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农村如何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0 16:23: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农村如何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新农村如何建设

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迈步,农村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如何开发和建设农村文化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由于现在农村文化的建设比较落后,文化形式单一以及缺乏专业的文化建设人才等等问题,开发和建设新农村势在必行。本文就如何开发和建设新农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无形的动力,不能被其他要素所取代。积极的开发农村文化,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文化需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据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是促进文化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一、开发农村文化的战略背景 

 1、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农村文化的建设的现状令人很不满意,使得农村消极文化不断滋长,并给其提供了发展的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都市文化理念正在逐步取代农村文化。 

 (1)新农村文化建设落后 

 文化建设不想经济建设一样可以给人看到实质性的东西,也不能给人们带来直观的经济收入,所以,政府大多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农民由于平时忙于劳作,很少有时间参与文化活动,最多也只是闲暇时看看电视什么的,基本没有其他的文化活动,文化生活较单调。随着一些消极文化和低俗文化的涌入,使得积极地传统文化被侵蚀,农村文化处于较危险的境地。随着一些消极文化的流入,农民容易被这些消极文化所毒化,尤其是一些迷信思想,严重影响了个人和和社会的安定。此外,落后的农村文化,会使得农民的价值观发生扭曲。 

 (3)文化建设队伍人才缺乏 

 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的限制,文化系统的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缺乏一些专业的文化建设人才,文化队伍的建设很不稳定。 

 (4)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好多地方对文化产业的保护力度不够,尤其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还停留在较古老的保护层面上。 

 2、缺乏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农业弱势地位越来越严重,农村发展缓慢,农民增收乏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动力。除了这些较多因素的复杂问题外,农村文化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抵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要完成这些任务,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文化修养和素质。所以,要想让经济得以发展,首先要提高农民的修养和素质,这就要求将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到重要的位置。 

 3、文化是经济竞争的软实力 

 文化是经济竞争的软实力,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他将成为一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多企业能够取得竞争优势,大多是依靠自身的企业文化。虽然我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当的丰厚,但是随着日趋加快的社会发展步伐,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拥有的一些文化资源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步伐,来不及转化为文化竞争力。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是发展的阻碍力量,同时又是发展的希望和前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后方力量。农村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根本所在,农村要在稳定中找寻发展的机会,开发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农村文化,提升我国农村文化的实力,增加国家的竞争力。 

 二、开发和建设农村文化 

 1、加强政府的作用 

 开发和建设农村文化是各级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建设社会不易新农村的必经之路。要加强政府的作用,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观点出发,对农村文化建设需高度重视。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政府的重要日程,将其融入到经济发展的规划中,将其考虑到财政预算中,将其作为干部升迁的考核指标。到文化工作出现倒退的地区,要采取责问制度。 

 (1)加大文化开发建设力度 

 政府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进行专项拨款用于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融资,通过融资的形式实现文化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同时还规划好新建文化设施以及现有文化设施的工作,使得文化设施发挥最大的功能。 

 (2)加强政府的管理工作 

 政府部门要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抓好农村文化活动,发挥文艺工作者的作用,将健康积极的文化活动呈献给农民,此外,还要充分挖掘专业的人员,并对一些有潜力的人员进行培养,是他们成为文化活动建设的支柱,让他们进入农村对农村文化活动进行相关的指导工作。 同时,还要鼓励人们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加大群众的参与力度,有效地抑制恶俗文化的传播,开发健康的农村文化活动。另外,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一些低俗的消极的行为,比如对一些赌博参与者进行处罚。 

 (3)提升文化工作者的素质 

 首先要规划和正对农村文化队伍,要根据不同的岗位选取相应的人才,同时要鼓励一些高校毕业生进入到基层进行文化方面的工作。其次,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西区一部分高素质的人才,对一些有技能的艺人或文化,可以采取破格录用的方式。对现有的人员进行培训,确定各自的工作职责。 

 (4)发展特色产业 

 政府可以培育和法阵一些特色产业,同时要讲一些特有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在一起,使得特色文化产业得以发展。 

 (5)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 

 由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进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重视对其的保护和开发,并对其投入一定的资金,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人的培养。 

 总的来说,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进步,发展农村文化已是必然需求。 

 2、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我们要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的建设,使得农村文化服务的网络得以全面构建。 

 3、改革文化管理体制 

 对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能够有效地提高文化服务的能力,政府需要积极地探索对现行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措施,激发文化设施的发展潜能,使得文化设施更具活力。此外,政府应该引入一些经济投入来参与文化设施的建设工作。同时,为文化设施引入市场化运作的功能,对一些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文化部门要紧抓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采用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4、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我们要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并制定一些文化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选择有效的方式,发展一批专业的农村文化队伍,并通过一定的培训使得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对文化队伍中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并坚持持证上岗的政策。一方面鼓励一些相关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来从事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面向社会招聘,招收一批专业的人才。此外,还要大力的培养文化骨干,将活跃农村文化和传承民间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使得群众基础更加稳固。对工作优秀或作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工作者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使得农村文化的发展建设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之中。 

 5、融入社会力量 

 我们可以鼓励社会力量来支持农村文化的建设,开展一些与农村文化相关的活动,把农村文化建设融入扶贫机制,建立和完善一些相关的文化援助活动。积极地引导社会力量对农村文化事业进行捐助,以保证一些文化设施的建设。 

 三、总结 

 总的来说,发展健康有益的农村文化,及时农民的愿望,又是时展的需求。大家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共同致力于农村文化的开发和建设。农民需要文化的熏陶同时文化也需要农民,农村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更具有民族性。加强农村文化的建设,要根据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把社会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联系在一起,切实把农民有需求的以及政府能够创造条件做到的事做好。 

参考文献: 

第2篇

马戎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

王志刚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李周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与困难

记者:中央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重新提出新农村建设呢?它的提出有什么重大的现实意义?

