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16:24: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现代经济管理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管理一词古所未有,然《系辞》所提之“理财”,实与今日经济管理之义相当。围绕着理财,《周易》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管理原理,现依次论述如下:
第一,观象制器的原理。语出《系辞》:“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易经中有的卦名本身就取自器物,如鼎和井等,卦爻辞中更有缶、圭、弧、舆、金车、大车等多种人造器具。《系辞》作者记述了刳木为舟、剡木为辑、断木为杵等各种工具发明的情况,赞颂这些发明对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的重大作用,并明确提出了观象制器的原则。这一原则的要义在于人类社会要不断地进步,人类生活要不断地改善,就必须不断地创制器物,发明各种器具,而新器具的创制,新产品的发明,需要仿效观察客观的物象和事象,需要通过和各种自然现象接触碰撞来提高发明的智慧,激发创造的灵感。历史证明,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演进,都伴随着新器物的创制、新产品的发明,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内容的丰富,生活条件的便利,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经济的高速发展,生产效率的大幅度增长,都离不开器物的创制改进,特别是新工具新产品的创造发明。时至今日,创制器物、发明工具,仍然是现代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动源之一,优秀高明的企业家也往往把相当精力甚或主要精力放在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上,将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乃至关键一环,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美国的比尔・盖茨等著名企业家莫不如此。
第二,备物致用的原理。见于《系辞》上传第十一章:“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这里的圣人主要指创制书契、宫室等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为人类带来普遍利益的大智慧者、大德者。备物致用是说提前准备好物品,以便需要时予以使用,如防不测之弓矢,防水之堤坝,防地震之设施,战争中之预备队,防火之消防车等皆属此类。立成器以为天下利,意为制立完好的器具,在社会上普遍推广使用,以使普天之下获得利益。这一原则体现了经济管理中计划的重要性,办事要留有余地,对各种情况特别是不测情况的发生要提前有所考虑、有所准备。计划作为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其可贵之处即在未雨绸缪,如同《象》强调的“作事谋始”,而不能等情况发生之后临时抱佛脚。经济管理中各种预备金之必不可少,其原因亦在于此。
第三,劳民劝相的原理。人类的生产活动、经营活动,虽有单独进行者,但多为群体性活动,群体性活动少不了分工协作,而分工协作之优劣,特别是协作产生的规模效益之大小,关键在于管理者如何进行协调。《井卦・大象》的“劳民劝相”,正是有见于此而提出的重要经济管理原则。《井卦》上为坎水,下为巽木,有木上有水之象。近年出土之古井底部皆置有四方形木框,亦见井之木上有水,实有所据。井非一人之力所能成,井之利益亦非一人所独享,造井必须民众共同劳动,协作互助,始能共成造井之功,同享井之利益。就此而言,井是人类群体性劳作的产物,又是人类经济生活中利益一致、有福同享的典型体现。君子效法此象,推而广之,在劳民之时,特别是群体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劝勉民众要同心协力、相互帮助。这一原则实质上属于现代管理学上的协调原则,彰显了管理的协调职能,不仅有协调各个个体之间活动的作用,而且有协调个体利益分配和福泽同享的意义,有助于人们认识群体的共同利益,有助于发挥企业的团队精神和规模效能,在经济管理,特别是企业管理中,至今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
第四,养贤养民的原理。一个好的经济管理者,不能只管不养,也不能只养不管。养中有管,管中有养,才能更好地管。就此而言,养乃各种管理题中应有之义。《序卦》日:“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实际见到颐养对管理的极端重要性,颐卦大象则提出“养贤以及万民”之说,主张对贤才良士和广大民众厚加养育,程颐更由此发挥出养生、养形、养德、养人的四养理念:“动息节宣,以养生也;饮食衣服、以养形也;威仪行义,以养德也;推己及物,以养人也。”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仅应保证员工的基本生活需要,给予各种人才以优厚的待遇,而且要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德性,同时也应注意员工的服饰仪容,使员工和企业保持良好的外部形象,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进而更好地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更有效地进行管理工作,以达致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第五,称物平施的原理。语出《谦・象》:“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如何分配财物,是经济管理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不同群体乃至各个个体的切身利益。《易传》认为财物分配贵在公平,其前提是对财物有一个全面精确的称量。既承认不同利益主体的所得差别,不能搞绝对平均主义,也不能由于分配不公而造成贫富悬殊的局面。必要时减损财产过多的一方,增益财产过少的一方,做到大体平衡。这一公平分配的原则,既不是平均而不公,更不是殊差而不平,而是承认差异的大致平衡,是严防殊差的基本公平。承认差异方能发挥强者能者的积极性,大体公平方能保证广大民众特别是弱者的基本所需。这不仅有助于个体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利益协调,也有助于化解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因分配引起的纠纷或矛盾,增强团体内部或企业内部的凝聚力,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第六,施禄及下的原理。见之于《・象》:“泽上于天,央。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央卦上兑下乾,兑为泽在上,乾为天而居下。君子仿效此象,应将禄泽施于下级或一般民众,而不应以高贵的德位自居,贪其所得而不施于下民。这一原则是高度重视民众利益并予以实施的原则。管理者也往往是位高禄厚者,其中有视不义之财为浮云者,有正确对待财物而合理享用者,其间也有贪财而不厌者,如果贪得无厌而大肆受贿索贿,大肆挥霍浪费,势必发展至侵吞民众财产的程度,自然无施禄及下可言。这一原则也是正确处理管理层内部上下级关系的原则,更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利益兼得的原则。安于高位,不考虑下属利益,不懂得施禄及下的管理者,很可能是一个寡头式的、失于苛刻的管理者,至少不是一个高明的管理者。那些处处为自己打算,置下级和民众利益于不顾的在上者、管理者,不仅不可能真正搞好经营管理,最终还有可能被民众所遗弃。正确实施这一原则有助于协调群体内部上下级的关系,有助于上下左右同心同德,携手并进。
第七,节以制度的原理。语出《节・彖》:“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节卦本身有节制、节俭之义,《易传》由此发挥出节制则有序,无节则失序的理念,认为天地的节制,形成春夏秋冬四季有秩序的更替。要管理好经济,也必须订立各种规章制度,有了制度做保障,将制度作为管理、使用财产的客观依据,就可以不损伤社会财产,也可以不妨害广大民众,满足广大民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充分发挥民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保证民众安心地进行各种生产活动。实践证明,制定适宜的规章制度,特别是财务财会制度,为经济管理工作所必需,而不伤财不害民,既是构建经济制度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之一,又是制定和施行经济制度的基本目标所在。
第八,市场交易的原理。市场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与买卖双方的利益直接相连,而且关系到商品的正常流通甚至整个国计民生。《系辞》最先论述了市场的重要性:“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日中为市意即设立市场要选择适宜的时间,致天下之民是讲市场的主体,聚天下之货指明了市场的基本特征,交易而退则说明了市场操作的基本方法,交易不仅包括物品与物品的相互交换,更包括物品与货币的相互交换,各得其所则指明了市场交易的根本目的。对市场交易原则作如此全面的论述,这在中国文化典籍中属于首次,在同时的国外文献中也不多见。特别是各得其所不仅表明市场交易的互利和公平特征,而且蕴涵着所有经济活动的共同精神,让市场交易的双方,甚至经济活动的各方各得其所应得,各得其所可得,各得其所能得。时至今日,各得其所仍应是整个经济管理的最终目标,各级各类经济管理者仍需把各得其所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
第九,至日闭关的原理。见于《复・大象》:“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复卦下为坤地,上为震雷,有雷在地中之象。复卦五阴之下一个阳爻,又象征一阳来复之冬至日。一阳初动,万物将生而未生,故于此时闭塞关卡,商人旅客皆不予放行。闭关自以设关为前提,闭关而商旅不行,同时意味着开关而商旅畅行无阻,在边关或城门设立关卡,并通过开关与闭关,自觉调节商人旅客的贸易观光活动,使其与自然时序相顺应,中国古代管理商贸活动水平之高,于此可见一斑。
第十,对时育物的原理。语出《无妄・彖》:“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天下雷行,乃震动发生之象,万物之所赋予皆无有差妄,此时人应积极主动地仿效自然,顺合天时,培育万物,使万物茂盛生长,各得其宜。如果说对时说明了管理活动顺应客观律则的重要性,那么积极主动地培育万物,顺应时序的变化,按照物产的本有习性,培之育之生之长之,则体现了人在管理万物中的主观能动性。理财必先生财,而对时育物正是生财的最佳手段,也是形成生财、理财、用财良性循环,保证经济管理卓有成效、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研究中国经济改革的方法
什么是研究中国经济改革的可取的方法呢?首先,研究要瞄准中国的现实,经济学家要懂得中国的事情。如果不懂得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就很容易产生困难:第一,很难识别和确定改革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症结;第二,不易做出与现实相符或相近的假定;第三,更难提出既遵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又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建议。因此,懂得中国的事情是研究中国改革问题的必要条件。但是,仅仅懂得中国的事情是不够的。方兴未艾的转轨经济学正是如此来研究包括中国在内的转轨经济中的新现象。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罗兰(GérardRoland)的新书《转轨与经济学》概括了在这一领域中到目前为止的主要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成果。事实上,现代经济学正是在对新的经济问题的探索中发展的。前面论及的公司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是这样,转轨经济学也是这样。
