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6:26: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公共事业管理概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柔性管理;异同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70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1
目前,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概念和内容依然存在分歧。笔者认为公共事业与行政管理的现行管理范围不同,但无本质上的区别。公共事业管理多作为管理内容出现,而行政管理多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存在,认清公共事业的本质,如何采取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公共事业单位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1 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公共事业管理概念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实际上,公共事业管理无处不在,目前对公共事业管理尚无完整统一的定义。但可以肯定是,公共事业管理是政府管理的核心,笔者认为,公共管理就是以政府为核心,以公务员所涉及的项目管理为内容,实现政府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共同发展。政府有权力与职责对公共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协调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涉及民众的生活质量,甚至经济的整体发展形势,即公共关系管理是社会为公众生活质量提供保障的一种手段,公共事业管理是一种服务体系。在我国大学专业教学中,公共事业管理的设置处于发展阶段,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开设这一课程,但由于对管理概念的认知不清,因此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缺陷,另外对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异同区分不清,造成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缺失,影响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的发展。近几年,高校公共管理事业发展迅速,但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输送上,必须弄清一些问题,比如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差别,以及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统一。为了进一步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与稳定,笔者对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易混淆的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性质及内容,在高校中设置合理的专业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确保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2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异同
公共事业管理具有整合性,包含了管理技术、管理方法和管理目标,而行政管理则主要是一种管理方式。笔者将行政管理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一个子领域进行研究。当然,二者都是以政府事业为中心,以提供公共服务体系和促进公共事业发展为目的。另外,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都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技术,都具有动员社会力量的能力与义务。当然,要确保二者的和谐发展,还需要对二者的差别进行研究,笔者对其具体差异做了分析与调查,并阐述如下。
2.1 管理的范围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是我国大学广泛开设的专业,一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更大,而行政管理则主要涉及政府机关的管理项目与管理方法,与公共事业管理之间并不冲突。目前,我国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具有相对明确的规定,包括体育、教育、文化、卫生事务及保险行业,另外物业、邮政、电业局等都属于公共事业范畴。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以服务性质的国家行政单位为主,涉及范围广。行政管理主要是政府部门,是公共管理范围的一个分支。管理范围小于公共事业管理,但是行政单位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具有模范和引导作用,加强公共事业的管理需要必要的行政管理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军事与国防也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一个范畴,并且对于管理手段具有较高的要求。
2.2 管理的主体不同
从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的管理范畴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管理主体不同。公共事业管理是我国经济、政治和行政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公共管理具有更广泛的主体,涉及项目涵盖了大部分的领域。上文笔者分析了其涉及范畴,凡是涉及的范畴均属于公共管理范畴。行政管理的范畴则相对固定,主要是以独立的行政机关为主。公共事业的主体为以公共事业为主的公益性组织,在我国,公共事业组织主要为事业单位和不具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
2.3 管理手段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结合了宏观和微观上的管理概念,涉及管理中的具体问题,管理方法以树立榜样,影响民众价值观和说服为主;研究方向以综合性的基本理论为主。近年来,随着管理的不断发展,开始增加了行政管理手段,也就是实现了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的交叉。事实上,二者之间在管理手段上也无明显的差别,主要是行政手段强调强制性,而公共事业管理手段强调服务性,法律是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共同遵循的规则。在国家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实施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将柔性的管理手段与刚性的管理手段结合在一起,突显出公共事业管理的政策以及行政管理的手段与方法,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3 结 语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在内容、形式上有一定区别,但二者在目的上是相同的,即都是促进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理清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但要以和谐发展为主。借助行政管理手段,Y合公共事业管理的柔性管理,达到二者之间的统一,使公共事业管理具有高效性。