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16:24:0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什么是直销经济发展规律?直销经济发展规律是指通过人们的直销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诸现象间的内在必然联系。从微观经济学角度看,中国直销经济发展的展现出如下规律:
一、中国直销是一种不同于“博弈经济”的“经济博弈”现象
“博弈经济”发展为“经济博弈”,是市场经济步入健康的标志。“博弈经济”的实质是,它不再以诚实守信作为信用经济的市场基础,不再以守法遵规作为法制经济的制度规范,不再以公众利益作为社会和谐的必备条件。“博弈经济”的危害必然表现在对诚信经济的公然背叛、对法制经济的公然藐视、对和谐经济的公然践踏上。传销就是“博弈经济”的真正典型。
经济博弈论是在经济领域中研究如何在冲突局势下寻求合作的最优策略的形式理论,它为分析经济中竞争与协同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了一种普遍的可操作的结构模式。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直销企业会根据给定商品的市场价格计算出生产和供应到市场上的商品的数量,以实现最大的利润。而寡头市场的情形要比完全竞争市场复杂得多,直销企业不知道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该如何做出抉择,市场的时效性又要求直销企业必须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决策。中国直销企业的“经济博弈”是在有序竞争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这种“经济博弈”与传销的“博弈经济”有着根本的不同,这就是中国直销的“经济博弈”,是一种诚信、公开、和谐的决策过程和决策行为。
二、中国直销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经济现象
所谓人本经济,实际上是与传统的物本经济相对的一个经济学概念,前者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以人为基点,后者则是以物为中心、以物为本、以物为基点。中国直销经济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以人为根本。一切以人的需要出发,以人的生命质量最优化为准则,自然便是中国直销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必要前提。
无论从直销企业提供的产品看,还是从直销经济活动的情况看,中国直销经济均反映了和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保持人的生命质量最优化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关系。要保持人的生命质量最优化,就要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财富以满足人的物质的、精神的需求。保持人的生命质量的最优化,是中国直销经济最本质的要求。中国直销提出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对人创造性的重要功能的高度概括。其实人类的生存、发展、享受过程,就是一个痛苦与快乐的过程。中国直销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人的不同需要,满足人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的需求,以实现人对快乐的追求,从而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指数。
三、中国直销是一种辩证运动的经济现象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一系列难题的关键“节点”。要真正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关键是要认识和处理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增长速度的辩证关系。中国直销经济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直销正是这样一种辩证运动的经济现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配合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 本来财政和银行都是代表国家根本利益的综合部门,应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置于第一位。但是现实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本上都是由各部门根据自己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以本部门的经济利益为基点、依托自己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机制而制定,而对两大政策相互关系和影响、尤其是对两大政策的相互抵触可能导致的后果缺乏权衡;财政和金融部门之间也缺乏稳定的沟通机制,致使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和调控力度很难准确把握,乃至出现逆向调节和相互抵触。因此,为有效地发挥两大政策的宏观调控合力,必须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目前的各自为政到协调配合的根本转变。
(二)财政调控能力弱化,金融调控独木难支 制度变迁进程中,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社会资金配置渠道了根本性变化,即国民收入分配由政府向企业和个人急剧倾斜,资金配置由财政主导型转向金融主导型,金融事业空前发展和凸显。但是金融事业的过分凸显并非其自身真正发展的结果,而是财政规模萎缩和国有企业资金困难烘托而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规模不断萎缩,财力日趋困窘,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致使财政调控缺少必要的物力基础,调控功能难以有效发挥。而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富集了足够的财力,因而也就顺理成章地承担起了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如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等,其结果是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劣化,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作。商业银行既是货币政策的调控对象,又是货币政策的传导者,由于银行承揽了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使货币政策执行结果偏离既定目标,甚至扭曲变形。
