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企业管理学习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5 16:44: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企业管理学习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企业管理学习

第1篇

1、提炼的企业文化,完善核心价值观

xx从xxxx年成立至今,由xx艘小船、总舱位2千teu快速发展为xx多艘、总舱位42万teu以上全球排名前十的集装箱班轮公司,企业成长时间仅是国内同行xx的三分之一。这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是xx全体员工为振兴民族航运业执着奋斗的峥嵘岁月,更是一段xx迅速走向世界的传奇故事,在此期间,xx实际上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但在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时,仍需提炼我司的企业文化,逐步完善我司的核心价值观;

使得该企业文化能得到全体员工强烈而广泛的认同,并成为各员工认可和共享的核心价值观,使我司的企业文化真正具有给企业带来活力,促使企业提高素质,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培养良好的企业行为,调动起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2、及时建立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

随着xx的不断发展壮大,公司规模也与日俱增,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种竞争中,一个企业要想始终取得竞争优势,必须不断提高其整体效能和绩效。因此,通过这次学习,我认为xx应及早建立自己的绩效管理系统,否则企业发展很可能步xx的后尘而停滞不前。从公开资料获悉,xx最近十年发展迟缓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公司高层决策的失误,另一方面也是因公司规模庞大、分支机构众多、产业链太长导致企业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反馈、信任和激励,导致xx对航运业景气敏感度降低,航运业低迷时公司业绩大幅亏损,航运业景气时公司业绩持平或微利,充分显示出公司因缺乏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而丧失了企业竞争力,而目前该公司已认识了这点,正不断加快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加强各部门的合作效应。

因此切实提升企业凝聚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公司的口号上,而应在公司制度上得到保证,先进公司的实践证明,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系统可提高员工的绩效和团队、个体的潜能,使企业不断获得成功的管理思想和具有战略意义的、整合的管理方法。

通过绩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其绩效的持续发展;促进形成一个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激励员工,使他们的工作更加投入;促使员工开发自身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感;增强企业凝聚力,改善团队绩效;通过不断的工作沟通和交流,发展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建设性的、开放的关系;给员工提供表达自己的工作愿望和期望的机会,从而使各位员工和企业一起发展壮大。

3、加强xx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的成功在于选择正确的战略,正确的战略应与企业所处的环境相适应,swot是国际上最通用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强项、弱项、机遇和威胁。xx也应充分分析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建立公司自己的分析矩阵,才能在竞争白热化的全球化集装箱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根据本期课程学习,我认为xx目前形势分析如下:

以上因素,企业培训讲师xx建议公司决策层在需考虑以下方面:第一,保持全球思维。不谋一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xx的企业愿景是建设世界一流的集装箱运输物流企业,就必须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努力从全局上把握全球经济、贸易、航运市场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竞争态势,以敏锐的嗅觉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必须破除部门、单位的藩篱,以对全局负责的精神认真对待运输服务链的各个环节,增强全球协同意识。

第二,坚持战略制胜。战略是竞争催生的产物,而竞争的最高境界是战略的博弈。xx作为全球化经营的公司,面对纷繁复杂的竞争格局,必须在坚持全球思维的基础上,把战略研究始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把握规律和竞争趋势,力求在每一阶段发展的全局上占有先发优势。从国际班轮业运力规模发展来看,同行中的前三名在过去近十年中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运力增长速度。xxxx年,xx将达到270万teu,xx将达到180万teu,xx超过150万teu。

可见,超大型班轮公司与后续船公司间的运力规模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后续公司赶超将越来越困难,生存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班轮公司未来的生存发展,首先就是规模实力的竞争!

第2篇

内容摘要:企业存在和企业成长的问题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有关企业研究最基本的问题。由于现代企业理论与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都是企业,因此出现很多混淆。事实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范式不同。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先将基于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和基于管理学的企业成长理论进行辨析,然后试图在对企业成长理论演进的思想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勾勒出一个清晰的企业成长理论发展框架图。

关键词:经济学 管理学 企业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

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辨析

(一)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范式辨析

1.研究角度不同。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它用途的稀缺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和集团的科学。我国著名管理学者芮明杰认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简单说,经济学长于解释“who”和“why”,而管理学则长于指导“how”。

2.理论基本假设不同。经济学假定人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经济人”,管理学假定人性是变化多端、复杂多样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差序关系。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经济人假设;二是社会人假设;三是自我实现人假设;四是管理人假设;五是文化人假设;六是复杂人假设;七是学习人假设。经济学认为社会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是非常有限的,管理学认为组织可利用的资源相对于目标实现是可调整投入和可创造的,有效利用是为了降低成本。

(二)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辨析

沿用上面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范式辨析的思路,企业理论与企业成长理论分属于不同的研究范式,区别一目了然。众所周知,企业理论来源于科斯(Coase,1937)《企业的性质》一文,而科斯对企业性质的探讨是在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中,提出企业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企业与市场不过是一种合约对另一种合约的替代。企业理论是对新古典主义的发展,仍是资源配置研究内核。理性经济人假设规定了经济学不讨论人在社会中的全部行为,仅仅从人的行为的各种动机中抽象出经济利益最大化动机,在此情况下探索市场制度、生产和交换以及企业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企业只是实现生产和交换的一种方式,是被当做工具被动研究。

而管理学以组织(企业)为研究核心,企业成长理论主要围绕企业成长的动力、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企业成长模式与成长战略等内容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主动研究企业如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换言之,企业成长理论并不关心企业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而关注于企业的成败,这与管理学的研究内核是一脉相承的。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区别见表1。

企业理论主要流派和观点辨析

(一)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古典经济学主要用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亚当•斯密(1776)通过制针工厂的例子说明了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效应及其原因。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并把价格机制看作是经济活动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企业只是市场价格协调机制下的一个基本生产单位,企业内部的运行被视为一个“黑箱”,企业唯一的功能是根据边际替代原则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从而实现最大的产量或最低的生产成本。企业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必须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

可见,传统的企业理论就是生产函数理论,完全从技术角度看待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企业是同质的,方法上以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和数理工具为主,没有企业任何主动性的余地。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现代企业理论

1937年,科斯《企业的性质》发表,标志着经济学界对企业性质和企业边界等企业理论的核心问题开始了新一轮的分析和探索,其主要代表人物为科斯、威廉姆森、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诺斯及张五常等人。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把企业视作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组合,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因此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重点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委托理论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委托关系,产权理论则从产权的外部性的角度研究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情况下的控制权分配问题和激励问题。这三个理论与契约理论一起,构成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体系。这些理论的共同之点都是强调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但是这些研究仍然没有跳出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正如科斯所说,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基础上,管理者理论(鲍莫尔1962,马里斯,1964),企业史的研究(钱德勒,1977,1992),经济演化理论(尼尔逊和温特,1982,1997)等,进一步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延伸研究,代表不同的支流和热点,都有其独到的创见,繁荣着企业理论。这些流派依据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归类方式,在这里不必也无法一一穷尽。

