石油开发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机械设备等优势,这使得克拉玛依市在排名中独占鳌头。伊犁州直属县位于前列也在情理之中,伊犁州拥有全疆最大的粮、油、糖、畜产品基地和木材基地,最为重要的是伊犁的河流密度是居新疆第一位,伊犁河的流量是新疆河流中最大的。
从农业规模发展能力来看,作为新疆政治和经济中心的乌鲁木齐市排名第二,克拉玛依市却处于的领先地位。排在前面的大多数位于北疆,说明北疆的农业发展能力高于南疆,而且南疆各地州的差异也较为明显。从人口与自然资源环境协调度来看,排在前3位的是伊犁州直属县、塔城地区、博州,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压力较小,自然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受到工业污染较小。而乌鲁木齐市由于人口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等制约因素影响了排名。
从防灾抗灾因子来看,乌鲁木齐市拥有绝对优势,2007年该地区受灾面积很少,抗灾能力强。而南疆地区抗灾能力有待提高。从水能源和教育因子来看,只有5个地州得分为正,说明各个地州的水资源都比较稀缺。各地州水资源受季节性影响,时空分布极不平衡,水的利用率不足50%,这些都成为影响绿洲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其次,全疆教育资源严重失衡,北疆明显好于南疆。
5.聚类分析
由于影响农业发展因素很多,仅凭一种方法说明结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选择上述的15个原始指标对14个地州进行聚类分析。这里选择离差平方和法,用SAS对新疆14地州的15个原始指标凝聚,结合伪F统计量、伪T2统计量和树形图,把14个地区分为三类:(1)绿洲农业稳定性强的区域,包括乌鲁木齐市 克拉玛依市 ;(2)绿洲农业稳定性中等区域,包括昌吉州、塔城、哈密、伊犁直属、博尔塔拉、阿克苏和喀什;(3)绿洲农业稳定性弱区域,吐鲁番、阿勒泰、巴音郭楞、和田和克孜勒苏。
这一聚类结果与因子分析排名相差不大,说明结果还是比较符合具体情况的。
三、政策建议
本文结合相关实证分析结果,给出以下政策建议:
1.要充分发挥自治区政府职能,搞好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如举世瞩目的塔里木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塔河一期”综合治理涉及农林牧工等各个方面。耕地和水是不可再生资源,必须建立资源保护法,合理利用。
2.大力发展农业落后区域的特色农产品和加快农业产业化。依靠疆内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及自治区“一黑一白”发展战略,突出落后地区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如哈密地区和吐鲁番地区着重发展种植业和林果业,以特色大枣、特色葡萄、优质瓜果为主;伊犁地区以牧农并重,农林牧相结合,以粮油糖为主;塔城和阿勒泰地区以牧为主,发展粮油肉产业,多种经营;巴州和阿克苏以棉、香梨、园艺为主;克州、和田和喀什地区以棉、瓜果、茧桑为主。
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南疆农村教育。少数名族地区要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要适当增加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拨专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和提高教师待遇。同时,还要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丁建丽.干旱区绿洲稳定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农业;信息化;支农资金
一、农业信息化
(一)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中国关于农业信息化含义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多数学者认为,农业信息化就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将改变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过程的盲目性,促进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加速农民增收的进程;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科研成果的迅速推广和普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使中国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农业信息化还可以促进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
邓培军、陈一智的《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得出结论:农业信息化水平对增加农业生产总值具有正向影响。其相关系数为0.733,说明农业信息化水平每提高1%,农业生产总值将提高0.733%。农业信息化指数每提高1%,农业投资资金投入、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工业化水平、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提高0.1318%、0.157%、0.469%、0.096%。wWw.lw881.com在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资本投入、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水平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农业信息化却是促其发生质变的重要因素[1]。
(三)农业信息化的现状
中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产品市场信息不畅通,群众信息利用能力较差,信息观念淡薄,缺乏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才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滞后于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难以形成有效的信息需求等等。
(四)加强农业信息化的策略
1.提供多样型信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类型应多样化,如文献信息,数据库检索,及时传递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和各种与农业生产有直接关系的信息;对网络资源进行分类、主题标引及多层次描述,建立各种索引,为三农用户提供优质、快速的信息咨询、网上导航和专题检索等服务。及时更新,农业专题数据库建成后,最重要的是数据更新,才能保证它的可用性、连续性和竞争力,数据库才有活力。
2.加强农业信息人才培训。加强农业信息人才培训,人才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农业信息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尤为重要,需要有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素质队伍,加强三农用户的网络信息素质教育。目前虽然农村用户对信息有较强需求,但是中国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信息意识薄弱,接受信息能力不强,农业信息化应从提高用户的网络信息检索技能人手,借助现代视听设备或网络设备对农村用户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3.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今天信息就是生产力。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区域信息站要借助于现代化传输媒介,实行远程信息服务,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拉近农业技术、农业信息与农民的距离,在农业生产与需求之间搭建起一座新桥梁,帮助农民跨越“数字鸿沟”实现农业新的跨越。
由浙江师范大学承担的主要研究领域及所取得的成果有,作物优异基因的发掘:开展作物优异基因的遗传分析、定位、克隆等相关研究;通过自主克隆或横向合作获得并利用有价值的功能基因。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2]。这些新技术成果需要通过农村信息化,及时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转变为真正的生产力。
4.为政府农业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农业信息化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的信息调研和信息决策,为行政决策部门提供全局性、方向性、预测性的综合信息和可供选择的方案。