(三)财政与银行职能错位,影响两大政策的配合 绩效财政和银行在宏观调控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两者的地位和特点各异,运作方式和手段便不尽相同,因此两者理应有明确的分工。而长期以来,财政和银行关系不顺,使调控职能相互错位,影响配合绩效。(1)财政资金信用化和信贷资金财政化并存。银行挤占大量财政资金,使财政直接增支或减收,干扰了财政的调控效果。财政挤占银行资金也日趋严重,如财政向银行的间接透支有长期化扩大化的趋势和银行承担部分本应由财政安排的国家专项储备等。(2)银行代行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突出表现在用银行贷款维持亏损企业运转和代行社会公共保障职能。(3)通常,货币政策侧重总量控制,财政政策更适于结构调整。但随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根本变化,银行信贷资金成为社会投资的资金主源,银行承担总量和结构调控职能,但其成效并不显著,结构矛盾不但没能有效解决,反而日趋突出。 国有企业体制缺陷严重阻滞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现代企业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基点,也是宏观调控成败的关键。但是,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善,国有企业还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基本上不具备硬预算约束机制,对国家的依赖性较大。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低下,但却有着强烈的投资欲望和冲动,而自有资本和财政资源又非常有限,便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致使负债居高不下;兼之企业效益不好、亏损严重、信用观念缺乏,导致偿债能力和愿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了对国有银行的多重冲击。值此情形,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都难以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架构
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是在全面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对我国各行各业在新的一年里如何把握好前进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刚刚过去的2011年,我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增长较快、物价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开了一个好头。但是,经济运行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上涨此伏彼起,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从制造大国到品牌强国的征程依然任重道远。
全球经济形势同样值得高度重视,一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持续发酵,欧债危机正向深层演变,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因此,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变得若隐若现,全球经济形势总体上十分复杂。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只有坚持稳中求进,才能破解成长中的烦恼,更好地应对国际动荡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巩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不能支付,通常被称为“破产”,所以此次《纽约时报》报道阿根廷停止外债支付一事时,就用了“阿根廷破产”的标题。
市场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一事实。12月24日的美国股市丝毫不受影响,道-琼斯30种工业平均指数以10035点收市,不升不跌;纳斯达克指数仅下跌1点;香港恒生指数也微升51点;美国国债市场纹丝不动。这与1998年8月17日俄罗斯宣布停付800多亿美元外债所引发的市场灾难性反应相比,实为天壤之别。
原因在于,阿根廷拒付外债,已为市场所预见,因而准备工作也就预先做好。大部分银行已拨备充足,在阿根廷有金融资产的投资公司也早早采用了一些结构性工具,以对冲可能的风险。惟一措手不及的倒是阿根廷政府。
阿根廷的许多宏观经济指标,按照传统经济学标准以及经验来看,都不应该成为大问题。比如,2000年阿根廷外贸盈余33亿美元,2001年继续保持此势头,第一季度盈余2.3亿美元,说明阿根廷的经济发展还有潜力。2001年政府的债务虽然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50%,但预算财政赤字仅为国内生产总值的3.2%,按国际标准,并不是特别高,也低于邻国巴西的3.4%。这一点,即使是一直要求阿根廷政府紧缩财政开支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一副总裁费雪・斯坦利也不得不承认。
也许更深刻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市场要对总体经济状况虽不太好但也过得去的阿根廷经济另眼相看,并最终导致其在外债问题上彻底破产呢? 答案在阿根廷的货币制度上。
比索与美元1∶1的时代
货币发行局对付恶性通货膨胀是有效的,但要付出本国货币的利率风险溢价的成本
阿根廷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实行货币局制度的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阿根廷经济连年衰退,货币贬值,通货膨胀高企,1989年通货膨胀率高达3000%。1991年,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将经济引入正常的发展轨道,阿根廷开始实行货币局制度,称为“可兑换制度”(convertibility system),实际上,它与香港地区实行的联系汇率制都是一样的。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时,主要根据是一国的宏观经济指标,比如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就业情况及国际收支平衡等。简单地说,当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足、失业率高,而通货膨胀又不严重或甚至是通货紧缩时,中央银行无须关注外汇储备状况,可以也应当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就像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今年连续11次下降利率一样。外汇储备与货币发行没有直接、惟一的联系。
但是,阿根廷不然,其中央银行每发行一个比索,就要有一个美元的外汇储备作基础。在货币发行局制度下,本土货币发行额只与外汇储备额相关,而且是按固定的汇率,如阿根廷是1美元兑1比索,香港是1美元兑7.8港元。这就是货币发行局制度的第一个基本要素;第二个基本要素是自动兑换制度,即中央银行必须无条件地按照固定的汇率接受市场对美元的买卖要求;由此形成了货币发行局制度的第三要素,中央银行只能被动地因应市场对本土货币的需求的变动,扩张或收缩本国货币的供给,不能主动创造国内的信贷,因而无法主动地去影响本土的经济发展。货币局制度一旦形成,不能轻易改变,往往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因为货币发行局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市场的信心及本土货币的稳定性,如果轻言更改,稳定性与信心就无从谈起。这最后一点也是货币发行局制度的第四个要素。
