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6:44: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商家营销策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摘要:大学生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人数众多,是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而且表现出明显的消费特点。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商家该如何运用有效地营销策略,来网罗这个群体,文章从这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大学生一进入大学之门,即意味着要远离家乡父母,消费大概在3000元每学期,一年也就是6000元了,(这还是南昌水平,别的省份可能更高)全国高校在校学生约有一千三百多万人,总的估算,约有七百八十亿了,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消费群体呀,难怪有些老太太常说,我就是在学校门口卖茶叶蛋也可以把自己养活。细心的人们一定发现,每个学校的外面总会有很多的商店,所面对的市场也就是学生。他们都是让学生供养的。很多的商家在竞争过程中,都纷纷把目光投向学校了,并争着到学校做广告。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市场是多么的巨大,因而商家如何运用有效地营销策略来抢占这个巨大的市场,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的。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上面说到,大学生每人每年平均消费6000元人民币,这些都是他们的自主消费,作为同一类人,他们在消费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即他们有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呢?下面来具体探讨一下:
(一)独特性
大学生处于消费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过渡时期,一方面表现得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于是在社会许多新颖玩意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这种心理的源泉。因此他们往往走在了朝流的前列,同时又追求个性,喜欢做把自己打扮得与众不同,或是购买一些与众不同的物品,以求引人注意达到一种自我满足的效果。
(二)兴趣性
目前许多年轻人都是“追星族”,大学生也是如此。于是,他们便把生活费的一部分用在购置自己偶像的磁带或CD上,画报,娱乐报,还有一些专业杂志等和明星有关的东西。另外还有上网,其实每个大学生都会有这样一笔开支,只是或多或少,据了解,有的学生一年上网的钱,都得花好几千元。总的来说,大学生容易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花钱,主要消费对象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
(三)时尚性
有人说,大学校园是最时尚的地方。他们总喜欢时尚消费,比如旅游、电脑、和手机消费,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特别是女生们的服饰,不要很多钱,但是搭配很现代、很时尚。她们在选购服饰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想花不是很多的钱,去购买那些有一定知名度品牌的衣服,结果呢,实在是喜欢,一狠心,花一个不低的价格把它给买下来了,过后却难过好几天,成天叫着自己大出血,在选购其它东西的时候也是一样的。男孩子就有些区别了,他们一般是准备已久,根据手头情况去购买相对较高档次的品牌,也不会太计较已花掉的钱。由此可总结出两句话,男生少购买,大品牌,强出手;女生多出动,中品牌,软上手。
(四)从众性
不同的校园环境也会有不同的消费习惯,这跟校园内的氛围有关。如某人搞了一个发型,大家觉得不错,在理发的时候也就自然会想到那种效果。其他还包括穿着消费,运动消费等,都有一定的从众性,但也要注意各校的差异性。
(五)攀比性
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这便使许多人产生了“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别人去那家高档餐馆吃饭,我也就想去,再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明显的主要有,购买一些流行产品及吃喝玩乐方面,而这样的东西一般又比较花钱,但有的同学就把它当作一种身份的体现,愿花很大的代价来购买它。
(六)礼节性
在大学里,礼尚往来是很重要的消费力,今天你过生日,我得送礼给你,你请我吃饭。明天轮到我过生日或是有什么喜事,你又得大手笔的还我,还有的是一帮学生,某天某个人请大家吃饭,或是消费什么,隔几天另一个人觉得自己要还礼,又是一帮人出来消费,结果是一个接着一个,并不断地循环,这样极大地扩大了消费的量。
(七)盲目性
这种心理特点的形成是基于前面几种心理的,且从众性心理起了主导作用。另外,受许多商家看准学生的这种消费心理而推出许多商品之类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消费的无的放失。比如:某歌星推出一张新专辑,某运动品牌有新的款式上市,不用很长时间,便会“你有我有全都有”。其实所买的商品是否实用,或是否有使用价值,在购买时学生不一定会去多考虑。“见好就买”似乎已经成了当代大学生消费的重要特征。
(八)冲动性
大学生消费也具有年轻人所共有的特点,即在购买物品时,有时候容易产生冲动购买,例如他们容易受广告促销的影响,明明本身就没打算过要购买这种产品,但当时推销员说得很好,或是看到广告很有吸引力,而突发其想地要购买,结果买后又后悔了。
(九)围绕女生性
男大学生的消费一大部分是用于交往,而更多的是用于和女生交往的,也就是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就特容易花钱,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一些酒吧、中档餐馆及一些公共消费的地方,绝大多数都是男女生共同消费,而且在这个时候,男生一般都不太在乎花多少钱,只要高兴就好,所以消费完以后,皆大欢喜。而同种性别的人在一起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女生,可能会少于平时的消费量。
转贴于
(十)无计划性
相信念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当代大学生是最会哭穷的,不管他是否很有钱,也许他一年的生活费在1万元,但还是总叫说没钱,每当到了月末,或是学期结束的时候,有的甚至在开学一半,就开始叫着没饭吃了。其实他们都是很有钱的人,一开始的时候总认为自己有很多钱,有些东西看起来也不是要很多钱,又好像很实用,结果见到好的东西就是想购买,后来打开钱包才发现,原来钱这么不经花。当意识到要节省的时候,钱也就快差不多了,以后就只能省吃俭用了。由于钱袋落差太大,他们也就开始大喊穷了,殊不知是当初自己用钱没计划好。这是许多有钱大学生们的一个通病。
二、商家营销策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市场是如此的巨大,而且,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特点也非常的鲜明。作为营销人员,该从哪些地方出发,具体实行一些什么样的策略,才能使商家获得最大的利益。本文认为主要通过以下几点:
1. 许多大学生特别注重个性的宣扬。总喜欢自己与别人与众不同,所以,生产厂家应该注意使自己的产品尽量新颖,有特点,能够区别不同的对象,并运用不同的方式,满足不同的对象。企业要满足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可以开展个性营销、定制营销和网络营销。大学生都会上网,而且电脑玩得很转,刚好为商家开展网络营销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而且网络营销也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营销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个性化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的最大特点在于消费者主导。消费者将拥有比过去更大的选择自由,他们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满足品,不受地域限制。通过进入感兴趣的企业网址或虚拟商店,消费者可获取更多的有关信息和其组合,使购物更显个性。以个人报纸为例,消费者可事先设定他们偏爱的栏目和版面,由此而获得一份完全依据其个性设计的报纸。这种个性消费的发展将促使企业重新考虑其营销战略,以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作为产品服务提供的出发点。其次,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遥感和遥控技术的进步,现代企业将具备以较低成本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增强为个性营销奠定了基础。但要真正实现个性营销还必须解决庞大的促销费用问题。网络营销的出现则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途径。企业的各种销售信息在网络上将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可以极低成本发送并能随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庞大的促销费用因而得以节省。企业也可以根据消费者反馈的信息和要求通过自动服务系统提供特别服务。例如可通过电子邮件向消费者传送特定的信息或致以节日的问候。这样使得商家尽可能地满足大学生个性消费的需求。
(2)网络营销能满足大学生对购物方便性的需求。网络提供24小时服务,不存在节假日或营业时间限制。消费者可随时查询所需资料或购物。查询和购物过程需时极短,程序简便快捷。在一些选购品或有特殊性的商品购买中这种优势更为突出。例如书籍的购买,消费者不必遍寻各大书店,也不会因本地书店没进货而求之不得。这一特点使网上购物特别受那些需要大量信息进行决策的分析型消费者或以缩短购物时间为目标的消费者青睬。可为大学生购物节省时间和精力。
(3)网络营销能满足价格重视型消费者的需求。如前所述,网络营销能为企业节省巨额的促销和流通费用,使产品成本和价格降低成为可能。而消费者则可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最优惠的价格,甚至可绕过中间商直接向生产者订货。与电视直销或多层次传销相比,消费者不必负担高昂的广告费用或传销员的多层销售提成,因而能以更低的价格实现购买。刚好满足了大学生对产品低价格的追求。
2. 针对于大学生消费的兴趣性和时尚性,建议某些商品在销售过程中能和一些明星的东西混在一起,作为赠品也行,比如画报、歌碟等。另外,售销商还应在一些新出事物上大作宣传,做一些比较新鲜、活泼的校园促销活动。还可以通过播放一些有关校园靓丽生活广告,把它同时尚连接起来,引导一种时尚消费。这样的话,同样会吸引那些具有从众和攀比消费心理的人。
3. 商家要注意利用好大学生消费的盲目性和冲动性购买行为。如何能使人们购买,关键是促销手段和行销方式,如何激发学生在第一时间里购买,这里大概有这几种情况:(1)广告说得很好,一听就想吃或是想用;(2)价格便宜,买一送一,或是送别的东西,让人感觉购买该种东西很划算;(3)有精神价值,比如一些纪念品,或是小玩意儿;(4)有挑战性,比如搞一些能考验智商的谜语或游戏。
