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10: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化学研究成果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 近二十年来我国学习文化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近二十年来我国相关学者在学习文化研究方面不断探索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习文化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整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研究范围也得到了全方位的拓展[1]。概括而言,近二十年来我国学习文化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就主要包含六个方面:学习文化基本概念方面的研究,在明确学习文化在整个文化家族中具体地位的基础上对学习文化的定义、构成要素和特征等进行了全面讨论和分析;学习文化多重功能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基本包含全面关注课程观念创新、唤醒学习者主体意识以及优化学习人性等方面;学习文化主要理据方面的研究,即对学习文化中的文化融合理论、情境认知理论、文学哲学理论以及学习型组织理论等进行了适当的探索;具体学习文化发展方面的研究,即将地区学习文化、课堂学习文化、教师学习文化等作为重点研究内容;学习文化创新方向方面的研究,即重点关注了技术开发对学习文化的支撑作用、大学学习文化的优化以及当下学习文化的创新几个方向;学习文化发展困境方面的研究,即对学习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各类型挑战进行了分析,如功利主义挑战、社会环境的局限性以及团队学习造成的阻碍等。在这六个方面,我国学习文化研究从最初萌芽到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研究体系初步建立,研究全面性和客观性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凸显,对我国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了相应的理论指导。在未来研究过程中,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习文化研究工作的重视,争取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
2 我国学习文化研究工作的未?矸⒄拐雇?
我国学习研究工作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到当今社会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并且学习文化研究工作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态势,所以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研究界还应该逐步加强对学习研究工作的重视,力求对研究视角进行进一步拓展,并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全面深化,为研究成就的获取提供相应的保障。具体而言,在未来发展历程中,我国学习文化研究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发展途径。
2.1 对研究视角进行拓展
现阶段,我国学习文化方面的研究将研究重点放置到学校中的学习文化方面,甚至许多研究成果对“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其处于“教”的下位,将“学习文化”作为“教学文化”的一个表现形式进行分析[2]。实质上这种思想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对学习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学”是比“教”更为上位的一种研究思想,即使“教”逐渐弱化,学习仍然会发生。教师对学习者的教育和引导只是人类进行学习活动的一个方面。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在未来对学习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研究视角的全面性,从多角度对学习文化进行解读,如学习文化的传承、变迁、整合等,丰富研究内容,保证研究的深刻性。
2.2 对研究内容加以深化
现阶段,我国学习文化的研究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为广泛,但是整体研究却不够深入,缺乏对微观知识的解读,如一般存在构建学习型社会方面的研究,但是却没有针对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群体如何加强学习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也没有将学习文化建设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研究不够具体和深入[3]。所以在未来进一步深化学习文化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微观层面的研究内容,对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并提出相应的研究观点,保证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性,为学习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2.3 对学习研究方法加以丰富
学习研究方法的丰富也是未来学习研究工作的重点内容,教师只有结合我国学习文化研究的具体内容探索合理的研究方法,突破文献研究、概念研究以及调查研究的局限性,才能够在综合分析不同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4]。具体来说,在今后的学习研究工作中,研究者可以尝试使用现象法、扎根理论、话语分析等多种方式对学习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尝试对学习文化的定量研究加以探索,逐步增强学习文化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学习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唯有如此,我国学习文化研究工作才能够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切实提升研究效果,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中总结更为全面的研究成果,在丰富自身文化研究内涵的同时也为促进我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相应的力量。
关键词:肋果茶属;三萜;黄烷醇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513(2010)02-0102-04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ladenia Celastrifolia Lurz
[KH*2]HE Rong, QI Rongpin, YANG Wei ,CHEN Peng
(Yun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rest Plant,Kunming 650204,China)
Abstract: From the leaf and stem parts of Sladenia celastrifolia Lurz, seven compounds, 3α,3′, 4′, 5,7-Pentahydroxyflavan (Ⅰ), 3β,3′,4′,5,7-Pentahydroxyflavan (Ⅱ), 3β,4′,5,7-Tetrahydroxyflavan (Ⅲ), Ursolic acid (Ⅳ), Maslinic acid (Ⅴ), 22E,24R-ergosta-7,22-dien-3α-O-D-Glucopyranoside (Ⅵ), and 12-Oleanene-3,22,24-triol-3β-O-L-Arabinopyranoside (Ⅶ) were isolate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physicochemical and spectral analysis. Three flavanol compoundsⅠ,Ⅱ,and Ⅲ were isolated from the genus for the first time.
Key words: Sladenia;Triterpenoids;Flavanol
云南特有树种肋果茶(Sladenia celastrifolia Lurz)属于肋果茶科(Sladeniaceae)肋果茶属(Sladenia),俗称毒药树,也称史拉登茶,全世界仅有1个科1个属1个种,分布于云南大部,是一种珍贵乔木[1].我们的初期活性测试研究表明肋果茶中的叶片、树皮和根皮的提取物具有杀虫活性[2],因此鉴定肋果茶次生代谢产物中主要杀虫活性物质的结构,可能发现结构新颖的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3].我们对肋果茶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鉴定为: 3α,3′, 4′, 5,7-五羟基黄烷醇(Ⅰ)、3β,3′, 4′, 5,7-五羟基黄烷醇(Ⅱ)、3β,4′,5,7-四羟基黄烷醇(Ⅲ)、熊果酸(Ⅳ)、山楂酸(Ⅴ)、 22E,24R-麦角甾烷-7,22-二烯-3α-O-D-葡萄糖苷(Ⅵ)以及12-齐墩果烷-3,22,24-三醇-3β-O--L-阿拉伯糖苷(Ⅶ),其中化合物Ⅰ、Ⅱ和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到.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仪器
植物样品于2006年9月采自云南省文山地区邱北县,干燥茎叶.经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司马永康博士鉴定为肋果茶(Sladenia celastrifolia Lurz),熔点用XT-4双目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温度未校正);MS谱在VG Autospec-3000型质谱仪上测定;NMR谱用BrukerAV-400型超导核磁共振仪测试,CD3OD或C5D5N作溶剂,以TMS为内标;薄层层析硅胶GF254和柱层析硅胶(100~200目,200~300目)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RP-18和葡聚糖凝胶LH-20购自Merck公司.
1.2 提取和分离
将肋果茶茎叶5.0 kg自然风干,粉碎,用质量分数85%的乙醇浸泡在25 L的渗漉罐中,冷提5次,每次3~4 d.提取液过滤、合并浓缩得棕色浸膏640 g.将浸膏悬溶于4 L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4次.乙酸乙酯萃取部分挥去溶剂后约110 g,将其拌硅胶后上硅胶柱层析,以氯仿/甲醇为洗脱剂梯度洗脱(100∶1至纯甲醇),分成10段.第3段再经硅胶柱层析,用氯仿/丙酮(20∶1)洗脱得到化合物Ⅳ(128 mg)和Ⅴ(65 mg);第4段经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甲醇洗脱)和RP-18反相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Ⅰ(900 mg)、Ⅱ(12 mg)、Ⅲ(30 mg)、Ⅵ(24 mg)和Ⅶ(45 mg)[4].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构鉴定
2.1.1 化合物Ⅰ
白色粉末, 分子式为C15H14O6, EI-MS m/z (%):290 [M] + (15); 1H NMR (400MHz, C5D5N) δ: 7.91 (1H, d, J = 2.0Hz, H-6′), 7.34 (1H, d, J = 8.1Hz, H-3′), 7.26 (1H, dd, J = 2.0, 8.1Hz, H-2′), 6.68(1H, d, J = 2.4Hz, H-8), 6.65 (1H, d, J = 2.4Hz, H-6), 5.37 (1H, brs, H-2); 4.72 (1H, m, H-3), 3.53 (1H, dd, J = 3.6, 16.4Hz, H-4a), 3.41 (1H, dd, J = 4.4, 16.4Hz, H-4b); 13C NMR (100MHz, C5D5N) δ: 79.7 (d, C-2), 68.6 (d, C-3), 29.3 (t, C-4), 157.3 (s, C-5), 954 (d, C-6), 158.3 (s, C-7), 96.3 (d, C-8), 158.3(s, C-9), 99.8 (s, C-10), 131.8 (s, C-1′), 119.1 (d, C-2′), 146.5 (s, C-3′), 146.6 (s, C-4′), 115.8 (d, C-5′), 116.0 (d, C-6′). 以上数据与文献[5]报道一致,化合物I鉴定为3α,3′, 4′, 5,7-五羟基黄烷醇.
