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12: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体育的价值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培养是终身体育形成的基础、加强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培养是时展的要求、体育价值观是支配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认识基础和精神支柱、适应全民健身的需要和丰富理论研究的需要等5个方面阐述体育价值观的作用。
关键词 体育 价值观 全面健身
从世界范围的体育发展轨迹来看,体育的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是当代体育发展所展示的新潮流。在急剧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体育已从少数人专门从事的职业和少数社会成员享有的消遣和娱乐方式,扩展为现代人终身体育的需要和生活习惯。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这必然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关系的转化。价值观是人们区分好坏、美丑、益损、正确与错误、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的观念系统,它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是客观现实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思想文化观念,它直接影响着个体对各种事物和行为的判断,让个体发现事物对自己的意义,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向着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方向或目标去做[1]。体育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特殊形态,是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现象对人或社会的重要性所持有的认识和评价,是支配人们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认识基础和精神支柱。大学阶段是各种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就体育而言,大学生有没有一个健康稳定的体育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个性的形成以及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当前抓紧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和培养,不仅有利于学校制定正确的体育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为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价值观念,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从而使得我们所开展的体育教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需求朝着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体育不仅要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而且也要满足人的需要,为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平衡发展服务。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内部和外部、微观和宏观的各个层面深入剖析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及其这些特征产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原因,及时提出正确处理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终身体育协调、均衡、全面发展的关系[3]。我们应当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构建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合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理论框架,并且指导我们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组织形式和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让终身体育价值观真正成为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一、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培养是终身体育形成的基础
体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整体国民素质水平。在终身教育思潮发展的影响下,教育家们提出了“终身体育”这一概念。曾有外国的教育家明确的指出:“应该更好的使体育和整体的终身教育结合起来,把它从单纯的肌肉作用,及与文化隔离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把它与智力的、道德的、艺术的、社会的和公民的活动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国外的一部分体育教育理论的先行者也指出:“具有延续的、终身性的体育运动,这就是终身体育的基本内涵。”综上所述,我们所提出的体育新价值观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只是在传统的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长期被人们所忽略。在现代社会中,终身体育的概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当一部分人认识到终身体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人们正常生活内容的一部分,且必将成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从这个角度上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环节,它将决定着终身教育的基础。相对于学校体育的传统价值观来说,终身体育价值观是一项长远的效益,是对传统体育价值观效益层次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培养是时展的要求
学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学生对体育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的需要,引导学生的合理需要是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涵,也是近年来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热点。纵观学校体育的历史,不难发现,学校体育与社会的发展总是息息相关的,社会需要和主体需要也是紧密相连的。社会进步必然要对人才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社会需要的标准势必就会发生变化,学校体育目标也就必须相应地做出调整。毋庸讳言,作为以培育学生、促进学生社会化为己任的学校体育,无论是体育思想还是体育价值观念,都要顺应社会潮流而转变,要使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个性的优化、竞争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其它课程难以替代的优势,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和满足时展的需求。
三、体育价值观是支配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认识基础和精神支柱
体育价值观与学生自我的体育目标是一致的,只有具有了这种一致性,体育活动才有意义。人们只有认识到体育的价值,才有可能主动地选择它、利用它,以满足自身的体育需要。人们的体育行为总是在一定的体育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例如:一个人,只有具有了很强的健美体育价值观,才有可能为了达到健美的目标,主动选择各种各样的能够促进健美的体育运动手段去进行实践运动。一个为减肥锻炼的人与为健康锻炼的人,虽然同样认真的做着同一个动作,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念,所以,他们所期望的与可能实际获得的结果也大不相同。体育价值观是人们自己制定体育目标,选择体育活动形式的基础。
四、适应全民健身的需要
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为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加强国民的体质水平,国务院适时推出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计划》),提出了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经过努力,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使体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等主要指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明确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群众体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全国人民的关怀。《计划》的实施对于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转变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和领导下,各种群众性的体育和娱乐活动不断推出,一股势不可挡的体育热潮在我国大地兴起,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广大群众从中深深地体味到体育价值的存在。因此《计划》的实施对转变我国大众的体育价值观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五、丰富理论研究的需要
未来社会对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当前我国提出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因。随着素质教育思想提出以后,通过反复的讨论和理性的思考,人们理解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明确了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素质教育思想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学校体育思想也打上了素质教育的烙印,学校体育纳入了素质教育体系,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学校体育价值观的重新审视,使学校体育与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质量建立起了更广泛的联系,体育的多功能特点也进一步为人们所认识。
