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医学专业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1 17:12:0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医学专业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医学专业知识

第1篇

【关键词】 中医学专业;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学习是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中, 不仅仅是因为真实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 而且是因为客观活动是个体建构知识的源泉[1]。建构主义的这一情境教育理论正适合职业教育的特性, 职业教育是一种在职业背景下进行的技能教育, 学习者知识、技能的建构受到职业环境的影响, 所以情境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的理想模式。本校在中医学专业进行了在职情境下开展教育教学, 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及职业素质的探索, 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铺路。

1 情境教学环境的建设

医学教育是实践技能很强的学科, 学生如何能够在短暂的在校学习期间尽快熟悉未来职业发展所处的环境, 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知识并养成优秀的职业素质是所有医学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此很多院校在此方面做了很多的探讨, 例如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增加临床见习机会等等, 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及医院内医疗活动的繁重与复杂, 并不能使学生深入的了解作为医疗卫生工作者从事治病救人工作的内涵。创建一个仿真职业环境使学生在学校的所有学习都在职业情境中进行, 在医学情境中耳濡目染, 通过暗示、启迪使学生的认知学习达到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到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

1. 1 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 建立仿真职业环境 本校2008年成立了模拟医院, 在模拟医院中建立了中医情境教学实训室。根据中医专业的特点设置了中医模拟诊病室, 并配备了电子计算机脉象诊断仪、计算机舌象辅助诊断系统、中医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使学生在进行中医诊断信息采集与分析等相关技能培训时, 有身临其境之感,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教学与行业有机融合、学校与医院有机融合”的教学目标,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学质量。

1. 2 利用模型、宣传板、知识墙等建立中医文化情境 在模拟医院中医实训区利用走廊及实训室墙壁悬挂宣传板、在实训室内摆放医学标本、建立知识墙宣传传统中医文化发展史, 进一步达到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平的教育。学生在模拟医院中不仅能得到临床技能的训练, 更能通过这种医学文化氛围达到职业素质的养成。沐浴在这种文化氛围中, 学生会充分感觉到传统中医文化的严肃性和崇高性, 学生内心会充满了一种庄严、自豪的使命感, 会不自觉的放轻脚步, 压低声音。

2 情境教学方法的探讨

“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知识信息交流的载体是教学形式和方法, 情感信息交流的载体是师生的言语、表情、动作的相互交流, 情境教学方法正是有利于知识信息和情感信息交流的最佳方式和方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型教学方法, 实行以学生为主的情境教学方法, 包括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模拟医患诊疗教学等多种以启迪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2]。运用情境教学首先要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特点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教学方案, 创设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2. 1 生活展现情境 收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患者就诊案例, 经过加工使其涵盖教学中的主要知识和技能要素, 通过案例提出思考问题作为学生思考的启发点, 并深入启发学生逐步思考, 在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同时激发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2. 2 实物展示情境 利用病变脏器的标本作为实物, 首先向学生展示疾病的结果, 引导学生探究疾病产生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循证医学素质及观察思考的能力。

2. 3 多媒体再现情境 多媒体技术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形象的演示疾病的发展过程、临床检查的过程及手术治疗的过程等, 调动学生的感官多方面接收知识信息, 同时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模拟仿真设备使学生能够在模拟患者身上动手操作以替代在实际患者身上得不到的训练。

2. 4 表演体会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 一是进入角色, 二是扮演角色。将临床诊治过程编排成为剧本, 学生分别担当医生或扮演患者, 担当医生角色能够切实演练中医诊疗技能, 扮演患者能够深刻了解疾病的表现, 而通过模拟的医患交流, 又能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并且深刻体会患者疾苦, 培养尊医爱患的医学人道主义精神。

根据中医学专业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记忆的特点, 重点开展表演式情境教学实训, 由教师按照临床工作情景, 将模拟诊病教学内容融入编写出情景教学案例, 课前提供给学生, 由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每个学习小组不超过10人, 每组推荐出表演者(即模仿医生和患者), 结合现代化的脉诊、舌象等教学设备, 表演之后, 按照情景教学案例中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讨论分析, 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通过实际进入情境表演, 使晦涩难懂的中医诊病过程趣味化、实际化, 尊重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 完成了从记忆式学习到形成式学习再到转化式学习的转变, 达到了知识的建构, 训练了学生的诊断思维能力。

3 职业情境环境下的实践考核

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主, 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实践考核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以往在考核方面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是分别进行的, 造成学生知识的学习也是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按照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利用模拟患者和计算机辅助诊疗技术创设多站式中医诊疗情境, 学生通过模拟诊疗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4 讨论

职业教育是一种在职业背景下进行的技能教育, 学习者知识、技能的建构受到职业环境的影响, 所以情境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的理想模式。经过四年的情境教学模式实践,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的学生赞同实施情境教学方法, 认为情境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熟练的临床技能, 有利于职业素质的养成。

实施情境教学需从以下方面入手:①首先要建立一个与职业教育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职业背景下的情境教学环境;②开展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 使其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③编写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有助于教师教学研究和学生学习参考;④教师要树立职业教育教学的理念, 积极开展情境教学模式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赵延清, 贾云宏.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4):63-65.