马戎:中央现在提出新农村建设,我认为主要是出于几个原因:一是农村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组织的管理水平明显滞后于城镇地区的发展,不利于城乡经济的整合和协调发展;二是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大量过剩,需要转移到城镇地区;三是由于收入过低、发展机会太少等原因,农村和小城镇地区的人才持续流失,使中国农村今后几十年的发展缺乏人才支持,没有后劲和可持续性。

王志刚: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影响,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层面上,我国存在着重工业和城市,轻农业和农民,造成城乡社会资源占有差距扩大,农村公共服务长期靠农民自力更生进行建设,公共财政逐步将农村和农民边缘化,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远远滞后于工业和城市,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大大落后于城市居民,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城乡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局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城乡之间的和谐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记者:与“三农”问题相比,新农村建设在解决农业与农村问题上,有什么重大突破?

王志刚:与之相比,现在我们谈新农村建设,主要从具体的任务和工作来谈,从适应时展的要求来谈。另外,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国家有实力有能力支援“三农”发展。因此,此次新农村建设是在国家重点投入的背景下展开的。

马戎:建设新农村,就是要通过对农村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出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逐步改变不利于中国城乡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状,落实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而不仅仅是解决“农村太穷,农民太苦、农业太落后”的问题。

李周:我觉得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不在于突破了什么,而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要把事情做实的工作态度。也就是说,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与过去提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比,目标更具体了,更便于操作了,更便于度量了。这是最值得肯定的显著变化。

记者:建设新农村面临的困难和症结是什么,您认为最核心、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王志刚:农民收入提高不快,粮食生产积极性不高,乡村基本公共设施落后,教育收费现象严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没有确立,生态环境恶化。核心问题在于农民收入问题。

马戎:建设新农村的困难和症结,从长远看,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太差、农村教育太落后。只有充分重视农村教育,才能培养出大量的人才,有了人才才可以发掘出当地各种资源和机会,推动当地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推动农村真正的发展。

李周:中央的农村政策具有既一脉相承,又不断递进的特征,但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一心想着开创新局面,缺乏继承的心态。这种心态与自上而下的考核机制结合在一起,新农村建设就有可能成为并村、圈地、拆房的理由,就有可能采取做表面文章、在看得见的地方做文章的做法。为了有效地制止这类现象,应该尽快以自下而上的考核机制替代自上而下的考核机制。

建设新农村的区域阶梯政策

记者:中部、东部、西部在建设新农村政策方面有什么不同?它们的重心分别在哪里?

王志刚:我国中、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不尽一致,其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对东部的新农村建设应该向发达国家看齐,尽可能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中部要大力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注重农村生态条件;西部重点应该放在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方面,投资兴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杜绝教育乱收费现象,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总之,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重点应向西部和中部地区倾斜,努力缩小这些地区的收入差距。

李周:我觉得中央政策必须一致,只有这样,才有理由加大对西部的扶持。由于发达地区的财政能力显著地高于欠发达地区,各个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很可能有些不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格局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会存在。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政策的目标并非消除发展差异,而是把差异控制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内。其实,以较高的紧张程度获得在较发达地区生活的机会和以较低的紧张程度生活在相对差一些的地区,实际上是不同偏好的人群做出不同决策的结果,诸如此类的内容并不是政策调控的对象和任务。

新农村离我们还有多远?

记者:您认为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农村相比,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马戎:中国农村至今还是传统的小农耕作的模式,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农业有着本质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农民与日本、美国、加拿大农业劳动者在受教育水平、观念、技能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在健康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不是短期内可以赶上的,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农村教育改革入手,切实投入必要的资金和人力,加强管理,摸索经验,逐步发展,经过5―10年,是应当可以见到成效的。

记者:新农村建设如何才能把要求和措施具化到农村,落实到农村,如何才能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王志刚: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同时要明确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马戎:中国的现代化的基础之一是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水平要有一个质的提高,直接投入农业的劳动力规模要减少,为农业服务的其他行业(育种、防治病虫害、运输、灌溉、能源、农产品加工等)要有一个大发展,这些发展的基础是人才,是新型的中国农民。

另外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医疗卫生问题,要建立农村医疗保险体系,改变农村医院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国家要加大对农村保险体系的资金投入,使基层医院能够正常运行,真正保证绝大多数农民在生病时能够得到必要和合格的治疗。

李周:新农村建设关注的是农村发展。从理论上讲,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提升、政治改善、文化进步四个方面。发展的核心是人力资本提升、技术进步和体制、机制改进,这三个方面是把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

记者:您认为建设新农村最关键、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志刚:提高农民收入、制度化和第三方监督机制。

李周:新农村建设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开发,造就一代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有了这样的农民,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会充分发挥出来,政治改善和文化进步的作用也会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是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所在。

记者:如何做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体会到新农村建设的实惠和好处?

王志刚:民主决策,建立多方参与的协议会制度。

李周:农民是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一定会积极参与。所以,这个问题更好的提法应该是如何有效制止各种挫伤农民积极性的行为。要做到这一点,一是政策规定必须非常明确;二是加强宣传,让所有农民都知道新农村建设做什么和怎么做;三是制定并实施自下而上的考核制度。

记者:新农村建设应避免进入哪些误区?