参考文献:
[1] 杨德广等.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 杨文轩等.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杨闯建.河南省城市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现状及培养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中美体育文化价值观内涵的差异
中国体育文化是典型的东方体育文化。由于对自然和自我的认识均来自于内省或内悟过程,在“天地人合一”“知行合一”哲学观的引导下,“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些哲学观念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中国体育文化的理论支柱。这种哲学观在在中国传统的气功、武术、养生、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中随处可见。是一种典型的内敛的中国体育文化。
美国体育文化是典型的张扬的西方体育文化。美国体育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并以此衡量体育的功能和规范其手段、内容和方法,使体育活动向着严格的“针对性”、“专门性”的方向发展。体育锻炼采取分而治之的原则,将体育锻炼按其与人体解剖结构的关系,分为上下肢、躯干、腹背;或按身体素质分为耐力、速度、力量、灵敏、协调;或按能量供应特点分为有氧、无氧。对完整的人体各局部分别采用针对性的练习,将这些局部的练习效果综合起来达到整体健身的目的。采用的是先分后合的策略,突出的是个体。因此,美国的体育文化归根到底是美国哲学与科学的文化延伸。
2.中美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表现
中美体育文化是两种截然相反走向的文化。中国提倡人的修身养性、内部完善,而美国则力求技术和技能的完善;中国表现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而美国则表现为哲学和自然相结合的科学思维;中国表现为“上下相随”“左右相依”“内外相合”的整体性,而美国则强调外在动作技术的完善;中国表现为“整体、和谐”,而美国则表现为“个体、进取、竞争”;中国力求负荷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主张运动的极限造成人体内部平衡的破坏,而美国强调“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宗旨;中国采用阴阳、动静、刚柔、统一、相济等哲理概念,而美国采用强度、密度、频率、节奏、速度、力量等物理概念;中国以实现自我满足和完善为评价的终点,强调“适可而止”、“点到为止”,而美国以超越自我,超越他人,体现自身价值为起点,主张“永无止境”、“超越极限”;中国强调稳定,美国强调发展;中国强调修身养性,美国强调个人能力的培养;中国强调秩序(尊敬师长,长幼有别),美国强调平等及个人自由等等。
二、 中美体育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原因
1.个人观与群体观
个人观与群体观对体育价值观比较最具重大意义,文化差异都可以从中得到解释。个人观与群体观分别是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也是中美体育文化价值观中差异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个人观是离心松散的,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是一种对称与水平的关系。群体观是紧密集合的,主要以他人或群体为参照,以亲朋好友、同事、邻居等构成一种群体“磁场”,置身其中的个人所思所为均无法脱离这一磁场的影响,以群体类别和等级次序为纽带,是一种互补与垂直的关系。[1]
中国儒家文化对人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基于共同利益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的社会属性远远大于自然属性,倾向于追求整体统一的集体主义群体观,强调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有时可以忽略甚至牺牲,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集体主义群体观有积极的一面,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个人在做具体事情时,强调他人观,先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对自己的评价,这样做的好处是谦虚谨慎,内敛忍让,相互合作,顾全大局,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缺点是忽视了个人的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存在,抑制了个人的进取心与竞争意识,不利于对个人潜力的充分挖掘,过分依赖“群体或裙带”关系。乒乓球、羽毛球和跳水等优势项目海外兵团中的一部分人就是因为为了国家或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负气出走海外。
美国文化的主流是欧洲文化,是以个人主义为基本文化特征的国家。美国文化中“天人相分”的哲学观则导致了个人主义观,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核心。个人主义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个人的自由和权力不容侵犯,主张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在追求自我利益与履行集体义务之间,个体优先于集体。同时提倡个人价值的实现,人应该自力更生,自我完善,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个人主义观可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个人的进取心与竞争意识,使个人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个人主义在思想、言论、行为上都追求独树一帜,而牺牲个人力求保持一致则被视为个体人格丧失的表现。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洲运会等大型国际赛事中,许多体育明星可以因为各种借口不加入国家队,不为国争光,也并不会受到封杀和道德舆论的谴责,会被认为很正常的事件,那是个人的权力。如科比、奥尼尔就没有参加2008年奥运会;美国的自行车运动员阿姆斯特朗身患癌症,七次(1999-2005)夺得环法自行车的冠军就是典型代表,他为自己而战,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我,并非为国家或任何组织而战。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会被认为不爱国,上升到政治高度,后果很严重,王治郅就是典型案例。
2.未来观与过去观
在价值观中,中美体育文化有截然相反的时间观。中国体育文化趋向过去时间观,人们强调“前车之鉴”是“后事之师”,经常用“好汉不提当年勇”来回忆过去以安慰自己,认为过去的经验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明智的选择,所以中国人尊师敬老,特别是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而传承的体育界,“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尊师观、重经验、年龄及权威的意识特别强烈。历代中国人都普遍存在着一种愤青和怀旧的情感,当他们对现状不满时,就会怀念过去,古代圣贤们的许多话都被奉为座右铭,而对于自己所处的人、事、环境和新的变化会持较为保守和怀疑的态度。这些行为准则都与过去观的价值观紧密相连。
美国人注重于未来观,认为不断地超越和完善自己,通过主观努力才能改变现状,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也造就了大多数美国人乐观进取的性格特征。在未来价值观的影响下,他们时常挑战权威,不像我们那样尊老敬师,老师随时受到学生的挑战。他们不相信命运,会把眼光投向未来去寻求济世良方。
3.单向制时间和多向制时间观
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处理时间方式,中美两国在如何使用时间的观念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Edward T·Hal1)在《超越文化》一书中指出,中西文化的不同在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及冲突。他把时间使用分为单向性时间观和多向性时间观两种范畴。[2]
中国文化是多向性时间观,即时间被看成是分散的,同一时间可以做多件事情。人们重视人甚于时刻表,计划不如变化快,经常打破自己的时刻表,人们对时间的观念比较淡薄。中国人认为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有时间“紧迫”感。体育课和体育训练迟到是常有的事,也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也无内疚感。对于大牌体育明星来说,约会或训练迟到一会儿有时甚至是身份、地位的体现。
美国文化是单向性时间观,每天的日常活动或体育活动都严格按照时间表依次完成,他们注重的是目标、任务和结果,而不受复杂的人际关系所控制。单向性时间观把时间看作是单向线性的,可以分隔和驾驭的,不可重复的,他们常有一种“紧迫”感,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所以工作或体育训练的效率较高,否则会有负疚感。时间掌控着美国人的所有活动,严格按时间表逐一完成对单向制观念的人们来说十分重要。时间编织着美国人生活的网络,并微妙地协调着人际关系。[3]
4.理想主义观与现实主义观
理想主义观是“推”,现实主义观是“拉”,二者相互矛盾。理想主义推动着运动员去创造和拼搏,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现实,创造历史;现实主义观则拉着运动员去拼搏,用现实刺激运动员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实的自我。
中国体育文化中现实主义成分多一些。
美国体育文化中理想主义成分多一些。运动经历只是他们人生历练的一部分,是自我人生规划的一部分,他们会把这些收获迁移运用到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再次实现自我价值。
三、 结语
中美体育文化是不同的文化价值观造成的,他们的存在与发展均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难以用一个量化的标准来衡量,但从体育发展的意义来看、二者各有优劣,既相形见绌,又相得益彰。中国体育文化缺少科学的实证,而美国的体育文化则缺少人文和科学的综合,两者结合可以各自完善。
参考文献
[1] 颜静兰,陈乐.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维度透视——中美流行歌曲的跨文化启示.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88-94.
