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7 16:05: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

第1篇

1、精细化管理既要精细化更要效率化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对教学常规的几个基本环节的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使教学过程常规化,标准化、精细化。

我县的《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对教师的教学计划总结、备课、上课、教学反思、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内外辅导、考试评价和教研培训等八个方面的教学常规从内容到形式、从操作到评价都作了具体的要求,对我县的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可是,如果作为学校教学管理者,在制定本校的系列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时,如果不对《指导意见》进认真分析和把握,势必会盲目追求“细致入微”,“巨细无遗”地把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一步步细化,直到操作层面不能细化为止,甚至随意制造工作环节。这样细化的制度可能会对教师的学校生活的全时空占有和全方位、全流程的控制,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迫使教师忙于基本层面环节的重复、机械操作,而没有更多再创造的空间和自我管理发展的需要,从而限制了教师创新个性的发挥,不可能真正获得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实效。

精细化管理强调效率,注重精细化和效率化的有机结合。这样的精细化管理才有意义,才能实施长久。我认为,作为学校教学的管理者,我们要科学、冷静地贯彻精细化管理的理念。精细化管理要体现一个“细”字,关注教学常规的细节规范与要求,使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做到具有操作性;同时又要突出一个“精”字,即化繁为简,抓住主要的教学环节和关注基本教学环节的关键所在,做到简繁得当,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的情况下,有效地实现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

2、精细化管理既要规范化更要科学化

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强调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精细、精致、精深、细密,但又要力戒反对模式化、程序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有的学校不考虑学校师生和教学实际,盲目借鉴其他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模式,甚至照搬他校的管理制度。这种不切合学校实际的模式化教学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弊端。

也有的学校容易将教学精细化管理程序化,把各个教学常规环节分解为如流水线般精细的统一程序,而忽视了教学管理的对象——教师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特点。这种不关注教学规律的教学精细化管理,即使学校对教学管理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参与教学活动感到身心疲惫,结果却可能是“事倍功半”。

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就是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地探索、反馈、调整,形成符合规律又不缺乏教学个性风格的基本教学规范。所以,一方面学校要形成符合学校教学发展需要的教学常规规范。切合学校实际,根据学校师生及教学基础特点,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探讨确定本校教学常规基本环节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学校要尊重教学本质,重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形成既务实又符合教师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教学常规规范。根据教学基本环节的要求,抓关键,促发展,鼓励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3、精细化管理评价既要制度化更要人性化

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让师生在有效的教学时空内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县的《教学常规检查评估细则》从三个部分十四个方面对教学常规的评估作了具体规定,这对各校的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无疑具有重要的督促作用。但我们也不排除,有的学校把教学管理更多的是为了迎合上级的评估而管理,根据《评估细则》逐条机械应对,这样就会导致本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评价的格式化。

精细化管理更多体现的是计划、执行、检查、反馈,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反馈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学校的教学常规评价需要制度化,只有评价制度化才能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方向性与规范性。但制度化不等于苛求教师过多的细节要求和过多的量化考核。检查评价时要就重避轻,要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倾向。如果片面强调教学常规评价的过细、过实,以频繁的检查、评比等“刚性管理”手段,强制规范教师的行为,将会导致教师表面上服从而内心抵触,不利于教学管理各环节的落实。

精细化管理追求的是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而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包括学校教学管理者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就要在教学常规评价制度化的同时,体现人性化。

教学常规评价的人性化,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学校教学管理者与教师的可承受度。学校教学常规评价要尽可能简单化。我县中小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本身就有着沉重的教学任务,管理和教学都需要兼顾,需要他们付出超过常人的时间和精力,评价简单化可减轻教学管理者的工作压力。同时,教学常规的一些评价指标的达标线要适当降低,尽可能做到量化与体谅相结合,精细与模糊相统一,避免造成教师对精细化管理的畏难情绪和抵触行为。

教学常规评价的人性化,还要在强调规范、制度的同时,重视教师的情感因素。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成功,绝不是仅靠制度评价或行政手段就可以获得的,而需要学校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推行教学精细化管理中,教学管理者要善于通过人性化的评价,努力取得教师主观上的认同,客观上的积极配合。

当然,教学常规评价的人性化不是说没有原则的放任或回归粗放式管理。在精细化管理实施过程中,重要的是对教师进行规范与引导,使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变成教师的一种行为习惯。这样的精细化管理,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第2篇

