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9:17: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智慧农业技术创新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城市群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网络等先进科学技术飞快发展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迎来了巨大的改变,信息资源的快速汇集整合,为现代化智慧城市提供了基础保障[1]。“智慧城市”这一词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成为了热门,即借助高科技的设备和手段,为城市生活应用的各个方面提供支持,有效促进城市发展[2]。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地区,一直被视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国际上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3],而城市中的农业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给予重要的关注。由于城市中土地被大量开发利用,导致城市中土地空间利用率和绿地面积占有率严重降低,用于有效耕种的农用土地面积大量减少,造成城市土地储水能力下降,城市内涝等各种问题越来越严重;同时城市农产品的自我提供能力变差,从而带来了相应的社会经济问题;而且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会大量消耗人力和物力,其中收入的多少依据天气的好坏来定,风调雨顺的季节就是大丰收,干旱洪涝的季节就是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这种模式下前期的投入与后期的结果往往不成正比[4]。因此,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成为了建设长三角智慧城市群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1长三角智慧城市建设中农业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
1.1人才短缺
目前,农业信息化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人才培养意识薄弱[5]。长三角智慧城市群中把农业物联网的技术应用到农场和果园的方面并不多,主要集中在政府引进的企业以及各地的研究院。本地农户和农场主对农业信息化方面的知识缺乏导致了对农业信息化的应用意识和积极性不高,使得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受到了巨大阻碍[6-10]。另外,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设立了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专业,但是对于农业信息化专业等专业的设立非常少,农业信息化方面的人才也因而比较短缺。由于农业物联网技术没有得到巨大的推广,其市场开发不完全,导致对于这方面人才培养的意识比较淡薄。人才稀少严重影响了长三角智慧城市中农业物联网的发展。从2013年长三角智慧城市群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群,经过7年的发展,长三角地区总共有20万物联网人才,其中高层次人才仅2.3万人,国家特聘农业物联网专家86名,而根据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未来几年内,物联网人才需求量在40万以上。全国开设物联网专业的院校每年毕业生数量不到10万人,供不应求态势很明显对长三角智慧城市中农业物联网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1.2基础设施老旧
从长三角的基础设施方面来看,农业基础设施过于老旧,农业信息化平台发展不平衡。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业快速对外发展,从人力畜力逐渐转变成整体机械运作,但是在转变过程中,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基础设施更新速度也不同。时代推动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但同时也需要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一些现代化农具。由于长三角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基础设施老旧、操作不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长三角智慧城市的农业建设,而农业发展的不景气迫使越来越多的人才向着别的领域发展,导致一些农业基础设施更换困难、更换价格高昂。另外,长三角地区环境气候不同,农业种植的农产品也不同,其基础设施也就不一样,这样很难建立一个平等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因而更不利于长三角智慧城市的农业智能化发展。
1.3土地利用率低
长三角地区的土地利用率低下,农业占比逐年下降。从长三角地区整体来看,农业总产值的变化是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保持整体下降趋势,上海、浙江、江苏三地的比重分别由73.8%、80.5%、77.4%下降到49.5%、50.3%、46.1%[4];江苏和浙江林业结构较稳定[4];上海和江苏两地畜牧业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最大,进入2000年后明显下降,尤其是上海,由最高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47%下降到22.7%[4]。土地循环使用不佳,许多土地1年只种植1次,导致土地荒废大半年之久。因此,随着城市建设开发,可种植土地越来越少,土地循环利用率低下、生产值不高。
2长三角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物联网发展对策
2.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行统一管理和规划
政府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对智慧城市的农业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以城市为单位的农业信息化平台;根据长三角城市群的环境气候和土质情况,考虑未来的发展,制定适合长三角地区农业发展的长远计划,制定农业信息化人才优惠政策,吸引大量人才,同时防止人才流失。
2.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业信息平台建设
为了实现长三角城市群内农业信息的共享和沟通,应根据长三角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化平台。农业信息化平台的参与主体主要有政府部门、高校、当地农场、果园以及当地农科院等,其中政府部门主要是通过平台发挥其监督作用;当地农科院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等一些农业管理和耕种要求,也可以根据当地农场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研发路线;当地农场和果园通过平台获取相应信息,满足自我需求;高校则可以通过平台的信息情况了解农业需求,从而培养相应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完善人才培养。各个主体可以共享信息,各取所需。在农业物联网平台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农业基础建设问题,而智慧城市建设要求是完善基础建设,确保信息和数据的快速流通,相关企业应当开放相应数据,实现共享与沟通,也就是要求城市农业活动的公开化、及时化,可以确保农作物及时耕种、及时施肥灌溉等;其次,还要解决农业技术的融合和平台数据与当地环境不对接等问题,需要对一些农场主进行相应的培训以及对数据进行相应的检验,完善智慧城市建设要求。
2.3加强农业物联网信息化人才培养
城市农业物联网的运作主要注重时效性和操作性,因而城市农业物联网平台的管理人员不仅对当地农业的情况了如指掌,还要熟悉农业高科技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知识,对人才的综合知识要求高。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都认识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尝试将农业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相融合,培养真正的信息化智慧城市农业人才。政府应设立引入农业物联网人才计划,做好高等人才的住房和医疗保障,开放式培养入门人才对农业物联网的兴趣,设立大量实习岗位,提高入门人才的动手能力,通过开设网上授课等形式丰富农场主等工作人员的基本知识。城市农业物联网的运作还要注意规范性,这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管理者行为。因此,人才不仅要有过强的专业素质,也要有一定的管理素质,这样农业物联网平台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2.4加强技术创新,提高集约型农业产量
随着城市的发展,可耕种土地越来越少,这就需要有限的土地尽量产出更多农作物,农业技术的创新与研发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无土栽培等技术的成熟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地单位产量,也是技术创新的要点。在20世纪90年代末,粗犷型种植使得土地破坏率大、收入低下,随着技术创新、集约型种植的出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减少了土地破坏率。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技术和气相色谱技术在农业上逐渐应用,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农业物联网在长三角智慧城群建设中的应用
