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12: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银行业的前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面临较大机遇
国内外形势以及银行业的自身发展,都呼吁银行业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
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目前世界经济复苏还待时日,美国经济呈现复苏态势,日本经济有复苏迹象。欧元区增长仍处于低位、经济依旧低迷,在未来3~5年内是否会实现复苏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美国金融业在危机中遭到了极大冲击,金融体系遭受重创,其运行主要依靠财政支持才得以维持;欧债问题迟迟未决,债务国与核心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仍保持较高增速,尤其是我国经济在应对经济危机中获得了较快发展。这一国际经济实力的变化正推动着国际经济格局调整,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日益提升。
受危机冲击的欧美银行业为中国银行业跻身国际舞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欧美银行纷纷收缩业务或退出海外市场,我国银行业可填补空缺,拓展业务空间与客户资源;二是金融危机下大量银行盈利水平下降、估值较低,为我国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基础;三是陷入困境的金融企业大规模裁员,我国银行业可借此壮大队伍,充实国际化人才。
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贸易量占全球的十分之一,外汇储备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正在经历从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从贸易大国向投资大国的蜕变,正逐步成为引领世界经济金融复苏的主要动力之一。2012年,中国GDP总量达到51.9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8%,增速高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坚实基础,为银行业规模增长、业务创新和改革深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客观上增强了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实力。经济国际化要求银行业加快国际化步伐,构建相适应的全球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实力上升、银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发达国家金融行业大多受到影响,美国银行业破产数量持续增长,2012年,美国新增破产银行数量为51家,2007年以来累计破产银行数量已达500家左右。而中国金融业逆流而上,金融净资产位居世界第二,大型银行的盈利规模名列前茅,金融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英国《银行家》杂志2012年全球银行排名显示,2011年中国银行业利润几乎占全球银行业总利润的三分之一,在世界500家大银行排行榜中,中国银行业上榜数量达到104家,首次赶超日本,仅次于美国;我国四大银行均位居世界前十大银行之列。2011年和2012年,中国银行两次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是唯一一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银行。近年来,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低水平,资本较为充足、盈利能力强劲、品牌价值显著提升(如图1所示),为中国银行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国企业和居民纷纷加快“走出去”步伐。银行业是一个面向客户的服务型行业,客户到哪里,银行就应该到哪里。近年来,利率汇率逐步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大量增加,境内外经济的联系紧密度大增。我国企业纷纷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跨境经营活动日益蓬勃发展。2012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实现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截至2012年末,直接投资存量达4500亿美元(如图2所示)。这提出对融资支持、运营支持、风险分析和信息支持等多重跨国金融服务需求,客观上要求中国银行业扩大经营边界和增强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也为中国银行业拓展海外咨询、国际投融资、国际结算、全球资产管理等业务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我国居民出境旅游探亲、留学经商也日趋频繁,迫切需要银行提供结算服务、融资支持、金融咨询、风险管理、汇兑等在内的跨国金融服务。这都要求我国银行业加快国际化发展,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跨境金融服务,满足我国企业和居民“走出去”后的金融服务需求。
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要步伐。金融危机未来,以美元为本位货币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充分暴露出脆弱性和不合理性。以欧元区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认为应该加强区域货币合作,以降低美元核心地位带来的不利影响。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规模快速增长,要求获得与经济地位相应的国际货币地位。因此,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实现国际货币多元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共识。未来人民币有望成为亚洲的核心货币和主要国际货币之一。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国际化的必然表现。自2009年7月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启动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迈出了关键步伐,人民币跨境结算额快速增长,截至2012年12月累计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已达到55299.2亿元(如图3所示)。目前,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地区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区域化,全球已有一些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其储备货币篮子,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这必然带来人民币资产的全球性分布,将产生对人民币资产进行全球配置和管理的需要,对银行业国际化程度提高的需求大大增强。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基本特点及问题
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探索迄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中国银行业主动出击、把握机遇,稳步推进银行业国际化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海外机构快速增长。截至2012年底,不包括非营业机构(代表处除外)和非金融业机构在内,中国银行业海外机构数量已达到1037家(如表1所示),覆盖30多个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基本形成遍布全球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服务网络。
网络布局更加合理。在中国银行业海外机构数目增加的同时,境外机构的布局也在不断优化完善。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步伐的加快,海外机构从以往的集中于欧美国际金融中心和亚太地区逐渐向非洲以及南美、东欧、中东等新兴市场扩展,网点布局更趋优化。
增长方式不断优化。银行业海外机构数量的增长方式主要有自设机构和并购,2006年以前中国银行业基本上以设立海外分行的方式实现海外扩张,2006年开始中国银行业的海外并购突然加速,使并购方式在海外扩展中的应用逐渐频繁。这一变化使我国海外机构迅速增长,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服务能力逐步提升。随着海外资产规模的扩大,中国银行业服务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提升,在伦敦、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取得了较好成绩,在港澳等地区甚至已经成为当地主要银行。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与国际领先银行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具体表现在:我国银行的海外业务规模小;客户群体单一,海外服务能力偏弱;资本运作能力不足;防控风险能力还有所欠缺;国际化管理手段落后等方面。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银行业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分阶段逐步推进。
规划并实施合理的区位布局。成熟市场竞争相对激烈但监管制度健全,可避免一些风险性因素;新兴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但不稳定,风险相对较大。我国银行业短期可考虑以中资企业走出去聚集的亚太、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作为海外网络布局的重点区域,长期要逐步实现全球覆盖、建立良好的全球网络。
