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10: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1 管理和推广投入过少
经费不足是当前农业管理和技术推广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部分地方的乡镇地区所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技术工作人员,会因为资金不足等因素停止推广,或者难以保持持续性宣传,进而导致技术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加上推广形式比较单一,技术不高,也很难获取理想的宣传效果,无法与农民生产、作业的需求相匹配。
1.2 农民的整体素质比较欠缺
技术的推广和宣传效果与农民的整体素质有关,大部分农民的接受能力较差,无法理解到宣传农业科技成果,宣传新技术的目的和意义,导致农业科技的应用效果不佳。根据本地资料的收集发现,大部分农民的年龄较大,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这样的劳动力结构水平同样限制了农业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的进程。而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则选择外出打工,这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是一大缺失,也是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的另一大阻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无法完全接受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不具备先进的市场意识,进而导致整个管理工作缺乏后劲。
1.3 科技推广内容与农民需求不符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提升农业推广技术,扩大农业技术的宣传范围和效果,就是为了让农民受益,农民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应用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结果的受益群体,因此,在推广农业科技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观察和了解当前农民的需要,才能将宣传的农业技术转变为发展农业的推动力。农民的需求是科技推广的效益所在,随着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样也需要获得多样化和高效化的生产技术,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全面的管理技术和应用技术需求更为迫切,但是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技术的推广形式和方法均较为枯燥和单一,没有对新品种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管理,也说明了与农民的生产需要不符。
2.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对策
2.1 提升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足够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因为工作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在固定的时间内在农村工作,也需要与农民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才能在不断的考察和分析过程中,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宣传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在实际的指导工作中,需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技术指导人员具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体现出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指导的核心要求;因此,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品德修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只有具备全面的发展素质,才能够处理好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合理、有序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真正做好全面的指导和推广工作。
2.2 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能力水平
农田农业生产是一线的生产场地和实践过程,工作人员只有具备足够的生产指导技术,完备的专业知识,才能真正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由于农业生产经营具有生产期长、见效慢等特点,如果宣传和指导工作人员的指示不明确,或者指导失误,那么,所产生的影响也会很大,甚至会造成农业生产研究的损失。因此,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十分重要。
2.3 做好工作人员与农民的关系
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在开展基层实践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完成国家布置的推广和宣传任务,而且还要做好服务农民的工作,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走进农民生活,主动与农民搞好关系,充分展示自己的工作作用的同时,也要增强农民的信任,才能保证农业技术宣传、推广工作真正到位。比如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工作人员应该主动了解实际情况,并参与到问题的针对性解决中,进而提升人民的信任感;制定解决方案时,也要与农民保持充分的交流,在共同协助下获得最佳解决效果,而与农民保持良好的交流,才能真正了解农民所需,农民所急,进而适当调整整体的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方案,以便开展针对性的服务工作,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的进步,保证农业生产得到稳定的发展。
3.结语
对灌区农业经济技术进行综合评价是一种多目标、多层次的决策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人们就热衷于多目标决策理论的研究,在优选识别过程中并不存在研究对象绝对的优劣界限,具有中介过渡性,属于模糊概念,故对应的评价也称为模糊识别。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个事物的综合评价,常常涉及多个因素或多个指标,这就要求必须根据多个因素对事物做出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在技术经济方案选择、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招投标的评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招聘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模糊综合评价过程中通常要建立模糊矩阵,确定指标的权重,计算综合评价值,最后进行综合判别[3-6]。
1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1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在模糊方法中,有一类模糊系统,其行为和结构没有清晰的界定,系统的信息具有模糊性,即系统具有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根据模糊集理论,可以用隶属度将具有模糊性的概念定量化,建立模糊系统的数学模型[7-9]。模糊综合决策模型的建立思想:设U={u1,u2,…,un}为n种元素或指标,V={v1,v2,…,vm}为m种评判,它们的元素个数和名称均可根据实际问题由人们主观规定。由于各种因素所处的地位不同、作用不一样,权重也不同,因此评判也就不同。人们对m种评判并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因此综合评判应该是V上的一个模糊子集:B={b1,b2,…,bm}∈ζ(V)其中bj(j=1,2,…,m)反映了第j种评判vj在综合评判中所占的地位,即vj对模糊集B的隶属度,B(vj)=bj。综合评判B依赖于各个因素的权重,它应该是U上的模糊子集A=(a1,a2,…,an)∈ζ(U),且∑ni=1ai=1,其中ai表示第i种因素的权重。因此,一旦给定权重A,相应地可得到一个综合评判B。模糊综合决策全面考虑各因素在评判中所占地位,以求得更精确的评判结果,同时又较一般的综合评判更具模糊化,也更切合实际。模糊变换是模糊综合决策的基础,模糊变换实际上是这样一种模糊映射(从X到Y的一个模糊变换):T:F(X)F(Y)ET(E)更直观地讲,模糊变换是论域x上的模糊集到论域y上的模糊集的一种转换。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模糊综合决策的数学模型由3个要素组成,其建立步骤分为4步:
第一步:建立因素集U={u1,u2,…,un};
第二步:给出评价集V={v1,v2,…,vm};
第三步:建立隶属函数。对于数值越大级别越低的指标,隶属函数可以取如下形式:A(x)=1x>ab-xb-aa≤x≤b0{x>b式中:x为样本中评价因子的实测值;a、b为相邻的等级标准值;A(x)为某种元素的隶属度。对于数值越大级别越高的指标,隶属函数的形式则正好相反。
第四步:确定权重进行综合评判。考虑每个评价因子的重要程度不同,需要对不同的评价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组成参与评价因子的权重集。对权重wi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权重集组成的向量:A=(w1,w2,…,wn)式中:w1、w2、…、wn为各因素的权重。
按照综合评判模型的计算方法,结合上述计算可得出权重集,并由此得到综合评价的结果。1.2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设U={u1,u2,…,un}是待评价的n个方案集合,V={v1,v2,…,vm}是评价因素集合,将U中的每个方案用V中的每个因素进行衡量,得到一个观测值矩阵如下:A'=a11…a1nam1…amn式中:aij为第j个方案关于第i项评价因素的指标值。
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的步骤如下:
(1)建立理想方案u=(u01,u02,…,u0n)其中u0i=max{aij},aij为效益型指标min{aij},aij{为成本型指标
(2)建立相对偏差模糊矩阵R:R=r11…r1nrm1…rmn其中rij=|aij-u0i|max{aij}-min{aij}
(3)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wi(i=1,2,…,m)。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常有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主观法是指请若干专家就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然后将各专家的评分值平均就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客观法是根据各指标值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
(4)建立综合评价模型:Fj=∑mi=1wirij(j=1,2,…,n)若Ft<Fs,则第t个方案排在第s个方案前。由观测值矩阵A,依据各指标的属性构造出一个理想方案,然后考察已知方案中哪个方案与此理想方案最接近。
2应用实例
