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航空航天行业特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5 16:45: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航空航天行业特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航空航天行业特点

第1篇

不断强化的主动意识

从大环境的变化来看,目前我国航空航天企业的主动信息化意识正在逐步增强,这与10年前的情况大不相同。不少了解行业需求的专家回忆:以前航空航天企业在信息化与信息安全领域一直都被技术提供方以“先入为主”的思想左右,技术方显得较为强势,而需求方则因对技术和自身需求不了解而被迫接受技术的灌输。但随着企业信息化意识的逐年提升,企业的信息化安全意识主动性不断增强,市场也从产品导向转向了需求导向。熟悉这一市场的普元信息军工业务部技术总监郑星光回忆,在航空航天领域,国外不少产品动辄上千万元的采购费与数百万元的维护费用让不少企业用户饱受煎熬,由于信息化产品的延续性很强,不少企业一时很难摆脱高昂的维护费,因此满足个性化需求和实现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的过程并不顺利。但可喜的是,随着需求导向性市场的不断完善,特别是2014年以来行业对于安全可控的需求有了更加显著的提高,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也更加具体,航空航天企业对于信息安全的掌控性要求更高,这进一步打破了技术市场的垄断。

目前,国内外航空航天领域信息安全的技术及软件差距正在缩小,技术平台也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在新一轮的“十三五”规划中,也将对于如何选择更加开放的信息化软硬件产品及平台给予进一步指导。这为开放性的产品和众多国内技术、软件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同时,从本土化的角度来看,国内从事信息化技术服务的企业应该更了解国内企业的需求,在技术上更能够做到统一规范,这一点是国外企业所无法适应的。

不同于传统ERP企业,我国的航空航天企业多是采取科研+生产的模式,对于技术的了解程度很高,对于信息安全也有着自己的标准。安全可控推进过程要遵循技术调研、方案论证、试点实施、全面推广来进行。因此必须认识到,安全可控并不是简单国产化,也不是简单的设备、软件替换,而是用新一代的开放弹性架构来重构 IT 系统。例如成飞集团对于安全技术的要求就特别强调了其灵活适应性,而定制化的产品显然无法适应。这需要软件、平台方在基于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实现构建式开发。

弹性平台脱颖而出

目前在航空航天行业的信息安全也划分为软件、硬件、数据、网络等不同领域。同时航空与航天两个领域本身也存在较大差别,不同领域的市场情况也各不相同。拥有众多行业(特别是航空航天领域的软件平台建设)经验的郑星光坦言,软件平台的特点之一就是“安全可控”,只有搭建合理有效的软件平台才能实现航空航天信息化的“安全可控”和IT架构的开放弹性。

例如,针对航天航空信息化“安全可控”推进策略,把信息安全的主动权交给用户的做法。这种做法把航空航天信息化技术平台架构分为四个层面:最下面是基础设施平台化,第二层次主要是数据管理平台化和业务流程平台化,第三层次是应用开发平台化、科技管理平台化、运维监控平台化,最上面是服务支撑平台化。在这样的“大平台”构建下,航空航天信息化技术平台能够有效解决技术一致性、敏捷可靠、安全可控、自动化运维等行业痛点,用开放、弹性的信息化科学管理实现“七统一”信息平台。

在安全可控层面,基于开放式技术路线,提出航天航空信息化安全可控推进策略。该策略分为直接引用、直接替换、平台迁移、系统迁移四种方式。直接引用,是指在新技术、新模式带来的新应用需求方面,可以直接采用安全可控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直接替换,是指对于基础软件,可以直接采用替换策略,对非安全可控的软件直接采用1:1的替换策略 ,如应用服务器、消息中间件、数据库、操作系统。平台迁移,是指对信息化基础平台进行替换:对企业应用架构支撑平台,如SOA开发平台、流程平台、业务集成平台、数据平台、监控平台,进行统一的迁移。系统迁移,是指将企业的整体信息系统整体迁移到安全可控的软件、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上。在平台迁移过程中,需要对建立在企业应用平台之上的应用进行分批、分阶段进行迁移工作;最终完成所有的应用系统完成迁移工作,使得企业的应用全部构建在自主掌控的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企业应用平台之上。

第2篇

关键词:航空航天材料;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092-02

航空航天材料是指飞行器及其动力装置、附件、仪表所用的各类材料,是航空航天工程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材料科学中富有开拓性的一个分支。飞行器及其装置的设计,不断地向材料工程提出新的课题,推动了航空航天材料科学的进步。各种先进材料的出现也为飞行器及其装置的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设计性,极大地促进了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因此,先进航空航天材料的开发、研究与应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与航空航天技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因此,各国都把先进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放在重要地位。尽管我国近年来在航空航天材料的研发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需要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而国外相关资料都是英文出版,这就需要航空航天材料方向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完成获取专业所需信息等任务。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是一门语言应用与材料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它不但涉及英语科技文体的语法特征和材料专业技术文献的语言特点,而且涉及一定的专业技术内容及科技信息交流。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写、译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英语交流、获取知识。同时促进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航空航天技术进步的需要。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一定量的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关的常用单词和常用词组,并掌握一定的构词法知识,具有识别生词的能力,能顺利阅读专业相关的英文原版教科书、参考书及专业论文。但现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管理与培养方式中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也没有针对航空航天方向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因此,迫切需要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改编教材,以全面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一、改编现有专业教材,扩展学生专业视野

浏览现有大部分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可发现,内容基本是《材料科学概论》或《材料科学基础》的英文版本的改编,实际是英文版的专业教材,不具专业英语教材特点。而且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慢,与国际上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学生阅读起来单调、枯燥。因此,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急需编写新版实用性教材。新版教材需兼顾英语的语法特点和材料专业技术知识,既强调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涵盖国际研究前沿趋势。

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及翻译的综合能力着手,按照从难到易的教材内容顺序,突出航空航天行业背景及新技术特点,完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外语》教材的设计与撰写。从教材章节编排上,按照先介绍语言知识后介绍材料专业的顺序布局。可以在开始的章节介绍科技英语的构词、语法的特点以及专业学术文章的撰写规则。随后的几个章节,简单介绍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可以结合以前学习的材料专业知识进行这部分的学习。目的是给学生介绍英文专业词汇,让学生逐渐熟悉专业英语的阅读。随后,在材料学的专业知识内容上,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着重介绍和航空航天技术紧密相关的材料研究内容,例如飞机结构复合材料、高温材料、隐身材料、非晶材料、太阳能材料等。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专业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专业文献中获取重要信息和跟踪学术研究前沿的能力,教材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利用互联网站和相关的学术期刊网站获取最新专业文献的方法。并且,从材料专业高质量的国际期刊上精心选取一些难度适中的综述性和研究型的论文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由于这些论文内容新颖且紧密跟踪本领域的研究前沿,学生也易于接受。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使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地认识和理解。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夯实学生基本功

调研各高校材料专业的本科生教学计划,发现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在第七至第八学期,大四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变得陌生,如果直接面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因此,教师除了教授教材的内容外,可以适当拓展相关内容的英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知识结构设置上,可以根据学生毕业后学习、就业及工作的实际需要,突出对学生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了突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及常用交流,可按照先读后写,先听后说的思路,来对学生进行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通过由学习模仿到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撰写英文摘要、写推荐信、求职信、会议常用发言以及模拟求职对话等能力。除此而外,还可以就学生即将面临的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展开介绍和讲评。“学以致用”,而实际应用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一旦体会到能从专业外语的学习中获益,便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专业英语的教学。

为了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最新外文视频。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大专业,其中又有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陶瓷材料等二级专业,因此除了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外,还应针对不同专业分门别类地介绍材料的最新的实际应用。介绍时,可以从互联网上搜索最新的文字资料,也可以搜索最新的视频资料,其中视频资料更生动,因此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比如在讲解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时,可以给学生播放波音、空客等制造飞机发动机及机身结构的最新技术视频。还可以通过播放如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技术及3D打印技术等视频,加深学生对陶瓷材料、功能材料及复合材料在新能源及新技术领域的应用认识。因此,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视频资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扩充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了解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沿,深化在学生对航空航天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认识。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材料专业英语是一种正规的书面体,专业词汇多词形复杂、句子长,且与专业知识结合紧密,相对于基础英语来说,缺少文学作品中的韵律、节奏感,读起来抽象、枯燥,造成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如果采用传统的专业课程的讲课为主的教学方法,势必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该结合英语课堂教学和专业课的教学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