第3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传统文化 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当今时代,文化已成民族凝聚力、创造力之魂,渐成提升综合国力之要诀。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源,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就是农村。过去农村因交通不便、流动不畅,反而成为保留传统文化资源的良好处所。久久在民间流传的乡土工艺、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神话传说、史诗民谣及传统建筑等,经过历史的持续累积、沉淀,已经深深扎根于农村,成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基因和新农村建设的精神血脉。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的经济形态、生活风貌、管理状况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或出现不适应。但新农村建设也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促其进行现代化转变。应妥善借力新农村建设而推动传统文化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我们应意识到农民耳熟能详的民俗、民间文化对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应该注重保护几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文化,充分认识其区别于现代文化而存在的精神内核的不可替代性,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保护传统文化生态,面临艰巨的任务。

民居文化、民俗文化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传统民居文化正逐渐消失。“居”是老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聚集的地区存在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相对于现代的建造技术,农村地区传统的民居在选材上是相当讲究的,老一辈的手工艺人无需画图,完全是靠多年的实践经验来实施。这种传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俗文化的传承难度。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传统文化的生态保护面临着极大的冲击。由于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方采取了征地、集约住宅用地的措施,农户离开自己生活的民居,搬入整齐的建筑物中,使得在实现村容整洁、生活便利的过程中,一些文化符号也随之消失。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年轻一代更多选择走进城市谋求发展,传统民居在被现代公寓取代的同时,一些传统的建造技术也日趋消失。

食物制作工艺丧失传统特色和民族风俗。我国地理跨度相对较大,自然气候条件在形成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带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丰厚的自然馈赠。气候条件不同将中国分为了南米北面的主食格局,但随着人口大范围流动,现今已不存在严格的食物材料分割的局面。现在有的人抱怨春节越来越没有所谓的“年味”。以往过年,老一辈在前一个月就会准备节日所需要的很多材料。如在腊月二十六,以前的人们都会杀猪获取过年所需要的肉品。(在以前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很多食物特别是肉类也只有在过年这种重大的节日才会吃到)。现今随着各种生活超市的普及,人们不再会进行年肉的储存。在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美食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对各地美食的制作工艺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传统的食物制作工艺传承程度相对较好,但由于当地传统工艺市场竞争等因素,部分传统工艺改变了原来的民族风格,丢掉了传统特色,甚至还存在很多技艺在传承上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民俗文化受到盲目“创新”的冲击和破坏。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刺激,创新性地转化民俗文化成为一个重要议题。不少民俗文化在“创新”的口号下受到侵蚀,甚至遭到严重破坏。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例,不少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开发,不注意保护,对原具备民俗特色的建筑大拆大建,改变了原有的民俗风貌,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有些村庄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民俗环境和民风特色。随着现今基于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受到游客追捧,少数民族地区着手兴建大批的民居,在布局上仅从经济或者其他连带的效益考虑,新建的民居影响着整个村或是寨子的协调布局,视觉上也不雅观。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新建的建筑也带给参观者一些错误的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真正的民俗文化传递。

要保护传承好传统文化的特色,创新性转化应以不破坏传统文化为前提

提高保护意识,加大对民居文化的保护力度。农村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因而必须使“文化保护,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有效提高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如2012年在南京江宁“中航樾府”楼盘举办的“传承・创造・智慧之美”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着重强调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中航樾府是在古徽商家族老宅的基础上保护性重修而建成,开发商在进行修葺时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本建筑所呈递的中国传统文化密码。老宅加上当代美学创新,在满足人们居住基本生活诉求的同时,还营造了一种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老宅的传统生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焕发。传统的精神和文化应当被继承和发展,现代人不能只站在现今的视角上来观摩民居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也不能在自己的理解上对民居肆意改装,破坏民居的本来面貌。固步自封是不可取的,但是过度改变民居同样是物极必反。民居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在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中,最大程度地保留民居的特色,是最理智的文化保护形式。

突出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食物制作工艺的传统文化信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涵盖了很多中国人听而未见的美食,在极大程度上挑战观众味蕾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华美食浓厚的中国气质的赞誉。纪录片述说的是中华美食,但不仅仅局限于食物本身,导演对美食背后隐藏的中华文化,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挖掘,带给观众一幅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画卷。年轻一代在观看纪录片时感叹不已,传统食物制作工艺所传达出的传统文化魅力令人折服。现代食物制作工艺以及各类厨房科技的发展,使得大的餐厅在追求更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会从制作工艺上引入美食的文化气息。制作工艺就是展现美食地道性的途径之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悠远,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必将会加强。在食物制作工艺上,更要突出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所传递的文化信息。

在传统文化的生态保护中,要贯彻“不以创新求改变,而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现今我国文化保护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分布范围广,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层面上的重视和引导,另一方面需要民俗文化的研究学者给人们带来民俗文化最原始的文化信息,引导人们去积极地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的习俗及风水择地观念影响着民居的建造习惯,可以说民居是自然力与传统理念的结合体。民俗文化遗产固然要进行创新性转化,但这并非是要形成新的民俗文化,建设性地转变民俗文化才是正道。更应注意的一点是,在转化的过程中,绝不能谋求改变民俗文化来迎合现在民众的口味,“维修式拆迁”之类的做法反而会损毁文化,要坚决抵制。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民族,每一个概念的提出,每一个文件的出台,都要经过慎重推敲,尤其是对农村的民俗文化遗产,必须始终贯彻“不以创新求改变,而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

(作者分e为百色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讲师;百色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广西高校科研项目“壮族传统生态文化与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YB2014397)、百色学院2013年青年教师成长工程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建设新农村要统筹规划林业建设

林业是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要有乡村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应纳入城乡统筹规划建设中。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当什么角色因地区而有差异,有些地方需要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有些地方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些地方改善生活环境等。发展林业要视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可能具备的发展前景,科学地统筹规划。规划一定要符合当地实际,要科学,因为规划关系到当地林业的兴衰,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决策要反映社会的要求,应让农民广泛参与。通过规划达到:①保护和优化适地适树的各种生产潜能;②结构多样性,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③生物多样性,注重生态系统功能的建立或恢复;④物种保护与生产相结合;⑤环境治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二、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发展林业的知识与技能