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式。银行业国际化有自设机构、联合、、合资、参股及收购等多种发展方式。我国银行业应充分考虑海外各市场的不同特点及法规。一般而言,银行机构海外扩张的初期,可优先考虑采取联合、、合资及参股等方式,中后期可采用自设网点或收购当地机构。
采取清晰的管理模式。纵观国际一流银行海外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区域管理与条线管理两种模式一直并存并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客户维护和业务拓展方面,条线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作用;在监管应对、集中管理等方面,区域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发展中,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一般而言,可考虑两种模式并存,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以某一种模式为主的管理模式。无论何种模式,均应以市场化运作、集约化管理为原则,以服务客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标。
建立坚实的客户基础。我国银行业在海外客户常以中资企业为主,因中资企业在海外拓展,有强劲的金融服务需求,有本国银行在当地服务会更有亲切感,资金出入与汇兑也较为便利。另外,个人业务方面,可锁定华人为主要客户群,华人时常活动的国家和地区都是海外发展的重点区域。之后,再以渐进式的发展致力于本地化经营,银行应以国际企业为发展方向,试图在全球市场都占有一定市场份额,成为国际化的金融体系,经营本地市场,使本地客户数量及营业收入均增加。
有效的风险防控。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时期,各国金融监管也处于改革和调整中,商业银行海外发展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在推进初期,更应注重风险管理:一是国别风险。应尽量选择政治稳定、风险较低的国家。二是市场风险。目前世界各国开放程度更高,利率、汇率波动幅度较大,作为跨国经营的商业银行,更要高度重视利率、汇率、商品等市场风险要素,注意降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带来的市场风险。三是文化风险。对于长期服务本土、相对封闭的国内银行而言,“走出去”过程中的文化融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应充分了解当地资讯和市场走势,入乡随俗,确定适合的经营模式。
政策建议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银行业国际化的进程,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国际化。
从国家层面制订支持银行业“走出去”的战略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要“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大型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未来可考虑选择少数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商业银行,支持其海外发展,力争在未来10年内成为全球化服务、多元化经营、具备稳健财务实力和较高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银行集团。
加强监管支持,助力银行业海外发展。监管机构可考虑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定期审定银行业相关监管规定,建立国家层面的国别风险监控、预警和防范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动态调整海外贷款拨备比、贷存比、资本比率等指标要求,引导银行业稳步推进海外发展。比如针对许多国家都对贷存比不做限制的实际,减弱或取消海外业务的相关限制。逐步扩大银行业综合经营的范围、规模,提升银行海外服务能力。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协调与联系,提升我国话语权,协助解决国外法律、监管争端,为我国银行业在当地开设机构、发展业务争取正当利益。
以人民币国际化契机建立我国银行“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与银行业“走出去”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应注意发挥我国银行的主渠道作用。规划人民币国际化时间表及路径时,应考虑银行业“走出去”的机构布局,发挥中资银行机构的优势,形成良性循环。
充分利用考核、税收等杠杆引导和支持银行海外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海外业务采取更加务实、积极的管理,完善银行绩效评价体系,设置特色化考核指标。比如,针对海外金融业市场化程度高、净息差水平低的实际,适当调整绩效评价标准,鼓励具备条件的大型银行加快“走出去”,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走出去”战略。
我国银行机构的现状是,大型商业银行有四五家,中型商业银行有十余家,小型商业银行有上百家。这个规模格局与许多国家的情形基本上接近,即在按规模划分的数目上呈现“三角形”或“金字塔”格局。
这种格局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小型银行机构数目相对众多,一是因为进入门槛相对低,二是因为分散在广泛地区,三是因为它们中仅仅有少数能壮大进入大中型银行行列。
大型银行通常是全国性甚至高度国际化的机构。它们在成立之初通常就承担了综合性全国性的功能,并与一国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的财政部门有着密切联系。
中型银行在发展之初往往有浓厚的区域或行业背景,并能依托所在区域或行业背景优势取得快速增长。其中的佼佼者或能壮大成为大型银行。
就这些银行机构所拥有的资产或存贷业务量指标来看,它们的分布格局也呈现出类似特点,即“倒三角形”或“倒金字塔”:大银行在全国银行总资产或存贷业务总量中占据较大份额,中型银行占据相对较小的份额,小型银行合计起来也仅占一个还要小的份额。
这种分布格局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自然规律的体现。在自然界,高海拔的山峰总是少数。有统计说,地球上8000米海拔以上的山峰仅有14座(亦说24座,连同非独立山峰在内),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25座,6000米海拔以上的山峰则有数千座,再低海拔的山峰则数以万计十万计甚至不计其数。大多数社会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都有相通相似性。
一个问题是,能否从上述银行业机构分布的情况推论出银行业的竞争性或垄断性的程度?回答是既可以也不可以。说可以,是因为判断竞争性的基本标准是同一个行业中是否有着至少两个以上的经营者,而我国银行业的机构分布情况显然符合这个判断标准;说不可以,是因为应当对“同一个行业”这个说法作进一步的细分和鉴别,以便弄清楚各个经营者的相互关系。
在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几大国有银行往往也被叫做“专业银行”,这个叫法本身就体现了当时不让这些银行从事相同业务并避免相互竞争的政策意图。在这个意义上,不能简单地说,只要有多家银行存在,它们之间就必然有竞争。
另一方面,也有必要指出,并不是说银行机构之间都必须有着面对面的直接竞争,而且这种竞争越多越好。如果一个行业是完全竞争的,那么,该行业内各个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基本上是无差别的,它们之间的竞争主要依靠打价格战的手段。价格战的通常结果是,“一败一胜”或“两败俱伤”。20世纪90年代,国内几大“专业银行”陆续“越界”展开经营,在同一城市相互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大家都“高息揽存”,而这就是价格战。
国内外经验都表明,价格战会无止境地抬高银行经营成本,促使一些银行铤而走险,让它们最后必然因所承担和所累积的风险过高而不得不倒闭。更重要的是,价格战的最终结果是给整个银行体系带来严重的不稳定的影响。
理想的状态是,银行业内部既要有竞争,又要避免价格战之类的恶性竞争、过度竞争。从国内外经验看,维持银行业适度竞争、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有三:进入控制,产权流动,特色经营。
进入控制包括政策准入和行业壁垒。政府监管当局必须为银行业进入者设立最低门槛,符合条件者才能发放执业牌照。另一方面,不能将进入控制完全寄托于政策限制,因为政策限制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行业壁垒也是一个可行之策,即银行业现有经营机构应当确立自身的竞争优势,尤其通过分支机构的广泛设置等手段促使潜在的进入者和竞争者面临高昂的进入成本。
产权流动是银行业内机构整合重组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背景下,竞争的过度性和白热化客观上都在呼唤着并购重组。如果没有产权的流动性,并购重组要么不可能,要么困难重重。而产权的流动性一定以产权的分散性和可交易性为前提。在这方面,我国银行业机构还面临许多调整改革发展的任务。
特色经营是差别化发展战略的体现,是高级竞争,也是银行机构可持续发展之基础。特色经营可以有多种含义,既包括银行产品的个性特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包括银行服务的细分和综合化。特色经营的成就必须体现在银行客户的识别和认可上,形成客户的认同效应和持续跟随效应。对银行机构来说,一旦在显著程度和规模上获得了客户的认同,自己也就获得了一定的定价权。也就是说,这种定价权实质上来自于客户对自己其他选择的主动放弃,是银行经营优势的体现,不属于特许权垄断。
近年来,许多国内银行事实上都高度重视发展特色经营,不断创新,开拓新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促使国内银行服务业有极大改观,从过去比较单一简陋的服务格局演进到目前相当多样化的并有一定精细性的服务格局。这是国内银行业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所出现的积极的、值得庆喜的进步。
