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16:24: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德育的基本功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只会理论而没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教学任务的,因此在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职后教育就必不可少。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可以提高在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效果和效率。而基于能力本位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突出了课程对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能切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然而当前的课程体系存在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的方面的不足,限制了在职教师的职后能力培训,所以该课程的改革十分必要。
二、基于能力本位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探讨
(一)课堂教学方面的改革
1.授课模式的转变:实施任务型教学,更多地让在职教师参与课堂。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轻的课程,是为了培养在职教师的教育技能。而在职后教育的授课模式中,以培训老师的讲解为主,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培训老师的,在职教师参与互动的机会很少,这样既会降低学员对课程的热情和兴趣,也会使得课堂效率大打折扣。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职后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在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不是填鸭式的讲课,应以在职教师的能力本位为核心,培训老师只是靠单纯的幻灯片演示,或按照书本照本宣科的讲解,而没有去培养他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和能力本位的培养是冲突的。所以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讲课时,培训老师要减少自己的讲课时间,对课堂内容只需做简单的引导,然后针对每一堂课的中心内容,布置课堂小任务,让在职教师运用培训老师在课堂上所引导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现学现用,而不是被动地去听课,可以让听课者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样才能更深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树立起在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现代技术的理念,切实做到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上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改革。2.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着不同的学科门类,包括数理化、语文、外语、历史地理等等门类,不同的门类其学科特点差别较大,而当前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只是一个笼统的体系,没有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展开,不同学科所采用的教育信息技术也有差异,如果只是统一的教学,采取统一模一样的教学课程内容,则会缺乏针对性,在职教师就很难将教育技术与自己的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不能够灵活的运用和创新,不利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例如外语类的课程,大部分内容是语音信息交流,所以在信息技术方面,使用音频技术较多,与之对应,对外语类专业的讲课内容就应该以音频技术为主,适合专业的教学实际。只有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培养出来的教师才能扎实掌握的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上灵活自如的运用自己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育技术的实用性,在实践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在当前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课件作品展示、书面论文已经试卷答题等是较常见的考核方式,这其中课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比试卷考试更有能动性,但是与其他两种方式并无本质区别,都带有应试教育的色彩,同时也不能很好地衡量在职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实际水平,这样一来,会使学生误以为考了高的分数就是目标。与提高在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目标相违背,与能力本位这条主线严重偏离。因此,在对在职教师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评价时,要抛开分数的指标,不“纸上谈兵”,而是让在职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学习完成之后,选择实践的考核方式,到中小学进行实战演练,通过已经掌握的教育技术对中小在职教师授课,而在职教师对课程的运用水平,则通过中小在职教师及任课老师两方面的评价作为参考标准,需要强调的是在评价中不采用分数来衡量,而是列出讲课者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优缺点,这样的教学实践反馈,更能体现在职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素养,也能检验其所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可谓一举多得。能力本位最突出的就是要求教师不仅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灵活的实践能力也是重要的指标,因此不能通过单一的试卷分数来评价。教师能力的培养,最终要到基础教育的实践中去检验,以在职教师的课堂教学反馈为主要依据。而目前在教师队伍中能力不强、水平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Redis;Key-Value;微博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5-0061-03
Abstract:Microblog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information-real-time performance and concurrency. Traditional relational database does not meet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Key-Value model memory database Red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microblog system with fast access to the data needed.
Key words:Redis; Key-Value; Microblog
1 概述
微博系统类似于一个群聊的庞大聊天室,每时每刻都会有大量的消息产生,而且产生的消息会反馈给需要的用户,这样就要求数据的读写非常快。关系型数据库在数据量超过一定规模时,由于自身逻辑相对复杂,在信息检索上无法满足用户的体验。
Redis数据库本身的数据就放在内存中,而且有合适的数据结构。Twitter、新浪微博都是目前最大的Redis用户。
2 Redis介绍
Redis是一个速度非常快的非关系型数据库。Redis可以存储键(Key)与5种不同类型的值(Value)之间的映射,可以将存储在内存中的键值对持久化到硬盘。Redis还可以使用复制特性来扩展读性能,使用客户端分片来扩展写性能。
其重要特性如下:
① 持久化:Redis定期把数据异步flush到硬盘进行保存。服务器重启,数据不会丢失。
② 主从复制:主要用1台服务器进行数据备份与恢复。
③ Vitual Memory功能:物理内存毕竟是有限的,这技术主要是把很少用的Value保存到硬盘,而Key保留在内存做检索,提高访问性能。
