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16:23: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古代德育思想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中国古代幼教思想的本要义理
中国古代的幼儿与幼儿教育与现代的概念不同。现代的幼儿教育或者学前教育是由西方传入的概念,特指儿童在3岁以后直至入小学之前所受的教育,并且常指的是正规的学校教育。中国古代从出生之时到外出就学之前所接受的教育统称为幼学,也就是幼儿教育。
那么,什么年龄段为幼儿呢?《礼记曲礼》中说:人生十年曰幼,学。汉郑玄注曰:名曰幼时,始可学也。把人从出生到10岁出外上学之前的年龄段视为幼。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曰:人生八岁,则至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又把人从出生到8岁的年龄段视为幼。不论是把幼儿界定为10岁还是8岁,所指代的都是从出生到外出求学之前这段时间,幼儿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初始阶段的宽泛概念中国古代从出生之时到外出就学之前所接受的教育统称为幼学,也就是幼儿教育。
中国古代就有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幼教思想,民间也有小树不剪不成材,小孩儿不教不成人的俗语,反映了古人对幼教的深刻认知。孔圣人周游列国授经讲学,感悟出教习真谛少成若天性,习惯自然成的绝妙论断。汉代的贾谊则明确提出了早谕教的主张:婴幼儿心地纯洁,可塑性大,在婴幼儿纯洁的心境还未受到外界环境的熏染时就要及早教育,造就循规尊礼的言行规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在其所著的《颜氏家训》中倡导: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从事教育活动四十年之久,对幼教领悟颇深。他认为,幼童时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只有使儿童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才能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扦格不胜之患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明末清初的理学家、教育家张履祥也特别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他认为:幼稚之时,必见奋起之志,若举动无恒,即将事无一济矣。少年血气未定,善者固易流于不善,不善者亦易反而之善。幼童时期,思维稚嫩,早以教育,生性不善者亦易反而之善,否则,善者固易流于不善。任何有所作为者,幼年时就确立了奋发向上之志,必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中国古代的幼教主要是家庭教育。施教者一般是婴幼儿的父母尊长,注重根据幼童身心发展和认识水平的特点,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灵活机动、适时而教,感知知识、遇物而教,应幼儿的性情,引发幼童的兴趣,导幼童行为,讲究教育的方法。能坐、能行则扶持之,勿使倾跌也,教以幼童坐、卧、爬、行等肢体运动、戏耍锻炼;按照幼童生理发育的特点创设幼童感知知识、辨析事相、发展语言能力的环境;造就幼童勤于动手、生活自理、讲求卫生的行为养成;培育幼儿日常生活、接人待物、言行举止等礼仪修养;塑造幼童尊老爱幼、扶弱济困、积德行善的行事之道;确立幼童为人处世、谦卑恭敬、诚实正直的德性;还特别重视对幼童言行举止的垂范和影响作用,朱熹论定为:指引者,师之功也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
中国古代幼教的品德教育崇尚孝、梯、忠、恕、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核心思想,并把其作为品德教育的主旨。汉代的王修教育自己的儿子,未必读书,并学做人。朱熹则倡导:自小便教之以德,教之以尚德不尚力之事。钱穆在其《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教育》一文中说: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意义并不专为传授知识,更不专为训练职业,亦不专为幼年、青年乃至中年以下人而设,教育的主要对像乃为全社会,亦可说为全人类。不论幼年、青年、中年、老年,不论男女,不论任何职业,亦不论种族分别,都包括在此项教育精神与教育理想之内。钱穆认为:儒家思想精髓,主要在教人如何为人,孝、梯、忠、恕、仁、义、礼、智、信都是为人的条件,是人所遵守和具备的素养。幼童在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塑就长成难以改变。因此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古代的幼教在立德遵礼、修身养性的铸塑上是成功的,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才成为了世世代代传承中华文明的火种。
二、古代的幼教对幼儿素质教育的借鉴
中国古代的幼教同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相比,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教育形式。古代教育家倡行的顺应幼儿成长特点和认知规律,顺导幼儿性情,鼓舞幼儿兴趣,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依据幼儿成长规律施行穿衣膳食、肢体运动、感知知识、辨析事相、礼仪规矩、德性品行的塑造养成的幼教理念,对于幼儿素质教育改革、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是立国之本,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素质教育的根基,以幼儿为本体,顺应幼儿的发展,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的条件和环境,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等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推进幼儿素质教育根本的目标要求。
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本质特征的体现。要借鉴古代幼教以道德教育为主,把道德教育置于重要位置,渗透入幼儿的日常生活、行为培养、感知知识之中。克服幼儿教育为义务教育服务,重智育、轻德育,重识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倾向,把道德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幼儿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借鉴和利用中国古代的教育激励思想,是在继承优良传统、吸收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立足现实,努力创新,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无疑对教育管理激励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以组织行为学的观点去审视我国古代先哲们的教育激励思想。
一、重视道德教育,强调训教合一
古代教育激励思想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和德育至上,重视教书育人,训教合一。各个时期的先哲们都主张要以育人为中心,各种社会教化渠道都渗透着道德教育,以对民众进行熏陶教化。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孔子认为要加强礼教的感化性,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风俗,人们就会有廉耻之心,而且归服于领导。儒家重视德治教育,孟子把教育作为管理手段,把调动管理对象主动性概括为:“善教得民心。”这样做的结果是最终达到“明人伦”、“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教育目的。在这种观念下,“礼”是规范各种社会秩序的工具,“不学礼,无以立”。促成“人和”的内在机制是“仁”,“礼”的核心“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其基本含义就是“爱人”,也就是承认别人的人格,把人当做人来爱。
中国传统管理非常强调心治,重视精神激励。虽然也不排除峻法严刑,但以人道、仁义、群体为中心,以心理感情为纽带,以情理渗透为原则的“德治”方式,始终占主导地位,把修身看成是同齐家、治国、平天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管仲认为:“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治也者治心,安也者安心。”实际已提出了心治为管理之要。基于这一认识,古代统治者比较重视塑造人的精神,要求臣民接受儒家思想,教育臣民要“忠”、“孝”、“仁”、“义”。不足的是中国古代激励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为维护统治阶级服务的,有着很深的阶级烙印和历史局限性。
二、注重各种需求的层次性,激励要有针对性
激励理论认为,满足成员需要是调动成员积极性的着力点。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不同的人存在着不同的需要,激励个体要有针对性。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中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在我国古代,对人需求的层次性也有很深的见解。管仲认为,物质性需要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衣食之于人也,不可以一日违也,亲戚可以时大也。”《管子·牧民》所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说明了人的欲望发展是有层次的:“仓廪实”、“衣食足”体现了物质欲求、生理欲求这种较低层次的需求,而“知礼节”与“知荣辱”则为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社会欲求。他还分析了当时人的欲求的主要种类:“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其中,“贫贱—富贵”表示生理欲求,“危坠—存安”与安全欲求相关;“忧劳—佚乐”即精神享受的追求;“灭绝—生育”表示对种族繁衍的欲求。人的这四种需求,在《管子》的阐述中,内容已不仅仅限于物质需要方面,还涵盖了生理要需、安全需要、社会需要等多个层面。这表明,以满足个体需要为出发点的激励思想在《管子》一文中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
三、强调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对人性发展的影响
