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发展的方式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4 16:25: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发展的方式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发展的方式

第1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法;关系;互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逐渐的改革,但由于经济发展转型起步较晚,在其发展方式转变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更快地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进行详细部署。要想深入理解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划和部署,就必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行深入研究,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增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一、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的相关概念

经济发展方式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组成的转变、经济发展效益提升、改善经济发展分配方式等众多内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指通过调节投资、消费、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改良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发展方式,进入从整体上增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科学化手段。我国经济发展在发展方式转型的号召下正逐渐朝着多元化发展,旨在提升员工专业素养,改善经济结构,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下,提升经济开发与经济创新能力,完善经济管理模式的同时,丰富经济发展管理理念,为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奠定夯实的理论指导基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增进我国经济发展同全球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程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点主要体现在从节约环境资源、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在经济发展中吸取传统经济发展的精髓,填入时代化元素,不断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反馈方式,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增强我国经济在国际地位中的竞争能力。经济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法,通过自身带有的法律约束性,不断引导我国经济发展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进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效率和成果,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也为完善、修订经济法提供了实践反馈。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要将其转变紧密与经济法相结合,增进二者互动互馈力度,通过法律法规的指导,及时纠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向的同时,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反馈,对经济法进行不断充实和完善。

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互动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的极度紧缺,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迈进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要想改善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资源能源问题,就必须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深入研究。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科学发展我国经济的创新型理念,以求进一步增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正确、科学转型。因此,我们更应该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深入研究,冲破束缚我国经济发展的冗杂障碍,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面临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逐一研究,并通过与经济法的紧密互动,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以传统型经济发展方式为主,体现出高能源消耗,高成本投入,高污染排放,低利润回报,低成果反馈等众多有待提高完善的方面。所以,在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要注重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平衡投资与消费之间的结构关系,优化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同时,促使个体局域经济与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进而促使经济发展有质的飞跃。经济法的存在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法律支持和法律保障,更为其转型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向。经济法的出现可以及时调节我国经济市场的相关经济行为,是我国经济发展可以沿着正确转型的道路,不断实践发展转变理论。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又是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果反馈,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由此可见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完善我国经济法发展,还可以从分本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创新性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

在开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研究中,首先,应该从二者的基本内容出发。经济法作为我国的法律法规,主要强调国家政策与原则,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综合素养。实行经济法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切实权益,改善我国生态健康发展问题,节约可用资源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在经济法的规定和号召下,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这对于提升我国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企业单位的劳动法、企业法对用人单位的人才获取要求做出了明确的法规规定,劳动者应该具有其职业岗位要求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素养,同时也明确地阐述了劳动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在宏观调控上也明确了对劳动者工作劳动能力的保障,引导劳动者注重自身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以往的经济法强调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然而正是由于国家对经济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过大,直接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体现出经济发展萎靡不振的不良现象。所以,要想进一步进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互动,就需要弱化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综合素养,营造积极、放松的工作劳动氛围,促使劳动者可以在快乐、愉悦的劳动中激发自身劳动工作潜能。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当前经济管理机制进行优化改革,促使我国经济法能对经济发展方向做出明确指导,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法律的保障。需要注重的是,在创建、改革经济管理体系中,应该将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和存在潜能考虑进去,对劳动者的能力进行具体要求规范。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实施的关系

私营企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我国经济结构,还为更多的劳动人员提供了就业发展机会,这就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客观的成就,在市场经济发展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主体经济开拓了宽广的发展空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得益于经济法的实施和完善,经济法的实施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实施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法的完善首先应该从加强企业单位法律意识出发,制定出长期规划性法律法规,进而通过法律对企业单位的经济发展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并为企业单位制定规划路线,以及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为不同行业提供良好、完备的法律指导。其次,应该及时制定产业振兴计划,并通过经济发展实践检验后,纳入相应的经济法中去,及时出台这些法律法规。除此之外,经济法的发展实施,应该注重提升产品的实用性能,不断丰富产品的功能,以求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最后,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对经济法的发展进行相应完善,对公司法、劳动法进行相应的完善,以求不断促进产业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促进企业单位经济稳步发展。

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起步较晚,在其发展方式转变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难点,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措施和相应理念,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可以进一步增进我国经济发展。要想深入理解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划和部署,就必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行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经济法的发展、完善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反馈,与此同时,经济法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法律保障,二者相得益彰,无时无刻不存在互动的关系。在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要减轻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注重劳动者能力素养的综合性提升,在完善我国经济法中,应该注重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劳动者能力要求,不断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障,并通过经济法发展方式转变的反馈进一步完善发展经济法。

参考文献:

[1]熊靓.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研究[J].市场研究,2016(10):21-23.

[2]蔡先红.浅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经营管理者,2016(19):239.

[3]张平.探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经贸实践,2015(13):69.