企业成长理论主要流派和观点辨析

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试图深入企业的黑箱来揭示企业的本质,但企业理论的共同特点是把企业作为抽象的要素,用市场机制解释企业,没有从企业的异质性和企业内部探讨企业成长的原因。为了克服上述理论的缺陷,学者们把研究的视野聚焦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技能、能力及知识,从企业内在成长的角度分析企业,一种全新的理论―企业成长理论应运而生。

(一)“资源―能力”理论

1959年,潘罗斯(Penrose)的《企业成长的理论》 一书出版,以开创性的研究为企业成长理论奠定了基础。潘罗斯认为既然企业的增长主要受制于管理力量,那么管理力量的增长也必然会推动企业的增长。企业能力的关键是管理能力,它是限制企业成长率的基本因素,现在通常把管理对企业成长的关键性约束作用称为“潘罗斯效应”。潘罗斯的理论建立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在她的研究基础上,后人进行了继续探索,形成了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动态能力论、企业知识论等多个流派,这些流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区别只是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1965年,安索夫在其著作《企业战略》一书将战略从军事领域拓展至经济管理活动。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1980年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策略》以及之后的《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把战略管理推向顶峰。波特把 SCP 分析范式引入到企业竞争战略中,将企业竞争优势和成长归结于企业的市场力量与产业拓展,并假设这一力量与企业进行市场定位、构筑进入和退出市场壁垒的能力相一致,从而建立了竞争战略理论。后续对于战略管理的研究有两大学派,行业结构资源学派和内部资源学派。管理大师明茨伯格将战略管理划分为十个学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结构学派。

(三)技术创新理论

熊彼特(Schumpeter)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提出的创新理论可以说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大飞跃。他的“创造性毁灭”的观点,“非连续历史跳跃”的观点显然与边际替换概念不相容。这说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是经济进化的发动机,企业具有超越外部经济条件的自主能力,而且能够塑造市场条件。另一个突出贡献是熊彼特详细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沿着熊彼特的线路,产生了制度创新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经济学。

(四)生态理论

借鉴其它学科和理论,出现了从企业生命体的生存、发展角度来考察企业成长的理论,如爱迪思(1988年)的《企业生命周期》,吉布雷特《非均衡经济学》(1931)中提出“吉布雷特定律”,詹姆斯•穆尔199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这些理论从生命、生态的角度研究企业规模与成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企业之间、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商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与成长机制以及人类活动对企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五)企业成长理论流派发展脉络

由于企业成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人们在认识和考察企业成长时,得以从不同的假定前提或不同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方法去概括和解释企业成长,这使得企业成长问题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解释,表现出“企业成长理论丛林”的状况。限于篇幅和能力的限制,以上介绍只是选择有代表性的人和观点,并且除了上述流派之外,还有很多流派,如混沌理论、复杂理论、博弈论、合作竞争论等,这些理论还在不断发展之中,暂不做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阅读相关文献。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如图1所示。

结论

从企业理论到企业成长理论,对企业的研究呈现出从同质分析向异质分析、从外部分析向内部分析、从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的演变特征,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各主要流派的主要区别如表2所示。

以上论述对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进行了辨析,而当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融合趋势越发明显,经济学研究越发渗透到管理学领域,管理学也越来越借鉴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的区分,目的不是割裂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的联系和发展,而是为了更好的理清各种研究思潮,呈现出各个理论流派的清晰发展脉络,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有关理论提供帮助,对指导我国企业成长实践也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诺德豪思.经济学(第14版)[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2.芮明杰.创新制胜―现代企业管理创新[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3.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M].商务印书馆,2003

4.Coase Ronald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 1937(11)

5.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

第3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管理教学改革;管理教学体系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现代企业日益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现代企业管理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基础,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许多高校为顺应这一趋势,在非管理类专业中开设了企业管理课程,旨在培养既懂专业又懂得企业管理的多元化综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熟练了解和掌握现代企业管理专业技术知识,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必不可少。科学合理地设置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体系,不仅可以拓展大学生多维知识面,而且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提高他们今后就业提高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所以,改革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地处中国南海之滨的广东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除管理类专业之外,还有一些其他专业开设了企业管理必修课。但由于非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的专业基本背景各不相同,学习思维方式存在差距,学习态度和专业心态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一般说来,非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比较浮躁,平时不认真听课,考试前集中突击现象较严重,使得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期存在着较大落差。因此,转化传统教学观念,为大学生今后走上现代企业管理工作打下良好专业基础,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改革的重任。

1现代企业管理教学现状与问题

1.1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陈旧,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掌握,忽略了对学生的思维潜力的培养和激发,受到教学目标设定的引导,现代企业管理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课过程中也局限在所用教材的相关理论知识,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事务的分析和讲解。由于有些教师没有在企业工作过,缺乏与企业管理相关的实践经验,授课过程中无法有效的理论联系实践,使得学生认为枯燥的课本理论知识,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造成某些学生不听不学习,为了应对考试不得不死记硬背一些课程相关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这样很难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工作当中,无法形成企业管理思维意识,缺乏分析解决问题及不能有效提出决策的能力,从而影响了企业管理课程的学习目的与效果。

1.2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有待改革,必须有开放的视野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设定只有32个学时,所用教材设计的内容几乎包含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各个方面。在这么短的时间课时内,要想实现系统的把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结合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只能在授课过程中选择作为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无法创新。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普遍反响课程的理论性过强,课程缺乏企业动态实践活动的分析,使课程显得枯燥乏味,无法引起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和渴望学习更多企业管理实务知识的热情。大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按照教学课表的安排,根据教学大纲通过课程讲授完成理论知识教学任务,教学授课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记的模式。在企业管理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和学生分不同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但案例的介绍、分析等工作都是教师来完成,教师习惯从头讲到尾,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对授课内容做相应的调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动接受,也没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使教与学分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

1.3企业管理课程设计必须重视实践环节,必须让学生为活动主体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企业管理课程没有对大学生实践环节给予足够重视,忽视大学生作为企业管理参与活动的主体地位。比如说,目前我校企业管理课程考核方式是同一考试形式进行。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占50%。其中卷面考试题型是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计算和案例分析。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方法的应用,以及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平时成绩是根据学生的上课的出勤率还有课堂表现来计算的,考核相对简单。由于课堂教学教师抓紧时间讲授,还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和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学生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2现代企业管理教学改革的方向