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应使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林业知识技能等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否则难以实现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我国农业实质上已转入现代农业前期的二元结构的发展阶段,有种植、有经营、有乡镇企业,有外出务工。先进的农机具、良种、化肥农药和先进农技知识都在推广使用。要发展现代林业,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或某些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就要帮助农民转变观念,认识林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性,确立尊重多样性和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整体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学习有关农林专业技术知识,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服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离不开科教兴农兴林,要向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向生态化转型,就需要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要发挥林业站、果树站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和社会、媒体的力量,通过各种传媒信息或通过观摩、体验、示范和接受培训,使农民提高各项技能。让广大农民了解林业的普通栽培抚育知识、生态系统功能科普知识和专业化扩展的相关知识,让部分农民专业户了解林业的生物技术,生态系统功能知识,才能使农民肩负起责任,担当起发展现代林业应担当的重任,使知识从书本走向新农村建设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林业建设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三、要以现代科学技术建设新农村林业

新农村林业建设有不同的层面和视角,也就涉及不同层次的科技支撑问题。微观视角对于农民或乡村组织来说,在抚林和发展林业事业中,需要有培育、保护、经营和开发等科技知识的支撑,林业专业户还需要有接受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能力。宏观层面对于一个乡一个县或更大的区域,所面对的就不仅是产权分散的个体林块,而是要视其为连片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和营建。使其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 境功能,全面发挥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要实现本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共荣,就需要宏观层面的相关人员掌握运用林业高科技知识,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林业的建设发展。对本区域林业系统有宏观调控和把握,不断弥补本区域已有森林系统的不足。用林业科技知识和相关政策分地区、分特色、分环境指导林业发展。既要创新也要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和科学技术,做到作为产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作为公益事业有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

四、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要作用的措施

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 防雷减灾 工作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 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近年来我县在新农村建设中也体现出了对气象服务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在中心村镇建设规划、下山移民、新农居点建设等工作中,农民越来越多地考虑起暴雨、洪涝、地质灾害、雷电等气象灾害的影响。笔者也曾接到不少电话咨询有关气象灾害对房屋建造影响方面的问题。因此,新农村建设对自然灾害风险评估、雷电防护以及合理利用气象资源等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进一步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更加突显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大多数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陈旧,未采取任何防雷措施,导致近年来农村雷击伤亡事故频发。如何把防灾减灾工作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是我们气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我县农村的雷电灾害情况

雷电是一种大气自然现象,雷电是带电的云层间或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光并伴随巨大声响的天气现象,雷电不仅发生频率高,且年年都有灾害发生。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据中国气象局近 10 年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达4000人,财产损失约100亿元,人员伤亡92%在农村。我县是我省雷电灾害高发区,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简陋,居民住宅、野外生产无雷电防护设施,防雷基础设施投入少,村民普遍防雷意识淡薄,致使雷害事故频繁发生。近年来我县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频发,2008年6月23日傍晚,在我县文昌镇丰茂村附近杨梅岛码头,一艘收购杨梅的挂机船在快靠近码头处突然遭受雷击。当时船上共有7人,其中驾驶舱内3人被雷击死亡,船舱内3人重伤,1人轻伤。2010年3月1日里商乡架子岭村一青年在山坡上采茶叶时不幸被雷电击中身亡。2011年8月9日17点左右,汾口镇简门村武强溪拦水坝上走路村民郑某遭受雷击当场死亡。一桩桩雷害事故,触目惊心...... 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加强,农村成为雷击事件高发区,农民成为最易受雷电伤害的高危群体。尤其是农民建房、通讯、家电等迅速普及而大都没有采取防雷措施,成为农村防雷新的安全隐患。据不完全统计,2007―2012年淳安年均雷电灾害次数为10.4次,年雷击灾害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我县雷暴分布特征可由雷暴日数年(月)变化、地闪次数、地闪强度等来衡量。

图1雷暴日数月际分布

淳安县雷暴日数月际分布如图1。雷暴日数极大值出现在8月,7月次之,3月、4月、5月、6月和9月也有较多雷暴天气出现;极小值则出现在12月,在冬季有时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出现雷暴天气。

图2 雷暴日数年际变化

1966至2010年淳安县雷暴日数年际变化如图2。我县1966年至2010年平均雷暴日数为50.6天,年雷暴日数随时间推移总体呈现振荡减少态势,年减幅为0.5天,最多为76天(1975年),最少为36天(1988年)。

图3雷暴日数月际分布

淳安县雷暴日数月际分布如图3。雷暴日数极大值出现在8月,7月次之,3月、4月、5月、6月和9月也有较多雷暴天气出现;极小值则出现在12月,在冬季有时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出现雷暴天气。

图4地闪次数月际分布

由浙江省2008年至2010年的闪电定位系统观测资料,提取出2008年至2010年淳安县地闪次数月际分布,如图4。从月际分布来看,我县雷暴集中出现在6月至8月,其余各月较少出现。表明夏季对流性天气发展旺盛,雷暴天气较多。

图5地闪次数时段分布

淳安县地闪次数时段分布如图5。2008年至2010年闪电活动主要集中在13时至21时,而15时地闪次数最多,在2时至12时地闪次数最少。午后闪电活动比较强烈,晚间闪电活动一般是下午雷暴的继续,有的甚至持续到第二天凌晨。

