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12: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文化产业 视野 艺术 功能
从1998年8月文化部成立文化产业司,开始从国家层面发展文化产业,到2009年7月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计划》,文化产业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今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现实话题与研究课题。在这一背景下,关于艺术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艺术的功能问题,也面临着新的语境,需要我们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对其进行新的思考。
在文化产业的视野下探讨艺术的功能问题,对于文化产业领域的艺术生产、文化事业领域的艺术创作及艺术学、美学研究领域的艺术理论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对于文化产业领域从事艺术生产的人来说,明确艺术的功能问题,可以指导他们的创造、生产方向。其次,对于文化事业领域的艺术工作者来说,对文化产业视野艺术功能的新理解,有助于丰富他们的艺术实践。最后,当代艺术实践的演进需要我们及时更新对艺术功能的理论认识,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功能问题,对于艺术学、美学研究很重要。
目前,国际与国内尚无文化产业的精确定义,大致来说,文化产业指“进行商业经营, 以获取利润为目的”①,“提供能满足人的求知、审美、娱乐、宣泄等精神性需要文化产品、服务”②的物质生产部门或经济活动的集合。艺术属于文化现象,文化属性使艺术概念与文化产业概念产生了交叉、重合部分,即文化产业中涉及艺术产品和服务的部分,与艺术中具有经济、产业属性的部分。
关于艺术的一般功能,艺术史与美学史上产生了许多相关理论,到了现当代,则诞生了不少系统观点。如前苏联美学家卡冈认为艺术具有交往功能、启蒙功能、教育功能、享乐功能;彭吉象在《艺术学概论》提出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功能。二者都涉及了娱乐功能,但目前比较普遍的认识是艺术具有认知、教育、审美功能,对于艺术是否应负担娱乐功能仍存在争议,艺术与市场的关系是其分歧的焦点所在,这正属于本文所要探讨的文化产业视野下的艺术功能问题范畴。
一、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认知、教育的一般功能被弱化
从文化产业角度思考艺术的功能问题,会发现,艺术的一般功能中的认知、教育功能虽然存在,但已不再居于重要地位。首先,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一般认知功能淡化。一方面,艺术产品与服务的消费者付钱进行艺术消费,并不是为了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信息来提升自己认知水平,正如人们购票进入电影院观看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不是为了通过电影认识和研究春秋时代晋国的历史。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中提供知识、信息的产品与服务,负担认知功能的主要是出版业、传媒业与教育培训业,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文化产业的具体背景下,认知并非艺术的主要功能。当然,艺术的认知功能仍然存在,但对于艺术消费者而言,这种能是客观附加的,而非他们主动寻求的。其次,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一般教育功能消退。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艺术长期被赋予“载道”的使命,使艺术的一般教育功能的认知深入人心,但对于艺术消费群体,很难期待他们为了被教化而去主动付费,他们更希望在艺术消费中获得享受而非受到教育。事实上,考察我国的艺术史与当代艺术实践,也会发现偏重于教育功能的艺术作品通常是来自于官方或者半官方的创作,在当代则应主要属于艺术事业领域关注的对象。
二、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审美功能被进一步强化
毫无疑问,艺术最核心的一般功能是它的审美功能,艺术是审美文化的主体。在文化产业语境下,艺术虽然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出现并进入市场,但它的主要价值仍来自于审美功能。因此文化产业视野下的艺术审美功能依然重要,并且随着认知、教育功能的淡化,而显得更加突出。表演艺术的市场成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如爱尔兰的踢踏舞团“大河之舞”,全世界已有超过2500万观众现场观看了他们的演出,这种艺术消费活动之所以有如此吸引力,根源就在于其强大的审美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中脱离了意识形态束缚走向大众的艺术,更能体现它自身的审美本质与审美价值,从而突出其审美功能。
三、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娱乐功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宣称艺术的目的应该包括“唤醒各种本来睡着的情绪、愿望和,”③使人“在赏心悦目的观照和情绪中尽情欢乐”④ 。近两百年过去了,世人尤其是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的娱乐功能仍然怀有矛盾情绪,担忧强调娱乐功能会损害艺术的审美价值。但在文化产业的视野中,艺术的娱乐功能却已经被现实推到了更高的位置上。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的消费者,正在强化艺术的娱乐功能。在艺术产业中,尤其是大众文化色彩强烈的影视艺术领域中,娱乐似乎已经成为艺术功能的主流,将本该属于审美的核心地位挤了下去。
注释:
①②王全福、杨英法,《文化产业的界定和统计难题与解析》,《求索》2008年01期
随着现代文化、科技的发展,摄影已从简单的复制对象、记录现实发展成为目前的一个多分支、多门类、多功能的大家族,如艺术摄影、科技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等。摄影的分类也就赋予了这些不同类别的摄影以不同的目的和功能。简单理解摄影只有记录实况的价值和其它实用功利价值,而忽略艺术摄影的审美价值,这种倾向是有害的。
艺术摄影是为创造美的价值而存在的,是以它的审美服务于人类的精神世界的,摄影艺术要想在艺术园地里寻到自己的席位,就必须具备它特殊的艺术审美价值。艺术摄影在通过特定的场景,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它往往不以反映具体事物为终极,而是通过画面形象来表现作者的感情、生活态度,并对生活做出自己的评价。艺术摄影还要求通过生活的真实达到艺术的真实,首先是激起观众的美感情绪,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艺术的审美价值也决定着我们的艺术创造者在创作时的审美物化中,审美意识的高度集中,才有可能创造出较高水准的摄影艺术品。如果只用认识的、政治的、记实的、功利的、实用的目的来作为衡量艺术摄影作品的标准,那就可能会混淆了艺术和生活、艺术和历史、艺术和自然、艺术和科学的界限。关于艺术的标准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说:“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恩格斯这里对艺术的评价是历史和审美价值的评价,而不是其它标准。就艺术摄影作品来说必须以它审美价值来作用于人们精神世界,体现其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
