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思想简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0 16:23: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思想简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思想简史

第1篇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变革。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思想道德的进步,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就谈一谈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的影响。

市场经济是一柄双刃剑,它对思想道德既有促进作用,也会在一些方面带来消极影响。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有助于形成符合时展要求的新观念、新意识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性经济,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充分的自,它们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市场经济的这种自主性特点,有利于增强人们的主体意识、自强自立观念。其次,市场经济是一种平等性经济,所有进入市场的商品当事人都是平等的,他们仅仅是作为卖者或买者而存在,买卖双方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权,市场中的任何交易都应该是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市场经济的这种平等性特点,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再次,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性经济,市场的运作过程始终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市场规律、竞争规律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所有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当事人,盈利而发展壮大,亏损而萎缩破产,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市场经济的这种竞争性特点,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风险意识,促进时间观念、效益观念、信誉观念、科技观念、人才观念、管理观念、创新观念的形成。最后,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经济,它不仅向国内开放,而且向国外开放。市场经济的这种开放性特点,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开拓创新意识、民族自强意识。

二、有助于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消费观等各种观念的综合体现。一定的生活方式总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并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和习俗以及人们的知识水平、生活态度、审美观念相联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多彩,使得那些愚昧落后、封闭保守的生活方式受到冲击和洗涤,许多同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先进科学技术相适应的工作、学习、休闲、娱乐、消费等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得以确立和强化。目前,劳动致富的思想观念、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文明开放的交往方式、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勤俭节约的消费方式,已成为我国人民生活方式中的主旋律。

三、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信念是一定社会中人们所遵循的与目标、理想相关的行为准则,是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自我评价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每个人凭借自己的信念,以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向,独立地判断行为的是非曲直,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不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可以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充分地展示出来,增强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人们从这些成就中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希望。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充满了信心,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支持和拥护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发挥出了巨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的红旗在中国的大地上高高飘扬,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市场经济对我们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挑战:

一是市场经济的重利性,易诱发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思想

市场经济承认各个独立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各个经济主体也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标。没有这一点,任何行为就失去了动力,市场经济的高效率也难以实现。重视物质利益,唤醒了人们的利益意识,推动着经济不断发展。但这种重利性原则也强化了人们对利益的斤斤计较,甚至诱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思想。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作为财富的象征,使得一些人产生了盲目推崇和依赖货币的心理,成为货币的奴隶。在他们身上,不是人支配着货币,而是货币支配着人。一些人为了金钱,敢于践踏一切道德原则,甚至铤而走险,触犯刑律。在某些场合,人与人的关系被简化为裸的金钱关系,人的尊严、良心、肉体都成商品,成了可以用来换取钱财的东西。在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支配下,一些人把“前途”看成为“钱图”,说什么“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把“理想”看成为“利想”,说什么“理想、理想,有利就想”。走私、、贩毒、造假、腐败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不少人在物欲的驱使下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是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容易诱发小团体主义和损人利己的思想

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可以充分调动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自主、自立意识。但也要看到,这种自主性也往往使得一些企业和个人把经济活动仅仅当作是一种纯个体行为,一种纯经济行为,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把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对立起来,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沦丧。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假冒伪劣、弄虚作假、诈骗、行贿以及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都是利己主义、小团体主义的具体表现。

三是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容易诱发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的思想

第2篇

经济技术水平不断上升,各个行业的竞争也呈现出了愈演愈烈的紧张趋势,企业为了谋求长远发展,就需要在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发展重心,适时做出创新性改革,而经济管理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的经济管理工作者大多倾向于将西方思想融入到管理结构中,虽然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中国的管理体制的更新发展,但是在融合过程中却应当以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为基础,不能过于依赖外国文化而忽略了中国的传统经济思想。

关键词: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经济管理实践;启示

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的经济管理框架中占据主要分量的就是西方经济学思潮,不仅其主流思想大量融入我国经济管理结构中,我国在实际经济管理所依托的也是西方管理理论,这就使得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被忽略,但是从其本质进行研究不难发现,该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的经济管理仍旧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运行机制及理念也发生了较多转变,这就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对我国经济管理实践进行研究及讨论,以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为依托,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经济管理实践水平。

