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3 09:17: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第1篇

1.学习环境变迁无法适应

大学新生入学,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新的人际关系等,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出现各种适应性心理问题。他们一时无法适应大学自主性强的学习特点,对自己缺乏约束,因而感到茫然无措,心理压力很大,失落和焦虑情绪油然而生;抑或感觉眼前大学与以前向往的理想化大学存在差距,造成心理落差,不免产生失落或盲目自信的极端心理。

2.不善交际导致自闭倾向

研究发现,因不善交际、缺乏与人有效沟通已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现在大学生多独生子女,一般个占主导地位本不善于与人沟通,再加上初级教育片面追求成绩而追求的封闭半封闭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更不懂与人交往的技巧和原则,以至于部分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不及时矫治容易酿成极端行为。

3.自卑与攀比

自卑是一种消极自我认识,自卑的同学往往没有自信,总以自己的不足来对比别人的长处,导致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不良情绪。自卑情绪在贫困生中普遍存在,一些学生,在虚荣心驱使下,与人盲目攀比,在条件不允许情况下对金钱的渴望与日俱增,有的为了赚钱耽误学业,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沉迷网络

部分大学生因为交际困难而又渴望与人交际,于是在虚拟网络世界里寻找心理慰藉。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不分昼夜泡在网上,也逐渐和现实生活产生隔阂。长此以往势必影响他们正常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心理定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精神问题,严重影响着心理健康。

5.个人感情和性问题

大学生性生理已经成熟,性意识增强,渴望得到异性的友情和爱情。研究表明,由于大学生性知识缺乏、心理不成熟等因素,由恋爱引发的心理问题逐年上升。

6.就业焦虑症

随着社会竞争趋于激烈,大四学生面对就业难的问题,经常因对前途的担忧和茫然而焦躁不安。部分大学生竞争精神不足,承受能力差,加上社会上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公平竞争,让他们产生心里不平衡。许多学生对自己期望值很高,却又缺乏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不愿意从小事做起,无法完成知识和经验积淀,毕业前漫无目的只能抓瞎。

以上是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几个诱因。大学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社会稳步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渊源,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1.学院应努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技巧,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家讲座,面向不同层次和心理素质的大学生,以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为研究对象分阶段进行指导和教育,以期帮助大家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缓解和消除心理困惑和压力。

2.完善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根据我国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基层学院应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办公室,全面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并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科学心理健康测验和调查,掌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常见心理问题,分层次开展心理辅导,早发现、早治疗,争取把问题消灭于襁褓之中。

3.培养科学的恋爱观

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业和恋爱关系,正确处理恋爱与集体活动的关系,正确处理情侣间与团结其他同学的关系等方面;其次,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反对,严厉批判性自由、性解放等极端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两性观念。

4.开展实践,砥砺意志

我们要积极带领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砥砺意志,磨炼身心,树立正确对待挫折,自强自立、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锻炼学生在面临苦难时积极向上,沉着应对摆脱困境的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到只有摆正心态,用科学的方法调节焦躁的情绪,遇事冷静,豁达大度,才能完善自己德才兼备,增强对挫折的应对和承受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应认真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建立心理测试档案、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为祖国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泽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张啸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06(3):34-36.

第2篇

(一)学业问题。迈入大学校门,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同学、老师……如何迅速的融入环境、结交新的朋友、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给自己重新定位,就成了每一个大一新生必须面对的难题。没有了中学时代老师的督促,没有了父母陪身边的呵护,也没有了高考前夕的紧张氛围,一切都显得那么孤单。所以直接导致许多大一新生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奋斗目标,整天浑噩度日,荒废大好青春。因此,就要求每一位同学面对现实,迎接挑战,用最精神的一面赢在大学的起跑线上。

(二)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在活动中长期培养、形成的技能。高中时期,地域相对封闭,人际交往的圈子相对较小,交往对象简单、多为熟悉的同学等;进入大学,同学们都来自四面八方,地域的差异造成交往对象的文化背景、家庭教育方式、兴趣特长和人生价值观等的不同。现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各方面的过多关注,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缺少集体意识、较为敏感的人格特征,他们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却渴望获得一份纯洁的友谊,总把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缺乏自信,甚至有些自卑。所以在遇到人际摩擦、冲突时,因缺乏经验而显得无所适从,处理不当就有可能破坏与人的正常关系,严重时更会走向极端,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

(三)情绪问题。第一,自卑心理。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当听到背后有人笑或低声议论什么时,你会觉得他(她)们是在议论自己吗?自卑者往往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引起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有: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第二,孤独心理。孤独者缺乏与人的交流,会有一些怪异的行为举止,经常沉默不语,兴趣爱好比较少。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因素。家是孩子成长的温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一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家庭德育是完善孩子人格的根本,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孩子世界观的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正确的教育态度、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塑造、个性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父母还应保持教育理念基本一致,避免双方教育方式方法的激烈冲突。如果父母双方的教育理念、教育态度差别太大,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很容易养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作风,极不利于孩子良好品行的培养形成。

(二)社会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局势瞬息万变,世界格局重新形成,给我国带来了新的挑战。随之改变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主人,要能在巨变之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调整心态,面对挑战,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可引起心理的不适。大学之前,老师、父母对生活的干预较大,没有形成较强的独立性;进入大学,远离父母,许多事需要自己做主,但因前期没有独立生活过,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所以在获得久违的自由时另一方面有患得患失,容易对新生活产生迷茫。虽然大学生渴望独立,但当真正独立生活的时候,又表现的像个小孩子,不知如何处理问题,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大学与中学的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课程难度的加大、教学方式的改变,容易使许多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出现心理负担。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通过电话、网络、谈话等不同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加强对新生、应届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尽快交给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要不排挤、不排斥,防止心理健康问题反复。

(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橱窗、板报以及校园网络的作用,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心理剧场、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努力开办网上心理健康栏目,经常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对于《意见》的要求,高校应着力做好,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三)主动和家人保持沟通。家是心灵的港湾。也只有在家里,人才能放下戒备,敞开心扉。所以家长或监护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展开中要给予大力支持,确保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进入大学,大多数同学远离父母,往往几个月才能见上一面。因此,家长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学校也要利用资料、个别交流或家长学校机会,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长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和行为影响孩子。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策略