4. 不管是产品生产厂家,还是服务业,只要是重点面向学生市场,都应特别注意女生的服务。产品或服务业不仅要多注意适合女生的口味,还要注意营造一种浪漫的气息和氛围,甚至可以考虑向女生提供免费服务,引来了女生,自然就会带来很多男生的光顾。
5. 针对大学生用钱针计划的特点找准销售时机。大学生用钱一般很难有计划性,而且是越有钱,计划性就越差,作为商家在制订一些销售方略的时候,一定要看准时机,最好在开学的那段时间,同学兜里都比较满,容易购买一些高价商品,而到后半学期,特别是快放学的那一个月,除一些比较便宜的食品外,其它商品促销活
动最好停止。因为,学生已经没钱了,并且那个时候考试也快到了,他们一心想着学习了,没那么多精力去关注
这些商品。
三、结语
大学生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是当前很多商家争向竞足的焦点。谁能利用更好的营销策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获得更多大学生的青睐,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成为最大的赢家。
参考文献
[1]白战风.消费心理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论文大学生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人数众多,是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而且表现出明显的消费特点。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商家该如何运用有效地营销策略,来网罗这个群体,文章从这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大学生一进入大学之门,即意味着要远离家乡父母,消费大概在3000元每学期,一年也就是6000元了,(这还是南昌水平,别的省份可能更高)全国高校在校学生约有一千三百多万人,总的估算,约有七百八十亿了,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消费群体呀,难怪有些老太太常说,我就是在学校门口卖茶叶蛋也可以把自己养活。细心的人们一定发现,每个学校的外面总会有很多的商店,所面对的市场也就是学生。他们都是让学生供养的。很多的商家在竞争过程中,都纷纷把目光投向学校了,并争着到学校做广告。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市场是多么的巨大,因而商家如何运用有效地营销策略来抢占这个巨大的市场,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的。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上面说到,大学生每人每年平均消费6000元人民币,这些都是他们的自主消费,作为同一类人,他们在消费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即他们有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呢?下面来具体探讨一下:
(一)独特性
大学生处于消费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过渡时期,一方面表现得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于是在社会许多新颖玩意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这种心理的源泉。因此他们往往走在了朝流的前列,同时又追求个性,喜欢做把自己打扮得与众不同,或是购买一些与众不同的物品,以求引人注意达到一种自我满足的效果。
(二)兴趣性
目前许多年轻人都是“追星族”,大学生也是如此。于是,他们便把生活费的一部分用在购置自己偶像的磁带或cd上,画报,娱乐报,还有一些专业杂志等和明星有关的东西。另外还有上网,其实每个大学生都会有这样一笔开支,只是或多或少,据了解,有的学生一年上网的钱,都得花好几千元。总的来说,大学生容易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花钱,主要消费对象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
(三)时尚性
有人说,大学校园是最时尚的地方。他们总喜欢时尚消费,比如旅游、电脑、和手机消费,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特别是女生们的服饰,不要很多钱,但是搭配很现代、很时尚。她们在选购服饰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想花不是很多的钱,去购买那些有一定知名度品牌的衣服,结果呢,实在是喜欢,一狠心,花一个不低的价格把它给买下来了,过后却难过好几天,成天叫着自己大出血,在选购其它东西的时候也是一样的。男孩子就有些区别了,他们一般是准备已久,根据手头情况去购买相对较高档次的品牌,也不会太计较已花掉的钱。由此可总结出两句话,男生少购买,大品牌,强出手;女生多出动,中品牌,软上手。
(四)从众性
不同的校园环境也会有不同的消费习惯,这跟校园内的氛围有关。如某人搞了一个发型,大家觉得不错,在理发的时候也就自然会想到那种效果。其他还包括穿着消费,运动消费等,都有一定的从众性,但也要注意各校的差异性。
(五)攀比性
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这便使许多人产生了“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别人去那家高档餐馆吃饭,我也就想去,再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明显的主要有,购买一些流行产品及吃喝玩乐方面,而这样的东西一般又比较花钱,但有的同学就把它当作一种身份的体现,愿花很大的代价来购买它。
(六)礼节性
在大学里,礼尚往来是很重要的消费力,今天你过生日,我得送礼给你,你请我吃饭。明天轮到我过生日或是有什么喜事,你又得大手笔的还我,还有的是一帮学生,某天某个人请大家吃饭,或是消费什么,隔几天另一个人觉得自己要还礼,又是一帮人出来消费,结果是一个接着一个,并不断地循环,这样极大地扩大了消费的量。
(七)盲目性
这种心理特点的形成是基于前面几种心理的,且从众性心理起了主导作用。另外,受许多商家看准学生的这种消费心理而推出许多商品之类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消费的无的放失。比如:某歌星推出一张新专辑,某运动品牌有新的款式上市,不用很长时间,便会“你有我有全都有”。其实所买的商品是否实用,或是否有使用价值,在购买时学生不一定会去多考虑。“见好就买”似乎已经成了当代大学生消费的重要特征。
(八)冲动性
大学生消费也具有年轻人所共有的特点,即在购买物品时,有时候容易产生冲动购买,例如他们容易受广告促销的影响,明明本身就没打算过要购买这种产品,但当时推销员说得很好,或是看到广告很有吸引力,而突发其想地要购买,结果买后又后悔了。
(九)围绕女生性
男大学生的消费一大部分是用于交往,而更多的是用于和女生交往的,也就是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就特容易花钱,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一些酒吧、中档餐馆及一些公共消费的地方,绝大多数都是男女生共同消费,而且在这个时候,男生一般都不太在乎花多少钱,只要高兴就好,所以消费完以后,皆大欢喜。而同种性别的人在一起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女生,可能会少于平时的消费量。
(十)无计划性
相信念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当代大学生是最会哭穷的,不管他是否很有钱,也许他一年的生活费在1万元,但还是总叫说没钱,每当到了月末,或是学期结束的时候,有的甚至在开学一半,就开始叫着没饭吃了。其实他们都是很有钱的人,一开始的时候总认为自己有很多钱,有些东西看起来也不是要很多钱,又好像很实用,结果见到好的东西就是想购买,后来打开钱包才发现,原来钱这么不经花。当意识到要节省的时候,钱也就快差不多了,以后就只能省吃俭用了。由于钱袋落差太大,他们也就开始大喊穷了,殊不知是当初自己用钱没计划好。这是许多有钱大学生们的一个通病。
二、商家营销策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市场是如此的巨大,而且,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特点也非常的鲜明。作为营销人员,该从哪些地方出发,具体实行一些什么样的策略,才能使商家获得最大的利益。本文认为主要通过以下几点:
1. 许多大学生特别注重个性的宣扬。总喜欢自己与别人与众不同,所以,生产厂家应该注意使自己的产品尽量新颖,有特点,能够区别不同的对象,并运用不同的方式,满足不同的对象。企业要满足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可以开展个性营销、定制营销和网络营销。大学生都会上网,而且电脑玩得很转,刚好为商家开展网络营销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而且网络营销也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营销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个性化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的最大特点在于消费者主导。消费者将拥有比过去更大的选择自由,他们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满足品,不受地域限制。通过进入感兴趣的企业网址或虚拟商店,消费者可获取更多的有关信息和其组合,使购物更显个性。以个人报纸为例,消费者可事先设定他们偏爱的栏目和版面,由此而获得一份完全依据其个性设计的报纸。这种个性消费的发展将促使企业重新考虑其营销战略,以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作为产品服务提供的出发点。其次,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遥感和遥控技术的进步,现代企业将具备以较低成本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增强为个性营销奠定了基础。但要真正实现个性营销还必须解决庞大的促销费用问题。网络营销的出现则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途径。企业的各种销售信息在网络上将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可以极低成本发送并能随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庞大的促销费用因而得以节省。企业也可以根据消费者反馈的信息和要求通过自动服务系统提供特别服务。例如可通过电子邮件向消费者传送特定的信息或致以节日的问候。这样使得商家尽可能地满足大学生个性消费的需求。
(2)网络营销能满足大学生对购物方便性的需求。网络提供24小时服务,不存在节假日或营业时间限制。消费者可随时查询所需资料或购物。查询和购物过程需时极短,程序简便快捷。在一些选购品或有特殊性的商品购买中这种优势更为突出。例如书籍的购买,消费者不必遍寻各大书店,也不会因本地书店没进货而求之不得。这一特点使网上购物特别受那些需要大量信息进行决策的分析型消费者或以缩短购物时间为目标的消费者青睬。可为大学生购物节省时间和精力。