1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经济管理是尤为重要的,同时也是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助推力,与西方主流经济管理存在差异的主要是,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框架中缺少对政治及法律制度的精准衡量。从本质上看,主流西方经济理论则不同,政治及法律因素都能够在这一思想体系中得以平衡,相对的西方经济学术领域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发展进程呈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特点。首先,产权关系是企业长远运行的基础保障力,它不仅能够对企业发展形态产生直接影响,社会治理能效更与其密切相关,因此不难发现,产权能够对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及有效化产生极强的作用及影响,从另一细化层面也可以这样说,产权能够对所有者行动力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影响。在我国早期封建社会中,就先后产生了基础性产权归属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土地使用权利被作出权限设定,并且自由买卖制度也逐渐形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将农业生产力作出了量化调整及释放,这不仅能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社会能动性更受其影响有所增强。通过对传统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研究不难发现,产权制度在发挥约束作用时,带来的产能也是不容忽视的,并且这也正是当前发展所需的基础性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当今社会的经济学者应当更加确定形成并完善一套完整、科学的经济领域的社会治理制度是产权制度的最终目标,产权制度不仅仅提升社会经济实力的重要举措,更是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保障性内容。其次,传统思想家和政治家在看待经济管理问题时,并不将相关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事物,将经济管理行为转化为整个社会的有机整体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国的治国方略中,法家和儒家的经济观念均是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而对于不同的经济观念,其具有不同的经济管理目标以及社会治理的目标。对于商业本身而言,其很难被受到控制,而且商业本身的波动性较大。商人将利润看作很重要的一方面内容,因此,要求商人对某一国家或者某一地区保持忠诚,是很难实现的,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君主提倡中农抑商。对于小农经济,可以保证国家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财政收入和兵员,这种经济模式对于战争频繁的诸侯国是很好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从这方面也启示着我国的经济管理学者和经济学工作者,需要探索每一种经济模式背后的政策目的,将自己的发展视野放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层面上,在进行经济建设时,需要找寻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避免一味的盲目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的现象。

2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示

2.1我国古代的税收管理制度当中缺乏对税收征收成本的控制。在古代,中央政府为控制税收的成本,主要有约束官员道德、强化行政监察制度、调整的税率等等,每进行一次税收体系的变动或者改革,均把一部分地方政府控制的计划外收入转变为国家可以控制的计划内收入,地方政府通过各种违规操作,提高计划外收入,从而降低税收成本,导致税收负担增高。这种问题的出现与我国古代社会不关注实用技术有关,在管理的选拨中,只在乎道德教育。目前,普遍较低国家的税收,降低不必要的支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税收效率,这已经成为一个公众所关注的话题之一。在我国封建社会,直至后期,国家整体的税收体制依旧杂乱无章,缺乏对于课税对象的统计。2.2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农业经济实践的启示。我国素有“农业大国”的称号,农业始终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人民正常生活的基础条件。在经济管理中,农业经济管理一直是首当其冲的重点。分析我国的农业社会结构,典型的两种形式是小型集体式和兼顾分散型,目前依旧有相当一部分的地区需要将农作物产量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因此,要想实现农业社会的长久有序发展,必须合理的进行科学化的经济管理。与此同时,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时,一方面需要结合当代的经济管理理论,另一方面要以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经验作为基础,不断的进行深化和改革。2.3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启示。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在新时期不断进行发展,各企业在经济管理中均有了科学的经济管理参考依据。与此同时,伴随着企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企业对于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融合,使得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更加满足新时期的企业管理。我国目前的经济管理理念都是在传统经济管理的思想上发展起来的,在信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其为经济管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金融的经济管理过程中,一般均是把货币使用、需求和管理融为一体,同时,有相关研究表明,对于货币的供求关系,是相互独立但又相互依存的状态。在金融货币的经济管理中,价格一般均是考虑的第一要素,在以前的农业经济管理中,在进行购买时考虑的第一要素即是农业产品的价格。但是伴随着金融货币经济管理的变化以及发展,其内涵也更为丰富和多样,同时因为货币存在和更为广泛的流通,我国各项经济活动中的借贷形式等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在对金融货币经济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制定统一的流通价格和流通方式,通过灵活运用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对市场不合理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保证金融货币经济市场的有效、合理运营。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内各行各业均发生着巨大的改革和创新,其中,经济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企业管理中,经济管理处于核心的地位,中国的经济管理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国家对于经济管理的模式,由直接管理逐渐变为间接管理。经济管理工作者逐步将现代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引入到中国的经济管理实践当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垓鉴.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模式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35-36.

第3篇

[关键词] 系统思想竞争优势构建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规则的不断成熟,现代企业越来越强调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竞争优势可帮助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为顾客提品和服务,从而有效维护企业的利益和抵御竞争对手入侵。现代企业应该如何建立和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此提出了许多不同观点。本文将用系统思想观点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分析组织竞争优势构建的机理和条件,并寻求一个建立竞争优势的指导性方法。

一、系统的思想的介绍

系统思想指的是支配一般系统、复杂系统运作的基本原则、基本原理和基本定律。人类的系统思想大致经历了古代朴素系统观念、近代辩证系统思想和现代系统科学思想等三个阶段的演变。现代系统科学是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为前提,以各个学科研究领域产生的成果理论为基础的跨学科的科学。系统科学的思想对解决由人参与的社会系统的复杂性管理问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81年英国著名系统学家P.切克兰德在《系统思想、系统实践》一书中把系统思想归纳为两个基本概念、原理:“突现与层级”和“通讯与控制”。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复杂适应系统和复杂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兴起,系统思想又逐渐突现出第三组概念,即“进化与自组织原理”。三种原理可以说是对现阶段系统思想的一个概括。当代的系统思想理论框架正是在这三组概念、原理的基础上展开。本文论述就是基于这三组原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模仿性这个复杂性问题展开分析。