2.1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目前企业管理的教材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大同小异。教材中的案例、图表等都一样,甚至换个方式表达,本质差异区别不大,无论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还是不同受众学习群体参考学习角度来看,都不利于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发展。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在学习还是企业,课堂还是实践课程,都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后成为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安排和加强发展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并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需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运用到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多种方式的学习积极性,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企业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管理学和领导艺术的科学综合体现,不但要求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熟悉掌握运用管理知识,还要对企业的活动可以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学会如何控制与指挥并做出有效的决策,为企业实现既定目标。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教学需要老师用引导的方法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课堂中会结合案例教学法,还有教师分享在企业工作过的工作方法和亲身经历的工作经验给学生们,以吸引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样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教法可以取得不错的课堂效果。

2.2多样化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是《现代企业管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课题气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如何选择案例?怎样引导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解答学生提出的观点及看法?是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验。现如今教学过程中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大学生接触的信息面很广泛,书本上的案例选材较陈旧,增大了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师可以给大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引导,还要引起大学生的兴趣,无疑对教师各方面的综合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提高增加了无形的压力。平时在网上或微信关注企业管理章节内容相关知识的案例,尽可能贴近大学生生活,耳熟能详的,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增加对案例的细节讨论。通过分析过程使大学生对理论应用和实践相结合有更深刻的认知。但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存在综合素质偏低,知识面窄,影响教学效果。团队合作,分组,每组4-5人,角色扮演,经常进行沟通、协商,大学生思维敏捷,观念超前,接受能力强、知识更新快。在授课过程中,不仅注重理论知识、技术和基本方法的教授,培养大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协调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并能学会团队合作。通过大学生实践自己课外知识的收集和整理学习,让大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经营理念模拟中充分体现和体验,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才智的展现。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效果要比“填鸭式”教学效果好。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企业管理课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可以根据所学课程的相应内容,邀请企业负责人或管理人员到校园给大学生做相关的报告或各种互动的讲座,增进学生对课程的浓厚兴趣,解答疑惑;也可以和企业做一个协定,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的生产现场一线进行参访和讲解,就企业实际运作中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课堂的实践性和趣味性,使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生动有效。

2.3优化师资结构建设

完善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中青年教师,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多学习不同的教学经验。为了提升中青年教师知识结构水平和素质,可以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讲学,多进行学术交流。可以安排有多年教学和科研经验的老教师针对性的培养青年教师,从教学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经验传授。科研工作方面可以邀请青年老师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观念,创造适当轻松愉悦的情境教学氛围,营造一种师生之间互相尊重的前提和认真对待知识的接纳态度,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考能力,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设计及互动环节,让大学生自觉自主的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发现知识点相互之间的差异和关联性,结合新思想新方法,创新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认知。

2.4改善教学条件

管理和建设实验室,运用有关的企业管理、组织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软件,对大学生加强模拟训练,加深大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论和模拟实操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分析、协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网络资源学习共享平台的建立,有关课程的相关阅读材料、课件、习题辅导等电子文档可以公开,并及时更新。

2.5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传统企业管理课程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要方式需要改变,需要建立全面准确的考核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将检验考核学生学习态度和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分析所学的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的能力结合起来,将学生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成效的主要指标。应对适当的调整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出勤成绩为20%,课程论文20%,增设课程论文部分使学生通过课程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研究型学习,并以课程论文的形式提交学习成果。增大卷面考试成绩所占比例,由原来占总成绩的50%增加到60%,减少理论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适当加重计算和案例分析比重题型,改变注重学生对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考前集中突击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模式。

3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展需求,对企业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培养化人才成为发展市场经济,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关键因素,对企业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企业管理专业是开设比较广的一门课程,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和教学成果已经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焦点。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系统思想及多维思考的培养,成为当今教育管理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亚子.现代企业管理学教学改革探究[J].职业教育,2014,(3).

第4篇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兴趣 学生

企业管理学是研究企业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一门实用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该课程是经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慢慢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到教学效果。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如何才能使学生对《企业管理》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呢?教师简单地依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教学方法,势必显得内容枯燥,显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提高学生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兴趣的方法。

一、精心设计课堂引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万事开头难”,引言是一堂课的前言,一堂课是否让学生感兴趣,开头至关重要,好的开头,有时会胜过千言万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会使学生处于一种生动、紧张、活跃的学习气氛中,学生求知欲旺盛,思维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因此在《企业管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导思,培养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现代企业质量管理时,可以问:“你们购买产品最关心产品的什么?”学生会回答:“当然是质量啊!”“什么是产品质量?”“如果说你是企业的经理,你应从何入手加强质量管理”……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另外选择案例导入,是企业管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如讲营销方式时,可以讲可口可乐公司产品细分的案例,让学生举例自己熟知的可口可乐公司饮料产品的品牌,引出课题。

二、改进企业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法,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1.案例的选取要真实、贴近学生生活。也就是教师在选用案例时,要特别注意案例的合理性与真实性,避免使用一些虚构的案例,要把那些发生在实际业务中的真实、经典的案例加以选择和编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用于课堂教学。当然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在引用真实案例时,把具体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名称、成交价格等因素加以更改,以便尊重和保守有关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如可口可乐公司的营销案例、肯德基、麦当劳的案例等。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商品,引入这些公司的案例,学生必然有兴趣。

2.选取的案例要简练,具有针对性。即是指案例选用必须结合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选择恰当、典型的案例,不要过长。应从授课对象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出发,对于案例要适当的加工,对于冗长、复杂的案例可适当的精简、缩写后予以采用。否则,学生就会对案例失去兴趣,自然就会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

3.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如学习了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将学生分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分组搜集案例。每组学生分别分析讨论案例中的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并让学生制作课件,在课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老师进行点评。

4.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讲实例。《企业管理》课程实践性较强,作为教师到企业锻炼时间毕竟时间有限,导致教师企业管理实践知识也是有限的。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由企业管理人中讲解实际工作中的管理知识和方法,学生会对管理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可以从规划职业生涯方面学习管理知识,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其学习效率必然会提高。

三、将游戏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就是说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或在激烈的竞赛中,不知不觉地就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游戏教学法”是“游戏”和“教学”二者巧妙的结合体,是一种全新的且收效显著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在《企业管理》教学中也可以应用。有意引进游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如在讲解企业管理的层次和幅度的关系时,让大家做这样的游戏:选择一定的人数,让学生排队,第一排是一位领导,第二排代表直接下属,第三排为第二排的直接下属……通过变化每排的人数,让学生理解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再通过传话游戏,(第一人对第二人说一句话,第二人传给第三人……到最后一人大声说出传的这句话,大家会发现和第一人说的有明显不同)传得人越多,信息失真越严重,说明管理层次越多,则机构臃肿,信息损耗量大,效率低。还可以通过分组比赛等游戏,将一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虽然是简单的游戏,但学生会很集中精力,学习效果显著。

四、通过实训和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学习《企业管理》知识的兴趣

要提高学生学习《企业管理》知识的兴趣,最重要的方法还是实践。通过学校与企业间的交流,在生产实践中帮助学生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提升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是提高学生学习《企业管理》兴趣的根本途径。学生在企业参加生产实际工作,通过了解产品设计过程,掌握生产设备的操作,熟悉专业知识及行业背景,不仅将学到的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应用,而且为将来就业做好思想上及行动上的准备。另外,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操作。比如,学生学习市场营销内容时,让学生到“学生之家”(“学生之家”是校园内的小超市,是我校学生创业基地)进行调查研究,为“学生之家”出谋划策,进货品种、进货方式、销售策略等提出自己的方案。对学生方案进行评比,择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样学生学习兴趣会非常浓厚。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和实践实训,可使学生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熟练地操作生产设备,在实践中积累实际经验教训,以便今后充当企业的生产骨干;同时还可避免学历越高、动手能力越差的情况,帮助学生克服浮躁心态和好高骛远的思想,踏踏实实学好基础知识,为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满足而不把学习当成负担,作为一名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培养“合格、实用、务实”的人才为目标,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慧怡.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11).