人民胜利渠灌区位于河南省北部,处于东经113°31'—114°25'、北纬35°00'—35°30',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4.3℃,年均日照时数为2364h,年平均无霜期为223d,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48.8mm,年平均蒸发能力为1629mm。灌区灌溉水源主要为黄河水,以自流引水为主,还有少量井渠结合灌溉。区内土质以轻壤土和中壤土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和水稻等作物。灌区涉及武陟、获嘉、新乡、原阳等地的45个乡镇,土地面积为1183km2。现有5个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经济技术方案,即u1、u2、u3、u4、u5;有产量、投资、耗水量、用药量、劳力、除草剂、肥力7项评价指标。在7项评价指标中,产量、劳力、肥力是效益型指标,投资、耗水量、用药量、除草剂为成本型指标。应用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1)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根据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的试验资料,设U={u1,u2,…,un}是待评价的n个方案集合,V={v1,v2,…,vm}是评价因素集合。将U中的每个方案用V中的每个因素进行衡量,得到一个观测值矩阵。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经济技术方案,见表1。
(2)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的步骤。第一步:构造理想方案。u=(u01,u02,…,u07)=(7500,900,8000,7.50,1050,3.75,6)其中u0i=max{a}ij,aij为效益型指标min{aij},aij{为成本型指标
第二步:建立相对偏差模糊矩阵R。R=r11…r17r51…r57其中rij=|aij-u0i|max{aij}-min{aij}。由上式可得R=010.2500.50.66110010.7510.80.33300.75000.330.40.6670.1710.50.75000.6670.3301110.2
第三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wi(i=1,2,…,7)。由变异系数法可知:wi=vi/∑7j=1vjvi=six槡i利用Matlab程序可得出:珋x1=0.53,x珋2=0.3,x珋3=0.4,x珋4=0.5,x珋5=0.6,x珋6=0.598,珋x7=0.48s1=0.3793,s2=0.4147,s3=0.4541,s4=0.5,s5=0.3791,s6=0.4349,s7=0.4147v1=0.7127,v2=1.3822,v3=1.1354,v4=1,v5=0.6319,v6=0.7272,v7=0.8640于是,各指标的权重为0.110,0.214,0.176,0.156,0.098,0.113,0.134。
第四步: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Fi=∑7j=1wirij若Ft<Fs,则第t个方案排在第s个方案前,经计算可得F1=0.5156,F2=0.5597,F3=0.2595,F4=0.4373,F5=0.5375即F3<F4<F1<F5<F2根据综合评价值越小越好可知:方案3最优,方案2最劣。
(3)模糊矩阵的评判分析。①模糊矩阵评价排序为F3<F4<F1<F5<F2。②方案3贴近理想方案,在用水安全保障的条件下,保证劳力出勤,搞好科学管理,施药量和除草剂尽量少用,保护生态环境,产出效益最大。③方案2背离理想方案,使用水量不能安全保障,施药量和除草剂用量最大,污染生态环境,产出效益最小。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 经济增长 述评
一、引言
估计和评价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是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多数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全社会劳动力资源再配置效应是改革开放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经济增长又可增加就业进而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本文将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进行述评,藉此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一些学者从理论上推导并测算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张保法(1997)把结构变动因素纳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方程,将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分解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和,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二部分是资本和劳动投入在各行业所占比例的不同变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第三部分是各行业的产出占总产出比例的变化带来的经济增长。第二、三部分分别从要素投人和产出的角度,说明了经济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就是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胡永泰(1998)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GDP增长分解为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然后再将TFP的增长又分为劳动再配置效应和净TFP增长,依据相关统计资料计算得出:劳动力再配置提高了GDP增长率,使之在1979-1993年增长了0.9%-1.3%,占TFP增长的37%-54%。蔡和王德文(1999)引入人力资本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源泉做出了较全面的解析,它将经济增长源泉分解为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未被解释部分,未被解释部分又分解为劳动力配置效应和技术进步,通过测算得到:1982-1997年,中国经济8.01%的平均增长率中劳动力配置效应达1.62%,贡献份额为20.23%。潘文卿(1999)首先将总产出增长率分解为劳动力增长率、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以及它们两者的乘积,然后再将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分为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和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劳动力再配置效应由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减去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得出。依据统计年鉴数据得出:总体来看,1979-1997年,中国GDP年均递增9.8%,总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6.7%,劳动力再配置效应为1.6%,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贡献分别达23.4%、15.9%。潘文卿(2001)利用同一测算方法得出:1979-1999年,在9.59%的GDP增长率中,总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6.68%,劳动力再配置效应为1.69%,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贡献分别达19.92%、13.89%。徐现祥和舒元(2001)在总结劳动结构效应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将潘文卿(1999)二部门测算法推广为N部门劳动结构效应测算法,并利用统计年鉴数据分别测算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农业非农业产业间和广东非广东省间流动所产生的经济效应:1979-1998年,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为7.8%,在农业非农业产业间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为11.4%,在广东省和非广东省间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为1.5%。
考虑到劳动结构效应的时间阶段性和区域差异性,还有学者分时间和区域测算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李勋来和李国平(2005)借鉴Chenery(1996)计算方法,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资源再配置效应进行测算发现:1978-2003年,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为1.9%,对总量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为2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9%;从时间维度看,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2.1%)大于90年代劳动力转移效应(1.4%),劳动力转移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有递减的趋势;从空间维度看,劳动力转移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为2.2%,中部地区为1.7%,西部地区为1.5%,表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区域差异。张广婷等(2010)利用1997-2008年全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测算发现,1997-2008 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提高和GDP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6.33%和1.72%;分地区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和GDP提高的影响要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受益最小。
也有学者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导致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徐现祥和舒元(2001)构造了一个简单的劳动结构调整模型,证明在劳动结构调整过程中,边际劳动结构效应递减,总劳动结构效应呈倒“U”型;计量分析支持该结论,且发现:劳动结构效应的大小因劳动结构划分而异,我国产业间的劳动结构效应还未达到最大值,总劳动结构效应在经济增长中也呈倒“U”型变动。胡兵(2005)将农业劳动力转移因素引入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由此建立带有就业结构变量的经济增长计量模型,并使用1980-2003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发现:1980-2003年间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7.26%,超过了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0.85%。