2.1.2 化合物Ⅱ
白色粉末,分子式为C15H14O6,EI-MSm/z(%):290[M] +(21); 1H NMR(400MHz,C5D5N)δ:7.65(1H,d,J=1.6Hz,H-6′),7.24(1H,d,J=8.1Hz,H-3′),7.21(1H,dd,J=1.6,8.1Hz,H-2′),6.72(1H,d,J=2.4Hz,H-8),6.65(1H,d,J=2.4Hz,H-6),5.21(1H,d,J=3.6Hz,H-2);4.60(1H,m,H-3),3.68(1H,dd,J=5.6,16.0Hz,H-4a),3.32(1H,dd,J=8.8,16.0Hz,H-4b); 13C NMR(100MHz,C5D5N)δ:83.0(d,C-2),68.0(d,C-3),29.5(t,C-4),157.1(s,C-5),95.3(d,C-6),158.1(s,C-7),96.5(d,C-8),158.5(s,C-9),100.8(s,C-10),131.9(s,C-1′),119.5(d,C-2′),146.9(s,C-3′),146.9(s,C-4′),115.9(d,C-5′),116.1(d,C-6′).以上数据与文献[5]报道一致,化合物Ⅱ鉴定为3β,3′,4′,5,7-五羟基黄烷醇.
2.1.3 化合物Ⅲ
白色粉末,分子式为C15H14O5,EI-MSm/z(%):274[M] +(10); 1H NMR(400MHz,C5D5N)δ:7.82(2H,d,J=8.4Hz,H-2′,6′),7.19(2H,d,J=8.4Hz,H-3′,5′),6.73(1H,d,J=2.8Hz,H-8),6.70(1H,d,J=2.8Hz,H-6),5.34(1H,s,H-2);4.67(1H,m,H-3),3.54(1H,dd,J=3.2,16.4Hz,H-4a),3.41(1H,dd,J=4.4,16.4Hz,H-4b); 13C NMR(100MHz,C5D5N)δ:79.7(d,C-2),66.6(d,C-3),29.5(t,C-4),157.4(s,C-5),95.6(d,C-6),158.3(s,C-7),96.5(d,C-8),158.5(s,C-9),99.9(s,C-10),131.1(s,C-1′),115.6(d,C-2′),129.2(s,C-3′),158.4(s,C-4′),129.2(d,C-5′),115.6(d,C-6′).以上数据与文献[5]报道一致,化合物Ⅲ鉴定为3β,4,′5,7-四羟基黄烷醇.
2.1.4 化合物Ⅳ
白色粉末,分子式为C30H48O3, 1H NMR(400MHz,CDCl3)δ:5.28(1H,t,J=3.3Hz,H-12),3.23(1H,dd,J=5.5,10.6Hz,H-3); 13C NMR(100MHz,CDCl3)δ:38.4(t,C-1),27.1(t,C-2),79.0(d,C-3),38.7(s,C-4),55.2(d,C-5),18.3(t,C-6),32.4(t,C-7),39.3(s,C-8),47.6(d,C-9),37.1(s,C-10),22.9(t,C-11),122.6(d,C-12),143.6(s,C-13),41.6(s,C-14),27.7(t,C-15),23.4(t,C-16),46.5(s,C-17),41.0(d,C-18),45.9(t,C-19),30.9(s,C-20),33.8(t,C-21),32.6(t,C-22),28.1(q,C-23),15.5(q,C-24),15.3(q,C-25),17.1(q,C-26),25.9(q,C-27),183.3(s,C-28),33.0(q,C-29),23.6(q,C-30),波谱数据分析结合与标准品薄层层析确定化合物Ⅳ为熊果酸.
2.1.5 化合物Ⅴ
无色晶体,分子式为C30H48O4,m.p.259~260 ℃;EI-MSm/z(%):472[M] +(6),426(17),248(100),203(38); 1H NMR(400MHz,C5D5N5)δ:5.46(1H,s,H-12),4.10(1H,m,H-2),3.39(1H,d,J=9.3Hz,H-3); 13C NMR(100MHz,CDCl3)δ:48.2(t,C-1),68.6(d,C-2),83.8(d,C-3),39.9(s,C-4),55.9(d,C-5),18.9(t,C-6),33.2(t,C-7),39.8(s,C-8),47.8(d,C-9),38.6(s,C-10),23.7(t,C-11),122.5(d,C-12),144.9(s,C-13),42.0(s,C-14),28.3(t,C-15),24.0(t,C-16),46.5(s,C-17),42.2(d,C-18),46.7(t,C-19),31.0(s,C-20),34.2(t,C-21),33.2(t,C-22),29.4(q,C-23),17.7(q,C-24),16.9(q,C-25),17.5(q,C-26),26.2(q,C-27),180.2(s,C-28),33.3(q,C-29),23.8(q,C-30).以上数据与文献[6]报道一致,化合物Ⅴ鉴定为山楂酸.
2.1.6 化合物Ⅵ
白色粉末,分子式为C34H56O6,negativeFAB-MSm/z(%):559[M-H] -(73); 1H NMR(400MHz,CD3OD)δ:5.30(1H,dd,J=7.5,15.8Hz,H-22),5.22(2H,m,H-7,H-23),4.35(1H,d,J=7.4Hz,H-1′),3.62(1H,m,H-3); 13C NMR(100MHz,CD3OD)δ:37.5(t,C-1),30.1(t,C-2),77.1(d,C-3),34.9(t,C-4),40.5(d,C-5),30.1(t,C-6),117.9(d,C-7),139.6(s,C-8),49.9(d,C-9),34.7(s,C-10),21.8(t,C-11),39.8(t,C-12),43.6(s,C-13),55.4(d,C-14),23.3(t,C-15),28.4(t,C-16),56.4(d,C-17),12.3(q,C-18),13.0(q,C-19),40.6(d,C-20),21.4(q,C-21),136.2(d,C-22),132.3(d,C-23),43.1(d,C-24),33.4(d,C-25),17.9(q,C-26),19.8(q,C-27),20.1(q,C-28);102.3(d,C-1′),75.4(d,C-2′),78.7(d,C-3′),71.8(d,C-4′),78.6(d,C-5′),63.1(t,C-6′).以上数据与文献[7]报道一致,化合物Ⅵ鉴定为22E,24R-麦角甾烷-7,22-二烯-3α-O-D-葡萄糖苷.
2.1.7 化合物Ⅶ
白色粉末,分子式为C35H58O7,negativeFAB-MSm/z(%):589[M-H] -(58); 1H NMR(400MHz,CD3OD)δ:5.27(1H,brs,H-12),4.35(1H,d,J=7.2Hz,H-1′); 13C NMR(100MHz,CD3OD)δ:39.4(t,C-1),26.2(t,C-2),83.3(d,C-3),43.7(s,C-4),48.0(d,C-5),18.7(t,C-6),33.1(t,C-7),40.5(s,C-8),48.5(d,C-9),37.5(s,C-10),24.4(t,C-11),123.6(d,C-12),144.8(s,C-13),42.9(s,C-14),28.6(t,C-15),27.9(t,C-16),36.9(s,C-17),44.9(d,C-18),46.4(t,C-19),31.2(s,C-20),41.6(t,C-21),76.8(d,C-22),64.8(t,C-23),23.2(q,C-24),16.4(q,C-25),17.7(q,C-26),26.2(q,C-27),28.3(q,C-28),33.1(q,C-29),20.1(q,C-30);106.1(d,C-1′),72.8(d,C-2′),73.7(d,C-3′),69.5(d,C-4′),66.6(d,C-5′).以上数据与文献[8]报道一致,化合物Ⅶ鉴定为12-齐墩果烷-3,22,24-三醇-3β-O-L-阿拉伯糖苷.
2.2 讨论
有关肋果茶的化学成分研究报道较少,利用经典的植物化学研究方法,从其茎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了7个化合物,通过MS、NMR等谱学分析手段鉴定它们的结构为:3α,3′,5,4′,7-五羟基黄烷醇(Ⅰ)、3β,3′,5,4′,7-五羟基黄烷醇(Ⅱ)、3β,4′,5,7-四羟基黄烷醇(Ⅲ)、熊果酸(Ⅳ)、山楂酸(Ⅴ)、 22E,24R-麦角甾烷-7,22-二烯-3α-O-D-葡萄糖苷(Ⅵ)以及12-齐墩果烷-3,22,24-三醇-3β-O-L-阿拉伯糖苷(Ⅶ).3个黄烷醇类化合物Ⅰ、Ⅱ和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到,黄烷醇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效用.进一步研究肋果茶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可能发现结构新颖的具有良好杀虫活性的化合物[9].