第5篇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教学方式;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企业行政管理是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一门社会科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是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究其课程内容本身,主要包括企业行政计划、企业行政协调、企业行政控制、企业行政监督、文书、会议事务管理及行政领导方法,等等。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都将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具有创新技能,既能从事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也能适合企业行政管理岗位的管理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企业行政管理这门课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企业行政管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试图去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力求提高教学效果。

一、企业行政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行政管理课程定位不准确。企业行政管理是以全面提高企业组织效能而提供必要的保障服务,决策、计划、控制、协调等构成了企业行政管理的框架,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居于主导和轴心位置,是企业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但企业行政管理既不同于行政管理,也不同于企业管理,确切地说,应是后二者的有机结合体。企业行政管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用管理学的知识去分析企业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具备处理企业内部事务、后勤事务的能力。但是,国内一些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单方面从公共部门出发,用纯粹的行政管理知识体系来讲授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抛开了“企业”这个立足点,学生往往感到与已学的课程有重复,与企业衔接不紧密,实用性和适用性不够。如果仅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入手,整个课程以企业管理体系来梳理,也会形成貌似企业管理,深究起来又不是,造成似是而非的现象。因此,使得大多数高校教师对企业行政管理教学颇感棘手。

2、可供选择的教材与辅助资料匮乏。虽然企业行政管理课程在国内众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其教材体系建设是较为薄弱的环节。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是苏伟伦主编的《企业行政管理要素》、干方彬等编著的《做优秀的行政主管》,还有几本高职高专的教材,教材总量明显偏小。囿于教材等相关资料的限制,加上案例素材的选取存在一定的难度,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企业行政管理方面的案例较少,一些高校教师在备课时感到比较吃力。有人认为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弥补,但是在本科生的教学中,教材的使用还是必要的。笔者在课下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得到的信息是,学生希望高校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与科研,在前几位专家学者贡献的基础上,加入到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教材建设的队伍中,编写出融合案例与理论于一体的教材,拓宽学生阅读选择的范围。

3、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性环节虚置。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学术型(理论型)向应用型(实务型)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性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目前,高校教师中从事企业行政管理教学的是年轻的群体,他们中大部分是研究生刚刚毕业,一般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不排除他们中理论功底比较扎实,有一些研究成果,但置身于教学中,常采用的方式是“板书+PPT”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讲课也很认真,希望学生能掌握知识体系,可效果并不理想,这与我国高校普遍缺乏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师资有关。大部分高校行政管理教学计划中均有实践课时或环节的安排,但很多是流于形式,无法付诸于实际操作。

二、改进企业行政管理教学的措施

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现大规模发展之后,如何实现向质量转型,培养出适应企业所需要的管理人才,是高校不容回避的课题。为此,改进教学既是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起点,也是关系到此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

1、合理设置企业行政管理课程内容。高校教师应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行政管理的规律和方法,为企业行政管理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和实证技术。企业行政管理要把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于三个层面,即知识目标,这是教学的基础目标;能力目标,这是教学的关键目标;成才目标,这是教学的核心目标。课程内容既要立足于行政管理学科知识,也要吸收企业管理理论的精髓,跳出二者分割的怪圈。行政管理注重的是机关及事业单位的管理,企业管理强调的是企业组织的全盘管理,不仅仅是行政事务的管理。统筹设置企业行政管理课程内容是务实之举,寻求适合企业行政管理的理论区域。实践性是企业行政管理的关键元素,要从企业实际中发掘问题,让学生熟悉各种实践形式的操作流程。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既有相关理论的储备,又能对企业行政管理的实务开展具体工作,这些是学生胜任今后工作、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2、丰富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教材体系。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迅速,为教学的实践者既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如果高校教师能把典型的企业行政管理活动精炼成具有普适性的教材,或者是编写成案例专辑,通过校内课题组的团队合作形式或校际合作等方式,对企业的行政管理实践进行描述、分析,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样既发挥了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也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契合点。笔者在企业调研中得知,企业组织中的很多人员希望有这样的人员来完成此项任务,高校的学生群体也盼望能有这样的教材资料面世,能把这项工作做好,既有益于学生,也是对企业实体界的贡献,同时也能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很好的基础,也是对高校教师理论水平的检验,也可以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

3、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的选择和使用的目的是让学生置身于案例的氛围中,如何运用自己“智库”里面的储备,去分析问题,有助于学生去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临场应变的能力。企业行政管理的案例可以由教师自己整理得出,也可以从网络资源中获取,既可以是成型的案例,也可以是毛坯式的案例,既有与课程章节相配套的专题案例,也有几章节串联起来的综合性案例;既有事实描述性案例,也要有能让学生有发挥空间的案例。

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特点是重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参与教学中,围绕某一专题,自己查阅文献、综合分析和讨论,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主动性明显提高,很多模糊的概念和原理也得以理解,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情景模拟参与是参与式教学的一种形式,它和案例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案例教学是前提和基础,是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基本训练,配合使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情景模拟参与就会有点拨的效果,可以弥补学生对企业行政管理实践的不足与片面。情景的设定可以由教师拟定,也可以由学生出题。具体步骤为:把学生分为4~6组(根据人数,也可适当增加组数);划分小组之后,宣布小组的目标;做好准备工作,然后展开模拟;总结评估情景模拟的结果。整个过程由教师作为指导者,也可由班级的某位同学主持,或者教师只给予辅指导,最后对情景模拟做出点评,并指出今后在企业行政管理的学习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4、注重校企合作和实践环节建设。实践教学的优势在于社会生活实际,侧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生动,教学形式活泼,具有近距离的接触,能有亲身体验,学生也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在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教学中,企业行政管理者(如行政总监等)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在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就要合理安排,定期和不定期地聘请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到高校课堂为学生开展讲座,互动交流,因为在企业一线行政管理工作岗位上的管理者真正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行政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管理能力。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教师和学生也有了实践的机会和平台,这样学生对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有了更具体、更客观的认识,企业也可以在合作中觅得自己需要的管理人才,实现共赢。但在加强实践环节建设的过程中,确定实践教学的主题要具体、务实,具有可操作性,切忌大而空;同时要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实践成绩,使学生在实践环节能珍惜机会,有所收获,这些还需在实践中总结和探索。

