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10:4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儒家的文学思想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川端康成;儒家思想;审美愉悦;道德诉求;理想追求
川端康成是上世纪中期日本最著名的作家,他的《雪国》、《古都》、《千纸鹤》三部小说于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Anders Osterling评价他“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从而把日本文学和日本文化引向世界,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40多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对川端康成文学作品的研究风起云涌。纵观国内外研究,几乎都集中在他的日本民族美意识特征、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上,川端康成文学与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关联研究却很少。
中国儒家思想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见于日本第一部正史《日本书纪》和第一部文学著作《古事记》中。隋、唐以降,中国儒家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佛教等中国传统文化传到日本,对日本人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思想以多种方式孕育了日本传统道德价值体系,川端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着精神食粮,传统文化的养分深深渗入了他的血液。他在《我在美丽的日本》里说:“《源氏物语》是深深地渗透到我的内心底里的。”说明他从文学典籍中间接受到了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川端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日本文学,“可以说学习日本文学本身, 从广义上看就是置身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影响之中。” 川端16岁为止一直和精通易学的祖父相依为命,从小耳濡目染了儒家六经之首——《周易》,对其文学创作中融入儒家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感觉派解体之后,他全盘否定西方文学的影响,全盘吸收以儒教、佛教和神道教为综合体的日本传统文化。和日籍华人围棋名将吴清源的交往中,在吴清源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影响下,写下《名人》等充满儒家思想的报告小说。
因此,川端康成直接或间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创作过程中,不由自主地融入了儒家文化精神,使其作品蕴含丰富的儒家思想内涵。川端被称为“东方美的现代探索者”,除追求日本传统的物哀、风雅、玄幽等审美情趣[7]外,儒家美学思想也是川端康成文学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两方面来剖析其内含的儒家美学思想内涵:从人物形象上看儒家美善统一思想的审美愉悦,表现了儒家美学与伦理学一体化思想的道德诉求;在主题表达上抽象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儒家中和为美思想的理想追求。
1 人物具象篇:儒家美善统一思想的审美愉悦
儒家美学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标准是“尽善尽美”,强调美与善的高度统一,注重以人为本的审美理念。孔子在《孝经·圣治章》第九章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主张自然万物中最有灵性的是人。《周易·贲卦·彖传》也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意思是细察人类的各种美好的风尚和精神,用以教化天下人民,由此说明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于人文精神。《论语·里仁》开篇就写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提出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与仁者相处,会变得有智慧。这里的“仁”,指的是人格美,包括性格、道德、艺术等方面的修为,是人性的内在审美。儒家美学倡导人在自然与社会中加强人格修养,追求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文与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 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川端康成从传统文化和自身经历中领悟了很多儒家美学之人格美的精髓,重视以“善”为立足点,尊重生命和人性本能,强调人生甘苦中的多种体验。他将这些审美意趣在文学创作中加以放大诠释,提升了儒家美善统一思想的审美愉悦。在人物塑造方面,他具象出儒家人格美的个体,表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对人性自私的超越和对于坚强生命力的赞美。
川端康成表现人物形象时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个别性、内在性和整体性,通过意识流等手法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使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个性十足、内心丰富的统一体。他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对人物的外形一笔带过,但却用了浓墨来书写人物的内心、精神及情感。作品的人物形象大致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人物形象是形神丰满的凡尘俗世中的肉体与精神俱美的女主人公,她们是川端着力刻画的美善统一的人物代表,是承载儒家美善统一思想的生动的人物具象。这类女主人公一般生活在社会底层,地位卑微,却有对生活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川端从小父母双亡,有强烈的孤儿情节,从未享受过女性的温暖与爱,他在心里有一种强烈的被爱的渴望,所以他把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具象出来,通过女主人公来向世人倾诉自己的感情需求。川端笔下的女主人公一般都有美丽纯洁的外表,有强烈的母性、善良的性格、敢于为爱牺牲和与命运抗争的善的本质。《雪国》的驹子、《千只鹤》的文字,《舞姬》的品子、《花的圆舞曲》的星枝、《母亲的初恋》的雪子、《伊豆》的熏子、《东京人》的敬子,《招魂祭的一景》的阿光、《古都》的千重子、《山音》的菊子、《河滨城镇的故事》的房子等都是这类代表性人物,她们身上既体现着外在的美又有着以善为基础的内在美。
第二类人物形象是第一类人物形象中抽离出来的非现实的灵魂附着体,似乎属于女人公的精神影子,以似虚似幻的形象演绎女主公的精神之美,“具有终极超越意味的空灵境界,体现出一种恒远的审美意识,简言之就是象征彼岸‘灵’的境界”,从而突出表现女主人公的灵魂之善美。《雪国》中的叶子是女主人公驹子的心灵之影;《千只鹤》中的雪子是凡尘中的文子的灵魂之伴;《古都》中的苗子是同胞姐妹千重子的精神之侣……她们都是为强调和补充女主人公的精神之美而存在的,在她们身上可以更多地看到儒家美学思想的善的本质。
第三类人物形象是文中的男性形象或其他配角,通过这些人物的内心自白或行为处事的对比,或衬托川端康成文学中的女主人公的外形与心灵之美,或赞扬人性之美,从而达到领悟和肯定生命的美与善的目的。《雪国》的岛村就是“塑造驹子的一个道具而已” [13]98 ,《千只鹤》中的菊治等的寂寞空虚反衬女主人公的美善统一的积极品格;《睡美人》中的山口、《山音》中的信吾、《湖》中的银平、《一只胳膊》中的“我”等男性形象都是为了表现人性的本能,否定人性中的丑陋,反衬生命和人性中美的部分;《名人》则是川端文学里面唯一一部以男性为题材的小说,主人公秀哉名人在围棋告别赛中表现出的锲而不舍、勇于进取的精神正是儒家调和论的精神之美……
川端康成以儒家美善统一思想为主线塑造了以上三种人物形象,使主人公的具象描绘清晰明了,讴歌了女性的美丽和在艰苦环境中对爱与温暖的执着追求的乐观向上、善良隐忍的精神风貌。这种美不仅属于日本女性,同时也是全人类之美。川端通过儒家美善统一原则塑造的人物形象提升了儒家美学的审美愉悦,表现了儒家美学与伦理学一体化思想的道德诉求。
2 主题抽象篇:儒家中和之美思想的理想追求
