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9 17:10: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环境保护发展模式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

第1篇

一、引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已于2013年10月正式成立,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这一中国境内的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包括“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战略需要”等内容。但在全球以美国为主导、构建新自由贸易秩序的背景下,为了适应新的挑战,并重新确立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一个关键使命便在于“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也只有进一步地推进各领域改革,将自身置于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进程中去,中国才能从自由贸易和投资所催生的经济效益[1]中获利。就此而言,“上海自贸区”建设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乃是,如何通过提高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程度来推进改革,以及促进发展,自贸区只不过是实现这个过程的一个环节而已。不过,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固然可以给社会经济带来诸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争议的地方,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会不会影响环境的质量,尤其是影响到作为贸易输出国的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质量。

这个问题最初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那时,正值北美诸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在该协定生效后,有学者观察到作为协定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墨西哥的环境质量在自由贸易的推进过程中似乎经历了一个明显下滑的阶段(Grossman and Krueger),[2]由此,经济学界揭开了有关自由贸易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几个重要的效应和结论,包括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污染者天堂效应及假说(PHE和PHH)。时至今日,随着发展中国家内部环境问题的加剧,譬如中国近期爆发大规模的空气污染事件(雾霾),这里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国际贸易上的成因。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审视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站在已经成立的“上海自贸区”的角度,它在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过程中,是否也会对中国的环境质量造成影响?进而,我们是否有可能利用“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来扭转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而改善环境质量,让自贸区服务于建设美丽中国的环境保护目标?

二、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理论与实践

(一)两种相异的意见

1.自由贸易不利于环境保护

有关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目前国际学术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自由贸易不利于环境保护,其理由在于“在不同的环境管制水平下,商品的国际贸易和流动必然会增加环境风险,并危及环境质量”,[3]以及“国际贸易会加速各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譬如象牙的贸易危及大象的生存,出口导向型的中国经济则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热带雨林地区的木材出口则又导致了森林的不可持续发展”,[4]由此,这个观点认为自由贸易对于环境质量的最大影响在于,为了在自由贸易中获得更大的竞争力,各国会倾向于削弱其环境规制水平,进而令其环境加速恶化,这个过程被归纳为“向底线竞争”(Race to the bottom),这里的底线指的便是“环境保护的底线”。

2.自由贸易对环境有改善作用

与上述观点相异的是,推崇自由贸易的经济学家则认为,自由贸易不仅不会恶化贸易国的生态环境,而且还有改善作用,也就是贸易可以产生“收入溢出效应”,令贸易的福利效应扩散到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诸多领域中。具体到自由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环境质量的影响过程,这个观点提出了与前一种观点截然相反的论据,指出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更容易获得清洁的环保技术,以及在愈加严格的环境规制条件下会反过来激励创新,并使得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进程相辅相成。[5]就此而言,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并不是“向底线竞争”,而是“向顶端竞争”(Race to the top)。

上述两种观点各有侧重,都有一定说服力,那么,自由贸易对环境质量究竟有何影响呢?综合各种研究,总体上,自由贸易的环境影响在效应上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6]而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结论,其来源也正是与这三种效应的对比关系有关。第一,当自由贸易的规模效应占主导地位时,它对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就比较大,因为更大规模的经济产出必然占用更多的资源。第二,当自由贸易的技术效应占据主导地位时,自由贸易的环境影响就表现为正效应,其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将提高环境的产出效应和保护程度。第三,当自由贸易的结构效应为主时,其结果则未可知,这是由于自由贸易如强化了一国现有资源禀赋的话,那么在环境规制水平较低时将继续扩大利用低成本的环境资源,从而恶化环境质量,而在环境规制水平较高时,则又会通过提高环境资源的价格,改变其贸易禀赋优势,进而优化环境质量。

从以上三方面的过程可以看出,自由贸易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环境实则取决于哪种效应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说,环境质量与贸易的自由化本身并无或正或负的关系,关键之处在于,我们在自由贸易的推进过程和自贸区的建设过程中,究竟采取何种发展的路径或模式及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是不是扬长避短,主要发挥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各种效应,譬如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等。

(二)发展理念的甄别

1.两种理念:增长至上与绿色治理

从资源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理解,西方在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曾经有过两种主要理念,其一是继续走资源环境密集型的发展道路(称之为A模式),作为最极端的增长至上论,这条道路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已经没有什么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由此,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的环保主义运动催生了第二种发展理念,那就是走“绿色”增长道路(称之为B模式),其中尤以1988年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为代表。此后,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基本上认同这个理念,并切实地采取了各种政策与行动,对本国/本地区进行实实在在的“绿色治理”,并取得显著成效。

到今天,整体上西方国家的环境优于发展中国家,而这样的一个发展模式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条件便是借助于越来越便利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将本国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外转移,同时有限制、有选择地对外输出本国的“绿色清洁资源(即能源资源环境)”(譬如跨地区贸易一体化协议中对特定地区进行贸易品种类的限定)。尽管从结果来看,这似乎是全球化背景下,各种要素参与全球分工后使然,但如果所有的贸易都是真正双向自由流动的话,到目前,发展中国家实则不会接受这么高比例的污染产业,且完全忽略对于清洁产业的引进,而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也不会如此顺利。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便是全球范围内,西方发达国家各种形式自贸区的设定过程中,他们如何通过自贸区的制度和政策设计来强化技术效应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结构效应,逐步修正自身的贸易优势,转而使发展中国家承担资源环境的高成本供给。

2.自贸区模式:负面清单与倒逼机制

一方面,自贸区,顾名思义肯定是提高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程度,让商品和要素通过这个管道真正地在国际市场上流动起来,然后推动本国禀赋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回报,这一点基本上是众所周知的。但这却并非是自贸区的全部内涵,到今天,我们开始研究所谓的“负面清单管理”,这在30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伊始时,是根本不敢做、也不敢想的事情,那时,担心的事情是怕没有外资进来,没有对外贸易可做。然而,30多年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却早就为自贸区设定了为数众多的“负面清单”,对贸易对象和种类进行了诸多的规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进行了一次“资源的扭曲配置”,即在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政策抬高了某些贸易品的成本,而同时又通过“自贸区”的形式来降低其他贸易品的相对成本,从而创造以及凸显出某些贸易品所谓的禀赋优势。

事实上,现在大家都已经明白(或许大部分人还没有真正明白),这样的成本本来应该通过国内的价格信号进行还原,不过,要在国内扭转资源环境等要素的价格信号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譬如需要国会、政府、市场进行反复博弈之后才能成行。而如果通过自贸区负面清单的形式来扮演价格信号的作用,那么就会减少很多的社会博弈成本,同时实现对贸易和投资流向的某种掌控。这便是自贸区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第二重意义所在,也可以将之理解为所谓的“倒逼机制”,只不过,更宽泛的理解是,自贸区倒逼的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等主体,如果政策合理有效的话,它还会直接倒逼“资源环境领域的价格形成”。

就此而言,针对当前已经高度自由流动、并且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的设计中,不仅应该继续执行原先已经出台的各种资源环境保护管制政策,而且还应该对此提高约束,让资源环境要素的流出越来越困难,同时促进这些要素的积极流入。反言之,切忌重复以前的教训,让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产业继续得以在“自由和开放”的名义下透过自贸区这个管道向内涌入。

三、自贸区建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一)适度模式与可持续发展

除了上述A模式和B模式之外,同济大学的诸大建教授还提出了另外的一种发展模式,即C模式,[7]该模式强调的是“适度的”可持续发展,侧重于以扩大经济增量为主要的途径来逐步提高国民经济的绿色性,其实质是建议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走一条“渐进式”的道路,取一个“折中值”,认为环保的步伐不可过急,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相适应,在主要矛盾仍集中于“发展与落后”的时候,不可将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完全转移到资源环境领域上。应该说,这样的一种模式(或理论)比较符合中国1978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经验,那就是以增量改革的方式来逐步消除市场中的扭曲现象,通过增量来解决存量中的结构性矛盾。

不过,问题在于,从国外的实践来看,可持续发展的思潮一旦启蒙,在最初阶段就会表现得极为“激进”,譬如美国,环保主义运动开闸之后,一时之间朝野各界无不以“绿色”来标榜自己,以至于任何领域的政策如果与“环保”相冲突便会遭到抵制,其中便包括“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反过来,也有一些国家,并未真正地启动可持续发展进程,任由资源环境条件继续恶化,最终则基本上都惨淡收场。就目前的情况看,受全球化和信息化等因素刺激,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选择关口,那就是,在资源环境保护问题上,接下来究竟应该是“匀速”前行,还是“加速”前进?

