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9:17: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少数民族文学艺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汉族;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现状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195-02
本次调查选择了云南二十多个市县,涉及问卷187份,包括了汉族与九个少数民族:彝族、回族、哈尼族、藏族、白族、苗族、傣族、壮族、苦聪族、普米族等。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深入当地调查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调查的效果来看,大部分当地人对这类调查较重视,但也有一些问卷上有很多的选择题被空留着。
一、云南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的现状
通过我们对云南九个少数民族的调查发现,云南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少数民族人民对“小说”与“词”两种文学体裁存在偏好现象。
(二)通过电影、电视等形式向少数民族人民传播的四大名著受到较大欢迎。对于我们提出希望我们提供何种帮助时,大部分的少数民族人民认为可以通过电影与电视等方式来进行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播。另外,少数民族人民所了解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大部分都是通过这两种媒介了解的。
(三)大部分少数民族人民不是非常了解本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原因之一。经济环境决定了民族的文学艺术发展的程度。在统计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民族人民在遇到“你对自己民族的文学、文学了解的程度”问题时,大部分人选择了放弃此题目的回答。从回答的情况来看,也不容乐观,非常熟悉的少数民族人民还未占到三十分之一,这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极大瓶颈。
(四)对中国古典文学表现出不太积极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人民一般不会阅读也不会购买中国古典文学的著作;在被调查的少数民族近一半的人民可能会去了解,只有30%左右的一定会去了解;他们对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似乎不太需要我们的帮助;等等。
(五)语言文字障碍是少数民族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难题之一。
总的来说,云南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还是取得了一些进步,他们已开始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并且对非常著名的作品和非常出名的人物形象有较深的印象,同时他们已认识到必须加强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才能保证本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这不仅是一个吸收营养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宣传自己文化的过程,对构建民族大团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云南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现状上的差异
汉族人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存在先天的优势,主要是语言及环境等方面。但在具体调查和统计后,我们发现,云南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接受中国古典文学上还是有很多差异的,下述其要:
(一)少数民族偏好词,而汉族人民偏好史书。就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播来说,大部分少数民族与汉族都偏好小说,这是由小说本身的体裁特点所决定的。有近30%的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分别认为经常选择读词和读史,这两种体裁也是他们各自选择喜欢阅读的体裁中所占比重第二高的。小说与词两种体裁应该说是俗文学的代表。特别是词从产生始就被认为是艳丽富贵,而云南少数民族地处南疆,本身就具有南国的各种性格特点,如细腻、温婉、富于色彩等。徐渭曾说:“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析,是以作人勇往之志……;南曲则纡徐绵渺,流丽婉转,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知觉。其南方之媚柔也。”云南少数民族人民恰是柔和,婉丽的性格,这与词本身的婉转、亮丽亦不谋而合。同时俗文学相对雅文学来说,俗文学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
(二)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方式上,少数民族人民主要通过电影与电视,而汉族人民主要通过书籍与电视。少数民族人民由于语言文字等因素,对于电影与电视更易于接受;而汉语人民虽然也可以通过电影与电视,但大部分都是较早通过书籍来接受中国古典文学。如汉族小孩较早就开始读连环画等一些普及中国古典文学的读本。
(三)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考虑的因素方面,少数民族主要考虑作品所传递的精神、作品内容与作品的知名度等方面,而汉族主要考虑作品的内容、作品所传递的精神与作品人物等方面。
(四)在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难度方面,汉族主要在于兴趣不大,而少数民族主要在于语言障碍等因素。大部分被调查的汉族人民认为兴趣决定了他们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态度,他们在汉语的基础,但不一定选择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而少数民族则不同,他们大部分连语言文字都没有过关,就谈不上兴趣了。
三、对这种差异的一种思考和建议
对于加强民族融合,现已存很多观点,也不乏创见,此不赘述。笔者抛开当代现有的少数民族政策和相关观点,以实际调查为基础,以少数民族的现实需求为指导,针对少数民族与汉族对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的差异,提出几点有益于提高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的建议,以期对当代少数民族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理论支持。
(一)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素质是有利于中国古典文学在少数民族群体间传播的重要途径。认字水平是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少数民族人民不会认、写、读普通话,那么就无所谓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了。当然少数民族的汉语学习不宜提早进行,这是为避免少数民族语言的丢失。何为文化素质?它当然包括中国传统的文化与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两者也是少数民族人民必不可少的素质。
(二)加强中国古典文学著作的注解,使这些著作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被少数民族人民所接受。可以尝试用当地民族语言来翻译中国古典文学著作,这部分工作似乎已悄悄开始发展,但还未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原因在于还只有少数的古典文学研究者投入其中,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仍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少数民族增加的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求知欲望。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同化等因素,少数民族语言的掌握者正逐年减少,高质量的翻译作品也难以产出,也不可能有大批量的翻译工作者来从事此项工作。鉴于此,当代教育机构应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继承,使我们已濒临消失的语言得以在少数民族间广泛流传,并形成一种强大的势头进而影响当代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让他们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简单化的专门人才,这于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大有裨益。
(三)运用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来加强对中国古典文学对少数民族人民的宣传。这些新型媒介在少数民族中已呈现出普遍性,但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相关内容还很少。我们利用这些新的媒介能直观地展示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所在。电视与电影具有非常强的直截性,它们以声音和画面的形式直接传递给少数民族人民。我们电影行业和电视制作企业及网络企业应举起大旗,做好相关产品的开发,以推动少数民族人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
(四)少数民族知识群体,特别是其中的高知群体,需要真正提高中国古典文学素质。正如贺希格陶克陶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一文中提出,少数民族文学事业需要一批专家教授、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同时也需要一批专门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专家、教授,他们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桥梁,融通两者,这不仅有利于接受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先进元素,亦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文学本身的地位。
该论文是西南林业大学2007年面上基金项目(编号:200603M)成果之一。
关键词:民族高校 少数民族学生 法律文化意识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35-02
少数民族法律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以及变迁性的特点,少数民族法律又称习惯法,对习惯法进行培养具有较大的难度。如何更好地对各个少数民族进行法律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各大民族高校值得深思的问题。必须要针对目前习惯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制定相应的科学解决策略,以此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水平,提高其法律文化意识。
1 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少数民族学生法治观教育定位不够明确