儒家思想的天地转化观认为,万物随时处于变化、对立的状态之中,却又向着各自的方向转化着、互补着,以期达到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状态就是儒家思想的中和。万物如能达到中和,天地便各得其所,万物也生生不息。中和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最佳状态,是万物相互协调而达到的一种理想化状态。汉代董仲舒认为:“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春秋繁露·天地阴阳》),意指中和作为天地之道,使四季轮回,生命繁衍不息,表现出矛盾对立统一却又和谐共存的特质,而万事万物具有不偏不倚、相反相承的特质时,宇宙万物都是美的。这种美的状态就是儒家美学思想的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是一种普遍的和谐关系、关系形态或结构。”中和之美思想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不仅表现在艺术领域,还表现在人的道德修为等层面。中和之美思想以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为目标,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最高理想。它包括自然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和谐之美。
川端康成对美有着独到的领悟:“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出来,就决不会泯灭。”他认为美只存在于少女、孩子和频临死亡的男人身上,这三者都是弱美形象,和儒家主张的“温柔敦厚”、“阴柔为美”的中和之美思想是一致的。他受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将感受到的各种美的事物以中和之美的原则以永不泯灭的形式注入其作品之中,对宇宙之美做了完美的注解,进而完成人与自然、社会与人的美的和谐互动,对生死转换的体验也提升到了美学的高度。
川端康成在作品中常表现出孤儿情结的无以为家的漂泊感,在爱与死亡间游离是人类共同的宿命,而以女性为表征的大自然则成为人性回归的精神家园。他用充满悲而美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性,在万物的中和之美中寻求到生与死的凄美哲学体验。川端文学里严峻的生死之间并无难以逾越的鸿沟,可以说他的文学的两极性就是生的赞歌与死的彩绘。因此,川端文学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两个:生的中和之美——爱与温暖的家园追寻;死的中和之美——死亡的美学思考。
关于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个严肃的话题。川端自幼丧失多位亲人,从记事起就不停地参加亲人的葬礼,被戏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体弱多病的他几乎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从小就对生的不易了然于心。他潜意识中极度渴望爱与温暖,于是他把这种渴望写进作品中。在生的中和之美——爱与温暖的家园追寻过程中,大多把女主人公安排在优美宁静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川端认为自然对人而言“从中可以看见自然的生命, 领悟人生的哲理, 吸取宗教的精神。” 川端康成对大自然的敏锐感受以及对这种感受的深邃的艺术表现,构成了儒家中和之美的独特审美视角。他“以其细腻而敏锐的笔触, 在自然与人生、自然与人情的描写中, 不仅展现了作家自身对人生复杂而深邃的精神感受, 而且, 也把日本文学对日本人精神实质的展现, 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 川端在自然中感受人生的同时,用重彩描绘的是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的女主人公们对生活和爱情的执着追求。在她们身上,川端倾注了自己的美学追求和人生理想。她们依据不同的情况和时间,在爱情中或进或退,在人生道路上或停或向前,都符合儒家中和之美思想中的依时而中的时中思想。在自然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互动中完成爱与温暖的家园的追寻之梦。
关于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法逃避的宿命。川端在累累白骨中度过大半生的个人体验使他对死比一般人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敏感的生存意象和死亡体验驱使他沉醉于生与死的艺术境界,重视生命及其死亡的伦理意义和价值,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美学思考。川端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而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死亡美成为川端文学的独特审美形式之一。生的对立面就是死,物极必反是儒家天道观下的中和思想的表现。生与死的对立在川端眼里变成了相互衔接的流动的两极,在相互转化中完成宇宙间生命交替与延续。他强调的是死亡的伦理意义和美学价值,在其中找到一个适中的切入点来表现到极致。如《雪国》中的叶子之死就是为了保留其精神的纯洁与完美;《睡美人》中的老人之死是为了让沉睡少女的美丽在死亡的老人心中永恒;《千只鹤》中的文子的死是想让在世俗眼中的少女通过死回归美学与伦理学高度统一的美善行列……将唯美的追求与生命的终结、真实的人生与死亡的虚无互相矛盾着的对立体在作品中达到理想的和谐统一,以中和之美的姿态超越一切有限的现实苦难,使生命走向无限的永恒。
川端康成在表现生的赞歌与死的彩绘的主题时,其情感、美学思想、价值观、灵魂深处的渴望和大自然、社会相呼应,让生命和人性的情理反思、生死意象的表层中蕴涵着生命和灵魂的挣扎与拯救意义融入宇宙万物中,达到儒家的“天人合一”、“天人同构”的中和之美的最高境界。从而在主题表达上抽象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儒家中和为美思想的理想追求。
川端康成善于“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创造有所感觉的美”,在文学创作中将日本传统美意识融入人物形象塑造中;运用传统和西方意识流等手法,切断时间空间而再构造,细致描绘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多层次地表现人物感情的柔美。其作品包含了东西方多维度的美,如一首华美绝伦的变奏曲,含蓄隽永、优美雅致。儒家美学思想就如川端作品众多美中的一朵尚待世人欣赏的奇葩:在人物形象上塑造了儒家美善统一思想的审美愉悦,表现了儒家美学与伦理学一体化思想的道德诉求;在主题表达上抽象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儒家中和为美思想的理想追求。儒家美学思想演绎了川端康成文学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美的和谐互动,升华了生与死的凄美哲学体验,阐释了超越时空的生命和人性的美丽与憧憬。
参考文献
[1] 高明士 编.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儒家思想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3,21]川端康成.我在美丽的日本[M].叶渭渠,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43,270
[4] 羽哉.中国と川端[G]//成蹊大学文学部纪要,1997,03:37
[5] 周阅.川端康成文学的文化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 长谷川泉.川端康成论[M].孟庆枢,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7] 叶渭渠.川端康成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8] 陈昭英.儒家美学与经典诠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 何乃英.川端康成小说艺术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何乃英.川端康成小说的人物塑造.文史哲[J].1995, (05):95 100
[11,13,15]川端康成.独影自命[M]. 叶渭渠,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8,247
[12]灵与肉的变奏曲—解读《雪国》中的女性想象.世界文化[J].2009,(07):42
[14] 张国庆.中和之美——普遍艺术和谐观与特定艺术风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50
[16]王立名.对人性归宿的东方式思索—谈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小说的主题.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2010,26(10):113 114.