对于公共事业管理部门而言,要承认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型特征,并且具有创新精神,逐渐实现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一、关于公共事业管理课程设置研究综述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新兴学科,理论和实践都处于不断建构发展中。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评价及重构,必须首先了解这一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课程设置的相关理论[2]。当前,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概念,国内外有着较为统一的认识,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其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是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在较高层次上的交叉、综合运用的一门管理专业。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开拓和创新能力,具备全面的管理才能。
(二)关于课程设置问题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关于课程设置理论方面的相关研究非常丰富,大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课程的定义上来看,普遍观点认为,课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间互动的媒介和核心要素,是在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系列计划方案和活动。二是从课程设置的内涵上来看,以往,人们把课程设置狭隘地理解成学科课程的开设。目前,在中国的各个学习阶段的课程计划中,主要包括学科类课程和综合实践类课程两种。总结当前國内外相关研究可知,当前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包括开设课程、开设顺序合理、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另外,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符合方法论的要求、反映学科主要知识以及现实和未来时代的发展和前沿。
(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公共事业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有较长的历史,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学科的命名最早应该是在国内,国外则大多以公共管理或非营利组织管理命名。国外学者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时,其侧重点及所采用的方法相较国内均有所不同。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的专业分类方面,分成环境保护机构管理专业、卫生机构行政管理专业、体育机构管理专业以及社会保险机构管理专业等,并辅以相应的背景知识训练与培养,以真正培养专业化人才。国内学者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研究的出发点和分析的维度不尽相同,但总体可以反映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一是从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上看,张晓燕等(2014)提出制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程体系不合理,基本上没有建立规范的专业平台,在基础课和主干课的设置上也没有建立起统一的专业平台。这些都不利于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及进行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3]。二是在探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上,廖宇航(2013)通过对首届毕业生做“您对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意情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4.3%,不满意的达到44.2%,这说明目前国内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满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其原因归结为:课程繁多,结构不合理;专业课程开设与就业需求有差距;课程设置未考虑文理兼收的生源特点等[4]。三是从构建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的作用和工作方向上看,周湘莲(2011)提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搞好实践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从目标、内容、保障和考核等方面建设与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增强实践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促进专业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龙兴武(2011)则认为区域地方性大学应抓住国家教育改革的历史机遇,结合地方公共事业发展需要,重点设置有地方特色的科学课程体系[6]。
二、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评价分析
(一)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课程
体系改革历程
2002年,福建农林大学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已连续招生13届,培养9届共690名毕业生。自开办以来,本专业培养方案经历了多次修订,课程体系亦随之多次调整。其中,较大程度的调整原因在于专业方向的设置或改变,先后设置过社区管理方向、环境管理方向、技术经纪、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等多个方向,开设过107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或专业选修课,其中仅46门课程保持相对稳定,7届及以上的年级保持开设;而其他61门课程变动较大,甚至还有38门课程在13年的培养方案中只出现过一次。同时,部分课程定位由专业基础课调整为专业核心课或由专业核心课调整为专业选修课。总而言之,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稳定,多数时间处于变动调整状态。
(二)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现状调查
为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对课程体系的看法,本文面向福建农林大学本专业首届(2006届)以来共9届所有毕业生以及2012—2015级在校生开展问卷调查,实际回收毕业生有效问卷203份,在校生有效问卷287份,总数为490份。其中,调查学生在不考虑各个教师授课情况下,仅从课程本身和个人实际出发考虑,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所列举的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的相关看法,并着重两个方面探讨课程设置的问题,主要包括“哪些课程是最有价值的”和“哪些课程是最应删除的”。
统计选择频数显示,从最有价值到最應删除的专业基础课、核心课、选修课排序如图1、2、3、4所示。总而言之,从专业基础课、核心课评价来看,学生认为一些管理、经济等通用类的课程相较于具体方向类课程更有价值。而从专业选修课的总体评价来看,学生认为一些管理类等通用类的课程相较于具体方向类课程更有价值。从考虑课程删除的原因来看,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首先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比较功利;其次是专业方向的考虑。