三、结束语

第6篇

学习型企业是指以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为基础,以企业和员工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通过建立新的工作方法和模式,不断促进团队知识和生产的创新发展,从而保持自身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组织。学习型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是基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上的一种人文思想创新,是推动社会、企业和个人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其创新管理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人文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人本发展理念,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没有人的主体操作,一切创新都是空谈,所以企业要以人为本,促进员工个性化发展,全面落实以员工利益为根本目标的现代化管理理念;第二,数字化管理。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企业的人力资源、产品生产、技术开发等都要依赖于网络,实行互联网数字化管理;第三,创新管理。学习型企业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创新经营理念、生产方法和游戏规则;第四,危机管理。任何企业在经营中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学习型企业更应该正确把握战略方向,积极应对市场危机和挑战。

2学习型企业对生产管理模式的要求

2.1生产管理制度的标准化要求标准化是学习型企业生产管理发展与革新的基本保障,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资料统计、业务规范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有序进行。学习型企业要求有标准化的制度做约束,员工在进行日常的生产管理时,必须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条例和作业标准,让生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2生产管理结构的个性化要求学习型企业必须以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产品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品类、品质和价格的个性化服务需求。这就要求学习型企业必须舍弃传统大批量的产品生产方式,重新搭建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小批量产品生产管理结构。

2.3生产管理方式的精益化要求生产管理方式精益化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必须以市场发展需求为依据,以“拉动式”的方式进行企业生产管理。“拉动式”要求企业对各环节的生产,都执行“下环拉动上环”的管理操作,以清除生产环节中的一切松弛点,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精益化方式的生产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产品存储率,有效实现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同步发展,同时,也为产品生产速度和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2.4生产管理手段的技术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企业经营生产不断被注入新的活力,CAD、CAM、MRP、CAPP、FMS等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尤其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的应用,其将产品开发设计、营销策划、生产制造等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在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下,学习型企业正向着生产与经营、管理与制作的一体化方向快速发展。

3学习型企业生产管理的发展与革新策略

3.1处理好生产准备、操作及控制系统的关系学习型企业的生产管理包括三大系统,即生产准备系统、生产操作系统和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企业在进行生产管理时,必须协调好这三大系统的关系,才能保障其正常运营,相互促进。科学有效地管理三大系统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适应能力,并不断推进企业革新生产管理模式。

3.2处理好企业制度、管理及技术创新的关系目前,我国多数学习型企业在发展革新中,都过度关注于制度的创新,而忽略了管理和技术上的创新。学习型企业必须改变思路,正确处理企业制度、管理和技术三者关系,以制度和管理创新为基础,运用高科技手段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和生产方法,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有效融合,以不断适应日益变化的客户需求,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第7篇

论文摘要:知识资源正日益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其开发利用要求企业变革传统的培训方式,电子化学习是实现这一变革的有效途径。在我国,企业电子化学习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知识资源:企业竞争力的要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预言: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的决定性因素。1997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关于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中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概念,报告指出,体现于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

知识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是始于当代的管理思想。传统的管理观念一向认为工作中的know—how是企业和个人成功的关键,“知识就是力量”是众所周知的名言,离开知识,创新、创造力、判断力、效率都无从谈起。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要求企业不断变革和创新,以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而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的根本在于对知识的了解、掌握、整合和利用。因此,明智的企业管理者越来越意识到:知识资源是企业的战略资源,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对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研究者也倾向于把企业作为一个知识和知识流动的组织加以研究。在这一背景下,“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终身化学习”、“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等新的管理观念应运而生。

二、知识和知识管理的特性

在探析知识管理的特性之前,我们有必要对知识的特性及其获取和传递规律进行分析。通常,人们把知识分为外显和内隐两大类。外显知识也称有形知识,可以用语言和图形表达,易于整理和进行电脑储存;内隐知识又称作无形知识,是人类积累的经验教训,隐藏于大脑之中,知识的拥有者不能完全意识到它,不能用语言全部表达。由于有形知识可以用语言表达,可以利用各种载体公诸于众,进行传播和交流,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获取和共享。无形知识的获取和流动则困难得多,其传播和共享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以及沟通和互动的组织气氛。

知识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最大化共享提供有效途径。是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整理、储存、传递、共享、转化的全过程。知识的特性决定了这一过程呈现以下三个重要特征:一是知识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与工业经济形态下的自然资源有本质不同,前者愈使用愈多,愈使用价值愈大,呈报酬递增规律;只有在开放的知识交换状态下,个人拥有的知识才有可能得到增长,而不被分享和使用的知识将会老化,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因此公开和共享是知识资源充分有效利用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二是实现顺畅和持续的知识流动和交换,必须要让企业员工有共享知识的动力和人文条件。除了依赖于制度的激励以外,必须创造一个广泛参与的团队学习环境。广泛的参与将会引出更多的问题,引发更多的思考,尤其有利于无形知识的显性化。三是知识量的激增、新旧知识代谢速度的加快以及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对知识的需求,要求企业在知识的获取和传递过程中尽可能低成本、快速度。知识管理的上述特性,向企业传统的学习方法和培训体系提出了创新要求。

三、E—Learning:企业学习创新的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切合和适应了企业知识管理对学习创新的要求。以Intemet为代表的网络技术带来了教育领域的革命,基于网络平台的电子化学习(E—Learning)变革着传统的企业培训,企业依托Intemet网络多媒体技术平台将专业知识、技术经验、管理信息等传送到员工面前,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或接受培训,并将知识不断转化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不断增长的财富。这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电子化学习已成为全球性企业内部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

根据基根博士的定义,E—Learning是指通过Intemet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学习中的教与学关系,从而根本上改变了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E—Learning包括三大要素:1、数字化学习环境。即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教学环境虚拟化等特征。2、E—Learning资源。即经过数字化处理,可在多种媒体计算机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3、E—Learning方式。即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学双方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以及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与传统学习比较,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时间的终身化、空间的网络化、学习主体的个性化、交互的平等化等。E—Learning使企业内部的知识产生和知识整合系统化,既可以提高员工的个人技能,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增强组织凝聚力,又密切了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它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前景看好。以联想集团为例,其持久的竞争力来源于它的组织学习能力。通过LotusNotes、视频会议系统等方式促进员工的交流与知识传播,通过Internet交互向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客户学习,持续地提升其市场运作、产品研发等多方面的能力。