[17]长谷川泉.川端康成论[M].孟庆枢,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18]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散文选[M].叶渭渠,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274
[19]韩贞全,吴舜立.“川端文学”的自然观.日语学习与研究[J].1995,01:51
[20]叶渭渠,千叶宣一,纳德·金主编.不灭之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 ,1999 .
关键词:儒家;和谐社会;社会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使得“和谐社会”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强调人际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使得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有了更大的意义。
一、儒家和谐社会观的内涵
和谐,指的是事物协调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十分丰富,孔子提出“和为贵”主张,孟子描绘了“老我老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些观点依然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内容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设想建立“大同世界”、“小康社会”等和谐的理想社会。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和为贵”———人际和谐。儒家极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论语·学而》引有子的话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把一切礼乐教化的目的归结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从字形结构来看,仁从人,从二,其基本意思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儒家认为首先要“仁者爱人”,学会善待他人,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人与人相处的一种根本方式。孔子主张在人际交往中要“温、良、恭、俭、让”,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
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告子上》),认为“仁”是人心所固有的良知良能,为孔子提出的“爱人”找到了一个人性的根据。在此基础上,他主张爱人要由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到爱所有人,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群己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先秦儒家十分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他们认为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息息相关,只有将个体融入社会之中,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样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是“群己和谐”。“群”指“国家”、“天下”、“社会”等确定而具体的范围,“己”指一定程度的自我,即意识到自己是有个性的个人,但又不与“群”完全分立。中国古代和谐论立足于共性,更多的强调群体,主张从群体出发使个体服务于群体。
孔子一生奋斗的目标就是使天下大治,最高理想就是大同世界,《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制度对后世影响是很大的。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观点,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同齐宣王的对话中孟子指出,个人的“独乐乐”不如与别人的同乐,“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只有与他人与众人共赏、共鸣,才能得到最大的乐趣。进一步论证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荀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和”,强调“一”,强调“天下大齐”。他提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故人生不能无群……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则得其长,群生则得其命。(《荀子·王制》)即人之所以比禽兽强胜,是因为人能结成群组织起来,群体的和谐使人类战胜万物的保证。
从孔子到荀子,虽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的理解也就有所偏重,但在把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儒家的理想这一点上,他们的观点却是一致的。
3.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天人合一”。《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孟子也说:“君子之于物也,爱而弗仁,仁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董仲舒“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的思想更具体地将天、地、人的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合而为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儒家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4.以民为本。儒家和谐思想肯定老百姓的主体地位,主张建立以民为本的和谐社会。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人本主义教育观,注重社会对人的道德教化。孟子的民本思想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尽心下》),主张“仁政”,强调当政者对老百姓的依赖。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进一步体现出对人民力量和作用的重视。
无论是个人的自我修养,人生理想的实现,还是主张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儒家文化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实际上也就是主张以人为本,并以此为理念构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一种美好的和谐社会。
二、社会学视野下的儒家和谐社会观
和谐的社会理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意义,那么,从社会学的角度,应该如何理解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就首先要理清,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是怎样的。
1.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们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社会的特征有:
(1)社会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当然,这里说的人,是指人群而非单个的人;(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的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这种联系也逐渐扩大;(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人类社会不像动物结群那样自由地生活,而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通过规范及制度将无数单个的社会成员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进行有序地创造活动;(4)社会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它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通过政府这个管理中心,能够主动地调整自身的结构体系,调节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创造更适宜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社会是一个注重联系、注重整体的概念。它重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人的群体性、社会的组织性、以及社会结构体系的可调节性,所以说,和谐社会,如果用社会学来理解,就可以分成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第二,通过社会整合,实现社会整体上的和谐,尽可能避免社会失范。
2.社会学对和谐社会的两个理解视角。
(1)在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上,社会学中的互动论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作为微观社会学理论的代表,社会互动论认为,个体的社会化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在互动中才能发挥出个性与自我。互动还是社会形成的条件。正是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上,人类才一层层的建筑起整个社会。符号互动论认为,首先,人类特有的互动是传媒符号及各种内涵的载体,刺激的意义来自与他人的互动,而非刺激本身所固有;其次,人类具有与他们结交的特殊行为能力,并由此产生各种人际关系;再次,人类社会是由互动组成的,社会的各种特性是由个体行为维持与改变的。儒家强调以“仁”与“和”的思想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将“忠恕”和“礼”作为实践手段,要求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的要求,这里的“礼”就是一种传递和谐信息的刺激符号,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他所发出的便是这种和谐的刺激符号,这可能会引起其他人发出类似的符号作为回应,这样,如果大多数人以符合“礼”的行为方式进行互动的情况下,“仁者爱人”的目标便可能实现,社会内部的个体之间便会呈一种非常良性的和谐互动状态,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也能得到实现。