于其他课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的基础课程,如“公共政策学”安排靠后的学期上课。同时,各学年课时安排不合理,大二课程多大三课程少,课程设置不均衡,部分时间课程安排过满,出现一天12节课程的现象,超负荷学习影响学习效果。另外,教学资源形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实际操作性差。
(四)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不符合
法学类课程、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类课程被安排在选修课环节,学时数及相关考核要求也较低,不利于强化学生的法律体系思想建设与提高写作能力。此外,课程设置未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厚基础、宽口径”办学方向指导思想下设置的课程体系,看似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庞杂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无所适从,感觉学而不精,同时给用人单位一种“此专业学得太宽太泛”的印象,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五)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正是课程体系设计偏重理论,而疏于应用,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补充,以至于课程考核,基本以闭卷考试为主,而在“规范教学”、“评估不出事”的要求下,大部分教师多以常规题型出卷,甚或部分教师在课程结束前复习答疑时,给学生圈定背记范围。大多数学生只需在期末一个月根据教师圈定的范围,复印学习委员的课堂笔记,进行突击冲刺复习,考试通过一般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还能拿奖学金。由此,被学生们调侃为“课上憋得慌,考前背得慌,考后全忘光”。同时这也造就了课程学习“阴盛阳衰”的现象,因为女生总体比较勤奋,也更善于背记。由此,在每一届毕业综合测评中,前几名的基本是女生,保送研究生的更是如此。
四、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考
(一)根据学科特色明确专业方向
从高校调查情况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口碑较好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依托高校本身资源优势,如985或211院校、师资强、生源充足,如上海交大、中山大学等,这样的先天优势并非所有高校都可以具备,因此很难模仿。二是设置的专业方向好,或与学院其他专业形成优势互补,或是社会较热门方向,就业情况较理想。如河南理工大学,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制定了以特色强专业的方针,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确定了应急管理与安全社区建设方向,实现与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相互借助,主要培养初步掌握应急管理知识体系,能够在各级政府应急管理专业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管理并擅长风险评估、预案编制和应急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目前,在安全示范区建设、安全文化与安全社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
福建农林大学作为省级重点农林院校,具有较强的农林专业优势。因此,在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方向时,可以考虑拓展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研究,其中重点在于搞清楚农村公共组织的概念和特征、明确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和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学科特点等。只有这样,才能借助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研究整体科研成果,依托农林院校的基础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本校公共事业管理优势专业方向。这里有三个方向供参考:一是农村公共人力资源方向,一方面是因为该方向与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脉相承;另一方面是该方向市场需求量大,政府部门与企业同样适用。二是农村公共财政方向,目前我国村一级的财务人员需求量大,而公共财政方向正好满足需求,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可体现农大特色,同时该方向市场需求量也大,而且不影响考公务员考研。三是乡村环境治理方向,该方向是社会热点,可突出农大特色且学院在师资上具有优势。在确定方向后再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会更加科学化和具有针对性。
(二)科学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按模块分类设置课程
一些高校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多杂,课程过泛,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尝试通过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不同模块的方式,按照不同模块开设不同课程,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大一基础课和公共课学习的基础上,大二或大三开始分方向培养。这种按模块分类设置的方式,可以让专业集中师资优势突出特色。另外,该模式也使学生术业有专攻,学习目标更明确,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按模块设置需高度重视学生就业技能的提升,同时,需要精准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动向和未来五年就业需求,以此来有目的地设置模块,使学生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学习真正有所所获,也为地区社会发展输送急需人才。对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分模块的设置同样需要结合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本院本系师资优势。如社会管理模块、公共人力资源模块、环境治理模块等。
参考文献:
[1]徐金燕.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
[2]米艳玲.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
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3]张晓燕,孙振东.论教育的民生功能[J].教育发展研究,
2014,(5).
[4]廖宇航.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析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5).
[5]周湘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
[6]龙兴武.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
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1,(2).
