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诗句的语言特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3 09:17: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诗句的语言特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诗句的语言特色

第1篇

关键词:法官;语言;案

一、我国以及国外的法官语言研究

法官语言是法律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官的法律知识、法律理念、法律思维、法律立场等,都通过其在审判活动中的言语表现出来。一个真正贯彻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理念的法官,必然会在审判时通过语言确保居中裁判、不偏不倚、法律至上的原则和态度。通过分析全国关注的案的庭审记录中的法官语言,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现代的法治进程,更能反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官语言的现状,从而为以后的法官语言研究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

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著对法官语言进行研究,但是法律语言学家们在他们各自的法律语言学著作中对法官语言都有关涉,因为法官语言是司法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司法活动又是法律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张清教授在他的《法官庭审话语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结合了25场庭审语料,对法官在庭审活动中的话语特征、言语行为以及话语目的,运用话语分析理论、言语行为理论以及语用学的目的原则,对法官的庭审话语做一番分析和描述,探讨了法官庭审话语的规范化问题。而国外的劳伦斯・M.索兰(Laurence M. Solan)教授所著的《法官语言》一书(The Language of Judges),“论述了法官在撰写审判意见时是如何利用语言学知识来达到其真正的法律意图的,阐述了语言学的分析对法官在写司法意见时的作用以及语言学原则对判决形成的作用,法官在断案时实际上是充当了语言学家的角色。”②但这实际上是一种法律解释研究,并没有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法官语言进行多维度分析。本文试图从法律程序方面和法律实体方面分别分析法官语言,探究什么样的法官语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官语言,为今后的司法实践活动提供借鉴意义。

二、从法律程序方面分析法官语言――以案庭审记录为例

(一)司法公正维度

司法公正是程序公正的重要体现。司法公正的应有之义是公民正当的、合法的权利能够平等地得以保障和实现。法官作为国家政治结构中的仲裁人,社会纠纷的解决者,民权的保卫者,以及庭审活动的“主持者”,需要通过正当、合法的程序来保障庭审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司法审判过程就是法律话语过程,司法是否公正主要体现在法庭话语尤其是法官话语中。“在这个过程中,拥有司法话语权的讼诉当事人按照法定程序,在法庭这个特定的场景内展开对话和博弈。法庭审判的权威性就在于理性的审判程序,其基本要求之一就是:作为裁判者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必须保持中立。这样,诉讼各方当事人才能相信自己受到了公正的对待,才有可能自愿接受法官做出的判决结果。”③

在案的庭审记录中,被告人不只一次的表达了法官的主持给他公正的感觉。在8月22日上午的庭审中,被告人表述道:“我觉得审判长的主持给我一种公平正义的感觉。谢谢”。在8月26日的被告人最后陈述中,也表达了“这次审判历时五天,让控辩双方都有机会充分表达意见”。被告人的切身感受表明了法官在主持庭审活动时确实公正司法,对诉讼双方一视同仁而无任何偏颇,同等地考虑和评价了诉讼双方的主张和证据,让诉讼当事人感到公正的对待。

(二)人权保障维度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纲领性的人权原则入宪,标志着我国人权制度保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相对于强势的控方来说属于弱势群体,保障被追诉人的权利成为人权保障的核心。被追诉人的权利包括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实体性权利是程序性权利产生的基础,而程序性权利则对实体性权利起到保障作用。“在刑事诉讼中,只有当程序性权利与其维护的实体性权利相适应、相佐证、相协调时,诉讼程序中的人权才是完整的;并且只有这种完整的人权得到充分保障时,才符合刑事诉讼保障人权的理想状态的要求。”④在刑事诉讼中,保障被追诉人的程序性权利就是确保诉讼程序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从而能保障被追诉人充分有效的行使程序性权利。

薄案中,审判长在庭审开始就告知:“依照法律规定,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依法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这表明法官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具有保障被告人权利的意识和决心。审判长在随后的庭审阶段又告知:“被告人,现在你可以坐下。”这是法官保障人权的又一体现。在整个庭审过程中,法官都恪守“保障人权”的理念,通过法律程序保障了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各项诉讼权利,使得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充分行使他们的诉讼权利。

(三)权力中立维度

法官中立是程序公正的首要原则,也是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由于我国审判模式受职权主义影响很深,导致在审判实践中对法官的中立地位认识不足,制度保障也不健全。尤其在刑事诉讼中,法官与控方、辩护方往往不能保持同等的司法距离。法官不能对案件保持超然和客观的态度,有时为了追求某一结果而操纵审判,有时因为过于相信强势的检察院一方的取证能力而维护、偏袒控诉方。在司法实践中,有时会出现法官上门揽案、主动服务的情况,也会发生受到媒体及社会舆论引导的案例,这些都会导致法官不能居中裁判和公正判决。在案中,法官很好地做到了居中而断,没有维护、偏袒任何一方,始终处于中立地位。比如:

公诉人:公诉人要求补充发问。

审判长:可以发问。

公诉人:被告人对唐肖林的证言极力否认,而且把唐肖林说成是骗子,・・・・・・此外,后面还有证据证明被告人受唐肖林请托倒卖汽车配额的事,对此,公诉人之后也会有相关证据予以证明。

被告人:审判长,我有话要说。

审判长:可以发言。

以上这段庭审记录就说明了法官恪守了居中裁断的信念,保障诉讼双方的发言权和诉讼权利,使双方在庭审过程中都有充分表达的机会和时间。

三、从法律实体方面分析法官语言――以案庭审记录为例

(一)法官权利维度

法官在法庭中所具有的权利,就其性质而言,就是居中裁判、主持庭审。基于法官的主持地位,其首要任务是保障诉讼程序合法正当地进行,最终达到一个合法裁判的效果。

既然法官要做到居中裁判、主持庭审,那么他的权利必定要能够使其引导各方完成诉讼行为。事实上,法官是通过语言来完成这项工作。在案中,法官通过运用语言来行使他的法律权利,比如:

审判长,该组证据出示完毕。

审判长:被告人对公诉人出示的证据是否有异议?