(二)环保诉求与竞争力提高

客观上而言,国内的环保领域看起来很热闹,但在根本上,我们距离“真正的环保主义启蒙”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没有到要区分谁是“深绿”、谁是“浅绿”的阶段,不得不承认的是,仍有很多的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受到增长至上传统思维的束缚,希望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应该围绕经济增长展开,一切工作的评价也都应以GDP为标准,在此背景下,也很难说,上海自贸区的相关改革就没有诸如此类的考虑,即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及相关领域的开放来优化资源配置,引入外部资本,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经济注入新鲜血液,从而继续做大规模。果真如此的话,那自贸区的开建倒是与上述C模式的发展理念比较契合,一方面,让经济继续加速前进,另一方面,资源环境的利用速度则相对减缓,通过此消彼长的渐进方式来化解当前的资源环境困境。

但实际上,从中央的意愿和部署来看,如果自贸区仅仅停留在这样的一个目标和阶段上,这显然无法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调结构、稳增长和促转型”三者中,结构调整显然是重中之重,为此,无论是“五位一体”的发展定位,还是“污染的区域联防联治”,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等,都可以看出中央为了顺应接下来一个阶段里可能出现的新一轮“环保诉求”而在着手开展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果自贸区的发展态势依旧仅仅是促增长的话,那么就会与这样的努力相抵触,也不符合中央的施政意图。

(三)资本高地与一体化发展

自贸区究竟应该如何以自身的发展来辅佐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模式这个目标呢,除了本文第二部分所提的“减负”理念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可能便是,通过自贸区的建设来获得自由贸易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结构效应”,也就是促进要素禀赋的转变,以自贸区吸引资本,推动中国部分区域形成全球性或地区性的“资本高地”,让资本逐渐成为我们新的竞争优势,以更加“廉价”的资本替代相对“便宜”的资源和环境,如此,也可在不强行“减负”(规避污染产业)的情况下,实现社会经济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齐头并进,抑或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基于竞争优势基础意义上的“减负”。其实,这也是为何我们必须要推动金融、贸易、航运等的一体化来对抗外部竞争的关键所在。

四、自贸区如何与“建设美丽中国”协同:政策及展望

(一)自贸区建设与“优化资源配置”路径的打通

从发展模式的选择来看,在上述A、B和C三种路径中,可供我们腾挪的战略空间实际上已经越来越小,即便是走“渐进式可持续发展”的C模式在当下受到了政府的首肯,却也无法再坚持几年,这是因为,如其他国家的经验所表明,环保主义的启蒙和诉求并非会是一种“渐进式”的发展过程,在日益趋紧的环境恶化形势下,物极必反的结果是,极有可能在一夜之间从中央到地方掀起声势浩大的可持续浪潮,目前至少已经有一些迹象在证明这一点,到了那个时候,所有一切提高效率的战略、政策及举措都不得不面对一个挑战,那就是如何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内生性相协同。就协同的根本性问题而言,其关键在于如何在不同政策之间打通“优化资源配置”这个共同点。

如果要从配置效率的角度出发,“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质是优化资源环境的配置状况,直接的表现是将被低估了的资源环境价格还原出来。怎么还原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通过管制来逐步提高它们的使用价格,一直提高到足以将资源环境的质量恢复到正常水平为止。其实相比于欧美的市场经济制度,我们在这方面应该有更大的优势。不过,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不会让环境管制的努力如愿以偿,它会通过自身的力量来抵消政府在环保上的种种努力。譬如,最为典型的便是以“用脚投票”的方式抵制严格执行环境管制的国家和地区,也就是形成所谓的“污染天堂”,即产业向“污染管制较轻,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这也正是,30多年来我们屡治环境而却又无功而返的本质所在。说穿了,就是因为我们的资源环境产品及服务不如欧美发达国家来得贵。体现在全球贸易体系中,便是资源环境要素大规模地从中国流向其他国家,从而造成了内外环境质量的失衡。现在,即便是作为资源环境输入国的欧美发达国家自身都要出台政策来反对环境领域的这种失衡(譬如在各种地区贸易一体化协定中专门规定了环境保护)。

由此,结合“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解决资源环境领域的内外失衡是当务之急。与此同时,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国际贸易是造成这种失衡的原因所在,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在强化内部环境管制的基础上,通过改善贸易条件的努力来扭转失衡。在此,自贸区就应该有所作为。

(二)自贸区改革与“建设美丽中国”诉求的协同

1.解决资源环境领域的失衡

同样,按照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设定“自贸区”的出发点本身就是为了消除内外部的各种区别和失衡,譬如制度成本的内外区别、商品和服务的内外成本区别、资本和技术要素的内外成本区别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总体上而言,在大部分商品、要素上,内部的成本都体现为高于外部的成本,但唯独资源环境领域正好相反。这一点实际上足以给我们为了自贸区发展以及对外多变和双边自贸协定的签订提供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如何在进一步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度、降低贸易投资各种成本的同时,让我们的资源环境成本和价格逐步与国际水平趋同。也就是说,自贸区和自贸协定能否为解决资源环境领域的失衡进行服务?这实则是“自贸区”改革与“建设美丽中国”诉求相协同的最大结合点。

表面上看,似乎很难做到这一点,但实际上,只要存在长期的失衡(成本和价格的不一致),所有的理论都在告诉我们,市场是可以出清这种失衡的。只是问题在于,我们将如何合理地借助于包括自贸区在内的各种方法来改善我们的贸易条件,并为资源环境要素争取更加自由和对等的市场基础。

具体而言,究竟应该如何在自贸区与“建设美丽中国”之间搭建桥梁呢?如果我们可以将自贸区理解为进一步推动自由贸易的某种功能区,那么,这个问题的实质便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并解决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问题。如前文所述,两者之间存在着两难境地,自由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尤其是扩大自由贸易、从而引入全球竞争的结果是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所谓的“向底线竞争”的环境管治和约束的放松和质量的下滑,但这并非是自由贸易给环境领域带来的全部功效,除了以上“恶”的一面之外,自由贸易对于环境还有着积极的一面。

2.带动资源环境利用的效率

对此也有很多理论予以解释,包括通过自由贸易带动经济增长之后,大大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环境基础设施上的投资能力,即提高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自由贸易如果真正实现了要素的自由流动的话,那么,在资源环境要素流出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也会帮助发展中国家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引入环保技术和服务。还有,自由贸易所带动的市场化结果也会从制度层面大大提高发展中国家资源环境利用的效率,即提高环境的生产力。最后,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必将带动“思想”的流动,其中便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念,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长期的环境治理中尤为重要,事实上,包括“可持续发展”本身在内的发展模式和认知其实就与全球市场的建立与扩大不无相关(19世纪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Milton Friedman就曾断言“A free market of goods corresponds to a free market of ideas” (商品的自由市场必将与思想的自由市场相对应))。[8]现在看来,其中所提的Ideas,既包括非商品的“服务”(譬如环境咨询),也包括非商品的“理念及认知”。从中可以看出,尽管处于不利地位中的发展中国家因为自由贸易造成了环境污染,但自由贸易与“建设美丽中国”实则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看到这一点,我们就无法充分利用“再开放”的改革契机来改善我们的环境。

3.配置资源环境保护的要素

落实到自贸区,将来要在进一步开放的格局下保护资源环境,那就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由贸易积极的一面。一方面,要坚持以市场化的原则来配置资源环境要素,也就是取消各种人为压制资源环境价格的政策,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把资源环境要素通过金融、贸易等手段放到国际市场上去流通起来,这对于提高我们国内资源环境要素的利用效率或者生产力是极为必要的,同时也有利于让国际市场的动态性来平衡我们与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要素上的价差;另一方面,更加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通过自贸区来发挥它在引入资源环境服务、技术以及知识和理念上的积极作用,也就是以此进一步来推进我们在可持续发展上的能力建设。如此,那就可以与监管“环境污染排放”的“负面清单管理”相结合,真正发挥出自贸区在“建设美丽中国”中应有的影响和作用。

五、结语

中国(上海)自贸区已经在如期开建。就上海而言,实则已经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发展契机,即既担负起深化全国改革开放的重任,又作为身处改革的第一线,享受改革可能带来的各种红利。对此,除了从金融、经济、贸易、体制等角度来探讨自贸区建设的种种方面之外,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审视的是,自贸区建设究竟有无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某种价值?即,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将会对我们既定的“五位一体”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目标有何影响?

(一)“增量”与“减负”

首要的问题是,上海自贸区建设肩负的是深化改革开发的历史使命,那么这样的一个战略性举措究竟是在做“增量”还是做“减负”。就笔者看来,经历了前面30多年“重量轻质”的快速增长后,时至今日,实际上我们的社会经济积累了众多的“负资产”,其中包括过重的产业结构、低效率的体制机制等等,从而带来了诸如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等后果,这些体现为“负能量”的发展在严重侵蚀着社会经济的机体。在此背景下,其实,继续改革向前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途径已经明了,那就是“减负”,将一些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全面发展的“负资产”清理掉是时候了,无论是“壮士断臂”也好,还是“削骨疗伤”,只要能让整个经济重新轻装上阵的都值得一试,尤其是能够真正让中国在经济结构上消除弊病的方法。应该说,这才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核心所在,也是选择并启动建设上海自贸区的最大背景,如果仅仅是为了重复30多年间所走过的老路,那么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建设自贸区。

(二)“从外向内”与“从内向外”

就此而言,要说自贸区在金融、贸易、产业等等方面的政策是一种改革和开发深化的话,那么,与30年前的改革开放以及10多年前的入世(加入WTO)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后者属于强化“从外向内”的流动性开发,而自贸区的意义则将更多是“从内向外”的流动性开放,说穿了,就是在相对比较封闭(从内向外的封闭)的围墙上,挖一个洞,这个洞的意义不再是所谓的“吸收”,而将是更多的“疏通”,通过这个洞,将内部的“负资产”疏导到外部去,减轻内部的重重负担,即为国民经济“减负”。

(三)“投资饥渴症”与“效率饥渴症”

如果明白了如上这些,那么就很容易真正读懂中央对自贸区设定的政策清单,表面上看,都是在做增量,即从制度上和产业上扫清一些障碍,但如果比对先前的政策,到目前为止,仍看不出这些制度和新增的产业还会对国际市场和资本产生多大的“虹吸”效应。而反过来,通过这些政策,众多的国内资本和产业却可以更加容易地找到一个“外流”的途径,这一点,从政策解读的一个侧面来看,似乎是形成所谓的“倒逼机制”,但从效率的角度来看,实则是在挤压国内经营最为粗放的部门、市场和产业以及资本。如果市场对自贸区的政策形成长期预期的话,那么这样的挤压程度还将逐步提高。换言之,这样的“减负”看起来似乎不利于国内的资本积累和效率改进,但从长期来看,“减负”将可以帮助我们挤掉泡沫,治疗国内的政府和市场以往所形成的“投资饥渴症”,改而转向“效率饥渴症”。就此而言,自贸区建设带来的“减负”效应将有利于我们腾出手来真正地从结构出发来改善环境,提高能效,并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袁志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战略研究[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3.