此外,农业信息数据库应逐步加大农业数字化资源比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有计划、有目的满足三农用户的网络信息需求。
二、农业信息化与支农资金
支农资金是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
中国政府自2000年以来,提出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从惠农政策颁布以来,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利用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发展农业数据库建设
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内容是以反映当地各类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产品供求信息为主;政府投入这部分支农资金支持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加大投入农业信息化建设,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农业信息化为支农资金整合高效利用导航
农业信息化帮助政府为支农资金的整合高效利用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为合理调整和优化支农资金支出结构提供依据,为整合支农资金提供导向。改变支农资金不同渠道的政府支农投入重复、交叉,支农资金支出科目设置不够科学现象,力求支农资金投资效益最大化。让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真正体现出对三农的倾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其由分散式的项目建设转变为集中的产业建设,把地域性优势农业与延伸发展产业链衔接起来,推进规模农业,从广泛性扶持向择优集中扶持方向发展,发挥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实现规模效益。
三、农业信息化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
(一)农业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著名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培育出农业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使之产生区域经济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带动其他相关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农业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农业区域经济城镇化发展滞后、高等资源要素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区域中的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农业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高,还有农业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区域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农业区域经济应把培育支柱产业、培育专业市场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顺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和开放型经济的思路来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要提高农业区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推动产业集群,培育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创造农业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随着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区域将是生产生活资料和加工最理想的环境和基地,农业区域的经济质量、环境质量、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将全面提高,因此,创造最佳投资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将是农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必须以现代化眼光来总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2]。
(二)农业信息化在促进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农业信息化为农业区域经济提供特色数据信息支持。农业信息化要积极推进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为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导航。由于农业地方文献具备鲜明的区域性特色,农业信息化特色数据库应根据当地的地域状况、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立足当地农业发展的特点。如农作物品种数据库,畜禽养殖、蔬菜种植、农业商情等2.为特色农业区域经济产品提供推广平台。如浙江省有平原、丘陵、山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类型多样决定其农产品类型多,品种丰富,可向旅游者提供当地农副产品多样,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省内农村观光资源类型多样,有乌镇、南浔、西塘等江南水乡古镇[3];区域信息站可以利用自身网络平台推广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及其他农业区域经济产品,以此带动相关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
3.为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湖南师范大学王爽英等的《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湖南省农业区域经济评价及发展方向》: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单元……借助dis数据处理系统,提取出代表各市州的农业发展现状的3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得到各地州市的综合得分,据此将各地州市分为农业核心区、农业优势发展区、农业综合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发展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4]。这样的信息应依赖农业信息化及时反馈给农业决策部门,为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地方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要做好地区农业基础资料的调查与分析工作,正确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规模、部门结构及作物结构;为区域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作出一定贡献。
4.为龙头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农业信息化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生长区为基础,为区域经济选择开发潜力大、后续产业链长的产品为重点,确立主导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由兼业经营向专业经营过渡,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聚集和扩散能力。
四、结语
中国农业经济要积极适应世界经济的需要,谋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对接点,寻找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立足点,全力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争得一定份额。要想实现这洋的目标,都离不开信息支持,因此农业信息化对支农资金的整合高效利用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培军,陈一智.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38-340.
[2]吉宏,杨太康,龙瑜.中国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策略[j].统计与决策,2005,(1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