被告人:审判长,我申请插一句话。

审判长:可以。

从中可以看出,法官要保障双方应有的诉讼权利,尤其是对于被告人而言,则必须积极用合适的语言提示被告人,让他知晓自己在不同的诉讼阶段所具有的的权利和义务。除此之外,基于保护人权,特别是被告人权利的理念,法官要适当地接受和允许被告人发言,用肯定性的语句使得被告人获得足够的发言机会,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做法,既体现了法官主持庭审的权利,也体现裁判权的中立性。

(二)法官义务维度

除了权利,法官同样在庭审中具有一定的义务,而这些义务也可以通过法官自己的语言得以展示出来。而且,法官的义务与权利有时是统一的,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我国《法官法》规定,法官审判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办案,不得徇私枉法。而按照新的《刑事诉讼法》的精神,我国法官的角色定位不仅是居中裁断,“主持人”,还可以发问,探明案件事实,因此,法官不仅要履行程序性职责,还要参与实体调查。

刑事诉讼法规定,法官必须在庭审开始之前,告知被告人其所具有的诉讼权利。这个告知的要求,就是法官的一项程序性义务。告权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活动,或者用语用学的术语则可以称之为“言语行为”。法官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这种言语行为,那么将视为违法法官义务,随之而来将是法官负担责任、庭审正当性受到质疑、诉讼程序存在瑕疵等等负面效果。

案审判一开始,审判长就说:依照法律规定,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依法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审判长依法履行了告权义务,同时也是法官的一项权利,为法庭的审判开了一个好头。

除了告权义务,法官还有主持庭审活动的义务和参与实体调查的义务。在案中,审判长在法庭辩论程序开始前说:“现在开始法庭辩论・・・・・・。”法官通过这样的语言,切实履行自己主持庭审活动、维持庭审纪律的义务,从而保证庭审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庭审活动的过程中,法官还要参与案件实体调查,比如:

审判长问辩护人:你这段发言的目的,重点想说明什么?

审判长:本庭总结一下,你认为薄谷开来为了减刑才做了相关的证言?

审判长:你的基本结论是薄谷开来的证言不值得采信?

以上的问话都表明了法官在履行探明案件事实、参与实体调查的义务,毕竟法官不仅是“主持人”,还是裁断者,需要了解案件事实,形成内心确信,从而得出审判结果。

四、结语

法律语言是表述法律内容的语言,所以,法律和语言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法律内容决定其语言形式,一定的法律语言形式为一定的法律内容服务。而法官语言是法律语言的一个研究方向,法官的语言同样要为法官职业进行服务。法官的语言的运用是由法官的地位、作用和职责等因素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的法官,必须使用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的法官语言。为此,我国法官的语言,应该在法律程序上努力实现保障人权、司法公正、权利中立三者的有机统一;在实体上追求权利和义务的有机协调。法官语言的有效合理运用,是法官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维护司法公正和保障人权的有效方式。

注 释:

①本文得到“法庭语言证据实证分析――以《人民法院案例选》为例”课题项目的资助.

②张清:《法官庭审话语的实证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2篇

【关键词】喜剧;《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语言特色

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很多都拥有较为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仲夏夜之梦》也存在着这一特点。在这不作品中,有魅力的森林、古灵精管的仙子以及善良敦厚的仙王。虽然这部作品的过程较为曲折,让很多欣赏着有着揪心的感觉,但是莎士比亚也用了诙谐幽默的表现手法对整个过程进行了描述,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读者感到轻松愉快,让该部作品充满更多的喜剧特色,最终以美好的结局收尾,这大大的提升了喜剧效果。

一、浅议莎士比亚和《仲夏夜之梦》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天才便是莎士比亚,他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并没有应用惯用的人物塑造“命运模式”,而是运用了一种崭新的方式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这使得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深深的感受到莎士比亚的才思泉涌与文采斐然。莎士比亚著有四大喜剧与四大悲剧,而《仲夏夜之梦》则是喜剧中最为成熟的一部作品,不仅在世界上的喜剧史拥有较高的地位,同时也是文学史上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并且后人也很多次将这些作品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1]。《仲夏夜之梦》中欣赏者能够深深的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充满着浪漫欢喜的色彩,这也深深的吸引着欣赏者的眼球。

《仲夏夜之梦》中,莎士比亚对“乱点鸳鸯谱”所引发的“有情人终成眷侣”的故事进行了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其笔法较为诙谐,但是在这同时语言也比较幽默。尽管这部剧中莎士比亚所展现的幸福生活需要经过一定的践行与斗争才能够得到,但是这也和悲剧作品中的那些让人伤心难过的情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些艰难的斗争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充满欢乐意味的闹剧所延续,为此,该部作品充满了很多的欢快色彩与戏剧色彩。在该部作品的结尾部分,莎士比亚运用了皆大欢喜的收尾方式结尾,这更加的为这部作品增添了一定的喜剧色彩,勾起了读者的兴趣。正是由于这些特点的存在,后人才将其改编为电影与戏剧作品。

二、《仲夏夜之梦》的喜剧语言特色分析

在莎士比亚戏剧的基调为乐观主义,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主要通过喜剧的形式,达到宣扬人文主义的目标,并且倡导人们不断的追求自由与幸福,该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主流思想相吻合。因此,《仲夏夜之梦》这部作品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语言特色,即:

首先,在对语中的语言特色体现为:对语模式主要体现在作品中,并且也是在人物之间展开对话过程中所形成的最终语言特色。该种形式在感情表达方面比较直接,与其他的作品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以往的很多作品都是通过其他的人、物以及事将感情表达出来,而这次应用了对语方式将作品的感情更为强烈的表达出来[2]。在该种对语模式当中,莎士比亚在表达爱与恨的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不同点,在爱意表达的过程中,以甜言蜜语的方式进行表达,如“你是我的女神、是我这辈子渴望得到的人”等等类似的语言。而在恨意表达中则选择了一些较为犀利的语言直接表达,如:“你去死吧、你不配做人”等等。正是由于这种爱恨分明的语言使得读者更加对主人公的感情变化感兴趣,读者也更加容易理解剧情,并且对剧情难以自拔。

其次,在独白与对唱运用方面也有充分的体现:在剧中歌唱很多都是仙子的歌唱。对于那些美丽的事物用美丽的意境与歌声进行表达,并且营造出一种梦幻氛围,使得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便能够拉紧读者和剧情之间的距离,该种表达方式能够将作者内心索要表达的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同时仙子的纯净欢快的内心也能够被表达出来[3]。在《仲夏夜之梦》这部作品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即海丽娜追狄米特律斯到深林的深处,仙王偷听到了海丽娜内心深处的独白。海丽娜利用独白的形式将自己对狄米特律斯的爱充分的表达出来,使得读者深深的感受自己爱的人给自己带来的喜悦,但是自己爱的人不爱自己的那种痛苦的感受也极为强烈。该部作品的语言充满着热情,并没有做作的成分,这也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对作品中的爱恨深深吸引。

最后,浪漫主义色彩充分的体现。实际上,每种艺术都有不同的派别存在,如音乐有摇滚与爵士等之分、绘画分为野兽派与抽象派;文学也如此,依据不同人的喜好会有不同的派别[4]。莎士比亚的喜剧中运用的最多的便是浪漫主义手法,他如实的记录了显示的生活,但是浪漫手法的运用很多时候使得读者对未来生活产生了向往与美好的幻想,使人的心灵随之放松,精神上也较为愉悦。但是在浪漫主义表达期间,最为直接的方式便是通过语言进行表达,其原因在于只有语言的存在,才能够将感情更加深刻的表达出来。莎士比亚在这部作品种将人物的对话进行反复的推敲,并且对四个年轻人之间的复杂爱情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得整部作品的人性化存在感更加的强烈,同时与现实的生活相连接。

总结:

本文主要着手于两个重要方面,第一方面分析了莎士比亚和《仲夏夜之梦》这部作品,第二方面分析了《仲夏夜之梦》的喜剧语言特色。通过分析明确,莎士比亚在文艺复兴中倡导人性的宣扬,股利人们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为了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他通过喜剧的形式进行表达,这得到了很多读者与欣赏者的支持,因此,它的很多作品被后人改编成了电影与戏剧,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

参考文献:

[1]覃春华.莎士比亚喜剧的语言特色解读--以《仲夏夜之梦》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48-50.

[2]王娜.从《仲夏夜之梦》分析莎士比亚喜剧的语言特色[J].企业导报,2014,(10):184-185.

第3篇

关键词:《仲夏夜之梦》;喜剧;语言特色

一、《仲夏夜之梦》简介

莎士比亚的喜剧大多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仲夏夜之梦》也不例外,其中有美丽的森林,有古灵精怪的仙子,有善良敦厚的仙王、端庄美丽的仙后,有英国民间传说里极富传奇色彩的精灵好人儿罗宾,有香气馥郁的豆花,还有美妙动听的音乐等。通过这些描述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也表达了作者的奇思妙想。

本部作品中赫米拉因为爱着拉山德拒绝听从父亲的安排嫁给狄米特律斯而同父亲一同来到雅典公爵忒修斯面前请求决断。忒修斯给了赫米拉两个选择,一个是处死,一个是嫁给狄米特律斯。赫米拉宁愿死都要和拉山德在一起。狄米特律斯很痛苦,他很爱赫米拉,海丽娜更可怜,他深爱狄米特律斯,他却不看她一眼。然而因为仙王的小失误赫米拉突然落了单,而海丽娜遭到了两个英俊男子的猛烈追求。海丽娜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爱情变得惶恐,她认为是三个人合起伙骗她。但是结局是皆大欢喜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其中的过程虽然曲折揪心,但是莎士比亚运用诙谐幽默的手法去描述整个过程,使读者轻松愉快,使该剧表达的喜剧色彩较多,最后以美好的结局收尾,使喜剧效果更加明显。这大大增加了观赏性和趣味。这也是为什么经久不衰的原因。说到话剧,提到河马、贝克特这些戏剧家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是说看他们的舞台剧可能就没有这么大兴趣,只有莎士比亚的喜剧,无论什么时间,场场都是爆满。这得益于他独特的写作手法,没有一个戏剧家能比他用的语言还优美。

《仲夏夜之梦》自1959年出版之后,开始以各种形式如舞台剧、小说发行,并且一直影响到现在。莎士比亚的名气不是昙花一现,他的语言无与伦比,经典台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说“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还有“一瓶不满,半瓶晃荡”这都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台词。

二、从《仲夏夜之梦》分析莎士比亚喜剧的语言特色

乐观主义是莎士比亚喜剧的基调,他通过喜剧表达的是宣扬人文主义、倡导人们追求自由幸福,这一思想是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主流思想的。

(一)对语中的特色

对语模式的定义是在作品中,人物之间进行对话的时候形成的特色。这种方式对于感情的表达更为直接,不同于其其他作品,以前通常是通过其他的人、物或者事将感情表达出来,这一次采用对语方式使感情表达更为强烈,更能引起读者共鸣,也使作者自己能够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情感变化及表达。在这种对语模式中,莎士比亚对于爱和恨的表达也是不同的,对于爱意通过一些甜言蜜语,比如拉山德涂上花汁之后第一眼醒来见到的是海丽娜,所以他毫不掩饰的表达了自己对海丽娜的爱意,你是我的女神,你是我这辈子都渴望得到的人。而对于恨意,赫米拉以为狄米特律斯杀死了拉山德,所以对他说你去死吧,你不配做人。这种爱恨分明的语言使读者对主人公感情变化感知更强烈,更能够了解剧情,融入剧情。