[责任编辑包玉红]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1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 “变异”与“超前”论。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 “准公务员”论。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 “泛管理人才”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 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 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 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3.1 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4 结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尚需在不断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成熟,针对目前我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尝试并积累经验,以期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1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变异”与“超前”论
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准公务员”论
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泛管理人才”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4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别性;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3]。“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2.5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面对“千人一面”、“广谱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
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未能对其专业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也一直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有必要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利于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3.1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3.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充分把握机会,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课程实习是专业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制定实习计划与实纲——实习指导书——制定实习模块、计划构架——具体分工——实习方案——实习材料——成绩评定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组织管理到位。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分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出了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满足的几项基本要求,同时针对上述培养要求,提出了该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实现的具体目标及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进措施。
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至今对有关该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本文在充分讨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该类专业的教学模式给出了改进方案。
1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变异”与“超前”论
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准公务员”论
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泛管理人才”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4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别性;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3]。“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2.5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面对“千人一面”、“广谱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
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未能对其专业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也一直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有必要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利于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3.1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3.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充分把握机会,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课程实习是专业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制定实习计划与实纲——实习指导书——制定实习模块、计划构架——具体分工——实习方案——实习材料——成绩评定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组织管理到位。
4结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尚需在不断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成熟,针对目前我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尝试并积累经验,以期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我国自1999年增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发展速度非常快,从最初的2所,发展到今天的六百多所。十几年间,专业建设也是突飞猛进。在中国知网上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为篇名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查到三百多篇相关研究文献,而与此不相匹配的是,《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作为该专业的基础课,相关的建设却略显薄弱,以“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建设”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仅搜到不足十篇的研究论文。理论研究的不足导致现实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一)教学内容不合理本课程以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相关管理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为定义各个基本概念的依据,对公共事业管理对象(客体),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科、教、文、卫、体等公共事业的管理活动,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法律、技术方法,以及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进行研究。传统的课程内容设计主要分两个体系:一个体系是以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过程为主轴组织教学内容;另一个体系是以公共事业的分类管理为主轴组织教学内容。两个体系各有侧重点,前一个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后一个体系的基础。由于课时有限,公共事业的内容广泛又庞杂,两个体系的内容不能全部介绍,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侧重理论基础。虽然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但是纯理论太多,结构不合理。且我国公共事业体制正处于变革的阶段,纯理论的教学缺乏与实际相结合,有些理论无法学以致用,学生对公共事业活动不能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二)教学模式陈旧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中也主要以填鸭式教学为主,一般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知识是单向传授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尽管不少教师也探索互动式教学模式,但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学生没有走向社会,自身的知识面不够宽广,不能置身于问题情境中,所以对互动的议题摸不着头绪。许多教师本身也没有从事过实际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在公共事业管理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当滞后,往往与理论和实际都不挂钩,难以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双方能力的不足影响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效果,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最后又回归到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统模式。