但是,也应该看到,与国外一些同类机构相比较,我国许多银行的特色经营仍需要继续发展和提高,在产品、服务和品牌效应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同时,还应该看到,在银行业经营格局的调整进程中应遵循“自然分工”原则,即不强求政策主导,也不强化政策限制,更多地发挥银行机构自身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在这方面,尤其应当注意防范一些中小型银行机构因追求雷同化高速扩张所可能带来的风险。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到本世纪初,美国有一家地方银行利用当时经济景气带来的好机会,实行了超高速扩张的发展战略。这家名为“华盛顿互助”的机构开始时仅仅为一家储贷合作社类型的机构,在获得商业银行执照后很快就开始了跨地域的扩张,从西海岸一路奔向东海岸,到本世纪之初,俨然挤入美国前十大银行之列。该机构也有一定的经营特色,即吸收众多中小个人客户储蓄,大量发放分期偿还住房贷款。在次贷危机爆发后,这家银行遭遇前所未见的资金周转困难,不得不破产清算。华盛顿互助银行的倒闭既是次贷危机的一个后果,也是后来金融危机加剧的一个因素。
关键词: 开放经济 商业银行 经营策略
商业银行在西方国家已经有了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西方金融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的 地位,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全方位的服务及完备的管理体系是其他任何类型的金融机构都无 法替代和比拟的。特别是最近十多年间,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掀起一浪高于一浪的兼并浪潮 ,其规模成倍扩大,对各经济部门提供的金融服务种类以几何级数增加,已成为现代经济运 行中必不可少的剂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入WTO后的中国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实现全面开放,国外商业银行的进入和竞争已成为 中国银行家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面对虎视眈眈的外资银行,中国银行业如何改善自身的经营 管理以适应新的挑战已成为决定未来中国金融业格局的关键。
一、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的特点与趋势
近二三十年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 经济、社会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也因此而变化。为适应这一系列的 变化,保持自身的市场地位,商业银行主动进行了经营策略的调整,目前,西方商业银行在 经营管理方式上表现出三个突出的特点和趋势:
1. 金融服务电子化、网络化趋势明显。1995年10月18日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 网络银行在美国诞生以来,全球网络银行业务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在其发源地美国,19 97年有400家银行及存款互助机构开通网上银行业务,1998年增加到1200家,1999年又猛增 至7200家。到2000年,网上银行已覆盖了除现金以外的所有零售银行业务和部分投资银行业 务。美国现有排名前20位的网上银行拥有了70万个银行往来账户。另据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 调查,目前有超过40%的美国家庭采用网上银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网上银行利润占银行利 润总额的比例达50%以上。在西方其他国家,网上银行也同样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北美,加 拿大丰业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业务。在欧洲,英国和瑞士率先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瑞典的 SEB银行和荷兰银行则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跨国兼并收购。在亚太地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 多家银行提供网上金融电子交易。网络银行之所以能够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 起来,主要是因为它作为一种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而兴起的新型银行服务,与传统商业银 行服务的方式相比在成本控制、资源共享和服务个性化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利用这些优 势,西方商业银行得以大范围的拓宽和开辟新的服务领域,积极开拓包括证券、保险、信息 咨询、家庭理财等在内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便捷的网上双向交流使银行可以利用网络进行 主动行销,顾客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客户经理做一对一的交流,获得投资理财分析甚至还有专 门为自己设计的新式金融产品。同时,网络信息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加剧了银行业的兼 并重组,许多西方大商业银行为获得规模效益纷纷走上相互合并和全面合作的道路,它们已 把眼光瞄准全球,希望通过网络将触角伸向全世界。
关键词:商业银行;并购基金;参股型并购基金
一、引言
并购基金于2000年之后在中国兴起,但初期的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在2010年后并购基金才进入高速增长期。国务院27号文提出积极探索设立专门的并购基金等兼并重组融资新模式,证监会、国资委、发改委等部委也积极推动政策型并购基金的设立,证监会明确提出支持包括设立并购基金等并购融资模式的探索,并拟与国家发改委联手牵头共同推动控股型并购基金和参股型并购基金的组建,丰富并购支付的方式和工具。自2006至2015年国内并购基金共有418支,其中披露募集金额的基金327支,募资规模为1829.92亿元。2015年185支新募资基金数创历史新高。从投资来看,2007年至2015年并购基金在中国市场共完成131起并购投资,其中披露金额的案例有126起,投资金额达到504.07亿元。2015年投资案例55起,投资金额212.22亿元,投资笔数和金额较往年相比均实现了较高涨幅。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对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和重组工作做出部署。作为国企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并购基金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市场变革的驱动下,我国的并购基金将进入多重利好时期。
二、参股型并购基金的基本模式
并购基金(Buyout Fund)属于私募股权基金的一种。并购基金是专注于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的基金,其投资手法是,通过收购目标企业股权,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重组改造,持有一定时期后再出售。相比较其他风险投资而言,并购基金选择的对象主要是成熟型企业,旨在获取企业的控制权进而在提升企业价值后退出。并购基金作为特殊的并购主体,相对于一般的并购而言,主要不同在于其在并购中担当的角色。首先并购基金是作为一种金融资本存在的,其主要目的是增值,主要方式是通过投资于成熟型的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对其进行并购重组,在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后再从被投资企业退出以获利;其次是作为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机构,协助被并购企业改善经营、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业绩,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因此成功的并购不仅能够改善企业短期的经营状况而且能够从长远促进企业的产业升级。
但限于我国金融市场、企业家理念和职业经理人市场尚不成熟,国外以PE为主导的控股型并购基金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本土。相比之下,国内大多数并购基金采取了与产业资本深度合作的参股型并购模式。即对于PE而言,并不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而是利用财务性融资、对资本市场的精确判断及资源整合等优势,协助产业资本对目标企业进行收购重组,再择机选择合理方式退出;对于整体并购交易而言,仍是以获取目标企业的绝对控制权为目的。如果说控股型并购基金是实施以PE为主导的收购重组,那么参股型并购基金则实施以产业资本(多为上市公司)为主导、以PE为辅助的收购重组,其中PE往往发挥着财务顾问、辅助融资和增值服务的作用。
三、商业银行充当PE机构设立并购基金的优势及前景分析
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具有客户资源广泛、融资产品丰富、具有较高公信力等优势,并且随着近年来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等一系列进程的加剧,商业银行进入转型发展时期,纷纷成立非银行金融平台,拓展自身的经营领域,旨在发挥协同效应,保持自身的竞争能力。因此,借助子公司的专业牌照和制度优势,银行不仅可以参与并购基金的设立,而且还可以发挥投贷联动功能,满足并购方在并购中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以建设银行为例,自股改以来,建行积极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战略,大力拓展非银行金融平台、延伸综合服务功能,现已覆盖租赁、信托、投行、期货、寿险、基金和专业银行等行业和领域,持有的非银行金融牌照领先同业,综合性银行集团架构基本搭建,为推动全行战略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经过几年的发展,子公司在所属行业确立一定竞争优势,产品线和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市场位次跻身行业前列。2014年末,建信信托受托管理资产规模跃居全行业第二,建信人寿保费收入保持银行系第一,建信基金公募基金规模名列行业前九,建信租赁新增租赁资产规模进入行业前三,建银国际IPO承销项目数量在香港全部投行中名列第一。随着母子公司业务联动不断深入,协同效应不断提升,2014年,协同业务量达到2492亿元,同比增长87%;子公司通过集合信托、融资租赁、债券承销、公开募股、直接投资等手段,为集团客户提供综合投融资规模新增1785亿元,成为建行传统信贷业务的重要补充,对维护客户关系、增强客户粘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5月26日,建设银行投贷联动金融中心在苏州落户。该中心由建设银行与子公司建银国际联合经营,将建设银行传统专业信贷服务于建银国际投行产品链相结合,协调建行集团股权资金与信贷资源,为客户不同发展阶段量身打造投贷结合全面综合的金融服务方案。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在参与并购基金的设立及运营过程中,通过提供相关的债权、股权等多类型投融资服务以及相应的财务顾问等融智型服务,凸显其价值创造本质,充分发挥其在金融工具及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打造资源平台,以市场化方式将具有经济价值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机、科学的配置,建立高效的并购资本生态系统,并使之产生的价值最大化,从而促进银行业务全面稳健的发展。
