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学校的教学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4 16:25:4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校的教学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学校的教学管理

第1篇

关键词:教学管理;加强素质培养;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34-02

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管理手段,对学校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协调。管理从思想上来说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是艺术的。现如今,学校管理活动已经从经验走向科学继而走向科学与人文的整合。教育管理的发展轨迹,是从以"事"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经验主义走向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继而走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整合的发展过程。因此,小学校长应当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有效地实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吻合全国教育万马奔腾、你追我赶的格局。要以政策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把创新与创效统一起来,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教学管理创新目标。

1.学校教学管理

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快速步伐,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这种日益激烈的长期存在的竞争决定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需从小抓起,小学教育是建起一座坚固的育人参天大楼的基础,抓好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是一名校长的基本职责。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头羊,理应在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华和智慧,在合作共营的理念下顺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潮流,使得小学学校管理与社会进步的步伐并驾齐驱。如何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改进学校管理模式以及提高教育质量,一直是一个热议的话题。

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小学学校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许多弊端:责任制的确定不明显,以至于责权不分的现象泛滥,不利于统一管理;校长在管理过程中开设"一言堂",唯亲是任,捕捉不到民主的影子;学校的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不高,导致出现贪污或挪用现象,严重影响教育的真正意义的展现;校长与学生的沟通过少,不利于校长在学生中良好形象的树立??诸如此类的一连串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2.加强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百年大家,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

2.1 建立机制,强化教师主人翁责任感。效的教育引导机制。首先以思想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形势任务、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在当前家长、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高需求与教育发展缓慢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和学校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以学校发展大局重,自觉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与学校的兴衰共荣辱。同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强化"教育就是服务"的意识,努力争当爱岗敬业、爱生勤业、爱教精业的模范。

2.2 营造学习氛围,倡导终身学习理念。现代教育呼唤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建学习型团队成为学校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开展"校本培训",创设"促学"氛围。学校要发挥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让他们上好观摩课、探讨课,做 好教案设计、教材分析示范,以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第二,鼓励"自学",号召教师全程学习,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通过教师自学弥补自己在知识、能力、观念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积极提高自己,把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外化为能力。第三,积极搭台子、铺路子,尽可能多提供走出去开阔眼界、学习提高的机会。总之,因时而定,因地制宜。

3.学校的教学管理恪守"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本教学管理认为人具有广泛的创造性与自主性,是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角,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利、信任的基础之上。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由人出发,以人为本。作为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人本管理的核心是"给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提供充分的空间,

使得个体充分施展才能,通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配合,将组织中的成员培养成技术加管理型人才"。小学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特殊社会组织,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是学校管理中的"题中应有之意"。按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先"理"后"管",关注师生需要,把师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极大地激发全校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除加强对师生日常行为的规范,还要加强对教学环境的改善。学校管理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在日常管理中要注重管理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管理策略选择、运用要讲辩证法,要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以人为本的"参与+规范"的策略。因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质与重点是人的管理。要想实现管理的绩效,就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的整合。"参与+规范"式管理的基本思路是用参与管理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用规范来保证学校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行。

结束语

小学教学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来说,就是要执行教育方针,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效益,办出自己的特色,让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要以政策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把创新与创效统一起来,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管理创新目标。管理要有新办法,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运用新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管理学校。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学校教学管理 素质教育 理性创新

一、教学管理必须重视素质教育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是培养人的场所。学生的素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人,学生有完善的人格,是社会的可用之人,对社会起到推动作用;二是成器,即学生有一技之长或多才多艺,是社会的有用之人,在社会中找得到位置、派得上用场,能用自己或大或小的“技艺”推动社会进步。这应是学生是否“成才”的客观标准,也应是衡量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标准。学校要达到育人目标,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确立素质教育的大方向。

要让素质教育有成效,还得有先进的管理办法,只有先进的管理办法才可以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先进的教学管理是适应社会要求、教育培养多规格人才的需要。社会是多姿多彩的群体,它需要各种类型、多样规格、各个层次、各具特色的人才。社会越进步、越发达,这种需求就越具多样性。知识经济的到来,更对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教育既是全面教育,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培养人才的统一,实现知识、能力、道德、情感的协调,在注重培养教育者的创造性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与周围世界的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而且要求教育具有创造性、多样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的特征。知识经济要求教育者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上,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个性特点上,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智能提高;要求按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多种层次、多种规格、高素质的人才。

