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5 16:44: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工程项目管理导则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

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动态管理;主导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常用管理模式比较

1.1工程建设监理模式

建设监理在国外又叫做项目咨询,站在投资业主的立场,实行工程项目管理,考虑工程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旨在最终实现投资者的利益。近些年,我国普遍推行的工程监理模式为 DB 模式、PM 模式及传统模式。

工程建设监理制其实是起源于国外的传统模式,即从设计到招标再到建造。具体内容为:由项目业主授权某家监理单位,全面管理整个工程项目,根据自身工程项目特点业主决定监理工程师的介入时间以及管理范围。

1.2代建制模式

代建制模式专指政府投资的非经营类项目,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项目管理的工程监理模式。最早试运行代建制管理模式的地方是在个别地方政府,经过不断的总结经验和学术探究,将其不断完善并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

目前,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机构并没有做出关于代建制的统一标准定义及规章汇总。本文借鉴多方观点总结得到,代建制就是以公开竞标的方式,政府作为非经营性项目投资方择优选择项目管理单位,组织管理项目建设和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工作,并在项目建成时现行验收后交付给项目使用单位。

代建制一般包括三方主体,分别为政府业主、代建单位和承包商。通常三方主体之间的关系形式具体表现为:第一种形式类似于国外的 PM 模式,业主与设计单位和其他两方签署相关合同,设计和施工部分由业主负责,项目相关管理服务工作则由代建单位全权负责;第二种形式类似于 PMC 模式,第一步业主与代建单位之间签署代建合同,第二步代建单位再与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建设单位分别签署相关合同,不同于第一种形式,代建合同包括从项目设计到施工建设的全部内容,全由代建单位负责。

1.3平行发包模式

伴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以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构建管理框架体系,称为平行发包模式,得到广泛的推行和好评,迅速成为当今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主导模式。项目法人制主要是规范项目业主的建设行为以及确认工程项目的产权,明确说明项目建设的责任和义务;招标投标制有效地促进了工程建设企业从行政指令方式到市场选择承包方式的转变;建设监理制可以很好地实现对招标承包及合同的高效管理以及对工程项目建设的一些自身的想法,与此同时,项目业主与承包单位签署的经济合同,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同上级行政管理部门间的联系能够得到很好地控制。

2.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动态管理主导模式选择

2.1基于不同投资主体的模式选择

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性质也日趋多样化。目前,我国水利水电项目中包含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投资主体。大体上,我国的水利水电项目投资方主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新型国有水利水电开发(投资)企业,投资主体是国有控股投资。新型水利水电开发企业是相对于传统的水利水电开发企业而言的,这种企业的主要特征是现代公司制,且其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趋于规范化。第二类是混合所有制水电开发企业,投资主体是民间投资参股或控股。选择一个项目的管理模式需要综合考虑两种投资主体的特点、行为方式和业务范围等方面。也就是说,以国有控股为主的新型国有水电开发企业在投资水电项目建设上,应当遵循现有项目管理主导模式,进一步完成投资与建设的分离:即如果业主自身的管理能力很强,完全可以成立自己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专门负责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如果业主自身的管理能力不够时,即可以采取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工程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来负责管理项目的建设工作。近些年,工程建设的一种趋势是将设计与施工的联合考虑,在条件充分时,择优选择由设计和施工单位构成的联营体担任项目的总承包方,或是承担某些分部、分项工程或专业工程。设计施工联合型工程公司承包整个工程项目,是未来工程项目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

对于投资主体为私营投资参股或控股的情况,作者认为应当根据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特点,参考国家上流行的项目管理模式,大胆创新,研究和实现自主创新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型水利水电项目管理模式。当这类工程项目业主通过一定方式吸收一定数量的专业水电开发人才时,便可以组建自己的项目建设管理机构,采用平行发包模式,最大程度利用社会现有资源,对工程项目进行开发建设。当项目业主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项目管理机构时,不能有效的、全面的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进行控制管理,这时可以结合自身资质和当前相关政策导向,以小业主、大项目管理(承包)方式为指导,采用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服务、施工管理承包(服务)等模式进行项目的开发任务。

2.2不同规模工程项目的模式选择

水利水电项目在基础设施项目当中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其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工期长等特点,而且由于这类项目通常受地形地质和水文气象等条件影响教明显,所以在具体水电站工程设计方面差异性较大。同时,一个水电站建设规模的大小也会造成各方面的很大差异性。通常情况下,大型水电站项目不同于中、小型项目,大多数大型水电站工程集发电、灌溉、取水、防洪、航运于一体,具有施工难度大、工程技术限制多、环境影响因素多等特点,相比中小型水电站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影响远等特点,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也要求相对更为严格的管理方案,社会关注度较高。因此,大型水电站项目的管理模式应该有别于一般的中小型水电项目,有必要采取更为科学、严谨、规范的管理模式与之匹配。但是,目前我国的情况是一概而论,没有突出不同工程项目的个性,一味套用同一模式进行项目管理,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有效建设和经营。笔者认为应该结合项目投资主体结构特征,以现行主导模式为基础,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不断创新,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用于大型和超大型的水利水电项目开发建设当中。

2.3具有中国特色的项目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的建设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组织和实现,管理模式选择的原则是以项目的终极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项目的性质、复杂程度、投融资渠道、业主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及国家当前政治、经济大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水电建设行业的项目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第一种项目管理模式是由投资者自行管理的;第二种项目管理模式是由投资方设立项目法人进行管理;第三种项目管理模式是投资方授权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工作。近阶段我国的主导模式为第一种和第二种;国际上流行的项目管理模式是 PMC、CM、Partnering 、EPC 或是综合 EPC 与 PMC二者的模式。为了保证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思考问题,勇于引进国际上的先进项目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水电项目自身特性大胆创新,推动我国水电项目管理模式向前发展。同时,也应该积极开展和国内外知名工程企业、项目管理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在合作中不断改进自我,在保持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向国家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培经. 规范运作不断提高油田地面工程项目管理水平[J].石油工程建设,2002(1).

第2篇

【关键词】火电工程 施工组织 改进

1.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以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等“三制”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管理体制,火电工程建设管理在推行施工总承包、项目总承包的同时,形成了以平行承发包模式为主体的项目管理模式。在此期间,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逐渐从单纯用于施工企业的技术方案发展为适用于各参建组织的管理、技术文件。现行火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文件执行原国家电力公司2002年颁布的《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编制内容、深度和编审办法执行原国家电网公司2003年颁布的《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这两个基本文件(以下简称“《导则》”)对于规范火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保障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工程指挥部、项目筹建处等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形成的管理思维和管理习惯影响较深,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和执行都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阻碍了其管理功能的发挥。

1.2重技术轻管理现象严重。第一,施工接口界面管理缺失,导致实施阶段施工衔接矛盾多,对工程整体施工造成了不必要的影响。第二,分包管理未规范,分包范围不明确。给工程管理造成极大的隐患。第三,缺少风险控制措施,使施工组织总设计相关因素的变化中途执行不下去。第四,总平面管理缺乏具体措施,习惯于就事论事,使施工总平面管理和文明施工管理处于不稳定状态,耗费了管理者大量的精力。第五,经济措施不力。忽视合同约定,偏重引用项目管理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使经济措施难以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