孔子特别强调后天的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对人性发展的重大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所以人都是“学而知之者”。他认为人的生活环境应受到重视,要争取积极因素的影响,排出消极因素的影响,他一方面强调居住环境的选择,主张“里仁为美”,另一方面强调社会交往的选择,主张“就有道而正焉”。
孟子主张“人性善”,即认为人的各种优良品质是先天就有的,“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的含义即表明了这样的观点,而接受教育、刻苦学习,则“人皆要以为尧舜”。同时,他也认为外界环境对人性善的形成同样不可缺少,道德和善有赖于人们后天的社会生活。
荀子认为“人性恶”,认为不学习无法改变恶性,他强调:“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他提出通过教化来实现激励的观点,从“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化性起伪”的理论。他认为,“习俗移志,安久移质”,习俗可以改变人的意志,安而久之可以改变人的本质。他认为环境可以起“化性起伪”的作用,“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泽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人的成功,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要寻求政治、教育、环境和个体之间的协调与有序,人的造就是可能的。
四、激励方法注重教化和修身的统一
在教育激励方法上,我国古代激励思想注重教化和修身的统一。在政治上,实施“德政”,坚持以德治国的德治方略;对民众,以道德教化为根本,采用“道之以德”的教民方法;对家庭,教以人伦,讲究孝亲,道德以家族为本位;对师长朋友等人,讲究敬重亲和,注重敬信修睦;对自己,以修身为本,强调克己与内省。
1.情感激励法
众所周知的“士为知己者死”是最典型的例证。孔子的“仁”,就是主张要“施仁政”,强调国家的统治者要善待老百姓,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亲属。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主要尊重民意,收取民心。孙武曾说过:“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它体现了以心交心、以情感人、激励下属的思想。同时,孙武又提醒运用情感激励要把握好度的原则,因为过度则“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2.表率激励法
表率一般是指领导者的带头作用。孔子曾说:“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以身先之”即为率先垂范作用,身教胜于言教;“以道御之”是指正确的思想、方法。“个人的身正”是“以身先之”的前提条件,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主张“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要自觉修养德行,约束和克制自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反躬自问,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严于责己,宽以待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管子也说:“凡民从上也,不从口之所言,从情之所好者也。上好勇,则民轻死,上好仁,则民轻财,故上之所好,民必甚焉。”其含义表达了管理者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这是完善德性修养的重要手段。
3.赏罚激励法
管仲认为教化是赏罚的效果,要通过个体的感受和变化来实现,使之心服口服。把教化作为赏罚的先导,赏罚是教化的补充。韩非子要求“因人情、顺人性”地进行赏罚。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好赏恶罚。他认为:“明君之行赏也,暖乎如时雨,百姓利其泽;其行罚也,畏乎如雷霆,神圣不能解也。故明君无偷赏,无赦罚。偷赏,则功臣堕其业;赦罚,则奸臣易为非”,意思是说:贤明的君主实施奖赏的时候,犹如及时雨那样给人以温暖;对人施行惩罚的时候,犹如雷霆一样令人生畏。所以,贤明的君主会奖赏与处罚并用。没有奖赏则功臣就会懈怠,免除处罚,奸臣就会为非作歹。只有做到恩威并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才能发挥赏罚的效用。
4.目标激励法
组织行为学特别强调,管理中要重视发挥员工的潜能,汇集组织他们的力量,激励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最终达成组织目标的实现。孙武治军时强调“上下同欲者胜”,就是典型的目标激励法,成为作战五个致胜必备因素之一。作为管理者,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必须引导下属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上下同欲”是效用极大的激励方法,上下同心则无往而不胜,上下离心则一盘散沙,不攻自破。孙武说:“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所以,组织目标必须取得成员的高度认同,使组织目标在成员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唤起成员的工作激情,使成员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不遗余力。
五、激励策略注重公平性、及时性和层次性
1.激励的公平性
赏罚激励的过程中,强调标准的公平,人不分贵贱,应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管仲说:“故禁不胜于亲贵,罚不行于便辟,法禁不诛于严重,而害于疏远,庆赏不施于卑贱二三,而求令之必行,不可得也。”意思是,禁令是不能制服亲近和尊贵的人,刑罚不肯加于君侧的嬖臣;法令不能对犯严重罪行的人予以处罚,就会伤害了于自己关系疏远的人,对地位低下的人不授予奖赏,如果这样,就会使得法令难以贯彻。先秦兵家实施奖赏要公平正直,强调不能按贵与贱的身份去衡量,要做到不偏不私。赏罚要获取人心,达到激励士兵斗志的作用。否则,就会人心不服,奖赏也就失去应有的效能。赏罚公平原则的关键在于要严明、公正,“严惩不避亲贵”。“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其含义表明:对自己厌恶的人,如果有功也要给与奖赏;对自己喜爱的人,犯了罪过也应受到惩罚。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奖赏不避仇敌”而得管仲,可谓历史上的美谈。管仲在得到齐桓公的赏赐重用后,尽力辅佐齐桓公治国,开创了齐国的富国强兵局面。
2.激励的及时性
把握激励时机是一门艺术。为了使某种行为得到加强,奖赏应该在行为发生后尽快实施,延缓奖赏会降低强化作用,而奖赏没有兑现,则激励作用无从谈起。对此,《管子》也有清晰的认识:“赏罚信于其所见,虽其所不见,其敢为之乎?见其可也,喜之无徵;见其不可也,恶之无形。赏罚不信于其所见,而求其所不见之为之化,不可得也。”司马穰苴提出了“赏不逾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罚不迁列,欲民速睹为不善之害也”,强调赏罚的即刻性。激励的及时,就是奖赏不能错过时机。激励只有及时才能使人们迅速看到做好事的利益或做坏事的恶果,“赏一劝百,罚一警众”,产生震憾和轰动效应,才能赏立信、罚立威。赏罚的时机要及时,时机选得好就会事半功倍,时机没选好就可能事倍功半,这是实施正确激励的一条重要原则。如商鞅变法,为了使新法执行取信于民,立“三丈之木”于南门外,宣称只要有人将其搬到北门,就可获得五十赏金,有人这样做了,就立刻获得了五十金,使人心中产生了赏信罚必的效果。
3.激励的层次性
赏罚的力度要和个体的行为相对应,才能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凡牧民者,以其所积者食之,不可不审也。其积多者其食多,其积寡者其食寡,无积者不食。或有积而不食者,则民离上;有积多而食寡者,则民不力;有积寡而食多者,则民多诈;有无积而徒食者,则民偷幸。”一旦赏罚的力度与个体的行为发生了偏离,则激励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管理者在运用赏罚手段时要注意掌握一定的“度”,就每一次赏罚而言,力度要适宜,使受赏者和受罚者都感到心悦诚服;另一方面,赏罚也不能过滥,如果奖惩过于频繁,则强化作用就会减弱。“一为赏,再为常,三为固然。其小行之则欲也,久之则礼义。故无使下当,上必行之然后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孙武认为:“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赏罚的频率过高,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反而会使人陷入困窘、迷惑与漠然的境地。
参考文献
[1] 严华英.孔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2] 严华英.孟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3] 陈永汉著.管子-杰出的经济管理学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 韩非子.管子.徐君编,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5] 张法祥,等.荀子解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6] 诚举,等.荀子.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7] 孙子兵法.孙晓玲,译注.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8] 华文兄弟文化公司主编.孔子家语.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9] 六韬·文韬·盈虚第二.省略/zzbj/fj/fjlsjd/200705/ t20070521_2169166.htm
[10] 陈永汉.管子——杰出的经济管理学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关键词:儒家思想数学教育传统数学
一、儒家思想与古代数学研究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主流。《周礼》有“九数”和“六艺”之说,儒学讲经兼教数学,教育儒学化、经学化使数学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汉儒用数理讲《周易》,经书兼讲天文、历法和数学,因之数学成为儒学一部分”。[1]
古代的中国数学家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论社会交往以及学术交往,大都处于儒家思想的氛围之中。古代数学家带有明显的儒学化特征,具有儒家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具备深厚的儒家思想知识,对儒家经典有着浓厚的学术情趣。在儒家价值理念的影响下,古代数学家研究数学的动机主要在于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注重的是数学的实际性。即重视实践的实际效用,注重实际效用的思想反映在古代思想的知行观中。实用理性表现在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数学观中,他们从不同侧面论述了学习和研究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效用。中国数学的实用性的特征实际正是对儒家思想的延伸和展开。