而关于经济增长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和影响研究很少,程名望和史清华(2007)使用我国1978-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岭回归方法发现: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总体经济增长每增加1%,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0.2654%。同时发现,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和农业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总结性评论及启示
总之,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学者们在理论推导、效应测算和计量分析上都给予了充分肯定;而对于经济增长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也有学者给予了经验上的支持。但对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双向互动,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经验上,似乎还无人关注,这是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保法.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1).
[2]胡永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首要作用[J].经济研究,1998,(03).
[3]蔡,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 经济研究,1999,(10).
[4]潘文卿.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益测评[J].统计研究,1999,(04).
[5]潘文卿.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转移效益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1,(03).
[6]徐现祥,舒元.劳动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 2001,(02).
[7]李勋来,李国平.经济增长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效应研究[J].经济科学,2005,(03).
[8]张广婷,江静,陈勇.中国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10).
[9]徐现祥,舒元.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劳动结构效应[J].世界经济,2001,(05).
80年代以来,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但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其学科建设明显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科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建立过程,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效果”概念的提出,是一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国家要求农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经济效益的背景下开创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朱希刚,2002),虽然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迅速发展,但是农业技术经济学仍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些影响阻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向前发展。因为一门学科的产生往往很难摆脱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当一门学科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以后,其相关的理论、衡量标准、评价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随着完善和发展。所以,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学科结构不合理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不系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描述不够清晰,容易与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经济学科的一些方法混淆,体现不出自身特色;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局限于农业的直接生产过程,而对农业的产前、产后的供应、加工、贮藏、保鲜、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以及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领域应用较少。四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虽然版本较多,但多是低水平重复,许多内容在其他教材中重复出现,一些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没有讲深、讲透。
关键词:农业技术 应用 风险
技术作为一个内生变量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农业领域,现代生物技术大大拓宽了传统农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进一步降低了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农业领域的竞争,已从资源禀赋优势逐步转变为技术优势为基础的市场竞争。当前,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在增加。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技术的运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收益和效率,其背后还隐含着风险。如何规避农业技术应用中的风险,应该成为现阶段政府和农户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风险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确保农产品总量的有效供给,必须立足于农业的科技进步,新的适用技术的采用和由此带来的技术进步应成为克服资源约束、促进农业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国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在建国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许多研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从而使我们在极其有限的耕地资源上养活了世界上1/5的人口。但是,有材料显示,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只有30%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科研成果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低于其他产业技术成果转化率,更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
农业技术接受是决策者将一项技术作为获得的技术中最好的而加以充分使用的决定。通常的分析是建立成本收益函数,认为农户是在新旧技术的收益和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抉择,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农业生产者虽然“经济人”,农村地区,各种自然灾害和市场剧烈波动所造成的客观风险大量存在,而信息不完善带来的主观风险也可能对农民的生产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应付风险的各种手段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贫困农户往往不得不在较少的风险和较多的利润之间进行谨慎的权衡,权衡的结果往往是追求收入的稳定,以免使本已较低的生活水平因意外的损失而降低到难以接受的地步。大部分农民的生产决策并非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收入和消费的稳定。也可以说他们是属于风险躲藏型的。当一个农户面对一项新技术时,关心两个问题:一是新技术的使用会不会使得到的净收益低于其最低的维持生存的标准?二是该项新技术产生的预期性收益是否会比原来的技术产生的收益有显著的提高?只有当他得到的答案对前一个问题否定而对后一个问题是肯定时,他才会采用新技术。因此,简单的结论是:他现已达到的收成与他设想的最低的维持生存的标准越接近,它的行为就越保守,农户对新技术越生疏、越不熟悉,他们的行为就会越谨小慎微。因为贫困农户不能承受由任何原因造成的不敷家庭所需的状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就保证不了基本生活的需要,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
农业技术应用风险探源
农业技术风险是指农业技术采用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的可能性。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就是反应科技成果在实现商品化产业化的过程中,由于项目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农户在事先无法预料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离或背离而蒙受经济损失。
农户技术应用风险的“外部化”机制严重缺失
农业技术具有公物品性质和很强的外部性。现代经济学把物品区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家庭承包制为农业增长提供了很强的制度激励,却没有为农村“公共物品”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资源投资减少,而政府投资减少又没有由集体与农户投资增加来填补,致使“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农户的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能力承担采用高新技术的风险;而目前农户技术应用风险的“外部化”机制严重缺失,加剧了技术商品有效需求的不足。
农业技术作为农业科技成果,也应该并可以区分为“公共技术”和“私人技术”。农业“公共技术”是指农业资源调查、病虫害测报等软技术与作物种植、栽培方法等以非物化形态提供的科技成果,他们在使用上具有非排他性等特点。农业“公共技术”的提供,最有效的机制是政府调控,主要应该由政府财政拨款渠道,无偿提供给农户使用。农业“私人技术”是指诸如优良品种、新化肥、新农药等以物化形态提供的科技成果,他们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等特点。农业“私人技术”的提供,最有效的机制是市场机制,应通过市场有偿转让给农户使用。但是,农业生产场所一般是开放式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工艺过程保密性很差,且大多数种植业技术具有经验性特征,比较容易被人模仿,很难避免“搭便车”问题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技术的使用者就不可能独占该项技术的成果,由于其他人“搭便车”,可能使产品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使实际收益小于预期收益,从而产生农业技术风险。