近几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经常见诸报端。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因小事与室友发生摩擦,便杀死四名室友;今年11月,中国政法大学一名男生课堂上砍死一名教授;此外,大学生自杀的个案也在增多,11月1日《南方都市报》就报道的广州大学两女生24小时连环自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教育蓝皮书指出,2005年媒体报道了116起中国大学生自杀事件,据专家估计,我国近年来每年至少有100名大学生轻生,其中男生占29%,女生占71%。可见大学生心理问题值得社会关注。

一、大学生心理特点

(一)心智不成熟,容易冲动

大学生身体发育虽然成熟,但是,他们社会阅历少,心智不成熟。这一快一慢不和谐,就会产生许多矛盾,产生很多苦恼。比如说,男女同学生理上成熟了,就会产生与异往的愿望,但心理又不是很成熟,不懂得如何与异性健康交往,在恋爱的过程中,不会处理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就会产生失恋等问题。这是大学生烦恼、压力的重要来源。据专家分析,恋爱失败,是大学生寻求逃避,甚至自我毁灭的一个重要诱因。

(二)自我意识强,适应性差

大学生考虑的问题较多,如学习问题、经济问题、恋爱问题、家庭问题等,大学生对这些诸多的问题,自我意识浓厚,片面地强调个人主义,希望各种事情都如自己的愿望,不合自己的愿,就适应不了,适应的能力弱。

(三)理想远大,心理脆弱

大学生一般都胸怀远大的理想和信念,立志要成名成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现实是很残酷的,读完大学后,大学生们不仅很难成为各种专家,甚至连找一份心仪的工作都很难。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太大,少数大学生就会为此感到苦恼、迷茫、沮丧和不安。再加上父母的高期望值,要求子女出人头地,学生成才的压力很大,有的同学经不起挫折,一旦失败,就承受不了。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社交恐惧症

青年学生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但一些同学一到具体交往时,就出现恐惧反应,表现在不敢见人,遇生人面红耳赤,手脚都不知怎么放好,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这就是社交恐怖症1。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的共同特点是,胆小、内向、自闭、孤僻、敏感和自卑,对自己缺乏信任,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二)神经衰弱症

神经衰弱是由于大脑长期过度紧张而造成大脑兴奋与抑制机能的失调2。恐惧、悲伤、抑郁等,是本症常见的原因。患者极易疲劳,一天到晚精力疲乏,学习与工作效率很低,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患者容易激怒,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发生强烈情绪反应。

(三)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主要症状有四类:身体紧张、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对未来无名的担心、过分机警。也就是杞人忧天,常常觉得生活周围危机四伏,无所适从。

(四)强迫症

强迫性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要求严格和完美,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这类人在平时有不安全感,对自我过分克制,过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举止是否适当,因此表现特别死板、缺乏灵活性。责任感特别强,往往用十全十美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追求完美,同时又墨守成规。在处事方面,过于谨小慎微,常常由于过分重视细节、忽视全局。比如:写好信老怀疑自己写错了字或漏掉了字;投信后怀疑自己是否把信投进信箱去了;锁门后怀疑是否真把门锁好了;洗手后担心没有洗干净;看见别人在商量问题,老怀疑是在议论自己。

(五)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其表现以心境的低落为主要特征。常表现为学习兴趣丧失、无愉、常常逃课、不愿与他人交流思想;思维抑制,反应迟缓,上课时精力不集中,精力明显减退,产生疲乏感;精神迟钝或过度激越,行为封闭,凡事缺乏主动性,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因自悲而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内疚;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下降,学习成绩不佳;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由于学生抑郁症属于精神障碍性疾病,极容易被认为是一种性格问题而被忽视,其对人体身心影响的程度可谓极大,因而成为困扰学生成长的头号“杀手”。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多渠道实施是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减少或不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和发展为宗旨,更强调对正常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护和提高,同时兼顾个别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以及危急事件的干预。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建立一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心理教育网络,并统一协调三方面的力量,组成强大的合力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3。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尽快适应陌生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思想意识,还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使长期处于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例如,在活动中体现的团队意识,可以防止他们犯个人主义的错误,注重集体荣誉和团结精神,克服他们注重自我的狭隘的思想意识,进而健全他们的自我意识。

(三)实施有效的心理与能力训练方案。

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除了知识的掌握和认识的提高外,还需有实际能力的增强。因此,有计划、有针对性、有专题的各种心理与能力训练活动,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活动内容包括自信心训练、语言表达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情绪控制训练、潜能拓展训练等等,活动形式如演讲、电视欣赏、游戏、角色扮演、团体讨论等等,也可开设诸如成功学、大学生行为指导、人际交往知识等课程4。

(四)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大学中应该建立大学生问题咨询中心,它的任务不是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主要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其他问题,使大学生心中一旦有困惑就可以咨询。大学里还需要设立学生事务仲裁中心,它类似于民事调解委员会,让处于纠纷中的学生有处申诉,使纠纷能够得到相对公平的处置。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心理健康,使之对社会做出良好的适应,从而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健康的心理是优良品德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才会品德高尚、人格完整。(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参考文献:

[1]常文林,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人格.[J].潮州日报,2008

[2]李伟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 健康 对策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的心理正值一个发展时期,是青少年不成熟的人格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的过程,是各种矛盾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冲突的时期,还要面临复杂的角色转换问题等等,因而,大学阶段正是各类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人际交往中已成为障碍,现今大学生由于性格比较敏感,在处理人际交往问题问题中不能正确的处理,家庭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的心理素质导致自卑感;自信心不足,感觉学历低,对未来不抱希望;辅导员工作方式的差异,使有的学生产生逆反抵触情绪;学校的活动场地太少,很多学生感觉没有去处,时间无法消磨;对出现的情感困惑不知所措;在现实中与父母沟通不畅,导致关系紧张;生活条件差(特别是伙食质量、宿舍的管理等);面临就业的压力,感觉前途渺茫等等。

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最直接的工作,对解决单个学生特定的心理问题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新环境。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各种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减少无不得益于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或选修课,是保证其科学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的最好办法。根据大学生中出现的突出心理问题及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还应设计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对大学生进行适应性指导。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通过开展不同内容的讲座,有助于先是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如针对新生可开设《怎样和同学处理好关系》、《如何学会学习》等讲座。针对某些高职院校女同学较多的特点,可开设《珍爱女性健康明天》、《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做一个健康的人》,等系列讲座。

(三)、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为学生提供帮助

在成长的旅途中,有成功与收获带来的激情与喜悦,也有生活的磕磕碰碰导致的挑战与压力。当你身心疲惫、失落、孤独而无人倾诉时;当你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无力选择时,心理咨询陪你健康成长,开通心理咨询电话和 24 小时心理帮助热线为学生提供帮助,这种方式容易被学生们认可和接受。

