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9:17: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婴幼儿数字启蒙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
收稿日期:2010-11-19
作者简介:阮婷,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讲师,学前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宋占美,山东英才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62)
音乐在孩子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著名的文学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还有一把便是音符”。[1]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理解也更趋于科学和深刻。目前已证实音乐能够帮助人类增强认知系统、提高情绪智力、增强感知运动系统、增强应激一反应系统、增强记忆系统等,这充分说明了音乐教育多方面的育人价值。[2]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生活的最初几年,对其而言,一切事物都是新奇的,生活中处处有接受教育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对与婴儿能力和零岁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地深入,婴幼儿无知无能旧观念地打破,婴幼儿教育的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现状
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能影响儿童正在发育的大脑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有助于逻辑与抽象思维、记忆力和创造力的开发,这一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支持。[3]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音乐启蒙教育已经越来越高亮起来。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被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基于对前面所提及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深信不疑,美国佐治亚州州长泽尔·米勒已提出了一项令人叫绝的建议:作为该州预算计划的一部分,拿出10. 5万美元,使该州所有新生儿(每年约10万名)出院回家的时候,带上一张古典音乐激光唱盘或一盘古典音乐磁带。
又如,英国正开展“音乐一对一计划”,这个项目致力于总结适合两岁以下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音乐一对一计划”力图将关于婴儿音乐性的最新理沦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帮助父母及照料者采用更适宜的教育方法。计划首先要求收集信息,包括父母的每日音乐活动、对家庭音乐生活的态度、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探讨怎样将音乐应用到两岁以下孩子的每日生活,要求教师必须与父母建立信任,形成彼此认同的伙伴关系:同时.教师必须找到适宜并受到双方认同的教育模式这类与家庭相关的灵活工作为音乐教师的职业规定提出了挑战。
再如,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作为连接母婴间音乐纽带的亲子歌曲。探讨音乐如何成为亲子活动的一部分—女人哼唱儿歌和用音乐育儿的方式,音乐对她们的观念、情感和作为母亲的身份认同感的影响,以及通过音乐游戏和表演与孩子形成的互动类型和相互关系。
此外,还有许多国家也对婴幼儿的教育极其重视很早就提出了应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智力的开发。比如,新西兰早期教育提出:教育要从出生开始。秘鲁、加纳等国家把0~3岁教育已列入了国家行动计划。他们认为: 3岁以前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是早期教育的关键期,也是婴幼儿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口语、数字逻辑概念掌握的关键期,是行为、性格、人格发展的奠定期。[4]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终身教育理念的建立,对婴幼儿实施良好教育成为广大家长更加强烈的愿望,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也开始重视对婴幼儿音乐的启蒙和智力的开发。
总之,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对发展婴幼儿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增强幼儿听力和记忆力,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5]早期音乐启蒙不仅可以增进婴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还能开发右脑,从而使左右脑平衡发展,犹如给宝宝的想像力、创造力及记忆增添一副飞翔的翅膀,使之能发展得更卓越。
二、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方法
对婴幼儿早期音乐能力发展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母亲对孩子轻柔说话语气和歌唱节奏、让婴幼儿聆听更多的声音和各种风格的音乐,以及亲子间的简单音乐游戏都是适宜的形式。婴幼儿早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其后儿童期、青少年期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承继性,为婴儿营造一个丰富的音乐环境,让婴幼儿沐浴在与其音乐感知能力相适宜的音乐环境里,将能提升和培养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对其今后音乐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倾听
在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倾听应被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听觉是音乐体验和学习的基础。一般说来,婴幼儿各种生理器官都处于未成熟的发育阶段,因此给他们聆听的音乐应以优美、欢快、流畅的乐曲为主,还可以结合语言的发展学唱一些儿歌童谣。同时,对于婴幼儿而言,应将音乐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在自然和谐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体验音乐,既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他们能的身心健康成长。
(1)音乐
婴幼儿,特别是婴儿,主要是通过听音乐促进其听觉能力的发展。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他们获得音乐艺术美的熏陶和娱乐的愉悦感。听音乐可以配合孩子一日生活中的一些活动来进行。配合孩子一日生活活动听音乐,主要目的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气氛和情绪,使孩子吃得香甜,睡得舒适,玩得愉快,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孩子无意识记的特点,在头脑中积累美好的音乐印象,为培养婴幼儿的音乐文化素养,发展音乐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2)妈妈歌
对婴儿来说,母亲的声音是他/她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声音。妈妈的歌声是最美妙的,所以不必担心自己的演唱能力有多少。母亲唱歌时,可将婴儿抱在膝盖上、怀抱里或陪着婴儿入睡。这样,既有肌肤的接触,又有母亲的体味包围,加上听到母亲的声音,促使婴儿一起感觉,对婴儿大脑产生极佳的影响。[6]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教孩子学唱歌在教孩子学唱时,要让孩子看着妈妈的口型和面部表情,跟着妈妈的歌声学,这样可以帮助孩子领会内容,吐字清楚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7]
2、交流
研究发现,快乐的核子们都拥行——些共同的素质,包括较有自信、乐观、有自制力等良好的亲子交流,将有助于形成良性的亲子依恋关系,促进婴幼儿各项能力,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在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互动歌曲、音乐游戏、律动体操这些亲子交流活动形式与内容,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1)互动歌曲
已有研究表明,亲子的互动歌曲,尤其是熟悉的命名类歌曲,如“你的鼻子在哪里?”、“你的嘴巴在哪里?”这些歌曲,以及动作类互动歌曲(躲躲猫和躲藏游戏等)和带有丰富手势的歌唱互动,对于幼儿的语言习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能在咿呀哼唱这些互动歌曲时,通过这种对单词和对应动作的配对情境,学习特定的语言元素。成人可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唱歌,并引导幼儿做有节奏地拍手、敲击等游戏,用爱心来开启幼儿的音乐之门,帮助他们感受音乐的乐趣,进行音乐体验。[8]成人可以和幼儿一起玩能制造各种声音的游戏:如让幼儿配合音乐来用小木棒敲击翻过来的桶、锅、盆、陶器以及各种能敲击出悦耳声音的用具;和幼儿一起将沙子、小石头装入废弃的纸盒或不透明的小瓶中,做成多种小“沙锤”,让幼儿区分不同的声音并用它们来打节奏;家长可以准备多个同样的碗或玻璃瓶,分别装上不同量的水,让幼儿用汤匙轻轻敲打,倾听它们发出声音有无区别;家长还可引导幼儿用不同材质的物品,如玻璃纸、纸袋等发出声响。总之,成人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周围环境中可用的东西,增进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与感受。
(2)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它与其它游戏活动的主要区别在于用音乐配合、指挥、促进、制约游戏活动及其变化和发展。在音乐游戏中,音乐与游戏活动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音乐伴随着动作,使之更加生动、活泼、协调、优美,同时,动作又能帮助幼儿具体形象地感受、理解音乐,获得相应的情绪体验,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9]
父母可在家里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音乐环境。
如经常播放音乐,并根据孩子“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以动作来表达和理解内容,引导孩子随着乐唱唱、跳跳、玩玩,把音乐和玩耍融于孩子的生活之中。这种在音乐伴随下的游戏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智力才能,协调和发展幼儿的动作,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健康成长的良好手段,也是符合婴幼儿年龄特点,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启蒙教育方式。
3、律动体操
在婴幼儿教育的传统观念中,存在着重知识轻运动的认识。然而,这其实是一种思想误区,因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身体成熟是第一位的。婴儿的骨骼、关节、肌肉由瘦小、稚嫩发展到粗壮、有力,这些都与运动分不开。成人在注重孩子学习的同时,也一定要督促他们加强体育运动。在音乐伴随下做动作是孩子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婴幼儿在律动和体操中,不断发展这手脚活动男的能力,并且感受和体验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婴儿主要通过感官及身体动作来探索周围世界,在看、听、抓、滚,爬的过程中,了他们周遭的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以较宽广的的方式来探索世界。他们学会了摆弄物体,了解语言,以及描述他们正在做些什么,至于动作技巧的发展方面,他们则是对自己的身体,以及自己的身体能做什么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在所处的空间里有目的的移动身体。[10]
在3岁之前,幼儿应该能感觉稳定的节拍,也能依照稳定的节拍走路。这种基本时间感及节拍能力是让幼儿毫无困难的获取早期基本动作技巧的主要能力。简单的动作经验课促进幼儿动作技巧的发展。[11]
在音乐伴随下做动作或舞蹈,主要是教孩子学习符合营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和情绪做动作,能够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在身体各部分做动作时,能通过运动神经去感知音乐艺术美,同时,又通过协调优美的动作去表达音乐的内容情绪,这些活动可以发展婴幼儿的动作和节奏感,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地发育成长。[12]
三、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注意点
1、正确的育儿观
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应该是:身心健康、品德高尚、人格完善、智力健全。对于3岁前的幼儿来说,音乐启蒙教育并不一定能使他们成为从事音乐工作的专业人士,但音乐启蒙给予幼儿的早期的丰富感官刺激和运动经历,可以改善大脑神经通路的结构和功能,对以后各种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终生的影响。
必须走出音乐启蒙教育是为了成名成家的这一误区,这不应成为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最终目的。音乐启蒙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音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素养及审美能力,培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愿望,会使他们今后的生活更美好。而是让孩子具有审美能力,体会和联想音乐中所传达的感情,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2、音乐的选择
在选择对婴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教材时,需注意教材的难易程度,既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同时也要适当的给他们一些提高。采用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让孩子从小接受这种优美、明朗、向上音乐的熏陶,陶冶高尚的情操,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具体需注意以下三方面内容的考虑:
(1)音乐作品的内容
教孩子演唱和欣赏的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应当是孩子可以理解感受的,思想感情应当是健康活泼的,旋律应是动听的,为孩子所喜听乐唱的。切忌要把父母爱唱的成人歌曲教孩子唱,因为这种歌曲的内容情感往往是孩子难以理解感受的,歌曲的音域、节奏以及演唱技巧是孩子难以胜任。
(2)亲子歌曲的音域
亲子共唱的幼儿歌曲应当考虑到孩子的演唱音域,因为幼儿的肺活量不大,声带正在发育,如果所选歌曲音调过高或音程跳动太大,会造成幼儿声带过度紧张和呼吸不协调,影响发省,甚至造成声带的损伤。因此,选用亲子歌曲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这一生理特点。一般而言,三、四岁幼儿演唱音域为3度或4度,年龄更小的孩子其音域越窄。
3、亲子活动的设计
亲子活动是增进亲子交流,培养良好的亲子感情,也是满足孩子爱玩的天性,促进孩子发展的活动。对于婴幼儿来说,亲子活动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孩子身心全面发展的特点。在亲子活动中,选用适宜孩子的音乐和歌曲,将使得亲子活动在培养孩子快乐情绪和艺术熏陶方面有更突出的作用,同时所设计音乐亲子活动也应考虑到对孩子在视听觉、动作、语言能力、扩大认知和行为习惯领域的促进和发展。[13]