(3)网络营销能满足价格重视型消费者的需求。如前所述,网络营销能为企业节省巨额的促销和流通费用,使产品成本和价格降低成为可能。而消费者则可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最优惠的价格,甚至可绕过中间商直接向生产者订货。与电视直销或多层次传销相比,消费者不必负担高昂的广告费用或传销员的多层销售提成,因而能以更低的价格实现购买。刚好满足了大学生对产品低价格的追求。 针对于大学生消费的兴趣性和时尚性,建议某些商品在销售过程中能和一些明星的东西混在一起,作为赠品也行,比如画报、歌碟等。另外,售销商还应在一些新出事物上大作宣传,做一些比较新鲜、活泼的校园促销活动。还可以通过播放一些有关校园靓丽生活广告,把它同时尚连接起来,引导一种时尚消费。这样的话,同样会吸引那些具有从众和攀比消费心理的人。 商家要注意利用好大学生消费的盲目性和冲动性购买行为。如何能使人们购买,关键是促销手段和行销方式,如何激发学生在第一时间里购买,这里大概有这几种情况:(1)广告说得很好,一听就想吃或是想用;(2)价格便宜,买一送一,或是送别的东西,让人感觉购买该种东西很划算;(3)有精神价值,比如一些纪念品,或是小玩意儿;(4)有挑战性,比如搞一些能考验智商的谜语或游戏。
4. 不管是产品生产厂家,还是服务业,只要是重点面向学生市场,都应特别注意女生的服务。产品或服务业不仅要多注意适合女生的口味,还要注意营造一种浪漫的气息和氛围,甚至可以考虑向女生提供免费服务,引来了女生,自然就会带来很多男生的光顾。 针对大学生用钱针计划的特点找准销售时机。大学生用钱一般很难有计划性,而且是越有钱,计划性就越差,作为商家在制订一些销售方略的时候,一定要看准时机,最好在开学的那段时间,同学兜里都比较满,容易购买一些高价商品,而到后半学期,特别是快放学的那一个月,除一些比较便宜的食品外,其它商品促销活
动最好停止。因为,学生已经没钱了,并且那个时候考试也快到了,他们一心想着学习了,没那么多精力去关注
这些商品。
三、结语
大学生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是当前很多商家争向竞足的焦点。谁能利用更好的营销策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获得更多大学生的青睐,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成为最大的赢家。
[1]白战风.消费心理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关键字:商场营销社区营销策略分析
第一章引言
1.1内容概要
在齐齐哈尔,各大商场表面上很繁荣,尤其到了各种节日,商场里人头攒动,购销两旺。但这种繁荣与平日里的相对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多家商场不仅商品品种上差别不大,以打折为主要标志的促销手段更是大同小异,实际上,消费者常常无须为到哪家商场消费进行刻意选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有关市场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问题出在“营销”上。营销观念落后,思路不明晰;营销手段单一,往往只是简单进行模仿和跟进,其弊端已经在呼和浩特商战中充分暴露出来。营销误区:拼打折拼出促销误区“有双鞋我盯了两个多月了,就等打折的时候再买。”一位刚买到打折鞋的朋友如是说。商场不打折就卖不动货,就靠制造各种打折来增加销售额,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在齐齐哈尔零售业中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很多市民都看清了这样的事实:商家似乎踏上了打折竞赛的高速列车,欲罢不能。春节、元旦、五一、国庆等等节假日和某些所谓的节日里的打折激战的场景,很多市民都能够历历在目——此商场满200元返80元购物券,彼商场就满200元送100元储值卡;此商场满200元返200元,彼商场就满200元返200再送10元餐券;昨天东家折后再返券,今天西家就宣布直接返现。商场为什么乐于打折?很多商场高管大吐苦水,“你以为我们商场愿意打折呀?没办法,现在是不打折、不返券就拉不动销售额。”对于以打折为主要标志的促销行为,供应商更是苦不堪言。据齐齐哈尔市某大型商场策划部经理介绍,目前,齐齐哈尔市商场与供应商的合作多是采取拿扣点的方式,一般来说,扣点多在25%左右。促销期间让利于消费者的折扣,绝大部分都是由供应商承担,个别小牌子甚至全部都要由供应商自己承担。
因此,促销往往就是在降低供应商的利润。这就导致出现这样的恶性循环——打折导致供应商成本增加,供应商成本增加引发暗中提价,标价提高自然带来商品滞销,所以,商场只能接着打折。如此往复,无止无休。每逢商场搞促销活动前,一些供应商就连夜改写价码签,似乎已经成了商界人所共知的手法,有的商品标价翻番甚至被标到原价的3倍。许多消费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一家商场买了一件标价为800元的商品,获得400元购物券,可为了消化这些购物券,又在商场花掉了200多元。不过,想到买第一件商品时毕竟省下300多元,400元购物券是白得的,满以为挺合算。谁知,第二天朋友告诉他,那件商品在一个月前标价才450元。算来算去,算不过商家;折来折去,没占到啥便宜,这些消费者对打折促销的感觉如鲠在喉。呼和浩特大型商场已经被推上了打折促销恶性循环的列车,家家都不愿意打折促销,但家家都在越来越频繁地搞打折促销。在这种畸形价格战中,商场火了节假日,冷了平常时;供应商更是挣了出货量,割了利润;消费者则在“满199元送79元”合算还是直接打5折更便宜之间,衡量来衡量去,雾里看花,时常是越看越不清楚。打折大赛进行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这样的恶果:很多消费者发现,不知为啥,鞋越卖越贵,一些原来售价二三百元的服装品牌,现在都提档到三四百元了。一时间,打折打得消费者无所适从。
1.2课题的意义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目标消费者位居于中心地位。企业识别总体市场,将其划分为较小的细分市场,选择最有开发价值的细分市场,并集中力量满足和服务于这些细分市场。企业设计由其控制的四大要素(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所组成的市场营销组合。为找到和实施最好的营销组合,企业要进行市场营销分析、计划、实施和控制。通过这些活动,企业观察并应变于市场营销环境。
为了在今天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胜,企业必须以顾客为中心,从竞争对手处赢得顾客,并通过提供更大的价值来保住顾客。但是在满足顾客之前,企业必须先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欲望。因此健全的市场营销要求仔细的分析消费者。这一过程包括三个步骤: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以及市场定位。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市场营销作为一种技术,甚或一门艺术,已越来越多地引起商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它给一切尊重它的人带来财富,给蔑视它的人带来灾难,它成了掌握人们命运的神。日本电通公司经理曾说:“目前在日本,如果企业没有市场营销学的思维,就很难存在下去我们认为,对外国商品来讲也是如此。”因此,尽管影响企业成功的因素很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得营销者得天下。
1.3基本思路
将现代营销有效导入实战众多商家挤在打折促销的一条独木桥上苦苦突围,其根源在哪里?某大型商场策划部经理一语中的:商场整体营销弱势,缺乏现代市场营销理念,难以让个性和特色张扬起来,造成了促销手法上的如出一辙。据介绍,很多新店进驻呼和浩特时,在招商环节都是举步维艰。一些强势商场联手封杀,百般阻挠大品牌供应商进驻新店,有的商场甚至直接告诉供应商,如果进入新店,就请先从本商场撤柜。在此警告下,供应商自然只能回避。招商不到位,商品结构自然难理顺,商品结构混乱,一些新店自然就更无奈地打折促销。商场在品牌上的选择余地越小,中低档货品的重复几率就越高,因此,商场要想拓展整体营销,提高自己的品位,营造个性,就难上加难。“齐齐哈尔百信鞋城商场的营销手段反映出了营销观念的落后,缺少新思维。其实,仔细推敲起来,很多营销人员自己也并不确定,只是看别人家这么做了,自己跟着照做就是。”很多业内人士都指出,简单模仿或者干脆照搬跟进是商业零售业营销上的一大痼疾。营销方案执行难常常使营销新思维胎死腹中,很多方案不是策划人员想不到,而是执行不了。基于既有的传统营销模式,一些营销活动因成本大,业主担心成本收不回来,便永远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很多策划人员案头,都有一大堆夭折的营销方案。没有营销新思维,没有富于个性的营销手法,促销同质化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一折就灵的观念显然是商业误区。”曾经有一个服装个体户某一品牌裤子,一天的销售量达到4000多条,但她的商品从来不打折。遇到换季、断码需要处理时,她就批发给外地商贩,拿到别处打折。在她那里买货的人从来没有这样的担心:上个月买的裤子到下个月穿上时降价了。
市场营销涉及到其出发点,即满足顾客需求,还涉及到以何种产品来满足顾客需求,如何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即通过交换方式,产品在何时、何处交换,谁实现产品与消费者的联接。可见,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应当包含需求及相关的欲求、需要,产品及相关的效用、价值和满足,交换及相关的交易和关系,市场、市场营销及市场营销者。
第二章应用的概念
由于近10年来,我国大型零售商场发展过快,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在大型商场之间形成了互相比规模、比设施的不良竞争。据粗略统计,近几年来新建改造开发的大型商场相当于我国前40年的总和。然而与数量增长相对的是大型商场的经济效益明显下降。造成这种局面不是偶然的。大型商场经济效益下滑的原因
2.1建设盲目
过度的追求规模大部分商场是“八五”后陆续投入使用的,造成了数量猛增,营运时间集中。过快的发展速度是由于前些年零售业超额利润的驱动。盲目建设,不但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且更大程度的使顾客分流。很多商场在新店开业形成短暂的轰动效应后,客流明显下降。竞争的加剧,使企业为了争得优势,巩固扩大市场占有率,又不惜代价加大投资扩大、改善营业面积和硬件设施及各类的促销活动。然而,不少部门或企业却把盲目举债投资当作发展城市大型零售商场的主要途径,有些企业建设大型商场几乎完全是靠银行贷款,自有资金很少。再加上工期长、建筑成本上升,这样建立起来的商场往往一开始就陷入沉重的债务之中。特别是税制改革后靠贷款新建的商场,由于把税前还贷改为税后还贷,经营更是举步维艰。
2.2定位不准
经营缺乏特色大型商场片面追求大而全,却忽视了目标市场和自身的经营特色。这些商场基本上功能档次接近,商品种类雷同,柜台阵列大同小异,自然在狭小的市场范围内残酷竞争。这些商场营业面积超大,装饰豪华,柜台仍然以传统的方式摆布,在商品大类上,只是在比重上加以调整,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价格上缺乏弹性,仍然集中在传统的所谓“中、高”档上。服务上又不能真正以大型商场的实力,扩大服务范围,形成系列的延伸服务,使顾客感觉不到在大型商场消费的独特之处。自然使顾客感到进一家如同进几家,没有选择的必要。这样在蛋糕没做大的情况下,客源分流,难免效益下降。
2.3店址选择凭经验
缺乏科学性在商场的选址上不能立足不同城市的客观基础,以历史的、人文的、发展的观念去科学的安排店址。布局的不合理表现在市中心集中,同一功能、同一档次的商场重复建设,互相模仿,雷同有余而特色不足。而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新型功能区却被忽视,鲜有新的大型商场开业。主观上失去了广阔的市场,不能不说是战略上的失误。客观上一方面加剧了城市的交通状况的恶化,另一方面也不能合理的吸引居民的购买力,使一部分顾客分流到其它业态的零售企业。