[2]Grossman,G.M.and A.B.Krueger.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The Mexico-US Free Trade Agreement[M]. P. Garber,MIT Press.1993.

[3]Kevin P. Gallagher.Handbook on Trade and Environment[M].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10.

[4]Copeland,Taylor.Trade, Growth and Environ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42,No.1(2004):7-71.

[5]Porter,van der Linde.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9(1995):97-118.

[6]Nicolas Korves.Is free Trade Good or Bad for the Environment?New Empirical Evidence,Climate Change-Socioeconomic Effects[M].Janeza Trdine Rijeka, Croatia,2011.

第2篇

关键词: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优势;劣势;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8-4864-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8.057

从世界发展规律来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由于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大不相同,刚性化指标势必阻碍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为此,中央“十一五”规划明确了构建主体功能区的总体要求,党的十提出构建“新型城镇化”,打破了传统的“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十二五”规划将主体功能区上升到战略层面,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国土空间开发战略格局。生态保护发展区作为限制开发区域,受限于生态保护的刚性制约,产业转化能力较弱,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探索其扶贫开发与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有机融合,既是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破与创新,也开创了“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对顺利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既定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学界历来关注城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工作,其研究成果主要可分为以下几方面。①高度重视新时期中国城镇化顶层设计工作。“主体功能区”是中国独创,国家“十一五”规划对其基本方向和主要任务进行了详尽阐释,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形成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②结合中国基本国情,丰富主体功能区理论内涵。高国力等[1]通过对中国主体功能区进行研究,指出主体功能区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进行划分;张立[2]通过对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研究认为主体功能区是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杨伟民等[3]在研究主体功能区划时指出人口均衡发展是主体功能区规划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空间均衡理念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化的保障。③完善主体功能区定位。樊杰[4]对主体功能区的开发和保护进行了研究,认为主体功能区是“开发”与“保护”双重功能的复合体,需要配套的法律、合理的规划和政策构成的空间管治制度来保证主体功能区划的定位、实施和协调。④对当前小城镇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苏保忠等[5]、李郇等[6]、朱厚玉[7]在研究小城镇发展现状时对集聚人口能力、产业发展水平、投融资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瓶颈以及相关原因进行探讨;王志章等[8]、魏强[9]、赵小芸[10]、张杰庭[11]在新型小城镇模式探究中,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国外优质小城镇先进经验,对中国小城镇发展现状、转型方向、培育模式进行了多学科视角的路径探索。

1.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尽管没有用“主体功能区”概念,但区域发展、城乡一体化等相关的研究较为成熟,并形成了众多研究成果。①对综合区域发展的研究。Smith等[12]在研究产业及行业分工、级差地租、劳动地域分工以及比较优势时在上述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理论研究,为区域开发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方法基础。Hoover等[13]在研究区域空间演化时,阐明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原理及区域发展的目标、政策与要素供需关系,为区域统筹发展思想的提出奠定了理论依据。②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研究。杜能[14]、韦伯[15]、艾萨德[16]在研究区位理论时,围绕农业区位、工业区位等领域奠定了区位理论的坚实基础,对后来的城乡空间格局、产业集聚、区域网络等级体系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③深入探究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Patrick和Ebenezer[17]研究了功能分区、城市影响区,认为进行城市功能分区是形成现代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理念的起点。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提出中心―结构理论能够为维系城乡关系夯实理论基础。④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提出和完善。继宜居城市思想启蒙者盖迪斯提出区域学说和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学说之后,刘易斯・芒福德提出了“区域整合”的思想,成为小城镇发展相对较成熟的理论。Rogerson[18]深入研究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当今世界形势下的小城镇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学者们的成果或是奠定了理论基础,或是提供了经验借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对于那些发展基础薄弱的生态地区小城镇的研究还较少,并未形成系统。本研究通过对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其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构建面临的形势

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系乌江水系,面积约1.98万km2(图1),总人口约364万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武陵山作为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全市少数民族集聚区,辖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6个区县,各区县经济基础条件、资源禀赋不尽相同。被誉为“重庆之肺”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资源极为丰富,但作为限制开发区域,受限于生态保护的刚性制约,产业转化能力较弱,城镇化发展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1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构建的优势

2.1.1 政策优势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已步入飞速发展时期。2006年11月重庆市提出了“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旨在创造一个具有明显集聚效应的城市群,带动“两翼”(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发展。2013年8月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将渝东南设立为生态保护发展区,提出要对其实行“巩固不取多予”的差异化财政政策,增强财力支持,以加强扶贫开发、引导人口聚集和有序梯度转移。2014年9月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统筹要素资源完善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和《城市发展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14-2020年)》,指出要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思路,针对薄弱环节和短板区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这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重要举措,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未来的高效、包容、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由图2可知,近年来渝东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2.1.2 资源优势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地处武陵山脉,河川纵横,矿藏广布,森林资源富饶,动植物资源种类多种多样,农林牧渔业发展迅猛。秀山县与湖南花垣、贵州松桃被齐称为中国锰矿的“金三角”;酉阳的汞矿储量高达4 800万t,被喻为全国“五朵金花”之一;彭水煤储量2.6亿t,森林覆盖率高达49.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8.3%。此外,渝东南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该地区红色旅游文化浓厚,土家族苗族民俗风情浓郁,乌江画廊、天生三桥、桃花源等自然景观丰富,龚滩古镇、乾隆行宫、龙河岩棺等人文景观众多,壮观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更是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打造特色生态农业基地、能源基地、生态疗养、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2.1.3 区位优势 渝东南地区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盆地东南部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系交汇的盆缘山地,与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相连,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带,充分接受黔中城市群、重庆都市圈辐射作用。随着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完善,武陵山机场建成使用,高速公路与重庆市及周边省市相连形成四通八达的的公路网。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已成为贯穿渝东南、湖南湘西州、贵州铜仁地区,直达“长三角”、“珠三角”,串起沿线众多景区的纽带,对于整合生态资源、助推区域产业提档升级、突破渝东南经济发展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2.2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构建的劣势

2.2.1 经济发展落后,贫困问题凸显 尽管重庆市委制订了加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扶贫开发的财政倾斜机制,但扶贫资金缺口较大,政策与现实需求间存在数字鸿沟。有限的扶贫资金只能满足“撒胡椒面”的现实需求,各县级资金配套能力有限,后续资金难以落实到位;扶贫指标过于刚性化,贫困人口自我脱贫能力弱,代际贫困现象普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很低。2014年重庆统计年鉴表明,2013年重庆全市GDP总量达到126 566 900万元,其中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贡献值占比约6%(图3),脱贫任务艰巨。

2.2.2 产业结构不合理,同质化严重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特色农业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资源型经济特征凸显。例如虽然酉阳县是黄连、银花、天麻等中药材的重要产地,秀山县已建成秀山银花、白术、天冬等中药材基地,且在下属乡镇发展优质粮油、蔬菜、茶叶、猕猴桃、油茶等特色效益农业,但这些基地散落在全区各乡镇,自成一体,产业布局零散混乱,造成了空间布局的“马赛克化”。此外,相邻区域由于所处环境相似,致使彼此产业结构布局大致相同,农产品趋同性偏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种植业效益低,生态产业发展也趋于同质化,没有形成特色产业链,产业规模效应难以施展(图4)。

2.2.3 旅游资源未整合,基础设施保障缺位 虽然近年来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根据2014年重庆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由于历史欠账过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很不协调。对外出境通道匮乏,交通网络规模不足,路网结构不合理,公路等级偏低,公路密度不高。境内公路、铁路运输自成体系,通勤不便,缺乏统一规划,资源难以整合,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碎片化”现象严重。乡镇旅游景点指示不明晰,道路未整修,可进入性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配套设施保障缺位(图5)。

以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整体水平偏低,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仍处于主导地位,休闲度假型产品尚未成熟,旅游淡旺季明显,消费项目偏少、针对性不强、趣味性不足,产品趋同性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旅游市场主体规模不大,民营企业参与不够,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能力不足,旅游业带动功能偏弱。

2.2.4 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城镇化水平偏低 受山地复杂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偏低,城镇体系不完善。以黔江区为例,拥有53.6万人的黔江区虽然作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中惟一的重点开发区和武陵山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但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发展慢、实力弱,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压力大,应有的聚集辐射带动能力弱,区域发展缺乏依托和后劲。城镇间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城镇空间布局受地形和交通限制明显。2013年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在重庆功能区中处于最低位置,比全市城镇化平均水平低23.7%(图6)。

2.2.5 生态环境脆弱,环保任重道远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渝东南地区既是生态敏感区又是生态脆弱区。由于该区域多为坡度大的山地或丘陵,喀斯特地貌广布,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坡陡、土薄、石灰岩层广布,且降雨丰富,致使土壤侵蚀敏感性程度高,石漠化面积达3 725 km2,占该地区国土面积的近20%,占全市石漠化面积的41.6%,植被退化明显,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用地矛盾突出。此外,由于生态补偿标准低,农民保护生态积极性不高,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任务繁重。