二、我县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现状

农村雷电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

1.农村防雷意识淡薄,迷信思想严重。虽然现在社会越来越进步,但农民朋友缺乏科学的防雷避险常识,大多数农民不关心,不了解,更不懂得在雷电天气条件下自我防范,很多农民不知道雷雨来了应该怎么办,他们在雷电灾害面前不知所措,本能反应是快速奔跑、躲在大树下或简陋的凉亭里等易遭雷击场所,招来雷击之祸。同时,许多农民以封建迷信思想解释雷电现象相当普遍,认为雷电灾害是不可防御的天灾,甚至出现雷灾以后也不愿意声张,更不愿意向政府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造成雷灾收集难度加大,给雷灾统计和雷灾技术分析带来困难。

2.野外缺少躲避雷雨的场所。所谓“夏收”、“夏种”,雷雨季节也正是农民最忙碌的季节,在野外劳作的时候遇到雷雨天气,不仅没有避雷的场所,还经常看见农民拿着雨具或铁制的农具在田野中行走,有的跑到临时搭建的草棚或大树下避雨,更有的还在河边洗衣服、钓鱼、玩耍,这样非常容易遭受到雷击,造成人员伤亡。

3.农村建房普遍缺乏科学规划和设计,没有纳入政府对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防雷装置基本处于空白状态。(1)是农村公共场所(如凉亭、候车站)、老民宅几乎都没有防雷装置;(2)是农民联建房以及个体小规模企业防雷设施不完善;(3)是农民新建自建房屋普遍无设计施工图纸,而是凭砖工师傅经念来造,为了省钱省事,农户也不可能考虑防雷装置。

4.农村电器渐趋普及却疏于防护,雷灾增多,损失加剧。现在农民都富裕了,电视、电话、电脑、空调等家电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但农村的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线路以架空入户为主,且布线很不规范,随意挂拉现象随处可见。有些村因没有条件安装闭路电视,将简易天线捆扎在竹竿并架设在屋顶上,成为雷击隐患,导致引发火灾、电器设备遭雷击毁坏。另外,不少农户在屋顶随意架设装饰性铁塔、太阳能热水器、铁水箱等等。由于没有安装有效的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成为名符其实的“引雷装置”导致雷害事故频繁发生。

5.农村防雷减灾的管理工作还不到位。我县农村地广人稀,难以集中宣传,受众对象相对较少,政府投入人力、物力有限,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缺乏,技术服务支撑欠缺,从而成了农村防雷普及的薄弱环节。

三、新农村建设中防雷减灾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新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力度。新农村建设要重视雷击风险,科学规划论证,按照防雷规范标准科学设计、安装防雷装置,特别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中心村镇联建房、乡镇企业以及新农居点,要逐步纳入当地政府建设项目的管理审批,各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从房屋的设计、审批开始直到防雷设计审核、竣工验收,从源头上把好防雷安全质量关。

2.进一步完善新农村两个体系建设。近年来,气象部门通过加强雷电监测网络和雷电业务平台建设,开展雷雨天气、雷电灾害害等级预报等业务,向广大农村地区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雷电预警能力和水平,但距完善的防雷减灾系统建设仍有很大差距,需要抓紧建设全省性和区域性的雷电监测网络系统,进一步加强农村雷电监测、预警接收和再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村要建立雷电预警接收传播网格体系,制订农村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建立雷电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并定期组织进行应急演练,尽快形成统一指挥、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切实增强农村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3. 积极开展防雷减灾示范村、示范户建设。气象部门应与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积极推广农村住宅建设防雷安全适用技术,将农民自建房通用防雷设计施工纳入农村住宅建设推广图集,引导农民自建房向符合防雷规范标准的结构转变。普及防雷减灾技术,积极倡导和开展防雷减灾示范村、示范户建设,提高农村和户外作业人员的预防、避险、救助能力。

4.加强农村防雷减灾的科普宣传。因为雷电灾害发生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小尺度性,所以提高农民个人的防雷意识尤为重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农村基层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防雷科普宣传与实用防雷技术推广工作,把农村防雷安全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教育体系。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以及重大雷灾事件,广泛宣传普及防雷安全法律法规、雷电防护技术和避险常识。气象部门要会同安监、建设、劳动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干部、安全员、农村电工等的防雷知识培训;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摆放雷灾事故小册子,向村民发送防雷明白卡,在村宣传栏内张贴防雷宣传画,提高广大农民的防雷意识。另外,提高防雷意识还须从娃娃抓起,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校进行防雷安全知识培训,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气象科普体验。通过多种渠道,让人们了解防雷知识,消除迷信思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结语

农村雷电灾害防御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也是今后一个时期防雷减灾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焦点,不仅需要各级气象部门加强管理和服务,还取决于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取决于各相关部门的配合联动程度,取决于防雷法规、科技在广大农村的普及程度和农民群众防雷的自觉程度。只要各级政府充分重视,政府各部门的相互联动和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不断增强雷电监测预警预报及防护技术服务能力,不断加强防雷科普宣传,逐步建立完善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责任管理体系和应急机制,农村防雷的现状也一定能得到有效改善。

第6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件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建设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新农村建设受益最大的农民群众,能否充分发挥积极性投入到这项工程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但从笔者几年来在基层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看到,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当前在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中,许多地方的农民主体作用还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我就如何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新农村建设中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原因分析

(一)农民主体自身方面原因分析:

1、观念落后。部分农民缺乏长远目光和大局意识,本位思想太严重,只考虑一家一户的利益得失,对新农村建设中涉及的土地调整、宅基地管理政策、公益设施建设的态度迥异、观点不一,规划、政策中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阻挠,只想获利,却不愿让利。由于这部分人组织化程度低,思想分化严重,所以主体目标很难取得一致,如部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中进行规划时漠不关心,对土地政策不遵守,建房时讲风水信迷信,导致规划执行难,乱占耕地建房现象严重。

