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业发展难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1 17:12: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业发展难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农业发展难点

第1篇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52-01

1 引言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通过制度变革以及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以环境污染和破坏为代价的,由于在粮食作物上施用的化肥农药使用量一直在增加,一些不当施用会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受严重的污染,使大量的水生生物死亡,且饮用水被污染以后,也会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除此以外,农业污染还包扩每年大量生成的厩粪、地膜和焚烧秸秆等。这些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可观的,并逐渐超过了工业和生活污染。因此,我国必须要将农业生产模式加速向环境友好型转变。

2 环境友好型农业概述

环境友好的概念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联合国里约环法大会正式提出的,主要指各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活动,必须要以环境、生态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科学创新为动力,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友好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是农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力求实现环境、生态和经济相和谐的生产模式,如“有机农业”、“自然农业”和“生态农业”等高级形态,能够在常规农业中降低污染率,进而使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可以在可承受范围以内。我国从发达国家引进了许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但是由于技术的难度、成本高、适应性低,只能实现部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无法大规模的推广使用,因此要认识到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的难点。

3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的难点

3.1 具有农业技术一般特点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指导思想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持续能力相适应,目标是满足社会需求但是不危及后代的可持续农业发展,其中综合了污染治理技术、生物防治技术、食品安全生产技术、信息技术等。但是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仍然具有农业技术的一般性特点,这些一般性特点造成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难度增加,具体如下:

(1)开发难度大且周期长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综合了许多新的学科,这些新学科本身还在发展当中,处于摸索阶段,无法通过直接的引进模仿来转化为自身经验,且国外的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形成了技术壁垒,对模仿借鉴造成了阻碍,对国内的技术创新要求更好。我国是农业和人口大国,在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发展的同时,还要保障农业的收益,粮食的安全以及农业经济的增长,因此造成了较大的开发难度,并增加了研发和检验的环节,使研发周期也随之延长。

(2)收益不确定性大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开发难度越大,研发的风险就越大,导致研发失败的概率增加,在长周期的研发过程中,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增加,会受到不可预测的天气、周边环境等的干扰,使收益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

3.2 部分优惠政策制约

长期以来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关注的重点,因此在许多和农业相关的政策上采取了许多优惠措施,对大宗农产品进行一定补贴,以及对农药企业的税收、运输等方面都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倾斜。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对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扭曲作用,农药行业的准入门槛降低,许多农药企业粗放经营、生产技术落后以及资源浪费,并形成了低价竞争的恶劣局面。由于农药价格低廉的优惠政策也导致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农药的使用效率,有时会过度的依赖农药。大量的施用农药使土地和水资源被严重污染,生物的多样性遭受破坏,甚至包括大气层,农产品经常被检出有毒农药,为农民带来不小的损失。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形成积极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过多的优惠政策成为了农业技术创新的瓶颈。

3.3 主导技术的替代性不强

从发达国家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过程来看,源自与工业技术的积累,工业领域电气技术、化学技术等为农业技术的创新垫定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要求是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利用机械论规律来指导农业经营活动,这种技术在发达国家还处在起步阶段,对我国而言无法在存在粮食安全的地区进行推广,且推广的强度较低,农民普遍的低素质,以及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人才储备力量的不足,再加上缺乏新思路、新方法,为新技术的推广造成了一定阻碍。

4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的对策

4.1 修正农业相关政策

根据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模式在欧美等国家取得的优良成效,可以在政策上做出以下修正:减少农药产业的优惠政策,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限制农药的滥用和过度依赖,在农药施用量减少的同时,维持粮食的生产力,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和立法,特别是对农药的使用要有严格的比例规定,对违法使用的要有相应的法律制裁措施;实行农业绿色支付,在取消农药产业的优惠政策之后,农业生产投入会增加,采取绿色支付可以弥补农民的损失,将农民的环境保护行为与收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激励农民使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

4.2 完善农业技术科研体制

我国要尽快形成政府主导和市场诱导想结合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研发运行体制,为现代农业技术的创新创造多渠道的融资环境。针对当前面临的资金不足、人才短缺等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政府应当加强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投资和扶持力度,明确发展的重点和先后次序,根据不同的技术等级采取合理的投资方式;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以及科研成果的认证机制,创建农业技术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大力引进相关人才,制定人才储备及开发计划;建设农业科研推广服务体系,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需要有一个强大完整的体系来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培训服务等,通过教育及培训可以转变农民对于多施肥能够多增产等错误的观念,还可以提升农民对于新技术的适应和使用能力;加强国际领域的合作,通过国际间合作,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观念和发展思想,还可以获得技术开发的资金支持和援助等。

5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和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还要加速推动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创新,加强研发和推广,将环境友好型农业作为当前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柯炳生.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02).

[2] 蒋莉.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初探[J].新疆农垦经济.2006(08).

