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医基础与养生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3 09:17:2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医基础与养生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医基础与养生

第1篇

【摘 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素养的要求,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树立“大语文”的思想观,突出多元化发展,即熏陶语感、培养习惯、整合学科、亲近自然、组织活动,从而真正让学生自主、生动、全面的学好语文、享受语文。

【关键词】:多元、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段话明确了语文素养的内涵,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那么“语文素养”到底如何培养呢?

一、感知汉字,培养学生热爱语文良好习惯

语文学科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承载着宏扬中华文明的重担,当今的语文教学中,重复、机械的应试教学现象依然存在。重成绩、轻素养的现象屡见不鲜,学语文最直接的表象是学生不屑于读书,写字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升学,而这些恰恰是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基础。从教多年以来,每届新生入校的第一节课前都有一堂准备课、我称之为心理准备、行动准备,通常告诉学生学语文的常规,送给学生学语文的真谛: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特别强调养成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每天都得读文章,练汉字。为了学生认识汉字的价值,产生认识上的飞跃。

我们又开展了调查“社区中用字的混乱现象”这一研讨活动,让他们考辨大街小巷的用字,区分正误,编了《勘误表》并汇总分类,提供给相关部门,弘扬中华汉字,在这种情景下,学生内心平静下来,意识到自己责任重大,从此以后他们每天认真工整的书写着汉字,用实际行动证明着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我想,能写一手漂亮的中国汉字的学生就犹如站在坚硬的石头上看世界,本身就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随着多方面的学习,他们必将能综合性、多元化的发展。

二、体验生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亲近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严厉的指出:“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开始,我们就在他们面前关闭了通向大自然迷人世界的大门,他们不能倾听小溪的棕棕声,不能倾听白日里融雪的水滴声和云雀歌唱。学生仅仅在背诵描述这些神奇事物的枯燥无味的干瘪句子。”这位大教育家是怎样使学生迷恋大自然这所学校的呢?他这样描述到:“我们坐在山冈上,感受到晚霞、夏天的黄昏、星星的闪光、蝈蝈儿的齐鸣声——空气中弥漫着草原野草的芬芳——” 语文即生活,要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从课堂走向生活,开放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放归自然,让学生感悟丰富多采的大千世界,感悟大自然的雷鸣闪电,山川河流、花鸟虫鱼,通过他们亲身的体验,会把真善美的感悟提升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例如在学习多彩四季这一单元时,编排的课文丰富多彩,有《春》、《三峡》、《夏》、《济南的冬天》。学生从课文中感知到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魅力之美,我们又组织秋游,来到城市山林——南郊,让学生在落叶飘飘,满地金黄中享受秋天带来的这份诗意,去细细品位“天人合一”的思想,去领略大自然博大的胸襟和独特造化,感悟人生的秋季,体悟付出的艰辛,收获的甘甜,从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去体会人的心灵广阔,从而构筑起饱满的生态伦理情怀,这些的素养形成是封闭的课堂永远无法给予的。 三、组织活动,培养学生实实在在的语文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要在语文实践中让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有创新的表达。通过感悟、体验、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从而将学语文与用语文结合起来,真真切切的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着重尝试以下几种语文实践活动。

1、自我演讲。自我演讲的内容不限,可以介绍自己的简介,兴趣,爱好、特长、家庭、理想追求、人生态度,也可以就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物发表看法——但无论讲什么内容,都必须遵循整体规律,坚持“有理、有据、有节”的原则。每天课前三分钟演讲,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增强了个体学语文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2、利用辩论训练口才。通过辩论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自信的表达。

3、让学生做一回主持人。学生在充当主持人过程中,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联想想像能力,创新概括能力都会得到集中的训练,这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内容就是《当一回主持人》,教师充分创设情景,让学生说出他们最喜欢的主持人,归纳起来有:李咏、杨澜、孟非、毕福剑,李佳明、王小丫等,他们兴趣盎然的说出理由,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创作《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的开场白和结束语,展示开场白时,有的小组以排比句:十四岁是一首歌,一幅画,一杯清茶出现,有的小组以《大长今》主题曲《希望》引出,有的小组则从几句诗文、典故出发,一开始就把大家带入一种欢乐的气氛中去了。

第2篇

记忆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手段,也是智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记忆能力是表现在数学方面的一种特殊的记忆能力.数学记忆对数学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学能力绝不可能离开数学记忆而单独存在,它是形成数学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学生有了良好的记忆力,不仅能帮助记住所学知识,而且有利于智能的发展.当然,记忆因人而异,记忆方法的不同,对所记忆的内容、观点、兴趣不同,会带来不同的记忆效果.

在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巩固掌握已学的知识,以期获得理想的成绩,我觉得必须在教学中有目的的进行培养,因为良好的记忆品质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下面就个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发掘兴趣源头促进快乐记忆

人都有感兴趣的事,只要感兴趣,就能表现出非凡的记忆能力.现在不少学生(好多甚至差生)能对自己感兴趣的流行歌曲,当红的影星,网络上的游戏等说的头头是道,手舞足蹈,就说明了这一点.夸美纽斯说过:“假如学生不愿意学习,在学习上缺乏兴趣,那只是老师的错误.”可见兴趣是记忆的先决条件.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来促进记忆呢?