Abstract: Sports values is related to adolescent health concepts and sporting behavior. Through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this issue analyzes sports value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Lianyun Distri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p three specific indicators of values is goog body without exercise, harmful effects on health, more unsafety; the degree of awareness of the physiological level is high in the overall indicators of values, followed by leisur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levels.
关键词: 体育价值观;初中生
Key words: sports values;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244-02
1 研究问题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肩负着和谐社会和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青少年的健康、体质与发展如何,将影响一代社会接班人。2011年9月公布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肥胖发生率和视力不良率继续上升。面对不容乐观的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学校体育不断反思。这难道只与学校教育有关吗?更广泛的社会主体又应发挥怎样作用?
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对将来是否终生参与体育有直接影响,影响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的关键因素。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研究,关于江苏和连云港的研究内容更少。体育价值观研究更多的是理论分析。研究对象上偏重大学生而忽视中学生,方法上侧重于调查研究而忽视实地研究。此外,体育价值观研究内容相对松散,未能清晰界定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及其指标的构成。就地区而言,连云港地区学生的研究更少。因此,本课题对体育价值观界定和操作化的前提下,以连云港市连云区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和实证调研。
2 研究方法
采取调查研究的研究方式。在阅读文献和参照有关问
卷基础上,设计了有关中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问卷。
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系数为0.84,说明可信度很高。
在遵守抽样原理的基础上抽取了4所中学的调查对象360人并于2012年10月实施问卷调查。这4所中学来自2郊区的板桥中学、连云中学和2城区的西苑中学、东港中学。问卷收回352份,回收率达到97.8%。同时对部分学生进行个案访谈。总样本352人,男生190人,比例为54%,女生162人,比例46%;初二318人,比例90.3%。
3 研究结论
3.1 体育价值观的具体指标分析 根据有关研究文献,本研究设计了初中生体育价值观调查表,共设计了16个陈述,以测量初中生的体育价值观的现状,内容包括了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调节心理、加强人际交往、保持健美体型、娱乐等。按照非常同意5分,同意4分,说不清楚3分,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1分,各分值相加除以人数得到一个初中生体育价值观平均等级得分。本文以初中生体育价值观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为主进行分析。
从表1看出,初中生的体育价值观具体指标的前十位分别是:身体好不需锻炼、有损健康、不很安全、对体育投资、消磨时光、表现自我、娱乐、健美、适应未来发展、促进学习。强身健体、提高自信心、令人心情舒畅三指标得分较低。
①对体育持否定态度。从排列的前三位来看,初中生对体育价值观持否定态度。因为他们是14岁左右的青少年,身体正在发育,器官健康,充满活力,能量无限;他们觉得自己身体很棒不需锻炼。尽管55%以上的同学喜欢体育,但他们人为体育运动有损健康,不安全。这是与他们的体育认知密切相关,也需要相关主体加强宣传、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体育观念。②对体育价值认识消极。体育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性。从前10位排名看,消极部分占了一半。这种状况出现原因很复杂,有学生自身原因,也离不开学校教育的氛围,也与父母责任密切相关,更受整个社会风气的熏陶和渲染。③体育的生理价值未得到充分认识。体育最基本的是通过身体运动进行,因而体育的健身性、健康意义是最基本和最直接的。表现自我、交往、娱乐、促进学习等方面是基于体育的生理价值之上的。有研究显示,运动不仅对控制当下的青少年肥胖有显著效果,还对大脑发育、感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 体育价值观的总体指标分析 我们把16个体育价值观指标概括为4个层面:生理、心理、社会、休闲。统计情况见表2。
论文摘要: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大量的带有很多商品意识的新观念随之出现了。因而,深入探讨现代人体育价值新观念,不仅能直接掌握人们对体育所持的观点、态度,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又能间接了解人们对体育自身发展的需求方向和内容。对于体育决策学、社会学、未来学、管理学、训练学和体育教学的内容,以及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1、前言
所谓体育价值,是人们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总的认识和评价。伴随着商品经济和商品意识的日益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相对提高,家庭负担的逐渐降低,可供消遣的余暇时间增多,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以及多渠道大容量的社会宣传,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评价,已远远超过了“增强体质”的范畴。
深人探讨现代人体育价值新观念,不仅能直接掌握人们对体育所持的观点、态度,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又能间接了解人们对体育自身发展的需求方向和内容。对于体育决策学、社会学、未来学、管理学、训练学和体育教学的内容,以及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很高的指导性意义,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2、现代人的体育价值新观念
2.1体育社会化观念
随着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的逐渐改善,人们对参加体育运动的自我要求日趋强烈,人数不断增加。“时间就是金钱;健康即是财富”的观念,人人皆知。所以,参加体育活动已成为一种时髦的风尚,高雅的社会活动。据报道:原联邦德国仅体育协会会员就占全国人口的25 %,美国有70%的人关心体育发展,42%的人每天参加体育活动。
随着体育人口增加,一些传统的观念,得到了重新的解释。如:对人体美的欣赏的改变,为适应现代审美观点的要求,符合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各种要求。“终身体育观”同商品一样渗透到社会、家庭和消费市场的每个角落。人们需要参加体育,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体育人口骤增的同时,人们期望得到活动的空间和物质保证。这些期望对政府部门的要求也就更新、更高。因此,对体育社会化的理解,不能仅看体育人口的增多程度,还要看:国家管理机构设置是否健全;国家对体育的投资情况,体育消费的比例;体育生产是否满足社会需要等等。不考虑上述各种因素,体育社会化发展可能存在盲目性。社会化体育的发展需要领导、组织,需要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要借社会的支持,才能长盛不衰。
2.2多维体育观
体育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从小体育观向大体育观的根本转变过程。
人们对体育价值观念的认识,是从过去的“狭隘体育观”中逐渐形成现代人的“多维体育观”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不仅从个体功能和生物角度认识体育,而且还从体育对社会、心理、经济、人类思想意识的影响,以及休育本质功能等多角度,多学科地认识体育。它比以前更为清晰、正确和全面。它对于当今国家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各个层次上的决策,体育科学研究,以及群众体育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概括起来讲,现代体育多功能表现在:(1).体育能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时尚和社会风气;(2).体育可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凝聚力;(3).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发展生产和经济;(4).促成全面教育,为社会培养身心强健,适应力强的青年一代;(5).促进人们的心理平衡,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6).培养现代人的竞争观念和不断奋发向上的斗志;(7).加强各国,各民族和人际之间的交往;(8).发展社会文化,提高人们消遣、娱乐水平;(9).医治疾病,创伤,健力强体;(10).探索人类生理极限,发掘发展人体潜力。
