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个人理财的方式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5 16:45: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个人理财的方式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个人理财的方式

第1篇

关键词:个人 投资理财 方式 技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对于这些财富何去何从,却始终困扰着很大一部分人民大众。如何理财就摆在人们的面前,这是属于幸福的烦恼,但也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惑。理财对我们来说来讲,就是罗列的人生计划,就是给钱做个策划方案,让她在良好的环境下能保值增值,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

一、个人投资理财的含义及方式

个人理财,又称个人财务规划,是个人为了实现财产的最优化配置和实现财产创收的有效途径而制定、安排、实施和管理的一个各方面总体协调的财务计划的过程。一般来说,个人投资理财就是在了解个人的财务状况、生活水平、各类投资产品的风险及个人偏好的基础上,明确个人特定的理财目标,运用一定的投资方式,如储蓄、购买保险、购买证券与股票等理财方式来管理自身的财产,从而规避风险,以期达到个人收益的最大化的活动。

对于个人来讲,理财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财富,可以为我们的财产增值和保值,也有助于我们获得更加有品质的生活,实现人生的目标。要想实现有效的投资理财,必须考虑多种因素,整合有效信息。首先,个人结合实际,设定理财目标。其次,了解个人所处的理财阶段,做好自我鉴定。最后,测试个人风险承受的能力。完成以上三步,个人就可以合理分配各种金融产品了,按照自身实际情况,投资相关的产品,购买相应的理财产品,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使个人财产获得有效的保障和高效的增值。

二、个人投资理财存在的误区

个人投资理财,简单地说就是开源节流、管理好自己的钱财,理清楚自己钱的用途,有效发挥它的作用。当今社会,理财显得极为重要,通常我们经常遇到的,如:结婚、购房、汽车、教育、各类保险、看病、养老、债务管理等。成功的个人理财不但可以使其资产增值保值,增加收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还可以改善个人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因此个人理财不只是为了生钱,也是为了提高个人生活品质,这才是个人投资理财应有的正确心态。然而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人们的理财观念还存在种种误区,具体表现为:

第一,存在贪念。经济学说上讲到,每个人都是经济人,都是自私的,都想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我们来说,每个人都想拥有更多的钱财,并且可以让现有的财产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了财产的增值和保值,人们有可能会做些不理智的举措,如非法借贷、非法集资等,这些一招不慎,就会倾家荡产。

第二,喜欢广撒网。一些投资者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余钱,但只要遇到觉得可以挣钱的机会都会参与其中。于是房地产、股票、期货、基金、收藏统统拿来做,但由于财力和精力有限,很多的投资理财方式都会收效甚微,甚至亏本。

第三,过分自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有些人只要了解到一些基本的理财信息,都会不假思索的去盲目投入,不能做到“三思而后行”,拍脑袋就轻易的做了不理智的举动。还有的人,毫无主见,不加分析,一味的去听从理财专家的知道,说到哪就打到哪,人云亦云,不考虑自身实际,实行不切实际的理财行为。

三、个人投资理财的技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也是增长迅速,在个人财产增加的基础上,如何实现财产的保值和增值已经摆在老百姓的面前,可以说也困扰着不少人。人人都想让现有的财产发挥应有的作用,都想让财产在安全的环境下有个好的去处,这就造成在市场上个人投资理财的重要性更为突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面对众多的社会问题,老百姓已经苦不堪言了,在就业、住房、教育和医疗上的不安全因素,都激其老百姓必须理财,并且要实现钱能生钱。个人为了防范风险,实现财产的最大化,就要求个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投资理财的方法和技巧。

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要想实现资产的增值和保值,实现有效的个人投资理财,就必须拥有一定的理财习惯。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是理财的基本要求,这久需要每个人做好财产登记,如果对自己的财务情况模模糊糊,一无所知的话就不可能做到高效的理财。制定理财所要达到的目标,为目标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使其理财具有现实性和操作性;掌握自身的产出和花费,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信息,个人才能针对性的依据自身实际,做好投资理财工作;做好自己的预算,按照预算,做事情要切合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个人投资理财的前提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需求在哪里,哪些是必须做到的,哪些是合理的、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实现的消费需求,哪些是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需求。必须清点现有财产和负债,对自己的财产做细致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自己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以便于寻求合适的投资理财产品。在投资理财过程中,要尽早投资,享受复利带来收益。我们知道,投资具有很大的不安全性,所以很多人自动放弃了高风险的投资产品和投资行业。但是,我们也明白,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高风险的投资产品会给我们带来高收益。