货币发行局制度对付恶性通货膨胀是奏效的。因为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经济进入恶性循环,公众对货币信心不足,使货币贬值;而货币的贬值,加剧市场及公众对货币信心的崩溃。阿根廷在1991年引进货币发行局制度之前,由于担心货币贬值,公众每个月拿到工资就尽快购买商品,一轮轮抢购便不断推高物价。引进货币发行局制度后,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关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拥有本国货币如同拥有美元,公众信心得到增强,愿意接受并持有本国货币,就有了对本国货币的需求,也就跳出了原来的恶性循环,通货膨胀迅速得到控制。阿根廷自1991年、保加利亚自1997年开始的货币发行局制度的实践说明,货币发行局制度在消除恶性通货膨胀上是很有效的。
但一种体制在解决旧矛盾的同时,也在酝酿着新矛盾。一国经济要增长,货币的供给量必须不断增加。但在货币发行局制度下,中央银行无法自主增加本国货币供应量。因此,阿根廷的比索流通量要增加,必须有外国的资本流进本国,而要吸引外国资本流入阿根廷,比索的利率必须高于国际利率,即比索的利率应等于国际利率加上风险溢价。高于国际利率的溢价程度,取决于阿根廷经济的发展前景以及国际投资者对此前景的判断和对该国政府资信的信任程度。经济发展前景明朗,整体经济的基本面良好,利率溢价就会比较低;反之,溢价就高。
危机
风险溢价的上升、巴西调低汇率、政府财政赤字猛增
在各方面条件都非常顺利且配合良好的情况下,阿根廷经济发展,外国资本流入,阿根廷的货币供应增加,资本的流动性促进阿根廷经济进一步发展,进而吸引更多的外国资本。但是货币发行局制度下的经济发展格局僵硬,容不得大的意外发生。
即使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且发展均衡,这种增长的潜力也是有限的。由于比索利率及国内资本的成本始终高于国际资本,阿根廷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要有竞争力,其产品必须有天然的垄断性,或者其企业的生产效率比国际同类企业高,又或者其劳动力成本比国际上同质的劳动力成本低。阿根廷多年来保持经常项目下账户的赤字,已证明了这些条件并不易达到。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了阿根廷经济原本并不稳固的平衡。亚洲金融危机后,国际资本认为新兴市场的投资风险增加了,也提高了流入阿根廷资本的风险溢价。在阿根廷的美元贷款利率增加200个基点(一个基点相当于一个百分点的百分之一)以上,比索对美元的溢价增加了100个基点以上。资金成本的提高抑制了阿根廷国内的投资需求。国内总投资水平从1998年的19.9%下降到1999年的17.7%、2000年的16%,预计2001进一步下降到15.6%。其中来自国内的投资率1998年为15%,到1999年、2000年及2001年分别下降到13.5%、12.7%和12.1%。也就是说,整个国家投资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国内投资率下降引起的,虽然利用外资的投资仍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但整个经济投资的不足,造成国民经济衰退。阿根廷国内生产总值从1998年的增长3.8%,一下子调头变成1999年下降3.4%,2000年下降0.5%。
在此期间,阿根廷经济还受到了另一个意外冲击。1999年,巴西为了增加其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将其货币贬值40%,这使阿根廷比索的真实有效汇率在1999年上升10%以上。这个冲击对阿根廷的出口是非常明显的。当年出口额的绝对值从上一年的264亿美元下降到233亿美元,比1998年减少了31亿美元。
经济不景气之时,政府财政收入必然减少,同时面临更大的支出压力。经济衰退,失业人数增加,政府要增加福利支出,以稳定社会;同时也要增加投资支出,以刺激经济复苏。特别是在货币发行局制度下,由于中央银行根本无法下调利率与汇率,扩大财政支出可能成为惟一的反衰退手段。阿根廷的联邦政府赤字从1998年的38亿比索增加到1999年的72亿比索,比1998年增加了近一倍。预算赤字的增加,结果是政府债务的增加,既有外债,也有内债。
更糟糕的是,在货币发行局制度下,政府增加债务的成本急剧上升。非货币发行局制度下的国家,经济衰退,社会需求下降,利率一般也会随之下降,政府融资以刺激经济发展的成本也下降。这是一般国家的经济自动调节机制。理论上说,货币发行局制度也有一个调节机制,能够自动对外汇的流进与流出进行调节,即外资流出,货币供给减少,利率提高;利率提高,吸引外资流入,增加货币的供给,并通过这种机制自动地调节生产与就业。这也是货币发行局制度的倡导者在推销时所描绘的。但这一构图忽略了实际的市场上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时所考虑的多种因素。
在货币发行局制度下,阿根廷的资金成本受限于国际的资金成本及外国投资者对阿根廷经济前景与风险的预期。经济衰退与政府赤字增加,会使投资者认为阿根廷的投资风险增加,因而增加了资金的风险溢价,使阿根廷的资金成本不但未能随经济不景气而下落,反而进一步升高。阿根廷的政府债券相对于美元国债的息差,在1998年前基本上在300个基点左右,但进入1999年之后,都在500个基点以上。这样,阿根廷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借债扩大支出,同时还要以更高的成本来借新债偿还原来成本较低的旧债。尽管阿根廷全国1550亿美元的外债中只有百分之十几是短期的,即约200亿美元是短期的,但由于融资成本越来越高,每次外债到期,就会引起市场对阿根廷政府筹借新债偿还旧债的能力的怀疑。这种怀疑更增加了阿根廷政府筹资的困难与成本,也使筹资一次比一次困难,使投资者认为阿根廷政府违约拖欠债务的风险加大,因而利率溢价迅速上升。 2001年3月,在一批外债到期前,被认为是阿根廷货币发行局设计师的多明戈・卡瓦诺(Domingo Cavallo)重任经济部长。他上任后,提出了一揽子改革措施,主要是要削减政府的开支,减少赤字。部分是市场对他的改革措施可能还寄以一线希望,部分是凭借着他在市场上的声誉,同时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支持,阿根廷成功地与外国的债权银行达成协议,将42亿美元的短期外债转换成中长期外债,暂时避过了第一次危机。
美元化抑或比索贬值
在美元与比索之外,阿根廷出现了第三种货币
然而阿根廷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此后,市场的分析员不断透露要阿根廷政府实行美元化或将比索贬值的言论。
部分分析员认为,美元化之后阿根廷将消除汇率风险。但美元化所产生的新问题可能比解决的问题更多。实际上,实行货币发行局制度以来,阿根廷的金融体系正越来越美元化。由于美元利率长期低于比索利率,阿根廷的家庭与企业都愿意向银行借贷美元,而不是比索。大量的家庭购屋时,愿意持有以美元计值的按揭贷款,每月再将比索收入通过银行换成美元偿还贷款。由于银行在阿根廷发生大量美元借贷行为,使美元在阿根廷境内不断地派生,通过这种机制,阿根廷境内的美元资产与负债不断地内在扩大。
在个人与企业的存款中,外币存款所占比重从1996年的57%,上升到1999年的62%,2001年进一步上升到67%。也就是说,一个人每三元钱的存款中有二元钱是外币,而只有一元钱是本国货币。