关键词 国内商业银行 外资银行 信用卡 竞争 合作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在经历了缓慢的市场培育阶段后,开始进入快速上升的发展阶段,在信用卡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国内发卡机构大量增加。竞争也更加激烈。而2006年12月11日我国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允许外国银行转制为当地注册的银行法人以后,可以发行人民币信用卡,更使国内商业银行要直面外资银行的竞争。面对在外资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具有技术、增值服务等方面优势的外资银行,国内商业银行应该如何与其开展竞争与合作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状况
信用卡在我国诞生是始于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我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1995年,广东发展银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符合国际标准的人民币贷记卡和国际卡。1998年,中国银行发行了长城国际贷记卡,在上海、广东进行了人民币贷记卡试点发行。从1995年到2000年的五年的时间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市场开始产生,并步人市场的培育期。2000年以来,由于加入WTO后中国金融市场加速开放,面对外资银行的潜在竞争威胁,国内商业银行开始加大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积极改进产品和服务,努力与国际接轨。中国信用卡市场开始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2002年5月1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上海成立了牡丹卡运营中心,建立了较为独立的信用卡专业化经营体系。同年7月。工行开始发行牡丹贷记卡。中国建设银行于2002年12月18日开始发行贷记卡(国际卡),并于2003年第3季度发行了双币种贷记卡。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也于2002年下半年开始发行贷记卡,上海银行于2002年12月29日发行了人民币双币种卡。
2003年以来,由于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使用信用卡的客户数量增多,再者,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国内信用卡的受理环境进一步改善,使国内信用卡业务得以快速发展。根据央行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底我国各银行信用卡发卡量为4958万张。2007年前3个月,信用卡发卡量每月平均增长100万张以上。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信用卡将突破1亿张;而未来的5-8年内。中国信用卡贷款将达到90-120亿美元的规模。
在信用卡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国内发卡机构大量增加,已经有27家银行和机构投入到发卡行列中来,在当前阶段乃至今后发卡机构的竞争重点都放在发卡规模之上。
二、外资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开展情况
在中国未对所有外来金融机构完全开放银行业务之前,外资银行早已通过与中资银行的合作的形式进入信用卡市场。2003年12月31日,花旗、汇丰银行获得银监会批准,可以在内地发行双币信用卡。2004年,花旗银行与浦发银行合作、汇丰银行与交通银行合作组建的交通银行信用卡单元――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外资银行迈出进人中国银行卡市场第一步。由于受限于当时的相关政策法令,这些合作都只能以业务单元的形式,而没有以合资组建信用卡公司。
2006年11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公布,外国银行转制为当地注册的银行法人以后,可以发行人民币信用卡。之后,有多家外资法人银行均递交了发行人民币银行卡的申请。截至目前,除了招商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外,其他银行都与外资银行进行合作推出了信用卡业务,除汇丰银行与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与花旗银行外,还有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建设银行与美洲银行、华夏银行与德意志银行、兴业银行与恒生银行等都进行了合作,中外资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出现合作为主、竞争为次的局面。
信用卡作为零售银行业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外资银行都希望将其做大做强。尽管开展信用卡业务的限制全面解禁,但由于受到现有客户资源较少、网点和ATM等渠道少的限制,外资银行在初期投入阶段还是抱着“重质不重量”的态度,只做高端客户生意,由上而下逐步深入内地信用卡市场。不少外资银行还是选择对中资银行进行战略性投资,联合发行信用卡的形式。
三、国内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的优劣势比较
(一)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的优劣势
1 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的优势
(1)现有客户资源多,客户关系密切,有一定的客户忠诚度。
(2)网点多,服务网络强大,合作伙伴多。
(3)有传统文化和观念的优势支持,产品更适本国国人的品味。
2 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的劣势
(1)国内银行自身的体制存在弊病,现有的经营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和配置。
(2)多数银行经营观念滞后,对信用卡业务认识不足,定位不明确。许多银行仍把重点放在发行准贷记卡上,对信用卡的投入及重视程度都比较小。同时,一些银行的信用卡仅被视为一项普通的银行业务而并未配置足够的资源。
(3)信用卡产品与服务同质化倾向严重。主要是由于信用卡的发行银行缺乏对顾客个性化需求的考虑和设计,没有针对不同的顾客群体进行具体的市场细分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4)信用卡服务不到位。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还不够强,服务态度水平不高,服务机制还不健全。在客户定位上,受各行信用政策、发展策略等的影响,各家银行的信用卡目标群体定位具有趋同性,导致在一个过于狭小的区域内展开竞争。
(5)电子化应用水平较低,业务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准确率不高。
(6)在内部操作、风险控制等方面经验缺乏。
(二)外资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优劣势
1 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信用卡业务的优势
(1)品牌效应高。外资银行在世界上有较高的知名度,有较高的国际信誉,因此有较大的吸引力,可能会吸引相当数量的高端客户,或者需要经常出国的人员。
(2)有多年的信用卡业务经验,有比较严密、成熟的业务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度。许多银行在国外有管理过5000万~8000万张信用卡规模的经验和技术。
(3)服务水平、技术及产品优势。外资银行的服务品种齐全,在信用卡、网上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中间业务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有良好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产品的科技化程度比较高。
(4)市场反应能力强。外资银行有在发展中国家开发市场的经验,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2 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信用卡业务的劣势
(1)现有客户资源、网点和ATM等渠道较少。国内居民对外
币信用卡的需求、使用量均不及人民币卡庞大,而一般在内地居住的海外居民,好已取得不同地方的外币卡,因此其市场空间远不及人民币信用卡。外资银行在国内的网点和ATM等渠道建设要上规模不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对其业务开展会形成制约。
(2)不了解中国人的消费理念。节俭的消费理念,使大多数中国人的消费行为表现为“量入为出”,甚至压抑自己的消费。因此在外资信用卡不一定能受到大众的采纳。
四、国内商业银行应对外资银行信用卡业务竞争的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比较可看出,中外资银行在信用卡业务竞争中是各有优劣。现提出国内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应对竞争的几点建议:
(一)要用“精致”营销取代“粗放”营销。国内流河银行应从各个角度对信用卡市场进行细分,从重视发卡数量逐渐向重视客户质量转变,并根据锁定的重点目标客户类型,在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信用卡产品定位。