3 结语
肋果茶近来正在引起植物学家和林业部门的注意,已经被推荐为云南的绿化树种之一[10],该树种具有抗虫和耐涝的特性,特别适合在水源流域栽培.目前,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已经在邱北县冲头林场进行了2年的肋果茶扦插繁殖试验,扦插成活率在95%以上,1万多株扦插苗生长良好.肋果茶野外萌芽更新能力很强,易于人工繁殖.云南肋果茶资源丰富,从该植物中开发植物源农药具有较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闵天禄.云南植物志:肋果茶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8:383-385.
[2]陈鹏,何蓉,祁荣频,等.肋果茶提取物对纵坑切梢小蠹的毒力[J].中国森林病虫,2009,28(1):32-33.
[3]张雁冰,艾国民,刘宏民.植物源农药的研制及其开发现状[J].河南农业科学,2005(5):30-32.
[4]郑启升,赵吉寿,王金城,等.含双硫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6(3):243-246.
[5]SHEN C C,CHANG Y S, HO L K.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tudies of 5,7-dihydroxyflavonoids [J]. Phytochemistry,1993,34(3):843-845.
[6]KOJIMA H, OGURA H. Configurational studies on hydroxy groups at C-2,3 and 23 or 24 of oleanene and ursene-type triterpenes by NMR spectroscopy [J].Phytochemistry,1989,28(6):1703-1710.
[7]KELLER A C, MAILLARD M P,HOSTETTMANN K. Antimacrobial steroids from the fungus fomitopsis pinicola [J]. Phytochemistry, 1996,41(4):1041-1046.
[8]LI X C, WANG D Z, WU S G,et al. 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pulsatilla campanella [J]. Phytochemistry, 1990,29(2):595-599.
[9]杨海英,杜刚,高云涛,等.傣族药皇旧提取物清除活性氧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7(2):147-149
[10]王达明.珍贵用材树种――肋果菜[J].云南林业,2003,24(5):24.
收稿日期:2009-09-10.
关键词:烟草化学成分 加工过程 制丝 松片回潮 润叶加料 烘丝
中图分类号:TS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092-02
卷烟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品,一直以来在制作工艺上都极具本土特色,烟叶的质量与成分也于烟叶产区的地理特性有着极大的关系。通常,我们采用对烟叶成分进行分析评定的方式来界定烟叶的等级,因此,烟叶成分成为了卷烟质量保证的重要条件。烟叶中的化学成分一旦发生变化,例如烟碱、含氮化合物及氨态碱等成分的改变,将会对烟气指标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卷烟的质量受到波动,从而改变卷烟的口感。烟叶是一种植物,其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在对烟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要经常采用去湿的方法来脱去烟丝中的水分含量,与此相反,在有一定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加湿的方法来调整烟丝中的水分含量。但经过对烟丝的处理,很容易在去除杂气、水分的同时也使烟叶中的生物碱发生变化,影响烟丝的含碱成分。我们常说的尼古丁就是生物碱的一种化合形态。在制丝的工艺流程中,主要的3个工序是松片回潮、润叶加料和烘丝。我们试着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Gc)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FID)的方法,对这三个环节进行分析,试图通过检测得出各种生物碱在制丝工艺中所产生的变化数据。通过对3道工序的分别检测,可了15%,而游离生物碱则降低了25%。造成生物碱大幅降低的原因主以看出,在烘丝的过程中对生物碱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润叶,最后是松片回潮,在制丝工艺结束后,与制丝工艺之前相比,总生物碱降低要是因为在烘丝过程中,要对烟丝进行加湿和去湿的处理,含水量的急剧增加和降低,使得在水分处理的过程中,带走了大量的生物碱。游离生物碱易于水蒸气结合,从而挥发流失掉,而在高温烘烤的过程中,由于烟丝受热温度较高,其成分易被氧化,将生物碱转化为其它氧化物,从而造成了烟丝成分的改变。尽管在松片回潮工序前后生物碱的含量也会发生变化,呈少量减少趋势,但由于此工序的温度要求不高,工艺条件温和,致使生物碱含量并没有发生大幅下降,所损失的生物碱含量仅仅是在挥发中产生的游离生物碱降低。由此看来,在生物碱成分中,游离状态的生物碱易于挥发,因此游离生物碱的损失不可避免。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同时蒸馏萃取的前处理方法,对松片回潮、润叶加料和烘丝这3道工序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从中得出中性香味成分的损失数据。经过同时蒸馏萃取,可以看出,烟丝经过CO2膨胀后,绝大部分的香味成分有所损失,只有苯甲醇、苯乙醇、异佛尔酮成分未见改变。其原因在于,在烘丝的过程中,由于急速的干燥脱水,水分被除去的同时,也带走了一定量的香味成分,或因加湿、去湿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致使原有烟丝中的香味成分在热条件下发生了变化,因而得出了前后含量出现差异的结果。
由于以上的检测都显示出烘丝过程是烟叶成分改变的主要过程,其工艺条件对烟丝化学成文影响较大,因此,我们进一步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溶剂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和气质谱联用相结合的技术,对烟丝进入烘丝工艺前后的酸、碱、中性香味成分,以及游离烟碱和总烟碱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其结果与之前所做的检测结果基本一直,总烟碱与游离烟碱含量变化较大,而碱性香味成分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碱性香味不同的是,酸性香味在经过检测后却得到了含量增加的结果。其中,大部分酸性香味成分含量的增幅已经达到30%以上,总体提升了酸性香味的含量比例。
除此之外,在烟叶的前期处理过程中,其化学成分的变化也对烟丝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烟叶的烘干过程中,主要对烟叶中所含的水分与色素成分影响较大,从外观来看可以很直接的看出烟叶外在的改变,在显像改变下,其背后必然发生一系列的化学成份变化。烟叶中所含的色素成分主要有叶绿素、叶黄素以及胡萝卜素三种。在烟叶烘烤阶段,叶绿素大幅降解,最直观的察觉阶段是变黄期,烟叶烘烤的变黄期随着烘烤温度的升高,叶绿素大量降解,此后趋于稳定。胡萝卜素与叶绿素近似,在变黄期急速降解,但随着定色趋于稳定,胡萝卜素的含量也逐渐回升至初期状态。
此外,在初加工时期,碳水化合物与含氮化合物也因加工工艺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减少在烟叶的烘烤过程中可以高达80%以上。烟叶的烘烤所需的温度已经超过了淀粉进行化学分解或氧化的临界温度,因此,在烘烤过程中,淀粉含量急剧下降,以总糖与还原糖为代表。而含氮化合物的总变化幅度并不大,烘烤初期由于碳水化合物的急剧下降,含氮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上升状态,而事实上数值的变化量不大。
将烟叶的处理过程进一步推前到田间采收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常用臭氧来对烟叶进行处理,由于臭氧的化学成分03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因此对烟叶的化学成分影响也较大。经过臭氧处理的烟叶再经过晾晒其中的很多化学成分经过氧化分解最终挥发。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尼古丁、绿原酸、C18酸等,降低幅度达到了降低50%左右,大大降低了烟气中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而果糖、蔗糖、葡萄糖的含量也由于臭氧的作用进一步分解,从而降低了烟叶中原有的含量,糖分的降低对烟叶质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后期进行卷烟加工时,通常还会再通过添加的方式恢复到初期水平,以保证卷烟的口感。两只过程中,我们关注了硝酸盐的变化过程,通过检测得出,主脉中的硝酸盐含量要高于烟叶的叶肉部分,在整个晾制过程中总的变化幅度不大,含量在安全控制范围内,呈略微下降趋势。而烟碱随着晾制过程中水分的蒸发与其他成分的减少,含量比例反而有所增加,这是由于烟碱在晾制过程中,外界环境条件还不能够构成烟碱发生化学变化,直至晾制期延长后期,才略有降低,大部分减少来自于缓慢氧化和挥发。
由此可见,在卷烟的加工过程中,烟叶的化学成分始终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变化趋势。文中采用了倒推的顺序,从制丝加工到初加工,再追溯到田间采摘阶段,无论从化学方式的监测上还是从直观的表象上,都可以看出烟叶的化学成分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总体呈现出随着加工深度的增加,成分损失也在加大。其中,在全过程中烟碱的含量在不断降低。在卷烟制丝的过程中进一步衰减后仍然可以满足制备卷烟的最低含量标准。而对烟气口感影响较大的糖分,在初加工过程中损耗较大,但后期的加工过程中可以逐渐添加恢复原有水平,很好的保证了烟丝的质量要求,对整体的制烟影响不大。因此,可以看出除了适当的对酸、碱、中性香味的损耗情况进行控制以外,烟叶化学成分的变化还是在我们可以通过配方来调整的范围内,并保证了有效成分的留存量。
参考文献:
[1]谢卫,烟草制丝过程中生物碱的交化研究[J],福建分析测试一技术交流,2005,14(1)
[2]赖伟玲,刘江生,蔡国华,卷烟加工关键工序烟草碱、中性香味成分变化研究[n分析测试学报,2004,23-增刊
[3]杨斌,白俊海,HXD前后烟丝中烟碱及部分香味成分的变化[J],烟草科技,2006,1
[4]刘江生,李跃锋,洪伟玲,烘丝前后烟丝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变化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04,23-增刊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优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B-0093-01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使学习者正确把握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课程目标应以学习者的行为来表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具有自身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设计时,要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对教师教学方法进行合理优化,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设实践操作机会,通过引入电子游戏,增加学生学习情趣,加强师生课堂教学互动,提升教学维度,实现学习认知升级。
