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5 16:45: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

第1篇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的表现,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但是,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观察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以集体讨论代替个人的阅读学习。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有限,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比较低,表现为无法围绕一个中线展开层次性的讨论,出现偏离主题的随意性聊天,这样的理解在集体讨论中会被无形的扩大,会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脱离核心的语文内涵,对文本的理解杂乱而没有中心;二是,以教师的个人的解读代替学生的解读。不同的学生在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上是从在差异的,不同的学生的相同的文本内容会产生多元化的理解,这是学生个性培养的基础,而教师在小学生中的权威,使得教师对文本的个人解读完全压制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最终导致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趋同化理解,也必然导致学生创造力的消逝。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树立“核心语文知识”知识的意识,以促进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树立核心语文知识的意识,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核心语文知识的意识

语文是集语言、文字、文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通过向学生传递基本的语词、语句、段落、文本的基本知识,来促进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语文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学阅读教学把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素材、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是必要的,也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常见讨论。但是,许多语文教师在引入海量课外语文资源的过程中却丢失了阅读课的学习主题。例如,在一名教师的公开课程,这个教师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引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表演、游戏互动、现场展示、字谜猜测等“出彩”的手段,占据了教学一半的时间,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参与度很高,整堂课可以说是热闹非凡。但是,在整个课堂红教师连最基本的生字生词都没有进行教学,关键句子、关键语段的讲解就更不要说,这种舍本逐末的教育理念,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是无益的。核心语文知识的树立需要教师改变追求过多形式和过多资源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围绕语文知识的思维活跃状态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标准,也语文知识的巩固为目标,适当地引入语文资源采用合适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二)核心语文知识的分析与提取

核心语文知识的树立对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什么是核心语文知识,怎样分析文本内容,提取核心语文知识则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的关键。核心语文知识的提取主要包括两个方法,一种是要知识赋权法,即按照具体知识点和本课教学目标之间的关联度来确定各知识点的重要性,从而确定核心语文知识。如在《比尾巴》的教学过程中,新的词汇需要掌握“比”、“尾巴”、“松”、“公”等12个生字,文章内容的目标包括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在朗读方面的目标是学习读好问句?另一种是树形分析法,即将一节课所有的相关知识点按照树形排列,在分析这些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然后通过树的结构进行分配。例如,在《幸福是什么》的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杂而琐碎,教师通过树形结构将所有的知识点列出来,然后设计树形结构,树根代表基础知识教学部分,树干代表主线教学部分,树枝是具体教学部分,这样就将很好地把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第2篇

一、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阅读课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绘景状物的,教师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蕴含着人文地理、自然常识、科学知识。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知识,布置学生或动手试一试,或观看影视录像,或收集资料介绍,或调查了解。在上课过程中要让学生自由去讲,激发学生质疑问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孩子们自由天地,讲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二、激发学生创新探索的动力

1?郾创新能力系统中动力因素的核心是求知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小学生知识面有限,容易对周围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越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越强,越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能。因此,我们要利用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的因素,唤起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三顾茅庐》时,我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后提出:诸葛亮是当今大贤,人人都渴望得到这样的大贤。也就是说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肯定有不少的人诚心诚意地邀请过诸葛亮,但是诸葛亮一直都没有出山。这就说明,刘备的诚心诚意是与众不同的。那么,刘备的诚心到底有何不同呢?刘备用了哪些方法使诸葛亮相信自己是诚心诚意的?诸葛亮又是如何得知刘备的诚心诚意是可信的?这三个问题在学习的内容上具有交叉点,而学生在展开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思维是多向、多维的,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才能立体地认识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及其特点。学生在小组交流和思考讨论后,产生了强烈的交流欲望,满足了学习需求。这样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郾注重创新,充满探索性。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创新活动的确需要创新动机来激发和维持。创新动机将直接决定个体进行创新活动的期待,对结果的评价和体验,进而影响其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境教学十分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这就为儿童创新动机的激发提供了契机。例如在教学《第一朵杏花》第16自然段时我出了一些讨论题目:(1)出示:“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一说。(4)指导阅读。(5)竺爷爷作为一名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他的成就是如何得来的,你能找到原因了吗?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之需。在信息时代,阅读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不仅是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