④ 多种数据结构支持:Redis的Key是string类型,Value的类型有:string、set、list、zset(sorted set)、hash。针对每种数据类型,还提供相应的操作命令,比如list类型有LPOP、LPUSH、RPOP、RPUSH等操作,set类型SDIFF(差运算)、SINTER(交运算)、SUNION(并运算)等操作①。
3 PHP和Redis构建微博系统基本功能
利用PHP的Redis扩展,在PHP中实现微博系统新用户的创建、消息、关注与粉丝设计、消息推送等基本功能。PHP版本为5.5.12,Redis版本为3.0.501。
3.1 用户信息表示
Redis hash是一个string类型的field和value的映射表.一个key可对应多个field,一个field对应一个value。将一个对象存储为hash类型,较于每个字段都存储成string类型更能节省内存。新建一个hash对象时开始是用zipmap(又称为small hash)来存储的。这个zipmap其实并不是hash table,但是zipmap相比正常的hash实现可以节省不少hash本身需要的一些元数据存储开销。尽管zipmap的添加,删除,查找都是O(n),但是由于一般对象的field数量都不太多。所以使用zipmap也是很快的,也就是说添加删除平均还是O(1)。如果field或者value的大小超出一定限制后,Redis会在内部自动将zipmap替换成正常的hash实现.。
这里我们在数据库中表示用户信息和的消息都用Redis的hash结构。用户信息如表1。
创建新用户时,我们用到一个user:id:的计数器,实际就是Redis的一个Key,初始一个值,然后每次添加到user:uid的hash后值要自增1。用用户信息中login和id两个filed的值构造另一个hash表users:,用来建立login和id之间的映射。关键代码如下:
if($redis->hget("users:",$login)){echo "{$login}已经存在,重新输入";}
else{$uidarray=$redis->multi()->incr("user:id:")->exec();
$uid=$uidarray[0];
$userinfo=array(
"login"=>$login,
"id"=>$uid,
"name"=>$name,
"following"=>0,
"fans"=>0,
"posts"=>0,
"signup"=>time());
$redis->multi()->hset("users:",$login,$uid)
->hmset("user:{$uid}",$userinfo)->exec();}
3.2 的消息表示
用户的消息也用hash表示,结构如表2。
消息时候,也用到一个计数器message:mid:,其值传给消息中的mid,然后自增1,保证每个消息都有不同的mid。消息时,不仅要添加message:mid一个新的值,还要修改user:uid中的posts域的值。关键代码如下:
$midarray=$redis->multi()->incr("message:mid:")->exec();
$mid=$midarray[0];
$messageinfo=array(
"content"=>$content,
"time"=>time(),
"mid"=>$mid,
"uid"=>$uid,
"login"=>$login);
$redis->multi()->hmset("message:{$mid}",$messageinfo)
->hincrby("user:{$uid}","posts",1)->exec();
3.3 用户主页时间线和个人时间线
Redis提供zset这种有序集合数据结构。通过zadd命令添加的成员,按照score的值排序,默认score的值递增。在微博系统中利用该数据结构的特点,可以很方便的取出最新的消息。
用户主页时间是指,当用户登录后,能看到用户以及用户关注的人所的消息列表,这个列表以消息的时间排序。在Redis中用户主页时间线结构如表3。
用户个人时间线仅仅只有用户个人的消息列表,也是以时间排序。用户个人时间线profile:uid结构如下表4。
3.4 关注者列表和粉丝列表
微博系统就是要让用户之间分享各自的构想、想法。当A用户开始关注或取消关注B用户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更新A用户的关注列表following:A和A用户的个人信息中关注数量following的值,还要更新B用户的粉丝列表fans:B和B用户的个人信息中粉丝数量fans的值。最后把B用户的消息,profile:B中的消息,更新到A用户的主页时间线home:A。两个列表都用Redis的zset有序集合结构表示。表5为关注者列表结构,表6位粉丝列表结构。
开始关注操作关键代码如下:
define("HOME_TIMELINE_SIZE",1000);
$fkey1="following:{$uid}";
$fkey2="fans:{$other_id}";
$have=$redis->zscore($fkey1,$other_id);
if($have==true){ echo "{$uid}已经关注{$other_id}";}
else{$time=time();
$values=$redis->multi()->zadd($fkey1,$other_id,$time)
->zadd($fkey2,$uid,$time)
->zrevrange("profile:{$other_id}",0,HOME_TIMELINE_SIZE-1,true)
->exec();
$redis->multi()->hincrby("user:{$uid}","following",$values[0])
->hincrby("user:{$other_id}","fans",$values[1])->exec();
if($values[2]){//获取$other_id的消息不为空
foreach($values[2] as $key=>$value)
{ $redis->multi()->zadd("home:{$uid}",$value,$key)->exec();}}}
取消操作关键代码如下:
define("HOME_TIMELINE_SIZE",1000);
$fkey1="following:{$uid}";
$fkey2="fans:{$other_id}";
$have=$redis->zrangebyscore($fkey1,$other_id,$other_id,array(true,1));
if($have==false){echo "{$uid}没有关注{$other_id}";}
else{$values=$redis->multi()->zrem($fkey1,$other_id)
->zrem($fkey2,$uid)
->zrevrange("profile:{$other_id}",0,HOME_TIMELINE_SIZE-1,true)
->exec();
$redis->multi()->hincrby("user:{$uid}","following",-$values[0])
->hincrby("user:{$other_id}","fans",-$values[1])->exec();
if($values[2]){//获取$other_id的消息不为空
foreach($values[2] as $key=>$value)
{$redis->multi()->zrem("home:{$uid}",$key)->exec();}}}
3.5 消息推送
在3.2节里面说明的是消息后,除了进行消息信息添加以外,用户个人信息中消息数量posts值得自增。我们还应该接着把的消息告诉给个人时间线和主页时间线,也就是在profile:uid(uid为消息的用户id)中添加消息编号mid和时间戳time,并且在home:uid(uid为消息的用户id)中也添加消息编号和时间戳time,这个时间戳应该是消息的时候服务器的时间戳。然后还要在粉丝的主页时间线home:uid(消息用户的粉丝id)中添加同样的数据。由于微博系统中有的用户粉丝数量非常大,如果同步更新可能会导致用户长时间等待。所以,在更新的时候,可以先更新fans:uid(uid为消息的用户id)集合中前面1000个关注者,对每个关注者的home:uid进行更新。关键代码如下:
$redis->multi()->zadd("profile:{$uid}",$time,$mid)
->zadd("home:{$uid}",$time,$mid)->exec();
$fans=$redis->zrevrange("fans:{$uid}",0,1000,true);
foreach($fans as $key=>$value)
{ $redis->zadd("home:{$value}",$time,$mid);}
如果存在超过1000个用户的情况,可以设计一个延迟功能来进行转发,避免消息的用户长时间等待。
4 总结和展望
Redis本身提供了很多的数据结构,灵活应用可以构造适合微博系统的数据库。这里我们搭建了php+redis环境,做一个简单的微博系统,实现基本功能。要开发像Twitter、sina微博等系统,还要考虑更复杂的数据构造实现更多的功能,以及如何扩展服务器来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唐诚.Redis数据库在微博系统中的实践[J].厦门城市学院学报,2012,14(3):55-59.
关键词:课堂魔方;基本功能;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4-0063-02
一、课堂魔方的基本功能
课堂魔方是世界大学城空间开发的一个教学应用功能模块,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其登记号为:2011SR066243。