在美国,目前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人数正以300%的速度递增,并且有60%的企业通过网络进行员工培训,据113(2(美国企业和政府在线学习预测)估算,电子化学习正以每年83%的速度发展,将达到企业总训练量的40%。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预测,到2010年,雇员人数超过500人的公司中90%以上都将采用E—Learning进行培训。对北美的市场调查表明,94%的机构认识到了E—Learning的重要性,雇员在1000人以上的公司62.7%实施了E—Learning,其中商务技能、管理艺术、沟通技巧等课程倍受欢迎。全球E—Learning#0-g场总额2001年为65亿美元,2003年增长至115亿美元;通过网络进行的职业与商务技能培训已超过IT类的总和。在我国,企业E—Learning正处于起步阶段。已经采用E—Learning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银行业、保险业、通讯业和IT业,制造业和航空业中也有一些企业。如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平安保险公司、中国移动、联想、中化集团、中国华北电力集团、东方航空公司等。由于企业培训系统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员工的网络技术应用水平及相关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不足,制约着国内企业迅速有效地应用E—Learning,然而国际大公司如IBM、思科和国内的在线网络教育公司如北大在线等正在联手培育中国市场,在他们的推销、带动、示范下,应用E—Learning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

四、企业E—Learning的实施

第8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资源共享

1校企合作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关于校企合作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一些校企合作模式得到迅速推广,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具体问题。

1.1校企合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截至2010年4月,中国期刊网显示的与“校企合作”相关的论文近1700篇,其中研究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问题的占95%以上,研究合作模式的占近1/5。于敏(2009)认为,从各国的模式看,主要有德国的企业为主模式(“双元制”)、美国的学校为主模式(“合作教育”)和澳大利亚的行业主导模式(“技术与继续教育”)。曾建飞(2010)提出目前国际物流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企业辅助型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其划分依据应该是校企合作中双方的资源配置比例和实际控制者的差异。近年来,我国高校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采取了多种形式,主要包括:

①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企业订单为主要依据,组织必要的人力、物力实施人才培养,实行产销衔接。内容包括人才规格要求、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实习实训、教学评价和毕业生录用等方面。

②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参观或顶岗实习。高校与企业签订实践基地协议,制订专门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行弹性学制,安排学生参观企业现场或顶岗实践。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同时通过实习引导理论学习。这种形式在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中都有应用。

③参股加盟模式。1992年10月,为了适应扩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华南农大应邀加盟温氏集团,开创了农业产业化领域校企合作的先河,首创了高等院校持股加盟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这种合作形式以股份为纽带,将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该形式主要应用于合作技术研发领域。

④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讲课。这种方式操作容易,教学成本低。上述校企合作形式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均得到相应的益处,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中,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校企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2目前校企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实践来看,当前我国的校企合作还存在一些难点和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合作理念存在误区。长期以来,由于传统人才培养观念束缚,我国高校本科教学并不重视实践训练。重点院校侧重培养研究型人才,少数普通院校也忙于上档次,争先恐后地向研究型大学转型。虽然大多数普通本科都声称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实践教学并没有真正重视。分配给学生实践的时间过少,一般只是在最后一学期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关于校企合作的协议虽然签了不少,但基本上都是摆设,所谓“实习基地建设”,只不过是一纸空文的口头承诺。结果导致管理学科的毕业生呈现“研究外行,管理不行”的局面。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的企业,只关注用自己的力量生存发展,也很少考虑能从与高校合作中受益的问题,即使关注了也是考虑技术合作,而对于教学合作问题并不感兴趣。

(2)合作双方目标冲突。在实践中,企业与高校合作教学的直接目的主要是经济效益,而不是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企业不可能愿意接纳学生的周期性的实践;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根本动力则来源于培养人才,而创造社会效益,缺少针对经济效益的可行性分析。合作目标的不同造成双方在合作中产生冲突。尤其是合作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以后,一旦发现问题,往往使得合作难以深入进行。

(3)资源配备问题。一是实践平台问题。校企合作在设备场地的投入上更多的是依靠企业来提供。在实践中,企业要考虑正常生产经营问题,到底投入多少资源供教学使用,或者说企业能不能拿出足够的资源,企业的资源与学生数量如何配比,也成为一个模糊不清的问题。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其实践环节几乎覆盖整个企业流程,如果没有配套的资源作为实践教学平台,根本不可能完全实现教学目标。二是教师资源问题。谁来教学生?是高校老师,还是企业管理人员。高校老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企业管理人员又没有精力来教学生,成为合作难的一个障碍。三是教材问题。传统的理论教材不能满足校企合作教学,由于没有合适的教材,使得教师授课没有科学依据。上述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校企合作的效果。

(4)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体系强调系统性和模式化,它包括管理的方针、目标、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等具体活动。管理体系是校企合作正常进行的必要保证,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会造成学生在企业“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学不到系统的知识。

(5)政策支持问题。校企合作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室教学的局面,将学生引领到校企共建的教学平台上学习,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事实上,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校企合作的政策,但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和技术创新领域,在本科教育层次或各层次共享方面缺少明确的政策文件。

总体来说,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最基本问题是校企之间如何合作,具体涉及高校、企业和国家三个层面;三者之间按照什么样的模式去保证校企合作教学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2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企业运营的互补性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企业运营存在很大互补性,无论是在专业属性、培养目标还是在资源配置等方面,高校和企业之间完全可以通力合作,资源共享。

2.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教学资源的有限性

(1)培养目标和人才能力体系要求。从学科分类来看,物流管理应该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交叉学科。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要为社会培养基层、中层管理人才,能够在制造业、服务业及第三物流等领域从事有关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和信息管理(或综合性)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工作。学生能力要求最终表现在两个方面: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基本能力包括说、写、协调沟通和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四方面;核心能力包括决策和执行能力。基本能力为核心能力服务,核心能力依靠基本能力来体现。这些能力单纯依靠高校自身的理论教学和模拟实践根本无法完成。

(2)高校教学资源的有限性。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办学方面投入的资源除了教师,还包括各种硬件和软件。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目前高校内部能做到的只是建设模拟实验室或安装模拟物流信息化管理软件,如建设模拟配送中心,安装ERP软件或仓储管理模拟软件等。由于资源有限,教学过程中模拟的程度是有限的,不可能覆盖物流管理涉及的全部要素。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校内教学内容与企业管理实际必然存在一定距离。同时,每所高校争相采购设备,造成全国范围内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这种局面迫切需要企业从外部提供资源来化解。

校企合作给高校带来很多好处:一是高校可以争取企业资助,改善教学条件;二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就业;三是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2.2企业对高校教学资源的需求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校企合作在客观上使企业也能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获得诸多利益:一是企业可以从高校获得符合企业需要的低成本员工(学生毕业前)和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学生就业后);二是利用高校教师的理论优势,对员工进行培训或享受诊断咨询服务,解决企业在管理和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通过校企合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四是获得政府的政策性优惠。

总之,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给高校和企业带来的是双赢,在人才、管理、基地、技术等多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具有极大的互补性。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内多家高校联办的“顺丰班”,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师生员工的有机结合,是校企合作的一个较为成功的典范。