(二)要继续致力于提高信用卡的科技含量的和品种内容创新。国内银行要积极采取创造市场的策略,去“诱导”消费者的需求。
(三)要巩固和拓展客户关系。国内银行应充分利用公共关系资源优势,加强银行与客户、银行与市场的交流与联系,在互动中稳固客户关系,从而建立起以客户为“轴心”,以环境、关系、质量和服务为“滚珠”的营销机制,以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应对外资银行的全面挑战。
(四)要继续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综合水平,在理财、私人银行、房贷等产品上加大投入力度。
(五)要进一步增强信用分析和防范风险能力。风险防范是银行经营的永恒主题,而信用卡业务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这就需要经营部门加强风险管理工作,完善风险预防和监控体系建设;优化催收手段,提高催收效率;加强收单业务的风险管理,对高风险商户给予必要的监督和防范。中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这会对属于个人消费贷款领域的信用卡业务的坏账率和其他信用风险带来负面影响,国内商业银行要避免政策的变化给信用卡行业带来的系统风险。
五、国内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合作方式\
根据以上的分析表明,外资银行有着迫切需要与国内银行合作的愿望。国内银行应该利用这种机会,加快吸收外资银行在信用卡业务方面的管理和技术知识,提升自身在各个方面的独自经营研发能力,提高我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这样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在国内的市场地位,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另一方面,可以为以后在国际市场竞争打下基础。
国内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在信用卡业务的合作方面,根据合作的程度不同,可以有三种选择方式:
(一)顾问式合作。这种合作方式是由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签订顾问协议,派出由专家人士组成的顾问团,向中资银行提供咨询和顾问服务,收取顾问费,但不参与对业务的具体经营管理活动。这种合作方式对中外双方都没有实质性风险,收益或支出比较稳定。采用这种方式时,国内商业银行要注意克服困难,真正学到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
(二)战略伙伴式合作。即中外商业银行通过协作,共同实现业务发展目标。这种方式目前是港资银行在采用,主要是国内商业银行的人民币信用卡的发行和受理业务。这种方式对合作双方都有好处,风险不大,但比较有局限性,合作的空间不大。
(三)共同经营式合作。这种合作方式是由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共同经营、管理信用卡业务,共同承担经营、市场风险,共享信用卡业务的盈利。具体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协议式的合作经营。双方通过协议,明确在信用卡经营上的权限、合作方法、盈亏分配比例等,合作协议作为协调双方经营、合作行为的依据;二是股权式的合资经营。通过股权投资、资本联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开展业务经营。在共同经营的这种方式下,外资银行可以真正分享我国信用卡市场高速增长所带来的丰厚利润,能提高其积极性,同时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而国内商业银行可以相应减少部分业务风险,减少资金的投入,但是相应的机会成本会提高。
关键词:贷款定价;CAPM模型;期权定价模型;VaR;RAROC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2-0069-05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是贷款业务,贷款业务的核心工作就是在对借款人的借款资格、借款用途和还款能力等方面审核的基础上对贷款进行定价。换言之,贷款定价就是制定出一笔贷款在一定的贷款期限、抵押和还款计划等条件下的贷款利率,最终使得贷款利率能够覆盖这笔贷款的风险,并使银行获取合理的利润。因此,合理的贷款定价对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
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主要包括成本加成法、价格领导法、客户盈利分析方法等。这些贷款定价方法主要从银行贷款经营的成本收益角度出发来考虑定价问题,它们的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对贷款风险的量化和度量。随着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相应数学工具和金融学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经历了从主观到客观,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转变。目前国外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发展主要是建立在坚实的现代金融理论基础之上的,比如资本资产定价(CAPM)模型、期权定价模型、VaR和RAROC理论等等。本文主要评述这些现代金融理论在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中的作用。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贷款定价中的应用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简介
马科维茨(H. Markovitz)在1952年发表的《证券组合的选择》一文中提出了证券组合理论,之后在60年代,William F. Sharp和John Lintner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简称CAPM)。该模型认为每种证券的预期收益与风险之间蕴含着某种均衡的关系,在市场均衡时,一种证券的预期收益与其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贷款定价中的应用
国外最早由Pyle(1971)和et al. Hart(1974)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引入到银行的贷款定价模型之中。Eivind Bernhardsen and Larsen,kai(2003)又利用CAPM模型在贷款定价中加以应用。[2]
另外,假设银行对于贷款中的信用风险要求一定的风险溢价,类比CAPM模型可以得到(2)式:
(三)模型的评价
该模型利用CAPM模型构造出银行贷款的期望收益率与无风险利率以及风险溢价之间的关系,不过模型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模型没有考虑贷款的期限长短问题。第二,模型没有考虑到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银行贷款实际操作中因为信息不对称,往往会出现信贷配给现象。第三,模型中 的估算较为复杂,且模型并未清楚的告知如何更好的计算不同贷款风险厌恶程度的 值。事实上,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也很难对不同的贷款的 值作出精确的估计。
二、期权定价理论在贷款定价中的应用
(一)欧式股票期权定价理论
对于不付红利的欧式看涨期权的定价问题,Fisher Black和Myron Scholes(1973)提出了著名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模型的损益图见图1。[3]
(二)期权定价公式在银行贷款定价中应用
在Black-Scholes完成期权定价公式之后,R.C. Merton(1974)把Black-Scholes在期权定价中应用的期权定价技术(偏微分方程)应用于公司负债定价的求解,把一个公司的负债看作一个基于公司资产价值的或有权益。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银行贷款定价模型。[5]
模型假定:(1)MM定理成立。(2)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只有一种普通股和企业贷款,企业没有其他的未偿债务,企业资产可以顺利出售。(3)假设银行在时刻t=0时向企业贷出一笔期限为T的贷款,贷款当前的价值为F(V,T),即距到期时间为T时的贷款价值;在t=0时银行制定的连续复利风险贷款利率为i,不存在提前还款的情况;那么企业到期偿还的本金和利息为D,那么D=F(V,T)×eiT。(4)设V(T)为期限为T的贷款在t=0时企业资产的总价值,那么在贷款到期时将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一是当到期日的企业的价值V(0)≥D时,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本息;二是当V(0)
Merton认为企业资产价值V(x)的变动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而且对企业的股东来言,可以将这笔贷款看作是以企业资产为标的资产的看涨期权(见图2)。
(三)模型的评价
首先,这种模型巧妙的将企业贷款的损益图类比于股票期权的损益图,再将Black-Scholes在期权定价中应用的期权定价技术应用于公司贷款定价利率的求解,拓宽了我们考虑银行贷款定价的视角,有利于更好的认识银行贷款的内在关系。其次,从企业的损益图的角度来看类似于看涨期权的买方,而从银行的损益图的角度来看,则是看跌期权的卖方。[6]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可能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最后,这种模型和CAPM模型的应用都难以较好的应用于定价的实践中去,但是模型可以从理论上揭示出许多贷款定价中不容忽视的要素,比如企业资产的风险、银企之间的博弈过程,等等。
三、在险价值VaR方法和RAROC方法在贷款定价中的应用
(一)VaR方法在贷款定价中的应用
首先,VaR(Value at Risk)方法是指某金融工具或组合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和一定的置信水平和持有期内,所可能出现的最大损失。[7]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用到相对VaR(Relative VaR),即某项金融资产在一定的持有期和一定的置信度下相对于平均收益的损失,用公式表示为:
这样利用相对VaR就可以和风险资本(Capital at Risk, CaR)联系起来,CaR是指用来弥补由风险造成的意外损失的资本。具体来说VaR和CaR存在这样的关系:例如在99%的置信水平下,银行一年的VaR是10亿元,那么也就是说,银行在一年内有1%的可能性发生超出平均收益的损失为10亿元,这就需要银行持有至少10亿元的风险资本才能保证银行破产的概率低于1%。虽然VaR和CaR的经济意义不同,但是其计算方法是相同的。从图3中可以看出,预期损失是指损失的统计平均值;意外损失是指损失额超过平均损失额的损失,也就是在一定置信度下的VaR值;异常损失是指超过意外损失的最大损失。CaR包含了所有风险VaR之和,即CaR=市场风险的VaR+信用风险的VaR+其它风险的VaR。但是实际在针对贷款的情况进行计算CaR时,主要考虑其中信用风险的VaR。在国际大型银行中,仅有6%的银行在全面考虑了风险之间相关性的基础上将风险加总。
(二)RAROC方法在贷款定价中的应用
在衡量银行的经营绩效时常常要用到经过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即RAROC方法(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 RAROC),它是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它能够对每笔业务的收益进行风险调整,并为每笔业务的风险配置一定数量的资本,从而能有效的防范银行业务的意外损失给银行带来的冲击。另外,这个指标还可以为银行信贷员开展业务提供一个参照系,如果有某项业务的回报率达不到RAROC的要求,则需要提高信贷产品的定价。这个方法可以在贷款定价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首先,RAROC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经风险调整后的收入=贷款额×贷款利率+银行收取的贷款费用-贷款预期信用损失-银行运营成本。预期信用损失=EDF×LGD×EAD,其中EDF为某项贷款的预期信用损失概率,LGD(Loss Given Default)为某项贷款在违约状态下的预期损失率,EAD为违约时的贷款余额;风险资本CaR是指在一定置信度下信用风险的VaR值;RAROC在此处为银行股东所要求的最低回报率。[8]
其次,通过图4可以清楚的看出贷款利率计算方法。利用RAROC公式可以解出贷款利率,这时贷款利率是在一定的RAROC值计算的,那么根据银行股东对股本收益率的要求不同,则计算贷款利率时也需要作相应的变动。
(三)对模型的评价
第一,它综合利用多种度量方法来度量和反映银行的贷款风险和收益。第二,它考虑到各种贷款之间的相关性,考虑到较为分散的贷款可以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第三,模型的不足之处是它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它风险度量模型的准确性,模型的计算往往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复杂的计算过程。这类模型较适用于对那些高端客户进行定价,否则只能给银行带来过多的经营成本。
四、现代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在我国应用的前景
1.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仍以央行的基准利率为贷款的基准利率来进行定价。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普遍是在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下浮10%至上浮50%之间定价,很少有贷款的贷款利率上浮超过100%。其中,2007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浮超过100%的贷款比例仅占到0.42%,上浮幅度在50%-100%之间的仅占到1.9%;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浮超过100%的贷款比例仅占到0.07%,上浮幅度在50%-100%之间的仅占到0.45%。另外,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浮动-10%至50%的贷款份额越来越均衡,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越来越分散。这体现了不同业务、不同贷款定价体制下贷款利率制定的差别。
2.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制度环境逐渐完善。最早按照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8月1日制定的《贷款通则》, “贷款人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每笔贷款利率,并在借款合同中载明”。这样就限制了商业银行自身定价的灵活性。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对贷款的利率的管制逐步放松。比如,在2003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3]251号)。在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紧接着又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等等。这些改革将为商业银行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操作规范,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更好的进行贷款定价。
3.现代贷款定价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前景。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中国的银行业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中国工商银行上市和很多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革,比如引入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以及商业银行加强风险控制措施等改革的实行,使得我国的商业银行从经营环境到经营技术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为现代贷款定价模型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国的商业银行将能够逐步采用当代先进的贷款定价方法。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的最新进展主要体现在利用最新的金融理论对商业银行贷款行为进行分析,并将信贷风险的度量技术在贷款定价中加以应用。这些定价理论的新进展都是对传统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合理的贷款定价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随着现代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技术将会被我国的商业银行广泛采用,必将使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营更加稳健的同时,也增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Hull John C., 2002,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es. Fif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publication.
[2] Bernhardsen Eivind, Larsen Kai, 2003, Banks' pricing of risk associated with corporate lending. Economic Bulletin working paper, Volume LXXIV.
[3] Black Fischer, Scholes Myron,1973,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1.
[4] 邵宇.微观金融学及其数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 Merton Robert C, 1974, On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Debt: The Risk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Journal of Finance,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 29:449-470.
[6] Mason Robin, 1998, An options-based model of equilibrium credit rationing.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4.
[7] Jorion Philippe, 2001, Value at Risk: The new benchmark for managing financial risk. Second edition, MCGRAW-HILL publication.
[8] 李志辉.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Commercial Bank Loan Pricing Model Based on the Modern Financial Theories and the Practice in China
ZHANG Hai-peng
(Nankai Institute of Economics,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 Commercial bank loan pric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cesses for China's commercial bank loan, and its operation quality directly affects the asset quality and profits 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 This paper aims to make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 on the modern loan pricing models and its practice in China. These modern loan-pricing models are based on the modern financial theories: CAPM model, Option pricing model, VaR and RAROC model.