第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引言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的引导下,经济发展迅速,但因为企业的增多,环境保护问题又成为当前需要引起人们关注和重视的焦点问题,在日益突出的环保问题面前,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需要有所转变,要提高对高能耗企业的限制,并对其进行改善,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经济是在国际恶劣环境的挤压中成长起来的,而我国农村的经济更是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尤其在近年来城乡一体化的形势下,我国农村的发展更为迅速,这是可喜的一个方面。而另外一个让我们担忧的方面就是当前农村经济结构体系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单一而又粗放式的经营与管理模式,使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和破坏,致使我国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在对于农作物的培育方面,人们已经用大量的生物化肥代替了原始的农家肥,虽然产量高了,收入好了,但是却对土壤及周边的水源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而且在农村生活垃圾也成为污染环境的一大因素,所以说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必须要转变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

(一)缺乏低碳理念。虽然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人们的思想意识有了很大的转变,但由于低碳经济刚刚起步,人们对于它的了解不深,而且低碳经济在农村产业中的发展也不成熟,这就使大家无法将农村产业与低碳经济融为一体。同时,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工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各种工业废物排放的增大,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农村经营模式的制约。从我国农村经营模式来看,大多数的农村产业都是以小规模、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模式为主,这些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小、能力低,但却具有很大的污染性,如果不加以制止或转型的话,就是对我国环境造成污染的一大因素,再加上农村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十分低下,他们对于低碳经济不支持、不认同,这更是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三)经济发展缓慢。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已经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大发展,但因为基础设备配备不齐,机械化水平相对落后,使得生产效率十分低下,经济发展水平也非常有限,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大家就会不顾低碳环保理念,而进行大肆扩大生产,这样的现状不仅不利于农村产业的提升,还对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十分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办法及策略研究

(一)转变经营模式。要想在低碳经济视角下使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有效的转变,就必须从农村的经营模式入手,对各家各户的小作坊进行合并、重组和改造,使其规模不断扩大,便于管理和治理,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达到治污的效果。

(二)引进先进技术。农村经济虽然发展了,但低碳经济却缺乏先进的技术,所以要想达到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要将先进的低碳环保技术引进到农村产业当中,这样才能使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

(三)贯彻低碳理念。要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贯彻低碳理念,要让人们认识到农业经济不健康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加大宣传力度,给人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大家正确认识低碳经济,愿意主动投入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当中。比如说,可以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开始融入低碳理念,进而带动整个农村产业结构的改造、升级和转型。另外,还可以运用国家的惠民政策,让大家真正享受到国家的补贴,尤其对于消费观念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更要将低碳消费与环保理念进行深入的推广,以达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平稳过渡和发展。

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 制度创新 技术研发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 低污染、 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度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将摒弃 20世纪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 通过低碳经济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 即碳强度) , 通过碳捕捉、 碳封存、 碳蓄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 控制CO2 排放量的增长速度。 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 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 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排放弹性, 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碳脱钩。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 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 减缓碳足迹, 实现低碳生存[1]。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一)低碳经济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思考未来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模式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始。这是一个转型的契机。蕴藏着巨大商业机遇的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首先突破的国家可能成为新一轮增长的领跑者。为了掌握未来全球经济的主导权,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重点培养信息、生命科学、能源及环保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各个国家争先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以便形成竞争优势。

此外,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可以降低对世界上主要产油国、煤炭大国的依赖,使其逐渐失去制约他国的能源优势,从而减轻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话语权。从这个角度分析,低碳经济也将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利益博弈枢纽。

(二)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将推动新型低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利用低碳能源,研究低碳技术,开发低碳产品。目前,发达国家不断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技术不断成熟,可以预见, 保护生态资源必将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最重要的选择;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地位将伴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入而越来越重要; 能源结构将更加倾向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经济结构将更加向低污染、 高能效、 低排放的集约型发展。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必将推动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潜力的新能源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最终寻找到自己新的盈利模式,从而获得蓬勃发展。此外,随着新的产业革命的到来,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也指日可待。

(三)国际间、区域间的贸易与碳博弈将改变世界的格局

随着低碳经济的进一步深化, 必然将会导致以低碳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标准及相关专利的出现,最先开发并掌握相关技术的国家就会成为新的领先者、主导者乃至垄断者,其他国家将会面临新的技术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将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绿色技术一旦确立为世界标准,将对依赖传统工业路径的发展中国家形成高的门槛。今后的竞争不是传统的劳动力竞争,也不是石油效率的竞争,而是碳生产率的竞争。国际间、 区域间的碳合作与碳博弈将极大地影响世界格局的改变。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以资源浪费和枯竭、环境的恶化与破坏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速从过去三十年的年均近10%逐步下降到目前的不到8%。发展低碳经济是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能源、资源及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而我国在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第一,节能减排的过程需要健全的法律、 法规作为约束和保障。虽然我国已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但是各法还是不够完善, 并且普法力度还非常薄弱, 无法做到有法皆知、 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仍然需要法制保障机制的建设。第二,我国所面临的投融资困境已经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目前,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尚属于起步阶段, 中国低碳项目的投资仅仅依赖于政府的投入, 以及国际机构的帮助, 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和市场融资机制, 直接投资融资、 银行贷款、 碳指标交易、 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包括金融衍生品在内的碳金融体系还没有构建完善。第三,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转而不变,不能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低碳经济的发展将带来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中国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 减少重化工业或将重化工业轻型化, 运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使之与低碳经济相适应, 这对中国的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是不言而喻的。第四,我国的新能源技术还没能突破, 因此中国的新能源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选择

(一)加大创新力度,攻克技术难题

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无论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费和排放还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都必须以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为基础, 开发和使用低碳技术是减少排放的一个关键途径。目前我国在能源储存、输送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严重不足,为此政府应加大技术投入或者引进相关技术,为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争取在国际气候谈判下构建更为强劲的低碳技术扩散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体系和企业间战略联盟,集中力量攻克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瓶颈,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二)健全融资机制,创新制度体系