3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设计

校企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教学模式需要从学校、企业和国家三个层面来构建,构成要素包括教学方针和目标、组织机构、方案和内容、过程、手段和方法、教学基地、沟通与反馈、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如图1所示。

3.1教学方针和目标

校企合作要树立“以学生为关注焦点”的教学理念。高等教育的产品是教育服务,对象是学生。教育服务必须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相关方包括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等。所以,校企合作教学必须首先识别学生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作为教学策划和资源配置的前提。教学方针是教学单位制定的关于实践教学的总的宗旨和方向。它必须与学校和企业总的教学方针或经营方针相适应,对满足学生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和持续改进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承诺。合作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其就业适应性,具体要围绕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与核心能力来制定,并形成一个完善的目标体系。

3.2教学的组织机构

根据组织理论,“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其环境,面对不同的环境,组织总是要有不同的结构来适应它”。为了切实搞好校企合作教学,学校要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针对物流管理等各专业与相关企业合作进行战略规划与资源配置,统一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专业层面,必须成立以高校为主导的专职教学机构,专门负责校企合作教学的具体管理和操作。该机构一定要有足够的权限,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抽调各级管理人员组成,正副职安排和构成人员比例根据教学需要来确定;也可以考虑合作双方的选调人员分别在对方的高、中、基层挂职,参与相关决策,以增强相互沟通、了解和信任。机构的主要职能包括:制定教学方针目标、教学方案、教师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建设教学基地、教学质量管理和学生管理等。其中,对教师资源进行管理和开发意味着该机构不仅仅是选择教师,还要对教师进行实践经验或实践技能的岗前培训,由企业管理者授课。教学质量管理职能包括教学质量标准制定、教师教学质量的控制和评价等。学生管理在所有工作中是一个关键,因为实践基地的容量有限,如何有计划地利用基地培训学生十分重要。

3.3教学方案和内容

教学方案涉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具体教案等文件。校企合作的教学方案一定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实践需要,由校企教学组织机构组织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共同来设计和编制。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企业的物流管理职能与岗位群要求,充分实现教学目标体系规定的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教学方案设计总体上应该考虑5W1H,即内容(学什么)、主体(谁来教,谁来学)、原因(依据和目标)、时间(在哪个学期)、地点(在校内,还是在企业基地)和方法(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为了增强校企合作教学的可操作性,教学组织机构应该组织人员编写“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材”,为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提供直接依据。

3.4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建设是校企合作教学中的核心任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与物流管理职能密切相关,无论是仓储、运输、配送,还是其他管理岗位,都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与核心能力。因此,选择合作的企业不能是唯一的,一要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从行业来看,制造业企业、零售业企业或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在企业考虑范围之内。当然,作为校企合作的企业与高校实践教学一定要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具有典型性;从投资主体来看,实践教学基地可以采用学校投资、企业投入或校企共同投资三种形式。由于高校自身资源的有限性,采用企业投资和共同投资的形式比较可行。如果基地是企业生产经营系统一部分(企业的物流系统),既要保证企业运营正常进行,还要完成合作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协调教学与运营的关系是一个难题。解决的办法要从合作教学的具体手段和方法角度去思考。

3.5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方案各要素在时间和空间(地点)上的具体展开(如图2所示)。从时间上来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一共八个学期,应该拿出一个学期为学生提供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可以考虑安排在第七学期。一至六学期也可以安排实践教学,但在形式上与集中学习应有所区别。在第八学期,仍然可以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传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具体来说,在第一至第六学期,校企合作教学主要采用企业专家讲课(针对相关课程)、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和假期实践(阶段实践)三种形式。第七学期的全部或至少二至三个月,在实践基地集中教学。这是校企合作教学的主要时机。第八学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可以继续选择在实践基地,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到其他企业实习,主要是为了学生就业和完成毕业设计。以上过程设计需要对传统教学计划进行改革,需要对课程教学的平时实践学时和集中实践教学学时进行合理划分。

3.6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校企合作教学的质量能否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是否具备可操作性。根据教学地点,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分为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顶岗实践三种类型。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提供合作企业物流管理资料作为课堂教学的案例素材;同时,邀请有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到课堂上为学生讲课。高校教师擅长理论,企业专家侧重实践,二者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现场教学环节,主要采用“学徒制”。为一组学生安排一位高校教师或企业管理人员做老师,学生跟随老师学习物流管理实践知识,同时要定期轮换,以便学生掌握全面物流管理技能。当学生掌握了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要领以后,安排学生顶岗实践。此时,教师角色转换成“指导”,学生变为管理工作的主体。

3.7沟通、评价与反馈机制

建立沟通机制是为了确保高校与企业之间就合作教学的情况进行实时交流。为此,合作教学组织机构应该安排专人负责,建立专门的联系方法,确保双方动态掌握教师、学生、资源配置和教学过程的所有信息。此外,要制定合作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事中和事后控制手段。组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评价小组,针对教学方针、目标、方案、过程、手段和方法分别构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从而对高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形成约束,使合作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将教学效果和质量评价结果传递给教学组织机构,乃至校企高层管理者和相关部门。

3.8政府的政策支持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没有国家政策支持是不可能完成的。政府对于校企合作教学的支持包括总体要求、教师素质培训、教材编写、经费支持、人身安全保险、企业税收优惠和教学认证等多方面。第一,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支持本科专业校企合作教学的政策文件,对本科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措施提出总体设想和要求;第二,加大教师实践培训力度,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适应校企合作教学要求;第三,通过试点,编写校企合作教学的教材,并在完善中推广;第四,对校企合作的高校给予经费扶持;第五,设定专门的服务于校企合作教学过程的人身安全保险,明确界定校企合作教学中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责任划分,免除学校和企业对人身意外伤害的顾虑;第六,对参与校企合作教学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免除或降低相关的资产购置、产品销售方面的税率;第七,设立基于校企合作教学的职业能力认证。为通过校企合作教学学习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认证证书,对学生的实践经历和能力提供证明。

综上所述,当前物流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一个根本障碍就是学生没有实践经历,实践动手能力差。校企合作教学不仅解决了这一难题,还会形成高校和企业双赢格局。构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需要在国家政策平台上,制定科学的教学方针和目标,成立教学组织机构,制订完善的教学方案,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规范教学过程,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沟通、评价与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金标,胡慧萍.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0(1):19。

第9篇

关键词:职业发展;隐性课程;通用职业能力

一、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实情况

自国家开展高职教育以来,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却变成了以办公软件操作能力、专业能力、营销能力等职业基础能力作为职业培养目标,在高职教育层面似乎说得过去,但仔细分析下与中职教育目标贴近,体现不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导致毕业生在选择职业岗位时出现困惑,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通病。高职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既是应以管理能力见长,并具备管理岗位职业发展潜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养发展型技术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区别于中职教育。以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实践”+“理论”一体化,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训,着重于学生的销售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办公软件操作能力等,学生对于技能的掌握通过实训可以实现,但实践教学的要求把学生“圈住”了,自主意识没有、创新意识没有、创业能力没有,导致学生择业不明确,能力在岗位上得不到体现,没有职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当职业不理想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跳槽。每年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实习期后的跳槽率高达30%,毕业后一年内的跳槽率是50%,这些数据说明学生职业竞争力不强,职业发展能力弱的表现。