艺术摄影属文化范畴,是一定社会形态的产物,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同样也是人类把握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手段。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它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但它又不同于哲学、政治、法律等其它社会意识形式。艺术摄影的本质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就艺术的把握方式而言,艺术摄影用马克思的观点来分析它决不是简单的对客体进行复制,而是用艺术的“掌握”方式主动地对客体予以艺术的观照。表现在创作上是主体审美意识对客体的艺术掌握方式上,不同的主体掌握世界的方式不同,其目的也不相同,这就是艺术摄影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所在。马克思曾在《1844经济手稿》中指出“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艺术摄影审美活动的独特方式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而也显示了它的独特本质。就艺术摄影的掌握世界的独特方式而言,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摄影艺术家应该用审美的眼光来观照社会生活实践这个客体世界。面对巍峨的群山,我们的摄影艺术家看到的是山峦起伏的线条、层次、光影、色彩诸因素,考虑的是选择怎样的最佳角度,将客观世界通过艺术的方式,构成美的摄影艺术形式,来体现审美价值的实现。同样面对这个客体,地矿学家看到的将是地理构造的形成,注意研究的是各类矿产资源的含量成份,构想的是怎样开发利用来服务于社会。而一个佛教徒看到的可能是山中古色古香的庙宇,理想的世外桃源,幻想中静观入化的妙景,很显然它是以宗教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笔者曾在某次创作活动中,在牧区遇见人们正在修建饲养场,此时正值中午,光线将房顶梁擦的影子投在室内地面上,眼前的客体构成一个可见而不可求的美妙的光影世界。主体审美意识中长期寻觅的积蓄在这一瞬间客体的刺激下得以实现,在主体的审美观照中客体成了主体审美情感的载体,主体灵光附体似的在创作中进入了痴迷状态,经过高度的凝聚,瞬间完成认识上的飞跃,主体的审美意识迅速得以物化。这里我们看到,艺术摄影的创造它既来源于客体的刺激,更重要的则来源于作者审美情感的观照。
摄影创作中它不是推理,而是主体审美经验实践积累在瞬间闪现的直接悟见。这里审美情感,审美意识是主体进入创作中审美境界的前奏,也是审美感应发生的动力,主体感情在客体刺激的感应中表现了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创作中客体形式的感应是主体审美意识觉醒与客体表象之间作用的沟通也反映了创作中情与景的交融的相互作用。马克思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的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摄影创作中审美意识的观照,是主体的本质力量物化的根本,同时也反映了艺术创作的规律。通过以上的创作活动我们不难看出创作主体是以艺术的方式把握客体世界的,艺术的掌握世界从本质上区别于纯实用功利意识、科学求真意识或道德理性意识,而表现出以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根本是审美意识。
关键词:艺术 美术 差异
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其中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艺术的娱乐观念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它不同于生理。
艺术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艺术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艺术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美术是一种空间艺术。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艺术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美术主要是一种静态艺术。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艺术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艺术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美术中既有表现性的,也有再现性的。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艺术”与“美术”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在东西方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它们的概念和使用它们。
在西方,“艺术”与“美术”都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原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音乐、文学、戏剧等,当时广义的art甚至还包括制衣、栽培、拳术、医术等方面的技艺。到了古希腊时期,艺术的概念仍是与技艺、技术等同的,但古希腊的绘画与雕塑在公元前五世纪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已基本确立了一套古典美的标准,为日后艺术涵义的演变埋下了伏笔。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逐渐与“美的”等同起来,18世纪中期,基于美的艺术概念体系方才正式建立,艺术成了审美的主要对象。今天,英语中的“art”一词仍然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它既可以用来指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其它各种艺术门类,有时又专门用来要指称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在内的视觉艺术。在很多西方著作中我们甚至还会看到,作者所说的“art”其实仅仅就是指我们中国人所认为的美术的一部分:绘画。而他们的“the fine arts”(我们直接译作“美术”),也仍然是指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
一、声乐艺术的育人功能
(一)辅助德育教育
声乐艺术是一种声音艺术,其通过富有韵律、节奏的声音转变成具有欣赏性的声乐艺术,通过人们的听觉器官来达到审美影响效果。将声乐艺术引入到德育教育中,这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德育对人们精神与心灵的作用,具有一定审美性的声乐艺术德育教育更能够引导人们进入德育教育的氛围中,从而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伦理道德、思想品格等方面的德育教育。同时,声乐艺术具有协调人类意志、行为的作用,因而声乐艺术中的审美情感会影响德育教育中思想情感的表达与交流,能够令人们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进而构建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与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声乐艺术辅助德育教育的功能越来越得到教育领域的认可。
(二)提高人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
与其他艺术类型相比,声乐艺术艺术的抽象性显而易见,而正是由于声乐艺术具有极大的抽象性,这对开发人们的大脑潜能十分有利。因此,通过有效的声乐艺术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与提高人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而这种教育模式对于培养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奠定了良好基础。由于青少年正处于各种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而对青少年进行不同形式的声乐艺术教育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在进行声乐艺术教育的时候,教育者可以采用欣赏声乐艺术教学方法来培养受教育者,这一欣赏声乐艺术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过程。
(三)培养人的交际能力
据调查发现,声乐艺术能够很好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帮助人们更有效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这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声乐艺术教育中,声乐艺术是一个很好的交流与沟通载体,声乐艺术教育过程也需要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分享与交流,这样的声乐艺术教育才能够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声乐艺术教育为受教育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受教育者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更能够触发他们共同分享与交流,每一次的合唱练习,每一次的欣赏分析,这些都能够潜移默化的令受教育者学会与人相处,树立他们彼此合作的思想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
