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医基础经络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5 16:45: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医基础经络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医基础经络学

第1篇

关键词:网络化;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课堂

网络化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开辟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新途径,同时也丰富了教学课堂的多样性,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网络背景下的教学策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不仅是一个突破,同时也是一种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待于更新,以便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其中,网络化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适时利用网络系统,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性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是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在网络化的背景下,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设置思考题,然后通过网络发送到学生的计算机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探索能力的提高。教师还可以提供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网站,这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很多学生痴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针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堂练习,在无形中增加大学生的自主探索性。

例如,在学习“Window 98绘图工具”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演练操作的步骤,并对菜单栏、工具栏、颜料盒等组成部分进行简要分析,让学生简单了解窗口工具的主要功能。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制定出相关的试题,让学生独自完成所要求绘画的具体步骤,通过实际操作的过程,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性。

二 适时采用网络设备,实现教学内容的生动性

在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将所要讲述的知识通过网络技术播放在屏幕上,还可以借助控制机随时更换屏幕上的课件,可见,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清晰地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新鲜感,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积极性。与教材上的文字相比,屏幕上的课件更具有生动性,从而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跃元素,从而也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时,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课件上的内容进行合理编排,对于每一代计算机出现的时间以及特点做出详细的分析,最后总结出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同时,屏幕上应出现每个时代计算机的图面,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发展简史的理解。

三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自我检测效率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检测是评价学生学习标准的有效环节,学生可以通过CAI软件进行自我检测,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在进行自我检测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样就会及时发现自身对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并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经过CAI软件检测出的结果不仅所用时间短,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因此,这样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

例如,在学习“资源管理器”时,学生可以通过CAI软件检测自身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包括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删除等,学生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可熟练掌握“资源管理器”的相关知识。

四 适时创设网络情境,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

在网络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更重要的是创设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情境,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了网络系统的功能,同时也能给教学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教师通过创设网络情境,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课堂的实践中,不仅促使学生形成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于网络具有自身的特征,教师可利用网络将全体学生连接在一起,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探讨的平台,而且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一渠道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可见,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制作演示文稿”时,教师通过对演示文稿主题、素材库以及搜集多媒体素材的讲解,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协作制作演示文稿,经过相互探讨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

五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网络化不仅给信息教学课堂注入了活跃的元素,而且也给师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师可以更好地驾驭信息技术课堂,这样,不仅丰富了信息技术课堂的多样性,同时也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质量,可见,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网络化”的注入有着深远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肖生.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2(03)

第2篇

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 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9点到11点指的是脾经,其中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当局部受暴力打击易破裂出血。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恰与第9-11肋相对,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主题词] 经络学说/教育;教学

OpiniononTeachingofMeridiansandCollaterals-

DiscussiononTheMeridianandCollateralScienceoftheSixthEdition

HouShuwei

(HospitalAffiliatedtoShandongUniversityofTCM,Jinan250011,China)

[Abstract]

ThepaperanalyzesandstudiesapartofcontentsofTheMeridianandCollateral

Scienceofthesixtheditionandraisesauthor

sopinion.Variousconceptsofmeridiansandcollateralsshouldbestrict,the

functionsofcompositionsofmeridiansandcollateralsshouldbecomplete;tr

avellingofmeridiansandcollaterals,andexplanatorynoteandtranslatedte

xtofsyndromeandsignsinoriginaltexthaveimportantrolesforcorrectunder

standingtheoriesofmeridiansandcollaterals,soshouldstrivetobeaccurat

eincontents,conformingwithdecreesofTheYellowEmperor

sInternalClassic;meridianandcollateralsciencehasvariouscontents,sot

heyshouldbeproperlyreducedtoadaptteachingreform;andlawsofsymmetryan

dcrossingofdistributionofmeridiansandcollateralsandjointtravellingo

fthethree

YinChannelsoftheFootonmedianandlateralregions,andotherproblemsarere

searched.

[Keywords] MeridianTheory/educ;Teaching

经络学是针灸各科的理论核心,较扎实的掌握经络理论对提高针灸临证水平意义重大。笔者讲授经络学多年,偶有所得,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

1 概念清晰 功能明确

任何学科的基本概念,均是该学科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故掌握基本概念,可对所学学科产生提纲挈领的认识。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六版《经络学》(以下简称《经络学》)此方面有可商榷之处。

经络系统庞大、复杂,概念众多,如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络脉、奇经八脉(以下简称经脉、经别、经筋、皮部、络脉、奇经)等,除奇经外,《经络学》多未予定义,可能考虑诸概念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均予定义。但笔者认为,为了保证教材的完整性、严谨性及学习效果,以上内容均不可或缺。

此外,《中医基础理论》以上概念的定义亦有欠严谨及可商榷之处,如"经别……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将其归属为支脉,似不妥。主、支脉的主要区别之一是:主脉循行部位较深,且属络脏腑;支脉循行表浅,仅个别支脉属络脏腑。但经别从肘膝以上的正经别出、进入胸腹腔,除手少阴经别仅到本脏、不经本腑外,余经别均既入本脏(腑)、又经本腑(脏),该特点与经脉脏腑属络规律几近相同,故有人认为经别是经脉组成部分,笔者亦认为应把经别定义为"别道而行之正经",是其主脉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经络学》未予明确定义的某些概念,笔者拟为"经络根结、标本是指十二经脉气发源于肢端、集中于四肢、弥漫布散于躯干、头面的一种经气运行模式";"关、阖、枢是用门户各部件作用来说明手足三阴三阳的防御机能、气机变化,解释六经皮部正常功能的经络理论"。