首先,应从学生的心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由于数学逻辑强,难度和灵活性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会出现应付心理、自卑心理、逆反心理等心理障碍.针对这些障碍在教学中应该不断变换教学形式,诱发学生兴趣.学生对成功总感到有一种莫大的满足,从而产生动力.在平时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成功或微不足道的进步,在适当的场合都要加以肯定,适时鼓励,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读有乐趣,思有方向,听有收益,学有提高,以促进记忆.

其次,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兴趣,主要抓住兴奋点,而在讲课中则关键要改变教法,做到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手段多样,方法灵活,使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融为一体.第一,课堂气氛要严肃和活泼相结合,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和蔼的态度和乐观的情绪,都能使学生倍感亲切,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授法、谈话法、讲练法、电化教学等交替灵活运用.教学形式的多姿多彩使学生趣味盎然,领会加深.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数学充满激情,就有可能在数学学习中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甚至为它而废寝忘食.这时候学生已经是为了“享受”而学习了,也就达到了“掘兴趣源头,促快乐记忆”的境界.

二、抓住概念本质深刻理解记忆

怎样使学生容易识记且记忆的效果更好?我们知道数学知识面广,一大堆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是必须记住的,但不是照课本一字不差的“背”出来,要抓住概念的本质,去深刻理解,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的牢固.

在有理数这一章的教学中,理解乘方的意义是有理数乘方一节的重点和关键.其本质是求相同因数连乘积的运算.α的n次方的意义是n个α相乘的另一种表达式,记作αn.认清这一点,还要注意知识发生的过程的教学,可由正方形面积,立方体体积进一步引出形如(—5).(—5).(—5)和xxx的式子,表示为(—5)3和()4,再抽象为αn.学生真正理解了αn的意义,抓住了乘方的本质,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稳固的、深刻的、准确的记忆,再通过巩固练习,使记忆收到满意的效果.

三、以毒攻毒——对比加深记忆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很多时候,学生容易把一些相似的问题弄混淆,偏偏这种类似的问题出错率还比较高.学生记忆的内容往往张冠李戴,出现混淆、含糊不清的现象,造成解题错误.

怎样克服和纠正这一现象呢?在三角函数教学中学生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进行计算时,往往容易出现sin(α+β)=sinα+sinβ的错误.其原因,一方面对sin(α+β)为什么等于sinαcosβ+cosαsinβ的知识发生过程没有充分理解.另一方面是受到乘法分配律的负迁移作用的干扰.讲课时,除了使学生对公式的推导过程搞清楚外,还将α,β赋予特殊值进行对比验证,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sin(α+β)的值与sinαcosβ+cosαsinβ的值在α,β代表任何值时总是相等的.当α,β分别代表不为零的值时与sinα+sinβ的值不等.另外将sinα+sinβ与sinαcosβ+cosαsinβ作结构对比,显然两个式子的结构反差很大.通过对比澄清了公式,消除了乘法分配律率的负面影响,再通过练习巩固,学生记住了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克服公式应用时的错误. 转贴于

利用对比搞清了数学定义、命题(包括公式、法则)的结构、本质关系,加深了记忆效果.

四、沟通联系唤起记忆

学生的记忆有这样的特点:对支离破碎的知识内容,不求甚解,这对形成系统思维的记忆很不利.当对这些知识“再认”,进行运用时,往往回忆不起来,或记忆不准确.沟通联系,建立知识系统,能规范记忆,对旧知识的再认和应用很有好处.

在四边形这一章,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定理很多,怎样使学生记忆得牢固、深刻、准确,在对本章进行小结时,应抓住各种特殊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定义的内涵、性质和判定,特别对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互逆关系加深理解,并结合图表使本章知识系统化.学生在理解记忆了系统化的知识后,使用定理时,根据图形特点想性质,根据判定的图形想判定定理,这样即使有的学生对定理记忆不起来,从知识系统的规范中,唤起了记忆.

五、知识再认,加强记忆

在应用所学知识时,能正确地再现有关知识,需要科学的回忆,同时也要对所学知识在理解上加深,进行再认识.为了加强记忆效果,在解题教学中,对所涉及的有关概念、方法进行再认,加深理解,有时比复习的效果还好.

在教学中,对初次应用所学概念解题时,步骤中让学生注明理由,就像数学里的几何证明注明定理那样训练,对记忆新学概念很有好处.特别对后进学生,对理解解题每步的根据,培养记忆力、是有帮助的.

例如:用乘法公式计算:(x+2)(x-2)(x2+4)(x4+16)

解:原式=( x2-4)( x2+4)( x4+16) (平方差公式、同底数幂相乘法则)

=( x4-16) ( x4+16) (平方差公式、同底数幂相乘法则)

= x8-256 (平方差公式、同底数幂相乘法则)

这里反复应用同一公式、法则,反复记忆使记忆加强.学生初次学习,这样要求学生对学生的记忆理解很有作用,使知识在应用中再认,对养成良好的记忆品质,作用不可低估.