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从造就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培育和谐社会的现代公民的教育目的出发,把人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追求完美的教育效果的一种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所学校的精细化管理质量和水平决定着教育、教学、服务等方方面面的质量和水平,代表着一所学校的形象,体现着一所学校的校本精神。精细化管理就是管理责任的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精细化管理在教育中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学校精细化管理,是基础教育界在多年的探索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比较适合我国普通中小学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管理方式。作为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首先必须使全体师生在思想上得到转变,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担。

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规范学校日常管理、明确管理目标、细化管理单元、改进管理方式,确保管理高效准确到位,提升学校工作开展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形成带动学校良性发展的健康机制。还要让精细化管理思想成为教职员工的共识。通过各种学习、研讨,鼓励教师把精细化管理思想转变为自己的认识。学校鼓励教师用自己所学到的和领悟到的思想大胆实践,不断积淀,并逐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这就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把本职工作做到位、尽到职,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精细化管理要针对性实施

实施精细化管理贵在坚持落实,做到“关注细节、每做必优”,使学校领导和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处使”。营造团结务实、积极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实施过程中要从学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入手,有针对性实施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首先是校园环境管理,它涉及的内容繁杂琐碎,学校管理者往往因为看似细小的工作未做好而出大问题,最终影响学校全局。其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和落脚点,为此,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所学校共同的追求和奋斗目标。再者,要使学校各项工作都有成效,必须建立精细的考核制度。精细的考核制度体现于各个管理层面,体现于符合本校现有实际状况,体现于可操作性,体现于奖惩分明等方面。同时,这些制度的建立必须是一个反复讨论、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这样考核制度才能更科学、更有效。最后,学校精细化的管理是一个分层、分块的管理。校长必须放手让教职工管理好自己所分管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在管理中所取得的成绩。只有这样,学校整体工作的效率才能获得更大的提高。

精细化管理要以人为本

当精细化管理这一理念成为学校管理常规时,绝对不能忘记人的因素。因为,精细化管理主要依靠人去实施,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建立一套“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机制,以形成良好的学校氛围,使全体教职员工目标一致、步伐协调、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工作。

第3篇

论文摘要:高职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是企业精细化管理手段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辩证运用。它的核心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益求精的管理态度认真落实教学细节管理, 构建和谐发展,实现人校两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注意调动广大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力戒繁琐哲学,鼓励科学创新,才是高职教育教学实行精细化管理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保证。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高等职业院校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转型过程中,如何确保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同步提高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我院院长成立平《高职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研究》湖南省级课题已通过了湖南省社科联成果鉴定。该项目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高职人才培养,对高职人才精细化培养作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构建了高职人才精细化培养体系,提出了一系列高职人才培养的方法、观点,在该研究过程中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利用精细化培养理论,对我院的两个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造与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文化和管理方法,最早出现在企业管理领域。20世纪90年代,精细化管理从企业延伸到教育领域,成为教育管理的一种重要理念、模式、文化和方法。但学校毕竟不同于企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将专业人才精细化管理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辩证理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精细化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内涵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精细化不等同于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如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把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理论照搬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当中,试图利用精心设计的工艺流程和工作制度来规范人们的工作行为,从而在整体上保障工作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典型的做法就是把企业质量控制的IS09000系列标准直接运用于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直接套用其概念条文,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这样势必对师生学校生活的全时空占有和全方位、全流程的控制,对教学活动高度主观和机械的规范化过程,此种做法最终结果必然违背了学校教育教学及学生成长的规律,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精神。貌似精细,实际缺少对学生和教学规律的深入分析,盲目依赖强化措施,它至多只能称之为“学校企业化管理”,而不会真正获得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成效。学校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益求精的管理态度认真落实教学细节管理,实现教学管理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文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是建立在规范管理基础上,对学校教学管理的科学提升。是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将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精细化,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一种现代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二、教育教学管理要力争从“精细”中出”成果”、从”成果”中提炼“标准”