2.2.1体育劳务商品观念
体育属于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许多体育劳动也是以活动形式直接满足消费者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从现代经济角度看,体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是消耗性部门,而是一个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产业,这个观念,长期以来不被我们所认识,如今正随着经济发展的程度,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其表现除了被人们已证实过的: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减少医疗费用和工时损失;刺激体育产业的发展外,还有以下几点更新的认识:
1).体育劳务是商品。凡是用来交换的体育劳务都可以成为商品。那么,体育人才、比赛、旅游、技术咨询、信息传播,以及体育疗养、游戏、教学与训练等等体育劳务,都可以成为商品,进行有偿服务或交换。对此,现代人已经有了许多尝试。早在1987年9月,大连足球学校与首钢公司达成了一项运动人才有偿转让协议,该校将1972年龄组的15名足球运动员,以每位30 , 001)元“价格”,转让给首钢。这个例子,就使30多年来,一直反对“运动员商品化”的我国各级体育决策者和传统观念,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强烈的“商品观念”的冲击。
2).体育劳务付费符合商品交换原则。体育劳务既然是商品,它就具有生产性和交换性。同物质商品一样,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目前人们认识到,搞体育也要有经济观念,体育也要强调投人和产出。过去几十年来,我国体育的行政型、供给型的管理体制,暴露出经费短缺、经济力量不够的矛盾,已成为体育发展的障碍。在体育劳务商品观念的影响下,体育劳务市场的开放、体育技术成果的转让、体育科研的有偿服务、专业人员的有偿培训、体育劳务的出口、体育设施、场馆管理的转变等等,已经在开展起来。如:早在1986年全国仅体育场馆的收人就高达4,800万元,场馆总收人达到百万元以上的省市有13个,3 , 001)多个可供开放使用的场馆中,有234个收人大于开支,全国场馆自给率达40%。采取收费的做法,不但提高了场馆利用率,还积累了资金,实现场馆经费自给,减少国家补贴。同时也减轻了国家负担,有利于发展体育事业,更方便了群众。又如:湖北省有些业余体校,把初级业余训练由国家拿钱“请来训练”的模式,转变为“自费”、“收费”训练,得到了社会支持和人民群众的认可。
2.2.2体育培养竞争观念
竞争意识是现代人重要素质之一。现代大生产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近似于体育中的比赛。在机会相等的条件下谁的节奏快、反应及时、竞争意识强,谁就有可能占据优势,获得胜利。人们发现,培养竞争意识的最好手段是参加体育运动。
2.2.3体育产业的发展,能促进社会经济繁荣
体育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有一定量的位置,与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关。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其体育实力往往也很强大。反过来,随着体育运动的加强,经济又会受益,体育事业的开展,体育设施的发展健全、人们余暇时间增多,都有力地刺激了体育业的发展,如体育旅游、体育服装、体育器材,运动营养食品和各种各样的体育经营业等等。美国的“体育复合体”每年可以创造1000多亿美元的利润,其经济收人仅次于占国民经济收人第一位的汽车业。在国际上,甚至主办大型运动会也成了点利的手段,23届奥运会主办单位就净赚2.15亿美元。24届奥运会利润达到3亿美元以上。
2.2.4体育社交功能观念
体育具有大众化和社会化的特点,它也成为提高商品知名度,拓展市场的良好媒介;它可以打破国界、语言的限制,促进睦邻友好,增进民族团结,加深人际了解。例如,乒乓外交,丰田公司系列体育大赛所带来的巨额经济效益等等,就足以证实这一点。
2.3学校体育时空延伸观念
体育在学校中是人人必须接受的学科,它对于培养现代人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过去人们对学校体育时空观的认识比较狭窄;教学观念单一,只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锻炼及其效果,忽视了学生走向社会后,身体和精神上的需要。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终身体育观的出现,学校体育的思维度大大地延伸了,空间更加广阔。学校体育已从教学的、教育的、社会的、生物的、心理等多维空间加以考虑。既注意近期效益,也追求长远效益。就其学校体育教学观念讲,更新的主要表现在:
1).从单纯的身体教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转变,注意学生心理、群体意识和社会性发展;
2).从被动的体育教学观向主动的体育教学观转变。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注意发展学生主体作用和能动性,强调培养个性。
3).从统一的体育教学观向灵活的体育教学观转变。一改过去全国一本书,共上一样课的做法,把死板的教学大纲,变为灵活多样的大纲,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区别对待,充分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满足了个性需要,适应现代人身心发展的需要。
4).从传统的体育竞赛教育观向培养竞争意识观转变。把单纯参加体育竞赛活动,转变成为培养竞争意识的方法。让体育的竞争思想,迁移到学生头脑中,以便适应社会化大竞争的需要。
3、小结
1).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下的体育价值新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情况的发展,可供消遗的余暇时间的增多和现代社会工作与自身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
2).现代体育运动的价值是多维的,多功能的和多样化的。
3).现代体育运动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并且日益商业化。体育劳务是商品,它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创造财富,经济效益可观,在国民经济总收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4).现代体育运动在和平年代,对于培养现代人必备的竞争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培养方法和手段。
一、体育教学中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
学生价值观指的是学生对周围人、事情、环境等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事物的重要性和意义等。中专学生年龄较小,且经历过的事情较少,很难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也存在难度。此时需要通过教师和家长等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看待周围的事物。
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拼搏和奋斗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周围的事物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体育有助于避免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形成一种行为教育,在体育锻炼中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通过体育学习来帮助学生淞⒆孕判模并发挥自己的特长,树立人生新起点。
二、中专体育教学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影响中专体育教学中价值观形成因素之一是个体价值观取向,即学生对待中专体育学习的态度,抱着何种态度去学习中专体育,涉及到魅力追求、人际教养、娱乐缓解、身体促进和自我实现等方面。通过中专体育来实现强身健体和提升自身运动技能的目标,通过运动来缓解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和舒缓,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在体育活动中实现团结协作,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体育属于美育的一种,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来体现体育的魅力所在,并可以塑造自身的体型美和运动美等。
很多中专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学习劲头受挫,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和运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奋斗热情,发挥学生自身的运动价值,体现学生的运动特长。让学生在运动和锻炼中找寻自我,提升自身的价值,更好地在学习中努力和奋斗。
三、中专体育教学的对策
1.阳光体育和快乐体育
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和应试教育模式,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只是针对要考核的跳高、跳远和赛跑指标等进行考核,根本没有将体育运动和锻炼的目的体现出来。开展快乐体育和阳光体育,旨在通过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和运动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并让其感到身心愉悦,而不是想逃课。