2.4缺乏系统观念
经营管理方法明显滞后大多新建的大型商场购物环境良好,内外装饰豪华,硬件设施先进。然而,与现代化的迎接设施相应的商场软件管理却无明显的提高。大型商场的经营管理、业务流程、现场作业、人力资源管理及顾客服务方面依然采用老的管理方式。缺乏现代的经营理念,粗放的经营管理,过度的相信经验。缺乏现代化的激励机制,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培育高层次的人才,形成资源储备。商品管理落后,缺乏一套科学的量化的动态的商品管理制度。现场管理是大型商场的
第三章分析与对策
3.1商场营销策略的必要性及现实性分析
营销具有其他渠道和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商场进行社区营销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原因在于:
1.扩大市场,是商场销售的有效外延。社区是居民消费行为的集聚点,社区营销能够通过社区凝聚功能迅速扩大市场。社区凝聚功能是指社区成员在共同目标和利益的基础上,通过社区扩散传导机制,使社区内各种力量相互聚集、相互吸引。社区的凝聚效应使社区居民的价值取向逐渐一致,容易形成集群式的客户忠诚,并通过群体内的口碑效应,扩大销售市场。
2.提升商场销售的竞争力,是商场销售的有利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收人水平逐渐提高,居民的消费层次也逐渐提高,新的消费观必然需要新的业务形式来承接,而这恰恰为商场营销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时机,通过建立社区营销网络能够利用居民综合消费的发展趋势抢占先机,迅速提升竞争力,逐渐成为社区居民综合消费的有效载体。
3.扩大商场品牌的影响力,吸引潜在消费群体。商场销售业发展到今天,已逐渐进入同质化的时代,但是通过重视并发展社区这个消费集群,商场可以采取创造新的营销策略,挖掘社区的商业潜力,有效提升社区的营销能力,满足顾客需要,吸引潜在的消费群体,并通过顾客满意来实现商场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4.节约广告宣传成本,直接建立社区宣传窗口。社区宣传的针对性较强,比较直接、可信度较高、目标人群集中,有利于口碑宣传扩散。社区营销传播的知识能够更为丰富,沟通更多更深,传播的知识更加通俗易懂。社区是消费者的主要集散地,表现出相对统一的认知习惯与消费习惯,因此口碑宣传的影响力十分明显,大大降低了广告宣传成本,并直接建立社区宣传窗口。
3.2商场社区营销的策略建议
1.打造商场社区营销的环境基础,构建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包括社区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归属感、信条、信仰及实践的体系或模式,通过社区文化可以约束社区成员的行为。社区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归属感,归属感使得社区居民将其购买力大部分投入到社区商场中。因此,商场应该采取明智的营销策略来培养或强化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实现有效的营销。
2.规范商场社区服务运作体系。首先,要积极寻找服务对象,根据掌握的社区市场情况,建立一套以家庭为单位的目标模式,寻找突破口,逐步滚动与推进服务运作体系的建立;其次,提高服务标准,体谅服务对象的需求,满足服务对象可能开出的一些要求;最后,建立优质的信用体系,服务的基本要求是信誉,无论出现何种情况,营销人员要以消费者为中心,积极沟通解决消费中的问题,建立良好的沟通信誉,增强交流双方的信用度,这样营销才能够长久。
3.强化社区营销的宣传。首先,以传播商品知识为渠道,开展科普活动与营销相结合的活动,通过提升传播的途径与方式来达到传播知识和宣传商品的双重目的;其次,利用实物展示与展销的机会,使消者可以自由挑选,充分重视消费者的个性选择。另外,以家庭建设为背景下的宣传成为目前主要的新生力量,所以家庭宣传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对象,是社区宣传的主要目标。
4.综合运用有效的促销手段,构造社区营销网络。综合运用促销组合能够有效地提高营销的效率,商场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和不同采取不同的促销组合,例如,人员推销的方式中诚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方式是最直接也是最具亲和力的,社区居民较为欢迎,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回购率;公共关系策略在促销组合手段中运用也比较适合于社区市场;社区广告则更具有针对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段。
第四章结论
企业集群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来自于集群内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共同分享市场、技术、劳动力以及各种信息,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从而构成具有自组织功能的企业网络。这种企业网络或企业集群的建立,更需要企业家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多次的合作,经过长时间的重复博弈,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规则和惯例,从而才能造就这样一个网络。而这样的具有自组织系统的某些特征的企业家网络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才是一个企业集群演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为创造达到个人和机构目标的交换,而规划和实施理念、产品和服务的构思、定价、分销和促销的过程。市场营销管理是一个过程,包括分析、规划、执行和控制。其管理的对象包含理念、产品和服务。市场营销管理的基础是交换,目的是满足各方需要。
市场营销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刺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但不能局限于此。它还帮助公司在实现其营销目标的过程中,影响需求水平、需求时间和需求构成。因此,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刺激、创造、适应及影响消费者的需求。从此意义上说,市场营销管理的本质是需求管理。
总之,只有当一个地方拥有较为丰富的企业家精神,又具有较多的创业机会与良好的创业环境,以及创新企业家及其创业活动的示范带动,企业集群才会形成。一方面,企业家通过自身的创新活动,积极改变和营造有利于集群发展的社会情境因素而促进集群的萌生,另一方面,通过推动集群内企业家网络关系的发展,从而保障集群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0.32~48
[2]Porter.M.E.ClustersandNewEconomicofCo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8;(11):15~23
[3]朱永华.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06
[4]汪丁丁.企业家的精神[J].今日科技,2002;(3)
[5]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6]魏江,陈志辉,张波.企业集群中企业家精神的外部经济性考察[J].科研管理,2004;(3):20~25
日常篇
低价手法误区
手法一:0.1元或其他超低价销售,当销量达到100件以上,回复原价销售。
缺点1:淘宝会认定你是SKU价格作弊。或是换产品,重者删除或者隐藏掉宝贝链接,轻者降低展现权重
缺点2:淘宝会按你月最低销售价格计算你的热卖指数,指数低,销量上来了,但是排名还是很差
手法二:买家以原价元拍下该产品,确认收货好评,卖家全额或大额返现。
缺点:频繁支付宝返现会被淘宝当做‘怀疑刷单“而进行审查,如果是银行卡返现则太过麻烦了。
手法三:使用红包,先送红包后购物。
缺点:赠送红包所找到的客户都不是你的目标客户,她们只是贪便宜,没有任何维护价值。他们不会来二次购物的,等于白亏。只赚到流量,仅仅以店铺长远角度来考虑,你这个亏本方式比刷单作弊被抓,损失还大
手法四:搭配套餐5件几十元的产品,用搭配套餐9.9元,超级价格卖出成交。
缺点1:现在很多差评师已经盯上了这种店铺,虽然描述里面说发什么产品,但是他们不认账,你必须要把拍下的东西发货,不然违背承诺,欺骗买家,扣分罚款,被敲诈。
如何定价
针对日常销售的一个认知底线,就是所有的最终促销售价高于产品最低成本(含运费)并且高于目标客户群可接受的最低售价。也就是:产品最低成本(含运费)
情况一:促销价格低于你的产品最低成本:
后果:如果在30~50元价位段进行销售,产品完全亏本销售,而且肯定还有比你更低的,你并没有占据优势,你获得的客户,也不可能在你涨价以后来你店里进行二次购买,因为他们都是只追便宜的买家。
情况二:促销价格低于目标客户群可接受的最低售价。
后果:如果定价在60元保本,客户如果要选择便宜的,会优先看30-50元的,如果客户需要高品质的会去看70-90元的,这时60元的定价就非常的尴尬。会变成选择少,成交低
比较简单有效的运营手法是这样的:定价在70元,今天前十名的客户,我们会送给你一个非常好的礼品(10元)当你这样成交后的客户,他以后会接受你70元的价格,而且服务好会再次购买。
活动篇
第三方活动误区
现在的第三方活动是让商家以超低价销售产品,聚拢平台的人气,它的主要盈利手段是赚取淘客佣金。什么样的第三方活动平台比较好?第三方平台在很小的时候是没有人关注的,一般他们会先用自己团队的店铺或者单品亏本扩大知名度。再大范围的投放站外广告,帮派。告知顾客有超低价产品,另外还可能通过大型的刷台,做出销量假象,然后造成很多看似成功的案例。不停地累积对低价产品感兴趣的客户和那些对他们产生兴趣的商家。所以有一些时候我们会看到第三方的平台两个同样的产品,一个效果很好,一个效果不太好,实际上是因为有真假区分。
当第三方平台累计的客户资源达到比较大的基数的时候,他就不用这种作假手段了,正常每天报名的商家已经排满了,贪小便宜的顾客也找到了,那么他们就可以安心的收佣金了。那么为什么他们会发展的这么快速,实际上就是因为他们扭曲了低价营销的概念。认识很多店铺上过活动的朋友。他们全国的快递费用均价在4.5元每件,产品成本在3-4元每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9.9元包邮的活动,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盈利空间让他们这样做下去。那走入低价营销误区的商家是如何理解上活动的呢?他想着,反正做广告买流量要亏本,那还不如把这些亏本的内容都直接送出去,成本20元的东西,以前是卖38元的,现在去报个18元包邮,就当我一开始亏点钱赚人气了。
说说这种行为最大的问题,当你卖38元的时候,你接触到的是正常的客户,他可能在你这里继续购物,对你的店铺有明确的印象,当你以18元亏本的价格上活动的时候,你接触到的都是追求小便宜的客户,他们没有客户忠诚度,他们会不停的到折800,这样的第三方平台上来淘便宜,但是他们不会关注过哪些亏本让他们赚了好处的店铺。
总结参加活动的目的:1丶累计符合你店铺定位的客户群体;2丶不亏本的情况下快速清库存;3丶利用活动的流量赚钱;4丶不亏本的情况下累计销售数据。
低价,线上比线上更玩不起
低价营销在线下市场中是一个比心理,比资金链,比承受能力的运营手法,一般这么做的时候对同行的冲击会比较大,所以在营销所波及的范围内,带来的成交会相对集中。范围外的话影响就比较小了。但是在网络上,每个店铺实际上是没有距离限制的,那么你的低价营销就是全网类型的活动。所需要的心理,资金链,和承受能力,应该比线下要求的还要严格一些,也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中。