(二)独白、对唱的运用

剧中歌唱大多是仙子的歌唱。美丽的意境用歌声和诗词表现出来,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读者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拉近读者与剧情的距离,这种表达方式能够更好地抒发内心的情感,也表达了仙子纯净欢快的内心。《仲夏夜之梦》中有一段海丽娜追狄米特律斯至森林深处,仙王偷听到了海丽娜的内心独白。海丽娜通过独白将自己对狄米特律斯的爱毫不掩饰的表达了出来,也让读者对那种自己爱的人不爱自己的那种痛苦感受的更强烈。语言热情直白,毫不做作,这让我们产生强烈共鸣,不禁对海丽娜产生同情也对狄米特律斯的冷酷无情感受的更强烈。

还有迫克去寻找狄米特律斯却错把拉山德当成他把花汁涂在拉山德眼睛上的时候那一段诗歌,表现了迫克内心做这件事的愉悦心理以及迫不及待想要找到那个负心汉的着急。等他看到拉山德时,表情变得欣喜,他特别想看到这个花的神奇作用,也期待等到狄米特律斯爱上海丽娜时候那种成就感。这些手法都将主人公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三)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每一种艺术都分成不同的派别,音乐分为摇滚、爵士、流行等,绘画有野兽派,抽象派;文学也一样,同样根据不同人的风格喜好分为不同的派别。莎士比亚的喜剧多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这种与现实主义相反,比如《战争与和平》,采用的就是现实主义,他将现实毫不留情的如实记录下来,而浪漫手法给人更多的是对未来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使人心灵放松带来精神愉悦。而表达浪漫主义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语言,语言是感情最好的表达,莎士比亚把人物的对话通过反复推敲精心设计将四个年轻人之间复杂的爱情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比如当拉山德醒来的时候他认为海丽娜就是自己最心爱的人,所以用了最美的情话来赞美她,我们的心在一起,你永远是我的至爱。其中情意绵绵,增加了故事的浪漫主义色彩,加深了读者印象,能够使读者更快的融入到剧情当中。

(四)奇特的表现手法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思想得到解放,这一时期涌现除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涉及到文学、绘画、音乐各种领域。在《仲夏夜之梦》中莎士比亚采用了穿越时空的手法,并且融入神话传说爱神丘比特,人和精灵实现对话,体现了野性的生命力,这种表达方式既不会挑战封建统治者的权利,又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与文艺复兴主题呼应。《仲夏夜之梦》发生的地点主要在森林里,自古以来文学作品中不乏从森林里跑出来的精灵,本文所描述的地点、人物、故事都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给读者和观众新的体验。

结论:《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流传较广的一部歌剧,影响力深远,其中所运用的语言、手法都给读者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及强烈的震撼。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浓厚的艺术氛围,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思想开始解放,文化氛围浓郁,也感受到了欧洲人们的感性与浪漫。这部作品表达了年轻人为追求爱情锲而不舍的精神,据考究莎士比亚是一位同性恋,或许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的不仅是剧中人对爱情的追求,也表达了作者本身对爱情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陈颖群.论《仲夏夜之梦》的语言特征[J].考试周刊,2008( 34).

[2] 莎士比亚. 仲夏夜之梦.人们文学出版社,1978

第4篇

一、流畅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讲授,是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主要成分。学生从政治教师的讲授中,能获得比较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教师授课的语言流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语言流畅是政治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与流畅相背离的是习惯性的废话、重复、停顿。这是政治教师的大忌。这些习惯是有些教师长期以来不注重语言修养而留下的痼疾,一定要下大力气改掉。多听相声、评书,学习相声、评书演员驾驭语言的技巧;进行朗读练习和与周围的人多进行语言交流。有心,有恒,就必有所获。精心备课,也是使授课语言流畅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将教材烂熟于胸,授课时才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教师流畅语言的视听对象是学生,这种流畅必须为学生所体验,即语言传达的信息必须是学生需要和能够接受的。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那将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以致达不到教学目的。

二、生动

高中生具有较强的接受口语的能力,这就为教师施展语言技巧提供了可能。生动的授课语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辨别力,往往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使语言生动,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语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听觉效果。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强调重点内容时,采用低声音、慢节奏,以便使学生有一个思考、回味的余地;在讲述一般性内容时,采用高声音、快节奏,以达到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形成印象的目的;在论证某一结论而引用材料数据时,采用高低、快慢交错进行或连珠炮似的语言,以加强结论的可信度。这样,教师通过语言的感染力,在向学生传授教材内容的同时,也传达出另一种信息,即这些内容是可识、可记、可信的。教师不但要在治学和做人方面为人师表,在仪表和举止方面也应当做出表率。在仪表方面首先是要整洁。教师的仪表应整洁大方,讲究场合,上班时不穿金戴银,不浓妆艳抹。男教师应注意修整边幅,发型宜自然大方,头发清洁,没有污垢、头屑;衣着要庄重、整洁,穿中山装、西装、猎装、夹克衫均可,夏天切忌穿背心、拖鞋上讲台。女教师可以化淡妆,不要浓妆艳抹。女教师着装宜。高雅、自然,衣着色彩以素雅为佳。平时不要打扮得花枝招展,夏天不宜穿着超短裙进教室。教师仪表的优劣,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从而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为此,教师的仪表就要符合两个要求;具有职业美,即衣着、发式要整洁大方,符合教师形象:还要有风度,举止稳重端庄,姿态动作落落大方,有着教师的内在修养