1.突现与层级原理

突现是指系统的组分在不同的结构方式作用下会产生整体具有的、但系统组分所没有的属性和特征。突现的思想最早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思想。突现理论通常被用来研究系统中所出现的整体所具有的、但个体所不具有的那些特征或现象。系统突现的作用过程表现在系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突现规律,这是一种上向因果关系。自然界中一切物质都是遵循这种上向因果关系“自下而上”不断地整合、突现,最终形成了许多复杂的系统特征。系统突现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共同的规律,但有相同的必要条件:(1)规模效应;(2)结构效应;(3)构材效应。

2.通讯与控制原理

通讯与控制原理指的是系统控制者通过向目标系统输入各种指令信息,使系统对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干扰产生一种抵消的作用,从而使目标系统保持一种期望的稳定状态。它存在两个基本定律:(1)必要的多样性定律;(2)必要的层级定律。必要的多样性定律就是用多样性来对抗多样性。必要的层级定律就是通过增加调节与控制的组织层级来补偿和加强对组织的控制力。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层级与前面的突现层级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这里指的层级是组织结构的层级。必要的层级定律揭示了控制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控制论中较普遍运用的控制的基本范式是负反馈控制模型。

3.自组织与进化原理

广义进化论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观点应用于解释生物学之外的其他领域物质系统进化的机理。在物质系统的进化过程中还包括了自组织机制。自组织指的是系统在不需要外界环境和系统干预或控制下,通过自身的力量自动地增加它的活动组织性和结构的有序性的进化过程。当代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对自组织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相应的理论。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等。耗散结构理论把自组织发生的条件概括为三个:(1)远离平衡的开放式系统;(2)从局部到全局的非线性作用;(3)涨落现象。 协同学理论认为在整个自然系统或社会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变过程中都存在一种协同作用。它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原理:(1)不稳定性原理;(2)序参量原理;(3)役使原理。不稳定原理从系统进化的角度揭示不稳定性在组织结构有序演化中的积极意义。序参量原理和役使原理指出系统中存在一些在变化缓慢但起决定作用的序参量,它控制着系统内其他变量和子系统的行为,从而使原有组织系统脱离原来的旧结构转向新的有序结构。

二、对企业系统的分析

在系统科学的观点中,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多个元素所组成,它们相互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作用关系的总和形成了系统的结构。现实社会中的一切都可以描述成一个系统,企业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企业中的人、财、物及相关技术等生产要素可看作是系统的元素,这些元素按照功能进行归类就形成不同的子系统。例如按职能作为划分标准,一个企业可能包含有财务、市场销售、技术支持、生产、后勤管理等多个职能子系统。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中,元素之间和子系统之间、元素和子系统之间复杂多样的关联性构成了系统的复杂的结构,企业的规模越大,内部结构就越复杂。根据迈克・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企业中的这些子系统应是围绕着为顾客创造价值这个主题而存在和开展活动的。因此一个企业可以看作是一个以创造价值为目的生存系统,建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则是企业系统生存的必要手段。

三、系统思想对现代企业竞争优势构建的指导

1.增强企业系统的多样性

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企业需要不断地突变来适应环境的发展, 首先企业系统内部应具备足够的多样性。从系统突现与层级原理来看,系统的突现要具备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等必要条件。系统内部组分数量越多,具备的差异性特征越多,就越有利于突现的产生。只有系统自身的多样性提高了,才有可能产生不同层次的突现,系统才能从中优选出能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的新特性。从通讯与控制原理的必要的多样性法则来看,组织要应对环境中存在的多样性,首先组织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多样性,以自身的多样性的优势和能力来对抗外部的多样性的干扰和挑战。从自组织和进化原理来看,多样性是有生命体在进化过程中对外界环境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本能的反应。作为具有自主调节的企业系统,企业必须掌握主动权,能在外界变化发生前,就要准备足够多的应付方案,做到未雨绸缪。多样性在现代企业里体现在多方面,例如不同专业技能人才、不同的职能部门的设置、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等等。这里面有宏观方面内容,也有微观方面内容,作为管理者需要有战略的眼光,系统的思想和包容的心态来构建自身的多样性优势。

2.建立合理的机制

当我们开始意识到突现对企业发展重要性时,我们可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引导突现的产生?如何主动地对突现进行优化整合?如何引导同一层次的突现向更高层次发展?这就涉及到建立合理机制的问题。如何建立合理的机制,这也是摆在企业管理者和系统论学者面前的一个复杂的科学命题。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可能有不同的观点,本人认为合理机制应考虑到以下四点内容:

(1)整体性机制。关注整体性要求管理者考虑问题要从大局出发,用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观点处理问题。从整体的角度处理问题,可避免管理者做出急功近利地片面之举。现代企业竞争更多地体现在综合实力的较量,只强调局部的优势的构建很难长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只有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我们才能科学地把握事物未来发展的走向,才能保持持久竞争优势。

(2)建立负反馈控制机制。企业系统负反馈控制机制的作用主要反映在企业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调控以及企业系统内部的调控这两个方面。在系统与环境之间建立负反馈控制机制,能有效确保系统在演变过程中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企业系统的竞争优势的建立过程是个多层级的突现过程,对于每一层产生的突现都要经过环境检验,实行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系统产生的突现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在企业系统内部同时也存在一种多层级多目标负反馈控制机制。企业系统的内部管理控制过程会更加复杂。首先,来自环境中的干扰函数是复杂多变的,单一目标单层的控制系统是难以驾驭来自系统内外的干扰。其次,企业内部错综复杂的组织结构和业务关系导致企业控制系统在控制层级和控制目标上必须出现多元化。多层级、多目标负反馈控制系统揭示了复杂性组织内部的控制机理。它结合了控制原理的多样性定律和必要的层级定律,因此对复杂企业系统的管理是个很好的借鉴。

(3)激励机制。现代企业中最为活跃和最为复杂的元素就是人。人是可以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个体。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整个社会系统演化进程,这与生物体被动地接受自然选择有本质上的区别。企业系统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过程更具有主动性,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有效激活人的因素,可使企业系统更具活力。激励机制建立应有利于以人为主体的多样性的存在,促使系统内的个体充分相互作用,促进系统内各层级的突现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力。

(4)适度的稳定机制。 从系统控制观点来看,系统稳定将有利于负反馈控制子系统的输出朝着目标信号方向靠拢,从而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从自组织和进化观点来看,系统中不稳定因素,如涨落,将有利于企业发生变革,使企业脱离原有旧的模式演化为一种新的有序模式。因此,企业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总是在稳定和不稳定之间寻找新的契合点。适度的稳定机制,就是让系统介于稳定与不稳定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动态的管理思想,有利于企业系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3.建立企业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用自组织和进化的观点来看,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和发展演变过程,是企业由无序结构走向有序结构,并期望能达到一种稳定状态的外在表现。然而,这一转变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可从生物界物种漫长的进化历史窥得一二。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加快这一转变过程,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进一步了解系统由无序演变为有序过程中,有哪些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根据哈肯提出的序参量(order parameter)概念和役使原理,系统中存在一些在变化缓慢但起决定作用的序参量,它控制着系统内其他变量和子系统的行为,从而使原有组织系统脱离原来的旧结构转向新的有序结构。企业系统需要寻找和建立自己的序参量。序参量可看作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来源于这些核心竞争力。然而序参量是动态变化的,不同系统序参量的确定和产生方式不同,同一系统中的序参量也会因时而异,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系统的管理者决策造成一定困惑,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确定性和隐蔽性。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序参量有可能存在于组织内部,也有可能存在组织外部,例如一项科学发明、一个科学猜想的证明、一个知识体系的构建、一个组织的文化等等。企业管理着需要用系统的思想来预测、洞悉和培植这些不确定但又关键的变量因素。

四、结语

第4篇

xx同志1984年3月参加工作,一直在建筑行业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现任xx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项目经理。

xx同志以诚信为本,信守承诺。他担任项目经理十八年,组织承建的单位工程近百项,一直坚持把诚信放在第一位。严格遵守合同约定,认真履行施工承包合同中约定的项目经理各项义务,在工期上决不拖延,在质量上决不马虎。在承建xx小区住宅楼的施工过程中正逢雨季,连降大雨对施工进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没有以自然条件恶劣为借口,想尽办法分班作业,人停机不停,抢时间、赶进度,确保工期如期完成,甲方对此非常感动;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正是因为严格遵守合同约定,所以公司商誉不断提高,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好评。连续三年被工商部门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07年被评为“xx市建筑业诚信单位。”“xx市先进建筑企业”“xx市质量管理优秀企业”。