二、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工商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并具有较强企业管理能力,能在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包括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是专业特定技能,然而到岗位工作后除了专业技能我们还需要职业发展技能———通用职业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结构的变化使人们的工作岗位发生着变化,人们不能再在一个岗位上从一而终。面对就业市场上职业结构的变化、岗位的轮换,人们需要有更高、更强的能力去适应社会的发展,这种更高的能力并不是通常的生产技术或专业知识,而是一种非技术、非专业的要素,这种要素能实现跨岗位、跨职业甚至跨行业,正是这种特殊要素才使得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具备了一种可转移性和适应性,这种重要能力就是职业核心能力,它被称为“通用职业技能”。通用职业技能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和就业环境的变化,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以下十项技能:(1)自我管理能力;(2)学习和适应能力;(3)解决问题能力;(4)创新能力;(5)团队工作能力;(6)语言表达能力;(7)信息处理能力;(8)人际交往能力;(9)系统化工作能力;(10)自我规划能力。具备以上能力的就业者本身具有职业发展能力,能在社会变化的环境下有较强的适应能力。2.工商职业技能目标定位缺乏职业的发展性工商职业技能目标的定位主要在职业技能和通用技能,但随着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保守的职业技能培养显然不适应,企业需要更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社会需要创业者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3.职业素养被忽视《就业指导》是大学生必须的职业素养课程,但课程囊括的知识量多而杂,针对专业的职业素养内容没有。根据冰山理论,我们看到显性特质是技能知识,人的知识与技能,容易被感知和改变。而在工作中隐性特质是角色定位、价值观、自我认知、品质、动机,相对于知识、技能而言,素质要素中的潜能部分较难进行评价和培养,花费的成本也比较高,但是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潜能的形成与人的大脑的生成过程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人脑的内在结构在经历了先天的塑造与后天的培养之后,到了一定年龄将不易改变,因此一个人潜在的动机、内驱力、个性、自我形象、价值观、社会角色等隐性特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持久不变的。许多企业往往单凭专业知识与技能来选拔员工,这是过于表面的。事实上,素质中的隐性潜能部分对于指导企业能否有效利用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是非常关键的,有时甚至起到决定性作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庞体慧北海职业学院项目支持: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普通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代用。因此,如果能够凭借隐性潜能来选拔员工,再对其知识、技能等素质施以相应的培养与开发手段,便能对员工素质的提升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学生的隐性特质开发是实践教学一个真空带,我们需要在校内就挖掘和培养学生的隐性特质从而形成自我职业素养。具备隐性素养的学生更容易融入社会,在职业生涯中面对困境更容易走出困境,并学会利用社会资源来提升自我的价值。4.实践教育缺乏开放性和市场化相对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更应具备开放性和市场化的特征。反观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实训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缺乏,美其名曰的校企合作成为市场化的羁绊。由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训资源的限制,教学制度的局限开放性程度低,实训还是校内实训为主,项目实训为辅,学生体验较少,专业技能锻炼少,加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还不能实现无缝结合,传统实践教学自然就脱离了市场需求。执教老师长期在校内工作,业务能力得不到锻炼,市场化程度难以提升。

三、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对策探讨

1.加入“新常态”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现时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要求:(1)增速换档要求职业教育新常态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在稳定规模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需要,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职业教育要开始重视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2)民生普惠要求职业教育新常态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必须坚持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提升青年就业创业能力,助推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公平,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接地气”的职业教育更能适应社会发展,并具备职业生存能力,在社会中的人才定位更清晰。(3)创新驱动要求职业教育新常态指出,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蓄势待发,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支撑产业升级和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战略平台。中国要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新活力。我国确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所以,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更加重视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注重文化素养、职业精神和技术技能融合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切实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依此来看,如果职业教育在教学实践环节不进行改革何来适应新常态下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研究新形势,适时改变工商职业技能目标。把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加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新常态下的职业能力需求。2.电子商务课程引入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经济科学、社会科学等,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涉及到企业各种资源的管理,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企业的资源也包括了电子商务在内的所以网络资源,可以说未来企业各岗位群都或多或少与电子商务有关。而且现在多数的创业人群都以电子商务作为基础发展而来,电子商务课程内容有必要渗透到各个专业课程中,比如市场营销应引入网络营销的内容,物流课程应介绍市场电子商务流通的相关知识点,经济法也应介绍电子商务法规等。将电子商务作为基础知识融入各个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趋势,在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利用低碳环保的网络资源来解决实训资源紧缺。3.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根据麦克兰德的冰山理论,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开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主要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技能培养应包括《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门店经营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源与营运管理》、《管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中小企业管理》;隐性课程针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潜能和通用职业技能开设包括《职业规划———专业素养》、《管理心理学》、《个人与团队管理》、《创业能力培养》、《演讲与口才》、《沟通与协调》、《方法论》。4.联合企业共同推进实践教学高等院校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市场化程度低,需要联合企业进行实践教学才能跟上市场化的脚步,教学体系的开放性直接就影响高职教育的市场化。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合作企业多半是活跃于市场竞争中的组织,由市场经济推动企业发展,但和企业合作就往往会和教学冲突,这是一个矛盾体,如何设置灵动的教学机制来跟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解决的前提是企业实训资源的稳定,接下来是校企合作的深入探讨,最后是实践教学机制的开放性,对企业项目实训在资金、资源和制度上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师资结构化配置。实践课程考核应考虑结构化考核方式,也即是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素质拓展等方面的考核要求细化到课程中。结构化考核更能体系学生的通用能力、职业潜能。

四、结论

高职教育发展到现在还属于新兴的行业,没有一个最公认行之有效的模式可供参考,但在的新常态下,高职教育工作者在感应新时代的到来并努力践行本职工作,高职教育绝不是中职的“翻版”,也不是本科的“复制”,应该是高于中职职业能力并具备职业发展潜力和职业竞争力的职业教育。新常态下的高职教育要改变观念,迎接互联网带来的新浪潮,培养出具备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自我职业发展能力的新型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鲁昕.中国经济新常态对职业教育提出新需求./content/15/0104/13/3106397_438067204.shtml.

[2]王臻,梅石.浅析高职高专顶岗实习创新实践与管理.论坛,2016年03期.

[3]杨勇.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多元投资和创新机制.职教天地,2016年13期.

[4]袁广发.经济新常态下高职教育发展路径探讨.高教学刊,2016年06期.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