可以采取英语课堂的教学,让学生随堂朗读教材内容,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既熟悉了教材内容,又对英语的“说”有提高。随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教材内容,或者也可以提出一个小话题,学生可进行问题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技能,也加强了学生分析专业问题的能力。课后布置适量的课后翻译作业,可以是对教材内容的翻译也可以是对课堂增补内容的翻译,通过英汉互译的环节,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在课程结束前,还可以穿插学生就自己的毕业设计方向,做一个简短的英文讲座,既可以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测试,也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加同学们英语交流的信心。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如前所述,可以围绕课堂教学时的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补充国际上航空航天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应用实例,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视频文件的学习。进行文字资料的学习时,可以采用先朗读后分析、翻译的方法,逐步分解。进行视频资料的学习时,教师应提前将语音资料转换成文本资料,课堂上可以进行边视听边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四、结语

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航空航天材料的研究提出更高要求。航空航天材料的研究人员必须及时关注国际发展,密切和国外学术交流,才能保障材料领域的不断进步,这就对科技人员的专业英语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通过对航空航天材料专业英语教材、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优化,来全面培养学生的读、听、说、写、译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为航空航天材料技术领域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成功.航空航天材料[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2]鲁红典,邵国泉,谢劲松.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3]马彦青,魏忠,陈凯.《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探索――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1).

[4]陆江银,王春晓.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5]孙丽丽,毕凤琴,张旭昀.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认识与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5).

[6]徐征,陈利生,余宇楠.关于高职院校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7]董世艳.石油相关专业研究生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长江大学,2013.

第3篇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控制系统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的不断进步,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也不断的提高,燃油和控制系统由原来的简单系统发展到现在的复杂技术,由原来的液压机械操作发展到现在由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FADEC)进行操作。原有的军用航空发动机中燃油和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多变几何控制能力,而现在的FADEC技术将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和监视系统归入到发动机的控制系统中。在航空航天发展速度较快的今天,防喘控制也受到航天专家的重视。因此,本文将对航空发动机燃油和控制系统的发展进行阐释,为我国的航空航天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我国现阶段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现状

1.1燃油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燃油控制系统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控制系统,其主要性能直接影响整个发动机的控制系统,而燃油泵是燃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油泵包括燃油增压泵和主燃油泵,目前全球各国研制的军用航空发动机中的燃油增压泵是采用离心式独立转动模式,其增压能力可达到0.4-0.8 MPa;而主燃油泵一般采用的是齿轮泵,主要是由于齿轮泵的体积较小、流量较大。还有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是采用高压柱塞泵,它既可以作为主燃油泵还可以作为喷口油泵,据调查显示,该泵使用情况较为普遍,在英国生产的发动机中就采用了高压柱塞泵作为主燃油泵,最大的出口压力可达21 MPa,最大的流量也可达每小时10000kg,而近期俄罗斯也研发出了高压燃油柱塞泵。而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应用显示,在泵油系统中还是应该采用离心泵作为发动机的主燃油泵,其主要特点是制造结构简单、质地较轻、燃油温升较少,且质量达到了要求。离心泵在设计上较为简单,其控制操作也极为方便,但在小流量的启动过程中其性能较低,因此需要再单独配置一个启动泵,这样将发动机的转数和流量变为可调控的模式。

1.2喷管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发动机的喷管控制系统在航空发动机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对于发动机尾喷管的介质,我国目前采用液压油、燃油和滑油,但由于滑油和液压油的性较好,可导致喷管油源泵在工作时压力达到最高。在发动机中使用液压油系统则可以无需设立独立的油源系统,但在这样共同使用液压油源时,可对飞机的动态操作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还会导致飞机的液压系统遭到污染。有调查显示,英国曾采用发动机尾喷管的独立滑油系统,虽然对喷管的控制得到了灵敏的提升,但在油源系统中增加了油箱和油泵等装置,使得控制系统的结构更为复杂。目前在我国的军用发动机中,使用较多的喷管控制系统是以燃油为介质,与此同时,在喷管油源泵的选择上多以高压柱塞泵为主。该泵的最大出口压力可达23 MPa,最大流量可达每小时3600L。

1.3FADEC技术系统的发展现状

FADEC技术是新研发的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系统,其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结构、微处理机以及数据的通讯。数据传感器的使用数量在不断的增加,致使军用发动机电缆的质量也有进步,在发动机的燃油和控制系统中,传感器的质量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我国对传感器的研发方向是制造出光纤和智能的传感器,这将是迎合光纤通信的最大亮点。与此同时,微电子技术也给FADEC的发展提供了电子硬件,随着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微处理机也越来越受到航空专家的关注。在发动机的数据通讯过程中,通过高速的光纤数据把发动机的智能传感器和执行机构有效的连接起来,取代了原有的点到点式的串行通讯方式,这样提高了数据传输系统的安全性。在发动机未来的研发过程中,要注重防喘控制等相结合的应用,要做到同监视系统、飞控系统以及火控系统共同结合。FADEC技术可以实施较复杂的控制计划,用自适应控制系统进行对发动机的综合控制。

1.4防喘系统的发展现状

防喘系统在军用航空发动机中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飞机飞行或发射武器时发动机出现喘振和熄火。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在军用发动机上都使用了防喘和消喘的控制系统,同样的在我国的军用航空发动机中也应用了数字化的防喘控制系统,并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我国军用发动机中防喘控制系统的设计理念是采用有静压传感器的喘振信号器和高响应压力传感器,其设计可以利用数字滤波准确的判断出喘振的征候。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其采用的防喘控制系统也是不尽相同的。在发动机的研发过程中,进口温度在90-100℃之内方可保证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若超过140℃时,发动机会出现瞬间的喘振现象,但发动机自身的防喘控制系统会将其回复到原始的稳定状态。

1.5监视系统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军用发动机中均配置了不同模式的监视控制系统,根据飞机功能的不同配置不同模式的监视控制系统,有的配置专用的监视系统,有的同飞行记录系统相兼容。我国研制的军用发动机中的监视控制系统,为了监视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关键参数的变化情况,监视系统可记录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工作温度、涡轮叶片的使用寿命系数以及高压转子的主、次循环等参数。监视系统在正常工作时,有两个机构在执行着相应的职责,一个机构执行控制系统,另一个机构执行状态监视系统,当监控系统出现故障时,就由状态监视系统进行对发动机的控制,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的时间里对飞行的数据和存储的监视参数进行记录,以便对监视故障的诊断提供帮助。

2我国未来燃油和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2.1供油系统的加强

我国研发的军用发动机主要是以燃油和控制系统为主导地位,采用新型的燃油泵控制系统同科学的电子硬件相结合,共同提高FADEC系统的工作性能。运用科学的控制系统和合理的控制算法可提高发动机的控制指令,不仅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降低研发控制系统的成本。而降低供油系统的成本也成为学者的研究目标,研究表明当燃油的温升在20-30℃之间时,供油系统的质量便可减轻一半,这就大大的提高了供油系统的使用寿命。为了降低燃油系统对污染的增加,我国研制的军用发动机多采用离心式油泵,进而取代原有的齿轮泵和柱塞泵。但离心泵在工作过程中有弊端,即在小流量时效率较低,便会造成燃油温度的升高,因此,专家研发得出通过调节泵的工作转速来调节燃油泵的供油量。目前我国军用的航空发动机的燃油系统是应用电子技术进行控制,这就需要应用高集成度和耐高温的电子元件和器件,独立的燃油泵转动装置便成了发动机自我监视和诊断的保证。