由于古代数学家的研究较多地受到儒家经学方法的影响,因此对数学家来说,不仅儒家思想是不可违背的,且各门学科的“经典”也是不可违背的。从根本上说,古代数学家研究数学的动机都是围绕着儒家的价值观而展开的。一是出于国计民生的需要,为了落实儒家的民本思想;二是出于“仁”“孝”之德,实践儒家的仁爱理念;三是出于经学的目的,要发挥儒家之道。
魏晋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说:“昔在包牺氏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数,以合六爻之变”“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王孝通在《上缉古算经表》中说:“臣闻九畴载叙,纪法著于彝伦;六艺成功,数术参于造化”。《夏侯阳算经》序中说:“夫博通九经为儒门之首,学该六艺为技术之宗。”《颜氏家训》“杂艺”篇说:“算术亦是六艺要事,自古儒士论天道、定律历者,皆学通之。然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朱世杰在《四元玉鉴》中说:“以明理为务,必达乘除升降进退之理乃尽性穷神之学”。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序中说:“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经世务、类万物”。所谓的“自然之理”是包含在儒家“大道”中的“小道”,正如朱熹所言“小道亦是道理”,因此,研究数学的动机最终都源自儒家的价值观。
二、儒家思想与古代数学教育
1.教学目的之“经世致用”、“注重符验”
“实用主义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国传统数学体系大致是遵循着‘经世致用’的观念展开的。古人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等方面有着极深的实用主义色彩。‘经世致用’成为数学教育的一大特色,对中国传统数学造成相当大的影响。”[2]
儒家要求“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即联系实际来思考,强调力行,付诸实践。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篇》)把能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看作是认识的最高阶段。这种学以致用,注重符验的儒家思想,反映了他们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是其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在认识方法上的表现。
2.教学方法之“举一反三”“以一知万”
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举一反三”。《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启发要建立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当学生的头脑中出现了问题,有所感悟又还不很明朗的时候,即是进入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喷”“‘啡”状态,这才是进行启发的最好火候。孟子主张引导学生达到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但不要代替学生去解决。“举一反三”在《论语》中有时又叫“闻一以知十”(《公冶长》),又叫“告诸往而知来”(《学而》),其方法论的意义是通过对类的本质的把握去推知该类的其他事物。这一方法到了荀子又演化成了“以一知万”的命题,而“以一知万”的具体内容,则是“以类度类”和“以道观尽”(《荀子·非相》),即通过弄清一类事物的基本道理,以求得“观尽”并把握该类的所有事物。显然,“举一反三”和“以一知万”的思维本质,就是从一般推向个别的演绎方法。
数学具有内容抽象的特點,如何能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深刻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领悟数学思想和发展数学能力,启发诱导正是一把钥匙,它可以开启学生积极的数学思维活动,使数学教学充满活力,避免因抽象难懂导致思维停滞和因简单注入而导致思维僵化。因此,儒家“举一反三”和“以一知万”的思想方法,就很自然地被引入到了数学教育领域。
3.教学要求之“苟求其故”、“善学尽理”
与西方的所谓理性分析思维相对立,中国传统思维(儒家思想)的根基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和经典思维。“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维——整体思维的最典型的理论形式,强调天和人的联系不可分割,它倾向于对感性经验作抽象的整体把握。
儒家虽然注重经验,强调应用,却并不截然排除对对数学上的逻辑演绎方法事物内在原因和规律的追求。孟子说:“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离娄下》)这里的“苟求其故”,便是要求去探索天地星辰的所以然之“故”。苟子也说过:“辩则尽故。”(《正名》)又说:“善学者尽其理。”(《大略》)可惜这种“求故尽理”的思想在先秦儒家中没有成为主导的思想。导致了后来的中国传统数学侧重于模式推理而不注重命题推理,使数学实践与数学理论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失去赖以发展成长的源泉而枯竭。
参考文献:
[1] 周瀚光.先秦儒家与古代数学[J].北京:大自然探索,1986年第4期,第151页。
何人可为师?即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方可为人师呢?我们这里所说的为人师,并非“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学有所长者,而是《周礼》中所提到的以师为职业的授人以业者。对于师者的评价,了解孔子的人评价其“既圣且贤”,而“贤”则可以被我们看作是师者所应具备的重要条件。《论语》中有提到孔子对教育的目的,立己立人内容的总结———“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则可以被视为“贤”的具体内容。
1.志于道“。志于道”,孔子作为一代圣贤“十有五而志于学”,也就是说孔子在15岁的时候就立志求道,即将做学问作为毕生的追求,而所做的学问主要围绕的就是穷究天地间的道理。一般人说孔子说的是人道,不讲天道,因为天道渺远,属于形而上的范围。但我们看孔子在《易经》中所讲的学问,他绝对懂天道宇宙的来源。“天道远”并不是说与我们的空间距离远。这个远实际上是高远的意思,指距离人类的知识程度太远。因此孔子在这里所讲“志于道”的“道”,我们不能硬性替它下一个范围,说他只讲人道,不讲天道。这实际上是启示我们贤者立志,做学问要把目标放得高远,心胸开阔而眼光不有所局限。
2.据于德。“据于德”,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所谓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换句话来说,“志于道”是搞哲学思想,“据于德”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古人解说德就是得,有成果即是德,所以很明显的,贤者的思想是志于道,行为是依据德行。为人师者不单将道存于心中,还应该通过存于心中的道指导自己的行为,以存乎内见于行,当二者形成一致则道德合一,高远的志向必然指引作出高尚的行为,而求得几近完美的结果,德现则贤显。
3.依于仁。“依于仁”,仁,就其本身及具有其的主体———人,从内在来看是内心的修养,所谓性命之学、心性之学。表现于外的则是爱人爱物,比如墨子思想“兼爱”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彼此之间相互亲爱相互帮助;西方文化的博爱则讲究大爱世间众人对众人皆有感情的付出。而贤者“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作为贤者,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这是仁的发挥。
4.游于艺。“游于艺”“,游”有“畅游”的涵义,即对于“艺”有精确的掌握和运用,游刃有余。“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以现代视角进行解读,其中的“礼”,包括了哲学的、政治的、教育的、社会的所有文化。“乐”则包括现代艺术的舞蹈、影剧、音乐、美术等等。“射”,军事、武功方面。过去是说拉弓射箭,等于现代的射击、击技、体育等等。“御”,驾车,以现代来说,当然也包括驾飞机、太空船。“书”,文学方面及历史方面。“数”则指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贤者,生活的充实,都要依六艺修养,艺绝不是狭义的艺术,而是指作为贤者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当素质达到一定高度,甚至可谓专精与优秀,则可以为师者了。为人师者,“贤”就是要具备道、德、仁、艺这四种文化思想上的修养。前一半“志于道,据于德”包括了精神思想,加上“依于仁,游于艺”作为生活处世的准绳,合起来是他全部的原则,同时也明确指出具备这些要点,才叫学问。如无高远思想就未免太俗气,太现实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厌烦。没有相当的德行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如果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就没得安顿的地方。没有“游于艺”,知识学问不渊博,不但无法胜任师者,而且人生也枯燥了。
二、根据“贤”的内容养成师德
师者至高境界“圣且贤”,尤其“贤”为成师的基础,我们就根据贤的内容谈师德的养成。
1.爱人之心外化为德。师者应具仁心,也就是说,作为老师充满爱心,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生,这是为人师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仁,儒家思想解释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孔子对他的学生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而这“五者”分别是“恭、宽、信、敏、惠”,并且分别阐述了其中很大的学问。
(1)恭则不侮。为人师者,应予人恭敬。孔子说:恭则不侮。首先,一个人对他人恭敬的时候,是不会招致羞辱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是相互的,予人恭敬,予己恭敬。其次,养成内心的恭敬,从个人的一己人身上是恭敬于人,从整个国家来说,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国家形成谦恭的风气,社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国家必然稳定繁荣。最后,师者由恭敬出发,对这个世界,会有眼中的美好,以美好修正晦暗,而师者将眼中的美好传于受教者,才能启发善行,启迪人心。