在民族高校,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法律教育,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育过程,而是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而教育仅仅是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1]。民族高校必须要将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法律文化意识作为重点,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真正地了解到法律文化,不能够单一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而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并且在对少数民族进行法律文化教育时,应该以尊重学生的等为基本前提。很多的教师没有充分地考虑到法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民族高校中,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民族,因此,其民族信仰以及方面必定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每个人的文化背景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一个学生在语言、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都是法律教学的对象,而民族高校的教师却没有真正地考虑到这一点,仅仅是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最终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在对法律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与困难,而教师也并没有对这些疑问进行充分的解释,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对法律文化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每一个学生的文化背景都不相同,因此,在处理民族纠纷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分歧,无法进行很好的调整,很容易造成矛盾的扩大化。另外,要能够充分认识到法律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民族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法律教育时,必须要能够充分发挥法律文化的作用,利用少数民族的基本法对其进行教育,这样能够使得各个少数民族明白自身民族法律的重要,并且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解。
各大民族高校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法制教育目标以及任务的特定性。对于我国的各大民族高校来说,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也要能够充分地宣传党的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和谐发展[2]。但是目前,很多的民族高校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法律文化的教育,却没有很好地认识到法律教育的目标。高校在发生民族纠纷时候,教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没有使学生明白民族纠纷是一项对国家危害很严重的行为。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时,习惯法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必须要能够充分地发挥习惯法的作用,在少数民族的法律中宣传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这一点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环境的和谐稳定,避免民族纠纷的发生,所以教师必须要能够充分地发挥这些法律的作用,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真正明白各民族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1.2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法制观教育的效果不明显
各大民族高校没有真正做到法治教育内容设置的针对性。民族高校主要是通过课本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十分单一枯燥,无法很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族高校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也要经常性地开展一些讲座以及实践学习,充分地利用习惯法文化,使学生能够充分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在法律教学中的重要性。目前民族高校中的法律教学并没有涉及到以及民族自治方面的问题,所以没有做到民族性与区域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结合,无法真正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无法使少数民族学生适应这种情况,并且由于这种教学方式与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没有关系,因此无法使其更好地吸收法律知识[3]。另外各个民族高校的教育方式十分单一,教学方式没有创新,使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无法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并且由于相关的专业的限制,导致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无法利用一些模拟法庭的形式开展,而只能通过单一的宣讲书本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资源欠缺的情况下,其实教师可以通过借鉴国外教学经验的方式,根据法律教育的特点,制定出创新式的教学形式,从而来保证教学效率的稳步提高。目前很多的民族高校所使用的法律教学教材十分陈旧,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在课堂之上,教师无法很好地讲解一些法律重点,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教师的法律教学水平不够达标,无法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各大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法律缺乏相应的自觉性,并且民族高校的法律教育单一,在每一各课程中关于法律教育的内容很少,这样无法使学生真正地学到法律知识,学生要想真正地了解法律知识,只有自己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但是,目前在很多民族高校,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法律知识的学生极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法律的自觉性很差,在课堂上学习法律就不够认真,课下更是不会主动学习,很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仅仅是注重自身专业的学习,不会自觉去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并且学校的学生能够利用法律维权的现象很少,这充分说明了学校的法律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对学生的教学没有做到位,无法很好地传播习惯法文化[4]。
2 促进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法律文化知识的途径
2.1 教师要能够正确对待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
在我国各大民族高校,少数民族的传统法律文化在各大高校的法制观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将少数民族的法律文化与大学生法制教育相互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各大民族高校的法律文化的教学水平,并且能够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学法、懂法以及用法的自觉性,对建设和谐校园环境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5]。各大民族高校的教师必须能够认识到习惯法文化的重要性,能够充分地了解其法律文化的内涵以及所具有的一些功能。少数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与发展起来的,对少数民族学生有很重要的价值意义,并且这些法律都是以各族人民的信仰以及宗教为基础建立的,因此,能够与少数民族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够促进其更好地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有全面的考虑,对少数民族进行教学时,由于从小在自己民族地区成长,因此主要是接触自己区域法律文化知识,而这种民族性的法律文化知识对其自身的影响是巨大并且根深蒂固的,所以利用习惯法对其进行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使其更好地接受。另外,在利用习惯法教学的同时,要能够适当地灌输国家法律,在目前各民族交融的环境下,国家法律与习惯法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所以,教师必须要适当地融入国家法律,利用习惯法来讲解国家法律,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文化知识,提升其法律素质。
2.2 加强学校法律教学改革,增强法制教育的时效性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最好途径,在民族高校,法律基础课是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基本途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系统地学到法律知识,掌握法律的基本技能,因此,各大民族高校必须要重视法律课堂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所以,必须要对法律课堂进行改革。首先民族高校必须要配备一些法律专业知识技能高的教师,并且要能够不断地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法律教学水平,同时也要对法律课本进行及时更新,使法律教育能够跟上时展的脚步,将一些废除的法律在课本中移除,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另外,学校要能够充分地引入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法律文化意识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的效率,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懂得法律知识的内容。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利用一些案例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设计的案例都要贴近少数民族的生活,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法律文化知识学习成效的提升,提高其运用法律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场景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谈论与思考,提升学生的用法能力。
2.3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法制规划建设,创建法治校园
学校必须要大力推进校园建设,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法制规划建设,创建法治校园,依靠法律手段管理学校,提高学校教师及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法律意识。另外学校要能够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弘扬少数民族地区优秀风俗文化,在校园内开展一些除陋习活动,以此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法律信仰,将法制建设与少数民族风俗结合起来,进行普法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法律文化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3 结语
要做到各民族融合,必须加强各民族的法律文化意识教育,在我国目前各大民族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法律文化意识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民族高校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对习惯法文化意识的培养,利用习惯法来提高其法律素养,使国家法律被其接受,促进各民族融合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亚.民族高校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探赜――基于对少数民族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调查[J].2013,1(1):40-41.