良好的教学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一定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着眼于21世纪,深入分析学校所处的环境,正确评估自己所处的水平,做出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勾画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具有生命力的发展策略和基本目标,使教育行为完成理性的飞跃,形成正确的教学管理思想,为素质教育走上更高的台阶奠定基础。

二、教学管理必须注重理性创新

理性是智慧的结晶,是理性体现。教学管理必须注重理性的创新,管理要善于主动学习,带领出一个善于学习的教师群体。管理者要在不断学习经验中掌握先进的理念,在学习中改变教育理念,在借鉴各级各类学校的经验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与教师一起的培训、教研、教学中获取鲜活的教学观。管理只有坚持在长期的学习中才能把实践的经验和理论的智慧精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新鲜办法、新鲜语言、新鲜思维和新鲜经验。

管理要梳理学校的工作思路,理通学校出现的难题,理透教师的思想情绪。要把管理放在教育改革的理论大背景下去论证,看教学管理是否符合时代的潮流、科学的规律;把教学管理溶于学校工作的具体情况中去论证,看教学管理是否符合学校的客观实际;把教学管理置于工作中去验证,看教学管理是否切实可行。教学管理要有情感性,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理与情的巧妙结合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常规谈心是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经常性找各岗位给各类型教工谈心,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谈心的面要广,尽可能每人每年谈一次。谈心的内容要广,这样能让教师敞开心扉。谈心的过程中应与对方置于平等的位置,双方平等交流。谈心的方式要灵活,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变通语言表达方式,多从对方的利益出发,做深入交谈。常规谈心是一种情感投资,得到的将是情感与智慧的双重回报。

三、教学管理必须执行革新观念

校长负责制是一个以“校长责权”为核心内容的结构概念,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校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因此,校长负责制的提出与实施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自,为校本管理的推行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校本课程的推行,不仅提供了校本管理的制度要求,而且为校本管理累积了许多实践经验。

第3篇

一、思想管理是教学管理的灵魂

教学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转变,会帮助教师摒弃陈旧的教育教学思想,真正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思想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转变的过程有快慢之分。我认为这是每一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想尽快获得自身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在教学思想管理中,我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来做的:

1.学习教育理论和现代教学思想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具体做法是:每周安排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并让教师边学习边对重要观点、思想做笔记。

2.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内容,利用假期集中“充电”。每学期期末,针对本学期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归类,然后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帮助教师提高。

3.把教学思想管理落实在课堂教学评价与指导之中,看教师是否能够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思想。这是我深入课堂听课、说课、评课、指导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常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基础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是教师工作所必需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教学管理的制度。我们在常规管理上坚持“勤、实、细、快、新”的五字方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常规检查要“勤”。“勤”是常规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要做到眼勤、口勤、手勤、腿勤、脑勤。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多看、多说、多做、多走和多想。只有这样,常规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收到成效。

2.决策组织要“实”。教学常规管理决策组织要着眼于“实”字,也就是说常规管理要符合实情。只有落到“实”上,教师才会认为具体明确、好实行,才能在教与学的方面收到实效。

3.管理过程要“细”。教学常规管理要在“细”字上下工夫。比如,我们在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中就提出了“备课求实、上课求活、联系求趣、作业求精、辅导求全、检测求真、评价求正”等七环节,同时又对每一环节提出了更为详实的要求。

4.反馈调控要“快”。抓常规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旨在更为有效地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管”的结果必须反馈到教与学上,而且要快、要及时。

5.理念意识要“新”。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充分意识到教学常规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优化的过程,是某一特定阶段的产物。一旦教与学的具体情况发生了变化,那么管理常规的形式和内容就必须随之变化,就必须重新修订。

此外,常规管理还应做到序列化。管理的序列化就是在计划的链条上节节展开,它要求管理工作条理清晰、阶段性强。所有这些工作都应按计划进行,忌突然袭击和无标准、无目的地进行,只有这样,教学常规管理才会更加有效。