(2)宽则得众。为人师者,包容他人。对他人包容了,其实自己也天宽地宽了,所以恭敬而达到宽容,这是一种内心自然的成长。师者养德,应对世界对世人抱有怀,绝不应该计较毫末利害,而更应讲求大成就,对己严格而对人宽容,就像孔子所说的,宽就能够得众,你就可以有众人对你的一种信赖,你就可以拥有最广阔的行为空间。
(3)信则人任焉。师者守信方赢得认可。世人做事讲求诚信,诚信是立身之本,作为师者更应具有诚信品德。师者授业,受教者有所学,但亲其师方能信其言,师者守信,在受教者中才能树立威信,其所言所行才能为受教者欣然接受。守信另一层涵义则是恪守本职,坚守职业操守,师者所为兢兢业业教书育人脚踏实地,做学问不做假,不欺诈,不以他人成果易于自己名下。
(4)敏则有功。师者活在当下。勤敏做事发挥才智,拓宽思维敏捷行动,“欲敏于行而纳于言”。不必说得太多,而真正赶紧去做。想到了就做,能做就反过来再想,做事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尽可能求得捷径,以达功效的最大化。敏于行,就是告诉人一种态度:活在当下,就在今天,就在此刻,把事情做好了,不要去等,总结经验,应时而动,这就是敏于行。
(5)惠则足以使人。师者怀有恩惠之心,宽厚他人。师者,是受教者的引路人,一个能够有恩惠之心的人,才能够教导他人有所作为,因为他可以因使人受益而号召他人团结一致实现师者的目标。这就是所谓的“利益均沾”,它可以让所有人从中获得自己应有的名分和利益。位高权重者使位卑权轻者做事往往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但若所做的事无法使人从中获益,或者获益远远低于付出,那则可被看作是位高权重者对位卑权轻者正当权益的榨取。师者若如此待受教者,则可看作是对受教者的压榨,其所为为失德,师不可堪称师。
2.有教无类原则成德。师者对于受教者,应树立坚定的教育原则,有原则才能养成师德。我国千百年来所传承督导教育原则即是:有教无类。对于有教无类,可以这样理解: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中国古代自春秋时期开创私人办学之风,改变了学在官府的社会教育状况,很多平民甚至贫民子弟,有心向学皆可拜师学有所成,孔子无疑是当时创办私学成果显赫的教育大家。孔子学生的出身、居住地、职业等条件五花八门,但只要心怀赤诚拜师求教,孔子都会欣然授业。拜师礼虽不可废但孔子强调“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拜师礼仪这是师道的体现,不可废除,但只要准备束修———十条干肉———这样一般人家都有能力准备出来的薄礼,即可拜孔子为师。师者授业只需考虑受教者是否诚心求教,心怀赤诚,而不应考虑教育以外其他不相干因素。受教者对于师者远近有所不同,接触有所不同,态度自然有所不同,而师者对于受教者则应平等相待,不因任何原因施以特权,不因任何原因而放弃受教者,人各有不同,虽然心怀赤诚,但感知外物的感受各有不同,穷究其理深度各有不同,对不同的受教者,师者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以实现崇高的教育理想———使受教者学有所成。
3.公天下之公心树德。师者对于家国天下,应明确其本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大学》中所谈大人之学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也同时可被看作是师者的社会责任,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可被看作是师者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师者天然具有养成并彰显自身美好德行,亲爱于自己的学生,爱众人,平等待人的社会责任。同时,师者严格律己,赤诚求知,学有所成,以身率人,传播教化,正其所不正,使人成圣,如辐射一般使贤人圣者报效国家,以完成师者的历史使命。如欲承担责任而履行使命,需师者勇于付出,甘于奉献而寡求回报,这种牺牲并非人人可行可为,为家国天下而弃己利,实需公天下之心为内里支撑。对于公天下,西汉礼学家戴德戴圣叔侄托名孔子所著《礼记•礼运篇》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概念:原意为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国家非一家一姓,而是天下人之国家,引申为人人的权利都是很平等的,天下人做事为天下人谋利,而不以一己之利有损他人之利。而成就天下之大利,往往需要某些人甚至一代两代人的甘于付出,纵看历史,师者恰恰在某些历史节点扮演了这样一种角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公天下之公心树立,完成了师者至高品德的养成。
三、师者失德不堪为师
师者养德为师之大道,道之所存,义之所在,但师德养成是理想中的应然状态,实然状态却未必尽数如此。当今中国将教育看成是中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国家重视教育,尊师重道,师者地位较之以往更为尊崇,师者待遇也较以往大幅提高,于是,对于师者这一职业,好利者趋之若鹜。然既是利益吸引,那么好利者其德行必不及师者,抑或说,其必难以养成德行,更难尽职守而育人成才,相反,使求知者受难,污师者之名,其人才不足而授课,德不足而育人,虽明不因求学者而求利,实恰以受众为逐利压榨之对象,凡此种种,现于当今并非一二。如此无德之人,绝不容录于师者队伍之中,而已混迹于师者队伍的失德之人,一经发现,应尽早迅速清除,不留任何余地,为师者而不养德,不堪为师。
四、结语
道家思想中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源,中国武术吸取这一思想,认为武术最根本的特征也是“道”。“道者,万物之奥”,一切的来源莫不是“道”,而“道”又是“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种思想对中华武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太极拳的基本拳理就是据此生发的。王宗岳《太极拳论》认为“随变化万端,而理推一贯”,这里的“理”就是老子的“道”,无极生太极,进而才有阴阳变化,这个“无极”也是“理”,亦即“道”。《庄子?说剑篇》是太极拳理论中的最重要的方法论,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观点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光辉。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与太极拳拳理上的“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以慢制快”联系密切。太极拳以太极阴阳变化为拳理,以太极图为根本,阴阳互依,此消彼长,刚柔相济,演变出千般变化,太极拳理讲究阴阳相济,济字有渡与成功的含义,如同舟共济、济世救人等。《周易》第六十三卦即“济”,其卦象是离下坎上,离代表火,属阳,坎代表水,属阴,火在下而其性炎上,水在上而其性润下,水火按这种形态联在一起,中间必须要有个像太极图S线那样的物质把两者分割开,这就叫“济”或“渡”。太极拳强调动静、虚实、刚柔、快慢、开合、升降等阴阳法则,这与道家的“太极阴阳学说”如出一辙。《庄子》认为:“是此亦彼也,是彼亦此也……彼是此,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万变。”这正是太极拳论中的“化即打,打即化”,化打结合“,虚笼诈诱,只为一转”,打和化,引和进都在一个螺旋圈中完成,这与庄子之说是何其相似。
2古代哲学思想与太极拳的技击
阴阳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是《易经》最基本的思想。《易经》主要是探讨阴阳变化广泛存在的规律,指出世界上千奇万变都是阴阳对立使然。阴阳对立观念衍生出一系列对应概念: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攻守、起伏等等,它们所代表的诸多对应因素的不同组合,及其对立转化的种种变化,构成了太极拳丰富繁杂、色彩各异的技击原理与方法。太极拳汲取了道家“物极必反”、“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等思想,并以此作为其技击的指导原则。“反者道之功”是老子哲学中的着名命题,意思是说对立的事物向其反方向转化是运动的规律。老子这一辩证法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武术战略思想之中,成为武术战略的基本原则。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先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夺之,必故与之;是为微明。”对应了太极拳拳法中讲究的“往返须有折叠”、“欲左先右,欲右先左”;同时也对应了太极推手中的“欲要先给”、“欲顺先逆”“、欲逆先顺”。《庄子?说剑篇》中说“: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说的是技击一道,贵在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因敌变化,后发制人。其中一静一动一先一后,正是利用敌手旧力已过、新力未生的空隙,迅速攻击,这就是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最高境界。这一思想正是来源于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辩证法。“示之以虚”旨在诱敌冒进,然后看准机会予以反击,后发而先至。
3古代哲学思想与太极拳的锻炼方式
太极拳锻炼所追求的最重要的是强身健体,不是注重发达肌肉,而是为了内脏的坚实和舒适,这就与养生息息相关。《庄子?外篇?刻意》称:“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这段话说明两个问题:首先,庄子将“道引之士、养形之人”与“山谷之士、非世之人”“,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江海之士、避世之人”等四者相提并论,认为皆属“刻意尚行”的无道之士,是不为道家所提倡的。只有达到“不刻意而高”“、不道引而寿”的境界,才是“天地之道、圣人之德”。这表明了先秦道家所讲究的是依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呼吸,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其理论基础是认为“天地之至精,生于无征,长于无形,成于无体,得者寿长,失者夭死”。要点在于:强调深呼吸,“翕(吸)气之道,必致之末……息必探(深)而久”,太极拳在练习时也要做到深呼吸,气沉丹田,从而改善呼吸系统,进而改善心肺功能,舒适内脏,达到健身之功效。同时练习时间有朝暮之别,“宿气夜散,新气朝聚,以彻九窍而实六府”。四季也各有避忌,“食气有禁,春避浊阳,夏避汤风,秋避霜雾,冬避凌阴”。《老子》说“: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太极拳在锻炼时要尽量做到“随人则动。随曲就伸”即所谓“能吞才能吐,能主动才能放”能够引进落空,才能够四两拨千斤,在平时锻炼时要练习能容纳对方来力的本事,这样才能发放自己的劲力,注意保持自身平衡,做到“左重而右虚,而右已去;右重而左虚,而左已去”,多多体会对方来力的方向、大小等,从而提高肢体感觉。
4古代哲学思想与太极拳的锻炼价值