一、注重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需要进行多元优化。初中学生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关注力受情绪、兴趣影响较大,大多喜动不喜静,对静思研究缺少耐心,对实践操作有浓厚兴趣。教师要对教学实际进行综合考量,注重实践操作内容的设计,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给学生更多示范和引导,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对此需要提高认知。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悟性和学习爱好的共同影响,学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展开实践操作引导,提出不同的学习操作要求,体现因材施教。
在学习《制作作文选――制作目录》时,教学要求目标众多,为让学生熟练操作文本框插入、移动、改变大小、删除、复制,掌握图片插入方法,学会应用项目符号制作目录,教师引导学生开始实际操作。首先是文本框操作,先打开“插入”菜单,找到“文本框”,单击文本框下横排或竖排按钮,实现文本框的插入。其次是复制、粘贴实践操作,先选定相关文字,单击鼠标右键,找到“复制”单击,然后将光标移到适合位置,单击右键找到“粘贴”,单击之后,备选的文字内容实现了大转移。学生根据教师引导进行实际操作,很快就掌握了操作要领,教师让学生展开自主自由操作训练,课堂学习气氛活跃。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电子游戏有特别的爱好,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正视学生偏爱电子游戏的现实。其实电子游戏没有问题,学生喜欢玩电子游戏也不是什么错误,关键要看教师如何也不应盲目。很多益智游戏对启迪学生智力有重要促进作用,教师也不应盲目排斥和反对。相反,教师要注意利用电子游戏为教学服务,帮助学生尽快熟悉计算机、网络。如打字练习,为熟悉键盘和输入法,教师引入过关性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学生会在不知疲倦的竞赛中形成学习能力。
在学习《制作作文选――制作正文》时,教师给出具体操作指令,让各个小组展开竞赛式操作:设定多篇作文进行合并,并插入分隔符,修改文稿,最先完成正确操作的小组为优胜者。学生听说要展开小组竞赛活动,显得非常兴奋,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互动学习之中。在成果展示阶段,很多小组都以接近水平完成任务,学习效果非常明显。教师设计竞赛式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参与热情。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形成的主观能动力量是强大的,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
三、强化师生互动,升级学生认知体系
新课改倡导课堂教学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意识。为提升课堂自主学习维度,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还要和学生展开有效互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为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打下基础。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基本形式,在互动因素构成中,教师是主导因素,应该发挥主动作用。为提升师生互动品质,教师需要对互动形式、互动内容、互动时机进行科学设计和整合,适时投放、适时启动、适时组织,这样才能形成学习契机。
在学习《精彩的多媒体世界》时,为让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的构成元素,教师先选择两个多媒体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进行对比,分别说说多媒体作品的特点。教师启发学生:这样漂亮的多媒体作品是怎样制作成功的呢?如果我们亲自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该如何操作呢?学生学习兴趣被点燃,都想尽快投入到操作中。教师给出几种制作多媒体作品工具:基于网页形式的制作工具、基于时间线的制作工具、基于流程图的制作工具、基于程序语言的制作工具。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学生跟进学习操作。由于师生互动操作顺畅,课堂学习效果明显,学生很快掌握了操作要领,成功制作多媒体作品。
具有良好的科学与技术素养,是我们这个时代对每一个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总目标进行清晰界定,也为课堂教学指明方向。在课堂教学设计优化时,教师要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学生学习实际进行学情调研,这样才能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新策略,提升学习效果,形成重要的学习支撑。
参考文献:
导;情境;演示操作;点评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3―0116―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探究内容上,要注意体现探究意识和探究思维;在化学知识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原理,形成探究结论;在探究技能成长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相关实验仪器,明晰操作规范要求,形成完整实验探究报告。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崭新变化,教师如何科学创设教学情境、提供适宜演示操作、展开多元个性化点评,激活学生探究思维,形成探究认知,这是教师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一、创设提问情境,激活学生探究思维
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种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探究思维。因此,教师要对教材学习内容展开深度解析,探索教学规律,全面展开教情研究,形成教学引导问题。教师还要对学生学习实际进行深度调研,掌握学生学习认知特征,明确学生学习规律,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引导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探究品质。教师利用实际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要注意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效益展开综合考量,要着重体现一个“导”字。教师不需要一味讲解,要用问题进行诱导,或者是让学生在探究中提出问题、展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导”的有效融合。
例,在学习《社会生活与化学》相关内容时,教师设计“化学探究”活动:根据生活经历,寻找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探究气氛比较浓烈。教师巡视发现,很多学生列举的生活现象并不属于化学范畴,便给出问题提示:随着科学的进步,化学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人们饮食中有哪些化学现象呢?现代社会生活中,白色污染成为重要环保治理顽疾,这白色污染中有化学现象吗?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要接触水、电、气等,这里面是不是要设计化学变化呢?学生根据教师提问重新调整思路,探究活动顺利启动。在成果展示时,学生表现优异,探究效果显著。
二、提供演示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推演
“化学探究”体现实践操作性特点,学生对相P探究操作仪器不是很熟悉,对探究操作程序也缺少了解,教师要针对学生认知特点进行示范操作演示,给学生讲清操作要领,帮助学生建立操作意识。特别是对操作安全进行重点强调,确保探究实践操作在安全基础上展开。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对一些实验操作探究进行模拟展示。学生可以从多媒体展示中探究认知。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对学生认知基础和技能基础有全面掌控。在教学示范操作展示时,给予不同学生群体以不同操作解读。在《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时,教师先让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知识:氧气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以及铁、木炭、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对实验室制取氧气需要药品、仪器、操作条件、操作程序进行熟悉。教师开始制取氧气演示操作,从仪器、药品准备开始,教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学生根据教师演示做好笔记,教师操作完成之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跟进辅导,纠正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因为教师演示操作比较到位,学生参与的实验操作非常成功。
[关键词]桂花果实;提取;分离;结构鉴定
[收稿日期]2013-08-22
[基金项目]安徽新华学院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建设项目(zdfcx201103)
[通信作者]*张国升,教授,Tel:13865515859,E-mail:
[作者简介]尹伟,讲师,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研究,E-mail: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为木犀科Oleaceae木犀属植物,原产于中国西南部,其果实呈长卵形或椭圆形状、长1.5~2.0 cm,直径0.7~0.9 cm;表面棕色或紫棕色,有隆起的不规则肉状皱纹,基部有果柄痕,有时可见细果柄及皿状宿萼。《本草纲目》记载:桂花籽,味甘、辛,性温,能暖胃、益胃、驱寒。同时亦有研究报道桂花具有疏肝理气、祛痰止咳和顺肺开胃的功效[1]。目前,对桂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桂花精油方面,而其他成分的报道较少[2],对桂花果实的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报道。为寻找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完善木犀科植物的药用价值,同时为综合利用桂花资源及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本文对桂花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材料
