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0 16:23: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统计学的基本任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

第1篇

一、 规范学习行为是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前提

网络机房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复杂的学习环境中,制定一个学生认可的机房学习制度,并纳入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追求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前提。

二、 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是教学效益最大化的保障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应该通过传统教学手段与网络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营造出一个演示讲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最优环境,为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自主学习提供资源共享。网络虽好但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可认为多媒体能取代教师或高于教师,它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该用语言讲解的还要讲解,师生该交流的还需要交流,多媒体只起到直观、形象的效果,对于教师讲不清或学生不易理解的借助多媒体起辅助作用。

三、 用网站承载分层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各取所需”

针对学生学科起点及发展状况的差异,用主题学习网站的分层学习资源,为全体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使不同起点的学生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从网站获得必要的资源,由学生传统的被动学习,逐渐转化为学生主动的学习,不断转化为独立学习,逐步养成在自主学习的空间生存的信心。主题学习网站以单元学习为单位设计,每节课的学习资源为该网站的一级子页。每节课的学习资源由“学习内容”、“基本任务”、“拓展任务”、“任务素材”、“解难释疑”及“评价交流”6个栏目组成。各栏目内容及功能要求如下:

1.学习内容。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用超链接对本节重点、难点提供演示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内容。

2.基本任务。与“双基”学习目标对应的习题。要求学生在完成训练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体系,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信心、意识和行为习惯。提供作业在线提交及测评功能。

3.拓展任务。教师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学习空间,准备一些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与“基本任务”相比,“拓展作业”具有更强、更快、更高的挑战性和实用性。

4.任务素材。提供完成“基本任务”需要的素材或素材库链接,避免因素材“原始制作”影响本节学习的目标。

5.解难释疑。给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用超链接提供多媒体演示讲解或文字解答。

6.评价交流。用论坛为学生搭建一个提问、讨论的服务平台。用在线数据库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提供实验性记录、统计学服务。

综上所述,在主题学习网站学习资源的支持下,可以缓解或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吃不消”和“吃不饱”的问题,使全体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学习进程中得到各自所需的发展,另外,被主题学习网站“解放”出来的教师,可以通过“监控转播”、“远程消息”及巡视实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因材施教。

四、用异质学习小组保障合作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分组实验,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氛围、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另外,还可以考虑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的差异。但很多异质学习小组往往流于形式,还没有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所以为了取得合作学习效果,异质学习小组应该采取如下策略:

1.合理安排小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2.各组组员分工要明确,职责要清楚。每个成员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培养团队精神。把“木桶效应”应用于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意识到虽然是在小组中学习,但还是需要不断努力,不可有依赖他人的心理,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有效的互动的交流,不要流于形式。

3.目标制定要恰当。每一次采用合作学习时,教师都要根据自己制定的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预设,制定合作学习的目标。

第2篇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我们认识到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概念的实际来源和意义;完整、准确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本质属性;培养学生逐步地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做好制定教学策略和完成基本任务这两方面的工作.

一、基本任务

所谓基本任务是下面四个层次的教学.

一是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如,初一年新生教学有理数,如果不明确讲“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中的“统称”两字的含义和地位,那么就会在思维上考虑不全面和对概念缺乏本质属性的理解,出现缩小和扩大其内涵.比如角的概念的基本要素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又如相似多边形概念的基本要素是(1)对应角相等;(2)对应边成比例等.同时要让学生明确概念的外延,避免属差较小的概念间混淆和疏漏.例如角的概念其外延是“锐角、直角、钝角……”.

二是巩固、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学习了一个阶段,学生头脑中增加了若干概念,此时应帮助学生弄清似是而非的问题,以便能辨明概念上的差异,以期形成完善的认识结构.我们采取了下面的做法.

1.抓对比,区分异同.

例如:平方根与算数根可引导学生对比:

(1)符号上:± (a>0)是表示a的平方根, (a>0)是表示a算数平方根.

(2)相同点:它们的被开方数都是负的,其平方都等于a.

(3)不同点: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值且互为相反数,一个正数算数根只有一个且为正数.

2.举反例,加深理解.

例如,(-3) 的平方根是-3,算数根 =-3对吗?(a-3) 的平方根只有a-3,算数根 =a-3对吗?又如讲解“k为何值时,二次方程kx -(2k+1)x+4k=0有两个不等实根”一题时,由=(2k+1) -4k・4k>0,得到-

三是在一定阶段学习后,通过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相应的概念体系,引导学生克服概念接收的孤立、离散状况.比如,四边形这部分概念,可进行如下复习:将分散在各教材中的这一类概念归类,形成概念链.