xx同志具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他善于学习,肯于钻研,勤于思考,在实施工程项目的管理方面,他严格执行“四控制”,同时,进行严格的“三管理”,对于合同、信息、现场进行严格的管理。严格执行承包合同,认真履行合同承诺。一是每项工程都确定工期目标,制订周密的阶段性工期计划,做到计划上墙,对照执行,决不拖延;二是实行生产例会制度,总结当日安排次日;三是加强各部门协调,各种计划提前一周上报,确保材料及时到位;四是采取分段流水施工工艺,最大限度利用劳动力资源;五是加强技术创新,改进落后的施工方法,采用方便快捷的操作工艺。另外十分注重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做好项目中土建各工种合格专业之间的协调,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材料、设备及构配件之间的协调,并做好与建设、设计、勘察、监理、质监等单位的外部协调。在组织施工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严格执行施工图及技术要求,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重视新科技应用,并进行技术革新和创新,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xx同志在担任项目经理时,做到了工程质量管理好、施工现场管理好、安全生产管理好。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近两年内由他担任项目经理期间竣工项目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95以上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对每个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都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实施科学的控制。把工程质量作为公司各管理层和各部门的中心工作,立足施工现场,从班组开始把住源头,每道工序施工前,各专业工长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没有技术交底的,班组可以拒绝施工,施工班组真正落实自检、互检、交接检。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时,两道工序的专业工长进行质量移交并有书面签字。

近两年内由他担任项目经理的工程施工中,无拖欠农民工工资,坚持军事化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员工进入工地后统一着装,统一调动,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保证了员工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能打硬仗的战斗作风,增强了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保持各施工现场文明整洁,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近两年来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管理保证体系,落实到每道工序、每个工种、每名工人,严查安全隐患,不断消灭在萌芽阶段,较好的杜绝了事故的发生,一直保持无四级以上安全事故,受到安全管理部门的好评。

第5篇

首先,如何看待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发展的双重效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新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使商品拜物教和金钱至上都具有了存在的现实条件,容易诱导人们淡化全局观念,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也确实造成了一些人的思想道德在一定程度上的蜕化和堕落。当然,我们决不能把当前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道德失范简单地归咎于市场经济,许多道德失范并非市场经济必然产生的,而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新的道德秩序没有建立起来的缘故。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们思想道德观念不出现或完全避免,但可以将其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决不能放任自流。思想道德是需要建设的。

其次,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或者说反应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同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是否相容问题。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市场经济的基本观念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一部分。例如:主动性,竞争性,开放性这些市场就经济的范畴,反映到观念上就是平等,个性解放,人的价值实现,功利主义,进取精神等等;不能把这些观念当做资本主义的专利品,否则会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损公肥私,,行贿受贿的思想和行为,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排斥反映市场经济需要的价值观念,而向往过去了的,与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相一致的道德标准,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今天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破除各种陈旧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反映和吸收现代文明成果,树立和形成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

第三,思想道德建设的层次性。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是可以同社会主义相容的。推进其形成,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但这只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精神文明建设有相对独立的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仅仅限于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水准,还应该有其更高的需求。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在历史上是一个重大进步,但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比如在索取与奉献,个人与社会,利益与义务,私与公等方面,仅仅贯彻市场经济的道德标准是难以完全解决其中的矛盾的。为此,需要在承认和保证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的基础上,在思想领域中弘扬更为先进的观念,更为高尚的追求,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关系,形成充分尊重个人合法权益而又服从集体,社会,国家利益的义利观,这是社会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在道德观念上的取向。

第6篇

关键词:必须与时俱进 必须建立科学管理体系 必须求真务实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团结和凝聚全国人民顺利推进改革、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和重要保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做职工的工作,涉及职工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领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更要认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达成共识,逐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企业提速创优,又快又好全面发展。

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内容上具有针对性。 思想政治工作在不同时期其内容是不同的,用老眼光看问题,用老办法解决矛盾,或不结合工作实际,盲目照搬照套,都不会有好的成效,还有可能造成更深问题和矛盾。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学习。企业在变,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在变化,许多我们没有见过的新情况、新问题都可能出现,因此迫切需要通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矛盾,凝聚人心。要以党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武装职工的头脑,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树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消除疑虑,增强市场意识,发挥主人翁作用,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要高度关注实际问题。当前改革、发展、稳定问题仍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在当前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一触即发,各类问题错综复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早有准备,早打预防针,先行一步。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保证职工稳定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充分发扬民主,保证公开、公正、公平,调动广大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广泛酝酿,建立健全多渠道沟通体制,使改革能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综合实力,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彰显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思想政治工作还必须强化制度建设。要在加强对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制度,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在监督的方式方法上应形成多种多样、不同角度和立体交叉的监督体系,如党内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干部述职、政务公开、上级考查、纪检监察监督、职工代表监督、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等。

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机制上要富于主动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事,不只是党委的事,更不是政工干部的事,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地预防管理体系,实现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身上有责任。 一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建立责任制,主要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化。应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相应的运行机制,做到目标明确、权责分明、全面考核和制度保证。实行一层一级抓,下级对上级负责,层层落实,各级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每年签定责任状。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责任明确、主动性增强,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 二是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要力戒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要贴近群众,要了解职工的意见和要求,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建立职工意见箱、召开职工座谈会、深入基层和工地走访等,在此基础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兑现,充分调动积极性。要制定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标准,纳入单位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并与领导者、部门、职工收入分配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同企业效益结合起来,综合考核,分配上体现奖优惩劣。