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经济行为和现象为什么有用且必要呢?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而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正是研究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因此,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关现代市场经济的参照系,使我们在分析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问题时能够站在这一参照系的高度来观察貌似纷乱无序的现象。有了现代经济学提供的这一参照系,我们就可以把中国的情况在国际范围内放到比较合适的位置上,以便准确地识别中国的情况中哪些具有一般性,哪些具有特殊性。否则,无论是对现实的分析还是对政策的建议,我们在研究中国改革时都会缺乏方向感,丧失大视野。
进一步说,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方法和框架适用于研究中国的改革。这可以分别从它的三个组成部分来看。第一,中国的消费者、企业家、经理和政府官员同其他国家的经济人一样,在资源、技术和制度的约束条件下受利益驱动。用现代经济学的这一视角看问题,我们可以在分析中国正在经历的复杂的转轨问题时,对人的行为做出一致的和近合实际的假定;第二,由于中国的改革大趋势是纳入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体系,所以,把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市场经济的理论参照系作为研究中国改革问题的理论参照系不仅合适而且必要;第三,在研究的初级阶段,引用现代经济学的一些名词、概念和结论的确能帮助研究人员扩展思路。但是,由于改革是错综复杂的过程,任何比较系统、深入、精细和经得起推敲的研究都必须超越概念的解释和措辞争论的层次。深入的分析需要借助前人制作的工具,而现代经济学发展出来的各种数学模型提供了这样的分析工具。虽然它们本身并不是为研究中国改革而发明的,但是其中一些模型经过适当的修改,考虑进中国的历史和制度因素,是可以被运用来分析中国改革中的经济行为和现象的。
关键词:学校档案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3-179-02
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是衡量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①,是体现学校各个方面发展变化的重要的综合性文献,也是学校决策的不可或缺的依据。随着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电子文档及各种媒介文件的激增,传统的、手工的学校档案管理模式和方法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认识,尽快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现有的学校档案管理进行现代化改造,以适应学校长期发展的需要。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就教于各位同行和专家。
1 实现学校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意义
1.1 实现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是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社会时代,学校的档案工作应当充分发挥档案的保障和支持功能,理顺存档文献和学校发展历程的对应关系,发挥和挖掘档案资源的最大功用,而现有的学校档案管理模式和手段都难以适应这种要求,所以,只有加快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用高科技手段对传统的档案管理进行现代化改造,才能顺应潮流,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1.2 实现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需要
原有的档案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传统管理方法之上的,往往存在标准化不足、规范性不够的缺陷,以致于归档不准确、存档顺序易颠倒、查询困难等一系列问题难以克服。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才能真正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程,使档案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1.3 实现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提高学校档案服务水平的需要
档案管理不是简单的保存和保管,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即有档案文献资料的作用,其核心是服务学校的各项工作、服务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而现有的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资源服务功能的发挥,使许多档案资源成了躺在文件室(柜)里的藏品。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才能克服由于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造成的服务水平低下的问题,使这些资源得到开发,更好、更有效地地服务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1.4 实现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档案工作“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要手段,管理人员变成了档案资料的附属品,每当学校遇到检查、评估和考核时,档案人员都要在大量的存档档案资料里去清点、整理、重装和归档,既费时又费力。只有实现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才能把管理人员从这些繁杂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提升自我的管理素质和水平,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得以体现。
2 目前学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在学校的档案管理采用传统和手工的方式基本上还能够按基本要求正常进行,但是,与学校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日渐显露,特别是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落后的问题也充分暴露出来了②。根据笔者的调查和了解,不少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现代管理意识和现代服务意识,缺乏现代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经验;许多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大都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的和以纸质档案为主要对象的管理阶段,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效率不高;多数学校的档案管理技术和手段仍较原始,致使许多音像档案被消磁、使大量图片资料失去了原有的清晰、使不少的电子文档不翼而飞;由于管理技术和手段的落伍,使得档案文献的交换、交流、查找以及传输等许多环节显得十分繁琐和缓慢,往往延误工作时机,给学校工作带来一定的损失。上述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领导的、有管理的、有资金的、有设施设备的、有人员素质的,对此,如果不下大气力提高认识和加以解决,势必对学校的正常工作和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应当引起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
3 实现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途径
3.1 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
实现学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资金、设备的问题,关键的还是思维和观念的问题,所以,应该把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放在首位。作为学校领导,特别是主管领导,要对档案管理现代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切实改变原来那种把档案管理工作只看成是简单的收收藏藏的落后认识,而应当站在学校长远发展的高度,用敏锐的战略眼光看待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和对学校发展及各项工作的重要性,把档案管理现代化放在学校现代化的全局中通盘筹划,借鉴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和技术,使学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工作落到实处。
3.2 以提高素质为核心,建立一只适应现代化档案管理的队伍
学校的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且要具有较高的档案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③。实践证明,只有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才会有高质量的档案管理工作。因此,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实现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所在。(1)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服务意识,使之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坚定明确的事业心;要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使之充分认识学校档案的重要性以及它潜在的价值,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确保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2)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学校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档案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相关的学校各项业务方面的知识。因此,必须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培训,努力实现档案管理人员由传统型、事务型、封闭型向科技型、复合型、开放型的转变。(3)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科技素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已在学校工作中广泛应用,学校档案管理者必须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应用技能,不断适应学校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3.3 以完善设备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代化的学校档案管理离不开现代化的装备。在对学校档案管理进行现代化改造时,应该根据学校的类别、办学形式及办学规模等实际,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设备投入和设施改造。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档案室,应配齐密集档案架(柜)、防磁柜、计算机(联网)、档案管理通用软件、扫描仪、温控器、复印件等④,当然,在设备的配备过程中,既要加大投入,也要考虑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使现代技术装备能够成为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3.4 以高质量的服务为目的,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档案文献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各项工作和全体师生提供服务。我们要在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标准和服务规范,建立完善的档案文献数据库系统、查询系统、统计系统和库存文档管理系统,使各类文档的分类更科学更明晰,使各类资料的收、存、发、传更加便捷和有序,使各种服务更加周全,最终实现档案文献最大程度的共享。