3.1农业检测精确化
在长三角地区农业检测方面,应建立农业病情观测点,在物联网平台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设立自动虫情测报系统、靶标害虫自动测报系统、孢子捕捉器和生态实时监控系统等[11]。对每一个观测点的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病虫现状、气候状况、土地状况等重要参数进行实时准确的检测,为预测农害病情提供帮助,极大地提升了农业智能化、精确化水平,加强了农业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抵抗能力[12]。
3.2农产品配送智能化
农产品配送成本占农产品销售额的35%,最后100m分发成本却占配送成本的70%[6],利用农业信息化平台和智能配送系统,加强生产地与加工地之间的联系和需求,推动市场流通,降低储运成本,打造一个从生产到消费一体化的智能配送系统,提高农产品配送效率,降低不必要的配送成本。长三角地区围绕着长江,交通便利,要充分运用河运、空运和路运等优势,及时快速进行配送服务,利用农业物联网平台上的信息,可消除配送中间商的配送成本,准确无误配送到加工地,让农产品配送更加智能化。
3.3农产品质量安全化
建立农药残留检测系统,对每个农产品进行标号、信息入库、设立农产品身份证等过程,消费者购买农产品时可以通过农业信息化平台查询农产品的生产到加工一系列过程,实现全程质量安全检查,真正意义上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民监管全过程。设立不定时抽查制度,运用气相色谱技术,针对农产品农药残留和有害元素超标实行见“一个销毁一个”的方法,坚决杜绝有害农产品上到饭桌,损害消费者的自身利益。
3.4其他应用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角度;智慧农业;实施方案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在古代农作物的产量主要受自然气候的影响,而现在我国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大大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我国一直在提倡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现在我国的技术更是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尤其是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智慧农业的发展,利用物联网技术是发展我国智慧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科学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是技术保障和技术创新,为了确保我国的农产品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并能满足出口要求,我国的农业必须不断创新发展,农业的发展还能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物联网技术是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进行跟踪和监控管理。在以前我国的农民主要是通过自己的经验进行农业种植,我国的农业专家也主要是通过人工测量和人工种植试验田的方法收集农业信息。这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还非常消耗时间,整体效率很低,而且受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准确度也很低。但是自从采取了物联网技术之后,应用无限传感器收集信息不仅降低了人力、物力消耗,而且准确度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众多的传感器节点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张功能各异的监控网络,能够及时发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准确指出问题发生的位置,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使我国的农业不断发展和进步。
1.智慧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智慧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主要依靠人力和经验的种植方法,智慧农业更倾向于收集和整理农业生产中的宝贵经验,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这些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然后共享。这样做可以大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1.1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现状
我国一直都在关注农业发展,尤其是对于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更是尤为关心,现在因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农业设施不断改建,我国的农田灌溉设施更加完善,农业电网设施也更加完备,农村的水利设施也得到了完善,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由量的进步变成了质的发展,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但是不足之处是,东西部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东方的农业发展由于地理和自然条件的先天优势,而且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优于西部,所以东部的发展还是要快于西部。现在我国还在不断打造更加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只要我们不断地按照国家的指导执行,在国家的扶持下一定会使农业得到更陕、更好的发展。
1.2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
现在网络已经不再是城市的专属,很多村镇都已经引入了互联网,一些发展较快的村镇甚至实现了光纤网络。现在可以说是,村村有电话,村村有限电视入户,基本上实现了网络普及。这也为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提供了基础。从种植到收获到销售整个的流程记录和研究农业产品的信息,同时还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农业的农田、土壤和水利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分配,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1.3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物联网技术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应用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首先,我国的信息化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得到全面普及,有些农村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虽然这项技术可能取得了试点的成功,但在普及的过程中受到了限制。除了基础设施方面的力度不够,还有就是农村缺乏专业的农业人才,人们的就业观往往是向往城市的繁华,很少有人才会回到农村,这也是我国农业难以得到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有一点就是技术层面的因素,由于我国的农村宽带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所以缺乏信息技术层面的支撑,这也是造成物联网技术难以在农业生产中全面普及的一个重要问题。
1.4新技术推广应用不足
现在的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方面的应用还包括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这项新型技术虽然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重点扶持,但是由于现在各地还是处在一个初级的摸索阶段,所以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各地的农业生产现状不同、网络普及程度不同、人才和技术水平不同,这些都造成了新技术的推广受到了限制。而且有的运营商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对资源的分享设置障碍,这样会造成访问受限和信息共享不畅通等问题,甚至农民需要对新技术进行购买,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这样做也大大地阻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同时也会打消农民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影响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方案的实施。
2.从物联网技术方面对智慧农业进行的方案设计
2.1物联网技术的指导思想
我们要通过以点带面的方法对物联网技术实施试点应用,然后针对各地的不同情况,进行符合地区特色的规划和实施。我们要以增加农业产品的产量、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动力,不断构建物联网,收集和推广各项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把农业生产的产业链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加快我国农业和国际化接轨的速度。
2.2物联网技术的方案架构