二、声乐艺术的审美功能
(一)引导人的审美方向
自然万物的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但却需要人们具备一双敏锐的眼睛来发现美、感受美,需要通过某一途径来引导人往正确的审美方向发展。而声乐艺术就是一条最佳的途径,我国的基础教育中也将声乐艺术课纳入到必修课程中,这足以证明声乐艺术在引导审美方向上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通过声乐艺术欣赏能够将人们带入到艺术的殿堂中,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来自声乐艺术的审美熏陶。声乐艺术就像一个导师,在它的引导下人们能够无形之中走向正确的审美方向,帮助不懂艺术之人感受到声乐艺术艺术的魅力所在,从而让他们喜欢上声乐艺术,喜欢上艺术,在参与各种声乐艺术审美活动中逐步形成健康的艺术审美观。正确的审美方向、健康的艺术审美观,这些对一个人的正常发展十分有必要。
(二)触发人的审美体验
人们要想获得声乐艺术的审美感受,其必须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声乐艺术审美活动中,通过参与声乐艺术审美活动而触发自我的审美体验,获得声乐艺术艺术的审美感知,在一定程度上积累对声乐艺术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所谓的审美体验,包括审美判断、审美鉴赏、审美思维等,这些审美体验的积累能够促进人们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从而令人们的艺术审美达到一定水平。一部优秀的声乐艺术作品,其包含了丰富且细腻的思想与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因而人们在欣赏这些声乐艺术作品的时候就极易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进而触发人们产生审美体验。与此同时,声乐艺术审美体验的积累与丰富还能进一步开阔人们的审美视野,激发人们对其他领域的审美探寻动力,以此来推动人们不断进步。
(三)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声乐艺术除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方向,触发人们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之外,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作为一种形象思维艺术,声乐艺术能够诱发人们运用联想、想象等思维方式来理解美、评价美并创造美,于是乎人们在欣赏声乐艺术的过程中就会不断提高自我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提高并非只对声乐艺术艺术发挥作用,具备一定审美能力的人能够在任何艺术领域中崭露头角,发现、理解与感受各种艺术的审美情趣及审美魅力,且自己的审美品味也会更上一个档次。如此,声乐艺术的审美功能便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会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审美创造能力,人不能缺乏审美创造能力,只有拥有审美能力与审美创作能力的人才能更好的创建美好生活。
三、声乐艺术的实用功能
(一)治疗与保健
声乐艺术由不同的声音材料组成,不同节奏与韵律的声乐艺术能够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与生理变化。如节奏感强、韵律快的声乐艺术能够引起人的兴奋、刺激心理,并在生理上引起人的脉搏跳动加快、运动神经产生冲动。与之相反,节奏感较弱、韵律较慢的声乐艺术则能够起到安抚、抑制人类心理的作用,从而在生理上让人们趋于正常。正是由于声乐艺术对人们心理与生理具有如此的引发效果,于是乎人们开始尝试利用声乐艺术来达到治疗与保健的功效,尤其是在精神疾病领域声乐艺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实用功能,如对精神病患者、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医学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声乐艺术来辅助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声乐艺术具有舒缓身心的作用,因而声乐艺术也逐渐被广泛应用在保健方面。
(二)构建新的艺术形式
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声乐艺术开始与其他艺术相结合,构建出新的艺术形式,以达到艺术表现的互补性,进而创造新的艺术审美体验。如声乐艺术与舞蹈的结合,舞蹈在声乐艺术的渲染下使得舞蹈肢体动作更加具有表现力,丰富了舞蹈的肢体语言,而声乐艺术有了舞蹈的动态表现变得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更能够将人们带入到预期的艺术意境中。又如声乐艺术与影视艺术的结合,影视艺术在声乐艺术的映衬下更具有看点,更能吸引观众的兴趣,而声乐艺术在影视艺术的表现中更有氛围,更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并打动观众。声乐艺术与其他艺术的结合构建了新的艺术形式,而这也是一种丰富声乐艺术表现的有效途径,新的艺术形式不仅满足了广大人们对艺术审美的追求,而且还推动着声乐艺术向多元化方向的发展。
(三)声乐艺术的商业性作用
现如今,声乐艺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实用功能,其不再仅局限在听觉享受上,而且在商业运用上发挥着显著功效。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声乐艺术早已不再受时间、地域的局限,其传播范围几乎覆盖了世界各地,这也便于声乐艺术商业性功能的挖掘,首先就是声乐艺术带动了唱片业、网络业的快速发展,其次与声乐艺术相关的产业链也迅速崛起,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声乐艺术的商业化。此外,声乐艺术的商业性功能还表现在宣传方面,声乐艺术能够快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而许多地区都会举行不同规模的声乐艺术宣传活动来达到相应的商业目的。当然,声乐艺术在广告宣传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声乐艺术的渲染力能够增强广告宣传的表现力,从而提高广告宣传的效果。
【关键词】 艺术理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
一、高等院校设置艺术理论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艺术概论》课程逐渐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由于《艺术概论》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广泛性、艺术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实际教学过程中,给艺术专业的本科学生授课情况较好,学生们对这门课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和较高的参与热情,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近些年,我国更加大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全面开展,针对高职院校也普遍开设了艺术理论课程。然而,高职高专的学生更注重技能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对艺术理论的学习缺乏认知,不够重视。
二、高职学生学习艺术理论的重要意义
通过“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有下面几方面的意义:
1、了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了解各门艺术共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了解艺术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艺术观是指对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的一般规律及相关原理的观点,它指导人们认识、分析和判断纷纭复杂的艺术现象,艺术观是世界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了解我国优秀艺术传统和外国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和认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熟悉中外艺术史上著名艺术家和经典艺术作品,学会赏析中外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3、掌握艺术分类的基本原则,理解认识各门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征,培养对各种艺术的欣赏兴趣。在掌握艺术的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和熟悉若干艺术的特殊规律。
4、通过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来了解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把握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科学地认识艺术系统内部的构成规律和艺术活动的内在规律与特点。
艺术的功能展现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愉悦功能。之所以在各项功能前都加上“审美”二字,意在强调艺术的功能核心是审美。
第一,艺术具有审美认知作用,它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是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具体表现在通过对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物的内涵。学生通过这门课,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掌握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其次,艺术形象丰富借用夸张、神话传说和浪漫主义等手法得以塑造完成,当学生欣赏这些艺术形象时,因对其表现手法的探讨,从陌生不理解到完全把握艺术作品美之所在,从而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方法和途径,促使他们的感觉变得更为灵敏锐利。在对这些美好事物的亲身感受中,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
第二,艺术具有审美教育作用,它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从而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从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西方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也同样重视着艺术的教育功能,认为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也就是说,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它起到了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作用:首先,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它不同于干巴巴的道德说教,而是常常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大学生们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变得更为丰富、深刻和高尚,思想道德水平也在潜移默化得到提升。其次,审美意识提高了,促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去追求美的事物,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艺术具有审美娱乐作用,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教育与教学的发展与完善。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我高职院校《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教育与教学的发展与完善:现代教育的最基本理念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艺术概论》这门课的开设,恰恰是应和了这一思想,它关注的并非单纯的艺术知识及其技能,更重要的是极力追求一种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精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艺术学习氛围,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在此基础上,教师以优秀的艺术实例引导大学生去追求去体会独特的思路、丰富的情感,学生以各自不同方式表达出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独特理解,促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极大开发,个性价值得到充分展现。另外,通过艺术欣赏,大学生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的同时,心灵上可以得到休息,精神上得到适当的放松,从而以新的精力投入学习中。
三、加强高职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修养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目标是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艺术理论课在各高职院校却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和应有的待遇。在课程设置也更多的安排技术实践性强的课程,艺术理论只是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开设,而且课时安排特别少,一周往往只限制在两个课时。正因为学校的重视程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大,学生对这门课本身的性质和内容认识更是不足,很多文理科学生认为它应该属于艺术系的专业课,与其它专业无太大联系,因此没必要去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而艺术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视技法训练而忽视理论学习。其实,学生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重实用而轻学术的现象,这种心理还可以从一些艺术院校的教学和其他情况得到确证。首先是师资对比悬殊,一些院校的技法老师往往较多,而理论教师常常不足。前些年,有些院校的理论课甚至还是技法老师代上的。很难想象,专工画画、唱歌、跳舞的老师去讲艺术史或艺术概论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那么,对于高职的学生重技能培养的同时如果能够加强以理论学术支持,最终培养应用型人才会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众所周知,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求大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发展。显然,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实际,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面临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综合素质的较量,因此,具有较高的审美品味和审美追求是必备的修养。
四、结语
总之,世界离不开艺术,我们的生活同样离不开艺术。作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更需要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品味。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开设和普及艺术理论课程的发展和完善,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职业技能振兴发展战略研究 省略.