四、 结语

总之,对于所有人来说,理财都是必须的。没钱的人更需要做好良好的财务规划,甚至零资产的人也需要理财,个人理财服务现正在成为中国百姓关注的热点和银行业竞争的焦点。我们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全面进入国内市场,并且随着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逐渐成熟,个人理财服务市场将日趋活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广阔诱人的,且随着同业竞争的加剧,个人理财服务也将更趋专业化。对于个人来讲,更新投资理财思想,与时俱进,采用一定的技巧,一定会实现资产收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根本目的。创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如何深化教学和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等专业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

一、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随着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现有护理人才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现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滞后,表现为传统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以理论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培养目标单一,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未完全摆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护理教学方法和内容尚未摆脱传统医学模式(仍以学科为中心;各课程间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教材编印周期长、内容陈旧、反映滞后;医学教育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法,即基础-临床-实习也带来了基础与临床割裂、理论脱离实际、临床又脱离预防的局面)等等。

二、“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护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护理创新人才的质量标准

1、人品与能力相结合。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3、继承和批判相结合。

4、多种能力培养相结合(实践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理念、勇气和能力、自学能力等)。

(二)“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护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以整体人为中心的护理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以社会发展与需求为导向,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人才为目的,培养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

2、进一步加强课程整合,优化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符合护理创新人才质量标准的需要。

3、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护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1、素质教育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另一方面要增加选修课教学,包括人文社科类、科学研究类和护理专业类三种。

2、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体系:(1)减少专业课程,增加专业基础课程,根据“后期分流”为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方向培养的原则,设置相应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2)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实验中所要求的观察、组织、应用等综合能力,都与创新有关,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学生可以自己选题,自己动手、自己设计,明显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1)增加有关“创新”方面的选修课和讲座,使学生掌握创新的基本规律,如创新的心理需求,创新的思维方法,创新的常用方法,创新应具备的冒险精神及承受挫折与失败的心理素质等。(2)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修课的减少,选修课的增多,为学生选择知识、选择教师提供了机遇;后期实施的专业方向的分化,可为学生二次选择发展方向提供一次有利机遇,特别是护理专业导师制方案的实施将为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挖掘、兴趣爱好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3)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可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训练,特别是实验室的开放,综合性、设计型实验的开出,可给学生提供多项展示自己创新才华的机会。(4)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性格特征的重要方面。图书馆、网上教学资源开放是培养学生自学意识、自学能力的有效途经;设立“业务班主任”制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自学过程中的困惑和困难。

4、教学管理及运行体系:(1)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检查,如“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以及有效的反馈机制等等。(2)狠抓考风考纪,教学管理中要明确“以考风促学风,以学风带校风”的原则,制定或修改教考分离制度、阅卷办法、考试成绩分析的规定、临床护理教学严格出入科考试制度等等。(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制定“高年资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办法”,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创新素质的培养等等。

总之,护理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追求科学涵养与专业素质的结合,人文教育与文化素质的养成,心理个性与社会责任的融合,创新精神与应变能力的培植。创新机制的建立,更注重教育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的更新,课程设置从局部走向整体优化,教学模式运作从继承走向改革、创新和发展,教育技术应用从微观改善走向宏观的大手笔立新等。当代护理中专生的创新能力影响着我国护理专业前进的步伐,为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护理创新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汪金萍.浅谈新世纪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J],中化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3):255.

[2]梁琼芳,陈志超,梁玮.从我国护理队伍的现状论护理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5):51.

[3]杨建梅.创新教育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的构建[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1,(8).

第3篇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 劳动力市场 对接

改革开放的开展以来,中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稳步发展,为劳动力市场源源不断提供了大量的优质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却出现了问题和矛盾。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因为这一矛盾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阻碍了高校人才的发展。如何寻求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和谐对接的当务之急。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与劳动力市场人员紧缺的矛盾

现如今高校毕业生和劳动力市场出现了这么一幕让人费解的矛盾:毕业生总是喊着找工作难,而劳动力市场总是喊着人力资源紧缺。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矛盾问题呢?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专业限制原因,有的高校毕业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专业不对口,许多的行业需要有专门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的操作技能,没有涉猎过这样专业的求职者往往被拒之门外,有心想去工作,却没有资格去,导致这个行业劳动力资源短缺。二是冷门、热门工作应聘人数不均匀的原因,待遇好的工作使高校毕业生多到挤破头皮去应聘,大批的毕业生就得不到工作;待遇差的工作门可罗雀,少的可怜,造成人力资源的紧缺。