1.3编制深度不足。第一,主要配合工程的情况掌握不详,外部条件不清楚,总体安排缺乏充分的依据。第二,工程的总体性安排深度不够。与厂区范围内的建筑、安装工程存在广泛交叉的地下管道、电缆沟道等地下工程未做全面的策划和安排。厂区主要(重大)交叉作业项目未明确交叉范围和管理原则。使总体安排的可行性和指导性受到极大限制。第三,各项保证措施的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未紧密结合项目特点,失去了应有的管理和指导意义。

1.4存在认识误区。项目业主或项目管理单位在组织编制的过程中简单参与,没有把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真正作为项目管理的体系文件对待。施工方传统上也认为就是自己的工作,发包方和监理仅仅是审核与批准。客观上将施工组织总设计摆到了传统的施工方案位置,使各个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受到削弱,也在客观上成就了施工组织总设计重技术轻管理的现状。

1.5编制组织问题。一是编制人员的构成上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其他管理人员参与较少。二是编制人员缺乏现代项目管理知识,直接影响编制质量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的管理思路。三是编制工作机制不健全。各相关组织之间的沟通不充分。四是审核环节上,注重施工主要方案、总平面布置等大的方面,忽视编制的深度和适用性。

2.对策及改进建议

2.1全面贯彻执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是我国建设领域全面推行项目管理的实施规范,是规范项目管理组织、明确工作关系,规范管理行为,考核、评价项目管理成果的基础依据。其目的是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国际化。如下图所示,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管理规划的实施产物,自然形成的管理联系,能够有效解决有关方对施工组织总设计的认识问题,避免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完善编审程序,解决编制深度不足的缺陷。为此建议项目业主改变目前以下达部门管理制度为形式的管理方式,采用项目管理规划,明确项目建设管理目标、组织、范围、程序和控制措施等,在统一规划下实施项目建设。同时工程招标应放弃以施工组织设计形式的应标要求,改用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使其内容更全面。从而,推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贯彻执行。

2.2关于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内容和深度的建议

现行《导则》的编制内容、深度和编审办法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基础,适用对象是电力施工企业。显然与电力体制改革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不相适应。建议在现行《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要求内容的基础上,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增加以下内容:第一,与项目相关的配合工程情况。内容应涵盖配合工程接口方式、进度安排等。具备编制专业组织设计的依据价值。第二,合同施工范围及界限管理。具备合同文本大纲检索条件。界限管理应涵盖建设项目全部,明确接口和交接方式。第三,主要(重要)交叉作业项目及安排。明确交叉范围和交叉管理原则,满足专业组织设计的依据性要求。第四,厂区地下工程项目及综合安排。内容应包含厂区内全部地下工程项目,满足与工程总体安排的有序衔接,达到原则性与周密性相结合的要求。第五, 阶段总平面布置及调整原则。以工程实施阶段为对象,结合综合进度、文明施工规划,拟定阶段施工总平面并明确调整原则和时间周期。如:建筑工程段施工总平面,建筑、安装工程段施工总平面,安装工程段施工总平面。第六,工程沟通、协调管理。明确沟通、协调程序,各有关方依据合同,结合实际,研究形成建设工程沟通、协调工作原则。第七,项目收尾管理。内容为收尾工作计划和管理职责,应满足施工、监理、物资等各有关方编制工作计划的需要。第八,分包管理。明确分包工程范围、专业项目,提出分包项目的施工资质要求及管理原则。第九,风险管理。以影响施工组织的风险因素为对象,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组织及工作机制。拟定风险管理计划大纲,确定施工组织计划调整原则。

3.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 工程项目 文化建设

一、项目与项目文化

现代 建设项目管理运作在我国起步较晚,首次出现是在1980年,我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开始大量利用世界银行等国际 金融 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鲁布革水电站就是我国第一个引进世界银行贷款的工程项目。工程遵照世行采购导则,引入竞争机制,对引水系统实行国际招投标。首次实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水电行业第一个项目管理机构――鲁布革工程管理局,对引水隧洞工程实行合同管理。而原来的水电工程局变成了承包商。当时世界银行规定凡是使用其贷款的项目,必须请国外咨询公司介入。之后国内许多大型建设项目都请世界银行聘请过的专家来做培训。

项目管理进入我国20多年来,工程建筑领域的 发展 还相对比较落后,在 经济 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际建筑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高端的建筑项目越来越多的被一些国外建筑同行获得。而项目管理中就数人的因数却是最不好管理的,但这也是衡量项目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中项目文化的建设是可以最大的调动人的因素提高人的积极性,可我国许多工程项目的项目文化只是停留在标语及一些纸面的东西上,无法发挥作用。并且工程项目的人力管理与企业的人力管理有相似之处,但是工程项目的人力管理与一般企业的人力管理不同。工程项目的人力变量,有工程项目才能征集人力、组织队伍。队伍的大小和各类专业人员的多少都要依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内容而定,项目完工部分的人员陆续离队,新开工部分的人员相继进场,流动性很大。所以在项目,特别是工程项目文化建设与管理上就和一般的企业文化不同。

二、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文化管理现状

(一)我国的建筑行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已经有十多年了,可是原有的官本位的思想、封闭的经营意识、忽视文化意识,在许多工程管理人员的头脑中却仍然存在,在实际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关心的只是施工安全及进度、如何节约成本、而不会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只强调员工只要服从指挥就是好员工,看不到员工有参与的愿望。而且对外他们都标榜是建立了良好的项目文化,大做表面文章,真正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营造项目文化的很少。

(二)许多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对项目文化有着一种误解!有许多的国有建筑企业把项目文化建设认为就是思想 政治 工作,只要抓紧思想政治工作就行了。还有的认为项目文化就是文娱活动,只要多组织职工参加活动就是项目文化建设。其中有一种观念危害最大,就是有很多人认为如建立何项目文化并不是看项目而是看项目领导,而且有很多项目的领导认为自己的思想、信念、价值观就是项目文化的主导,造成很多项目在建设工程中由于项目领导的正常调动造成项目的施工进度减缓。

综上所述,上面所提到的现象都是对项目文化的曲解和偏见,而正是这些东西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项目管理人员在实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考量,从而阻碍了项目文化的有效建设。

三、我国建筑 企业 工程项目文化管理现状分析

其实,我国的建筑企业对项目文化建设意识的淡薄并不是某个独立的个案,这样的情况是具有比较普遍性的。

(一)在过去计划 经济 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是完全下拨的,而当时要想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完全是靠 政治 思想工作,而市场化都已经二十多年了。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有许多建筑企业由于掌握了一些垄断性资源,还有许多还遵守着计划经济时期的分配市场,只要你不过界我也不过,就守我的一亩三分地,使之完全没有市场竞争意识,而完善的项目文化建设更无从说起。

(二)我国的建筑业用工普遍来自 农村 的各类工匠,其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受专业技术培训 教育 程度不够,造成了项目队伍素质及管理水平不高,而且他们组织结构大多是以同乡及亲戚居多,流动性大,仅靠廉价劳动力去竞争。员工普遍只关心自己的收入“拿多少钱,干多少事”。而项目的管理者也希望员工只管干活拿钱听话就行,造成项目文化无法有效的建立。

(三)建筑企业缺乏国际承包经验,老是在使用一个的封闭市场管理经营模式墨守陈规,在涉外项目上缺乏超前意识及 科学 决策,在国外承包项目中就会晕头转向,到最后有可能只能给国外的大型承包商做廉价劳动力。

四、结束语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越来越多的国际工程承包商已经进入到我国的市场,他们带

来了新的技术,也带来了新的管理方法及经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我们与国外的同行在工程设备与技术的差距,我们可以通过设备购买与技术引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缩小差距,但是在项目管理水平上的差距不是那么好解决的。而人是项目的根本,没有人就做不了项目。本文只是根据作者所了解的资料对我国的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中项目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 文献 :

[1]陈玉恒.项目管理的文化解读. 中国 工程咨询,2004,(2):18-20.