第2篇

一、新课引入缺乏衔接,直奔课题

这是一节畜禽生理学《细胞动作电位》的理论新课教学。教师是这样引入新课内容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胞静息电位的知识。今天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新的一节内容——细胞动作电位。然后开始新内容的讲述。很显然,这位教师是在直接引入课题,其本意是想简单而直接入题,可是教师后面讲的动作电位知识是以前一部分静息电位为基础的,由于新课缺乏对旧知识的衔接性复习,我明显感到学生在听细胞膜两侧离子移动时,思维迟钝、表情迷惑,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本节课的内容。虽然教师的开场倒是直奔主题,但学生的学习却是远离主题,学生辛辛苦苦一节课,结果知识理解得一塌糊涂。

二、教学内容设计不当

这是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消化生理活动的调节》。教师在讲述消化活动的神经调节时,忽视了有关神经生理知识还没有学习的矛盾,结果教师花了较大篇幅来讲述神经调节中有关神经递质、神经受体这些学生一点都不懂的内容。我觉得教师的基本想法是好的,想通过精心的组织、条理清晰的讲解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是教学内容设计不太符合实际,学生无法产生共鸣。其实教师只要合理调节教学内容的教学顺序,这节课的问题是可以在后面得到解决的。

三、教学理念、模式陈旧,教学效果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加上现代教学手段的日益丰富,教师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单边、灌输式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就很难完成一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一位教师在教学畜禽疾病学《仔猪水肿病》时,完全是让学生坐在教室面对一本书、一块黑板和一个教师的传统模式、手段来完成的,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自问自答、满堂讲解,没有一次和学生的交流,更谈不上学生信息的反馈。课后,我试着问了几位学生,结果他们都表示对这节课的内容理解不多、记忆不深。如果这节课我们教师能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到“临床课堂”用病例现场教学,或者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放点影像图片、资料,我想这节课就一定会给学生留下较深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教学效果也会大大不一样。

四、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任意拔高

多年来,中职农学专业理论课教学一直是用的大学“精编”浓缩教材,相当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常出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大专”化的严重拔高现象,其表现有两种形式:

1、教学内容的随意提高。有一次,我听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一课,教师一开始讲述的就是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由于职高生这方面的内容没有作统一要求,只是作为选学,结果是让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种急于求成、内容偏高的教学明显不应是对所有学生的要求。教师如果能适当进行分层要求,学生的迷惑就会大大减少,学习的积极性才可能不断提高。

2、教学要求过度拔高。有一次,我在听病理学《肿瘤》一课,教师讲肿瘤产生的机制过程时,将大学里才作要求和详细讲述的“基因表达学说”在这节内容中拓展并作为重点对待了,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阐释,由于学生没有遗传学的基础知识,结果毫无所获。

第3篇

关键词:职业中学 畜牧兽医 发展

经济建设的腾飞,为职教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畜牧兽医专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畜牧兽医专业的出路在哪里?在于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乘着国家发展职教事业的东风,迎接职教事业的春天。