三、采用开放型的阅读教学形式

课堂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主渠道。在这些交往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它能促使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有些问题,教师可抓住要害,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能够使学生思维发生碰撞,激发表现欲,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善于运用诱导语言,把学生推进思维的漩涡。例如:在教学《沙漠中的绿洲》时,我在学生细读第2自然段后提问:在这茫茫无边的沙漠中,布满了象征生命的绿洲。这些绿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跟随作者到其中的一个绿洲去看看。这一段有几句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绿树成荫,鲜花遍地”的情景吗?从哪儿看出人们很爱惜花草树木?通过阅读后讨论,学生不仅了解了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而且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以研读促阅读进行创新和提高

研读是在粗读、细读等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性、归纳性、提炼性的阅读。研读要分析文本内容的优劣,要深刻记住文章的内容,通过研读来提高读者的分析、归纳、评价、创新等能力。自然,研读所需的时间、所花的精力就比细读要多得多。课内阅读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行为,是教材文本的精读和研读在课堂教学坏境中的呈现。但是,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课内阅读更多地依赖各种教学参考书的诠释和演绎。这样,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和依赖于个性化体验的创造性发展往往被扼杀。所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培养引导,发掘出学生潜在的智慧和灵气。

五、寻求拓宽学生阅读空间的切合契合点

1?郾结合教材,因地制宜地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我校学生来源比较广,接触的事物比较多,思维也比较活跃,因此在语文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在活动形式上创新,组织学生“做贺卡”、“逛超市”等实践活动,利用上网、查报刊等方式拓展自己的阅读领域。

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课程改革的疾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改变了教育教学的传统模式,尝试各种各样新型的理念,力求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上建立创新的、跨时代的版图。在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帮助我们完成了很多事情,它是我们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们课堂上最亲切的黏合剂。将它带进课堂,会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信息技术,是在每个教育教学阶段都会被使用的有力工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辅助整合更是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它改变了阅读教学课堂上单调呆板的气氛,丰富了阅读教学的手段,优化了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拓宽了学生阅读的视野和知识面,较大幅度地提升了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所以,如何上好小学阶段的阅读课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而带着信息技术这个有力的辅助工具走进阅读教学课堂,学生能在主动积极的阅读活动中,对文本感悟、理解、欣赏、评价,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个性品质,这是我们以往在阅读课堂上无法体现出来的效果。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能够加提高小学生阅读学习的效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信息技术,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个再好的文本,没有图片和动画的辅助,对于小学生来说同样枯如嚼蜡,一些印象中缺失的领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形成疑惑,甚至永远成为印象空白。但是利用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有关的图片和动态画面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旋律播放给学生观看,一定会让学生大开眼界,兴趣自然会被激发出来。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去阅读文本资料,将文字与图画结合体悟。例如,小学二年级课文《日月潭》和《葡萄沟》,作者用精炼具体的文字对著名风景区日月潭和葡萄沟进行了深情描绘,但是这两个地方的景致终究是我们小学生所陌生的,他们无法将日月潭和葡萄沟的全景绘制于脑海中。而当学生在多媒体影像中看到实实在在的日月潭和葡萄沟时,他们脑海中那种抽象的、无法形成整体图像的感受就荡然无存了,视觉的美感悄然滋生,感悟便更为贴切、深刻。如此,阅读世界的美妙和精彩就轻而易举地将学生深深吸引,使他们从此结缘于阅读。

二、利用信息技术,更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纸质书籍的知识范围和知识分类比较狭窄而且分散,不利于学生较快地释疑解惑,而计算机具有储存大量信息的功能,学生在阅读中能很快地查阅到需要的翔实资料,同时还能得到图像、动画、声音以及视频等各类更为广泛、更为具体化的帮助。所以,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非常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效利用它,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更能提高教学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更能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