比方说10个商家,每人做3天的低价营销,30天过去了,10个商家全部亏本过了,但是没有回报,因为,当他活动结束涨价了以后,买家又去买了新的做活动的商家的产品,最终呢,这10个商家的销售数量,整体上升,大家的排位没有改变,大家一分钱没有赚到,又同时把市场的均价拉低了。
一、搜索引擎是重要渠道
互联网信息巨增,搜索引擎是网民必用工具之一。在网民完成搜索行为的时候,自然也可能搜索到你的网站,如果你的网站排在搜索结果前面,自然在获得潜在用户的时候占了先机。所以搜索引擎营销的作用毋庸置疑。
二、一定要有自己的圈子
每天都有很多人在使用搜索引擎,即使你的网站排名靠前,获得了与用接触的先机。但他可能只是一个散客,要让一个陌生人接受一个新产品,需要付出不小的成本。所以,跟线下市场一样,当有了良好的商圈,自然有助于企业经营。
每个行业都有或多或少的圈子,或者按照兴趣爱好等分类的圈子。如果你能把所在的圈子经营好,大家熟悉了,当对方有需求,并觉得你的产品还可以的时候,那么这个熟人跟你成交的可能性是不是比较大呢?然后他的其他圈子的朋友,也有同样需求的时候,很可能就这样,你的产品信息又被传到了另一个圈子。如此一来,你的信息传播效率,比起纯粹通过搜索引擎渠道等待散客的效率是不是要高很多呢?
比如服装是一个很泛的行业,你在淘宝或或者阿里巴巴上一搜,就会发现很多在做服装的商家。如果你有办法进入某些圈子,认真经营这些圈子,会不会有助于你开拓业务呢?比如你是做时尚女装的商家,你通过圈子或者说群,培养出一个粉丝圈子,那这个圈子的价值会有多大呢?
价值才是王道,执行力是根本
不管你是做搜索引擎营销,还是进行多媒体营销,还是经营圈子。价值都是最重要的准则。进入旺旺群的人,都会很有印象,大多群里都是广告一片乱飞。有人是手工发的垃圾广告信息,有的是用所谓营销软件发的信息。其实包括发的人都知道,会有多少人有兴趣看垃圾广告呢,碰的不过一个概率而已,至于有人点击,甚至成交的概念有多大,就不得而知了。
讯:电商行业是个朝阳行业。随着网上购物人群逐步扩大,网络购物日益规范,我国网络消费潜力巨大。各地板电商企业尤其是大型电商企业既要看到商机,也要做好自律,发挥好带头作用,将电商行业发展成为让消费者信得过、得实惠的大市场。
这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物流系统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在积聚辐射、购物便利、成本较低等方面的优势显现,网上购物迅猛增长。面对巨大的市场,地板商家自然不甘落后,纷纷利用多种营销方式,吸引消费者的关注。而低价策略,成为地板电商最常用的营销手段。
毋庸置疑,低价策略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利好。然而,地板企业低价营销应该有个“度”,也就是守住诚信的底线。促销的口号,既然敢喊出来,那就要落到实处,说到做到,否则,就算能吸引过来一批消费者,也只能是看热闹的多、买商品的少,对电商本身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时间长了,反而会影响到消费者对电商甚至整个地板行业的信任程度。
坚守诚信底线,需要地板企业的内部自觉动力,更需要来自相关部门和消费者的监督外力。相关部门应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对于虚假促销的失信企业及时曝光并给予重罚,甚至直接将企业拉入失信黑名单。而消费者也要善于、敢于和电商企业较真。一旦发现电商地板企业的失信行为,就要利用好手中的法律武器,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话说回来,低价策略并不是营销的唯一手段。相比价格,消费者对服务和个性化体验的关注度更高。地板电商在这些方面做足工作,不仅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而且可以赢得有黏性和一定忠诚度的消费者。比如,打造个性化的操作界面,结合消费者的操作和购买习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方便的购物体验;打造网上智能服务平台,完善购物搜索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解决方案﹔针对爆发增长的手机用户,做好手机客户端的开发工作,保障手机客户端的操作便捷和安全性等等。(来源:中华地板网)
内容摘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的重要指标。它是衡量通货膨胀(或紧缩)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普遍意义上判断通货膨胀的标准是CPI增长率为3%-5%,2010-2011年我国CPI指数平均高于3.3%,我国进入通胀周期。本文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视阈下分析影响我国CPI上涨的因素,并寻求应对通货膨胀的策略,对于保障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通货膨胀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引言
2009年11月我国进入通胀周期。2010年11月,我国的通胀率高达5.1%,突破了5%的严重通货膨胀警戒线,居民存款利率实现连续10个月的“负利率”状态。从表1可知,2011年7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5%(创37个月新高)。
2011年通货膨胀是政府乃至普通老百姓都关心的问题,CPI是世界范围内各国,用来判断本国经济是否出现通货膨胀的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不同的是各国用来判断是否通胀的CPI增长程度不同。普遍意义上判断通货膨胀的标准是CPI增长率为3%-5%。在我国,对通货膨胀进行控制的目标是3%,但2011年1-7月我国CPI指数一路攀升。2011年,社科院2012年《经济蓝皮书》预测,2011年CPI全年上涨5.5%左右,到2012年CPI将上涨4.6%。所以,我国目前面临着相当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本文拟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角度下,进而分析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问题。
消费价格指数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消费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把它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我国统计的CPI,由食品、烟酒用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居住类产品价格构成,包括251个分类,涵盖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类产品在CPI中的权重不一样。根据统计制度的规定,我国CPI权重每5年调整一次。
(二)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家对于通货膨胀存在长期的争论,大体上可分为“物价派”和“货币派”。
“物价派”主张用一般物价水平或总价格水平的上升来定义通货膨胀。主流的看法来自于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给通货膨胀所下的定义:“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今天,我们用价格指数,也即成千上万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来计量通货膨胀”。简单地说,通货膨胀等于价格总水平的上涨。所谓通货膨胀,从技术上,专家倾向于关注CPI、PPI(生产者物价指数)等指标。
“货币派”认为通货膨胀是物价的普通上升,而且这种上升是由于货币过度供应引起的,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某种意义上就是因此而得名。如今各国都实行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制度,按照这种看法,所谓通货膨胀就是货币发行得太多。由于中央银行发行了太多的货币,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太多,就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由于货币贬值,用货币标示的物价就上涨了。
本文侧重于从“物价派”角度来探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影响我国CPI上涨的因素分析
(一)自然灾害导致农产品供不应求
2010年,我国出现的倒春寒、西南大旱加上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洪涝灾害极大地降低了农产品的供应,推动了物价上涨。2011年我国的夏粮出现小幅歉收,而秋粮收成也将受到水灾影响,这影响了粮食供给,从而抬高粮食价格。同时,国际上农产品价格受俄罗斯等国持续干旱、欧洲和美国农业主产区持续高温,印度、澳大利亚等粮食大国粮食减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呈现出大幅上涨的局面。面对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将会增加,这会进一步导致国内农产品供不应求,推高我国农产品的价格。
(二)宽松的流动性催生通胀
为了最快、最大限度地促进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以美国为首的各国政府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向实体经济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发挥刺激经济作用的同时,美元出现贬值迹象,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由此累积的副作用特别是对物价的推升在2011年显现。
就我国而言,自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以来,粗略估算我国银行体系已累计发放人民币贷款超过17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已接近70万亿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广义货币供应量最大的国家,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明显的通货膨胀。有数据显示,2010年9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余额达到69.64万亿元,按前三季度GDP达26. 866万亿元计算,超发货币近42.774万亿元。
在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市场化改革和资源货币化过程中,广义货币供应量适度高于GDP增长当然是合理的,但过高的货币供给无疑会带来通胀。
(三)双轨体制带来的长期结构性通胀
在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慢的部门(比如大型垄断型国企)和根本就不生产财富的组织,也会要求“均贫富”,而且获得了更高额的收入分配,瓜分了财富增长的大部分。而真正创造财富的部门,只得到小额的辛苦钱。“均贫富”的后果就是货币供给超过了社会财富的增长,从而形成了通货膨胀。这就是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