第4篇

关键词:项目质保体系;核电工程;核质保法规;建造阶段

Abstract: nucleu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of nuclear power safety and complex technology, establish and implement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requirements are also especially strict,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the plan and establish a suitable, effective nuclear 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documents on nuclear power project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the Pengze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n quality system files planning practice,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nuclear power project quality system files planning.

Key words: project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nuclear quality assurance regulations; construction stage

中图分类号:TL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对组织开展质量管理活动起规范指导作用。核电工程由于其具有核安全的特殊性,在各个阶段必须严格执行核安全法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应用经工程实践成熟可行的相关标准规范。我国核电工程建造质量管理必须执行HAF003(91)《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建立和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在满足HAF003(91)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参考运用其它质量管理标准或规范,以进一步补充核安全法规中未明确提出的要求,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策划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重要环节,是体系运行的前提工作,因此,如何策划编制核电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体系有效发挥保证作用至关重要。彭泽核电是以山东海阳核电一期为参考电站建设的内陆AP1000核电站,策划建立层次清晰、详略适度、既能满足核安全法规要求又符合工程项目管理需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前期工程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结合这一实践对核电建造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策划和编制过程应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谈几点体会。

1.重视项目组织现状的分析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用于指导质量活动开展实现质量目标的文件,文件的适用和有效性体现在是否能为项目组织(业主、或项目管理部、或施工项目部等)员工所理解和掌握其要求并有效执行。因此,质量体系文件编制前,首先应对项目组织的现状进行分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分析,如人员来源组成、学历构成、年龄结构、工作经历状况等等。不同的人力资源状况对体系文件的详略要求不同,没有核电工程建设经验的人员对核安全文化中严格程序的要求需要更长时间和更详细的程序文化来指引。其次,应对已选供方进行分析,尤其是无核电建设资历的施工承包商的状况,这是策划和编制外发体系文件必须考虑的重要外部因素,否则体系文件下发后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则不能发挥其规范管理作用。彭泽核电项目管理方根据当时项目人员构成中仅20%有核电经验和前期工程施工供方多数缺乏核电工程资历情况,策划编制程序时要求比其他核电项目详细,并作培训指导。

2.统筹质量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关系

核电工程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工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涉及领域广、技术含量高、接口单位多、核安全要求严格等特点,核电的质量管理与其他专业管理,如安全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是有机的统一整体,不能孤立地仅对那些会直接影响工程实体质量方面的质量管理活动策划体系文件。因此,核电质量管理体系应从广义看,是涵盖了核电项目建造所有活动的一个完整体系,而一个组织的核电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也是在满足核安全法规要求基础上覆盖所承担任务全部活动的文件体系。在体系文件策划和编制时,应将质量与安全、进度、成本、技术、信息、行政管理等等考虑在内,统一策划,统一规范,保证各专业管理文件之间的内容协调一致,管理要求相互融合,既不重复和矛盾,又不造成管理疏漏。

3.注意法规要求和标准及规范的转换

国内核电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依据是强制性核安全法规,但在策划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时,还需根据项目选型所采用的技术,如AP1000堆型核电项目在满足HAF003(91)的基础上,可以参照美国ASME标准NQA-1-1994将我国核质保法规中未明确的要求编制到相应的体系文件中,但应在分析识别是否适用我国的企业实际情况而定,换言之,项目的各参建方是否能够对NQA-1中的要求“写到做到”,若不能做到则不写入程序中,避免执行不下去。

当然,也可在满足我国核质保法规基础上,参照IAEA的GS-R-2006《核设施和活动的管理体系》策划编制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的核电项目管理体系文件。在参考这些核电质保法规、标准或规范时,建议编制对比表,包括质保大纲概述的章节对比表、各层次程序文件对比表,避免员工对管理要求溯源的混乱和满足体系文件审查时需要。

4.重视对要求的分析和业务流程的梳理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质量管理思想、理念和规范化要求的载体。管理体系的策划通常包括法律法规要求的识别、体系建立依据标准或规范的选择和业务流程的梳理等。梳理工作业务,理清项目组织的核心业务流程、接口、职责,以及对所承担工作任务的质量要求进行分析是策划和编写体系文件的关键工作。在梳理和分析业务流程中,可以按职能领域梳理,也可以按设置的部门梳理,或者按专业管理范围梳理。业务流程梳理时不能脱离项目组织的实际,应当结合承担的工作任务和与工作有关的文件进行,梳理中可以将任务划分为不同的工作单元,做到内容完整,接口合理。彭泽项目管理方是采用树状图法按职能领域和专业管理范围进行梳理,以避免部门间对接口工作重复识别或遗漏,根据前期工程工作任务和要求梳理后对体系文件策划分为14个类别:质量管理、合同与采购管理、资源管理、设计管理、设备和材料管理、工程施工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信息文档管理、安全与环境管理、调试管理、行政管理、党群管理、后勤保障管理。

5.注意体系文件的层次划分应清晰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策划和编制时要保持文件的层次清晰,不能互相混淆。一般来说,高一层次的文件是低一层次文件的编制依据,低一层次文件是对高一层次文件某方面或某一过程的进一步阐述和更详细规定,同层次文件之间可以相互参考引用,但应相对独立,不能出现矛盾。核电项目管理中通常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划分三个层次:第一层质量保证大纲(概述);第二层管理性文件,包括大纲程序、部门管理程序(专业管理程序)、接口安排、联络渠道和职责、过程和活动的策划等;第三层工作执行程序,包括图纸、细则、作业指导书、方案、岗位职责描述等。也有的划分为四个或五个层次,但无论多少层次,原则是核安全法规导则中提出的三个基本层次间不能混淆,尤其是管理性程序与工作执行程序间不能混淆。彭泽项目管理方在前期工程体系文件策划中层次划分如下图1,但三个基本层次未变,编制了1个质保大纲、31个大纲管理程序、181个管理性程序及工作执行程序,基本覆盖了前期工程项目管理的全部工作内容。

6.把握体系文件的详略与组织的实际状况相适应

核电工程参建单位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详略取决于组织所承担的任务所需涉及的业务及其复杂性和员工的能力与核电建造经验。一般而言,管理过程越长、范围越宽、接口越多,程序文件的数量就需要越多;员工的核电经验较少,业务能力不够强,且供方缺乏核电资历,程序文件的编写就应更详细,但每个项目的情况不同,需要对项目组织现状进行分析识别然后确定。虽然核电强调严格执行程序,但程序文件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详细越好。在策划和编制体系文件时应在前几点现状分析和业务梳理基础上做到详略适度,其衡量原则就是员工和供方能够理解,便于执行,可以规范所有对质量有影响的活动,不会因文件缺陷或缺失而导致工作失误或管理缺位,同时又不因为执行程序而限制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彭泽项目管理方前期工程的体系文件相对其他项目前期工作而言比较详细,因为前述的项目组织现状所需要的,这也是HAF003中“质量保证大纲必须周密制定,便于实施,保证技术性的和管理性的工作两者充分地结合”的实际体现。