四是明确定义的可逆性和作用.定义本身并非定理,它是对一种事物的本质属性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但对于任何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定义,就它的组成来看,仍可分为“题设”和“结论”两部分.而且“题设”与“结论”构成互逆的两个真命题.例如“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这一定义实际上存在着“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圳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互逆关系”;又如“具有y=kx+b(常数k≠0)形式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这一定义实际存在着“函数具有y=kx+b的形式?圳函数是一次函数”的互逆关系.有些定理存在逆定理,如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有些定理不存在逆定理,如对顶角的性质定理.可见定理并不都可逆,因此可逆性只有一切定义的共同特征.学生对定义的可逆性的了解,有助于他们正确地使用概念.

二、教学策略

我们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有意识的思维活动,由一种水平层次向另一种水平层次发展的活动,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策略,用较高的观点指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使之产生对知识的兴趣,所以教学策略有重要的特殊性,具体如下.

1.“应用”,即作业.这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形式,应当有计划地布置、设计家庭作业.对于这点,教科书有一定的考虑,原则上每堂课设计2―3道作业题,教师应避免按顺序或机械地今天1、3、5,明天2、4、6,应当考虑当天的教学目的,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分布在各个阶段.这样,才能形成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式完善的知识结构.

2.“匡误”,即正误辨析.这是教学中强化记忆效果的一种手段,教学中应随时注意学生作业中出现概念方向的错误,据不完全统计学生往往会出现如下三个方面的毛病.

(1)片面理解,丢值漏解.如提问“什么是无理数”时,回答:“无限小数是无理数”,丢掉了“不循环”这个基本属性,更有学生答“ , ……是无理数”.

(2)基本概念模糊,数学法则用错.如3-(-5)错写成3-(-5)=3+(-5)或-3-5=8.又如 ,学生容易知道 是算数根,是非负的.但用到具体题目不会解,如把 的平方根当成16的平方根,其实这里是16的算数平方根的平方根.这两个相近概念算数平方根的“平方根”,有机包含在一个小题目,故应先对 进行计算得4,再求4的平方根,即±2.

(3)不会综合运用多个概念.如,若方程x -(m-2)x+m +3m+5=0的两实根平方和有最大,试求这个最大值,解题时先计算x +x =-(m+5) =19,当m=-5时,x +x 的最大值为19,不注意≥0,解出-4≤m≤- ,m=-5,不在-4≤m≤- 内,所以解答错了.

3.对比.有比较才有鉴别,特别是一些相关而不易混的概念.进行对比教学可以更清楚地掌握概念,进行对比教学可以更清楚将概念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和区别,这样不用花力气就可以促使学生掌握新的概念.如在教授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扣紧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又学会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可谓达到异曲同工的目的.

第3篇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推进和国际交往的扩大,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发展,经济学人才的培养逐渐向具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近几年,教育界的同仁已经开始借鉴国外经济学教学理念即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这就对经济学专业统计学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几年,专家学者结合国内社会和经济发展现状,研究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效结合以及如何进行多媒体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研究

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反映学科与实践发展的最新动态,适应改革开放对人才知识与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形成科学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求更好的体现经济学专业所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特点。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经济类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点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以三大统计阶段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

1、统计学基本知识的讲授。主要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形成与发展过程、统计学的几大代表理论、统计学的基本任务和职能等,目的是让学生对统计学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2、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的讲授。主要是对统计调查方法、调查手段、数据整理技术、如何进行分组作业等内容进行讲解,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统计过程的前两个步骤,即统计调查与

3、统计分析方法的讲授。重点讲授综合指标、动态数列、统计指数、抽样调查、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目的是培养和加强学生解决社会经济具体问题的能力。

上述三大块内容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统计学基本知识是学习统计学的基础,而统计分析方法则是统计学的最核心内容。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

1、提高教材质量,增加教学材料的信息量

大力提高“面向21世纪”规划教材或高等教育出版社重点教材的使用比重,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双语教学课程全部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同时提本文由收集整理高自编教材的质量和水平,修订和编写出适应我专业培养人才需要的系列配套教材,最终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材新体系。当然,除了现有的固定教材外,教学中还需要采用辅助材料,即课堂补充材料。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充实教学内容;增加学科的趣味性。这些材料来源可以摘自近期期刊、重要会议纪要、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相关学科的教材、网络媒体等。

2、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统计学是关于大量资料的搜集、整理、传输和开发利用的方法论科学。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承担着为其它各门专业课提供相关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的重要任务,通过统计学的学习,着重提高学生运用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改革“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实验数据分析、统计调查等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阅读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即把课外自学与课堂讲授、课外调查与实验分析、课内实践与课外科研三种方法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中。讲授与自学——夯实基础;调查与分析——突破重难点;课内实践与论文科研——培养能力,做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统计学的教学应以互动形式为主,逐渐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分析数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把该课程内容构造在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突出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理利用实验课时,调整实验难易度,加大学生实践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结合案例教学,比如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等。深入浅出的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excel、spss等软件进行分析。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使统计学的课堂不再是教师1块黑板、1支粉笔、1本教材、1张嘴巴就能将一门专业课程从头讲到尾。