第2篇

关键词:农业电商;互联网+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7;F724.6;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一、湖南省农业电商发展概况

近年来,农业电商发展热潮涌动,2012年开始,农产品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网上卖家数量和销售量迅速增加,湖南历来都是农业大省,近年来,“无论是与知名电商合作,还是湖南本地电商的搭建,“互联网+农业”已然呈现出井喷状态” 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并最终促进湖南省农业转型,已经成为湖南省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径新模式。农业电商的前景被一致看好,但是目前湖南省农业电商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二、湖南省农业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1.卖家数量相对较少,缺乏竞争力

从卖家地域分布来看,仅2016年9月,在淘宝天猫平台“零食/坚果/特产”类目下,卖家地域分布前十位依次为上海、浙江、安徽、江苏、湖北、山东、广东、湖南、福建和河南,湖南位列第8位,且与排名第一位的上海差别很大,湖南在该类目下成交量为2492792件,上海成交量为21002138件,为湖南的8.4倍,湖南销售额指数为1425,而上海销售额指数为10000,为湖南的7.02倍。此外,在食品类的其他子类目如“水产肉类/新鲜蔬果/熟食”类目,湖南卖家数仅排在第15位,成交量为231881件,销售额指数①为747,而排在第一位的上海成交量为2527444,为湖南的11倍左右,上海销售额指数为5258,为湖南的7.04倍,

2.农业电商经营人才匮乏,经营理念相对落后

目前湖南农业电商大多数还停留在卖一卖应季土特产的低端经营理念的层面,经营主体主要是个人或者家庭,服务意识不强,只是把电商当做顺带来做,而没有当做事业来做。加之本身素质普遍相对较低,不能适应电商平台发展的需要,就淘宝天猫平台而言,目前出现了很多新的推广玩法,除了传统的直通车、钻石展位、淘宝客、SEO优化(即搜索引擎优化)等,今年以来又兴起了千人千面、购物清单、达人推荐、网红视频推荐等新玩法,这些新的玩法要求经营者必须要有一支涵盖了运营、客服、美工等职位在内的优秀的团队才能实现,而农业电商显然缺乏这方面的人才,而优秀的人才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也不愿意到农村去工作。

3.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产品质量堪忧

“商品通过电商进行广泛流通的一个必要前提是标准化,即品质标准化、价格标准化”相对于农产品,工业制成品电商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功于其标准化程度较高,工业品可以采用规格、等级、相关行业标准等依据来表示品质,而农产品表示品质的方法较为模糊,难以量化,此外,由于农产品监管缺失,农产品生产源头部分失控,一些不良商贩和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时有发生,而鉴于电商交易虚拟化特性,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的农产品出现问题追责也较为困难。目前阿里巴巴旗下天猫平台,会不定期地对天猫商家进行抽检,但是对于食品类商家是免于抽检的,因此电商平台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堪忧。

4.农业电商仓储物流成本较高,价格优势不明显

乡镇物流网点较少,农户又多为分散居住,因此物流集中收派件较为困难。就湖南省而言,目前圆通、中通、申通、韵达、邮政等主流快递公司,在经济较发达、地理不是很偏远的乡镇一级均有网点,但是村组一级网点仍未空白,与之相对应的发达省市,如江浙沪地区,基本上物流已经实现了村组一级的全覆盖,这也是造成湖南省农业电商与江浙沪差距较大的客观原因之一。

三、湖南农业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

1.降低创业门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增加湖南卖家人数

继续实施零门槛注册公司制度,简化注册公司的办事审批程序,并且对于小微企业,尤其是从事农业电商的小微企业,给予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以增加湖南卖家人数。

2、转变经营理念,紧跟时代步伐

电商对实体经济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呈现出实体经济衰落而电商平台兴起的趋势,农业电商也必将成为农产品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因此农业电商经营者也应该及时转变观念,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美工、文案来提升产品的视觉效果,通过聘请专业的运营来进行推广,同时聘请专业的客服来提升买家的购物体验。

3.尽快制定农产品行业标准,保障农产品品质

产品的品质是最核心的内容,如果产品的品质都保证不了,则经营难以为继,较高的产品品质,可以增加顾客粘性,同时也是品牌化建设的必备条件,只有好的产品质量才能赋予品牌更好的内涵,也才能使品牌到名牌的转变变成可能。建议工商、质检等部分,包括淘宝天猫等平台管理者,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抽检,对于不合格的产品给予重罚甚至清退,提高不良商贩的违法违规门槛,净化市场环境。

4.加强村组一级物流网点建设,让更多农产品“走出去”

可以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物流企业与合作社对接,而合作社则通过规模化生产,或者采用农村物流园、产业园等形式,将农业电商进行整合、集中,特别是通过村淘、农村淘宝服务站等形式,打开农村市场,从而降低物流公司成本,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注释:

①销售额指数,是根据销售额计算出来的一个相对值,最大值为10000,计算公式为:销售额指数=10000×销售额/销售额最大值

参考文献:

[1]刘草心.湖南农业电商崛起 精准扶贫有新招[N].中国城市报,2016年5月2日第023版.