2.2先进技术和科技的应用

我国军用发动机的燃油和控制系统中,应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科技,采用耐高温的半导体元件可耐高温350℃、应用最先进的高温光电技术测量装置、采用砷化镓材质作为集成电路、高速处理器可达每秒一亿次以及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在军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上运用先进的分析和检测软件。在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应加强计算机辅助的设计理念,在燃油附件中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从发动机的工装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以及编程等发面共同发展,提高发动机的质量,节省研制时间。要利用先进的技术积极展开对控制系统和综合控制系统的研发工作,加强对FADEC技术的研发,利用智能传感器、数字执行机构、数据通讯、网络技术等进行发动机的研发。

3结语

在我国航空航天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军用航空发动机燃油和控制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随着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研究,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燃油和控制系统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能研制出更高质量的航空发动机燃油和控制系统,研究人员应继续加大对FADEC系统的研发工作,增加试验的准确性和应用性,要注重软件系统的编程,结合实践中发动机的型号进行研究,加快FADEC系统的研发。本文通过阐释燃油控制系统、喷管控制系统、FADEC技术系统、防喘系统以及监视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而提出了我国要加强供油系统,同时采用先进技术和科技来提高我国未来燃油和控制系统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与此同时,也为我国的航空航天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绍基.航空发动机燃油与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展望[J].航空发动机,2003,03:1-5+10.

第4篇

【关键词】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生产技术;应用

通常将厚度在6mm及以上厚度的轧制铝合金板材称为厚板,其典型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200~500MPa之间,延伸率10~25%之间。近些年,我国在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的技术方面的许多研究成果都达到了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但在尖端领域和国外的先进技术水平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1 世界上的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生产格局

当今世界上,许多例如美国等工业发达的国家的高性能铝合金厚板所占的比例较大,且这些国家的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生产厚度能达到300mm,宽度能有3500mm以上。其中美国的美铝公司达尔波特轧钢厂能生产出宽度大于3700mm的高性能铝合金厚板。据有关调查,美国生产的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的产量占其铝板带材总产量的4%以上。在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铝板带轧制工业也十分发达的,其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生产产量大约占铝板带材总产量的3.8%左右。主要的热轧工厂有德国阿鲁诺夫铝业公司、日本神户钢铁公司真岗制板厂等

在我国,高性能铝合金厚板广泛的应用在航空航天工业、船舶领域、各种交通工具运输方式,其中生产出的厚度大于20mm的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的产量占铝合金厚板总产量的50%左右。近来,国内多家铝板带工厂投产运行,使我国在铝厚板生产在厚度、宽度、合金等许多方面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其中于2013年8月试产成功的广西柳州银海铝业公司的热轧机,为当时国内最宽的热粗轧机。该热粗轧机轧制最大宽度可达3300mm,开口高度可达600mm。

2 我国的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的生产现状

我国开始对高性能铝合金厚板进行深度研究的开始时间应该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现在,我国在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生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和长足进步,尤其在2xxx,5xxx,6xxx,7xxx系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其中2xxx系为铜系(除铝外主要合金元素为铜)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主要合金牌号有2050,2218,2A90d等,其特点为强度高,耐热性能和加工性能良好,可广泛应用于航空和航天领域。

其中5xxx系为镁系(除铝外主要合金元素为镁)铝合金,不可热处理强化,使用合理的加工工艺如控制冷加工量,可以达到良好的强度和延展性的平衡,获得良好的抗疲劳性能。5系合金主要应用于焊接构件和船舶领域。主要代表和金为5083,5052等。

其中6xxx系以镁和硅为主要合金元素,代表合金为6061和6009,6010等。该系合金具有良好的锻造、挤压性能,具有良好的材料成形性。

其中7xxx系锌系(除铝外主要合金元素为锌)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代表合金为7050,7039等。其中Al-Zn-Mg-Cu是高强度铝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铝合金厚板生产的主要设备为:

熔炼炉/均化炉、热轧机、冷轧机、退火炉、精整设备等

主要工艺流程为:

铸锭--均匀化--铣面、铣边―均热--热轧--固溶热处理与淬火\退火或稳定化处理--预拉伸--超声波探伤--锯切或精密裁切--包装--入库或发运

虽然我国在高性能铝合金厚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国对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研究的大部分内容具有仿制的性质,我国能够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的只有加工工艺和一部分的热处理技术。因此,我国的高性能铝合金厚板与国外的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铝合金厚板基础性研究投入不足 国内的对于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理论方面的研究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在对合金元素配比、热处理原理、合金的塑性变形原理以及合金的微观性质理论研究等方面都不够深入。国内研发的高性能铝合金厚板中大部分都有仿制性质,能够进行自主研发性质的合金种类凤毛麟角;国内对合金进行研究大都局限于实际操作和应用中进行研究,缺乏对生产高性能铝合金厚板所依据的基础理论研究。

(2)生产过程控制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工艺质量不够稳定。近年来,国内新装机设备水平不断提高,在宽度、厚度上逐渐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但涉及到具体的生产工艺过程,表现出过程控制的较大差异。在执行过程中,管理人员工作不严谨,工艺过程控制的不严谨,都容易导致铝合金厚板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还存在较大问题。

(3)高性能设备操作人员不足,标准化操作不如人意 尽管加工设备层面上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操作设备的高水平人员却必须通过一定的操作实践才能提升。因此,高水平的操作人员在各个新建加工厂内都比较缺乏,限制了先进设备的应用水平。

(4)铝合金厚板生产后检测手段、方法、技术标准缺乏同步发展 在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的生产质量和检测方面,我国的技术、人员、设备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巨大差距。例如铝合金厚板生产出来后内部缺陷的检查,普遍使用超声波检查,检查的相关设备、人员、技术水平、检查标准还都不完善,制约了高质量、大批量产品的生产能力。

(5)标准认证严重落后,没有国际认可的国内规范标准 我国生产出来的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的数量不少,但是由于我国缺少相关的质量管理和监督认证的体系,使得相关产品很难进入高端市场。现存的国际认可的认证体系,被牢牢的掌握在仅有的几个国家手中。我国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认证体系,打破垄断,保护并打开国内外广阔的市场。

3 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的广泛应用

3.1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制造业

铝合金材料不仅广泛地应用在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机车和车辆的制造中,高性能铝合金厚板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随着我国高铁和动车技术发展迅速,速度也越来越快,对高性能铝合金厚板和路合金材料的性质要求越来越高。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为止高性能铝合金厚板材料在我国的铁路系统中的应用已经达到2000t。

为了提高车速和减轻车皮本身的重量,柳州银海铝研发出多种铝合金技术和产品应用在铁路运输行业中。其中将高性能铝合金厚板5083和5182系列铝合金材料应用在铁路运煤车辆中,该系合金供货厚度多在8~16mm之间,抗拉强度超过550MPa,最大板块尺寸可达21000*2680mm,完全满足货运列车对材料性能的严格要求。

3.2 船舶制造业

对于船舶的制造要求主要是要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抗冲击能力,以及对海洋潮湿空气环境的抗腐蚀能力 ,应用高性能铝合金厚板在船舶的制造业可以有效地缓解或妥善的解决这些问题。高性能铝合金厚板5052在船舶制造业中的客轮和舰船制造上广泛的应用,有效地减轻船舶的自身重量,提高船舶的抗腐蚀性,提高船舶的行驶速度。

3.3 航空航天工业

航空航天工业是应用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的一个重要行业,根据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的相关性质和结构,主要应用于生产制造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和抗断韧性强的7系合金和2系可热处理强化合金。例如用机的机身、机翼、翼梁、翼肋等方面的相关结构件。在A330和A340的飞机构件中,利用高性能铝合金厚板或者铝合金材料的比例高达78%,最大尺寸构件可达6m多,其中部分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的厚度在220mm左右。在未来的时期,高性能铝合金厚板在航空航天行业的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泛。

3.4 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应用

在化工行业、危险品存储运输等方面,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的应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用于储存硝酸等物质的贮罐车的制造当中,可以减轻自身重量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安全防护性能。另外在石油天然气的工业当中,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用于制造特殊功能的车辆和钻探技术的设备配件当中;在建筑行业中,建筑模板和幕墙板得到了广泛应用。

4 小结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性能铝合金厚板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里,它在国家的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的基础研发和生产制造都不够先进,尤其是相关体系标准的缺失,使得国内产品进入世界高端市场较为艰难。同时,随着国内铝加工产能的快速释放,一方面,铝合金厚板在各行各业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铝合金厚板国内市场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只有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阮鹏跃.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的生产技术及应用[J].轻金属,2011(7).