当多媒体图文并茂的阅读资料普及了学生的阅读世界,在阅读方式上学生已经养成了“馋”性。这时候,学生就会将课堂上由老师帮助结合多媒体课件阅读的形式转化为课下的自主利用网络阅读。他们会自由地穿梭于网络阅读世界,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大胆地使用信息技术这个有利的辅助工具,为自己释疑解惑。在这个自由的领域里,还需要我们教师做好学生畅游网络海洋的把舵人,因为在自由的网络世界里,有很多影响学生学习与健康成长的领域,如果放任学生自由涉足,很可能会失足于网游等一些不利于正常学习与成长的领域。在平时的思想教育和安全成长教育中,教师要大力宣传安全使用网络的知识,教会学生在使用网络时要有自制力,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四、利用信息技术,能够给学生一个新式的探究、交流阅读体验的平台

在信息技术网罗全球的当今时代,网上聊天已经普及成为网络发展的一处独立领域,越来越多的群体接受并适应了这处领域。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建立这样的交流平台,去探讨在阅读中的新发现、新感悟。试想,以聊天的形式加深对阅读情感的渗透,并且不必受区域的限制,学生只要找到一网的计算机,即使无法相约集合在一起,也能够热热闹闹地开一个阅读交流会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畅谈自己的想法时,还能结合他人的观点再思索,然后整合自己的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他们的心情肯定是轻松的、愉悦的。

显而易见,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并将随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改进和发展,这个强有力的微型工具在教育教学中将更广泛、更深入地应用,并将会起着主导作用,将在提升学生素质方面发挥出更为强大的作用。

我们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接受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做服务,要以学生成长的需要为出发点,合理恰当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进小学阅读课堂教学,从阅读情境的创设、突破阅读教学的重难点、拓展延伸等环节上寻找二者的最佳整合点,利用信息技术上出具有语文特色的阅读课,有效地开展小学阅读课堂教学,构建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拓宽小学阅读教学发展的空间,并且循序渐进地、恰当地拓展延伸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去,建立新式的、不拘泥于封门闭窗式的阅读交流场所――网聊平台,真正体现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精神。实现信息技术阅读教学的优良化,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将我们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提升到一个更具有闪光点的高度。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1以读为本

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开始的,所以,最初的阅读能力只能是朗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

如《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有一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鲶在银色月光下轻轻翕动着。”有些同学读出惊奇的语气,有些同学读出得意的语气……可见尊重学生的感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2读中感悟

感悟,感知而领悟。在读中领悟,就是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学生对课文有所领悟,有利于逐步形成阅读和表达的能力,是谓“善教者授其法也”。小学课文都是经编者精心推敲选择的佳作,均有启智育人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可特别注意对重点语句的点拨,诱导通过朗读吟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如《我爱故乡的杨梅》课文描述“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在雨雾中欢笑。”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中,创设情景播放有关杨梅树吮吸甘露的图景,启发学生由其意景美,下雨的声音,吮吸的样子,山林的景象,联想语言文字再进行描述。学生描述道:沙沙沙,沙沙沙,春雨轻轻地下,山蒙蒙,树也蒙蒙,杨梅树醒了,它伸伸腰,笑容满面抖擞精神,咕咚咕咚,多甜美啊!你看它那贪婪的样子,像婴儿吮吸母亲的乳汁一样,吸得多欢啊!那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它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那些嫩叶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这真是“春雨绵绵润杨梅啊”!多好的再造想象,感受到物的美,景的美,语言也美。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课文,不仅能读出对杨梅树的喜爱之情,同时课文的语言文字也就通过领悟储存在学生脑海中。

3突出学生们的学习主体地位

与此同时,教师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还要改变以往单向授课的教学方式,而要尽量让课堂变得多样化,开展一个双向交流的模式,而不是教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讲解,学生们只是默默地接受。要知道,单方面的讲课是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的效果的,学生们常常会在这样的模式下被忽视,不利于他们的学习,所以说,教师们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他们在课堂上才会变得更加主动,学习的效果也更加明显。

例如,在教师们进行一些阅读文本的提问的时候,需要尽量提出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而是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谈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他们在阅读教学中活跃开来,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并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提升。