总之,音乐不只是声音的效果,音乐的启蒙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教育,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训练。音乐的节奏具有时间与空间的性质,音乐具有内在的规律和形象逻辑。所以,音乐是可以增长婴幼儿才智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指出:“音乐是心灵的算术练习,心灵在听音乐时计算着,而自己并不自觉。”音乐是孩子不可缺少的“精神乳汁”,成人应创造条件,让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启蒙教育,为他们将来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金东波.浅析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j]. 当代学前教育 2007.5
郭声健 罗红. 音乐教育新概念[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7 p184-185
杨丽华. 早期音乐启蒙与0~3岁婴幼儿的发展[j]. 昆明学院学报, 2009年7月
王景瑶 王懿颖. 国际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热点问题—2008年国际音乐教育大会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分会综述(二) [j]. 中国音乐教育,2009.8
梁旭红 朱春涛.家庭旱期教育对0一3岁小儿智能发育的效果观察[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6)
秦云峰,高莉莉. 婴幼儿优教优育180问[m].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1 p191~192
rose s a,feldman j f,jankowski j j.processing speed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etern and full-term infant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2
irène deliège, john sloboda.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of music. psychology press, 1997
mary d. sheridan.play in early childhood: from birth to six years . routledge, 1999
韩棣华. 0-3岁婴幼儿心理与优教[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1999 p245~248
菲利斯·卫卡特著 林翠湄译. 动作教学—幼儿核心的动作经验[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p10-14
【关键词】 早期婴幼儿启蒙教育 早教机构 师资培训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163-01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有了更大的进步与繁荣,尤其是世界各国脑科学研究成果引起了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普遍关注。大量的有关于对婴幼儿认知能力和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使得我们对于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的理解正在逐步走向深入。
1 国际婴幼儿早期教育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脑科学研究出现了爆炸性发展,由美国率先开始提出了“脑的十年计划”,目的在于推进基础临床神经学科的发展,而最终却波及世界各国。而脑科学研究成果对早期教育的发展也带来空前的意义。例如:心理学家平特纳(R.Pintnes)研究认为,"出生到3岁是智力发展的最快时期,"也是教育的最佳期。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出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3岁前奠基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80%。"从脑量来看,新生儿的脑量约为成人的1/3,三四岁时可达成人的2/3。这个时期是孩子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同时说明婴幼儿具备了接受早期教育的生理基础。这些都说明0-3岁前是儿童接受教育的最佳期。因此,许多欧美国家都将婴幼儿早期教育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秘鲁、加纳等国家,已经将0-3岁幼儿教育,列入国家行动计划。他们认为:3岁以前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是早期教育的关键期,也是婴幼儿心理发展最迅速地时期,是口语、数字、逻辑感念掌握的关键期,更是行为、性格、人格发展的奠定期。
2 我国婴幼儿早期教育
我国的婴幼儿早期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在十余年的时间内,发展迅速 ,目前,国内从事早期教育的行业主要是以各类早教中心为主,例如以东方爱婴早期教育机构为例:它在1998年首次在国内第一个明确提出0~3岁早期教育概念。随后十余年间,在全国90余个城市已拥有200多家早教中心。据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0~6岁的婴幼儿有1.08亿,其中0~3岁婴幼儿保守估计有7000万。城市0~3岁婴幼儿人数为1090万人。而目前从事专业的早期教育机构是远远不能满足早期教育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婴幼儿早期教育还基本处于盲区。
这些状况与我国日益强大的国际地位、与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与我国对各方面人才的大力需求,极不相称。在这样一种历史发展大背景下,必须对婴幼儿实施良好教育,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富强的根本。
3 我国早期音乐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3.1 加强政府监管与支持
在我国,婴幼儿教育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但由于缺乏监管和行业标准,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收费差距悬殊是最明显的问题。目前,就早教市场收费尚无标准可依。物价管理部门对于婴幼儿早教机构的教学收费还没有相关的标准,因此市场是敞开的,收费价格由各机构自定。因此,价格差异相当大。不同机构每课时收费从几十元到百多元不等。
我国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具体目标包括: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增加城市公办幼儿园数量,农村每个乡镇建立并办好公办中心幼儿园和村幼儿园。而这主要指3-6岁儿童学前教育,在国外,好多国家都已将学前教育的年龄阶段扩展到(0—8)岁,我国将(0—3)岁婴幼儿教育纳入学前教育阶段也只是时间问题,学前教育正在走向多元化,我们期待看到政府出台政策支持这样的多元化发展。
3.2 完善早期教育机构体系
目前国内市场几个较大早教专业机构有金宝贝、红黄蓝、东方爱婴等等,但是这些机构都没有冠上早教的名称,而是以教育资讯、咨询公司、教育培训中心的名称出现。也就是说,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早教机构,没有处于一个完整的早教体系中。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袁爱玲表示,目前早教企业以商业机构的名义在工商局注册登记,因此市场上究竟有多少早教机构也难以统计。这是从整体上来说。从细节出入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早教机构所教授的内容也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完善早期教育机构体系已刻不容缓,这也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支持。
3.3 加强学前教育改革与师资培训
现有的学前教育专业,它的课程内容主要针对3—6岁的幼儿教师的培训课程,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建立包括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应用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四大类的课程体系。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可主要包括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家庭教育、幼儿行为管理(针对注意分散、攻击性强、淘闹、胆怯退缩等各类行为)等与(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与教育密切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加强婴幼儿学科专业教育,还应与早期教育机构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为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婴幼儿、观摩教育活动,以及调查研究、改革实验、社会咨询、组织早教机构教育活动等教育实践的机会。使课程既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又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为婴幼儿教师可能从事的早期教育专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我们要呼吁各方力量来关注和支持早期婴幼儿教育,尽快改变我国婴幼儿启蒙教育的落后状况,成为我国的幼教工作者、学前教育工作者、早教机构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蒋振声.著.婴幼儿早期音乐启蒙教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
(一)美国婴幼儿数学教育价值研究从忽略转向重视
美国的学前教育历来不注重数学教育,儿童一般要到学前班时(相当于我国的大班)才有机会接触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如加减法运算等。许多教师和家长甚至认为数学的启蒙教育对儿童可能有害。[2]但从20世纪末开始,一系列新的研究表明,早期的数学教育问题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1983年,美国全国优质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列举了儿童的SAT数学成绩在1963~1980年下降了40分之多等现象。[3]1989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中指出了数学教育改革的转变:“学校教育应从双重使命(为多数人的数学很少,为少数人的数学很多)转到单一使命(为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的核心数学)”“公众对数学的态度从冷漠和敌意转到承认数学在现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公众对数学的理解从随心所欲的法则的不变教条转到欢愉模式的严格而又生动的学科”。[4]同年,美国全国数学教师协会公布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国性的《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分析了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的各种需求,提出数学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数学素养的社会成员,并对“数学素养”提出了五项条件:懂得数学的价值,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交流,学会数学推理。[5]作为数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婴幼儿数学教育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首先是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美国全国数学教师协会在2000年正式出版的《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中第一次加入了2~5岁儿童数学教育标准。同时,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基金会出资召集了数十名知名儿童数学发展研究专家,召开了专门研究6岁以下儿童数学教育问题的会议,并且史无前例地提供了大笔研究经费用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开发及儿童数学发展的跨文化研究。2002年,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和美国数学教师委员会又联合发表了有关儿童早期数学教育的联合声明(《幼儿数学:良好开端》),提出要为3~6岁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具有挑战性的、可行的数学教育。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刊物《早期儿童》(YoungChildren)2003年的第一期是数学教育专刊。[6]其次是政府的高度关注。2001年,美国政府通过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ChildLeftBehind,简称NCLB)要求各州实行以标准为基础的改革,所有各州都应在阅读、数学与科学课程内容方面采用富于挑战性的标准。
(二)美国婴幼儿数学教育研究理论从单一转向多元
20世纪初,进步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儿童为中心,通过数学活动获得经验,这一理论的兴起对美国数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1957年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后,美国开始了“新数”运动。①“新数”运动是在现代数学理论指导下兴起的,要求从中小学起就要用现代数学精确的语言去传授公理化的数学体系,严格按照现代数学的逻辑来教育学生。至此,进步主义的影响趋于衰落。美国数学界越来越重视对婴幼儿数学教育的研究,且不再遵循进步主义或现代数学等单一理论的指导,而是注重从多元化的理论视角出发,在借鉴与创新中开展对婴幼儿数学教育的研究。
1.社会建构主义学习(Socialconstructionistlearning)。建构主义学习强调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共同主动参与。在这一过程中,婴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建构知识,这与简单的灌输完全不同。[7]每个学习者(包括成年人和儿童)都通过观察、提问、查阅文献和反思等方式来建构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知识并不是通过他人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婴幼儿通过操作实物,在学习过程中建构出来的。[8]同时,婴幼儿不是独立地进行建构,输入到他们头脑中的信息来自于实物操作、试验和失误以及他人(包括同龄及成年人)的信息。这种理论强调学习中儿童自身的观察和聆听以及同伴的参与,因而被称作社会建构主义学习。[9]
2.最近发展区。“为了理解儿童,我们必须了解他们成长所处的社会、文化和社会情境”。[10]“维果斯基认为,儿童通过与那些更为熟练地掌握了思维工具的同伴交往,来学习使用由文化赋予的这些思维工具。”[11]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这一概念。[12]最近发展区是指在同伴、年长一些的幼儿或细心的成人的帮助下,儿童能达到认知发展的下一个阶段。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婴幼儿数学教育中衍生出了支架式教学这一课程组织形式,即教师提供给儿童一种学习辅助结构,使儿童能够在其帮助下完成任务并获得思维的发展。由此可见,美国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很注重研究理论的借鉴、思考与创新。