注释:
① 董继英.学校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5):166-167.
② 刘燕.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21-123.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班级管理;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03C-0108-03
教育部2014年下发《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指出,通过现代学徒制实现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新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新的探索。
一、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及其特点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国家、企业、学校的要求,遵循校企一体,共同育人的理念,通过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从而实现中职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是以职业能力要求为目标的校企双主体教育。它的管理模式是双元教育模式,班主任通过协调两个管理主体和管理地点――学校、企业,以职业活动作为班级活动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创新能力等非认知性职业素质。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是体验式的管理,是被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悟到、领悟到的管理。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将具体的职业素养置于对学生有意义的班级管理情景之中,通过体验使学生充分了解班级管理的目的,使学生的基本素养达到企业需求。
二、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共同体及其特征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根据学校、行业管理制度,结合企业需求,基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形成校企双向互动的班级管理。因此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教育共同体是以国家、行业、企业、学校管理制度为载体,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分享各种教育资源建构职业能力,实现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零距离对接,达成每个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的生产学习型集体。它由班级学生(学徒)和班级管理者(班主任、任课教师、师傅)共同组成。
(一)学生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生是跟企业有一定的约定,以工作为本位的带薪学习者,他们通过三年工学交替的学习,获得行业从业资格,成长为合格的员工。因此他们是具有现代特征的学徒,是带着动机有准备来学习的,学习的目标是使自己的能力达到企业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他们获得职业素养的方法主要不是来自于教师的传授,而是在完成特定工作任务过程中通过观察、练习、实践、交流、反思等获得的。他们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学习型劳动者。
(二)班主任、任课教师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已经由学校单一管理转变为企业、学校双元管理,一切班级活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需要与企业、学校一起进行精心的事前设计+细致的过程控制+有效的考评以此达到有效的班级管理。因此班主任、任课教师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也是班级管理的实施者,是将学生基本素养与职业素养、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充分融合的班级管理的设计者。他们具有教师、企业管理者双重身份,他们既具备一定的专业、教育理论知识又具备与生产实践相关的管理能力,是学生职业成长的引路人。
(三)师傅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校即企业、企业即学校;学习即生产、生产即学习。师傅既是企业的劳动者,又是学生实际工作经验的传授者和管理者。他们具有企业员工、师傅双重身份,他们虽然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但在职业实践领域工作、掌握最新技术和工艺、熟悉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的人员,是企业与学校共同选的企业优秀员工,是学生职业能力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的建造者。
三、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班级是校企教育的一个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在学校、企业共同领导下进行的,一方面它具有学校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企业属性,它是融合学校、企业文化的综合型班级管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先生说:“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管理需要从职业素养需求出发,按照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校企共同领导下才能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1]
(一)班级管理队伍校企共聘制
班级管理队伍由学校企业相关人员组成,人员由校企双方共同协商确定,他们在校企双方共同领导下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他们的人事属性是校企双方共同聘用,工作业绩是由校企联合考评,只有这样,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得到实施。比如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教学方案一般是实施工学交替,一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学习岗位技能;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交替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专业性和连续性,班级管理队伍必须由一支稳定的校企共聘的人员组成,不因教学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班级管理队伍校企共聘制是实现班级有效管理的基础。
(二)班主任角色领导化
在班级管理队伍中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应该是全面性的,他不光要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同时也要对班级其他管理者进行管理。他的身份是代表校企来管理整个班级所有人工作学习的,既要管理学生的生产学习也要管理其他管理者的生产教学。因为学生需要获得职业知识、应用技术、社会价值观和工作规则等与特定职业相关的职业素养,而这些职业素养的养成离不开其他管理者在特定的工作场所对学生的灌输,比如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班主任既要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同时也要要求实训老师将职业道德、关键能力等职业素养融入到实训教学中,通过真实的生产情境管理,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因此班主任角色领导化是实现班级有效管理的保障。
(三)班级管理企业化
严格讲,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企业员工,他们是企业委托学校培训进而达到企业所需的职业人。但就当前我国中职学生素养而言,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健全,需要辅以学校教育,因此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是企业化的学校管理教育。学生在整个中职期间学习的过程就是逐步适应企业要求的过程,其中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就是让学生逐步适应企业管理,所以班级需要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比如班级常规管理一般包括对学习活动、日常纪律、环境卫生等的管理,F代学徒制背景下班级常规管理把学习活动与生产活动、日常纪律与工作纪律、环境卫生与工作环境卫生相对应,班级常规管理实施的过程就是学生适应企业管理的过程。因此班级管理企业化是实现班级有效管理的保证。[2]
总之,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是建立在校企双元领导下的班级管理,是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实施的班级管理。通过班级管理队伍校企共聘制、班主任角色领导化、班级管理企业化,确保在教育教学中把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有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经济管理;高等数学;数理统计
引 言高等数学在实际中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对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就应当引进新的理念和理论.大量实践证明,高等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密联系,前者可促进后者,后者同样能够使前者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高度.