《经络学》对经络各部功能的描述繁简不一,对经筋的功能未予明确说明,若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准,亦有可商榷之处:"经筋的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此描述并不完整。经筋分布极其广泛,其上至头面五官,下至四肢及胸腹、胁脊,甚至阴器、胸中、膈等,凡有筋肉之处必有经筋所在,除关节屈伸外,五官、胸廓、腹部运动及生殖机能等均赖于其功能的正常,故经筋主要作用当是"约束筋肉骨骼,保证人体各部运动功能的正常"。

2 注释严谨 译文准确

经络原文注释应力求严谨、准确,符合《内经》旨义。《经络学》某些经络原文词句注释或可商榷:①手太阴"其支者:从腕后……出其端"注释为"支者:指由以上分出的支脉,仍属经脉部分。因其是两经之间的交接支,故也可称作络脉。"笔者认为将此类支脉称作络脉不妥:其一,经脉、络脉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经脉再小的分支亦不能归属在络脉范畴;其二,两经间的交接支即衔接线并非均为支脉,手少阴即通过主脉与手太阳衔接,若将其称作络脉是自相矛盾;其三,络脉亦有自己固定的循行路线。②足阳明"胃上口"注释为"原作‘胃口,下‘,‘下‘字属下句,原文‘口‘、‘下‘二字颠倒应改正",笔者认为原文"起于胃口,下循腹里"是正确的,符合《内经》行文体例,若按以上观点,手太阴亦应改为:"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上口"。③足太阴病候"快然如衰"注释为"感到病情松解",当为"感到病情松解,但疲乏无力"。④手少阴注释"直者:意指主要的一支,多属有穴通路",应为"直者:意指主脉,体表主脉多属有穴通路"。⑤足少阴经筋注释",音制",注音有误,应为",音赤"。⑥手少阳经别注释"指天:……或说手少阳经别,起于巅顶,其部位在上,故称指天"。《灵枢・经脉》中,手少阳经脉无至巅之说,故本经别不可能凭空起于巅顶,可释为"指天,别于巅:天在上,向上行走曰指天,义同指地,本经别从耳上本经别出后,先上行抵巅顶,然后从巅顶部向下行走"。⑦足少阳注释"髀厌:义同髀枢,指股骨大转子部,环跳穴所在",环跳穴并不正当股骨大转子部,故该句当略去。⑧足少阳经筋注释"外维:指维系目外眦之筋",当为"外维:指维系目睛运动之筋"。⑨阴跷脉注释":指鼻旁",应为":指鼻旁颧骨部"。

《经络学》译文多准确、流畅、通俗,但亦存在可雕琢之处:①"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译为"手太阴经别:从手太阴经分出,进入腋下",经别多无明确起点,但其别出处与其后所入处极近,故可译为"从腋上方手太阴经分出,进入腋下",余起点相类经别亦可仿此。②手阳明经筋"上左角,络头,下右颔"译为"上额角,散络头部,下向对侧颔部",笔者认为应将"左"、"右"二字用于译文中方符合《内经》旨义。③经脉首句译文体例不一:如足阳明"起于鼻"译为"从鼻旁开始",但手太阴、手少阳等为"起始于……",两种译文体例无优劣之分,但当合二为一。此外,带脉"起于季胁"译为"带脉出自季胁部",此译法当弃用。④足阳明病候"闻木声则惕然而惊"译为"听到木器声音就惕惕惊慌",将"木声"译为"木器声音"有牵强之嫌,有人从五脏五声角度予以解释:木在脏为肝,在声为呼,此类病人"听到呼喊声就惕惕惊慌",此释更符合《内经》旨义。⑤足太阳络脉"实则鼽窒"译为"实证,见鼻塞",当为"实证,见鼻流清涕、鼻塞"。⑥足少阴"起于小指之下"译为"从脚小趾下边开始","脚"字当略去;足少阴经别"至中"译为"在窝部分出后",当译为"从窝下方足少阴经脉分出后上行窝中"。⑦手少阳病候"目锐眦痛"译为"眼睛外眦痛",可为"外眼角痛"。⑧足少阳经别"系目系"译为"联系眼后的目系",当译为"联系眼球后内连于脑的组织"。⑨阳维阴维"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译为"起溢出或蓄入气血的作用,不直接参与循环流注的运行",当译为"起溢出、蓄入不能直接参与循环流注的气血的作用"。