一、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因

学生到学校除学文化课外,更重要的是学习专业课,而专业课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师范院校的生物系毕业,他们在普教中可以胜任,在畜牧兽医专业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林院校毕业生因种种原因难以走上教师的岗位,尤其是既有渊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的教师更缺。讲医的不能给猪“去势”,讲畜牧的不会解剖,像这样的教师如何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如何能达到技能传授的要求?畜牧兽医专业是理论性、实践性、专业性都很强的专业。直观教具、标本模型、实际操作都非常重要,但由于学校经费的不足,实验实习设备短缺,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这是形成学生技能不够强的关键因素。有许多教师是由普通高中调入职校的,往往用普通高中教育学生的方法,只注意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与实践接触较少。随着小养殖的滑坡,就业形势严峻,受高校扩招的影响,职业中学的生源存在问题,畜牧专业又是既脏又累的专业,生源奇缺,许多学校自动降低门槛,来者不拒,许多未完成初中学业的学生进入学校,使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较差的学生进入社会,就业尤难,对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低估,这样一来,招生更难,形成恶性循环。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要办好一个专业,没有组合良好的理论扎实的专业教师队伍,那只是一句空话。如何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呢?我认为应从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要抓好专业教师的传、帮、带活动,老教师带新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带经验不足的教师,人人都是帮扶者或被帮者,帮扶对象明朗化,有帮扶计划和检查评比,这样一来,教师间相互协作,共同提高。②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或到现代化养殖场去学习。这样一来,会使教学功底更深厚,同时接受外界的先进的饲养技术,开拓视野,为畜牧兽医专业打下雄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③要打破用人界限,聘请对口高校毕业生和社会畜牧兽医界的名人到校执教,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只要学校有两三杆“大旗”飘舞,不愁学生踏不破门槛。以上三点是畜牧兽医专业办好的前提,也就是现在说的校本培训,是恢复学校的自身造血功能的方法之一。实验、实习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本专业的第二课堂教学,包括饲养实习,疾病诊治实习,畜禽解剖实习等,实习需要资金和实习动物,离开生产实习基地根本不行。把学生编排成实习小组,定期到各部室轮流实习,这样以来,使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学边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不怕脏、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和严谨务实的求学态度,增强了学生将来的适应性和竞争力。然后,改变教学模式,侧重技能发展。组织教学要突出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课程安排上可以适当增加文化课的课时,但总体仍应侧重专业课的教学。对于不参加升学,毕业后即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生,可实行模块教学,使学生主攻养殖或兽医等方向,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专业技能的掌握。在专业课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较好地完成教与学、学与练的全过程,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试验室建设,组建专业实习基地。实验、实习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本专业的第二课堂教学。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仅仅依靠教材是不行的,必须配备较完善的实验室。为此,学校需要配备标本室、解剖室等专业实验室。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学校需组建实习基地或校企结合,为教师队伍实践锻炼和学生专业实训、就业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定期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使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学边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了不怕脏、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并培养了严谨务实的求学态度。

三、严把招生关,严把教学关

教学质量是一个专业的生命线,而教育质量的提高又与学生的素质有较大关系,没有好的学生,是保证不了教学质量的。招生的时候,一定要有标准,不能来者不拒,要“宁缺毋滥”,把那些学习功底较好、吃苦耐劳、真正愿意从事牧医事业的学生招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培养出高素质的畜牧兽医人才。这样一来,开始学生虽然少,但学生的素质高,分配以后的实际工作能力强,经济收入高,长此以往,自然会消除负面影响,生源会越来越多。其次,就是把好教学关。要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按顺序、按季节安排教学计划,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分类教学,因材施教,按学生的意愿,学习基础好的可以主攻兽医,学习基础差一点的学生主攻养殖。在学习上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循循善诱,在实践操作中要及时纠正示范,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畜牧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畜牧兽医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来说也是起到保障作用的。在我国畜牧兽医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我国职业中学的畜牧兽医专业也得到了长足进步,但是还是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面对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存在的就业困难问题、生源问题、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等,笔者结合我国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现状,联系自身的工作经验,对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论述。文中首先论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因,然后又分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希望此文不仅可以促进自身教学的进步,也可以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一点帮助。文中不妥之处还望指出。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的特点,探讨了如何将企业管理模式与中职学生的专业教学相融合,以通过企业情境和管理模式的适应,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为将学生培养为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合作精神的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企业管理模式 中职学生 专业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特别是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为我们职业教育再次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职业学校的学生通过三年职业生涯能做到学有所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

一、中职学生特点

中职学生这个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信心失落、性格自卑。在义务教育阶段,他们往往是受冷落的群体,学校的强化教育与他们无缘,老师的表扬目光也照不到他们身上,读大学更是遥远的梦想。主要表现是不参与班级活动,独来独往。二是学习上知难而退,行为上易走极端。习惯是一种持续的养成,以前的信心失落使学生不敢面对失败,在学习上知难而退,而不平衡心理会促使他们日常行为“冒失”。

二、企业管理模式与中职学生专业教学的融合

1.企业管理模式概述

企业管理模式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组织资源、经营生产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方式。常见的有亲情化管理模式、友情化管理模式、温情化管理模式、随机化管理模式、制度化管理模式和系统化管理模式。

2.企业管理模式与中职学生专业教学相融合

中职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后将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所以在三年的职校生涯中要养成职业习惯,提高职业素养。企业,对学生而言显得遥远而陌生,为了将企业的职业要求深入到学生的意识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企业化管理。

(1)树立职业意识,培养良好的主人翁意识和为人服务的职业素养。职校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时,采用企业管理模式,将各种类型企业的企业理念、对员工的岗位素质要求、企业管理等引入教学之中,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需求有以下几点:吃苦耐劳精神;踏实肯干、爱岗敬业、守时、诚信;身体素质过硬;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大家奉献的意识,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为他们提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的舞台,展示他们的青春活力,激发他们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团队意识。

(2)夯实专业基础、培养专业兴趣、树立职业目标。要让学生踏实肯干、爱岗敬业,首先要使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兴趣。中职学校的专业老师要帮助学生在专业上定位,也就是这个班级的学生所学的这门专业应达到哪个层次的水平,这个专业要求学生学到什么样的技能,专业特色是什么,让他们在从茫然中清醒,在无助中看到希望。教学应该围绕这些目标来进行,教师要开展一系列的工作来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向这个目标前进。