第3篇

关键词 河南省农业 农业电子商务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电子商务是利用网络进行的贸易活动,也可以定义为通过电子数据传输技术开展的商务活动,利用电子商务的跨时空和跨地域交易特点,能够消除传统商务活动中信息传递与交流的多重障碍。当农业发展也可以搭乘电子商务这辆快车的时候,农业电子商务时代就已经来临,农业电子商务的解释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农业性的网络信息交易。农业是典型的传统行业,具有地域性强、季节性强、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生产者分散且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具有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业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网络传递信息的便捷性,将农业发展和经营过程中的各项信息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已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第二,搭建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将农业信息、农资和农产品交易、支付与结算、物流配送、信用评估、融资融信、惠农、农产品质量追溯等环节有机融合,打造了符合当前农村农业发展实际、具有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将各方资源集中到该平台上,让涉农企事业单位以及农户能够享受到农村电子商务“云服务”,为我省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助推我省农业生产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促进全省农村信息化应用和农产品安全消费。

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将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地球村来降低传统的农业交易方式。河南省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根据国家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纲要,着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依托电子商务搭建的各种农业电商平台,为河南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增添力量。

1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

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仅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而且,对转变农村传统的流通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转型,推动农村社会转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今天,农村电子商务已经开始进入活跃期,呈现出多种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转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怎样在信息化时代提高农业信息化程度,同时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为农业发展走出一条更加科学的道路,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到底如何,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2.1网络环境

应大力发展农村通信与信息服务,推动普遍服务,促进基本业务普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优先采用光纤宽带方式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纤到村,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缩小数字鸿沟;结合宽带网络、4G网络发展战略,推进公益机构宽带接入和低收入群体的通信服务保障。农业企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农业电子商务,势必要从信用体系的完善开始做起,让广大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都能够低风险或者零风险的实现与网络环境的对接。

2.2物流

物流不仅是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更是农业电子商务得以实现的保证。毫无疑问,完善的物流体系能促进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顺利开展。农业产品由于其需要者的分散性,决定着与之配套的物流运输体系也必须要覆盖面广,服务优质高效,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农产品经营者的销售成本,降低企业资金占有率,为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的腾飞插上翅膀。发展与改进各式农用运输车;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以及产地、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当务之急,但是这些基础设施的配备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有针对性的培育与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集中解决省内有特色农业项目的地区的物流运输难题,通过体制创新, 改造、培育与壮大农产品物流体系, 而且物流产业本身也是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保障农产品顺利销售的同时,也能壮大物流产业自身的力量。使其在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3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3.1 加大政府对农产品生产组织以及各类涉农企业的扶持

针对重点发展的农产品产业,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省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生产组织以及各类涉农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扶持。只有政府牵头,通过政策引导,才能有效推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双丰收,加强政府的协调力度,首先能做到,政府在此过程中鼓励农业生产个人、各类生产组织加工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在广大农村鼓励农民上网,出台农产品电子商务税费减免政策。

3.2 完善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结合,发挥企业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增强农业产业参与者的电子商务发展意识。受地域和传统小农经济思想制约,河南省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发展电子商务的主动性不强。加之河南省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结合不够紧密,导致电子商务的发展缺乏物流产业的支持,农业电子商务不像信息产品一样不需要物流的参与,相反,所有农业产品的推广和销售都离不开物流的支撑,特别是农业生产基地、涉农企业的领导者、决策者,都应发挥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道路上的物流瓶颈,只有决策者认清形势,审时度势,增强发展电子商务的意识,才有发展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原动力。

3.3 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

目前国际市场上对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农产品标准化是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参与标准化市场建设,拓宽农产品网络销售力度的基础。美国学者Kohls 指出,“如果没有一定的市场标准,那么市场上就普遍存在一旦卖出恕不退货的现象,将产生大量混乱而不公平的现象。”而农产品跟其他生活生产消耗品不同,一旦标准化生产实现不了,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电子商务的起步和发展,只有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标准化,农产品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保障,农业电子化市场才能规范运作,河南省农业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才更具有竞争力。

4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金融支持;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2-0070-0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合作、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产业组织形式。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合作组织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本文对江苏展开调查,调查显示,合作组织的资金瓶颈等问题仍然存在,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难以满足其要求,亟需采取相关配套措施,助推农民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一、江苏省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据统计,截止2008年6月底,江苏省共有各类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8310个,年均增长30%以上。其中,年经营额超过千万元的组织有600多个;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2806个;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448个。“三大合作”组织共带动农户522.3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35.2%;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年总收入已超过400亿元。[1]这些专业合作组织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带领农民发展生产、组织销售、增加收入和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在组织形式上,经营较为成功的专业合作社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是龙头企业(大户)带动型。此类合作社约占专业合作社的53%,其中发起人为企业的约为18%,发起人为个人大户的约为35%。

二是经纪人牵头型。此类合作社约占专业合作社的19%,如宝应县范水庆丰收割机跨区作业专业合作社由126户农户共同设立,合作社的资产主要是社员的收割机及一家配件门市部,约合500万元。该合作社由收割机行业经纪人担任负责人,由经纪人提供信息,组织社员进行统一跨区联合作业,并提供修理和零部件服务。