3 释难解惑 删繁就简

3.1 释难解惑

经络理论博大精深,若欲融会贯通,实非易事。笔者在经络教学中亦遇到不少疑惑之处,虽殚思竭虑,亦难得《内经》精髓之一、二。

(1)左右对称:对称是事物的相对形式,不对称是事物的绝对形式。经络系统亦不例外,"对称"中蕴含着更多的不对称。虽然作为经络系统主体的经脉在名称、起止、走向、分布、脏腑络属等方面基本"对称",但从总体上看,经络主要是由经脉、奇经组成的巨大的不对称系统,二者在名称、起止、走向、内外分布、脏腑络属诸方面毫无对称可言。奇经本身亦多不对称,如任、督脉唯其主脉循行有对称感;带脉更呈"水平样"行走,异于所有经脉、奇经。络脉、经别、经筋等在"对称性"分布中亦包含大量不对称,如足少阴络脉起于足跟部大钟穴后走向足太阳经,其"支络"上行至心包下,再沿腰脊部下行,分布较复杂,而足太阳络脉起于外踝上7寸飞扬穴后唯走向足少阴经脉,循行距离仅数寸之遥。再如经筋循行虽以经脉为纲纪,有一定对称性,但其变异巨大,如足阳明经筋"上循胁,属脊",足少阴经筋"结于枕骨"等。但正是由于经络组成分布的复杂性、不对称性,使得整个经络系统完整和谐,保证了人体复杂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内行外行:经脉外行体表、内至脏腑,故有内、外行之别。腧穴为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故经穴均应分布在经脉的外行线上。但足三阴有违这一规律,三经进入腹腔后,属络脏腑,上行胸腔,抵达咽喉,未浅出体表,使三经位于胸腹部的29穴有无所依附之感。出现此现象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脱简,但此种可能性极小,因记载足三阴胸腹部外行线原文的简板同时脱失的可能性甚微;二是先天不足,但此可能性亦小,因《灵枢》之后2000多年来的历代医家均未发现其"缺陷"的可能性更微。笔者认为,此"缺陷"应从足三阴循行特点("立体"、具一定"厚度")来理解,其在胸腹腔内循行过程中既入络脏腑,同时又将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相应径路上,如此方能正确理解足三阴胸腹部内、外行线合一的循行特点。

(3)经络交会:经络系统庞大复杂,特点之一是遍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相互交会关系,此关系复杂且数量巨大。主要有体表交会(在体表发生的经络交会)、体内交会(在脏腑器官发生的经络交会)两种,体表交会又可分为有穴交会(二经或数经在某一腧穴发生的交会)、无穴交会(二经或数经不在腧穴上发生的"立体"交会),而有穴交会又分为主动交会(本经在循行过程中经他经腧穴与他经发生交会)、被动交会(他经在循行过程中经过本经的腧穴与本经发生交会)。在所有交会中,有穴交会临床意义最大。十四经中手三阴有穴交会最少,且皆为被动交会,手少阴更无任何有穴交会发生;手三阳主要与阳经交会,唯手阳明仅主动交会;足三阴主被动交会均较少;足三阳主被动交会数量最巨;奇经中唯任督二脉主被动交会皆有,余经均仅具主动交会。此外,两经若"相合并行"可视为经络交会的特殊形式,如足太阴经别"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冲脉"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夹脐上行"等,此"交会"可名之为"循行会"。正是经络间多种形式的复杂交会,保证了经络功能活动正常,扩大了腧穴的主治范围。

3.2 删繁就简

第5篇

二千多年来,中医经络学说服务于华夏子民,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空劲气功外气疗法是祖国医学的实践创造,并形成了完备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其疗法理论与中医学一脉相承。

空劲气功外气疗法是对中医理论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所以,空劲气功外气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治病的方法手段之一。中医是在其基本理论指导下,以中药等来实现防病治病的目的,而空劲气功外气疗法则是在同样理论指导下,应用外气以独特的治疗方法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在外气疗法中,外气的必经之路是经络,如经络不通则调补无门,也无法送达应到的脏腑,脏腑之间也无法相互支援调制。所以可以说,外气治病时疏通经络就成了外气疗法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外气治疗时,新病、急病者经络一般原来就是通的,往往可以直接进行调补。久病者每多是由于经络不通而久治无效的。经络不通则气滞,气滞日久气血凝聚可导致经络阻塞,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症瘕、积聚。所以,对久病者每应先疏通其经络,再行调补,病势将随着经络的日益疏通而有所好转,否则将会久治不愈。对重危病人则应测其经络是否疏通以知预后。

空劲气功外气疗法中要运用各种辨证方法,经络是脏腑的延伸,循经部位的病变性能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如脏腑有病反映在经络上为压痛点,所以还要用脏腑辨证加以补充。不论用哪种辨证方法着手,都要辨证到脏腑,落实到经络才便于外气施治。

外气是通过施治部位去影响机体发挥作用的,因此选择适当的施治部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般来说,患部确定就可以对患部施治,或辨证明确就可辨证施治。但疾病有全身性疾病与局部疾病之分,还可能并发有多种疾病的;不论按经络辨证或是气血辨证还得找个着手点,这就牵涉到选择施治部位的问题。

由于外气有辐射性,覆盖面较大,结合中医治疗的整体观念特点,施治部位的选择以宁粗勿细,宁少勿多为原则,粗则选择方便,多则有些穴位可能相互起抵消作用。

由于外气有穿透性,其深度与功力成正比,因此有时可直接对脏腑、器官或组织位置发气,如五官有病,或肝脾有病,可直接对着五官或肝脾发气。

但外气的穿透力毕竟有限,且会被表层吸收一部分,所以在对深部脏腑发气时经常用双手对发,即一手对着脏腑前面一手对着脏腑后面。

由于四海和气街(脑为髓海,头气之街、膻中为气海,胸气之街、胃为水谷海、冲脉为血海,腹气之街、)是气、血、髓汇聚之处,有统帅本身气、血、髓的作用,实质上主治肺、脾、胃、肾等脏腑的疾患,所以可以对着这些部位发气施治。发气时由于这些部位面积较大,所以手要远开一些。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经络是外气进入机体的主要通道,经脉是经络的纵行主要通道。因此,凡经络病变,都可在有关经脉上施治;凡经脏腑辨证确定的某脏腑病变,也可从与该脏腑联络的经脉施治;凡经经络辨证确定的某经脉病变,也可从该经脉施治。

但是在对经脉的施治中,往往要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下手点,这就是穴位。所以从经脉施治,还要归结到从穴位施治。

从经筋治劳损、关节痛、屈伸不利,主要是“以痛为输”,即那里疼痛,那里有压痛,那里不利索,即从那里施功。尽管经筋与经脉无直接联系,但它受经脉气血所营养,受经脉的调节。所以在施治时除了局部选穴外,还可按经络循行路线适当选取一些远到穴位作为配穴;而这些穴位的选取,根据神经走向的特点,应选的高于局部选穴。