三、科研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它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环节,因此,它在教学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们在教育科研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1.做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和科研专题的带头人。这是学校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校长既是管理者又应该是学者型的教学研究人员。要求教师走科研之路,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的管理者,自己如果不通过教科研这条途径去研究探索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管理能力也就仅仅停留在一般行政事务性的管理水平上。这种管理水平,很难适应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2.用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抓好课题研究过程。这是做研究型管理干部和研究型教师需扎扎实实经历的路程。无论是个人的研究专题,还是一个课题组,都必须重视研究的过程。

四、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师的生命线。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有利于全面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强化教育教学岗位责任制,积极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监控管理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科课程标准的全面达成,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经过近年来的教学管理实践,我对教学质量管理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思路要清。我把教学质量管理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计划管理,指教学、教研计划,教学设计等。(2)过程管理,指计划的实施和调控。(3)目标管理,指分目标和总目标的达成度。

2.目标要明。教学质量管理要做到有的放矢,这个“的”就是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目标不能过于笼统,要根据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其具体方面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测试等。

3.内容要全。教学质量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管理系统,它绝不是仅指考试成绩,它还包括教师、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技能与方法等。

第4篇

一、树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管理

(一)教学管理思想的变革

当前社会正逐渐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这是一种本质性的社会变革,对教育教学所带来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改革与人才培养有关的各教学环节,构建一个适宜新型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新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改革中,需要突破旧的教学观念、教学组织形式、驾轻就熟的教学流程、甚至一些干百年来约定俗成的教学法则。所以,从广义上说,教学改革包含了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必然触动教学管理思想的变化,各类内容的教学改革需要以对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作为保障。所以开展教学改革就必须改革教学管理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思想转化为教学管理的思想,形成新的教学质量观、新的人才质量观、新的管理职能观,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宽松优良的学习环境。“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通过改革最终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的、对培养新型人才发挥保障作用的、丰富多彩的教学管理机制。当然,教学改革会促进教学管理的配套改革,另一方面,教学管理改革不能滞后而应该超前于教学改革的进程,只有这样,教学管理才可以发挥对整体教学改革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二)教学管理环境的改善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打破原来的教学格局,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大到整个教学体系,具体到各个教学环节、每门课程的设置都可能发生变化,这些必然同已经长期与旧的教学体系运转相配套的教学管理机制发生冲突。特别是有的教学改革是探索性和尝试性的,可能与常规的思路相去甚远,也很可能会出现失败,对此,教学管理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是鼓励还是限制,是创造条件还是放任自流,结果会截然不同。因为整体教学改革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是具体的教学改革探索又是极其脆弱的,非常需要一个宽松、适宜的改革环境,包括政策、气氛、机制等环境,其中教学管理环境尤其重要。所以在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各种政策措施要顺乎当前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要从宏观上引导改革方向,也要解决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改革创造软硬件条件。

(三)教学管理者素质的提高

教学改革无疑给每个教学管理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课题。首先,与教学改革相伴的是一次教育观的革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出背后蕴涵了丰富的教育理念,每个教学管理工作者都必须深刻研究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研究教育发展的背景、教育功能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正确解读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其次,教学改革将逐渐改变原来的教学格局,教学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为此,教学管理工作者必须了解教学改革的实质、内容和过程,研究适应新的教学体系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教学管理者素质的提高是发挥教学管理对教学改革保障作用的基本前提。因此,保持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政治方向正确,工作方法恰当,有奉献精神,作风扎实,思虑周全,善于总结,勇于改革,能着力将教学管理与教育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是必不可少的。

二、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一)加强教师常规管理是落实教学计划的根本保证

每学期开学初,将教学计划在全校教师会上进行通过,然后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月查,要求检查组成员,及时检查、及时反馈、及时量化,教务处将每次月查情况在教师例会上进行反馈小结,并公布每位教师本月完成教学量化的分数。这一做法,有力地督促了教师工作的松散现象,促进了教学秩序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抓管理,明目标,办特色