(2)在社会整合方面,社会学中则有社会整合的概念。社会整合是指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将社会结构的不同因素、部分、互动关系及其功能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得社会利益协调与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而提高社会一体化程度的过程。通过社会整合,保持社会秩序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社会整合的关键在于利益的协调与调整,而在儒家的和谐社会思想中,关于利益的协调有诸多论述。《论语·季氏》中说“: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稳定,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是否安定。分配公平人们就不会觉得贫穷,和睦相处组织就不会觉得人少,安定和平国家就没有危险。
在孔子看来,贫富悬殊的危害要大于贫穷,而均平不是普遍的贫困,而是“均无贫”,即达到共同的富裕。富裕、均平、和谐、安定,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孔子所希望达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超级秘书网
在荀子的思想中,社会和谐主要取决于各阶层得到与其社会地位相适应的回报。荀子称:“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之得其节,礼之序也。”(《荀子·大略》)等级贵贱之分与对物质财富占有多寡相应,在等级差别的对应中,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不同的人“或美、或恶、或厚、或薄、佚乐、或劬劳”,而人们又安于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
儒家重视利益协调,并主张通过相关机制的建立来实现社会整合,维护社会整体的和谐状态,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效果。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看,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关注利益协调机制及其对社会整合的作用,从而使社会达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理想状态,形成“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这些在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是重要的方面。继承儒家和谐社会观中的合理内容,并结合当代实际加以发展,必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契约论 《孟子》 儒家思想
引言
孟子对儒家治世思想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发展,其思想都集中在《孟子》这部经典著作中。对《孟子》中相关文字的论述解读,可以发现其儒家文人治世思想的一种寄托和主张,加深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理解和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一、孟子和《孟子》的总体概述
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战国时期邹国人。孟子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不仅继承了传统儒家的儒学思想,同时在儒家文人治世思想创新方面也发挥了独到的创新作用。孟子和他的门人著有十分重要的《孟子》一书,集中表现了孟子的治世思想和哲学思考。在《孟子》中,孟子着重表述了自己关于治世方面的一些见解,尤其是孟子继承了传统儒家的仁爱思想,主张将这样的思想推广到人民百姓身上,实现社会和谐。同时,《孟子》中也主张在仁政方面有进一步地探索,包括对人的主体地位的探寻和对治世策略的求索。
孟子通过《孟子》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儒家仁本思想的本质内涵,同时也将这种仁上升到了治世的高度,对古代统治阶级的社会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对《孟子》中儒家的文人治世思想进行现代性解读和有意挖掘有助于我们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对于当下的社会和谐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学视角下《孟子》中儒家治世思想的解读
(一)仁政治世思想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王曰:“礼为旧君有腹,何如斯可为服矣?”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位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孟子・离娄篇下》
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君有大过则谏,反覆而不听,则易位。”在这句主张中,孟子强调了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监督,如果统治者有失仁德的话,人民群众就有进谏的权利,倘若统治者置若罔闻的话,那么人民群众就可以更换自己的统治者,这正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最原始的论证,对统治者有一种约束权力。《孟子》中又表述出:“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我们可以看到儒家一直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来笼络民心,从而实现统治的长久安宁。
(二)儒家的仕途原则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王曰:“礼为旧君有腹,何如斯可为服矣?”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位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雠,寇雠何服之有!” ――《孟子・离娄下》
《孟子》中主张文人应该是学而优则仕,鼓励和号召大家刻苦学习,然后考取功名来报效国家。儒家在文人仕途上主张应该时刻监督统治者的言行举止,不应该有违背“仁政”的行为发生,对于统治者的过失应该进行苦苦劝谏,不能让统治者失去民心。对于君臣之间的关系,《孟子》也给出了明确论述,认为君臣之间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君臣之间是一种亲密朋友的关系,彼此应该相互尊重,是儒家学派治世思想的一种前进和超越。
(三)尊老爱幼的治世思想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于我心有戚戚!”――《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中除了对君臣关系做出探讨以外,还对臣民之间的关系也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儒家提倡尊老爱幼的治世思想,将君主的权威放在了一个较为缓和的位置上,道出了如果君主可以担忧和体恤百姓,那么百姓也会担忧和体恤君主的忧伤和快乐,这样一种关系的构建看上去才是其乐融融的。就主体性的平等地位来讲,这样的平等地位是一种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同君主的绝对王权没有过多的联系,而是将君主和百姓放在了一个平等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上,鼓励君主和百姓在价值观和生活的感悟分享上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这样才能够互相体谅和支持。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的治世思想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标准。
(四)个人修养的不断提高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 则为无力人矣。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儒家一直主张个人修养的提高,重视内在德行的进步,因此在治世思想中,很明显就对入仕文人的个人修养也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中有很多关于个人修养文段: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坚韧的性格,相信有志者事竟成,要通过艰苦磨难来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孟子》中“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论述,说明只要人人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和磨难,都可以成为像尧舜一样有着高尚道德的人,这是古代对文人治世提出的一个最高标准,一直激励和督促着那些文人学士。
结语
通过对《孟子》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儒家治世思想的精髓和仁政主题思想,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弘扬。 语
参考文献
[1]姜鹏.孟子的“仁政”思想对现代的价值及启示[J].理论界,2010(02).
[2]冯文敏.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发展观[J].武警学院学报,2010(03).