(二)缺乏有效的机制调节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响应了政策的号召,中国高校加大了对人才的培养力度,逐年进行高校生源扩招,相应的高校毕业生逐年在增加,而且每年的增幅都很大。由于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庞大的毕业生大军每年都会有大量剩余,而劳动力市场也年年紧缺人力资源。许多毕业生由于没有有效的引导,导致常年失业,大批的人才资源被浪费,劳动力市场也由于劳动力紧缺而被阻碍了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也往往是缺乏指导,不能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导致每年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无用武之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校属于供应者,劳动力市场属于需求者,高校培养的人才相当于商品,高校、劳动力市场和人才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供求关系,现在这种供求关系链由于缺乏一个整体调节机制,导致及其的不平衡。现在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进行调整,帮助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劳动市场的发展需求,帮助劳动力市场有效的接纳高校毕业人才,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吻合。

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的意见和建议

(一)增加毕业前实习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培训

高校应增加毕业生毕业之前的实习实践活动,多深入到企业的内部进行实践,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回到学校能及时的进行补充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技能素质,使自己毕业之后能具有适应企业的需求的技能。高校应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打破传统的课堂教育,将课堂开设在市场中、企业中或者公司中,通过真实的环境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场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高校还应该在大学课堂上多增设就业指导课程,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讲师教授给学生做讲座,培养学生进行人生规划,为自己的未来就业设定目标,为实现理想的目标作出合理的规划,为将来毕业之后就业工作架桥铺路。

(二)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调整高校人才培养方向

高校应该重视与企业的合作,深入了解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签订合作意向,不断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根据社会整体的企业行业用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向劳动力市场输出的人才应当是满足市场实际需求的,在高校的就业教育师资队伍中引进一定数量企事业家,保证高校的就业指导培训能切合实际,真正的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发挥企事业家的榜样示范带头作用,激励学生向优秀企事业家学习的欲望,深入学习理论业务知识,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各项技术能力和素质水平。努力将自己打造成适应市场、适应企业发展的素质高、业务精、基础扎实的优质全能型人才。

(三)完善相应的机制体系,调节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吻合

机制体系的完善包括:高校内部机制体系的完善、企业监督调节体制的完善和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体制完善。高校应当完善相应的体制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优质性和与时俱进性,人才培养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也要建立监督机制,及时的将高校毕业生的实际表现反馈给高校,让高校及时作出调整,适应企业的发展。政府部门也应该建立相关的机制,保障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优先性,开辟大学生就业路色通道,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完美对接。

三、总结

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较宽的专业面,较好的创新精神,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虽然很多独立学院提出培养具有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但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并未真正体现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独立学院的特点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工作,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试图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之路。

二、独立学院的特点与《西方经济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是1998年以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扩张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创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其办学时间短,办学体系不成熟,教学管理建设滞后于招生规模的扩大速度,且独立学院教学对象具有其独特性,这都使得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建设进展较为缓慢,在教学模式转变、教材建设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

1、独立学院教学对象独特性与课程性质的矛盾

独立学院作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产物,对我国高等教育作了有力的补充,缓解了国家高校教育资源不足的困境,而独立学院的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独立学院教学对象的独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学习基础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差。近年独立学院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平均低于二本30-50分,从客观上看,独立学院学生的高中知识基础总体比较薄弱;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佳;课堂学习效率不高。从主观上看,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整体上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没有涉猎课外知识的积极性。部分学生学习非常刻苦,但是他们的自学能力相对较差,缺乏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钻研精神。此外,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差。正因为一方面学习基础不扎实;另一方面又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饱满的学习热情,独立学院学生上课不专心,课后不自习,经常迟到、早退的现象较为普遍。(2)家庭条件优越,自我意识强烈。独立学院学生普遍为“90”后,他们身上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此外,由于三本的学费较高,这就使得进入独立学院学习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生活优裕。由于时代和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张扬,同时在遵守纪律、团队合作等方面意识较差。(3)思维活跃,综合素质高,在学习基础薄弱,自我意识强烈的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在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力、交往能力上优势突出,综合素质较高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有过接受特长教育的机会,思维敏捷活跃,具体表现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同时愿意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动手能力强,敢想敢做,富有灵感和较强的主观创新意识。

上述提到的独立学院教学对象的独特性与《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性质产生了较大的矛盾。《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连贯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其课程性质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应用数学的能力,要有对一些现实的经济现象的认识能力。而独立学院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内容上明显偏重于实用,对专业理论课程的关注也集中在应用前景上,对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轻视比较常见。同时,他们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偏重于感性认识,这种学习态度、知识结构特点和思维方式,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如经济学案例的分析),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入(如经济学公式的推导)。因此,在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感到不易理解,难以掌握。大量学生学完本课程,只是通过机械记忆记住了几个基本概念和某些原理,谈不上掌握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市场运行的基本特征,更不用说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看待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的成就,以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2、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现有教学材料的矛盾