课堂魔方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收藏和分类整理在世界大学城空间已发表的文章博客、视频等资料,用于课堂教学与学习而形成的单个或系统、系列的教学与学习资料。因此,课堂魔方既是教师的多媒体备课、上课系统,也是多媒体课程笔记系统。教师不但可以利用自身上传的资源,也可以任意组合世界大学城的所有资源,而课件的制作只需组合教师的课件元素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笔记,简单方便,同时可以在教师的课堂魔方上进行师生交流、答疑解惑和课程作业的完成,师生资源收集、加工、组合简单便捷,可以在一个视窗下同时展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Flash、PDF等。功能强大独创r的课堂魔方系统,使教师的上课、备课、课件制作简单方便,随心所欲,使学生的学习、笔记、交流简单快捷,无处不在。
在实际应用中,课堂魔方不仅可用于教师汇集课程资源、制作课件,成为教师的备课、上课与学习的系统,而且可作为教师的资源建设与管理的系统、教师的课题研究管理系统,也可作为机构日常工作或专项或重点工作的组织管理系统。
二、课堂魔方的创新应用
课堂魔方可创新应用于很多方面。世界大学城每一个空间都可以建立课堂魔方,除了个人空间,还有机构建立的空间,那么机构也可以应用空间或收集资源的功能建立“工作管理”类课堂魔方,或称之为管理魔方,应用于日常或专项或重点工作的各种管理。
具体来说,课堂魔方可用于制作专题讲座课程,汇集名师课程,开展集体教研;可用于汇集课题资料,进行课题研究与管理;可用于重点或专项工作管理,也可用于日常工作管理。以下笔者将重点说明一下,如何把课堂魔方变为一个日常的工作管理系统,其建立“工作管理”魔方的规范与操作办法如下:
1.建立工作管理魔方的目标
(1)通过建立工作管理魔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下属单位与员工)之间,通过空间直接、收藏或查阅下属员工的相关信息,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真正实现无纸化、数字化、智慧型工作管理,真正起到加强过程化管理的目的。
(2)通过工作管理魔方,上级部门直接从下属单位和员工的空间中了解下级部门或员工完成工作的情况,各位员工的工作总结与汇报、周工作跟踪表,只要一次性上传,上级部门和单位领导都能看到,并收藏在机构的工作管理魔方中。并归类整理,形成或完善部门总的工作总结或计划方案,或者对下属单位或员工实行考核,把材料考核与实际情况核实相结合。
(3)实行规范化工作流程科学管理,避免人浮于事、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现象。
2.具体办法
(1)上级部门将下属单位或员工要完成的工作,如年度、每季、每月或每周要完成的工作计划、方案、汇报、总结或周工作跟踪汇报等,在部门空间的左侧栏目中设置“工作管理”栏目,并固定在相应位置,然后在“工作管理”栏目下设置与下属或员工工作汇报相对应的二级栏目,如年度战略、核心、重要工作,年度工作规划或计划方案, 季工作要点, 月工作执行计划, 周工作跟踪表,学习与思考体会文章,创新思维与建议,调研文章,年终总结, 年终总结及下一年工作设想……
(2)下属单位或员工在自己的空间设置与上级部门相同的左侧栏目,并按照上级部门及所属单位要求和规定的时间,在自己空间的栏目中发表自己要上交的文章,权限设置为“指定好友可见”。
(3)上级部门和下属单位都要建立所属单位和员工的空间联系表,方便去查阅彼此的空间。
(4)上级部门与下属或员工相互设置为好友,上级部门能够阅读下属单位或员工所规定要发表的相应文章或资料。
(5)上级部门在自己的管理空间里建一个“工作管理”魔方。即在课堂魔方中创建名为“工作管理”的课程,在此课程下添加与“我的空间管理”左侧“工作管理”栏目中的二级栏目名称完全一样的课程目录。
(6)上级部门或单位在规定时间里去查看下属单位或员工在空间“工作管理”栏目中应发表的有关工作的各类文章、资料,点击打开并收藏在上级部门或单位的“工作管理”魔方中,或者在空间文章、视频等资源的选项中增加一个“到课堂魔方”选项。这样上级机构就可以通过在课堂魔方查看或去空间查看两种方式,比较全面地了解到下属或员工的工作情况,根据完成工作情况提出表扬、批评,或督促下属、员工完成应完成的工作。
(7)上级部门和所属单位在了解下属或员工的工作情况后,可及时在下属员工的工作汇报文章资料下方留言或写私信进行指导,提出表扬或批评,也可在课堂魔方中发表系统批示或指导意见,引导下属或员工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工作魔方把工作过程管理做得更扎实,更得心应手。
3.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
(1)部门负责人的工作汇报材料撰写问题。重要工作如年度战略、核心、重要工作或工作规划方案或年终总结,以及领导特别指定的即刻撰写的单位或部门的材料。又可撰写相应的个人材料,一般性工作汇报,如周工作跟踪表或月工作执行计划,部门或单位负责人可只写部门或单位的材料,或在单位材料别标注自己所做的具体工作,或者在单位材料中单列自己所做的具体工作,而不必写与单位内容基本相同或绝大部分相同的两份材料。
(2)下属单位或员工将自己的工作汇报类文章只须发表在自己的空间就可以了,除特殊情况,避免同时向几个部门多层领导同时发送一个相同的材料。因为课堂魔方后是公开的,大家都可以看到(包括有关权限设定的情况,被授权的人可以查看)。部门或所属单位负责人要了解或汇总情况,可直接到相应的空间中去查阅。并根据查阅和汇总的情况,形成部门或单位自己的汇总材料。
(3)材料存档问题。“工作管理”魔方方便各层领导实行高效的工作过程的管理。但对于重要的应当存档的材料,既要以另外单独的电子文档存档,还要有相关的纸质或其它材料的档案,这可以根据领导和实际工作的要求去做。
(4)在课堂魔方中,收藏的文件如果在文件发表的空间中做了修改,则课堂魔方中收藏的这个文件也随之修改,这是课堂魔方的一个强大功能。与此相关的情况是,如果收藏在课堂魔方中的源文件是自己空间中发表的,则可在自己空间中做文章的修改,如果收藏的源文件是别人空间中发表的,则只能在这个文件发表的空间中来修改。课堂魔方中文件与原空间文章修改同步是一个强大的功能,但不适宜作为历史材料存档。因此,在工作管理魔方中,如果源文件修改,最好先复制源文件,然后修改再重新发表,工作管理魔方中再重新收藏,这样可反映历史的真实过程。当然,也可不复制源文件在文件发表的空间的源文件上直接修改,可根据实际需要或有关规定去操作。当然,要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作进一步技术改进,在课堂魔方收藏整理资源时,可设置对文章锁定或备份功能,让源文件与修改后的文件同时保存,以保留历史生成的源文档。
“经济法”这一概念早在18世纪就已经在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首先提出,而其真正兴起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于民商法等传统部门法,经济法是一项新兴的法律部门,具有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独特功能。本文着眼于西方经济法起源的历史背景及其内在要素,试图通过对其起源地详细分析,得到经济法的基本功能,进而揭示出西方经济法起源与其基本功能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1.1市场失灵是经济法产生的内在动因
市场经济高效运行的核心条件之一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正是主张自由竞争的古典经济学家的代表人物。斯密的《国富论》一书的重点之一便是自由市场,自由市场表面看似混乱而毫无拘束,实际上却是由一双被称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所指引,将会引导市场生产出正确的产品数量和种类。斯密认为,只要能保证市场充分自由竞争,国家行政机构的权利对经济的干预就没那么重要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模式并不存在,事实上,市场失灵似乎才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常态。如1873年后,相继五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加速了中小企业的破产,加剧了企业的兼并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主要行业无可避免的被一家或者几家超级企业控制,卡特尔、托拉斯等垄断组织出现了。这说明垄断、外部经济效应、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的供应不足等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都在证明市场自发调节机制存在着客观缺陷。
此外,市场调节机制的缺陷还表现在对经济总量无力调节,忽视长期利益和社会总体利益,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特点。这一切要求必须借助另一种外在力量去弥补缺陷,而国家干预正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必要手段,正如弗里德曼所说,“自由竞争的存在并不排除对政府的需要,相反的,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这些规则执行的裁定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失灵构成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内在需求,而经济法的产生就是为了确保国家干预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因此,可以说,市场失灵是经济法产生的内在动因。
1.2政府失灵是经济法产生的客观需求