就拿物流管理专业来说,好多学生都不明白,到底什么是物流,学了到底有什么用。开学时,笔者总会对“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目的”进行调查,好多学生的回答都是“家长让我选的,我就选了”,或者就是“我随便选的,没有任何目的”,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

为了改变现状,笔者就组织学生去参观物流企业,让他们真正了解什么是物流,同时,通过参观也能让学生了解物流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例如参观烟草配送中心时,学生的震撼很大。他们看到了先进的物流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方法:“5S”管理法,了解了作为一线操作工人应该掌握的物流知识以及个人必备的素养。同时,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利用学校的实训室进行企业实操演练。让学生通过实际锻炼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设备的使用能力,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也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的信心,为其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和素养基础。

(3)在教学中实际演练并长期坚持企业的“5S”管理法,形成企业化氛围。在实训教学中,实训室管理可采用“5S”现场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五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整理,就是将必需物品与非必需品区分开,必需品摆在指定位置挂牌明示,实行目标管理,不要的东西坚决处理掉,在座位上不要放置必需品以外的物品。

整顿,除必需物品都必须放在能够立即取到的位置外,一切乱堆乱放、暂时不需放置而又无特别说明的东西,否则均应受到现场管理干部(小组长、老师等)的责任追究。任意存放物品并不会使工作速度加快,反而使寻找时间加倍,同时还要思考分析怎样拿取物品更快。要让大家都能理解这套系统,并遵照执行。

清扫,就是将工作场所、环境、仪器设备、材料、工具等表面的灰尘、污垢、碎屑、泥沙等脏东西清扫擦拭干净,创造一个一尘不染的环境,所有人员(含教师)都应一起来执行这个工作。

清洁,是在整理、整顿、清扫之后的日常维持活动,即形成制度和习惯。每位学生随时检讨和确认自己的工作区域内有无不良现象,如有则立即改正。

修养,就是采用企业管理模式,可以让学生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4)企业化虚拟薪金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企业化管理过程,就是要使学生体会企业管理模式,靠近企业的价值取向。教学考核制度可以虚拟成薪金制,学习的奖励条例可按照企业规定: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加10元。作业得到的各等次分为不同的级别,如5元、10元、20元等。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实训课成绩优异的加30~50元,按规范操作,如出现安全隐患能及时按班级应急预案上报并救助,加20~100元。并且根据奖惩制度,定期选出优秀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薪金虚拟制度及奖励、惩罚和教育制度实行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专业课操作规范,生活目标也更明确。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专业课堂设置成企业模式,让学生的专业教学置身于企业情境下,熏陶学生的职业习惯;带领学生参观企业,通过观察,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习习惯。

三、融合的成效

将企业管理模式融入中职学生的教学之中,经过三年的培养,学生能养成一定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也有所提升。

2010级物流管理班,开学时笔者发现班上有一个男生,上课的时候总是无精打采的。笔者通过交流发现他自己的觉得人生前途迷茫了、失望了。但是采用了企业管理模式后,他找到了自身的价值,积极参加物流技能竞赛选拔,最后经过刻苦训练,他不仅获得了江苏省职业学校物流竞赛的金牌,而且在全国职业学校物流技能竞赛中也获得了金牌。这些技能训练经历和比赛历程,为他日后进入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总之,采用这种模式,给教师教学和学生的自身职业素养提高带来了明显的效果。

四、小结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将企业管理模式融于专业教学之中,需要长期的坚持和针对性的设计,对专业老师自身而言也具有较高的要求,老师需要具备企业素养、企业实践,才能设计出符合中职学生的企业模式的专业教学方式。

第5篇

关键词 园林园艺 实践 教学

园林园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建立在社会实用的理论基础上。其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注重实践教学即在现实社会这个广大的课堂上汲取知识,才能了解社会真正的需求,最终服务于社会。那么,如何进行中职学校园林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呢?

一、中职学校加强园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园林园艺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中职学校加强园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

社会实践更是园林教育实用性学科教学时不可缺少的一门课。园林专业内容广泛,园林职业是大工业、城市化和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是在现代科学与技术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在专业中设置太多的课程显然并不现实,广泛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习,也许会了解更多更直观的知识。而我们中国也有可供专业实践的园林设计单位,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了解以后工作的内容,这样他们会有更好的学习的主动性和方向性。

二、中职学校加强园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1、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性课程建设

园林园艺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计划中重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训练。加强实践性课程建设可增加专业实习机会、专业课程加强实践性锻炼等。把社会当成个大的实验室,甚至让学生到社会中去学习,他会获取更多的直观地专业知识。学生才能掌握以问题为导向学习知识,变被动未养成探索与怀疑的主动学习。