当前,我国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为:培养掌握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来说,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是:培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而经济学恰恰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连贯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这就产生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本身性质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表现是独立学院缺乏适用、规范的教材,教材是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又一关键因素,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或教学理论的提出,都必须通过教材才能付诸实施,也只有通过教材才能得到检验和论证。目前,国内各高校开设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讲授的是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理论部分,大部分独立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开设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没有自编教材,使用的基本上都是由国家教育部推荐的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教材,如广外大南国商学院选用的教材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这套书可以算得上是国内同类教材中的优秀之作,它理论结构完整,层次条理清晰,难度相对适中,是一套较合适的初级教材。但是,这套教材的缺点也很明显,其数理性强,案例较少,语言不够活泼,个别章节甚至有些晦涩难懂,这就很容易让基础较差的独立学院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失去阅读的兴趣与耐心。如果教师在讲授枯燥的理论知识时不注意教学方法,就会令学生感到经济学毫无使用价值,不但对学习经济学毫无兴趣,而且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进而影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目标的实现。

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核心能力;教学改革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要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参与市场竞争并取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制定营销战略,搞好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市场营销活动。因此,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必须具备适应企业发展和职业变化的核心能力,既沟通协调与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与自我完善能力;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竞争与创新能力。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有积极促进作用。

1 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积极响应了教育部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召,进行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其中教学方法改革是重点,也是难点。目前,以“灌、填和注”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一直主宰着课堂教学。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教学方法改革的专题讨论过程中,深感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当前在实施教学方法改革的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1 教学方法改革的意识不强。教育教学改革以来,高职院校受到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但教学基本上还是按照历史的惯性在走,教师依然保持原来的风格,并未从根本上摆脱“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满堂灌”、“填鸭式”、“布道式”,即“传递一接受”的教育模式。对教学方法改革缺乏使命感,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传统的、旧的教学方法给教学带来的弊端。

1.2 教师能力水平的局限性。教学方法的改革,意味着教师必须对自己原本已经熟悉和习惯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式等进行重新审视。相比较以前的以教师、书本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照本宣科的满堂灌来说,现今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以自主创新和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多样化教学方式,难免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等提出比传统教学方法更高的要求。对此,由于不少教师本身带有某些“先天不足”,知识的系统性不强、理论水平低、能力欠缺等,或者是未勤于学习和潜心钻研,对教学方法特性的理解,对教学实践中具体教学方法的理解与把握不够,不能进行教学改革总结、深化、提炼和升华,从而使教学方法改革只流于形式。

2 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普遍的共识。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是适应我国现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2.1 明确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教学方法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依据(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与相关企业、院校共同设计教学方法,以做为核心,根据不同课程性质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高素质(营销)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2 教学方法改革的实施。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就是打破传统的课堂理论满堂灌的模式,进行“以岗位素能培养为中心、以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的多样化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方法。理论课程《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教学主要采取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实践课程《市场调查》、《营销策划》)教学采取现场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方法,课程《商品推销与商务谈判》采取情景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同时融入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角色转换式、团队竞赛式等形式多样和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形成一套有效的现代教学方法体系,构建准职业化的现场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

3 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对教师的期待

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主体,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力军和实施者,因此,教学方法改革,必然对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对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3.1 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要求教

师适应时展,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一是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强调以学生为认识主体,发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并且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二是全面发展的观念,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因此它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将教学视为一个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开放的系统,实现教学应有的社会功能,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场所,更培养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之所在,是铸造灵魂的地方;三是素质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造,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全面开发学生的多种素质潜能,使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提高人的整体发展水准。

3.2 较高的素质、能力。教师靠综合素质与能力引领学生奔向未来,是富有时代精神、把握时代文明发展方向的人。教学方法的革故鼎新,必然要求教师把握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善于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教学目的,熟练掌握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状况;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既有专业理论知识传授,也有实践操作技能训练,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渊博的知识,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教师应该具有超群的智慧和健全的人格,给学生以终生受用的生存智慧、学习智慧和创新智慧;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反思能力,注意观察教学过程中不利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因素,寻求一种调动学生自身内在的和谐发展机制,为学生提供一种宽松的、愉快的、以人为本的学习氛围。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作为一个专业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勤于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4 结束语

教学方法改革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过程性,创新教学方法要兼顾目的性、整体性、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互补性,因此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学生特点(兼顾所有学生)、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与实践,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需要学院的鼎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光明.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9

[2]高炳学、姜可.《高校课堂教学中激励方法的探讨》[J].经济师,2011.08

作者简介:

第6篇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中以一方名义在合伙企业中的出资,另一方不是该企业合伙人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对方按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出资给予价值总额一半或适当的经济补偿;当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将其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对方时,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的,该配偶依法取得合伙人地位;

    (二)其他合伙人不同意转让,在同等条件下行使优先受让权的,可以对转让所得的财产进行分割;