[2]庾莉萍.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的生产技术及应用[J].中国材料进展,2011(3).

[3]阮鹏跃.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的生产技术及应用[J].有色金属加工,2011(1).

第5篇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破坏等使得传统的依靠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受到挑战。特别是中国居民收入大大的提高,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制约。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其核心依赖于技术创新,另外中国要想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国外很多国家的实践证明了技术创新的提升是必然路径。对于如何实现技术创新,很多研究认为中短期需要不断增加科研投入,增加科研人员投入当量,长期需要提高教育水平,实现劳动者素质的整体提升。上述技术创新的提升路径为中国实现新常态下的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除此以外,还有其他路径。技术创新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来源于自主创新和外源技术,实现科研投入的人力资源和资金规模的增长目的是为了自主创新,而外部技术的吸收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实现的技术创新大部分是外源的技术创新,通过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提高了技术水平,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国。吸引外资可以提升技术水平,对外直接投资能不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呢?Coe和Helpman(1995)、[1]Lichten-berg和Potterie(2001)、[2]Chang等(2012)[3]都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国内近年也开始对此进行研究,分别从整体、地区和分行业等方面展开。吴建军和仇怡(2013)[4]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的技术创新活动带来了正的影响,且大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研发投入与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影响程度。从区位方面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的也比较多,陈菲琼等(2013)[5]选取2003~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在L-P模型中加入技术吸收能力与对外直接投资获取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溢出的交叉项,通过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有提升作用。苏文喆和李平(2014)[6]运用门槛检验方法,认为吸收能力跨过一定门槛后,OFDI对中国部分地区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会显著提高。能够有效吸收OFDI母国技术创新效应的主要是部分东部沿海地区,而绝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的省份仍未跨过吸收能力的高门槛。余官胜(2013)[7]从地区吸收能力的视角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阚大学(2014)[8]基于2003~2009年中国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发现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制度改进有效地促进了O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外溢,市场化程度越高,技术创新外溢效应越强,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反而存在负向效应。部分研究也从行业视角进行验证,吴晓波和曾瑞设(2013)[9]在系统梳理当前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创新、母国自主研发及母国技术引进影响的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中国部分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自主研发有显著正向作用。与以往文献不同,尽管本文也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但是笔者主要针对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对于目前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作用,而且2009年以后中国高科技产业加快了跨国并购的步伐,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技术;其二,笔者的研究针对高科技产业的细分行业,而且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细分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效应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三,笔者利用负二项分布回归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有效的解决一个事件发生的次数或事件计数来估计(Maddala1983;CameronandTrivedi,1998)。本研究中的事件次数是专利申请数量。事件次数被定义为一个非负整值随机变量。笔者假设专利数(patentsi)服从负二项分布,即专利数量被建模为一个引入异质性的未观测误差参数的方差以及解释变量的向量(x)强度参数的泊松过程。

二、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机制

Grossman和Helpman(1991)[10]认为,技术创新与从国外获得的知识正相关,新增长理论模型也强调技术创新的“干中学”过程。假设1: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行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正相关关系。传统跨国公司理论认为,发达国家拥有技术优势,发展中国家只能被动的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达到技术升级的目的,即使是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理论也认为发展中国家只能在自身产业升级的基础上实现向比其落后的国家进行投资。但是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企业可以通过对发达国家的绿地投资或者并购,实现产业创业技术升级,特别是跨国并购,通过并购成熟的发达国家企业,从而拥有了其申请的专利和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比较新的产品和技术,最终实现技术创新。联想电脑对IBM的并购实现了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获得了较多的世界市场。假设2: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母国行业的自主创新由于既定资源的限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相对就会减少母国的资金支出规模,这个支出包含了大量的科研人员支出和研发支出,相对就会减少母国的自主创新程度。这是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但是大部分研究认为,跨国对外投资的增加会增加企业自主创新的程度,这主要是由于技术的规模经济效应。中国的很多高科技产业缺乏在关键技术的创新,陷入了技术创新的瓶颈,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者招聘别国的优秀科研人员进行研发,或者直接并购拥有关键技术的国外企业,母国企业在拥有关键技术的情况下通过对技术的整合,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创新,也同样达到自主创新的目的,这就是和购买国外技术同样的原理,购买—吸收—创新的路径也同样适用于对外直接投资。

三、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的实证检验

1.模型和数据来源按照本文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实证研究中可以将影响国内技术创新的变量分为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两类构建本文的计量回归模型:lnNPV=β0+β1lnLit+β2lnODIit+β3lnRDit+β4lnRDit×lnODIit+β5lnRDit×MG+μt+εit其中,NPV代表新产品产值,新产品产值越高,表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同时笔者用行业在国内外申请的专利数量来代表技术创新;L代表行业劳动力人数,笔者用企业用于研发的劳动工时当量代替,表明企业投入研发的人力资本越多;RD代表企业用于研发的投入越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ODI代表对外直接投资数量。在研究中,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显著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但是由于对外直接投资会减少母国的技术研发投入,还需要考查RD变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同时对RD和ODI进行交叉分析,MG是跨国并购占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笔者还对RD与MG进行交叉分析,以确定直接投资的哪种模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较大。下标i和t分别代表行业和时间,μ和ε分别为时间变量和回归残差。由于统计范围的限制,各国对高科技产业包含哪些产业存在差异。美国国家统计局于1989年7月确定了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光电子、信息通讯、电子、柔性制造、先进材料、航空航天、武器、核技术等10个为高科技产品,美国官方又以10位海关编码(HS-10)为基础、对“高科技产品”(AdvanceTechnologyProducts———简称ATP)做了详细的界定。根据科技部对高科技产业的定义,我国高科技产业主要包含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这五大行业,又细分为22个小行业,本文以五大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高科技产业的新产品产值、科研投入的人力和资本状况等来源于《中国高科技产业统计年鉴》,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我们的研究期间为2002~2013年。高科技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历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报告》。技术专利申请数量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际知识产权组织。2.实证研究结果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中,由于资源禀赋的限制,我国主要投资于资源开采行业,包括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自然资源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投资的主要地域也主要集中于中东、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但是,我们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特别是2009年以来中国对美国和欧洲的制造业投资增速非常迅速,所占比例也非常高,在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中,制造业的投资所占比例超过40%,其中又以高科技产业为主。与之相应的是,中国的技术创新水平近年也快速发展,根据孟祺(2014)[12]的研究,中国制造业出口附加值所占比例从2009年开始,一改以前下降的局面,出现了缓慢的上升,这说明中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在不断提升。笔者主要研究高科技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根据前面的逻辑框架,主要集中于两个因变量,一个是高科技产品新产品价值,一个是专利申请数量。模型1和模型2主要针对这两个变量进行一般回归分析,对于RD和ODI的交叉变量和RD与MG(并购所占比例)的交叉变量,这两个变量都是衡量对外直接投资能否直接促进技术创新的条件。在模型3和模型4中进行了断点分析,研究2009~2013年的数据。研究发现,劳动投入当量、研发资金和对外直接投资这些变量都对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其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研发投入,其次分别是研发人员当量,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较小,在模型1和模型2中,即使添加了两个交叉变量,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仅仅在10%的水平下显著,模型2的系数稍微高于模型1,这两个模型对应的是2002~2013年的数据。在模型3和模型4中进行了断点分析,以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的显著性水平为5%。究其原因,一方面专利申请数量是一个即时的直接变量,而高科技产品新产品价值是一个较长的变量,根据一般推论,短期对外直接投资并不直接增加新产品价值;另一方面,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相对较小,还难以对技术创新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本文又对高科技产业的细分行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电子通讯行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的各项因素都比较显著,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也查过平均水平,而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以及医疗仪器设备行业在研发人员当量、研发资金的影响上比较显著,对外直接的影响并不显著,从交叉变量来看,RD×ODI以及RD×MG的影响在各个细分行业上都显著,但只是在电子通讯行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行业以及医疗仪器设备行业上影响比较大,而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在医药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制造业这两个行业的显著性水平为10%。