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要进行不必要的浪费,要秉承节约成本的原则,根据现在的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工作,不断进行资源的整合工作,然后通过物联网共享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研发,通过研发的技术再反过来促进生产,达到良性的循环。
智慧农业物联网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模块,而是有着自己的方案架构,主要是由田间管理框架、水文管理框架、种子管理框架、气象管理框架、流转管理框架、虫害管理框架、农药管理框架、农机管理框架、物流管理框架、加工管理框架和电力管理框架等众多的组织框架构成的。这样几个框架结构分成几个重要的模块,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分类,促进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可以不断提高我国农业人才的技术能力和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物联网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网络运行环境,使我国农业的各项数据和信息都能得到有效的共享。在构建这个方案框架的过程中,还需要国家和政府给予大量的支持才能够完成这项复杂的工程。
2.3物联网技术的组织保障
对于物联网这项技术,我们必须进行好规划和顶层的设计。这对技术的要求很高,涉及的技术层面也比较广,所以为了实施好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共享,就必须强化顶层设计,不能出现重复建设的浪费现象。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这个课题,要不断发展人才并且通过这些技术人才的研究做好农业物联网各方面的制定工作,一定要建立完善的组织保障。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应该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对这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跟踪和解决,不断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保证物联网技术的实施能够顺利进行。
2.4物联网技术的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受到限制,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缺乏相关的人才。物联网技术的人才本来就很缺乏,农业方面的人才更是紧缺。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联合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精通物联网技术,还要懂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我国可以组织人员对这些人才进行集中培训,并且根据实际需要为这些人才提供进修条件,使他们能不断地更新和发展技术。除了物联网技术的人才培养,还要加强农业生产人员的培养,这些人才要懂农业技术,还要能掌握简单的物联网技术,这样才能够自主地从物联网上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和技术知识,不断促进农业的现在化发展。我国可以建立对这些人才的鼓励机制,对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的人员可以获得相关的奖励,以此激励他们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共享。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党员,面对远景目标和学科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我们是不是更需要多一份关注和思考呢?我们的研究成果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生产力而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呢?我们的技术研究体系究竟能够支撑多大企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呢?而在这关键发展阶段,作为各学科各岗位的有生力量,我们年轻党员又该担负起什么样的责任呢?我想,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积极发挥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的精神,争做技术的转化者和传播者,让科研成果惠及“三农”事业。
农业科技创新需要我们年轻党员发扬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精神。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目前我国在果蔬加工转化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而且在农产品加工领域仍有很多关键技术需要突破。例如计算机视觉识别与分级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微波加热与杀菌技术、超高压加工技术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从事农产品加工的科技人员积极发扬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精神。而面对农业科技创新中的更多的问题和挑战时,我们该怎么办呢?我想,我们年轻党员应不畏艰辛,紧紧抓住本学科发展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努力把握企业的生产创新动向,深刻了解农业生产应用中的具体需求,唯此我们才能更快的站在科研的制高点,作农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农业科技创新需要我们年轻党员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可见,我们的技术创新必须要与企业、生产、市场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也是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所以我们年轻党员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紧紧团结在学科带头人的周围,努力构建面向企业、生产、市场的科技服务合作体系和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合作体系,唯此我们才能发挥出团体创新的力量,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成果。
农业科技创新需要我们年轻党员争做技术的传播者和转化者。我想科研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技术推广正是农业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环节。科技创新成果和新技术需要各种渠道才能得以应用和转化为生产力!所以我们年轻党员应积极利用与农业合作社、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技术推广活动、科技下乡活动、科技人员蹲点、农业技术孵化器和新技术新成果交易所等多种形式、渠道和平台去推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提高农民的素质。唯此才能使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得到更快的应用,并经受更多实际考验而得以改进。
2015年,神州信息顺应国家 “互联网+”战略推进,确立了“智慧城市+智慧农村”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战略,运用优秀的云服务能力、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全面推进“产品化+平台化”的业务发展新模式,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三个维度着力打造竞争优势,积极布局“互联网+产业”生态圈并初见成效。
云服务支撑业务创新
发展产业互联网,IT服务商必须具备优秀的云服务能力和大数据技术,并在行业云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大数据的深层整合和应用,支撑行业服务创新。
2015年,神州信息大力发展金融云、税务云、农业云等行业垂直云平台业务,并在大数据的收集、建模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的尝试。例如:神州信息承建的金税三期“管理决策平台”已经推广至16 个省份,将集中全国纳税大数据,进行深度建模分析应用;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数据模型为2015年国家 “全二胎”人口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决策支撑,并在全国31 个省、3,000 多个县推广应用;在农业领域公司快速构建了覆盖土地、征信、生产经营、农产品认证等的数据服务能力;在金融行业,推出银行利率风险定价模型,帮助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打造风险定价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的覆盖优势,神州信息的客户群正由原来的大中型客户向小微型客户市场扩展延伸,神州信息的服务能力和市场份额获得了显著提升,形成了“大客户产品化服务+小微客户平台化服务”的行业全覆盖模式,为“互联网+产业”生态圈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在神州信息看来,行业云平台关键节点的打通,需要依赖软件产品与服务产品形成的合力。因此,以“产品化、平台化”新模式加强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服务整合。公司形成的包括系统软件、平台软件、行业应用软件、IT运维管理软件在内的丰富产品,可全面支撑云服务的创新发展。
产品化、平台化模式突破