全身有几个穴位由于其与气及经络有直接关系而有整体调整作用,因此治病范围极广,在外气疗法中也用的最多。这些穴位的穴意可以概括如下:

百会:举升阳气。

大椎:疏通脉络。

命门:补益肾气。

关元:补益元气。

膻中:补益宗气。

足三里:补益正气和中气。

合谷:理气行气。

可见它们囊括了各种气的补益作用,调整气机作用及疏通气道――脉络的作用。因此,在外气疗法中对一般疾病只取其中一两个穴就可以治疗诸虚百损;对初诊者一般先发气百会和大椎以疏通经络、举升阳气(即胃气),然后再作进一步的细微调气。

因为“气至病所”,实际上不论对人体那部分发气,该气都会参与内气活动,自动趋向病所,“气至而有效”起到治疗作用,所谓上病可以下治,下病可以上治,左病可以右治,右病可以左治,不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是发气部位距离病灶有远近,“气速效速,气迟效迟”,疗效相对来说有几分钟时间上的差别。按说经络感传速度为0.1米/秒,则1.70米的人,从头上接气到脚上只需十几秒钟,但气走到关节处及肢体弯曲处都要降慢速度。因此,实际要几分钟才能从头到脚。问题不在于此,在于一路上气会被多个组织所吸收,特别是被有些隐藏的未发现的病灶先吸收,这样就影响了疗效。所以,除了应用全身要穴外,还要根据病情选用其它穴位。

空劲气功外气疗法在治疗疾病时应用的治疗方法,既复杂又简单,复杂的地方是各人各病不一样,就是一种病症治疗方法也不一定是一样方法,在临床上按中医辨证施治要求来用于外气施治,属于功能性病变的可以采用启动方法,起到调理功能和恢复功能,不属功能性病变的一般来讲不启动为好,有如脏腑一类疾病启动的话,从治疗效果上来讲反而会差一些。因为,脏腑功能性病变是需要调理和外气发放使其体内气机内动其效果要比外动来的好,肢体功能受阻和肌张力减退,就要用调理成内动带动外动的方法效果才会理想。达到功能逐步恢复正常。总之一句话:辨证施治。

中医与空劲气功在基本理论上有许多共同和通用之处,两者融为一体,在具体的实践与应用中广泛应用经络理论作为治疗和辨证的依据。中医与空劲气功在学科发展上相辅相成,在临床诊疗方面相互补充、自成体系。

第6篇

关键词:病例;经络辨证;针灸

中图分类号:R24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4-0092-02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针灸医师在治疗疾病时,常常采用经络学说来辨证论治。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为指导理论,而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一种综合性的临床辨证方法。经络辨证的主要特点是:用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别、经筋,皮部去分析、归纳证候,具体结合脏腑等相关理论,推演病机,判断病变性质和邪正盛衰的情况。根据不同的经脉脏腑的临床表现,辨证分经,循经取穴以治疗疾病。

近年来针灸医学已经被世界各国逐渐认可。针灸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普及推广,但是传统针灸的辨证论治特色却渐趋淡化。鉴于此,笔者不妄浅薄,以病案举例的方式谈一谈经络辨证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希望能引起临床医师,尤其是针灸医师的关注,重新审视经络辨证的重要作用。

1 痹证案

余某,女,58岁,柳州市铁路局干部,初诊日期:2010年3月3日。主诉:右手臂胀疼痛伴右股骨外侧瘙痒不适2月。病史: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臂胀疼痛,以三角肌外侧为疼痛多发点,白昼活动无异常,夜晚疼痛明显,时有右侧股骨外侧缘处皮肤瘙痒不适,发作没有明显的时间规律。现见上述症状,时有右侧足小趾间隙处疼痛,尤其在寒冷时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查体:无明显阳性反应点。诊断:痹证。治疗方法:针灸治疗。一诊取穴:肩(右)、中渚(右)、阳陵泉(右)、蠡沟(右)、足临泣(右),同时梅花针叩刺右股骨外侧瘙痒处。二诊:右股骨外侧皮肤瘙痒处经梅花针叩刺后未在发作瘙痒,余症同前。取穴法同前,同时考虑患者症状在寒冷时加重,在患侧肩处予以温针灸。三诊时患者诉疼痛昨日未见发作,一夜安眠。为巩固疗效,又继续治疗2次。后电话回访,患者上述症状再未发作。

按:纵观患者发病的部位,皆在少阳经脉上。“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入两筋之间……,循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至目锐眦。”,“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过季肋,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入小趾次趾之间……”。如果对经脉循行线路不能熟悉,则很难判断疾病的所在。所以取穴皆为少阳经输穴。2月之疾病,3次治愈,能取得如此疗效,皆归功于经络辨证。

2 蛇串疮案

刘某,女,60岁,初诊日期:2009年11月3日。主诉:左手臂内侧及前胸疱疹色素沉着伴疼痛2月。病史:患者于2月前左手臂内侧生有疱疹并伴有刺激性疼痛,曾在某医院住院输液治疗,后疱疹逐渐结痂,但是后遗神经痛,多处治疗而未果,现为止痛,来诊。现见:疱疹色素沉着,手臂内侧及左胸前均有,口微干,舌淡,舌尖红,苔微白腻,脉弦滑,小便可,大便秘结。疼痛不能入睡。诊断:蛇串疮(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治疗经过:针灸治疗。取穴:百会、四神聪、印堂、双少海、双神门、双内关、双太冲、双阳陵泉,同时疱疹带处配合放血拔罐疗法。经2次针灸及放血拔罐后,患者夜晚已经可以入睡5~6 h,疼痛缓解明显,后经8次治疗,疼痛完全解除。