7.保持高一层次文件的相对独立和稳定

核电建造中主要参与方的体系文件都比较多,其质保大纲是阐述组织执行核质保法规中要求的纲领性文件,大纲管理程序是对大纲概述中方针、计划和主要过程的进一步阐述。质保大纲和大纲管理程序是第三层次文件编制文件的依据,所以作为这层次的文件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过频繁修订,否则体系文件的变动修改和分发工作量大,也不利于员工熟悉程序和形成良好的按程序工作的核电文化行为方式,因此,对一些工作的具体细节要求和方式、方法,或容易发生变化的工作业务、短期的特殊业务等应安排在低层次的文件中编写,并相对独立,便于及时修改升版,减少对其他程序的影响,尽量不在大纲管理程序中描述,更不应在质保大纲中阐述。当然稳定是相对的,体系文件运行后应定期对其适用性进行评审,彭泽项目管理方规定体系文件评审周期为2年。

8.重视体系文件形式规范化和适用性相结合

根据HAD003/01导则中原则,一个项目组织的体系文件格式、结构应统一规范。对质保大纲的策划应考虑合同中约定的核质保法规的要求,国内核电建造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主要依据都是HAF003(91)法规,因此项目质保大纲的章节结构形式尽量按该法规和相应导则推荐的结构来策划,这样有利于核电监管部门审查和下游参与方对质保大纲要求的传递衔接。如果还参考引用了其他标准或规范中的要求在相应章节中作补充,可以列对比表作为附录进行说明;如果项目组织确定以其他标准或规范的结构形式编制质保大纲,建议在大纲中列出与HAF003(91)的对照表,这样才便于审查方确认是否满足国内现行的核质保法规要求,也便于员工及供方理解和执行质保大纲规定。其他层次的文件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处理。无论体系文件采用什么结构和形式,策划和编制时都应从适用和实用的角度出发,切忌重形式不适用的现象。

结束语

随着我国新一轮核电建设高峰到来,特别是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较多,为满足工程建造需要,参与核电工程建设的单位也会更多,因此按照核质保法规策划和编制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是建立和实施核电质保体系的重要前期工作,各参建单位尤其是第一次进入核电工程建造领域的单位应给予足够重视,避免不切实际、照搬照抄某些体系文件而使体系起不到应有的质量保证作用。当然,不同单位有不同的方法,不同质保人员也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总之,充分做好核电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策划和编制工作,加之有效的体系文件培训宣贯,是核电项目有效执行《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法规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每个参建单位必需完成的项目早期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规汇编》,国家核安全局编著,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9月北京第1版.

[2]《核安全导则汇编》,国家核安全局编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2月北京第1版.

[3]《质保大纲履行情况的评定》IAEA50-C-Q导则IAEA-SG-Q5.

第5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造价探讨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高速公路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4.1万公里。按照规划,“十一五”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5万公里。与高速公路建设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及远景目标相比,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和养护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却比较滞后,已不能适应我国公路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养护管理乃至养护工程造价的控制已上升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随着高速公路施工工艺的发展,设计、服务标准的不断提高,建成后对养护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上世纪90年代河南省建成的高速公路已陆续进入中修、大修时期,养护工程项目实施中的成本及造价控制日益重要。相对于比较完善的新建高速公路项目造价管理一系列办法,高速公路养护造价管理起步较晚,急需形成有效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方法。

1 目前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状况

根据养护体制改革“管养分离”要求,实现公路养护的市场化机制,改变养护经费的拔款方式、按照“量价分离、市场定价”的计价模式建定养护工程费用,以适应高速公路管理企业主营性要求,促进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根据 交通 部交公路发[2001]327号文件规定,公路养护工程划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建四类。2002年交通部了《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导则》(JTGll40-2002),根据导则各省编制了《养护工和预算定额》和相应的编制办法。

除改建工程外,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均按《养护工程预算定额》和相应的编制办法编制养护工程预算作为投资控制的标准。2003年的《工路养护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了标底的编制要以养护工程定额为依据。交通部的这些规定和办法,初步明确了养护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但是,与新建高速公路项目造价管理相比,在养护工程项目造价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2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

2.1 养护经费计划的编制和控制

养护经费计划是控制公路养护投资的基础,是控制养护投资的指导性文件,养护经费计划随同养护工程计划一并下达。养护经费计划的编制按照工作量、养护工程经费定额编制。养护工作量的确定比较复杂,作为 计算 养护经费的基础指标,准确、合理地确定养护工作量,是进行造价控制的基础。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量的确定主要依据建设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B)、施工质量(q)、使用年限(y)和车流量(c,综合车流量)、气候及环境(E)等因素来确定。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应详尽、细致,充分考虑各地区路段的不同情况。我们根据高速公路路况 影响 因素设定高速公路养护维修系数ξ。

ξ=Kn[fB∑B fq∑q fy∑y fc∑(c c) fE∑E]

其中f为各因素的权数,是各因素对高速公路养护维修系数ξ影响的重要程度。kn为随着年限的增长各影响因素的放大系数。

这些因素中,B和q是建设形成的;随使用年限的增长y将趋于加速增长态势;∑c为各类车辆通行量综合影响因素,高速公路实行计重收费后,应重点关注重车的影响度,∑c为各类车辆通行量增加的影响因素;∑E为雨水冲刷、气候冷热交替等对ξ的影响。

确定这些因素及权数,需要从大量的数据中进行 分析 。建设项目、交付运营,均应开发、建立高速公路信息化数据库,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确保分析资料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合理确定高速公路羔护维修系数。通过养护维修系数的测算,可以 计算 出养护工作量,作为编制养护计划和养护工程投资的依据。计划管理人员或造价工程师应掌握已实施相关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系数水平,在编制、审核养护项目计划和经费计划时,重点分析高速公路养护维修系数ξ及适用经费定额的合理性,合理确定投资水平。

2.2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虽然养护工程总造价远低于新建项目的总造价,但其标准和质量要求并不低,特别是其项目实施周期短,同时不易形成大的工作面,单位造价比较高。设计阶段在合理确定、有效控制养护工程造价方面非常重要。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必须体现事前控制的思路,避免施工阶段不必要的修改而造成进度的延误和工程成本的增加,设计时应做细、做深入。加强方案设计和技术 经济 比较,优化设计,以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设计单位应根据养护计划实施限额设计。在外业详尽调查基础上,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套用高速公路预算定额。对 影响 造价的材料价格详细询价,分析询价数据,对影响价格涨跌的因素尽量考虑全面。

由于养护工程设计费是按养护工程费取费,养护工程总造价普遍较低,导致养护工程设计费也比较低,在设计招标,项目管理方不得任意压低设计费,降低设计费标准。同时, 交通主管部门、养护工程项目管理方应加大设计文件审查力度,切实做到合理确定养护工程造价。