四、结论和政策含义

第6篇

关键词:理实一体;空气动力学;有效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077-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空气动力学作为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进入到了各高等学府的学科培养计划之内,并随着航空航天行业以及喷气推进技术的发展逐渐成长起来。介绍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意义、应用范围,基本数学知识,流动的描述方法及流体力学基本方程。而对这一新兴学科的教学就需要从科技新时代的角度进行一定的深入探讨与全面改革。

一、“理实一体化”的基本概述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让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老师来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教师和大学生双方教学做三者相结合,重新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加强课堂和实践教学每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相互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相互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

1.理实一体化有效教学含义辨析。在《空气动力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行“理实一体化”有效教学的策略,对教学的质量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谓的理实一体化有效教学,就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在当代教育中的最为鲜活的表述、最为生动的呈现、最为典型的建构模式;对于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情况能够进行改善,并能够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得到合理的串联。

2.空气动力学概述。空气动力学也有着一定的历史,早在人类对鸟类或弹丸飞行时所受的力进行受力分析时,就有了种种猜想,科学家们根据对物体在空气中所受阻力的估算,以及应用力学的原理和演绎方法,最终得出了物体在空气中的受力情况,直至19世纪末期,已经形成了经典流体力学的基础。自上个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航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经典流体力学便衍生出了新的分支――空气动力学。

二、空气动力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逐步从发展人才数量转变为发展人才质量,在此基础之上,提高教学质量这一问题就成为了我国相关教育部门所关注的重点。

不同于以往传统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贯穿在学生们大学阶段的空气动力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就也不能与以往传统教学相一致。针对不同特点的不同课程,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与授课。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条件的逐渐提高,学生们的成长环境也产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的独生子女们享受着最优的教育环境,因而也有着各自独立并且完善的思想体系,从而使得教学也相应产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与矛盾。所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根本,也是时展的必然结果。

三、空气动力学教学改革的高效策略

1.重视学生的特点与知识需求。空气动力教学要时刻秉承着“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进行展开,而“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就是全面并且深入地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需求方向以及学生们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从而根据学生们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找出适合学生们接纳知识、吸收知识、理解知识的最优方法。由于学生群体数量庞大,一定的教学改革前的基础调查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教师要根据上课前对学生们往日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调查以及课后学生们对听课情况的反馈与建议,来改善我们空气动力学教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从而提高空气动力学这门新兴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学生们对空气动力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成效。还要在这些改革的过程中,让学生建立起高效的学习方法与认真的学习态度。

2.注意教学教材的选取。空气动力学这门课程作为新兴课程,相关书籍不同于以往传统课程较为普及,因此教材的选择就成为了空气动力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作为基础课,《空气动力学基础(Fundamental of Aerodynamics)》(Anderson,J.D.著,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适合程度较好的同学进行拓展学习。

3.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1)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形象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从而加大直观教学的力度。传统的观察教学模式以及利用板书、模型以及挂图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具有局限性,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有兴趣参与到课堂中来。在空气动力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好网络以及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将设备、模型等二维图样以三维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们,从而展示其内部具体结构以及加工过程。例如,讲解对相对气体的实现应用时,就可以播放直流式风洞、回流式风洞以及风洞实验等相关视频,更直观更形象,使学生们更能接纳并充分理解吸收课堂上的知识。(2)将书本理论映射到生产实践当中。要将课堂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就要求空气动力学这门课程安排相关实验课时,使学生们在全面理解并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切实从实践的角度对空气动力学这门课程进行理解与深入。课堂着重讲解理论知识的重点,着重介绍解题的方法与思路,然后让学生们自主练习,学会一种学习方法、培养一种学习态度。在理论与实验课的基础之上,学校还可联系相关企业,为学生提供参观实习的机会。通过真正地置身于生产加工环境中,体会空气动力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方法,进而来深入感受空气动力学的精髓,从而对空气动力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空气动力学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从根本上降低空气动力学教学的教学难度。(3)要将引导与讨论融入课堂教学。在空气动力学的课堂教学中,部分内容若采用引导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会起到一定的积极的促进作用。引导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学生们由被动授课转变为主动吸收知识,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们切实参与到空气动力学的课堂中来。经教师引导后,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潜力、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从而改变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例如,在讲低速空气动力学这一章节的时候,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可以采用引导与讨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讲授流体模型化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什么是流体?流体有哪些分类?流体的特点是什么?接着播放相关教学录像片,使学生们对流体模型化有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然后结合实物及模型进行授课以及课堂的讨论。在授课过程中重点讲解流体的分类以及低速空气动力学的相关计算公式,让学生自己分析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启发以及相应的总结。

四、结语

空气动力学作为航空航天事业的支柱基础课,其教学必须得给以高度重视。在空气动力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展开将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赖萍.力学教学探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4):65-68.

[2]宋海珍,卢成,张鸿军.基于Maple的理论力学教学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7):33-36.

[3]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3):85.

[4]陈国松,许晓东.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2):73.

[5]杨毅刚.切实做到一体化尽量避免两张皮――对我国工程教育未来发展的若干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1):43-48.

[6]燕振国,刘化勇,毛枚良,马燕凯,朱华君.三阶HWCNS格式的构造及其在高超声速流动中的应用[J].航空学报,2015,(05).

[7]涂国华,燕振国,赵晓慧,马燕凯,毛枚良.SA和SST湍流模型对高超声速边界层强制转捩的适应性初探[J].航空学报,2015,(05).

[8]戎瑞,吴正人,李子骏,崔可.基于单流道模型特性的离心风机数值模拟研究分析[J].风机技术.

[9]徐国武,张莽,陈冰雁.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气动布局研究[J].力学季刊,2015,(04).

第7篇

那么,你知道系列运载火箭的心脏――火箭发动机是哪里研制生产的吗?它就是陕西制造的。火箭发动机制造属于陕西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陕西装备制造业实力雄厚

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陕西装备制造业加快了自主开发、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开发了一大批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使陕西成为全国四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成为领跑陕西工业化的主导力量。形成了门类齐全、产品众多的装备制造工业体系,许多产品代表了中国的发展水平,为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陕西装备制造业进入了快速腾飞时期。2006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904.3亿元,比2005年增长29.6%,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5以上,仅次于石油化学工业居全省第二位;实现利润39.7亿元,比上年增长62.7%;销售收入849.4亿元,增长27%;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净值达350多亿元,从业人员达40多万人。

陕西装备制造工业已经形成五大主导行业。一是汽车工业。以重型汽车及其零部件为主,载货汽车、轿车、越野汽车、特种汽车等品种齐全,并打入国际市场。目前,陕汽集团正在西安泾河工业园区建设5万辆重型汽车新基地,将于2008年全部建成。

二是电工电器行业。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高压、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等电力机械产品科研、开发与生产企业,承担着全国高压输变电设备1/3的制造任务,是国内唯一能成套提供直流输变电设备的企业。

三是航空航天行业。其总体规模居全国第一,研制生产的运七、运八系列飞机、新舟60客机、火箭发动机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是国内航空工业最密集的地区。目前,国家已批准建设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四是机床工具行业。齿轮磨床、螺纹磨床、坐标镗床、复杂刀具等产品享誉国内外,并在向大型、集成、高科技含量的方向发展。秦川精密机床股份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绿色环保高精密数控磨齿机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是通用机械行业。大型混凝土搅拌机、大吨位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产品出口国外,轴流压缩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5%以上。