熔点由四川大学科学仪器厂生产的XTC-1型显微熔点仪测定;质谱由英国Micromass公司产VG Auto-Spec-3000质谱仪测定;1H,13C-NMR用Bruker DRX-500 MHz超导核磁共振仪测定,TMS为内标;制备型MPLC仪器为Büchi公司生产( Büchifraction collector C-660,Büchi pump module C-605 and manager C-615);HPLC为Agilent 1100,Zorbax SB-C-18 column(4.6 mm×150 mm,5 μm);Sephadex LH-20为瑞士AmershanBiosciences公司生产;柱色谱硅胶和GF254TLC预制板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显色方法为254,365 nm荧光、10%硫酸乙醇溶液和硫酸香草醛溶液处理后加热显色、硫酸铜丙酮显色及碘蒸气显色。
桂花O. fragrans,采自安徽新华学院校内,由安徽新华学院刘金旗教授鉴定。
2提取与分离
干燥桂花果实(约4.0 kg)用95%乙醇(5×8 L)提取,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加水悬浮,分别用石油醚(5×4 L)、乙酸乙酯(5×4 L)和正丁醇(5×4 L)依次萃取,减压浓缩得浸膏(石油醚部分)25.2 g、(乙酸乙酯部分)18.2 g和(正丁醇部分)163.5 g。乙酸乙酯部分经硅胶柱色谱(氯仿-甲醇,10∶0,98∶2,95∶5,90∶10,80∶20,50∶50),得6个部分(A~F)。
组分B(氯仿-甲醇 98∶2洗脱部分),减压浓缩得深黄色的油状物,经多次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丙酮 9∶1~6∶4,石油醚-乙酸乙酯 8∶2~5∶5),最后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纯化(氯仿-甲醇 1∶1),最终得到化合物1(7.7 mg),3(8.9 mg),5(10.3 mg),21(9.6 mg)。
将组分C经反相硅胶柱色谱分为C1和C2 2个亚组分,C1经凝胶柱(氯仿-甲醇 1∶1)纯化和硅胶色谱柱(石油醚-丙酮 8∶2~4∶6)得到化合物2(12.6 mg),4(13.3 mg),8(9.7 mg),16(10.9 mg),22(11.4 mg)。
C2经中压制备(MPLC)(40%~100%乙腈,1 mL・min-1)和凝胶柱(氯仿-甲醇 1∶1)纯化分别得到化合物9(12.0 mg),13(11.6 mg),14(17.5 mg),7(12.3 mg),23(15.4 mg)。
将D组分经过硅胶柱色谱(氯仿-甲醇 9∶1~6∶4),利用中压制备(MPLC)(40%~100%乙腈, 1 mL・min-1)得化合物11(11.7 mg),15(13.8 mg)。
E组分分别通过中压制备(MPLC)(40%~100%乙腈,1 mL・min-1)和HPLC(20%~100%乙腈,1 mL・min-1)分析、HPLC(30%~100%乙腈,1 mL・min-1)制备得到化合物6(14.0 mg),10(15.3 mg),18(9.7 mg)。
将F部分通过硅胶柱(石油醚-乙酸乙酯 6∶1~1∶1)洗脱,Sephadex LH-20凝胶柱纯化(氯仿-甲醇 1∶1)得化合物17(7.9 mg),20(13.4 mg),19(12.9 mg),12(13.4 mg)。
3结构解析
化合物1白色粉末(氯仿-甲醇);1H-NMR(CD3OD,500 MHz)δ:7.55(1H,ddd,J=8.1,5.1,0.9 Hz,H-5),8.30(1H,ddd,J=8.1,2.0,1.7 Hz,H-4),8.69(1H,dd,J=5.1,1.5 Hz,H-6),9.02(1H,br d, J =1.8 Hz,H-2);13C-NMR(CD3OD,125 MHz)δ:152.9(d,C-2),131.5(s,C-3),137.4(d,C-4),125.2(d,C-5),149.6(d,C-6),169.9(-CONH2)。上述数据与文献[3]报道尼克酰胺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2无色针晶(甲醇);EI-MS m/z 182(M+・);1H-NMR(D2O,500 MHz)δ:3.51(2H,dd,J=11.8,6.1 Hz,H-1a,6a),3.60(4H,m,H-2~5),3.72(2H,dd,J=11.7,2.5 Hz,H-1b,6b);13C-NMR(D2O,125 MHz)δ:66.0(t,C-1,6),72.1(d,C-2,5),73.6(d,C-3,4)。以上数据与文献[4]报道D-阿洛醇的数据相一致。
化合物3淡黄色油状物;1H-NMR(acetone-d6,500 MHz)δ:6.53(1H,d,J=3.4 Hz,H-3),7.27(1H,d,J=3.3 Hz,H-4),9.54(1H,s,H-6),4.73(2H,s,H-7);13C-NMR(acetone-d6,125 MHz)δ:162.6(s, C-2),110.21(d,C-3),123.3(d,C-4),153.6(s,C-5),177.4(s,C-6),57.6(t,C-7)。以上数据与文献[5]报道5-羟甲基-2-呋喃甲醛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4无色晶体(氯仿);mp 260~261 ℃;EI-MS m/z 498.8(M+・);1H-NMR(CDCl3,500 MHz)δ:5.32(1H,t,J=4.6 Hz,H-12),4.53(1H,d,J=10.1 Hz,H-3),2.86(1H,dd,J=7.7,3.5 Hz,H-18),2.08(3H,s,-OMe),1.16(3H,s,H-27),0.96(3H,s,H-25),0.94(3H,s,H-30),0.93(3H,s,H-29),0.88(3H,s,H-24),0.87(3H,s,H-23),0.78(3H,s,H-26);13C-NMR(CDCl3,125 MHz)δ:38.4(t,C-1),22.6(t,C-2),81.0(d,C-3),37.9(s,C-4),55.5(t,C-5),18.3(t,C-6),33.9(t,C-7),39.4(s,C-8),47.7(d,C-9),37.8(s,C-10),23.7(t,C-11),122.7(d,C-12),143.8(s,C-13),41.8(s,C-14),32.8(t,C-15),23.8(t,C-16),46.6(s,C-17),41.1(d,C-18),45.9(t,C-19),30.8(s,C-20),32.7(t,C-21),27.8(t,C-22),28.1(q,C-23),16.7(q,C-24),15.6(q,C-25),17.2(q,C-26),26.0(q,C-27),183.3(-COOH,C-28),33.2(q,C-29),23.7(q,C-30),171.2(-COCH3),21.4(-OMe)。以上数据与参考文献[6]报道乙酰氧基齐墩果酸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5白色固体(氯仿-甲醇);1H-NMR(CDCl3,500 MHz)δ:7.85(1H,d,J=8.3 Hz,H-2,6),6.84(1H,dd,J=8.5,2.3 Hz,H-3,5),7.71(1H,m,H-4);13C-NMR(CDCl3,125 MHz)δ:172.4(s,-COOH),133.6(d,C-3,5),129.9(d,C-2,6),131.4(s,C-1),134.2(s,C-4)。以上数据与文献[7]报道苯甲酸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6无色针晶(氯仿-甲醇);EI-MS m/z 396(M+・)(5),381(2),353(3),298(13);1H-NMR(CDCl3,500 MHz)δ:0.58(3H,s,H-18),0.83(3H,d,J=6.5 Hz,H-26),0.85(3H,d,J=6.4 Hz,H-27),0.90(3H,d,J=6.9 Hz,H-28),1.02(3H,s,H-19),1.00(3H,d,J=6.1 Hz,H-21),5.13(1H,dd,J=15.2,7.4 Hz,H-22),5.16(1H,m,H-7),5.22(1H,dd,J=15.2,7.0 Hz,H-23);13C-NMR(CDCl3,125 MHz)δ:38.6(t,C-1),38.0(t,C-2),212.1(s,C-3),44.1(t,C-4),42.5(d,C-5),30.1(t,C-6),117.2(d,C-7),139.3(s,C-8),48.7(d,C-9),34.3(s,C-10),21.6(t,C-11),39.2(t,C-12),43.1(s,C-13),55.1(d,C-14),22.8(t,C-15),28.2(t,C-16),55.8(d,C-17),12.0(q,C-18),12.3(q,C-19),40.4(d,C-20),21.2(q,C-21),135.5(d,C-22),131.8(d,C-23),42.6(d,C-24),33.2(d,C-25),19.5(q,C-26),19.8(q,C-27),17.5(q,C-28)。上述数据与文献[7]报道的麦角甾-7,22-二烯-3-酮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7白色针晶(氯仿-甲醇);EI-MS m/z 414(M+・)(100),396(59),381(44),329(51),303(60),273(40),255(40),231(21),213(41),173(23);1H-NMR(CDCl3,500 MHz)δ:5.30(1H,br d,J=5.2 Hz,H-6),3.49(1H,m,H-3),0.64(3H,s,H-18),1.01(3H,s,H-19),0.91(3H,d,J=8.1 Hz,H-21),0.83( 3H,d,J=7.5 Hz,H-26),0.81(3 H,d,J=7.5 Hz,H-27),0.84(3 H,t,J=8.1 Hz,H-29);13C-NMR(CDCl3,125 MHz)δ:37.4(t,C-1),31.6(t,C-2),71.7(d,C-3),42.3(t,C-4),140.7(s,C-5),121.6(d,C-6),32.1(t,C-7),32.0(d,C-8),50.3(d,C-9),36.5(s,C-10),21.2(t,C-11),39.8(t,C-12),42.3(s,C-13),56.7(d,C-14),24.2(t,C-15),28.2(t,C-16),56.1(d,C-17),11.8(q,C-18),19.2(q,C-19),36.1(d,C-20),18.7(q,C-21),34.1(t,C-22),26.2(t,C-23),46.1(d,C-24),29.4(d,C-25),19.7(q,C-26),19.5(q,C-27),23.3(t,C-28),12.1(q,C-29)。以上数据与文献[5]报道的β-谷甾醇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8白色粉末(氯仿-甲醇);EI-MS m/z 214(M+・)(1),166(50),136(100);1H-NMR(acetone-d6,500 MHz)δ:3.86(1H,m,H-1a),3.79(1H,m,H-1b),3.92(1H,m,H-3a),3.88(1H,m,H-3b),2.99(1H,m,H-4),3.36(1H,m,H-5),5.43(1H,d,J=7.7 Hz,H-6),5.85(1H,br s,H-7),2.99(1H,m,H-9),4.73(1H,m,H-10a),4.21(1H,m,H-10b);13C-NMR(acetone-d6,125 MHz)δ:60.9(t,C-1),62.9(t,C-3),45.8(d,C-4),44.1(d,C-5),88.4(d,C-6),125.2(d,C-7),153.5(s,C-8),48.5(d,C-9),60.6(t,C-10),181.1(s,C-11)。