3.感觉学习。为了解决婴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各种困惑,美国学者不但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还借鉴了脑科学相关研究成果,强调感觉学习在婴幼儿期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脑科学研究发现,大脑中有很多区域会参与加工感觉到的信息,最初的感觉加工是发生在大脑皮层外层,大约在前额后方中部区域。这个特定区域是专门处理精确定位和感觉输入类型信息的区域,为人类的感觉学习提供了生理学基础。感觉学习(sensorystudy)是婴儿期认识世界、习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儿童从婴儿时期就认识到客体、声音和运动,并运用不同的分析器(视觉的、听觉的等)进行感知和比较,从数量上区分物体的不同。对于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婴幼儿而言,很多学习与感觉输入直接相关。他们不断以不同的动作来操作物体,从而建构起他们感觉加工的知识储备。[13]感知活动是最初数概念形成的基础,婴幼儿会在感知觉活动中对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数量进行比较,并把这些活动的经验与其过去的经验进行对比。为什么前运算阶段的幼儿难以理解数的守恒?因为这个年龄的幼儿容易为事物的知觉特征(如纽扣排列的方式)所迷惑,于是通常判断排列得更长的一排纽扣数量多。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个年龄的幼儿基本上是“经验论者”,而不是“理性论者”,他们的知识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而不是理性推理的基础之上。因而这一阶段的幼儿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收集信息,了解并认识周围的环境,感觉学习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
二、美国婴幼儿数学教育研究的特点
(一)广泛而独特的研究视角
婴幼儿数概念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大量的感性经验和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数学活动是促进婴幼儿数概念发展的基本条件。因而,美国的数学教育非常强调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其对婴幼儿数学教育的研究涉及的范围和研究视角也非常广泛。首先,重视研究文化等社会因素对婴幼儿数学学习的影响。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民族众多。因此,在婴幼儿数学教育研究中,就不得不考虑文化对婴幼儿数学学习的作用。研究发现,文化兼容教学法(Culturalcompatibilityteachingmethod)(通过合作学习、鼓励相互支持以及强调个性化学习至上的公共性,发挥黑人儿童家庭参与模式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儿童的学习)就是在重视文化对教育影响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14]其次,关于婴幼儿所处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其数学思维的影响也研究颇多,甚至发展出了一系列的相关项目。美国“家庭数学”(FAMILYMATH)的研究就是例子。“家庭数学”即家长与孩子一起做、一起学习的数学。“家庭数学”突出趣味性,强调在做中学,使家长和孩子通过手头材料(积木、豆子、牙签、硬币、扣子等随处可得的材料)建立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逐步发展孩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数学交流的能力。[15]第三,对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托儿所等正规的教育机构,也包括社会上的各种私立教育机构)内婴幼儿数学学习的相关因素研究更为全面。这一研究包括选择适宜的课程方案、在教学中有效使用技术、教师怎样给予婴幼儿支持、探究有意义的数学、[16]选择适合的数学教材、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开发数学材料、进行真实性评价[17]等。
(二)生态化的研究方法
生态化趋向是当代婴幼儿教育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理念。它强调在真实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中研究婴幼儿的成长规律,提高婴幼儿教育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婴幼儿发展的生态理论。这一理论指出:婴幼儿的环境———发展得以发生的社会生态体系———远远超出直接影响他们的活动与事件。婴幼儿所处的环境可以分为四个不同层面的生态系统:微小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和宏观系统。[18]由于婴幼儿教育的启蒙性和保育性的特点,其研究离不开与婴幼儿成长有重要关系的家庭、幼儿园、同伴及重要的教养人等微小系统。而自然观察法和自然实验法就是通过婴幼儿直接接触和体验到的环境开展研究而采用的研究方法。
1.自然观察法。观察法在确定婴幼儿数学思维发展水平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婴幼儿来说,更适合的观察法是自然观察法,即让其在自然、生态的环境中进行活动和操作,然后对幼儿的活动和操作进行观察。美国对婴幼儿数学思维的观察记录多采用记叙性描述,即现场实况详录,通常是着重记录观察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料和信息,如观察对象的典型行为及表现等。得宝(Duplos)②玩具桌旁,4个学龄前幼儿都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积木建筑物上。很快,所有长方形的得宝玩具都被用完了。阿利森想要更多的长方形得宝玩具。她找到了两个正方形的得宝玩具,把它们拼接在一起,并且准确地放在她的建筑物上面的长方形空缺上。这时,她发现了一个更大的得宝玩具,就抛开原来的那个。当时,戴文蒂在搭建拼图的过程中也缺少相同大小的长方形得宝玩具。他注意到阿利森放置两块正方形得宝玩具的方法,看看自己的建筑物,于是开始模仿她的做法。[19]这一案例表明,学前期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分类、比较和对比等初步数学技能。这一结论完全是经由自然观察得出的,可见自然观察在确定婴幼儿数学思维发展水平,以及在真实情境中设计教学方案及策略方面的重要作用。
2.自然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婴幼儿的注意力发展还不完善,在实验中极易受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适合婴幼儿心理特点的实验方法是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自然条件下,研究者适当地控制或改变一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现象的方法。[20]自然实验法既能适当地控制一定条件,又能结合日常的教育工作,因而在美国婴幼儿数学研究中应用广泛,相关的实验研究不胜枚举。例如:婴儿已经表现出区分一个和两个物体的稳固观念。在发现前不久放在自己面前的两个玩具娃娃只剩下一个时,一个五个月大的婴儿会露出惊讶的表情。[21]又如,在请幼儿往一只船上放小立方体,看看究竟需要多少立方体才能使船沉入水中的实验中,第一组对实验过程的安排是让感兴趣的幼儿一个接一个参加,只见幼儿不断把木立方体放到船中,直到船沉没为止。接着,幼儿和成人一起点数,并将实际的数字与自己先前的预测数字相比较。第二组4名幼儿则围坐在桌边,用船和立方体做实验。他们将立方体拿出来,又放进去,水洒满了桌子。过了一会儿,他们似乎意识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了,立方体变成了“船长和船员”。在孩子们看来,船翻了,不是因为装了太多的立方体,而是因为想象中的船长和船员的出现。[22]可见,在运用自然实验法研究时,研究者必须跳出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并思考婴幼儿的想法,以便更好地探究其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三)连贯的研究过程
美国数学教育注重连贯性,如《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只划分了四个学段:K-2年级、3-5年级、6-8年级、9-12年级,没有以年级或年龄为分水岭,而是将婴幼儿的学习看做一个连贯、整体的过程。这种教育上的连贯性给学前数学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的衔接和教学方面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美国教育注重连贯性,相应地,对教育的研究也注重连贯性。如国际教育成就调查委员会(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EvaluationofEducationAchievement,IEA)的“第三次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TIMSS:Mullis,Martin,Beaton,Gonzalez,Kelly&Smith,1997)、[23]零点调查公司(HorizonRe-search,Inc.,HRI)的“2000年全国科学与数学教学报告”(Weiss,Banilower,McMahon&Smith,2001)[24]、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ationalScienceBoard,NSB)的“美国紧迫的挑战—构建更坚实的基础”[25]等调查报告中,对数学部分的调查研究都是连贯的,“K-12科学和数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子目录[26]等也证明了这一点。
(四)有针对性的研究内容
根据香港贸易发展局发表的《中国玩具市场综合调查报告》,中国内地的玩具市场正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销售额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作为全球最大的婴幼儿玩具制造商之一,美国跳蛙于去年4月正式进入中国,尽管鱼龙混杂,但中国庞大的玩具市场让它看到了美好的前景。从跳蛙在中国市场推进的轨迹中,可以看出一个顶级品牌的本土化思维与策略。基于对体验和互动的无止境追求,跳蛙在风云变幻的中国市场上树立了自己的标杆地位,将国内的竞争者拉开了一大截距离。
寓教于乐的玩具
美国工程师贝尔在36岁时有了第一个孩子,他和妻子都没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于是,玩具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伙伴。一开始,他们夫妇为孩子选择的玩具是乐高。20世纪80年代,乐高玩具深受美国家庭欢迎,被视为孩子在独自娱乐中提升智力的法宝。在乐高的世界里,孩子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随意拼搭,任意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享受乐趣。在孩子7岁之前,贝尔把孩子完全扔进乐高的世界,孩子每天将1000块乐高玩具进行不同的组合。但孩子7岁之后,贝尔发现孩子摆弄出的乐高玩具组合越来越中规中矩。20世纪末,从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阴影中走出的美国经济正处于被网络经济照亮的前夜,众多美国父母双双就业,无暇陪伴孩子。因此,很多美国家庭鼓励孩子玩网络游戏,而且家长和孩子一起玩,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乐趣。不久后,很多家庭发现玩网络游戏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下降,性格也变得孤僻,不爱说话,完全沉迷于虚拟的世界中,于是家长开始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贝尔的家庭也是这样,事实上,他的家庭是美国很多问题家庭的一个缩影。
跳蛙的创立者是一名律师,名叫Jeffrey G.Katz,他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陷入了困境:工作要求他为法庭辩护而忙碌,他不得不让孩子们沉醉于玩具和虚拟的世界里;当他在法庭上慷慨陈词的时候,孩子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却越来越低下。
为什么孩子们在玩具中没有获得生存能力呢?为什么玩具不能实现寓教于乐?这些问题困挠着Jeffrey G.Katz,促使他与斯坦福大学儿童心理研究中心合作,开发能够与儿童共同成长的玩具。不久,跳蛙应运而生。Jeffrey G.Katz最初的设计理念是:与孩子一起成长,融入趣味,以培养孩子终生学习的乐趣。
孩子们在接触跳蛙产品时,首先看到了极具娱乐性的卡通形象外形,从娱乐需求导入,然后深入接触它的教育功能。跳蛙玩具内部嵌有芯片,具有音乐、数字、逻辑等功能,可以发声,可以在游戏中帮助孩子们完成颜色区分、语言学习、反应能力等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课程,将娱乐性和教育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最初,Jeffrey G.Katz在设计著名的“点—读”玩具时,是希望这款玩具能对自己的儿子学习发音有所帮助,大人不在场的时候孩子也能学,点一下玩具就会发音,实现互动。从此,跳蛙所有的产品都把互动作为设计原则。
跳蛙的产品线,是以年龄段进行划分的,分别为0~1岁、2~3岁、4~5岁、6~11岁、12~18岁五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根据孩子最需要获取的能力进行产品设计。全系列产品形成了连贯性,加深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跳蛙产品的依赖性。
跳蛙中国公司战略市场经理王文称,跳蛙在中国仍然会突出自己寓教于乐的卖点。她举例说,跳蛙在中国市场推出了“数字虫虫”,虫子的身体被分成5个部分并做成按钮、两个圆环或者三个甲壳虫,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又可以作为识数工具;更为有趣的是,每个按钮都有不同的音乐提示。“你会发现,孩子们在玩这些玩具时,他们的嘴都在不停地动着,跳蛙带给孩子的永远是有声世界。”她说,“语言的丰富性与产品的生动性相结合,可以带给孩子更多的智慧启迪。”
跳蛙中国区总裁程小丹认为,3岁以下的小孩不分国籍和种族,最需要的是各种外界的感官刺激,比如色彩、形状、大小、声音以及触觉。“其实对他们器官的刺激就是一种能帮助他们成长的有效的学习过程。”程小丹说。
渠道之惑
“中国每年新出生婴儿大约为2000万,在国外看来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但是事实上市场却非常小,支离破碎。这里面有中国人的消费意识问题,中国家长不太重视玩具。在美国跳蛙60%的销售额是在感恩节到圣诞节的一个月内完成的,美国有很浓厚的节日送孩子玩具的氛围,而中国没有这种特定的习惯,对这些产品的价值缺乏认同感。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我们认真比较过玩具和婴幼儿产品市场,发现无论是自己用还是送礼,中国的婴幼儿用品市场更容易切入。”程小丹说,目前跳蛙并未将3岁以下以外的产品线引入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毕竟不同于美国市场。中国家长更关注孩子的生理健康和大脑发育,大多数家长宁愿耐心地选择奶瓶、奶粉和尿不湿。在有限的预算下,中国父母更倾向为孩子购买更多的纯娱乐性玩具而非益智玩具。
“与对生理健康和智力开发的重视相比,中国孩童的心理成长并没有被看得非常重要。”儿童心理学专家鲁杰认为,这也是中国玩具商仅限于有形玩具制造商定位的原因。她介绍,欧美等国家在儿童教育早期就注重将电子和通信技术融入到玩具中,进而使玩具具有更多的功能。
“跳蛙的每个玩具都引入了电子设计和软件技术,能够更生动地讲述引导孩子成长的故事。”鲁杰说,在跳蛙所有的玩具中,都设置了不同的场景和音乐。当孩子们通过跳蛙玩具训练自己的语言能力或者创造能力时,他们可以获得“加油”或“继续努力”的鼓励。
“这种情景式的激励往往带给孩子更多的勇气,也会让他们变得坚强、自信。”鲁杰说。
致力于改变中国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同时,跳蛙也在为产品本土化而努力,包括语言和使用习惯。在中国,跳蛙也调整了自己的定价策略。跳蛙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价格低廉,其读写板的价格为24美元,这样的价格甚至比租玩具还要便宜。但到了中国,跳蛙的产品定价偏高,而在中国超市销售比较好的大多是一些小品牌,很难卖高档产品,因此跳蛙在深圳等城市也在尝试改变婴幼儿产品的定位。
“只有本土市场足够大,才能养活一个大企业,最后成为一个国际化企业,才会有自己的品牌。据我所知,广东的一个大玩具厂在国内的销售只占其全部销量的0.5%。这样小的市场,如何支撑品牌?”