教育教学常规管理,重在抓细、抓实、抓出成效。细,不等于繁琐,教学常规的“细是简单易行,是想得细、做得细、落实得细;实,是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注重科学化与规范化的结合。我们的做法是:一抓制度。我院制定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形成指导我们日常工作规范的《办学指南》,其中教育教学管理建立了《教学常规制度》、《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实施方案》、《学校管理工作量化检查方案》等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制度,控制教学过程的管理程序,实现了“制度规范、量化考核,管理精细、工作高效”的教学管理目标。二抓检查。通过对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后答疑等环节的常规教学检查,及时通报教学质量的绩效情况,这样既从中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又激励、督促他们用心工作和学习;学院督导室组织督导团随机推门听课,深入了解课堂,及时与师生充分交流,寻找解决问题、消除困惑的办法。三抓交流小结。在各层次的检查、督促、评价过程中,随时发现优秀案例,集中进行展示交流,提供样板;定期召开交流会,分享成功经验;生成群体智慧;搜集典型案例或焦点问题,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会,集思广益,诊断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成果意识,注重成果物化,组织人员及时提炼推广,及时修订教育教学质量规章制度,从而实现教学过程良性化运转。

三、教育教学管理“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凝聚人心

在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核心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教师管理是第一要务,“师本”才是本之纲目。培育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完善的发展,为教师创设和谐的心理时空,是精细化与人性化融会的和谐教学管理最高境界。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考虑学校领导意图多,注重教学任务分配多,重视教学活动开展多,却很少考虑教师究竟在怎样的心态下接受任务,他们是否感受到完成任务的压力与快乐等。因此,建立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都必须要“以人为本”,要更多地关注师生的需要与情感,把管理定位在“服务”与“尊重”的基础上,使师生在民主的环境中既受到必要的约束,更享有充分的自由,这样教学及学习活动才会充满活力。我院在“抓内涵、上管理、创示范”过程中使教师的独创性劳动得到尊敬与提升,从拟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期,提出了多样化职业教育的理念,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其潜能发展,管理制度人性化,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以适合学生的弹性学习为管理手段,给学生留有按自身发展潜力选择的余地,实现拓宽专业基础与增强专业职业技能紧密结合,构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用真诚、民主、科学的态度去制定规范、实施管理,才能与广大师生实现精神层面的深刻交流与共鸣,赢得人心,促进教学教育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成立平.高职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8

第4篇

教学档案管理作为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实质就是将各类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原始的、分散的教学档案,通过管理过程使其实现有序化、标准化要求,从而提供科学、准确、高效的利用服务。因此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引入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精细化管理概述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精”是指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准”是指准确、准时。“细”是指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严”是指执行,主要体现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

(二)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三)精细化管理的方法。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调和持续运行。即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事情定量化;把定量的事情信息化。

二、高校教学档案精细化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强化细节意识,明确管理标准,细化工作流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对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件资料进行分类、编码、录入、装盒、上柜等一系列环节的整理、加工,为人们提供高效、便捷的档案利用服务,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标准作为教学档案精细化管理的标杆。要避免受“模糊文化”的影响,按照“细化、量化、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适时化”的要求,制定各个环节管理所要达到的要求。其中,量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能够量化的环节要尽量科学制定数据标准以供考量,便于检查监督过程中进行“对标”。同时还要细化各个工作流程,加大监督力度,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各个环节都能达到预定标准。

第5篇

一、改变思想,从小事入手

精细化管理,思想观念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精细化管理需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求真务实。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既要消除好大喜功,心情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又要克服追求时髦,搞形式主义等不良做法,还要从小处入手,要有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的决心和力度。

在工作过程中有具体要求,便于师生操作时有据可依;要有健全的计划,并从根本上狠抓落实;在抓工作时需要环环相扣,一环不让;在工作中需要突出重点,抓住中心。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管理精细化了,教育教学质量就必然会大大提高;量化考核奖惩分明,坚决做到工作安排到哪,考核奖惩就跟到哪,公平公开、公正;另外,还需要及时清除梗阻,使管理的路径沿着预定的轨道运行。

二、以人为本,培养个性

学校管理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基本核心是人,其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对“人”实行促进和发展,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必要的。以这一理念为中心的管理需要充分尊重人在整体中的个体性,调动并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前提下能够幸福地工作、生活和学习,最终实现学生和教师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学校全面和谐地发展。在推行学校精细化管理时需要“人”具有三重境界:(1)在学校内部实现民主管理,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2)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用心、细心、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3)根据校情大胆创新,创建出一所有特色的“个性化”学校。