更严重的是,这些美元大部分是内生的。现代金融体系的特点是,一元钱的外部美元能放大出几元钱的内生美元,放大的倍数取决于阿根廷内部的金融体系的状况。比如放大的倍数是三,那么,换句话说,一元钱的美元从外国流入阿根廷,就会在阿根廷产生三元钱的美元资产。在阿根廷的企业与个人看来,他们已经拥有三元钱的资产,实际上三美元不是实实在在的。当外国投资者每抽回一美元,阿根廷的美元资产就会减少三美元。紧缩的效应也会成倍地增加。如果政府实行完全的美元化,那只会加剧这种扩张与紧缩的倍数效应,会使阿根廷国内的经济承受多倍的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使阿根廷经济完全受限于国际资本。
阿根廷的另一种选择是将比索大幅度贬值。由于很多家庭和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是美元,收入是比索,如果将比索直接大幅贬值,这些家庭和企业的债务负担会大大增加,会引起成千上万的家庭和企业破产。阿根廷政府无法承担其社会代价和政治代价。
美元化不能,贬值不得,国际资本市场上筹不到资,年终又有一批外债到期。阿根廷政府只有进一步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危机是否爆发似乎就系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否愿意进一步提高援助。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援助前,都会评估过去改革措施实施的效果,并提出新的改革要求,其中重要的一项仍然是要求阿根廷政府削减财政开支,减少赤字。
就在阿根廷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讨价还价过程中,阿根廷一些地方出现了游行示威,抗议政府削减工资,并演变成抢劫和暴乱,死亡人数达28人,并导致总统德拉鲁阿下台。
阿根廷的美元在流失,外汇储备在减少。由于货币流通的倍数效应,阿根廷经济中的货币头寸变得异常紧张,无论是美元还是比索的流动性都显得极为紧缺。2001年比索的流通量就减少了30%。现金短缺,迫使许多地方省份开始自行印制债券,用以支付员工的工资及供货商的货款。率先印制债券的是阿根廷人口最多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随后各省纷纷效仿。到临时政府上台时,阿根廷24个省大部分都发行了各自的债券。此时,阿根廷政府也已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因为阿根廷政府不能有效地控制财政支付,已拒绝向阿根廷提供进一步的资金援助。阿根廷政府到期兑付外债的希望完全破灭,拖欠外债也无法避免。
为了避免地方各省债券发行失控,临时政府决定,通过联邦政府发债来换取各省的债券。在12月23日的政策宣布会上,代总统萨阿还决定扩大这些债券的流通范围,将该债券发展成为阿根廷的新货币――阿根廷元(argentino)。也就是说,在阿根廷除了美元及原来的比索,还将有第三种货币并存。
对中国而言,什么才是“稳健中性”?总理在大连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有一个经典的论述:即使货币市场出现短期波动,我们也沉着应对,不畏艰险,既不放松也不收o银根,重点是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
“既不放松也不收紧”,这就像开车行驶,不踩刹车,而油门给到保持车辆匀速前进的状态。但是目前的货币政策似乎在收紧――货币市场利率长时间不断上涨实际就是证据。
这里不仅有货币主动收紧的过程,同时还有更加从严的银行业考核标准MPA开始实施。“双管齐下”的事态很像2010年之后的一段时间,那时央行在稳健名义之下执行极度的紧缩货币――不断上调“存准率”,不断加息;而银监会大幅提高银行业监管标准,奔向“巴塞尔协议Ⅲ”。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
如果现在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危险,因为我们的经济肌体已经经不起第二次“贫血”。2010年,毕竟还有2008年之后财政强刺激的“老本”,现在没有那个本钱了。在我看来,目前经济的状况不只是产能、房地产等许多根本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造成的,更重要的是,损害中国经济的金融机制没有得到有效纠正。
有人会说,中国155万亿元的M2,难道不是“血流过旺而是贫血”?的确是“贫血”。所谓流动性过剩仅仅是金融领域流动性过剩,而实体经济“贫血”,资本市场“贫血”,金融严重“脱实向虚”,这是社会公认的事实。我们不能总是把责任推给金融机构,而不从金融机制上检讨问题,还要按照“老办法”――拉高利率、制造紧缩的办法去纠偏。
现在,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越来越大,要是可以从银行间市场套出资金拆解到资本市场,那这个无风险套利空间有多大?这个问题不严重吗?这不只是要了资本市场的命,更是要了中国实体经济的命。我一再呼吁,要重视实体经济才能考虑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问题,不能把目光只集中在金融身上,要重视中国金融出现的严重偏差,考虑实体经济的承受能力。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四个自觉的提出,为今后我们财政部门更好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财政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道路。在今后的财政工作中,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根本指针。首先,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财观的思想基础。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揽财政工作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把它切实贯彻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到财政活动的每一项内容,落实到财政法规和政策之中,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转变理财方式,提高理财水平,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其次,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财政干部正确履行职责的重要保证。财政干部作为财政工作的实施者,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身建设,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履行执行财政政策、组织财政收支、实施宏观调控、开展财政监督、协调利益分配关系等职责。第三,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破解当前财政工作矛盾问题的思想武器。当前,财政事业处于转轨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多年累积下来的,既有认识和理论上的根源,也有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强化财政管理,严肃财经法纪,循序渐进加以解决。第四,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检验财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一种财政运行模式,旨在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服务公众利益。公共财政的目标是否实现,最重要的是看是否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是检验和评判财政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