2、积极开展工作室教学

所谓工作室教学,就是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不同的工作室,各工作室也可选择适合本专业领域发展需求的学生,然后由教师组织教学和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这种相互选择的工作室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使教师更加关注本专业领域的科研课题研究。“园林园艺专业”课程积极开展工作室教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将教学与科研融为一体,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使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设计平台,以加强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工作室教学方式通过设立独立的研究选题,使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的课题研究而获得知识,从而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教师的技术指导和学生间的互动探讨都为学生自主创新、积累经验、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工作室教学方式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是建立在学科的多元化和知识的系统性上的一种优化的、综合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设计出成功的方案奠定扎实的基础。

3、构建四段式阶梯渐进式实践教学新模式

根据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专业教师可以设计田间农事操作劳动、课程教学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生产实习4个阶梯性的实践教学阶段。其中:田间农事操作劳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实践操作的兴趣为主;课程教学实习主要是通过实验课程的训练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专业综合实习是以配合专业课程教学设立的实习;专业综合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习锻炼能让学生掌握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毕业生产实习则要求同学在与园艺有关的企业或基地系统完成实习工作更加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4个实践教学阶段紧密衔接,这种阶梯渐进性的实践教学安排不仅在时间安排上有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而且在实践内容安排上也非常合理。不仅能学会系统专门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适应了园艺专业对人才的需求。实践证明:这种阶梯式的实践教学模式非常适合于园艺专业人才培养。

4、通过“两个结合”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同学的实践动手能力

1)、课程实验和教学实习有机结合。

在实验课程教学中,除了通过相关的实验课程教学来强化实验教学外将教学实习与课程实验进行紧密结合。根据园艺专业的特点重点对园艺植物种类和品种识别、修剪和株型控制、嫁接和苗木繁育、园地规划和建设、土壤和植株管理、采后处置和市场营销等教学实习环节进行强化。在园艺专业人才培养分为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三个模块进行培养后对教学实践环节进行进一步强化。学生除了完成必要的实验课程外,还要在教学实习基地种植相关的园艺作物。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收获进行全程管理。根据不同模块的人才培养需求,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进行强化。如:蔬菜方向模块加强了蔬菜育苗、蔬菜栽培和蔬菜育种技术的实验训练;果树方向模块加强了果树整形修剪、果园管理技术的实验训练;观赏园艺方向加强了花卉品种识别、花卉育苗和栽培技术的实验训练,使园艺专业同学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升。

第6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摄影专业 办学特色 异军突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迅速,专业也丰富多彩,烹饪、机电、旅游等热门专业几乎是每个中等职业学校都具有的专业,甚至也是重点专业。学生的选择性也比较多。

摄影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虽然不是热门和重点专业,但是在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运用实验手段去发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的作用,与其他专业相比,只能有过之而无不及。摄影属于艺术范畴,也是靠集体才能完成的工作,所以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团队精神方面,更是具有自己的专业特色。且随着各种影楼、写真馆的迅速发展,就业市场同样存在很大的用人缺口。所以摄影专业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在众多的专业中异军突起。

1、摄影专业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现状。

1.1 开设摄影专业的学校较少。据统计,高等教育中开设摄影专业的学校全国有200余所,但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有专门摄影专业的学校却少之又少,而像烹饪、机电、旅游专业却是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且竞争激烈。扬州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烹饪、旅游专业更是扬州各所职业学校的主打专业。因此在省市级的各类技能比赛中也很少看到有摄影专业的师生技能比赛,所以即使是有摄影专业的学校,因为没有比赛参加,知名度也很低。在全国职教之星摄影类比赛中,很多学校的参赛学生并不是摄影专业的学生,只是作为素质教育方面来发展的。

1.2 摄影专业的学生人数较少。摄影专业是高消费的专业,器材昂贵,附带消费较高,经济回馈的过程比较缓慢。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们,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升入高中学习,而转入了职业学校进行学习,希望毕业时学校能分配到较好的工作,尽快减轻家里的负担。所以,面对其他大众化的专业,学生家长和学生更多的是选择在经济上相对能承受的来学习。烹饪、机电、旅游专业都是每个职业学校的重点招生专业,而摄影专业的学生每个年级人数也是少之又少。

2、中等职业学校摄影专业的独具特色。

2.1 专业针对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中等职业学校摄影专业的摄影学习与高等教育的模式大不一样,高等教育主要针对科研,而中等职业学校的摄影专业针对市场需求,主要培养影楼、摄影工作室、儿童摄影需要的操作型人才。学生学习后能直接融入影楼工作。在学校学习期间,还能学到影楼化妆造型、广告设计、图片处理等知识,学生在校期间能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今后的职业规划,就业的成功率比较高。