伴随农业技术应用而增大的投入
农业投入从狭义方面来讲是指为采用新的农业技术而进行的许多生产要素的投入。其主要体现为资金投入、物质投入和劳动投入的数量总和,大致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财力、物力及人力三者之和。其中最关键的是资金投入。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投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筹措:一是农户自己筹措,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农户经济实力较弱,自己筹措资金的能力十分有限;二是向亲戚朋友筹措,但也十分有限;三是向银行贷款,但需要抵押。由于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统一,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其投资能否收回、能否带来较高的盈利也都是未知数。所以农户承担着巨大的投入风险,在高投资、高回报的农业科技成果面前望而却步。
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不完全而产生的信息错误或信息失真以及败德行为的存在
现代农业技术大多以信息传递的方式进行传播,在技术市场及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户组织化程度低,信息不灵,难以获得适宜性技术,或者技术的信息成本太高很难捕捉技术信息或者支付不起信息成本。由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不完全而产生的信息错误或信息失真以及败德行为而引发技术风险也在所难免。
农业技术本身的存在形式
农业技术大多以知识形态而存在,即使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如作物品种或牲畜品种也很难直观地辨别其优劣,这要求农业技术的使用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目前,我国农民因为文化水平太低而难以掌握技术要领造成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
农业技术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每一项农业技术都对外界环境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这是技术的适应性特点。环境通常有两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遇自然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满足其技术要求,则技术优势不能显现,其收益可能与预期的相去甚远,这里技术风险因自然风险而引起。自然再生产形成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气候变化、病虫害发生等因素对新科技成果采用后产生的影响。农业生产中引进的新作物、新品种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但有时由于研究者缺乏全面系统的考虑,或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在其推广应用过程中同时存在着风险。
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品需求以及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
一项技术是否实现其效益,最终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而决定的产品价格和市场规模。当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先进的技术也可能实现不了效益,这使技术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在一起。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在发育阶段有许多不成熟不健全的地方,诸多经济信息的传递难免出现不及时、失真甚至误导的情况,致使有些新的农业科技产品的市场价格与预期价格相背离,从而产生风险。
总之,随着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农业技术风险也将随之呈上升趋势。
农业技术应用风险管理
所谓农业技术风险管理,就是运用适当的手段对农业技术风险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推动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技术风险管理既是影响农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基本管理范畴,也是现代农业经济活动中一项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有两个: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降低或分散农业技术风险给农业经营者造成的意外损失的程度,以保护农户的再生产能力。
考虑到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应用风险的特点和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农业技术应用风险的管理中,应该建立政府、市场、企业和农户的多元结构管理模式。
政府:制度选择与政策选择
在农业技术应用风险管理中,政府负有两项基本责任:制度选择与政策选择。根据我国实际,政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建立农业技术应用风险保障基金制度 为了保证农业技术的顺利推广,建立转向保障基金是非常必要的。保障基金可以由各级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组成,基金规模可以由各地具体情况而定。基金建立起来以后应该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如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和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和运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一是筹集农业技术风险基金;二是制定有关基金管理条例;三是对农业经营主体因技术风险而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然后按基金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补偿;四是对基金进行预算、核算和审计。风险基金的建立,将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解除后顾之忧,农民就可以大胆放心地使用新技术。
尝试开办农业技术应用保险,把不确定的风险损失转为固定的保费支出 根据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与此相应的新的农业保险体系是防范农业技术风险所不可或缺的。新的农业保险体系应由国家经办的农业保险机构和以保险公司及各种农民互助合作保险组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体系。进行农业保险制度的创新,增设农业技术应用保险项目。
追加农业技术应用补贴信贷 政府通过提供低息或优惠贷款,帮助农户购买先进的农业技术,从而减少或降低农业技术应用的风险。
提供完善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不能采取超经济的强制手段,而应是自愿有利基础上的诱导、示范帮助形式。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应加大农学院、职业培训学校招生规模,加大农业科技教育普及力度,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实施“绿色证书”制度。
完善技术经济合同制度 通过签订农业技术经济承包合同,由参与技术经济承包合同的各方与农民共同承担农业科技应用风险,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
市场:成为实现农业技术对接的桥梁
目前,农村基层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困境,已成为了农业技术进步的障碍。在没有组织创新情况下,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在需求和供给方之间进行沟通。为此,当前应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和中介服务体系,克服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发展“两张皮”的现象,架起对接的桥梁,让农业技术供需之间的“天堑变通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除发挥政府根据科研规划、主动进行农业研究和推广的技术创新模式外,更应该建立起农户需求主导型技术创新模式。在这种农户需求主导的技术创新模式下,农户成为创新活动的主导者和支配性力量。农户对一种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增加将诱导研究人员去研究和发展这种技术。农户需求主导型农业技术进步模式比政府供给主导型的技术进步模式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富有活力和效率。要采取农户需求主导型的技术进步模式,一是要大力培育技术市场。该市场将为科研院所、大学等科研成果开发单位和个人提供交易场所,组织流通渠道,形成技术商品销售转让信息网,使科技成果、专利技术象普通商品那样在市场上流通;二是要巩固乡镇农技推广和社会服务等中介机构,做到机构不乱、人员不散、网络不断、经费不减、稳定队伍。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等中介机构是农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助推剂。
企业:龙头带动产业化,实现双赢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其本质和核心在于农、工、商、产加销、经科教一体化,利益分享,风险共担,这种一体化经营方式在分散、化解和防范农业技术风险方面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承担风险的主体只有一个,即农业生产者,而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由农工商或者产加销三个不同的主体共同来承担。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相对于单个农户来说,经济实力雄厚,有较强的技术力量,能够对基地农户在生产上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有利于防范技术应用风险。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CN号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CN11-1081/F
世界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CN11-1138/F
经济学(季刊)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CN 11-6010/F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CN11-3536/F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CN11-1087/F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CN11-1268/F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CN11-1078/F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CN11-1262/F
经济科学
北京大学
CN11-1564/F
世界经济文汇
复旦大学
CN31-1139/F
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