2、素质不高。不可否认,由于农村长期落后和农民收入低 迷 ,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当代中国绝大多数文盲、半文盲都在农村,他们一时半会还难于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做法,如我乡社面点的农民在开展建设之初阻止改卫生厕所,经了解主要原因是他们理解不了“无害化处理”原理,怕改厕后整个村子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3、结构失衡。由于农村缺乏致富的路子,为赚钱而外出务工的人员不断增多,有的全家外出,大量劳动力资源外流,留在家的都是“386199”部队,他们既要负责地里农活,又要负责监护外出务工人员留下的幼小子女,新农村建设力量明显不足。如在村庄整治及发展产业时总有部分农户因缺乏劳力而影响工作整体进程。

后劲不足。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大部分农村家庭收入不高,加之以往医疗、教育费用都要自己承担,开支较大,农民积蓄不多,即使有点积蓄也想存银行防老,不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缺乏,导致新农村建设的后劲明显不足。

(二)政府主导服务方面原因分析:

1、宣传发动不到位。不少建设点宣传只是以写标语及张贴各种制度为主,宣传形式单一,内容呆板,群众不易接受,认为政府是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对于“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不清、理解不透。

2、工作方式有偏差。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加之为应对新农村建设限期考核、督查,赶时间、赶进度、赶验收,不少干部缺乏工作的耐心,不注重对农民的引导,不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建设事项大包大揽,导致群众不领情、不认账,认为是干部为了政绩搞花架子,做表面工作。所以有的点出现“政府发号召,群众心里笑”、“干部扫地,群众参观”的现象。

3、投入机制有缺陷。首先是政府投入不足,多数村庄因基础设施薄弱,即使群众积极性很高,也难于正常开展。如今年我县对每个三级共建点扶持10万元,一些基础设施条件差、涉及户数多的点,群众急盼解决出行道路和水利设施,由于资金缺口大,导致农户怕完成不了任务,达不到验收标准,得不到补助资金从而不愿参与新农村建设。其次是投入不均衡。不同领导、不同单位扶助及不同乡镇的点补助资金、补助标准往往不统一。甚至有的点为了赶时间进度,粉刷房子、修公路等不需要农民出钱,助长了农民“等、靠、要”的思想。最后是投入资金的管理不到位。部分建设点由于上级补助资金、群众筹集资金的使用不经民主讨论,帐务不公开,从而容易让农户之间相互猜疑,同时对干部和理事会产生不信任感,影响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4、基层组织能力弱化。党员队伍老化,管理松散,村组干部文化程度低,人才匮乏,决策团队弱化,加上个别村还存在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如宗族不和,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不密切,使群众对干部存在戒备心理。如在发展甜叶菊产业中就有不少农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怕干部说话不算数,兑现不了承诺而不愿栽种。

正是由于农民自身和政府引导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中,农民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效果大打折扣。

二、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对策

(一)提高农民素质。

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大力关注农村留守孩的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改善教育设施,特别是要解决好边远山区师资力量紧缺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为农村的未来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其次要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通过推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和农业科技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提高和丰富农民的知识技术水平,增强他们在市场经济中致富的能力。

再次要重视发展农村文化。既重视载体的建设,如村文化站、文化广场等,更要在丰富农民生活上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农村的文化队伍建设, 发动社会文艺团体送戏下乡,结合农村传统节日和平时重要活动,更多地举行能够体现农民优良传统或具有时代精神的、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在丰富农民生活的同时,转变农民的生活观、审美观,提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二)夯实经济基础。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生活富足,农民才能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前提,建设新农村最关键的就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重点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发展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要落实中央的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来自农业本身的收入;要引导农民正确投资,增加财产性收入。二是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重要的是对其居住环境进行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引导农民到城区镇区买房建房,不能到城镇买房建房的,要引导农民建设中心村,变传统的分散居住为集中居住,合理安排供水、供电、交通、医院、学校和购物,既降低建设成本,又可以大量地节约耕地,使农民的生活方式城市化,享受现代文明成果,从而自觉改变传统的不文明、不方便的生活习惯,使他们的生活质量产生质的变化。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实行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增加对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资金扶持,同时加大管理力度,建成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家庭和社会共同负担的农村养老制度、覆盖全面的农村医疗保障和大病救助制度,结束城乡二元结构条件下把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之外的局面,让中国农民这一最大的国民主体享受正常的国民待遇,增强政府的亲合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其次是要切实提高集体收入。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只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建设好新农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好带头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发挥资源优势,找准发展路子。如集体开发林场、果园、菜园、园林、养殖场等增加集体收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对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应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大力改善农民基本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之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办法,盘活现有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对集体原有资产及农村资源,要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交付农民开发利用,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三)增强服务能力

1、增强干部服务能力。首先,乡干部要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和经济信息,了解农村实际情况,通晓农村实用法规,力争成为农村中的文化人,抓经济的明白人,创业中的领路人。其次,要转变观念。在角色上由指挥向服务转变,自觉“矮化”角色,在履行组织指挥职责的同时提供服务指导,既当马前卒又当勤务员。深入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政策和做法,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同时在村庄规划,项目申报、筹资方式、资金管理方面加强组织和引导,并出谋划策帮助制定产业规划,环境整治方案,美化绿化方案及建设预算等,但必须遵从民意,民主协商,切不可包办代替。干部还要利用自身见多识广、信息灵通的优势,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再次,在工作方法上由指教向引导转变。要有大局观念,有爱民之心,工作中将心比心、以情换情,与群众“套近乎”“拉关系”“建感情”,在“少说多做上”下工夫。采取召开现场会、典型经验交流会,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卫生评比等灵活有效的形式,通过干部搭舞台,让农民典型站出来“领唱”,运用典型“金钥匙”开启农民思想观念转变之门。