(三)实践性教学不足实践性教学是高校为学生适应社会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性质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的课时比重在逐步增加。但是,纸质的规定并不意味着学生实践能力的真正提高。由于学校在资金投入上的缺乏,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落后,许多需要在实验室和校外实习组织开展的实践课根本无法操作,教师只能在教室里通过案例讲解的形式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实践教学的学时形同虚设,更重要的是,难以培养出动手能力强,与社会接轨的专业人才。(四)教学考核体系不健全课程考核既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映,也是教师教学质量的检验。目前,《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以平时出勤、作业与期末一次性考试作为最终的评价。这就导致学生不重视平时课堂的学习,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只懂得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以此来应付考试。结果考试一结束,所学的内容就大部忘掉了。如此的考核方式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也不易发现教学中的不足。由于基础没有打牢,后续课程的学习也因此受影响,最终专业技能不强,工作难找成为必然的事实。
二、《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是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的反映和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的保证。虽然教学管理制度在一定时期和目的下具有稳定性,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原有的以刚性管理为主的教学管理制度,由于设置了很多条条框框,限制了教师教学改革尝试,已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因而必须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改革的根本在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制度的标准化与细致化,实现弹性管理,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从而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兴趣,实现教与学的双重提升。
(二)优化教学内容《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学内容既要体现学科的知识体系,又要强调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可将全部理论分为基本理论与新理论,基本理论是精讲和重点讲解的内容,以保证学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新理论可以课上略讲配合课后学生的自学研讨,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所学的知识始终与时俱进。公共事业的分类管理以专题讨论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理论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三)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提高教学水平与业务水平。因此,学校应鼓励教师走出去,一方面通过参加学科的专业培训,与界内的学者与同行学习交流,提高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与一些公共事业组织有合作关系,在实践中收获、丰富理论知识。
(四)重视实践性教学首先,要加大对实践性教学的研究和资金投入。教师要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学校对在科研立项中从事实践性教学研究的项目应给予大力支持。其次,加快校内实验室建设。公共事业管理教学实验室应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基础上、借助模拟、仿真等手段和虚拟环境,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教学的综合性场所。可以借鉴已建成类似实验室大学的经验,取长补短。第三,扩展校外实践基地。学校应积极主动与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开展项目合作,在合作中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流程,了解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体制和环境。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专业人才到学校做讲座,以自身的实践经验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
(五)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转变要围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一目标,所以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可采用的有效方法。所谓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将公共事业问题和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虚拟再现,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以此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将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实现了课堂主体参与的多元化,抽象知识的形象化,教学过程的动态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与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公共服务意识及综合素质。
(六)完善课程考核体系有效的课程考核体系应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考核也是多元化和全方位的。首先,要打破期末“一考定终身”的做法,增加期中考试的环节,期中和期末的成绩各为总成绩的40%,其余的20%为出勤、课堂表现(听课态度、提问和讨论)、作业等,这样就避免了“平时不努力,期末忙突击”的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其次,试题形式要灵活多样,变以记忆为主的知识性考核为知识考核和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因此机械记忆类的考试题目比重将逐渐减少,案例分析、材料分析、小论文和调研报告类的题目比重不断增加。同时,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要注重对考核信息的分析和反馈,发现教学中的盲点和弱点,为以后教学的改进提供依据。
三、总结
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至今对有关该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本文在充分讨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该类专业的教学模式给出了改进方案。
1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变异”与“超前”论
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准公务员”论
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泛管理人才”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4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别性;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3]。“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2.5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面对“千人一面”、“广谱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
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未能对其专业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也一直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有必要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利于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3.1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3.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充分把握机会,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课程实习是专业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制定实习计划与实纲——实习指导书——制定实习模块、计划构架——具体分工——实习方案——实习材料——成绩评定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组织管理到位。
4结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尚需在不断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成熟,针对目前我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尝试并积累经验,以期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5-0042-03\
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此背景下,以“出口”为导向,改革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是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提升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更好地推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现途径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它们各自发挥作用,又协调配合,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功能。狭义的概念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1\]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主要有三种:一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从而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构成特点和发展趋势;二是对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案例分析,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内容、运行机制、评价指标等一系列原则性的问题进行梳理;三是分析专业特点,改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出符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更加具有专业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案。本文从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基地建设及保障体系四个层面来探讨以“出口”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专业建设历史不长,其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和发展尚属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尽管本专业自1999年开始招生,但是从已有的研究来看,2007年才出现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从现实情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目标体系不明确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由于学校在各自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及时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有效地凝练专业方向和特色,导致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不能针对目标有效地开设实践课程和展开社会实践,实践流于形式。\[2\]