4悉心安排,为语文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对于多数小学生来讲,他们并不是不喜欢阅读,而是需要教师为其阅读提供一个良好环境。比如,提供阅读的书目、时间和方法等。教师可以在课内外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可以在校内组织同一学段的阅读竞赛,或者在班级内组织阅读演讲等。总之,要为其阅读提供时间;同时,引导学生去购买适合其年龄阶段所需要的书,或者请学生交换书目进行阅读;此外,还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只有这三个最基本的因素都具备了,学生的阅读才会慢慢形成习惯,并从这种阅读习惯中受益终身。

5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树立创造性阅读教学观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作为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同时,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在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上,教师向学生提出小组合作W习要求:你最喜欢春、夏、秋、冬哪个季节的太阳?为什么?先找到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对于合作学习,孩子们还不具备完全自己组织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当学生将比较感兴趣的自然段读了几遍之后,示意学生暂时停下来,对学生说:“刚才我看到这个小组的四位同学,他们自己读了几遍后,能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并且另外几名同学还对他作了评价。老师觉得这种学习方法不错,其他小组的同学,你们也可以像他们这样做。”此环节,教师巧妙的将合作学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教给了学生。这样,避免了合作学习的“走过场”,使每个学生在交流之前和交流之后,都实现了“现在的我”与“刚才的我”的超越。为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我们应该注意:一是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与任务;二是教师要把握好合适的时间和适当的时机;三是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适时点拨非常重要。

6结束语

小学语文阅读是学生今后语文学习的基石,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一定推动作用。我们应该积极响应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理念,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科学审视的姿态对待教育,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寻找一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陆小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S1期.

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合作性;阅读教育

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小学语文新课改的背景下,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努力地体验合作阅读的好处。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细化合作阅读教育的指导策略,强化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不仅要有正常的师生交流,而且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小组中的合作以及交流,教师也要动态地优化以及组合相关资源。这样就能够在师生、学生之间开展多向的交流以及协作,充分地实现合作性阅读教育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合作性阅读教育的优势

1.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特征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合作学习过程主动地接受语文知识,例如,可以是全班齐读,也可以是小组齐读,或者分角色朗读。此种类型的学习方式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塑造民主和谐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让学生的合作探究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配以教师精妙的讲解、指导以及点拨。学生也充分发挥出自身个性,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的适度参与以及角色转换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已经变得多元化,教师不仅是传授者,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以及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者。例如,在教授《秋浦歌》的过程中,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朗读技巧,可以让学生多次有感情地朗诵李白的其他诗篇,感悟他的作品风格。之后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依据自身所查阅的多种资料来品读此诗,例如,它的大意,意境以及情境,写作背景等。教师可以在学生合作过程中仔细观察每个小组的学习活动状态,主动引导以及启发学生间的有效互动,多多培育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以及合作的意识以及能力,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安排小组间的合作,从而提升合作水平。

3.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合作阅读的兴趣

从合作学习来看,它坚持了“追求人人进步”的教学理念。同样,在合作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也要坚持合作阅读教学,而且还要将之当成教学评价的目标以及尺度。在此过程中,不仅有个人竞争,还有小组竞争,形成个人计分以及小组计分。这样一来,不仅需要个体积极主动做好合作学习,而且还需要组内成员通力合作,组间成员竞争。这样就会鼓励大家合作,争取小组达标。在评价过程中,每个小组需要在合作过程中挑选出自己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以及汇报本小组的合作成果,而且教师还要恰当地点拨以及给予激励性评价,使得学生可以较好地体验合作的愉悦以及成功的喜悦。

二、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合作阅读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合作阅读教育学习,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和质量。

1.设计目标,明确任务

在合作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地设计每次合作阅读训练的具体指标,这样学生就能够有了判断标准拿人教版三(下)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来说,此篇课文有着浅显朴实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开展合作阅读。教师可以设定如下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拼音与同学进行合作,破解文字障碍后,大家要正确流利地读出书本内容,(重点在于关注本课所规定会认的9个字);此外还要让学生开展讨论活动,这个“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在此过程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并依据本组实情来为组员分配任务,这样就让每个组员都可以认真地思辨,而且分工比较明确,学习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2.课后练习的编排