[2] 刘毅.少数民族法律文化视域下民族高校大学生法制观教育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2012,2(2):50-51.
[3] 刘懋琼.多元文化语境下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障碍与对策分析[C]//第十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3(1):30-31.
关键词: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教育
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陲,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交汇之处,重视对少数民族医学生的教育培养,针对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教育现状,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医学生的教育途径,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医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教育现状
1.1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素质参差不齐
新疆医学院校汇集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各民族的医学生,由于各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之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少数民族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部分少数民族医学生尤其是南疆学生由于生活环境限制,对于汉语言文化的了解和掌握较为欠缺,在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与汉族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对新疆某高等医学院校一年级少数民族医学生进行的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对于自身人文知识和素养的满意度较低,对于医学人文精神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
1.2少数民族地区医学人文教师紧缺,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对医学生的培育一直都以专业技能为主,因而与医学专业课程的师资力量相比,医学人文教育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新疆某医学院校专门从事医学人文课程教育的教师数量不足,大部分来自临床或者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专业教师或兼职教师相对于学生的需求存在较大的缺口,没有形成较好的师资团队,部分兼职教师由于承担临床教学或政治理论课教学,备课精力和时间不能保证,因此教学水平难以提高,而针对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素质状况有针对性的教育,更是少之又少,从而使得少数民族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升一直处于一种瓶颈状态。
1.3教育模式僵化,对少数民族医学生缺乏吸引力
目前,虽然关于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研究很多,但针对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仍然欠缺思路和方法。对于医学人文教育现多采用的教学模式是第一课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少数民族医学生不同的人文基础而采用统一标准教学,这样可能造成部分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继而缺乏对医学人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同样,医学人文课程内容与专业结合不强、考核形式单一也是学生反映的主要问题。在课程的考核方面,现行的考核方式主要还是以传统题型为主的试卷,而传统的考试类型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医学人文受教育状况还需考究。
2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对于人文课程学习的内涵及意义认识不足
在对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认识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少数民族医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目的在于应付各种考试和获取相应学分。可见,多数少数民族医学生对于人文课程学习的内涵、意义以及它与医学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知,从而也使得医学人文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我国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将决定着包括医学在内的各专业高级人才的思想、政治和品德素质的养成。教育医学生树立高尚的医德、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不仅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部分学生对于人文课程学习意义认识的欠缺,一方面是由于少数民族医学生在入校前人文素养参差不齐,继而导致其对于人文课程学习的意义认识不足;另一方面说明医学院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缺少较好的举措,在人文课程设立之初,针对少数民族医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没有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预测和预判。在教学内容安排中较少关注是否与民族文化相适应,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在课堂上给予少数民族医学生正确的引导,这些都影响着少数民族医学生对于人文课程学习的认知程度。
2.2学校缺乏对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视和有效管理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并没有对少数民族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加以区分,而是采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少数民族教师的师资力量相对也较为薄弱,加之部分医学院校对于医学人文教育并不重视,使得医学人文教育工作者也处于相对尴尬的地位。此外,部分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化,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课时偏少,目的性不强,往往流于形式,不重视实际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而言,由于高素质、高水平的少数民族教师的紧缺,致使在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教育环节相对欠缺。加之,在教育方式上均是采取应试教育,学生在学习当中只注重概念理解和理论知识记忆,而忽略思维模式的强化,缺少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这种教学理念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在考试当中人文教育方面科目成绩偏高,而在真正的临床实践当中则表现出医学人文素养偏低的现象。
2.3医学人文教育内容过多拘泥于教材,忽视了对民族医疗文化中人文精神的解读与挖掘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受本民族习俗与文化的影响较为深厚,因此在医学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在实施教育中适当融入民族医疗文化的相关内容,使其多方面汲取文化教育丰富的养分,这对于少数民族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和健康成长有着特殊意义。纵观新疆民族医疗文化发展历史,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当代并不匮乏知名学者、优秀的民族医学家,他们在传承本民族优秀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将先进医学技术和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比如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医学的敬业精神、导人向善的语言行为、促进医患关系良性发展的不竭努力等等。而在现代医学人文教育中,却忽视了这些活生生的事例,更缺少了对民族医疗文化中人文精神的解读和挖掘,因而很难引起少数民族医学生的共鸣和对于人文精神的深入思考。
3加强对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教育途径与方法的思考
3.1利用物质资源优势,发挥隐性课程与文化的积极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重要的隐性课程,伴随着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个学习和生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导向、熏陶、塑造、调节等作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新疆一些医学院校虽不乏特色建筑标志,但其内涵和意义却多不为在校学生所重视,这就使得许多雕像、建筑仅仅成为了校园的装饰。对此,学校与教师应充分利用医学院校的物质资源优势,加强对校园标志建筑的宣传,在授课中加入对于名医雕像及其背景的介绍,进而加强少数民族医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以助于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熏陶。此外,隐性课程与文化还包括学生社团开展的医德医风知识竞赛、热点医疗话题辩论赛等,在丰富少数民族医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同样影响其对于医学人文的认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加医学人文相关内容,加强医德医风的宣传,可以改善现有医学人文教育方式的单一,增强少数民族医学生对于医学人文相关知识的了解。