一、积分应用于现代经济管理
某儿童玩具生产商家,若每日生产X件商品,边际成本为C′(X)=0.4X+2(元/件),已知商品的固定成本为20元,则其总成本函数为.若在经营中,销售价标为18元,所生产的玩具商品可以售罄,求其总利润函数L(X),该生产商每日生产多少件,才能总利润达到最大?
通过分析发现,根据已知的条件,总成本函数的求解并不难.边际成本函数为C′(X)=0.4X+2(元/件),而可变成本是其在[0,1]上的定积分,加上已知的固定成本,可求出其总成本函数C(X)=∫X0(0.4t+2)dt+20=0.2X2+2X+20.
当销售单价为18元时,总利润函数为L(X)=R(X)-C(X)=-0.2X2+1.6X-20,而L′(X)=-0.4X+16=0,解得X=40.所以最终可得:该商家每日生产40件玩具商品,利润达到最大,为300元.
二、概率和数理统计应用于风险衡量
现实中有很多随机现象,其发生时间、影响程度往往具有不固定性,要对其进行精确的计算有着很大难度.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中亦是如此,特别是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如果不能科学地分析随机现象,合理预估风险,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而在高等数学中,概率和数理统计是专门针对随机现象,能够对未知事物进行科学预估的学科,用于经济管理中,可以更加合理地调配人力和财力,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将损失降至最低.比如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核心,直接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应当予以高度重视,但实际管理活动中,受内外因素影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就需要提前利用方差、标准离差率、数学期望等高等数学知识,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加以衡量.
1.单一资产投资风险
对于企业决策者而言,在经济管理中,常会利用标准离差率把风险进行量化,使得决策方案更具可行性、合理性.如果是单个决策方案,可先求出标准离差率,然后与此项指标能够接受范围内的最高值进行对比,做出最终决策.如果是多个方案,可遵循“高收益、低风险”的原则进行方案选择.
2.投资组合风险
一般来说,投资者考虑到投资风险,往往会寻找多个项目同时投资,而很少把所有资产都投在单一资产上,这时候便存在着投资组合风险.为了更准确地预估总风险,经常借助标准离差和投资组合收益率两个指标进行衡量.
比如某商业公司2017年计划投资甲、乙两个资产项目,甲项目的期望值收益率为8%,该公司预计投资500万;乙项目的期望收率为12%,该公司预计投资500万.假设两个项目的期望收益率的标准离差均为9%,则可求得δp=W12δ12+W22δ22+2W1W2Cov(R1,R2)=0.09.
三、数学模型应用于现代经济管理
随着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加剧,经济形势更加复杂,管理难度有所增加.为了获取更全面、更精确的数据信息,常会通过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来完成.管理类型不同,所需要的数学模型也有着很大差异,比如价格弹性模型、供求关系模型等.需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数学模型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而市场经济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构建数学模型时,应当结合实际经济情况考虑.
在准备阶段,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因为当前经济发展较快,且形势复杂,需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合理分析,并清楚所使用的数学模型类型,明确模型的使用目的和构建方法.搜集相关资料数据,结合最近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而且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着明显差异,需结合我国国情具体分析.数据资料尽量完整真实,以提高分析的科学性及精确性.
根据现有的数据,重点分析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在构建模型之前,通常需要做出假设.为了缩小假设与真实情况的差距,从全面考虑,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尽量把握住经济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所使用的语言也务必准确,对于不确定的情况,不得使用“一定、必然”等词.数学是严谨的,利用计算机构建模型并求解后,将其用于现实中的经济分析,以经济问题为基础采用变量的方法分析经济的稳定情况.不管何种情况都要将模型分析结论同模型之外获得的经济信息相互结合,分析内容包括误差分析、模型对数据的灵敏性和稳定性分析.此外,如果经济发展趋势有所变化,需对模型进行及时调整.