3、拓宽培养途径,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发

开展学术讲座、科技活动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理论知识具体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从而发现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规律。

这一切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以传授知识为手段,以达到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教师和学生观念的转变,加上教师的潜心钻研,我校统计学的课程设置更为合理、科学,也逐步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达到了复合型经济类人才的培养要求。

4、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在教学手段上,《统计学》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吸收国内外《统计学》课件优点的基础上,用powerpoint制作了一套质量较高的课件。在课件中以excel作为计算工具,实现powerpoint文档与excel文档的超级链接。同时,我们积极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获得了许多统计处理软件及教学课件,有利于我们不断改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觉得具有时代感、新鲜感,可接近,易于接受。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上也提供了许许多多的统计资源。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手段学习统计学,我们除了提供一些统计网站给学生参考之外,还将部分多媒体教室与校园网连接,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直接调用网络数据,如一些统计信息、统计案例、国外的统计课件等等,使信息量大大增加,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今后,网络教学是我们发展的一个方向。

第4篇

[关键词]矿体地质 矿床勘探 变化性质 矿体特征 变化速度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115-2

如今,矿体勘探的基本任务是探讨矿体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变化特点,以此为前提,产生类型各异的矿体勘探策略。本文首先结合云南省矿体地质探索的现状,结合矿体的地质特征,分析其变化特征。

1云南省地质现状简析

云南全省可划分成两个地形区,其中,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区,岩溶地貌发育成熟,平均海拔

2矿体地质研究的现状分析

在矿床勘探工作中,对矿体地质的探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矿体地质的目的旨在阐明矿化的条件、历程及规律等问题。从勘探的视角,探索矿体均偏重于矿体的实际厚度、状态、规模、形状、矿体内部的构造特征等,通过矿体多方面的研究,明确矿体各类变化性质及规律,进而更科学地服务于矿床勘探的实践中。矿体的改变来自矿体成因的变化,经对矿体的变化研究,有利于为探测和查明矿体的形成原因指明科学方向,进而使矿床勘探取得进一步的成就,从这个层面来讲,两者的需默契配合。

矿体地质的中心环节便是矿体的变化问题,通常地,变化的具体程度、改变的性质以及影响矿体变换的各类地质要素均是引起矿体发生改变的基本前提。作为矿床勘探的重要基础,矿体的变化是区分矿床勘探类别的有效依据。同时,勘探所采用的手段、工程的安排、对工程结构的明确以及勘探所取得的地质效果等均已成为影响矿体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

研究矿体变化的研究办法,离不开矿物数学分析法,该办法巧妙地结合数学中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相关知识,结合地质勘探的实际现状,同地质的观察密切结合,为后续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另外,模型试验的方案也被运用到矿体变化的研究之中。

矿体的变化主要指矿体的一些性质在矿体不同位置具备不同特征或数值所形成的特征。矿体的各类性质有着相应的变化性,然而,影响矿体变化最鲜明的要素便是有用组分的厚度、状态及规模等,这些指标在空间层面的综合性变化着实增加了矿床勘探的难度,所以,这一系列指标也已成为研究矿体地质的重点。

3矿体地质的特征探讨

矿床勘探中的矿体主要产生在岩体的前部及上、下关联部位,矿体呈现分层状、不规则状以及囊状等不同形态。矿石主要以水晶颗粒状为主,呈现网脉状等形态,矿脉的布局极不匀称,脉的幅度普遍在若干毫米到若干厘米之间,个别部位达到数十厘米。矿体的品位布局不规范,其矿体很难通过肉眼辨识,必须借助于高精度仪器的化验才能最终圈定。

在矿床勘探的区域中,由于地质勘探的客观需要,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地质的专业化、正规化研究,通过坚持不懈地研究,已经科学证明了矿体地质的主要特征:

3.1超高品位的处置

超高品位又被称作风暴的品位,依照矿体各异的形态,由于矿体用肉眼难以辨识,圈定只能借助于精密化勘探仪器进行化验,所以,在处置超高品位的精确与否直接关乎到矿区的实际资源量。现今较为常见的处置超高品位的办法便是运用大于平均品位的6-8倍,具体操作方案是凭借超高品位及上、下样品总计三类样品的平均品位相替代,通过严密处置后依然是超高品位时,便要再度处置到超高品位小于下限值,方可结束,其最终的结果使超高品位依然趋向于超高品位的边界数值,给矿体区段品位的平均值构成相对大的影响。该处置办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矿区,在选用时需密切结合勘探实践经验。

3.2矿体形态变换剧烈

因矿石出窿的品位显著低于设计的出窿品位,为深入探讨这个改变的成因,需选择最典型矿体开展现场试验,也就是说,需运用取样调查法,进一步论证矿体变换的剧烈性,矿体相接触的方位具备显著地多解性,同时,矿体周边地质存储量的近一半中段均依靠加密工程完成矿体的探测,通过科学对比发现,矿体的形态有着显著的变换。