程小丹认为,对于目前国内的玩具企业来说,做好品牌非常困难。“在回报比较低的时候,做品牌很难获得相应的回报。在美国市场,跳蛙做了很多宣传,由于渠道非常高效,回报非常明显。而国内能开设很多网点的玩具厂商非常少,网点的维持费用非常高。”
在美国,跳蛙的销售主要依靠沃尔玛。在国内,由于市场非常分散,跳蛙通过国内的沃尔玛销售的玩具只占了很小一部分,主流渠道仍然是百货商店。“国内的渠道非常低效,做渠道非常累,美国沃尔玛拥有2000家店,我们只需要跟一个采购人员谈就可以了,而在中国100家店我们要跟100个人谈。”程小丹说。
除了跟好孩子集团合作拓展渠道外,跳蛙在中国也借鉴了其在美国的一些成功经验。在美国,有10万个教室把跳蛙作为教具。“中国的教育体系和美国有差异,我们还要进一步了解市场需求。”程小丹说。
有效传播
对于中国父母来说,尤其是初为父母的80后独生子女,他们在消费观念上有着更强的品牌意识,而独生子女结构的家庭对孩子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的投入也愈加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婴幼儿市场所隐藏的巨大商机和发展潜力,纷纷加大了针对这一目标市场的营销推广力度。
然而,婴幼儿品牌传播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虽然产品的使用者是0~6岁婴幼儿,但营销传播往往以产品购买者和决策者—父母为目标对象。然而,80后父母在生活形态、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以及媒介接触习惯上,均与上一代人有较大差别。面对复杂的传播环境,能否将品牌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目标消费者,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跳蛙在中国更多地采取了顾问式销售方式。“我们在销售的过程中,不单是推销一个产品,而是告诉家长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然后再以跳蛙为工具,介绍开发孩子技能、智力与心理的玩具理念。”跳蛙中国公司战略市场经理王文说。
为了契合80后“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的特点,跳蛙还推出了跳蛙村。跳蛙村网站以跳蛙全系列产品为基础,以无形体验和自适应学习为主线,以引导儿童探索和思考为核心,当鼠标滑过代表不同跳蛙产品的建筑物,就可以在线观看多款跳蛙产品的精彩3D演示。跳蛙的这种做法,其实是传统的玩具企业对网络互动营销模式的尝试。
同时,跳蛙在中国还与新浪亲子频道合作,以栏目合作等方式,通过育儿专家之口,以更为隐蔽的方式向消费者传递品牌信息,提升消费者对跳蛙品牌的信任度。
【关键词】丽江地域 纳西语言 幼儿园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4-0170-02
神秘的丽江纳西东巴文化以开放、大方、兼容并蓄为重要特征,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枝璀璨的奇葩。纳西语言是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布于云南的丽江、中甸、永胜、宁蒗、兰坪、维西和四川的盐源、盐边、木里等地,使用人口约29万。纳西语言中,对世界的感触非常细密敏锐。在纳西人眼里,天上的星星、河流中的水、树上的鸟巢、石头里的金子、土壤中的树木,有不同的寓意和表达,他们对生命、时空和空间的表述与汉族有很大的不同,非常细腻灵动。
丽江市由古城区、玉龙县、宁蒗县、华坪县、永胜县组成,因为纳西民族主要集中在古城区、玉龙县,在此地域内的幼儿园里开展纳西语言教学比较切合实际,同时也更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所指的丽江地域特指:古城区、玉龙县。
一 丽江地域幼儿园开展纳西语言教育的必要性
1.纳西语言的使用现状带来的紧迫性
原来的丽江是儒雅的,纳西人认为财富如过眼云烟,因此崇尚教育。但丽江旅游的高度开发,使丽江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文化传承和人文传承。外来游客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纳西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人们开始追求外来的新事物,追求与以往不同的生活方式,追求时尚,当然语言也不例外。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小孩子们越来越不爱学习读书,也不学习自己的语言,人们觉得自己的民族语言不好听、不上档次,开始学讲其他地区的方言,如昆明、大理、四川话等,或英语。有的家庭,三代同堂,各说各的话,祖辈们说的是原汁原味的纳西语言,父辈们说的是“汉化”的纳西语言,纳西语言中带有很多汉语的词语;孙辈们讲的都是汉语,不会说纳西语言,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这样的情况在丽江不算奇怪。另外,在主流文化尤其是汉文化的教育背景下,有些家长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学习纳西语言不利于孩子学习汉语,会妨碍孩子进一步的学习和深造,没有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不愿意让孩子学习纳西语言。
2007年一项调查显示,丽江古城白马龙潭小学总共有960个学生,其中纳西族学生570个,占60%,但其中只有110个学生会说纳西话,不到20%。而认识东巴文字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在20世纪40年代,约有1%的纳西族东巴(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掌握这种文字。那时山区每个村子都有东巴,总数约有1000人,到1999年仅剩下25人。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成立20多年来,先后请来了11位大东巴,现已全部去世。
纳西语言的传承和发展前景令人担忧,必然也影响到纳西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在多元文化思潮兴起的背景下,延续纳西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跨文化教育逐渐形成潮流。1980年联合国“世界文化政策大会”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了“世界文化十年”活动,开始倡导跨文化教育。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的文件,这一国际文件第六、七款指出:“跨文化性或多元文化主义意指关于不同文化的知识和理解,以及在一国内部各种文化成分之间和世界各国不同文化之间建立积极的交流与相互充实的关系。鉴于当今世界所独有的大量因素,各个现代国家都必须不同程度地面临多元文化现象。”跨文化教育或多元文化教育要“能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相互理解和丰富”。这份文件明确、系统地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理念,并组织了一系列的跨文化教育实践。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生声势浩大的黑人民权运动,教育成为这场运动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多元文化教育正式成为教育的主流。美国为此专门成立了“美国国际与跨文化教育理事会”。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普遍开展了多元文化教育。
尽管对于多元文化教育这一概念在不同视点下形成了不同定义,不过这些定义都有一个核心,即“多元文化教育通常是指多民族国家对各民族的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学生进行的有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以使学生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能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享有应有的文化尊重”。
多元文化思潮的兴起,使人们意识到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在当前文化多元发展势不可挡的趋势下,本着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尊重、相互理解和丰富的精神,在多元文化视野下研究丽江地域幼儿园纳西语言教学策略,具有独特的价值。
3.学校(幼儿园)传承模式成为纳西文化传承的主要模式
东巴文化原有的传承模式以家庭血缘传承、家族村寨传承、师徒传承为主,但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这种原有的传承模式已失去基础。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东巴文化的传承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学校传承模式为主。
幼儿园是幼儿启蒙教育的场所,是学习语言的重要场所,也是民族文化延续的重要基地,可以在幼儿园展开纳西语言教育。
第一,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和长期教育实践早已证明,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学习和掌握语言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最为关键时期。在这一期间,婴幼儿的听、说等语言器官发育逐步完善,发出各种语音的生理条件已经具备,正是语音习得的高峰期、定型期;容易结合生活中的动作、表情等非语言手段表现和理解某种语言意义,学习听说某种语言或方言。研究表明:3岁幼儿能掌握1000个左右词汇,到了6岁能掌握近4000个词汇,3岁的孩子只能用简单的陈述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在一定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6岁时能用多种句式,灵活自如地运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见闻、思想。
第二,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最好的教师。孩子学习语言离不开语言环境,丽江地域幼儿园开展纳西语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二 丽江地域幼儿园开展纳西语教学策略初探
1.培养幼儿园纳西语言教育骨干教师,使幼儿园形成注重民族文化传承的氛围
选派热爱纳西文化传承事业、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责任心强、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较好的纳西语言基础的纳西族幼儿教师,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纳西文化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纳西语言和教学方法,并以他们为骨干,开展纳西语言教育。
2.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开展纳西语言教学,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
幼儿园一日生活即课程,纳西语言教学可以通过一日生活中的学习与开展专门的纳西语言教育活动相结合等途径;生活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地使用纳西语言来对幼儿进行指导和交流,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简单的纳西日常用语;同时,开展专门的纳西语言教育活动,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安排教育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启蒙性。
第一,小班:学习简单的纳西词语,能用纳西语简单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一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这样更直接、直观。如在吃饭时让幼儿用纳西语言来说“吃饭”这个词语。在幼儿学会了简单词语后,教师可以教幼儿学习简单语句,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些短小的、幼儿感兴趣的纳西儿歌、故事。
第二,中班: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可以开设专门的纳西语教育活动,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如稍难的纳西儿歌、故事的学习等。
第三,大班:在继续巩固、提高小班、中班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纳西拼音。
3.以游戏作为纳西语言教育的基本方法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游戏为最基本的活动。”幼儿的游戏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能让幼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应以游戏作为纳西语言教育的基本方法。如可以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习纳西数字等,开展纳西音乐游戏、角色游戏等。
4.以儿童为主体,教学注重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幼儿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周围世界事物,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理解事物。纳西语言教育不能离开幼儿的直接经验,最好在活动中学习,最好是幼儿有一定经验的、易于理解的、贴近幼儿生活的、经常用得到的语言。
5.充分使用纳西民族资源,积极开展家园共育
在丽江地域开展纳西语言教育有良好的课程资源——纳西家庭和古城社区,教师要与家长做好沟通,让家长配合进行纳西文化的传承。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让家长了解幼儿一日所学的纳西语言,请家长帮助幼儿练习所学内容;(2)请家长给幼儿讲一些纳西故事,简单介绍纳西历史文化;(3)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与幼儿尽量使用纳西语言交流;(4)家长给幼儿创造说纳西语言的机会和条件;(5)请家长到幼儿园做老师,与幼儿一起开展纳西语言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张琨.让更多纳西族孩子会说纳西话[N].西部时报,2007.7.24