二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的财政工作的基本统领。当前,我市财政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可概括为“一二三”,即明确一个目标、贯穿二条主线、做好三篇文章。明确一个目标即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财政事权清晰、财政职能健全、服务公众需要、管理科学规范的公共财政体制。贯穿二条主线,一是增收;二是节支。增收,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深入育财强税,做大财政收入“蛋糕”;节支,就是要切好财政“蛋糕”,厉行节约,力戒浪费,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做好三篇文章指的是生财、聚财与用财。生财是前提,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开展育财强税活动,不断培植财源、涵养税源、拓宽来源。要运用财税政策手段,充分调动和激发企业发展经济、做大蛋糕的积极性。要大力招商引资,培育后续财源,促其尽快成为新的财政增长点。要广泛利用财政资金引导机制、财政补贴和税费减免机制,引导社会闲散资金积极投入全市经济社会建设,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聚财是关键,要着力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促进财政收入质量提升,有效增加政府的可用财力。要从严治税、依法征管、应收尽收,科学合理地确定纳税主体的税负水平,全力抓征收、抓入库,促进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用财是核心,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从公平性和合理性出发,建立健全一个好的分配“蛋糕”的机制,以完善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调整存量,集中增量,把握用向,确保公共支出需要。要进一步加强对所有财政性资金的统一管理,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重点工作的需要和重点项目的发展。只有做到用财有效,财政工作方能达到预期效果,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幸福商洛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农村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我县农村小康建设,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的。十几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小康村建设为基点,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到乡和村组开展抓建小康村、小康乡镇工作,发展主导产业,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两高—优”农业和乡镇企业,着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
但是应当看到,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很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程度比较低。二是全县农村人口比重比较大,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还有42%的人口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三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2008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741元。四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乡(镇)之间、农户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性很大,有些乡(镇)的农民收入很高,有些乡(镇)的农民收入较低。全县还有特困户72户226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五是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在逐步拉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农村的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更是大大落后于城市。
由此可见,我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村能否如期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县这个全局来说举足轻重。在我县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稳定的解决温饱,不断加快跨进小康“门槛”的基础上,今后的20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由小康到宽裕型小康,进而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根本
在绝大多数农民已经实现温饱,农产品供给保持基本平衡以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为农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都有赖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有赖于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新阶段保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途径,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措施。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业发展由主要受资源的约束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低迷,结构雷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新问题。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客观反映,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反映。所以,必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尽快由满足温饱需求向满足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转变,把农业增长的基点转到质量效益上来,由农产品品种质量结构单一,向优质化和多样化转变,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收入增长开辟新的来源。