第7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9-0030-03

教育部自2011年启动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主要针对本科院校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参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作为原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改造,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1]。本文结合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零件数控铣削加工》课程开展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际情况,探讨高职制造类专业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一、从评审指标看高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课程不仅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教学内容,而且是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由教师、学生和课程资源组成的一个相互影响而又协调发展的动态系统[2]。申报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课程连续开设3年以上,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独特风格,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质量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学生、同行教师和专家,以及社会学习者、行业企业专家的好评和认可,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

(一)强大的专业教学支撑性和广泛的社会服务覆盖面

精品资源共享课与精品课程最大的区别是,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课程具有丰富且完整的教学资源。评审指标中对教学资源提出了确保资源种类与形式完整性的要求。比如要“涵盖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岗位技能培训、新技术普及、职业素质养成”等方面,反映课程的持续建设成效,如各类典型新技术应用、生产案例等,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精品资源共享课对资源的种类与要求作了基本规定。在课程概览部分要求必须有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核方案以及学习指南;在基本资源方面要有演示文稿、教学录像、教学案例、例题、作业/试卷、实验/实训/实习资源、文献资源、常见问题、教学课件、媒体素材(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等基本资源,此外还要有拓展资源,同时对每一类资源格式、内涵和技术也都作出了详细规定。

(二)多层次宽领域的学习服务对象

评审指标第一条“充分考虑高职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及不同用户的学习需求,课程建设转型成效显著”,表明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服务主体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主要有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从受众的角度看,精品资源共享课不仅使受众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且有针对性的考虑到不同受众对于资源的需求和使用习惯的多样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明确要求“保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便捷获取和使用,满足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多样化需求。”换言之,“从精品课程走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涉及课程建设效用、资源建设思路和服务面向等多方面的转型,但其最核心的部分是服务面向的转型。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课程服务对象从服务教师向服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学习者方向转型”[3]。

综合上述指标表明,从课程建设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四个方面实现与原精品课程建设的衔接,是新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基础;将精品课程服务面向从学校扩展到社会,从面对面的教学方式,扩展到远程教学方式,并以此基础实现教学理念和高校服务功能的转型,这些方面构成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核心;基于服务面向转型基础上的课程整体创新设计,实现原有精品课程各项建设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升级与规范化,成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关键[4]。

二、高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践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多年来,课程团队在“设备操作员—设备点检员—设备管理员—设备主管”课程设计思想指引下,与上汽通用五菱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发了基于柳州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设备管理的课程教学内容,并将TnPM(Total Normalized Productive Mainten- ance)理念引入教学过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

(一)做好顶层设计,构建资源的整体框架

1.综合设计与资源相对应的课程学习内容

课程资源以柳州汽车制造或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生产设备为载体,按完成“设备操作员—设备点检员—设备管理员—设备主管”职业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选择学习内容,设计“操作者的预防维修”、“维修班组的预防维修”、“车间级的设备管理”、“企业级的设备管理”4个学习情境和11个学习单元。具体见表1。

这种顶层设计思想促使教师紧紧围绕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大培养目标开展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评价考核等,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以往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单一的问题(仅以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为教学目标),还彻底克服了理论与实训“两层皮”的教学弊端,教、学、做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融合,大大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学习者学完本课程后,不仅具有熟练的技能及扎实的理论,还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及协作组织能力。

2.合理设置课程资源结构

课程资源的设计制作应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为此,在制作本课程的教学资源时,围绕三大学习情境设计了学习指南、教学课件、电子教材、教学录像、媒体素材、常见问题等基本资源,学习者利用这些基本资源,便可学习和掌握零件数控铣削加工的基本理论和操作要领。另外,还设计了旨在开拓学习者眼界的生产案例、专家讲座等课程拓展资源,让学习者了解汽车零部件数控加工的生产技术规范和管理水平,具体见表2。

(二)与地方企业合作,凸显资源地域特色

柳州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汽车零部件加工出口基地。课程组以柳州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设备管理问题为主线,与企业一线专家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根据汽车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内设备类型特点,选取普通车床、普通铣床、普通钻床、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数控加工中心6种类型的设备作为学习情境1“操作者的预防维修”和“维修班组的预防维修”情境的学习载体;选取机加工车间、数控加工车间、冲压车间3种类型的车间设备管理作为学习情境3“车间级的设备管理”学习载体;选择学院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柳州福臻模具有限公司的设备管理作为学习情境4“企业级的设备管理”的学习载体。学习载体从单台设备管理逐步到多组设备管理,并且是企业的真实设备和生产环境,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设备管理工作岗位的需要。本课程资源素材源于柳州汽车、冶金、化工企业,地域特征非常突出,很好地解决了课程教学资源如何融入区域工业产业链的问题。

(三)紧跟前沿理念与标准,彰显课程资源的先进性

本课程根据企业设备管理方法的更新,新增加了规范化的设备点检体系和设备5S管理和可视化管理等教学内容。以企业5S为基础,强化设备管理的基础要求。同时,将TnPM管理理念与模式引入课程教学中,推行TnPM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模式,编制规范的作业标准,规范师生职业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作风,最后形成良好的教学工厂管理文化,做到与企业接轨。

参考文献: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Z].教高厅[2012]2号,2012-05-21.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7.