四、结束语
在经济管理愈发重要,同时也愈发复杂的今天,引进高等数学理论,解决实际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帮助.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高等数学知识将会被更多、更恰当地用于现代经济管理,为企业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刘腾雷.刍议高等数学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5,20(12):189
【关键词】学科竞赛;现代传媒实验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现代传媒实验室是国内高校实验室的一种,一般涵盖新闻、广告、传媒等专业,仪器设备较多,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在管理与运行方面有很大研究空间。本文以吉首大学的现代传媒实验室为研究点,整体观照此类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一、学科竞赛背景下的现代传媒实验室开放现状
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摇篮,是社会服务的窗口。实验室是高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实验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它具有直观性、实践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学科竞赛是推动学院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方式,以竞赛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校的共识。随着学科竞赛项目的增长,实验室的功能也在这变革中悄然发生了变化,它除了实践教学功能,还增加了竞赛作品“生产车间”的功能。
二、现代传媒实验室开放形式的特殊性和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的困难
现代传媒实验室不仅承担常规教学任务,而且因为涵盖的专业都为应用型专业,对开放的程度要求较高,各种竞赛、练习、实践形成了实验室的特殊开放形式。实验室的特殊性给管理带来了困难,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管理工作量增加。从上表统计数据来看,实验室每学期因为竞赛增加课时21941个,占总课时36.7%。实验室每周开放6天,每天开放12个小时,管理者投入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二是管理难度增加。摄像机、照相机的正常教学使用与管理与课外不定期的借用导致借还时间长,使得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协调好教学与课外开放的关系。学科竞赛给非编室的管理难度加大,周末、晚上学生借用设备的频率高,管理难度大。三是设备的老化和损耗增大。各种竞赛以及大学生创业团队孵化工程,给创业团队提供设备、场地支持,设备的使用率明显提高。设备使用率提高后,设备的损耗增大,维护压力增大,设备的存量不够,需要增加设备投入。
三、现代传媒实验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实际运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研究梳理,发现其已经不适宜现在的实际运行情况,需要做出修订完善。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管理体制陈旧残缺,内容不够。目前沿用的管理制度是在学生规模不够大,仪器设备数量少,各种竞赛少,课外活动少的时代背景下制定的,适用于当时的实验室。实验室制度的内容上主要针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教师的管理、实验室卫生等方面,对课外竞赛等方面的管理未纳入制度,甚至新建的一些机房都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因此,对比当下的情况,沿用的制度是陈旧残缺的。
二是管理体制过于死板,对课外开放限制过严。因为设备少,经费紧张等多种客观原因,以往的制度对仪器设备、场地的管理做了很多严格限制,譬如为确保教学的使用,原则上禁止学生课外使用设备,周末一般不向学生开放。为减少设备的损耗,延缓设备的老化,对学生的借用都做了限制,不鼓励学生积极外出练习,更谈不上主动和校外单位进行合作,共享设备和人力资源。
三是缺少新的科学的运行机制。以往的管理制度以限制和封闭为导向,其运行机制自然是围绕教学中心转,新的制度以开放和鼓励为导向,需要新的科学的运行机制,需要从人力投入、管理经费投入、设备投入等方面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
四、在实验室配套改革和制度完善方面的几点意见
一是解放思想,重视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实验室的建设方面决策层领导尤其需要解放思想,正如北京工业大学前校长、教育部高校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左铁镛院士所说:“我觉得第一位的还是理念、观念上需要进一步提升,正确认识实验室的作用。而这个提升首要的是领导,各级领导都要提高认识。”
二是以育人为本,发挥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将传统意义上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合理过度到以学生为主导的综合实践应用可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全国广告艺术大赛首届颁奖典礼上讲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育人为本。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是扩大实验室开放,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竞赛和实训。竞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能加强高校之间交流,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校级以上的各种专业竞赛,对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极其有效,现代传媒实验室可以成为竞赛作品的生产工厂。应用型专业对课外实训的要求非常高,从制度层面鼓励学生课外借用仪器设备,宁可让设备使用坏,也不可让设备存坏。实验室不仅面向本专业学生,而且要面向其他专业的学生开放,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为人才培养、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四是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实验室高效有序运行。如今,各种竞赛越来越多,已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自发地、积极地参加到高校承办的各类学生学科竞赛中来。对竞赛组织者而言,参赛人数的增加意味着工作量和经费的增加。随着竞赛的常态化,实验管理人员只有将竞赛这一部分工作量纳入到教学安排中来,并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确保实验室开放与学科竞赛的良性互动循环。
五、结语
现代传媒实验室已经进入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在2014年教育部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更应解放思想,对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扩大实验室的开放度,为实验室的科学高校运行提供各种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德龙,张美玲.关于高校新建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1(4):259.260.
[2]左铁铺.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的作用与思考 [J].实验室研究探索,2011(4):1-5.
作者简介:
梅黎,硕士,助理经济师.
关键词: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融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116-02
1 研究的意义
管理学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了与时俱进的长足发展,工业革命催生了经济学和管理学。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信息革命则促进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现代化,并使金融学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使之与经济学、管理学相并列,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研究三者之间的融合,对于探索我国管理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有重要意义。
2 经济学、金融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和融合
2.1 经济学、管理学和金融学融合的脉络
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思想源远流长,经济、管理思想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剩余产品后,如何分配剩余产品以及如何对氏族部落控制,这涉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思想,金融学思想最早产生于金属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来交换商品,取代了以前的物物交换后,对货币的本质认识、职能作用以及货币价值的认识都体现了金融学理论的最初思想,以下是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思想理论融合的主要脉络:
第一阶段称为孕育阶段,时间是原始社会末期至18世纪工业革命。经济学方面,即政治经济学形成阶段,政治经济学诞生之前主要是跟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相结合,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论》和《伦理学》多次提到高利贷和货币的问题,并对货币流通,价值形式和信用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涉及原始的金融学理论。管理学理论进入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人类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自觉地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实践,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但是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
第二阶段称为形成和发展阶段,时间是18世纪工业革命至二战。经济学方面,重商主义和古典经济学的兴起,后来出现边际三杰和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统一。此时,管理学思想理论进入萌芽阶段和形成阶段,管理理论方面已经进入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侧重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企业效率问题的研究,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代表人物是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同时,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劳动分工论,融合了经济学和管理学思想。金融学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货币和资本市场,研究的方法是均衡分析法,代表理论是甘末尔的交易方程式、费雪交易方程式和马歇尔的现金余额方程式等。
第三阶段称为交叉融合阶段,时间是二战后至今。经济学方面主要是宏观经济学,代表人物是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的概念,强调国家干预经济。金融学方面,由于出现滞涨,货币主义兴起,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以及金融全球化、国际游资和资本市场稳定性分析、金融风险理论和金融安全的分析等。管理学方面,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行为科学学派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行为科学的主要成果有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当代管理理论主要以战略管理为主,在动荡和急剧变化环境下研究企业组织效率与环境关系,重点研究企业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不断变化的环境,代表理论是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竞争理论、拉普哈拉得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和钱皮的流程再造理论等。更加突出的特色是三者的融合特别紧密,比如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方法应用到货币金融、多因素引入分析丰富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供给理论、储蓄和投资理论走向成熟、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理论成为最主要的研究内容。
2.2 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思想融合的路径选择模式
2.3 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理论思想融合的特征
(1)在研究对象方面相融合的特征。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而管理学则研究人的工作和组织运作的效率问题,金融学研究的是资金的运作效率和效益最大化问题,所以,从这个方面,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包括了管理学和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离出来的,管理学和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两个子集,而且从时间上经济学理论体系也更早出现。
(2)从融合的模式来看,经济学和金融学至始至终都是相互融合的,但其融合的路径不同,金融学是在经济学的胚胎中孕育产生的,也就是经济学中一个领域的分离,经济学在工业革命的实践中,形成了微观经济学,侧重对商品、价格等生产要素的分析,而金融学侧重对货币需求和供应等要素的分析,形成宏观金融学的理论,但是二战后,经济学侧重市场运行的效率和公平方面的分析,形成宏观经济学理论,而金融学侧重企业内部的资金融通、金融市场等研究,形成微观金融学理论,也正是经济学和金融学融合的路径不同,更加丰富了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及研究的范围;管理学理论的形成比较独立,直到19世纪初期开始,与经济学、金融学的融合更加密切,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至现代管理理论的转变,在研究的领域中,侧重外部市场的变化和反应,侧重效率分析,也与宏观经济学、微观金融学研究的目的是相同的,也为其相互融合提供了基础,特别是在信息工具应用广泛的情况下,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融合更加紧密。