[2]杨杰宏、张玉琴.东巴文化在学校传承现状调查与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9(6)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策略;费В桓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81-01
数学因逻辑性强、思维严谨而让多数学生望而生畏。数学教学因教学方法的陈旧老套而使数学课堂沉闷,更增添了数学的枯燥和乏味感。为改变这种现状,笔者从“趣味化”数学课堂的构建为课题,对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进行了探讨,现整理成文,以期共享。
一、巧用古诗词,为数学课堂增加诗情画意
意境优美的古诗词,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从呢喃学说话,家长不放过这个特殊的启蒙教育时期,让婴幼儿背诵《唐诗三百首》、《百家姓》等,进入幼儿园,童谣、歌谣、游戏、古诗词等几乎是幼儿园学习的全部……孩子们对诗词情有独钟。如果数学教学中,巧妙引用古诗词,会唤起他们心底的执着和最爱,让他们立刻兴奋起来,使课堂溢满诗词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如学习“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时,杜牧的《山行》,为数学课堂增添“诗意”。当孩子们朗诵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教师用多媒体呈现出枫叶的图片,当孩子们沉浸在《山行》中时,枫叶的图片的呈现,更给学生“诗中画”之美,由枫叶的形状特点,而巧妙导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
很多古诗词,也包含一定的数学问题,借助于这些古诗词,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古诗词中的数学问题,不仅使课堂诗情画意,更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乐趣。如小学生刚接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笔者借助于元朝时著名数学家的《四元玉鉴》中的一首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氛围。
“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逢店加一倍,遇友饮一斗。店友经三处,没了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当原多少酒?”这首诗词一给出,孩子们就爱不释口、反复吟诵,最后陷入沉思:原来有多少酒的疑问浮出水面,从诗中走进数学。孩子们百思不得其解,诗词会背诵了,但是问题久久萦绕于心头。探究的兴趣之火被点燃,再巧引妙导:利用算术方法解这个问题,难度很大,不妨将原来多少酒的问题设成未知数x,问题就简化了,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这样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也使数学课堂不再沉闷和乏味。
二、巧用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动起来
常态的数学课堂,教师讲学生机械听、被动练,学生是仓储知识的仓库,教师占有知识,学生是羽翼未丰的小鸟,张口等“妈妈”衔来食物解决腹中之饥。学生在课堂上危襟正坐,没有自,对问题、难题也等待老师的“一言令下”,教学之低效毋容置疑。新课标倡导学生动起来,活动教学是学生动起来的基础。巧设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动起来。
1、设计探究性活动,以活动促思
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对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教师不能“给与”,如果采用“给与”的方式,学生会感到“味如嚼蜡”。而引导学生想方设法验证这个结论,可以采用什么方法?通过剪、拼的方式,而给出探究的思路。
这个任务,可以让学生先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观察其他学生是怎样剪的,在此基础上再思考:大家剪出的图形有什么特点?探究活动的开展,改变了学生单一听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使数学不再枯燥、课堂不再平淡沉闷。
2、设计观察性活动,以观察探本质
思维是数学的心脏,让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发散思维、发展思维。如学习“轴对称”时,教师给出一些民间剪纸,如双鱼、双喜等,呈现动物图片,如花蝴蝶、蜻蜓等,呈现植物的实物图片,如枫叶等,给学生直观的认识。再呈现一些建筑图片,如故宫、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赵州桥、法国埃菲尔铁塔、英国的塔桥、美国的白宫等的图片,让学生首先领略这些名胜,拓展他们的视野,也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建筑的“对称”之美,意识到对称在生活中的普遍运用,再让他们走进生活,探寻对称的足迹。
3、设计故事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不妨巧妙运用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的人物形象而设计生活化的情境: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遇西瓜地,摘了个大西瓜,孙悟空说:“我要吃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猪八戒反对“不行,活最多,我得多吃点,我要吃至少五分之一。”孙悟空一听乐了,“行,没问题,不过不许反悔”。猪八戒说“俺老猪,除了没娶到高小姐后悔,什么时候反悔过”……
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对话,让孩子们开心至极,笑声、讨论声、模仿猪八戒的话语的声音,此起彼伏,课堂氛围异常浓厚。在课堂之时,教师提出问题:到底1/4和1/5谁大谁小?你知道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吗?猪八戒没有学过“分数”,以后咱们别犯类似的错误。故事情境不仅趣味性,更彰显数学的知识性,也富有教育意义。
三、巧设数学游戏,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学习“混合运算”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开展“24点”游戏,可以助一臂之力。
“24点游戏”在小学中,就经常被使用,如给出具体的规则,只用数字1-13,利用一幅扑克牌,任意抽取四张,按照牌面上的数字为准,然后进行各种方式的计算,可以利用括号、只能用加减乘除等。如一个学生抽出的四张扑克牌为两个2和两个Jack,那么,四个数字为2、2、11、11,让学生通过加、减、乘、除,快速算出结果是24。这样的游戏,具有竞赛性,学生们会积极参与其中,主动思考。
1 引言
儿童图书馆在德国被称作“Kinderbibliothek”,它并不代表一个特定的公共空间,而是为特定儿童群体服务的机构。在德国,儿童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0~12岁的儿童,按照年龄,该群体又被分为:0~3岁婴幼儿,4~5岁学前班儿童,6~9岁低年级儿童,以及10~12岁处于小学五六年级的高年级儿童。另外,儿童图书馆的另一个主要服务群体是“中介人”——儿童的监护人和教育者等。然而在德国,城市中鲜有独立的儿童图书馆,但大部分的公共图书馆都设有专门为儿童服务的区域。
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的其中一项核心任务是阅读推广。开展儿童阅读推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教会儿童如何使用公共图书馆及其资源,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建立起与图书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和交流的能力。另外,在近几年,随着数字媒体的火速发展,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任务扩展到教育儿童如何使用数字媒体,提高儿童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培养儿童的信息素养上。
2 德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开展情况概述
目前,德国所进行的阅读推广活动可分为全国性活动和地方性活动。全国性阅读推广活动覆盖整个德国,并在各州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分项目;地方性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基于当地经济文化水平,为当地儿童量身打造各类趣味性活动。儿童阅读推广任重道远,仅凭公共图书馆独力难支。幸运的是,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在德国极受重视,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除在政策和制度上提供保障外,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Stiftung Lesen)等组织的强大资金支持,也加快了德国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良好的社会阅读环境同样是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强大助推力。学校、幼儿园、日托班、医院、各类儿童基金会和志愿者的加入,为儿童阅读推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1 全国性儿童阅读推广活动
2.1.1 “阅读起跑线”计划
“阅读起跑线”计划起源于英国,始于199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专为学龄前儿童提供阅读指导服务的全球性计划。该计划以让每一个英国儿童都能够在早期阅读中受益,并享受阅读的乐趣为基本原则,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德国作为效仿者,自2006年开始实施本土化的“阅读起跑线”计划,北威州的布里隆市图书馆发出了第一份关于实施“阅读起跑线”计划的倡议,迈出了实施该计划的第一步。
2011年秋,联邦德国教育与研究部正式提出开展全国性的“阅读起跑线”计划,并将其解读为“三个阅读里程碑”。有孩子的家庭,自孩子出生之日起至孩子进入校园的这一阶段,需要完成3个阶段的“阅读里程碑”,即政府分别在孩子10~12个月、3岁和6岁时为其免费发放的阅读大礼包,内容包括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儿童文献以及指导材料:(1)孩子出生起,在医院打预防针时,就会从医生那里得到第1本书;3岁时在社区图书馆得到第2本书;在孩子6岁时,即进入小学的第1年,则会得到第3本书。这样,儿童时代的“三个阅读里程碑”就算完成了。同时,儿童的父母也将会得到朗读说明、阅读教育说明以及当地提供的信息服务。这一全国性的阅读推广项目由联邦德国教育与研究部和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联合发起。
“阅读起跑线”计划会根据德国各地区教育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同而做相应的调整。德国下萨克森州自2010年9月27日开始实施“下萨克森州阅读起跑线”计划,该计划由德国阅读基金会、下萨克森州阅读推广协会、下萨克森州各公共图书馆合作展开,并受下萨克森州科学文化部资助。目前,已有120家公共图书馆积极参与了该计划。莱茵兰一法耳次州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阅读起跑线”计划,其“迷你书”(Bücherminis)项目在形式上类似于“阅读起跑线”计划。该项目属于该州阅读推广活动“图书馆中的阅读乐趣”的一部分,仅针对0~3岁的婴幼儿,从2009年开始实施。“Bücherminis”为有新生儿的家庭提供大礼包,包含免费使用该州任意一家公共图书馆的优惠券,以确保新生儿的家长能够更加便捷地使用图书馆的资源,与图书馆建立起伙伴关系,更好地推广儿童阅读。策勒市的“阅读起跑线”计划是策勒市民基金会和公共图书馆界联合发起的项目,该项目主要强调带图片的故事书的作用:儿童越早地接触图片和故事,就能越早地体会到阅读和学习为他们的人生所带来的乐趣。图书不止能够在儿童的语言学习上提供帮助,还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带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汉堡市自2007年开始对1岁婴幼儿赠送“阅读起跑线”礼包,包含每年都不同的图书和书展礼品券、为父母提供的读书攻略以及育儿建议。此外,该活动还鼓励家长每天抽出15分钟的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此外,海德堡和霍夫市等城市也实施了“阅读起跑线”计划,活动内容与其他州或城市大致相同。
另外,德国的“阅读起跑线”计划还为特殊儿童提供特殊服务,比较典型的有Booktouch和Bookshine,分别是为视障儿童和听障儿童提供服务的专门阅读推广项目。
2.1.2 “阅读创造力量:阅读和电子媒体”项目
“阅读创造力量:阅读和电子媒体”是在2013年6月由德国图书馆协会和Digitale Chancen基金会合作推出的项目。该项目由当地图书馆与当地至少两个参与“教育联盟”的机构合作开展,是联邦德国教育与研究部开展的“文化创造力量”计划的一部分,服务群体为使用数字媒体的3~18岁的儿童与青少年。其新颖之处在于,不仅致力于纸质文献阅读的推广,还十分强调数字媒体在当代阅读推广中的作用。该项目的发起机构认为,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不仅是要推动语言、阅读以及信息的传播,还要担负起提高公民信息传递媒介使用能力的责任。当代儿童生活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与数字媒体的接触成为必然。在“数字原住民”中进行阅读推广并提高儿童用户的信息素养,是该项目的首要任务。 在“阅读创造力量:阅读和电子媒体”这一活动中,儿童和青少年可以制作视频、音频和其他多媒体形式的作品,并将它们到社交网络上。通过互联网,参与者可以共同完成文艺作品的编辑、传播和分享,将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相联结。
针对3~12岁的儿童,德国各州或城市对这一阅读推广活动也有不同形式的展现。在汉堡,当地基金会联合当地公共图书馆和小学开展了“极速音调”活动。该项目是一个以“我们吃什么”为主题的为期5天的广播节目工作坊,参与者将深入农场、厨房和市场,了解食物的制作过程,采访相关人员,然后根据专业老师的指导召开会议,撰写稿件,最后整合材料,制作成为广播节目在当地播放。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不仅可以进一步接触现实生活,还能够在撰写稿件的过程中习得新的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且体会到制作数字媒体传播作品的乐趣。在法兰克福,当地公共图书馆、青少年信息媒体中心(JugendInformations-und Medienzentrum,简称JIM)联合日托班举办了一个以图书影院为主题的活动:老师将图书以投影的形式放映给日托班的儿童,“电影”的主角是一只没进过图书馆的狐狸和一只熟知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老鼠。此活动旨在在玩乐中让没有享受过图书馆服务的儿童学会如何利用图书馆,并了解在图书馆中应遵守的规则。电影放映过之后,参与者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图书馆,使用图书馆中的资源并得到人生中第一张图书馆借阅证。在托斯特和魏登也有以“狐狸和老鼠”的故事教育儿童规范使用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