4矿体地质变化程度的研究方法

矿体地质变化的性质通常指地质变量在矿体不同位置相互影响的关联及变换规律,在矿体每个位置,地质变量的特定方位值,通常被称作观测值,因其彼此之间具有数值层面的差异,因此,直接造成地质变量的变化规律及关联度的差异,显示出矿体的变化性质存有明显的差别。矿体变化程度主要指在矿体或矿体内部较大范围内的地质变量总变换幅度,是一个“量”的概念,能够突出地表现矿体变换的复杂度。一般,矿体变化的程度通常可用地质变量的变换速度同地质变量变换幅度相加,以此从整体上反映出矿体实际变化的复杂度。例如,变化的系数仅地质变量相对变换的平均幅度,缺乏变化的速度,所以便无法真正体现出矿体变化的复杂度。事实上,矿体变化的具体程度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矿体的变化性质,由于变化程度的具体数值通常由矿体每个位置的地质变量值通过执行数学计算得来的,每个位置特定值之间的空间方位各不相同,所体现到的矿体变化度也各有差异,从这个视角看,唯有熟知矿体变化的性质,矿体变化的具体程度状况便可迎刃而解。

现阶段,伴随矿床勘探技术的发展,因地质变量是有趋向变换又具备随便性变换的数学随机函数,所以,采用旧式函数关系办法便很难系统深入地研究地质变量,也无法借由纯随机变量的定义去探究地质变量。因此,可运用地质统计学里面的变异函数,进一步构造模型图像,以此直观清晰地反映出地质变量的复杂变化度。

依照地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区域化的变量作为一类在空间上具备实际数值的实函数,在空间上的每个点位均能取一个明确的数值,当通过一个点移动到下一个点时,函数值是动态改变的,区域化的变量便在空间上发生相应改变,具备两类看似相互冲突的性质:一类是随机性变化,另一类是结构性变额,这样一来,实函数的特征便符合于地质变量。

5结语

综上所述,矿体的变化性质及变化的具体程度一同构成矿床勘探的重要地质根基,直接关乎勘探进度,也是规划勘探手段的关键性参考依据,为此,要弄清矿体地质研究的基本问题,努力为矿床勘探服务。

参考文献

[1]冯佳睿,毛景文,裴荣富,周振华,杨宗喜.云南瓦渣钨矿区老君山花岗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J].岩石学报.2010(03).

[2]贾润幸,方维萱,胡瑞忠,马振飞.云南个旧塘子凹锡多金属矿床夕卡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论评.2007(02).

[3]马振飞,陈图宏.云南个旧塘子凹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J].矿物学报.2011(04).

第5篇

目的探讨在医院管理中使用统计信息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在管理中,统计信息实施前后的效果。观察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显示,在实施了统计信息管理后,医院员工满意程度有明显提升,差错发生率有明显降低,相比统计信息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院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应用统计信息管理的手段,能够更好地对其工作情况进行管理,从而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改善其工作质量。

关键词:

统计信息;医院管理;运用价值;分析

0引言

统计工作对于医院而言有着重要意义,也是保证医院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必须途径。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医院在进行管理过程中,传统方法并不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正是因为这一特点,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统计信息,能够为医院提供较为准确和全面的信息。并让医院的管理更加完善,取得更好的效果[1]。本文即分析了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使用方法以及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即随机选择40例工作人员,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为21-56岁,平均(38.51±17.49)岁。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中我院并不使用统计信息进行管理,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中我院使用统计信息进行管理,将其设置为观察组。

1.2管理方法

1.2.1转变观念并且学习统计信息方法

为了起到较好的统计信息管理效果,首先需要让工作人员的观念有着较大转变,并且让其能够较好地对统计信息方法进行学习[2]。在此过程中,医院管理层需要以身作则,并且认识到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和日常工作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上而下的将统计信息使用理念在医院中传达,从而起到更好的统计信息使用效果。另外可以组织医院中的工作人员对统计信息的使用方法等进行学习,更好地让统计信息得到完善使用。

1.2.2健全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统计信息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离不开制度和规则的约束。因此健全医院中的信息管理制度对统计信息的正常实施也非常重要[3]。本次研究中,需要将医院中的统计信息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并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对这些问题起到较好的解决效果。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可强化信息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信息管理人员除日常工作外,更是需要建立起信息数量的信息库。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定期地反馈并且整理财务相关制度。尤其是可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清查以及反馈。

1.2.3实现统计信息管理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统计信息管理也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使用现代化统计信息管理的方法,能够明显提升医院统计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4]。例如在我院中可以引入计算机等方式进行统计信息管理。在此基础DOI:10.19335/ki.2096-1219.2017.05.14上,使用医院HIS系统的完善方式,能够逐渐强化数据挖掘的效果,并让统计完成后的数据有着更强的针对性,可更好的对医院管理进行服务。