2、加强农村基层党织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固本强基,要大力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切实形成 “双强型”的火车头。一是选好带头人,实现能人治村。加强对支部书记的培训与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善经营、会管理、具有崇高党性和奉献精神的领头人。二是加强支部建设,强化组织活动。有条件的新农村建设点要设立党小组,让农村无职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主战场上大显身手,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培养锻炼年轻党员,壮大农村党员队伍,提高党员素质,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管理机制,创新载体,创建平台,让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第7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林业发展 生态环境

新农村建设中的林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搞好新农村建设中的林业建设,就要根据党的林业政策,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发展林业的新途径,围绕有利于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优化,有利于农民文化、精神生活的提高等方面而展开。

一、建设新农村要统筹规划林业建设

林业是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要有乡村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应纳入城乡统筹规划建设中。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当什么角色因地区而有差异,有些地方需要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有些地方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些地方改善生活环境等。发展林业要视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可能具备的发展前景,科学地统筹规划。规划一定要符合当地实际,要科学,因为规划关系到当地林业的兴衰,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决策要反映社会的要求,应让农民广泛参与。通过规划达到:

①保护和优化适地适树的各种生产潜能;

②结构多样性,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

③生物多样性,注重生态系统功能的建立或恢复;

④物种保护与生产相结合;

⑤环境治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经过对青海省几个地方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当前在一些地区发展林业的突出矛盾或阻力主要来自于思想观念。应通过培训学习宣传教育,通过对具体林业收益、生态效益和优美宜人环境案例的介绍或体验,使农民从思想观念上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要有制度保障,在林业发展规划上进行强力介入。对资源、信息等进行统一整合,严格按照规划目标推进建设进程,避免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各管一摊、各搞一套。在产业林发展中,树木幼林期要注意合理高效利用林间土地,进行立体种植。如养禽、生产蘑菇、栽种中草药或套种其他经济作物。在建设以生态林为主的林业发展规划中,还要考虑本地的规划尺度,景观格局是否能符合当地自然条件要求,是否需要和邻近的乡镇统筹规划连片建设等。只有科学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坚持数年抚育发展,才可能产生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发展林业的知识与技能

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应使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林业知识技能等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否则难以实现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我国农业实质上已转入现代农业前期的二元结构的发展阶段,有种植、有经营、有乡镇企业,有外出务工。先进的农机具、良种、化肥农药和先进农技知识都在推广使用。要发展现代林业,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或某些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就要帮助农民转变观念,认识林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性,确立尊重多样性和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整体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学习有关农林专业技术知识,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服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离不开科教兴农兴林,要向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向生态化转型,就需要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要发挥林业站、果树站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和社会、媒体的力量,通过各种传媒信息或通过观摩、体验、示范和接受培训,使农民提高各项技能。让广大农民了解林业的普通栽培抚育知识、生态系统功能科普知识和专业化扩展的相关知识,让部分农民专业户了解林业的生物技术,生态系统功能知识,才能使农民肩负起责任,担当起发展现代林业应担当的重任,使知识从书本走向新农村建设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林业建设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三、新农村林业建设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

新农村林业建设有不同的层面和视角,也就涉及不同层次的科技支撑问题。微观视角对于农民或乡村组织来说,在抚林和发展林业事业中,需要有培育、保护、经营和开发等科技知识的支撑,林业专业户还需要有接受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能力。宏观层面对于一个乡一个县或更大的区域,所面对的就不仅是产权分散的个体林块,而是要视其为连片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和营建。使其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全面发挥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要实现本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共荣,就需要宏观层面的相关人员掌握运用林业高科技知识,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林业的建设发展。对本区域林业系统有宏观调控和把握,不断弥补本区域已有森林系统的不足。用林业科技知识和相关政策分地区、分特色、分环境指导林业发展。既要创新也要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和科学技术,做到作为产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作为公益事业有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有了不同类型的林业建设定位和发展模式,才能在具体实施中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和生态知识,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效益。

四、培育特色林业为城镇居民服务

我国各地农村自然条件各异,不同地域有不同自然景观和树木森林,形成不同文化现象,多元文化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呈现出多样性。林业纳入生态文化建设,发展如森林文化、花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文化等,为城里人提供各种各具特色的文化林副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林业作为生态文化的基础,对繁荣生态文化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有重要作用。在新农村林业规划建设中,特别是离城市相对较近,又具备财力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农村,要注重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建设,注重发展景观林、经济林、果树园艺业等。形成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林业景观,为城里人及青少年提供旅游、观光、度假及普及学习现代农业林业知识,增添体验民间生活的实习基地,锻炼他们的自种自收的动手能力,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田园生活的需要。

这样既可丰富城里人生活,同时也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种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市场需求开辟新的渠道。农村修复传统文化更有基础,这样能促进城乡居民交流、沟通人们的思想,弘扬并传承先进传统文化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和谐社会氛围,促进城乡交融、和谐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信用社;主力军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一、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体地位

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是成立农村信用社的主要目标之一,服务三农也是农村信用社的一贯宗旨。宗总之,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成立农村信用社,发挥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1.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占比高。我国目前主要有三大资金投入来支持我国农业的发展,首先是依靠我国农民本身的经济实力来发展农业;其次是国家为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包括增加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或者是发放一些支持农业发展的补贴等等;最后就是依靠信贷资金,这一渠道需要成立相应的金融机构,比如农村信用社。其中,信贷资金在某些地区占据六成以上的比例,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农村信用社肩负支农重任。我国从1998年以来就在逐渐减少农村的商业银行比例,其减少额度达到了五成。这种情况使得我国农村缺乏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农村信用社肩负起支持农村发展的重任,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二、农村信用社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我国农村信用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明确的产权,虽然在表面看起来较为明确,但由于设于的入股使得其在运行时并没有体现出非常明确的产权[2]。这种不明确的产权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所有权不清晰、人格化的代表非常欠缺以及缺乏实际的财产经营权。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没有跟上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2.放贷标准过高。对于我国的新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存在很多的障碍因素,主要体现在资金方面。农村的大部分个体户或者是小型企业由于一些因素无法进入信用企业的行列,进而也不能享受相关政策,较难取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农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的,不能用于抵押来获得相应的发展资金。这些限制条件都使得其在贷款时会面临较多的困难,需要我国在农村信用社管理方面加以改善。