神州信息技术服务向智能化、平台化演进。当前IT技术服务正从以往的设备级、系统级向应用级、体系级升级;服务方式由人工为主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神州信息最新推出的“锐行服务”V4.0产品体系,全面提升了服务流程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响应效率及业务并发处理能力。
同时,公司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通过平台+产品+标准+流程+制度,乃至与数据库、知识库结合,大力推进展技术服务的平台化,使之对应用、系统进行实时监控、自动报警、智能化故障分析与预案支持,乃至于实现日常的自动化测试。
软件产品方面,在三十年行业信息化的深厚积累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实践,神州信息正加速通用软件创新,研发出有竞争力的“互联网+”通用软件产品。例如:2015年的银行新一代互联网化应用体系ModelB@nk4.0、跨行业企业服务总线产品Sm@rtESB和互联网开放平台Sm@rtOP等,顺应行业用户拥抱“互联网+”的迫切需求形成了良好的市场销售。
构建“互联网+行业”新生态
[关键词] 农机栽培技术及推广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技术方式
一、边疆香料烟的农机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与推广目的
要了解其栽培技术的推广,要先以建立起合适的香料烟栽培技术以选择优良品种和合理的种植区为重要的前提,通过合理的中耕管理与移栽技术,培育出品质较好的优质香料烟。现代农机栽培技术包括选用优良的品种和香料烟育苗,烟叶的优良品种是提高烟叶产量的基础与关键,而各种栽培技术措施与方式也需要后续一定的科学研究。香料烟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育苗这一过程,栽培过程中的大田是否可以进行栽培或者移栽后育苗是否可以成活是其重要的基础性条件。综上所述,对香料烟的农机栽培技术及推广有着对现有技术提升及发展的重要科学意义。
就其农机栽培技术及推广的本质目的而言,进一步提高香料烟的产量,实现香料烟的可持续发展等都是栽培技术及推广活动的重要体现。为未来农业产业中,种植户越来越追求较高效益的获取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各级相关农业部门也应当积极推广技术运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为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提升贡献智慧与力量。
二、如何进行香料烟的农机栽培技术推广
1.加强应用,提升栽培技术
现代农机栽培技术的应用条件要有一定的农机技术基础,在栽培应用上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相关农业部门以及广大种植户应当时刻了解香料烟的农机栽培技术特点,进一步结合边疆实地情况,对地区土壤、气候、生态地理环境等实际种植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这对于加强农机栽培技术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并且,由于各地区在气候与土壤条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相关农业技术部门应当积极对农机栽培技术进行改进,面对不同的种植环境,研究出不同的农机栽培技术。在后续种植户的技术应用中,可以树立部门典型种植优良户,起到一种带头示范作用,这样有利于现代农机栽培技术在香料烟种植过程中的发展与应用。对于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相关农业部门要积极采取对策,在现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技术,实现产量与效益的增强。
2.政府引导,多方协调发展
在香料烟的农机栽培技术及推广活动中,政府引导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的促进效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涉及到资金、政策、执行方案等多方面因素,这就要求政府起到一定的主导性作用,在加强农业技术、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方面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广大香料烟种植户进行支持。同时,在前期的宣传过程中,对于政策的宣传力度要到位,可以积极发动广大基层干群,推广农机栽培技术,对存在问题要及时反馈并加以解决。农业部门可以定期邀请相关专家走入种植户中,宣讲技术要领,对产生良好效益的种植户可以给予资金支持或对其扩大规模种植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在香料烟投放市场后,对市场需求的判断也需要迅速地进行判断,如果要实现地区产业化发展,就必须要有市场意识,必须在市场的大发展中求发展、求生存。
3.创新模式,种植因地制宜
由于边疆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在出口贸易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应当积极发展相关农业创业,对现有农机栽培技术推广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与改进。可以将原有技术下乡活动演变为鼓励技术创新活动,种植户通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相互之间应当可以建立起较为通畅的交流渠道,在实现整体推广模式的进步同时也可以增加香料烟的产量,实现种植效益的增强。边疆地区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发展香料烟种植可以进一步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土壤环境分各类层次,建议尝试划定高级、中级、低级三类香料烟标准,在市场上建立起合适的区分度这不仅有利于种植利益的提升,还有利于后续品牌效应的建立。而对于一些育苗与土壤大田种植技术,其根本性基础还是在于选种、育苗、培育、种植、防治病虫害、收获时期等几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因为当地气候所造成的病虫害防治问题,相关农业部门应当积极予以重视,加强信息反馈,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要做好预警工作,积极保护广大种植户的切身利益。
4.产品营销,未来产业发展
目前,世界其它一些地区的香料烟种植已经逐步形成产业化发展,部分地区的种植效益已经产生了极好的效果,这些种植经验也值得我们去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香料烟的农机栽培技术推广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提高其产量,实现效益的提升,而后续重要的任务就是产品营销工作,任何产量的提高都需要合适的产品营销,这样才可以实现效益的提升。因此,这就要求在前期香料烟的品种选择上要尽量选择市场所迫切需要的品种,对这些优良品种的选择要紧密地把握住市场与效益这两项基本前提条件。农机栽培技术及推广的发展对于整个香料烟产业未来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基础性作用,所以要积极提升现有技术,展望未来产业发展,为实现未来产业化发展制定相应的科学规划方案。
三、论边疆香料烟的农机栽培技术及推广总结
本文通过对香料烟的农机栽培技术及推广的阐述,对其基本技术理论进行了简要地分析,重点提出了一些较为科学的推广方式,通过加强应用、政府引导、创新模式以及产品营销等方案的实行,可以对香料烟的农机栽培技术及推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未来,香料烟产业化发展是进一步实现种植户效益提升的有效途径,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对其进行政策与资金支持,进一步促进我县现代农业技术的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中国农业经济;方式转变;影响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01
前言
近几年,我国对“三农”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农业生产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极大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而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出类,其中当前过于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给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巨大问题尤为突出,使得加快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刻不容缓。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及其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1.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是指借助先进适用的机械设备对农业生产经营条件进行改善和优化的一种农业运作方式。它具有减少劳动力、劳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经济效益等多种作用,是对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一种直观体现,是实现我国农业走向高效高产、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也是我国农业当前及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对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1]。