2.3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根据交通部规定,公路养护工程实行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的范围:公路小修保养最小标的为连续20公里以上或者小于20公里的整条路段,最短养护合同期限为一年;大中修公路养护工程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为保持高速公路的畅通,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项目时间要求紧,同时,养护工程具有投入设备多、养护工艺、操作规程程序性强等特点。实施招标的养护工程项目,项目管理方应认真编制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避免合同条款风险带来的进度、造价损失。

在招标方式选择上,采用“控制量、放开价、竞争费”的无标底招标、合理低价中标方式,有利于鼓励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达到提高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的目的。

第6篇

【关键词】建造师做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具有长期性、流动性、个别性、复杂性等特点,而随着我国建筑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建设工程具有庞体性、多样性、复杂性的特性显现得较为突出,建设工程规模越来越大,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促使项目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管理是多层面、多因素、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性管理,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生产力的组织,也涉及到生产关系的协调与发展;既涉及到具体施工技术问题,也涉及到经济发展与管理的问题。它包括风险管理、合同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资料管理、成本管理等专项管理以及施工现场综合组织和协调管理。 项目施工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施工现场的人、设备、材料、工艺、资金等生产要素,进行有计划地组织、控制、协调、激励,来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

建造师作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项目负责人、项目实施最高责任者和组织者,只有真正搞好施工项目管理,才能实现优质、安全、高效的管理目标,从而达到施工项目赢利。建造师搞好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自身专业技术知识学习,提高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当今建筑业市场是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市场,但归根结底,核心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管理的竞争,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立足,必须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这就需要一批懂技术、懂管理、会经营、有协调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的高素质的建造师。高素质的建造师是施工企业竞争取胜的重要砝码。因此,建造师应加强如下几方面:

1、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做到工作有干劲、敬业有精神、为人正直、敢于主动承担责任。

2、加强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同时加强管理、经济、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成长为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有理论水平,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3、提升自身协调能力,搞好设计、建设、监理、供应商、分包商、劳务等单位人员的关系协调,力求在工程施工过程得到相关单位支持和帮助,以确保工程顺利行。

4 、保持强健的身体和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工程施工管理需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来完成,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及时正确快速的处理没有敏锐的思维是不可能作好这方面工作的。

二、搞好工程项目管理团队建设,为搞好项目管理打下基础

工程开工前,建造师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大小和特点,设置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组织架构,搞好项目管理班子的搭建,合理配置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将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专长。要因岗设人,绝不能因人设岗;各岗位人员既要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又要具备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能力,确实搞好工程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形成一个具有核心战斗力项目管理团队,共同搞好项目施工管理。

三、做好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实施过程中时时对照管理规划进行检查和纠偏

项目施工管理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进行管理前必须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充分应用目标管理方法、系统工作方法、技术经济分析方法、预测方法、决策方法等方法将庞大的系统工程和工程施工任务进行层层目标分解。由于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的生命周期是施工准备和施工的全过程,时间长,作用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检查,对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偏差应及时予以纠偏处理。

四、各方面管理的具体措施、方法

1、 风险管理

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对工程施工过程中不确定性进行客观分析、建立风险清单、确立各种风险事件并推测其结果、制定风险预测图、进行风险分类、建立风险目录摘要等六个步骤,对建设工程风险进行识别和风险进行衡量,从而进行比较,以确定各种风险的相对重要性,应仔细研究风险发生的频率或发生的次数和这些损失的严重性,研究风险的概率分布,作好风险分析与评估,做好风险防范与对策,采取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分隔及风险转移等规避风险的相应措施,以避免和减少因风险给工程项目带来的损失。

2、 合同管理

合同签订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项目实施的成败和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与建设施工合同签订前,应组织工程、技术、成本相关岗位人员仔细分析合同条款,尽可能争取到更多的有利条件,为施工合同的履行和创收奠定基础;而且在施工合同签订后,应作好合同交底,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施工企业的合同责任,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才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尽可能避免出现违反合同约定的违约行为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用好合同中关于签定索赔的条款约定,当施工过程中出现合同约定的签证索赔情况时,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办理签证索赔,抓住一切机会增加创收。

3、技术管理

(1)项目施工管理应按照技术分级责任制的程序,根据工程特点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积极的推广新工艺、新技术,认真做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等技术资料编审工作,真正做到指导工程现场施工,使工程施工达到科学、合理、有序、节约地施工。

(2)重视施工图会审工作,工程施工前应组织工程、技术、成本等各岗位相关专业人员熟悉施工图,各专业相互核对,将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来,以便在正式图纸会审中以予解决,以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4)及时与建设、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联系,及时将设计、技术核定所涉及的内容传递到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班组,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因返工而成损失及工期延误。

4、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是衡量企业素质的标准,建造师应把“创精品、造品牌”作为质量管理的目标,结合工程实际,制定质量计划和保证措施,采取有效手段,依靠技术创新,坚持方案预控和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督促、检查质量工作,要把质量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配专职质检员督促、检查。

(2)全面推行质量责任制。层层签定质量包保责任书,划分工作责任区,一级管一级,一级保一级,形成坚定不移抓质量,齐心协力保安全,做到责任履约率百分之百。

(3)全面实施技术岗位责任制。严格按照技术管理程序,采取定人、定岗、定职、定则管理,全面实施技术岗位责任制。坚持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换手复测、工序“三检”、技术干部现场值班、关键工序内部旁站监督,报检报验等制度,做到技术保障到位,技术支持有力。

(4)强化过程控制和措施。在施工中把抓工序质量和过程控制作为重点工作,着重把好材料源头关,严格执行“三按五不”原则即按设计图、施工规范施工,按工艺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按验标进行检验。原材料未经检验合格,不准进入施工现场;未进行技术交底,不准开工;隐蔽工程未经检验合格签字,不准覆盖;本工序未经检验,不准计价。

(5)狠抓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全面加强关键部分施工质量控制,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的施工,应采取先进行工艺试验,然后正式施工,组织专业组作业,专人管理,做到定位、定岗、定人、定标准施工,同时定期与不定期监督检查。质检员严格执行规范,严格按照工作程序,落实“三检”制度。

5、进度管理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特点,在满足合同约定总工期提前下,编制确实可行的施工总控进度计划,施工过程中实行总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三级计划管理方式,过程出现进度延误时,应认真分析原因和采取措施进行纠偏,加快施工进度以确保工程进度满足合同要求。

6、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施工事故多发的作业现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落实安全管理决策和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中,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责任,认真贯彻标准规范,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根据施工生产的特点,要从安全教育、检查、生产责任制与管理保证体系等方面展开。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应该做好几方面:(1)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2)做好安全教育工作;(3)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工作;(4)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资料;(5)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考核工作;(5)做好施工现场的隐患整改工作。

7、资料管理

加强工程资料的管理,应做到工程资料与工程实体施工进度同步进行,同时应确保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尤其是现场签证、索赔资料的管理是更应该加强管理,这部分资料往往是项目赢利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收集相关原始资料和数据,及时按合同规定的形式将所需资料准备齐全后,提交建设、监理单位人员审核。