目标是管理工作的方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流动教育,一切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办学理念,我们以教育质量和教学质量进行办学,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习惯养成教育、环境育人为办学特色,以“知识丰富、内心完美、身体健康、性格阳光”为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了明确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这样各项工作有的放矢,在各项教学中突出办学特色。按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后勤保障分为三类,每一类的综合条件是相同的,制定的目标也是一样的,这样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的竞争。这样,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努力目标,有了干好工作的激情,大家都在千方百计地搞好教学,有力地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育教学质量突飞猛进,对教育布局进行了调整,办出特色。在教学上,强调语、数教学的趣味性与扎实性,突出英语教学的快乐与运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步实行小班化教学,形成了教学方式多样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德育全程化、生活管理规范化的办学特色。积极倡导学习方式改革,努力使每位学生成为会学习、会生活的一代新人。积极开展各项竞赛活动,创造性地开展了“古诗文背默比赛”“数学口算心算比赛”“英语常用口语比赛”“作文比赛”“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书画比赛”“大型的六一文艺汇演”等。通过以上一系列竞赛活动,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狠抓校本教研工作,推进教研创新

第5篇

摘 要:学校教学管理实施期间,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良好校园氛围的创建,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当前教学管理,并没有完全建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也并没有在工作实践中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导致教学管理工作很难在实际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文章从以人为本的概述、基于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学校教学管理途径两方面,研究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学校教学管理。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学管理;学生;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8-0020-01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要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就需要充分体现出“人”的本位性,将人摆在制度的前面。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要始终将学生、教师作为该项工作的核心内容,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并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以便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学校教学管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实施教学管理。

一、以人为本的概述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教师,这些主体均属于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部分。人的社会属性其实就表明其本化性的过程。因此,教学管理工作不应当被理解为命令性、强制性的工作性质,而应给予师生充分的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可充分体现在其内在潜能与发展潜能上,并充分表现出其在社会中所应得的尊重与鼓励。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当先满足人的自然发展的属性,然后才能够发展其社会属性。如管理者将学生和教师单纯理解为管理对象,就会僵化该项工作。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师生,调动师生参与教学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师生的被管理者的角色地位。而且师生属于独立存在的个体,管理者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满足师生教学相长的同时,还应满足其精神、心理与情感上的需求,进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管理者将以人为本引入到教学管理中,将教师与学生作为主体,并在教学管理的各方面体现出主导性地位,对推进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施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如沿袭传统教学理念,那么教师与学生会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良好教学环境的形成。管理者只有深入开展以人为本的教学,才能充分体现师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此来推动师生的全面发展。同时,管理者只有使教育人性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基于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学校教学管理途径

管理者要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认识到以人为本对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管理者要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实施教学管理,以此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促进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维护和实现教学根本利益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此期间,就需要管理者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为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服务,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有效引导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管理者从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出发,解决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管理者应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精神,尊重教师和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促使教师和学生由被动式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以此来调动教和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2)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要求管理者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断探索教学管理的长效机制。在实施教学管理工作期间,管理者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以此来提高管理水平。要想教学管理工作在实际中取得理想的效果,就需要管理者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校教育与时展保持相同的步调。同时,管理者要借助现代化科学信息手段,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实现对教师和学生的系统化管理,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便捷性。管理者只有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才能实现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3)坚持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管理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并非是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约束。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既要不断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又要不断完善为学生服务的保障机制。管理者为学生提供服务时,可从经济、精神以及就业等各方面予以支持,以促使教学管理工作在校园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人文关怀。同时,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将心理指导与资助学生作为主要内容,加强与他们的精神沟通。针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管理者要予以安慰与疏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如教师和学生有实际困难,管理者应给予一定的资助,从多方面关心教师和学生。

三、结束语

总之,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既有利于良好校园氛围的创建,又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管理者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不仅对学校教育的发展,而且对学校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6篇