此外,“阅读创造力量:阅读和电子媒体”项目还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难民的人文主义关怀,它的服务对象目前已扩展到3~18岁的难民群体,为难民群体中的儿童利用数字媒体学习德语提供支持,以便他们更快地融入当地生活。
2.2 地方性儿童阅读推广活动
2.2.1 不莱梅哈芬——“图书-幼儿园”活动
“图书一幼儿园”活动由不莱梅哈芬的公共图书馆、青少年福利局联合资助。作为不莱梅哈芬当地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该项目自2009年8月开始实施起就深受当地居民的支持。据统计,在2015年至2016这一学年中,有18家日托班或幼儿园积极参与到该项目中来,其中,6家日托机构在当地颇有声望。自项目开始实施至今,不莱梅哈芬已有34家日托班或幼儿园加入到该项目中,并且参与该项目的机构都会被授予牌匾。
“图书一幼儿园”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龄前儿童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喜欢与文献为伴。参与该项目的日托班或幼儿园会得到一个包含15~20本图书的礼包,并在儿童活动的地方设置图书角。幼儿园会组织在校儿童观看木偶戏,拜访图书的作者,也会定期组织跟图书馆有关的各种活动。参与项目的老师会接受专门的培训,并且各项活动的开展有专人指导,以更好地为儿童提供服务。
2.2.2 韦茨拉尔——“阅读家庭”计划
韦茨拉尔的“阅读家庭”计划从2004年开始实施,效仿英美“Family Literacy Workers”计划的模式,目前在德国是独一无二的。该计划主要是为了减少和预防所谓文化水平不足、遭社会排斥、与社会脱节的家庭中的孩子,由于知识储备不足而难以融入社会这一现象的发生。参与该项目的儿童有2/3来自移民家庭。通过阅读推广,使上述各类家庭较早地树立起教育的意识,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家庭交流机制,拓宽儿童家庭成员的教育渠道。该项目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这些家庭在教育下一代的问题上从受人帮助到学会自助。
“阅读家庭”计划需要图书馆、幼儿园、学校、居委会、咨询中心的参与和支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关注。活动的资助机构会为文化水平不足的家庭安排1个朗读者,这个朗读者要取得这一家庭的信任并且能够融入家庭环境当中。朗读者的任务是在每周1小时的阅读时间里为孩子读书,读过的书可以免费赠送给该家庭。阅读时间过后,朗读者要与父母进行交流,将孩子的阅读情况反馈给父母并提供进一步帮助该家庭阅读的方案。“阅读家庭”的成功开展建立在家庭成员之间以及与朗读者的相互信任之上。
2.2.3 德累斯顿——“阅读力量”计划
2008年“阅读力量”计划启动,由德累斯顿市图书馆主办、德累斯顿市基金会资助。该计划为5~8岁儿童提供阅读推广服务,目的是促进目标群体的阅读、语言和写作能力,希望儿童从刚进入校园开始就能体会到文化的推动力。
主办机构为当地的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分配阅读导师。加入该计划的幼儿园和小学可以根据需要选定阅读主题。在学期末,参与计划的学校还可以另选主题或举办其他活动。德累斯顿青年剧团和动物园也加入了该计划,成为儿童课外活动的拓展单位。
截至2013年2月,德累斯顿市共有84家幼儿园和32所小学加入到该计划中,到2014年,大约100名阅读导师义务地为学龄前儿童和一年级新生提供了阅读服务。德累斯顿市立图书馆和各公共图书馆为各参与计划的幼儿园和小学分配阅读导师,是“阅读力量”计划的中坚力量。义务阅读导师的加入,使计划的进行更加容易。阅读导师各尽所能,举办了多种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并会定期接受进修和培训。此外,阅读导师还成立了“茶话会”,供参与者互相交流心得。
2.2.4 柏林——“词语力量”阅读计划
“词语力量”阅读计划自2004年开始启动,是“培养儿童词语能力”项目的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对话、游戏、绘画和手工让学龄前儿童感受现实生活,培养其语言能力。其目标是:培养学龄前儿童对交流及阅读文献的兴趣;通过更具趣味性的方式,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体会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乐趣;让正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儿童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并扩大词汇量;加强公共图书馆和幼儿园之间的联系,最终使图书馆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计划的目标群体为4~6岁的学龄前儿童以及他们的监护人和教育工作者。该计划每2~4周举办1次时间为1小时读书会,事先准备一个主题,并在读书会上以对话、唱歌、游戏、朗读或其他更活泼的艺术形式展示出来。活动期间,图书馆员要到幼儿园或日托班与儿童进行会面和交流,在图书馆为学龄前儿童举行家长聚会。在活动结束后,儿童可以学习如何在图书馆中借还书;监护人和教育者可以获得免费的借阅证。
3 德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特点和启示
3.1 重视数字媒体在推广中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和无线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数字媒体因为有方便携带、趣味性更强等优点,逐渐成为了儿童阅读的重要媒介。虽然主流学术界认为数字媒体不能完全取代纸质图书,但作为儿童阅读的扩展与补充也不失为一件利器。
数字媒体的影响潜移默化,德国公共图书馆在进行儿童阅读推广活动时,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利用数字媒体。就“阅读起跑线”而言,图书馆在为儿童提供纸质印刷读物的同时,还准备了4款免费的APP作为纸质阅读的补充材料,儿童的父母可以将APP下载进智能终端设备中。APP包含阅读礼包图书的电子版,并配有声音和动画,并且父母或者儿童还可以将自己朗读的故事储存在其中,或者通过参与游戏与其产生互动,使阅读更加生动有趣。
而在“阅读创造力量:阅读和电子媒体”这一活动中,数字媒体在阅读推广中的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儿童在这一活动中不仅仅利用数字媒体进行阅读,而且还通过亲身体验,利用数字媒体创造作品,并进行分享和传播。儿童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由信息的接收者变为信息的创造者,同时其信息素养也得到了相对的提升。
在我国,以“破坏视力”“玩物丧志”为理由,一些家长限制甚至杜绝儿童使用数字媒体。但是根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显示,我国新媒体用户数量居世界第一。因此,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限制甚至杜绝儿童使用数字媒体是不可能的。虽然国内一些公共图书馆已经将数字媒体融入到儿童阅读推广中,但是收效甚微,为儿童设计的APP依然存在设计过于简单、缺乏趣味性等缺点。由此可见,利用数字媒体进行儿童阅读推广还须各方面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以身作则,引导儿童科学使用数字媒体;同时,我国公共图书馆也可以效仿德国公共图书馆,引导儿童正确使用数字媒体进行创作和分享;此外,我国儿童电子读物开发商应正视产品的开发,使产品能够寓教于乐。
3.2 强调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对德国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几乎每一项活动介绍中都少不了“spielerisch”(像游戏一样的)这个单词。可见,德国图书馆学界非常注重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趣味性。事实上,目前德国开展的各项儿童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都做到了这一点,如手工制作坊、角色扮演、参观动物园、观赏儿童影视作品等都让儿童对阅读有了更高的接受程度。此外,丰富多样的儿童作品在培养儿童阅读兴趣上也功不可没。例如,以狐狸和老鼠为主角的儿童作品“Pippliothek-Eine Bibliothek Wirkt Wunder”就备受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欢迎,并且在“阅读创造力量:阅读和电子媒体”计划中,围绕该作品的角色扮演和图书电影院活动都成功地调动了儿童阅读兴趣,还让儿童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图书馆。
在提高儿童阅读兴趣的同时,各项阅读推广活动也从未放弃培养儿童阅读能力这一目标。有调查结果显示,即使儿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果没有持久的阅读兴趣支撑,长时间不阅读,其相应的阅读能力也会下降,这样就无法真正实现阅读推广的实质目的。二者相辅相成,在进行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过程中,任意一项都不得偏废。
长久以来,我国大部分儿童接受的都是“填鸭式”教育。教育工作者希望用机械式的灌输方法来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以致忽略了对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这绝非长久之计。笔者认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应以培养儿童阅读兴趣为出发点,为儿童开辟形式多样、令人耳目一新的阅读乐园;同时,儿童文学创作者也要切身为儿童着想,创作出适合儿童的、易于其接受的文学作品,使儿童在阅读中获得知识、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积累一定的阅读量,最终达到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目的。
3.3 注重多方合作与联合推广的效果
阅读推广活动的发展首先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虽然公共图书馆在德国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是举足轻重的角色,但仅凭自己的单薄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是德国阅读推广的领军组织,成立于1988年,不仅是德国推广阅读的核心机构,也是欧洲最大的阅读基金会,其名誉主席一直由历届的德国总统担任。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不仅抓住各种有利时机进行阅读宣传推广,还利用其本身的影响力联合各出版社、基金会和商业集团公司,为各项活动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该基金会也致力于不断扩大服务的范围和对象。
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与学校联系也十分密切。在阅读推广和提高信息素养方面,公共图书馆和学校相得益彰。学校具有教学专长,而当涉及媒体使用的选择和发展,以及阅读推广和提高信息素养的问题时,公共图书馆更显优势。目前,德国公共图书馆举办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几乎都是与幼儿园或日托班进行合作,这些机构都为儿童阅读推广提供了平台。
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陪子阅读”是德国家庭很重要的日常生活内容,在家庭环境中对孩子进行阅读推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据德国读书基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有81%的家庭每天陪孩子阅读,对于阅读推广功不可没。德国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对象包含了父母,如“阅读起跑线”中的大礼包包含了给父母的育儿提示和图书馆礼券,韦茨拉尔的“阅读家庭”计划更是进一步强调了家庭对推广儿童阅读的重要性。营造家庭阅读氛围既是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目的,也是任务。
除此之外,上述机构以外的各类青少年儿童福利机构和各行各业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的志愿者也为儿童阅读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志愿者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教育儿童,并且使儿童阅读贴进生活,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服务的对象更加细致。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还缺少类似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这样的全国性机构,还未能将阅读推广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此外,我国公共图书馆也没有真正走出去,在营造全社会阅读氛围方面还有所欠缺。笔者认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应从基层做起,并将服务范围扩大到家长和教育者,营造出良好的家庭和校园阅读氛围;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各儿童服务机构的作用,吸引多方主体参与儿童阅读推广,扩大社会影响力。 3.4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开展活动
德国开展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覆盖全国范围的同时,各州或城市也结合自身状况,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以确保每一项活动都能够渗透进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即使是全国性的儿童阅读推广服务,在各州也有不同的体现形式,并且能够得到当地各相关机构的支持。这种形式不光能够缓解国家级阅读推广基金会的压力,还能够使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呈地毯式展开。