1.2.4从小处着手进行统计信息管理

为了更好地实现统计信息管理的效果,可以从小处着手进行信息的管理。对于医院信息管理而言,是一个较大的工程[5]。其中包括了管理制度建立、收集原始资料、维护数据以及核算数据等诸多信息。在此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保证基础工作的有效实施,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和升级对统计信息的管理方法等。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改善统计信息的管理方法,并避免在统计信息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等情况。

1.3研究标准

分析医院管理中的差错出现几率。同时可对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进行收集。本文中使用我院自制的满意程度评分表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若得分至少为6分,则表示对管理工作满意。收集和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数据,使用χ2检验和率(%)表示计数资料,若数据的差异显示为(P<0.05),则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显示,在实施了统计信息管理后,医院员工满意程度有明显提升,差错发生率有明显降低,相比统计信息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对于医院而言,统计工作是基本任务,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组成部分。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医院资料和工作等信息进行科学性的收集以及整理[6]。在对这些资料实施收集和分析完成后,可得出医院当前的工作效率等信息,并可对医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由于其特点,对医院的发展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统计工作中,统计信息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医院信息的主体,同时也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以及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找出更加高效和准确的管理方法就非常重要。统计信息对于医院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如下:

3.1统计信息可以为医院医疗质量提供准确的信息源

医疗质量对于医院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提升医院的医疗效果和工作效率,通过统计信息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7]。使用统计信息管理的方式,能够保证信息来源的准确程度,并可强化对医院的管理效果,从而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3.2统计信息可为医院量化管理提供数据来源保证

现代化医院和科学决策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科学的决策也离不开及时和准确的数据。对于医院而言,使用统计信息的方式能够较为全面和迅速地反映出医院在管理活动中的整个变化情况[8]。在对这些信息分析后,可以制定出全面和准确的医院质量管理指标以及计划等,并对医院工作中出现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最终为医院提供准确可靠并且权威有效的数据资源。

3.3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中的科学依据

统计信息的实施可以在医院中构建出完整的科学统计分析体系。综合性的统计学分析实际上是医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医院通过自身情况,建立完整和科学的统计分析体系,能够更好地为医院提供提升自身水平的科学依据,更是可以较为完善地解决自身出现的问题。综上所述,医院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应用统计信息管理的手段,能够更好地对其工作情况进行管理,从而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丰.网络环境下医院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医药前沿,2012,02(3):331-331.

[2]董捷.论医院管理中如何发挥病案统计信息服务功能[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4):122,124.

[3]唐艺荣.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后再议医院监管中常用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1):85-86.

[4]赵振华,唐晓东,罗娟,等.基于WebService的新版电子病历与医院信息统计系统的融合[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6):72-74.

[5]贾飞.新时期统计文化在医院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病案,2012,13(7):40-41.

[6]李纯.探讨计算机网络化在医院病案统计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10):288-289.

[7]丁桂花.医院信息智能统计分析系统设计与应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9):95-98.

第6篇

【关键词】处方;合理用药;药学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12月药学管理措施开展后的处方246张(2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处方的患者中男139例,女107例;年龄31~76(49.5±2.4)岁;病程1~11(3.2±1.2)年;疾病类型:胃肠道疾病50例,脑血管病84例,心血管疾病112例。另选取2016年1~12月药学管理措施未开展前的处方246张(2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处方的患者中男141例,女105例;年龄32~77(50.6±2.3)岁;病程1~11(3.3±1.1)年;疾病类型:胃肠道疾病43例,脑血管病87例,心血管疾病116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分析方法:依照《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调研方法》对门诊合理合理用药现状调查表进行编制,量表项目包括:医师年龄和咨询科室、患者年龄和性别等基本信息,以及注射剂应用、抗菌药物应用和用药品种数等。1.2.2干预措施:对照组为开展药学管理措施前,仅采取常规药学管理,在患者取药时,把有关药学的处理方法和基础知识简单告知于患者。观察组实施药学管理措施:(1)对合理用药委员会进行组建,将临床用药行为规范制度和药事管管理制度、合理用药制度和处理管理制度等予以制定,并将制度修订工作做好。(2)对用药制度管理工作实施强化。将药品分类管理、特殊药物管理和基本药物推广管理工作予以完善,加快医药分类管理,对药物流通秩序进行整顿,将医院执行行为进行规范,为正确应用处方药品做好监管及自律工作,保证用药实施的合理性。(3)药师审核、监管工作的加强。将药师的调配、监督和审核工作进行加强,将用药信息与咨询提高,保证临床用药合理化,让药师最大程度发挥对治疗药物的检测工作,对治疗药物疗效的职责实施评价。在提供这些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工作人员可应用一些方法,保证药学管理更为合理,而且还有助于药物服务质量的提升。这样能促使患者对药物的应用合理化,使患者的治疗性及依从性有所提升,降低依赖性。(4)医药分离工作的开展。将医药体制改革效率加快,将财政投入力度提升,做到医药分离制度在医疗机构内得以实现,将医院以药品收入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现象进行改变,将不合理用药根源杜绝。