8、成本管理

(1)一般说来,人工费约占工程造价的12—15%左右,在人工费控制上实耗工日数不得超过定额工日数,并结合实际发放工资与定额工资的情况对各工种直接费用进行控制。为防止“窝工”,有必要培养、配备一批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便于调节各工序人数松紧情况,这样既能加快工程进度,又能节约人工费用。由于劳动力来源不同,技术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对各个班组进行筛选,选用技术熟练的班组承包各工种的施工作业,这样能从现场施工作业这第一道环节控制施工质量、减少浪费、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和造价。

(2)加强对材料、设备的采购和管理,采购前应掌握材料、设备的投标报价和用量,采购时要及时认真地分析材料市场的价格走势,对商品混凝土、钢材、砂石料等大宗材料的采购应多家比选,大型的工程项目也可以组织供应商进行招标,在质量、服务、价格方面反复比较,从中选优;材料设备进人施工现场要有严格的验收制度,对其数量和质量进行签收,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拒签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进度安排用料,限额领用,并对水材料使用量上进行监督,防止浪费,合理使用资源。

(3)加强施工机械的管理和控制,要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对确需租用外部机械的,要做好工序的衔接,提高利用率,促使其满负荷运转;对于按完成工作量结算的外部设备,要做好原始记录,计量准确。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工程风险风险管理 风险控制

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是指在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造成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性及其发生的概率。项目风险的差异性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建设工程项目一般周期长、投资大,并具有生产的单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施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比一般产品生产具有更大的风险,因此,进行风险管理尤为重要。国际上把风险管理看作是项目管理的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和目标控制是项目管理的两大基础。风险管理是对项目目标的主动控制。在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都可能因合同风险、税务风险、资金风险、成本风险、政治风险等因素,影响整个项目工期、成本、质量等要素目标的实现,从而影响工程项目投资和建设,而我国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尚未形成专业化、系统化,工程实施过程中也没有规范地开展相应的专项管理工作,为此,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掌握风险认别技术,开展风险评估与分析,及时防范和化解工程风险,对于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分类:

1、按照风险来源进行划分。风险因素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

按照风险涉及的当事人划分。包括业主的风险、承包商的风险。

3、按照风险可否管理划分。可将工程项目风险划分为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

4、按照风险影响范围划分。可将工程项目风险划分为局部风险和总体风险。

二、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现状

1、 项目投资前风险规避不足

由于缺乏风险投资的操作经验,不少企业在投资项目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在项目尽职调查阶段对风险估计不足,一般较少使用相关的定量分析方法,而且对估计到的风险处理和控制办法并不得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投资前对风险的规避不力,另外,由于经验不足,在投资协议的拟定中,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控制投资风险的需要,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在早期的项目投资协议中就没有设置风险控制措施,结果造成投资后碰到此类问题,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甚至束手无策。

项目建设主体本身存在潜在的风险

公司普遍存在着治理结构不完善,不仅缺乏完善的制度,更严重的是投资者对治理结构的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另外,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投资者、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相对较高,加重了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对投资风险的控制。

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状况

目前,在许多工程企业的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对风险认知的差异,判断风险发展趋势的不同,管理者所处的不同岗位获得的信息不同,或者因管理经验与水平、现场处置能力、协调关系能力、责任心及利益分配干扰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对风险的识别与认识不到位,造成错误地认识,甚至认识不到潜在风险或者麻痹大意、疏于职守,有的已造成较大损失时才向上级反映,贻误战机,从而错过了风险控制的最佳时机,扩大了经济损失。

项目的运营模式带来的风险

工程分包活动是较为突出的风险源,劳务分包活动的风险呈现加大趋势。

三、目前工程项目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1、合同风险:签订的合同能否按时完成,相关的质量是否能达到要求。

2、税务风险:工程项目主要包括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3、资金风险:项目的资金链是否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怎么能维护好资金链,应收账款比例是否可控。

4、成本风险:发生的成本如何在可控范围之内,怎样使成本在合理范围之内,做到最小化。

5、政治风险:项目所使用的法律规范和当时的政策对成本的影响。

6、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及突发因素引起的风险。

四、建立风险管控体系

针对目前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建立一套立体的风险认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决策及风险监测等管控体系,刻不容缓。

根据项目前期制订的计划和标准,经过综合评价,突出重点掌握的环节,以达到高质量合格产品、按期限完成设计、工期计划、成本控制计划,在项目实施后定期比较分析,然后将需要调整内容补充到计划中并贯彻到实施中去,有效的风险监控前提在于组织的完善,在运行中收集信息、评估进度、成本及质量标准,及时、定期地与标准比照,并结合其变化,结合目标,分析调整,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或补救措施,将监控贯穿于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以往经验和本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重点对项目运行阶段进行分析,集中于项目的组织、工期、成本、质量等关键要素,这些要素在项目运行中出现的变数可能性较大,受外界干扰的程度也较大,会出现与目标要求的偏差可能性较大,需要进行重点监控。要保证项目风险管理达到其设定的目标,必须加强项目风险形成与发展趋势的监控,仅凭某一时间点来监控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还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为成本消耗量大的原因可能是超进度,也可能是因为成本超支或者因工程特殊原因出现项目垫资,建设单位未按进度支付工程款等客观原因,因此要据实考虑或支出与实际进度已完成工作量对比,对项目的成本,进度状态进行有效的风险监控。

3、建立规范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程序:

(1)、风险识别。

(2)、风险分析与评估。

(3)、风险应对策略的决策。

(4)、风险对策的实施。

(5)、风险对策实施的监控。

4、设置项目组织的岗位、职责、流程等,对于规模较大,周期较长的项目,设立风险监督机制,明确监控部门(协调部门)及职责,人员配置到位并保障权限分配。根据项目工作量的大小,也可由某一部门牵头,综合各种管理手段,建立风险识别与分析报告制度,实现项目部和公司组织对项目风险因素的共同监控体系。

5、加强各环节人员的培训,掌握监控方法,提高管控水平,关键在于保障信息渠道的倡道,项目各级管理人员树立风险意识,经过培训、技术咨询,分解项目管理目标责任等多种形式,明确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权力义务与责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收集相关信息资料,通过项目例会与项目经济运行分析会,定期分析、甄别、选择确认风险因素的变化其发展趋势,关注重点,将筛选确认出的要因列出清单,编制《项目风险识别报告》公司主管部门定期对重大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从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的角度对项目风险因素进行评判,出现重大风险因素的,上级部门要做好项目部风险防范控制的干预性工作,对非重大风险因素和影响较小的风险因素,提出必要的控制措施。

如果说发展战略是企业正确发展方向的保证,那么风险与内控则是企业前行的保障。对建设工程项目而言,风险具有随机性、复杂性和变动性,长期以来大家总认为风险越小越好,如果使风险降到最小,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最高的,因此要将风险限定在一个合理、可接受的水平,在经济投入、技术方案、工期、劳动强度和综合效益方面达到最佳。在国际上,风险问题的研究已较为深入,而我国风险研究多在学术界和理论分析方面,如何在项目建设前期的开发与策划阶段和实施运行阶段,系统地应用风险管理的策略与技术,还有待于我们今后不懈的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工程财务与风险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叶晓主编