2.2 专业符合教改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中等职业教育现在特别注重教改,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摄影专业教学比较符合教改要求,进行模块化教学,比如摄影用光,即可引申出人像摄影用光、风光摄影用光、广告摄影用光等。系统性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牢记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2.3 学生人数少,有利于小班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因摄影专业学生人数少,所以教师可以进行小班教学,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实践课程中,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亲手操作,技术技巧得到充分的训练。

2.4 就业市场需求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意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已经从物质型向精神型发展,各种影楼、摄影工作室、儿童写真馆也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急切需要有摄影专业基础的学生充实,保证经营的高质量和专业性。在专业上也要求招聘的员工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工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能很快的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用人单位比较愿意到学校进行聘用。小部分学生家长因为自己在经营影楼,希望孩子能子承父业,所以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也满足了社会的就业需求。

3、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在众多专业中异军突起。

3.1 根据摄影专业的特点,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摄影专业的许多知识符合教改的要求,教师应该主动进行研究,在教学中要大胆创新,实行模块教学,发挥小班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技巧,如数码技术,也不可忽视传统的知识,如黑白暗房。摄影是理实一体化的专业,教师可在理论和实践课中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较为完整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训练,为毕业后尽快适应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多让学生参加各级摄影机构和活动以及各种等级的比赛,提高知名度。实践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标准,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别的摄影机构,如加入摄影家协会,可以得到各种实践的机会,并与专业人士沟通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再者,多参加各类的摄影比赛,在提高学生技术的同时,也提高了专业的知名度。

3.3 建立广泛的校外实践基地。在优化校内实训资源的同时,重视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因为校内实训资源不可能包罗万象,摄影专业的器材昂贵,更新也比较快,从种类到数量校内都不可能全部满足。所以应该不断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推荐各类知名影楼成为学校固定的实践基地。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教师,选派骨干教师到影楼基地实践。实习基地企业优先从学校招聘毕业生,可在采用实践基地挂牌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得到双赢的结果。

4、总结。摄影专业虽然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还属于小专业,但是只要做到扬长避短,积极改革,将会在众多的专业中异军突起。

参考文献:

第7篇

 

根据现阶段人们对于医疗机构中护理人才需求的快速增加,社会中急需医疗方面的人才,这也就要求相关的院校能够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医学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护理技术熟练,并且能够把学习的内容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具有高素质的临床护理人才。这一点也给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本文针对我国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同时提出医学模拟教学在中职护理专业中的意义,以期能够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

 

一、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方式不正确

 

受我国校园发展形式的制约,在我国的中职院校

 

中,很多学生都属于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的类型,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的方式不正确,因此学生很难养成刻苦学习的精神,也难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情况的积累,导致学生的学习情况出现恶性循环的现象,同时再加上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对于护理课程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弱,因此针对护理专业的课程来说,如果教师讲课的专业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抽象,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非常困难。虽然现在借助多媒体和微课教学可以有所缓解,但是不能短时间进行实践,到真正实习的时候已经有所遗忘。

 

(二)知识无法与实践同步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很难快速地融合,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比较客观的问题。同时,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融入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后期的临床实践操作中就难以把所学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学习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之后,在后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就会感到迷茫,甚至会质疑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更难意识到实践操作需要理论知识进行铺垫,导致学生自身缺乏思考能力。这种现象就是由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没有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出现依赖性,或者是实践能力比较差的现象。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参加工作时无法使用理论知识进行思考,更加无法解决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迷茫的现象。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主要就是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师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都使用示范教学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会导致教学的整个过程出现生硬,以及缺乏活力的现象。由于学生在课堂中是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的,因此教师不合理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护理专业来看,其教学内容主要是需要学生具有严谨性的特点,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出严肃态度。而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很多工作都需要发挥出教学的规范化,同时在教学的经验中实现临床护理实践状态的改变,这样才能够保证临床护理学习的实践性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医学模拟教学在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的优势

 

(一)提供验证知识的机会

 