关键词:儒家文化 生态文明 思想
儒家文化是一门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现阶段,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对儒家文化中以“仁”、“德”思想为中心的生态智慧加以继承并运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对大自然的索取与利用方式,以此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
(一)儒家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
从根本上来讲,传统儒家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的最大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儒家“天人归一”的生态伦理理念,想要表达的是个体思维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正是在这两大特点的基础上我们才有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主要是因为作为一个传统而又古老的哲学命题,它又与现代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密切统一,其具有的生态伦理价值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自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失衡不但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更表现在人与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所说的生态危机不是单纯的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表层现象,而是指人类正在面对的一系列生存危机。这些危机都是我们对地球无节制物计划开采,耗费所造成的。
从儒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对生态环境应该怀有敬畏之情。对此,孔夫子有三畏之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其本意是说,我们应该对生命,对自然,对他人怀有基本的敬畏、尊敬之情,要尊重生命本身的多样性与自身的发展规律。大自然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生命,其形态以及其他调整各有各的不同,我们应该尊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尊重生物物种的发展规律。保持谦卑、兼容的认识观,在爱护自身的同时,也爱护其它生命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时,也要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其他生命形式。共同建造一个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存环境。
(二)儒家文化的生态责任担当
儒家文化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同时也包含了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传统儒家生态环保伦理观念与现代化生态环保学进行统一,促进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来讲,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根据传统儒家观念中“个人―家族―国家―天下”的认识逻辑,“个人”是其所有认识的出发点,位于其他几个重点内容的中心位置,儒家思想认为个体通过自身修养的提高,以实现齐家,治国最后平天下的远大战略目标,其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也要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作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观念的来源,必须要从全球化生态保护的需求出发,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全面性、系统性进行深入探讨,将其与现代化生态环保理念意识想结合,使之引导我国生态建设工作的有效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家国国家发展,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二、生态文明下儒家文化在当下的意义
(一)“仁”
简单来说,传统儒家文化最基本的一个思想中心就是“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又作为一种包含内容极为广泛的道德品质而存在,中心思想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怜惜、体谅、互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理念基础上“仁”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得以继续发展向前的重要动力。
在古书《中庸》中写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对作为个体,却又属于社会的人的存在结构与生存原则作了简明,清楚的论述。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观念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儒家哲学与美学的大体构框架。根据儒家文化的初始观念来看,我们对“仁”字的本质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是从目前个体生存权进行拓展,涵盖所有生命形态的生存结构与态度。在《礼记・大学》中,古人个体想要有大的作为,为天下人服务,首先要做的是提高个人修养,这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只有处理与与自己的关系,才能以正确的态度与世界,与他人相处。
(二)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和睦
在儒家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尤其看重个体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从先秦开始,众多入派学家一直将人的社会性群体性看得特别重,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们并不否认个体存在的价值以及个体对群体的作用。在儒学思想观念中,人类本能情感的抒发与表现必须要以共同存在的条件作为前提,这里所说的共同存在的环境就是中国人一直以来比较重视的社会伦理与道德规范。虽然儒家学派的精神与道家精神境界相比,缺乏一种维度性,不过从人类社火存在的大环境来看,儒家学派所体现这一条件,恰好体现了人类智慧与理性的优势,同时也使得人与之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能够保持一种正确的关系。处于对个体生命有限性与群体生命无限性的理性认识,在儒家学派的思想观念下,认为个体更应该怀有一种人本主义的情愫。
(三)“天人合一”
还是从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理念,即“天人合一”来论述,其中“天”就是指自然生态环境,而“人”即指个体实体,也指个体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意志,个体言行举止。根据儒家美学的观点,个体情感与意志可以寄托与自然,同时也会以自然变化为转移,自然作为客体与人这种审美主体之间存在着“比德”联系,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另外,个体意志情感与自然相附而存在,从古语“乐而不,哀而不伤”中可以反应出古人的这一思想。大自然馈赠人类,人类要服从于自然,才能共同存在,长远发展。对于儒家学派来说,天人合一,人顺于天,才是生态美学的终极体验与目标。根据马斯洛的相关理论来看就是:人与自然是彼此最为重要的组成内容,这就要求人类必须与自然保持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才能在自然中持续获得持续长久的发展……而且人和超越他的实体之间其实不存在任何绝对化的间隔。这一观点打破了以为生态观下对生命认识的局限性,它是从生命的普遍性这一角度出发,对生命之间的联系进行认识,以实现不同生命体与结构之间的协调性。
(四)“德”
我国儒家生态理念的重点是坚持以德性为中心,从爱民普及到爱万物,达到“仁者”与世间众生统一的思想境界。在这里所说的“仁”,就是仁爱。在《论语》一书,第一次对“仁者,爱人”的思想内涵做了一个概述,反映了儒家生态哲学的观念。从儒家学派所反应的生态哲学中我们可以对人类在宇宙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有初步的认识。儒家思想观念中,人是万物之首。孔圣人曾经说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就反映了儒学中仁爱的三层内涵:第一是爱亲人,第二是爱祖国,第三是爱世间万物。儒家学派的继承发展人孟子也曾说过遵循规律,按时播种,粮食年年有余;不用过密的欲望,放过小鱼仔则鱼鳖年年充足;山林砍伐采摘有度,则材木山货用之不尽,只有这样民众才可以获得长远富足的发展,这也是治国之道也。从孟子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学派不但将仁德看做是人类的本质品性,而且希望能够将这一品性推及到世间其它物种,包括宇宙自然的万物,让作为个体的人具有一种普世的价值情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在号召仁德的同时,给予世间所有的生命以尊重和爱护。儒家思想中顺天时,万物生生不息,尽天命的观念与态度,为当今人类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足而有力的理论支持,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平等和谐发展提供了指导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有丰富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儒家以仁德出发“亲亲,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观,以及儒家的“天人合一”辩证思想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宇宙万物和谐共生,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要认真分析、学习儒家文化中的“仁”、“德”精髓,结合当下生态环境现状,重新审视人类的生产发展模式,转变无规划、无限度地索取大自然的粗暴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洪克强,卢剑.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观的异质与同构[J].科学经济社会,2012,(02).