CN31-1012/F
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CN11-3586/F
财贸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CN11-1166/F
国际经济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CN11-3799/F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CN12-1028/F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CN11-1132/F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
CN11-1323/F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CN11-1517/F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
CN51-1312/F
国际贸易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CN11-1692/F
世界经济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CN31-1048/F
产业经济研究
南京财经大学
CN32-1683/F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
CN42-1348/F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会
CN11-1024/F
农业技术经济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
CN11-1883/S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
CN11-1591/F
当代经济科学
西安交通大学
CN61-1400/F
南方经济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广西
中图分类号:F3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0-2443-05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新古典经济学者索洛(Solow)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劳动、资本等投入要素的增加和技术进步;由于劳动、资本等要素的投入最终都会面临着边际收益递减的困境,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012年中国“中央1号”文件将农业科技创新放在了突出位置,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已有的文献中关于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影响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研究技术进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李静等[1]对中国1978-2004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与分解进行了实证研究,把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构成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应和投入产出混合效应四个部分。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技术效率的下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造成了不利影响,而规模效应和混合效应的影响较弱;郑晶等[2]对1993-2004年广东各地农业增长及效率进行了分解测算,结果显示广东省农业全要素的增长总体上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马彧崧等[3]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了甘肃省14个地级市农业生产经营在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的差异,并根据农业技术效率限制因素的不同将各地区分成高纯技术效率-高规模效率地区、高纯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地区、低纯技术效率-高规模效率地区和低纯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地区4类。二是直接测算农业技术进步率和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从1982年开始,农业部便开始了研究农业的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并用不同的方法对国家“六五”、“七五”、“八五”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和比较[4];顾焕章等[5]用确定性前沿生产函数对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972-1980年,农业增长中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为27.00%;在1978-1984年,这一比例达到了35.00%,但在“七五”期间这一比例降到了不足28.00%;朱希刚[6]最早使用Solow余值法进行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陈凯[7]通过要素结构进化率函数和要素替代弹性函数对山西农业科技进步及其贡献率进行了测定;蒋和平等[8]对1995-1999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期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0.70%,并预测在“十五”期间这一比重将达50.00%以上;李林杰等[9]测算中国“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0.00%;赵东喜等[10]运用Solow模型对“十五”期间全国和广西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做了测算,结果表明,广西和全国在“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在49.53%和34.34%;赵芝俊等[11]采用分省面板数据对1985-2005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率与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此期间中国广义农业技术进步率和贡献率分别为2.90%、51.70%,狭义的分别为2.40%、41.30%;刘芳等[12]对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985-2008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6.47%,“十五”期间这一比例达到了55.08%;孙秋霞等[13]对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1990-1995年、1996-2006年这两个时间段中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37.69%、42.83%;贾凤伶等[14]测定了天津市“十一五”期间农业科学进步贡献率为60.40%;雷玲等[15]对2001~2007年陕西省的农业科技进步率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得出此段时间陕西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9.60%,并预测2011年陕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5.00%;《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影响因子分析及对策》课题组[16]对“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率和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在此期间,农业科技进步率和贡献率分别为22.00%和58.00%。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涌现了大量关于农业科技进步率的相关研究文献,不过针对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的尚难见到。中国民族地区大多处在边远欠发达地区,农业在当地的国民经济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欠发达地区之一,是典型的民族地区,聚集了壮、瑶、苗等11个少数民族。本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研究民族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这对促进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生产
技术进步可以表现为既定的投入(资本、劳动等投入要素)比技术进步前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者表现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出所要求的投入要素比技术进步前有所减少。
技术进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技术进步考察的是物化形态的技术,是依附型的技术进步。如引入和更新更好的生产设备、以机械生产代替人工生产、农业生产中采用新品种等。由于其可见性,又被称为硬技术进步;广义的技术进步除了包括狭义技术进步的内容外,还包括管理、决策、智力水平等软技术进步。概括说来,广义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新技术应用后抬高了生产函数的曲面,即新技术提高了资源的边际产量或降低了产品的边际成本。这是狭义技术进步的内容,也是技术进步中最重要的经济贡献内容。②提高技术效率,使每个生产单位都能达到或接近推广技术应该达到的投入产出水平。③提高了资源的分配效率和产品结构效益。④获得规模效益。可以看出,第一项是典型的硬技术进步,后三项是所谓的软技术进步。在本研究的分析中,技术进步是指广义的技术进步。农业产出的增长是要素投入增长和广义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图中反映了技术进步前后投入产出关系,技术进步表现为生产函数的向上移动。基期在原技术条件下投入为X0,产出Y0;如果没有技术进步,投入增加为X1,产出应该为Y1,但存在技术进步时产出为Y2;产出的增加一方面是由于投入增加的结果,由投入增加而引起产出增加为(Y1-Y0),而由技术进步引起的产出增加为(Y2-Y1),技术进步贡献率为(Y2-Y1)/(Y1-Y0)×100%。
2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
理论上说来,可以从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两种途径测算农业科技进步率及其贡献率。由生产函数途径测定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方法主要有生产函数法、增长速度方程法以及总要素生产率指数法[17]。中国目前由农业部科技司颁布的、供全国使用的农业科技进步测算方法就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朱希刚教授等研制的增长速度方程法(又称余值法)。
2.1 C-D函数法
C-D(Cobb-Dauglas)函数是由美国数学家Charles Cobb和经济学家Paul Dauglas于1928年提出,其最初的数学形式为Y=AKαLβ,其中Y、A、K、L分别为产出、效率系数(A>0)、资本和劳动,理论上可以推理出α、β分别是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