由上文论述可知,市场自发调节机制的内在缺陷要求国家干预经济,而国家干预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问题又构成了经济法的重要内涵。事实上,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其专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藉此,凯恩斯提出要建立一个以国家干预为中心的医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解决就业问题的理论体系。在面对1929一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凯恩斯主张要依靠国家的干预来刺激有效需求,保证整个社会充分就业状况的实现。战后,英国政府发表的《就业白皮书》(1945年)和美国的“就业法案”(1946年通过)都反映了凯恩斯所倡导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至于上台伊始即遭遇自1929 年以来最严重经济危机的奥巴马政府,更是采取了和平时期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经济干预政策,以至于美国保守政治人物惊呼: 奥巴马要把这个国家推向社会主义!由此也引发了关于政府经济社会职能限度的争论。
国家干预的实现要借助于国家权力机制的运行,而国家权力本身也存在着天然缺陷。例如政府的权利寻租行为、谋私行为以及由于对政府过于依赖而产生的权力膨胀。20世纪70 年代的经济滞胀和经济危机很好的验证了政府的过度干预的严重后果。由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法律体系来监督约束政府的干预行为,厘定政府干预的范围和方式。一方面保证国家干预职能的落实,另一方面也制约国家干预职能的过度行使。正如李昌麟教授认为的那样:“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因此,可以说,政府失灵是经济法产生的客观需求。
2. 经济法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功能
经济法作为规范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工具和重要制度载体,应当从单纯地关注市场失灵,转向将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均作为自己的调整目标,以保证国家权力作用于市场的及时与适宜。事实上,各国经济立法逐渐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功能,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国家干预。那么由上述对经济法起源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经济法本质内涵,一是经济法为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平衡之法;二是经济法为政府干预和干预政府并举之法;三是经济法-社会本位之法。
基于对经济起源以及其本质内涵的认识,可知经济法具备调节市场主体行为的基本功能、对市场环境进行规制的基本功能、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功能以及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而这四项基本功能也构成了经济法的主体内容。综观现代经济法的内容结构可知,经济法包括了公司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国有企业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银行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房地产法律制度、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优抚安置法律制度等。 其中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国有企业法以及外商投资企业法等凸显了经济法对市场调节机制的修正,是调整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法律规范。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证券法、房地产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凸显了经济法对市场环境与秩序的维护和保障,也是调整市场经济主体行为一系列法律规范,这些法律规范的内容体现出了经济法是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平衡之法的内涵。税收法律制度、银行法律制度的等则凸显了经济法的宏观调控功能,是调整政府干预行为的法律规范,体现了经济法是政府干预和敢于政府的并举之法的内涵社会保险法、有福安置法、劳动保护法等则凸显了经济法对社会福利事业的关注,凸显了其服务于社会,追求社会公平与效益的立法宗旨,从而也体现了经济法是社会本位之法的内涵。
3. 经济法的起源与其基本功能之间的内在逻辑分析
上文对经济法基本内容、基本功能、本质内涵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归结。那么正如本文所提出的经济法的起源与其基本功能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怎样的呢。
事实上通过本文第一、二段的论述,我们就可以得到相关结论,应该说,经济法的起源同时也构筑了经济法的本质内涵、调整范围、主要内容和基本功能。他们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逻辑纽带。具体的内在逻辑为市场失灵要求国家干预,国家干预的制度载体是经济法,国家干预的缺陷产生政府失灵,政府失灵需要经济法的规范和约束。故,简言之,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常态存在必然催生经济法,经济法是建立在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之上的国家干预的法律依据。那么,经济法又必须具备哪些基本功能和内容才能与其起源的诉求相匹配呢?这也是本文要揭示的内在逻辑。其所具备调节市场主体行为的基本功能、对市场环境进行规制的基本功能、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功能以及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恰恰与经济法的起源和本质内涵遥相呼应。
演讲嘉宾:乐搏资本创始人 杨宁
拥有情感与思考能力的机器人究竟何时诞生?人工智能时代到底离人类还有多远?智能时代如何投出下一代BAT级别的大公司?
在充满无穷想象力的智能产业,乐搏资本创始人杨宁投了40家智能硬件及人工智能项目,投资总量仅次于雷军。他预言,人类将进入智能产品全面分布与升级的时代,机器人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10年之内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包括虚拟的如微软小冰、苹果的sir,以及实体的不同造型和针对不同应用环境的空中机器人、地面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极端气候下的机器人等。有的不会动,像植物;有的会动,像动物。会有1%的人形机器人;空中机器人的数量超过地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数量超过工业机器人;未来机器人会像今天的手机一样便宜。
他还认同《奇点临近》作者,美国未来学家雷蒙德・库兹韦尔的预言――2045年人工智能时代彻底来临。
如此有潜力的机器人产业,怎样把握投资机遇?杨宁结合互联网发展史和当下的投资环境,发表了他的投资观点。
智能时代的进化论
智能时代是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发展来到人类面前的。1946年人类有了第一台计算机,而后“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的理论开创了硬件和程序分开的现代计算机架构;1950年,图灵《机器能思考吗》,成为“人工智能之父”;1960年代IBM大型计算机诞生;接着,王安让计算机进入小型机时代,推动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1983年,互联网诞生,IBM、思科、雅虎……这些伟大公司将人类推到“连接时代”。
1999年,杨宁和陈一舟、周云帆创办著名的校友录ChinaRen(已关闭)时,大多数人认为互联网是泡沫。而今已拓展到移动端的互联网,结合基于网络的各种智能产品,正发挥出曾经难以想象的连接作用。
iPhone手机横空出世之前,人们绝没料到对智能手机产生依赖;电视依然存在,但传播内容的载体已经转移为电脑和平板电脑、手机为主;互联网初兴时很多人抗拒它,而今天连很多老人都在用微信;今天人们被人们视为主流的智能手机,未来也会面临被边缘化的结局。杨宁表示,智能时代和机器人也一样会经历相似的进化过程。
电影《星球大战》里有一句话说:抵抗是无效的。发达社会的特征之一,是农业人口和工业人口数量很低,而机器作业程度高。从智能到超级智能,这是时代前进的必然路线。
智能时代什么值钱?“本地算法越复杂,价值越高。所以我不投智能灯泡、智能插线板、充电宝。”杨宁认为,在物理世界中,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才是体现智能产品价值的关键,这也是他倾心于机器人项目投资的原因之一。那么怎么辨别机器人的品质?