2.层次化教学
切忌用统一的标准和规则要求所有的班级,并且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男生和女生。需要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高、体重等情况进行划分,实行分层次教学,按照学生的身体状况分为若干小组,实现层次化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现自身的价值。
3.合作教学与审美教育
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与同学相处和交往,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并可以在体育中展现自身的价值,在小组中对任务和课题的探讨,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有助于加深对周围人和事物的理解。了解体育的魅力,追求审美教育,例如在学习足球或者学习篮球时,可以了解足球和篮球的历史,为什么会沿用至今,从追溯对一项运动的来历,来提升对运动的兴趣,展现运动美。
4.体育运动中融入德育教育
实现体育与德育结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和意识的引导,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正确的看待体育运动的结果。重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奋斗精神,从而更好的理解和看待周围的事物,提升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小结
摘 要 重视中学生体育锻炼,增强中学生的体质,是学校开展体育教育的重要目的。然而,目前很多中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因而疏于锻炼,造成体质下降。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也就是体育价值观的形成直接关系到中学生的体育行为。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塑造良好的个性,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成长的积极意义,从而能够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体育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价值观 形成
一、对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概述
(一)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概念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总会受到生活环境各种人和事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从而形成评价事物的基本准则,这是我们的人生价值观。人的思想影响行为、支配行为,我们看待事物的观点直接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做法,体育也不例外。体育教育是学校培养学生的教育途径之一,要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还是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对待体育的态度,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价值观是人们对体育锻炼的基本认识和态度,是人们基于自己对体育内容及意义理解的基础上,对体育形成的看法、行为以及评价。这个对体育认识的过程是一个长期亲身体验的过程,人们在长期的体育锻炼过程中对体育发生的心理及行为等变化都是体育价值观的体现。因此,中学生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逐渐形成自己对体育的态度,也就是体育价值观。体育价值观一旦形成便很难发生根本变化,所以学校应在学生对体育思想认识形成的过程中加以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才能推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二)对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特征的分析
1.主观认识性
体育价值观是一种思想认识,是以具有思想力的人作为主体,因此带有很强的主观认识性。人们作为认识的主体,在对体育器材、体育锻炼等客体的接触上,根据自身的需要逐渐形成对体育的认识。由于每个中学生的需求不同,体质不同,体育锻炼的效果也不同,对体育的要求也就不一样,所以中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会受到自身的经历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尽管如此,但体育锻炼起着一个共同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成长,这应是中学生对体育形成的一个基本认识。
2.自主选择性
学生在参与学校或自行组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够自主选择体育内容,体现出体育价值观的自主选择性。体育锻炼必须是在自愿的原则上进行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并且乐意进行体育活动,激发对体育运动的愉悦感受,是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情感表现。
3.长期稳定性
体育价值观不是一下子形成的,是学生在长期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对体育的认识和情感体验,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信念,是为实现体育目标而不断努力的过程,所以体育价值观在形成后短期内不容易发生改变,即使发生改变也需要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
基于对体育价值观特征的了解上,我们要重视对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培养,提高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思想认识,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对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
(一)体育健身价值观对锻炼行为的影响
绝大多数的中学生都对体育的健身价值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并不代表健身价值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由于受到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教学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并不多,运动强度也不大,难以明显感觉到体育对自身成长的影响。所以体育的健身价值要得到真正体现,不仅需要主体的积极参与,还需要相关配套体育设施的辅助。
(二)体育人际交往价值观对锻炼行为的影响
人际交往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开展体育运动过程中,很多时候都需要与其他人沟通或者与其他人共同进行,这样就会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人际交往的价值与参与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相关,如果学生参与的是集体性的竞技活动,这就需要团队的合作和沟通,也就能够带动起学生之间的交往;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学生在运动中接触的群体就越多,当学生把运动的注意力转移到人际交往上,就会降低运动强度,可能达不到理想的锻炼效果。所以在体育中人际交往价值的体现应该不以影响体育锻炼效果为前提,这样两者才能相得益彰。
三、培养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建议
(一)开展趣味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趣味体育的教学设计,彰显体育的趣味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体育课堂中来,有助于学生开动脑筋,启迪思维,磨练意志,在集体活动过程中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营造快乐的体育活动氛围。
(二)丰富体育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体育文化内涵丰富,体育教学可以通过创新教学形式,融入体育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开展各种具有特色的体育活动等途径来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形成对体育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完善体育锻炼设施
要使学生形成对体育价值的正面认识还得从客观条件加以完善。因此,加强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完善的体育锻炼设施,能够让学生从心理上增强对体育的喜爱程度,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助于实现体育教育的育人目标,为学生塑造强健的体魄。
参考文献:
[1] 刘德佩.体育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变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04).