医学模拟教学主要指的就是在中职院校的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把医疗机构中的工作情况带到课堂中,这样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在医学模拟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模仿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在课堂中进行互换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完全模拟医疗机构中的实际操作,其中的优势就是能够根据具体的需求立即停止护理工作,并且也能够重新开始,给予学生更多出错的机会,并且帮助学生牢记犯下的错误,避免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出现类似的错误。同时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还能够实现反复性的常规训练,使学生能够尽早接触到患者,这种无危害、无风险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在中职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所使用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之后都不需要进行复习和查阅资料,甚至不需要完成作业,所以很多学生在多年的学习中没有看过参考书籍,仅仅需要在上课的过程中记录教师所讲内容的笔记,在期末阶段进行复习,就能够顺利地通过考试。但是在医学模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把需要讨论的题目布置下去之后,学生需要去查找相关的资料,通过归纳和总结,在班级的小组之内进行探讨,并且为课堂上的小组发言内容做出良好充分的准备。实际上,每一个学生在内心的潜在想法都是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自我表现,并且实现自我的愿望,医学模拟教学也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机会,这样有助于学生努力实现自我展现的愿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能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新课改中的指导合作自主学习,响应了素质教育的改革。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中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医学模拟教学和传统的教学不同,传统教学在一般情况下重视的就是专业知识的传授,一般都是教师使用满堂灌的方式,学生死记硬背。而在医学模拟教学的过程中,则有着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实践性内容。同时医学模拟教学也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仿真的实践性平台,使学生能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这样也能够良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由此可见,医学模拟教学和社会实践之间也存在着区别,其所具有的特点就是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医学模拟教学还能够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避免理论知识教学中的各种局限性,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医学模拟教学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和授课模式,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整体的护理学习方式,这样也能够更加良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保证学生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并且能重点培养学生对于患者的护理情感,提高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沟通能力。医学模拟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实践的机会,还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学习相互结合,使学生在一个仿真的学习环境中,通过相互之间身份互换的学习方式,提高素质和专业技巧,增加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在身份互换的过程中,能够在课下交流实习的感受,并且了解患者的感受,也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融入集体生活,最终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看出,在中职院校中,医学的模拟教学一般情况下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是比较开放的一种形式。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够保证学生最直观和形象地学习和掌握到知识的合理使用方式,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良好地应用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同时,这种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能够良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良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其临床操作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得到良好的提高。所以在中职院校中,医学的模拟教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第8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 重要性 必要性 改革措施

1、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园艺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园艺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园艺专业开设《观赏植物栽培学》、《果树栽培学》、《植物保护学》和《园林规划与设计》等多门课程。这些课程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性都很强,其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上,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都能得到充分的提高或加强。生产实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绝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亦是培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园艺专业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注重实践教学,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同时也使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提高,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

1.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园艺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在该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为克服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园艺专业实践课的教学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1.2.1教学观念未能满足人才市场的要求,过分强调理论的指导性,忽视实践的能动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1.2.2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的针对性不强,未能针对学生在生产实践中薄弱环节去安排操作技能的训练,未能针对生产过程的系统性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往往是按照教条或经验开展实践教学。在内容上,教师对理论知识讲授较多,学生对专业技能操作较少。在教学方法上,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多,综合实习少。

1.2.3实习基地建设有待加强。一方面,校企合作难以开展,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简直就是纸上谈兵。企业怕影响生产,从自身目前的利益出发,对学生实习持不欢迎、不合作的态度,学校在第三学年无法统一安排学生进企业,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没有机会在实际岗位进行操作训练,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校内实习基地设施、设备不够完善。

1.2.4园艺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被看成教辅人员,待遇偏低,教学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部分园艺专业学生对参加实践教学缺乏主动性、积极性,随便应付,迟到、早退、缺席等现象屡见不鲜。

1.2.5实践教学的考评措施单调。在《观赏植物栽培学》、《果树栽培学》、《植物保护学》和《园林规划与设计》等课程的考评中,许多教师平时仅是布置学生把一些定义、操作步骤抄写在作业本上,以应付检查。期末,仅仅采用纸质试卷安排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考试。同时,某些教师专业操作技能本身就很差,未能形成具备系统性、科学性和激励性的实践教学试题库及其成绩评价标准,无法准确地、科学地评价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成绩。由于未能充分发挥考评对实践教学的指挥棒作用,因此,学生对实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被大打折扣。

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2.1重视实践教学,为实践教学营造良好条件

近年来,园艺企业更为看重的还是应聘者具有的特殊才能和实际能力。因此,为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成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园艺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根本要求,也将成为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志。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堂讲授能引导学生掌握园艺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践教学能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实践教学的优势在于教学过程的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和个性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应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真正重视实践教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充分调动师生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建立一些稳定的、设施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营造良好条件。

2. 2通过基础项目启动学生的求知欲

如今的学生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有些甚至对身边的植物也知之甚少,但他们又想认识更多花红叶绿的植物,一堂植物学的"植物品种认识"实训课,让学生们在兴奋的状态中,收获了实用知识,使一些连罗汉松与桂花树也分不清的学生,认识了起码50种以上的植物。同样地,我们利用校园绿化资源安排的 "花卉品种的认识"和"插花技巧"训练项目,融入理论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实践训练的同时,收获了实用知识,学生也能一直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然没有厌学的表现。

第9篇

【摘 要】职业中专教育是是直面市场的就业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就业型人才。职专语文课作为职业中专学校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课,课程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就业导向与职业发展方向为参照,从教学的实用性与指导性出发,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将针对职专语文教学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在职专语文教学当中渗透就业意识,希望能为职专毕业生打开就业的大门。