以小学二年级课本来讲,后面的题目大体上都会涉及到三方面:我会认,我会写,读读背背。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大纲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从这些课文来,“读读背背”也因课文不同而有不同的提法,有的可以背诵全文,可以让学生相互检查。有的可以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向全班背诵。有的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增强学生的合作阅读意识和技能。如果课文适合表演,则可以在小组内“朗读课文,再演一演。”或者此小组“朗读课文”,另一小组“再演一演。”例如,《酸的和甜的》以及《称赞》都属于此类课文。在二上后半册之前,要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但是,还要从二上后半册开始做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例如,《纸船和风筝》以及《假如》。

3.组间讨论,形成认识

学生要在课前独立思考课文中的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并且认真思考。比如,学生理解了所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在自己理解后重新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可以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和合作的机会。开展充分的组内讨论可以成为合作阅读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还要使得每个组员都充分地发表自身意见,并且要提出相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来处理。例如,在教授《秋天的雨》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自由朗读,从而把握文章内容。再开展小组内的阅读活动,让小组中的一员挑选自身感兴趣的某段内容阅读,其他组员认真聆听,而且各组员还要在听完后概述相关内容,而且其他成员可以有效地补充。学生不仅可以按照自身理解,而且还可以邀请老师帮助,这样就做到了人人参与组间活动,形成了非常活跃的学习气氛。

4.全班交流合作,切实做好分层评价

每个小组长要归纳总结本小组的交流以及体会,之后再挑选本组代表将此种体会和交流汇报给班级,组员作出有益的补充,而且其它小组还要多提出有关的意见以及建议。如此全班性的阅读交流合作可以促进合作阅读教育的全面深入发展。例如,在合作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例如自我、小组、组间、合作阅读指标以及教师评价等。此外,还要选择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可以是课堂发言、小组讨论,也可以是自主学习、作业情况以及测试成绩等内容。

第6篇

1课前充分准备

1.1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 在教学之前,我们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年段要求,深入、认真研究学生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作到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设计出吸引学生的课堂来。同时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观目标。在教学实施过程当中,如果紧扣教学目标,教学的有效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了保障。

1.2上课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 预习是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养成预习的习惯,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新教材的篇目比较多,做好充分的预习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一般都有具体的任务。预习中还应注意另一个环节,那就是提前检查学生的预习,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反馈渠道。教师通过对预习的检查,不但能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更能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难点,以及存在的盲点等,这就为教学思路和教学重点的及时调整、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保障。通过这种教学的互动,教师可以带着问题教,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学。

2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1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能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在我们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基本上不会再“一言堂”,确实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在有的课堂上,老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学生回答非常踊跃,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但稍微留心一下我们教师的提问便会发现,有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值得我们教师仔细斟酌的。

2.2恰当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现在,我们的课堂基本上都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有的教师为图便利,对于网络资源,照搬照抄,甚至一节课下来一个字的板书都没有。我认为好的资源要利用,但要有选择。比如我们在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时候,可适当选用一些音乐作为配乐朗诵,这样的朗诵效果会更明显;有的文章所反映的内容离我们的学生较远,这时教师可适当放映有关影像,引起学生的阅读情感。

2.3布置有效的课后练习。 一堂课下来,教师会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培养语文能力。因此练习要紧紧围绕课文而设计,针对学生能力的差异性,课后练习我都是设计两类题:“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所以学生都能做的,而“选做题”则是专门为那些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的。

3注重个性化阅读

3.1“个性化阅读”做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教学领域,成为我国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但从实施情况来看,我们对“个性化阅读”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在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1)对“个性化阅读”的理解有失偏差。因“新课标”要求语文阅读的“独特体验”而片面理解了“个性化”,由“独特”引申出“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于是学生便挖空心思去找这种“独特”,提出一些肤浅甚至不可理喻的问题。

(2)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未能全面吃透,片面地将“个性化”作孤立的理解。导致引导、参与、纠正不力,民主有余,集中不够,放得有余,收得不够,讨论有余,总结不够,改革有余,继承不够,这个观点也称赞,那个观点也表扬,一味“捧杀”,在这样的理解下,课堂或许是活跃了,但走了偏锋,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久而久之,我们也可能将培养出一批刁钻古怪、个性乖张的学生来,这与课程改革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也同样是相左的。