3.2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中少数民族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加强对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视,首先要加强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是优秀少数民族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首要条件是引入多领域少数民族人才,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实现“一课多师”。以医患沟通学为例,单纯依靠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师来讲授不免纸上谈兵,造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厌烦感,进而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此间隙,由一名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医生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身边的医患问题为实例来讲授,则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二次消化,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引入多领域少数民族人才,一方面缓解了在校教师由于受专业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限制所造成的知识局限性,另一方面具有临床实践工作经验的授课者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根据自身擅长的领域发挥自身优势,使课程变得更加多元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识。
3.3结合新疆文化特色,实现民族医疗文化与现代医学人文理念的高度融合
新疆地处祖国边陲,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对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点。因此对新疆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应当考虑到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将民族传统医学文化引入课堂,可激发少数民族医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明确少数民族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目标,结合新疆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考虑到少数民族群体的特殊性,将民族医疗文化与现代医学人文理念高度融合,有效地结合少数民族医疗文化中丰富的人文关怀理念和文化特色开展教学,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探索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可行办法。
3.4坚持学用结合,强调医学人文考核机制的持久多样化
先进的医学人文教育理念不仅应帮助医学生去获取、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还应积极引导医学生对棘手的问题进行思考和体察。传统的医学人文教育,在教学内容和考核上,偏重于人文知识的记忆,未充分关注医学生人文精神的体验、内化和具体行为表现。这也是学生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所在。坚持学用结合,强调医学人文课程与基础课程的结合,医学知识与医学道德的兼顾。同时,丰富人文课程的授课形式,在临床教学阶段,使学生吸取医患关系、医学伦理、法律法规问题的经验教训,突出医学伦理道德教育,增加医患沟通技巧、心理诊断技能,增强人文关怀意识。此外,无论是对于医学人文教育成效的考核还是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都不能单纯地遵循传统课程的考试模式,尤其是对于医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应当是贯穿其整个学医生涯的。首先,在课程的考核方面,加入对时下热点医疗话题的论述;其次,建立持久的考核机制,特别在临床实践中,将医学生人文精神的考量作为医学生毕业考核的重要指标,一方面能使学生认识到医学人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是对医学“以人为本”重要理念的贯彻。
作者:孙子君 佟晓露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
参考文献:
[1]李恩昌,程乐森,王庆淼.打造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优质课程群———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四[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4):414-417.
[2]谢静,陈晓阳,韩淑琴,等.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5):694-695.
[3]王华山.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及教改路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14-215.
[4]陈铭彬,张婧.社会学习理论下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及引导策略探析[J].学术论坛,2015(5):166-168,180.
[5]赵海录,佟晓露,韩书贤.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医学与社会,2015,28(1):91-93.
[6]时统君,吴永平.论医学人文教育的超越意义[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3):432-434.
【关键词】壮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不知不觉,我在少数民族壮族地区初中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20个春秋,一直担任语文学科教学。二十年的教学,我深刻地感悟到一个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其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化时代的来临,学生的阅读活动也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教学实践证明:具备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学好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前提。但是,在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壮族地区,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和传承的深厚本民族语言及地域文化,部分学校及教师难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同时,还有部分乡村教师在上课时为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本,不得不采用“双语”教学,即一边用普通话解读课文,一边用壮族方言进行解释说明,这样,势必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下面,我就制约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成因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1.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1.1 教师教学因素。
在我们少数民族壮族地区,教师的教学以讲读代替学生自主阅读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真正潜心分析、钻研新课标、新教材,从而理解、吃透新课标新教材的老师还很少,很多老师还是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演绎诗书,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每篇课文的知识点都面面俱到,采用的是“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教学模式教条僵化,烦琐无味。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最终导致学生成为机械记忆的工具,学生缺乏自主独立分析、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在讲读课文中,为了让学生听懂、识记,往往用本地区壮族方言进行解释说明,殊不知,这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阻碍了学生有效阅读文本、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1.2 学生学习因素。
少数民族壮族地区的边远乡村学校,学前教育起步较晚,至今大多数学生没有进过幼儿园和学前班,没有接受过全面科学的学前教育,入学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稍差。入学后,部分学生受家庭贫困、父母外出打工缺少必要的亲情等因素影响,学生缺乏学习上的自信,受挫心理承受能力差,学习动力不足。由于带有浓重的壮族地方方言口音,朗读字音不准,大部分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前鼻音、后鼻音、卷舌音、送气和不送气的音节混淆不清。普通话不流畅,语言表达能力差,在语文阅读中,学生往往失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1.3 家庭环境因素。
可以说,在农村家庭里,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读书跳出农门、摆脱贫困。但他们却无暇顾及孩子,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无奈地丢下老少背井离乡加入打工的大军,纵然他们牵挂孩子的学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哪怕孩子成绩差也鞭长莫及。同时,家长在家里都是用本民族语言与孩子交流,有的家长根本不会说普通话或听不懂普通话,很多孩子进入初中后还无法正常用普通话与老师、同学交流。在家里,更谈不上家长会买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童话、寓言、诗词、文学名著等课外读物让孩子阅读了。据调查,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连一本新华字典都没有,甚至不会查字典,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1.4 学校硬件设备因素。