[4]胡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80-82.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xcellent Resource Sharing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QIU Fu-ming

(Li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iuzhou Guangxi 545006, China)

第8篇

一、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有效开展理论武装工作。

学习型村屯建设上,在讲实用、讲方法上下功夫。邀请“省三农服务中心”专家教授对47个村双委班子和种养殖大户进行了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现场解难答疑。共创建学习型村15个,学习型家庭150户,受教育人数达2000多人,同时与省“三农”公司签订了脱毒土豆、优良大豆扩繁、笤帚种植等订单农业,面积达53公顷,使农民能够坐得住、学得进、学得有用。

学习型机关建设上,在建机制、抓实效上下功夫。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采取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各站所长结合本职、本部门工作内容轮岗讲学的方式,使学习内容、方式、方法更贴近松江镇的工作实际。集中学习和讨论调研相结合,一改过去单一的理论学习,提高了学习的实效性。

二、突出工作重点,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

加强形势政策、经济和社会重点工作的宣传力度,为松江发展提供舆论支持。利用大集日开展了“现场办公,现场解难答疑”的政策宣传实践活动。借助松江镇被省政府确定为“改革发展试点单位”挂牌仪式之际,深入宣传了松江镇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以及政策优势,同时,加大了俊明铁矿、美克制笔、商贸中心等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的宣传报道,让全镇群众看到了松江镇的发展步伐,了解了松江镇的发展机遇和发展优势。

深入挖掘长白山文化,为松江发展提供文化支撑。积极培育长白山文化品牌,通过对刘建封县衙、长白山女真大王府故址、清“大同共和国”址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宣传,有效地提升了松江镇在长白山文化中品位和地位。

三、结合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一学两创”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一学两创”活动的开展,全镇共涌现出了以明海生态园为代表的优秀民营企业98户,创业投资总额达1990万元。发挥农村经纪人作用,以“支部+协会”的形式组建农民经济实体,发展特色产业,成立了有影响的瓜果、养猪、养鹿、土特产品、人参种植等协会,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创业的主动性。

四、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加快松江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环境保障。

积极开展“一推双带”活动,创建县级标准文明村10个,通过评选活动,把“双扶双带”活动引向深入,使全镇形成崇尚文明、共创和谐的良好氛围。

在全镇开展“三圈一厕”清垃圾活动,使群众意识到要建新农村,先做新农民。利用爱国卫生日,开展村屯卫生整治规划工作,全年开展了大型卫生运动,对沿线村屯环境整治,对镇区内的乱搭乱建进行清理整顿,改变了“赃、乱、差”的面貌。

第9篇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

本文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基于社会责任报告”(项目编号:201610383057)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8日

一、引言

1962年,一部对美国甚至全世界生态问题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著作诞生了――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的推出迅速在全球引起巨大轰动并引发了公众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全书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充满生机的虚设城镇,由于杀虫剂的出现,小镇的环境开始变得糟糕起来,小动物相继病倒和死亡,整个小镇被“奇怪的寂静所笼罩”失去生机与活力。卡森在书中的描述使无数读者意识到:如果不及时制止,书中的悲剧很快就会变成现实。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中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内容的协调发展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而经济模块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会计,“环境会计”作为一个新的会计分支相较于传统会计则更注重于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核算。同时,作为会计领域的“新人”,环境会计弥补了传统会计对外的财务报表在环境经济信息方面的缺失。

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职能、现状及相关建议

纵观近年来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无论是20世纪70年代的“北美死湖事件”,还是80年代的“库巴唐‘死亡谷’事件”,无一不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导致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作为环境会计领域中进入实务环节的第一步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其最主要的职能就是要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环境会计信息,以便使用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一)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1、投资者。传统的投资者一般只关心企业的经营活动能给自己带来多少经济利益。如今由于环境保护理念的不断提倡,以及对投入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方面的考虑,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关注投资企业的环境成本及环境负债等环境会计信息。这也就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了更高的要求。

2、企业经营者。作为企业环境信息主要的使用人之一,企业经营者自身对信息披露也有着很大的需求。虽然经营者可以直接通过企业内部接触这些信息,不需要等到信息在社会上披露,但事实上大多数公司经营管理层还是会重视环境会计方面的信息披露,因为对外的环境报告一方面是对投资者及社会反馈企业信息,更好地履行企业环境责任,另一方面是对自身企业绿色管理能力的一种反映,这些都会更好地使社会认可企业和经营者本身,同时提升了企业及管理层的价值。