太极拳运动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其健身健心的原理也是源自于道家学说,“气”是道家用于表达宇宙万物事件的另一个概念。《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另有“宋尹学派”乃战国道家学派的一支,代表人物为齐国稷下学宫的两位学者———宋钘、尹文。由于稷下学宫为各派学士“讲集议论”之所,久而久之,各派主张自然会相互影响。所以宋尹学派虽以“道”为主,但其学术思想实杂儒墨,趋于名、法。以本体化的道、精、气、神等概念解释天地万物和精神活动。“夫道者,所以充形也。”“气者,身之充也。”因而对于他们所说的“虚而无形谓之道”,必须注意从“虚而无形”乃是“没有固定形状”的角度去理解。对于心理、思维这类生命现象的复杂表现形式,他们以“精气”说来加以解释:“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而本体化的“心”,乃是这种禀受于天之“精”的寓存之所———“精舍”。所以“心”的重要也就不言而喻了“: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循此而进,“修心”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枝坚固,可以为精舍”;“修心静音,道乃可得”;“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四体既正,血气既静,一意抟心,耳目不,虽远若近。思索生知,慢易生忧,暴怒生怨,忧郁生病,病困乃死。思之而不舍,内困外薄,不蚤为图,生将巽舍”。所有这些哲学思想都对太极拳锻炼价值给与支持,其可以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道家推崇师法自然“,天人合一”,所谓“天”,即指自然,人作为自然的元素,在本质上与自然是相通的,所以一切人事应顺应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太极拳在锻炼时就顺应了道家学说中的自然规律,不是局部的锻冶,而是对整体力量和协调的锻炼,经过长期练习可以自然地发出整体的力即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劲”,从而提高身体的机能,可见太极拳的健身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伟大人物,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在教育上,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他平生有弟子三千人,贤人七十二,当时的人们争先恐后去当孔子的学生。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以至于对历朝历代乃至如今的教育和文化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孔子的文学作品,以及他的作品中所蕴涵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和分析:
一、温故而知新
在孔子的名言中,我想大家都应该对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很熟悉,对于孔子这句话的理解可以分为几个层面来分析和理解,首先,温故而知新中的故通古,也就是暗指过去的政治、历史、文化知识等;新也就是指今,通俗地讲就是指现代社会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孔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想让他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过去的文化知识,更要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知识,这种文化要求来自各个方面。
孔子在《季氏》中还提到了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更清楚了没有;脸上的颜色,考虑温和么;容貌态度,考虑庄矜么;说得言语,考虑忠诚老实么;对待工作考虑严肃认真么;遇到疑问;考虑怎样向大家请教;将发怒了,考虑有什么后果看见可得的,考虑我是否应该得到。孔子主张他的学生们要善于创新。创新就是做别人所没有做的,想别人所没有想的。孔子曾非常谦虚地说自己无所作为,但实际上他对我国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编写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和《春秋》,都是非常宝贵的著作,为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学而优则仕
孔子一直认为学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他的这种观点一也在《子路》中这样写道:一言可以兴邦。他曾在《阳货》中这样写道:不知言,无以知人一也。这句话一也就是说言为心声,知言才能知人心。这些都充分地说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孔子编制的六经适合所有的人群,在六经中他教人们去学习,教人们如何能够更好地去发现与思考,教导人们要学会孝顺父母,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充分地去思考,去领悟其中的真理。为当时的朝廷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那么对于孔子的培养目标,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点来进行阐述和理解。
(一)孔子倡导言语上的温文尔雅
孔子的这种观点在《左传》中也进行了特别概括: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句话的意思是,言语如果没有文采,那么它就流传不远。这一也就充分表明讲话要有所讲究,要讲究方法。他还曾在《颜渊》中这样说过: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葬,犹犬羊之葬。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文采和内容同样重要,这就好比豹子和狗羊去掉了身上的花纹和色彩之后的毛,这两类皮革的价值就发生了变化。这些语句都证明了一点,孔子在教育弟子,要求他们在说话的时候要讲究方法,讲究文雅。在《论语》的书中充分地体现出了孔子与弟子们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表现为各种形式,哪怕人物的形态也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也正说明孔子要求其弟子在讲话的时候要讲究艺术、发挥文采。
(二)孔子倡导诚信
在《宪问》一书中,孔子曾这样说过: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从这句话中一也充分地说出了言和德之间的重要关系。孔子一生一直在倡导仁、礼,这也是孔子一直以来的主张和他所倡导的精神所在。在一整部《论语》中,涉及到仁字的就有58章,其中仁字就有百余处,从这些数量上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仁极其重视。这也道出了孔子在教育思想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即仁,要让更多的人去体会到仁的来之不易和其重要性。
(三)孔子倡导德才兼备
不愤不启,不徘不发。是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愤则启,徘则发。朱熹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徘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之开意;发,未达其辞。孔子曾在《子张》中这样说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由于孔子一心想要从政,所以他就大力倡导他的弟子们在学成之后要从政。这句话也就是说,做了官的人,除了尽力干好本职的工作外,还须不断地学习,没有做官的人,首先要进行学习,在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之后再做官。这句话也道出了孔子所倡导的学习和仕途是分不开的思想。
三、孔子倡导循循善诱
孔子是我国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倡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何个人的优势和劣势,再去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从循循善诱这种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因材施教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对不同情况的弟子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曾在《雍一也》一书中这样说:中人以上,可以悟商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是说具有中等以上水平的人,给他讲授高深的知识;水平不及中等的人,就不要把难于理解的知识传授给他。
(二)兴趣先行
孔子在《为政》一书中曾这样说过: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这句话一也充分讲述了他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索质。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感受到,孔子强调学生必须有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所以他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知道的人赶不上喜好的人,喜好的人追赶不上乐于实行的人。孔子通过对他的弟子们灌输这样的思想,促进他的学生们能够真正意义上地树立人生的远大目标,努力培养自己学习知识的强烈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三)多听多看
关键词: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拓展训练;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297-02
拓展训练从在中国出现发展到现在,其理论体系及相关研究已越来越完善。拓展训练中体现出来的体验式教育思想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这种教学方法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使学生在非传统课堂教学的环境中亲身的去学习和感受,得到提高。这样的教育思想早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就已有所体现。
一、拓展培训的概念
1.拓展培训的概念。拓展培训源于英文Outword-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的挑战。拓展培训是体验式培训方式,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分支,它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培训方式有着很大区别。拓展培训利用复杂的自然环境,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项目,让参训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磨炼意志、完善人格、挑战自我、熔炼团队”的目的。