初级中学教学管理问题建议一、初级中学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目前,很多中学都制定了一系列繁琐冗杂的规章制度规范教师与学生的言行,这样虽然有助于督促教师如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却弱化了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及创新意识,还应注意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正处在认知、成熟和转变的时期,对压抑他们的规章制度有天生的反叛思想,如果教学管理处理不恰当,则很容易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一些中学对教师的管理十分苛刻。比如,要求教师提前几周备课,每周做一次教学效果测验,当众公布测验结果;进行平行班评比;召开各类质量分析会,并要求教师书写测试后的总结报告。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时刻严格监督学生的日常行为,把学生的在校活动全部细化,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多且严格地规范了学生的言行,教师必须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日常教学及管理,严重挫伤了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一些教学规范和制度十分陈旧,与时代严重脱节。教学管理违背教学实际,造成教师疲于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很难发挥自身优势。再加上一些中学本身处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缓慢甚至极其落后的地区,办学条件差,教育经费不足,各项教学活动的展开受到限制。缺少必要的物质支持,教学管理也跟不上,管理水平较差。

二、加强和改进初级中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探讨

1.明确教学管理中的各部分职责

应积极明确教学管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且负直接责任的校长与各年级主任的职责分工,要明晰各自的分工。比如,负责教学工作的校长,应该了解中学教学理论,明确中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协助管理教学的教务主任,应该明确教学管理的目的和目标,做到及时提出问题,有效组织听课、教学检查,保证中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各教研组领导应组织好教师的业务学习,管理教师的教研活动;年级组长负责督促学生学习,有计划地管理学生,帮助教师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2.分清教学工作的主次,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教学管理只有深入教师课堂,才能真正发挥价值和意义。定期对教师课堂教学方法、课堂突况的处理能力、作业的批改情况及是否迟到、早退等一系列有关课堂教学的行为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教师上课的基本步骤是备课、讲课、教学反思,同时还要写教学后记。这些是教学日常需要做到的工作。教师应当不断完善备课技巧,一份好的教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出一份足以激发学生兴趣,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案,真正的教学反思应该在了解、分析学生的课堂反映的基础上,及时反思自己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漏洞,给出改进措施,对教案进行补充、修改,在下次课前或自习课上讲解学生不清楚的知识点,但要注意不能影响其他课程的进度。

3.加强中学教学的细节管理

加强常规教学管理的关键,在于加强细节的管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个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共同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宗旨。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教师对学生的培优补差制度。比如,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应该重点培养,使之取得更大的进步,对学习成绩稍差些的学生应该补其知识,教其方法,增其信心。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应该随着学生的特性、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而灵活转变,应该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引导方面,首先要以教案为突破口,在改革教法上下功夫,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让新思想、新观念走进课堂,注重教案的创新性。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教师可以采取每节课后反思,写好教学后记附于该节教案后,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同年级组交流,讨论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的方法,提出改进目标。期末将每个教师的教学后记收集起来展示评比,对教学设计有创新、有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应予以表彰。

4.主管教学领导应带头进行监督、管理

在中学教学管理中,起领导作用的是学校的各级主任、校长,他们随时对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但是,在检查监督的同时,还要注意领导自身的教学、管理工作,检查教师的业务时,务必先对领导等人的工作进行抽查、考核,并公布于全校教师面前,不搞特殊化,做到判断与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在管理机制方面,课堂教学管理改革必须建立一种激励创新的机制,从而创设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建立鼓励教师教有创新、学生学有创新的管理制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向自己发问,任何创新都是以发问为前提的,学习前人的知识,就是要把前人走过的创新过程再发现、再体验,由己知不断引出未知,使学生每掌握一个新知识,都能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任务。在管理方法方面,课堂教学管理应提倡全过程管理,注重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提倡全方位管理,不仅要抓“教”的管理,关注教师的教育方法、教学效果,还要抓“学”的管理,关心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效果。

5.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第7篇

 

随着高校的快速扩招,学生都想通过高考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是却最终造成了学生理论知识强、实践技能差的现象。

 

因此,社会对职业学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希望职业学校能够培养出具备高素质和强技能的综合型人才,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机遇。职业学校要想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必须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力度,加强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但又与普通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要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的实践性、定向性等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由于职业学校的特殊性,如何实现有效的教学管理就成为了职业学校教育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通过对乒乓球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乒乓球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一)缺乏良好的师资队伍,教学管理观念陈旧