一、实现“文与道”的统一与共进
语文教材是按照语文知能训练的需要编排的,这其中的德育因素与整个学校德育的序列先后不一致,深浅亦不同,因此给语文德育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要把握德育大纲,熟悉《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白各学段各年级的德育任务,理清各段各级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从宏观上具备驾驭语文教材德育因素的能力,才能在课堂四十五分钟里进行渗透。老师备课时要多角度思考,在备教材的同时要备德育目标,根据课文实际寻找二者渗透的最佳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可能是开篇导语,通过导语使学生具备理解课文的感情基础,使教学事半功倍。有的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有特定的历史因素,它们也是很好的德育素材,要让学生了解。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一个感人的故事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种哲理的智慧可以改变千万人的命运。”我们也要通过故事情节教育学生。如学习《登上地球之颠》这篇课文时,中国登山健儿们书写世界登山史的新记录的故事,正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团结合作和自我牺牲精神教育的好时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有很好的品德示范作用;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就是一个爱国主义好榜样;《音乐巨人贝多芬》能激发学生追求自己的理想,与苦难和困难作不屈不挠的斗争。对于有的文章,可在分析教材这一环节诱导学生去发现真知,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如《俭以养德》这样的议论文,只要把文章分析透了,学生就明白了节俭的意义,德育教育就渗透在里面了。还有一些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学习时教师可以问问,中国石拱桥历史如此悠久,结构如此坚固,这说明了什么?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总之,中学语文教材中可作为德育教育素材的内容比比皆是,教师只要善于抓住时机,完全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实现“阅与感”的统一与共进
教师要利用课外阅读实施德育教育。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给予引导,同时加强阅读指导,教给他们读书方法,使阅读收到实效。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的言情小说的情况,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一些文艺理论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并且教育学生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不能片面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三、实现“句与悟”的统一与共进
在初中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名句,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例如讲解《岳阳楼记》,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讲解鲁迅小说《故乡》,不仅要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讲解《生命的意义》时,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同时也要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神圣,要珍惜生命,让生命放射光芒。小说主人公保尔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至理名言,最集中地体现和概括了他为全人类利益而生存的博大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不仅影响了整整几代人,而且会永久地流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由于作品中的名言警句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学生易记、易背,把它抽出来重点讲解,这对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无疑是注入了有益的营养。
四、实现“乐与思”的统一与共进
关键词:儒家思想;语文教学;德育
毫无疑问,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语文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应当主动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发掘儒家思想精髓,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优秀的思想文化重新焕发出它的生机,融入国人的血液。
一、儒家思想的内涵
在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有些东西已经成为历史的糟粕,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但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并未过时。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中包含许多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永恒的哲理和有益于人类文明的精华。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那些关于做人、处事和立国的名言早已深入人心,并在潜移默化中传布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这正是中华名族的民族精神所在,也是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包括:爱国主义、诚信守正、仁爱思想、孝亲尊师,以人为本、明荣知耻。儒家认为“天地君亲师”是最重要的人伦纲常,“孝亲尊师”是做人的根本。
虽然物换星移,社会演进,但儒家思想,如,和谐持中、克己复礼、义利和合、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等,在现代社会依然陶冶着青少年的道德情操,启示着人们应如何做人,如何修身养性,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二、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儒家思想精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1.创设和谐的人文环境,营造儒家文化气息,创设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是对学生进行儒家思想熏陶的重要一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语文教师作为德育的实施者和主导者,在教学中要把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注重自己的德性修养,在日常教学和生活实践中对儒家传统思想身体力行。“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待人接物温和自然,举止态度谦恭庄重,教学中能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为人师表。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严于律己,严谨治学,做学生的道德楷模,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校园文化建设也属于语文教学的范畴。如,在校园路灯宣传牌上、宣传橱窗里定期张贴和更换儒家经典名句和故事。在学生中组织儒家传统文化的各种社团,营造出浓厚的儒家文化校园气息。提示语可以提醒学生向上、向善,名人格言、警句可以帮助学生审视自身。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都会受环境的影响,学生会在老师、同学的影响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2.优选国学读本,开展课外阅读
孔子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具备儒学观念,时刻准备把儒家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首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精心选择好儒学读本,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
《三字经》包容了极其丰富的内容。讲学习的重要性,讲伦理道德、名物常识、经史诸子、朝代更替,并用古人勤勉好学的故事启迪教育学生。《弟子规》讲的就是如何做人,就是教人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对学生学好规矩、树立做人的标准起着积极的作用。
确定书目后就要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可以以亲子阅读的形式调动家长的积极因素,每天让孩子背诵50字左右。在学校,可在早读中抽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诵读。背经典范文会让学生受益匪浅、终身受益。也可开展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除上述之外,我们还可以设置校本课程传播儒家思想,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儒家思想。
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作品无不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显现着儒家思想的印记,字里行间洋溢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哲理。自古以来,语文教育总是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掘儒家思想的精华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正顺应了这一要求,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操作中只要把握好学生的身心特点,深入探究教育方法,持之以恒,一定能收到“内化”的效果,对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推动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首先,文庙祭祀开创了一种新的祭祀模式,是中国“尊师重教”传统的重要标志。
根据对象不同,祭祀活动大体可分为血缘性祭祀与非血缘性祭祀两种。血缘性祭祀更多的是出于亲情,而非血缘性祭祀则更多的具有社会文化的意义。
孔子去世后,对他真正意义的祭祀活动,首先产生于孔子弟子依孔宅立庙之后,具体体现便是孔门弟子后学对于孔子的祭祀。这不属于血缘性祭祀,但孔子以其伟大的人格魅力、渊博的阅历学识加之以慈父般的关怀,赢得了弟子们衷心的拥戴和尊敬。在孔门师生这里,“孝”这个原本属于血缘与宗法范畴的伦理概念,已经超越了狭义上的亲情。
孔门弟子们对孔子的“祭祀”活动,乃是模仿祭祖活动而来,但又超越了一般的亲情,开创了祭祀史上的一大变革,为其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祭祀老师。这种祭祀老师的模式,因为儒家的推扬而延续下来并成为一种传统。局限于孔门弟子之间的“祭孔”,因之具有了“血缘性”与“非血缘性”并行的特征,使得文化传承与亲情延续的意味同时存在,并行不悖。将“师”纳入祭祀对象,成为中国文化“尊师重教”的重要标志。
其次,文庙祭祀体现了儒家的学术风向,也是历代“道统”与“治统”交争与融汇的集中展示。
历史上,孔子地位的起伏、儒学地位的升降,均可以在一部文庙祭祀史中得以展现。
也就是说,从文庙从祀制度的变革中,可以发现儒学本身的学术、信仰变化。唐代贞观年间,以左丘明等22人配享孔庙,其中多数为汉唐注疏专家,乃“传经之儒”。这显然与当时崇尚汉唐经学的风气有天然的联系。随着理学的兴起,孟子、子思地位升格,颜、曾、思、孟四配开始定型,而周敦颐、二程、张载、邵雍、朱熹等六人被尊为“先贤”,凌驾于汉唐诸儒之上。这一时期“明道之儒”地位的上升,无疑是理学道统观的直接体现。清代更是尊崇孔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康熙皇帝亲自到曲阜孔庙行叩拜大礼,雍正时期破格准许只能是帝王宫殿建筑才能使用的黄色琉璃瓦用在各地的孔庙建筑之上。增祀诸儒中又出现了“行道之儒”,其中尤以诸葛亮、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为代表。他们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形势密切关联。
在儒者看来,对于孔子学说和儒家经典有所发明,有所维护,可以教化人心,所谓“扶纲常,淑人心”者,就应当被升入文庙从祀。但“孔庙从祀,非寻常事”,从祀诸儒的选择和晋升,均需受到官方的认可与节制。历代统治者热衷于此,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以此来取得政权的合法性。
再次,文庙祭祀还具有一定的宗教与信仰意蕴,是中国历代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历代不厌其烦地兴建文庙、祭祀孔子,并非尊孔子为教主,立文庙为教堂,而是着眼于其现实的政治目的与文化道统的确立。孔子并不像老子被道教化身为神,文庙祭祀强调的是孔子的文化贡献尤其是其为人类所制定的纲常伦理、道德教化。然而,以另一角度看,儒学在历史上却又实在起到了宗教的某些作用。文庙祭祀虽不能完全等同于宗教活动,却无疑蕴涵着宗教的意义,发挥了宗教的部分功能。当然,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经过千百年来的贯彻实行,儒学作为社会教化准则已经为广大民众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既是理性教化的实体,也是一种情感态度。所以,儒学与其他的宗教不同在于,它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种完全神学的宗教。
文庙祭祀,包括其中的附祭系统,是彰显对于圣贤人格的推崇,是士人感受群体优越性和文化价值的一条重要渠道。如果能够进入文庙从祀,将证明其得到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因此,某些儒生“梦在两庑之间”,以为“人至没世而莫能分食一块冷肉于孔庙,则为虚生。”(刘大鹏:《晋祠志》)不少人梦寐以求死后能够进入文庙从祀,一些大儒的门人后学也积极推动其宗师进入文庙,为自己和其学派争得一份殊荣。因此,人们认为:“从祀大典,乃乾坤第一大事。”
文庙祭祀与经典的诠释、科举制度的推行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共同奠定了士人对于儒学和孔子的信仰。这种信仰尽管没有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宗教,但其对于古人“安身立命”的功能,完全可以与宗教相仿佛。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儒家优秀分子对于自身信仰和使命的自觉表达。