发展重型汽车产业集群

汽车工业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和规模经济性强的特点,近几年正迅速朝着集群化方向发展。陕西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条件相当有利:整车产销量已形成规模,产品覆盖4大类、16个系列、近1000个品种。8吨以上重型汽车产销量位居全国第4位,15吨以上重型汽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越野车占军方采购量的95%以上。

“十一五”期间,陕西将集中力量将重型汽车培育成一大产业集群,建成全省一大工业支柱和产业亮点。其主攻方向是以大吨位、大功率和适用专业化运输的高端重型汽车。要抓好扩展重型汽车产业链条,推动企业结成创新网络,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坚持集团化与集群化结合,互相促进,重点支持大型企业带动生产要素的聚集整合;坚持整车和零部件结合,双向驱动,着力加强省内配套体系建设;坚持核心产业与辅助产业结合,联动发展。

“十二五”期间,以增强区域竞争力为重点,采取供给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的产业升级措施,全面提升集群的整体素质,形成国内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确立国家级重型汽车产业集群和西部重车产业高地的地位。

“十二五”以后,为集群跃升阶段。要以增强集群国际竞争力为重点,使产业集中度、产品外向度、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在国际分工合作中确立一席之地,使陕汽集团发展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并跻身世界重型商用车行列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要抓好重型汽车供应链建设,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要整合相关科技资源,加强重型汽车创新网络建设。创建陕西汽车研究院,形成集群创新网络核心。在泾河产业园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城,发展金融服务业、物流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和汽车衍生经济,对外打响陕西重型汽车这一区域品牌。

参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陕北能源化工业和关中装备制造业是陕西最为重要的两大支柱产业。在能源化工产业中,设备投资一般要占工程总投资的40%左右。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实施的“三个转化”中,将需要一大批重大装备。但从国外省外购进的大型设备,因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的限制,运不进去,不得不降低设计标准。加之运距长费用高,一个百万吨的甲醇厂,仅设备运费就要花近1亿元。而陕西的装备制造业完全有能力承担起能源化工重大装备的研制。为此,要积极组织关中装备制造业北上,参与研制能源化工装备,这将会大大减少项目投资,降低维修和运行成本,促进能源化工业与装备制造业紧密结合,培育面向未来的接续产业。

按照规划,2020年以前陕北能源化工业总投资将达到6000亿元以上,其中机械装备约2400亿元。当前,陕北能源化工绝大部分装备被国外和省外企业占领。如不迅速扭转这一被动局面,陕西装备制造业将痛失难得的发展良机。

组织陕西装备制造业进军陕北参与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重点在五大领域:一是煤化工设备。它的种类多,数量大,前景广阔。陕鼓集团、524厂等20多家骨干企业可以从事煤化工设备的制造,西北化工研究院等5个单位能够承担工程和工艺设计。二是电力设备。预测全国煤电装机在“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将净增2000万千瓦,2010年至2020年平均每年净增1850万千瓦。陕北是我国重要煤电基地之一,为“西电东送”北方大通道建设提供成套输变电设备,前景非常广阔。三是一次性能源的生产、运输设备。这给装备制造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创造了市场机会。四是环保技术装备。现代能源化工项目需要大量环保设备进行配套,环保产业将伴随基地建设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新型产业。五是工程机械。适应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需要,陕北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对各类工程机械需求巨大。

组建一批装备制造业大型企业集团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大型企业集团是发展国民经济的火车头,是创造经济效益的顶梁柱,是创立名牌的主力军。中国名牌大都是大型企业集团创立的,陕西大型企业集团也先后创建了重汽、陕鼓、法士特、标缝、龙钢等一批知名品牌,为陕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发展陕西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型企业集团,要依托优势企业,重点在重型汽车、机床工具、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电子设备、石油机械和输变电等领域,培育10多家销售额达100亿元以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要坚持以产权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组建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有效整合,强化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增强核心竞争力,迅速壮大集团实力。要坚持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重点,做到集团化与集群化结合,行业整合与资产重组结合,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资本运营与实业经营结合,不断推进集团做大做强。

发展陕西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型企业集团,一是要制定组建规划。要以“十一五”规划为依据,突出发挥产业优势,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二是要加大金融支持。帮助重点企业集团理顺银企关系,提高信用等级,增大信用额度,解决企业集团运营中的资金不足问题。三是推动科研单位加盟大型企业集团,以迅速提升企业集团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四是支持大型企业集团“走出去”发展,支持其立足陕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关链接

装备制造业的概念及内容:

(1)概念

目前,世界其他国家包括国际组织并未提出“装备制造业”这个概念。因此,这一概念可以说是我国所独有。它的正式出现,见之于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又称装备工业,主要是指资本品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产品范围包括机械、电子和兵器工业中的投资类制成品,分属于金属制品业、通用装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装备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业7个大类185个小类。

(2)内容

装备制造业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重大先进的基础机械,即制造装备的装备――工业“母机”,包括数控机床(NC)、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工业机器人、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设备等;

第8篇

关键词:铝合金铸件;低压铸造;铸造工艺CAE;电机壳体;数值模拟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矛盾的日益加剧,作为制造业支柱之一的汽车行业也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对高污染、高能耗发动机的改进变得越来越迫切。新能源发动机也呼之欲出,新能源发动机动力主要以电能为主,优点在于低排放、低噪音。大力发展新能源发动机,对解决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环保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轻量化、低排放的新能源发动机自然成为了各汽车企业追逐的方向,汽车铸件可铸造的合金有铝合金、锌合金、镁合金、铜合金,还有铸钢,其中铝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比刚度高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行业,同时也是作为汽车轻量化最理想的材料[1 ,2]。本文采用模拟软件对一款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铝合金电机壳的低压铸造工艺进行CAE分析,并结合工艺技术人员经验,对工艺方案作出调整,最大限度地降低缩孔、缩松倾向,重要部位杜绝缩孔、缩松的产生。

1 定子壳体总成开发过程中难题

某型电机定子壳体总成内腔为封闭式水道,为某公司生产的新型汽车电驱动电机定子壳体,目前正处于开发验证阶段。内腔为封闭式水道,上下水道壁厚最薄处仅为2mm,铸造工艺方案的策划(瓶颈过程)确定存在不可预知的缩松缺陷产生的结构,这个难题需要借助工艺开发人员和CAE模拟软件进行优化分析,对低压铸造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最终确定可行的工艺方案。

2CAE分析

2.1CAE分析的模型建立

本文将使用CAE软件对设计出来的工艺方案进行充型、凝固模拟分析,依据模拟分析结果确定应用于实际生产的最优工艺方案。

2.2 设定铸造工艺参数

材料选用的是美标牌号对应中国标准牌号ZL101A,其热物性参数如表1 所示。

2.3 凝固模拟结果分析

凝固缺陷预测结果及分析用Anycasting概率缺陷参数模块中的残余熔体模数来预测缺陷的产生,为减小初始条件设置误差对模拟准确性的影响,分析是在6 次循环之后得到的结果。采用概率缺陷参数之残余熔体体积分析其缩松情况,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如图1 所示,对凝固模拟结果分析后得出,铸件凝固过程中存在以下特点:整体上看,铸件达到完全凝固所需要的时间为105.8551s。随着铸件的凝固,在水道与螺孔相交处、水道内侧厚大部位,由于壁厚变化较大,补缩通道断开了(见图1c),这导致了孤立液体收缩得不到补缩而产生了缩松、缩孔。

3 缺陷分析与工艺整改措施

3.1 分析产生缩松原因,完善工艺方案

由铸件的凝固结果可知,浇注系统的设计和工艺参数的选择使得凝固过程中产生较多的缩孔、缩松。由图1c可知,补缩通道断开了,补缩不充分,所以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补缩能力,在缩松部位增加4 个暗冒口再次进行数值模拟。

3.2 优化工艺方案模拟结果

金属液在型腔中的凝固时间设定为184.0438s(如图2 ),由优化后的凝固模拟结果(图2b、c)可知,没有发现缩松部位,相比于图1d铸造缺陷,铸件的缩孔、缩松基本消除,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如图2d所示)。

4 结语

基于流体力学传热学基本方程和有限差分方法,利用铸造模拟软件,采用残余熔体模数预测缩孔、缩松缺陷,用确定性模拟方法模拟微观组织,将铸造的充型凝固宏观模拟与微观组织模拟相结合,实现了铸造成型过程从宏观缺陷到微观组织进行完整的模拟。以某型铝合金电机壳体的模具设计为例,证明了该模拟方法能够指导模具工艺结构优化,减少反复修模、试模所造成的资源和能源浪费[3],提高工艺成品率,从而为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

参考文献

[1]邱庆荣,孙宝德,周尧和.铝合金铸件在汽车上的应用[J].铸造,1998,1(6):46-49.