科学管理的理念是学校高效有序地运转的基础,所以需要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学校各级组织管理职能,通过聘用、考核等强化措施提高领导管理能力,同时需要通过各项具体精细工作的量化评估,加强对教职员工工作的监控,通过科学的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工作的规范化,保证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提高管理效益。

三、将重点精细化,全面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由于学校本身的特殊性,只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是不够的,还需要具体的管理行动,突出重点,将重点精细化,同时狠抓落实,为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尽心尽力,要想全面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需要将以下几项工作精细化:

1.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人只有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工作和学习才有效率,所以给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将安全意识强化进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使所有师生和家长都能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同时能够形成安全联动机制;争取形成警校共育机制,优化学校周边环境,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教职工整体队伍建设。广大教职员工在学校里彰显个性,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在对教职工管理中把促进教师成长作为根本。将教师优秀的个性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向心力的、充满战斗力与活力的优秀团队,也让教师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充满幸福感。

3.抓好常规工作。要想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能力,需要在常规工作中进行细化。常规工作就是学校在日常工作中的正常形式的按部就班工作的常见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德育、教学、科研、总务等常规工作。学校主要领导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学校常规的优化上,并通过各部门坚持不懈地落实。常规工作想要抓好,前提是坚持和落实,必须建立并完善常规考核的相关制度,同时还要及时反馈落实情况,在落实和反馈过程中不断优化常规工作的流程,使学校工作水平整体快速提升。

4.精细课堂教育教学。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书育人。所以,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校需要与教职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制定出适合本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强化新课改的实践与研讨,为确保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好落实工作,通过对教师具体教学的实施帮助教师提高对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的理解与研究能力,坚持不定期的教学常规大检查,对在常规检查出遇到的一些优秀的做法进行全面表彰和推广,对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做到及时查漏补缺。

5.学校生命力的基础就是教学质量。学校主抓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教师主抓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校从上到下都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思想,在这一统一思想的引导下全面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在重视学生基础学科学习的前提下,还要关心学生非基础学科的学习,帮助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还要帮助家长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童年生活的快乐与自信。

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一门科学,需要我们在探索中不断地研究和进步,需要我们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坚持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学校精细管理效能。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精细化管理;引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点

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主要是对校内教育工作进行细分和系统化,采用具有较高标准化、程序化的方式对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控制,确保教学效率,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主要具有规范化、系统化、数据化、信息化、流程化等几方面特点,本文主要就规范化和系统化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精细化管理具有较强的规范化

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必要条件就是规范化教学,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制定战略化发展的方针,合理的制定校内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稳定规范的精细化管理体系,确保学校的教育管理能够高度协调的进行工作。采用精细化管理的高职院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具有高效率的后勤和教学管理部门,确保所有的管理事项都能够规范化操作。

(二)精细化管理具有较强的系统化

确保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的充分条件就是建立系统化的管理方式,这也是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一种表现。精细化管理的系统化主要是因为学校为了实现管理目的,组成的相应的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对细节工作的管理,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及工作职责,确保每个教师都能够正确的找到自身的任务,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从细节着手,从小事做起,从而构建完整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最大的教学目标。

其次精细化管理所具有的流程化、数据化、信息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实施的方式,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的手段等等,比如就流程化而言主要是因为精细化管理具有明确分工的特点,将所有的步骤程度进行细化,不断地整合和优化,从而形成严密的管理体系,数据化则是在管理中充分利用有关数据,使管理者能够直观明确的了解管理情况。信息化则是通过建立信息化交流平台,将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一)在院校校领导的管理理念中的应用

校领导的教学管理理念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影响直观重要,如果校领导缺乏加强质量管理的意识,就会导致教学管理体系流于形式,缺乏执行能力,因此必须使校领导认识到管理的作用。精细化管理能够充分体现出学校领导和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管理的过程中全体师生都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经济化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在精细化管理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也同时肩负着履行自身职责的异物。另一方面,若想真正的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就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学生发展的长远目标,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所有阶段都能够确保精细化管理,对学生的教学目标进行逐步细化,充分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来,提高校领导的执行能力,不断地优化教学管理方式。

(二)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对每一个教学环节所涉及到的细节问题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所有的教学任务都需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行工作,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精细化管理将所有的业务流程作为管理的主要切入点,进而再对业务流程进行不断地细化和规范,确定相应的工作标准,保证所有的步骤都能够进行精细化的操作,使其成为整个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处理业务流程的过程中,固定相应的岗位和责任,使责任与岗位之间相互牵制,每个业务都有相对应的规范,每个流程都有对应的制度,每个岗位也有严格的规定,不断地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建设,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实现人人管理,处处管理的精细化管理目标。