六、不断复习巩固记忆

第3篇

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记忆英语词汇的能力呢?我就多年来的英语教学经验,浅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习惯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把所记忆的英语单词和已经掌握的汉语语音进行比较,因此教师就应有目的有策略地运用拼音、听音、模仿等手段,强调学生对词汇的第一感知,同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拼读单词时,要牢记拼读规则,字母组合的各种读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利用国际音标准确读出单词。英语是拼音文字,音形结合,记忆单词的能力与效率会大幅提高。

二、加强对学生进行瞬间记忆的训练

“痕迹理论”指出:“凡是已经识记过的事物都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痕迹。”而记忆痕迹在大脑中的储存分3种情况: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间记忆储存时间很短,但在记忆过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只要稍经启发,就能引起联想和回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因此,在教新单词时,先向学生明确记忆指标。例如,在教新单词时,要求学生在一、两分钟内记熟所学的新单词,然后听写,也可以通过抢答或个别提问的方式由老师读单词,学生口头拼写,或是老师讲出单词中文意思,学生读出生词,或老师读单词,学生讲出中文意思等形式进行训练。学生为了达到要求,快速记忆,必然高度集中注意力认真朗读记诵,强力记忆的愿望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开始只有部分学生达到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本上每位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即使成绩差的学生,瞬间记忆的效果也很好。这种训练,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接纳量,提高了记忆效果。

三、为加深感知印象,利用多种方式呈现单词

记忆是靠外界环境对大脑进行刺激并形成痕迹的,大脑神经受到的刺激越深,记忆的持久性就越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力使学生对所要记忆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为长时记忆打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用新奇、甚至反常的方式呈现新词,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强烈的再现刺激,加深感知印象,引起学生兴趣。示范朗读单词的轻重、同化、连读、尾音以及爆破音、破擦音变化用彩色粉笔在黑板写出难记的生词,使字体变得特别大,或者其他方式呈现形成明显对比。有时一个单词以其音、形对错对比形式出现。教quite时写成quiet或quilt,让学生指出其错误。有时将单词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如,他昨天洗了film,照相前摆好pose(姿势)等。新奇的方式,与社会生活相贴近的联系会起到强烈的刺激作用,激发兴奋感,加深感知印象。另外,还可以利用录音机、投影仪,甚至实物呈现等多种媒体相结合,引导学生同时使用多种感官感知,使大脑同时接受来自眼睛、耳朵、肢体等器官感受到的刺激,加强记忆力。

四、做到理解记忆。而不要机械记忆

词义理解了,就容易记住,理解得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教单词时,把音、形、义同时教给学生,让学生对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所教的词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现,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把抽象概念的词放在短语、句子或课文中教,使学生对词的理解具体化。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学新,新旧知识联系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如在“shehas a newlook”中。look在句中理解为“形象、外表”属名词。She looksyoung中look在句中理解为“看起来”属半系动词。Look又构成许多实意动词短语如:look at看\look after照看\looklike看起来\look down蔑视\look over仔细检查\look up查寻\look out小心\look through浏览。通过归纳比较、前后联系,使学生对词组有了正确的理解,又避免学生只会在单词表中对其各种意义死记硬背的做法,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提高了记忆力。还可以通过同义词、反义词辨析,同音异形词、词类转换词比较归纳等方式,想方设法将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从而加深记忆痕迹,提高记忆效率。

五、有计划地在“重现”中巩固英语单词,增强记忆力

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在接触新信息的最初一段时间里,遗忘的速度最快,比例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减缓,比例减小。因此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记忆特点合理安排词汇复习的频率。一般来说,在学习新单词的一两天时间里,复习的次数较多,往后逐渐减少,时间间隔不断加大。复习的频率从密集到疏松逐渐过渡,至于间隔多长时间复习一次,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比如从最初学习新词后,时间上间隔两小时、六小时、一天、三天、一周、一个月、三个月等,而具体操作形式上可以把单词及重点句子写在卡片上,随时随地记忆,不断重复记忆。课堂上教单词时,让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重复识记,加深印象,讲解课文时,结合教材的内容有机自然地再现,课后练习中,安排相应的听写、翻译、完成句子、同义搭配、造句等,使学生在多次的复现中巩固所学词汇。

六、应鼓励学生多使用英汉双解词典

词典是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重要工具,也是重要的英语课程资源,教师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词汇学习效率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后,教师应一方面在词汇教学中尽量用英语给生词释义,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养成使用英汉双解词典的习惯,让他们从弄清词义,区别同义词,掌握词的用法等方面入手,养成使用双解词典的习惯,从而培养英语思维和词汇搭配意识,形成较强的英语学习能力。

七、运用多种词汇教学的评价方式

教师应该不断思索,以灵活运用词汇为原则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该词汇。教师可尝试下列检查方法:

(1)根据句意及首字母补全单词:

(2)创设语言环境,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完成句子;

(3)用所学单词造句,举一反三;

(4)根据上下文补全句子;

(5)完型填空,可采用选择所给单词或短语替换原文中的单词或短语,选择所给单词补全文章或不提供选项,根据语境补全文章。

八、加强对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辅导

学生在学习词汇时大多数人不懂得词汇学习策略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应用词汇学习策略,而词汇学习策略又对词汇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词汇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指导,同时,自己也应不断探索词汇教学策略以期提高词汇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记忆策略的辅导,因为遗忘率高是学生词汇学习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教给学生一些词汇记忆策略有助于克服这一难题。词汇记忆策略很多,下面简单介绍几种:

1.意群记忆法。

人认识事物首先从感知事物信息开始,在词汇教学的展示与记忆阶段,学生首先必须从语篇的高度把握文章的基调,如文体、作者意图、写作风格等,才能准确地把握词语的含义及用法,在意群中记忆单词。在词汇教学中采用意群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其根本原则就是注重整体与情景。可采用“讲故事”将单词融于故事中。如dear是个多义同,可以编成一句话来记忆它的不同意义。如:Oh dear(哎呀)!My dear(亲爱的),it's too dear(这太贵了)。这样生动有趣,对dear一同的多种意义也就很容易地掌握了。