3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构建的策略

3.1 完善区域中小城镇体系

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的发展需要各级城镇的支撑,因此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应从现行城镇体系实际出发,建设符合山地特色的城镇体系,完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首先,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应打破地区间、城镇间、城乡间的行政壁垒,增强经济联系,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其次,应从山地对城镇的承受能力、各级城镇产业支撑能力和交通运输条件等现状出发,规划设计规模适度、等级分明的“县城+小城镇+小集镇”的金字塔式城镇规模结构,“集中型”和“分散型”相结合,吸引外商投资开发。最后,激活小城镇活力,统筹城乡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空间。小城镇应以农产品加工和旅游服务等产业为主体,加速非农产业的城镇集聚,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型、加工转化型、资源开发型、综合服务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3.2 突出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要打破各自为阵和地方保护主义,树立整体发展观念和全局意识,通过合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实现资源要素的聚集,由此产生规模效应,拉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根据本地特色和产业发展基础,培育城镇拉力,吸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渐向小城镇聚拢,推动规模集聚与同质行业合作,建设渝东南特色产业集群,打造本地精品,提高特色产业和产品知名度。如石柱以黄连、长毛兔、辣椒、莼菜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秀山县的中药材种植和粮油加工业;酉阳县的绿色蔬菜、中药材、烟草、茶叶、脐橙、荞麦等系列绿色效益产业,“酉州乌羊”、“麻旺鸭”等为代表的特色畜牧养殖;黔江区的烤烟业、珍珠兰茶、大西南牛肉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等。整合资源和产业,培植生态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延伸价值链,做大生态产品基地,实现生态资源变产品,形成规模优势和区域品牌,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改变以地方利益为主导的资源开发模式,整合区域内资源开发企业提高开发规模和技术水平。通过协调区域内资源开发企业的关系,扶持以资源精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实现优势产品的多级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开发效率,增强经济结构转型的内生活力。同时,贯彻“旅游扶贫”理念,充分发挥自然和民俗文化资源优势,整合区域内特色旅游资源,加强与毗邻县的联动,统筹开发旅游商贸项目,打造精品旅游路线。采取“专线(批发商)+平台(组团社)+景区”模式,积极与旅行社对接,建立起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培育全国散客拼团市场,联手周边知名景区,针对不同需求、深度开发多样化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特色行程。同时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以提高在全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促进生态资源转换为生态财富。

3.3 优化交通网络,搭建成果共享平台

交通问题严重制约着渝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应以资源开发为主旨,以跨域连接为取向,切实加快区域内外干线互通,构建起多层次综合通道建设。

1)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多为山地丘陵,地势复杂,交通不便,需完善公路网络。具体而言,区域内需要加大中小城镇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区域内国道、省道等高等级公路的改造;加快乡镇、农村公路建设;完善高速公路、旅游景区公路建设,缔造联接长沙、武汉、重庆、贵阳、南宁等特大城市的3小时旅游经济圈。

2)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为实现信息互通、成果共享,需要完善铁路网络。要加快渝沪高铁、黔张常铁路、恩黔铁路、威遵秀吉铁路等建设进程;实现宜万铁路与渝怀铁路、渝沪高速铁路的接轨;规划张家界-长阳-巴东-利川-石柱-铜仁-怀化-张家界的铁路环线。

3)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与区外经济体实现快速交流,需构建区域航空体系。加快推进仙女山旅游机场、黔江舟白机场、铜仁大兴机场建设以及直升机项目,开辟国内外旅游航线。

3.4 保障生态安全,提高生态供给能力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在发展过程中应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目标,将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的配套与衔接。

1)启动资源摸底统计,建立生态资源账户。各政府主管部门要通力合作大力开展各类“生态财富”摸底统计工作,保持统计口径的权威性和延续性,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和科学性。在做好数据资料统计的同时,有重点、有深度地对调查数据进行开发,建立生态资源账户,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可持续包容发展打下基础。

2)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加强重点区域森林、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持续推进实施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尘沙固土等工程,开展混农林复合型综合治理模式,加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矿山工程治理,确保矿山企业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结合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建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防灾减灾应急系统。

3)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雷霆手段倒逼超标落后产能淘汰,将三高低效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经济效益更高、资源消耗更少、环境污染更低和劳动就业更多的循环经济模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支持绿色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研究所课题组,高国力等.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初步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7(4):3-10.

[2] 张 立.新时期的“小城镇、人战略”――试论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机制[J].城市规划学刊,2012(1):23-32.

[3] 杨伟民,袁喜禄,张耕田,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美好家园――主体功能区战略研究总报告[J].管理世界,2012(10):1-17.

[4] 樊 杰.我国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若干地理科学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学术论文摘要集[C].河南: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2.

[5] 苏保忠,刘俊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如何可持续发展[J].标准生活,2013(3):20.

[6] 李 郇,殷江滨.劳动力回流:小城镇发展的新动力[J].城市规划学刊,2012(2):47-53.

[7] 朱厚玉.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比较借鉴[J].财政研究,2012(12):56-58.

[8] 王志章,孙晗霖.西南地区新型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6(1):74-77.

[9] 魏 强.中国西部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与发展模式研究[J].世界农业,2012(2):82-85.

[10] 赵小芸.国内外旅游小城镇研究综述[J].上海经济研究,2009(8):114-119.

[11] 张杰庭.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模式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2):17-19.

[12] SMITH A,MARSHALL A,ALFRED M,ROBERT T,et al. The role of small town in instability of rural development-Case study of small towns of Babol county in northern Iran[J].Journal of Basic and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2012,2(7):6795-6800.

[13] HOOVER E,CHASE L C,AMSDEN B,et al. Stakeholder engagement in touris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Handbooks of Quality-of-Life,2012:475-490.

[14] 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67-234.

[15] 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5-62.

[16] 沃尔特・艾萨德.区位与空间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9-103.

第3篇

关键词:阿尔山 生态保护 发展型林区

阿尔山林区开发建设七十年来,由于过度的采伐,使得阿尔山林区的可采资源已经到了枯竭的临界点,目前林区的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如何保护好内蒙古大兴安岭绿色资源、修复好北疆生态屏障,笔者认为,全面落实国家及自治区有关生态保护及国有林区改革的意见,深入研究林区森林资源保护的内在规律,正确处理好林区转型发展同生态保护的关系,明确强化林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为林区注入发展的活力,充分分析阿尔山林区现有的生态功能区资源,抓住国家强化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的机遇期,探索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保护发展的有效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坚持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的主要特点及发展目标

立足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阿尔山林区转型发展、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体现以生态为核心、以全员创造为本促进阿尔山林区协调的必由之路;是快速建成小康林区实现美丽的林区梦的必然抉择;是促进阿尔山林区融入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屏障、生态安全战略的客观需要。因此把握和认识目前快速推进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对最大限度地增强阿尔山林区全员职工的责任担当意识,促进广大干部职工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生态资源的新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坚定不移地推进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最终使阿尔山林区走上协调、可持续、绿色发展的新路,就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的生态观,调动起阿尔山林区全员的积极性。

实行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强调,以突出生态核心支撑和绿色发展理论为基础,按照生态优先、保护发展的绿色经济理论搭建起来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当前以阿尔山林区功能区资源为研究对象,以绿发展布局生态产业;以可持续发展保护利用林下生态资源,发展庭院经济;以林区生态建设循环发展为目标发展森林经营项目;以林区生态经济融入区域经济带动林区职工动起来、富起来。

(一)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与传统发展型林区的区别

1.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强调生态保护,核心是生态建设;而传统发展型林区是以林业经济效益发展为重点,核心是经济效益。

2.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是以森林生态为主体功能区内所有资源为管理对象的,追求健康低碳、绿色协调、可持续循环发展;所以,阿尔山林区生态项目发展必须是建立在森林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前提下的林下资源科学合理规划循环开发与利用;只有森林生态资源得到严格管护才能强有力地推进阿尔山林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而森林资源消耗型林业是以林木资源及副产品综合利用为经营对象作为林区发展核心。

3.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一切以生态建设为核心,林区所有产业发展及经济活动必须服从服务于生态保护与建设;而森林资源消耗型林业主要突出效益为先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4.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的自我发展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强调以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保护制度为重点,创建阿尔山林区绿色开发、循环发展新架构,科学制定阿尔山林区森林生态资源循环利用方案,严格森林、湿地、河流等为重点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管护,确保阿尔山林区按照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式发展,倡导绿色生活,发展林区生态文化(森林文化);而资源消耗型林业的自我发展和完善能力相对弱化,没有突出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林区循环发展方针,在资源开发与节约中,把效益放在了优先位置,靠资源消耗支撑林区经济持续发展。

5.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属“五位一体”生态战略体现方式,是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而资源消耗型林区是与产品经济相适应的,属经济利益优先体制下以产品产业型发展为主的模式。

(二)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推进目标

阿尔山林区实施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重点强调生态保护的核心责任,其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传统发展型林区不同,推进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要对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的内涵有一个系统认知,全面理解推进的基础就是生态建设保护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协调发展为努力方向,理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绿色发展的统一关系,把握阿尔山林区生态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保护系统,实现48.3万公顷的阿尔山主体功能区生态保护的全覆盖。

二、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基础

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是以森林生态资源保护、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实施基础的,其理论核心是生态文明的发展与人们生存的基本行为活动需求需要。然而这种现代文明与基本生存活动一定要有一个可以支撑其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只有满足人们和社会需要的生态环境,发展才可以持续;只有在保护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的大前提下,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开展森林经营项目保护开活动,阿尔山林区社会也才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目前阿尔山林区社会的经济发展一定要坚持以森林生态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坚持推进功能区生态系统的生态资源、生态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生态环境的整体持续改善,形成相互联系的林区生态发展新模式。