以上数据与文献[8]报道的borreriagenin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9无色针晶(氯仿-甲醇);EI-MS m/z 430(M+・),412 [M-H2O]+(35),394[M-2H2O]+(37),379(65),376 [M-3H2O]+(15),269(33),251(62),69(100);mp 253~255 ℃;1H-NMR(pyridine-d5,500 MHz)δ:5.75(1H,s,H-7),5.23(1H,dd,J=15.4,7.3 Hz,H-23),5.17(1H,dd,J=15.4,8.4 Hz,H-22),4.85(1H,m,H-3),4.33(1H,br d,J=4.9 Hz,H-6),1.53(3H,s,H-19),1.08(3H,d,J=6.5 Hz,H-21),0.95(3H,d,J=6.9 Hz,H-28),0.86(3H,d,J=6.8 Hz,H-27),0.85(3H,d,J=6.8 Hz,H-26),0.68(3H,s,H-18);13C-NMR(pyridine-d5,125 MHz)δ:33.9(t,C-1),32.7(t,C-2),67.7(d,C-3),42.1(t,C-4),76.6(s,C-5),74.4(d,C-6),120.6(d,C-7),141.7(s,C-8),43.9(d,C-9),38.2(s,C-10),22.5(t,C-11),40.2(t,C-12),43.8(s,C-13),55.3(d,C-14),23.6(t,C-15),28.3(t,C-16),56.6(d,C-17),12.4(q,C-18),18.9(q,C-19),40.8(d,C-20),21.5(q,C-21),136.3(d,C-22),132.6(d,C-23),43.1(d,C-24),33.2(d,C-25),19.8(q,C-26),20.2(q, C-27),17.7(q,C-28)。以上数据与文献[9]报道的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10淡黄色固体(甲醇);1H-NMR(CD3OD,500 MHz)δ:3.73(1H,dd,J=5.3,11.8 Hz,H-3a),3.86(1H,dd,J=4.1,11.6 Hz,H-3b),3.91(3H,s,-OMe),5.12(1H,dd,J=3.8,5.2 Hz,H-2),6.86(1H,d,J=8.3 Hz,H-5′),7.56(1H,br s,H-2′),7.58(1H,dd,J=2.1,8.6 Hz,H-6′);13C-NMR(CD3OD,125 MHz)δ:56.6(q,3′-OMe),66.4(t,C-3),75.6(t,C-2),112.7(d,C-2′),116.2(d,C-5′),125.4(s,C-1′),125.5(d,C-6′),149.6(s,C-3′),154.7(d,-4′),199.7(d,C-1)。以上数据与文献[10]报道C-veratroylglycol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11褐色针状晶体(甲醇);ESI-MS m/z 337 [M+Na]+;1H-NMR(CD3OD,500 MHz)δ:7.79(1H, t,J=1.1,7.6,8.0 Hz,H-7),7.56(1H,t,J=7.1,7.6 Hz,H-6),7.42(1H,d,J=8.6 Hz,H-4),7.15(1H,t,J=7.6,15.1 Hz,H-5),4.91(1H,d,J=7.6 Hz,H-1′),3.94(1H,m,H-6′),3.92(3H,s,-OMe),3.75(1H,m,H-6′),3.55(1H,m,H-2′),3.53(1H,m,H-3′),3.51(1H,m,H-4′),3.45(1H,m,H-5′);13C-NMR(CD3OD,125 MHz)δ:168.7(s,-COOH),158.9(s,C-1),135.3(d,C-4),132.2(d,C-6),123.8(C-5),122.5(d,C-2),119.2(d,C-3),104.2(d,C-1′),78.6(d,C-5′),77.7(d,C-3′),75.1(d,C-2′),71.4(d,C-4′),62.7(d,C-6′),53.0(q,-OMe)。以上数据与参考文献[11]报道methyl-2-O-β-glucopyranosylbenzoate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12白色无定型粉末(氯仿-甲醇);ESI-MS m/z 285 [M+H]+;1H-NMR(pyridine-d5,500 MHz)δ:8.23(1H,s,H-2),8.50(1H,d,J=8.6 Hz,H-5),7.38(1H,dd,J=8.6,2.1 Hz,H-6),7.16(1H,d,J=2.1 Hz,H-8),7.61(1H,d,J=2.0 Hz,H-2′),7.33(1H,d,J=8.1 Hz,H-2′),7.26(1H,dd,J=8.6,2.0 Hz,H-6′),3.82(3H,s,-OMe);13C-NMR(pyridine-d5,125 MHz)δ:152.8(d,C-2),124.2(s,C-3),175.8(s,C-4),128.3(d,C-5),116.0(d,C-7),164.2(s,C-10),125.1(s,C-1′),116.5(d,C-2′),148.5(s,C-3′),146.7(s,C-4′),114.1(d,C-5′),122.6(d,C-6′),56.0(q,-OMe)。以上数据与参与文献[12]报道3′,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13针状晶体(氯仿-甲醇);EI-MS m/z 163 [M+H]+;1H-NMR(pyridine-d5,500 MHz)δ:7.71(1H,d,J=9.6 Hz,H-1),6.27(1H,d,J=9.6 Hz,H-2),7.01(1H,d,J=2.1 Hz,H-6),7.11(1H,t,J=9.1,2.0 Hz,H-8),7.41(1H,d,J=9.6 Hz,H-9);13C-NMR(pyridine-d5,125 MHz)δ:144.2(d,C-1),113.9(d,C-2),161.2(s,C-3),156.6(d,C-5),103.2(s,C-6),162.9(d,C-7),111.9(d,C-8),129.8(s,C-9),111.8(s,C-10)。以上数据与参考文献[12]报道7-羟基香豆素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14无色晶体(甲醇);mp 161~163 ℃;1H-NMR(CD3OD,500 MHz)δ:7.57(1H,d,J=16.0 Hz,H-7),7.04(1H,d,J=1.9 Hz,H-2),6.94(1H,dd,J=8.3,1.9 Hz,H-7),6.78(1H,d,J=8.3 Hz,H-5),6.29(1H,d,J=16.0 Hz,H-8),3.75(3H,s,-OMe);13C-NMR(CD3OD,125 MHz)δ:127.7(s,C-1),114.9(d,C-2),146.9(s,C-3),149.7(s,C-4),115.2(d,C-5),123.0(d,C-6),147.0(d,C-7),116.6(d,C-8),169.9(s,C-9),52.1(q,-OMe)。以上数据与参考文献[13]报道咖啡酸甲酯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15白色粉末(氯仿-甲醇);1H-NMR(CDCl3,500 MHz)δ:0.76(3H,s,H-23),0.78(3H,s,H-24),0.91(3H,s,H-25),0.92(3H,s,H-26),0.94(3H,s,H-27),1.01(3H,s,H-29),1.14(3H,s,H-30),2.80(1H,m,H-18),3.21(1H,m,H-3),5.27(1H,br s,H-12);13C-NMR(CDCl3,125 MHz)δ:38.3(t,C-1),26.9(t,C-2),78.4(d,C-3),38.5(s,C-4),55.1(d,C-5),18.1(t,C-6),32.5(t,C-7),39.1(s,C-8),47.5(d,C-9),36.8(s,C-10),22.8(t,C-11),122.1(d,C-12),143.7(s,C-13),41.1(s,C-14),27.4(t,C-15),23.1(t,C-16),46.1(s,C-17),41.1(d,C-18),45.8(t,C-19),30.3(s,C-20),33.5(t,C-21),32.3(t,C-22),27.7(q,C-23),15.0(q,C-24),15.3(q,C-25),16.5(q,C-26),25.6(q,C-27),180.4(s,-COOH),32.7(q,C-29),23.2(q,C-30)。以上数据于文献[14]报道齐墩果酸数据一致。
化合物16无色粉末(氯仿-甲醇);EI-MS m/z 342(M+・)(25),192(100),175(15),135(10);1H-NMR(CDCl3,500 MHz)δ:6.76~6.93(6H,m,Ar-H),4.63(1H,d,J=9.3 Hz,H-7),5.38(1H,d,J=4.3 Hz,H-7′),2.41~2.49(2H,m,H-8,8′),0.98(3H,d,J=6.3 Hz,H-9),0.57(3H,d,J=6.5 Hz,H-9′),5.94(2H,s,-OCH2O-);13C-NMR(CDCl3,125 MHz)δ:134.9(s,C-1),106.5(d,C-2),147.5(s,C-3),146.6(s,C-4),107.9(d,C-5),119.5(d,C-6),85.7(d,C-7),47.4(d,C-8),11.8(q,C-9),134.7(s,C-1′),108.4(d,C-2′),145.1(s,C-3′),146.3(s,C-4′),114.0(d,C-5′),119.0(d,C-6′),84.7(d,C-7′),43.4(d,C-8′),9.5(q,C-9′),100.8(t,-OCH2O-),55.9(q,-OMe)。以上数据与参考文献[15]报道(-)-襄五脂素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17无色油状物;EI-MS m/z 222(M+・)(100),207(26),177(35);1H-NMR(CDCl3,500 MHz)δ:6.34(1H,s,H-6),6.00(1H,m,H-8),5.87(2H,s,-OCH2O-),5.02(2H,m,H-3′),3.97(3H,s,-OMe),3.74(3H,s,-OMe),3.29(2H,d,J=6.6 Hz,H-1′);13C-NMR(CDCl3,125 MHz)δ:126.1(d,,C-1),135.7(s,C-2),137.8(s,C-3),144.4(s,C-4),144.1(s,C-5),102.5(s,C-6),33.5(t,C-1′),137.6(d,C-2′),115.8(t,C-3′),101.3(t,-OCH2O-),61.4(q,-OMe),59.7(q,-OCH3)。以上数据与参考文献[16]报道的莳萝油脑数据一致。
化合物18白色粉末(氯仿-甲醇);1H-NMR(pyridine-d5,500 MHz)δ:4.62(1H,m,H-3),2.85(1H,m,H-4α),5.93(1H,br s,H-7),2.96(1H,br t,J=8.7 Hz,H-14),0.66(3H,s,H-18),1.15(3H,s,H-19),1.06(3H,d,J=6.4 Hz,H-21),5.21(1H,dd,J=15.3,8.5 Hz,H-22),5.28(1H,dd,J=15.4,7.8 Hz,H-23),0.87(3H,d,J=7.2 Hz,H-26),0.87(3H,d,J=6.8 Hz,H-27),1.00(3H,d,J=6.8 Hz,H-28),8.56(1H,s,5-OH),6.32(1H,br s,9-OH);13C-NMR(pyridine-d5,125 MHz)δ:26.6(t,C-1),31.8(t,C-2),66.8(d,C-3),38.5(t,C-4),79.9(s,C-5),199.3(s,C-6),120.4(d,C-7),164.3(s,C-8),75.5(s,C-9),42.4(s,C-10),29.3(t,C-11),35.6(t,C-12),45.5(s,C-13),52.3(d,C-14),22.9(t,C-15),28.4(t,C-16),56.3(d,C-17),12.6(q,C-18),20.4(q,C-19),40.8(d,C-20),21.4(q,C-21),136.4(d,C-22),132.3(d,C-23),43.4(d,C-24),33.2(d,C-25),19.8(q,C-26),20.5(q,C-27),17.9(q,C-28)。上述数据与文献[4]报道3β,5α,9α-三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19白色粉末(氯仿-甲醇);1H-NMR(CD3OD,500 MHz)δ:0.80(3H,s,H-23),0.81(3H,s,H-24),0.91(3H,s,H-25),0.95(3H,s,H-26),1.00(3H,s,H-27),1.04(3H,s,H-29),1.16(3H,s,H-30),2.86(1H,m,H-18),3.00(1H,d,J=9.8 Hz,H-3),3.62(1H,m,H-2),5.26(1H,br s,H-12);13C-NMR(CD3OD,125 MHz)δ:48.2(t,C-1),69.7(d,C-2),84.6(d,C-3),40.9(s,C-4),56.8(d, C-5),19.7(t,C-6),33.9(t,C-7),40.6(s,C-8),49.1(d,C-9),39.4(s,C-10),24.2(t,C-11),123.6(d,C-12),145.6(s,C-13),43.4(s,C-14),29.0(t,C-15),24.9(t,C-16),47.8(s,C-17),42.9(d,C-18),47.5(t,C-19),31.7(s,C-20),34.8(t,C-21),34.0(t,C-22),29.4(q,C-23),17.9(q,C-24),17.3(q,C-25),17.5(q,C-26),26.7(q,C-27),180.9(s,-COOH),33.9(q,C-29),23.9(q,C-30)。以上数据于文献[17]报道2α-羟基齐墩果酸的数据一致。