(四)输入型通货膨胀
输入型通货膨胀是由外部经济因素传导到一国国内后,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上涨。输入型通货膨胀只发生于开放性经济体系中,是指本国的通货膨胀并不是来源于自身市场,而是由于他国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过国际贸易的形式传导进入国内,从而引起物价总水平上涨。
由于目前我国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服务市场和技术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因地区局势动荡、自然灾害和恶性事故发生而出现大幅上扬的情况下,我国自然无法做到独善其身。有专家认为,有两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已经对我国国内市场形成压力:一是国际粮价的快速攀升;二是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2011年3月,总理在人大记者会上谈到有关通胀的提问时说,目前出现的通货膨胀其实是国际性的。从整个国际形势来看,由于某些国家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造成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这不仅影响一个地方,就连欧洲也突破了2%。2011年前几个月,世界粮价上涨15%,如果再加上西亚北非局势的影响,油价高企。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对我国有很大的影响,这也是难以控制的。
(五)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成本上升而造成的结构性通货膨胀。要素成本上升,比如原材料、燃料因为短缺而价格上升。再比如说农产品因为供给不足而价格上升,还有工资成本上升。另外,房价、地价同样增加了成本。当前我国低端劳动力市场供给由总量过剩转向结构性过剩,促使低端劳动力工资持续上涨。2010年城市劳动力需求供给比是1.01,劳动力需求量首次超过求职人数;局部地区“民工荒”现象再次出现,且呈现出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和西部地区扩散的趋势。2010年前三个季度的农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速超过15%,远高于平均工资增速,显示出农民工工资在2010年出现了大幅上涨。低端服务业和农业技术进步比较慢,并且大量使用低端劳动力,因此低端劳动力工资上涨显著推动了低端服务业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的策略
对于目前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和通货膨胀预期,业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是成本推动与国际输入叠加形成的混合型通货膨胀。针对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压力,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对策。
(一)从通胀的传统源头抓起,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着力夯实“粮仓”
尽管我国已经连续7个年头农产品产量平稳增长,但粮食产量增加还是减少,人为因素作用很小。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因素中,农业生产、农副产品供应是第一因素。2011年7月份CPI同比上涨6.5%,类商品价格全部上涨,而上涨最多的是食品价格,上涨了14.8%。对此,应该有多手准备。虽然统计数据显示,这些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但从我国粮食的进口量来看,国家的粮库却不一定真的很丰盈。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共进口大豆5480万吨,谷物571万吨。由此可见,基本农产品尚在依赖进口,而非真正做到完全自给。其原因不外乎是农民种粮的实惠少,没有积极性;还有就是大量耕地被工业化、城镇化或是因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而被抛荒。因此,有必要在适度提高粮食收购价的基础上再对农业实行高补贴,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还须加强对农业用地的管控。
(二)疏浚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避免中间环节变相加价而推高物价
2011年2月末总理提到,外省的黄瓜在产地卖一块多钱一斤,但到了北京的菜市场就卖到了五六元一斤,可见农产品在中间环节的“增值”幅度之大。而一旦农产品价格畸高,就很可能会诱发其他生活必需品都跟着涨价,甚至是横向传导到其他行业。此外农产品的连续涨价还会抬高老百姓的通胀预期。因此,一方面要坚持对农产品运输实行“绿色通道”,以降低其物流成本,另一方面要打击部分商贩的变相加价,以降低农产品的零售价,平抑通胀预期。
(三)管控来自境内外的“热钱”,防止其疯狂炒作哄抬托市
据央行测算,近年来境外流入我国的热钱为2890亿美元,仅2010年就有355亿美元。若是再加上境内一些游商和财团手中的闲钱,整个“热钱”的数额相当惊人。过去一段时间接连出现的“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糖高宗”,都在某种程度上出自“热钱”。
(四)控制货币投放的总量,平衡货币供求
2010年底我国外汇储备累计为2.85万亿美元,央行抛出近20万亿元人民币来对冲。通常而言,用本币对冲外储是一个可行之计,但问题是2.85万亿美元外储是否都转化成国内需求?若是只有一部分转化成内需,则央行就有滥发纸币之虞。而一旦纸币滥发,则会出现通胀。因此,在当前的通胀面前,央行有必要控制货币投放量。
(五)矫正信贷资金的流向,做到物有所用
据统计,在过去两年中我国各银行总共释放了近20万亿元的信贷资金。但有部分资金贷非所用,甚至是有些原本应用于保民生的资金被投向了房地产开发和市场投机。不言而喻,这是此次通胀的一大助力器。各大银行发放贷款后应切实履行其后续义务,即追踪信贷资金的流向,以保证借款人能按指定用途使用信贷资金。
总而言之,本次通胀已经成了影响民生并关乎社会稳定的一大难题,对此的控制要通观全局,统筹兼顾,戮力同心协调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航.CPI指数上升与通胀的相关性分析[J].商业时代,2011(33)
2.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M].人民出版社,2011
3.中国有智慧应对输入型通胀[M/OL].news.省略/comments/2011-03/15/c_121188372.htm
4.阳前林.为抑制我国通货膨胀支招[J].现代企业文化,2011(6)
5.许娜,马晓红.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通货膨胀状况浅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7(S1)
关键词:商业银行联动营销客户价值
一、前言
客户是商业银行一切经营行为的基础,而客户的产品和服务需求更是商业银行的效益源泉。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日趋多元化,优质客户成为众多银行竞争的热点。商业银行突破条线间、部门间、上下级间的分工,加强与系统外有关单位的沟通与合作,立足客户价值展开联动营销,充分利用整体资源优势,增加客户产品覆盖率,提高客户对银行的依赖度和忠诚度,特别是在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环境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联动营销显得尤为重要。
二、商业银行联动营销的属性
对银行而言,联动营销是一种以客户期望为核心,调动本行系统内及相关单位一切必要资源和环节,联动展开的经营管理手段。其特征是多方联动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满意度,使客户沉淀在本银行系统,并持续创造价值。
(一)主体的广泛性
联动营销打破了传统营销模式下单兵作战的格局,参与的主体具有广泛性,与行外相关单位间(如工商局等)、行际间、部门间、上下级间、前后台间、对公和对私业务间以及各种业务产品间均可以展开有机互动,从而充分利用全行的人力、财力、信息及客户资源,形成合力,最大限度提升客户对银行的综合贡献度。
(二)方向的可逆性
联动营销既可由下级行首先掌握客户信息,进而争取上级行的支持,展开上下级之间的联动,也可由上级行首先掌握客户信息,将有关的下级行纳入联动营销体系中;可由对公条线作为发起方,捆绑营销对私业务产品,也可由对私条线在服务个人高端客户过程中掌握到对公业务的有用信息,从而引出对公客户及产品的营销。联动营销体系可形成一个信息链条网,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可掌握到有用的信息,从而引起其他节点的连锁反应。
(三)联动的必然性
在当今金融市场环境下,各家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日益趋同。通过多条线、多部门、多产品的联动营销,抓住更多的优质客户,将客户牢牢绑定在自己银行产品上,是赢得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的关键。同时建立有效的联动营销机制,可以克服银行内部经营专业化带来的部门、条块分割,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对银行优质客户的敏感度和快速反应能力,这在“时间就是效率、信息就是生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显得至关重要。
三、构建科学高效的联动营销体系
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都开展过规模或大或小的联动,但如果使联动营销成为全行的自觉行为,须立足“早、实、快、新、巧”五个字,构建科学、高效的联动营销体系,通过机制建设充分激发员工的营销积极性,提高优质客户的产品覆盖率及综合贡献度。
(一)广辟信息源泉,及早谋划,快速行动
一家商业银行只有拥有尽可能多的优质客户,并能充分满足、挖掘和创造客户需求,才能获得比较优势,赢得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该目标就必须占有客户尽可能多的资讯。这就需搭建信息平台,广辟信息源泉,加强信息沟通,实现各条线间市场、客户、产品、政策制度乃至人脉关系等信息资源共享和精准营销,才能提高营销效率。
(二)加强机制建设,落实配套措施
1.建立联动营销机制,破除条块分割。完整、高效的机制,是联动营销取得预期效果的基础。将联动营销提高到机制层面并建立起动态的积分考核激励体系,跨行、跨岗营销就不再是“分外事”,而变成能直接提高自身积分买单分值、关乎切身利益的事情,可激发员工的营销积极性,促使其挖掘各种资源,有效提高营销业绩。可在二级分行内部成立联动营销工作组。小组应具备以下职能:一是条线部门在营销各自的客户前沟通,让其他条线部门共同参与,真正做到联动营销。二是定期分析各自条线业务的营销状况,对存在问题进行沟通,使各项业务的营销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三是通报各自条线推出的营销产品,作为其他条线部门在营销业务时作联动营销之用。四是指导并督促下级行开展联动营销。五是组织有关培训,交流经验,提高条线人员营销技巧、能力和水平。联动营销领导小组成立后,要充分发挥作用,真正破除条线部门间的条块分割。