1942年Tinbergen在C-D函数中加入时间指数趋势以测定技术进步,Solow于1957年提出如下改进型C-D函数模型:Y=A(t)KαLβ,并提出两种关于A(t)设定:A(t)=A0(1+δ)t以及A(t)=A0eδt,前一种表达式中δ有明确的经济含义,即表示技术的年进步速度;后一种δ经济含义不明确。不过当技术进步速度很低时,后一种形式中δ也可以看作是技术进步速度。由于后一种方式结构简单,易于回归分析,在技术进步测定模型中多采用这种模型。
农业生产中一般有资本、劳动和土地3种投入要素,所以用C-D函数测定农业科技进步率一般是将资本、劳动、土地3种投入要素以及表示科技进步的时间变量t一同引入生产函数。这样,农业生产函数为:
Y=A(t)KαLβFγ (1)
(其中F、γ是土地投入及其产出弹性,其他同前)
对(1)式做对数变换得:
lnY=lnA0+δt+αlnK+βlnL+γlnF (2)
(2)式对时间t求导得:
■=δ+α■+β■+γ■ (3)
其中■=■×■,■=■×■,■=■×■,■=■×■分别是总产出、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的时间变化率,即它们的增长率,可用y,k,l,f分别表示。
对(2)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收集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各要素产出弹性α、β、γ和农业科技进步率δ,可得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E=■×100% (4)
2.2 增长速度方程法
增长速度方程法又称余值法。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率就是在总产出中扣除由于要素投入的产出增加,余下的残值均归于广义技术进步,δ=y-■αixi,其中δ、y、xi、αi分别是科技进步率、总产出增长率、要素i的投入增长率和要素产出弹性。
对于农业科技进步率测算来说,根据(3)式可得:
δ=y-αk-βl-γf (5)
(5)式表示农业科技进步率等于农业总产出的增长率减去资本、劳动、土地增长率和它们产出弹性的乘积后余下的残值。由此计算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即:
E=■ (6)
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有简单、直观等优点,难点是各投入要素产出弹性的确定,一般也用生产函数回归得到。中国农业部科技司颁布的农业科技进步测算方法就是应用这种方法。
3 以广西为例测算民族地区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
3.1 变量的设置与数据选取
参照农业部科技司颁布的全国农业科技进步测算方法,本研究选取了广西第一产业的总产值作为因变量,农业人口(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农村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分别代表劳动、资本和土地作为因变量,建立C-D函数模型。从广西统计年鉴中收集了广西2004-2010年88个县域的农业生产数据(对于其中的少量缺失值,为保证其数据的合理性,本研究采用均值法进行了填充)。对于2007年4月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的贺州市的平桂管理区,其大部分区域是从毗邻的八桂区划分而来,为了处理的方便,本研究将平桂管理区的2008年、2009年、2010年农业统计数据都加总到相应年份的八桂区内。整理广西历年的统计年鉴得到2003-2010年广西的农业生产数据[18],见表1。
3.2 设立理论模型
本研究采用2004-2010年广西88个县域农业生产面版数据(Panel data),故设理论模型为:
Yit=A0eδtKitαLitβFitγu (7)
对(7)式对数化得:
lnYit=lnA0+δt+αlnKit+βlnLit+γlnFit+ε (7.1)
(7)式中u和(7.1)式中ε分别表示随机误差项。
3.3 回归分析及各项检验
以广西88个县域2004-2010年农业生产综列数据建立数据库,共88×6=528个样本观测值,满足大样本要求,用Eviews5.0统计软件分别对统计数据作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调整后R2值为0.85,F检验值为845.85,说明模型整体显著;D.W.值为2.27,不存在自相关性。各解释变量检验的P值都小于0.05,说明各变量都达到了显著水平。
根据以上的回归,分别可以得到以下的方程:
LNY=0.75+0.09T+0.17LNL+0.09LNK+0.82LNF
(0.28)(0.01) (0.03) (0.02) (0.03) (7.2)*
R2=0.85 F=845.85 D.W.=2.27
3.4 计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对于模型(7.2)*,α+β+γ=0.17+0.09+0.82=1.08>1,说明广西农业在2004-2010年期间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可以用余值法公式(5)计算,将各要素增长率和回归得到的产出弹性值代入得:
E=[8.71%-0.82×(-0.37%)-0.09×43.83%-0.17×1.00%]÷8.71%×100%=■=55.51%
可见,2004-2010年期间广西农业科技年进步率为4.83%,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5.51%。
3.5 结果与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与讨论,按上述分析原理计算各投入要素的平均增长率和贡献份额,结果如表3所示。
3.5.1 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广西乃至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源泉 从上述回归结果和表3可知,广西农业科技进步率在2004-2010年期间为4.83%左右,但是贡献率却达到了55.51%,对农业的贡献率超过了农业投入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农业科技进步已经是促进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源泉。从测算的合理性角度来看,赵东喜等[10]测算“十五”期间(2000-2004年)广西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9.53%,与其相比增长了大约6个百分点,说明测算结果的可信度较高,测算的结果是可信的。从发展阶段来看,贡献率仍低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分界线所对应的60.00%[19],广西农业仍然属于粗放型农业。同时,由于广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于现代农业所要求的80.00%的标准[20],广西农业依然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这是符合广西农业乃至整个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的。
3.5.2 农村投资是促进广西乃至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所有的农业投入要素中,农村投资对农业的贡献率是最大的,达到了45.90%,这与近年来广西加大对农业投资的政策是分不开的。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农村投资的增长率较高,投资额度大的同时,农村的弹性比较低,只有0.09,农业对农业资本的利用效率不高,一方面是由于民族地区大多处丘陵高山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制约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的应用;另一方面是民族地区人们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无法充分地利用农业资本。
3.5.3 劳动力资源对广西乃至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不大 从回归结果可知,广西农业劳动力对农业的产出弹性为0.17,在投入要素中处于第二位,但从表3中农业的贡献率只有2.00%,而且广西是一个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过剩,劳动力资源对广西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偏小。原因可能是广西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制约了其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和需求。
3.5.4 农作物播种面积持续减少,制约了广西乃至民族地区农业的发展 从前面回归结果和表3可以看出,土地的农业产出弹性为0.82,在所有的投入要素中是最大的,但由于农作物播种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0.37%,农作物播种面积在2004-2010年期间呈下降趋势,结果导致土地在此期间对广西农业的贡献率为负值。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C-D生产函数,运用索洛(Solow)余值计算方法,以广西88个县(市)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探究民族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广西在此期间的科技进步率为4.83%,贡献率为55.51%。农业科技进步率低,但贡献率大,提高科技进步率对广西乃至全国的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大对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院校的扶持力度,保证农业对科研资金的需求,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横向上大力与东部省份开展合作;政府加大农业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工作,提升农业劳动力使用先进技术的能力;提高农村投资效益,促使农村投资流向重要关键部门;国土部门加大耕地的保护力度,维护耕地“红线”。
参考文献:
[1] 李 静,孟令杰.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变动与分解分析:1978-2004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5):11-19.
[2] 郑 晶,温思美,孙良媛.广东农业经济增长效率分析:1993-2004年[J].农业技术经济,2008(3):17-24.
[3] 马彧崧,戴永安.甘肃省农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分析[J].技术经济,2010(3):51-53.
[4] 秦朝钧,张朝华.广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要素贡献率的测算与经济增长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5):556-559,564.
[5] 顾焕章,王培志.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1994(5):11-13.
[6] 朱希刚.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定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7] 陈 凯.农业技术进步的测度——兼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21):124-128.
[8] 蒋和平,苏基才.1995-1999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1(5):12-17.
[9] 李林杰,王红涛.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基于我国“十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2):163-167.
[10] 赵东喜,王力虎,黄晓昀. 广西十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500-1502.