[2] 唐照华.体育价值观是体育行为的杠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20).
[3] 陈莜东,楼晓娟,江志鸿.浅谈现代体育价值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
[4] 黄金鹏.试论现代人的体育价值观[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6).
摘 要: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价值观量表,考察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价值观的关系。结果表明:1) 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价值观3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上,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低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而行为方式上,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2) 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分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对健康的担心”上,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3) 相关分析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主观幸福感的大多数维度都有显著相关。
关键词:价值观;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402-03
The 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Values of Sport Major Students
LIANG Ri-zhong, CHU Yue-de, WANG Ying-chu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General well-being scale and the values measuring form were administered to sport major and general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ell-being and values, Sport major students had higher score in sexu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than general students. The result shows that sport major and general students have remarkable differences in two respects.
Key words: values; subjective well-being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就已明确指出:有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1],常能体验到幸福感的人就是一个心理健康成长的人[2],因而它是心理健康重要的指标,幸福感高则心理健康水平高[3]。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它是个性心理的核心成分[4]。价值观会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5]。笔者认为,体育专业的学生与其它专业的大学生虽然有着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处于相同的年龄阶段,但由于所接受专业课教育以及所处的学习环境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和主观幸福感可能存在着某些差异,为此,笔者对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体育专业大学生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能为开展本地区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西高校在校二年级本科大学生为被试,共发出问卷600份,回收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36份,有效率为89%。被试年龄范围18~24岁,平均年龄为19.6岁。其中体育专业266人,非体育专业270人。
1.2 研究工具
1.2.1 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 GWB)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测查工具,用来评价被试对幸福的陈述,问卷可以计算总分,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国内段建华对量表进行了修订[6]。问卷共包括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和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和松弛与紧张6个维度。本研究中,各维度的克伦巴赫α系数在0.69~0.89之间,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1.2.2 大学生价值观量表 本量表是由张宏如编写的一种自陈式的大学生价值观量表。量表包括社会目标、个人目标和行为方式3个维度。本研究中,各维度的克伦巴赫α系数在0.76~0.83之间。
1.2.3 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搜集问卷,当场收回问卷。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的差异检验 以价值观的3个维度为组内变量,以体育和非体育2个专业为组间变量进行混合设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组内变量的主效应显著( p
表1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的平均数(M±SD) 比较
注:*** p
然后,分别考察在价值观的3个维度上,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在社会目标上,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存在显著差异( p
2.2 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比较 计算个体在问卷所有项目上的得分,体育专业总得分为81.37,非体育专业得分为79.28。总体来看,两类人群的得分均高于量表平均分(75),说明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体验到了更多的积极情感。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发现,体育专业学生总体幸福感总体得分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经检验显示差异达到显著( p
2.3 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检验 以主观幸福感的6个维度为因变量,以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为自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 F(6,529)=4.16,p
表2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平均数
( M±SD )比较
注** p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体育专业学生由于专业性质的关系,体格、体能、健壮等因素占据优势,身体自尊水平较高,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相貌感觉较非体育专业要好,对健康担心的程度较少,因而得分较高。另外,可能还是因为体育专业学生在学习压力方面较非体育专业学生轻松,非体育专业学生课程多,还要有英语考级,多数同学认为压力大,运动与锻炼的时间少。这也是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对健康的担心”因子上有显著差异的原因。
2.4 体育专业大学生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计算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得分之间的相关,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体育专业大学生价值观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相关(N=266)
注 **p
价值观的社会目标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存在显著相关,与“松弛与紧张”相关不显著( p>0.05),价值观的个人目标则与主观幸福感的“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驰与紧张”六个因子全部相关显著,行为方式除了与“对健康的担心”因子负相关(p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价值观3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在价值观的社会目标、个人目标和行为方式3个维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存在显著差异;
2) 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高于非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健康的担心”高于体育专业大学生;
3) 体育专业大学生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大多数维度的相关达到显著的水平。
3.2 建议 1) 注重人格塑造,培养健全人格。体验幸福是一种能力,而人格对这种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通过人格教育帮助大学生构建合理的人格结构,从而培养体验幸福感的能力。
2) 加强价值观教育,改善大学生幸福感。大学生的价值观容易受到社会文化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因而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不稳定的,因而要加强结合多方面力量的参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这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张旭东,车文博.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03.
[2] 谭春芳,邱显清,李焰.初中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723-726.
[3] 王雁,王春萍,孙延超,等.贫困医学生心理健康、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受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67-69.