2.拓展培训起源。拓展培训起源于二战。在二战中,英国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年轻海员葬身海底。通过观察,人们发现能够逃生回来的海员都意志坚强、求生欲望强烈且协作能力强。经过战争中的经历、思索,德国人库尔特・汉斯创立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及人工设施,训练年轻海员的海上生存能力和船遇险后的求生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这是拓展培训的雏形。
二战结束后,这种训练方法和创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人们认为,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延续下来并引用到其他领域。于是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学生、军人、企业职工、国家公务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也由体能训练发展到人格训练、心理训练、管理训练等。
中国香港于1970年成立了香港外展学校。1995年,户外体验式培训由北京的“人众人”拓展训练公司(现在的“人众人”教育集团)引入中国。“拓展训练”一词是最早将其引入国内的“人众人”培训机构对其的命名,也是“人众人”的注册商标。
二、拓展培训的应用范围及理论基础
随着拓展培训的不断发展完善,除了作为户外运动的分支,拓展培训还与许多别的学科交叉联系,例如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哲学等等。这些已经发展成熟的学科在拓展培训中加以运用发挥,将拓展培训的运用范围大大扩大,从简单的军事生存训练发展到管理培训、教育培训、心理培训等等范围,参训人员也得到增多,涉及各行各业。
提及拓展培训的理论基础,首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体验”一般用来表示人们在获取经验和产生行为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将管理的理论,运用于拓展培训。关于管理学中的“沟通”、计划制订、领导、组织、控制等理论,都在项目中有所体现。
1.作用。拓展培训的作用,在于他与常规教学的不同的情景设置,给参训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拓展培训自然、“险峻”的情景设置,满足了人们的冒险的需求,让参训者可以再安全的前提下去冒险去体验,以从中感悟到各种理论,发掘自身潜能。有学者说:“拓展训练创造了一种非常态的情景,从这样的情景可发现自身平时意识不到的缺陷、盲点和潜力,使人强烈的体验到个人奋斗的成就感和集体作战的愉,这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将起着正迁移的作用,使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将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生活。”(于振峰、王晨宇《关于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理论》)
2.优点、好处。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拓展培训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研究拓展培训,我们发现拓展培训极大的激发了参训者的个人潜能,使人身上最出色的部分得到升华。总结来说,拓展培训有如下好处:(1)有利于帮助参训者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2)有利于培养参训者挑战自我、不畏困难的能力。(3)有利于培养参训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4)有利于强化团结协作意识。
三、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中拓展培训的体现
(一)儒家的教育思想
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温故知新”、“身体力行”都是儒家一贯的教育主张。“温故知新”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能得到新的体会。也是说回忆过去,能更好的认识现在。“身体力行”是说亲身体验,努力实践。
在拓展培训中,培训师会不断地诱导参训者去身体力行地完成培训项目。在分享过程中,温故知新的方法也是时刻存在的。培训师不断地引导参训者回顾项目进行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用简单的、大家熟知的道理进行分析,使参训者得到新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得到提高。
1.孔子的教育思想。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说给他一条鱼,不如教授他打渔的方法。同样在教学中应当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钻研,使学生充分领悟知识。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认为老师应当循循善诱,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获取知识。
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对于这句话,东汉郑玄的解释比较确切,他说:“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何晏《论语集释》引郑玄注)这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主动来思考,只有在学生处于想懂却懂不了,想说却说不出的状态时给以诱发引导,这样教学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以这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好的学习。
这种老师对学生不断诱导,启发其学习的方法在拓展培训中有很大的运用。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对参训者不断启发诱导,让参训者在培训过程中领悟到要学习到的知识。
在教学方式上,孔子多采用对话方式,提倡内省。在《论语・八佾》中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在对话中,孔子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予子夏,而是用比喻的方法表明自己的观点,令子夏自己去体会。《论语・公冶长》记载了另一段对话: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在这段对话中,孔子并不先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在弟子们阐述完自己的观点后,不对弟子观点进行评说,只表明自己的观点,让弟子自己去思考。
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拓展培训的分享过程中得到了体现。拓展师在完成项目过程后对参训者进行分享的过程,让每位参训者都发表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再点明培训项目中的知识点,让参训者得到最深刻的知识体验,以达到最好的培训目标。
2.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曾说过:“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孟子・离娄下》)这句话是说,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知识,会掌握的比较牢固,掌握的牢固,就会积蓄的很深,积蓄的深,就会取之不尽,左右逢源。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要独立的思考。
在拓展培训中,处处体现着要参训者自己学习知识,在项目过程中自己体会到团结协作、勇于面对等素质,通过这种深刻的体会将这些素质转化成参训者的自身素质。
(二)墨家的教育思想
1.墨子的教育思想。《经上》曾经指出:“知、闻、说、亲。”《经说上》有解释说:“知:传授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这是说,人的知识来源有三种:一是亲知,就是亲身经历得到的知识;二是闻知,就是传授得来的知识;三是说知,就是推论得来的知识。在这三种知识来源之中,“行是知之始”。亲知是一切知识的根本,闻知与说知在亲知的基础上发挥作用。
亲身经历以得到知识,是拓展培训的精华所在。参训者亲身参与到各种培训项目中来,在各种环境和各种条件下不断地经历、体验,以得到关于事物的亲身感受和见解,从中感悟到培训项目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
2.庄子的教育思想。庄子的思想中表现出了三种认知方法和途径:感知、思辨和体悟。从教育方面来考虑,这说明学生学习知识是逐步发展的。在这一认识途径中,有很重视学生的认知过程,重视个人思考。
庄子的思想中有效法自然的自然美育观。他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者,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知北游》)
庄子的这句话,这种效法自然的方法从教育方面来理解可以说学习不是单一的读书,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很大。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走出书房,在实践中学习,并且对于他们对自然的观察、独立思考,努力从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在拓展培训中,正是运用这种效法自然的方法让参训者走出教室、走出办公室,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各种培训项目,使得参训者在自然环境中感悟到知识和哲理。
四、结束语
拓展训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涵着极高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拓展训练不光注重学生能学习到的知识内容,更注重学生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学习。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古代教育思想中有很多拓展训练思想、方式的体现。将古代教育思想中观点和拓展训练结合,丰富了拓展训练的理论体系,可以更好地发展中国的拓展训练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邱椿.古代教育思想论丛[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2]钱永健.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3]于振峰,王晨宇.关于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
[4]张传燧.解读中国古代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5.