(三)在执行力度方面的应用

执行是确保所有管理方式有效地最重要的环节,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肯定具备良好的执行能力,执行能力是管理的基础部分,如果缺乏执行力,那么所有的管理体系都形同虚设。各项研究和实践表明,在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后如果缺乏执行力,或者没有人去执行,那么管理的意义就丧失殆尽了,因此往往会对执行力度的情况进行跟踪,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不信任执行者,而是因为能够有效地督促和监督执行者进行工作,保证信息沟通的质量,有效地降低了因传达偏差,或者理解不到位而导致的误会和错误的执行。同时对执行管理进行监督还能够及时的将执行进程反馈给上级,确保执行效率,这是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应用的表现之一。

(四)在评价体系方面的应用

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性人才十分紧缺,为了能够尽快的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性人才,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对原有的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因此,高职院校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融入到学校评价体系中,借鉴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评价体系是确保员工工作激情的重要部分,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并监督其工作效率,是发展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之一。

三、结束语

精细化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未来教育行业中重要的管理方式。高职院校只有在不断地改进、完善管理制度下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爱生.教学管理管什么[J].教学与管理,2014(6).

[2]聂勇宽.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J].云南教育,2015(6).

第7篇

为全面贯彻执行中央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依据《沙洋县中小学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制定了《西湖小学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在学校各个岗位推行了以“常规管理精细化”主题的活动。

活动实施分四个阶段进行:(一)全面动员,宣传发动。学习《沙洋县中小学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西湖小学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营造“深反思、抓细节、促质量”的浓厚氛围。(二)制定细则,完善制度。各科室、各年级、各学科按照学校《方案》,针对学校精细化管理内容、要求,全面梳理,制定《具体实施细则》,落实细节,开展工作。(三)推进实施。从管理流程的启动、分配、监控、评价等细节形成连续的流水线,建立精细化管理责任制。(四)检查验收,考核评价。通过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使学校的教职员工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和高度,促进了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优化了办学软件,提升了学校的品质和形象。在“管理精细化”主题活动中,西湖小学逐渐完成了跨越式发展,开始走向“精品化”和“特色化”。

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就是:“小事做细,细事做精”。这里,侧重汇报我校精细化管理中,在“建美丽校园、建魅力教室”两个方面的具体做法。

一、创建美丽校园  营造文化氛围   凸显莲文化特色

为促进学校发展的特色化、精品化,我校在创建美丽校园活动中,紧扣一个“特”字,以“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育人有特长”为策略;以“莲文化”为元素,以“精细”为抓手,对“教室楼道、橱窗报栏、香樟树林、路径路灯、干道墙体”等校园景点进行了重点建设,以此带动了西湖小学校园环境的全面发展、深度发展。

1、翻新“教室楼道”:整个教学楼,从1到4楼,每一层楼道,每一间教室,都以“莲”文化为校园文化,置古诗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安置玻璃宣传牌,主题:是“励志”和“安全”。东西台阶,置6块小标牌——“轻声、慢步、靠右行”,时时提醒学生上下楼梯的礼仪常规。整个教学楼,从楼道到教室到办公室,共同营造出校园浓郁的文化氛围,凸显了我校的书画特色。

2、改造“橱窗报栏”:对 15米的报栏和40米的橱窗从头到脚进行改造和美化,使陈旧的设施焕发新的活力和青春。是师生展示书画成果、彰显个性的园地和窗口。书画作品定期交流展示,兀现了我校的书画特色。写一手好字,画一幅好画,在我校全体师生中蔚然成风。

3、建设“学生成长林”: 杉树树是我们学校的一道风景。怎样让它成为育人的教材,作为学生的成长林。主题为:“杉树林情怀”。在林间置1块不锈钢标牌和两条标语,设置了景观座椅,把这片树林建设成为“学生成长林”,让杉树成为学生寄托情怀的空间。

4、刷新“干道墙体”:在教学楼、学生食堂的南北两端的干道墙体上,置有6块巨幅宣传标牌。根据所在功能区的位置,配以适当的宣传主题。这些文化标牌,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真正体现了“让每一面墙都说话,让每一棵树都育人”的人文环境理念。