 

就目前乒乓球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状况分析,由于管理体制和学校风气的影响,教师离职率较高,没有年轻教师的加入使得职业学校缺乏活力,有能力的教师都转向初高中或者其他适合自己的地方。教师老龄化严重,存在教师队伍断层现象。由此可见,没有较强的师资队伍,乒乓球职业学校的发展也受到了沉重的影响,教学水平下降,学生毫无动力。

 

同时,还有许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沿用“一刀切”或者“满堂灌”的方式,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提高教学质量。很多职业学校的教师缺乏对现代职业教育趋势的了解,缺乏创新精神,没有明确的教育方向。

 

(二)教学管理随机性大,管理目标不够清晰

 

由于职业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够,导致在教学管理中随机性较大,缺乏统一的流程,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形象。自从职业学校开始自主招生和择业的改革后,国家教育部门对职业学校逐渐采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职业学校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致使职业学校管理混乱。

 

同时,学校为了追求生源和就业率往往忽视了对教学管理和学校发展等方面的关注,久而久之,就降低了职业学校的管理标准,管理目标也流于形式,无法真正的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这也是很多家长宁可让自己的孩子到高中去做后进生,也不愿意送到职业学校学习的原因。

 

(三)教学管理缺乏职业特色,与现实生活脱节

 

职业学校要想做出成绩就必须打造职业特色,用自身实力证明学校是具有发展前景的。但是在现实中,职业学校并没有真正地做到突出职业特色,即使做到了也只是在小范围内或者在某个热门专业内略有特色。很多职业学校都没有做好对学校的定位,与现实生活和当地经济建设相脱节,也没有遵循国家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律,使得职业教育陷入僵局。完善的职业教育应该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素养和文化等,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锻炼,在学习中成长。

 

但是,职业学校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往往是主抓热门专业,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关心和教育较少,以至于学生就业出现困难。

 

二、改变乒乓球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现状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职员工综合素质

 

教师是一所学校最主要的构成要素,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乒乓球职业学校要做好教师的各项管理工作,逐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活动,选拔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进行深造,打造特色教师队伍。同时,学校要想教育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还要加强师德建设,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职业学校要彻底改革教师聘用制度,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措施,淘汰低水平的教师,让教师在内心中产生竞争意识,自发的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够为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明确管理目标

 

职业学校要实施个性化教育,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目标。 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而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是教学,所以学校要明确管理目标,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为职业学校的发展增加动力。在学生的培养上,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为每个学生设计不同的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上,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从学生的个性和共性综合考量,实施分层教学和差异化教学;在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上,要突出教学的主导地位,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帮助,突出办学特色。

 

(三)提高教学实践的力度,建立职业培养计划

 

在当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拥有一技之长,才能够立足于强手如林的社会。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就业时成为一枝独秀,究其原因就是学校的职业教育能够突出特色,能够面向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因此,职业学校要建立起职业培养计划,将其与教学管理目标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到企业中去实践,锻炼他们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能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并能够在工作中快速成长,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

 

综上所述,教学管理工作是乒乓球职业学校工作的重点,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形象。要想职业教育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对学校进行准确的定位,发展特色教育,鼓励教育实践,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办学理念要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教学观念,把学生培养成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优秀人才。

第8篇

关键词:学校 教学管理 创新

现阶段,教育改革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任何一个教育组织都十分重视教学管理,因为它与教学成绩一样,都是学校生存的命脉,创新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也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学校教育组织必须依靠它来赢得社会、政府、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一所质量高的学校绝不是只靠着有几位著名教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或者教育经费充足,而是由于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创造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是刻不容缓的。

一、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教育管理者的创新素质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这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发动机”,操作这台发动机的正是学校的管理者。因此,学校的管理者是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创新的关键。

学校管理者支配和引导着学校各个群体的行为,他们是否具有创新素质将直接制约和影响学校的发展和走向。如果一所学校没有一位富于创新的校长,做事情前怕狼,后怕虎,保守求稳,那学校也只能永远望它校之“项背”了。学校管理者必须敢于否定学校旧有的、束缚人性张扬的条条框框,大胆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对学校管理者提出的理性要求,也是取得成功的要素之一。