[11] 赵芝俊,袁开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及分解:1985-2005年[J].农业经济问题,2009(3):28-36.
[12] 刘 芳,李炳军.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和分析[J].技术经济,2010(12):74-76,121.
[13] 孙秋霞,杨妍妍,高齐圣.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0(22):148-149.
[14] 贾凤伶,孙国兴,李 瑾,等.“十一五”天津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3186-3189.
[15] 雷 玲,张召华,王礼力.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基于C-D生产函数[J].技术经济,2011,30(5):59-63.
[16]《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影响因子分析及对策》课题组.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报告(一)[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3):127-132.
[17] 朱希刚.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定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8]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03-2011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2.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对策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而如果没有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持,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实现[1-4]。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和持续动力。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和农村科技水平,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实现农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推动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深入分析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保障农业科技创新顺利推进的必然选择。
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增长迅速,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主体不断扩大,政府的一元化供给状况被打破,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困境。农业科技创新的自主研发突破不断,许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转化和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模式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结构不合理。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不仅是单一的专项技术,还包括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技术。然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却以单项成果居多,综合配套技术成果较少。增产成果多,增收成果少,既增产又增收的成果更少,呈现出结构上的不合理状况,影响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质量不高。现有农业科技创新无法完全将自身定位于整个农业的大系统中,许多创新立项不是来源于市场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是来源于农业科技自身的发展规律,为市场、为生产服务的观念仍显薄弱,技术创新成果呈现出适应性差、不成熟、不配套的特点。三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率低下。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率不足50%,而美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高达80%[5]。
2发展对策
2.1改革传统农业科技创新体制
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组制度,制度的设定和功能是决定创新系统效率的关键。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相应的科技体制的配合,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从精耕细作向机械化转变、农产品从短缺到结构性过剩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的科技创新必须以改革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及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体制上的保证和支持。一是完善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农业科技创新是社会效益明显大于经济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农业科技的投资主体只能是政府,应该继续维持政府财政拨款的主渠道地位,并诱导涉农企业、农户投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二是创新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主要是要彻底改革农业科研选题立项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起由市场和社会需求导向确定的新型立项机制;彻底打破行政管理体制所造成的部门分割、各自为政及重复设置的局面,理顺农业科研体制中的职责权力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在人事管理制度上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健全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提高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率[6-7]。一方面,要对政府办的国家农业推广机构进行改革建设,完善现有的4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立“以县为中心,以乡为枢纽,村为重点,户为对象”的农业推广网络;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民间的农业推广组织,积极扶持农业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户投身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
2.2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市场建设
在农业科技创新模式中,农业技术市场起着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其顺利运作是以完备的市场体系为前提的。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农业技术市场加以培育和完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一要拓展市场内容。除了农业技术产品市场外,还要发展技术开发和服务、信息咨询、技术人才及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市场,并进一步充实资本市场,引导金融机构的积极介入,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二要健全农业技术市场的交易机制和价格机制,使交易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有效保障,降低或分散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同时,在价格机制上要适当向农业和农业科技领域倾斜,实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制定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并给予适当的价格补贴,尽量缩小工农业价格差距,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三是要构建通畅的技术信息交流平台。该平台应以农业技术经济信息服务为主导,结合计算机网络与人工网络,提供网上服务、检索咨询等服务,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市场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加工处理,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用以进行准确的市场预测,充分发挥市场的双向交流和反馈功能。四是要加强市场法制建设。主要是以知识产权法、专利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为核心,完善技术经营法规和从业资格制度等与农业技术市场有关的政策法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范技术市场的交易行为,切实维护技术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农业技术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环境。
2.3增加农业科技创新需求
农业科技创新供给的增长,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需求的增长。只有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需求才能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才能有用武之地。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需求的增长,一方面,可以通过土地的适度集中,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结合政府的优惠税费政策,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提高农民采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致力于提高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以增强其接受和采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内在动力。总之,只有农业科技创新有效需求不断增长,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才会有市场,才能实现科技创新供给的不断增长。