二、在行为举止方面

在行为举止方面要稳重端庄。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必定要在举止、姿态方面反映出来,作为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在授课的时候要文明。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师要立足本职,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课前要仔细备课,上课时不能迟到,上课预备铃一响,就应走进教室,准备讲课。学生迟到,不要大声训斥,应让学生进教室听课。下课再酌情处理。教师讲课要站着讲,不要坐着讲:态度要和蔼;应使用普通话,而不要用土语方言讲课。讲课不要照本宣科、“满堂灌”,应由单向灌输式教学变为双向交流式教学,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循循善诱,活跃课堂气氛。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用鼓励的目光注视学生,倾听学生的发言。当学生答不上来时,教师应让其坐下进一步思考,切忌对学生冷嘲热讽。

三、在师生关系方面

教师见多识广,阅历比学生丰富,但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更要爱护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向老师问时,老师相应作答或点头微笑。学生给老师让路或让座时,老师应道谢。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老师应热情解答,诲人不倦。教师应平易近人,以身作则,而不要对学生摆架子让学生“敬而远之”。为次,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平等民主,对学生不大声训斥,不讽刺挖苦,不使用伤害性语言,不使用威胁性语言。

四、在职业素养和道德方面

第5篇

关键词:地方特色;气信息类;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81-02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具有地方特色的电气信息类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是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1-3]。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背景

惠州学院电子系根据广东省人才培养战略需求和自身的发展战略特点,2010年起系统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电气信息类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以点带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电气信息类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思路与目标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思路。惠州是全国著名的电子工业城,为电气信息类毕业生提供了巨大的就业市场,也为产学研结合提供了大量契机。根据惠州地方经济发展和电子信息行业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组建由6位教授8位博士组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团队,有8位教师被聘为广东省部企业的科技特派员,他们从事大量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产学研相结合的地方特色,同时又将教研、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目标。基于“教学培养人才,科研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人才市场调查为依据,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电气信息类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新路子。服务惠州,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致力于培养具有产学研相结合地方特色的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三、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内容与成果

2011年,“具有产学研结合地方特色的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成为惠州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2012年,“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研究”成为惠州学院教研教改项目,2012年,“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研究”成为广东省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

1.2012年,“天宝集团、惠州学院电子系科技创新合作双平台”签约。天宝电子(惠州)有限公司属于天宝国际兴业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惠州市东江工业园区,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生产厂家,总部在香港。“天宝集团、惠州学院电子系科技创新合作双平台”签约,依托2012年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平台和2011惠州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项目经验,双方共同建设产学研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2.制定天宝电子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搭建天宝电子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平台。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和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组建校企双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授课技巧的范基地教师队伍,形成“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双方达成的合作意向包括:①根据企业的研究课题、产品研发方向确定“天宝杯”LED电源电子设计竞赛题目和毕业论文题目;②安排企业技术骨干对我院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专业指导;③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同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④企业在学校设立研发平台,将企业的部分研发课题放在学校,由我院师生共同参与研究。

3.大力推动产学合作,启动“天宝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2012年12月21日,惠州学院电子科学系与天宝电子(惠州)有限公司开展“天宝杯”大学生LED驱动电源设计与节能减排科技竞赛正式启动。

4.2013年,成功举办第一届“天宝杯”大学生LED驱动电源设计及节能减排科技大赛成果展示和颁奖仪式。2013年6月14日,天宝电子(惠州)有限公司冠名赞助的首届“天宝杯”大学生LED驱动电源设计及节能减排科技竞赛总决赛在旭日大楼学术报告厅圆满落下帷幕。成功举办第一届“天宝杯”大学生LED驱动电源设计及节能减排科技大赛颁奖仪式和成果展示。

此次大赛作为电子科学系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双平台”工程项目的一部分,也是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成果之一,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作品主要围绕智能小汽车制作、节能LED产品设计开发等展开。建设“天宝集团、惠州学院电子系科技创新合作双平台”产学研合作基地,为推进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提出“教学培养人才,科研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电气信息类产学研结合人才,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惠州学院具有地方特色的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质量。

四、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设特色

1.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创新。创新实验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了“教学培养人才,科研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了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主线,注重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革效果与研究水平并重,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创新。基于“教学培养人才,科研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理念,具有产学研相结合地方特色的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服务惠州,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致力于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电气信息类产学研相结合创新人才,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3.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创新。依托广东省信息科学与技术重点教学实验室和广东省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搭建“天宝集团、惠州学院电子系科技创新合作双平台”,构建具有产学研地方特色的校内外研究基地,将产学研等科研平台有效融入实验教学体系,实现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满足学生分流培养需要。

4.产学研相结合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有6位教授8位博士,有8位教师被聘为广东省部企业的科技特派员,他们从事大量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产学研相结合的地方特色,同时又将教研、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一方面,高水平的教研、科研教师给学生讲授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并将最新教研、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又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教学装置,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特色创新[4]。

参考文献:

[1]陈贞丰.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37):253-254.

[2]王平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01):34-37.