2.农业机械化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如上所述,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业的整体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和指导意义,这说明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深刻影响。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有利于加快农业生产以生产力推动模式为主向以科学技术推动模式为主的转化,实现农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主导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2]。这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无疑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和成果,而且农业科学技术推动模式的建立,反过来又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所产生影响、作用之巨大,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关系,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与结果,而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与助力。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转变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1.推广农业机械化,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诚然,在国家的大力宣传与政策引导之下,我国大部分农业生产基地已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作业,但仍有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在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降低了农业机械化的整体水平[3]。这反映出我国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还需要继续不断的加大宣传与推广力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应将偏远农村地区作为农机推广的重点对象,选择地理位置较为核心的农村作为农机推广示范基地,逐步引导当地农民群众意识到农业机械化作业的诸多好处与利益。在推广农机的同时,加强对各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传播现代化农业生产理念,生态农业理念,传播先进农业生产种植技术,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2.加快农业产权流转
我国当前实行的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行之初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但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后,由于耕地分散、产权无法转让等问题,使得农业活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土地制度呈现出弊端和缺陷。主要表现在多数农民过于注重短期利益而导致我国农业长期处于一个不健康的发展状态。面对这一现状,提高我国农业活性,加快农业产权流转非常关键。我国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在开展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作过程中,应鼓励各地方政府加大优惠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农业土地产权结构。通过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广大农民采用机械化作业,加快土地产权流转,提升农业活性与农业生产效率,让农业机械化带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3.加大科研创新力度
农业机械化,依靠先进机械设备与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也就是说,机械设备、农业技术的先进性,设备的工作性能与效率直接决定着农业机械化的实现程度和发展快慢。依据这一层面分析,要想通过农业机械化发展来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加强对农业机械设备与生产技术的创新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4]。相关的农业机构应增加在技术创新、农机创新方面的资金比例,增加科研资金投入,吸纳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型人才,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机械设备与技术,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对我国农业机械进行改造,对农业技术进行革新。同时,通过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与农业相关的电视节目,来为热爱发明、热爱实践的人们提供相应的平台,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发明新型农机,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三、总结
总之,农业机械化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息息相关,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与关键。我国应结合当前实际,改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向着生态、经济、可持续的方向转变,加快农业产权流转,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渝岚,王新利,赵琨.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4,06:34-41.
[2]张丽.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
一、沈阳地区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机械化、智能化应用程度较低
沈阳地区的设施农业整体说机械化与智能化的应用程度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设施栽培的作业机具和配套设备尚不完善,人力劳动效率低,劳动时间长,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规模较小,人均管理面积不及发达国家的1/50。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国家在温室生产过程中的整地、播种、灌溉、中耕和除草等作业均已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
(二)科技创新水平不高,专业人才不足
设施农业的生产是劳动和技术双重密集型的产业,是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熟练的劳动力双因素结合的产业。沈阳地区的设施农业发展主要是由引进技术和理念来发展的,设施农业技术基础薄弱,设施技术配套水平低,规范性差,缺乏量化指标。目前的设施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应用相对较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生产过程主要靠经验来实现,科技创新协作和关键性技术成果少,科技的推广性和实用性较差。
设施农业的从业主体总体素质较低,核心关键的是科技创新人才缺乏,设施农业专业科技人员供应不足。农业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不足,高层次农业创新人才匮乏,而少数具有职业资格的农业技术人员大多数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涉农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大都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在设施农业从业人员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大大低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从事农业的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创新不足,服务水平差,技术创新与应用不能满足沈阳地区现阶段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致使实施农业的产品及服务的品质好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与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产品品牌度低,竞争力不强
近几年沈阳地区设施农业发展速度很快,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以大宗初级产品为主,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还较低。设施农业生产以分散农户为主,每个农户的经营规模不大,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品种专业化、生产规模化、服务社会化和经营产业化的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农产品加工水平不高,冷藏和物流设施的建设尚不完善。农产品大多以一家一户的生产销售为主,农产品仍然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主要走批发市场这条路径。缺乏中高端产品及品牌,很难进入到大中型城市的高端销售市场,这样无形中就降低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很难很好的实现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再加上缺少产销信息的收集、和现代销售体系,缺乏技术型人才和先进的管理,导致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四)资金投入不足供求矛盾突出