《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梁世连主编

第8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设计\管理咨询计划\控制项目

设计管理就是管理单位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和专业技术以满足业主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通过在工期、投资和质量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以使业主获得最大效益,从而实现对工程项目投资、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设计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职责范围根据各单位的性质和分工的差异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设计管理的职责范围包括:参与评选设计方案;参与选择勘察设计单位,协助业主签订勘察设计合同;监督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工作的执行,控制设计质量,并对成果进行审核;控制设计进度满足建设进度要求;审核设计概(预)算,实施或协助实施投资控制;参与工程主要设备选型;参与工程设计交底和竣工验收;协调设计单位与有关各方的关系。

以下通过设计管理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中所起的作用,介绍一些方法和经验。

一、编写“设计导则”,优选设计单位。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是召开广东省、广州市人大、政协等政务会议的重要场所,是体现我省、市政务管理能力和建设水平的重要公共设施。针对该项目专业技术复杂、建设时间短的特点,设计管理单位组织了来自省内外的知名专家共同成立《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设计导则》编制小组,通过参观调研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市会议中心、山东大会堂、中山纪念堂等国内大型会议设施,分析比较国外同类先进会议建筑的特点和经验,在充分考虑人大。政协的会务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和国外有关先进标准规范,编制了“设计导则”。有效地引导设计单位所提交的成果除满足一定功能和深度要求外,还应符合设计管理单位编制的设计导则。

业主对设计单位的选定可以采取直接指定、设计招标及设计方案竞赛等方式。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为了征集到理想的方案,进行了设计方案国际邀请赛,参赛的方案共十一个,从中评出了三个优胜方案,再以对优胜的设计方案进行深化竞赛的方式,优选出中标单位。设计管理单位从方案评审阶段就开始介人,通过了解同类项目的建设经验,采取扬长避短的方式总结与优化方案,使设计方案最大程度满足建筑主体功能的需求。

二、通过设计总包带动整体设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型建设项目的管理也发生了变化。项目业主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方法构思项目管理组织的模式,形成了以投资多元化、管理社会化、经营市场化为原则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总体构想。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建设工期紧、技术难度大,使用功能要求高,项目主要包括会议、酒店两大功能建筑,涵盖建筑声学、舞台工艺、建筑智能化、室内装修、园林景观等多个专业设计,任何一个设计单位无论是从自身实力,还是类似工程业绩出发,要独立完成设计任务都会存在较大困难。业主为了实现对本项目设计工作的有力统一协调与管理,决定采用设计总承包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业主将项目设计全权委托给设计总承包单位,由设计总承包单位直接进行专项设计分包,该设计总承包单位在项目设计上向业主负全部责任,同时由设计管理单位对分包单位的资质、业绩及人员架构情况进行监督。这种模式通过一个有经验的设计总承包单位,直接把参与项目设计的各分包单位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严密的纵向管理体系。

设计总承包单位以总包方的身份全面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工作,并直接承担主要设计任务,同时对参与设计的各分包单位的设计质量、设计进度、投资控制等目标实施全方位管理和调控,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整体设计工作的成果达到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目标。

三、加强设计策划,把握主要控制点。

鉴于本项目建设工期紧、技术难度大的特点,为确保项目的建筑设计能满足声学、舞台工艺、安防、会议智能系统、装修、景观等技术和功能方面的特殊要求,确保项目在目前国内外同类会议中心中具有相对的先进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靠性,设计总包单位邀请了国内知名。行业中领先的专项分包设计单位进行专项设计。为了推进设计计划、合理统筹控制工程进度和建设工期,加强各专业的协调、配合工作,设计管理单位必须加强设计策划,把握主要控制点。

(一)加强设计计划管理设计计划对于工程项目能否按时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设计工作进度会影响项目整体进度,而且设计方案/总体规划、建筑装饰选材等方面的设计工作质量也会影响项目进度。设计计划除了考虑可能会出现的反复修改方案等情况外,还应对处理变更,问题解答等的及时性做出规定。

1、设计计划的内容包括:设计依据和范围、设计的原则和要求、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质量保证程序和要求、进度计划和主要控制点、技术经济要求、安全和环保要求等。

2、设计计划除应满足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与要求、相关的质量规定和标准外,还应同时满足企业的质量方针与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管理体系的要求。

3、设计计划应明确项目费用控制指标、设计人工时指标和限额设计指标,并建立项目设计执行效果测量基准。

4、设计进度计划应符合项目总进度计划的要求,充分考虑设计工作的内部逻辑关系及资源分配、外部约束等条件,并应与工程勘察。采购、施工、试运行等进度协调。

(二)检查和验证设计计划的实施为有效地通过规定的工作来实施设计计划,并根据客观变化了的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整设计计划,明确设计计划的控制点,设计管理单位应加强与设计单位协调以确保设计计划目标的实现,推动计划实施的进度。

1、督促设计单位严格执行已批准的设计计划,以满足计划控制目标的要求。

2、通过建立设计技术总协调组,满足计划控制目标的要求,督促各设计单位建立设计协调程序,让有关专业之间能及时互提条件,协调和控制好各个专业之间的接口关系。

3、建立设计文件及图纸审查程序,按计划进行设计评审,并保存评审记录。

4、协调设计工作按计划与采购、施工等进行有序的衔接并处理好接口关系。

5、审查初步设计或基础工程设计文件时,检查设计文件是否满足编制施工招标文件。主要设备材料订货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或详细工程设计文件的需要。审查施工图或详细工程设计文件时,检查其是否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以及运行的需要。

6、检查设计选用的设备材料是否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数量等,其质量要求是否符合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7、在施工前,检查设计单位是否及时进行设计交底,说明设计意图,解析设计文件,明确设计要求。

8、根据合同约定,督促设计单位提供试运行阶段的技术服务。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设工期为一年半左右,工程涉及多个特殊专业,为顺利按期推进工程设计计划,设计管理单位主动跟进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各设计单位(包括项目设计总包单位和各专项设计分包单位)、做好全程的设计协调、配合和服务工作。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项目设计主要的控制点是会议厅消防、人防、生态廊、总图、员工宿舍等节点问题。其中,地下室消防通道和消防分区直接影响到桩基础的施工进度,设计管理单位多次约请消防局有关领导协商解决问题,有效地推进工程计划顺利进行;工程中的架空生态廊道横跨白云大道,经设计管理单位请多方专家对其景观效果、功能需求等可行性问题进行论证后,同意保留两条。

四、加强设计图纸审查,控制工程质量和造价。

设计单位完成各阶段的可交付设计成果后,设计管理单位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对可交付成果进行审查。在审查过程中,首先审查设计单位是否严格遵守有关工程建设及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是否严格遵守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设计项目是否满足业主所需要的功能和使用要求。通过加强对设计图纸的审查,有效地控制了工程的质量和造价。

设计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包括对设计人员资格管理、设计策划、技术方案评审、设计文件校审、设计变更的控制,其中设计变更是设计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控制点。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很多,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设计变更,特别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发生的变更,它会直接影响项目实施的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因此,设计管理单位制订了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对设计变更进行慎密的技术经济比较和技术把关,严格控制变更的发生,所有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管理单位同意后才能报业主审批。

对非发生不可的设计变更,则希望发生得越早越好,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果在设计阶段变更,只须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还必须重新采购设备材料;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为此,要建立相应的设计管理制度,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需进行由多方人员参加的技术经济论证,获得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使工程质量和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在项目投资控制工作中,应从工程的方案设计、工程技术、工程招标等方面人手,以达到控制工程的投资,节约建设成本的目标。设计管理单位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中实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方法,它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措施。