[2] 朱和平.艺术概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人类对于美的认识来自各个感觉器官的体验,是人类精神满足的感知,这是人类生理和心理共同活动、人与物互相融合、直觉和思维互相补充的结果。在设计艺术中,美感不仅是艺术设计形式客观的反映,更主要的是接受者主观的感受和联想。
一、设计艺术美学
设计艺术学和美学都是人文学科,而设计艺术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更新兴、更具交叉性的学科,因此设计艺术美学的基本定位也是人文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在设计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活动中的价值实现问题。在当代西方美学中,对设计艺术的美学研究有取代纯粹艺术美学研究和美的基本原理研究而成为美学的趋势,研究设计艺术美学、走向设计艺术美学是时代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艺术的美学内涵
设计艺术的美学是一种应用美学,是把美学原理应用到设计艺术中而产生的一种美学,这种美学消减了生活与艺术的距离,使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这也是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西方学者维尔什在《审美化过程:现象、区分与前景》中认为:“近来我们无疑在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它从个体的风格化、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正笼罩在审美之中。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逐渐被看作是一种审美的建构物。”对设计艺术的审美应作整体的把握,它的内涵包括功能美、形式美、技术美、生活美等。
1.设计艺术的功能美。设计艺术的功能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适用、经济、审美。适用兼具实用和使用,设计艺术一定要具备满足人们需求的实际用途,同时还要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环境,要使人用起来方便、顺手、舒适、安全等。设计艺术的审美,不是为了美而美,而是功能与审美的统一。
2.设计艺术的形式美。形式是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艺术设计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象的表现形态。形式美是对美的形式的知觉抽象和概括。设计艺术形式的美学意义与主旨思想的美学价值的有机结合,又包含设计作品本身所显现出来的意境和情趣的美。
设计艺术形式的意境美。设计艺术的意境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感情化为形态,做到托物言情,情感与境界相和谐,情形合一;另一方面就是凝聚、象征和暗示,做到意在象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虚实相生。对艺术设计作品的鉴赏和感受,可以使人进入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统一的精神境界,使审美主体超越感性的具体物象,领悟到某种宇宙或人生真谛的艺术境界。
设计艺术的形式美还体现在实用的基础上。实用功能反映在产品的技术性能、环境性能和使用性能上,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实用功能。在设计艺术实践过程中,尽管实用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实用与审美两方面的功能的侧重却要视不同类型和不同档次产品而各异。
设计艺术的形式美还体现在简洁上,尤其是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简洁体现出视觉的完整、单纯和一目了然的特点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快节奏、高效率和节约时间的生活方式相吻合。简洁的本质表达出的效率显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文化的基本特征,人类发展的文明史实际上也就是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效率的历史。
3.设计艺术的技术美。在西方美学史上,纯艺术一直是主流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美学因之称作“艺术哲学”。美学家们忽视了技术美的存在,从手工业时代到大工业时代,直到今天的信息时代,技术美一直存在着。技术美作为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个性,即功利性、物质性和情感性。人类最早的设计活动,是从实用功利出发的,而审美意识是在实用意识中孕育而成的。
4.设计艺术的生活美。设计艺术的本质,就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设计,生活美就是设计美学的主要范畴;社会生活方式(劳动方式、娱乐方式等等),往往决定了设计艺术的审美本质。设计艺术之中的生活美,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服饰的美、家具的美、交通工具的美、产品的美等。
关键词:中国绘画传播媒介功能
中国绘画艺术之所以具有传播功能的属性,也就是说中国绘画艺术能被纳入传播系统,首先在于中国绘画艺术的传播媒介性。传播媒介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物质、符号和信息,而在中国绘画艺术中表现为特殊的物质、符号和信息。所谓中国绘画艺术的物质,是指承载和构成绘画的材料和工具。在中国绘画史上先后出现的绘画材料和工具,无论是石头、龟甲、墙壁、木竹、缣帛、纸张,还是毛笔、墨和特殊的中国画颜料,它们呈现的都是可见可触的物质形态,即使最后创作出的绘画作品也是具有物质实体性的。
作为传播媒介,中国绘画艺术的符号是指构成绘画形象的点、线、面、色、笔触等基本元素以及有它们所组成的图像。包括中国绘画艺术在内的所有绘画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视觉形象性”,因此这就决定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符号是一种可视的“图像符号”。正是这些“图像符号”,经过画家的妙手按照一定的法则和构图,组织和构成了一幅幅绘画作品。中国绘画艺术是一个符号的世界,了解和掌握一定符号元素,不仅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是必要的,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传播媒介性也是必要的。
任何传播现象或活动都是围绕着信息而进行的。具有物质性的实物,正是承载了信息才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实物,而成为了传播媒介。同样中国绘画艺术之所以能成为传播媒介从而具有传播功能,原因也是其能承载和传达信息。正如著名画家陈丹青说绘画是“人类的‘记忆装置’与‘认知途径’”,在这里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绘画就是人类的传播媒介,只不过这“记忆装置”与“认知途径”都必须依附于信息才能得以存在。中国绘画艺术是中国人的“记忆装置”与“认知途径”, 而且“记忆”和“认知”都指向信息。没有信息,所谓“记忆”和“认知”都没了对象,也就没有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中国绘画艺术饱含了丰富宏大的信息资源。从一幅幅绘画作品中,我们不仅能获得审美性信息,而且能索取到有关社会、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信息。可以说蕴藏于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信息,“对于以往的人类意识来讲,是一种延续,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种表达,对于后来的接受者来说,则是一种文化遗产,起到再延续与教导的双重作用。”(张强 《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21页)这些信息以中国绘画艺术为媒介,在国人的“记忆”与“认知”之间进行着传播。