设施农业作为高投入、高产出型农业项目,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的收入决定了自筹能力较差,所以用于温室大棚建设的自有资金非常有限。体制和机制上条件也限制其融资的能力,尤其是缺乏对银行贷款利率的优惠政策,使大多数农民参与意识不强,对是否盈利顾虑较多,多数待观望态度,而对贷款利息的压力和资金的短缺使得设施农业不能实现规模化的发展,影响了大多数农民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限制了再生产的规模化进行。而政府的投入增长慢、金融支持力度低、社会资金投入缺乏积极性,财政对农业投入和各项财政支农政策还不能充分发挥整体效益,引导、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入股、领办农业工程项目的投入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二、沈阳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推广机械化与智能化生产
建立设施农业标准化,加快设施农业装备的结构升级,在实现农业装备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过程中,应注重农业机械装与硬件设施与软件技术的有效配套。政府及农业管理部门应积极引导和推动设施农业的现代化与智能化发展,根据沈阳地区自然、地理、人文、社会现状建立本地区的实施农业生产、科研、营销的规范与市场运营体系。积极推进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建立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农业示范园,以推动先进农业技术、机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
(二)加强科技支撑与人才培养
深化设施农业领域中科学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沈阳地区根据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在整体上确立了以推进设施农业中的科技创新的方针,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的设施农业,应用国内外先进的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保证沈阳地区的菜篮子的稳步推进,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现代设施农业是科技密集型产业,从设施农业规划到结构设计,从土建施工到设备安装,从选种育苗到生产,从设施管理到市场营销,各环节都离不开科技,需要多学科、产业进行融合和集成。要使设施农业产业体系科学、规范、有序的发展,必须发挥科技的支持作用,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专业化管理。要发挥沈阳农业大学、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设施农业产业的科技引领作用和辐射效应,加强产、研结合,发展适合沈阳地区的专有品种、专有技术等。探索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市场化的途径,迅速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在设施农业发展中,科技人员的素质及水平决定设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按照现代化、智能化设施农业的要求培养设施农业技术型和经营型人才,加大对基层生产人员的技术和管理的培训,探索更加灵活和开放的培养方式以适应设施农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提倡和引导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投入到现代农业的创业与就业中,提供良好的就业与创业环境,提高整个现代农业产业的整体文化素质与创新能力。
(三)依托龙头企业,上规模、提品质、树品牌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结合专业合作社,延伸利益联结链条,谋求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是设施农产品发展的重要路径。目前市场各营销体系都在实施统购、团购,有市场才有效益,有效益产业才能可持续,农民才有积极性,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绿色、健康的产品需求越来越多,大力发展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加强产品安全监管,以质取胜无疑是设施农业发展的新出路,打造品牌产品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实现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
(兰州商学院 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文化技术是文化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文化产品创造与发展的力量源泉。文化技术引领着文化产品的时代走向,预兆着文化市场的消费趋势。文化技术是文化产品的强劲翅膀,先进文化技术可以使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傲视飞翔。
关键词 :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9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战略对策研究”(11BGL1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化技术不仅改变了文化产品的表现、传播与存储方式,而且也改变着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或文化服务的提供方式。在客观上文化技术决定着世界文化生产力水平,推动着当代人类文化生活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在文化生活在人类社会生活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新发展的文化技术,将会引起整个世界的新变化。
一、文化技术的概念之议
文化技术对中国人来讲,完全是一个新的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是找不到“文化技术”一词的。可见,“文化技术”一词是时展的产物,是文化产业化的结果。文化技术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解释。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高希在《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技术”的概念:“基本的论题是每一种文明都由一种占据定义地位的文化技术,这种文化技术本是各类传播学论文探讨的基本对象。文化技术可以是表意文字、音标字母、印刷技术、电子影像、计算机或数字技术。”[1]他所指的更多的是文化传播技术,是从文化的视角来考察传播技术,因而缺少对文化技术创造文化产品、生产文化产品的解释或论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任丽梅博士在《现代文化技术的本质与特征》一文中,对“文化技术”也下过定义:“文化技术是指在相关文化产品生产、传播与文化服务中应用的、可将创意和思想物化的技术手段。文化技术使文化生产与传播标准化、模式化,通过复制和分工进行批量生产的方式。在文化技术的作用下,技术操作逐步代替个性创造,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开始具有工业生产的特征。”[2]任丽梅博士更多地强调了文化技术能够推动文化产品生产工业化。
文化技术是工业化、信息化的时代产物,是开发、创造、生产、传播、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技术手段。文化技术是由不同性质的技术要素构成的综合技术系统,既有工业技术发展的烙印,又有信息技术发展的轨迹。文化技术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工业技术,文化技术发展的主导力量是信息技术。从时间范畴划分,文化技术可以分为传统文化技术和现代文化技术。传统文化技术以工业技术为主体,以造纸技术、印刷技术、摄影技术、音响技术等为技术群体,以分工协作、流水作业、批量生产为生产方式,为文化消费者制造、提供的是物化了文化产品。现代文化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体,以智能排版技术、影像虚拟技术、激光打印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等数字技术为技术群体,以技术协作为纽带,为文化消费者创造、提供物化的或非物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技术属性划分,文化技术可以分为文化生产技术、文化传播技术、文化内容技术。文化生产技术是指文化产品制作技术,主要包括纸质出版物、音像制品、工艺品等的印刷、刻录、制作等物化工艺技术;文化传播技术是指非物化文化产品的网络传送播出技术,主要包括媒体、影视、图书、音乐、舞蹈、戏剧等文化产品数据传播技术;文化内容技术是指文化产品内容的创造技术,主要包括根据文化创意、故事情节进行文化内容创作的音响技术、3D技术、虚拟技术等非物化文化产品内容艺术加工的数字技术。
二、文化技术的影响力
科学技术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每一种技术的进步都会引起相关产品、行业的淘汰、更新、发展,每一类技术的大变革都会引发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文化技术也是如此。文化技术是续农业技术、工业技术、信息技术之后又一种新兴的技术形态。文化技术的发展创新,对文化产品、文化生活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影响力是深远、重大的。