三是村民集体入股型。此类合作社约占专业合作社的12%,如江都市渌洋湖区农林综合开发合作社由该市渌洋湖村村民以土地、林木集体入股,现有社员1493人,土地2500多亩。村民参与合作社的统一经营,其经营范围为林木、经济植物、水特产养殖、禽蛋制品、生物有机肥料加工等。合作社每年对成员实行保底分红,即每股提供650斤粮食,100元现金;60岁以上的老人享受合作社每人每年300元养老金。在此基础上,合作社如有盈余,则按照盈余的85%向成员进行二次分红,另有15%则按照交易量进行返还。由于合作社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且一些产品已逐步形成产业化,因此抗风险能力较强,在当地市场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四是行业协会升级型。此类合作社约占专业合作社的16%,如仪征市白沙玉叶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由茶叶协会升级转化而来,与原有的行业协会相比,强化了经济职能,对社员的风险保障功能明显强化。

二、江苏省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难点

当前,金融对经济合作组织支持,主要通过对专业合作组织直接信贷支持和对其成员的间接服务来实现。因种种原因,银行业机构对专业合作组织本身的信贷支持的意愿虽有所增强,但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形势和金融需求相比,贷款数量明显偏少。以江苏省内扬州市为例,该市合作组织直接或间接获得贷款不到1亿元,直接信贷支持不足4000万元。而该市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26个,平均注册资本为73.9万元,平均每个机构获贷不到6万元。调查显示,当前信贷对合作组织支持不足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登记注册不规范――金融机构无法贷。《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为农民合作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制度保障。但目前很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法律规定还有相当差距,突出问题是登记注册不规范。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机关”,“未经依法登记,不得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名义从事经营活动。”以扬州为例,该市7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经工商部门正式注册登记的仅占总数的45.3%。对于不具备法人资格,也没有注册资本金的专业合作组织,金融机构无法提供信贷支持。

2.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金融机构不敢贷。近年来,受国家支农政策推动,扬州市专业合作组织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在组织架构方面,部分合作组织急于求成,内部管理较为粗放,法人治理结构机制不完善,个别甚至成为“空壳”机构。一些合作组织股本结构失衡,与法律要求农民占成员总数的80%以上和单个社员的股份不超过20%不符。在分配体制上,目前该市完全实行保护价收购、按交易量二次返利、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多。在经营管理上,大多数农民社员认为合作社是某些牵头单位或负责人的事,对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和发展关心不够,承担市场风险的意识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小、弱、散”现象比较突出。

3.贷款抵押担保手续难以落实――金融机构不能贷。目前,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一般都强调抵押和担保手续的完备。但实际情况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多为松散型的互助组织,特别是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资产全部是社员承包的集体土地,真正属于合作组织的资产大多为鲜活农副产品,后续的保管及处置难,在贷款时无法作为有效抵押担保财产。[2]据初步了解,目前全省30%以上的专业合作组织因缺乏抵押物或抵押物产权不明确而无法融资。

4.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规范性不够――金融机构不愿贷。一是贷前调查实施难,一些专业合作组织没有账目,无法对其资信进行量化评估。不少合作社既有种养业基地,又从事加工、销售、季节性劳务输出等,这使得银行很难把握其生产能力和经营效益。二是贷后管理难度大,专业合作组织贷款规模小、环节多、涉及面广,信贷管理的成本、难度明显大于企业和个人贷款。三是贷款风险规避难。由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数从事农产品生产,生产周期长、储存期短,还面临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等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使得银行在信贷介入时非常谨慎。此外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保险公司大多不愿意涉足农业保险这一领域,农业保障机制不健全,也影响了金融机构对专业合作组织投入的积极性。

三、促进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

1.明确专业合作组织贷款资质和统计口径,贷款执行优惠利率。在统计口径上,建议将专业合作组织贷款定义为金融机构向本辖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成员发放的贷款,其中以自身名义申请贷款的专业合作组织必须是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取得《法人营业执照》,并由农业主管部门认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贷款资金的用途限于本专业合作组织业务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金融机构对专业合作组织贷款数额和余额进行专门统计,定期向人民银行和农业主管部门报告。在贷款利率方面,建议根据国家支农政策和地区农业发展规划,对从事粮棉油、蔬菜、特种水产、特色畜禽等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合作社,贷款利率比照普通贷款给予一定的优惠;对信誉良好、支持“三农”有突出贡献的专业合作社,贷款可执行基准利率或下浮。

2.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提供贷款贴息和税费减免。由于专业合作组织的信贷风险和管理成本高于普通贷款,为保护金融机构贷款投放的积极性,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杠杆作用。建议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共同出资,对经营业绩好、对“三农”拉动作用明显的专业合作组织提供财政贴息,贴息主要用于补偿贷款优惠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额。财政部门对专业合作组织财务会计人员提供定期培训和辅导,协助其完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税务部门在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四项税收优惠的基础上,建议根据对专业合作组织贷款的累放数量和期末余额,对相关金融机构予以营业税减免和所得税抵扣等优惠。