1.3观察指标

未应用专用处方和书写模糊、未正确书写药物规格、适应证和药物不一致等处方用药不合理发生情况;重复性用药、未正确给药、症状与治疗不一致和药物剂量不合理等处方用药不适宜性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处方用药不合理率观察组处方用药不合理率为11.79%,低于对照组的5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47,P<0.01)。

2.2处方用药不适宜率观察组处方用药不适宜率为6.50%,低于对照组的42.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51,P<0.01)。

3讨论

在医疗机构中,药房作为有较强综合性的科室,集技术、管理和经营于一身,是医疗机构必不可少的药品分销主体,而且,药学管理质量能直接影响临床用药安全性。所以,对药学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药学建设予以规范化开展,将药学管理模式及时转变,药学服务全程化开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这样既能使临床用药的安全得到保障,而且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有报道显示,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对行业监督进行加强是其基本任务[3]。为将行业监督工作做好,医疗改革的深入是其基本途径。做到将医疗机构对医药管理的认知予以提升,对合理用药迫切性、重要性的宣传进行加强;对行业职业规范与合理用药制度进行建立,强制性统一规范临床医护人员、药师及医师的用药原则与用药方法。这样可有助于药物、处方滥用情况的发生。本结果显示,观察组处方用药不合理率为11.79%,低于对照组的51.63%(P<0.01);观察组处方用药不适宜率为6.50%,低于对照组的42.27%(P<0.01)。提示在临床药物应用中,药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及加强,可有效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减少药物滥用、用药不合理等情况的发生,避免影响患者机体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综上所述,加强药学管理工作,不仅能使药物应用期间的适宜性显著提升,还能使处方用药不合理发生率显著下降,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静,茹爱忠,倪建峰.PDCA策略下医院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对合理用药的影响研究[J].中国药事,2016,30(6):625-629.DOI:10.16153/j.1002-7777.2016.06.019.

第7篇

关键词:统计工作 特点 重要性 情况 问题 措施

统计工作是统计的实践活动,是对确定统计的任务或目的、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信息的提供与开发过程的总称。单位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单位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制定发展规划并实行统计监督。

一、统计工作的特点

(一)数量性

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包括数量的多少、现象

之间的数量关系、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二)总体性

统计是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研究大量现象总体的综合数量。这就

是说,统计学的数量研究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

(三)客观性

统计数据是客观事物量的反映,表示客观现象总体实际已经达到的水平和程度。维护统计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是统计的基本传统。

(四)具体性

统计数据不是抽象的数字,它是现象总体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数量。正因为具体性,所以统计的数据必须准确,公布和使用的资料要注明来源;统计数据应有计量单位或表现形式。

二、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统计工作是单位实施科学化管理、制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按照统计规则,定期统计各方面数据,对一些突出问题作深入调查,科学的分析和汇总统计数据,编写科学的分析报告,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单位科学化管理。

三、基层单位统计情况

作为水利基层单位,我局统计工作按照统计报表报送时间划分,包括:统计季报、统计年报;按照统计报表统计的内容划分,包括:工作人员统计、人才统计、劳资统计、教育统计、岗位统计及其他专项统计。我局统计季报工作在每年的3月、6月、9月的25日前完成,统计年报工作在第二年的1月份完成,根据统计内容分别报送鹿泉区统计局、水利部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在长期的统计工作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从统计人员业务水平、统计资料搜集、统计数据可靠性上都有了大幅提高,统计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一)加强学习,统计人员业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一是组织统计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 “党史”、“”、“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及讲话等学习活动,增强了统计人员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增强了统计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是统计人员认真学习《统计法》、劳动工资报表制度等统计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统计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统计业务水平。三是统计人员自觉加强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计算机知识培训和应用能力的考试辅导,平时经常登陆有关统计信息网,及时了解统计的最新报表规范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深入调研,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

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我局统计工作坚持从一点一滴的基础工作做起,经常深入相关部门,咨询有关人员,对统计周期内职工变动、工资调整、职务职称、技术等级等变化情况及时登记并归纳总结,及时掌握每一个统计指标的变动情况,日清月结,形成第一手资料,确保了各项统计报表数据真实准确。

(三)及时准确完成了全年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

统计工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上级各部门的报表统计指标和统计口径不尽相同,为了确保报表及时准确,统计人员坚持把各类报表的时限要求牢记于心,在工作中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不等不靠,主动工作,本期报表坚持提前做出,提前上报。对于统计任务相对集中,时间紧工作量大的时候,自觉加班加点,保证了各类统计任务的按时提前完成。