(一)文化技术对文化产品的影响力
文化技术始于造纸术和印刷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使得文化从口头、形体传播的形式转变为书面传播形式。同时,文化变成了文化产品,图书可以进行一定规模的批量生产,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进入工业时代后,在工业技术的推动下,文化技术的形态和种类迅速繁殖。机械印刷技术使图书真正进入大规模批量生产时代;录音技术的产生与进步,使舞台音乐、歌唱表演转变为可以批量生产的唱片、录音带;电影技术的发明与发展,使舞台布景表演转变为可以拷贝批量生产的实景电影。进入信息时代后,在信息技术的孕育下,文化技术快速发展,加快了文化产品的更新换代,新兴文化业态纷纷涌现。电子通讯技术、光缆传送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促使文化产品进入电子信息传播时代;电视技术的出现与普及,引发了人类的视觉革命,娱乐文化产品进入消费者的家庭。近年来,文化产品生产领域汇集了数字、网络、激光等高端技术,以声光电子为媒介的文化产业服务系统逐渐形成。文化产品的生产、创造和传播以及消费等直接受到文化技术的发明与进步的影响。文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决定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创造、传播的发展过程。
(二)文化技术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力
不同的时代,人类社会生活的构成是不一样的。在农业社会,人们主要是通过发展农业技术解决生活的温饱问题;在工业社会,人们主要是通过发展工业技术解决生活的舒适问题,在信息时代,人们主要通过发展文化技术解决生活的欢愉问题。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人们解决物质生活问题的手段越来越多、能力越来越强,在当今世界的大多数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生活温饱问题和有关生活舒适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而有关文化产品供给的生活心情愉悦问题却是一时难以满足的。更何况,人们对农产品和工业生活用品的物质需求是有限的,而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是无限的。在人类生活构成中,文化生活所占的份额、时间越来越多,文化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一天24小时生活中,7小时睡眠休息,8小时上班工作,2小时消费物质产品(食品或其他用品),剩余的7个小时主要是消费非物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由此可以判定,在人类社会现代生活中,主要的业余时间是消费由文化技术生产、创造的文化产品及服务。文化技术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水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生活质量。现代文化技术,不仅能够满足生产大量的文化产品,而且能够创造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文化生活需求。更为重要的是,现代文化技术使文化生活消费由室外消费活动为主转变为室内消费活动为主,以群体文化消费活动为主转变为个体文化消费活动为主,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创造了更多、更好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机会。
(三)文化技术对人类进步的影响力
文化技术是开发、生产、创造、传播文化产品的技术手段。但是,文化技术发明与应用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和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在21世纪,人们积极消费文化产品,除了满足心理、生理的快乐需求之外,更多地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智力水平,更好地掌握自己发展机遇,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文化技术对提升人类智力水平的影响力,主要是通过开发和创造以知识为核心要素的文化产品来实现的。文化技术不是一般的科学技术,除了具有综合技术的特性,人文因素也是文化技术的一大特性。文化技术的人性化就在于,它是通过科学、客观、准确的技术手段,构建知识要素结构,创造能够满足人们智力开发需求的文化产品。不论是图书出版的编辑还是影视制品的编剧、导演,他们所采用的技术手段都是要确保文化产品所包含的知识体系——内容准确无误、构成合理生动,以求对消费者的智慧或理智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因此,文化技术愈加发达,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内容的知识含量就越高,对提升人类智力水平的贡献就越大。文化技术对探讨未来世界发展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发展文化技术,可以使文化产品更能反映物质世界和现实生活本质,增强人们通过文化产品探讨人类未来世界的能力。现代文化技术,可以增强人们准确判断未来世界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全球性难题能力,使人们少走弯路,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技术的创新体系
21世纪已经进入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时代,文化技术成为推动文化产品创造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看,文化技术得到世界主要国家的普遍重视。谁在文化技术上领先,谁就有可能掌握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主导权。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首先要考虑如何进行文化技术创新,如何建立文化技术创新体系。
(一)文化企业是文化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
文化技术不是一般的科学技术,是文化产业与现代高技术结合的产物。一般的科学技术是专门的科研机构发明创造的,而文化技术的大多数是文化企业在主动应用现代高技术创造文化产品过程中孕育发明的新技术,因此说文化企业是文化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文化企业必须成为文化技术创新的主体,也必须成为文化技术创新的平台。中国长期以来的技术创新主体不明确,通常主要靠行政手段来协调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科研机构只负责技术研发,而不负责技术应用和推广。目前,发达国家60%以上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而在中国,只有大公司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因此,增强中国文化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发挥文化企业在文化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相关部门要采取有利措施,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各种文化技术创新要素向文化企业聚集,努力使文化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同时,文化产品的特殊性也需要把文化技术的创新平台建在文化企业。每一种文化产品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文化产品的内容是不能重复的,否则就失去了艺术魅力或艺术价值。这就需要进行文化技术创新,否则就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只有把文化技术创新的平台建在企业,使文化企业成为文化技术的创新主体,才能拥有文化产品的创造力,才能创造出一流的文化产品。
(二)文化市场是文化技术创新的主要导向
文化技术的创新导向是文化产品,而文化产品的创造导向是文化市场。文化技术创新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文化产品的创造需要,文化产品创新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文化市场的需求。在文化技术创新上,要借鉴制造业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较多,但转化率却很低。据有关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发达国家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普遍达到70%以上,而中国还不到10%。缺乏必要的转化应用,导致许多技术成果始终停留在科研单位,一方面是制造企业对技术的急切需求,另一方面是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无法顺利转化并应用。文化技术创新要紧紧围绕文化产品的创造需求和文化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以文化市场为导向,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聚集技术创新力量。国家应确保在对文化市场的技术需求作出客观、准确判断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制约文化产品创造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加强技术攻关的力度。同时,加大经费投入,将一些重要文化技术领域纳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力求掌握文化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并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以打造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等文化品牌。