在市场的自然调配之下, 各种资源都会向利润高、 效益好的产业和部门聚集。在低碳发展领域,中国商业银行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 节能减排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明显偏低,目前资本存量合理配置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是政府政策的倾斜和制度、法律的合理保障。我国应实行大规模支持政策,通过国家强有力的控制力,以优惠信贷、建立低碳专项基金、积极引进私人资本和国际资本等措施,使企业有更多的渠道去获得资金以改造传统的生产模式向低碳发展的方式转变,形成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融资市场环境。

(三)做好科学规划,实施激励措施

国家应规范新建企业的低碳技术标准、准入门槛,提高已有企业的低碳技术使用及研发水平,压缩高碳技术企业的规模与产能,尽快地从企业层面减少碳源增加碳汇,对研发与使用低碳技术的企业进行金融支持(直接或间接融资)以及财政拨款支持、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低碳行业的企业发展,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引起的新兴产业革命具备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而企业在政策激励下实现了成本收益的最大化,进而会加大对该产业的投资,从而实现低碳经济的良性发展[3]。

(四)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由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公共物品的特性, 中国必须综合运用行政以及政策手段展开同其他区域及全球范围内的合作。通过国家间、 区域间、 区域内的交流与合作, 保护和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持等激励措施,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五)明确政府角色, 提高调控能力

产业的低碳转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由于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企业不会自行转向低碳的生产方式,所以它需要政府参与其中并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引导企业的投资决策和居民的消费倾向。比如,在企业间大力发展碳排放许可证制度,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既可以控制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又可以最小化减少碳排放的成本。同时,政府通过碳税等政策工具提升传统产品价格,或者通过补贴等财政措施降低低碳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引导企业和消费者向绿色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新世纪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动向[N].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0;4

[2]纪玉山,纪明.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对策研究[N].SOCIAL SCIENCE JOURNAL,2010;2

第4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科技创新 区域布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工业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工业经济效益。

首先是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导致资源性产品价格上升。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使我国工业发展依靠进口的程度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量已占石油消费量的40%以上,铁矿进口量已占国内需求量的50%;进口的铝土矿占国内需求的比例为33%,进口的铜矿占国内需求的50%。另一方面,我国工业构成中的重化工业显著提高。1998年以来,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平均长速度比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高出4个百分点。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比例由1998年的55:45变为2006年的69:31。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比重上升,加剧了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在资源供给紧约束的情况下,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工业生产成本上升。

其次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加快。从总体上讲,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现阶段仍然具有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但这并不等于我国可以

长期保持低工资水平不变。持续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

我国人口总量已进入低增长时期,城乡青壮年劳动力的比例在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政策的不断调整,农民从事农业的收益逐步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工业部门劳动力的供给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是个必然趋势。

三是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超出了当前的社会有效需求,其产品难以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实现,生产能力闲置率超出了合理界限。2002年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并逐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导致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从工业发展的普遍规律看,生产能力相对的过剩,有利于促进竞争,淘汰落后。但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必须是适度的,在利用率低于70%的情况下,将导致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下降、产品库存增加。

四是企业的资金供给条件和人民币汇率不断变化。银行贷款利率的多次上调,加大了企业资金成本;人民币汇率升值,使我国的贸易条件发生新的变化,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相对下降。

五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在逐步提高。在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关系中运行的。企业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也要兼顾外部经济性的要求。利润最大化是有条件的,即在追求出资人利益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污染物的治理以减轻环境污染,都会增加工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六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日益扩大并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加。特别是通过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技术标准措施,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

上述变化不是暂时的、个的,而是长期的和全方位的。它直接制约和影响到我国工业发展的速度、结构和效益。应对这些变化的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使工业发展转移到提高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益的基础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向又好又快的发展。2007年我国GDP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8.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5.9%,居民消费品零售物价上涨了4.5%。这种高增长如果持续下去,有可能转向经济过热,加剧通货膨胀。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继续实行从紧控制的政策是完全必要。经济增长目标的合理选择是,GDP的增长率保持在8-9%,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比GDP的增长率高4-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控制在20%左右。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配置的结果,同时又是再生产过程的新起点。我国工业结构的突出矛盾表现在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生产集中度低,生产工艺和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严重污染环境的资源密集型中小企业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最近,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竞争实力强的大企业集中。到2006年底,国有经营性资产价值达13万亿元,主要分布在石油、石化、煤炭、冶金、电力、交通、通信、军事工业等基础性行业和骨干企业。这种集中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人认为提高基础产业进入门槛,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国有大企业集中抑制了民营资本进入基础性产业,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从法律上和政策上看,并不存在阻碍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密集型基础产业的障碍,但是民营资本的进入,必须适应资本密集型产业有机构成高、资本投入强度大、技术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相对复杂的要求。