3.强化担保,推广法人代表个人担保和政府专项担保贷款。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对普通社员的约束力有限。因此有关部门要强化对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理事长)的风险约束,推广法人代表个人财产担保贷款,规定合作社法人代表对于合作社贷款具有连带清偿责任。同时由地方政府设立专业合作组织风险补偿基金,委托担保机构专门用于为专业合作组织提供贷款担保。[3]专项担保贷款到期,经催讨仍不能偿还的,贷款银行可向担保机构申请代位清偿。经担保机构确认后,按双方约定比例,从担保机构受托管理的风险补偿基金中支付。

4.简化信贷审批流程,强化贷款风险控制。针对专业合作组织资金需求时间急、期限短的特点,金融机构要适度简化信贷审批流程,在确定贷款资质和一定的授信额度后,由县级及乡镇金融机构自主审批,尽量缩短贷款发放周期,并可参照农发行收购贷款模式,实施贷款封闭运行。同时强化贷款风险控制,为避免借款人道德风险,可根据专业合作社经营年限、信用状况等情况,设定单笔贷款规模上限。对合作社及其社员挪用或擅自改变信贷资金用途的,金融机构有权提前收回贷款,并按政策规定收取罚息。对于合作社及其成员不良贷款金额超过其贷款总额一定比例的,可提示各金融机构停止对其新发放贷款。工商部门还应强化登记管理,对于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个人或法人,不得担任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对有未偿还贷款的专业合作社,除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之外,在申请变更其他法定登记事项(如法人代表、注册资本、住所等)时,也应其提供银行债务清偿或者债务担保情况的证明。

5.积极参与农业保险和农产品套期保值。针对农业生产易受自然灾害影响,不确定因素多的情况,建议规定贷款金融机构有权要求对专业合作组织及成员的生产经营项目和贷款抵(质)押物办理保险,且保险单上必须注明“第一受益人为贷款金融机构”。在贷款期限内,未经贷款人同意,借款人不得单方面停保、退保。为减轻借款人负担,建议将此类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由财政资金提供保费补贴。对于生产规模较大、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专业合作社,鼓励其成员适度参与农产品期货套期保值交易,提前锁定市场收益。[4]■

参考文献:

[1]周静文,陆剑.江苏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民致富[N].新华日报,2008-08-18.

[2]潘经富.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探讨[J].南方金融,2008,(7).

[3]上海农民合作社贷款相对容易了[DB/OL].上海农业网,2008-04-28.

第5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城区业务发展 对策

农村信用社已经走过了整整60多年的发展征程,经过几代信合人的摸索和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三农”发展的中坚力量,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地位也日益提升,特别是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更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在县域城区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面临着国有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银行、村镇银行和民间金融等机构的激烈竞争,存在市场拓展乏力,业务发展缓慢的现象。为了查找、分析农村信用社城区发展的难点,探讨加快城区业务发展的对策,通过对曲阜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曲阜联社)所辖的城区、曲阜信用社和曲阜联社营业部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城区内信用社基本情况

曲阜联社辖内共有营业网点31个,其中,综合营业机构14个,分社17个,是目前曲阜市从业人员、营业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实力最强、贷款规模最大的银行类金融机构。截至2012年3月末,曲阜联社各项存款余额41.04亿元,市场占有率23.72%;各项贷款余额26.53亿元,市场份额34.87%。

曲阜联社城区营业网点共有城区信用社、曲阜信用社和联社营业部三家分支机构,在经营管理出现了网点多、人员多与市场拓展乏力、业务发展缓慢的诸多“不和谐”因素,三家基层信用社共设营业网点13个,占全辖网点总数的41.9%;员工124人,占全辖员工总数的30.3%,而各项存款余额只占全辖的1/5,各项贷款余额还占不到全辖的1/3,没有很好地发挥出人员优势、网点优势和区位优势。

(二)调研情况

本次调研活动,曲阜联社以内设部室为单位,组成14个调研小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每组调研10个商户或居民,并分别与信用社主任和客户经理座谈,以获得调研内容所需的第一手资料,调研结果如下:

一是在银行开户方面。在被调查人群中近82%的客户选择在国有商业银行开户(见图一)。由下表可以看出,客户更倾向在国有商业银行开户,农村信用社的开户率占比偏低。调研过程中,更有客户片面认为农信社仅服务于“三农”,客户主要针对农户、农民,与城区居民关系不大。

城区信用社银行开户情况(图一)

二是在业务办理方面。在被调查人群中55.6%的客户只在农信社办理过存取款和汇款业务(见图二)。如表中所示,业务(缴话费)、电话银行等业务在被调查的客户中无一人办理。

农信社城区业务办理情况表(图二)