    (三)其他合伙人不同意转让,也不行使优先受让权,但同意该合伙人退伙或者退还部分财产份额的,可以对退还的财产进行分割;

    (四)其他合伙人既不同意转让,也不行使优先受让权,又不同意该合伙人退伙或者退还部分财产份额的,视为全体合伙人同意转让,该配偶依法取得合伙人地位。

第7篇

【关键词】个人理财;问卷调查;现状分析

理论上讲,当出现个人财产时,个人对财产进行管理,个人理财也就随之产生了。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状态,社会金融环境日新月异,个人财富快速积累,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壮大,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和国家社会形态的不同,个人理财在整个社会大环境条件下的形式也不同。而对于不同种类的理财机构和不同品种的理财产品,个人的选择往往是信息不对称的,这就要求金融机构顺应需求的潮流开发个性化的理财产品。

一、我国个人理财发展阶段分析

根据个人理财发展成熟程度,将其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和高级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个人财富也得到了较大的积累。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处在转型期,财富掌握力度分配不均衡,居民整体文化素质正在发展中,使得我国个人理财状况出现了多阶段并存的复杂情景。首先,农村以及偏远地区个人理财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甚至是原始阶段,个人理财没有专业的理财理论为支撑,几乎没有投资理财,收入主要依赖固定的工资或经营收入。其次,在广大大中小城市人群中,主要存在的状况是发展阶段,人们的财富有了更多的结余,为了追求更多的回报和收入,人们往往想把闲置的钱财用于投资,但受各种原因的闲置不能进行直接投资,而另一部分人则是急需资金用于经营,但是又不能直接从资金拥有者那里获得大量的资金。从主体上讲资金拥有者拥有更多的可投资资金,同时也主动有投资的意愿,他们会主动学习理财知识并了解各种投资方向,会主动向专业人士咨询投资建议。最后,在小部分较为富裕的群体中,正在尝试着高级阶段的理财方式。高级阶段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资金需求剧增,可投资途径门类繁多,非专业人士已不能全面了解各种投资理财途径,这样就需要委托专业理财规划师给予帮助管理。专业理财规划师根据客户的实际收入以及客户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理财方案,经客户同意后由理财规划师完成投资理财,并定期向客户汇报财产管理情况。因此,当前我国个人理财状况主要处在发展阶段,同时,又有初级阶段的共存并且将,而高级阶段也刚刚开始发展,并将会以迅猛的速度发展。

二、对52名2008年毕业大学生个人理财状况调查以及分析

大学毕业的80后人群正在逐步成为社会的主要群体,他们的理财行为将是我国将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个人理财的主要行为方向。因而对新毕业大学生个人理财情况进行分析调查非常重要。

我们对某高校2008年毕业的52名大学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我们所问卷的对象是大学毕业并且工作5年的小部分人群。在52名调查者中,其中有30名在大城市工作,有22人来自偏远的小城市。从家庭收入来看,来自大城市的被调查者中五万以下的有10人,五万到十万有10人,十万到二十万有7人,二十万以上的有三人;来自偏远小城市的被调查者中,五万元以下的15人,五万到十万的有6人,十万到二十万的有1人,二十万以上的有0人。而对结余财富的处理方式,来自大城市中的调查者有20%是银行定期存储,5%进行基金投资,20%进行股票投资;来自偏远小城市的调查者他们中有60%是银行定期存储,5%进行基金投资,2%进行股票投资。而在所有的调查者中只有20%对个人理财有所了解,3%对个人理财知识进行学习,大部分完全没有人向专业理财人员进行过咨询,更没有将个人多余财富委托给专业理财规划师管理。

通过对我国现有个人理财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我们所做的小范围问卷调查,我国个人理财状况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偏远的小城市调查者由于对理财知识的了解不全面,个人理财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甚至是原始阶段,个人理财没有专业的理财理论为支撑,几乎没有投资理财,关注渠道也较为狭窄,并且大部分人收入主要依赖固定的工资或经营收入,在处理多余的钱的方式上,多数人选择了储蓄,呈现理财方式过于单一;而在广大大中城市调查者中,主要存在的状况是发展阶段,人们的财富有了更多的结余往往想把闲置的钱财用于投资,同时也主动有投资的意愿,他们会主动学习理财知识并了解各种投资方向,会主动向专业人士咨询投资建议,并且正在尝试着高级阶段的理财方式,这样就需要委托专业理财规划师帮助管理。

另外,这部分群体对新事物新方法的接受能力较强,主动意愿尝试新鲜事物。同时他们正在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将会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今后十到二十年的发展。因此,及早开发这部分人群的个人理财业务是当务之急,并且,由于这部分群体特使得更容易在他们中间开展高级阶段的个人理财规划业务。