学校的硬件设备和学生的运用情况影响学生阅读。如今,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的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偏远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许多中小学校兴建了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图书,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条件。但在乡村一级的中小学,学校往往忽视了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没有专人负责学生图书借阅工作,能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老师也寥寥无几,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形同虚设,白白浪费。
2.培养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2.1 转变教师原有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教师教学是关键。近几年,在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国家对西南四省区的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进行了大规模的“参与式”教学培训,其培训的目的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实施教育公平,关注处境不利学生的成长和改变僵化试的“满堂灌”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合作、探究,开启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文本教读中,倡导学生朗读并自我评价,教师适时点拨、纠正、表扬、鼓励,以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
2.2 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今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汇编了许多故事性、趣味性、文辞优美、教育寓意深刻的诗歌、小说、童话、寓言故事等,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的思维带到文本内容的情境中,让学生带着美感去品味、鉴赏,感受故事带来的愉悦。然后,教师再设置问题,抓住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寻求答案,让学生带着疑问主动去阅读教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3 掌握阅读方法,挖掘学生自我品读能力。
学生阅读能力因年龄、个性、心理特征不同而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龄段确定相关阅读书目,增大学生阅读量。充分运用各种精读、泛读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多读、熟读、诵读,重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实践性。教读中,针对不同文章,不同作品分类(如散文、小说等现代文学作品,科技说明文、文言文等)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不同的对应阅读方式。要充分挖掘学生自我品读能力,老师要精选一些文辞优美、内涵丰富、教育寓意深刻的篇章片段、文学诗词与学生共同分析、品味、鉴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他们在阅读中运用想象和对作品的情节、人物、词汇等有不同的反应,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2.4 开发学习资源,拓宽语文阅读渠道。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
由于生活习俗、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文化观念等存在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异地读书接触了新的生活环境、学习氛围、文化习俗之后会面临社会适应问题,内心世界经历着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本研究所关注的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异地读书在社会适应上有没有不适应?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到了异地后民族认同感会不会和以前不一样?民族认同感与社会适应有没有关系?在所读高校,学校有没有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解决社会适应中出现的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针对这些疑问,笔者调查了南昌航空大学的在读少数民族学生。
一、异域文化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南昌航空大学有45名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其中28名在文法学院,其余分布在材料学院,软件学院,经管学院等。上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社会适应问题主要体现在文化适应、心理适应、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人际交往等方面。
(1)文化适应方面。由于我国民族教育自身的复杂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及教育人类学本土化的相对滞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校中的文化适应还很薄弱。少数民族大学生来大学之前是在自己的民族文化氛围下成长的,但到了新的文化环境之后会出现文化碰撞,这可能会使少数民族学生自己产生一道防线,使得他们不主动与其他民族同学接触。HZR是文法学院的一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因维吾尔族文化中女性平时带头巾,到了大学之后因其他民族没有类似的习俗,所以此同学成为有些对此方面没有了解的同学议论的对象,从而产生心理压力,而对这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感觉明显不太适应。(2)心理适应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意识到自己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各方面的不同会表现出独特的心理不适应。这不仅表现在外显的语言交际、生活习惯上,还表现在内心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等方面。他们会因为语言障碍而断绝与外界的沟通,从而养成内向、冷漠,甚至孤僻的心理。有时会因为同学一句冒昧的话而伤心或情绪不稳定。经管学院的LP同学是在她班上唯一的一个回族学生,她天天只能在兰州拉面馆吃饭,而班上没有和她有相同习俗的同学,所以她一个人单独去吃饭,这样就少了和其他同学相处的机会,因为平时与同学没怎么沟通,慢慢地她在寝室也不太说话,而人是需要有个倾诉对象的,需要适当地释放生活中的压力的,而她几乎没有很要好的朋友,只能继续独来独往,导致逐渐走向自我封闭。(3)日常生活方面。由于长期生活在该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氛围中所以生活习俗方面也会有极大地不适应。例如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宗教,还是一种生活方式。英国学者詹森曾说:“伊斯兰教不仅仅是宗教,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整套信念与崇拜方式,它是一个广泛而又相互联系的法律体系,它是一种文明,它是一种经济制度和一种经营方法,它是一种政治和统治手段,它是一种特殊社会和治家方式。”这种生活方面的不适应在进入大学的初期会表现的格外强烈和突出。饮食是生活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仰不同从而饮食习惯也不同。由于穆斯林少数民族大学生只能在清真餐厅进食,所以有些高校如果没有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致使该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更大的生活上的不适应。因南昌航空大学没有一个独立的清真食堂,穆斯林学生们只能在小型的清真面馆吃饭,而这些面馆不提供早餐所以他们每天过着没有早餐的日子。因各地的气候不同,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异域来读书还会出现水土不服等情况,到南方读书的大学生出现水土不服的概率更大。因南方的气候比较潮湿,很多学生身上出现大块大块的青肿。(4)学习活动方面。在大学的初始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最大的障碍来自于语言障碍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自己的家乡是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读书的,汉语基础不是很好,理解能力较弱。再加上不同环境下养成的不同思维方式,在学习上会遇到极大地困难。在课堂上要把自己的想法转换成汉语需要点时间,因此反应显得较慢,所以大多数时间都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从他们的学习成绩可以看出,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因为专业术语较多他们的成绩很难跟得上同班同学成绩。出现了很多挂科现象,但不是因为不勤奋而是因为汉语基础不太好而考试考得不理想。(5)人际关系方面。由于、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语言障碍等问题,在人际沟通上出现不适应。调查发现,在少数民族学生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因为担心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思想,就不敢跟更多的人交流交朋友,从而限制自己的交际圈,只跟与自己同族的同学来往。所以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民族因素和自身因素也是人际适应的影响因素。
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相应措施与建议