(四)认真开展统计资料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是上级掌握基层单位从业状况和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制定有关就业政策和劳动工资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局的统计分析报告,力求做到全面和重点相结合,广度和深度相结合。在全面分析统计报表反映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其中反映的重点问题,重点做好分析总结,并向上级反馈。同时注重统计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坚持少列数字,多反映情况和问题,特别是重视反映统计数字后面隐含的水利行业可能普遍存在的情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和意见,使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不断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准确性有待提高

因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要求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而在实际工作中,偶尔会出现前后数据核对不上,或者综合数据校验不正确,这都表明数据搜集或整理、计算过程中存在错误,这些都会影响数据的参考价值。

(二)统计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统计工作的意义就体现在为管理层提供管理决策依据。而作为一个单位真正能将统计结果充分运用起来的却少之又少,往往只是作为一项具体工作来安排,按照要求和上报时效准时上报,材料报完,统计工作也随之结束。

五、改进措施

(一)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宣传和培训,使领导层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成立统计工作研究小组,充分分析利用统计结果,为单位科学管理和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度

加强统计人员培训,保证统计材料及数据在搜集过程中真实、准确,科学整理、计算和汇总分析,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准确性。

第8篇

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所谓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所谓语言学,则是指研究语言的科学,它以语言为研究对象。语言是人人都会而且随时要运用的东西,但不是人人都通晓语言学。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包括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以提高学习语言的效率和使用语言的水平。这是因为我们每人每天虽然都在使用语言,但是未必人人都能对语言现象做出科学解释,一般人都只有感性知识。

2.活语言中的语音研究

在中国,研究活的语言是有传统的。最早的是西汉末年的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他的《方言》记录了两千年前人们口中讲的语言。然而,扬雄之后就再没有人记录这种活语言了。直到明代的陈第(1541-1617)在《毛诗古音考》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在语言学理论中,一直有关于语言和言语的讨论。索绪尔虽然要划分语言和言语,但他并非完全反对分析言语,只是强调要进行理论分析。一讲到语音就被认为是言语的东西,排斥在语言研究之外,是曲解了他的想法。当今的语言研究中,不少学者论述语言的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很少有讲到语音平面的。实际上,语音是语言中最基础的平面。语音有二重性。语音中各类成分自成体系,语音又是句法、语义和语用的物质外壳,包含着句法、语义、语用各方面的内容。所有句法、语义和语用的成分都要通过语音表现出来。目前,观念、方法、语料、成果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将语音研究的中心转到语言学方向。

3.格局"动""静"相联

一般说来,语言的共时表现是静态的,语言的历时表现是变化的。实际上,共时中有过去演化的痕迹和将来发展的征兆,历时变化是不同时期共时表现的层级叠接。在共时状态中,孤立的语言单位是静态的,连续的语言表现是动态的。语音格局的分析始于单字音,然后到双字、三字、四字、句子等,慢慢从"静"变成了"动"。孤立和连续,两者是互相关联的,是一个递渐变化的连续统。

在实际语言调查中,农村和都市的语言又呈现为一种静态与动态的关系:如果农村的语言是静态的,那么都市的语言就是动态的。个体和群体的语言也应如此:个人的表现是稳定的,群体的分布是变动的。每一个人的表现都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从总体上考察,每个人的语言都自成系统。同一种语言或方言的个人语言系统具有对应一致性。个人语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实际语言的调查又常常叫做语言的田野调查。现代方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相结合,重在分析都市语言的各种变异,采用大样本取样调查方法。

上述的多种"动""静"意义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静态和动态实际上都是相对的。在一个层次当中的"静",到另一个层次当中就可能成为"动";在这个层次当中的"动",到那个层次当中就可能成为"静"。这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语音格局和语言格局的分析方法也是从"静"到"动"。共时与历时,孤立与连续也都不是绝对的。无论"动""静",都是在语言格局中运动、变化的,且是有规律的。

4.研究的数据可以曲线化

布龙菲尔德和霍凯特都认为,语音的变化、语言的变化只有在结束后才能看到结果,在变化进行过程中是不能发现的。这种观念受当时研究范式的历史局限,因而是片面的。既然是以动态的语言作为对象,我们的研究也要"动"起来。

为了研究动态的语言,拉波夫提出语言变异,王士元提出词汇扩散,利用语音实验结合抽样统计,证明了语言变化的过程是可以发现、可以研究的。这些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拓展了动态语言的认识视野,深化了研究实践。

语音格局是量化的、可见的语音系统。元音格局、辅音格局、声调格局相对来说还是静态的分析。比较典型的动态表现是韵律和语调的研究。韵律格局和语调格局的关键是要解决语调结构和韵律层级的问题。决定韵律结构的相关条件有语音、语义、句法、语用、情感等。韵律和语调研究的范围越大、内容越深入,动态的表现就越突出、越明显。研究处在静态的、孤立的样本的时候也许只涉及语音,但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涉及的词汇、句法、语义、语用都应包括进来,格局会呈现为多维性。要善于在动态的、多维的变化中把握规律。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语音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过去的研究主要是语音格局在物理声学方面的表现,另外还有在生理发音和心理听辨方面的表现。结合语言认知的过程进一步探索人类语言和大脑的彼此依存和相互关联,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是一个广阔的领域,要走很长的路。