三、我国个人理财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市场需求不足。虽然我国金融机构努力开拓着个人理财服务市场,但是,我国个人理财服务市场总体上仍处于发展阶段。金融市场比较混乱,理财产品名目繁多,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这使得个人理财服务市场的开发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合理分析规划个人理财服务成为必需。

(一)合理规范投资理财产品

当前市场上主要的个人理财服务主要的方式是投资理财产品的开发,而市场上主要的理财产品主要可分为:最传统渠道——储蓄,风险与收益同在——债券,保障性投资——保险,专家理财投资——基金信托,高风险投资——股票,实实在在的投资——收藏,甚至包括彩票[4],这些理财投资产品经过不同金融机构开发出品种多样的理财产品,这就造成了市场上的混乱。由于市场管理混乱,有些金融机构打着投资理财的幌子,将客户的资金挪用,给客户造成极大的损失,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客户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另外,金融机构只看重投资理财产品的开发,而忽视了个人理财规划的真正含义,忽略了客户利益是以金融机构提供物超所值的理财服务为前提的,而认为投资理财只是个人理财规划很小的一部分,个人理财规划不单纯是个人结余资金的管理,同时包括个人债务,个人收入,以及个人消费的管理。因此,良好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应该是全面的,金融机构应当严格规范自身的服务方式,全面考虑客户的需求。

(二)个人理财服务的个性化

社会个体形形各不相同,同一年段的人其所从事的职业不同,相同职业的人其家庭状况不同,其经济情况也是个不相同,即使是相同职业家庭状况也类似的个体,其消费习惯或消费以及理财心理也不相同,可见,不同的个体对于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开展个人理财规划服务要根据个人特点制定个性化理财规划,个人理财服务将朝着个性化服务方向进一步深化。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金融领域也会用到高科技技术。引进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个人理财规划数学模型,是当前个人理财规划服务行业中一个重要的任务。该模型参数应当考虑客户的年龄、职业、家庭负担、消费习惯、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经济大事件以及社会经济稳定情况,为客户提供一个直观的数据参考,该数据应当能够及时提醒客户,应当进行何种个人理财调整。

(三)以银行存储卡为中心开发个体服务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金融机构逐步确立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需求开发新产品,有差别、有选择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我国要进行个人理财规划服务,银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位,因为,当前我国居民主要结余钱财的存储方式就存在银行,而且,我国居民的主要借贷对象也是银行。银行作为中间人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条件,开发个人理财规划。

具体操作上,通过客户在银行开户时所留下的信息以及与银行接触的机会,银行应当积极的为客户提供一些免费的理财规划知识,逐渐建立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在合法的前体下让客户主动提供个人基本的财务情况,银行根据客户基本情况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免费咨询,给客户提出科学的消费、投资甚至借贷规划,并定期为客户提供当前社会经济状况分析,根据客户的实际经济情况实时提供理财建议。在这样条件下,银行逐渐与客户建立稳固的服务关系,当客户需要进行投资理财时,银行及时给与正确的引导。

四、结束语

综上,通过对我国现有个人理财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我们所做的小范围问卷调查,我国个人理财状况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并依据现有市场发展情况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些改进意见。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将进入高级阶段。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个人理财业务服务“三农”的现状

近两年来,江西省余干县的农村家庭平均年收入增长率约为19%。农民口袋里有了钱,对“钱生钱”很有兴趣,却不懂如何进一步运用理财手段使“钱生钱”,导致当地约70%的农民将多年积蓄用在盖房上,受民间借贷年利率达18%左右的高利率推动,约有20%的农民参与民间借贷活动,制约着农村理财市场的发展。

目前农村理财业务的开展,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对农村拓展个人理财业务认识不足。

大中城市的理财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而在广大农村却悄无声息。众多的理财产品,其市场定位几乎“忽略”了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民,大部分农民无缘享受城市居民的理财服务。对笔者所在县农民的理财意愿进行的调查表明,约78%的调查对象表示,随着“送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农民对于高收益、低风险的金融理财这块美味的“奶酪”,期待能够享受。可以说,农村个人理财的潜在需求十分巨大,是一块急待开发的肥沃田野。

2、缺乏专业的个人理财人员。

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要求理财人员必须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交际和协调能力。目前,基层行个人理财业务刚刚起步,缺乏专业的个人理财人员, 理财人员往往是由一线营销人员兼任。这些人员缺乏对理财过程中金融工具的选择能力,及独立为农民制订个性化理财规划的能力。由于人员素质跟不上,目前个人理财业务主要是资产治理业务,且仅停留在产品上,深层次的理财业务无法开展,管理的随意性也就更大?