3、债券人:金融机构。目前,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成为公司企业进行融资的主要对象。而随着环境问题日益重要,金融机构也不似从前那样只单纯考虑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与此同时,他们也非常关心企业未来可能获得的环境收益或承受的环境风险。例如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就发生过因为缺少对企业环境信息的了解,担保资产受到污染,使得金融机构增加环境治理支出,从而就减少了金融机构的收益。因此,金融机构等债权人也要求环境信息的披露。

4、企业员工。一方面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企业员工对良好的工作环境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一些人员在选择工作单位时甚至将工作环境摆在第一位;另一方面作为与企业关系最密切,同时既是环境污染的直接制造者又是污染的直接承受者,企业内部员工自然要求了解到更详细的环境信息。

5、消M者。由于“绿色消费”概念的兴起,消费者们对绿色产品和绿色企业越来越感兴趣,同时消费者的购物倾向也更偏向于那些环境形象更好的公司,他们在购买产品时也越来越多的关心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宁可多花钱购买环保绿色的商品也不愿低价购买受到污染的产品。而消费者获取这些信息的主要来源就是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

6、社会公众。社会公众作为企业的监督者和潜在投资人,对企业的发展有很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态度从某方面来说取决于企业自身形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环境形象。而社会公众同时也是环境结果的直接受害者,所以公众对了解企业环境信息也有着强烈的意愿,他们了解的主要途径就是企业定期的环境报告。

(二)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由于我国关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步晚,所以在这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不健全。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还比较落后,目前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还很少,只有中国证监会在2015年12月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中有两处涉及环保问题。而作为企业会计指南针的会计准则关于信息披露也尚未完善,已颁布的法规、准则又存在内容空泛、操作性较差、范围狭窄等问题,使得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状况一直得不到改进。

2、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少。目前,我国只是对重污染企业进行强制信息披露,对大多数企业还是疏于管理。虽然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在逐年增多,但增长速度缓慢无法与环境信息需求程度对等,披露企业所占的比重依然很小。

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不规范。由于企业会计准则没有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导致企业在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出现很大的随意性。很少有公司使用独立的环境报告,大多数的环境披露信息都是混在年度报表、招股说明书等报告中,而且提到的内容也不多,使得信息使用者无法获取需要的环境会计信息。同时,信息披露形式的不统一也使得行业间缺乏可比性。

4、披露信息热莶蝗面。从目前的披露内容看,一部分披露的企业信息内容不够全面,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这是由两部分原因造成的,一是披露的内容大多只是停留在论述的部分,几乎没有实际账户科目来反映企业的环境信息,过多描述性的话语表达模糊,无法客观的显示信息内容;二是披露的内容几乎都是以历史信息为主,没有对未来企业可能遭遇的环境问题作出说明,无法为使用者提供未来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5、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及知识水平还是不高,严重缺乏环境会计相关人才。一部分会计人员甚至没有接受系统的财务教育,他们中的大多数是靠自学,因此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也不够了解。

上述五点(不限于五点)制约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同时也制约了我国关于环境会计的发展。

(三)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尽快制定颁布具体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健全环境信息披露体系。首先,制定统一的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包括论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同时内容要详细真实,也可以增加相应的环境会计科目;其次,对于披露形式也要做出明确规范。结合西方国家的现状可知,目前主流的两种披露形式分别是独立环境报告和补充环境报告,可根据我国企业现状详情做出选择;最后,对于企业信息披露要适当施加压力,赋予一定的强制性。

2、提升全民环保意识。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领路人,应积极倡导环境保护,大力宣扬可持续发展观念,使企业意识到良好环境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做好公众的环境教育工作,使民众深入了解环境保护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引起公众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视,从而促进信息披露体制的发展。

3、加强监管力度。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能仅仅依赖企业自身的自觉性,还应该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工作。社会公众、政府机构以及第三方审计机构等要同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披露进行监管,四者之间相互制约保证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4、加强培养环境方面专业财务人员。积极组织企业环境会计人才方面的培训工作,培养环境生态会计方面的专业素质,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同时,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信息教育培养制度,从基础教育层面开始抓,加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总结

作为目前会计界中最大的难题之一,环境会计面临着许多挑战,既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准则,又要建立健全具有本国特色的环境会计标准。而健全环境会计制度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由上文我们已经了解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满足其利益相关者(即信息使用者)决策时对环境信息的需求。只有以此为基础披露的环境信息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为我国企业及整个国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作出实用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正兴.环境审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5.

[2]魏素艳,肖淑芳,程隆云.环境会计:相关理论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王立彦.环境成本核算与环境会计体系[J].经济科学,1998.

[4]Stefan Schaltegger(德),Roger Burritt(澳).现代环境会计:问题、概念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