关键词 职专语文教学;就业意识;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135-02

职业中专办学的主旨是为社会培养一批在生产、服务与管理方面拥有相关技术的实用型人才。职专语文教学是职业中专的基础教学之一,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与教学的宗旨上,应以学生未来的就业为导向,实现教学的方向性与实用性。因此,应对职专语文教学各方面进行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的专业价值与职业属性。通过对职专语文教学的优化,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毕业生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职专语文教育的现存问题

1.教学误区。大部分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在初中时期,对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就不理想。进入职专后,由于职专教学主要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只加重了学生各个专业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包括语文在内的文化课程的学习。因此,这种情况更加重了学生文化基础的缺失。对于职专学生而言,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文化课程的学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职业中专教育应逐步对包括语文在内的基础文化教育课程加以足够的重视,使其获得应有的地位。

2.就业问题。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职专学生在学校如果违反了校规,一般只会受到学校管理者的批评教育。而学生在就业后,企业拥有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一旦违反,不仅会受到批评教育,还面临着被辞退的可能。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刚进入企业的学生为了避免犯错,形成少做少错、自由散漫的行为。另外,职专学生由于年龄小,学生之间容易出现一定社会问题。这都是由于职专教育中文化基础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前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所造成的。职专语文教学是向学生传授文化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实现职专语文教学中就业意识的渗透

1.深化教学理念的改革。我国的职业中专教育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其教学理念普遍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尤其是职专语文教学往往与传统教育中的语文教学趋向类同,偏离以就业为目标的教学轨道。因此,应在职专语文的教学理念中深化就业意识的渗透。职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就业为指导,满足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应在思想上明确职专语文的教学不是为了满足考试的要求,而是从根本上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综合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在未来就业当中有效的运用自身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2.丰富教学方式。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应在职专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深化就业意识的渗透。

善于倾听是一个就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职专的语文教学中应加入学生倾听能力的训练。例如,在语文课程中,根据学生的专业与未来就业方向,为学生设置一个职业情境,将学生进行分组,按情境安排角色进行对话,并根据对话内容进行提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表达与倾听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在职专语文教学当中,应有效结合听与说的训练。结合上述倾听训练中的方式,让学生在认真倾听的同时,适当回应对方角色的话题,做出正确的表述,让学生从敢于表达向善于表达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因此,多说多锻炼是职专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在语文课开始之前,每次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不同的学生轮流进行一段演讲,演讲内容可以结合实际或与学生就业相关。在语文课堂中,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辩论内容可以安排一些与就业信息有关的方面。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阅读是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在职专语文教学中,应为学生设定一系列的读书计划,并定期核实学生的完成情况。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应分阶段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内容除了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书籍之外,还可以选择与就业指导方面相关的书籍。阅读之后,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安排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将阅读中获得的感想与收获进行分享,以实现知识的内化。

传统的教育方式常常将写作的训练作为应付考试的手段,而无法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的实际需求。在职专语文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所学专业安排一定量的写作训练,写作内容应结合实际或与其就业方面相关。例如,语文课程中安排学生学习市场报告、企业营销策划等的写作方法,并结合实际进行运用。

3.有效结合就业方向。职专语文教学应与学生未来就业方向想结合,贴近学生所学专业。因此,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设置语文教学内容。职专语文教学计划的安排应在全面了解学生个人能力的基础上,满足所学专业内容与专业对于文化知识的不同需求,实现实用型教学。由于职专学生文化基础各不相同,传统统一的教学方式往往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专业课学习中,应不断挖掘其中的语文元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服务于所学专业。例如,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应加强沟通表达能力的训练,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旅游景点的模拟解说。另外,在学生就业前期,应在语文教学中加入就业方面的指导。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安排模拟面试场景,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学习与用人单位的对话方式;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求职信以及个人简历的书写方式,让学生能够运用于实际求职中。

4.加入激励机制。鼓励与肯定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能力。职专学生虽然外表已接近成熟,但由于年龄较小心智方面尚未足够成熟。而部分职专学生由于中考失败,在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自卑感,在以后的就业当中会感到落后于人。因此,在职专语文教学中,应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例如,可以选择成功人士就业与创业的奋斗案例,鼓励学生走出自卑,并引导学生树立成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种激励机制应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不仅应考察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还应考察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建立健全的人格,实现全方位发展。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只有在职专语文的教学中深化就业意识的渗透,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挖掘其创造力,使学生全方位发展。为了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在职专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分析不同学生的文化基础与学习潜能,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并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在未来的求职与工作当中能够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陆应军.就业背景下如何培养中职生语文应用能力[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2,(11):94-95.

[2]徐晓军.浅谈基于就业的中职语文口语教学[J].新课程(教师),2011,(11):165.

[3]张伟.把就业意识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中职语文教学途径新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9):138-13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