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全面升级。遵循广开思路、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13341”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要求的全局性调整,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加快退耕还林步伐,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区域做大做强,尽快提高主产区农民收入水平。尤其要以果业、畜牧业产业化为突破口,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培植和硕农业的名优品牌,增强我县农业生产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积极发展优质化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这是全面提升农业素质和效益的关键,也是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变化和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今后,要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大力发展适销对路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大力调整种养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按照“限制山区、发展农区、以大换小、以草定畜、禁牧轮作”的方针,积极鼓励引导农牧民发展肉(奶)牛、牦牛、肉驴、骆驼及“两小”养殖,把发展畜牧业作为我县农业的又一大支柱产业,更广泛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的良性循环。
第四、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近年来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很快,对带动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起了重要作用。今后,乡镇企业发展的重点应放在积极发展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上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上来。按照多层次、多样化的原则,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既要面向城市市场,又要注意满足农民要求;既要发展大规模的加工业,又要发展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小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工业化主导产业之一。
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龙头企业发展,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我县农业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态势良好。特别在果品、粮油、肉类、棉花、鸡蛋、蔬菜、食用菌、奶业等产业中,出现了一批产加销、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的“龙型”经营组织。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情况下,有效吸纳先进生产要素、与农户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把科学技术和市场信息传递到农村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经营的好形式。
因此,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一是要大力开发支柱产业,建设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为产业化提供较好的基础条件。二是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有关文件精神,重点培育集高科技、新技术、科研与生产、良种与良法、推广与服务于一体的一批规模大、起点高、辐射能力强,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促进企业发展,实现双赢。三是围绕“龙型”经济,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把整个“龙型”经济建立在高科技的基础上,使新技术、新成果渗透到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四是要抓好产前产后服务,为农民提供种子、饲料、生产资料、技术指导、科技服务、卫生防疫等各项服务。
四、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需要。目前,农民收入之所以上不去,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壁垒分明,城市化严重滞后造成的。如果继续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拴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就根本富裕不起来,农村小康社会就难以实现。实践证明,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建设。因此,必须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转移,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的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农民收入问题说到底是就业问题。所以,要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注重发挥小城镇增加农民就业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要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建制镇为重点,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健全小城镇的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到城镇就业。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应取消所有歧视性限制政策,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