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布局合理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国土辽阔国家的普遍现象。由于自然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市场机制、国际贸易关系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国家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和经济活动向靠近海岸线的地区集聚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应优先考虑不同地区出资者、生产者创造社会财富所做出的贡献,使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最高的地区保持增长的动力,它有利于为中央财政创造更多的税源,以增强中央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能力;其次,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既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有充足的劳动力的供应,也有利于不同地区的人口规模与其经济活动规模相适应,平衡不同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第三,鼓励和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生产能力有序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第四,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进行调节,使各个地区的城乡居民都能够均等地享受到与现阶段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基本的公共服务。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我国目前科技研发与经济发展两张皮、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普遍存在着“只造句,不写文章”的现象。院所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创新成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多科技成果未经过工业性中试,其技术的可靠性还有待完善,其经济可行性还需要市场的验证。要使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创新的途径应当采取需求牵引、工程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化分工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需求牵引,是指技术创新要有明确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的需求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跟踪或发表科学论文;工程依托是指技术创新有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载体,例如我国的神舟载人航天工程等。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问题,如总体设计问题,材料问题,制造与安装工艺问题,电子信息控制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仅使工程项目本身获得成功,而且使各个相关的技术得到突破并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以企业为主体,是指企业或其他用户提出技术创新的需求,由企业组织实施,并负责资金的筹措等生产要素的组织。科研院所和大学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参与技术创新过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社会化分工的基础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应具有系统集成能力和对社会化分工的协调能力。

由于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继续引进先进技术仍然是缩小差距的有效途径。例如我国的大型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装备、数控机床、汽车生产装备制造、机车车辆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家用电器制造业等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引进技术实现的。与此同时、要改变以往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弊端,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其再创新。

第5篇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状况,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尤其是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发展方式转变及相应的结构调整和改革深化,是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的一次深刻转型。2010年初。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当前,应在继续巩同经济总体同升向好趋势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增强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复杂局面能力的需要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是一个“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使我国经济调整和转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是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加大了我国经济减速压力,也增强了我国经济调整和转型的动力:二是绿色能源革命使我国科技发展面I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也扩大了我国在绿色经济领域的市场空间:三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回归实业将挤压我国产品的市场空间,也充实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四是我国国际地位提升有利于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将面临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和责任的压力。世界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国际经济环境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将明显增强,推进新一轮经济调整和转型,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增强我国发展主动权的需要,也是促进全球经济平衡,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要求。

(二)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

中国经济实现30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结构化问题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与不可持续问题日益突出。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高,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服务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以上问题,部分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部分源于中国的资源禀赋和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部分在于体制机制不适应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是未来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提高产业梯次转移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加快,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这种形势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然而,在现代产业链中,研发、生产、流通环节的附加值曲线呈现两端高而中间低的形态。研发、流通环节的附加值远远高于生产环节,大体呈“V”形,称为“微笑曲线”。目前,跨国公司掌握的研发环节和流通环节,投入的主要是信息、技术、品牌、管理等知识密集要素,具有不可替代性,跨国公司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我国缺少核心技术的大多数企业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主要从事制造加工环节的生产,所需的主要要素是土地、厂房、设备、能源等物化成本和简单劳动,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多,企业能够获得的利润空间极其有限。产业承接质量和效益不高。提高产业梯次转移水平是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整体能力的重要着力点。

(四)钱行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需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饯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不仅要求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且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符合不同发展阶段和广大人民的新要求。这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要体现发展内容的全面性,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要体现发展过程的均衡性和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不同社会群体间收入分配的差距:要体现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可持续性,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满足当代人生活和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造福于子孙后代。这些都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注重数量和速度的粗放型发展转向注重效益和质量的集约型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

(一)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从而谋取经济长远发展的主动权。在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上,除加大国家投入外,调动企业研发积极性至关重要。在政策上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开发,在产业化方面给予企业必要的政策支持,在新产品的市场化推广上给予有效的帮助。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视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质量和标准建设,培育自主品牌,争创国际竞争新优势。

(二)有力提升经济结构调整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机遇和挑战,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一是着力增强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发挥消费对优化投资结构的引导作用。更加注重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合理性,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二是推进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开拓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的新空间。在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三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向国际分工价值链高端移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瞄准国际科技和产业前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重点培育生产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打破市场分割,探索建立有效推动生产业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尤其是在金融业开放、技术研发投入方式、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信息服务政策支持、商务服务的国际融合机制等方面取得大的突破。大力促进东部大城市率先进行经济转型,加快建设若干个具有金融服务功能、技术创新功能、商贸商务功能、信息支撑功能的大城市,带动我国生产业的整体发展与功能提升,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四)优化配置金融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为使金融体系的运行更有效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在金融配置资源过程中,紧紧围绕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财税、产业等相关政策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加强政策指导,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源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向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效率提升倾斜。二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控,从严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消耗型的企业和项目的融资支持,促进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提升经济发展整体实力提供有力金融支持。三是推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完善公司治理,加强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发展面向农村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加快金融市场创新发展,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发展直接融资,优化融资结构。

(五)充分发挥人才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第6篇

关键词 煤炭经济 发展方式 认识 转变

中图分类号: F407.21 文献标识码:A

虽然传统的煤炭经济发展方式为煤炭企业的自身以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传统的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对环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既不利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因此,我们要积极转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煤炭企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当前时期我国的煤炭企业在经济发展转变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煤炭企业的环境治理存在很大难度并且受到煤炭资源的制约。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煤炭消费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必须加大其煤炭生产量,才能满足市场的这种需求,在这种煤炭生产量急剧增加的形势下,我国的煤炭资源总量以及煤炭消耗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必然会相应增加,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比如说东部地区的煤炭需求量较大,但该地区的煤炭开采已到极限,只能从晋陕获取煤炭资源,煤炭的开采形成许多矿坑,给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影响。