2、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

目前学校要在比较理想的水平上开展创新教育,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特别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尚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也就是说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还不够浓烈。教育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它不是教育管理者独自单方面的行为,而是必须由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的一种整体性、目的。它依赖于全体教职工的真诚投入,依赖于不同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意见的交流与撞击。我们必须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开放和宽容的创新氛围,创造一种以创新为内涵的校园人文环境,给教师以自由想像的时间和空间,给教师以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教师的相互沟通、相互刺激、相互诱导中,提高工作乐趣,激发创新潜能。

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1、以人为本

现在多指是指经营者或管理者的一种领导方式或理念。学校管理正是如此,要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注重个体的差异发展、注重群体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活力、善创新的教师队伍是教改向纵深发展的前提,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参与。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省略2、民主管理

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民主的管理,就没有民主的教育;没有制定政策时的民主,就没有执行政策时的严格。一所学校,如果只有少数领导干部的积极性,而没有全体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么这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将难以开展。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教师群体对于民主、平等、尊重的情感需要,对于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较其他社会群体有更强烈的追求。因此,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教育管理者应充分发扬民主,实施合作式、民主式管理,为教师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从而满足教师群体的心理需求,使每一名教师都成为自觉的创新主体,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局面,逐步达到人与学校、人与教育、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确立整合思想,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科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机制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科学合理而富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则会极大地强化激励的有效性。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必须致力于有效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要求。其基本特点是:管理体系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管理组织从单一控制型转变成综合支持型,管理模式由刚性向弹性转变,管理方式由过程型向目标型转变,管理方法由行政化、控制为主向民主化、引导为主转变,管理手段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网络化转变。

1、 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组织保障

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是确保学校开展正常工作的根本任务。上海有一所小学,2000年归并了6所村校,成为一所拥有近1700名学生,130多名教师的大型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无疑使原先“垂直式”的管理方式增大了管理的难度,影响了管理效率。在此情况下,校长结合学校实际,确立整合思想改革了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取消了副校长、教导主任等层级,改为条线负责制。把学校常规工作按学科及学校管理的需要,分成若干个条线,每个条线设一个负责人,管理该条线的人和事,并全权负责该条线工作的实施。条线负责人上对校长书记负责,下对教职员工和学生负责,与此同时,接受校长书记和师生员工的监督和评价。从而形成了校长书记――各条线负责人――教职员工的三级管理网络,学校内部管理由垂直管理变为扁平式管理,确保了学校常规管理能落实到处,构建结构完整、环环相扣、体现整体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系统。

2、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模式

第9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语文课堂 教学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B-0093-02

中职学校是我国教育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和高素质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育内容不仅包括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还包括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而实现对中职学生文化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教学形式是语文教学。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目的有两个明确指向:一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能力,这是学生提高各项技能的基石;二是使学生具有流畅的语言表达与文字书写能力,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文字书写能力,都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必须掌握的技能。然而,由于主观与客观因素,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管理面临不少困难。因此,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管理创新成为当务之急。

一、当前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

对于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内容,当前学者普遍认为涵盖三个方面:一是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包括教学思想、教学模式、管理模式;二是当前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管理中所出现的显著问题,包括学生听课的行为问题以及教师授课等问题;三是由于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模式以及问题所导致的后果,即学生语文水平、语文能力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

(一)当前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当前语文课堂的教学主流思想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思想,即传道授业的思想。在传统的教学思想中,教师授课主旨在于将教材内的知识点阐述解释,在课堂中将更多的精力放于有关课程内容的教授;而大部分的教学模式遵从老套的知识传授模式,对教材基本知识进行讲解,划出重点,以说教为主。语文课堂的管理模式较为混乱,部分教师在确保课堂纪律的情况下进行教学,也有部分教师甚至任由学生出现种种不良的课堂行为继续教学。总之,当前我国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相对老套陈旧,由此出现多种课堂教学管理中的问题。