[4] 邱礼会吉尔.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观现状及教育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师;正确职业价值观;对策
高职体育教师作为社会生活的一分子,其主要的职责是通过教学来传播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并引导学生进行良性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更好地投入社会建设服务。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能够使高职体育教师保持积极的教学态度投入教学工作中。
一、高职体育教师形成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意义
1.高职体育教师的正确职业价值观是其职业的内在要求
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高职体育教师能够明确高职体育教育工作的意义,才能制订好自己在本职工作中的发展目标,确定在本职工作中的奋斗方向,同时决定着高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工作中的工作态度,使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高职体育教学工作中去,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2.高职体育教师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增强工作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可以指导高职体育教师进行正确的职业活动,使高职体育教师认同这个职业能够较好地满足自身的需要,明确高职体育教育工作的意义,保持严谨乐观、积极向上的职业态
度,深刻理解本职工作,实现人生价值与职业理想,不断追求本职工作的成就,使其职业需求得到进一步的满足,在工作中获得更加愉悦的工作体验,使工作满意度得到加强。
3.高职体育教师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提高自身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正确的高职体育教师职业价值观,能够减少职业活动中的盲目性与困惑,最大限度地激发工作热情,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中
去,从而在职业能力上得到更大地提高,更好地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影响高职体育教师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因素
1.性别因素
在研究中发现,由于教师这个职业被大众认定为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在性别角度上来看更适合女性的选择,使女性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较高,对职业的认同程度也比较高,这就导致女性教师更重视自身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2.社会地位因素
随着现代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重视,高职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在逐步提高,社会对其的期望值也逐渐增大,这就是社会对高职体育教师职业价值观影响的结果。在这种影响下,广大高职体育教师积极完成社会的期望,逐步把社会价值观渗透到个人的职业价值观中。
3.受教育程度因素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自己的职业需求也就越高,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拥有比较大的抱负,希望在本职工作中发挥最大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4.年龄因素
有研究表明,年轻教师由于刚刚参加工作,从理想的角度看待本职工作,更重视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而年龄大的教师受到家庭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视本身的经济报酬,职业价值观也就更现实。
此外,高职体育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还受到所在地域、家庭、职称、职业兴趣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三、高职体育教师正确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对策
1.提高高职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引导其自身的学习与成长
高职体育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充分理解高职体育教育的特点以及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补充新鲜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使自己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更好地规划一个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坚定职业信念,从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自己的岗位中去,促进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2.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要正确引导高职体育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要重视形成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必要性。在扩大投入和改善学校体育设施、环境及教师待遇的同时,还要对教师进行心理疏导与职业价值观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并为高职体育教师提供发展的条件与机遇,提供更多学习进修的机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对应的安排,使其能够充分展现自我,从而促进高职体育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3.社会要重视高职体育教师职业价值观
高职体育教师是社会成员之一,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现代社会要不断提高高职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其职业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吸引更多的人选择这个职业;提高其职业荣誉感和价值感,促进高职体育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工作中去;加强政策导向,满足高职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社会地位的提高,有利于高职体育教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促进其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既影响高职体育教师自身的发展,又影响高职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高职体育教师形成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浅析,探究影响其形成的因素和对策,从而提高高职体育教师对本职工作的认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凤琴.教师职业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关键词】电视体育;高校体育文化;农村居民;体育价值观;影响
电视传媒的作用下,体育走进了农村居民的生活,不仅丰富其生活内容,而且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居民。电视体育传播对农村居民价值观有着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不同类型的电视体育节目对农村居民有着不同的影响;另一方面,电视体育对不同的农村居民群体有不同的影响。同时,在新媒体不断普及的今天,以及当前申奥成功的契机下,当地高校体育的文化优势对于城乡居民的影响与带动是不可忽视的,要培养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是重要的,所以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农村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加以正确引导。
1农村居民对电视体育的关注度和需求
1.1农村居民对电视体育的关注情况
随着电视传媒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成为电视传媒的特有受众群体,他们对电视体育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和行为。农村居民对电视体育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首先,就性别差异而言,男性对电视体育的关注度高于女性;其次,就农村居民的年龄段而言,青壮年的关注度高于其它年龄段居民;最后,就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而言,学历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村居民,对电视体育的关注度更高。
1.2农村居民对电视体育的需求情况
农村居民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离不开体育,但是农村居民对体育的需求情况却不一。农村居民对电视体育的需求大概可以分为四种,即:物质方面、精神方面、制度方面、人力资源方面。我国农村地区的许多体育活动,与当地文化是息息相关的,而农村居民开展体育活动,既能满足农村居民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精神需求。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希望进行体育锻炼,但是却不知如何开展,因而需要有关部门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
2电视体育传播及高校体育文化对农村居民体育价值观的影响