(3)从融合的内容来看,融合的领域交叉性强,研究的范围从企业单位到整个国家以及国际领域,同时研究的方法也不同,经济学和金融学侧重均衡分析,而管理学侧重实验分析。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各学科理论融合紧密,形成了理论体系;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融合了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工具,特别是数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数学理论的引入,使其更加科学化。
3 中国高等教育商学院管理专业改革的方案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剧增和综合素质的降低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这局面归根结底还是高校的培养模式问题。笔者根据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工作情况的反馈,结合现代企业对经理人的要求,指出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忽视市场发展和需要,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等。笔者根据国家学科分类将企业管理学科群现有分支学科以及待建分支学科相对地划分为六组:企业管理学的基础学科,企业形态管理学科、企业基类管理学科、企业运行环节管理学科、企业细部管理学科、边缘分支学科。
以上管理学专业课程的分类,有利于理顺管理学课程体系的整个脉络,更好地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和安排,同时结合以下四种本科教育改革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两段式模式:“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的两段式模式,一、二年级属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学习本科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三、四年级属专业训练阶段,接受较明确的专业训练。第二种模式是三段式模式:“普通教育+专业教育+临床教育”的教育模式,该模式在传统的单一专业教育之上叠加普通教育,最后再适当加强临床实践方面的教育。第三种模式是主辅修模式:学生以一个专业作为主修专业,以另一个专业为辅修专业,毕业时取得主修专业的学士学位和辅修专业的结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第四种模式是本硕连读模式:选拔学业优秀的学生直接攻读硕士学位,采用6-7年学制,使专业教育的重心上移,学生毕业时可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4 商学院管理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建议
基于管理学专业课程的分类和本科教育改革的模式,笔者提出几点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建议:
第一点是关于课程改革的建议。在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力求让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提高管理的各项能力素质,本文从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视角研究管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所以在设置课程时增加经济学和金融学课程体系的学习,特别是宏观微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以及和经济学、金融学交叉的学科,比如管理经济学、公司金融学、管理金融学等学科的学习。同时,还要加强高等数学、运筹学等学科的学习,特别是突变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等理论的出现,为现代管理实践中的难题提供了科学依据。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学习,比如管理伦理学、管理心理学等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这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实践能力。同时,结合市场需求来进行课程设置和改革。
第二点是关于教育模式的建议。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可以结合上述几种模式的综合选择,特别强调的是本科的第一、第二学年要完成管理学的基础学科和公共学科的学习,也可以加强跨学科的选课,文科和理科选课的综合,有利于扩充学科的视野和知识体系,第三学年加强专业课的学习和交叉的边缘学科的学习,同时要加强现代管理理论思想的学习,第四学年主要是管理学理论的实践阶段和管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架构阶段,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学知识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宝荣.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法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改革与战略,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13745-9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58-60.
[3]王续琨.交叉学科结构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社,2003:209-210.
[4]陈清泰.加强企业管理研究与学科建设[J].经济与管理究,2002,(2):5-7.
[5]郭志文,熊会兵.基于职业生涯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总结报告[R],2004.
[6]顾宝炎,彭志刚.管理学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8,(2).
[7]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进展和述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4).
关键词:经济管理;问题;挑战;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5.021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5-036-02
收稿日期:2012-04-01
一、新时期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经济管理观念的落后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因
随着经济发展,适应经济发展趋势的需求,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也在不断的改革和调整过程中探索,然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固有的思维模式难以剔除,导致在探索的道路上阻碍不断,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同时管理层对新的管理方式存在抵触心理,加大了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的难度。危险意识薄弱,对全球化的金融危机认识欠缺,创新型的管理模式难以诞生。
(二)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不完善削减着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同时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一套完善而精密的经济管理体系关系到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往往导致企业在运行中陷入困境,削减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也将使员工失去对企业的忠诚度。例如海南某船务公司,之前一直发展较好,但是管理层后来缺乏相应的经济管理方式,导致公司一直大起大落,难以健康发展。
(三)企业经济管理人才不足导致了经济管理上的滞后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经济管理人才的竞争更为激烈。一方面我国经济管理起步相对较晚,管理理念和方式也相对不够成熟,对人才的渴求更加急切,同时外企的高薪待遇的吸引,导致我国经济管理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在培养经济管理人才方面存在很大问题。重视不够、途径单一、 师资薄弱、教材缺乏等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从高校走出来的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专业知识匮乏、综合素质较差,缺乏经营管理的创新理念,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时展变化。
二、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一)全球化经济形成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综合生产力也得到了进一步解放,企业的管理进入新的阶段。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中重要的环节,为企业实现经济利益起着巨大作用,能够实现企业的价值,可以说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力量。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世界已经不存在独立存在的事件,外企力量已经对我国企业造成了较大冲击,因此对我国企业经济管理产生了一些影响。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结构的变化,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与国际贸易契合度越来越高,从而实现了广泛性的跨区域经营。新的发展契机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原始的经济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就迫使我们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重新做出调整,对资金需求量增大,项目开发更加广泛,对一些技术密集型部门进行重组。
金融产业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无处不在,为企业提供了机会,同时也蕴藏着新的风险,例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因此避免金融风险以及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是目前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加入WTO,我国企业在金融投资等方面有了新的投资机遇,加强金融制度管理,规范行业发展,必然导致企业经济竞争的加剧,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在经济管理中要及时、科学、合理地做出企业投资选择。
(二)传统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与新时期企业发展不适应
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时代的日新月异,经济体制也在随之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在发展初期,我们对经济活动管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而今天我们对其认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的经济管理手段是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应运而生的。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现在经济发展需求,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中权力过于集中、责权不明、分工不合理,它的优势已经被它所存在的弊病所掩盖。
(三)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企业经济管理提出空前挑战
现代经济管理遵循着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同时反映着客观经济规律。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企业在经济管理中, 需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企业内部人员的关系进行协调, 同时加强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在此过程中就必然包含着对许多科学知识的运用,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灵活掌握电脑技能是科技发展对企业经济管理提出的挑战。可见, 我们称现代经济管理是科学管理,国民经济活动实施现代经济管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因为现代经济管理运用着大量的科学技术,还因为现代经济管理本身就是科学。
三、应对新时期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挑战,实现企业长足发展的途径
(一)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思想的创新意识
加强社会经济管理的创新思想是提高经济管理的重要措施。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涌现出了各种各样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原有的经济管理思想,在某些方面它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向前发展,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淘汰。我们要摆脱旧思想的束缚,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在学习国内外企业经济管理经验的精华时,针对自身企业现状,进行运用与创新,将人性化管理理念融入到经济管理活动中,为企业注入活力和新的发展生机,不断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与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相结合
企业管理学形成于在20 世纪初,从古典理论阶段到行为科学阶段进而转向到现代管理理论,每一次都是一次飞跃,从而构成了企业管理学这一巨大的管理体系。科学性和严密性是一大特点,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学也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进而来。新时期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企业要想谋求其自身的长久发展,突出自身优势,就要采取全新的管理理念,抓住时机。融入多元化的管理理念,多方合作,共同几步,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与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相结合,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来划分经济管理的层次,对于各层次的管理者与员工要分清责任,各部门在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前提下对员工绩效进行奖惩。