按:患者疱疹均发于手少阴、厥阴两经的分布区上,且胸前部位,恰在两经的起点。结合患者的舌苔、脉象,及询问患者平素的性格,比较急躁,所以取穴多在厥阴、少阴两经上。另外“久痛入络”,配以梅花针叩刺,从患者的极泉穴处叩刺至神门、大陵穴处,胸前区另叩刺,络脉放血拔罐,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3 头痛案

张某,男,17岁,学生,初诊日期:2007年8月3日。主诉:头部两侧胀痛3年半。病史:半年前劳累后出现头部胀痛,以头两侧为主。现见:头部两侧胀痛,每日发作时间大约在午睡后(下午2点钟)。影响睡眠及学习。舌淡红,苔薄白,脉微弦滑,舌体边缘有齿痕。查:头两侧(太阳穴附近)隐隐经脉怒张。诊断:头痛。治疗:针灸及放血疗法。具体方法:2007年8月13日下午,首次行两侧太阳穴处刺络放血,两穴放血后加拔火罐,出血量总计大约15 mL;8月14日二诊时患者自述昨日放血后疼痛较前缓解,睡眠好,予以太阳、丝竹空透率谷、合谷、列缺、足临泣穴处行针刺治疗。后依上述方法,连续治疗5次,患者的症状已完全改善。近期回访家属,患者头痛未再发作。

按:偏头痛的病因虽比较复杂,但依照经络辨证,其病位均在少阳。故治疗上以宣散手足少阳经气,疏风止痛为其大[FQ(8*2。175mm,X,DY-W]法。从取穴上来说,丝竹空为足少阳经气所发之处,亦为手少阳经脉的终止穴,透刺率谷穴,更加强了疏通手足少阳经脉的作用。合谷穴是手阳明经之原穴,具有安神定痛的作用。按五行属性,本穴属木,所以对疏通少阳经气更有突出的效果。另外,“头项寻列缺”,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与合谷相配伍,有原络配穴的临床意义。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五行属木,因此也有疏泄少阳的治疗作用。太阳穴为经外奇穴,主治头痛。“久痛入络”者,皆可取之以泻血,络通而止痛。

第7篇

关键词:经络 经气 物质实体 象

七十年代以来,我国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经络实质的研究当中,一时之间,经络研究热成为一大景观。这些研究从解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多方面对经络进行了探讨,力图找到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经络实体的存在。于是,“神经说”、“血管、神经说”、“神经体液说”、“生物电场说”、“控制论说”、“第三平衡系统论”、“经络二重反射说”、“电磁传导通路说”等二三十种假说纷至而出。然而,这种种假说似乎是先天不足,自产生之后,其成长的道路便举步唯艰。这些理论与中医学理论毫无联系或关系不大,并且难以应用于临床实践,而其本身也难以形成独立的体系得以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所有这些研究都以寻找经络的物质实体为目的,而且将注意力集中在古人所描绘的经络循行路线上。正如目前对于经络最流行的看法:“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就“通道”而言,无疑是一个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运行介质,将经络定义为一通道,这是方向性的错误,是对中医学本身关于经络的阐述理解的不够充分的结果。

事实上,在古人那里,经络即不是具有形态结构的物质实体,也非古人所描画的循行线路。我们认为,经络的本体在于经气,循行是其运动方式,线路是其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不具有实体性的,是经气的属性。而经气又是人体生命活动所表现出的综合之象,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象,并不是某一种或某几种有具体形态结构的物质。经络学说是古人用直观、感性的方式对生命活动的体悟和阐释,是中医学理论有机体的一部分。如果要以现代科学来解释的话,研究的注意力应在经气这一表象之下的物质及运动,这是多个系统甚至整个人体都要参与并密切联系、混然一体的生命活动。

1 经络不是具有形态结构的物质实体

1.1 经与脉的不同

《内经》中对于“经络”与“脉”的名词在应用上区分不是很清楚,常常是经脉连用或经脉混用(多是以脉代经)。这样,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使现代人认为经络与脉相同或“脉分经络”(即经络由脉而来),或认为经络象脉一样是有形实体,其实不然。

首先应该看到,中国古人对于世界的认识不同于古希腊人,不是通过分析还原的方式,而是通过观物取象,以象会意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的。中国人注重的不是形态结构上的不同,而是运动变化上的差异。对于运动特征上的共性往往给予相同的描述,即在象的意义上它们是同一的。如《管子·水经》云:“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可见水之所以是地之血气,是取其“通流”之象,故经脉连用甚或以“脉”代“经”是不足为奇的。其次,又是由于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从未形成过真正意义上的概念(即西方或现代意义上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概念要求内涵和外延明确,逻辑推理清晰,中国古典的名词是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古人讲究“言以达意,得意而忘言。”对于每一名词的具体含义,要视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不能一概而论。第三,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对经络循行的形态描述来看,在汉代,即《内经》成书的年代,人们已能分清楚经络与血管了。长沙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所描画的十一条经络循行路线显然不是血管。而《灵枢》中对于经络循行起止的描述异常清晰,并且与脏腑相络属,深浅内外有别。如此清晰的描画,显然不是基于对血管系统的解剖所得。即便是非常不注重解剖的古人,对血管的基本的解剖知识还是有的。第四,经络的本体是气,而非血。这一点将在下面“经络与气血的关系”中作详细论述。第五、经络的出现与针灸临床实践密不可分,至少在汉代,针灸已经成为普遍应用的、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可见在当时,汤熨、针石、酒醪为三种主要的治疗方法。汉代桓宽在《盐铁论·轻重》中也有:“用针不调均有无、补不足……灸刺稽滞,开利百脉。”足见汉代的针灸水平已很高。在针灸实践中若以血管为经络,岂不是大错而特错,非但治病不能,还会损伤血管,古人恐怕不至于如此愚昧。第六、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在这里,血脉是与经络并提的,不能不察。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经络与血管是两回事。值得指出的是,也许在远古时期,人们无法区分血管和经络,但在汉代二者之不同已是显而易见的了。如果现在我们又认为经络是血管,岂不是倒退?