2.4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主要是要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市场化进程,使我国农业真正走向现代化。由于科技龙头企业所拥有的雄厚资金,辐射面强,经营的多元化和一体化等,容易成为高新技术的创新主体和需求主体。因此,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从各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由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向农户供应良种、资金、饲料和疫苗等生产资料,实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配套服务,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2.5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仅仅依靠自主创新难以在短期内迅速赶超国际先进技术水平[8-9]。因此,必须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契机,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把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引进创新相结合[10-11]。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二次创新,以形成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另一方面,要鼓励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到国外进行开发,以加强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建立起农业高新技术信息库,密切注视国际动态,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大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熟悉国际惯例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农业高新技术领域国际合作的需要。
3参考文献
[1] 徐秀丽,李小云,左停,等.农业科技政策应以支持农民生计改善为导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3(12):4-10.
[2] 邓宗兵,张旭祥.科技进步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4):241-243.
[3] 黄麟雏.高科技时代与思维方式[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 寇宗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三十年[J].世界经济文汇,2008(1):77-92.
[5] 兰徐民,赵冬缓.我国农业科技进步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J].农业技术经济,2002(3):15-16.
[6] 黄季焜,胡瑞法.农业科技投资体制与模式:现状及国际比较[J].管理世界,2000(3):170-179.
[7] 刘仁平.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障碍与支撑平台的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1):53-57.
[8] 程如烟.30年来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和政策演变[J].中国科技论坛,2008(7):7-11.
[9] 王志本.“入世”后我国农业科技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3(5):9-10.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参与机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S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09—1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在其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农业推广机构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相关的部门必须创建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它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此同时,不断分析农业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稳定农业的发展。
1 农业技术推广的参与主体
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结构主要包括:政府相关的推广机构、农业主管部门、农业技术科研机构、农业技术员、农业企业等,政府和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通过实施惠农、便农的政策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广农业技术;农业技术的研发机构培训农业技术员,向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
2 农业技术推广的参与机制
2.1 投资保障机制
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不能单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调节,因为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缺陷,会造成农业技术供给不平衡的现象。由此可见,相关的部门必须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投资保障机制,确保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供给的充足和稳定。
2.2 分工协调机制
首先,明确不同合作社之间的职能分工,根据农业技术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优化和调节,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和效率。再次,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行不同的管理手段,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政府做好引导,积极协调各个农业技术推广的参与主体。
2.3 竞争合作机制
公开透明的技术市场和交易规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外部条件,良好的竞争氛围能够调动参与主体的竞争积极性,因此,创建农业技术推广竞争合作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2.4 激励约束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合作组织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同的合作组织的目标和性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要立足实际,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把各部分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
3 农业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
3.1 管理体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
有的地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没有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管理体制,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管和检查力度,导致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不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各个技术人员的分工不明确,在向农民宣传农业技术的时候出现紊乱的现象,缺乏相应的补救措施;合作社内部的激励机制落后,不能充分地调动技术人员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
3.2 农业技术人员特征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
随着从业年限的增加,农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服务组织和农业企业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他们在推广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非常熟悉,能够用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的服务向农户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专业技能较高的技术人员与技术科研机构的练习非常紧密,有利于接触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
4 农业技术推广的建议
建立面向市场和产业化的农业技术推广参与机制,可以有效地调动各主体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效率。
(1)农业技术推广时,要重视农业大户和示范基地的培养。农业大户对新农业技术的需求度更高,资金能力、知识水平和信息的接受、处理能力更强,加强对农业大户的培养,提高他们使用农业技术的热情,产生“蝴蝶效应”,带动身边其他的农民,共同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中去。除此之外,要创建相应的农业技术示范基地,通过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开展农业技术的试验工作,在具体的实践中检验农业技术的可靠性,为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必要的实践依据。
(2)当前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为农民提供的技术供给过剩或者是技术供给不足,没有以市场属性和产业发展为依据,导致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不佳。为此,农业技术的推广要注重每一个生产环节,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不断加强农业技术创新研究,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推广意识。
5 结论
农业技术推广参与机制的创建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相关的部门要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全面、科学分析,找出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因素,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手段,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西元,王志刚,朱述斌,申红芳,胡惠英,王磊.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技术推广行为和推广绩效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07).
[2] 黄季焜,胡瑞法,智华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30年发展与改革:政策评估和建议[J].农业技术经济,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