(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调整
科学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不可忽视,新时期科学技术将成为企业经济管理的一大重要手段。要切实改善企业经济管理环境不能仅从表面下功夫,要从根本上利用科学技术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将网络经济管理遍布整个工作系统当中,实现资源的重整与利用,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综合竞争力的目的。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对当前市场的变化作出及时、迅速、合理的调整,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企业与高校实现联合,注重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21世纪,人才才是第一生产力,高素质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急需,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对员工的培训也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共同致力于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真正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彻底改变我国传统的“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根据企业需求,市场经济走势,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企业发展的高效率经济管理人才。制定经济管理人员进行素质的培训。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人才的信息化水平、专业素质与外语水平;其次可以鼓励人才进行远程教育,并且在工作中改革与创新,为企业做出正确的经济管理决策。
参考文献
[1] 陈丽金,周斌.管理学原理与实践案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 斯坦利·L·布鲁、兰迪·R·格兰特,经济思想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胡春云.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科技致富导向,2008(16).
[4] 陈勇勤.需供管演进假说———探索经济史研究新体系[J].南都学坛,2006.
[5] 崔保平.浅析加强企业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J].企业科技与发,2008(2).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与贸易全球化的趋势,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结构的变化,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经济管理呈现出新的问题。因此,对企业的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与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创新现代化经济管理方式,提出新的经济管理策略,突出企业的经营优势。
关键词:经济管理;问题;挑战;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5.021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5-036-02
收稿日期:2012-04-01
一、新时期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经济管理观念的落后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因
随着经济发展,适应经济发展趋势的需求,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也在不断的改革和调整过程中探索,然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固有的思维模式难以剔除,导致在探索的道路上阻碍不断,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同时管理层对新的管理方式存在抵触心理,加大了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的难度。危险意识薄弱,对全球化的金融危机认识欠缺,创新型的管理模式难以诞生。
(二)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不完善削减着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同时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一套完善而精密的经济管理体系关系到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往往导致企业在运行中陷入困境,削减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也将使员工失去对企业的忠诚度。例如海南某船务公司,之前一直发展较好,但是管理层后来缺乏相应的经济管理方式,导致公司一直大起大落,难以健康发展。
(三)企业经济管理人才不足导致了经济管理上的滞后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经济管理人才的竞争更为激烈。一方面我国经济管理起步相对较晚,管理理念和方式也相对不够成熟,对人才的渴求更加急切,同时外企的高薪待遇的吸引,导致我国经济管理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在培养经济管理人才方面存在很大问题。重视不够、途径单一、 师资薄弱、教材缺乏等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从高校走出来的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专业知识匮乏、综合素质较差,缺乏经营管理的创新理念,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时展变化。
二、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一)全球化经济形成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综合生产力也得到了进一步解放,企业的管理进入新的阶段。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中重要的环节,为企业实现经济利益起着巨大作用,能够实现企业的价值,可以说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力量。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世界已经不存在独立存在的事件,外企力量已经对我国企业造成了较大冲击,因此对我国企业经济管理产生了一些影响。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结构的变化,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与国际贸易契合度越来越高,从而实现了广泛性的跨区域经营。新的发展契机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原始的经济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就迫使我们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重新做出调整,对资金需求量增大,项目开发更加广泛,对一些技术密集型部门进行重组。
金融产业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无处不在,为企业提供了机会,同时也蕴藏着新的风险,例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因此避免金融风险以及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是目前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加入WTO,我国企业在金融投资等方面有了新的投资机遇,加强金融制度管理,规范行业发展,必然导致企业经济竞争的加剧,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在经济管理中要及时、科学、合理地做出企业投资选择。
(二)传统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与新时期企业发展不适应
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时代的日新月异,经济体制也在随之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在发展初期,我们对经济活动管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而今天我们对其认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的经济管理手段是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应运而生的。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现在经济发展需求,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中权力过于集中、责权不明、分工不合理,它的优势已经被它所存在的弊病所掩盖。
(三)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企业经济管理提出空前挑战
现代经济管理遵循着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同时反映着客观经济规律。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企业在经济管理中, 需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企业内部人员的关系进行协调, 同时加强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在此过程中就必然包含着对许多科学知识的运用,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灵活掌握电脑技能是科技发展对企业经济管理提出的挑战。可见, 我们称现代经济管理是科学管理,国民经济活动实施现代经济管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因为现代经济管理运用着大量的科学技术,还因为现代经济管理本身就是科学。
三、应对新时期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挑战,实现企业长足发展的途径
(一)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思想的创新意识
加强社会经济管理的创新思想是提高经济管理的重要措施。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涌现出了各种各样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原有的经济管理思想,在某些方面它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向前发展,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淘汰。我们要摆脱旧思想的束缚,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在学习国内外企业经济管理经验的精华时,针对自身企业现状,进行运用与创新,将人性化管理理念融入到经济管理活动中,为企业注入活力和新的发展生机,不断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与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相结合
企业管理学形成于在20 世纪初,从古典理论阶段到行为科学阶段进而转向到现代管理理论,每一次都是一次飞跃,从而构成了企业管理学这一巨大的管理体系。科学性和严密性是一大特点,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学也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进而来。新时期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企业要想谋求其自身的长久发展,突出自身优势,就要采取全新的管理理念,抓住时机。融入多元化的管理理念,多方合作,共同几步,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与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相结合,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来划分经济管理的层次,对于各层次的管理者与员工要分清责任,各部门在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前提下对员工绩效进行奖惩。
(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调整
科学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不可忽视,新时期科学技术将成为企业经济管理的一大重要手段。要切实改善企业经济管理环境不能仅从表面下功夫,要从根本上利用科学技术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将网络经济管理遍布整个工作系统当中,实现资源的重整与利用,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综合竞争力的目的。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对当前市场的变化作出及时、迅速、合理的调整,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企业与高校实现联合,注重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21世纪,人才才是第一生产力,高素质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急需,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对员工的培训也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共同致力于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真正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彻底改变我国传统的“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根据企业需求,市场经济走势,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企业发展的高效率经济管理人才。制定经济管理人员进行素质的培训。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人才的信息化水平、专业素质与外语水平;其次可以鼓励人才进行远程教育,并且在工作中改革与创新,为企业做出正确的经济管理决策。
参考文献
[1] 陈丽金,周斌.管理学原理与实践案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 斯坦利·L·布鲁、兰迪·R·格兰特,经济思想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胡春云.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科技致富导向,2008(16).