第7篇

一、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

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它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两个方面。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动力源,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创新意识主要是由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批判精神等因素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维吾尔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使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如在教《阿凡提的故事》一课时,我们可以问一问学生,阿凡提到底是什么样的任务?他是靠什么战胜巴依的?仔细分析,学生可以看到阿凡提既有智慧的一面,也有无赖的一面。课文中只歌颂了阿凡提智慧的一面,而忽略了对阿凡提无赖的一面倒分析。阿凡提无赖的一面不是应该忽略的,而应该是我们鞭策的,批评的。如果我们只歌颂阿凡提智慧的一面,而会略他无赖的一面,无形中会在孩子的心里埋下学习阿凡提无赖的一面的隐患,自然会影响孩子人生观的形成。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避开唯一正确的答案,才可以在阅读理解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可以是学生正确的看待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首先,丰富学生表象,积累想象素材。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教学图片、实物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当他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表象之后,想象力便会逐步得到发展。其次,发展学生思维,提供想象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因素,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又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当学生领会了课文的寓意后,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展开想象:“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呢?”顿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纷纷举手,有的说:“青蛙跳出了井口,看到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很大,知道自己是错了,小鸟说的是对的。”有的说:“青蛙看到秋天的景色真美,高高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我们要对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给予赞扬,并建议他们把刚才想的写成一段话念给大家听,他们的积极性就更高了。创新能力与人的个性品质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创新个性决定了人们能否自觉增强、提高和有效发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众多人格特性中,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独立性和意志力是创新个性的核心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功能,培养学生创新品质。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是创造性思维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针对一件事提出几种不问的处理办法,可以训练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乌鸦嘴里的肉被狐狸骗走了,它接下去会怎样做呢?每个学生至少要替乌鸦想出两种做法。学生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想出―了许多办法,大家的思维都得到了训练。同时,教师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让学生发现问题,如“狐狸能骗走乌鸦嘴里的肉,是不是说明狐狸很聪明呢?这样的问题自然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也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四、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可利用实物、板书、幻灯、挂图、放录像、电脑等直观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训练形象思维的有效手段。同时,学生在看中观察力也得到了增强。例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教师在一个杯子里装了小半杯水,把盛了水的杯子放在讲桌上,让一个个子不高的学生把手伸进杯子试一试,够不到水,老师让他们把桌上的小石子放进杯里一些,水位升高了,这个同学再把手伸进杯子,水没过了他的手指。通过这一演示,学生们很容易地理解了乌鸦是多么聪明,同时形象思维得到发展。

第8篇

一、要引导学生在自读中享受阅读兴趣,产生期待心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里,笔者认为教师要尽力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解放,放手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方式的合理选择,引发自己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碰撞,以使他们在语文课堂阅读中如蜜蜂采蜜一样自由自在地去采集花蜜。因为学生只有在阅读期待的兴趣被激起、自主参与阅读活动、身心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才能激起自己全程的、强烈的阅读期待。例如,在教学《秋天的图画》时,我就留给了学生很大的阅读空间,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与迷人后,我就引导他们想一想能用什么方式来读好范文,并能够说出具体的理由。这时,有的学生会说:“是第一句,因为第一句话是总说秋天山野的美丽,后面则是具体说。”其他学生觉得很有道理,我就让他们齐读,其余几句分组朗读。这时,又有学生说:“可以四个小组合作读,因为这一段话有四句话,可以一人读一句。”听他们这么一说,学生都来劲儿:“四人合作不一定要一人一句,也可以齐读。”“还可以赛读,谁那一句读得好,就读那一句。”学生的阅读兴致这么高,我就组织他们按各自的想法尽情地去读课文。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自主阅读是很感兴趣的,他们的阅读期待并没有因为对范文内容的理解而减弱,却是能进一步激起自己的阅读期待。