(一)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是目前林业发展中不断创新完善的实践理论

其发展来源于生态经济学理论,即现在需求阶段林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出现了巨大变化就是森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森林生态系统与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关联关系,得到人们的认知。探讨解决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关系、生存与良好的实践问题迫在眉睫。生态建设保护发展的生态保护发展的经济理论等正是在生态与发展之间矛盾较为突出的现实中逐渐形成的,探索生态保护发展经济理论就是要解答森林生态建设与生态经济绿色发展的同一从属关系,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突破,阐明生态保护是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核心,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是方向,生态产业森林经营是重点,职工庭院经济是林区富余职工安置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是深化国有林区改革、实现和谐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坚持生态保护发展阿尔山林区是实现林区转型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为严峻课题

要想坚持生态保护发展阿尔山林区、实现林区转型发展,就要求林业局按照不同区域资源状况、林地保护条件及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林区入手,全力打造林地区域经济新一体化的体系,保证阿尔山林区功能区生态建设、区域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努力探索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与森林生态保护、发展的新路。

三、建设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需要坚持的原则

建设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需要坚持的原则有:1.生态保护优先与生态产业绿色循环发展的原则;2.优化生态发展项目与坚持森林生态资源保护利用为主体的原则; 3.体现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同步的原则;4.坚持森林生态资源优先保护、森林经营有序发展、林下资源科学利用统筹规划推进的原则;5.坚持培育森林主体资源与生态产业开发及低碳发展并行的原则;6.坚持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与阿尔山地区区域经济融入一体化的原则。

四、建设阿尔山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应把握的重点

实现阿尔山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其核心建设就是要强调森林资源管护网络化,责任目标化;坚定推进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坚持生态产业、绿色经济、森林经营、民生改善项目规划发展;坚持阿尔山林区绿色经济、低碳项目循环发展;坚持突出保护阿尔山林区内森林生态为重点;坚持森林林下资源规划开发;以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坚持生态文明、生态产业、森林经营和林区森林文化四位一体的全位投入为绿色发展目标,通过国家政策支撑、自我发展、自我修复,实现森林资源有效增长、林区经济绿色发展,林区进入低碳、文明富足的生活方式,全方位提升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质量。

五、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推进的主要目标

实现阿尔山生态发展型林区建设的目标,关键是实现林区体制机制及职能的根本转变,一是管理及运行体制从传统的政事企合一体制向政事企分开管办体制转变,二是林区由以木材主体经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粗放管理型向生态保护发展经济林区型转变,促进林区经济可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和林区进步。抓好林区两个转变即可为林区发展生态经济林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推进阿尔山林区生态建设是使阿尔山林区转型发展快速融入阿尔山市区域经济的重要举措,事关阿尔山林区改革事业的成败和林区社会的稳定及职工民生改善的大局,所以林区要按生态保护发展经济林业模式发展林区,按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融入阿尔山市区域经济重点要推进的工作。

(一)以发展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阿尔山林区从以往林区发展旧模式转为森林生态资源保护为主步伐,突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低碳建设体制,实现政事企体制分开。

(二)按国有林区改革发展的整体思路,实现林区的管办分离,生态保护一业为主;生态经济循环发展低碳为主;生态绿色项目规划开发;森林经营项目有序推动;富余职工安置庭院经济发展规范化、结构多元化;生态产业布局科学化;最终形成良好的阿尔山林区森林生态资源有效保护体系,林区经济融入区域经济,自身生态产业活力显著体现。

(三)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深化林区改革理顺管理体制、机制的前提下,努力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强化管护机制,全面提高保护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管护能力,制定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维护阿尔山林区整体利益。

(四)加大阿尔山林区科技投入力度,为有效地开发和引进行业技术成果服务于阿尔山林区的生态建设与保护,服务于森林经营、生态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应用成果在林区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及森林经营项目的推进上的效能。

可见,阿尔山推进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建设必须要坚持突出林区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坚持生态核心,从阿尔山林区现实出发;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协调并进;处理好局部利益全局利益的关系;坚持阿尔山林区发展与阿尔山市区域经济的融合,实现阿尔山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技术一体化是阿尔山林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总目标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王先国.生态经济林业理论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7(05).

[2] 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3] 赵丽芬、江勇主编. 可持续发展战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4篇

关键词:社会建设;环境保护;现状;地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然而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将一些新型的环保技术和理念应用到了其中,这就使得社会环境保护的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满足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要求。下面我们就对环境保护在构件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以及途径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我国环境污染现状

所谓的环境也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天然以及改造的自然环境因素的统称。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在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环境破坏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这样不仅对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还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目前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化学品的污染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化工生产、农药滥用等原因产生的,这就对水体、土壤以及农副产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且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我们发现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化学产品的污染现象十分的严重,这就使得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而且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大气污染十分的严重,尤其是各种废气的排放,这就导致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虽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使得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因此在面对这些环境污染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采用对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解决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第一,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导致人们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死角和盲区;第二,基层环保制剂不够健全,而且大部分读取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缺少执行能力,这就对环境保护有着十分严重的有影响;第三,在我国相关环境保护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其相关的法律规范并没有起到一个良好的约束效果,这就使得环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第四,环保意识宣传力度不够,使得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这就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

二、环境环保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1.提高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通过对各级干部(尤其是具有决策权的领导干部)、人民群众、各类投资商等的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得他们认清环境保护发展形势,逐步转变地区粗放的生产模式和落后的生活方式。清楚地认识到在发展经济、投资项目时,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哪些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积极倡导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地区和农民群众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法律和政策及技术体系。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全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特别是要制订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相关标准、法规,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符合生态要求的施肥和施药技术。

3.建立乡镇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只有重视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建设,充实环保机构的力量,才能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在坚持环境优先原则的前提下,严格环境准入,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的有效管理力度,加大强化对乡镇面源及企业污染点源的治理力度,从而有效制止城市、工矿企业向环境排放“三废”;同时要加强与当地乡镇政府、农业、林业、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充分运用经济、技术等手段,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4.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要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就要加大资金投入,尤其是要加大环保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要着眼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把握好当前国家对环境保护的相关优惠政策,积极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的两级投入制度。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推进环境连片整治,形成村村有举措、户户有行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提倡使用绿色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有效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逐步偿还环保历史欠账。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5.大力发展多模式的生态农业,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发展多模式的生态农业是保护环境的基础。只有使农、林、牧、副、渔生产进入良性循环系统,才能彻底改变资源浪费,废物污染的环境状况。各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可盲目追求单一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要因地制宜、适地发展。走出一条既适合当展要求,又能泽被后代的远大发展道路。发展农作物秸秆还田,杂草、人畜粪便制沼气的废物综合利用型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养鸡、养鱼等养殖型生态农业建设;发展以牧养农、以牧促农型生态农业;构建综合、立体、实用的生态发展构架。

6.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在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的大环境下,及时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掌握当前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另外,我们在对环境进行保护的过程中,也要将一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环保理念应用到其中,进而有效的建设环境污染的现象出现。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本溪市;“十二五”;“十三五”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132072

本溪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宗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重点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切实维护环境安全。目前,从实施效果看,“十二五”规划进展顺利,硕果累累,但同时也暴露一些突出问题。

1 “十二五”回顾

从《本溪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实施评估》上看,目前本溪市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1 大气

减排任务十分繁重,产业以钢铁、冶金、建材等高消耗行业为主,排放总量居高不下;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普及利用率小,煤炭消耗比重过大,导致城区环境空气污染呈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现有企业建厂较早,工艺和设备相对落后和陈旧,技术改造资金不足,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氮氧化物减排面临巨大压力。

1.2 水

国控兴安断面水质受市区生活污水和本钢工业污水影响,未达到规划目标(挥发酚超标);省控细河邱家断面位于参窝水库前,由于接纳南芬和北台地区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未达到规划目标(氨氮及挥发酚超标)[1-3]。

1.3 固体废物

本溪市一般工业固废主要是尾矿渣和粉煤灰,但目前综合利用率低下,提高工业固废利用率的关键在于加强本钢和北钢的管理;危险废物方面,本溪市尚无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危废多为产废单位自行处置,仍处于低水平的综合利用和简单的贮存状态,已成为环境污染和环境事故的一大隐患。

1.4 生态

保护地建设存在的问题:经费不足,且无固定资金来源;一些保护区内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较低,薪材多为山中树木和杂草;尚无配套法律体系,侵占和破坏保护区的现象时有发生。

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一方治理多方破坏,边治理边破坏现象严重。开发建设施工周期长,水土流失严重。大小矿点遍布全市城区,由于采矿规模小、乱、散,加剧了重力侵蚀的发展,强度和极强度的腐蚀有加剧的趋势。

矿产开发存在的问题:占用大量土地,破坏地表植被,产生大量的尾矿等固体废物,诱发地质灾害,对空气、水环境产生污染[4]。

2 “十三五”展望

十有关环保的主题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按照中央及辽宁省统一部署,本溪市“十三五”环境保护发展以两项内容为检验标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以人民群众的客观感受作为检验环保工作的关键标准;生态环境是否安全,以长远发展的环境支撑和保障能力的提升作为检验环保工作的基本标准。 “十三五”时期,对于本溪市是难得的机遇。

2.1 本溪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

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为本溪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2.2 本溪市的环境质量已有明显改善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提高,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先进的企业生产模式在主要工业企业得到落实,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得到了加强。

2.3 本溪市已发展成为资源开发成熟型城市

资源开发处于稳定阶段。本溪市已培育一批资源深加工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支柱型接续替代产业已现雏形,全市经济正由高速扩张期向快速平稳、又好又快发展阶段过渡。

2.4 本溪市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已经形成共识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进展顺利,先后通过了升级验收和复检,全市上下正在为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验收做积极的努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大大提高了全市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为本溪市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形成了强有力的社会基础[5]。

参考文献

[1] 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政办发〔2011〕3号[Z].