2.联动营销需落实责任。联动营销是由多方主体参与其中的,须明确各有关责任部门,各方主体内部要细化分工,落实相关责任人。同时,主办单位只能有一个,否则可能会造成责任人过多而互相争抢客户、推诿责任的情形,避免产生“人多无效率”。
3.联动营销需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联动营销就无从谈起,要解决营销中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须从解决营销利益分配问题入手。一是恰当评估营销效益。对营销利益执行分割。对营销所产生收益进行评估。评估营销成果要充分考虑静态的、动态的,定量的、定性的等多种因素。评估方式有多种,有的须对营销收益执行评估,有的只要对支付的成本执行评估,有的要对收益和成本同时执行评估,还要对参与营销的各方执行评估。对评估结果,一般只能提供一个基本的事实,不是绝对的,对利益的分割也只能建立在相对合理的基础上。二是合理分配各方利益。充分考虑参与联动营销有关方的切身利益,建立分部门、分产品的核算体系,实现内部转移价格市场化。三是以积分制的动态考核方案取代完成数等量化考核机制,可有效避免因重大项目的营销产生产品批发,从而形成巨额买单,并能合理解决内部转移价格及合理分配各方利益。
4.联动营销应注重时效性。要提高整个联动机制的运行效率,建立责任追踪机制,明确专人负责,各参与方要定期就项目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对营销过程中的难点和需要其他联动各方配合解决的问题进行沟通,并就自身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
5.联动营销需要加强分析总结。在日常联动营销实践中,注意定期总结成功的经验做法,分析失败原因所在,为更好地开展营销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加强流程化建设,建立快速运行机制
尽管因业务种类不同,银行开展联动营销活动程序有的复杂,有的简单,但为克服实际操作中的无序状态,提高营销效率,需建立一个普遍适用于本行所有联动营销行为的工作流程,并规定可在具体操作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化。联动营销工作流程一般应包括目标客户的确定、明确联动营销主体、联动营销方案的设计和审定、组建营销团队、追踪落实营销进度、营销成果考核评价等环节,并建立《联动营销目标客户信息联系单》等,以便落实具体工作的有关责任人、追踪营销进展情况等。当然,对于特别简单的联动营销,比如办理公积金贷款业务捆绑营销网上银行产品,就不需要严格遵守上述流程,将业务办理简单化。
(四)突破传统思路,创新营销手段
提起联动营销,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单位内部上下级之间、条线之间、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对行外的客户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营销。其实工作中还可以与行外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合作,开展联动营销。如财政局等单位,掌握的大量客户信息囊括当地所有的重点企业、利税大户等,与这些单位搞好合作,可掌握到有用的目标客户信息,这些客户都是银行营销的重点所在。
(五)善用周到服务,用巧劲打动客户
在当前市场环境中,各家银行对优质客户的竞争十分激烈。在金融产品日益趋同的背景下,如何博得客户的青睐,答案是善用服务手段,用心打动客户。联动营销过程中,做好客户的公关,联动各方须注意细节,关注客户喜好,及时了解客户所想所需,甚至关注客户家属的需求,在恰当时机给予客户最需要的帮助。
四、结束语
当前,银行业逐步开放,与外资银行比,我国商业银行在营销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传统的营销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营销需要。因此,本文拟通过对联动营销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帮助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的营销模式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进而提升营销水平,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巩固现有优势,确保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马蔚华.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2003(1).
一、同一商品国内外价格差过大对我国的消极影响
2013年10月,随着反垄断调查的进一步扩大,进口汽车的售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一款奥迪Q7,在加拿大仅需8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6万元,在美国6万多美元,约合人民币也不到40万元,该汽车进口到中国后在国内售价却超过100万元;同样,奔驰350在国内报价139.8万元,而在海外零售价仅为56万元左右,差价达2倍以上。然而,在我国市场上,同种商品“价高”现象不仅仅局限于汽车领域:一升德国牧牌(Muh)牛奶,在德国超市售价为0.65欧元(一欧元约合8.5元人民币),在中国最高可卖到3.5欧元;一双在中国生产的耐克篮球鞋,国内售价高出国外售价500多元;一杯能在美国街头随意买到的哈根达斯仅需要6元,而国内却得花费29元……这样的例子枚不胜数,比比皆是。
(一)国内消费者开支增加,使我国居民福利受损
国外商品在中国国内价差过大,等于国民花费更高的成本,得到的是相对较低的使用价值;或者说若想得到同样商品的使用价值,国民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同样的商品,在我国国内居民消费需要支出更多的费用,相比较同样商品价格较低的国家,国内居民在此类商品消费开支增加,居民福利受损。经过调查分析,中外价格差显著主要表现在生活资料、进口名牌产品和服务等非贸易资料方面。当前我国已在国内生产总值上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且以3.4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成为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但伴随着经济增长应该出现的居民福利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并未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进口商品价格过高,而出口商品价格较低,贸易条件恶化形成了贸易支付的转移,将我国经济增长的福利转移到国外。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价格生活资料反而使我国居民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
(二)消费者热衷出国购物,对我国消费产生不利影响
国内外价格差的存在,使得国人喜欢上了出国,更热衷于出国购物,对国内商品消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韩国纽西斯通讯社2013年10月7日报道,韩国百货店在10月1日至7日的销售额呈现猛增态势,比上年同期增长100%至150%,甚至有中国游客豪抛1000万韩元购买家具。据统计, 2000年至2012年间,中国海外旅游的游客人数从1000万增加到8300万,旅游消费额增长近八倍。2012年,中国出境旅游超过8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世界旅游组织指出,以境外旅游消费额来衡量,中国在2005年时排名世界第七,2012年中国超过此前长期占据前两位的德国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国人频频出境消费,手持大把钱在外消费,这确实给我国消费收入造成了一笔不小的损失。
(三)造成国内一线城市的物价上涨
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外国中高端消费品的零售价包含以下几方面的费用:一个方面就是原材料加工的成本,另外还有各种税收、营销成本,另外商场的运营成本、渠道成本也占很大的一部分。其中原材料以及加工成本占整个费用的30%左右,税费和营销成本也占30%左右,商场的运营成本占20%左右,渠道的进场费成本大概占到20%。在国人“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态下,不断涨价成为一些国外品牌比较成功的营销手段。顾客消费大多跟涨不跟跌,奢侈品牌每次放出涨价风声都是为了促销。在这种高价差和不断涨价的情况下,相关商品的营销、运营、渠道等成本势必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从而导致国内相关商品成本的上升,最终导致国内商品价格的上涨。在蝴蝶效应的影响下,最终可能导致整个城市或地区物价水平上涨,影响国内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以北京为例,北京的消费水平已经和香港不相上下了,如果算上汇率因素,有的甚至贵过香港。但在香港,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至少是一万港元。
(四)不利于我国缓解贸易摩擦
随着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从而成为一些国家发动贸易摩擦的借口。我国近年来逐年大幅增长的居民出境购物额这一事实,表明我国实际进口是在不断增长的,但是这种出境消费并不在我国进出口贸易统计中显示,而是记录在服务贸易项下。这就形成了我国实际进口和统计数字上的大幅偏差,一方面我们进口了国外的大量商品,另一方面却不能缓解我国持续高额贸易顺差,从而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利进行,增加贸易中的不安全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贸易的持续、安全发展,最终又会影响到我国经济。
二、国外商品在我国价高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跨国企业肆意垄断我国市场,实行价格歧视
以苹果公司为例,公众对其在售后中实行整机交换和高昂的维修费用提出了质疑,然而相对于苹果手机的售价来说,高昂的维修费并不足为奇。以iPhone5s为例,在美国售价为749美元,按当前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4600元左右,而到了我国,市场价格却飙升至6100元甚至更高,但在加拿大也只需与美国相同价格就能购得一部同款手机。
因此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苹果公司的这一价格做法就是对我国实行价格歧视。所谓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在同一时期对同一产品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价格歧视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其实,不止苹果一家公司,进入我国的很多跨国公司的大部分商品,都凭借其品牌肆无忌弹地实施高价格策略,从而在我国攫取高额利润。价格歧视会对东道国的消费造成很大损失,对该国消费者的福利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二)少数国民不理性的消费观念助长了国外商品在我国高定价