关键词:儒家思想;人权;法律
一、古代儒家思想的价值观
儒家思想,又叫儒教或儒学,它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仁"和"人贵",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儒家思想的精髓是: "仁"、"义"、"礼"、"智"、"信",其反对"过"与"不及",崇尚"中庸",崇尚和谐。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意义重大,在东亚乃至全世界都有过不小的影响。孔孟学说就是正统的儒家学说。它继承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继承《六经》遗产,但与经学有区别,经书的言论,不等于孔孟的言论。
孔孟学说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就是孔孟所说的"尧舜之道"二是爱民富民、仁政德政的为政思想,即孔孟所说小康之世。是想在"天下为家"的社会实现尧舜之道,也叫王道;三是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五常德"和知仁勇"三达德"的伦理思想;四是法天地大自然法则,法阴阳刚柔变化法则,和不偏不倚中而有权中庸之道等朴素的唯物辩证哲学思想。
儒家思想不仅在过去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除去了历史痕迹,它的价值依然是鲜活动人的。
总之,"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爱民济众的为政思想,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实事求是的中庸之道,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和民主唯物精神,是孔孟学说的精神实质。
二、当代人权概念的发展
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发生了两次人权运动,包括"人权运动"和"民权保障运动",都在中国现代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留学欧美的大学教授们发起了要求立宪以宪法为保障人权的一场"人权运动",这是"中国现代史上唯一一次以人权为内容的政治运动"。这一运动以、罗隆基、梁实秋等为代表人物,形成一个以《新月》杂志为舆论阵地的"人权派"。总的说来,关于人权的探讨,在后大致可以归为四种观点:一是权利的最一般形式说,二是自由权和需求权统一说,三是资产阶级特权说,四是人性固有权利说。
放眼国际,在以托马斯・杰斐逊为主笔的美国《独立宣言》中,有一段内容这样写道:"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这一小段话,主要源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政府论》中的观点。这也就是天赋人权的最基本观点。天赋人权又叫自然权力,其思想源自自古希腊哲学的自然法理论,它构成了古典自然法学说的要义。文艺复兴以来,"自然权利"是西方政治和法律思想的一个重要论题。所谓"自然权利",并非指自然界的权利而是指人类的一种客观权利。也就是说,是人之为人的属性特征。
西塞罗曾说过:"应该存在一种法律,它会是永恒不变的事实并且于正义和理性适应。这才是真正的法律在西塞罗的阐述中,基本人权,就是一部完美的法律。
人权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是自由和平等。如果要给人权的内容下个定义,那应该就是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谈到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自由和平等作为前提条件。另一方面,自由、平等也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为了摆脱一切压迫、歧视和剥削,人的生存和发展权显得尤为重要。生存、发展权既不是存在于口号之中也不是流于古书记载,而是要实实在在的抵抗不平等的因素,实在为人权。因此,所谓人权,结合国内外学者大家的意见,可以归纳为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或者说,就是人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权利。
三、两者的关系
人权理论就是彻底的平权理论,人权理论首先是关于人人平等的理论。而儒家思想在关于人权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仁道思想,学界认为大致分三类:其一是生命权主张,其二是生存权主张,其三是社会公平主张。下面,谨作相关的分述。
1、孔子非常重视人的生命权。孔子在马厩失火后,问人而不问马,明显把人的生命看的高于畜类或财产等物质。另外,孔子反对殉葬制度,《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可见孔子是痛恨用陶佣来为死人殉葬的,更不要说用活人来殉葬。再次,孔子针对当时社会充满迷信鬼神的现状,采取了"敬鬼神而远之"的现实主义的态度,强调"人事"重于"事鬼"。,把"事人"置于"事鬼"之上,这一思想非常宝贵,可以说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一次思想大解放,从而深刻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古代中国社会,形成了古代中国一种伦理本位的社会存在。
2、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历代政府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广大人民衣食住行这个民生问题,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所面临的首要挑战。没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其他一切权利都无从谈起。儒家思想中关于生存权的态度也有相关记载。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如果只流连认识论、道德论、人性论、政治论或社会论的领域,这句话几乎是不可理解的。只有抛弃对象化的思维而获得一种有机论、生态学的视野,才能真正揭开"万物皆备于我的奥秘"。所以,儒家的圣人对每一个存在物都能够付出性情,敬重有加。
3、在社会公平的问题上,孔孟所处的时代,都是封建领主制社会,即孔子所说的"小康之世"。孔子的仁政,德政和孟子的仁政,王政都是想在"小康"之世实行"大同"之道。
所谓大同,是尧舜之世的土地公有社会,"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就是政治民主的社会,货,"不必藏于己"力,"不必为己","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这是没有阶级,分配合理各得其所共同富裕的社会。"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就是现在社会主义文明道德。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看到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既有对生命、生存权的再三强调,也有对社会公平主张的一再坚持。此外,还包含了大量的民主思想,比如行政机关要重视民意听取民心,以及法律手段的合理运用,并强调为治者必须尊重人民尊严。虽然现在学界关于儒家思想与人权概念究竟有无关系存在着一定的纠纷,但通过上述陈述,我们更愿意相信儒家思想的原貌是与"人权标准"相互承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从传统文化中不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的精华是它的人民性和进步性倾向。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力保存和弘扬儒家文化的精华,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使它们恢复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孙家洲.秦汉法律文化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陈红太.中国刑律儒家化的标准问题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3]徐宏.当前国际人权法的一些情况和特点[J].外交学院学报,1999,(1).
[4]乔清举.论儒家思想与人权的关系[J].现代哲学,2010年,(6).
[5]曲相霏.人权主体论[C].人权研究论,第1卷.
[6]洛克.政府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7.
[7]李梦痴.走马观论语[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8]李申.儒教与法律[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5.