杨宁给出的答案是:第一,复杂环境下的动态解析处理能力,是体现机器人价值的根本。第二,要看学习能力、人机交互的容易程度和频度,看是否对信息的处理足够及时和准确,回应是否有效。第三,要基于完全安全的策略,要有高度灵活性和极其强大的稳定性,特别是仿生类“动物性”机器人。
智能时代的投资论
经济寒冬里,99.9%的创业者都会面临失败危机,要做好回到原点或再次就业的心理准备。
通常来说,每个创业者都满怀改变世界的激情,认为自己正在做伟大的事,即使成了炮灰也都不认为自己是炮灰。历史就是在无数人的失败和成功的道路上前进的,机器人产业,必将产生比互联网产业更多的巨头。
目前,BAT、小米、360等互联网大佬都在做大量的智能硬件布局。
但杨宁认为,连接、入口和大数据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互联网公司的成功,但这也是它们在智能时代最大的障碍。所有的资本都在谈“要投智能领域的入口”,事实上,当我们身边被智能设备围绕,信息交互都通过智能产品,起点相同时谈“入口”已经没有意义了。智能时代的主体思想跟互联网时代有根本性的区别,就是运算力的本地化,即智能化全面普及。
在智能领域,杨宁的投资原则是投赛道,投一个领域的不同公司。第一必须要有绝活,能在某一方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第二投资通用平台。他认为通用平台会超过专属平台,以安卓系统为例,虽然效率低,但有最大市场占有率的开放基础,因此能吸引巨量优质应用以安卓为平台做开发。杨宁投资的机器人项目使用的都是安卓系统,因为“最差的技术,会成为最普及的技术”。而未来的一切领域,会因为机器人的普及而出现新的规则与法律。
关键词:社会资本;法治;秩序
一、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
最早提出“社会资本”概念的是学者莱达・汉尼芬,虽然汉尼芬并没有对社会资本的内涵予以清晰的界定,但汉尼芬已经注意到了蕴含在人与人互动关系中的善意、友谊、同情心等社会资本对教育以及社群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对这种处于社会连接纽带中的非物质性资源给予极大的重视。
1980年,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在《社会科学随笔》一文中,从社会学的角度使用“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其后,布迪厄又在《社会资本的形式》中对社会资本的概念予以明确的界定。“最初,在布迪厄那里,社会资本只是一种比喻用法,与其他多种多样的‘资本’形式没有两样”,①但是,随着布迪厄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得以初步确立。布迪厄的研究是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社会资本对个人社会地位的影响,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与群体资格和社会网络相联系的一种资源或权力,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依附于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而存在的,社会资本能够为个人获得声望并影响个人的社会地位。
美国学者詹姆斯・科尔曼在布迪厄的研究基础上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扩展性的研究,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特征、社会资本的社会结构特性和公共产品性质以及社会资本的产生与消亡等,从而将社会资本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一旦产生,就会使社会结构群体内的全体成员都能受益,通过对社会资本的合理使用,不仅能够实现个人目标,而且能够促进集体行动目标的实现。科尔曼通过《社会资本在创造人力资本中的作用》一文,阐释了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关系,认为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资源,对于教育文凭的获得至关重要。关于社会资本的产生,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某些活动的副产品,其产生是非故意的过程。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将社会资本置于社会结构层面进行研究,从而为社会资本理论从微观研究过渡到宏观研究提供了理论准备。
美国学者罗伯特.D.帕特南在布迪厄和科尔曼的研究基础上,将社会资本的概念扩展到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等宏观领域。帕特南在《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一书中,以新制度主义为切入点,通过对意大利南北制度绩效的差异来分析社会资本对政府制度绩效的影响,并将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确定为信任、规范和网络和公民精神,认为社会资本是解决集体行动困境和使民主运转起来的关键因素。帕特南的这种宏观角度的研究使社会资本理论进入到了政治学的研究视野,为后来的政治学者以其为分析框架研究民主政治以及公民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1999年,Routledge出版公司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同时出版了一本由简・W・范戴斯、马科・马拉菲、肯尼斯・纽顿以及保罗・F.怀特利等合编的政治学论文集,书名为《社会资本与欧洲民主》,②对社会资本与公民社会以及民主政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其后,社会资本理论在政治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从布迪厄系统提出社会资本概念后,历经科尔曼、帕特南等学者的研究,社会资本引起学界的广泛研究兴趣,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学者们以极大的热情进行的大量研究,使社会资本理论逐渐成为各个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范式,甚至成为决策圈解决现实困境的新思路。此后的学者如福山(Fukuyama)、奈克(Knack)、伯特(Burt)、武考克(Woolcock)、林南(Lin)等的研究使社会资本理论更加丰富。
二、社会资本的秩序衍生机制
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是组织网络、互惠规范、信任合作和公共精神,这些核心要素对于秩序的衍生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组织网络是秩序衍生的土壤
社会是一个由各个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系统内部的功能协调直接决定了社会的和谐程度。从理性选择理论来说,经济人在其行动中,都是以利益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来决定其行为选择,但理性选择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却无法解释社会中的利他行为,“社会资本的出现可以被看做是修正或克服主导经济模型缺陷的一系列团体努力中的最近的努力,主导模型无法把非市场因素纳入对个人或团体的政治、经济行为的解释中。”③“社会资本通过把个体从缺乏社会良心和社会责任感的、自利的和自我中心主义的算计者,转变成具有共同利益的、对社会关系具有共同假设和共同利益感的共同体的一员而构成了将社会捆绑在一起的粘合剂。”④
人类是一种群体性的存在,在任何时代,社会成员只有生活在家庭或其他团体之中,才能获得必要的情感满足或物资支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现实来看,既包括垂直结构的组织网络,也包括水平结构的组织网络,垂直网络的社会资本体现的是一种纵向的互惠与合作关系,组织成员之间存在等级与依赖关系,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组织网络具有很强的封闭性,成员之间具有很强的同质性,而且信任半径比较狭小;而水平结构的组织网络的社会资本体现的则是一种横向的互惠与合作关系,起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这样的组织网络一般都是开放的,其异质性比较强,不同的组织网络之间的成员身份具有交叉性,其信任半径比较大。社会组织网络的性质不同决定了社会资本的形式不同,并由此决定了秩序的类型不同,垂直结构的社会资本由于具有很强的等级性,其秩序往往也是以权力的强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而水平结构的社会资本所支撑的秩序往往是体现自由、平等与人权等价值意蕴的法治秩序。