三是信用评定及三大联盟建设方面。在被调查人群中仅9%的客户了解信用评定及三大联盟建设(见图三)。调查结果显示,在91%的客户里面,有46%的客户有贷款需求,却不清楚信用社贷款业务。

城区信用评定及三大联盟建设宣传情况表(图三)

四是新业务品种宣传及综合营销方面。如图四所示,有近一半的客户表示知道农信社的新业务,例如网上银行及财富在手卡业务,但部分表示已在其他银行办理过了,对该业务并不感兴趣。

新业务品种宣传及综合营销情况表(图四)

从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在城区市场的业务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曾在农村信用社办理过业务的客户表示对农村信用社服务满意度较差,一是网点破旧,硬件设备、服务功能跟不上;二是业务品种较少无法满足客户的需要;第三对于信用社开办的新业务并不熟悉;第四办理业务的过程中,排队的时间过长。根据客户的反映的结果可以看出,城区在业务开展中存在较多的难点。这也充分说明,城区的3个单位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不强,业务宣传力度和产品推介力度明显不够。

二、城区业务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网点硬件建设差,结构不合理

曲阜信用社的网点产权都属于信用社,而城区信用社的网点都属于租赁,装修改造需经房主同意。其中曲阜信用社的西关分社、有朋路分社,房屋简陋、面积狭窄、功能不全、设施极差。在不足3公里的有朋路上,有5个金融机构的网点,而农村信用社的网点就有3个。3个单位的自动存取设备装机率也落后于其他银行,13个营业网点中仅有5个网点安装了ATM自动取款机。

(二)业务品种单一,难以适应客户需求

城区内的3家基层信用社现有金融工具仅局限于传统的存款、贷款、结算业务,中间业务主要开展以代收代付为主的业务,能分散业务风险的中间业务占比甚微,真正意义上的投资理财、信息咨询、信用卡业务等尚未破题,当前的服务方式仅限于各营业网点的人工服务、电话银行,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经营理念落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国有商业银行已逐步调整经营战略,在城区范围内不断占领和扩大市场份额,有的甚至已经下延到城乡结合部和乡村,这些机构势必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形成强力冲击。而目前的农信社的城区网点经营理念仍处于滞后、陈旧位置,多数还在按照传统的经营思想发展业务,沿用过去的老办法、老方式、老模式接待客户,存在着钱不错、账不乱,接待客户态度好与坏无关紧要的想法,尤其对业务和新业务的开展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4月初曲阜联社进行规范化服务导入前的暗访记录中,可以明显看出与附近商业银行相比,城区单位的网点在服务礼仪、手段、程序等方面仍处于低水平,行为仪容、仪表、仪态失去规范,日常服务、特事处理缺少技巧。

第6篇

国内知名的B2B电子商务服务机构中国网库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一件事,就是推动单品电子商务在实体经济中的发展与应用。对于实体经济的单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中国网库提出了两个核心观点:一是基于不同单品属性构建的网络交易平台(品类网)将是所有企业使用最为频繁的网络平台。二是所有的细分行业内都将有一个最有价值的单品网存在。

传统的实体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必须走提升产业升级和节约成本相结合的道路,而不是简单地在网上打价格战和大量投放网络广告。对于大部分实体企业来说,要想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产业升级,可以尝试在自己具有优势的单品领域构建单品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比如2011年9月,由”好想你”枣业有限公司与中国网库联手打造了中国红枣交易网,不到一年,中国红枣交易网就聚集了2734家上下游联盟会员,其中不乏大量优质的供应商和加盟商,这为“好想你”枣业的市场拓展储备了丰富的资源,产品货源和销售渠道都得到了保障,而扩张费用仅为原来的千分之一。

如果“好想你”要做农产品的行业电子商务平台,不但投入巨大,而且很难有真正的交易产生。而在单品电子商务模式下,如果只选择红枣一个单品,并通过自己对红枣产业的了解来构建和主导一个“中国红枣交易网”,则该企业通过利用中国红枣交易网可以聚合全国各地的红枣种植、生产加工企业等红枣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不但能够大量销售自己的产品、独家提升自己的品牌,同时可以让所有红枣产业企业实现网上交易。所以,企业可以利用最低的成本在红枣这一单品领域全面实现产业的升级,而企业付出的成本将大大低于自己开个网店、大打网络广告去卖红枣的成本。

当然,除了红枣以外,河南有大量的特色农产品都可以构建属于河南本地农业的单品电子商务平台。如果河南省在2~3年内能建设100个具有本地优势的全国性单品交易网的话,每个单品交易平台1年推动10亿交易额的情况下,将能推动1000亿的电子商务交易。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全国农业现代化先行区”,是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的首要内容。为更好地服务与支持“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聚焦三农信息化发展,河南省发改委经济联合会与中国网库联合打造了河南村村通农林牧电子商务平台,旨在构建河南信息化新农村服务体系,将河南农业发展与电子商务紧密联系起来,服务和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形成,为河南农业经济的发展铺设更加宽广的道路。