[关键词]古代蒙学;知识与道德;中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非常重视教育,将其视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事情之一。同时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形成了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文化,这些教育思想和文化是人民长期教育探索精华的结晶。继承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形成中国特色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蒙学教育作为自古以来文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人在民族发展历程中对启蒙教育的艰辛探索,继往才能够开来,只有继承古代优秀的蒙学教育思想,才能够搞好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因此,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归纳整理了古代蒙学教育思想的精华,结合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实际,阐述蒙学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期望能够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对中国特色的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提供有效建议,进而达到促进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初衷。
一、古代蒙学教育思想
笔者通过对古人启蒙教育思想的有关论著进行整理,得出古代蒙学教育思想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知识与道理相融合的教育理念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是因为其非常重视教人如何做人的教育。启蒙阶段就将做人应该了解的知识及道理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纵观古代的蒙学教材便会发现其中无不贯穿着这样的教育理念,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将育人的教育思想理念蕴藏在教育教学中。如启蒙教材《三字经》中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1]。这句话的意思: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通过12个字,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同时将做人应该具有的天性及教育对人后天造成的影响这一道理都明确地表达出来了。又如被称为百科全书的蒙学教材《幼学琼林》,里面包括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知识,还有许多蕴藏着深刻做人做事道理的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内容,可谓是古人启蒙教育做人与做事最完美的结合。以“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2]为例,蜀犬吠日和吴牛喘月等作为成语和典故,囊括了丰富知识的同时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巧妙地将知识教育与道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弟子规》也是我过古代著名的蒙学经典教材,如“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3],古人在开头几句就将做人与做学问之间的关系道理及知识完美的展现出来了。古代很多蒙学教材的共同思想理念就是让学生从刚接触正式教育起就将知识与道理完美融合起来。思想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知识与道理相融合是我国古代蒙学教育思想的行动指南。
(二)侧重做人的教育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儒家文化教育为核心,兼收佛、道等各家学派思想文化。各家思想文化的共同点都是教人如何做人,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其实就是做人教育。做人教育是我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文化教育传统,也是我国古代一切教育的目的。如古代儒家《大学》中的8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最为核心的是修身,而修身其实就是做人的根本,也就是做人教育。8条目无论是分开来看还是总的来讲其欲阐述的意义都是以做人为根本目的的,提倡修身之道。蒙学教育也是始终以教人如何做人为根本目的,如《三字经》中有“人不学、不知义,幼不学、老何为”[4],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进行学习,就不能够成为真正的自我。小的时候不进行学习,等到长大后什么也干不成。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的“学”不仅仅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泛指后天所接受的各种习染本领。通过教育达到做人的目的,其实就是做人教育。蒙学教材《幼学琼林》,从人类社会的各领域阐述了做人教育,如“毛遂片言九鼎,人重其言;季布一诺千金,人服其信”[5],这些成语典故其实就是通过古人做人的方式方法来教人如何做人,都是在进行做人教育。《弟子规》通篇都在阐述如何进行做人处事的教育,如“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6]等,这些知识看似浅显易懂,其实都在宣传如何进行做人。蒙学关于做人教育的思想不仅仅局限于以上所提到的这些方面,而是蕴含于古代一切蒙学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三)注重人类文明传承的教育内容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拥有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明,在于其非常注重对本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优秀文化地继承,这一点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其中教育方面最为突出。蒙学的教育内容便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十分注重对人类文明的传承。蒙学教育内容多是对前人积累的智慧进行总结归纳,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进行表述,使得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人类的精华能够方便快捷地传递给一代又一代人。可见,蒙学在民族文明传承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谓人类文明传递的重要载体。如家喻户晓的蒙学教材《三字经》,在这本书中随处就可以发掘到有关人类文明传承的内容,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7],就是最好的例证,通过简简单单的12个字将孟母善于通过教育环境的改变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自身教育子女的母亲形象展示出来,蒙学教材以这种方式将人类文明继承了下来,同时也起到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教育文化的作用。又如《幼学琼林》里的“《大学》首重夫明新,小于莫先于应对。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贵有章。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8],寥寥数语便将古代教育典藉《大学》及其阐明的事理展现了出来。再如《弟子规》中提到的“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9],通过简短的12个字告诉人类应该怎样传承人类文明。不难看出,蒙学做为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注重的人类文明传承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特色
古代蒙学的一大特点是非常重视字的教育,其将教会学生掌握汉字做为教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形成了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特色。蒙学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特色可以从多方面体现出来。从蒙学教材的名称及编排均可以看出其非常重视汉字教育,如3字连在一起的《三字经》《弟子规》,二者都是通过3个字的句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又如4个字连在一起的《幼学琼林》,其通过4个字连在一起的句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类3个字和4个字连在一起的句式的教育较容易帮助学生记忆,且这些教材非常重视从易到难的编排理念。从教学过程来看,传统蒙学的教学都是教师读一句,同时要求学生字正腔圆的跟着教师读,且必须能够准确无误的读出来,直到能够读得滚瓜烂熟为止,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另外传统蒙学教学还非常重视习字的教育,如对学生习字的坐姿、笔画顺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还规定了习字的顺序:先临摹仿写、后自己写。文字作为民族的符号,重视文字教育,将文字教育视为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确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
(五)重视学生实践自我提高的教育方法
古代蒙学十分重视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提高的教育方法,如宋代的大儒朱熹,就曾经对自己的学生说过“学问需要你自己去学,某不过是个共同商量的人”。重视学生实践自我提高的教育方法还体现在蒙学的写作教学之中。我们知道古人非常乐于并善于写文章,其基础多是在蒙学阶段打下的,具体体现在古代蒙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启发学生将现实所见所闻用文字表达出来,如对对子,均是从现实中取材进行对,好处在于可锻炼学生运用文字的表达能力,如果没有对现实的仔细观察和体悟,便很难写出富有真实情感的语句。另外,古代蒙学注重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用在生活和学习中,激励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这在《弟子规》《三字经》等书中都有体现,特别是教育学生为人处世规范的《弟子规》,先生将规范、做人的要求等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体悟和提高。
二、古代蒙学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贯彻落实育人理念
各级各类教育中,教书与育人都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对中学来说亦是如此。随着高考的改革对语文教学的重视,且将语文分数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30分,这便直接导致了学校、教师、家长等群体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语文成绩,特别关注学生在语文科目上的分数情况。处于基础启蒙阶段的语文教学得到重视本是一件好事,但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单纯为了学生考试分数而教的突出问题:教学跟着考试走,考试怎样出题,教师就怎样教,如教师在教学生作文写作中就流传着龙头、猪肚、凤尾等“投机取巧”的教学方式。这是典型地过分追求教书职能而忽视育人职能的教学模式,解决途径之一就是将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那么如何将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到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实践中呢?首先,学校等有关部门应认识到中学语文教师育人职能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育人方向进行正确地价值引导,可通过专家讲座、转变教师的量化考核方式等进行引导;其次,教师自身应该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可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先进教育思想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点;最后,需要教师逐渐养成自觉地将育人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去的良好习惯。
(二)强化立德树人教育
古代蒙学侧重做人教育的目的与当前教育界所倡导的立德树人教育是一致的。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强化立德树人教育呢?首先,教师应该形成树人教育思想意识,教师拥有树人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关注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可塑型的人才看,才能够形成树人教育思想意识;其次,教师应自觉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和政策,如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方针等,教师在不断地学习中,不但可以扩充学识,开拓视野,同时利于其形成全新的育人自觉性;最后,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将立德树人教育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三)强化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民族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符号,如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培养能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世界眼光,同时能够掌握建设现代中国所需才能的人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时代使命。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有关部门及教师应认识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强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可通过时代需要及语文教学的目的进行思想动员;二是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深入发掘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如文言文、诗词等,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鼓励学生多诵读国学经典三、百、千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古代传统文化兴趣。
(四)重视字词教学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轻视对学生进行字词方面的教学,许多学生存在不会写甚或不会读字的现象。古代蒙学重视习字的教育特色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字词教学有哪些启示呢?首先,从思想上提高对中学语文字词教学的认识。需要有关部门及教师鼓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字词的好习惯,引导学生遇到生字、生词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字词教学。最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字词的习惯,教师可适时地教学生一些学习字词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自主的学习字词,这也是字词教学的终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