(1)在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上出现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各高校媒体、报刊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习俗、,得到非少数民族学生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理解、包容及尊重,从而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团结意识。可以考虑定期开展民族交流月活动,使学生有机会相互了解不同民族的习俗,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本民族特色的平台,促进民族交流,取得共同发展,实现和谐。让各民族学生手牵手,一起为了创造美好未来而奋斗。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加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例如文法学院将十月定为学院的民族月,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从而使更多学生了解到少数民族学生的一些风俗习惯。(2)在心理不适应问题上,通过各种途径加以解决。比如用导师制给每个少数民族大学生安排导师,他们有除了任课老师之外的与老师接触交流的机会。可以请心理咨询师定期的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调查发现,文法学院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经常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聊天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及时给予相应的疏导,帮他们分析现状,使他们正确认识民族间的差异,正确对待自己,而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和自卑感。(3)在日常生活中,高校领导给予少数民族学生更多的关心,如一起过节,一起吃饭,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其他学生多。学校可以在这方面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尽量完善清真食堂的设施,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伙食,在生活上提供生活援助,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健康康地读书,不要因为基本的饮食问题没解决而分散注意力。(4)在人际关系和学习生活方面,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校各个社团组织,锻炼少数民族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这过程中使他们的交际圈夸大,形成人脉网络。在不断和其他民族同学接触交流过程中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及同学身上的优点,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激情和课余活动的兴趣,使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适应所在的生活圈子及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李伟梁.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6)
[2]李怀宇.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J].贵州民族研究.2006(1)
[3]彭谦,戚甫娟.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问题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报.2009(3)
少数民族物理教学同其它理科教学一样,存在学生不愿意学,教学质量较低,学校领导不重视等问题。新疆大多数少数民族学校对文科教学比较重视,因为文科偏重于形象思维,而理科教学偏重于逻辑思维。近年来因为少数民族学校的理科教学成绩较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开始重视少数民族学校的理科教学,在高考中采取了理科成绩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的规定,同时加强了对理科教学的研究,理科教学成绩在逐步提高,这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学质量,少数民族学生的素质是必要的和及时的。近年来新疆大力提倡双语教学,除本民族的语文外,其它学科开始使用汉语授课,这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理科成绩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我是一名少数民族学校的物理教师,现就自己在物理教学方面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要创造少数民族学生重视学习物理学科的大环境。现在要求教师对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物理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较多,如爱因斯坦、钱学森、钱三强和我国国防事业的许多大科学家,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刻苦钻研,勤奋学习,善于创造的精神,对科学事业无私追求的品质是每一个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我国还有许多在航天事业方面做出贡献的物理学家,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使我国的航天事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大物理学家对国家,对人民所做的贡献已经载入史册,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所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令后世永远敬仰。做为一名物理教师要用这些生动的实例、具体的人物教育学生要热爱物理学科,努力学习物理知识,准备将来为建设祖国做出贡献。这是很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既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又培养了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意志。还有因为实际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内容,时时运用到物理知识,物理教师也要恰到好处引导学生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知识,明确物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学生热爱物理也有一定的作用。总而言之,要创造引导学生热爱学习物理的大环境,使学生热爱物理,努力学习物理知识,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二、要重视实验教学。近年来学校的教学条件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根本改善,不仅有了教学大楼,而且配备了各种教学设备,建成了现代化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语音室等。好设备要发挥好的作用,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但有些学校不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室没有专人管理,教师既不进行演示实验,也不让学生开展分组实验,白白浪费了国家配备的设备。物理教学的实验十分重要,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最好途径,对培养学生热爱物理学科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我在物理教学过程别重视实验教学,对教材上的所有实验内容,按照要求全部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同时我还进行许多课外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要做好物理教学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除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员的作用以外,物理教师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要在备课的过程中体现实验内容,在上课前要先做一遍实验,确保实验过程不出现任何差错,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抓好物理作业布置和批改这一重要环节。物理作业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作业太容易,学生觉得做着没有多大意思,或者不认真做,或者干脆不做,觉得学习物理太简单,没有必要下大的功夫。这主要是在刚开始学习物理的时候。一是到了高中物理是越学越难,作业也越来越难,因为物理作业要运用到许多数学知识,而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的又不理想,又造成学生不愿意做作业。针对这两种现象,教师要采取恰当的办法进行解决。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教师在作业方面就要严格要求,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正确计算,对于不能按时交作业的学生,教师要多做思想工作,采取有效的办法,使学生养成按时、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对于较难的物理作业题,教师要反复讲解,所运用的数学知识,如果学生掌握的不好,教师还要给学生补习数学内容,直到学生完全掌握为止。要教育学生不能有畏难情绪,要多给学生鼓励、引导。如我所教的学生到了高中二年级,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开始厌恶物理作业,不能及时交作业,所做的作业错误较多,我便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决,属于数学知识差的,我就给他们补数学,属于厌学的,我就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全班学生都能做到认真对待物理作业,每次的物理作业均能做到按时全部上交,在潜移默化中,我所教的班级物理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已然成为一种文化共识。我国非遗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势头迅猛,从2001年至今我国已有34项非遗项目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机制;2011年出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截止2014年7月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517项,其中音乐类项目接近半数。这对音乐学科及其从业者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虽然近年来,音乐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已有了长足发展,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重申报轻保护。就音乐类非遗来说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音乐领域专家系统非遗知识欠缺;而非遗专家音乐专业素质不足,两者兼备者有限,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所以音乐类非遗工作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培养一批既懂音乐有具有系统非遗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民族传统音乐研究都把传承危机指向了传承人的缺失,所以包括少数民族音乐在内的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的重中之重就是有目的地进行传承人的“栽培”,而作为一个国家来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而基础教育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各类高校,所以近年来学界普遍认识到要建立非遗的长效保护机制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参与。