1.2 从与藏象的密切关系中看经络

经络与藏象密不可分。《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脏,外络于肢节。”经气的运行,无处不到,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将人体各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值得指出的是,中医的藏象理论非是解剖基础上形成的脏腑组织结构理论,而是藏之于内,象之于外的以象为核心内容的学说。以心为例,《素问·六节藏象论》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灵枢·五味》有:“谷味苦,先走心。”《灵枢·脉度》有:“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可以看出,中医学中的“心”是广范联系而又充满运动变化的一个整体的象。这一广泛联系及运动的实现者则是经气,故没有经络则不成藏象。而没有藏象又无以为经络,经气的形成及运行正是五藏六腑及全身各部的生命活动的体现。经络学说与藏象学说紧密联系,形成中医学基础理论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从上述对于心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学中的脏腑非解剖学中的实体器官,那么与之密不可分的经络必不可能是一个实体的系统。一个实体的通路作为一个抽象的象的内部联系统,这即不符合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又不符合西医学的解剖常识,简直是中西医学机械组合的畸胎。

1.3 实际应用中的经络不是物质实体

首先,在针灸实践中,《灵枢·九针论》中提出的:“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血恶气,刺厥阴出血恶气,刺少阴出气恶血。”这里指的是针灸对人体阴阳气血的补泻调节作用。其“气”和“血”都是指象名词,不具实体意义。若以解剖结构论经络,“气”、“血”又当如何解呢?若以实体物质论“气 、“血”,则中医理论将无法自洽。而《灵枢·终始》对行针有这样的描述:“……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可见要等到气至并不是一件易事,而“气至”本身就说明气本不在针下,是由它处而至。若以经络为实体论之,经气在经络这一系统中的运行应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何以要待气至呢?而许多中风病人的患肢在行针之时得气是非常之难的,有的甚至不得气,若以实体论,能说这些病人的患肢经络就不存在了吗?在临床中除取经穴外,经常运用而行之有效的穴位是“阿是穴”,如以实体论经络,阿是穴是不在经络之上的,如何又能得气呢?还有,针灸有勿刺大劳之人、勿刺大怒之人、勿刺大虚之人等禁忌之症,当此之时,病人非但不能得气,还会晕针,难道此时经络就不存在了吗?

在中药学中,药物的归经及四气五味等特性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若以实体论经络,四气五味又作何解呢?在中医诊疗之中,按经络辨证所得之证往往是一综合之象,并不与某一定的物质结构有关。如《伤寒论》中对太阳病的论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显然是在疾病的外部表现基础之上得出的综合之象,而不是以太阳经的实体解剖结构为基础所作的病理分析。

由经络学说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出,经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一实体组织系统。如以实体论,则有许多无法解释的矛盾。

1.4 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使之不具有物质实体性

要对经络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得不对经络学说的形成作一下考查。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深入到亚原子粒子的微观世界,基因工程也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西医学已将人体分解得淋漓尽致,如果真有一个有别于其它结构的经络结构存在,是不可能不被发现的。在运用如此尖端的高科技手段之后仍然没有找到经络的物质实体,只能说明这是一个观察视角的问题。也就是说,西医重在分析人体的组织结构,从分析还原的角度看问题,而经络恰是在这一角度所看不到的。那么,现代人用最为精密的仪器也未能找到的经络,中国古人又是怎样发现的呢?关键在于,古人是通过直观体验,用比类取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从无应用解剖手段,进行分析还原的习惯。中医学理论即是在极其简单的解剖基础上通过观物取象的方法建立起来的庞大的体系,重在研究物质结构之上的各种生命活动的综合表象,中医学理论的内容是以各种各样通过直观体验所得之“象”为核心的。古人对经络运行的认识,可能是长期针灸实践的积累,也不排除出自修行内炼的体验的可能,但都是从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象上把握人体的结果。当然,表象与结构之间是有差别的,不能机械地一一对应,更不能由表象推断出新的结构或物质。转贴于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古典哲学是中医学形成的基础。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相应观念及对整体观、运动观的强调几乎渗透到中医学的每一层面,同样也指导着经络学说的形成。而现代科学及西医学是不具备这一基础的,所以,在其领域中既发现不了经络,更找不到物质意义上的经络。