2.构词记忆法

英语的构词是有规律的,了解一些构词方面的知识,也有助于记单词。如,知道合成词是由两个词合在一起构成的新词,就容易记住headteaeher,掌握一些派生词的前缀和后缀,明白就像汉字中的形声字有形旁和声旁构成一样,许多单词是由词缀和词根构成的。如un-,dis-表示否定,就容易记住unhappy,unfriendly,dislike dishonest;-ful表示充满的,就不难记住colorful,successful;-less表示没有,自然就容易学记homeless,hopeless。通过分解单词的构成,识别其词缀和词根,可以从根本上把握其意义。还有转化词,如water(n。)waterrv。),缩略词bieyelebike,ChinaCentral TelevisionCCTV等构词法来学记单词。久练这种学记单词的方法,能够领略一些英语单词的构造奥妙,掌握这种技巧,可以极大减轻记忆单词的负担。而且,如果学生能真正领悟并进而拓展这种方法所蕴含的思路,他们将能触类旁通,既有利于记牢原单词,又能扩大词汇量,受益匪浅。

3.物象记忆法

所谓物象,就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映像。如我们要记dolphin,不妨在脑中想像湛蓝海水里灵巧而惹人喜爱的海豚;背记nurse一词时,可想象白衣天使一样的护士。这样记单词生动形象、记忆深刻,长久不忘。

4.“头脑风暴”记忆法

简单来说,就是由一个单词想到与之相关的很多词汇。如学习question这个词,可想到其近义词problem,还有相关的词组askquestions\sovle problem等,同时也要想象到音形相近的词,以进行区别。如peace-piece,doctor-daughter等。看到family这个词可联想到lather。mother,brother,sister son,dauther。aunt,uncle甚至friend即利用对比联想法,构成单词网络。

5.自创记忆法

指没有理论依据自我可行的记忆方法。对于某些词汇,无法用以上各种方法记忆,不妨主观上设立某种方法作为没办法的办法来将他们记忆。不要管那种办法理论上有没有道理,只要能方便自己记忆就行。如quiet与quite两个词的书写总混,可以这样想e读鹅音前者是e藏中间表示安静的。e在最后很不安静,即利用对比联想法,构成单词网络。这样就容易分清了。

第4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高职毕业生;培养体系

一、毕业后中医教育阶段

医学高职教育旨在为我国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医疗卫生人才。[3]毕业后教育是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向具有独立开展临床诊疗工作能力的中医师转变的教育过程,通过接受毕业后教育,医学生能真正地走出校门、融入社会,[4]成为符合岗位胜任力要求的临床中医师。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是目前我国高职高专中医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后教育方式,国家有关部门对培训目标、原则、对象、方式提出了十分具体的要求。[5—6]但对终身学习理念的构建重视程度不高,不利于学员的未来发展。面对当前的社会需求,在中医高职毕业生毕业后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将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相统一,在符合中医药传承规律的前提下,应把终身学习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1教学思想

将“终身学习”思想植入学校办学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营造“无一人不学、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的培训氛围。将专业认知和职业精神融入到培训全过程中,解决对专业存在的茫然与困惑,建立对中医学的文化自信,全面理解终身学习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终身学习”理念。

2教学过程

中医学高职毕业生毕业后教育要重视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三基能力”的训练、经典内容的巩固、全科理念的构建,不宜开展专科培训。[7]在理论培训中,引导学员在以往知识基础上汲取新的信息,以自身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加以吸收消化,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将原有知识经验同新知识相衔接。在实训、见习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营造教学情境,注重培养学员独立发现、解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员创造创新、发散思维。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培养学员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例如,开放实验室、实训室,引导学员自主学习;开展竞赛活动,培养学员学习兴趣;举办学术活动,拓宽学员知识面。此外,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开发在线精品课程,发挥网络教学交互性、便利性等特点,满足学员自主学习的需要,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3教学管理

树立为学员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构建“服务型”培训管理体系。培训单位充分发挥自主权,加强在招收学员、培训、评价方面的全方位改革,搭建打通培训单位之间、培训单位与高校之间、科室与科室之间、学习与工作之间、现场与远程之间等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立交桥,为拥有不同学习愿望、具有不同学习条件的学员提供机会服务和质量保证,真正做到适应多样学习、提供多样培训。

4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要“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应试式为充电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向交流为双向交流”,根据各中医学专业特点,运用“互联网+”开展生成性教学,将诊断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等巧妙地运用于培训教学之中,促进学员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倡导学员钻研、讨论、合作解决问题,通过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应用,提升深入理解问题的水平,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拓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5考试考核

依据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目标,考核的重点包括学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三个方面,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对学员自主学习的态度、表现、策略以及效果等方面做出评价。内容上,根据培训进度进行过程性划分,既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实践训练过程中与教师及患者间的互动与日常表现,也有学术活动的参与情况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形式上,采取科室技能考核、自主学习考核、目标定向考核和结业考核四个部分,建立教师评价、学员互评、学员自评、试卷评价的评价体系,多方面促进学员“自主学习”习惯化。

二、继续中医教育阶段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更新中医药继续教育观念、优化中医继续教育方式方法、优化满足中医药人才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成为建设中医药人才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需要。同时,中医药人才培养必须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知识传承规律,必须坚持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统一。