五、在稳定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体制创新,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
体制不改,机制不活,是束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一些地方政策落实不到位,出现了走形变样现象,一些地方违背民意,侵害农民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抓发展,又要抓改革,要多把功夫用在农业之外,从体制、机制、政策的落实上扫除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积极性的各种因素。坚持市场改革取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发展培育和造就一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形成先发性体制优势和所有制结构优势。
要严格按照中央和自治区、自治州、县委的规定,长期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强化农户的市场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农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既是农业生产的特殊规律决定的,也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决定的,完全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必须长期坚持。现在农户是市场主体,家庭经营是双层经营的基础层次,制度创新必须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利。这是保证农村改革坚持市场取向的根本问题。当然,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是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发展趋势。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的利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家庭承包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通过公司+农户,包括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产,行业协会+农户等形式,实现千家万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一、引言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整体金融业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银行也在不断探索与创新,开发与涌现出了一系列的金融创新产品。2013年,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率先推出了网络理财产品“余额宝”,吸引了金融业界的眼球,也聚集了一大批网络金融理财用户。在此契机下,各商业银行也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与创新,结合金融市场现状和银行自身特点,推出了各种各样的金融理财产品。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成立专门的创新部门,建立健全了研发创新机制与管理体系,完善技术平台,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发展现状
第一,金融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
随着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与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发力,市场上一度推出了上百种金融理财产品,一时间百花争艳,百家争鸣。表明上看,金融市场风生水起,波澜壮阔,产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但事实上市场主导类产品都是那几种具有较强筹资功能、常用的结算类以及类业务产品。对利益和利润的追逐仍旧是商业银行的本质,金融产品离不开高收益,众多的产品性质都是趋同的,结构都是高度相似的,只是命名方式不同,实质上区别并不大,同质化的产品也催生了银行之间的过度竞争,阻滞了银行的创新,并极有可能推动行业之间的价格战,降低金融产品的收益,也不利于金融行业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对现代金融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第二,缺乏创新技术与创新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水平有所提升,但仍然处于金融产品创新的初级阶段。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而且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我国金融产品的创新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只注重数量扩张,不注重质量提升,没有从根本上进行产品创新,这也是限制我国其他行业进行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这种处于“中国制造”的创新能力层次不仅制约了我国自主创新道路的发展,而且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改革开放多年以来,技术性金融产品创新不足一直是我国金融机构金融创新最薄弱的环节。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创新型技术和创新型人才的支持,其中技术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产品是由人来创造的,能够创造出优秀的产品的人必须是素质高、专业性强而且经验丰富的人才。
第三,缺少金融产品运转效益化的观念
企业的运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追求最大化的利润,而想要获取最大化的利润就需要大量的金融产品作为强有力的基础与保障,但是,我国由于实行了长达数十年的国有制计划经济,传统经济理念的影响至今仍对我国的国有制经济有着一定的思想束缚。商业银行属于国有制经济的一部分,所以我国的商业银行又无法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瓶颈。在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当中许多的银行都在盲目的扩大金融产品的收入来源,拢入大量的金融产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多种渠道的扩大金融产品量。另外,商业银行将金融产品随意的借贷出去,许多的地方分行都在强调着高利益作为第一发展要义,而在实际情况中却相反,他们没有改变原有的金融产品管理办法,更没有针对无限制的支出做出一定得方案调整,仍采用原有的模式。由于商业银行的效益利益观念十分薄弱,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调控运作方面效率十分低下,在改进方面也十分的困难,无法改变金融产品运转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更无法提高效益。