综上所述,用西医的观点(即现代科学的观点)看经络,想找出物质实体上有别于其它组织器官的经络是不可能的,任何这种尝试都将是徒劳的。

2 经络的本体是经气

2.1 经络与气血的关系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记载:“黄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中气穴则针游于巷。”《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又云:“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都说明其对经络的描画即是经气的运行路线,经络的本体是经气。而《灵枢·五音五味》云:“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少气,此天之常数也。”这一论述似乎正支持了现代人关于“经络是气血运动的通道”的论点,然而,仔细考察一下便会发现其似是而非之处。上文已经指出,经络不可能是一“通道”,这里重点谈谈经络与气血的关系。此处的气血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气血,并非指经络之中既有气的循行,又有血的循行。《太素·任脉》中杨上善注道:“手足少阴太阳多血少气,以阴多阳少也。手足厥阴少阳多气少血,以阳多阴少也。手足太阴阳明多血气,以阴阳俱多故也。”《灵枢集注·五音五味》中张志聪注道:“此复论人道之归于天道也。青、黄、赤、白、黑,五音五行之色也。赤主夏而黄主长夏,故黄赤者多热气,热气者阳气也。青主春而白主秋,故青白者少热气也。黑主冬令之水,而阳气深藏,故多血而少气也。三阴三阳者,乃天之六气,亦合于四时。”二人均以阴阳释气血,是很有见地的。

我们认为,要对经络气血多少的描述进行正确的理解,就必须对中医理论中的“气”有正确的理解。在中医理论中,气的含义是人体生命运动的外在表象,不是具体的物质。(这一点将在下文“经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中作详细论述。)而人体生命运动又具有多重特性,包括如精、津、血、脉、营、卫等各方面的生命活动,故《灵枢·决气》中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在《灵枢·营卫生会》中又有“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即精、气、津、液、血、脉及营、卫等都是气之下的范畴,这些名词在中医学中绝不仅仅是一个个的实体名称,它们还代表了生命活动的一定形式或状态,其外在表象也是气。这样就不难理解经络之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之象,在不同的区域体现着不同的藏腑的运动,故有阴阳特性的不同,即上面所说的气血多少的不同,而决非指经络之中既有气的运行又有血运行。

2.2 营卫之气的运行形成了经络

要正确理解经络,就必须正确理解营卫之气。目前中医基础理论中认为营气是“行于脉中之气”,并且,“与血可分不可离,故常常‘营血’并称。”却又认为“营气在脉中运行的具体路线是:营出中焦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也即:既认为营气行于脉中,又认为其在脉中运行的路线是经络路线,这显然有些前后矛盾。并认为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却也能随营气运行,“只不过营在脉中走,卫在脉外行而已”。[1]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有些不妥。张志聪早在《灵枢集注·营卫生会》卷二中就指出:“夫经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者,论营卫二气分阴阳清浊之道路也。……阴阳之道,通变无穷。千古而下,皆凝于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句,而不会通于全经,以至圣经大意蒙昧久矣。”营气可以行于脉中,卫气可以行于脉外,但营卫之气也可以按经络运行。根据《灵枢·营气》记载“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隨,常营无己,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又对营气的循行描述为:“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说明营气沿十二经络依次流注,运行不息。不但如此,《灵枢》还指出卫气的循行也遵循十二经。《灵枢·卫气行》对卫气循行描述为:“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由此不难看出,营卫之气的循行路线即是经络路线,按经络运行的营卫之气即是经络之气。

2.3 经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

对于经气的理解应先从古典哲学中的气谈起。气是“中国先民们对于自然界云烟等的直接观察,或对人自身的嘘吸等的直接经验,是象形的直觉思维。”[2]当气的观念被引入中国哲学后,便失去其具体的意义,变得抽象起来。《管子·内业》中对气作了以下描述:“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说明气代表的是事物无所不在、微妙至极的运动变化,且“不可止以力”,“不可呼以声”,即非有形实体。《庄子》则将气与形区分开来,他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 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重在对运动变化的把握,事物的这种永恒而又微妙的运动反映在人脑中,便形成了一个综合的象。所以,古人是取气之象来描述世界万物永恒运动的特性的,这时的气已经脱离了物质的含义,而只有指象的意义了。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当气这一名词被引入中医学之时,同阴阳、五行一样,仅是取其象的意义。《灵枢·决气》中岐伯在解释气的含义时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更为我们描绘出了人体生命运动的生动画面,而不见丝毫形质可言。而经气只不过是人体之气的一种,它同脏腑之气、营卫之气等有内涵上的相交之处,但它们是从不同角度来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的。经气是从广泛联系,循环运动这一角度表现了人体内部的生命活动,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的某些特征,因而是这一角度上的人体生命运动之象。

综上所述,经络不是一个物质系统,它的本体应是不断运行着的经气,古人所描画的经络循行路线只不过是经气所表现出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不具有实体性的,是经气的属性。

3 结论

由以上的论述可知,当我们用现代的方法来研究经络时,不能认为经络的循行路线即是经络,否则无异于以指代月。对经络的研究应将注意力放在其本体——经气上。而在中医学,经气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之象。用现代方法研究经络就必须聚焦于这一表象所蕴涵的物质运动。

如此,就产生一个两种研究视角转换的问题。很明显,古人是不会问“经络的实质是什么”的,而这一问题的提出正说明现代人是站在不同于古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的。二者在思维方式、研究手段、认识途径、判断标准等各方面都是不同的。这就如同将中文翻译成英语,或是将古诗翻译成白话文,既使翻译得再精确,也不能再现原有的韵味。所以,翻译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同样,对于经络实质的研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通过现代科学的分析还原手段所阐释的经络还是原来的经络吗?这一问题还有待于中医同道们思考。

参考文献[1] 印会河,张伯讷.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50.