第9篇

【关键词】营销 管理 分析 航天礼品

随着祖国航天事业的大发展,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我国航天从创业伊始逐步向航天强国迈进,2012年年度发射任务执行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强国。航天事业的大发展,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力地拉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航天事业以高风险、高附加值著称,同时由于其涉及的专业复杂,产业链长,对国民经济的整体拉动作用较大。因此航天产品在各方面呈现的积极推动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动和研究。

近几年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蓬勃发展,各行各业呈现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各种营销手段不断推陈出新。航天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一方面自身面临市场的运营开发等工作,另一方面也为相关的行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北京航天爱锐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是从事航天礼品(模型)开发销售工作的单位,2001年2011年礼品累计销售额达到了上千万元,成为公司的支柱产业。为宣传航天实力、树立公司品牌形象、促进市场开发起到积极作用,也为宣传航天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礼品市场的拓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航天礼品(模型)产业的角度分析该领域产品的特殊性,对营销过程中客户满意度进行研究,使用客观的数据进行分析,为后续工作进行理论探索。

一、理论背景

1.营销的理论

通常而言,营销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向市场推广并得到市场认同获得利润的活动与过程。著名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教授对市场营销的定义为:市场营销是个人和全体通过创造与特任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在这个定义中营销关注的内容主要是满足需求、交换的行为以及交换过程的顺利程度。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产品竞争与营销竞争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战场,企业不但要生产市场可以接受的产品,还要开展必要的营销工作,处理好与同类产品的关系、建立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甚至通过营销工作将产品与客户使用价值进行必要的诠释,建立品牌效应,形成自身的市场范围。

航天礼品的营销与管理是在航天产品大市场环境下的,以使客户能够通过产品体现行业优势与成就的营销工作。它是以航天企业整体为特殊背景的营销工作,客户对航天企业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客户对航天礼品的满意度和接纳程度。正是这种关系使得本文的研究具有特定的视角,研究工作既有一定了理论性,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满意度理论

随着服务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提供服务的厂商纷纷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目的就是建立和维护自身的竞争优势,吸引新的顾客,稳定住老顾客。其中的重要的营销策略就是使顾客在接受服务的同时对服务过程感到愉悦的情感体现(Oliver,1993b;Westbrook,1987),高的客户满意度会带来的顾客忠诚度,从而带来市场效益和品牌效益,直接和间接的提高可企业的竞争力。

1965年Cardozo通过在营销领域的实证研究对客户满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客户满意度会带来顾客的重复购买行为的发生。Howard & Sheth(1969)认为顾客满意度是顾客在购买行为中,将其从购买产品中多得到的效用与其购买产品所付出的综合成本比较后产生的一种心理认知态度,这种态度包含了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等多重主观因素。

3.结构方程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是20世纪70年代在统计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的线性统计建模技术,在社会学、心理学、计量经济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结构方程模型中,能够直接测量的统计变量叫做观测变量(Observed Variables),不能直接测量的变量或者通过观测变量间接才能间接体现的变量叫做潜变量(Latent Variables)。结构方程的模型包含测量方程(Measurement Equation)和结构方程(Structural Equation)两部分。其中测量方程主要描述潜变量和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构方程主要描述潜变量之间的关系。

测量方程的形式为:

其中X为外生观测变量,Y为内生观测变量,为外生潜变量,为内生潜变量,、为干扰项,为系数矩阵。

结构方程形式为:

B为内生潜变量的系数矩阵,为内生潜变量和外生潜变量之间的系数矩阵。

结构方程可以采用回归方法或者路径分析方法处理多变量之间因果关系,通过必要的统计参数对统计模型进行整体模型的拟合度的判断。

使用结构方程方法一般经过模型设定、模型识别、模型估计、模型评价和模型修正等步骤。此外根据问题的假设进行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也是进行分析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二、航天礼品(模型)的产品属性及其特性分析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产品的特性分析是市场细分、开展各项营销工作的基础。产品人们通常认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实体;而在现代营销的范畴中产品是指能够满足消费者或用户某一需求和欲望的任何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即包括各项服务。

航天礼品(模型)是指可批量生产的,直接或者间接反映航天产品或者航天活动的造型、场景、企业标志物、以及实现特定功能产品。航天礼品以其提供客户的使用价值层次高,产品内涵和外延及其丰富的特点,因此航天礼品(模型)非常符合现代营销的观点,自身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具有极强的无形价值。

首先,航天礼品(模型)的具有特定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航天礼品(模型)是行业文化的载体,可以理解为是科技的象征、是民族自豪感的图腾,是国家型号研制工作的文化产品的一种,可以衍生出价值,获得额外的利润。航天礼品(模型)又与动画、影视产业中的娱乐产品类似,具有较强的文化传播的特性,是建立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的文化表达。类似的文化现象有:吉普车代表了二战美军、航天飞机代表美国航天先进性,空客、波音代表了便捷与可靠的旅行等等。

其次,航天礼品市场定位具有清晰明确的特性。能够接受这种产品的人群一定是熟悉航天行业的进展与成就,内心认同企业与产品的价值所在,能够凝聚了消费者的价值观的认同。因此航天礼品的营销的场合和销售的环境是有一定的特殊性。通常而言在军事博物馆、航天单位周边、航空航天学校周边,能够理解一定航天原理的人群中能够得到较好的销售效果。

第三,生产和营销的垄断性。航天产品都是在特殊的行业生产,特别是整体功能性产品,如:飞船、火箭、卫星等,生产和制造厂家几乎都是国家企业,其它非行业内企业无法从事有关工作。上述企业实际上是礼品原型的设计与生产的源头,一般企业或者生产者无法创造原型产品。而礼品的生产厂家往往也是与上述企业有隶属关系的单位,这就使得礼品生产的垄断性较强。而消费者往往也追求产品的本源性,更增加了产品生产的垄断性,容易控制知识产权。航天礼品和模型的生产循环为由指定生产厂家的生产,实现社会效益,然后收到社会厂家的追捧与商业行为和仿制品,通过航天领域的成就和实现引发产品的更新和升级,实现下一循环的生产。

第四,航天礼品用途的专用性。由于航天礼品不是生活工作的必须品,其使用效能体现在对产品本身的外延价值的感知,而不是具体的使用功能。一般而言航天礼品(模型)的用途分成如下几类:

单位用途:单位之间的互赠,体现合作关系和意向。商业谈判过程中的馈赠,代表了合作关系的确定和对自身产品质量的自信。展览室、会议室摆放体现行业的从属、企业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个人用途:个人对技术成就的欣赏和理解,及宇宙探索领域冒险精神的崇拜。引发对个人从业历史自豪感与行业归属感。教育子女,培养正确的志趣。

社会用途:激发民族自豪感。通过其它产品与航天产品的关联性表述,产生对品质的认同。参与全社会科普与文化教育。

航天礼品(模型)的用途的多样性也是自身价值多样性的表达。由于航天礼品(模型)具有一些复杂的文化特性,使其能够把对消费者产生更加深层的满足感。在国外航空航天模型的讲评与欣赏活动是高层次的娱乐活动。

三、航天礼品(模型)满意度模型

根据前文的分析,本文提出航天礼品(模型)满意度模型,同样也是基于顾客对产品和对产品的期望效用构建满意度模型。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不再进行顾客忠诚度的量测。