最后,文庙祭祀从本质上讲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历代重视文庙祭祀,当然首先在于尊重作为伟大思想家的孔子本人,尊重以孔子为代表的历代圣哲贤儒,同时,更是尊重以孔子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恐怕才是文庙祭祀的本质意义所在。
孔子有大功于中国文化,故文庙之设,即是为了尊崇孔子之道。文庙中除了祭祀孔子,还祭祀儒家后学。诚如《礼记·学记》所说:“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明儒王世贞认为文庙从祀与太庙从祀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为“佐其师,衍斯世之道统。”(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文庙祭祀孔子,乃为尊祀其教、尊祀其道。文庙以后儒配享、从祀,乃为衍续儒学道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谐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73-0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改革、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培养具有优秀品德和过硬政治素质的高素质人才,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地处武陵山民族地区腹地的湖北民族学院为例,对如何结合时展的要求,利用土家族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思考。
一、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和谐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湖北民族学院地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该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已有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9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和谐价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这正是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1.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历史和时代价值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土家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库,代表了土家族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代表了土家族的智慧和民族精神,对土家族地区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例如,恩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肉连响”是流行于利川土家族群众中的一种体育与舞蹈相结合的娱乐形式。舞时不分春夏秋冬,表演者仅穿一条短裤,无需乐器伴奏,以双手击打身体各个部位,发出整齐、清脆的噼啪声。整个舞蹈粗犷、豪放、潇洒、活泼,节奏感、韵律感极强,表演滑稽诙谐,娱乐性极强,充分显示了土家族民间舞蹈形、神、劲、韵的神采美,被誉为“东方迪斯科”。又如,恩施“傩面具”雕刻是以一种白杨木为原料,有多道独特工序的彩绘木雕艺术。“傩面具”是“傩愿戏”的主要艺术标志,巫师戴上它将人的愿望传递给“神”、代“神”将其旨意传递给人类。可见,“傩面具”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人们对“人”、“神”的理解,是“傩”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而通过对“傩面具”及“傩愿戏”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们的宗教观念,透视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这正是“傩面具”和“傩愿戏”具有的历史价值的体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也不断扩展,表现出了重要的时代价值。例如,有着“东方情人节”之称的土家“女儿会”是曾流行于恩施市红土、石灰窑和大山顶一带的原始民俗活动,迄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传统“女儿会”以商品交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男女恋情和民众交往休闲为精神内核。而今,“恩施女儿会”不仅延续了商贸交流和男女联谊的传统,更作为恩施市的三大名片之一,成为吸引外地游客、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对恩施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爱国主义的价值理念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精神遗产,具有典型性和不可再生性。然而,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与传统农业文明相适应的这些民族民间文化正在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面临被淹没的危险。特别对于一些青少年来说,他们看的是美国大片、日韩偶像剧,听的是西方摇滚音乐、港台流行歌曲,过的是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容易轻视或忽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我国作为当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国家,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我们强调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要让当代人从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获益,也要继承和发展优秀民
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直至未来的所有人类都享受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的财富。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繁荣的根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要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找到动力源泉。恩施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土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例如,摆手舞、哭嫁歌、撒尔嗬、西兰卡普这些极具土家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地反映了土家人生活和文化观念,传承了土家族乐观、豁达的民族性格。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加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流、融合,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在于文化传承,而教育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提升社会公众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2009年10月13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闻会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马文辉司长明确提出“与教育部门合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知识纳入大中小学相关课程或教学内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的工作要求,并将其作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九大措施之一。
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青年人——尤其大学生是一个民族面向未来的基点,更应承担起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将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的内容与要求联系起来,发挥高校在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推动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同时,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培养具有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多元文化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三、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1.利用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非常丰富,涵盖了民族民间歌舞、技艺、服饰、习俗、节日、语言、饮食、信仰、建筑等各个方面,不仅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可贵的教育资源。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要求,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入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
第一,利用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民族团结与爱国主义教育。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培育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宝贵资源,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利用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对土家族智慧、精神和文化的深入认知过程,是更具多元文化意识与民主精神的文化整合过程。向来自不同地区、民族的学生介绍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欣赏、珍视土家族文化的价值观念,进而培养学生养成尊重多元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立场。
第三,利用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倡导的理论,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其核心在于“四个尊重”,即尊重当代人和后代人、尊重差异和多样性、尊重环境和尊重资源。对学生进行保护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尊重当代人和后代、尊重文化的差异和多样性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第四,利用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保护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责任,因而有必要加强学生关注、参与、宣传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让学生切实承担起传承土家族文化的历史责任
2.利用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民族民间文化,可以从下两条途径融入主流教育领域。一是通过课堂教学、专业讲座等正式渠道,在专业教学中渗入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将其作为专业教学的素材来使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教学的内容,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理念,提升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与能力。
二是通过团日活动、班会、暑期社会实践等渠道,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寓教于乐,推动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例如,笔者曾带领学生在恩施女儿会(农历七月十二)现场进行过随机问卷调查活动,了解恩施居民对土家族传统名俗“女儿会”的认识。这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认识土家女儿会的兴趣与愿望,更引发了他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变迁的深入思考。学生们普遍反映,这样的实地调查活动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有趣得多,并期待能有机会更多地参与类似活动。
总之,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教育资源。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和谐价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要求有机结合在一起,用民族文化精华塑造学生的灵魂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值得我们不断思考、总结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贺能坤.西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改革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2]马雁.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j],当代青年研究,2008,(1).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吴正彪.民族文化知识进课堂与发挥学校教育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j].民族教育研究,2008,(6).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全国联合会.世界遗产与年轻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z].2003.