催生中外价格差形成的一大原因便是少数国人不成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物质生活水平大提升时期,在某些消费者中形成了炫耀性消费观念,加上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中“追求面子”、“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心理加剧了这一不理性消费,表现在我国少数消费者对进口奢侈品的需求与购买上,纵然价格昂贵,人们也会乐于掏包。
这一消费观点给社会带了许多不良影响:一方面人们花大钱买外国商品或服务,以提升自己在生活圈子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人们产生了崇洋的心理,认为只要是国外的都是好的,于是一杯哈根达斯冰激凌,国内30元人民币,而在美国只需6元人民币;去星巴克喝咖啡,即使花上高于美国三倍的价格,也觉得自己花得值。
(三)物流成本高及流通阶段效率低下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研究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达9.4万亿元,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约18%,这一数据高过发达国家一倍。我国依然是世界上收费高速路总里程最多的国家,按照交通部的说法收费公路占整个里程的比例大约为3%。从全世界来看,收费公路占道路总里程一般不超过1%,如美国收费公路仅占公路总里程的0.1%。
除去过路费,在国内一个商品要进超市销售还面临巨额进场费,虽然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多次联合发文禁止“进场费”,但部分超市仍在收取巨额进场费。据天津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进场费最高占到商品售价的40%。虽然大品牌相对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但这部分费用也会加入定价考量。
在我国,物流成本高与流通领域效率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流通市场存在很多问题,如流通环节多、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在这样一个物流运行局面下,无论是我国自产商品还是进口商品,都会表现为价高。国外厂家在中国进行商品销售时一般采用多级流通、多级等模式,这也就增加了销售环节,同时提升了分销成本。在没有自营店的情况下,国内供货商都会把收取入场费、上架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以成本的形式加价到商品上。
(四)国内品牌稀有导致进口替代品不足
在现实生活中,商品的品牌越得到认可,则该商品就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与追捧,其在价格定位上就具备了一定得优势:一方面人们有着对该商品的高需求,价格理所当然会上升;另一方面因为该商品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即使价格较高,人们也愿意消费。因此各个厂商都把品牌建设作为一项核心战略,努力打造自有独特品牌。从目前来看,我国自主品牌远不及国外品牌,然而从产品质量上来说,我国大部分商品与进口品却不分上下,以美国耐克与青岛双星运动鞋为例,二者在成本上只差3-5美分,然而在市场上耐克的售价是青岛双星的5倍之多,什么原因导致它在售价上远远低于耐克呢?原因很简单,青岛双星运动鞋的名气远不及耐克,根据品牌对价格的提升效应,就不难理解这一“不正常”现象了。
另外,国内频发的产品安全事件使得本国居民对国有品牌失去信心。以三鹿奶粉为例,三聚氰胺事件使得人们对国有奶粉的印象大打折扣,人们“谈奶色变”,记忆犹新,于是便开始了抢购洋奶粉的狂潮。据称,2010年至2012年,我国对德国牛奶的进口酒增加了14倍,这还不算从新西南等国的进口。
在宏观经济学中,商品的可替代性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根据这一原理,在我国市场上驰骋的进口商品,因为其替代品少,所以其需求价格弹性也就越小,因此即使价格再高,其需求量也不会发生大幅变动。
(五)我国税率较高
一个国家税率的高低与否,直接影响到该国商品价格的高低,不同国家的税率也就决定了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差距。进口商品在进入关境时需要交纳一定的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在我国,平均关税水平在9.8%左右,而发达国家只有3%。我国对一些高档消费品的征税更是高达50%(如甲类卷烟),对化妆品的征税也达到了30%,而发达国家的消费税普遍较低,日本的消费税率仅为5%左右,美国的消费税率因各州而异,但最高的也仅为11.5%(伊利诺斯州),部分州(如夏威夷州、堪萨斯州以及内华达州等)甚至已经取消了这一税率。
三、缩小及消除中外价差的应对策略
(一)国内消费者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消费观念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对正确消费观念的宣传,倡导人们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引导国人合理消费;另一方面国家可适时地向国民提供消费信息,定期地进行国内外价格差调查,并及时将结果向国民公布,使国民能清楚了解消费资料的价格形成状况,便于帮助国民进行合理的消费。
国人应注重培养自己的正确消费意识,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一方面要摒弃盲目攀比及炫富心理;另一方面要理性,消费不能因为商品“有洋气”而倍加推崇,进行不必要的花费。
(二)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在我国社会在生产活动中,生产加工时间只占5%左右,而产前流通和产后流通则占了95%左右。就目前我国在流通领域的改革来说,关键是要减少流通成本,加快改变我国流通环节多、速度慢、成本高及效率低的局面,建立现代流通业。以公路运输为例,燃油价格上涨、收费关卡多、收费高以及关卡设置的投入等,以及在此过程中造成的大量人力、物力浪费,都构成了我国高额的运输成本,而这些成本都会摊到商品流通中。与此同时,我国物流企业应当转变销售方式,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减少流通中的各类成本,通过物流和销售平台的共同改进,缩小国外商品在国内外的价格差距空间。
(三)培育本土品牌,提供消费者认可的本土品牌产品
近几十年的出口导向政策使我国的加工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如今已是世界生产大国,“Made In China”的标识随处可见,然而能够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力的品牌却屈指可数,能叫出名字的没有几个,这导致了国外品牌在我国市场上“棋逢不上对手”,在我国市场上形成垄断,控制着定价权,导致国内外价差过大。因此,要加大本土企业自主品牌的培育,使国内生产的同类商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在国内消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打破原有进口商品垄断的局面。严格来说,要改变国外商品在国内高价销售,归根到底要培育消费者认可的本土品牌产品。
任何一个品牌的树立无不通过两种渠道:一是产品不断创新,具有独特个性,质量上乘;二是企业在销售期及销售后的服务,坚持“顾客就是上帝”这一观念,为消费者着想。
(四)适当降低进口关税,放开对部分商品的进口管制
高关税是国外商品在国内外价差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适当降低关税可以减少价差空间。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持续升值,致使国外一些商品以人民币的购买能力上升及中国关税过高为由提高在中国的销售价格。降低关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外商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缩小国内外的价格差;放开对部分进口商品的管制是我国进口的可行方案,也是长远必然发展方向,通过降低进口关税,扩大消费品进口,从而增加等多国际知名品牌进入我国的机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打破单一或少数品牌长期垄断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局面。当然,降低进口关税、放开商品进口管制要谨慎,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行业特点,分批次、分阶段平稳有序进行,防止国外商品的大量进入抢占国内市场,给国内商品带来压力。同时,对于大量进口的外国商品,特别是高档侈奢商品,应尽快出台侈奢品消费税率,以保护国内市场。
(五)维护国内市场秩序,惩治外商的价格垄断行为
政府、市场这两只手要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宏观调控和管理力度,在市场运行过程中,保证市场秩序平稳有序,竞争公平、公正,防止各种垄断行为。不管多么有名的企业,只要涉嫌垄断,政府应依法毫不留情地进行制裁。财大气粗的微软、英特尔以及谷歌等高科技企业就都受到过美国、欧盟反垄断的制裁和罚款。我国反垄断立法工作起步较晚,但自《反垄断法》2008年8月施行以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49起价格垄断案件开展了调查,对其中20起案件做出了行政处罚决定,这些案件涉及医药、造纸、液晶面板、水泥、保险、船舶等多个行业。中国政府对韩国三星、LG,中国台湾地区奇美、友达等6家国际大型面板生产商因垄断液晶面板价格,开出了首张罚单,经济制裁3.53亿元人民币,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开出的金额最高的一张价格违法罚单。因此,商务部、发改委等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出台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加强对价格垄断的监管,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特别是对外商的价格垄断行为,更应加大打击力度,维护国内企业的正当利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李清.同种商品中外价格差的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 [J].经济与管理,2013(03).
[2] 袁少锋.面子意识、地位消费倾向与炫耀性消费行为、理论关系模型及实证检验 [J].财经论丛,2009(05).
[3] 锡士.蜀道已不再物流仍天价 [J].上海经济,2011(04).
[4] 王贺峰.中国情境下炫耀性消费行为的符号意义建构与实证研究 [J].企业管理,2011.
[5] 施智明.流通成本推高CPI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2(02).
[6] 何清.价格定位、品牌建设及其优化措施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