(二)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还有待优化。

就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方式来看,煤炭企业还是靠提升煤炭价格与煤炭产量来带动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增长。在新的市场形势下,这种片面追求价格与产量的生产经营方式已不能再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所以说,煤炭企业必须要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及优化,发展一个专门的煤炭生产产业链,再此基础上再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形成一个稳定的煤炭循环结构,以应对市场上的各种突发状况。

(三)国家对转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缺少政策性的扶持。

在转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问题上,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及法规,致使煤炭经济转型没有一套明确的战略导向进行支持。所以说,部分煤炭企业虽然投入了部分资金来开发多元化的煤炭产品,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也就是说并没有形成主导性的产业。而国家的部分优惠政策实施的力度也不够,往往落实不到位,有些地区,甚至一些较大的煤炭企业直接成为了管理该地区煤炭发展情况的“政府”。

二、如何转变我国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

(一)整合中小型煤炭企业,发展集团式煤炭企业。

对中小型的煤炭企业进行重组与整合,淘汰掉一些不符合生产规模的个体化私营煤炭企业,还可以通过大型煤炭企业进行兼并或收购,在大型企业的带动下使生产机制更加规范化。大型煤炭企业由于其生产结构的合理性及稳定性,可以保障社会及人民生产生活中所需煤炭产品的有效供给,从而确保煤炭市场的秩序稳定;同时还可以规范煤炭行业的各项制度,对煤炭企业的发展有一个具体的规划,并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来执行。淘汰中小型的煤炭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也淘汰了部分比较传统落后的生产与管理方式,可以通过整合与优化来使煤炭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理念相协调。

(二)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作为煤炭企业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导向。

要转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应从国家煤炭相关政策进行入手,只有国家出台相关规定或政策才能使这种转变有据可依,也才能使这种转变有明显的成效。近年来,国家以某些煤炭大省为试点,以市场机制与政策扶持相结合的方式来发展我国煤炭企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所以说,国家应加大相关的制度与政策引导,从而对转变煤炭的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企业也可以根据国家政策对不符合生产要求的落后机制进行改造,使煤炭生产更加安全、更加环保。

(三)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使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转变。

科技使第一生产力,任何行业要取得实质性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化科技的扶持,煤炭企业的发展与房展方式的成功转变同时也要依赖于现代化技术对煤炭的产业化研发及生产机制进行革新。自改革开放至今,科技创新在煤炭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已相当显著,把先进的科技手段运用的煤炭企业当中,可以使煤炭的生产机制更加科学化,高效化,从而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率。还有就是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煤炭生产的设备、工艺以及流程等进行优化,并把其进行推广普及,使煤炭企业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从而加快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同时利用现代科技对煤炭生产结构进行优化,使煤炭的生产过程更加清洁环保,还可以利用煤化工或者煤炭气化等技术手段把煤炭的工业试验转变为煤炭的工业生产,从而促进整体经济方式的转变。

三、结语

煤炭经济作为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步伐的关键性因素,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而传统的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形势。所以说,国家以及煤炭企业必须要积极进行探索,通过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来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推动全国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建井工程处)

参考文献:

[1]俞珠峰,王立杰.浅析我国煤炭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中国煤炭,2008(09)

[2]张宏.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推进煤炭结构调整.煤炭经济研究,2009(10)

第7篇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问题 自主创新

一、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的五年。从总体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GDP连续4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并且年度最高最低的增幅仅差1.1%,CPI年平均上涨2.1%(除2007年外),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2010美元,比2002年翻了近一番,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可是,党的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经济发展代替经济增长,也将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改为又好又快发展。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开始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更加关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平等教育、保证平等机会、解决腐败和破坏环境等问题。长期以来,我国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GDP年增长率都在8%以上,但总体来说还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增长依然是以高投入为支撑

我国的经济长期存在着高投资率,低投资效率的问题。40%的投资率远高于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本,劳动投入和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技术创新所占的比重很小。据统计,我国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3倍,工业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5%。

(二)技术主要依赖进口,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弱

我国技术贡献率不到3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并且企业、科研院所、政府三者脱节,企业虽然研发的产业化目标很明确但研发能力不足,科研院所虽然具有大量的研发设备和研发人才但却不能将研发成果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政府也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来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

(三)投入不合理,物质资源的消耗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粗放扩张,物质资源消耗大而效率不高。2009年,我国GDP占全球总量的8%,但消耗了世界能源消耗量的18%、钢铁的44%、水泥的53%,我国原油、原煤、铁矿石消耗量也都居世界前列。如此多的资源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在全球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资源都是各国争夺的对象,我国在原油储备,铁矿石的议价上都处于不利的地位,高资源消耗的路子肯定是走不通的。

(四)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国内生产总值中至少有3%~7%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得来的。高排放、高污染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在很多省份,水问题相当严重,中国的水质70%不符合饮用水标准,黄河的断流时间越来越长,长江日趋黄河化。这在最后危害的将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利益。