德国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非常人性化。对于特殊家庭,韦茨拉尔的“阅读家庭”计划使阅读导师走进家庭,将文化的传播给予教育上有缺陷的家庭,使这些家庭不再是社会中的“孤岛”。针对特殊儿童,如视障儿童,公共图书馆为他们提供了“触摸书”;又如听障儿童,许多公共图书馆为其提供有声读物,并聘请专人使用手语为他们开展无声故事会。
另外,近几年随着德国境内大量难民的涌入,德国一些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范围也扩展到难民儿童,用文化的力量鼓励饱受战乱之苦的儿童,帮助他们学习德语,为他们日后在当地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水平、文化特色各有不同。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也举办过具有民族特色、弘扬民族文化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然而,大部分活动持续时间较短,且集中在“六一”儿童节前后,不足以形成规模,影响力也较小。另外,针对我国的留守儿童,一些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也开展了各类活动,但大都以慈善捐书活动为主,未能进一步推广阅读。笔者认为,我国在进行儿童阅读推广时,除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开展短期活动外,还应该开展系列活动,使其持续时间更长、影响力更广;同时,也要正视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本质,明确慈善仅为其活动的一部分,而引导儿童阅读、展现阅读魅力才是其活动的重点。
4 结语
德国作为“阅读的民族”,在阅读推广方面取得的成绩在国际上也是十分瞩目的。儿童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自然应该是阅读推广的主要对象。德国公共图书馆为儿童提供各种特色鲜明的阅读推广活动,以培养阅读兴趣为主,致力于提高各年龄段儿童的阅读能力。他们深谙在儿童阅读推广中正确引导数字媒体利大于弊,并通过灵活的内容使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德国公共图书馆充分利用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的作用,调动学校、政府、家庭、图书馆、媒体、民间组织、志愿者等各方力量,营造全社会阅读氛围,发挥合力,有效地推广儿童阅读。
我国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已经起步,公共图书馆依旧任重道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总结德国儿童阅读推广特点的同时,我国公共图书馆应取其精华,结合本国特色,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氛围的儿童阅读推广道路。
简而言之,一如近现代的学前教育和初级小学阶段的教育。蒙教通过幼教、蒙教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开启儿童认知自然与社会的智能,引导儿童道德品性与规礼习行,教授儿童“经世致用”之才能。正是在古代幼儿教育、蒙学教育理念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代中国人,才成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火种。在中国古代蒙学教育诸多蒙学书籍和文献中,惟《三字经》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被尊奉为“袖里《通鉴纲目》”、“蒙学之冠”。
一、《三字经》在蒙学教育中的地位和社会影响
何为蒙学?蒙,取自《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之义。注云:“童蒙之来求我,欲决所惑也。”(1)童蒙,即初入学的儿童。蒙学,《辞海》的解释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教育。教材一般为《蒙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四书》等。没有固定年限。采用个别教学,注重背诵,练习。”(2)由此可见,古代的蒙学近似于当代的学前教育和初级小学教育。
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上起周秦,下迄民国,用于蒙学教育的书籍或文献随着社会历史的递进而增益。据张志公编的《蒙学书目稿》统计有580种之多。徐梓的《中国传统蒙学书目》在此基础上作了增补,达到1300余种。蒙学教育的书籍虽然门类繁多,但基本义理都是为启智、认知、修心、养性、立德、规行等必须遵循的教范。
在诸多的蒙学书籍文献中,有一本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这就是《三字经》。
《三字经》从问世起,就以其难以比拟的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那么,《三字经》是出自何人之手呢?明代黄佐的《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的《大云山房记·二》都记述为是宋代末年区适子撰著,依据出自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有“童蒙所诵《三字经》,乃宋末区适子所作。适子,顺德登州人,字正叔,入元抗节不仕”之语。更有人迎合此说补证为“南宋末年区适子所撰,黎贞增广”;清代邵晋涵诗在其《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中断定为:“《三字经》,南海黎贞撰。”清代夏之翰在其《小学绀珠·序》中提出了:“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经》作者自先生(王应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而该也”,认定为《三字经》是南宋学者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1223~1296〉)撰著;清代贺兴思《三字经·注解备要·叙》中也说:“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经》一出,海内外子弟之发蒙者,咸恭若球刀,”明确认定《三字经》是王应麟所撰。经当代学者研究,清人夏之翰、贺兴思的论断是可确信的。《三字经》问世后,虽屡有人因应世化做了诸多适变增删,依佘人之见,这些增删本非但无有多少增益,反而留下了明显的斧砍雕凿的痕迹,对《三字经》时代特征及其思想蕴含有所损毁。
在《三字经》出现之前,传统蒙学读物的句式主要是四言句式。《三字经》以三言句式这一新的面貌出现,从形式上对传统读物进行了创辟性革新,而且这种革新符合儿童阅读习惯。明人赵南星说:《三字经》“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明人吕坤在《社学要略》中说:《三字经》“淹贯三才,出入经史”。“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3)清人王相称《三字经》是“蒙求之津逮,大学之滥觞”;在《三字经注解备要·叙》中认为它是“一部袖里《通鉴纲目》”。近代章太炎称赞《三字经》:“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略备。”“天人性命之微,地理山水之奇,历代帝王之统绪,诸子百家著作之原由”。是一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内容丰富的启蒙读物,在中国古代蒙学教育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堪称“蒙学之冠”。
《三字经》不仅对本民族、本土文化影响巨大,而且很早就在少数民族中传播。清代出现了陈格敬翻译的《满汉三字经》、崧岩富俊翻译的《蒙汉三字经》等,由此可知《三字经》在清代已为兄弟民族所接受;清雍正五年(1727)订立《恰克图界约》后,沙皇政府派来中国的学艺者就是以《三字经》为识字课本的。后来又被翻译成俄文,跨国界走出国门。道光九年(1829)俄国又在圣彼得堡出版了《汉俄对照三字经》,在俄国知识界和公众中广为诵读使用,被喻为“十九世纪的百科全书”;道光十五年(1835),由美国传教士出版的英文译本,被视为风靡世界的华夏古籍之一;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新英译本《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二、《三字经》深邃义理和丰厚的文化蕴涵
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精神动力,这就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自强不息”一词源于《易传·乾卦》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即时间不断的流逝,天体始终运转不止,君子应当仿效天体的这种精神,奋发有为,勉力向前,永不滞步。这是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是个人健康成长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三字经》贯穿的基本的思想理念。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义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长为“经世致用”之材;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教导儿童要懂礼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告知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四时、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等简明扼要,一应俱全;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展示古代重要典籍和教授儿童习学的规程,胪列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等儒家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表述的是从伏羲神农至清代的朝代更替递嬗,中国两千多年变革发展史尽在其中;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劝诫习学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自幼打下坚实的“治世”知才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古代蒙教注重以人为本,首要目的是授教“做人”,教导“修身”。《三字经》的开首语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在中国思想史上,关于“人性”的争议向无定论。老子认为:人性像水一样,是一个自然的东西,“人性之无分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认为:性善是人的一种普遍的心理活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性是本善的;荀子与孟子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然而,二人在人性善恶问题上却持截然相反的观点。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趋“利”的,饿了就要吃饭,渴了就要喝水,人性就是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而善的一面都是后天习得的;西汉儒家代表人物杨雄则认为人性是善恶混合的,学善则为善人,学恶即为恶人。其实,这些不同的观点是他们基于人这个生产、生活、文化、社会活动中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环境条件下的一种表现形态的感知思维,都有其合理的成分,也都不免有所偏激。《三字经》中“性相近,习相远”源自于《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并没有轻言人性,没有给人性定论,只是说人性相近,而后天的习惯与兴趣使人与人之间的天性相去甚远。先哲们尽管对人之初性善恶的观点不同,但对于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认可和赞同。“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本性的好坏,是可以通过教化来改变的;一个人的习惯也不是生来就有的,陋习也是可以通过教化来改善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三字经》的作者是知晓在他之前关于人之初,性善恶的各种观点的,开首之语取人性本善之义,阐释“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足见其以人为本、劝人从善的理念是欲言于不言之中的。”
道德伦理是《三字经》的核心价值理念。《三字经》中:“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集中体现了“别尊卑,序长幼”的道德伦理修养。《三字经》里“三纲”指的是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三个主要方面。以“君臣义”为例,它秉承了孟子处理君臣关系的思想,即“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义”、“孝”、“亲”这种真情真义无不体现了和谐的思想。即或是董仲舒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也是具有历史的积极意义的。如若“君”不能为臣所尊,不能号令臣子与天下,君也就不成为君,臣也就不成为臣,朝纲必乱,国之将倾,这是任何国度和社会所不期望的;如若父亲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教养子女,父子关系将失去存续的基本基础,不成其为父子;如若夫不能为妇尽一家之主的责任和担当,那他(她)只是一双性器具的偶合,焉能成为夫妇?董仲舒的“三纲”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也是不能冒然否定的。以今人的思维取向去苛求古人,否定古人,甚者批判古人,是忘根弃祖的不肖子孙。
《三字经》所倡导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不论是封建社会还是现今,是做人、做事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和最低的底线。上有道,下有德,真善美才能够彰显,社会才会和谐。
《三字经》倡导“首孝悌”。今天的社会中不赡养老人,不孝敬父母尊长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当一个人在高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阔论时,不尊古训,不讲“首孝悌”,对父母尊长尙且不存一颗孝心,岂能够恰谈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忠实诚心?