(二)课程体系不科学
多数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主要是两个环节:入学时的认识教育和毕业实习或综合实习,内容过于狭窄。实践课程往往不能针对某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进行操作性练习或培训,这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实践课程体系应配合理论教学,通过校内模拟或虚拟的实践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相关案例,有机地安排观察实习、模拟实验、技能训练、咨询服务等实践活动。\[3\]
(三)基地建设滞后
在2012年教育部的专业介绍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针对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培养管理复合型人才的专业。由于我国的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在缓慢推进中,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不彻底,没有明确单位性质与主要责任;非政府组织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的保障,发展缓慢。这些使得社会中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使得本专业有针对性地寻求对口实践基地、发展潜在的就业基地的行动举步维艰。
(四)保障体系不健全
有了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保障以及实习时间的合理安排才能让专业实践教学不虚化,避免“放羊式”和“赶鸭式”的现象。\[4\]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历史比较短,专业教师大多数较为年轻、职称较低,尤其是年轻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缺乏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实践,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不能提供高质的实践指导,影响实践教学效果。\[5\]学校实践经费多年没有提升,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不足或者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出口”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框架
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的“大杂烩”,公共事业人才培养发展过快,公共事业发展缓慢,非营利组织和第三部门不成熟等问题都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陷入就业“出口”困境。\[6-7\]在应对“出口”困境的策略上,学校普遍采用控制办学规模,科学定位专业方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课程设置,改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等方式。\[8\]除了以上方面,面对就业困境,有针对性地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此本文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图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一)“出口”导向的目标定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先是对实践教学目标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公共管理下的二级学科,其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分为四类:政府和事业单位、公司和企业、高校、其他。\[1\]学校可在“考研”“考公务员”“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等目标中,根据本校办学特点合理选择,明确专业建设的基本导向。
诚如以上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已经陷入一个困境。其培养规模和社会就业岗位有限之间的矛盾,专业能力培养与技术岗位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得专业学生往往在专业与就业之间只能择其一而不能两全。如果说前一个矛盾期待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和社会的成熟来缓解,那么后一个矛盾则是要通过学校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来解决。而学校也不可能做到“大而全”,必须分析自身特点和环境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一目标为重点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二)有的放矢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在确立了学生培养的基本目标后,需要根据目标确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内容,有的放矢,增强课程内容针对性。如果要针对公务员、村官系统培养人才,则需要增加基层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及进行政策分析实训。如果“出口”目标是企业,则可以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强调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和实训。
在进行实习课程之前,要让学生明白实习的目的是什么,在实习过程中要注重小组学习和讨论。一位指导教师带领6~8人的实习小组,在实习前期做好实习准备,让学生对“为什么选择这门实践课程”“在这里准备学习些什么”等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在实习之中需要组织各个小组的学生对实习实践的过程、内容、体会、难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和解惑;在实习课程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综合交流和总结,让实践课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开发性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人才培养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力量联动和合作。许多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实习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校没有挖掘足够的社会实习岗位提供给在校大学生,实践实习采用的是学生分散实习的方式,不利于学校教师进行指导和联系,也无法保障实习内容和效果。因此,需要开发性地建设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构建适应目标的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基地。政府、社会和企业的支持是实践教学重要的社会资源保障,和实习单位确立长期稳定的合作需要双方建立共赢机制。例如学院整合力量,有针对性地为签订实习基地协议的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或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协调实习时间,解决实践基地临时项目用人需求等。
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离不开充分的准备和细致的管理。平时要建立与实践基地的日常沟通机制,明白他们什么时候需要人,需要什么样的人,并结合双方要求,制订细致的实习任务或实习课题,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这样去实践基地实习的学生才能有计划、有目标、有秩序地完成实习任务。
(四)落实好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建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以师资保障、时间保障和经费保障为抓手,确保课程教学内容落到实处。首先,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鼓励教师针对自身擅长的方面并结合学生培养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和实践锻炼,增加教师实战经验。例如,以培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为目标,教师则可以有针对性地到企业参与人才管理实践或者经常性地要求一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举办讲座,与教师进行交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其次,在时间上也需要进行优化安排。对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实习必须结合校外组织的用人需求,尽可能地安排比较集中并保证一定的时长。一般而言,实习时间选择在第六学期的后半期进行可以和暑假衔接起来,形成长达3个月左右的集中实习期,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一门实践技能。对于校内的实训实习,则需要注意与理论课程的衔接和连贯性问题。
最后,在经费保障上,专业实习经费应按年度固定划拨,并纳入学校年度预算。除了基本课酬及基本硬件建设外,软件开发以及实训耗材的购买应允许另外申请经费。
参考文献:
\[1\] 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营销理念\[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10.
\[2\] 马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学理论,2009(19):225-226.
\[3\] 宋琪,方永恒.对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5-118.
\[4\] 周湘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42-44.
\[5\] 陈志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和产业,2011(1):122-125.
\[6\] 张战勇.试论如何转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劣势\[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4):6-9.