1教育形式

根据中医学高职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实际需求,在中医继续教育模式创新过程中摆脱原有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束缚,引入以学员为中心和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理念,实现中医药继续教育更好服务社会的目标。紧紧围绕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需求和中医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需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才规律,发扬中医药教育特色,以开拓的精神、创新的意识,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中医学高职毕业生的继续教育专业性较强,其首要任务是提升此类学员岗位胜任力对中医药专业知识的需求,因此,在教育形式的设定过程中要针对其知识结构和岗位能力的需求,坚持以学员为中心,遵循教育规律,结合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趋势,更新观念,科学定位,适时优化、调整教育形式,校正教育方向,将以往学历教育模式为主的培训方式转变为以知识拓展、能力提升、素质提高为目的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继续教育形式,以满足学员多方位的学习需求。[8]

2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专业特色得以体现的关键。通过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及课程内容,进行课程优化,着重培养学员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及运用中医理论诊治常见、多发疾病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实现学员的岗位胜任力与城乡基层对中医药人才服务需求相匹配的目的。课程设置要突出中医特色,重视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科学合理地减少知识点的重复和知识板块的叠加,充分运用中医学理论体系,根据高职高专毕业生的知识基础,适当增加必要的现代研究成果。针对中医高职专业毕业生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为切入点,在高层次教育中以推进研究性、自主性学习为目的,在相对较低层次的学员中以强化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为主,进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循中医药教学规律原则,强化基础、突出经典,注重实践教学;另一方面,以满足需求为原则,课程设置重点考虑适应中医临床实际工作岗位需要。

3教学方法与手段

针对中医学高职毕业生继续教育内容,采取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方法,满足其自主学习的需求,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在线上利用多种数字技术、网络平台与网络资源,将不同流派的中医名家的理论教学过程、临床带教经历数字化,以便更加完整、客观地保留其学术思想的精髓,使中医名家理论能够得以传承与发扬。同时,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和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通过“课程联盟”形式共享中医名家的教学资源,使不同区域的学习者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学习者可以借助中医临床诊疗视频等数字资源,采取自主学习方式,加深理解中医理论。[9]在线下教学组织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相应调整,如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PBL教学、床边(随机)式教学、师带徒式教学等等。建立开放式课堂,注重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教”与“学”的统一。

4文化传承

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纵观中医学教育发展历程,医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一直受到同等重视。目前,人文素质教育相对缺失成为中医药继续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应深入发掘中医药文化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通过改革教育形式、更新教育内容、改进和优化教学等方法手段,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与医学专业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使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中医高职毕业生继续教育的全过程,提高培训的实效性。[10]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劝学”等有关内容的学习,以人文精神教育的方式使学员的“终身学习”理念能够进一步牢固。

三、将师承教育贯穿于继续教育各阶段

师承教育是我国传统的医学教学方式,其特点是实行个体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便于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建立。中医药人才具有医德与医术、理论与实践、继承与批判、经典研读与临床实践“四个统一”的特征。[11]以中医思维培养为目标,根据“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悟妙道”的中医学教学理念,采取“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手段,将师承教育贯穿于中医高职高专人才终身教育的各个阶段,对于中医高职高专人才终身学习理念的建立与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师承教育与中医高职毕业生培养结合的关键点是实行导师制。导师制是借助师承教育方式,体现以学员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导师从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的重点由重知识传授向促进学员发展转变。这种方式一方面可发挥培训单位统一组织教学工作的优势,利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把集中体现中医药学精髓的知识内容高效地传授给学员,并利用现代教育优势,加强“三基”的学习和训练,为立岗立业打下良好基础,为学员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可汲取师承教育的精髓,通过导师的引导充分调动学员的内在学习动力,稳定其专业思想,并尽早确定其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努力方向。这种方式将中医高职毕业生培养特点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了既有共性要求又最大限度地鼓励了个性发展,保障了人才的特质和质量。通过实行导师制,汲取了传统中医药教育的精髓,结合了院校教育的优点,打破了中医教育培养同一规格同一尺度人才的现状,实现了教学目标全面性、教学过程生成性和学员角色主动性,符合中医人才培养的规律。学员除学到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外,更能够感悟到导师的高尚医德、临床思想和治学精神,使学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认知度与中医思维能力得到最大程度提升,[12]对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和高尚的医德修养及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5篇

1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否具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学生所喜欢的教师一走进课堂,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油然而生。反之,如果学生对某位老师不喜欢、不信任,甚至产生讨厌的话,必然对他所教的课也会产生反感情绪,甚至厌学。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逆反心理相当严重的特殊时期,假若教师一味以严厉、权威的姿态出现,将自己与学生放在不同的地位甚至对立面,则更容易引发学生对教师及其所教课程的厌恶,当然也就不会认真地去学习该门课程了。因此,要使学生学好英语,就必须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正视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尤其是对差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欣赏。国内外教育学家一直推崇“肯定式”教育,就要提倡教育者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多肯定学生的努力与成绩,让学生感到被重视,以促进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一个能尊重学生,体贴学生的老师,学生会报以同样的尊重与信任,一旦形成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要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教好英语、学好英语则变得非常容易。