总体来说,虽然目前我国GDP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仍居世界百位以后,且不说单纯以GDP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本来就不合理,更何况有大量地方政府为了业绩虚报谎报指标。只注重短期的利益而不注重长远利益。总的看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仍属粗放型,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要求有三个转变:一是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在生产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拉动转变;三是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消费,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那么,要想改变我国现有的这种数量型、高成本型、高资源消耗的规模扩张型经济发展方式,而向质量型、低成本型、效率提高型和创新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即是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支撑。

不论从国家、社会还是企业的角度来看,自主创新都是至关重要的。从国家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通过大规模吸引外国投资“以市场换技术”等方式,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科技发展上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凸显,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依赖国外技术转移,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尤为明显。

从社会的角度看提高创新能力把技术作为经济增长的依托,那么资源的消耗自然就减少了,在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此举将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此外环保技术上的创新,可以实现以尽可能少的污染排放来实现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改变现在不断恶化的环境。

从企业来看,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为国外品牌贴牌生产,而只获取微薄的利润。大部分利润被国外公司拿走,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在市场竞争激烈,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的今天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我国企业必须搞自主研发,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新的产品和市场,获取创新利润,形成良性的自主创新机制,从而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与进步形成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的主动。

三、我国自主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第8篇

一、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

前几年一直说,中国经济存在着内外失衡,内部失衡主要表现在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消费需求不足依然存在。这种情况使得我国GDP的持续平稳增长缺乏内在动力。过去30年我国GDP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高速增长,但因为消费需求不足,一直缺乏内在动力。前几年我们是依靠出口导向政策,用对外出口来弥补国内的消费需求不足,维持了比较好的增长。可是到了2008年以后,因为全球金融危机,连续几年出口受限,出现了经济下行趋势。2009年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把增速又拉起来了,但需求不足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从2009年到2010年,经过一段时间,由于货币超发和流动性泛滥所引起的一些消极的后续效应开始显现,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资产价格剧烈上升,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和泡沫出现,另外就是消费物价指数的上升。这导致一个两难状况,一方面是内在动力不足,想要维持比较高的增长率,就需要有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首先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支撑增长速度。但另一方面,货币超发的后续后果显现出来了,又不能继续用扩张性的政策来支持增长。

碰到这种情况,首先需要研究这种现象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从2008年开始,我们在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时候,通常用所谓“三驾马车”的说法,认为今后中国经济怎么走就看“三驾马车”,亦即投资、消费和出口。分析的结果就是,为什么2008年遇到那么大的困难?就是因为“三驾马车”中有两驾已经不行了,出口遇上了金融危机,同时消费也上不去。很明显,“三驾马车”的分析法是凯恩斯主义用来分析宏观形势的方法。

学过宏观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凯恩斯主义处理的是短期问题,从来没有说过可以用这样一个分析框架来处理长期问题。我们长期发展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就是经济增长模式的问题。

中国面临“两难”困境的症结,就在于过分倚重短期政策。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来分析。2008年的问题在于,在这“三驾马车”中,消费本来就不足,进出口顺差一下降,就造成了总需求不足。因此,2009年的政策重点就是尽力扩大需求。只要能够扩大总需求,就能够把增长的速度拉起来。

“三驾马车”的思路脱胎于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即使凯恩斯本人也从来没有说这一分析框架可以用来解决长期经济问题。所以,单纯依靠短期政策来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是对凯恩斯主义的一种误读。

我们不仅要解决短期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用短期的政策来赢得时间,抓紧解决长期发展与增长问题,这样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二、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两难困境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西方国家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也就是两次产业革命之间的那种增长模式,特点就是靠投资来驱动增长。苏联在“一五”计划后沿袭了这一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存在很多弊病,因为它要靠投资来驱动,资本对劳动的比例越来越高,从而导致最终需求不足,劳动者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我国前几个“五年计划”,也是走的这条路。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长时期的持续增长,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学习了包括日本在内的一些东亚经济体用进出口来弥补内需的不足。采取出口导向政策造成了两个积极后果,一些出口加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了,大量闲置劳动力能够得到就业机会。我国大量劳动力,大概是1.5-2亿人口,从农村低效领域转移到了城市相对高效的出口加工业就业,使得整个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可是我们看到,所有采取这种出口导向政策来支持高速增长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经过10-20年用出口导向政策所支撑的高速增长之后都出现了很多问题,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带来了后续效应,资产泡沫膨胀到一定阶段就会破灭,造成整个市场崩盘。日本是这方面最典型的,在高速增长之后很快就出现了内需不足,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以至于采取了贸易立国的政策,用出口导向政策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

出口导向政策有一个很重要的配套政策,就是汇率本币低估的政策,这一配套政策在前期是有效的,但当这个政策成功地执行了10-20年之后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因为出口企业得到了政策上的优惠,也就是补贴,创新的动力就会削弱。有些经济体就此变成了一个劳动密集专业户,不再搞创新了,减弱了追求技术进步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宏观问题,在出口导向政策非常成功的情况下,外汇结余将会大量增加,这就会造成本国货币的升值压力,造成贸易摩擦。这时就需要选择:其一,让本国货币升值,如果本国货币升值,出口导向政策就会持续攀升,追求外汇结余肯定就不行了,因为在均衡汇率这一点上,应该说是不会有外汇存底增加的。其二,坚持出口导向政策,这就需要保持本币的低估,因为改变这种本币低估状态会涉及很多人的利益,比如出口企业的利益,出口地区的利益。继续保持本币的低估,采取中央银行干预的方式,让央行频繁干预外汇市场,结果就是收购外汇来支持外币汇率,压制本国货币。这样,央行就只能被动超发货币,货币多了,无外乎就是流向两个地方,一是资产市场,二是消费品市场,走到资产市场上去就会形成资产泡沫,走到消费市场上去就会造成CPI快速提高,也就是通货膨胀。