3、产品宣传方式单一,不够规范。

目前,基层行对个人理财产品宣传方式均以张贴条幅、在营业场所宣传为主,方式简单?同时,部分销售人员对个人理财产品宣传不够规范,片面强调低风险、高收益,未向农民充分揭示投资可能产生的风险,存在重视个人理财业务收益宣传、忽视个人理财业务风险宣传等问题?

4、个人理财产品单一,缺乏有吸引力的个人理财产品。

目前,基层行销售的个人理财产品比较单一,主要是储蓄结构性的个人理财产品,收益率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因此销量也不多?个人理财产品主要定位于中高端农民,理财金额起点高、服务专业化水平高,而农民的收入带有较强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较难满足基金等理财产品的投资要求,导致农户个人投资渠道狭窄。银行卡、电子银行、代客理财等在城市十分普及的业务品种,在农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二、发挥个人理财业务在服务“三农”中作用的措施

帮助农民理好财,使其能够享受到现财服务,既是切实服务“三农”的责任所系,更是农行自身规避城市中的激烈竞争、寻求新的效益增长点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好个人理财业务,提高农行服务“三农”的贡献度:

1、转变观念,增强拓展农村理财市场的主动性。

全行上下必须彻底改变那种理财只能面对城市、农民大多没有理财需求的片面认识,充分认识到农村理财所蕴含的无限商机以及服务“三农”的政治责任,把抢占农村理财市场摆上议事日程,多策并举。

2、优化配置,培育训练有素的个人理财业务队伍。

拓展农村理财市场,需要一大批既精通理财业务又熟悉农村市场的销售人员。因此,一是通过招聘的方式,把社会上一些有理财专业知识、懂得理财方案设计的高素质人才进行引进。对于一时急需的专业人才,可采取短期招聘的办法进行解决。二是通过培养的方式,在现有员工队伍中挑选一批资历高、素质好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重点培训,从而建立起一支精通产品和业务知识、有丰富的市场和服务经验的复合型专业理财队伍。三是制定有关激励办法,鼓励理财人员参加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认定的CFP或AFP资格认证,逐步建立理财人才梯队。四是加强业绩考核,激发理财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了调动个人理财人员的积极性,理财岗位的人员相关待遇上要高于一般人员,增强理财岗位的吸引力。对理财人员实行业绩考核制,所得报酬全部与工作业绩挂钩,实行上不封顶的按劳分配原则。个人理财业务费用按理财业务收入比例计算,实行比例管理,先收后支。对在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发、营销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实行重奖。

3、精心组织,加大对农民的理财知识宣传力度。

当前,农民对金融理财产品知之甚少,理财知识欠缺。农行应进村入户,或利用电视、贴标语、写广告和发放资料等多种载体,向农民宣传金融理财产品,让金融理财产品真正“上山下乡”,积极培育和拓展农村金融理财市场。首先,要加强对农民现财意识的教育,使农民走出传统理财的误区,懂得如何利用现代金融工具进行理财。其次,加强理财知识教育,转变农民理财观念。要对农民进行教育,提供相关培训,进行必要的理财风险提示,以免造成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

4、因地制宜,设计符合农民需求的理财产品。

虽然一些农民的口袋里有了钱,但由于谨慎、抗风险能力较弱等原因,不敢轻易运用理财手段使资金保值增值,因此在开发农村理财产品时必须考虑到这个因素,并针对农民的经济、生活和金融知识水平等状况,研制开发符合农民理财需要的理财产品。如可针对农民关注的养老问题,设计出专门适合农民养老的投资理财产品。针对农民承受风险能力较弱的特点,可以尝试性的开发出固定收益保本型理财产品或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使农民在投资本金不受损失的情况下,达到收益的最大化。

5、加强沟通,实现银农双赢。

第9篇

(一)立法层次过低,法律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规范主要有:2005年11月1日银监会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2006年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的《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6月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2007年11月的《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2008年4月的《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通知》;2009年4月的《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报告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9年7月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11年9月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2012年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上述法律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这些法律规范的立法层级太低并且不系统不全面,还远不能满足我国目前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所需的规范需求。