关键词:角色模拟公共事业管理综合性角色模拟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起着核心和纽带的作用。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前续和后续课程的衔接效度,也关系着学生对专业内涵的理解和专业认同感的建立。本文尝试基于笔者个人经验,从《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建设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现状出发,通过综合性角色模拟开展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的过程设计,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成效并作出反思。
1《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建设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现状
自1999年我国增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开设院校已由2所发展为600余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在中国知网上可以检索到300多篇。然而,作为核心专业基础课,中国知网上收录的《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相关课程建设研究论文还不足10篇。有限的研究主要针对课程性质、讲授内容安排等作了现状分析,提出讲授中增加现实事例、加强校外实践、增加团队学习、改革考试方法等建议。然而,这些研究成果看起来亮点并不突出。理论研究匮乏与教学实践创新不足是直接相关的。目前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模式仍沿袭着传统课程教学的方式:有限学时的课堂教学中聚焦于基本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多使用讲授为主的单向灌输式传统模式,多数院校尚未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以平时出勤、作业与期末一次性考试来评价学习效果。这种应试性的教学和考核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难以锻炼就业所需的专业实践能力。针对这些问题,不少高校已经开始着手创新丰富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开始引入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但是,在以往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仅靠这些手段或方法远远不够。目前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是短暂的、分散性的,是根据每个知识点零散搜集而来并加以使用的,这种“小故事”式的案例,使得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实际问题的体验仍缺乏深刻性、连贯性和沉浸感。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教学模式亟需挖掘新的生长点。
2综合性角色模拟的整体设计
因此,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限制,笔者和团队成员以梳理和优化《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为目标,同时希冀能够弥补我校相关课程群(如非营利组织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等)实验课程的缺乏,给概论课程的理论教学增加更多的实践性要素,重点探索了综合性、全景性、高仿真的角色模拟方法在该门课程中的应用。
2.1对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我校《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总学时为36学时。如何在有限的36学时内合理布局教学内容是安排综合性角色模拟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将课程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聚焦公共事业管理基础理论和前沿发展,以学术热点和动态开阔学生视野;另一个部分则主要是基于利益博弈管理决策实验方法,通过角色模拟让学生从不同视角分析真实的公共事业管理问题,并有效掌握一些分析思考、谈判协商的常用技术。这种课程结构设计不仅能介绍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操作性能力。
2.2择选案例
经过斟酌和研究,我们选择由团队成员自行开发的《古巷中的圆桌会》作为角色模拟材料。该案例是基于北京南锣鼓巷商业街社区管理的现实境况进行改编和设计的,较为复杂,包含了各式各样的公共管理问题,所有的材料篇幅合计近20页。案例中涉及五方利益相关方代表(街区居民代表、古巷中的酒吧经营方代表、创意小店的店铺代表、房东代表和古巷管委会代表),每方由2名学生充任,一个角色模拟组需要10名学生,本教学班级中有90名学生,共组成9个角色模拟组。各组内不同利益方分别依据各角色私有的背景材料就各自关切的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探讨社区开发和管理中各式问题的解决方案。
2.3检验和使用综合性角色模拟方法
配合课程教学,我们考虑综合性角色模拟可以分为两个逻辑步骤实施。第一,概念演示型实验:选择经适当简化的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由课题组成员和高年级本科生参加,经历一个完整的管理决策过程,验证该方法的基本思想、理论框架、关键技术的合理和可行性。第二,教学型实验:由课题组成员结合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本科生的课堂教学进行,以教学班级为参与单位。教学型实验有两种具体方式可供选择:既可以在理论课程结束后使用几个集中的学时进行全程政策实验,也可以穿插在课程中每次只进行管理决策实验的某个阶段。由于教学班规模有九十人,考虑到实际的课堂组织难度和效果,我们最终选用了第一种方式。
3综合性角色模拟的实施效果
为评估综合性角色模拟的实施效果,模拟后发放匿名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77份。这77份问卷中,对本次角色模拟的内容和总体安排认为“很满意”和“较满意”的有74人,认为“一般”的有1人。基于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现场观察,综合性角色模拟的实施效果值得肯定。它在教学和现实的公共事业管理实践中搭建了桥梁,增强了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理解性和现实实践的融入感,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处理公共事务的实操能力。