(四)、利用广播、网络、报刊、板报等媒介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要通过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背景,从而为学生提供多种活动进而丰富其内心世界。首先,可以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如心理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心理健康电影赏析、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发放宣传单、广播等;再次,开设相关公共选修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学、职业生涯规划;最后,组织心里社团,吸收广泛的心理爱好者参与,使得心理健康知识得到阻碍学生中传播和普及。

(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我服务的重要作用

和谐校园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专业工作者,同样也需要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注重发挥社团的作用,特别是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的作用,指导学生心理协会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游戏、心理调查、心理影片展播等活动在学生中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学生的积极参与,扩大了宣传的力度,丰富了心理教育的形式,同时有利于发现和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交流可进一步克服教师和学生在年龄和经验等方面差异带来的障碍,增进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与发展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重视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培训,建设专职、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实行严格的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应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一边进行有效地监督与管理。重视心理康教育学术研究,培养实践性、科学性较强的师资队伍。应鼓励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和课题研究,同时积极展院校间或区域性的案例分析及学术交流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加,我们必须逐步建立一只适应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师资配备合理的、自己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交流经验,为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合格人才提供保障。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系、建立心理咨询互补体系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出现问题的学生比例也会增加,仅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工作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应该建立由学院――院系部(书记、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构成的四级预警机制,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防护网,全面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同学中建立心理咨询互助体系,通过心理健康协会,网络咨询,朋辈咨询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以助人自助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干预,有效预防

除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外,学院还应构建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成立危机干预小组,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恶性事件的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尽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加强对失恋学生、特困生、毕业生和心理异常学生重点人群的情感关怀好心理疏导。定期组织行为医学专家或心理医生对全体学生辅导员进行集中培训,建立异常情况报告和应急处理快速通道。

(四)建设心理教育健康网站,为学生构筑心理咨询与交流的平台

第5篇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质,正常大学生,有心理问题大学生,比较。

分类号 B848.9

1引言

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工具――《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在其编制的过程中就不断进行着信、效度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工具,“心理量表的效度指标可以不断增加和完善,效标检验的工作本课题还将不断进行。”[1,2]。本研究以大学生为对象,一方面考察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实证效度,即探讨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的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被试相比,在心理健康素质上是否存在差异,从而进一步验证《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对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方面差异的鉴别力;另一方面,分析这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差异,使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便于找到学生素质方面的原因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2方法

2.1工具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课题组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量表的编制课题组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中的四量表之一――《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作为研究工具[3]。

2.2被试与研究程序

在天津市范围内选取大学生共计425名完成《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剔除21份无效问卷(主要为漏答项目太多和具有明显默认反应方式的问卷)后,获有效被试404人。其中一年级100人,男61人,女39人;二年级103人,男55人,女48人;三年级102人,男62人,女40人;四年级99人,男53人,女46人。被试以教学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主试为经过培训的心理学研究生,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测试完成后当场收回问卷。

在天津市范围内选取参加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并经《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筛查(筛查标准即建议约谈的标准)出的115名一年级大学生。要求他们在接到约谈信或主动前来约谈前填写《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问卷。剔除14份无效问卷后,有效被试101人,其中男54人,女47人。

把上述被试中的404人作为本研究的正常被试,而由《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筛查出的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101人作为有心理问题的被试。测验结果用SPSS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

3.1信度分析

采用克隆巴赫(Cronbach′ α)一致性系数对404名大学生《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测验结果进行信度计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534~0.886之间,除认知风格和归因风格两个分量表外,其余分量表的信度值都较高。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1,2]。

3.2效度分析

3.2.1适应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6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适应分量表总分上差异极显著,各维度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总体适应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个体容易因环境及身心变化引起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从适应的角度讲,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的确在情绪、人际、学习、生活及生理、社会等方面存在适应不良。

3.2.1人际素质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3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人际素质分量表总分上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总体人际心理健康素质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其中人际交往和人际调控等维度的差异显著,而人际知觉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人际心理健康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的能力较低、品质较差。

3.2.3个性素质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个性素质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7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

由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个性素质分量表总分上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总体个性素质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其中乐观―悲观、意志、内外倾、耐挫折差异显著,而在冒险、责任、独立3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3.2.4动力系统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动力系统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7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5。

由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利他性利他动机、成长性动机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自我实现需要和利他性需要引起的动机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除这两个维度外,在动力系统分量表总分及其他5个维度上的差异都不显著。

3.2.5自我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自我分量表》的总分及自我认知(包括学业自我、身体自我、社会自我、情绪自我4个方面)、自我评价(包括自尊、一般自我效能2个方面)、自我调控3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6。

由表6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自我分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总体自我心理健康素质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自我较为消极。其中身体自我、社会自我、情绪自我、自我调控差异显著,而在学业自我、自尊、一般自我效能上的差异不显著。

3.2.6认知风格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认知风格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5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7。

由表7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认知倾向(冒险―稳重)上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具有较为稳定的认知倾向,喜欢任务和情境适于已有的程序和规则;正常组大学生则具有较为创新的认知倾向,喜欢面对不熟悉、不确定的环境。在认知风格总分及认知决策(场景―自我)、认知方法(灵活―单一)、认知加工(整体―局部)、认知行为(独立―合作)4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3.2.7归因风格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4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8。

由表8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两组大学生在归因风格分量表总分及4个维度上的差异均不显著。

3.2.8应对风格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应对风格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8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9。

由表9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应对风格分量表总分上差异显著,可能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通常采用较少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在应对方式的选择上缺少灵活性和变通性;正常组大学生则经常采用多种多样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处理面对的问题及其相关的情绪困扰,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其中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差异显著,而在其余7个维度上差异均不显著。

4讨论

4.1关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信度和效度

心理健康素质概念自2003年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课题组提出以来,已引起了心理学、教育学学术界的极大重视。以“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和题目在中国期刊网(CNKI)上检索的结果表明,本课题所引发的相关研究与思考大致有四类,其一是调查研究,如关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其二是关于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研究;其三是关于在整个研究中贯穿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所引发的心理健康相关研究;其四是心理健康素质的拓展研究,如关于军人、教师等人群的心理健康素质的思考与研究。而这些研究大多都会涉及到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工具《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那么工具本身的科学性及特点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使后续研究中实证研究更能科学地反映被研究对象的心理实质,理论研究更有根据、教育措施更符合对象的特点,有必要进行此项研究。