中国绘画艺术,不仅具有材料和工具的物质性,而且也具有了建构艺术形象的“图像符号”和丰富宏大的信息资源,由此可见,它具有媒介性,是一种具有传播功能属性的传播媒介。
另一方面,从人类的传播史视野对中国绘画艺术进行考证,不仅在遥远的原始社会和古代社会,可以说在中国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中,绘画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传播作用,并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和传播工具。
从我国现存的古代绘画作品来看,绘画很早是被用来作为一种具有“巫术交感”性质的媒介,通过沟通人与神的交流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原始认识。即便是文明社会的早期阶段,绘画仍继续扮演着这种传播媒介的角色。礼教时期的夏、商、周和秦汉几个时代,在绘画内容日渐丰富、绘画形式也开始多样化背景下,中国绘画艺术的传播功能在各方面得以彰显。夏商周三代,“礼教殊隆”,绘画开始应用于礼教的传播,此一时期,主要绘画门类是壁画、帛画和青铜器装饰画等,而题材多以人物为主,内容传播着兴衰鉴戒、褒功挞过的图像信息,为维护礼教服务。秦朝时期,绘画进入正式发展时期,不仅帛画、装饰画等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壁画更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此时的宫殿府衙普遍绘制壁画,或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或绘制历史故事,作为成败得失的鉴戒。到了汉朝,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绘画的传播礼教的功能更甚。虽然此时绘画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如经史故事、神怪祥瑞、颂德记功、宣扬威德,但主题意义多在传播“成人论、助教化”的礼教思想。在汉代,绘画除了主要传播礼教,另外在描绘世俗风情方面也多有涉猎,如独具特色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传播和表达的更多的是当时有关收获、渔猎、乐舞、戈射、攻伐等世俗风情方面的信息。
魏晋“清谈玄学”之风盛行,绘画开始偏离传播礼教的航道,走向了艺术“自觉”的道路。随着内容、形式以及创作观念上明显的变化,魏晋以后的中国绘画,不仅先后出现和完善了人物、山水、花鸟等分科,绘画的功用也发生了变化。唐代著名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对于绘画的功能,不仅强调“成教化,助人伦”的教化作用,又重视“指事绘形,可验时代”的认识作用,并开始认识到“怡情悦性”的审美怡情之作用。张彦远对绘画功能的认识和总结可谓是集大成者,他之前和以后的绘画理论家对绘画功能的认识,大多都没能超出其教化、认识、审美怡情的范围。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绘画的功能,无论是绘画的教化功能,还是绘画的认识和审美怡情功能,都是以绘画作为传播媒介为前提的。绘画作为传播媒介,承载和传播信息内容的侧重和区别,体现在绘画功能上就有了教化、认识和审美怡情的作用。
中国绘画走向艺术“自觉”的重要标志,就是其不再仅仅圄于“教化”和“认识”的功用,而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说自此之后,古往今来的人们,不再仅仅关注绘画所承载和传播的伦理教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而转为更加关注绘画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性信息。绘画是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也是人们交流审美信息的媒介。千百年来,传统文化滋养下的中国绘画艺术,成为了文人墨客、寻常百姓寻求精神慰籍和体悟自然、人生之美的重要媒介。特别是文人介入之后,中国绘画艺术与诗、书和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怡情悦性”的审美价值更加得到张扬。因此,宋朝以来,文人与绘画的情愫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大书特书的亮点, “中国绘画史发展到后期,“文人画”不仅成为了绘画史的主流,实质上已成为中国画的‘一统天下’了”( 徐书城《中国画之美》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版 87页),文人画也在众星捧月中成为了承载和传播审美信息的最重要的媒介。在审美信息贫乏的时代,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中国绘画艺术所承载和传播的审美信息,不仅与本民族的艺术精神是契合的,而且在满足人们精神的审美需求方面是其它种类艺术代替不了的。总之,中国绘画艺术以视觉图像的独特方式,承载和传播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艺术精神和审美文化,浩如烟海的绘画遗作也证明了中国绘画艺术在承载和传播审美信息方面所具有的悠久历史和传统。
有关中国绘画的传播功能的论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也多有记载。“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谢赫《古画品录》);“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赞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图画者,有国之鸿宝,理乱之纪纲。”(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吴道玄作此画 《地狱变相图》,视今寺刹所图殊不同,了无刀林沸镬,牛头阿旁之像,而变壮阴惨,使观者腋汗毛耸,不寒而栗,因之迁善远罪者众矣。孰谓丹青为末技哉!”(黄伯思《东关余论》);“古者图史彰治乱,名德垂丹青。后之绘事,虽不逮古,然昔人所谓贤哲寄兴,殆非庸俗能辨。古图画意在劝诫,故美恶之状毕彰,危坦之景动色也。后世惟供珍玩,古格渐亡,然画人物不于此用意,未得其道耳。云霞荡胸襟,花竹怡性情,物本无心,何与人事,其所以相感者,必大有妙理。画家一丘一壑,一草一花,使望者息心,览者动色,乃为极构。”(方薰《山静居画论》)……仅仅从这些代表性的文献记载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对于绘画传播功能认识古人早就有所洞察和体悟。虽然古人与今人对绘画传播功能的表述不同,但这也仅仅表现在专业术语上的差异,两者表述的意思是没实质的差别的。
近代一些学者对绘画的传播功能也有所论述,如鲁迅在其《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就谈到了包括中国绘画艺术在内的美术的传播功能。 “播布云者,谓不更幽秘,而传诸人间,使与国人耳目接,以发美术之真谛,起国人之美感,更以冀美术家之出世也。”(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载《集外集拾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第49页)在这里“播布”就是现在的“传播”之意。从鲁迅先生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他对美术的传播功能的认识,即是接受者通过解读美术作品的信息,来陶冶性灵和培养造就美术家。那么中国绘画艺术作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鲁迅先生对美术的传播功能的认识,同样适用于中国绘画艺术。在一定“语境”中,鲁迅先生所言“美术”实际上指向包括中国绘画的绘画艺术。
关键词:美术博物馆;艺术文化;文化传播;文化交流