三、创建魅力教室  构建高效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我校在“创建魅力课堂”活动中,以“高效课堂”为中心,以“少教多学,精讲精练”为策略,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1、常规管理精细化

常规管理做到“六化”——“优化”“细化”、“强化”、“详化”、“明化”、“实化”。

(1)、优化管理制度。(2)、细化领导分工。(3)、强化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实行“四备”、“三定”。“四备”——备教育教学理念、备教学策略和方法、备教育教学过程、备课堂训练设计。“三定”——定时间地点、定教学内容、定中心发言人。(4)、详化备课要求。提倡导学案。体现“少教多学”和“合作学习”的理念。(5)、明化备课检查方式。(6)、“实化”检查督促过程。常规管理重在落实,重在检查。教务处加大教学中的“备、教、辅、批、考、研”等六个环节工作的抽查力度,实行月检查制度。一月一检查,一月一公布,一月一小结,一月一评比。

2、氛围营造精细

(1)、环境标志显魅力。积极营造浓厚的课堂文化。做到让“每一堵墙”成为“无声的导师”。

①、精心制作班级名片、寄语。教室环境布置要体现“三化”——教化、诗化个性化。具体做到:前有国旗、班级格言、班级公约、班级之星等;后有主题鲜明、色彩丰富的黑板报。在图书角、学习园地等板块,设置特色专栏——心愿树、炫我风采、温馨班级日志等。每个板块由师生共同构思、设计、布置。

②、教室、门窗干净整洁,桌凳排列整齐,劳动工具摆放有序。学生卫生习惯好,体貌端庄、衣着得体,无吃零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不良行为。

(2)、制度建设扬魅力

确立班级公约,约束学生言行。在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制定班级公约、日常量化管理制度等激励机制,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3、教学质量精品化

在“魅力教室、高效课堂”活动推进下,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飞速发展。2018年六年级统考在沙洋县中心校中获得了第八名的好成绩。这凝聚着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第8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高校教学秘书;运用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注重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对细节的把握,这种理念最早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延伸到教育领域,成为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方式和重要理念。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精”指的是教学管理人员应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岗位职责具体化、明确化;工作分解精细,重点突出;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细”指的教学教务事项繁多,要做到工作覆盖每一个教学环节,工作做细,流程做细,管理做细,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实施。“化”指的是将精和细的要求通过制度、考核等体现出来,强调制度化、程序化、数据化和信息化。

二、精细化管理在高校教学秘书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

高校教学秘书工作一般包括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务管理工作,常规性工作很多,大体分为毕业设计管理、教学任务下达、教材征订、课时费计算、科研管理、学籍管理、考试安排、教学质量检查及其他各项工作。事项多且重要,怎么才能分清工作轻重,既提高工作效率,又保证工作质量,在教学教务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精细化管理要求工作分工明确、责权分明、流程细致化、科学化、规定制度化,这些都要求管理工作更加细致、更加完善。这个措施的实施是对管理工作的一个升华,会使得工作细分,流程清晰,制度规范。

三、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高校教学秘书工作中的运用

(一)教学教务管理目标精确化

教学教务事项繁多,教学秘书首先应对教学教务的常规工作有细致的划分,其次分清事项的轻重缓急,再次对所有划分好的工作进行精准定位,明确工作内容,明确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教学教务管理制度健全化

教学教务管理涉及到日常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常规性工作较多,教学秘书应该主动工作,制定各类相关制度,使得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如制定《教师上课制度》《教师听课制度》《考试管理规定》《论文指导教师考核制度》等等。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要求教师提交相关材料等,应根据学校相关要求,针对不同的工作特点,制定工作材料规范,明确材料要求,保证教师所提交相关材料的规范性,减少不必要的二次返工,确保材料的高质量,减少教学秘书的工作量。

(三)教学教务管理流程清晰化

教学秘书在工作中,应将各个工作环节的流程控制作为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通过工作环节流程,细化工作程序和标准,做到每一个工作、每件事情都有完整的环节,在每项工作中制订出具体处理流程,流程科学合理,符合学校要求,责任固定。在工作中,可以专门针对教师和学生常见的问题,制订手册,列出事项的处理流程,更好地服务教师和学生。