(二)现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法规不完善1.个人理财业务法律性质界定不准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将综合理财服务的性质定位于“委托”,但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第九条又规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可以由第三方托管的客户资产应交给第三方托管,这个规定体现出个人理财业务中客户资产独立于银行自有资产,这与信托财产的独立性的规定是一致的。上述两种相互矛盾的规定导致人们对理财业务是属于委托关系还是属于信托关系产生了争论。这种法律界定的模糊和实际业务操作的冲突使得法律风险的发生难以避免,也使得银行难以判断应当适用何种法规规制自身业务[2]。2.个人理财业务信息披露制度不够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是指信息披露主体将反映其基础素质、资产质量、经营状况及其内在发展潜质等方面综合素质的主要信息,如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以一定的方式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向利益相关者予以公开而形成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3]。为了保护客户的财产利益不受到侵害,商业银行也需要对理财业务的相关信息进行及时和完整的披露,这既是保障客户的知情权的需要,也便于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监管。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商业银行的一些信息披露义务,如规定了商业银行有向客户提供相关资产的账单、理财计划投资以及收益报告义务等,2009年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问题有关问题的通知》在第六条细化了商业银行向客户披露的信息范围。但是这些条款所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信息披露仅仅局限于理财产品的相关信息,并不包括其他对于客户进行投资选择十分重要的信息,如商业银行的相关财务状况信息以及与理财产品类似的其他理财产品的相关信息,具体负责部门、经营管理人员情况,拟投资产品背景等。因此,进一步拓宽理财产品信息披露范围十分必要。再者,在理财业务中,银行与客户双方信息处于不对称的状态,只有建立完善的理财业务信息披露制度才能有效保障理财客户的利益不受侵害。

(三)相关配套法律制度缺失首先,个人理财业务会给客户带来投资收益,因此其必然会涉及税收问题,但是我国目前的税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规范均未对理财产品收益的征税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实务中,一些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收益的税收进行代扣,一些银行则在理财协议中规定由客户自行承担申报职责。但是,理财业务类型多样,不同的理财产品在理财期限、收益支付方式和法律性质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对理财产品进行征税,其税率、征收方式等是应当统一规定,还是应根据其类别不同而区别对待,均待有关法律作出明确规定。其次,我国缺乏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的法律制度。虽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六十一条和第六十二条体现了对于个人理财业务投资者的保护,但是这两条法规在法理上属于准用性规则,它们的适用需要援引或参照其他法规的内容,法规本身欠缺确定性和指引性。理财业务客户属于金融消费者范畴,但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并没有针对金融的特殊性与专业性而对金融消费者进行相关保护,甚至没有金融消费者这个概念[4],这就使得个人理财业务客户在遭受损害时很难寻求法律救济。再次,个人理财产品的破产清偿问题缺乏规定。商业银行在经营不善出现破产清算时,个人理财产品的清偿应当如何排位,这个问题在破产法和商业银行相关破产清算条款中都缺乏规定。因此在商业银行进行破产清算时,个人理财产品应当排在什么清偿顺位也是相关法律需要完善的地方。

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提高立法层级前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规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规范均是由银监会主导制定的行政性文件。从立法的程序上讲,规章性文件的制定没有法律议案提出、审议、法律的表决和通过、公布等规范性程序;从逻辑性、规范性和稳定性上讲,它们与法律文件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当各金融机构面临利益的诱惑,这些权威性不足的规章性文件就无法有效地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规制。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规范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行为,我们应当将对个人理财业务的规范上升到立法层面,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个人理财业务中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应当遵循的法律原则、权利义务、操作标准以及法律后果,这对于个人理财业务中各类纠纷的解决和法律风险的防范尤为重要[5]。我们应当通过提高现行法律法规的位阶,尽快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纳入商业银行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行政法规,进一步完善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

(二)完善现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法规1.准确界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性质只有准确界定个人理财业务的性质,才能准确界定个人理财业务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属性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才能妥善解决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法律纠纷,同时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实施正当有效的监管。根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的规定,理财顾问服务仅仅是提供一种咨询,不涉及客户资金的运作和管理,这种理财服务的属性显然既不是委托也不是信托。在综合理财服务中,保证收益与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本质上与银行存款业务相同,其法律关系应为借款合同关系。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性质不作区分地统一规定是不准确的,我们应该对各种理财业务在类型细分的基础上准确界定其法律性质。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信息披露不仅应当包括销售理财产品时的产品信息告知义务,还应包括理财产品存续期间的相关信息持续披露义务。首先,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商业银行除需要向客户披露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具体投资品种以及投资比例等有关投资管理信息,还应当提供理财产品实际运作管理团队人员的组成与资质等相关信息。其次,在理财合同有效期内,商业银行应当持续向客户提供与理财产品有关的所有信息,如理财产品的价值变动、收入和费用、期末资产估值等情况,商业银行自身的重要经营情况、管理理财资产团队的重要变化情况,以及可能对投资者权益或者投资收益等产生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等。对于非保本浮动收益性理财产品,由于其比其他理财产品投资风险大,商业银行需要向客户披露的信息还应当包括与客户的理财计划和规模相似的其他理财计划的报表,以供客户进行比较选择。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当定期向非保本浮动收益性理财产品客户报告理财计划各投资工具的财务报表、市场表现情况及相关材料。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