[关键词]《农村发展规划》;科研成果;教学资源;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163 — 02
一、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必要性分析
(一)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缓解和解决课程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需要
随着我国大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瓶颈是生均教学资源不足,其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其形成的表征是:各行业需要的人才招聘难,而大学培养的人才就业难。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快教学资源建设,提高生均教学资源水平,而科研成果是反映学科专业最前沿的知识,若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案例,编入教材,内化为教师的知识,这无疑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有益,同时,也是增加与提高课程教学资源数量与质量的重要途径〔1〕。
(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提高师资质量的需要
课程教师资源是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师资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从而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老师既是一名教师,又是一名研究者。也就是说,高校教师的职责既要教书育人,又要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只有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带到课堂的教学与实践中,对课堂教学知识进行整合,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进而提高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专业教学资源的好坏,而专业教学资源是由各课程教学资源组成的。据魏红(2006)研究,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即大学教师的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总体看,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教学质量显著高于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同样地,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其科研工作也显著地好于教学质量差的教师。可见,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学科与专业水平,从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实现教学创新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科研成果是高校校教师根据学科或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系统研究而形成的新观点或新结论,这种研究是结合学科或专业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创新性研究,一般针对性强,因此,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利于形成专业特色,提高专业竞争力,实现教学创新,同样地,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过程中,教师会将自身的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创新意识等传授给学生,学生不但学到了理论知识,扩大了知识面,改善了知识结构,而且还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索与创新,从而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一)科研成果的特征是转化的基础
科研成果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学术性、教育性和适用性。科研成果的学术性主要体现在其学术价值上,任何科研成果都是教师结合专业发展而进行系统研究形成的新知识,这种新知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科研成果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实现科研成果的教育价值;科研成果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成果使用上,由于科研成果是以针对学科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为选题方向,其研究形成的成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更易转化。可见,科研成果的特征是其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基础。
(二)教师的积极性是转化的内生力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命题,也是高校教师终身的使命,因此身为高校教师应把提高教学质量贯穿于毕生工作之中〔2〕。教师是科研成果的研究者,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过程中,他是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对成果转化率高低起到最重要的影响。从客观现实分析,高校教师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学位层次,都有强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都渴望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同行认可,都期望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转化,这些,正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内生力量。
(三)教学资源的的严重短缺是转化的外生力量
自1999年我国实行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生均教学资源剧激下降已是不辩的事实。而从大学扩招后的人才培养质量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求,这些也已成为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3〕。为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教育问题,上轮大学本科教学评估可以反映出中央政府的重视程度。从上轮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的指标看,反映大学教学资源的指标占据重要的位置与权重,从各高等教学实践看,都十分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分别制定了政策和运行机制,这些,为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了外部的推动力量。
三、案例研究——以《农村发展规划》课程为例
(一)课程简介
《农村发展规划》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在福建农林大学的设置可追朔到1996年农业推广本科专业的设置,也是以专业核心课的身份列到培养计划中。经过5轮的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完善,目前,《农村发展规划》由课堂教学和校外课程实习两部分组成,其中课堂教学60学时(课堂授课48学时,实验课12学时),校外课程实习一周。在48学时的课堂教学中,共介绍14章内容,具体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农村发展规划的主要方法;第四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第五章农村土地总体规划;第六章农村人口与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第七章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第八章农村工业发展规划;第九章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第十章村镇发展规划;第十一章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第十二章农村生态环境规划;第十三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第十四章农村发展规划的实施、监测、评价与反馈。
(二)案由
《农村发展规划》课程做为农业推广专业的核心课,在1996年设置时,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课程教学资源不足,具体表现为:没有合适的教材、实验仪器设备不够、实践基地少以及教师单一等等〔4〕。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结合课程建设,就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进行积极探索。
(三)主要做法
1.以建立科研成果直接向课程教学资源转化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进课堂