美术博物馆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播是美术博物馆的基本属性。美术博物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向全社会展示和传播艺术文化的精华,目的是在弘扬艺术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艺术文化素质。因而,美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既是艺术文化基础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美术博物馆作为保护和展示人类艺术文化的文化教育机构,既是一个地区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形象标志,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宣传其艺术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美术博物馆以造型艺术为对象,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功能,因此在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其培他博物馆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美术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是发挥美博社会功效的必要前提。
1美术博物馆文化的内涵
美术博物馆事业是艺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内涵而言,艺术文化即是指对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形态和现状、经验等的研究的总结。其中,艺术不仅是指人的情感和理想等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也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而文化则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美术博物馆艺术既是文化的核心,也是审美的核心。
大众艺术文化境界的提升需要在美术博物馆中完成。艺术文化的提高可以通过学习前人的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技能。但是艺术文化境界的提升,则需要在此基础上,亲自到美术博物馆参与艺术文化活动。艺术文化活动是一种精神性实践活动。美术博物馆中的艺术既是文化的一个领域,也是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属于精神产品的一种。美术博物馆中的艺术文化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最基本的特征。社会文化系统对艺术的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社会文化系统作为一种文化条件和总的文化氛围,能够直接制约艺术家和公众等每一个人的艺术文化心理的形成,进而间接地对艺术的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艺术文化不仅有审美价值,还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陶冶功能以及娱乐功能等其它社会功能。其中,(1)艺术文化的认识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识自然和了解人生,进而认识历史和认识社会。(2)艺术文化的教育功能则是人们通过艺术文化活动,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和熏陶,进而引起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以及人生态度等发生潜移默化地的深刻变化。(3)艺术文化的陶冶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进而满足审美需要。所以,美术博物馆的艺术文化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美术博物馆的基本职责是收藏、保管和研究人类艺术的见证物并进行展示和传播。人类艺术的见证物是文化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文化传播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责。美术博物馆的艺术文化不同于其它行业文化,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美术博物馆文化具有广博性。现代美术博物馆的功能既包含搜集艺术和保存艺术、修护艺术、研究艺术,同时也包含展览艺术、教育艺术和娱乐艺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又出现了新形式的“虚拟美术博物馆”、“数字化美术博物馆”等,这充分体现出美术博物馆文化的广博性。
第二,美术博物馆文化具有公共性。美术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无疑公共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博物馆的公共性特点和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美术博物馆公共性的发展与美术博物馆的收藏艺术、研究艺术和教育艺术等各项功能紧密相连。服务社会公众是美术博物馆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此,需要充分认识美术博物馆的公共责任,深入研究其公共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美术博物馆公益性核心价值的最大化,才能全面、深入、有效地推进美术博物馆的公共性。
第三,美术博物馆文化具有可参与性。美术博物馆作为征集艺术和典藏艺术、陈列艺术以及研究艺术的场所,是为公众提供艺术知识、艺术教育和艺术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以学习艺术和教育艺术等为目的。公众参与可以使美术博物馆成为国民教育的延伸与互补,使美术博物馆艺术教育的效果更好,能更好地发挥其艺术文化宣传作用。
2美术博物馆如何实现有效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又称文化扩散,主要是指思想观念和其他文化特质从一个地域传到另一个地域的过程。做好美术博物馆文化传播工作,是美术博物馆宣教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责任。美术博物馆作为艺术文化的传播者,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艺术文化发展的脉络,把城市文化底蕴缩影的艺术文化精品向公众开放,更好地满足群众的艺术文化需求。对此,美术博物馆需要进一步发挥宣传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其艺术文化传播水平。
2.1提升艺术文化品质
美术博物馆是艺术文化与传播的重要工具。现代美术博物馆艺术文化功能的发挥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形式的拓展和手段的创新,才能有效提升其艺术文化品质。现在有的美术博物馆的艺术展示大多是展柜陈列辅以标牌文字说明、展板文字说明等传统陈列方式,让参观者感到枯燥乏味。这种状况不仅难以揭示其深刻的艺术文化内涵,更难以调动观众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因此美术博物馆应创新展示手段,把沉寂的历史陈列变成声色并茂的艺术画卷。如可通过幻灯、全息摄影和激光、录像、电影以及多媒体等现代技术的巧妙运用,使静态艺术展品得到拓展。同时可通过艺术色彩的环境,运用动态演绎,给观众以艺术的听觉感染力和艺术的视觉冲击力。这种把静态艺术展示与动态艺术演绎完美结合起来的方式,能有效体现美术博物馆传播艺术文化形式的多样化。
2.2提高艺术文化传播水平