[2] 本溪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Z].

[3] 关于印发《本溪市“碧水工程”(太子河流域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Z].

[4] 本溪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实施评估[R].

第6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保护,发展,关系

照目前形势看,国际贸易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一些环保主义者认为,由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导致环境问题日益扩大,应该限制贸易的发展;而一些贸易自由主义者则不这么认为,他们一致认为各国之间只有采取自由贸易,才能更有效的保护环境,随着贸易与投资的不断增长,对环境保护的技术与开发都有益处,而且还能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要努力消除一切贸易壁垒,使贸易更加自由化。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也是日益凸显。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高度重视的热点课题,也是摆在人类发展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刻不容缓。

一、国际环境问题的现状

(一)自由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提出

1,美—墨金枪鱼案例。在东热带太平洋地区,金枪鱼是渔民捕获的主要鱼种之一。这一案例的导火线主要就是因过度捕获金枪鱼而导致的海豚丧命。而海豚在1972年就已经被美国列入国家保护动物。在1990年,美国颁布法令,禁止进口墨西哥金枪鱼和金枪鱼制品。继而引发了1991年墨西哥向关贸总协定(GATT)申诉,其旨在解决墨美金枪鱼的进出口问题。这一事件就是金枪鱼事件。

为了解决这一贸易纠纷,GATT专家小组经过研究讨论。最终认定美国的做法违背了贸易条例,勒令其恢复墨西哥金枪鱼进口,这一结果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风波。

2,海龟/海虾案例。美国为了保护濒危物种海龟,要求捕虾拖网船上必须要装有“海龟驱赶装置”,以有效的保护海龟。且宣布从1996年5月起,在向美国进口时,所有国家都必须能够证明,在海龟栖息地作业的捕虾拖网船上装有“海龟驱赶装置”,并且能够遵守有关法律的规定。在此情况下,1997年,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巴基斯坦四国联合向WTO提出申诉,以期解决美国禁止虾及虾制品的进口的贸易纠纷。有关专家组通过讨论,并听取相关技术专家组的建议之后,判定美国609条没有很好的遵守贸易自由的相关规则,并且不在GATT第20条例外规定的范围内。

关于“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案例不胜枚举,由此引发的贸易纠纷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冲突和机遇并存,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已变得刻不容缓。

二、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国际贸易中的自由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的核心理论。因此,研究国际贸易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也就需要充分了解自由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论为代表。李嘉图对国际贸易学说的发展与推进具有重大的贡献。他主要论证了国际贸易领域经济理论,提出了各国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这一论点的提出,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第二阶段,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论。也称作是新古典阶段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式,此理论是建立在赫克歇尔与俄林为背景提出来的,并且是与生产要素察赋学说理论相违背的。第三阶段,二战后的自由贸易新理论。新要素贸易理论又与前期的一些贸易内容有些出入,突破了前期理论所遇的障碍,并进行了新的内容补充,主要包括人力资本论、技术差距论等关于国际贸易理论优势比较的理论。

(二)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影响。

各国之间的自由化贸易既可以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可以使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可以说其影响是双向的。自由化贸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并不是单方面考虑的,主要包括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国家政策、产业结构等诸多因素。环境委员会与世界贸易组织在会议中达到了共识,他们认为首先要综合考虑各国之间的国情与社会发展的经济、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对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与对环境影响进行相关评估。

1,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

国际贸易发展是建立在贸易自由化理论基础之上的,其对环境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第一,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各国的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环境保护奠定了资金基础。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实际可以看出,在国民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其环境保护的力度会增大,环境污染问题也会相应变少。第二,国际贸易发展提升了各国的环境保护技术和能力。国际贸易量的增大,各种物质产品技术在各个国家间自由的流通,使得最先进的环保技术实现跨国家、跨区域的应用。促进了世界各国的交流和沟通。第三,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提升了环境承载力。如果一个国家本身就资源短缺,那么通过国际贸易就能满足其一般的生产生活资源,该国也不用因为资源短缺问题而对其本国资源进行盲目地开采,从而对保护了本国的生态环境。这也就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了环境承载力。

2,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消极影响。

国际间的贸易自由可以给各国环境起到一定的积极正面保护作用,但从某种特殊情形看,对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也不能忽视。经过研究分析,发现有以下几种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首先,国际贸易作为自由贸易,其中某些产品如果不加限制,势必影响环境。这是因为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某国为减少本国环境污染产品,进而转移到他国生产或处理。目前这种跨国环境污染物的转移在某种程度上是允许的,但这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他国的生态环境。其次,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前提下,各个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不尽相同,也是对环境产生消极影响的重要因素。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各个国家发展程度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与发达国家出口产品不尽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力相对落后,只能原始地低成本地开发本国有限矿产资源,以换取发达国家高额利润的高科技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这种国际贸易中的剪刀差,发达国家赚取了高额利润,这从另一方面又加剧了发展中国对本国环境资源的恶性开发,从而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最后,国际贸易基本上为大宗贸易,运输问题影响环境也在所难免。

第一,国际间货物运输基本分为航空运输和海洋运输,而这两项运输方式是全球消耗石油最多的,而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石油替代品作为这两种运输方式的燃料,如果不加节约,全球石油资源的枯竭势所必然。

第二,国际货物运输途中运输工具所排放的废气和泄漏事件对环境也会产生影响。由于远洋航运与国际航空这种长途运输,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稍有不慎,沿途所产生的泄漏事故将严重污染环境。一句话,很多国家在市场经济自由化思想的影响下,往往只是单纯的追逐本国经济利益,而可能忽视环境成本,没有对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谐进行综合考量,而国际贸易又延续了这种思想,更加不顾环境的和谐发展,这种观念将严重造成全球环境的破坏,对世界环境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3,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晌

环境保护作为当今世界探讨的重要问题,它对国际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它是国际贸易发展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它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进贸易的发展,也能阻碍贸易的发展。

(1)优越的环境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发展的基础。优越的环境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土壤,而环境保护是创造优越环境的强力手段。优越的环境为国际贸易提供大量优质的资源和能源。而环境保护则能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最大化运用。

(2)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中的一些产品产生影响。环境保护将世界很多的珍稀动物和濒危动植物都纳入了保护的范围之内,这将会对国际贸易中的一些产品产生冲击。此外,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人们购买产品的价值取向发生改变,从而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中产品的进出口。

(3)环境保护影响国际贸易政策。近年来,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世界各国改变贸易政策。环境危机的频繁出现激发了人们的环保意识。“绿色贸易壁垒”这一国际贸易政策就是环境保护的产物。

(4)环境保护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格局。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带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环境保护浪潮的影响下,发达国家先后都建立了一套适应于自己发展的环境标准,这套标准一般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很难甚至无法达到。这一环境标准的出台既能有效的保护国内市场,又能较快的占领国外市场。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世界贸易两极分化的格局。

(三)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关系发展的新动向

近年来,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备受关注。其发展的新动向主要可以概括为“绿色壁垒”的产生和发展。“绿色壁垒”是发达国家保护本国市场的常用手段和方法,因此它也是由发达国家制定实施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其本身具有巨大的实践理论价值,它对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但是某些国家假借环境保护的名义实施贸易保护措施,这也会使其转化成消极因素。当前形势下,“绿色壁垒”已经成为了各国发展国际贸易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适应“绿色壁垒”的各项指标,促进本国贸易发展已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课题。

三、贸易自由与环境保护发展难点

(一)激烈的全球竞争机制所造成的困难。

竞争是社会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内在动力,它应当建立在法律、伦理道德规范之下。社会生活中,人类以多种形式展开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竞争,在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下,在关系到切身利益的竞争压力下,竞争者往往置法律道德规范于不顾,不惜牺牲他人、集体、后代的长远利益,赢得眼前利益或竞争的胜利。在这种情况下,失败就意味着被社会的无情淘汰。因此人类由于求生、竞争的本能反应,往往会将压力转嫁给自然环境,以资源的掠夺开发和对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来获取眼前的发展利益。可见,竞争机制的存在是协调环境和贸易的最大障碍之一。

(二)国际社会内部协调的困难。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要实现自然环境和人类协调发展,其国际社会内部协调是十分重要的。当代提出的新型关系,其实际也是以社会内部的积极性为前提的。当今世界,各国由于生产力和科学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在贸易和环境方面的意识也存在很大的分歧。关于环境保护和贸易方面因内部协调困难而举步维艰。

(三)认识和技术障碍。

由于环境与贸易相互作用和其系统的灰色性,人们至今无法完全搞清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这样就不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不利于环保活动的推广。其次,由于技术发展水平和资金的限制,人们缺少足够的清洁生产技术、节约资源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难以有效地实现环境与贸易的协调。

四、贸易自由与环境保护发展出路

经过研究分析,作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发展出路:

(一)建立国际贸易环境成本内化核算体系。

环境成本的内化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才能实现环境成本的内化,如市场手段、行政手段,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多种模式。目前,仅靠市场手段当然是不能实现这一目标的,还必须运用以下一些模式:世界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机制与制度,运用多种行政、经济手段,如国际条约、环境税收、宣言等。多国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在国家联盟中形成统一规定,可以通过直接合作和间接合作来实现多国模式。直接模式如环境标志、环境认证等;间接合作如国际条约、协定等。双边模式:采取双边模式的前提条件是:各国之间难以达到一致意见,某国机制难以达到平衡或者是能力缺乏等,可以通过采取双边模式来维持。单国模式:也就是说在某一个国家单独采取一项适合本国的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如环境目标管制、许可证贸易、财税等,以达到调节本国的环境行为模式。以上说的这四种模式,可以从不同层次解决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实现环境成本的内化。