研究发现,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适应、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自我、应对风格5个分量表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大学生,动力系统、认知风格、归因风格3个分量表得分略高于一般群体大学生但差异不显著。即经“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之《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测量,并依据标准一(即部分维度测验的分较高,可能有心理问题,建议专家约谈)筛查出的超过全国大学生常模的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素质显著低于正常组大学生。本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总体上来说是科学的,能够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有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差异。

4.2正常组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特点

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中,适应分量表是状态量表,其余为心理健康素质分量表。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分析的结果看,完全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筛查的结果一致,说明心理健康水平不高的大学生适应是不良的。在其余的7个心理健康素质分量表当中,有4个分量表,即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自我和应对风格,有心理问题组的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大学生。

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结果可以看出,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确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他们在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诸维度上与正常组大学生均呈现出显著差异。本研究中《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验的主要是大一学生,从个体内外原因上分析,他们生理上处于青春期末期,易兴奋,情绪易产生波动,性生理趋于成熟与性心理尚不完全成熟有矛盾冲突,这是内在原因;外部原因上,因受到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方式的转变、师生及其交往方式的更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问题突出表现为适应不良。生理与生活上不适应,直接导致时间管理不善和学习效率低下,引起情绪不良,也造成学习、人际、社会等方面的不适应。由于不健康的心理素质,加上各种适应不良交织在一起,如果疏导不及时,个别学生则会发展为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的结果可以看出,在人际交往、人际调控2个维度上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与正常组大学生的差异显著。健康的个体都有人际交往的需要,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更为强烈。他们在面对全新的环境和交往对象时,都希望受到关注,有机会展现自己,进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满足自身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往往因为人际关系问题而进一步引发出心理障碍。如果心理异常组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及交往的技巧和有效方法,不愿或不敢主动与人交往,就会使自己陷入孤独和寂寞之中,出现冷漠、孤僻、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从而也体会不到自身的成就感,对自我价值就会产生怀疑,体验到挫败感,自信心受到打击,导致心理矛盾加剧。本分量表的测验结果表明,有心理问题组与正常组大学生的人际知觉没有差异,而有差异的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调控。因此,有必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素质,尤其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提高的方面主要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调控的技巧。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个性素质分量表》的结果表明,正常组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乐观―悲观、意志、内外倾、耐挫折4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个性特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影响显著,良好的个性素质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在个性的养成上逐步完成向成人的过渡与转变,但成长过程中的生活事件和矛盾冲突若处理得不及时或不得当,就可能导致大学生个性素质低。个性素质较高的大学生通常能够以乐观的态度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具有较强的意志力、耐挫折能力、接纳性与包容性、独立性和冒险精神等,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个性素质较低的大学生面临压力时,易产生焦虑、烦恼、困惑、愤怒等负面情绪,表现出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那么健全个性的培养应该从达观的人生态度、愉快的情绪、坚强的意志等方面入手。

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自我分量表》的结果可以看出,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自我认知(其中身体自我、社会自我、情绪自我3个方面差异显著)、自我评价、自我调控上的差异显著。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发现,个体的总体自我概念及各个特定方面的自我概念都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相关。大学生对自我的看法不但影响其行为,也与其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自我分量表得分较高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形象、人际关系、情绪状态有较为满意的认知,对自我的评价积极,自我调控能力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反之得分较低的大学生,对自我不满意,甚至不能接受自己,害怕失败,计划性较差,出现自卑、抑郁等消极心境,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提高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自我水平,自我认知方面应注意社会自我和情绪自我,提高自我评价和调控能力。

相关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倾向于使用成熟型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和求助,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大学生倾向于使用不成熟型或逃避、否认等应对方式。应对风格分量表的结果表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理智―合理化策略、针对情绪的身体策略、否认―压抑策略、躲避和求助策略、针对情绪的行为策略的得分低于正常组大学生,尤其在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通常以“退避”、“自责”和“幻想”等应对方式来应付困难和挫折,集成熟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于一体,较少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神经症或两面性的人格特征,在情绪和行为上均缺乏稳定性。

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动力系统分量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认知风格分量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3个分量表上,正常组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总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动力系统分量表的维度上,正常组大学生在利他性动机和成长性动机上得分都较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得分高。大学生动机系统已基本确立,但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应从利他和追求自己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方面进行培养和教育。认知和归因风格两个分量表两组大学生无差异,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5结论

(1)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正常大学生的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自我、应对风格和适应等分量表得分都高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且具有显著差异,而动力系统、认知风格、归因风格分量表得分差异不显著。

(2)《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在区分正常和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方面可靠、有效。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 马惠霞, 白学军.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3(1): 107~111

2 沈德立, 马惠霞, 白学军.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信效度再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 4(4): 241~245

3 郑日昌, 邓丽芳, 张忠华.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 3(2): 102~108

DIFFERENTIATED VALIDITY OF CHINESE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DIATHESIS SCALE

Lu Qian, Ma Huixia, Bai Xuejun

(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in T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300074)

Abstract

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危机 策略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严重影响其成长成才、影响高校稳定和发展的因素。如何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积极预防和有效干预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学生运用通常方式不能应对目前所遇到的情形而出现的严重心理失衡状态,是心理疾病的早期症状,它是由生活事件所引起,对人的精神状况起负向作用的较大心理压力,通常表现为心理不适,无法适应学习和生活。心理疾病一般具有四个发展阶段:心理危机―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心理衰退。如果大学生心理危机不能被有效地预防,轻者可能导致神经衰弱;重者则可能导致心理忧郁甚至精神疾病。因此,如何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焦点。

大学生心理危机可分为四类:①情境性危机。包括亲人死亡、婚变或失恋,遭暴力伤害、事业失败或自然灾害。②发展性危机。指在个人生命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危机,如青春期的问题、成长时的家庭冲突、身患绝症等。③内心危机。指潜意识中固有的某种心理问题的爆发。④存在危机。指突然发觉生活缺乏意义,失去人生价值。

笔者认为当前心理危机干预的适应对象主要有:①有较重心理应激障碍的学生。②有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倾向、自杀倾向的学生。③有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心理障碍的学生。④遇突发事件的学生。⑤其他须重点关注的学生。如学习困难、经济困难、网络成瘾的学生。