读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思维的磨炼。年轮的流转使已经逐渐苍老疲惫的古典教育中许多精髓在岁月侵蚀中散落;市场经济的大潮浪涛奔涌,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家园被荡涤的空旷溃颓。蒙学教育的根系不可中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能滞弃。时代需要重新捧拾起尘封缺失的精神文化遗产,深入研习其义理,汲取其精华,延续其命脉,润泽其后世。《三字经》这一先祖遗留给后世的精神瑰宝将闪烁永辉。
关键词 幼小衔接 特色教育 措施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0120-02
在我国,按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年满6周岁的学龄儿童可以进入小学接受初等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尤其是零岁教育、早期教育的普遍重视,使婴幼儿的脑发育更迅速,智力发展更突出。所有这些都为儿童入学,接受全面、系统教育奠定物质基础。 然而,在我们周围的很多家长把提前入学作为一种风气,一种社会时尚,形成一股潮流。在这种现状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幼儿入学所面临的问题
1.社会要求的提高。幼儿园是启蒙教育,保教并重,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游戏灵活、自由、趣味性大,但没有严格的约束力、规范性,儿童在游戏中便能学到知识,不觉得有压力,也没有评分标准。而小学是义务教育,以上课为主要形式,必须系统地掌握关于自然或社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幼儿必须努力学习,不仅学习感兴趣的,还要学习自己不关心或不感兴趣的内容。学校实行升留级制度,为了督促学习任务的完成,学习成绩以分数衡量,分数的高低会受到周围人们的评价和成人的奖惩。这些都必然会引起儿童情绪上的恐惧、紧张,而使儿童感到有压力。
2.生活制度的变化。幼儿园各项活动动静交替,每天上课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其他时间以游戏为主,午睡两个小时,小学生除早读课外,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很短,午睡也得不到保证。
3.师生关系不同。幼儿教师作为母亲的象征,总是保教并重,全天参加儿童的游戏、散步、观察、娱乐、日常生活等各项活动,对儿童的冷暖、饮食、入厕、卫生等各个方面都照顾备至,个别接触与谈话的机会较多,师生之间往往形成亲密融洽的心理氛围。在小学,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重视完成各科教学目标,注意教材进度、批改作业以及课堂纪律,对学生生活较少问讯。教师与儿童的交往主要是在课堂上,在集体中,班干部和有特殊行为问题的学生与教师接触较多,师生个别接触机会减少。多数教师态度严肃、要求严格,这些都和幼儿教师有显著不同,增加了儿童在适应中的心理距离,感到压抑和生疏。
4.生活环境的完全改观。幼儿园的活动室,都布置得美观生动,桌椅可移动,不少幼儿园还有自然角、图书角、玩具柜及活动区角,供儿童观察、游戏、劳动、娱乐用。而一年级教室多数只有桌椅、座位固定,没有玩具、图书,对儿童缺乏吸引力。场地上的运动器械多半是全校合用的,低年级享用的机会较少。
5.教学内容加深,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减少。幼儿园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学习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中的粗浅知识技能,不强调系统性,教师常用直观教具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而小学以学习书面语言为主,强调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的基本训练。儿童必须勤奋学习,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取得良好成绩。
二、开展特色教育,搞好幼小衔接工作
(一)针对适龄幼儿的具体措施
1.对幼儿做好“五个培养”
(1)良好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
幼儿期,知识的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应创设提供给儿童丰富、有创造力的环境,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此外我们通过绘画和简单的书写(名字、书写数字、做10以内的计算题),使孩子能熟练用笔,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另外,培养幼儿善于观察、勤于思维的良好习惯。老师们以新的教学模式武装自己的头脑,善于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与孩子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时,善于启发诱导,多提几个为什么,让孩子做主题活动的主人,让孩子悟出“为什么”的答案。引导幼儿观察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方位顺序,或时间顺序,切忌视而不见。
(2)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针对这一点,幼儿园在实施原有课程的基础上,重点推出了特色课程“分享阅读”。“分享阅读”作为特色课程加入幼儿园的课程体系中已经有三个学期了,“分享阅读”不仅仅是一套教材,几个故事,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在幼儿园里我们每星期安排两节课,第一节课老师和小朋友通过共同欣赏大书,观看里面富有想象力的画面,在相互讨论中,孩子学会了书中的句型和文字,识字其实并不是分享阅读的主要目的,主要是让孩子通过图片线索推理出故事发展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表达,更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故事中的文字。另外,分享阅读还有家教本,孩子和家长在亲子共读中体验到分享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最大程度得到了激发。“分享阅读”课程在全园铺开,即从孩子入园起就接受分享阅读课程理念的系统教育,在这过程中,幼儿讲述故事、复述故事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大幅度的提高。现在大班的孩子已经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3)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在家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是全家人的心肝宝贝,重点保护的对象。因此,日常生活中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都由家长包办代替,孩子也因此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为此,应为孩子创设宽松的环境,增强幼儿的信心,调动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为幼儿讲故事,通过故事感染幼儿,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此外,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家长和教师应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在大班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吃饭、睡觉、洗手、入厕、整理物品等一系列活动都是自理完成,教师基本不用插手。
(4)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
孩子入学后,进入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则有赖于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交往能力强的幼儿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融入集体中,与小伙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反之,交往能力差的,就容易与同伴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若处理不当,最终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而老师和家长应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与小朋友抢玩具,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此外,对孩子进行分享教育,有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东西与人分享,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出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
(5)注意力的培养
为让幼儿适应小学的教学活动,大班的教学活动可逐渐延长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增加到40分钟。也可让孩子多玩些安静的桌面游戏,如搭难度较大的装拆积木、看连环画、下跳棋、折纸、画画、捏泥等。特别是画画,既可以培养孩子“坐得住”,又为今后写字打下基础。
2.实施幼小衔接具体方案
(1)我和蛋宝宝的一天:每位幼儿带一个熟的鸡蛋放在口袋里到幼儿园,孩子在这一整天里,不论干什么都要成功保护蛋宝宝不破碎,成功者将得到一定的奖励。这个活动主要是培养孩子妥善保管物品的习惯和注重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
(2)我背书包上幼儿园:孩子背上书包上幼儿园,提前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整理书包和学习用品的习惯。
(3)参观小学,找找园校的不同:孩子在参观小学后,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总结和比较,最后得出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之处。通过有目的的参观讨论活动,让孩子从感性上对小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另外,也是对孩子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分析总结能力的考验。
(4)开展“离开爸爸妈妈的日子”生活体验活动:幼儿园安排幼儿在某一天留宿在园内不回家,一整天不与家长联系,一整天的生活都由班主任来安排,为孩子营造全托制的学习氛围。这项活动是对即将入小学的孩子作一次心理和生理的考验,特别是对进入寄宿制小学的孩子来说更是一次全新的热身体验。在这个活动中,有的孩子若无其事,有的孩子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开始思念父母,更甚者有哭鼻子的,从这些孩子的表现中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有针对的进行教育。
3.加强家园互动
考虑外界因素对幼小衔接的影响,重视家长工作。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都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一方面,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等都离不开家长态度的影响。同时,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多数幼儿园已从超负荷运转到主动去争取生源,家长也从注重园所数量和服务水平转而注重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因此,幼小双方都应重视做好家长的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和正确的衔接措施,帮助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同步对儿童进行衔接教育,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4.注重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协作
以往的幼小衔接工作,更多的是幼儿园向小学靠拢,如适当调整幼儿园大班课程,构建一个适合幼小衔接的育人环境。组织大班幼儿到小学去参观,使幼儿对小学的学习任务和各种要求有一个感性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培养幼儿上学的兴趣等。但是,衔接应是双向的,小学教师也应多与幼儿园教师联系,定期交流沟通,设置合理的课程。如在幼儿入小学初期,有意识地放慢教学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加唱歌、游戏等活动课程和具体形象、有趣的内容;适当控制作业量,弹性安排课时时间,逐渐对学生提出要求等。完善衔接的后期工作,是促进衔接工作的系统化、保证教育的连续性,使幼儿入学初期比较自然地进入小学生角色的重要保证。
(二)针对小年龄幼儿的具体措施
1.积极开展家长工作:对小年龄的孩子家长进行合理的劝导,分析孩子提早入学的利弊,让家长全面考虑孩子的学习进度、生理心理的发育情况是否符合入学的条件。
2.创办特色学前班:针对小年龄的大班孩子,我们开设全新的学前班课程,不再对孩子进行大班课程的简单重复。而是引进上海先进的“思维训练”课程和先进的语言课程,还有我们将邀请小学的名优教师定时来园上课并指导我们的教师实践工作,此外,我们将加强孩子听读写的能力培养……在一系列的特色教育中,拉近了园校的距离,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自信地进入校园的大门。
三、衔接特色教育反思
1.教师对衔接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有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认为学前班就要像小学一样,让孩子大量的做练习,跟着小学的作息时间要求孩子等。正确的做法应是为适应儿童在此时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其健康成长,幼儿园和小学都要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即不能一味地要求儿童适应小学生活,而要强调让教育适应儿童的发展,使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地实现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