当今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转型国家,都处于“陌生人”社会,那么,人与人之前的联系更多的是水平结构的组织网络,即公民社团,“网络的定义就是,共同拥有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群体。网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为信息进入组织并在组织内流通提供了其他可供选择的‘渠道’”,⑤在这种网络结构中,不仅能够促进公民之间的团结,而且能够推动国家与社会的良好互动,所以说,在治理时代,以公民社团为主体的组织网络是秩序衍生的重要土壤。
(二)互惠规范是秩序生成的依据
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理论是采取集体主义的分析方法,研究社会网络、资源如何嵌入到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系统之中,但“秩序均衡与否,并不单纯是个经济学问题,而是有经济学价值的社会问题。”⑥尤其是法治秩序的建构,必须体现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均衡,社会资本理论是借助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和博弈论原理来解释法学问题,其视角具有鲜明的独特性。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个体除了具有“经济人”的属性外,同时也就具有了“社会人”的属性,而“社会人”所具有的道德性就在重复博弈的社会关系当中体现出来,社会资本具有“义务赊账单”的属性,网络中的成员拥有某些共同的规范和价值观,并且通过共同的规范、价值观和经济纽带连接在一起,网络成员之间的交往与市场交换不同,他们更倾向于进行互惠交换,成员之间的利他行为并不希望立即获得回报,因此与市场上陌生人之间的精细的成本收益核算有别。“社会资本的道德化就是将彼此原本偶然的、零碎的交换关系置换进道德关系之中,让原本没有联系、没有意义的关系以及那些裸的利益关系,通过关怀、感激、报答等方式变得含情脉脉,即以道德逻辑对网络中的成员加以整合,”⑦在道德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形成信任,也就是说,社会资本是在共同的互惠规范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而这些互惠规范则是共同体成员之间通过长期的重复博弈而逐渐形成的,那么,这些互惠规范作为作为网络成员信任与合作的依据,促进了自生自发秩序的生成。
(三)信任合作是社会关系的粘合剂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经典模型,在这个模型当中,由于二人无法进行信息交流,并且无法得知对方的行为选择,因此,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出发,由于相互之间的不信任,二者均会选择“坦白”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说,囚徒困境模型揭示了在缺乏信息交流的一次博弈中,会出现个人之间信任的缺失,并导致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背离,更是说明了个人的“私恶”不能够自动实现“公益”。
信任是社会资本理论的核心内容,“复杂社会网络由若干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智能性社会主体构成,并通过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凸显社会系统的整体性结构特征”,⑧在现代高度流动的社会中,异质群体之间的合作必须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否则必然陷入“囚徒困境”。社会资本理论将“经济人”放入网络结构中进行思考,理性“经济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生活在社会网络当中,从经济学来看,理性“经济人”为了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利益,在一次性博弈中因信任的缺失很可能会陷入“囚徒困境”,但由于社会网络中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选择并非是一次性博弈,而是重复博弈,那么,在重复博弈过程中,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任何一方都会为了避免惩罚而选择互利的行动,因此,双方就会建立彼此的信任,信任是道德共识形成的前提,而一个社会的形成需要强大的道德基础作为支撑,没有信任就不会有合作和共同的价值观,从而促进了合作的实现,这种合作会增强集体行动能力,增强社会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进而推动体现自由、平等等法治精神的秩序的生成。
三、社会资本的法治功能
在当今时代,社会资本是存在于网络中的一种资源,对于法律秩序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支撑功能。
(一)为法律制度提供伦理道德支撑
制定完善的法律规则并进行实施是各个国家进行法治建设的必然举措,但并非法律制度的完善就意味着法治秩序的自动生成,法律的有效运行需要基本的伦理道德作为支撑。在当今时代,虽然正式的法律制度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没有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作为支撑,正式法律制度的运行必然面临更多的阻力。社会资本中所蕴含的社会规范是社会公众在长期的重复博弈中形成并体现基本的伦理道德的非正式规范,而社会资本中的信任与合作则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的非物质性资源,“新时代的伦理道德,无疑要扎根于个体化、理性化、自主化、多元化的‘陌生人’的社会生活之中,扎根于人们互动交往的行动和关系领域,因而也就扎根于社会资本中的网络、信任、规范、互惠、合作关系之中”,⑨那么,法律制度必须根植于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才能被广泛接受并内化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准则,如果社会资本存量丰富,那么,人们之间就更容易达成信任与合作,这种信任与合作,一方面使社会关系通过非法律规范即可以获得调整,从而减少了法律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即使一些社会关系需要法律规范进行调整,但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对社会公众的约束使其愿意在法律的框架内解决矛盾和冲突,这也会减少法律运行的阻力。
(二)增强社会整合与自治能力
在治理时代,社会自治能力的增强无疑为法治秩序的生成提供重要的社会根基,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只有具备自我整合与自治的能力,才能够成为治理的主体,如果社会呈现碎片化的样态,社会成员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与合作,那么,社会自治能力就会非常低下,更无法形成集体行动,并最终陷入集体行动困境。首先,社会资本能够增强社会的整合,以实现权利之间的平衡。社会并非铁板一块,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社会主体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利冲突也常常处于冲突状态,而社会资本则能够通过非正式规范、信任与合作调整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权利的横向平衡,从而使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其次,社会资本能够增强社会制约国家的能力。社会单独的个体无法对抗强大的国家,更无法制约国家权力的滥用,而社会资本通过社会凝聚效应,将社会公众整合成强大的社会权力,并以社会权力来对抗国家权力,通过政治参与和纵向的权力分解,防止权力对权利的侵蚀,并保证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再次,社会资本能够增强社会的自治能力,推动有限政府的建立。在国家权力运行界域之外是社会的自治空间,如果社会自治能力不足,那么,则无法承担这一自治使命,为维护秩序,国家权力就必然要涉足这一领域,而社会资本通过培养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合作和公民精神,使社会成员具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那么,社会就可以对国家权力进行分解与分担,从而防止权力的无限扩张并推动有限政府的建立。
(三)推动民主的发展与完善
社会资本理论通过对个体与整体利益的协调,通过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以及关注公民的公共精神在秩序生成中的核心价值,使秩序的生成机制更加具有法治内涵。