(二)建立以贸易与环境协定为准则的多边合作机制

要建立该机制,主要应从以下几大方面着手:

1,加强多边合作。

经济学中的很多理论都可以运用到国际贸易与环境中去,如“囧途困境”假设。贸易与环境出现的种种困境,其主要原因是不信任、个人利益为先,所以全球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发达国家的工业都比较成熟,工业化密集,其中很多都是建立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作者认为,发达国家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受益者,也应承担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要发展以发达国家为中心,其他国家区别承担的多边合作机制,以共同推进国际间的合作,加快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目前情况来看,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国际环境合作,如双边合作、多边合作、区域性合作等,这些国际环境合作方式对环境的治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发挥WTO和ISO为主导的国际组织的作用。目前,一些国际组织在环境与贸易中的作用是越来越显著,如WTO、ISO 、UNCSD、OCED、UNEP等国际组织。其中,WTO、ISO这两个国际组织在环境与国际贸易间的作用更具有实用性。因此,要积极发挥WTO与ISO这两个国际组织的主导作用,并且以其他国际组织为辅,共同促进环境成本内化。

3,发展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就目前形式来看,一些非政府组织也开始把目光投向贸易与环境这块,并且引起了高度重视。非政府组织的关注一方面可以很好的促进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合作的,同时也能使国际环境“绿化”不断加强。作为一种补充性资源,跨国非政府在组织的力量在协调环境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4,强化跨国公司的责任和义务。跨国公司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载体。国际贸易活动基本上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但是,它也是环境冲突的主要制造者。它是自然资源的主要开采者,也是有害产品的主要生产和销售者。有些跨国公司为了牟利,它们生产和销售产品往往对环境的危害也是巨大的。今后应当加强舆论监督,树立正面典型;健全环境标准和法规,制裁违规公司,促使跨国公司增强环保意识,转变经营观念,发挥在协调贸易与环境中的积极作用。

(三)构建环境与贸易协调的全球法律和价值伦理体系

当下世界,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深刻的认识到环境问题已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人们的每一次醒悟,对环境的改变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建立全球法律和价值伦理体系是建立国际环境新秩序的主要手段,要通过全球性的国际公约、区域性的国际公约等条约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建立全球社会价值观和伦理体系,加强世界各国的自律能力。用内外两个方面的力量维护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五、结论

简而言之,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要用全新的贸易伙伴关系的眼光看待贸易与环境问题。各国经济增长的指标应当加上环境成本,这也是环境与贸易和谐共存的价值理念。如果忽视环境对贸易反增长作用,而一味地追求贸易量的提升,经济的发展将不可持续,不能真正带来国家的实际效益与国民幸福。为着当代人的和谐发展与后代人的持续发展,各国政府应当把贸易与环境这一新矛盾、新关系处理好,只有这样,未来的全球经济才能迎来更高层次的增长。

参考文献:

[1]王林.金融危机期间我国遭受国际反倾销的特点及原因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02)

[2]李香婷,任健,李芬芬.论国际贸易与中国的环境保护[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03)

[3]李良波.环保时代国际贸易新趋势及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思路[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01)

[4]吴高明,吴晓簿,吴高升,熊吉峰,曹亮.环境壁垒的成因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03)

[5]马伟阳.WTO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和不足[J].焦作大学学报.?2008(01)

[6]安歌军,赵景峰.中国环境保护与贸易促进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J].兰州学刊.?2008(S1)

[7]胡建梅.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创新.2010(01)

[8]李雅倩.论环境标志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潍坊学院学报.2008(03)

[9]闫瑞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发展的建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09)

[10] 赵立民.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趋势的探讨[J].发展研究.2008(02)

[11]段丽娜,马云俊.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相互影响分析[J].辽宁经济.2007(04)

第7篇

【关键词】民间环保;发展现状;问题;未来方向

民间环保组织是保护环境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由环境热爱者自发组织形成,它即为保护环境发挥了作用,也在自身的不断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探讨了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现状,现阶段遇到的困难,并且预测了未来的发展道路,对于更好地发展民间环保组织具有积极意义。

一、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的基本状况及成因

1990年以来,我国民间的环保组织开始自发形成发展,这些建立在非盈利基础之上的环保组织逐渐得到了官方和社会的认可,随着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民间环保组织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自愿投入到其中。中国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中国文化书院绿色分院”,简称自然之友,成立于1994年,是第一家经民政部门认可批准的一家民间环境保护团体。它的成立开辟了民间环保的大门,环保不再只是政府的责任,民众也可以参与到其中来,此后,我国许多省、市、直辖区的民间环保组织开始纷纷成立,民间环保开始有了基本的体系。许多著名的环保组织,如“绿家园”、“绿色江河”、“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等显示出了环保力量的增强以及民间组织的巨大潜力和力量。

二、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特征

1. 从活动的服务对象来看,民间环保组织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光靠政府与一些环保组织力量还不够强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才是无穷的,积极动员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让群众都切身体会到环保的意义,也只有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才会自发的维护环境。

2. 从组织成员构成来看,因为是民间自发组成的团体,所以人员的构成比较广泛,包含里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人士,除了具有环保专业相关背景的专业人才,也有许多学生,企业职工,政府部门的人员等还和其他的一些机构进行了合作,是环保的团体日益扩大,传播力、影响力日益增强。

3. 从组织的具体运作方面来看,多数环保团体宣传活动往往采取现场活动宣传,日常派发传单宣传环保,进行公益演出等各种方式多样性结合,来吸引公众的关注,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在与政府的合作方面,大多数环保组织都依照配合政府行动,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活动,遵循政府的规章制度办事,市政府的后盾而不是阻碍的原则。

(二)民间环保组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 资金问题。大部分的民间团体资金方面都较为短缺,目前政府方面对于民间的环保组织还没有资助政策,民间环保组织的资金来源大多数靠自发筹集或热心人士捐赠,商务企业方面因为环保组织的非营利性而很少同意赞助,各种捐助基金对于环保组织的扶持项目也很少甚至几乎没有,这使得环保组织的发展举步维艰。

2. 自律机制还不健全。我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因为尚位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发展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在一些组织内部因为管理不善,人员制度混乱,有些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的前景,因而民间环保组织想要长久发展就必须采取更高效且适当管理和方法对机构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促使组织结构、组织制度向合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3.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我国关于环保政策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完善,这让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在我国想要建立一个民间的组织并不是很容易能够做到,主要是因为组织很那找到可以挂名的企业单位没有挂名的企业单位,有关部门的审核是就无法成功过关。因而有很多民间组织因为没有注册而法律程序上是不合法的,让环保活动的开展难以顺利进行。

三、民间环保组织发展趋势分析

民间环保组织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中国的环保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中国的环境改善问题也有不小的推动作用。因为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和扶持,民间环保组织的实力越来越得到加强,其影响力也日益甚远,并且展现出良好的前景。近年来,随着发展的深入,民间环保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强强联合以及自身发展的不断进步,随着时间的积累,经验的增多,民间环保组织转变了发展模式,不再只依靠自己单独的力量,转而走向组织间进行联盟的道路上来,互相之间实现信息的交流传递、彼此沟通,并且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联系全国范围内的志愿者,这样不仅扩大了交流影响,也降低了民间环保组织的经营成本,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

四、结语

民间环保组织是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国重视环境保护发展的重要表现,我国政府要注重这样的巨大力量,利用好民间团体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政策上有所扶持和帮助,鼓励建立这样的公益性民间团体。虽然我国的民间环保团体还具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我们必须承认它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提升空间,当民间环保团体的发展日益完善和成熟时,它会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关注民间环保团体的发展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建设实现和谐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宏娜.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

[2] 林燕.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环保权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

第8篇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一些产品,或性能优质,或性能普通。但是在真正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过多地考虑到产品的性能和作用,然而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其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所用材料的再回收利用没有过多地进行考究。所以常常避免不了在生产过程中或者使用后期造成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和资源浪费。所以,材料的选择方法和选用何种材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理应选择对环境污染尽量少、利用率高的材料,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在选用何种材料的时候应该在尽量满足功能的条件下选择绿色环保材料。近年来环境污染的加剧使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很大的转变,所以应考虑可持续发展。

    二、选择绿色设计模式

    在绿色设计中,我们应考虑到如下几个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方面的功能完善是现今的主要市场需求,大家会选择同价位、高性比的产品,因而也就产生了只重视工艺,不注意产品的回收利用以及绿色性。所以绿色设计就是根源,为解决源头问题,应考虑所有的因素。因此,在绿色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1)产品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尽量简洁化以及可拆卸功能;

    (2)回收再利用设计。尽量能做到回收利用最大化,为环境保护发挥一定的表率作用;

    (3)产品运输方便性。总之,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绿色化的概念,提高回收利用率,在保证绿色的情况下也要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采用自动化模式

    目前,自动化技术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一种热门技艺,可以代替手工化的制造技术的主要性能是采用一体化的运作程序将复杂的程序简单化、系统化,可以直接用一种方式、统一步骤进行生产制造,省去了不必要的损耗。自动化模式是顺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新兴技术,在将来肯定会更加简化甚至全自动化,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一体化工艺、现代化生产模式等诸多方面。四、机械制造要绿色化地球上资源的不断缺乏和资源告急,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各种保护部门的绿色环保意识。人们的追求也渐渐以绿色为主。绿色制造,简而言之就是,从生产到制造再到应用,后期的回收等都遵循环保健康的理念,能最大化地确保原材料和利用率的高效。这就是绿色化的重要意义所在。