语言研究需要统计学方法,关键是要注意区分统计学和语言学之间的差异。理论统计上的显著性与现实中的音位区分并非完全对应。理论上的统计检验都是按同一个标准进行计算。实际上,在具体的语言中,不同音位之间的声学距离并不都是平等的,如果用一样的标准去衡量差异的显著与否,那结果肯定不一样,而且也不准确。那么,在语言研究当中,在语言实验数据处理当中,实验的差异显著性与非显著性应该如何解决?在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之前,我们至少要对统计检验中的一律平等的显著性计算结果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灵活的态度。

第9篇

1.高校人事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准确的认识

由于一直以来片面性的理解,加深了高校中人事统计工作的难度。单纯性认为统计工作只是对一些数据的整理,只是对一些数据进行的统计加减;加之统计工作中,对一些高难度知识没有涉及,只要逐级汇报即可。使得一些人士对统计工作缺乏正确认识,是一项可做可不做的事情等。这几种不够全面的认识,人为地将人事的管理以及统计分裂开来,把它们当成毫不相干的两回事。更有甚者,使它们二者对立,完全忽视了统计工作的重要。因此,在高校中,统计工作没能被真正重视起来,没能被摆在重要的位置。

1.2人事统计水平较低

许多高校进行的体制改革,配合着进行的裁员工作,在人事部门也不例外。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很多统计人员身兼数职,专业性统计人员减少。加之高校中的一些统计人员,本身不是统计学专业毕业,对一些专业性知识,缺乏了解以及应有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加上在时间以及精力上缺乏投入,对人事统计也没有针对性分析,对统计工作的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现状,对于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以及统计中的报告性预测,都是不利的。

1.3统计数据可信度不高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以来,对科学性的统计数据以及科学的统计方法予以了高度重视,把统计数据的质量以法律性手段保障起来。但由于高校中对统计学的漠视,以及法律观念的淡薄,往往虚报一些统计性数据,造成了瞒报以及谎报事情屡有发生。还有一些高校,为了争取拨款或者减少费用支出,故意制造虚假数据,对教师以及学生的数量进行伪造,扩大高校的虚拟性规模。比如,以工资统计为例,一些单位只对内部员工的工资进行填报,而一些体制外编制却被拒之门外,导致了报表中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不相符的现象,使得统计数据的可信性大为降低。

2.加强高校人事统计工作的措施

2.1提高人事统计工作的认识,完善人事统计岗位责任制

由于人事统计工作涉及的项目较多,范围较大,对于一些人事数据以及财务数据等,都无法和人事统计数据以及人事管理分开。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对人思想的提升是最重要的。只有人的思想意识提高了,才能把统计工作列入日常管理内容,实现统计与管理同步;其次,明确责任,建立岗位责任制,以责任带动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对统计部门人员的培训,在业务能力以及业务素质上,做到一定的提升。最后,做好台账管理,对于统计范围内的信息,做好整理与收集工作,扎实人事统计工作的基础。

2.2强化人事统计的服务意识和水平

高校人事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高校人事管理的基础情况进行统计,对人事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并实行统计监管,为学校人事管理部门提供人事统计信息服务。同时,还要依据学校发展需要,及时进行人事统计的科学研究。为此,高校有必要对人事统计指标进行细化,把统计的各种指标项目由传统的“应付检查型”转变为反映高校人事改革与发展的“动态服务型”,不断提高人事统计信息的实用性。另外,提高人事统计工作人员的职业修养与业务水平,把精通统计理念与方法的教师分配到人事统计工作岗位上来,切实提高高校人事统计的服务水平。

2.3注重高校人事统计的数据质量

在高校人事统计工作中,注重人事统计原始数据质量尤为重要。第一,要加强人事统计人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培养,使其掌握专业统计的本领和方法,以提高源头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数据的源头准确;第二,要及时做好统计分析报告,对高校人事工作进行新的定位,强化其统计工作的职责,提高分析的整体水平;第三,在完成人事统计前提下,形成详尽的统计信息分析报告,对高校教职工结构、师资水平、工资状况等进行科学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第四,注意统计手段的完善,实现高校人事统计工作的现代化,减少重复建设,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结束语:

高素质的人事统计工作,能够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在提高数据的质量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人事统计数据的分析来发现人事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掘人才潜力,使人才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为高校发展服务。高校人事统计工作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事统计工作也将会越来越规范、科学。

参考文献:

[1] 陈婷,曹文军.加强高校人事统计工作提升人事制度改革成效[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0:63-65

[2] 彭艳.高校人事统计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经济师,2012,08:72-73

[3] 杨小华.高校人事统计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08-11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