良好的民主机制是推动法治秩序生成的重要条件,治理时代倡导多元主体的多元治理,与治理理论相适应的是协商民主的兴起,协商民主是民主发展的新的转向,是对代议制民主的纠偏与完善。民主的实质是要实现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单独依靠国家进行法治建设容易因过度迷信建构理性而导致权力的膨胀,如果过分夸大社会的自生自发秩序则容易出现丛里法则而丧失基本的公平与正义,而社会资本理论则能够通过信任、规范、网络等要素实现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实现建构理性和经验理性的耦合,从而为法治建设寻求最佳的动力机制。“协商民主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因为协商引起反思性,所以,参与民主过程的个体会自觉的改变其想法和偏好”。⑩但如果社会成员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与合作,只是从私利目标出发进行测量选择的话,协商民主就根本无法实现。协商民主所要求的公民所具有的包容、合作的公民精神正是在网络、信任与规范中形成的,是社会资本的基本内核。也就是说,如果社会资本存量丰富,那么,这个社会的公民的信任与合作意识会增强,这对于在民主协商中达成基本的共识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注解:
①周红云:《社会资本: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的比较》,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4期。
②李惠斌:《什么是社会资本》,载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③[美]鲍伯・爱德华、米切尔・W・弗雷:《超越普特南的公民社会与社会资本》,载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65页。
④[英]肯尼思・纽顿:《社会资本与现代欧洲民主》,冯仕政译,载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81页。
⑤[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榜离、王胜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0页。
⑥司汉武:《制度理性与社会秩序》,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81页。
⑦王雨磊:《论社会资本的社会性――布迪厄社会资本理论的再澄清与再阐释》,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⑧范如国:《复杂网络结构范型下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载《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关键词: 报纸;新闻传播;功能
报纸是以刊登各种新闻和评论为主,通常为散页、无需装订、面向大众、以固定周期发行的一种纸质出版物;其内容涉及国内外的时事政治、金融经济、军事技术、文娱体育、文学和艺术等。是新闻传播的为主要基本功能的传媒印刷出版物。
报纸是业内普遍认可的历史最为悠久,使用范围最为广泛,传播最为有效的媒体平台。千百年来,人类的进步与报纸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密不可分。但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经步入电子资讯时代,以广电、网络、电子期刊、手机为首的五大新兴媒体正挑战着报纸传媒老大的地位,因此传统报纸在挑战面前承受着巨大压力。但是报纸在来势汹涌的电子媒体的冲击下并没有溃败,依然是向大众传播新闻的最为有效的媒体之一,而且在与新的媒介竞争、融合、共生中功能上获得了新的生机与发展。但是无论怎样发展,增加融合了多少新功能,对新闻传播的基本功能是不会变的。
1报纸的特点
1)报纸需要读者视觉来进行阅读,阅读过程中还需要思考,可信度大为提升;2)保存性强,便于重要信息查找、收集和存档,目前各市图书馆都对报纸进行存档便于日后查找信息;3)读者有较大选择的空间和自主,目前各类特刊报纸与综合类报纸繁多,报纸内容包含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军事、体育、娱乐、文化、文学和艺术等各个方面,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阅读;4)适合传达深度信息,可反复阅读;5)报纸印制成本低、购买价格低廉,方便购买,便于携带,媒介接近容易;6)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和传递性,传阅率高;;7)版面越来越多,新闻的及时性也逐步加强,内容上愈发丰富,具备大量刊载的条件。通过对报纸自身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报纸具有的功能和优势,因此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和高节奏的社会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我们必须继续做到将报纸传播新闻的基本功能发扬下去,引入新的辅助功能,使报纸可以继续良性的发展下去。
2 报纸的内容
报纸的内容除了可以向大众提供新闻、信息、知识,还可以倡导新的观念、理念,如低碳生活理念等,报纸还可以引发热门话题的议论,发起娱乐和休闲,引导舆论、公共监督等等。由此可见,报纸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新闻传播向大家传递信息,树立典范,惩恶扬善,提倡道德伦理,监控环境质量,引导教育方向,提供合理化意见,确定议程,传播科学知识,丰富娱乐等,报纸的新闻传播具有以下几个主要有告知功能、解释功能、监督功能。这些内容,决定了其他媒介无法完全取代报纸,报纸有着它自身独特的“看点与卖点”,报纸与新兴媒体比较适合深度阅读,继续思考。因此在众多媒体的激烈竞争中仍然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广电、网络信息等快餐资讯更新迅速不具备深度阅读的条件。因此,报纸在激烈的媒体大战中应扬长避短保持优势。
报纸的发行量仍是以普通大众为主的大众报纸,但是面向中上层的高级报纸也逐步稳定下来,可是大众化报纸和高级报纸的发展却互补干扰,各有各的生存空间。前者以数量获利,后者以品质获利,但读者群体的特殊性使其影响舆论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人将翻看报纸作为一种放松,看报纸是一种休闲,读报纸是一种习惯。很多知识分子,如教师、公务员等都有阅读报纸这种习惯,对报纸上获取有较大的资讯也有着依赖与信任。人们的传统观念,许多人喜欢读书看报,报纸成了生活的必须,为报纸传播新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尤其是知识分子和老干部。中国的党报和机关报也丰富了报纸的形式。
3 报纸的编辑、设计
为了在与新兴媒体的竞争中保有竞争力,更好的传播新闻。报纸的版面向着多而大的趋势发展,版式丰富多样。其中,报纸随着版面逐渐扩大、增厚已初步具备“书本化”的功能,报纸版面相对比较灵活,版面大便于读者阅读,文图混排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图文并茂更加美观,也使得新闻更加直观,更加赏心悦目的传播,报纸版面文字常使用横排,也可穿插使用竖排,标题字号大小也变化无穷,字体也花式繁多,再加上底纹、花边、艺术字等装饰手法的运用,也大量吸引读者眼球,大大加深了报纸的可读性、耐读性。
4 报纸在新闻传播上面临的挑战
首先,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激烈的信息爆炸的时代,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在新闻等信息的及时、迅速、直观、动态等方面远优于报纸,报纸在获取新闻经过采访后要编辑排版、印刷等一系列工序才可发行,无法像广电那样现场直播采访,第一时间把新闻传播出去。发行速度也不如网络、手机快捷。其次,现代社会生活快速多变,“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人们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报纸在新闻传播上的地位受到了巨大冲击。但是报纸在新闻传播中可以适当提升其他功能,不要以为的只行使告知功能。加强解释功能,快速新闻媒体由于时间和版面限制往往无法正确深度地解释一些问题;发挥报纸媒介阅读群体多这一特点加强监督功能,通过这些扬长避短的办法可以使报纸新闻传播的功能得到加强使报纸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依然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5 结论
综上所述,报纸新闻传播的基本功能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信息传递,以表面、肤浅、陈述性的告知为基本功能的媒介,在激烈的媒体大战中报纸新闻传播的基本功能已经提升为告知、解释、监督和论述。
参考文献
[1]潘堂林,梅明蕾.拓展新闻报道边界——报纸功能演进的一个基本路向[J].中国记者,2008(10).
[2]许向东,文早.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变化与走势[J].新闻传播,2010(5).