作为“政策推动”、“电子商务”和“新农村市场”这三大要素的创造性结合与有机统一,河南村村通平台侧重商情和价格动态、网上交易,通过建立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聚合式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采用多元化架构,规划三年内将在省平台基础上,以河南省在农林业和畜牧业领域的近百个地方特色产业进行全国性单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采用省平台与全省18个地市平台、156个县平台以及上百个农林牧单品平台对接,借助农业信息的共享、报价等功能,帮助河南省各地的农特产品产业链相关企业拓宽商业渠道。

第7篇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农产品 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05-01

一、引言

湖南省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的流通对湖南省农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近年来,湖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得到迅速发展,如2012年湖南五州顺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成立,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商人社区,2013年长沙沁坤电子商城设立,是湖南省第一家专为农产品服务的大型电子商城。这两个农产品商贸平台的出现标志着湖南省在农产品流通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农业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流方式。虽然湖南省农业信息网站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整体经济实力较弱,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素质不高,本省农业电子商务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如何通过电子政务管理农产品网站,并通过政府去扶持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已成为当前湖南省政府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湖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困境分析

近年来,在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特色农产品上网工程”的支持下,湖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取得较大的发展。但与我国其他发达地区,如广东、上海、浙江等地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湖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阶段都处于发展的初期,农产品的发展存在种种困难与障碍,远未达到湖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湖南省在全省市县一级都已建站,完成网络基础设施的初步布局,但是由于资金缺乏、缺乏专业人员等原因,乡镇一级的网络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市县一级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间出现严重断层,而农业电子商务往往直接依赖于乡镇一级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湖南省农业电子商务除了初期发展较快外,在中后期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网上配套制度不健全

电子商务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电子商务要想得到发展,除了要求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外,还要求要有完善的网上信用体制、交易服务的监管制度及安全制度等。而当前,由于我国网络管理的不完善引起的网络信任危机和安全危机,是湖南省乃至全国都要面临的难题。

3.农民电子商务意识淡薄

农民长期以来习惯了凭经验种植,并将农产品运到附近的市场销售,缺乏对农业电子商务优势的了解。同时,由于农民不是经常上网,所以对电子商务这一有别于传统贸易的方式存在本能的抗拒。更重要的是,农民缺乏对市场信息重要性的认识,这就导致了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得不到农民的大力支持。

4.农业电子商务缺乏强有力的管理

众所周知,农业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部门。农业往往包括农、林、牧等行业,还涉及到税务、水利、国土资源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或行业都在独立建设自己的信息化系统,这就使得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政策的没有达成统一的协调。使的本来就有限的电子商务建设资金实现不了最大价值。

三、电子政务对农业电子商务的积极作用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将网络信息技术与政府管理相结合,从而提高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将电子政务管理手段应用于农业电子商务的管理,通过政府主导的电子政务整合零散的农产品网站,统一规范化管理,形成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首先,电子政务的发展必然会促进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电子政务是依赖于网络基础设施而存在,电子政务与信息网络两者密切相连,缺一不可。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又必然会刺激电子商务的发展。另一发面,对于政府来说,政府要想实现电子政务改革,就必须建立政府信息网络,并且与外网实行无缝对接,使得政府不再游离在网络之外,从而扩大了网络应用群体,亦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更大的潜在市场。

其次,电子政务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发展。电子政务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电子政务在发展的同时,政府一定会颁布大量的政策法规予以规范。这些政策法规在本质上属于信息化的政策法规,为电子商务方面的法规制定与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而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农产品网站往往从电子政务网站中获取相关的政策信息和市场数据,并及时将政策的变动在网站中反映出来,保证了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最后,电子政务对农产品网站具有一定的监督与引导作用。目前湖南本地的农产品网站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构,具有管理和监督企业的权力。因此,政府通过一个官方的网站,将所有民营的农产品网站纳入到官方网站的管理中,避免恶性竞争,形成规模效应,改善农业电子商务的行业环境。

四、电子政务环境下促进湖南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全力实现全省的“三网融合”,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工作重心由县市一级转移到乡镇一级,加强农村基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网络下乡政策,以乡镇为节点,辐射各村,推进农产品市场信息共享,建设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着重完善农产品网上促销系统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只有将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到村,延伸到农户,农业电子商务才会获得飞跃发展的契机。

统一管理,共享市场信息资源。建立完善的专门管理农产品网站的官方网站。官方管理网站是农业电子商务实现正规化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政府统一协调管理,减少恶性竞争,形成产业规模,提高效率、共享信息资源,并且在投资、政策、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引导,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完善信息化法规。推进湖南省信息化政策法规的制定与研究,利用“数字湖南”工程建设的契机,实现农业电子商务稳步有序的发展。通过与湖南各大高校合作,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制定完善的信息化法规和政策,立足本省实际,确定湖南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方式、规划和制度安排,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信任体系。与高校合作着力开发新型密码技术和交易手段,完善身份认证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同时完善对网络安全的风险监控和维护制度,制定详细的安全规章制度,构建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切实提高网民对网上交易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五、结语

如上所述,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都是电子业务,通过电子政务带动全省的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构建农产品商贸平台,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这对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明.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J]. 档案学通讯, 2003,(03).