只有坚持改革,才能消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才能营造吸引人才、鼓励创业的环境。因此,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使上层建筑更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

三、全面改革要有顶层设计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走出上述的两难困境呢?在我看来,就是长期和短期结合起来,把“标”和“本”结合起来治理。从短期层面来说,应该采取总体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但仍然要充分灵活。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前功尽弃。有人说中国经济已经实现“软着陆”了,也有人认为中国恐怕就要“硬着陆”了。这两种说法都有一些绝对化,一方面,“硬着陆”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另一方面,我们还有30年经济发展实力的积累。另外,我们的宏观当局、央行的专业水平很高,如果方针决定了,他们能够引导经济实现“软着陆”,这种可能性仍然很大。所以,要用稳健、灵活的财政政策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同时又必须认识到,这种短期政策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在采取这样的宏观政策来保持脆弱平衡经济的基础上,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解决长期发展的问题上去。所谓长期发展的问题,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发展服务业。有人说服务业在西方国家是在工业化完成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其实在20世纪初期服务业就脱颖而出,很快就超过了制造业,每年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都是三大产业中份额最大的,比如中国香港地区的服务业占到了90%。特别是生产业,它的发展是和分工同步的,随着分工而深化,服务业中有很多都不是像早期那样为消费者服务的,而是为生产者服务的,我们把它叫做“生产业”。分工继续深化的结果就会出现一些所谓的战略型新兴产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实在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究,一直到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也在研究。为什么这么多年还是没有解决呢?这是因为转变遇到了“体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就是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此来反映供求关系,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地方去。可是我们的资源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政府仍然保持着支配资源的大部分权力,特别是在城市化加速之后,现在的产权结构使得政府手里又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可以支配,那就是土地。各级政府都很容易用低价格把土地拿到手,变成可以用来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我们的金融改革虽然市场化了,但是各级政府对于金融机构有很大的影响力,加上其他一些机制上的原因,各级政府对于支配信贷资源也有相当大的权力。有了这些权力,各级政府就会用手中支配资源的权力来营造政策,政绩的主要表现就是GDP的增长。因此,这一体制就造成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巨大障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就步履维艰了,特别是到了“十一五”时期,在某些地区还出现了一种开倒车的现象,不是朝着市场化方向走,而是朝着相反方向走,强化了政府对资源的支配。

再者,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技术创新似乎也非常困难。如果说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是自己的创新能力不足,那么,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些相当先进的技术,有些技术甚至突破了前沿。但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依然非常困难,原因就在于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环境还没有建立起来。很多技术有了发明却变不成产品,有了产品却又发展不成产业,一些企业勉强在市场上站住了,却总是长不大,而现代技术的进步非常快,几年过去以后,原有技术就不先进了,就沦为二流技术了。

此外,由于法治的地方化、司法的地方化,使得很多人不愿意创新,因为“你创新我仿冒”,我只要争取到了司法管辖权,你都告不了我,因为有地方保护。所以,我们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但是体制上有障碍,好的体制没有建立起来,费了很大劲,始终转不过来。

“十二五”规划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动力是改革,因为只有坚持改革,才能消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只有改革,才能建立起有利于发挥创新精神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为此,必须要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的改革。

为了全面推进各领域的改革,“改革要有顶层设计”被提了出来。现在国有部门的财税体制、金融市场、法治建设、教育科研体制等,都积累了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的任务庞大而艰巨。我们应该从哪里着手呢?首先要有顶层设计。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们国家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但在新的平台上又面临新的选择。这就需要由我们的执政党在顶层设计上做选择,在这个大系统下的各个子系统都要有这样的设计,包括经济系统、法治系统、文化系统、教育系统等等。

从经济方面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有待解决:一是国有经济,如何真正完成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改革目标;二是财政体制的完善,如何实现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对应;三是金融体系建设,如何解决好我国的金融体系开放不够与金融创新不足同时并存的问题。在金融体系建设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言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性问题,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目前的银行体系和政府监管体制下,这一问题越来越尖锐。小企业是创新的主要来源,在世界各国都是这样。如果小企业没有好的经营环境,我们的技术创新、新技术的产业化都会碰到很大障碍。所有这些问题根本上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才能促进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此外,所有这些改革的关键都在于政府自己,政府应该下决心进行自我改革,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根据前几个“五年计划”和“五年规划”的经验,全面改革势必遇到来自既得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种种阻力和障碍,主要有两个阻力:一是来自既得利益的阻力,就是在原有格局下得到利益的人们会有惯性来阻碍改革;二是意识形态的阻力,因为我国长期受到从苏联接受过来的意识形态的影响,有这种意识形态的阻碍,市场化改革必然会受到影响。所有这些改革不但要有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还要有去除各种阻力障碍的决心和令行禁止的执行力,这样,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十二五”期间,我们需要大力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完善现行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科研和教育体系;建设完备的法制体系;实现政府自身的改革。