2.1电视体育类型对农村居民体育价值观的差异影响
2.1.1电视体育新闻影响农村居民的体育价值观
体育新闻节目的播放,对体育发展和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体育新闻是对国内外体育事件的真实传播,其形式庄重,内容较为客观,具有说服力,能够给予受众以正确的思想启迪。其次,体育新闻能够向受众传递我国运动员的比赛佳绩,激发受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自豪感。最后,体育新闻增加了受众对体育事业的关注度,有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电视体育新闻影响着我国农村居民的体育价值观。
2.1.2电视体育赛事影响农村居民的体育价值观
电视体育赛事节目的播放次数相对较多,且体育赛事更易吸引受众眼球。首先,体育赛事进行过程中,其情节跌宕起伏,给受众以惊心动魄的刺激之感,既能帮助农村居民缓解生活压力,又能打发无聊的时间。其次,通过电视体育赛事,农村居民能够学习到体育比赛中的胜利策略和技巧,有助于提升自身的体育实力。最后,通过体育赛事,向居民传递公平的竞技理念,有利于居民正确体育价值观的养成。
2.1.3电视体育专题影响农村居民的体育价值观
在电视媒介下,体育专题报道、访谈等形式的节目,能够为农村居民讲述体育活动背后的故事,增强居民的体育见识,影响居民的体育价值观。首先,专题节目具有轰动效应,其收视率高,教育目的比较突出,有利于居民体育素质的提升。其次,通过对体育冠军的访谈、报道,可以深入挖掘成功人士的艰辛历程,使农村居民能够从中感悟运动员永不放弃的精神。最后,农村居民倾听运动员背后的故事,能够增强受众对运动员的认同感,不仅影响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2.1.4电视体育娱乐影响农村居民的体育价值观
体育娱乐节目以其轻松的、通俗的形式存在,给予农村居民受众以欢乐、清新、自然,进而影响农村居民的体育价值观。体育娱乐是体育本质的真实反映,既为满足受众需求,又为受众创造无尽的快乐。电视体育娱乐主要影响农村居民的社会经济方面、娱乐方面和消费,故而影响居民的体育价值观。
2.2电视体育对农村不同居民群体体育价值观的影响
2.2.1电视体育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健康观
通过电视体育,许多农村居民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因而电视体育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健康观。首先,农村居民的健身思想观念较差,电视体育的传播,增强了农村居民的健身理念,使农村居民能够正确认识到健身的意义;其次,通过电视体育,能够向农村居民传递一系列有关体育健身的方法,既能够给予居民以启迪,又能为居民合理开展体育运动提供指导;最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居民体质状况与经济有着密切联系,其健康观念不够深入,然而在电视体育节目的影响下,能够为居民提供正确的体育健身指导,增强居民的体质。
2.2.2电视体育影响着农村居民的道德观
电视体育影响着农村居民的体育道德观,对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有着有利影响。体育道德既能够规范体育活动行为,又是体育赛事顺利进行的准则,发挥着教化人的作用。在竞争时代下,体育行业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但电视体育受经济、利润等条件的制约,使电视体育面临着较大挑战。然而,电视体育兼顾利润和价值的传播,能够端正农村居民的体育道德观。
2.2.3电视体育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娱乐观
体育娱乐节目对缓解农村居民生活压力发挥着较大作用,既能调节居民的压力,又有助于体育文化的传播。通过电视体育娱乐节目,农村居民能够端正娱乐观,深切体会着体育娱乐的趣味和魅力。随着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娱乐有着更多的需求,而电视体育节目更多的为满足农村居民娱乐需求进行,尽可能适应农村居民的娱乐需求。现阶段,农村居民的休闲时间逐渐增多,积极寻找和接受电视体育娱乐节目的频率越来越大,成为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电视体育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娱乐观。
2.2.4电视体育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竞技观
电视体育赛事节目总是能够给人以紧张、刺激之感,其激烈对抗更能吸引受众眼球,使人沉醉于其中。所以,电视体育能够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竞技观,其体育竞争策略、比赛规则等更能体现出公平理念。电视体育中传递的正确的竞争价值观,既能使农村居民明确体育规则,又能激发居民的竞争意识、公平意识。此外,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竞技观,有利于推动我国道德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且有利于农村居民的心理健康。
2.2.5电视体育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消费观
消费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体育消费使推动我国体育事业更好发展的重要手段,因而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有利于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其体育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与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差距较大。电视体育节目的传播,为体育文化和精神的传播开辟了新的渠道,并且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受众,促进居民的体育消费,影响其消费观。
2.3奥运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对农村居民体育意识的提升作用
在我国申办冬奥会成功后,加强农村人员的体育文化建设是势在必行。因为我国人民的比重大多数都是以农民为主,因此,只有提升农村人民的体育文化意识,才能提升全国人民的体育文化意识。然而提升农村体育文化意识,不能只单单的从内部进行改良,以电视等媒体为平台是必要手段,还要充分地吸取外界的体育文化,譬如说通过大学体育文化对农村体育文化进行提升,从提升农村体育文化的众多方面来讲,学校的大学体育文化无论从哪里看都是可以短时间的有效的提升当地农村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3增强农村居民体育价值观的措施
3.1加大农村地区的体育文化传播力度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其体育文化传播力度也相对较小,使得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较低。为此,我国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农村地区的体育文化传播力度,增强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具体措施为:
3.2拓展电视体育的传播途径
政府等有关部门应该积极拓展电视体育的传播途径,以合理开展电视体育。首先,政府等有关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完善体育设施。其次,加大对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既能增强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又能促进农村居民的健身行动。由此可见,政府拓展电视体育的传播途径,有利于居民开展体育健身运动,以强身健体。
3.3完善农村地区的电视体育传播制度
首先,制定合理的体育传播制度,在农村范围内开展有效的体育宣传活动,将体育活动深入开展至农村地区,加大体育活动在农村地区的传播范围和力度。其次,积极借助电视等媒介,以扩大体育在农村居民心目中的地位,构建和谐的、健康的体育文化产业。为此,政府等有关部门有必要完善农村地区的电视体育传播制度,促进电视体育循序渐进的深入开展。
3.4,积极开展送高校体育文化进乡村活动。
当前,农村人员对体育文化开展的认识程度以及主动程度还不够,农村人民的体育意识是导致其锻炼身体的内在条件,因此只有改善农村人民的体育文化意识,才能使农村人员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进行自主的体育运动。要想改善农村人员的体育文化意识,其中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使当地学校的大学体育文化走进农村,通过多种形式送体育文化下乡、组建农村人民体育文化组织等方式来帮助当地农村居民更好地开展体育文化活动,让农村人民意识到体育文化发展的好处,从而提升农村人民的体育文化意识。
3.5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体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根本原因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居民收入水平低。为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尤为重要。首先,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科技投入力度,走科技富农之路;其次,提高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以促进农村体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结语:
电视体育不仅提高农民自身体育文化意识,对农村居民体育价值观也有重要影响;另外,当地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对农村居民的体育开展起着帮助作用。有关部门应该借电视等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当地高校体育影响的作用,对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以增强农村居民的体育思想和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素质,在当前要办好冬奥会的前提下,促进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 高虹.体育与媒体互动影响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09(03)
[2] 辛少英.全民健身视域下的体育电视娱乐节目研究与开发[D]. 北京体育大学 2014
[3] 肖文娟.电视体育节目对城市居民体育意识的影响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