市场条件下,利率是资金的价格,由资本供求关系决定,受市场供求波动影响。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它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给银行等市场主体的经营收益带来预期变化。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由市场决定,资本交易的规模和价格直接反应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利率定价机制由政府管制向市场决定的转变过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其完成的标志是,金融机构拥有利率的自主定价权。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几个重要问题的分析
(一)改革模式的选择:渐进式或激进式
从国际的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的方式有渐进式和激进式两种。理论上讲,当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稳定,市场监管非常有效时才有可能实现迅速的利率市场化,例如,企业能很快调整财务政策和经营理念,政府行政手段高效快速等,否则则需要一个长期的条件形成过程。而这一条件的细节要求则会相当的苛刻。事实上,即使是金融体系相对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在利率改革时也都是采用渐进的方式。因为,激进的方式虽然可在短期内消除利率管制的诸多不利影响,但极易造成宏观经济大幅震荡,这种损伤可能需要极长的时间来恢复。拉美三国(智力、阿根廷、乌拉圭)都在短短两三年内放开了利率管制,本意是促进金融业竞争,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然后改革迅速失败,其主要原因是管制可以短时间放开,但是制度建设却需要时间。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渐进方式,先放开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然后逐步过渡到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放开,而且遵循了存贷款利率逐步放开的原则,通过2004和2012年两次调整,才达到今天的放开程度。另外,选择改革突破口也很关键,比如,美国以CD为突破口,而日本则国债发行利率为起始。借鉴他们的经验,我国首先放开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市场利率。同时,日本在1985年实施大额定期存款的利率自由化,1993年10月实施流动性存款利率的自由化,这种在存贷款利率上,先大额交易后小额交易,先长期后短期的思路,同样值得我们在后续改革中加以借鉴。
(二)关注利率风险
利率管制放开以后,金融机构直接面对客户协议定价,利率水平不在恒定不变,各个银行之间的存贷款利率形成差异,一旦企业为了改变整体效益而忽略对利率水平的控制能力,或者市场利率水平发生较大波动,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应对系统性风险时,就形成利率风险。
我国在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刻,尤其要考虑金融机构的风险应对能力,特别是风险管理能力较为薄弱的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在利率管制放开后,可能会提高存款利率来吸纳存款,同时为了为了盈利水平,又可能降低风险管理标准,盲目向高风险企业放贷。美国在上世界80年生银行业危机就是很好作证。出于内在盈利的冲动,在外在管制缺乏的条件下,金融资本快速向高风险资产流动,特别是银行业,资本成本的提高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系统性风险不断上升,小银行风险应对能力较弱,率先倒闭,形成行业危机。
从众多国家的实践来看,在危机应对时,有两条经验可供借鉴。第一,放开管制不等于没有管制,银行业道德风险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约束银行行为有利于规避危机;第二,在金融机构濒临破产时,解决好金融机构和存款人之间的损失分担问题,即所谓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三)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是条件
在比较成熟的金融市场,银行不再是唯一的筹融资渠道,人们可以选择多种金融工具,这样,在利率市场放开后,风险和冲击将被更好的摊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金融市场是不够发达的。我国虽然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不可否认,金融体系仍然是不够健全的。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是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基础,实际上,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不断完善本国金融市场体系又是一种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关系。比较美、日成功的经验,反观拉美三国失败的教训,较为发达的货币和资本市场有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成。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建议
(一)存贷利差下降,资本成本压力增加
市场的主体并非理性,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很可能通过价格手段来维持生存。高成本的存款迫使银行将贷款投向更高收益的领域,然后高收益通常意味着高风险,比如小微企业的贷款。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银行业危机”正是这种非理性竞争带来的结果。通过调高存款利率来抢夺市场份额的行为,在增加资金来源的同时,也增加了资本成本的压力,不一定带来预期的收益。
由此,中国的银行业不得不面对转型的痛苦和巨大的成本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转型恰恰体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国银行业必须改变经营理念,走差异化的道路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利润点,不仅要以存贷款价格吸引客户,更要体现优质的服务,以及运用高质量风险管理的优势,来占领市场。存款利率短期会有上升,但是长期将会稳定,而且贷款利率也不会持续下降。市场并非理性,但也不是盲目的,风险厌恶将使资本向更加稳健,收益更加稳定的领域流动。
(二)风险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完善的内控机制是商业银行有效防范利率风险的保障。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如何应对利率风险给预期收益带来的下行压力,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不像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那样,中国的银行业还没有做到能够熟练的识别,预测,计量和控制利率风险。
从现实来看,由于我国利率市场一直没有放开,商业银行风险利率危机意识不强,对利率风险管理的技术还只是停留在缺口管理、敏感性分析等定性阶段。中国银行业要提高风险把控能力,实现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重新定位,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加强信贷组合管理,优化信贷资产质量。利率的波动将迫使商业银行考虑风险资产,如何重新审视和定位中小企业优质资产,“三农”和消费信贷等新领域客户。第二、优化风险管理框架和机制。在面对系统性风险时,有一整套完善的从上而下的风险管理系统,有效传递信息,制定风险管理战略,以及必要时对资产结构进行调整。第三、从国际经验来看,成熟的量化管理模型,有助于商业银行很好的识别、计量、分析、预测利率风险。VaR计量模型是现今国际公认的较为实用的风险计量模型,其衡量的是市场正常波动下,某项金融资产或资产组合的最大损失的可能性。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将呈现出不断波动的趋势,给定一定的置信水平和时间区间,可以用VaR模型预测最大损失。
金融危机后,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态度表现的更为审慎,巴塞尔协议对利率风险有着全面的解释,虽然并未将利率风险作为第一支柱风险,但是处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关键期的我国,如何引导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自我转型以及整个改革的效果。
(三)专注金融创新,推动中间业务发展
利差收窄逼迫银行业由传统的依靠利息收入向依靠金融创新发展。金融创新带来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中间业务与传统的存、贷业务比较,具有风险低、收益较稳定、不需占用自有资金等优点。美国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期间,中间业务迅猛发展,非利息收入占比不断提高,由1980年的19%提高到43%。国际大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到收入的40%-50%。中间业务收入的提升加快了银行产品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又带来了更优质便捷的服务,例如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银行等等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客户体验,为银行带来新的利润点。
比较我国,中间业务收入对银行营业收入的贡献度仍然较低,2011年对14家上市银行的调查显示,国有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20.30%,股份制商业银行为13.73%,建设银行发展最快,为21.91%。主要归咎于三方面的原因:首先,金融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够;其次,基层网点认识偏差,无法理解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传统经营理念无法扭转;最后,中间业务收入单一,收费偏低,中间业务收入仍然依靠结算类、代收代付等等,新兴业务发展缓慢,银行卡、资金托管业务收费偏低,价格竞争激烈。
如何有针对性的发展金融创新,推动中间业务发展,从长期来看,将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决定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前景。首先,要加大产品创新,细分市场,对个人客户,要着力发展电子银行、信用卡和分析业务,贵金属业务等;对公司客户,要依托企业网银、企业年金、现金管理平台等产品。其次,加强营销理念,加快服务创新,对中低端客户要通过理财顾问、交叉营销来满足顾客,对于优质高端客户,要通过私人银行、财富管理来锁定客户。
(四)直接融资渠道竞争的压迫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银行极大地承担着社会融资的中介作用,但是其繁琐的贷款审批程序和高额的资金成本也是众所周知的。改革以后,整个金融市场将通过更加客观科学的方式为资本定价,资金需求企业,也可以自由的选择更多的融资方式,例如放行公司债等直接融资方式,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或者通过商业信用等方式融资。直接融资对投资人来说收益高,对筹资人来说成本低,相比间接融资而言,更具有吸引力。
直接融资市场带给银行业的压力是直观的,如果企业能够绕过资本成本较高的银行借贷,而采用效益更高的直接融资方式,银行必须考虑自身的利润来源作何调整。这又涉及到上面一个问题,银行业为何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收入的问题上来。总而言之,“金融脱媒”的压力已经形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将继续倒逼银行业改革,金融创新的发展和服务理念的改变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关键词:纸质印刷;现状;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措施
引言
印刷承载并传播着人类文明,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提及印刷,我们并不陌生,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印刷品渗透到各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印刷的承印物有多种,笔者在本文中只讨论纸质印刷。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那么,是不是会对纸质印刷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纸质印刷业的路还能走多远?纸质书刊会不会被电子书所取代呢?