第6篇

[关键词]:项目训练 从教能力 零距离就业 特色策略

《幼儿戏剧表演与指导》是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学校为本专业特设的特色专业课程。它融合了语言、歌舞、美术、编导等多项技能培养,通过团结协作分剧组排演的训练手段,在学习表演基础、练习表演技巧、指导幼儿表演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和巩固学前教育专业的多项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对于培养高专学前专业学生的从教综合能力意义非凡。

一、“项目驱动”与幼儿戏剧表演与指导教学的必然联系

所谓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通过真实的或假设的情境,根据项目需求来拟定教学任务,并相应安排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和指导的作用,利用情境、合作、交流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幼儿戏剧表演与指导作为我校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课程,它和其他的专业学科相比,实践性更强。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专业技能整合训练,而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对于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有着明显优势。

第一,幼儿戏剧表演与指导课程的内容特殊性,决定了这门学科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以及实践方式的灵活性。

第二,它突破了将表演知识分解的方式,通过一个个有主题、有内容的项目以完整的专题项目为统筹,更能令学生体会幼儿戏剧表演技能的完整性。

第三,虚拟的或真实的项目情境训练,更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要点,强化研究的问题意识。

第四,在项目任务驱动之下,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改为主动学习方法,教师由单方的知识传授改为与学生一起关注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能更好地形成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台上与台下的亲切互动,改善教学效果。

二、“项目驱动”贯穿始终的特色教学策略

1.建构问题,授之以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共同提出可研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项目训练,能力开发。这是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根本,由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相应的项目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的活动,研究,得出结论。

3.设置坡度,拾级而上。是完成项目任务后,由教师提供的技能巩固与延伸的扩展项目训练。

4.岗前播种,岗后开花。是项目任务中所获得技能的模拟运用,旨在考验学生能否独立应用所掌握技能于学前儿童教育教学中。是对学生从教技能的最终验证和提升。

三、“项目驱动”贯穿始终的特色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贯穿始终

教学中每个单元都有项目任务的提出,研究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用在哪的问题,具体说项目教学有两大特点:(1)横看。项目任务先导,扩展训练拔高,先易后难,先点后面,二者的递进关系,体现了知识掌握,能力提升的循序渐进性。(2)纵观。项目首尾呼应,层层深入,每项任务都并非孤立存在,他们是互为基础,彼此控制。从幼儿戏剧理论的研究训练到幼儿戏剧鉴赏的评分标准,最后到自评表演剧目,均以幼儿戏剧的特点为表现依据。

2.情境引入设置悬念

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多种有趣的情境,挑战主持人、超级模仿秀、师生大擂台、单打独斗等,在教师假设的情境中,学生大胆的尝试,亲自参与体会表演的性质、技巧,让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在彼此地配合竞争中学习本领。

3.案例分析对比研究

有优秀剧目的赏析、表演片段的分析、成人戏剧与幼儿戏剧的对比分析,独幕剧与多幕剧的对比分析,正反案例对比分析,使学生的幼儿戏剧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大大增强,主动成为一名教学和研究双赢人才。

4.示范模拟直观体验

这是最有效的最有说服力的方法。通过教师的表演示范,让学生亲眼目睹什么是表演,看教师指导,自己总结怎样指导,师生互动,互为观众,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四、“项目驱动”贯穿始终的特色学习方法

教法重要,学法也同样重要,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高专学前专业的学生接受幼儿戏剧这种文体应该是非常轻松的,但在创造幼儿戏剧表演和指导幼儿表演上会有一定的难度,这与其学习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笔者在教学别注重把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加强有效地师生互动、群组协作,一对一指导,单独展示力度,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中自由分小组研究学习,分剧组表演实践,单独展示。

五、“项目驱动”贯穿始终的特色评价考核

本课程的作业以延伸巩固本节课内容和调动下一课学习兴趣为主,所以考核形式多样,评价有理有据。有理论研究、有片段表演、有表演需要的道具制作等。考核具体项目有:出勤情况――课堂参与――特色基本功训练――主持人训练――项目表演――作业检查――汇报表演。其中汇报表演是本课程要完成的最后一个项目,占总成绩的50%,而其余内容共占50%,作为阶段性评价考核内容。要说明的是,最后的汇报表演并非简单的找个角色扮演,而是要求同学分组表演戏剧,每个人在剧中至少承担两项以上的任务,如编剧和道具制作,导演和群众演员等,这样创新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展示,体现学科的专业特点;二是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促进其团结合作,同心同德的集体主义思想;三是因材施教,全体发展。这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的原则。

六、“项目驱动”贯穿始终的特色实践方式

实践证明,在幼儿戏剧表演与指导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并配合多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本课程的特色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示,使本课程的教学成果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目标明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了教学质量,而且锻炼学生处理解决实际问题、快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献文,陈承欢.“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的探索与应用.2007.

[2]周丽玲.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广告调查与分析课程中的应用.2008.

第7篇

关键词:基尼系数;倒U型假说;局部多项式估计

中图分类号:F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072-01

一、 引言

ノ鞣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Kuznets)于1995年发表的《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中提出了著名的倒U 假说,他认为:在一国经济发展的初期,收入分配差距可能会恶化;但随着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收入分配差距状况会得到改善。因此库兹涅茨的倒U 假说可以说是经济增长型倒U 假说。

タ庾饶茨倒U 假说推动了我国很多经济学者对“倒U”型曲线进行统计检验,本文则利用非参数方法证明“倒U”型曲线并不能完全解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

二、建模方法和数据来源

シ遣问回归模型并不事先假定经济活动中变量之间特定的结构关系,而是通过估计获得这种结构关系。迄今为止可使用的方法有多种,本文将分别使用局部多项式估计。

ィㄒ唬椒介绍

ゼ偕韬数的具体形式未知,其一般表达式可以写为:y=m(x)。m是未知的光滑函数。局部多项式估计(Local Polynomial Estimation)通过寻找连续可导的函数来表示这条平滑曲线。根据泰勒定理,局部多项式回归模型可以写成:

И

И

此式可用加权最小二乘方法进行局部拟合,即最小化:

其中,Kh(•)=Kh(•/h)/h,K为核函数;h为窗宽。在点内,使得MSE和MISE达最小的最优核函数为K(z)=0.75(1-z2)+。

Yn,β^=β^う螵う^p,W=diag{Kh(Xi-x0)},W为n×n阶加权对称矩阵。所以加权最小二乘估计用矩阵表示为:

И

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方法解得局部多项式非参数回归估计量:

И

И

其中,窗框h的选择利用CV(Cross Validation)方法得到。

オ曲线的凹凸性是通过二阶导数m″(x)来表现的,即若m″(x)>0时,曲线m在x0点附近是凹弧;若m″<0,曲线在x0点附近是凸弧;若m″(x)在x0点左右的符号相反,则m″(x)=0,表示x0点是拐点。因此在局部多项式估计中采用局部二项式方法(p=2)。

ィǘ)数据来源

セ尼系数可以较客观地反映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贫富两极分化,因此本文用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GINI);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表示经济增长指标,作为解释变量(LGDP)来估计方程。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基尼系数来源:1978-2004年基尼系数来源于尹成远(2008);2005-2007年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人类发展报告》,2008年的基尼系数来源于张焕波、王铮的预测数据。

三、实证研究

ゲ捎没尼系数代表收入分配不平等指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经济增长指标。图1给出的是我国1978―2009年人均GDP(rjGDP)与基尼系数(GINI)的关系图。本文选用基尼系数(Gini)作为被解释变量;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LGDP)作为解释变量。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ね1 局部多项式估计结果

四、结论

ゾ济增长倒U假说能否解释中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趋势呢?实证结果表明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改革开放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曲线至今存在多个拐点,因此从局部来看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并不能解释局部变动趋势,这或许是因为中国现在正处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并同时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知识经济的经济结构大转变的特殊国情过程中,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趋势上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特征。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经济体制的变迁、所有制结构变迁、分配制度的变迁等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许 冰,章上峰.《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倒U型多拐点测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

[2]李绍东.《中国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何时出现_基于基尼系数的预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3]程永宏.《改革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第8篇

一、思想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内容的概括

例:阅读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其思想内容。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答案示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自伤怀才不遇,希望得到张九龄的推荐及做官从政的心情(作者的思想感情)。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洞庭湖气势雄伟、波澜壮阔的景象,同时也象征了兴旺发达的开元盛世;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入仕无门,不甘隐居的心情和希望张丞相引荐的期望(具体内容的概括)。

二、形象=形象+形象特点(概括词语+具体诗句分析例证)+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阅读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赏析其艺术形象。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答案示例: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梅花的形象(形象)。“寂寞”“愁”“争”将“梅”人格化(形象特点),“无意苦争春”写梅的不流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梅花至死不变的本色,全诗看似写梅,实则写人(具体诗句分析例证)。这正是诗人不随波逐流,至死不改其志的具体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意境=客观景物营造的氛围+具体景物的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赏析柳宗元的《江雪》的意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答案示例:这首诗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远离世俗、超然物外的艺术境界(氛围)。前两句中,“千山”“万径”给人们展示了一个广阔无边的背景,“绝”“灭”又营造了一个异常静谧的气氛。下着大雪的江面上有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天地间是如此的纯洁寂静,一尘不染;渔翁的生活是如此的清苦,渔翁的性格是如此的孤傲(具体诗句的分析)。这也是作者自己孤高自傲感情的真实写照(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艺术特色=主要表达技巧+具体诗句分析例证+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阅读杜甫的《绝句》(其二),赏析其艺术特色。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答案示例:这首诗采用了衬托的手法(主要表达技巧)。前两句描写春光的美好,以江碧衬鸟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红,青红互为衬托。清新的景色令人赏心悦目,但这美好的景色不但不能引起诗人的游玩兴致,反而勾起诗人对漂泊的伤感:岁月荏苒,归期遥遥(具体诗句分析)。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用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思乡之情的深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语言=主要语言特点+具体诗句例证+效果

例:赏析杜甫《登高》的语言特色。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第9篇

首先,要想语文拿高分,我们先得知道高考语文怎么考。诗歌鉴赏就是一小题,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

鉴赏诗歌的形象(一)

人物形象

设问方式:

1、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2、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方法点拨: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信息;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拨高。

在此基础上明确出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应答步骤:

1、性格+身份

2、分条列举出性格而后点明身份。

鉴赏诗歌的形象(二)

景物形象(一)

设问方式:

1、 这首诗描写的景物特点是什么?

2、 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3、 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物象?作者借它表现什么?

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先准确把握诗歌所写的物象,再进一步体味这些物象给人的主观感受,还要弄清物象所体现的时令、方位特征。至于写景的目的,则要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应答步骤:

1、 物象+感受(清新、凄冷、悲凉……)

2、 时令+物象+感受+什么地方的画面(图景)+抒发感情。

3、 感受+物象+表现感情。

鉴赏诗歌的形象(三)

景物形象(二)

设问方式:

1、 试分析所写景物中蕴含的感情.

2、 简要分析诗歌的意境.

3、 试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诗歌作简要分析.

方法点拨:答这类题要把握以下三个要领:

第一, 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点有二: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 概括形象意境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或高阔辽远,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第三, 讲清景情关系。景情关系在诗歌表达中,无外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以景衬情等。作答时应注意区别,一般讲,借景抒情,是诗句中有直接表现感情的词语句子;寓

第四, 情于景,情景交融,则为诗句中只有景物描述而没有直接表现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只是在物象中寄寓了某种感情,至于以景衬情,则主要体现在乐景哀情的反衬上。

应答步骤:

1、 通过描写XXX"氛围特点"表现XXX感情(对应设问1)

2、 描述图景"氛围特点"形成什么样的意境(对应设问2)

3、 景物"氛围特点"揭示感情"点出景情关系(对应设问3)

鉴赏诗歌的形象(四)

事物形象

设问方式:

1、 诗中所描写的意象(形象)有何特点(特征)?