随着人们艺术文化品位的不断上升,公众参观美术博物馆文化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美术博物馆的艺术文化传播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美术博物馆传播艺术文化,需要在展示传播的内容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可将艺术的专业性、艺术的学术性和艺术的知识性以及艺术的趣味性同艺术的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艺术题材、艺术品种和艺术风格以及艺术载体,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使艺术陈列展览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只有真正树立惠民意识、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才能不断提高美术博物馆公共文化传播新水平。
5.2.集体无意识说
5.3.模仿说
5.4.表现说
5.5.有意味的形式说
5.6.符号说
5.7.载道说
5.8.娱乐说
5.9.意象世界层
5.10.兴象
5.11.喻象
5.12.意象的物态化
5.13.艺术的审美功能
参考答案
5.1.游戏说首先由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康德提出,后由席勒、斯宾塞等人发展加以完善的。游戏说的倡导者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一方面,艺术和游戏具有虚构的力量,富有拓展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它们所引起的是消除了一切主观偏见和现实差异的,是忘我的。席勒更认为,游戏是消除人性分裂的一种特有的理想活动。从心理学上看,艺术与游戏的确有相通之处,这是“游戏说”的合理之处;但两者又有本质区别:游戏给予人们的是纯粹的虚幻性,艺术则提供给我们深刻的真实性;游戏可以使我们沉浸在单纯的悠闲的中,艺术却能以其深邃而广阔的思想内涵,给我们以审美以外的人生启迪。
5.2.集体无意识说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不是以某个人为代表的,而是体现在人类群体的超越了时空界限的心灵。其合理之处在于,揭示了艺术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某种内在联系。然而“集体无意识”只是一种心理学的假设,并没有足够的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根据;同时,这种理论抹煞了艺术家的个性,也是不符合艺术创造的实际的。
5.3.模仿说是古希腊时界定艺术的普遍观点。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艺术的本质因而是模仿的模仿,这种模仿也就是不真实的、虚幻的。亚里士多德则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也肯定了模仿它的艺术的真实性。后来艺术家还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以再现现实为宗旨的现实主义文学是模仿说的发展阶段。模仿说的合理在于,始终把艺术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艺术看成是再现和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因而把握到了艺术产生的根源。其根本缺陷在于,一方面它把艺术本质局限于“模仿”世界的认识论范围,而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质;另一方面它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和表现性,因而未能全面揭示艺术的本质。
5.4.西方18、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标榜“自我表现”,冲破了“模仿说”的罗网,表现说于是兴起。康德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是天才的创造和表现。表现说批评模仿说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在中国,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体可划入表现说。表现说把艺术本质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破了把艺术仅归结为模仿、认识外在世界的局限性,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性,比模仿说更接近真理,在美学是一大进步。但表现说完全回避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区别,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因而依然是片面的。
5.5.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所谓“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它把通过形式组成的画面所可能有的指示、意义、记录的信息、传达的思想以及教化的作用等现实生活的内容全部排除在外;所谓“意味”,贝尔认为乃是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意味的来源。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说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方面,比表现说更进一步。但它把“意味”及“审美纯形式”与一切现实(包括主体的现实情感)的联系完全切断,完全脱离了人类的具体实践,脱离社会的历史发展,脱离人类本身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演进,抽象地谈论审美情感和有意味的形式。则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5.6.符号说由当代美国哲学家苏珊o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不应是个人瞬间的情绪,而应该表现一种人类的普遍情感或情感概念,它能展示人的经验的、情感的、内心生活的动态过程,即人的“生命形式”,能表现出人类的情感和“生命形式”的内在本质。朗格的符号说,综合了表现说和有意味形式说,把艺术的本质与人的符号本质联系起来,理论上达到了的层次;但也因而把艺术本质非社会化、非历史化了,由于将人的社会、历史本质降低为自然性、生物性的“生命运动”所以仍不能正确的解决艺术本质问题。
5.7.载道说(或教化说)较早可追溯到孔子,韩愈则加以完善。他认为古文是为了宣传儒道而存在的,并非为了缘情。柳宗元亦认为,文章因道而贵,文章家因道而尊。将文置于道的约束之下,先道而后文,批判矫情为文的风气,在当时有其积极意义。但完全摒弃文的缘情作用,仅仅突出文的政治教化功能,显然不符合艺术的发展规律。
5.8.娱乐说可分为“自娱”和“娱人”两个方面。艺术家是借助于创造中的想象,在幻想世界中实现自己虽向往但在现实中却不能实现的愿望、追求、希冀和理想,从而达到自娱。同样,“娱人”也很重要,一切艺术都能使人产生快乐,都有娱人的特性和功能。
5.9.意象世界层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这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lO.兴象是主体以客观(对象)世界的物象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触感、启动想象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机,物象使“感兴”得以发生,联想得以展开,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象”便是兴象。这个概念原出自中国古典美学,它的最主要的特点一是要“天然”,二是要“隐蔽”。
5.11.喻象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主体在客观世界摄取象征物,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种方式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它带有明显的人工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