3.服务功能滞后。与其他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缺乏健全完善的支付清算系统,其还沿袭着较为落后的结算方式,使得信用社的运行效率非常低下,这些情况会导致流失大量优质客户,不利于农村信用社本身的发展。此外,存贷款业务以及汇兑业务仍然是其主要业务,缺乏完善的服务功能体系,这与目前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相符,无法真正推动我国新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

1.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目前我国在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不清晰使得其无法真正发挥出支持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快我国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3]。我国新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很多不利因素,包括失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等,使得的由于我国统一的产权制度模式在我国根本无法得到真正实施。为了满足我国新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应该要寻求多样化的产权模式,在推定新模式困难的情况下改善管理,通过这些方式来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步伐。当然,这些产权制度的改革必须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即主要在运行机制、股权分配以及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进行改善,从而实现真正为农民服务,真正以推动新农村的经济发展为目标,并实现双方发展的共赢目标。

2.加强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资金保障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而我国目前在资金投入方面缺乏强有力的保障,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确保我国在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这些措施主要包括:第一,要合理分配我国的财政收入,政府需要逐步增加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投入,使得财政资金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比如 “示范效应”、“乘数效应”,通过这些效应来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第二,在农村信贷方面,国家要加大对其的宏观调控力度,要颁布相应的政策来对新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引导,发挥出其真正的金融杠杆的作用,并加大对其的监管,确保支农资金能够及时到位。

3.提高服务质量。除了要逐年增加在新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要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质量,使其不再仅仅是为以前的耕作养殖户服务,而可以发展多样化的农业经济,包括各种农产品的加工和输运等业务,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金来发展新农村的经济;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农村信用社需要根据这一特点确定合理的期限,能够确保满足农业发展在时间方面的需要;在信贷方面,可以适当降低农村信贷的门槛,提高支持农业发展的额度,尤其是在具有地区优势的农业发展项目,为其提供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确保其发展的资金需要,同时要丰富其金融服务功能,以满足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结论

总而言之,要推动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重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作用,从农村信用社自身管理的健全与完善方面入手,真正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同时,农村信用社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准确对自身进行定位,对信用社现状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并及时给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此来提高自身实力,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新农村经济建设与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双赢”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要作用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08):125-126.

第9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部门 国土资源管理 新农村建设

笔者结合基层工作实际,谈谈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国土资源管理。

1.正确认识国土资源管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1.1新农村建设需要国土资源部门强化农村土地管理

(1)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管理上首先不能有重国有土地管理,轻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的思想,要将农村集体土地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不能偏废。其次是法律法规要到位。重点要制定和完善农业承包经营管理,农村宅基地管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等法律法规。第三是管理措施要到位。农村土地管理体制要加强,乡镇土地管理机构要加强,基层土地管理人员素质要提高,以利农地保护和管理。

(2)完善土地用途管制,严格限制农地转用。要按照用途管制的原则,确保农地农用,确保农村各项用地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途使用。要按照科学性和现实性的原则,建立农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代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要编制科学性、指导性、操作性较强的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鼓励土地承包权的合理流转,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3)全面推行农村土地整理。农村土地整理包括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整理。它不仅改善农、林、水、路排灌系统,增加耕地面积,而且还可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是维护农村风貌和自然景观,增进农村休闲游憩功能的一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

1.2新农村建设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全面支持

(1)新农村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编制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新农村建设要在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编制好土地利用规划或村庄建设规划。通过优化镇村布局,合理安排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引导居民适当集中,从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上为广大农民进行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

(2)新农村建设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国土资源部门通过组织农民开展农村建设用地以及农用地的整理,不仅能够迅速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整治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而且还可以大大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防范自然灾害,实现增产增收。

2.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支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土地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涉及土地规划、耕地保护、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土地征收征用等方面,迫切需要国土资源部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供坚强的政策服务与保障。

2.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土资源部门必须坚持严格依法依规管理的原则

坚持依法依规管理国土资源,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并不矛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切实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防止以新农村建设为名乱占滥用、大肆违法批(圈)占土地特别是农用地,坚决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与维护农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1)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原则。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这是我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特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的建设项目离不开土地的供给。但也必须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切实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2)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节约集约用地是由我国土地利用基本国情决定的,是经济社会可持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高达2.46亿亩,人均用地185平方米,远远超过国家标准。这既说明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总量很大,粗放、低效利用现象严重;也说明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潜力还很大。

(3)坚持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一刀切,不注重形式,不盲目而行,要统筹兼顾、区别对待、分类实施,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就要依法突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等重点建设,保障农田水利、乡村道路、饮水安全、农村能源、村镇规划、人居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机制,加快征地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实现保障与可行相一致。

2.2国土资源部门采取切实措施,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

(1)加强农村用地的规划管理,为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保障。要充分发挥好土地利用规划对村庄、集镇等专项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努力提高土地规划的实用效能,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重点安排生、生活、公共基础设施等急需的基础工程建设用地,进一步提高审查报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国土资源部门要主动介入新农村建设的各类相关规划。

(2)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3)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切实征收和用好土地收益。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