(四)教学教务管理过程痕迹化

教学秘书的工作事项繁杂,有些时候仅仅是一些通知,但是某些通知如果相关老师或学生没有接收到,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教学秘书在工作中,应该实行工作情况登记制,分门别类记述自己的工作情况,如时间、办事内容、处理的后续结果等,一方面在年终总结中,有数据有凭证,做到有痕迹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清晰知道自己的待办事项,不至于在忙碌中忘记相关事宜。

(五)教学教务管理手段信息化

教学秘书在工作中扮演的是“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角色,在工作做细、做精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办公软件、网络软件等更好地发挥桥梁作用。一建立日常工作数据库,应将平时常规工作中的相关信息,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并通过分析数据进行总结,发现日常教学教务管理中数据所反映的问题,更好地利用数据进行思考,进一步提升工作高度和深度;二充分运用各软件,提高工作效率。教学教务工作要和教师、学生以及教务各个部门打交道,信息的畅通性、正确性对于工作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要充分利用QQ、微信、邮箱、各类教务信息系统,做好工作信息的传达、资料的整理,同时也应协助领导推进精品课程、微课等网络课堂建设,建立课件数据库,帮助教师积累课程资料,充实完善课程内容,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等。

(六)教学教务管理考核实际化

在教务教学制度健全、目标精准、流程清晰的基础上,还应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这样才会形成职责明确、规范清楚、考核完善一套完整的体系。每个学校年终都会对员工进行一定的考核,而教师除了完成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还应对教师的日常进行考核,提交相关材料的速度和材料的质量,以及是否有重大的教学事故等。考核制度的设立,可以更好地保证教学教务工作中,教学秘书、教师、学生等有效的配合,能提高教学教务工作的时间效率和材料质量。

第9篇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4―0028―01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师资力量、整体教学质量以及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学校管理成为直接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社会管理的一种特殊的要求,而在这种精细化管理的模式要求下,在保证常规管理的同时,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

一、改变观念、形成精细化管理的共识

精在学校管理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要逐渐改变观念,让师生普遍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优势和特点,精细化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学校的长期稳定发展,而且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辅导、培训等,让师生能够充分了解到精细化管理的实际内容以及思想观念,长期受到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影响,就会具备运用“精细化”管理的能力,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在学校中开展精细化管理,主要是体现“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学理念和工作态度,其中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细”,就是在实际的学校管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将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面面俱到,做到全方位的管理,从小事抓起;二是“精”,就是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要做到精妙、精采,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而且能够减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工作压力;三是制度化,就是在实际的学校管理工作当中,要尽可能将每项工作都切实有效地落实到实处,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

二、建立科学的内部运行机制、明确职责

在学校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在管理者自身的带动下,制定精细化的目标管理措施,并且逐层分解,办公室、教务科、政教科等等,将各个基层科室分成不同的区域,每一个区域都建立相对应的科学的运行机制,保证每一个区域内的工作人员自身的职责清晰。另外,学校的管理者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范化的标准来进行,对教职员工的管理力度也要重视起来,从各个方面保证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和应用。学校在实际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责任和分工明确具体,保证学校管理中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将自己的工作落实到实处,并逐渐养成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对精细化管理在学校管理当中的实际应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的落,而是否有效的落实取决于监督的力度,因此,学校的管理者可以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监督方案,以及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根据每个部门的实际工作进行责任人的确定以及工作目标的确定,保证定期检查的同时,还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各个部门的各项管理目标进行有效的细致评分,利用奖惩制度对其工作情况进行奖惩。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不仅能够保证精细化管理的推进,而且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保证学校管理的长期稳定运行。另外,学校的管理者可以在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情况下,将检查监督的成绩与绩效进行一定程度的关联,促成精细化管理的习惯形成。

四、精细化管理要渗透在学校的各个环节中

在精细化管理的应用过程中,学校的管理者要将“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作为主要的管理依据,坚持“细”“精”的管理原则。在进行任何工作之前都需要制定相对应的一系列工作计划,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这样才能够保证教职员工能够按照要求来进行,不仅能够体现学校管理的精细化,而且能够保证操作过程中的具体化,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体现精细化管理。总之,学校的管理必须要有相对应的规范标准或者是程序来作为依靠,这样才能够保证学校的全体师生做事有依据可循,把各个环节都能够做到规范化的处理。管理者在对学校事务进行管理和处理的时候,要注重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连接,保证工作的整体效率和整体质量。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