[2] 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第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40

作者简介:

第8篇

生物电疗法,以中医经络学为原理,生理学为基础,把古老的中医学同现代西医反射学、生物电学技术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

将专用“生物电疗仪”输出的电能经过人体调控后,根据人体经络的走向与病症所处部位,采用适当电量运用各种手法,用电能刺激经络,使电能迅速传导,瞬间打通人体受损、萎缩的经络,使人体气血畅通,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生物电疗法是近期产生的,远期疗效和和科学的测定,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要想健康长寿,必须了解和高度重视经络、气血与健康长寿的关系。人体衰老的原因之一,是气血失调、气滞血瘀所致,《黄帝内经》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和百病消,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那么,什么是经络学,经络学与气血的关系以及对人体健康长寿的影响如何?经络学专家祝总骧教授用三种生物物理方法证实人体14条经脉线,354个穴位都可以精确地测定,并和古典经络图谱有惊人的吻合。他还发现,经脉线具有形态学基础,甚至动物和植物也有经络。祝教授指出:“经络学是2500年前中国先哲对世界科学最伟大的发明创造,是指导针灸、推拿、按摩、气功和中医各科的理论核心。”根据经络学说,“人体的一切功能都是在经络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的,经络失控则是疾病形成的原因之一,而疾病的痊愈则是经络发挥了调整作用的结果。因此,经络系统就是人体医疗保健系统”。至于经络与气血的关系,祝教授通过运用声、光、电、红外线、同位素等现代科技观察,证实了经络是气血的通道,从而把现代科学与经络定位和经络功能有机结合起来。1986年《人民日报》海外版载文宣布:“人体内确有经络物质和信息沿经络路线传播,气血理论真实存在,并对人体有切实作用。”

我们长久以来所说的“气血运行”,实质上是指血管内的血与血管外的气(细胞外液)相互作用来实现人体总体水平物质交换。中医理论对经络重要性有着极为特殊的论述,确实有它的生物学、生理学的基本根据。中医理论最基本的出发点有两点:一是整体观点,即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二是动态性原则,也称为“功能在先”原则,是指生命结构最重要的表征为功能特征,“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和百病消,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它深刻地表明,气血运行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而西方生物学的基本原理认为,任何生命的基本活动都是物质交换。人的整个生命就是不断进行不同层次的物质交换的过程,物质交换停止,人的生命也就终结了。由此可见,中西医理论在气血运行的观点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有保证有序的气血运行,才能保证人体健康。通过外部的按摩和穴位刺激等方式,可在更大程度上促进气血运行,以达到抗病防病健康长寿的效果。那么,怎样按摩和刺激穴位来达到健康长寿呢?现介绍两个最简便的实例,一般自我保健者都可以办得到,既简单又切实有效。

一、按摩

笔者坚持22年的按摩,治好了冠心病、高脂血症等七种病,恢复了身体健康。按摩的方法是以脑心肾为重点的全身按摩,按摩不同的部位又有不同的效果。按摩头部防中风,我有42年高血压病史,从没发生过中风;按摩胸部治好我已患10年的冠心病,并经得起19年不服药而胸不闷的考验;按摩腹部促进了食欲,22年来吃什么都感到是香甜的,并促进了消化吸收功能;按摩肾区防肾衰,特别是有42年的高血压出现肾衰、脚水肿;通过按摩肚脐和,控制了肾衰发展。

二、“三一二”经络锻炼法

一位著名经络学专家经过30多年研究,从人体的十四条经脉线、354个穴位中,精选出3个穴位的“三一二经络锻炼法”,这是立足于群众性防病治病的普及推广,力求简捷有效。这3个穴位,―个“合谷穴”,管头面上肢;一个“内关穴”,管胸腔心肺;一个“足三里穴”,管五脏六腑和全身。也就是说,按摩这3个穴位,就可能打通全身气血,防治百病,而为人人百岁创造条件。这3个穴位,不分人种、性别和年龄,都可以进行锻炼。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决生死,处百病”的功效。

“三一二经络锻炼法”的内容

“一”就是意守丹田,以腹式呼吸为主的气功锻炼,每天早晚两次,每次5分钟。腹式呼吸也是经络锻炼,因为腹部有九条经脉,有肾经、肝经、胃经、脾经和中央的任脉,这些经脉都处于皮肤以下、肌腹以上,当腹肌舒张(吸气)和收缩(呼气)时,这九条经脉都受到激发,加强了气血的运行。肾经和督脉主营一身之阴气,对人体先天之本和人的精力有密切的关系,与肝经影响人的情绪和人的精神状态有关,所以腹式呼吸能使过于旺盛的肝阳下降,肾阳上升,因此,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控制有效。脾经和胃经是人体后天之本,对消化代谢有重要影响。所以对消化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影响。对平衡阴阳和对睡眠也都有特效。

“二”就是以两腿为主的体育锻炼,每天两次,每次5分钟。因为人的两腿各有足三阳、三阴6条经脉运行,这12条经脉,有的是人的后天之本,有的主管人体气血精神、情志调节和生老病死,加上奇经八脉,增加回心血量,可起到动员全身经络,加快气血运行,为百岁健康创造了条件。

“三”就是按摩合谷、内关、足三里三个穴位,一般每人每天早晚两次,左右不拘,每次5分钟。按摩时一定要达到酸、麻、胀,有时还有上下得气感觉,才是有效的按摩,按的频率约每分钟30次,下面是三个穴位按摩:

第一穴位“合谷穴”,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在第二掌骨中点、挠侧边缘处即拇、食二指并拢,在肌肉最高处取穴。按摩合谷穴,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就是头面上的病,像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病都能治,而且效果相当好,除头上外,大肠经循行部位所发生的疾病都和这条经脉的气血运行不正常有关,如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都可以通过按摩合谷,激发大肠的气血,得到治疗。按摩合谷穴,还可以防治人类三大杀手之一的脑中风。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