根据课程组成员长期从事农村发展规划研究工作的有利条件,在完成委托单位规划任务的同时,有意保留一套完整的规划项目基本资料,提供给每位同学,让同学们再现一个规划过程,由同学们自主完成规划文本后,教师进行讲解与点评,最后把课程组完成的规划最终文本提供给同学,让他们在比较中学习。由于这种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使得本课程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也使得课程教学资源得到不断更新,实现最新成果进课堂的教育理念。
2.以主编国家级教材为抓手,促进科研成果进教材
教材是课程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课程组积极参加《农村发展规划》全国统编教材的建设工作,利用课程组负责人被遴选为该课程的全国统编教材独立主编这个机遇,凝练了一些科研成果编入教材,如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时,我们凝练了8个科研成果编入教材,既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又使得教材具有更加明显的时代性。
3.以构建课程网站为载体,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了促进《农村发展规划》课程教学资源的全国共享,特别是全国各相关院校教师科研成果的交流并有效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提高转化后的教学资源利用效果,课程组从2005年开始创建全国共享的《农村发展规划》课程网站,为全国不同院校相关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一个载体,同时也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效率。
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作,要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首先必须在全校师生中,尤其是教师中形成共识,在提高对转化的必要性认识的基础上,一要转变思想观念,从提高学校教学资源着眼,去从事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二要转变科研目的的观念,牢固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三要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
(二)出台政策,形成制度
为了促进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必须出台各种有利于转化的政策,如出台激励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政策,调动转化的积极性,增加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内生力量,通过出台各种政策,形成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制度。
(三)积极引导,规范程序
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成立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领导机构,积极引导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建立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信息机制和效果评价机制,制定转化的基本程序,共同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有序转化。
(四)营造氛围,形成常态
各院校应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领导机构的领导下,以系或专业或课程为单元,认真制定转化方案,积极营造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氛围,同时,着重落实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各种政策,促进教师自觉形成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习惯。
〔参 考 文 献〕
〔1〕魏红.科研成果与大学教师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2).
〔2〕于晓霞,康学伟.教学型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
全国各地方课题实验学校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人员: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构建以育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推进十二五期间学校文化研究的创新及发展,广泛展示新课改实践中各级教师的教学创新技能和专业发展技能,进一步总结与推广优秀教学经验、教育科研成果,推选一批教学科研模范人才,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定于2011年7月~2012年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11年学校文化研究科研成果评选——“中小学课题实验校优质课及科研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选对象
全国各地相关课题实验学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教育科研人员。
二、参选内容
按照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选自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内容。
1.课堂教学实录、课件:选自现行中小学教材中执教的课堂教学实况录像课,学科不限。参评课题从执教的学科中自选,授课时间为30~40分钟,以光盘形式提交。一件作品一张光盘、无病毒、运行良好。在光盘的开头部分,请填写“参赛作者信息”。
2.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必须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合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鲜明的学科特色,科学准确、语言精炼,有一定的创新性。设计以一个课时为单位。同一作者可报送1~2篇教学设计。文字在2000~3000字,word文档编排。
转贴于
三、论文报送要求
1.论文作者必须是文章的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
2.每人最多报送两篇文章,内容要求:观点鲜明,论述严谨,数据准确,案例典型,文字通顺,理论联系实际。
在历代的教学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一直是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本课题着重研究如何将“挂空挡”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借由资金时间价值和银行还款方式等理论知识去分析研究房贷的选择问题,进而学会尝试将书本中知识应用分析于现实的经济社会中。一旦开启此先河,以后不仅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兴趣将如学习应用类知识一般高涨,更将能使学校的知识都趋于实际化,不再有“学校的知识都是死知识,出了学校就啥用也没有了”的说法。这将是一个空前的进步。
首先,来了解一下财务管理知识中资金时间价值及银行贷款的计息方式:
1.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是资金周转使用后的增值额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现在的一单位货币与未来的一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要节省现在的一单位货币不消费而改在未来消费,则在未来消费时必须有大于一单位的货币可供消费,作为弥补延迟消费的贴水。
更简单的说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同样数额的资金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即资金的增值特性。现在拥有的一定数量的资金,等价于若干年后更大数量的一笔资金;同理,若干年后的一笔资金,折算为现值时要打一折扣。且利率水平越高,若干年后金额越大。
2.银行贷款的计息方式有两种
(1)等额本息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以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
计算公式如下:
(2)等额本金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等额偿还本金,利息随本金逐月递减。
计算公式如下:
其次,来看一份针对本科研项目的调查问卷,这是学生扮作买房者去向昆明两大银行――富滇银行与农业银行咨询买房贷款信息,回来后根据信息所得自行填写的调查问卷,因2015年5月10日,央行降息,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皆下调0.25个百分点,因此自2015年5月10日后重新进行了问卷调查,所有信息皆来自2015年5月10日后,皆是最新数据。
购房贷款情况调查问卷
调查单位:云南工商学院14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
Q1.请填写您所在银行的名称。
Q2.您所在银行放贷的房屋类型有哪几种(可多选):
A.住宅房B.商业用房
Q3.您所在银行对首套房、二套房或多套房的利率政策一致么?
A.一致(请告知一致的利率水平____________)
B.不一致(请跳至Q4)
Q4.请告知您所在银行房贷的最高利率水平和最低利率水平:
(1)首套房下最高利率________;最低利率________。
(2)二套房下最高利率________;最低利率________。
(3)不限套数下最高利率________;最低利率________。
Q5.请告知您所在银行房贷的首付比例情况
(1)首套房下首付比例________;
(2)二套房下首付比例________;
(3)不限套数下首付比例________。
统计问卷后可知:
最后,运用财务管理知识进行选择:
假设100万的房屋,以首套房为例:
1.银行的选择
因首付比例都为最少3成,所以富滇银行和农业银行都可贷70万,但由于昆明住房贷款最高不得超过60万,所以仅可贷60万,若按最高利率取,二者利息相等,选择哪个银行贷款都没差,但若取最低利率水平,则富滇银行利率明显低于农业银行,借助资金时间价值概念,利率水平越高,未来价值越大,意味着付出去的钱越多,因此应该选择富滇银行。
2.还款方式的选择
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30年,仅以30年为例,假设选择了富滇银行的最低利率水平3.96%贷款,则借款人可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或等额本金还款两种还款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还款。
①等额本息还款法:
可得出,30年共还本息和=2850.67*360=1026241.2
②等额本金还款法:
由此可见,每月还款金额递减5.5元,
可得出30年共还本息和=3646.7+3641.2+3635.7+……+(3646.7-359*5.5)=9573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