2 实施轻松、有趣味的课堂教学

美国一位著名的教授说过,“学生在一堂课中不能大笑三次,这样的课堂是不成功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成不变、平淡呆板的教学方法会压抑和窒息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轻松、趣味的课堂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摇篮。在教学中,我摒弃了呆板、沉闷的“填鸭式”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实物、录音和情景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1 实物教学

实物教学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即比照具体事物,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合在教单词时使用。比如说,在教单词bag、apple、pen、book或red、black、blou等单词时,可以比照具体事物进行教学,甚至可以让学生当场制作一些小卡片贴在相应的物体上,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加深记忆。

2.2 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将死的课本变为活的场景,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表演、对话等方式直接参与到教学中,既丰富了课堂,让学生体验到学生的乐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最新改版的初中英语新教材的内容大都是真实的、自然的交际情景,非常适合进行情景教学。如在教授初二上册第一课《Feeling Hqppy》时,在教学生熟悉相关英语单词后,我便让不同的同学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三位主人公,进行对话,还要求他们加入想象的场景、动作和语言,利用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3 换位教学

换位教学与情景式教学有一定的相式之处,但互动式教学中学生的主导因素更为明显。我在日常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将一些内容较为简单的新教学内容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学、备课、讲课,再由自己进行讲评,组织进行巩固、复习。或者在教新课后,针对课文的信息,要求学生寻找背景材料,并将所找到的材料进行备课,由学生自己相互教学。同样,是在教学 《Feeling Hqppy》Sertion D时,针对京剧,我要求学生查找课文内容以外的关于京剧的背景知识并进行整理句子,利用字词典翻译成英文,在次日课堂上相互进行教学,然后再由我针对学生翻译的句子进行讲评,纠正错误。通过换位教学,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强,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并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尤其是对培养学习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对学生的讲课进行讲评时,要注重对学生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情景式教学和换位教学时,教师不要将目光放在极少数学生身上,而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同一课,可以让三四批或者更多的学生参与,以便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否则便是为了情景而情景,为了换位而换位,起不到原有的效果。总之,教学形式是多样的,对于不同的课,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采取制作音像课件、图片等更多的方式来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趣味性,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目的。

第6篇

    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我们的艺术素养呢?任何人所具备的艺术素养都不是先天就存在的,都是需要在实际的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的实践历练中,逐步锻炼和培养的。首先要多学习、多研究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只有在博览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辨别真伪优劣,培养出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各种艺术形式之间都存在有机的联系,对各种艺术形式培养起一定的兴趣,会有助于艺术素养的提高。各种艺术流派之间也是有内在联系的,只有广泛通晓各艺术流派,才可能有比较有所鉴别,才可能综合学习各流派之精华,培养起高尚的艺术情趣。

    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扩大视野。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作指导,欣赏者就不可能领会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也不可能接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倾向。欣赏音乐,需要有会听音乐的耳朵;判别形态的美,就需要有锐利敏感的眼睛;要想接触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就需要阅读它们、欣赏它们,借以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提高审美趣味,加强审美感受,从而益于身心健康。

    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向那些具有某种专长的人学习欣赏方面的知识,往往专家的意见可以影响甚至改变我们自身的兴趣和观点。对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解,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和感受。应注重在教育中培养人的创新思维与智慧的可持续发展。

    三、深刻认识社会生活。可以通过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深刻而典型地反映社会历史,再现生活。艺术素养得以提升,有助于全面的欣赏艺术作品,深刻地认识作品的社会意义,体现艺术的认识价值,更全面地理解社会、人生和现实生活,从而增强历史责任感。

    四、体验生活,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艺术具有享受和娱乐的价值。注意艺术修养,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多的更高尚的艺术享受,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感情。这样,在群体中的形象也将更加丰满、更富有人情味,更能够和群体融合在一起。

    五、培养道德情操。艺术具有道德的价值。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对自己道德观念和人生选择方面的重大影响,可以通过进步的艺术形象,吸收进步的道德观念,逐步培养道德情操。艺术可以陶冶情操,艺术可以提升人的修养,陶冶情操这一境界就要求主体本身具备优良的品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能够领悟期间的美感。不论是艺术领域的美术,还是音乐戏剧等,均需能感受艺术的本体与潜质。

    艺术本身就是个抽象的东西,每个人的认识都不一样,但艺术的前生是创造,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人来创造的,要提高思维,就要开阔视野,厚积薄发。解决思维的局限性才是提高艺术创造性的关键,如发散式的思维方式就是很好的训练方式。

    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的培养其最终目的是创新。创新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1、为了在基础美术教学中更好地培养艺术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即逐步完善教学设施、教学方式等,如宽松的心理环境,给予每个同学表现的机会,考试方式与内容尽可能灵活等;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特长,教学中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好奇心,解除其对回答问题的恐惧心理,多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并树立榜样,重视非逻辑思维形式;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记忆力 培养

学生的学习要以一定的记忆做支撑,若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记忆不足,知识便得不到充分的积累,那么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就难以提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没有必要的记忆是不行的,大纲明确规定:学生必须记住规定范围内的语文知识、段落篇章、注释中的语文知识等。现在的新大纲对学生的记忆背诵也有着明确的要求。因此,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注意了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一、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记忆兴趣