具体模型为:

根据本文的客户满意度模型,结合航天礼品营销的特点和效用等实际情况,将航天礼品满意度指标体系共10个问题,依据问题请被调查者按照1-5分进行回答。指标分成产品品质、营销效果、用途效用三个方面,这三个变量不能直接测量因此作为潜变量,整体满意度作为整体回归变量。

主要的假设为:

顾客整体满意度与产品品质、营销效果、产品用途效用相关。而营销效果又和产品品质和用途效果相互影响。

具体的模型假设为:

H1,航天模型产品的品质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效能或使用效能的预期,好的产品品质能够支撑营销策略。

H2,航天模型的用途和使用效能的预期和营销效果相互影响。

H3,航天模型的用途和使用效能的预期能够激发使用者对模型的满意程度,用途和效能越好,越能激发提高使用者的满意感受。

H4,产品的品质和厂家营销效果相互影响,品质越好的产品商家越舍得对其进行营销包装与营销策划等。

H5,产品的品质直接影响使用者对产品的满意度。产品品质越好,使用者对其直接满意度越高。

H6,产品的营销效果直接影响产品的满意度,营销效果提高产品顾客满意度的直接因素。

四、实证研究

本文根据建立评价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主要步骤为:

1.根据客户满意度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编制调查问卷。

2.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并整理调查数据。

2.运用SPSS公司的AMOS软件对航天礼品营销满意度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检测和分析,最后得到调查结果用于整体地评价和分析。

根据指标,编制了调查问卷,下发问卷140份,收集到有效问卷109份。

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量表的信度测算。信度达0.818,大于0.7,说明数据一致性很好,通过信度检验。

模型属于混合路径系数模型,经SPSS公司的AMOS以最大似然法进行计算得到:

Chi-square = 30.10

Degrees of freedom = 29

Probability level = 0.414

模型得到拟合(见图2),p=0.414,大于0.05的门限值,没出现负方差等问题,说明支持方差与协方差相等的零假设。

从路径系数上看,16个路径系数,有8个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主要是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模型不可接受,假设有问题需要详细修订。

按照初步的结果,将路径系数较大的路径留下(见图3),再次进行计算:

Chi-square = 30.675

Degrees of freedom = 30

Probability level = 0.432

由结果可见p>0.05,p值拒绝零假设,路径系数通过显著性检测,保留路径的路径系数比原模型中的路径系数明显提高。

产品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商家的营销积极性和营销效果,且权重系数达到0.88。产品品质是营销环节以及提高整体满意度的基础,优良品质的产品加上有效的营销才能获得市场良好的响应,H4假设部分被否定。

计算结果验证了营销效果支持了产品的用途效用。通过有效的营销工作,可以使模型产品的使用者更加清楚产品要表达的意义,能够使使用者体会产品自身所要表达探索宇宙、欣赏成就等高级的思想过程。因此权重系数达到0.7也是客观必然的。但反向影响没有得到支持,部分拒绝了H2假设。

在整体上看产品品质、营销效果和产品最终的用途效用均对产品的整体满意度发挥了作用,和假设相一致。从具体数值上看,用途和效果最接近使用的最终目标因此权重较大,达到了0.43,而营销工作显然也能发挥较大的作用,对模型礼品类的产品,让使用者接受一个良好价值趋向,理解产品的深刻内涵同样明显提高的满意度水平。H3、H5、H6得到验证。

结果中也可以看到,不支持产品品质对用途有影响的假设,或至少说影响的关系不显著,恰恰说明礼品类产品不一定越高级,使用者越满意,越能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用,这一点和实际工作和生活也是契合的。H1假设被拒绝。

此外,V5(如果礼品的质量变好,您会花更多钱购买吗?)和V8(你喜欢购买精美的模型吗?)具有共变关系,说明误差的变化趋势接近。从设问中可以看出两者都是关于对模型产品购买的设问,产品质量好和产品精美之间使用者的感受是类似的,因此存在共变也是可以被解释和接受的。

从综合结果分析看,除NFI值、RFI值处于临界值上,其它各主要指标均在合格与通过的范围之内,因此本模型的计算结果是可信的。

五、建议与不足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分析出对与航天礼品(模型)这一特殊产品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传递关系。这些信息对于从事航天模型与礼品的厂家或者商家制定营销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通过本文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大力推进航天礼品营销模式创新

航天礼品(模型)不同于一般的产品,其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属性,因此在营销环节中需要根据航天礼品(模型)的特征开展营销策划等工作。必须认识到航天礼品(模型)营销是企业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礼品(模型)是企业文化的转播者和载体,在营销过程中注重顾客体验,对产品仔细的市场分析和定。此外需要对个人普及型、单位用途型的、技术爱好与发烧友收藏等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产品。鉴于上文对满意度的影响分析,加强航天文化传播与教育也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响应。这样即发挥扩大了市场作用,又起到了社会科普作用。

2. 关注品牌塑造保护自身产品的知识产权

对产品的满意度最终会转变成消费者的忠诚度,促进重复购买行为的发生,从而提高厂家的经济效益。因此后续需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爱锐公司是从事航天礼品销售的单位,设计生产过程中得到了一线设计人员的大力支持,产品的准确性、科学性都得到了保证,具有业内的竞争优势,因此必须保护产品的知识产权。具体措施有:一是加大产品知识含量,提高防伪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模型产品不能仅仅是外观相似就可以了,要从材质,附属的知识层次上下功夫,让不同阶层的消费者感受到不同的价值体验。二是在产品设计中要精细研究和分析,从各个角度加大产品的知识含量从而增加复制的难度,对于创新点要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三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平台加大品牌的宣传,提高厂家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树立业内的品牌形象。

3.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产品品质。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航天礼品模型的产品品质是实现使用效能,进行产品营销的基础,因此需要厂家进一步开展产品研发工作,加大投入实现产品的系列化和型谱化,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进一步发挥设计单位的优势,密切联系各项发射活动,与型号宣传等工作协调一致,将新型号的技术创新点和宣传重点在产品中得到应有的体现。在产品的包装、材料的选择、附属宣传产品上都要进行选择,与宣传主题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反映产品的时代特性,从而增加了收藏和鉴赏的功能,提高产品的使用层次。

当然,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改进,具体为:

1.数据采集过程中没有对样本进行详细的属性采集和分析,没有为市场细分提供一定的统计数据。

2.量表的设计还有待提高,没有采用重复测量的技术,数据的稳定和可靠性还有待提高。

3.对满意度的因素分析还显得比较粗糙,后续还要对高文化附加产品的满意度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包括价值取向、价值认同、知识背景等因素。

4.样本采集的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本文基本采集的是周边单位人群的样本,大多数从事航天事业,对营销需求较弱,对航天事业的认同感较高,因此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六、结论

本文在详细分析了航天礼品(模型)的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对其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数据采集和整理,以客观数据为基础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达到了研究的目标。通过计算分析看出,产品的品质是改善营销工作、提高产品使用效能和提高满意度的基础,营销工作可以促进客户对产品品质的认同以及对产品价值的感受和认同,进而提高对产品和营销工作的满意度。

航天礼品(模型)是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充分发挥航天礼品在社会交往、文化教育、知识传播中的作用,对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今后从事航天礼品(模型)公司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以市场为依托,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不断开拓进取,与祖国航天事业一同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刘清峰.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和消费情感[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2]陈明亮.客户忠诚决定因素实证研究.管理科学学报[J].2001(2).

[3]程幼明,沈毛虎.全过程顾客满意度及测度分析.经济管理[J].新管理.2004(9).

[4]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J].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5] 那薇,王昆来,曹国林.市场营销理论与务实(第二版)[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Singh I,’Sirdeshmukh D.Agency and Trust Mechanisms in Consumer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Judgment.Journal of the Acadeny of Marketing Science[J],2000(2).

[7]Spreng R A,MacKenzie S B,Olshavssky R W.A Re-examin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keting[J],1996(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