二、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悟阅读的妙趣,扩大期待视野

对于小学低段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年龄认知等特征,他们的阅读能力不强,他们的阅读期待大多只停留在主要内容上。所以,笔者认为,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只讲解课文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课文中还有许多情感需要去体验,还有许多人文内涵可以去挖掘。这些仅仅依靠教师的分析、提问、灌输,是学生所不能汲取的。基于此,笔者觉得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征,适时地、合理地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探知欲望,让他们在感受巧取横生的阅读的同时扩大期待视野。

创设情境的手段很多,如操作演示、语言描述、音乐渲染、角色模拟等,教师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运用,以使学生产生更深的期待。

例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我制作了一个陶罐帽子和一个铁罐帽子,指名两个学生扮演铁罐和陶罐,让他们各自模拟对话。这样一个演示,调动起了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学生个个争演角色,并能注重陶罐和铁罐对话时的不同语气,这样,学生的阅读期待默默产生,由期待了解课文意思变成了期待通过阅读获得语言进行再创造。

三、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期待习惯,拓宽期待空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仅限于课本内容的教学,学生的阅读也不应该只局限在课本或教材上。语文教材是学习工具,而不是学生具体的学习内容,课堂是学生按时学习的场地,学生的阅读应拓宽空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教材延伸到课外读物。在阅读教学中,课内的观察,目的是为学生的阅读期待创造广阔的空间。例如,在教学《小木匣》后,我安排了个子一大一小的两位学生来数步,大的代表五年后的科利亚,小的代表小时候的科利亚,看看五年前埋的小木匣,现在是不是也需要十步。同时让学生在实践卡上记下数据,想想课文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样学生的阅读期待又一次被激发,他们会主动寻找、搜集相关的阅读材料以满足自己的期待。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教学改革的发展使小学语文教学不断呈现新的变化。教师应该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在取得成绩发展的同时,由于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如果不能够有效的进行解决,将会严重的制约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水平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不足

教学理论基础不足,将会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产生盲目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没有收到应有的重视。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进行的过程中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创新,重视小学语文阅读在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影响因素的众多,导致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理论相对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身经验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详细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对教学目标并不明确。教学目标的制定能够使教学效果进一步的提升,为实现教学效果提供指导,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内容。只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才能够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忽视教学计划的作用,不能够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较大,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导致学生语文阅读效果能力较差。

(三)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确立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学习兴趣,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我国属于普遍现象,最终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

(四)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无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盲目性随意性较为普遍。在没有教学评价体系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将会忽视学生的感受,不能够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将直接到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完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建议

(一)保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注重知识与实际能力的有效结合。这样才能够保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开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保证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创新灵活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对阅读教学的创新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对阅读内容中心思想的理解上,并且将这种感觉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这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实际效果。

(二)明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在阅读教学实施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老师备课和学生预习两方面抓。众所周知,要保证教学过程的高效开展,备课是关键,教师在上课前应该做好备课工作,将课堂教学过程纳入其教学计划之中,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同时,要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内容,通过学生的自主思维进行预先理解,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然而,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备课工作几乎流于形式,备课工作缺乏有效性,致使阅读教学不能有效开展,收效甚微。因此,小学阅读教学一定要高度重视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工作,使教学过程中所需要涉及到的教学内容适宜,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把握合理,课时分配得当等。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要不断提升教学思想,完善自身工作,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已满足学生的实际要求,促进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营造和谐的教学课堂,强化对课堂阅读教学的掌控,积极引导学生阅读

教师注重课本,充分的发挥课本的作用,在课本教学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这是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计划。不断提升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理解能力,充分的进行感知教学。单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也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疲劳。尝试不同形式的教学,在教学计划的引导下将会提升学生的小学语文阅读效果。和谐的课堂环境是教学计划开展的重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需要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这是提升学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

(四)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能够使学生的小学语文阅读水平不断提升,对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的同时,还要充分的认识到教学评价体系的作用,制定完善的阅读教学考核评价能够使教师教学效果得到全面的提升。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将明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教师能够不断转变教学思想,合理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的提升。

三、结束语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转变传统教学思想,这样才能够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学生小学语文阅读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泽旺布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7,2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