二、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心理危机主要与其本身的年龄阶段和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1.生理和心理矛盾带来的危机。青年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生理发育的基本成熟和部分心理因素的发展,使他们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飘忽不定,有时正确深刻,有时错误肤浅;有时客观全面,有时主观偏激。在他们的意识中,也常有自相矛盾的状况:独立性与依赖织;情绪与理智并存;强烈的求知欲和相对较差的识别力;理想与现实的脱节等等。他们这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如,他们身上常有自豪感和自卑感,作为原来学校的佼佼者迈进高等学府,感受和体验到的是一片赞扬和羡慕,自豪感优越感应时而生(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但进入大学后“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段的学习和相互比较,自已显得不仅平常,而且位居下游。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产生的失落常会使其心理失衡,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

2.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危机。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智能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却越来越少,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一些学生整天忧心忡忡,表现出严重的危机感;另一些学生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给自已施加压力,除了要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计算机水平等级考试、外语水平的提高、各种职业资格证书都成了学生步入社会寻求发展的敲门砖,考研、出国已成了大学生的新的追求目标。就业、生存、发展的压力同时压在大学生的身上,无形中加剧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精神压力,一旦努力失败,会带来严重的心理挫折和失败感。

3.人际关系紧张带来的危机。大学里,五湖四海的学生汇聚在一起,各自生活习惯、兴趣、性格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带来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性格孤僻内向,不愿与他人交流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孤独和抑郁。久而久之,这样的孤独抑郁的性格经不起生活中的挫折,偶因一点的不愉快,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

4.由情感引起的心理危机。由于国家对在校大学生恋爱、结婚限制的解禁,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要求理解不当,常会产生紧张、恐惧、羞涩,甚至不正当的行为,还有因陷入感情旋涡、失恋、单相思等问题困扰,产生苦闷、惆怅、失望、悔恨与愤怒,一旦失恋往往引发心理危机。

5.早期家庭教育。从幼儿时期起,至小学、中学的生命初级阶段也是个体心理发展历程的初级阶段,进入大学后,每个人的心理发展已见雏形,建立起初步的认知结构模式,形成了个体的心理特征。心理专家认为,一个人在少儿时期形成的认知结构将影响他的一生。然而目前一些家庭的错误教育观念却成为了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心理专家指出,在教育型、严厉型和放任型的教育方式中,教育型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发生率最低。当今大学生,大多在儿童时期未曾接受良好的心理教育,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缺陷,一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在中小学时期已成形,大学心理教育已是亡羊补牢之举。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重新整合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构建现代化人格和价值观念,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6.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不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心理支持系统落后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二是目前仓促上岗的心理咨询人员大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其知识结构满足不了心理咨询的需要,没有能力应对危机干预;三是家庭心理支持失当,一些家长由于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对学生心理的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常常采用“非打即骂”的传统教育模式。即使孩子行为思想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征兆,家长也常常不能及时发现或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7.个体应对策略不当与个性缺陷。应对策略也称应付风格,是个人面对应激事件和压力所采取的行为方式。面对危机,每个人都以自己特有的风格去应付。心理健康的人往往能够正视危机,冷静解决;而有心理缺陷的危机当事人却常因认知偏颇、情绪失控、意志丧失而造成严重后果。轻生的人中,性格有缺陷的人占相当大比例。这些人往往心理承受能力差,性格偏执,易于冲动或怯懦退缩,一旦面临危机就会手足无措,心理崩溃,找不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更有一些自闭孤僻的人不愿与人交流,使外界帮助无法及时跟进,丧失了接受干预的机会,而产生非理智的过激反应,造成对自己或他人生命的伤害。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策略

1.应对心理危机的一般策略。确定了学生的心理危机,了解了学生心理危机的情况以及背景以后,又该如何处理心理危机呢?

①精神支持使当事人有足够的信心,坚信自己的处理危机的能力,赞同当事人的决定,表明你对他充满信心,有别于假安慰。(如:“我知道你能应付这种困境。”)

②宣泄给当事人提供宣泄的机会,有助于疏导那些可能会造成自我毁灭的情感,如愤怒、恐惧、憎恨。一个注意理解的听众可帮助当事人表露闷在内心深处的情感。

③希望和乐观精神选择恰当的时机使当事人看到希望,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但不能在当事人处于消极情境中,其精神负担还没完全暴露之前传给其希望和乐观,在精神沮丧的当事人面前,先鼓励其诉说心中真实情感,再给予希望和乐观。

④有选择的倾听 在与当事人交谈时,你的回答有选择性,这就决定了有选择听取他们的交谈。如,你可以忽略天气和体育的闲聊,当事人开始谈到情感时,你就可以有所反应。

⑤劝告、直接建议和限制 一般临时情况应避免直接的建议和限制。但许多心理危机陷入困境情绪,思维很混乱,按实际情况提出劝告和建议,限制不利情况的发生还是比较合适的。应用劝告建议要谨慎和深思熟虑,否则当事人会因建议的消极后果责怪你或直接反驳你:“是的,但是……”“是的,我考虑一下,但我想不会成功。”给建议时应取得他们的信任,一般的临时建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深思熟虑的建议可能会行之有效,建议应考虑每个问题的特征和切合实际。

笔者认为,以上是一般的应对策略,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同时从几方面入手,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保证高校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

2.开展心理普查活动,筛选心理危机学生。通过SCL-90(临床心理状况自测量表)、EPQ和UPI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了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筛选出大学生心理高危人群,并予以重点关注、定期分析、重点跟踪、重点帮助,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和某些突发事件……同时,建立心理危机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利于我们对危机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及时了解和跟踪,较准确地掌握他们心理上的变化,并对有较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予以重点关注和辅导。但要注意严格保密,及时存档,一旦发现其心理有异常变化,就必须及时地加以疏导防治。如果发现有精神病倾向者,应及时同精神病专科医院联系,请精神病专家协同诊断,以免误诊漏诊事故的发生,以防自杀事件的出现。

3.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联动机制。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依靠院系力量和学生社团,使每个教育者和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心理的自助与助人活动之中,形成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联动机制,共同帮助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首先,高校的领导应该给予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足够的重视,成立专人负责的危机干预机构,在人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其次,建立包括学校、学院、班级、寝室等在内的四级信息互通的危机干预网络。做到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干预,以减少心理危机给学生本人和他人造成的不利影响或损失。第三,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校医院心理门诊、学院的心理健康工作小组和心理协会等各种组织,开展心理危机的干预活动。第四,充分发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心理辅导员和班主任都参与到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之中,并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有机地融入到日常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过程之中,形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运行机制,在危机干预中发挥重要作用。