[7]马文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已形成[eb/ol].中国新闻网,http://chinanews.com/cul/news/2009/10-
南朝梁萧氏父子指梁武帝萧衍、昭明太子萧统、梁简文帝萧纲和梁元帝萧绎四人。他们既是梁朝的统治者,又是梁代文学的领军人物。受晋宋时文学风气影响,他们都表现出了言语崇尚的风格,但同时他们又对文学有着自己的体会与认识,并为当时和后世文学做出了贡献。梁武帝以开国之君的身份对文学进行提倡,必然对梁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萧纲与萧绎是“宫体诗”的倡导者,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南朝绮丽文风的形成。作为整体来看,四萧的文学思想除了受到时代风气与社会思潮的影响之外,他们之间所表现出的传承也是很明显的。梁武帝曾写作了大量艳诗,客观上对萧纲与萧绎的“宫体诗”创作有很重要的影响,而萧统正是他所提倡的雅正文风的承继者。
萧统、萧纲、萧绎之间的文学对话对他们的文学主张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为统治者,除萧统外,他们在创作中,都表现出了与所提倡的儒家文学观念相反的一面。在他们所提倡的儒家文学观念中,强调最多的是儒家的诗教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他们创作了一部分作品,这些作品大都缺乏文学性,并不能代表他们真正的文学思想。能够代表他们真实文学思想的是那些言语绮丽风格的作品,其中以萧纲的“宫体诗”最为典型。就文学产生来说,他们提倡的又不是儒家的诗教观,而是萧氏所倡导的物感说。总体来说四萧并没有真正践行他们所提倡的诗教观,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它越来越远。为了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这种文学思想的成因,本文拟对他们的儒家文学观念、特别是其中的诗教观念做出具体分析。
一、儒家诗教观念对四萧的影响
“诗教”一词最早出现于《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①诗教,就是用《诗》进行教育的意思。温柔敦厚,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在古代,《诗》也是可以用来歌唱的。所以《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②《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③梁武帝建立梁朝后,“思阐治纲,每敦儒术。轼闾辟馆,造次以之”,非常重视礼乐教化,并多次下诏,修礼作乐。④《访百僚古乐诏》中说:“夫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所以移风易俗,明贵辨贱,而《韶》《濩》之称空传,《咸》《英》之实靡托。魏晋以来,陵替滋甚,遂使雅正混淆,钟石斯谬。”⑤《立学诏》中说:“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励行,由乎经术。”⑥这里强调的是礼乐教化,但从中可以看出,梁武帝提倡儒家的文学观念,并且受到了诗教观念的影响。昭明太子萧统在梁武帝的影响下,受到的儒家文学观念的影响更为明显。他在《文选序》中引《易经》的话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⑦将文学看作教化百姓的一种重要方式。并且他还进一步引《毛诗序》中的观点说:“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关雎》、《麟趾》,正始之道著;《桑间》、《濮上》,亡国之音表;姑风雅之道,粲然可观。”⑧由此可知,萧统也是提倡“发乎情,止乎礼仪”⑨的儒家诗教观的。他十分推崇“雅正”的诗风,从《文选》所收录的作品来看,典雅之作多于华靡之作。骆鸿凯先生说他是“黜靡崇雅”瑏瑠?,这很好地体现出了萧统的诗教观立场。梁简文帝萧纲也受到了诗教观的深刻影响,他也是十分注重提倡诗教观的。他曾在《请尚书左丞贺琛奉述制旨毛诗义表》中说道:“臣闻乐由阳来,性情之本。《诗》以言志,政教之基。故能使天地咸亨,人伦敦序。……孝敬之德,化洽天下,多识之风,道行比屋。”瑏?瑡这表明,他已把《诗经》看作治国的基础。梁元帝萧绎受儒家思想影响也极深,深信儒家的“三不朽”瑏?瑢思想,这很自然地使他去提倡儒家的诗教观。他在《召学生教》中说:“吾亲承天旨,闻《礼》闻《诗》,方欲化行南国,被于西楚。”“化行南国,被于西楚”瑏?瑣,这自然也就涵盖了诗教观在内。
综上,从萧衍到萧绎,他们都深深受到了儒家文学观念,特别是诗教观念的影响。并且这种思想构成了四萧文学思想中非常特殊的一面。但是他们对此却没有正面提倡,而是经常在公共场合表现出相反的一面,这就形成了他们所提倡的儒家文学观念。这种实际态度当然不是他们文学观念的真正表现,可是我们却不能忽视它,因为这是他们文学思想中的一部分。具体说来,这种儒家文学观念自有其形成的原因。
二、萧氏文学思想中诗教观念的形成原因
梁朝当时上承魏晋宋社会思潮的余绪,受到了玄学与佛教思想的严重影响,这时儒家正统思想虽然有减弱的趋势,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的。在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那里,儒家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主导性。也就是说,梁朝当时的思想是三教合流,而儒家略有优势。在这种情况之下,儒家思想对统治者仍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在封建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儒家经典是必修课,并且是被作为立身之道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