三、提高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的对策
第一,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体系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要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目标、健全的组织管理体制、切实有效的营销手段等特征的金融创新机制,从而保证金融创新收益的最大化。其次,金融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环境,营造一种公平合理、良性竞争的金融发展环境,从而促使金融市场实现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作为金融产品交易的载体,不仅要具有高效运行的市场效率,而且对市场拓展要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不断丰富市场主体和金融产品。
第二,开发自主创新金融产品
商业银行要想在增强自主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开发自主创新金融产品,首先要了解金融市场的需求。我国大部分居民偏好储蓄,对创新金融产品通常持保留态度,缺乏先进的投资和消费观念,属于保守型投资顾客。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主动向民众普及金融知识的义务,从观念上改变保守型投资群体的投资意识,从而为金融产品的推广创造有利的条件。其次,对客户群进行分类。根据客户由于年龄、职业素质、金融知识等的不同,将客户进行分类,再根据不同类别的客户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开发。再次,进行金融产品的研发,这个研发过程可以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进行借鉴,但切忌不能“生搬硬套”。最后,要加强行业间的交流学习,增强自主创新金融产品的研发。除了对国外先进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进行学习借鉴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自主创新产品研发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充分调动创新产品研发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创新层次
金融产品的创新必须有一个基点,这个基点就是对当前经济、金融乃至市场发展的准确判断,找准金融市场动向与客户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银行自身特点开发出保证利益最大化的金融产品。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高端科技的应用已经成为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推动了金融产品逐步向科技化、信息化的方向迈进,也使得金融产品的开发、应用、购买、使用都更为简洁和高效,金融产品的创新、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同时也降低了金融产品创新的成本。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充分重视和加强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等技术与金融产品的融合交汇,利用现代科技加快产品开发步伐,提高产品创新质量,挖掘产品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强化科技创新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推向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教育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和德政工程。教育行政干部作为实施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树立教育是民甚之本的理念,以发展的观点指导工作,以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本部门工作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解决影响开发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不断学习,提高认识,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武装干部头脑
说实话,在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之前,我总认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实践,只要有一颗对党、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心,有一种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态度,用发展的观点去谋事、干事就行了,理论学习并不重要。但是,通过学习、反思、对比才发现,自己才疏学浅,科学发展的意识还很淡薄,理论水平较低,尤其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握很粗浅。深感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准确把握实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才能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才能用科学发展的方法和基本要求,抓住核心,围绕纲领开展工作。
目前,开发区教育事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少数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校领导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仍然陈旧,宗旨意识、发展意识、效能意识淡薄,还存在着作风漂浮、依赖思想严重等问题。因此,在广大教职员工中广泛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势在必行,使他们边学边改,不断完善,进一步深化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学校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其次,要明确目的,更新观念,以“教育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基础”这一理念教书育人,提高全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