4.加强对心理危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大学生中心理危机存在的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学院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采取各种途径锻炼大学生的意志,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社会竞争和未来合格人才的需要。一方面,开展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帮助他们了解有关青年期心理特征、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及其危害,增强他们的心理卫生保健意识,帮助他们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节技巧,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同时, 重视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学生的心理危机和心理疾病等问题只有真正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才能完全行之有效地解决,简单说教和行政手段只能治标不治本。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出现心理问题,要及时找心理医生咨询,以便及时能得到心理咨询员的帮助,缓解焦虑不安的心情,避免心理问题加重。另一方面,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和调动学院的心理工作部和心理互助员的积极性,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心理沙龙”等活动,开设“心理热线”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的调适能力,并利用学院内的一切可以使用的宣传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不健康的人健康起来,让健康的人更加健康”。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需要。充分利用其强烈的参与意识,活泼、好动、乐于展示自我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展现他们的天赋和才华,发泄内心的激情,增强竞争的意识,获取自信心。又可以缓解学习的压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大学生中的心理危机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问题的发生,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甘洁仪.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危机特点比较研究[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7,(02).

第7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

近些年来,积极心理学在大学校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从全新的视角去解决心理问题,通过挖掘大学生自身的力量,继而达到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大学生承担着的巨大的就业、心理以及精神压力,如不及时排解将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由于自身的优势特点在治愈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促使他们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挑战。

1 积极心理教育理念应对大学生压力的实施意义

积极心理学来源于西方国家,属于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实验操作验证人类潜在的积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新的心理学思潮,上述心理学主要是以人性的美德与善端,或是潜在建设意识,运用相对积极的态度是剖析人的心理,激发潜在积极力量,或是优秀品质,与传统心理学相比实现了新的突破,帮助人类通过发现自身的优势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从而促使人类获得健康的人格。积极心理学在大学校园的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全新的视角解读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发掘其潜在建设力量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从而有效应对挫折,掌握缓解压力的技巧以及对策。积极心理学在应对大学生压力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维护其心理健康系统,促使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或是挫折时,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积极资源,灵活应对压力,甚至是消除压力,确保大学生可以保持心理健康。

2 积极心理学应对大学生压力的具体策略

2.1 培养乐观的人格

所谓积极心理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要培养良好的性格,乐观的心态,而乐观个性多半是后天形成的,主要是指个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积极的心态。人一旦具备乐观特质,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一般会将因素归结为外因,无论是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阻他们都能积极面对,而不是怨天尤人,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乐观人格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这不仅可以使其保持健康心理状态,而且还能使他们在面挫折时有效应对,从某种程度而言,乐观属于有利的资源,让大学生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2.2 明确生活方向

大学生需要明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是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这不仅体现在外在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内在上。积极心理学指引学生明确目标,自己掌控未来,对于未来的职业或是生活有一定的规划,并且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这样他们在某一阶段规划自己的人生,充实的生活会让他们感受到幸福。大学心理教学中,必须开设相应的积极心理学教学,可以通过课堂或是课下活动形式让学生制定自己未来的目标,即使在遇到困难或是阻碍时都能游刃有余的应对,积极战胜各种困难。

2.3 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对积极心理学的应对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属于一种资源,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分别是物质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上述资源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起到了辅助功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缓解压力,降低由此带来的伤害。社会支持是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利资源,这样可以使其应用更多的积极方式应对不良心理,更好的解决心理问题。针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需要面对的是适应社会变化,适应由变化而产生的困扰,这是现阶段他们急需克服的问题。其他社会资源团体需要给予大学生相应的社会支持,这可以帮助大学生在面临困境时时刻保持积极的应对状态,心理教育课程应更注重学生理解社会支持的意义及使用的重要性。

3 应对策略培养模式

3.1 培养压力认知

基于积极学角度分析,需要对个体压力给予合理的解释,并能够从中获得积极体验,同时也是大学生缓解压力的主要策略。积极心理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具备积极认知评估,这也是当前较为普遍的改变认知方式。从某种程度而言,认知评估属于一个完整的过程,主要是基于应激源合理解释,同时对其进行评估的过程,属于压力的调节变量。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在面对压力时通常都是以消极的心态去应对,这种认知习惯及暗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比如:他们经常会存在我不行、我无能为力的状态,这些因素长期累积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在日常的教育中,高校要重视学生乐观积极心态的培养,使其具备认知以及应对压力,这有利于形成积极体验,帮助大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

3.2 增进积极经验

积极心理学生主要是增进学生积极的体验,这种积极体验不仅体现在回忆过去上,更体现幸福感受现在,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体验,这种心理状态是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心理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感官愉悦,其二是心理享受,在构建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中,积极情绪以及体验是非常关键。基于拓展建构理论来说,大学生自身具备相对离散积极情绪,比如高兴、兴趣、满足、自豪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个人资源,帮助他们在面对压力时以积极的心态及策略面对,通过积极经验累积提高自我肯定体验。高校教育中,必须重视大学生积极情绪及因素的培养,比如创造性、胜任感、自我超越等等,除此之外,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促使大学生能够增进更多的积极经验,形成内在动机。

3.3 锻炼问题处理模式

有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存在巨大的精神、就业以及心理压力,而他们应对压力的方式也相对比较统一,通常情况下是以积极心理调节为主,而消极自我防御出现较少,但是很多大学生在遇到压力或是困难时,也会采取消极应对模式,如逃避、抱怨、沉迷于幻想、极端行为等等。上述消极应对模式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可以借助情境训练,亦或是其他形式加以调节克服,运用积极的压力应对,由此解决实际心理阻碍。当大学生面临学习压力时,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方法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而当前面对交往压力时,可以运用沟通技巧的方式消除,降低压力强度;当学生存在就业压力时,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积极建设力量,让自己处于积极应对状态,形成积极的处理模式,继而促进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时都能够以积极的应对策略解决。

4 结语

运用积极心理教育构建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积极应对情绪,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在面临困境或是压力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情绪,从而促使大学生具备最佳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佳利.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3).

[2] 刘桂芬.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11(04).

[3] 李义安,李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学业不良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提升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10).

[4] 周炎根.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10(17).