二、民族院校音乐学科在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保护方面的优势
近年来,不同性质的高校纷纷根据自己优势提出参与音乐类非遗保护工作的建设性意见:地方性普通综合类高校强调其“地利”优势;高等师范类院校强调其“人和”特色。那么我们作为民族院校音乐专业的优势在哪里?笔者以为,民族院校音乐学科由于其民族教育的特殊学科环境,在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保护及传承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院校不能替代的。从保护对象来看,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类非遗产保护工作具有相对的特殊性:首先,要熟悉其历史传承与文化背景;其次是要对其民族语言及文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再次还要精通专业音乐知识技能。而作为民族院校音乐学科几乎得天独厚地具有以上优势:在整个学校的专业设置方面,民族院校都有专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院系,这不但解决了语言的问题也一定程度解决了文化背景问题;其次,有丰富的少数民族馆藏文献资料;再次,有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生源,这些学生在民族地区成长熟悉包括音乐在内的母语文化,进校后又有系统的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他们毕业后大多回到生源地,成为民族地区音乐艺术各领域的骨干力量,影响着民族地区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与方向。在此基础上,民族高校在培养方案中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教学内容,不仅以培养复合型人才而为独有办学特色;也为民族地区音乐类非遗保护做出应有贡献,这也是民族大学为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有所担当的体现。
三、当前民族院校音乐学科参与少数民音乐类非遗的现状及原因
当前民族院校音乐专业培养方案中涉及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音乐(非遗)的内容极少,和普通综合院校一样常将音乐专业院校的培养模式看成范本及目标,越来越被“学院”化,民族院校本来应该具有的民族特色却越来越少。就拿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以“原生态”面目入学,却逐渐被学院化的培养方式同化,入学后不久便“自觉”地认为本民族的音乐同服饰一样不合时宜需要“进步”。
【关键词】家庭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异域文化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民族学生的独特文化背景对于整个教育目标的完成有很大影响。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进入大学在离开土生土长的社会环境后进入到新的生活空间,开始接受除母体文化外的异域文化,一些民族大学生比如会产生由外显到内隐多层次的不适应。决定大学生对异域文化不适应的因素很多,既有家庭、学校、社会的,也有大学生自身的。本文仅就家庭对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力图从家庭的结构、父母的教育态度和大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 探讨提升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家庭诸因素对少数民族学生异域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
(一)家庭结构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潜在影响
家庭的自然结构是指家庭成员是否完整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子女的心理发展客观上应有一个完整与和谐的家庭环境,子女在完整与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受到成人的呵护,享有父爱和母爱,这是子女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而残缺和不和谐的家庭则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残缺家庭是指核心家庭中父母离婚、分居或一方死亡、出走等原因造成家庭成员不全的家庭。英国心理学家调查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家庭后发现,在品德不良的学生中,有58%来自于残缺家庭。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犯罪少年中有1/2~2/3是来自于残缺家庭。研究表明,不和谐的家庭比残缺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更大,尤其是父母的长期分歧、争吵、敌对,可能会使大学生产生严重的焦虑、困惑、多疑等消极心态,形成不良个性,甚至可能导致大学生产生行为。
另外,由于部分农民进城务工,出现了实际上的家庭结构不完整问题,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可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有研究表明,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家庭结构是家庭生活环境的因素之一, 它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异域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家庭结构,由于家庭成员人数、两代人或多代人的感情交流程度和父母教育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影响着民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从而影响异域文化的适应。
(二)父母教育态度对民族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态度是家庭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父母教育态度分为民主、专制、溺爱和放任四种类型。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父母的教育态度直接影响其品德的形成, 进而影响其异域文化适应能力能力。。民主型家庭。父母以民主的态度对子女进行教育的,一般都比较尊重子女的想法与行动,对于子女提出的问题,父母一般采取讨论的方法,对子女进行教育引导;并且两代人的关系比较融洽,家庭生活和睦。此类家庭的子女一般比较有主见,自信心强,性格开朗,易于为同龄人所接受。专制型家庭。父母对子女多采取高压政策,子女稍有过失, 就采取打骂等体罚手段。这样做的结果是子女缺乏自尊,不懂尊重他人,同时也造成子女对父母的害怕、疏远甚至厌恶等心理,缺乏家庭依恋之情。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子女不但没有和父母进行感情交流, 而且有时还处在一种对立的情绪中。此类家庭的子女进入大学后,其人际关系不太好必然出现不适应。溺爱型家庭。父母对子女宠爱有加,极少管教,对优点看得很大,对缺点视而不见。面对子女不正确的思想、行为,父母为其护短,结果助长了不正确思想的进一步膨胀,其行为也往往肆无忌惮, 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这样的家庭中,由于倍受父母的疼爱,子女还容易产生“娇”“霸”二气。在学校,无谦逊礼让、尊重他人的思想意识,唯我独尊,霸气十足。放任型家庭。父母对子女不管不问,子女有进步时得不到鼓励,犯错误时也得不到及时的教育与引导,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子女在精神生活上一如孤儿,性格孤僻、古怪,很难与人相处。
二、改善家庭诸要素,促进民族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能力
家庭是大学生的第一生活场所, 家庭因素对民族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不断改善家庭因素,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才能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异域文化适应能力。
父母对民族的认同,是启发和教育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的第一步,父母会将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状况在生活当中直接传递给子女,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表现出同样的特点。不同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差异,使子女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很大的不同,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子女民族文化的接受能力、民族历史的了解程度也产生巨大差距,这些都共同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能力。
本文系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科研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研究》,项目编码:2014ys37。
参考文献:
[1]姜雪凤,陈.异域文化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调适.西南民族大学学报[J].2010,(7).