(三)跨领域合作是文化技术创新的基本途径
文化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合文化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诸多方面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创新合力。要鼓励文化企业主动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联合建立文化技术研发机构,结成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支持文化主创企业与文化高技术企业进行战略经营合作,联合开发与创造新兴文化技术;要加强文化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为文化企业服务的各类文化科技服务机构;要建立支撑文化高技术企业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构建文化技术成果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3]。通过文化产品创新合作,实现文化技术创新的跨领域研发合作。文化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文化产品创新发展,通过扩大不同文化领域的文化产品创新合作,带动文化技术创新的跨领域研发合作活动。不仅要积极开展国内文化技术创新的跨领域研发合作,而且要主动邀请外国文化技术团队,开展文化技术创新的跨领域研发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1〕(美)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任丽梅.现代文化技术的本质与特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5).
关键词:循环经济 循环农业经济 技术创新 观念创新
一、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循环农业经济是循环经济中非常重要的领域,所谓循环农业经济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循环经济理念运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系统中,充分利用当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物资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形成农业的种养加、农科教、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农业的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含量和农民环境意识较低,特别是长期以来农业生产还相当粗放,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明显。这些已成为制约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具体体现在:
1.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左右。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干旱性突出,全国约2/3以上的农业生产需要灌溉。因而,农业灌溉用水比例一直保持在农业用水量的90%以上。近年来,由于农业灌溉和工业发展对地下水超额开采,导致地下水资源短缺、河流断流、土地沙化、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同时,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浪费却十分严重。据统计,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475,约有一半以上的水资源被浪费。因此,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2.环境污染问题明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农产品质量。在种植业中,农民只认识到化肥农药简单、方便的好处,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用作农田肥料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严重分离,畜禽粪便乱堆乱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环境的污染逐年加重。未经处理的畜禽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而养殖场会产生大量含有氨、硫化物、甲烷等有害物质的恶臭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3.农副产品资源利用率低。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的新型经营机制,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但就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农户参与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化组织整体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的带动、辐射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农业产后的副产品利用率低。以植物纤维为例,我国每年有5亿吨左右的秸秆,1000万吨的米糠,1000万吨的玉米芯,2000万吨的稻壳,这些农业副产242010年第35期(总第2307期)品不仅开发利用率低,而且往往造成环境污染。
4.农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009年中国耕地的总数是18.26亿亩,已经接近18亿亩“红线”警戒。国土资源部2001~2008年耕地面积数据显示,8年间,中国耕地减少1.25亿亩。如果不加以控制,按照每年平均减少的数字,2年就会突破红线。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的国情。但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仍停留在粗放式经营模式上,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仍然以人畜力为主;农业科技体系不完善;经营方式仍以家庭为单位,缺乏规模经营;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我国要克服农业生产中人口多、耕地少的现实矛盾,就必须使农业生产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三、发展我国循环农业经济的构想
针对我国农村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经济成功发展的经验,笔者认为:我国农业经济要快速稳定地发展,必须走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路子。
四、出台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相应法规及其政策。
加速发展循环农业经济,需要各级政府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法规及其政策,把政府支持与企业行为结合起来、把领导的集体智慧与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结合起来,积极倡导稳步推进,加强服务,搞好规范,促使循环农业经济健康有效地发展。各级政府应把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及时加强指导,搞好协调。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体系,把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手段,完善水、能源、矿产等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形成小、中、大循环和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环境和发展机制。
(二)努力在循环农业经济发展中进行创新。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相关方面的锐意创新。
1.进行技术创新。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持,换言之,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加强农业技术开发,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开辟农业科技园区可以在科技与政府、农户间搭起一座桥梁,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创造有利条件,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供试验基地和转化基地,为农业科研与生产结合和创新提供切入点,也为整个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生示范作用。其次,要促进农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农业专业化分工可以分为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支持与开发、农业服务等几大部分,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其在各自领域内的特长,促进农业整体的专业化分工,改变每户农民“小而全”的耕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