2、 作者借助这个形象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方法点拨:

这类题大多涉及的是咏物诗,咏物诗的最大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此类形象,要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即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注意把握描写的类型;景物描写(事物情境、季节、时令、地域),场面描写(战争、农事、狞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应答步骤:描摹图景+概括景象特点+剖析作者感情。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

解答这类试题有以下三个步骤:

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2、 结合诗句阐释怎样使用这种表达技巧;

3、 指出此种表达技巧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注:对于已经指明表达技巧的题目可直接进入第二步作答)

篇章结构

设问方式:

1、 XX句在全诗有何作用?

2、 XX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3、 X诗在结构上有几个层次?

方法点拨:对行文结构的考查,是近年关注的一个问题,对于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命题者的命题切入点,一是开头,二是过渡,三是结尾。答题时要看清是在全诗中的作用,还是在上下文的作用。另外,注意诗歌篇章结构的有关知识:

1、 属于开头部分的作用:①开宗明义直接点题,统领全诗;②渲染描写奠定基调;③作铺垫或伏笔。

2、 属于中间部分的作用:①承上启下,作过渡;②照应上文,铺垫下文。

3、 属于结尾部分的作用:①卒章显志;②以景结情;③总结全诗,照应题目或开头。

应答步骤:先指出作用,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分条应答为适宜。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二)

表达方式:含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与之相关的有:倒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工笔、渲染,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设问方式:

1、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

2、 诗人怎样来抒发感情的?

3、 这首诗用了哪些描法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

4、 如何从动静关系的角度欣赏本诗?

5、 本诗从哪些角度来写X景的?

方法点拨: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和描写,而诗中最重要的是描写与抒情。描写的技巧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白描等。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交融相生等。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判断其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对于描写,先确定运用了何种描法;对于抒情,先确定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加以具体分析,最后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应答步骤:

1、 怎样描写(描写技巧)+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

2、 抒情方式+用什么景抒(含)什么情(总分式或分总式皆可)+表达效果。

3、 先确定何种手法或方式,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三)

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广而言之,与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是同一概念,包含表情达意手段手段的方方面面,诸如:描写方法、抒情方式、写景角度及景情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托物言志;动静关系(以动定静、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等。这里我们所说的表现手法是狭义的(我们答题时应理解为广义的,即所有的艺术手法),包括正衬与反衬,联想和想象,虚与实,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扬与抑,明褒实贬,以小见大及对比、用典、铺垫、悬念等。

设问方式:

1、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2、 这首诗怎样抒发XX感情的?(是怎样来表现XX的)

3、 这首诗在手法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方法点拨:解答此类题,我们应特别注意对题干的审视,要分清是对整体发问还是对局部发问,而后结合对诗歌的整体理解来判定所用的表现手法,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手法的形成,然后指出其对表现思想内容,强化思想感情,突出作品主旨的作用。

应答步骤:手法+手法的形成+表达作用(句意+主旨或情感)。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四)

设问方式:

1、 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些)修辞手法?

2、 这首诗的XX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艺术)手法?

3、 这首诗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的?

方法点拨:在诗歌的表达技巧中,修辞手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修辞及其表达效果,如此喻(效果:生动形象)、拟人(效果:语言整齐)、排比(效果:有气势)、夸张(效果:给人以强烈冲击的感觉)、借代(效果:简练、含蓄),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双关、互文等。其次,要掌握修辞手法答题的规范:先明确何种修辞,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如何运用的,最后阐释其表达效果(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或表达了何种情感)。

应答步骤:修辞手法+手法形成+表达效果(刻画了什么形象,表现了什么主旨,抒发了什么感情)。

鉴赏诗歌的语言(一)

主要考查方向:

(一)品评诗句中某个字眼的艺术效果即赏析诗眼(炼字);

(二)对寻常词语的口味(含义及表达效果)与理解(含义、色彩、情味等);

(三)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

鉴赏古典诗歌语言的考查主要从语法角度、修辞角度和语言风格方面设题。具体有四种题型及其变格。

炼字(词)型

设问方式:这一联中最主动传神的是什么字(词)?为什么?你认为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词)是哪个?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诗词中的甲字能换作乙字吗?为什么?

方法点拨: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分析炼字,就是口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口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应答步骤:该字句中含义+放入句中描述景象+该字形成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鉴赏诗歌的语言(二)

设问方式:

1、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有人认为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2、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说说诗中某一诗句的妙处)(前人认为某一句在诗中最有表现力请谈谈你的看法)(某诗句有什么意味?)

3、 分析前人的评价(和前两点有交叉),提问方式一般为:某人对此诗作过某种评价,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某人认为此诗有某种特点,谈谈你的理解)

方法点拨:这类试题在题干中有两种问法:一是先要求找出诗句中用得生动传神的字或词,然后要求结合全诗阐发理由;二是预设一种前人评点(“诗眼”已指明),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观点,再阐发理由。解答“诗眼”类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读诗句,定“诗眼”。若问字词则抓句中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若问句子则抓诗歌情感句、议论句、警策句。

(2) 阐发理由,注意层次。先解释字词的字面意义(概念意义),再回归原诗分析所用修辞及其效果(语法意义),最后联系上下文整体感知炼字效果(语境意义)。分析要既联系整体又着眼于细节,点面结合。

应答步骤:

1、 判定词句+解释描述(句意)+分析(手法及效果)+作用(内容或感情)。

2、 分析前人评价:表明态度+分析证据(意象、手法、主旨、情感)。

鉴赏诗歌的语言(三)

语言风格特色及叠音词: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

设问方式:

1、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 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为XX,请简要分析。

3、 这首诗中,“XX”叠音词的作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方法点拨:诗歌的语言风格。多了解、多记忆常见的语言风格,然后注意答题步骤。其具体步骤为:第一步,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准确概括语言特色;第二步,用诗词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描写的意境或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叠音词的应答步骤为:先结合诗句指出它描写了什么景,再说这景传达了什么情,最后说叠音词的表达作用(音乐性、节奏感)。

附录: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xx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