第9篇

一、 传统会计面临的挑战

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技术的迅猛发展,客观上把发展生产力建立在过度索取自然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补偿普遍不足,造成全球性自然资源存量锐减,生态平衡被破坏,环境污染恶化。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剧增,需求的增加,更进一步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强度消耗,造成能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动摇了有关国家发展经济的自然物资基础,制约了经济发展,使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出现了十分不协调的局面。

为了遏止生态环境的恶化,世界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众多国家的环境法规也采取了使用经济手段对待环境问题的措施。据统计,西方国家每年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至8%。

众所周知,未来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要以较严重的污染为代价。只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就有可能变得既富裕又洁净。在所有措施中并不排除采用特殊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模式。如日本规定,防止环境污染用的机器设备第一年可提占成本33%的折旧,节能的机器设备第一年可提占成本25%的折旧。然而,传统会计并没有把环境支出与收益纳入其核算体系,没有对环境项目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没有提供生态效益方面的信息,而是把会计主体局限在没有生态的环境之中,资源和环境的消耗没有计入成本。结果导致了以牺牺环境、透支未来为代价,取得了虚夸的收益,为和国家带来了无尽的后患。原会计核算体系已面临着严峻挑战。将环境项目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已成为必然。

二、环境会计的现状及症结

(一) 界已意识到环境对会计的力

1983年来,世界银行就积极鼓励修订现行的会计体系,增加环境项目,提出建立一套与联合国国民会计体系专家小组接受了这一提案。经过修订的国民会计蓝皮书已于1993年发表,包括的有对环境会计的讨论,对提出的设计辅助账户作了肯定并批准收益时应考虑计算环境成本。1991年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九届会议,着重对环境保护会计问题进行了讨论;1995年第十三届会议主要议题也是环境会计。在西方会计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会计专家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会计理论。

(二) 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很不完善

在1990年召开的有关环境措施会计现行揭示问题的会议上,对10个国家20个大公司环境会计实际情况作调查,结果显示,在10个被调查的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提出了具体环境措施的会计准则。只有挪威要求公司的董事会在其年度报告中,必然揭示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在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十三届会议上,秘书处提供了"对各国环境会计法规情况的调查",该文件是对55个国家及欧洲联盟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许多国家虽然都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都没有关于环境会计方面的规定。1993年,联合国印发的一份题为《跨国公司的环境管理》的研究报告介绍了对跨国公司环境资料公司的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的跨国公司总的来说在公布环境资料方面持低姿态,公布的环境资料不全面且可比性差,资料很少定量,且定性信息不附时期,此外,看不出花费的资金,取得的成果和规定的指标之间有何关系,因此,无法评估公司的环境绩效以及公司的环境活动对财务成果的影响。环境会计无论理论还是实务还很不完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会计目标不明确

关于环境会计的目标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环境会计就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以改善整个社会资源问题。笔者认为,环境问题涉及面广,需要社会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予以优化,如鼓励替代能源、改革管理体制、发挥市场功能等,单凭会计这一手段是很难奏效的。因此,上述环境会计目标定位偏高,可操作性较差,不利于环境会计理论框架的建立和实务工作的开展。

2.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不迫切

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环境资料信息使用者仍然主要是政府部门。他们利用这些信息,制定相关的政策及法律、税收等规定,以改善环境。但只靠法律力量作为全面公布环境资料的关键因素,以改善环境。但只靠法律力量作为全面公布环境资料的关键因素,并不能形成推动企业公布环境信息的强大动力。真正可能有助于环境资料公布方面取得进展的因表,应是公众对环境问题日益增强的关切,公众压力应是企业公布环境资料的重要动因之一。而作为环境会计信息主体的企业,现在它并感觉到公布环境信息对自身有何益处。

3.过于追求理想化的环境会计模式

环境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理论与实务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过于将其规范化、系统化、势必影响其发展的进程。

三、环境的目标

鉴于前述环境会计目标定位偏高,且不尽具体的现状,本人认为,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作为环境保护投资的主体应当是和各地政府部门。企业投资的目的是将其污染、资源的利用控制在环保规定指标之内;各地政府部门投资的目的是使已经污染的环境治理到可接受水平。因此,作为环境会计行为指南的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即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环境资源,改善社会的环境与资源,实现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最优化。具体目标则是为相关客体提供环境会计信息。具体包括:(1)促使企业在经营管理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和物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努力提高努力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确认和计量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的环境效益;(3)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各部门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规则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义务、贡献等方面的环境会计信息。

一、 环境会计模式

环境会计的核心是对环保支出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将其与收益反映在报表中,为政府及有关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环保经济决策。既然环境会计的主体一是与环境密相关的企业,一是各地政府部门。那么,其核算可采用"双轨"运行的模式。即,作为企业的环境信息资料可纳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进行计量、反遇和揭示,而对各地政府的环境保护的投资可纳入国民会计核算体系进行核算。

(一) 纳入国民会计核算体系的环境会计

按照环境经济学的观点,现行衡量经济的经济学标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不能正确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虚增了国家的富有程序,夸大了人均收入和经济福利。世界资源所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以环境项目调整的结果与用传统计算的结果明显不同,并且调整后的国民生产总值偏低。因此,若观评价国民生产总值,需将部分环境支出项目支出纳入国民会计核算体系。这些支出主要包括环保与规划费用、补救措施费用、复原费用、住户和政府消费活动引起的环境费用支了,以及由于其他国家的生产活动造成对本国环境的支出等。

上述可在国民会计账户体系中设置辅助账户进行记录、计算、汇总揭示。

(二) 纲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环境会计

微观上,企业生产成本反映当期环境保护支出,即企业发生的环境保护费用支出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实行企业会计和环境会计的"单轨"核算。

从环境会计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其步履艰难的关键是环境信息不易确认、不易计量,且难于揭示。因此,笔者认为,环境会计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对那些易于计量和揭示的指示先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予以核算。从环境会计的目标来看,环境成本可作为研究和环境会计的突破口。

1.环境成本的涵义

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面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具体可分为:环境污染补偿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环境保护维成本、环境保护发展成本等。环境污染成本指企业由于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应予补偿的费用;环境损失成本指企业对生态环境污染或破坏而造成的扣失以及由于环境保护需要而勒令某些企业停产或减产而造成的损失;环境治理成本指企业为治理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而发生的各项支出;环境保护维持成本指为预防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而支出的日常维持费用;环境保护发展成本指为进一步发展环境保护产业而投入的各项开支。

2.环境成本的确认

环境成本应在其首次和以识别的期间加以确认。如果符合合资产的确认标准,就应将环境成本资本化,并在当期及以后各受益期间进行摊销;否则,应作为费用记入当期损益。对于由于不遵守环境法规而被判处的罚款以及由于以往环境污染和损害造成或伤害而对第三方的赔偿,与其他环境成本不同,他不对企业提供任何利益或回报,因而应单独披露。另外 ,作为非常项目记录的环境成本也应单独披露。

3.环境成本可在企业会计账户体系中增设环境成本账户进行核算,最终将其计入生产成本。环境成本计入生产成本,会使产品成本提高,生产者为了不降低自己的利润,往往采用提高商品销售价格,将这些费用转嫁给消费者。但普遍性要求企业在生产成本中打入环境成本和运用市场价格竞争机制,可以促使企业进行必要的工艺技术改进,采取环境措施相对降低环保费用,从而降低成本,这将有助于环境条件的改善。环境成本只有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会计核算体系应根据环境成本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分清影响环境的责任和承担的费用,合理真实准确地计算环境成本和生产成本。

(三) 原企业会计核算模式的修正

在"单轨制"下,需对原企业会计核算的原则、组织结构、账户设置以及信息的披露方式进行必要的修正。

1.环境会计的核算原则

环境会计核算要反映环境资源因素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能够测定环境资源的现状和变化的方向、程度、达到预先发现环境资源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并起到预警具备用;环境会计可以成本为计价基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现行成本、重置成本、机会成本等予以反映;环境会计应要求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考虑企业的业绩,对企业的评价应以能在企业内部使企业社会效益与社会成本相配比并取得社会利润为标准,其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是经济上的,还应是社会性的;环境会计的核算要体现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的要求,其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的确认要受国家政策和法律的约束。因此,环境会计核算的原则应在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上增加预警性原则、社会性原则、政策性原则、多种计价基础并用的原则等。

2.环境会计的组织结构

实施环境会计不必设立专门的会计机构,具体核算可由企业现有机构和会计人员承担,属于企业会计工作的增加、扩充,分工负责,有专人即可。

3.环境会计账户的设置

在原企业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增设与会计有关的会计科目,如环境资产、环境成本、环境负债以及反映企业对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的损害和赔偿的会计科目,反映企业在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安全生产所提取的社会效益。

4.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现有财务报表主要提供的是经济效益指标,而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指标均未披露。鉴于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已越来越超出了传统概念。人们要求得到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信息,因此,企业披露环境成本和负债信息对于清晰反映或进一步解释报表项目十分重要。因此,企业有必要在日常核算的基础上,通过编制环境报告予以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及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笔者认为,环境会计信息等可寓于企业财务报告之中,如环境资产、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等内容可直接列于资产负债表或损益表中,对其他不能以货币计量的环境信息可在说明书予以说明。国家对应披露的内容、要求应予规范。如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影响问题、全球变暖问题等,应在环境报告中予以反映。

至于披露的形式,可以用货币单位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成本和效益,也可以用实物指指或指数,甚至用文字来说明对环境所做出的贡献和造成的损失,也就是对原会计基本假设的货币计量假设作必要的延伸。

陈毓圭:"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第一份国际指南",《会计研究》1998年第5期。

孟凡利:"环境会计:亟待开发的会计新领域",《会计研究》1997年第1期。

孟凡利:"环境会计的概念与本质",《会计研究》1997年第12期。

徐泓等:"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财务与会计》1999年第6期。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