第8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危机 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大学生面临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就业竞争等方面的冲突和压力,一些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陷入了心理危机,由此引发了危害自身健康与校园安全的事件,受到高校、教师、社会与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处于身心发展巨变时期的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因此,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积极寻找心理危机干预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心理危机和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所发生的一种反应而陷于极度自卑、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拨的状态。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学校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学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心理危机引起的伤害行为发生或将伤害行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生命安全,使之恢复心理平衡,进而提高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重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它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最突出的特点是及时性、迅速性,其有效的行动是成功的关键。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居多,家庭溺爱,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突出,缺乏换位思考意识,人际交往缺乏沟通,自我控制能力差,多沉迷网络和游戏,等等。当面对矛盾冲突时,不会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解释,更无法控制高涨的情绪,往往使矛盾激化,甚至因受挫能力而产生心理危机。这些应该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原因分析

(一)生理和心理矛盾带来的危机。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生理发育的基本成熟和部分心理因素的发展,使他们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飘忽不定,有时正确深刻,有时错误肤浅;有时客观全面,有时主观偏激。独立性与依赖织,情绪与理智并存,强烈的求知欲和相对较差的识别力相矛盾,理想与现实脱节,等等。他们这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二)社会发展需求和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危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智能要求越来越高,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一些学生整天忧心忡忡,表现出严重的危机感;另一些学生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给自已施加压力,除了要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计算机水平等级考试、外语水平证书、各种职业资格证书都成了他们步入社会寻求发展的敲门砖,考研、出国已成了大学生新的追求目标。就业、生存、发展的压力同时压在大学生的身上,在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精神压力。

(三)人际关系紧张带来的心理危机。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大学里,五湖四海的学生汇聚在一起,各自的生活习惯、兴趣、性格不同,不可避免地带来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一些性格内向、孤僻、自我中心者,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尤其是一年级的新生,难以适应生活变化,孤独感、无助感时常袭上心头,心理危机便油然而生,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呵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彷徨无助,最后变得越来越孤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

(四)由情感引起的心理危机。

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要求理解不当,常会产生紧张、恐惧、羞涩感,甚至做出不正当的行为,还有因陷入感情旋涡、失恋、单相思等问题困扰,产生苦闷、惆怅、失望、悔恨与愤怒,一旦失恋往往引发心理危机。

(五)个体认知偏差带来心理危机。

个体认知的偏差往往会产生“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二者交替,进而出现心理危机。这种人格特征使个体遇到危机时往往瞻前顾后,总联想不良后果;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定没办法了,思维变得极其狭隘。在情绪情感上具有不稳定性,不自信,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差;解决问题时缺乏尝试性,行为冲动欠理性,表现为无所适从。

(六)家庭教育环境而形成的心理危机。

从幼儿时期起,至小学、中学的生命初级阶段,进入大学后,每个人的心理发展已见雏形,建立起初步的认知结构模式,形成了个体的心理特征。心理专家指出,在教育型、严厉型和放任型的教育方式中,教育型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发生率最低。当今大学生,大多在儿童时期未曾接受良好的心理教育,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缺陷,一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在中小学时期就已成形,所以大学期间往往出现心理危机。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对心理危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大学生中心理危机存在的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采取各种途径锻炼大学生的意志,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社会竞争和未来合格人才的需要。一方面,开展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帮助他们了解有关青年期心理特征、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及其危害,增强他们的心理卫生保健意识,帮助他们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节技巧,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同时,重视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出现心理问题,要及时找心理医生咨询,以便及时能得到心理咨询员的帮助,缓解焦虑不安的心情,避免心理问题加重。另一方面,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和调动学院的心理工作部和心理互助员的积极性,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开展心理咨询、开设“心理热线”,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的调适能力,并利用学校内一切可以使用的宣传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心理危机预警机制致力于心理危机的形成、爆发前的预测和干预,是通过预警系统对预警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进行系统评估,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突然性和意外性,将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的一种系统和机制。学校在心理危机干预实践中,可以建立一支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队伍,制定相关的工作条例和细则,明确其职责和要求,形成一个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具有心理健康知识储备和管理实践经验的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一般使用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对所任用的辅导员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让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咨询和精神病学知识,学会鉴别常见的心理问题和严重的精神疾患,这样在心理危机干预中辅导员可以于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

(四)学生骨干队伍。

学生骨干队伍包括班级党团支部干部宿舍长、心理委员、社团干部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作用,尤其是危机预防、发现及信息报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学校可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邀请校内外心理学专家对全校所有心理委员进行系列培训和团体辅导,以增强学生骨干自身与人沟通的能力,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

(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定期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便心理问题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防患于未然。组织有关专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鉴别、咨询和跟踪调查,形成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评估一整套工作机制,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六)培养学生自我心理维护能力。

青春期的大学生精力旺盛,情感丰富,尤其是好胜心和竞争意识强,生活中易出现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难以自控而失去理智。如果不及时调控,容易出现极端行为,对自我和他人造成伤害。因此,要积极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各种途径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保持心理健康。教师通过各种辅导形式,对大学生的独立生活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人际交往的适应、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要让大学生学会情感调节,学会理性控制,将不良情绪带来的能量引向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向,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积极行动,学会理智战胜情感,从而享受愉悦的心理体验,保持心理平衡。

(七)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坦诚相待,互吐心声。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展现天赋和才华、发泄内心的激情、增强竞争意识、获取自信心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吴继红.大学生新生危机源探析[J].新乡学院学报,2009,(10).

[2]张爱宁,徐光兴.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教研探索,2008,(2).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26-02

联合国专家曾预言,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场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会给人

们造成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与之呈正相关的是,随着高校人数的激增,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承载着诸多的压力和冲击,其心理危机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由心理危机导致的校园恶性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建立科学、系统、可操作的干预机制,对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培养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把握其心智成长的契机,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1大学生心理危机概述

心理学家认为危机是个体遭遇了超出他们的现有资源和惯常应付能力的事件或境遇时,个人无法应对而导致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或生理反应。[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危机是一个非常玄妙的词汇,即凡是有危险的地方都潜藏着机遇,体现了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思想。

大学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及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当他们面临来自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和生活事件时,容易引发不良心态,从而产生一些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持续到一定时间,就可能诱发心理危机。对大学生来说,心理危机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灾难,而是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是其成长、复原及进一步分化所必须的资源。危机在于它可能导致个体的心理创伤与失衡,而机遇则在于危机解决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和建设性的成果。

在“学生为本”的原则指导下,高校为防止由心理危机导致的恶性事件的发生,对心理危机中的个体施加干预显然非常必要。

2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正处于青春后期和成年初期,这是形成固定心理结构之前最不稳定的时期。从新生对大学环境的适应到毕业生进入社会前的准备,从恋爱心理与性健康到人际交往艺术等都有可能引发心理危机。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整理,我们发现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很多,既有外部应激源因素,也有个体易感性因素的作用,概括起来具