3.1增强了学生对现实角色的体验
我校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这些新生大多缺乏社会实践和管理工作的经验,生活体验也相对简单,对诸如社区管理等公共管理问题往往停留在媒体报道和家长里短的零散、片段、模糊的认知水平上。问卷调查显示,在角色模拟后,认为从所学知识、理论和方法的角度看,角色扮演后“收获很大”和“收获较大”的分别有31、32人。学生对于什么是被管理者、什么是管理者、管理者的权限、被管理者的义务有了更为深入和直接的体悟,对于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依法管理、依权限管理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过程和行为主体的理解也因此生动起来。
3.2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调查显示,学生对于角色模拟中的互动(包括模拟、师生交流、汇报点评)效果评价积极:40人认为互动效果很好,27人认为互动效果较好,占总人数的87%。角色的浸入感使学生觉得新鲜,这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模拟前的准备和角色模拟过程,他们查阅资料、主动进社区调研,访谈街道管委会了解其职责权限和日常管理内容、管理策略,咨询类似社区问题的解决办法等,在模拟中,学生商讨时表现积极,从最终方案来看,多数小组的成员提出的冲突解决方案都较为可行,贴近现实管理情景,这正体现了主动性学习对学生学习潜力的激发。
3.3锻炼了学生处理公共事务问题的技巧和操作能力
分别有35人和31人认为,角色扮演后个人技能(表达、沟通、对话、协商等)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收获很大”或“收获较大”。由于存在时间限制和关键时间点的模拟程序约束,在6小时内学生必须高强度地参与进来,要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既充分又有效地进行观点的陈述和表达、协商、协作、寻求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并设法达成共识,在每个环节都需要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这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和工作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模拟确实有助于他们锻炼独立思考和分析、协作解决问题的实操能力。
4综合性角色模拟的教学反思
4.1需要更多的开发本土案例用于角色模拟
国外开发了大量的公共事业管理案例,使用这些案例对于国内的课程教学当然有助益,但管理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要提高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针对性,就需要建设中国本土案例库,而且这种案例库不仅在数量上应当达到一定规模,在类型上也需要多元化,如分别适用于引导性的、专项练习的、综合训练的案例等。
4.2需要在正式模拟前给予学生更多的针对性训练
角色模拟需要提前进行分组准备,让学生对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充分运用进行研究和探索。可以通过自愿和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让十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学生从旁观摩,指导教师针对学生模拟中的技能表现进行评价,并对模拟中学生遭遇的困惑(如管委会是否有财政权限等)进行针对性释疑,帮助学生理解并尽可能地贴近现实管理环境进行模拟。此外,对于管理过程中涉及的谈判、协商等环节所需要用到的头脑风暴法等也需要提前进行尝试和培训,从而大幅减少模拟中的无效产出和不必要的时间损耗。
4.3需要公共事业管理相关的领域资源予以支持
角色模拟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尽可能地贴近现实,这需要丰富的领域资源进行支持。以笔者经验来说,开展这种角色模拟是基于长期研究工作和教学探索。笔者的团队成员对于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非常熟悉,并掌握较为丰富的领域资源,正是他们为案例编辑和角色模拟等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而实现了高仿真环境下的“学用一体”。
4.4需要适宜的模拟场地
从笔者所开展的模拟实践看来,模拟场地的选择对模拟效果有重要影响。由于我校教室申请流程的限制,开展角色模拟时9个模拟小组都在一个人员容量为100人的普通教室进行,桌椅固定在地上无法挪动,前后排的座位设置让学生在长达5个小时(6学时连续进行)小组谈判中感觉疲劳、不适,按照学生的反馈,这影响了他们后半时间段对模拟的投入。
4.5需要更为充裕的课时
根据教师观察和学生反馈,6学时虽然不短,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对于一个涉及众多管理问题的综合性角色模拟仍然显得有些仓促了。如果能有更多的学时可供角色模拟环节调配使用,效果应该更好。然而,现有的36学时要在30学时中处理大量的理论教学内容已然很是紧张。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利用36学时、更有效地集中利用6个角色模拟学时,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燕凌,唐玉凤.100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分析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3,(6):7-9.
[2]王丽霞.“全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8,(3):126-127.
[3]王宣人.《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刊,2015,(1):130,132.
[4]杨艳东.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思考——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3,(1):85-90,97.
[5]鲍丽明.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改革的探索[J].学理论,2014,(26):229-230.
[6]高建华,磨玉峰.论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6,(4):329-331,342.
[7]倪承海.公共事业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