(二)当前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由于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理念偏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因而在培养方案中出现重技能轻基础知识的问题,最明显的表现在于基础课程的课时设置少,关注低。中职学校中语文课程属于基础性课程,课时设置相对少,而在课堂中学生与教师所出现的问题尤其显著。中职学校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所出现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课堂行为失范问题。学生在课堂中挑战教师权威,无视课堂纪律,迟到、早退、旷课、睡觉、聊天、打闹、玩数码设备,甚至于课堂中请假取快递的行为时有发生。其次,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价值观问题,普遍反映出“重实践,轻知识”,多元化的学习目标导致其内心的茫然,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无兴趣,学习自觉性很差。而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于课堂管理的能力偏低,对于学生出现课堂失范行为表现为无可奈何,往往放任自流;二是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有待商榷,在面对接受能力差、接受速度慢的学生时,许多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在课堂表现出的态度比较消极,导致了教学热情度下降。

(三)当前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与学生语文水平能力之间的差距。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指向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能力,能够运用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运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并能够掌握较为熟练的语言表达与文字表达能力。尤其对于中职学校的文科生而言,语言表达与文字表达能力在将来学生职业生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对于文字辨识能力以及书写能力都远达不到高中教育水准。特别是中职学校学生关于生僻字辨识以及成语俗语的理解都相当不乐观。中职学校学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熏陶,依赖于寻找问题的“标准答案”,依赖于老师所给出的“唯一答案”,对于问题的分析与解释能力较差。在书面表达方面更是令人担忧,逻辑关系混乱、语言匮乏、错别字连篇。诸如此类的问题应引起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者的重视。

二、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创新对策

中职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是高技术的劳动者,但一个人的职业成长和成才不仅需要智力和技能的支撑,更为重要的是情商的培养,语文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情商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对语文的课堂教学的管理创新即包括对于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管理方式、教师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这样的创新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提高教育质量。

(一)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创新。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理。首先,进行诊断性教学评价,弄清楚学生在此前的学习状况,学生在学习上的经验、兴趣、积极性、理解程度等,明确学生对学习的准备情况、问题所在和适应性等,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等,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哪些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没有掌握。它是开展有效的教学而进行的一种摸底性评价。其次,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制订差异化的教学方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横向和纵向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应根据当今学生的价值观与理念,适时革新语文课堂教学理念。放下架子,摒弃老套教学理念,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与可接受的方式对自身教学理念进行革新。例如,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是“95后”,他们对于新兴事物的兴趣较大,多数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与喜好,教师可以采用较为潮流的话语与学生沟通,形成一个共通的意义空间,如此的改变能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式教学是根据对于某种特定问题的提问,提点学生对于某种特定问题个人的观点,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讨论式教学将课堂作为一个辩论场,鼓励学生互相之间交流观点与想法,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激活课堂的活跃度;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地为学生提供教学思路与教学内容,并可以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激发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思考。在中职学校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创新中,最主要是颠覆以往课堂的模式,不是一对多说教式关于知识的传播,而是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平等的对话交流平台。

(三)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方式的创新。关于学生管理方式的创新是使学生形成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的机制。课堂应具有开放性,尊重学生主体,承认学生差异,扬个人之所长避个人之所短,充分尊重学生。出现失范问题时不是老师大声呵斥或教导,而是让学生产生自我端正自己的语文学习态度,明确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建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应是引导与交流,不能不断地强调与威胁,而是有一个关于学生自我管理的奖励机制,让学生之间互相监督。

(四)中职学校语文教师激励机制的创新。评判教师优秀的标准应主要在于课堂教学。从学校层面来看,应加强语文课程作为一种基础性课程的重要性,从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中有一定的体现。并重视对教师听课制度的建立,形成奖励机制。构建多元评估教学的方法,包括学生对于语文教师课堂授课方式、授课热情、对学生的关注度等方面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

总之,要想解决目前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对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理念、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管理方式、教师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切实可行的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管理质量,进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中职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职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方向群.职中专语文教师专业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论文,2006

[3]李朝华.试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J].教育界,2011(27)

[4]苑晓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管理艺术的探究[J].职业技术,2014(1)

[5]潘仲全.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