德国大诗人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与人们的需要密切相关,人饿了,就会对食物感兴趣;人困了,就会对睡眠感兴趣;爱打扮的姑娘对服装感兴趣;爱打球的小伙子对球赛感兴趣……正因为有了兴趣,东汉时的科学家张衡才会彻夜数星星;当代数学家陈景润才会如痴如醉地摘取“皇冠上的明珠”。兴趣可以引导人们不断进取,也能够帮助人们加强记忆。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常常发现:学生对某些内容感兴趣时,会很容易记住;对于一些具体、生动、直观、鲜明、形象、新颖的事物,也容易牢记。此时,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记忆也是十分有效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加强了直观教学法的教学力度,以促使识记材料直观形象化。

1.利用直观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记忆兴趣。语言是教师授业解惑、学生获知悟道的直接工具,充分利用语言的直观性,能使学生对记忆产生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记忆效果。如在教学《变色龙》一文时,笔者充分利用声情并茂的朗诵,准确而不失幽默的讲解,使学生不自觉地记住了该课的基本内容。特别是文中警官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丑恶嘴脸,随着课文的朗诵,其不时在学生头脑中浮现,引起了学生对人物形象描写记忆的兴趣。对于文中警官几次穿脱军大衣的细节,学生的记忆尤为深刻。

2.利用直观的实物,引起记忆兴趣。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这话道出了实物直观的重要性。如教《中国石拱桥》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石拱桥的造型、结构、特点、功用等知识,我特地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大石桥,实地考察石拱桥的造型,使书中的知识得以验证和再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记忆兴趣,进一步巩固了学生所学习的石拱桥的相关知识。

二、教授有效的记忆方法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记住的内容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记忆要求,说明记忆的意义,以提高学生记忆的自觉性、积极性。同时,教师也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记忆方法,让学生触类旁通,减轻记忆负担。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下列方法来加强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1.化简记忆。俗话说:“繁则乱,长则断。”教学中,为了便于记忆,教师可指导学生把具有相反、相近及有联系的内容列成表格,并进行比较分析,以使识记知识简单明了。

2.口诀记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将一些需要记忆的材料编成顺口溜,这对于学生的记忆是很有帮助的。

3.分类记忆。所谓分类,就是根据事物的一般特征,对它们进行归纳整理,使分散的趋于集中,将零碎的组成系统、杂乱的构成条理。经过这样一番加工,记忆的材料会更加趋于系统化、条理化、概括化,因而也更容易记住。

4.循环记忆。循环记忆就是对识记材料循环反复记忆的方法,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该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从识记后便开始了,先快后慢,因此记忆的时间间隔应该是先短后长。如背诵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可先将文章分成“盼春、绘春、赞春”三部分进行背诵。经过一两节课的记忆训练,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基本记住了课文。此时,如果不再循环记忆,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因此,每相隔两天,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一次记忆训练。再隔五至六天,再复习背诵课文一次,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

5.比较记忆。比较是确定客观事物彼此之间差异点与共同点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能够促进记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别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进行比较;同时也不要忽略新旧知识之间的比较。常用的比较方法有对立比较、类似比较、对照比较、顺序比较等。

三、合理复习,强化记忆效果

科学家茅以升记忆超群,人们曾向他请教记忆的经验,他回答说:“说起来也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他这里的“重复”便是我们平常所指的“复习”。俗话说:“复习是记忆之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复习不仅能使学习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理解,而且还能促进对知识的记忆和再现。

就语文复习而言,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每节新课之前,先复习提问上节所学内容;(2)讲授新课时注意与旧知识进行迁移联系;(3)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对学习的知识加以归纳整理;(4)加强练习,及时反馈,强化记忆效率;(5)适当测验,测验也是常规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对学生的学习及知识的记忆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的记忆能力进行培养,这会对学生整体语文成绩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海洋.语文教学中的智力训练[J].科技致富向导,2008(22).

[2]吴长晖.语文教学须重“听”[J].语文教学之友,2009(01).

[3]黎干.语文教育与发展智力[J].基础教育研究,2009(14).

第8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能力 以说促写

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关键环节。从整体来看,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还有待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也有待更新。在教育发展的今天,重视以说促写的教学方法,利用“以说促写”活动去培养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利于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中的问题

1.过于关注教学结果。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初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教材的更新与中考考试大纲的变化,都为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给予了正确的指引。然而,在初中英语写作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然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关注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英语写作教学表面上得到教师的重视,但这种重视并没有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教师过于关注语法与词汇知识教学,使口语、写作教学过程成为练习过程,缺乏培养学生写作技巧的意识。

2.写作教学模式单一。为了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大多数教师十分重视英语写作教学,认为作文写得好,才能拿高分。但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建立正确的英语写作教学观,这些教师认为写作就是写作,学生能够写出正确的词汇与句子,满足题目要求,就是会写作。教师没有建立全面的教学观念,过于重视词汇与语法的正确性,忽视了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活动的结合。单一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写作学习途径的扩宽,也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

3.写作教学评价传统。初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正确,在许多教师看来,受到其学习行为与考试标准符合度的影响。从中考英语考试题型来看,客观题所占比例较大,一些教师存有侥幸心理,希望通过客观题成绩的提高来弥补学生写作能力上的不足。教师不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只关注学生的总成绩,将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极大地影响了课堂评价的客观性,也不利于学生正确学习观念的建立。