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冲击并推动着印刷业的发展
不可否认,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冲击了印刷业的市场。就拿身边的例子说吧,学生作为印刷品消费的一大群体,平常我们很少看到学生卖报纸,看报纸,甚至也很少看到其他人买报纸。为什么呢?现在的网络这么发达,许多网站在第一时间新闻、消息,而报纸需要冗长的印刷工艺流程,等到印刷品到人们手中时,信息已成明日黄花了,现在只有一些老年人才会通过纸质媒体了解信息,因此,网络传播信息之快之广是纸质印刷品所不及的地方。根据以上分析,纸质印刷的确收到了冲击,但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印刷业的发展,促进了印刷业的革新。
日新月异的技术不仅为世界注入了巨大活力,也为印刷业的蓬勃发展增添了活力,使印刷这一古老而新兴的朝阳产业不断蓬勃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TP(即Computer-to-plate计算机直接制版)浪潮在全球印刷业兴起。CTP技术在欧美国家的市场占有率已达80%以上,CTP技术及设备也成为了中国印刷企业技术改造的热点。我们的传统印刷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将图像或文字原告制为印版,在版上涂以色料印墨,经加压将色料印墨转移于纸张或其他承印物上再大量复制的一种工业工程,其传统的印刷工艺流程为:
而CTP技术的数字化印刷突破了传统印刷的有版有压印刷,实现了无版无压印刷,其工艺流程为:
显然,其生产周期短,快捷灵活。
此外,随着当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扫描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科技与行业交叉融会,比如电脑无软件直接制版法CTP、膜版直接成像制版法、计算机扫描激光成像等都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现代印刷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数字成像等技术的共同发展,所以说,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虽然对纸质印刷也有所冲击,但与此同时,他们似的印刷业务的利润率大幅提高,并推动着纸质印刷业的革新、进步与发展。
二、纸质书刊不会被电子书取代
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书刊印刷总产值为955亿元,同比增长7.3%,书刊印刷产值在印刷总产值中占比例为18.54%,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从2005年至2009年书刊印刷产值在印刷总产值中所占比率逐年下降。
连续五年书刊印刷在印刷总量中占比减少的原因之一就是新兴电子技术的发展对纸质书刊的冲击。电子书占有其先天优势:占有空间小、、携带便捷、环保、信息量大、适于保存、可更新等诸多优势等。但是电子书的优势还不足以取代纸质书刊,首先,据市场分析,电子书是80后90后所青睐的阅读对象,但是这些阅读群体只是读者中的一少部分。对于中老年人,他们仍然习惯于读纸质书。第二,人们在看书时习惯划线、做标注、评点之类,而电子书比较适合于浏览而不适合用来仔细研究。第三,电子书只提供简单的文本,而纸质书装帧精良、排版整齐、插图优美,人们能真切体会到翻阅书籍的美感。第四,纸质书刊具有科研参考价值,承载着内容的文化意义和精神意义。第五,中国的经济水平远(下转第33页)不足以让人人都用电子书,因为购买硬件的成本和购买内容的成本高。有些人认为,纸质书刊的市场已经饱和,其实不然。在发达地区、大城市,书刊的印刷相对集中,竞争比较激烈,但是很多人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有些地方甚至是缺书、无书。显然,这些地区,纸质书刊有很强的竞争力。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电子书不可能完全代替纸质书,纸质印刷业的末日不会到来。
三、纸质印刷要突破困难,另辟蹊径
对于报业印刷,企业要增加CTP制版的资金投入。我国CTP版材生产的数量不断增加及质量不断提高,版材价格下降,进口版材价格下降,与此同时,传统制版所需胶片及银盐版价格上升。所以,CTP为报业印刷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CTP速度快、质量好、套印精度高,CTP工艺不仅可以节电、节水、减少污水排放,还可以减少人工成本,从而增加企业利润。
对于书刊印刷,书刊印刷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印刷,降低经营风险,避免盲目生产,货物积压,造成投资损失。此外,印刷企业要加快市场的开拓。比如,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纸质书刊仍有很大的需求空间。
参考文献:
[1]报业印刷历史发展对比图,书刊印刷历史发展对比图 /2010/11/050841279
摘 要 当前形势下,短时期内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很难在存、贷款等传统的表内业务上取得竞争优势,但由于表外业务对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将会成为外资银行首选的切入点,必将对今后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本文从课题研究的相关背景入手,然后详细的阐述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内容及其确认,接着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空间,最后重点的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原则与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发展
一、引言
随着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经营的扩大,表外业务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和外国商业银行比拼的新战场。表外业务是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目前成为其获利的主要途径,开展表外业务不但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丰厚收益,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20世纪80年代后,以表外业务创新为代表的金融业务创新活动尤为突出。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的加深,受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也出现了新的,而表外业务方面的创新尤其突出,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的表外业务品种,表外业务创新研究成为我国银行界的热点课题。
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内容及其确认
(一)表外业务的内容
表外业务是指确定的交易双方在未来某个时间对某项金融商品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在交易成立时,它即形成某个企业的一项金融资产,并同时形成另一个企业的一项金融负债。按照 2000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解释,表外业务被定义为:“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具体包括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三种类型的业务。”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承诺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二)表外业务的计量
表外业务给传统报表提出挑战。表外业务的历史成本,如果按签约时间考虑,采用其初始净投资难以反映其价值和风险情况,如果按交易时间来考虑,由于其交易在未来发生、而且可能是一个过程,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来代表历史成本。另外,表外业务的价格波动很大,历史成本难以追踪其市场价值变动情况。在表外业务这个具体项目上,历史成本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都受到严重的影响,用历史成本来计量表外业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在此情况下,公允价值作为历史成本的替代者,用来计量表外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是采用市场价格来追踪表外业务的价值波动,能更好地反映表外业务的价值和整个企业的价值,相关的信息对投资者等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更有价值。
但公允价值如何确定?从定义上讲,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结算的金额。然而,实证研究表明:有关表外业务的公允价值能否增加财务报表的相关性,目前并没有定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表外业务可能存在着:公允价值也许无法可靠地予以计量;所谓的公允价值可能不公允,采用市场价值为基础的公允价值无法反映某些表外业务在风险组合中的价值,另外一些表外业务与企业的信用情况等相关,其价值要根据持有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报表中公允价值再计量的信息,由于报表公布时间和报告期之间的时间差,可能对报表外部使用者的有用性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相关性。报表编制者由于披露成本、经理报酬计划和其他信息等对企业有潜在影响的原因,可能对报表进行某种程度的操纵(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纵性在市场发育程度和监管程度有限的情况下要大于历史成本计量,报表编制者可以通过合约签定时间、计量方法的选取来进行公允价值信息操纵),从而对信息的可靠性造成影响。由于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金融工具、表外业务在报表中的比例有限,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信息共存可能破坏报表总体的相关性等信息质量特征(原因是历史成本体系下报表整体的相关性是通过历史成本的一致和全面采用来实现的,在这个体系下将部分项目以公允价值来计量,可能会影响报表整体的相关性)。由此说明,以公允价值计量表外业务虽然可能局部地增加某些表外业务的相关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和缺陷,可以考虑将表外业务的计量采用如下方法:对于金融工具和表外业务占相当比例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对金融工具和表外业务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对于一般企业,对其金融工具和表外业务先考虑公允价值信息采用附表附注披露的解决方案;研究考虑其他资产、负债等报表项目采用公允价值披露的可能性,在某些行业、某些范围内逐步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待相关市场进一步发展完善和可行的公允价值项目在报表中的比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将报表体系转换为公允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