第9篇

应对当前危机,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当前的政策主要侧重于化解国外会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而对导致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滑坡的内因估计不足。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国内经济越是脆弱,国外危机的影响就显得越大。

保增长是当前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则是要通过改革,转换经济发展方式。

为此,可以总结一下1998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应当认可当时的政策确实发挥了作用,主要是降低了当时经济下滑的速度。而真正使经济走出危机的并不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而是2002年后世界经济好转,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强劲,正是这个外部环境发生了转机,中国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增长。2002-2007年,中国出口平均增长28.8%;2007年跃上万亿美元台阶,达到121.80亿美元,就是因为这个因素,才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快速恢复,并出现了局部投资过热的问题。尽管增长很快,但主要是出口与投资推动的,这个时期的消费率实际上是不断下滑的,在快速增长的这几年,国民消费率几乎是一年降一个百分点,2007年降到了49%,远低于1998年。这说明,这个时期的增长质量并不高,是在发展方式转换没有进展的情况下取得的。事实上,伴随着消费率的不断下降,国内经济的脆弱性加大了,抗击外部风险的能力更弱了。尽管看起来中国的GDP规模更庞大了。直到这次国外金融危机爆发,我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峻,再一次启用积极财政政策。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在过去10多年里,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失衡,政府收入增速明显过快,而居民收入所占比重则相对下降。相关数据显示,从1998年至2007年,政府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17.5%上升到24.2%,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从68.1%下降至57%。如果以CDP增速来衡量,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司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低于经济增长。以2008年为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但是政府收人却保持20%以上的增速,从2004年至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从2.64万亿元增长至6.13万亿元。政府收入快速增长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实力迅速强大,但因居民收入增长相对不足,对应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投资率过高、消费不足等诸多问题也由此发轫。

从近10年消费率、投资率、净出口率这3个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在逆转的。其中,消费率不断下滑,2007年为49%,低于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消费需求不断萎缩。

但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却很快,原因在不断提高的投资率和净出口率,经济增长形成了投资依赖和出口依赖。而消费率的下降不只是反映当期消费需求不足,更严重的是表明人力资本积累下滑,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后劲,因为人和劳动力的再生产是靠消费来实现的。不断下滑的消费率说明的是经济内外失衡,也意味着民生出现问题。

现在,国外是金融危机,我国是实体经济的问题,应该看到,外部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非常大。

为什么经济变得脆弱,经不起任何的外部冲击?从上述3个指标,即增长的3个动力可以看出,当出口、投资这两个动力不断加大的时候,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大。事实上,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区间,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外部一有风吹草动就承受不了,投资上去了,生产能力上去了,东西要卖出去,就要依靠出口,所以投资增长越快,投资率越高,意味着整个经济对外部的依赖程度越高。出口依赖也导致产业链外向化,表面上看是直接影响出口企业,实际上影响的是整个产业链。所以外部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从表而内,一点点地加深的。这样,就使得国外危机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超过原来的预期。

很多学者还撰文指出,消费率的持续走低使人力资源变得枯萎,尤其是中小企业面对的劳动力多数是初中以下的,技工严重短缺,转型升级受阻。在我们的观念中,消费与人力资源是两码事,没有把人力资源不足和消费率走低联系起来。在消费率下滑的情况下,人力资源开发是空谈。人力资源是人,人要有良好的就业能力,身体素质要好,文化素质要好。要有劳动技能的积累靠什么?靠消费。消费是劳动力生产再生产的条件,而我们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本的积累在这些年是不断下滑的,我国物质资本的积累远远快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人的能力不足,发展自然会受到影响,而且是制约性的影响。这是经济变得脆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消费总量不足,整个民生问题就会恶化。在消费率下滑的情况下,消费的差距逐步拉大,消费的不平等性变得严重,消费的安全性也变差,三鹿奶粉导致奶粉的出口量下降了90%。整体来看,因为消费率过低,导致了我同整个发展方式的逆转。

在国民收入分配失衡的背景下,高投资和低消费其实已经早就构成不均衡,只不过在过去几年内。美国市场的高消费帮助掩盖了我们自身的问题。当金融危机最终爆发,海外需求急剧萎缩,我国经济的矛盾也就暴露出来。

这样看来,政府让利于民,其实不仅是政府和民众的利益分配问题,更关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大计。可喜的是,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的倾斜、税收的减免、放松市场管制给予民营资本更多机会等等,这些都已经成为政府的认知,成为继“4万亿”之后的下一步经济重心所在。

政府如何让利于民?总体思路应该有两条,一是收入分配机制向居民倾斜,提高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二是调整财政支出的方向,逐步减轻政府的投资热情,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在总体思路下,具体措施可以丰富多样。

如果是以刺激消费为主要目的,政府的收入分配首先应该向低收入人群倾斜。目前政府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个目标。从经济学理论来说,低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人群,也就是同样投入100元,分配给穷人比分配给富人更能刺激消费,也更能增加一个国家的整体福利。

长期看,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是促进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善民生、维护公正、保持稳定等社会意义,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意义同样重大,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对此予以证实。对我国经济而言,社保制度最直接的影响在于,社会保障给了人们足够的安全预期之后,百姓不再需要用高储蓄来应对生老病死等不时之需,可以将更多收入用于当下的消费。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