[2]曾维希.张进辅.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西南大学学报[J].2007,(3).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 汉语应用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23
Abstract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Chinese language and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in Chines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rom the social and personal point of view. Combined with the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professional Chinese course, from Chinese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spects, combing culture confusion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Key words minority students; Chinese applied ability; cultivation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应用能力通常是指少数民族学生对国家通用语掌握、应用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汉语听、说、读、写等方面。
1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意义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的意义十分重大。从社会角度来看,少数民族学生能更好地接受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本民族的整体素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从个人角度来看,能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中,使自身得到可持续发展。
2 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应对措施
本文结合“畜牧兽医专业汉语”课程,从汉语听、说、读、写等方面入手,梳理出在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2.1 听说方面
2.1.1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说教学现状
在语言教学上,“听”是“说”的前提,只有能听得懂,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说”同时也在促进着“听”,二者互为补充。在求职过程中,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民语言学生在竞聘时,用人单位往往更青睐于汉语听说能力较强的求职者。正因为如此,汉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民语言学生在听说方面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无法透彻地理解对方所表述的意思,即理解力不强。二是口语表达能力差,在表述时,存在不敢开口、语句不连贯、词不达意的现象。
2.1.2培养措施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模拟真实语言场景。如讲解《动物防疫》一文时,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可采取对话的方式,说明目的、用药的多少以及具体的做法。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学到部分的专业术语,并能准确使用。
二是要走出课堂,贴近生活,走进真实环境,参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教学的核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应用到实际中,这不仅是技能的锤炼,同时也是语言表达的训练,能够检验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
三是加强教师之间的互补。在预科阶段,就要提前使预科生学习专业汉语,而公共汉语教师对学生专业了解不深,缺乏相关的职业实践,而影响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需要专业教师的参与,形成互补。具体做法是先由专业课教师提供真实场景下学生交际能力的标准和目标,再由语言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整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训练。
2.2 阅读方面
2.2.1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阅读教学现状
以《认识口蹄疫》(节选自专业汉语课程)一文为例(全文800余字,内有部分专业术语)。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大概的认识,教师请学生先自行阅读,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并能回答出相应的问题。经检测,只有14%的学生能够做到理解透彻,基本理解的占38%,48%的学生无法理解。
通过实验,主要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生基础较为薄弱,虽然经过了一年的预科学习,对于稍复杂的汉字就无法进行辨认,阅读专业书籍时还有很大的困难;二是阅读时间过长,学生为了能够明白阅读内容,采取了重复朗读的策略,占用了大量时间;三是语言总结能力较差,在让学生描述大意时,多数学生只能“照本宣科”。
2.2.2 培养措施
一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内容不只局限于课本,要加大对课外读物的阅读量,尤其是跟自己专业相关的科普类文章。在阅读的同时,注重汉语词汇量的积累,词汇量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着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
二是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注重学生语言思维的训练,阅读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阅读的过程也是信息筛选、处理、加工的过程,努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朗读、接受信息的层面上。
2.3 写作方面
2.3.1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教学现状
目前各职业院校在预科阶段已开设汉语写作课程,但主要是为MHK服务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在MHK书面测试部分的书写范围。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后,采用的是院(系)管理模式,而院(系)对汉语写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专业学习阶段基本都未开设专业写作课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方法较为陈旧,如背诵法、仿写法。初期效果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思维容易固化,不能灵活应用储存在记忆中的文章,无法达到教学要求。
在问及“汉语应用能力中,你认为哪一能力提高是最难的?”有84%的学生选择了写作。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未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基础差;二是学生在写作时存有怠惰思想,往往采取回避或消极应对的态度。
2.3.2 培养措施
(1)上好第一堂汉语写作课。教师在授课时,通过测试练笔的形式,定好目标,找出与达成目标之间的差距。也可以通过案例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写作的重要性。
(2)关注汉字书写规律教学。由于少数民族学生长期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汉字书写不规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将汉字的书写要点、规律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
(3)授课过程中适当穿插专业课程写作知识。鉴于目前专业阶段未开设汉语写作课的现状,在预科阶段,适当穿插专业写作内容。如在讲授报告时,可将实验报告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教师设计好“导学案”,明确告知实验报告的形式(实验目的、阐述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写法等,让学生心中有数。
(4)改进写作方式方法,变“写―评”为“写―评―写”方式。大多数学生拿到教师评改后的作文往往只关注分数,而不去关注教师的评语,更谈不上改正了。为提高写作水平,这样的现状亟待改变,变一次作文为两次作文甚至是多次,评分以最后一次为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多次练笔,是提高学生汉语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
3少数民族汉语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技能意识。培养汉语技能意识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综合应用能力,利于学生汉语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形成。在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改进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努力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
(2)以“读”为载体,培养学生汉语语感,强化人文素养培养。在语言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将文化知识穿插于教学中,并解释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语言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语言,顺利达到交际的目的。
(3)做到学生在校期间汉语教学不断线。职业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在四年(1年预科+3年专业学习)的学习过程中,汉语学习不断线,可采取逐年递减的方式,预科结束进入专业学习后,除学习专业汉语外,另外再适当开设汉语听说、汉语写作课程,课时量不宜过大,以每周2学时为宜。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继续强化汉语学习,也可以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
(4)改进教学方式,让“翻转课堂”早日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由教师创建视频,并列出相关的学习任务,学生提前登录网站观看视频并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解惑答疑,进而完成整个学习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目前,有教师已将翻转课堂理念应用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但由于教学资源和技术水平有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而只是对传统课堂的优化。翻转课堂在汉语教学中的推广,还得致力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不仅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还需要汉语教师积极投身于视频课程资料的建设工作,分析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剖析每一个知识点和能力点。
4 小结
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应用能力方面,听、说、读、写各有侧重点,不能顾此失彼,处理好四者的关系,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规划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汉语综合应用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汉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文慧.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技能意识的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2).
[2] 孙丽曼.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