[2]朱新峰. 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势在必行[J]. 计算机与农业, 2003,(8) .

[3]林华.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途径和措施[J]. 农业与技术, 2005, (3).

第8篇

1.1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准则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当下的发展趋势下,要想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体系,实现我国农业的长效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能力,打破过去单独依赖价格和质量优势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用最新农业科学技术手段提升农业机械化强度,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1.2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随着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更好推动时代经济的发展,在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将核心放在机械技术的改进与提升上,就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发展。在将来农业现代化构建的过程中,我国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创新,在农业中使用更多的新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2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实际状况

2.1缺少专业化人才

我们都知道,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人才是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在我国,要想实现农业的长效发展,就必须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此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做到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人才,最终推动我国农业的长期发展。

2.2农业机械化机构资金安排不科学

当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还比较滞后,存在着许多行业内部问题,像资金安排不合理、人才体系不完善等状况制约着我国农业的机械化,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技术改进的资金投入,但其投资力度相较于其他行业仍显得不足,和国外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在行业内部,各领域投资比例不平衡,导致出现了体系偏差,最终使得各方面的机械化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2.3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

在我国,农业经营方式比较传统与滞后,在计划经济环境中的农业机械化管理不能顺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当下农业的现代化转变。另外,我国农业发展的推广与宣传力度不足,没有与农业科研机构和团队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当下,我国农业科研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宣传和推广强度不足,使得我国的农业在科学技术使用方面受到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农业推广部门和科研团队还没有构建健全的合作机制。在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层面,我国虽已取得了较大的技术突破和创新,但由于推广宣传不到位,也会影响我国农业创新技术的提升,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使得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困难重重。

3强化农业机械化能力的解决方案

3.1确定目标和构建重点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机械化构建,就需要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体系构建过程中,抓住发展重难点,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建立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加大农业技术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机械化产业链。因此,在构建的过程中,要以我国农业发展为基本态势,划分最终目标,确定我国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采用科学化的技术,以优创效、以质提量,大力改革我国农业发展模式,拓宽农民收入渠道,通过实现我国农业长效机械化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3.2强化专业人才培训

人才作为当下各行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我国农业发展与改造需要特别注重培养的对象,要想实现农业现代机械化和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技术人才,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技术帮扶,最终,通过打造专业性的行业团队和高水平的农民队伍,有效提升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

第9篇

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融合发展理念发展新农业,正确认识世界农产品竞争的挑战,准确把握我国消费需求发展带来的机遇,瞄准多样化需求“大市场”,依托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大资源”,发展产品生产、文化传承、休闲养生、科普教育等多功能融合的“大产业”。为此,必须改变传统和单一的农产品生产型农业发展观念和思路,按照产业关联性主动推进融合发展和集群发展,以农业园区建设为增长点,培育一批基于传统农业基础的多功能聚合的农业综合体,建设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应尽快制定适应新形势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需求和发展目标的考核体系,突出结构优化、突出质量效益、突出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突出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农民收人的增长,以新的考核体系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2  完善农业三大体系,提升农业发展内在动力  

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农业发展成败的关键。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认证体系,其中改变农业生产技术、质量和结构是生产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重点是积极培育农业合格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生产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经营大户,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改革的重点是加快推进建立区域性、带动力强和有竞争力的合作组织和规模家庭农场,要规范合作社建设,加快推进合作联社发展。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要加快推进产加销衔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必须打破现有生产、购贮、加工环节分离独立的状况,建立区域同业各环节主体参与的产业联盟或协会,形成产、贮、加、销产业合作连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一致行动,构建市场需求变化应对机制。

3 改革调整现有农业发展体制和政策,支持农业融合发展   

 首先,必须改革当前粮食生产政策,由保障粮食总量安全向保障主粮安全转变,把非食品用粮种植决策权真正交给生产者。其次,适当调整财政支持政策,尤其是省级农业财政政策,由以支持总量增长为重点向以支持品质效益增长为重点转变,重点支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品质检测、“三品一标”认证、农村互联网及休闲农业发展。再次,调整土地利用政策,应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加大农民在自己承包地上调整农业结构的自主权,尤其对非粮食主产区,应允许农民向高效种养产业调整。对新农村建设腾出的建设用地,应适度向休闲观光农业倾斜,适度保障农业功能拓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最后,加快改革不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建设以农业管理部门为主导、多部门联合管理推进机制。

4  调整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结构,构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求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适应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需要,主动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增量结构,在保持现有科技创新优势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低耗安全节本提质增效技术创新,加强特色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加强适应生态休闲农业发展需求的创意农业技术创新,加强有利于推进资源再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创新,加强提高农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的综合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创新,以及农业新材料、新装备、新设施等物资装备技术创新,调整优化技术创新供给结构,引导和支撑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顺利推进。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