关键词:图形;函数;getpixe;putpixel
中图分类号:TP311.1
C语言具有汇编语言的功能,便于直接控制计算机显示器等系统硬件,又能完成复杂的处理和运算,因而适合于开发图形软件。目前使用的C语言提供了丰富的图形函数,利用这些库函数可以开发出各种实用的图形系统。
在字符界面下的图形软件必须运行在图形模式下,该模式下,屏幕是由像素阵列组成,每个像素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点,左上角的位置为(0,0),X轴坐标值从左到右递增,Y轴坐标值从上到下增加。C语言的图形处理函数包含在库文件graphics.lib中,有关的函数说明和符号常量在头文件graphics.h中定义。C语言的图形函数可以分为七类,分别是图形系统控制函数,绘图及填充函数,屏幕管理函数,图形方式下的文本输出函数,颜色控制函数,错误处理函数,状态查询函数。C语言下实现的基本图形功能包含光标显示函数,图形复制函数,图形移动函数,图形清除函数。
1 初始化图形系统
在C语言下要进入图形系统,就要设置图形工作模式,将图形系统初始化,即将当前位置,调色板,颜色等复位为系统规定的缺省值。为此必须调用库函数initgraph(),它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或自动检测与之相关联的视频适配器,选择相应的驱动程序和设置图形工作模式。该函数的原型为:void far initgraph(int far*graphdriver,int far*graphmode,char far *pathtodriver),其中graphdriver是一个整形指针,用于指定要调入的图形驱动程序,参数graphmode也是一个整形指针,用来说明用户指定的图形显示方式,参数pathtodriver说明驱动程序的路径,下面就是一个图形初始化函数。
void initg(){
int driver,mode;
int back=1;
struct linesettingstype, saveline;
driver=DETECT;
initgraph(&driver, &mode, “\\bgi”);
getlinesettings(&saveline);
setlinestyle(0,1,1);
box(0,0,639,479,15);
setlinestyle(saveline.linestyle,saveline.upattern,saveline.thickness);
setviewport(1,1,6638,478,1);
setbkcolor(back);}
2 光标显示函数
void xhairs(int x, int y)
{ int i;
for(i=x-8;i
putpixel(i, y ,getpixel(i,y) 12)
for(i=y+8;i>=y-8;i--)
putpixel(x, i ,getpixel(x,i) 12)
return;}
getpixel()函数从指定坐标位置取得原屏幕显示像素的颜色与整数12(淡红色)异或,以保证像素的可见性,成为putpixel()函数在同一位置显示像素的指定颜色。
3 图形复制函数
void copy(int startx, int starty, int endx, int endy, int x, int y)
{int i,j;
int start1,start2 ,end1 ,end2;
char c;
start1=startx
end1=startx>endx?startx:endx;
start2=starty
start2=starty>endy?starty:endy;
for(;start1
for(i=start2 ,j=y ;i
{c=getpixel(start1,i,0);
putpixel(x,j,c);
}}
该函数用于将屏幕上指定部分的图形复制到屏幕上的任意指定位置,由函数getpixel点取得指定区域的像素颜色C,作为putpixel的指定颜色在要复制的位置上逐点显示。
4 图形移动函数
void move(int startx, int starty, int endx, int endy, int x, int y)
{int i,j;
int start1,start2,end1 ,end2;
char c;
start1=startx
end1=startx>endx?startx:endx;
start2=starty
end2=starty>endy?starty:endy;
for(;start1
for(i=start2 ,j=y;i
{c=getpixel(start1, i);
putpixel(start1,i,0);
putpixel(x,j,c);
}}
在copy函数中增加清除原图形区域语句,即增加putpixel(start1,i,0)语句,由于指定颜色为背景色(0-黑色),故消去原区域中的图形,完成了移动图形功能。
5 清除图形功能函数
void erase(int startx, int starty,int endx, int endy)
{int i,j;
int start1,start2,end1,end2;
start1=startx
end1=startx>endx?startx:endx;
start2=starty
end2=starty>endy?starty:endy;
for(;start1
for(i=start2,j=endy ;i
{getpixel(start1, i,0);
putpixel(start1, i,0);
}}
将move函数中的putpixel(x,j,c)语句去掉,即可实现指定区域图形的清除功能。
6 结束语
C语言的图形库函数功能强大,如果灵活使用,将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尹彦芝.C语言常用算法与子程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改革;钳工基本技能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导致这一差距的直接原因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没有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在中等职业教育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和推进质量提升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开发,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教育观
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都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级技术技能人才”。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它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相应的教育方式应遵循基于职业属性的教育规律,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是指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课程,它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要培养职业能力,中职课程的内容就应密切联系工作岗位,分析岗位职业活动,选择与职业实践紧密相关的项目学习来实现专业知识的习得、实践技能的掌握以及工作经验的获取。
二、钳工基本技能课程现状
钳工基本技能是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目前采取 “2+1”教学计划,即开设钳工工艺学课程之后,进行为期四周的钳工技能实训,虽然力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仍以理论知识为主体,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职业教育的的目标决定了需从工作出发,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就是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的课程开发。它强调以工作岗位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过程为依据,以任务完成为线索设计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相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相一致。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钳工基本技能课程改革的研究
1.课程改革思路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钳工基本技能课程开发思路是:根据职业岗位分析,同时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设计学习项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实施。对钳工基本技能课程进行准确的课程定位,制定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考核评价体系。
2.教学项目的设计
通过对钳工基本技能课程对应钳工工作岗位进行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工作过程,以机械零件的加工、机械零部件的装调为主线,选择源于企业、经过教学化改造的典型工件及零部件为载体,设计13个学习项目,保证每个项目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完整的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的教学内容、可见的成果展示、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相关。
在项目设计中,我们还充分考虑到以下几点:
降低项目之间知识点的重复,保证项目之间的关联性;所有项目的知识总量要等于该课程的知识总量;各项目排列呈现出工件形状从简单到复杂、工艺类型从单一到综合、技能训练从模拟到真实的科学学习过程。
3.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
课程以典型工件及零部件为载体,辅助以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钳工、装配钳工实训工作台,培养学生钳工工量具的使用、工件加工、部件装配、零部件精度检验的能力。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完成渐次复杂的工作任务,激发学生兴趣,强化专业能力,提升关键能力。
4.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考核方法
从注重知识的考核转变为注重职业能力的考核,进行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过程考核占权重的60%,以项目为考核单元,按照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工作态度、操作规范、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定等方式综合评定学习成绩,学生必须完成所有项目的学习,且项目合格率达到80%以上,才能通过过程考核。课程结束后需考取中级钳工职业资格证书,把职业技能鉴定结果作为结果考核成绩,占权重的40%。综合评定两项成绩,作为课程的总成绩。
5.教学资源的开发
在充分考虑学校现有教学条件的前提下,我们编写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钳工基本技能理实一体校本教材。每个项目包括项目情境、项目目标、知识链接、项目实施、项目评价、项目小结、知识拓展等几部分内容,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编写项目实施内容。
同时,为了克服传统实训教学,教师现场集中理论讲解、示范操作, 学生分组实习,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被动的弊端,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钳工基本技能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采用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职业能力。
四、基于工作过程钳工基本技能课程实践
为验证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我们将钳工基本技能课程应用于教学之中。教学过程以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引导贯穿始终。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四个环节:
1.课前复习。通过提问,检查学生是否掌握项目教学之前必要的理论知识,为任务的实施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新课讲授。以项目引入、布置任务、制定计划、项目实施、检查评价五个步骤展开教学。
①项目引入。利用仿真软件,创设项目情景,使学生明确项目的现实工作意义。②布置任务。学生分组,注意将基础不同、性格不同的学生分到同一组内,让每个学生都会有所收获,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下发工作任务书,明确项目内容和要求;下发任务进度表,掌握工作的进度安排,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下发评价单,了解评价标准,督促自觉遵守。③制定计划。下发图纸、工作页、工艺卡片。学生讨论,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填写工作页和工艺卡片。此过程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启发引导,提出建议,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大胆创新。 ④项目实施。小组选派代表陈述工艺方案,教师指导,提出建议,利用仿真软件验证工艺的合理性;利用软件的评价功能对学生的工艺知识进行考核,确定最后方案。
按照工艺方案,学生实际加工或装配。此过程教师监督学生做到操作规范,工作标准。在教师启发、提示性的指导中,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锻炼思维。
⑤检查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从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安全文明生产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种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全面评价。
3.项目总结。组织学生交流,评判工作中体会、收获、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吸收项目活动的精髓。
4.知识拓展
针对教学难点利用仿真软件提供更多相关项目,拓宽视野、升华知识、创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