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方案的深化设计阶段,由于原方案中未能考虑到“两会”召开期间的酒店员工宿舍的布置,及附属功能用房、设备用房的面积,使得方案深化后的建筑总面积超出两万多平方米,直接影响到投资的增大。最后通过坚持以设计阶段为重点进行项目投资控制的原则,项目相关各方以极大的精力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和改进,合理布置员工用房。附属用房、设备用房,使方案得到优化,投资得到控制。

设计管理单位在总图初步设计阶段的审查过程中,对拟定的+0.00标高能否提高及地下车库能否改层高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最后研究决定将总图上所定+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0.00米调整为22.00米,将西广场与机场东路隧道桥标高提到绝对标高19.00米;地下停车库在使用功能上不考虑停放大巴,地下室改为一层,层高由负6米改为负5米,从而减少了挖方量,节约了投资,充分体现了设计管理在咨询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五、充分发挥专家的顾问特长,提高咨询水平。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建筑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广州市的城市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类设计新颖、功能齐全、运行智能化的建筑以及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这就要求设计管理单位在注重人才建设的同时,应充分发挥高级专家的顾问作用。

为了顺利推进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建设的进度,及时解决设计中的技术疑难问题,业主方采用发聘书的形式,聘请了国内建筑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组成专家顾问团。他们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土、设计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等,所涉专业涵盖了舞台工艺设计、声学、建筑智能等,这些技术专家以自身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针对设计中如建筑声学、舞台、地基基础、钢结构、幕墙、消防、机电设备。建筑材料等方面的重要节点问题,提供了大量的科学论证和技术服务,提出了很多解决设计疑难的方案、方法和建议。

为了统一管理、加强技术沟通与协调,设计管理单位成立了总协调组、会议中心组、酒店组以及计划、合同、设备、预算等职能小组,各小组分工负责,定期召开专家咨询例会,以门类齐全的专业知识,在设计的质量、进度、造价、合同管理、组织协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咨询服务水平。

第9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市场;施工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1.施工管理需要创新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要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项目工程进入施工组织与管理阶段的标志是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为了能够高效安全的完成施工任务,就需要我们结合科学的施工与管理。项目管理的建立能够有效地监管施工工程的全过程与全方位的规划组织,其内容主要是研究如何高效地实现项目的目标。

当前建筑工程市场中各个企业逐渐形成了竞争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发增强,但是实际中,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模式、机制等并没有产生什么变化,并且相关管理体制还没有达到健全的标准,管理人员的思想和技术仍待创新。与之相应的,如果想要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能够得到顺利的进行,并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各个施工企业就要坚持使建筑施工管理跟上时代,自主创新。

2.创新管理措施

2.1 培养工程创优意识

由于目前社会,各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之下,上级下达企业生产任务成为一种模式,市场竞争压力极度缺乏。创新生产方式,新型经营管理模式这些也都是大大缺乏的,这些都能够成为新型管理动力。新型管理模式能够解决人员思想固化,管理僵化,效率低下,管理散漫等问题,提高工程创优意识也能够提升企业的效率与绩效。培养服务意识。不能再一味遵守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经营思想,进度与质量要摆在同等位置,施工与服务要得到同样的重视。在施工中要学会勤于与顾客沟通,完善施工后的服务,摆正顾客需求的位置,要将质量回访做到位,这样才能得到长久的项目好评。

2.2 成本控制原则

利润率在项目施工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利润的增涨需要收入的增加与成本的减少,而收入在施工单位基本变动不大,可见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成本,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的控制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2.2.1最低成本原则

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需求及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的同时,还要根据市场变动相应作出调整。

2.2.2成本全面控制原则

即“三全”控制,全企业、全员、全过程。要求全员进行透明化的管理监控,做到人人有责。

2.2.3动态控制原则

在施工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对成本的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及时对情况进行总结。

2.2.4目标确立原则

目标的确立也十分重要。目标成本确定的合理性有利于施工更优质的进行。

2.2.5责、权、利结合原则

在施工中,各级人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环环相扣,由项目经理对各部门工程业绩进行考察与评判,实行严格的奖罚措施,做到责任权利等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结果。

2.3 优化人员管理制度

2.3.1理性、持久是管理制度应当达到的水平,这样才能保证管理机制的生机与活力。责任到个人,通过逐级负责与专业负责等来进行责任网的编织,人人有责,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避免产生责任断层或者空缺。岗位质量是核心职责,以它为核心,工程质量终身负责、逐级负责等制度围绕这个核心进行发展,能够明确各级主管、工作人员的责任权利等,在其职司其位,赏罚分明,责权统一。管理人员在其中需要有效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达到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处理与工作,并且能够试图去进行有效的监管,这对整个施工的管理能够起到极为有效的补充作用,无论是在项目的一线还是各层基础人员、后勤、技术人员等等中间都能够起到实际效用。

2.3.2健全奖罚制度,增强项目目标的向心力,员工的行为要严格按照工程创优的方向发展。根据按劳分配,优质优价的原则,对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表彰与奖赏,对造成损失的员工也要制定相应合理的处罚措施。

2.3.3促进员工水平稳步提升,支持员工兴趣发展,给员工施展才华的机会和条件,起到对工作岗位激励的目的。在公司评先,晋升等制度中对对在工程创优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员工规定给予提职、授予荣誉称号等制度,提升其积极性。

2.4 质量控制

2.4.1 材料控制

在施工前,就要做到通过做好施工质量计划,确定完善施工程序、完成施工工艺技术方法,并制定相关的技术、组织、经济与管理措施。在其中,材料的控制是贯穿全过程的,我们应当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中,不间断进行操控。达到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减少损耗的目的。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材料就是好的,最好能够满足合同条件并且价格低廉。

2.4.2机械控制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以及设备的运营效率。要遵循优化配置的原则,保证施工质量,按工程项目所需、研究市场运作方式,合理配置项目机械设备,增强机械设备的有效运用,实现投入产出的最佳结合。机械化合理利用能够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有效提高施工效益。

2.4.3 坚持基本重心

以新产品开发、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为中心,以科技成果转换为关键,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并且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技术优势,建立以集团公司为龙头、以子公司和工程项目部为主体、以科技机构、高等院校的协作为辅助,以高、新、尖、难、特工程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格局;加大科技的投入,创造高质量、高品位、高效益的精品工程。

3.绿色施工

2007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出台了一部法则――《绿色施工导则》,它提出了“我国尚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业,应全面实施绿色施工,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的意向和指示。在目前科技越来越发达,建筑业逐渐稳步发展的现代,绿色施工需要得到我们更加的重视,本导则用于指导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并可供其他建设工程的绿色施工参考。

我们应当准确理解绿色施工的内涵,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发挥企业自查自律的作用,并自觉接受执法部门的检查,实现“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有别于绿色建筑与文明施工,它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光对传统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能够有效实现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建筑企业要把发展和环保的矛盾统一起来,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实施绿色施工。在崇尚环保的新时期,企业都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在目前多元化的竞争逆流而上。

4.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项具体而复杂的,它有力融合了项目管理人员以及各个阶层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将力量统一化,通过团队合作的力量,提升企业效益。通过对工程管理的创新,促进工程项目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良.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广东建材,2005(10)

[2] 臧永青.浅谈建筑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