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社会因素

2.1.1价值观的迷失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竞争机制成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杠杆。基于此很多大学生舍弃自身价值和理想单纯追求经济目标、短期目标,注重现实,讲求实效,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滋长了学生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导致其意志消沉,甚至走向堕落。

2.1.2社会发展的需求带来的心理压力随着科技和教育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智能要求越来越高,而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却越来越少,这迫使大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来完善自己。除了要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计算机、外语以及各种相关证书的考取都成为学生步入社会寻求发展的敲门砖。近几年,我国每年都有上百万毕业生进入社会就业行列,由于各种主客观环境的限制,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专升本、考研、考博、出国已成为大学生新的追求目标,这在无形中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生存、发展的压力,也是引发部分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

2.1.3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不完善当一个人遇到心理矛盾和困惑时,有无社会支持或社会支持完善与否,是个人能否及时排解心理矛盾和困惑,保持平稳心态的重要因素,是潜在的心理问题能否发展成现实的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心理支持系统落后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二是目前急促上岗的心理咨询人员大多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其知识结构满足不了心理咨询的需要,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危机干预工作。

2.2家庭因素

2.2.1早期教育方式的缺失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在少儿时期形成的认知结构将影响他的一生。进入大学后,一方面,个体的心理发展已见雏形,初步的认知结构模式已建立,个体的心理特征初步形成;另一方面,当今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未曾在家庭中接受良好的心理教育,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缺陷,一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在中小学时期已成形,大学心理教育已是亡羊补牢之举。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重新整合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构建现代化人格和价值观念,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极为重要。

2.2.2家庭心理支持的不适由于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常常采用“非打即骂”或放任自流的传统教育模式。

2.3学校因素

2.3.1高校教育方式的不适在高校的传统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思想教育轻心理引导的现象。此外,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着重于整体,针对个体进行个体化教育远远不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陈旧,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针对大学生的不同个性心理因势利导。加之大多数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不健全,使得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和解决。高等教育教学计划中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认识分析能力,必然产生失望与迷茫的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失衡。

2.3.2经济压力的影响缴费上学的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学校扩招,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既是巨大的经济压力,又是担心就业的心理压力。有些学生生活比较艰苦,他们有强烈的自卑感,交往退缩,有的人因此产生心理障碍,一旦再受到打击,如他人的讽刺嘲笑、学习成绩不好、失恋等,就会引发更大的心理危机。

2.4个体因素

2.4.1角色期望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冲突由于历史的原因,当今的大学生仍被家人和社会寄予厚望,他们自身也有一种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的角色期望。这些小学、中学的佼佼者进入高校,在人才荟萃之地,在激烈的现实竞争中,必然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定位,无法适应新的竞争环境,从而使自己的整个身心陷入困境。

2.4.2自我认知与思维模式误区心理学观点认为,人对困难和挫折的感觉不在于所遭受的应激事件,而在于个体对应激事件的观念和态度。存在心理缺陷和人格缺陷的大学生对意外遭遇往往采取荒唐的认知和应对措施,他们在遇到问题时,采取“聚焦式”的思维割断内心同外界的一切联系,把全部思维都聚焦在眼下的遭遇上,阻断其它思维途径,使自己认知偏差,直至危机个体发生心理失衡,甚至自残生命或伤害他人。[2]例如:某些同学在和他人比照下,显示了某些不足,便拽住不放,忽视自己的过人之处,走向自卑;恋爱失败时,往往对这份感情死守不移,最后希望破灭时,就发生心理危机,引起诸多心理问题;失去朋友时,从自我责备到产生怨恨心理,失去了客观、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如果把握这些学生的心理特点,全面了解他们的情况,在他们陷入危机时能及时跟进,帮助其进行思维发散,焦点转移,就可以很快化解危机。

2.4.3个体应对策略不当与个性缺陷应对策略是个人面对应激事件和压力所采取的行为方式。面对危机,每个人都以自己特有的风格去应付。心理健康的人往往能够正视危机,冷静解决。而有心理缺陷的大学生却常因认知偏颇、情绪失控、意志丧失而造成严重后果。这些学生往往心理承受能力差,人格偏执,易于冲动或怯懦退缩,一旦面临危机就会手足无措,心理崩溃,找不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更有一些自我封闭、孤独的学生不愿与人交流,使外界帮助无法及时跟进,丧失了接受干预的最佳机会,而产生非理智的过激反应,造成对自己或他人生命的伤害。

3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对策

心理危机干预,从广义的角度讲,就是调动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建立完备的预警与处置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设计预备性方案,帮助学生消除危机行为,解决危机事件,减少心理危机对大学生身心的损伤。造成大学生心理出现危机的原因有社会、家庭、学校、个体等多个方面,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之后,结合作者本人的工作实践,本文着重就高校如何应对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提出几点应对策略,以期对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3.1.1高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专门机构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重大心理危机应急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主管教学、后勤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学工部、宣传部、教务处、保卫处、校团委、校医院、后勤集团、各院系等部门主要领导及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以及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应急小组” 要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最大程度降低因重大心理危机给学校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各种损失。

3.1.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高校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工作者包括专业人员与相关人员。专业人员指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相关人员包括学生工作者、教师、相关学校职能部门工作人员。

各高校要通过专、兼职等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专职人员比例要适当,兼职教师要覆盖到各个教学系院。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要求高的工作,各高校专、兼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经过系统培训,能恪守职培业道德,不断提高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及心理健康知识素养。

3.1.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明确生活的目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从而增强对危机事件的承受力。因此,高校要以活动开展为载体,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沙龙、校园情景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提倡学生自主参与、相互促进。

3.1.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高校应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分年级分主题开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小班课与大班课结合。一年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生命教育及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列为必修课;二、三年级开设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沟通管理、挫折教育、大学生人格发展、社交礼仪、形象设计等小班课,供学生选修;四年级选择就业指导、社会交往等课程,列为必修课。在注重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耐受挫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工作能力等;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防止自杀的课程或讲座,了解自杀先兆,如情绪行为反常、写遗书、向亲朋好友道别、流露出自杀意念和企图等,使大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心理知识。

3.1.5心理素质教育要渗透在各科教学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是以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此外,还要完善学校与家庭及社会各界的关系,充分整合各种资源,从更广阔的范围内为大学生提供环境支持与技术支持。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通力合作,才能预防并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保证大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