二、基于以说促写方法的英语写作教学对策

以说促写,将口语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写作思路的扩展与写作内容的自然化。

1.基于以说促写,用问题积极引导

以说促写教学方法的落实,需要科学问题的引导。初中英语教师要对课本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开发,从中发现以说促写教学的切入点,激活学生的英语写作思维。让学生以问题为线索去思考,去联想,将课本内容与生活经历相结合,创造一个口语表达的主题,有利于写作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师要借用课堂问题鼓励学生开口去说英语,用英语去表达自己头脑中的想法,再借助口语表达引导写作。口语表达是写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学生口语能力提高,有助于提升其写作能力。

比如在讲解《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时,教师就可以利用“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各自的周末,说一件周末做过的有意义或者有趣的事情。

2.基于以说促写,创设英语写作情境

说与写,最大的共同之处是交际本质。让学生利用英语去交际,将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许多初中学生在写作中遇到最大的难度就是无物可写,无事可谈。学生意识不到自己头脑中或者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极大地限制了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在以说促写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资源给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利用课堂互动,让学生将英语应用到实际交流中,并开发写作资源。在情境交际中,教师要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引导学生走出汉语思维的限制,掌握规范的英语表达方式。

比如在讲解《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设想自己周末要举办一个生日派对,邀请同伴来参加。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同意与拒绝的表达方式,规范英语表达。这样的交际之后,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得以创设,教师让学生写一个邀请信,就会显得十分自然与轻松。

3.基于以说促写,落实情感写作教学

重视情感教学活动的落实,积极调动初中学生的情感因素,有利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许多教师习惯于找出学生的问题,并给学生提出意见,少数教师会就错误批评学生。这样的教学评价只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评价中,用教师艺术化的“说”给予学生英语写作学习的动力,也是以说促写的一部分。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作文,并用英语去交流、讨论不足与修改对策,能够让学生的写作学习心理负担减少,成效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言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要全面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循序渐进地实施英语写作教学。利用以说促写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与写作思路,让学生在实际应用语言的过程中掌握写作的正确方法。有计划、有技巧地实施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利于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钱惠霞. 以说促写 发展语言运用能力[J]. 新课程导学,2012(11).

第9篇

G63

语言一方面承载着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又深受文化的影响,因此语言和文化之间是紧密相关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在国家之前的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仅学好语言是不够的,还要能够进行正常的交流。中西方在生活习惯、意识形态上有着很大的差距,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了解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就不能更好的进行沟通。因此初中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英语国家的文化,来提升学生的语感,并产生文化认同感和自觉性,从而真正的掌握英语。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语言也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在不掌握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去盲目的学习语言,不可能真正的学好语言,英语教学的目的应该不仅限于让学生学会英语知识,还应该是培养学生成为能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传授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摆脱传统的而教学方式,开始重视对文化教学的认知,在课堂上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进行结合,帮助学生纠正和克服在文化上的偏见,具备跨文化沟通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也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地域文化差异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而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风俗习惯也是有差别的。语文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例如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我国一直在大陆上生活繁衍,人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l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表示“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等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民族差异性

不同的民族之间,以及风俗习惯都是有区别的。在西方国家,主要信仰的是基督教,而我国信仰的有佛教、道教等。对于初中生,还无法全面的掌握各个民族的宗教文化,无法去通过总结文化来学习一门语言。因此教师要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逐渐的让学生去了解西方的宗教文化,重点是了解西方的宗教和我国的宗教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去更好的掌握在语言方面的独特性。

3.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是人民生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文化,在我们普遍的认知当中存在着东西方风俗习惯的差异,在东方文化里,主要突出的谦虚和礼让,在西方文化里更加注重的是自我个性的表达和张扬。因此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在待人接物等礼节方面会有独特的差别,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对这一客观存在的现象重视起来。英文和中文相比较而言,在语言、词汇等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英语学习中不能引入语文学习的思路,要在对西方语言文化掌握的基础上,去理解英语语句中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方法

1.教学过程中积极向学生传递文化知识

现有英文教材中,文章中多会涉及到英国美国等英语母语国家的相关历史、政治、风俗、地理环境等等。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准备相关方面的知识,方便学生更加深刻体会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尤其是关于英语在表达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体会。

2.教学过程中建立情景意识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极大的丰富了英语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和课文有关系的英语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对英语语境有更直观的感受。例如影视作品中西方文化参加葬礼人员多穿着黑色衣服,通过与中国参加葬礼多穿白色衣服的对比,让学生更容易了解西方文化。通过这些生活日常英文对话场景的观摩,不仅增加了英语课堂上的文化氛围,更可以促进学生使用英文对话的兴趣。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的了解到西方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有利于与国外友人的交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英文情景剧,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英语文化。

3.培养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熟悉英语国家文化

通过大量阅读一个国家各方面的文章可以积极促进对该国家文化的了解。文章中涉及到的各种人文历史、宗教文化、风俗习惯、饮食建筑、名人故事等等信息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关于西方文化的了解。通过阅读,完善学生的英语知识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4.鼓励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用英语顺利的进行交流、阅读、写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与人的口语交流。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让学生的英语相关知识过关,也要让学生能够用语言顺利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还要注意我们所用的表达方式和所表达的内容没有触及到对方的禁忌。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和我们并不一样,例如在西方文化中,陌生人询问对方的年龄、职业、婚否等信息,对方往往会不高兴,因为这些信息在西方英语国家中都是隐私问题。但是在中国的语境中,这些信息往往是陌生人聊天使用频率较高的话题。所以在授课时教师就要提醒学生关于这些方面的中西方差异,避免误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能够真正的提高学生英语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