[4] 陈勇勤.需供管演进假说———探索经济史研究新体系[J].南都学坛,2006.
关键词:自来水,流量计,检定,诚信
一、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计量检定,诚信为先自来水企业的计量检定工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出厂水量计量、原水来量计量和营业结算水量计量。论文写作,流量计。。我们在完善计量仪表的前提下,结合本公司具体情况,通过实践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简单、实用的流量计检定程序。采用至今,效果良好。论文写作,流量计。。
(一)统一使用计量仪表为了计量准确和检定方便,我公司范围内包括原、供水计量和营业大口径用户(供水管线超过DN200),统一采用日本富士固定式超声波流量计。论文写作,流量计。。经过与本市两家原水供应单位协商,也采用这一型号流量计作为原水结算表使用。作为标准表使用的便携流量计同样统一使用富士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保证了计量器具的兼容性。
(二)因地制宜,诚信互助我们始终把诚信放在第一位。与外单位发生贸易关系的结算表安装运行后,除了定期检定以外,当事双方任何一方对计量数据产生疑问,随时都可以要求对流量计进行检定。根据检定结果重新修正结算流量计的修正系数。在与原水供应单位和用户建立一定信用关系的前提下,经过反复实验和摸索,我们根据不同的测量环境制定出两种检定方式:瞬时法和累计法。
1、瞬时法:适用于流体流速长时间比较平稳的检定。比如自来水原水来量的检定。同时,当安装流量计的测量井内有积水、渗水、结冰和环境温度较高等测量环境恶劣,及测量地点无法提供交流电源等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瞬时法检定。
具体检定时根据测量管段的长短检定双方的便携流量计可同时或分别与固定流量计进行标定。依据管道参数先将便携流量计安装就位,按照国家水大流量计量站所颁发检定证书上的修正系数分别将双方的便携流量计休整好,待信号强度达到测量要求且瞬时流量稳定后,开始与固定流量计同时抄录20个瞬时值。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相隔一段时间后再记录一组数值,测量过程结束。将双方便携流量计的两组瞬时数据分别求出平均值,同样计算出固定流量计的两组瞬时流量平均值。分别带入公式(1)计算出双方便携流量计对固定流量计的修正系数。然后,分别求出双方流量计的两组修正系数的平均数。把修正系数的平均数和固定流量计的原修正系数带入公式(2)计算出两组各自的新修正系数:
公式(1):P修正系数=[1-(S便携-S固定)/S便携]*100%。论文写作,流量计。。
公式(2):P新=(1-P平均)*100%*P原。
其中:P——修正系数
S——瞬时流量
最后在取两组新修正系数系数的平均数作为本次流量计检定的最终修正系数,并将其输入固定流量计,检定结束。
2、累计法: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采取累计法对流量计进行检定。论文写作,流量计。。便携流量计的安装调试过程与瞬时法相同,待便携流量计运行稳定后,根据情况与固定流量计同时开始进行一个小时以上的流量累计。为了计算结果的精确,流量较小的管线需要长时间的测量,当水量累计至1000立方米以上时,测量过程方可结束。计算过程也和瞬时法一样,用累计值替换瞬时值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新的修正系数,调整固定流量计后,检定完成。
A——固定式流量计探头B——我方便携流量计探头
C——对方便携流量计探头
检定超声波流量计探头安装示意图
二、应用效果在原水计量这个问题上,我们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流量计的在线检定,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以前,各水厂仅靠目测来水堰口水流高度估算水量,弄不清来水多少和水量变化情况。使用新的计量系统和检定方法以后,准确的计量数据已成为准确投药、投氯量的计算依据,通过合理控制净水药剂投加量,降低了成本,取得了最佳的制水效益;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与原水供应单位资金核算的依据,避免了与原水单位因水量不准确造成的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通过供、需双方数据的比较还可以及时发现管道途中漏损,节约能源。论文写作,流量计。。
洋河水是我公司的重要原水来源,供需双方都拥有各自的计量系统,由于检定方式不统一导致计量数据对不上,所以经常就原水结算问题与我们产生纠纷。自从采用新的流量计检定方法以来,我们遵循平等加诚信的检定原则,实行任何一方产生流量数据疑问就共同检定结算流量计的方式,制订了相应制度,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水计量不准这一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使供求双方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关系,加强了与原水供应单位的协作。
三、适用范围及推广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的这两种大口径流量计在线检定方法非常适合供水企业的原、供水和贸易结算水量的计量检定工作。它具有适用范围广、精确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能够满足各种测量环境的要求。精确的检定结果可以为供水企业的领导决策提供原、供水量的综合分析,为优化生产调度提供决策依据。对外,能够避免由于营业结算所引起的贸易纠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