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6:42: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业产业发展路径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发展现状 创新 瓶颈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046-02
祁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农业基础条件优越,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山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先后荣获中国辣椒之乡、中国酥梨之乡、中国梨产业十强县、全国水果建设百强示范县以及三晋养牛第一县等称号。长期以来,我县一直是全省主要产粮区和大太原都市圈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是农业部确定的小麦、玉米、水果、肉牛等品种的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曾经被时任省长张宝顺寄语“执山西农业之牛耳”,袁纯清书记对我县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也给予高度评价,这一切都印证着我县农业的凸显优势。
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粮食生产稳中有升
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农业基础条件优越,粮食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2013年我县农作物播种面积为38.8万亩,粮食总产2.23亿公斤。
2.水果产业发展强劲
产业发展上:全县果树面积19万亩,其中梨树面积15万亩,苹果面积3.7万亩。现有恒温冷库200余座,土窑洞2.3万余孔,总贮藏能力达到20万吨,水果贮藏量10万吨,水果贮藏增值1亿元。
经营机制上:全县现有果树专业合作社组织65个,从事果品流通营销经纪人达到3000余人,贮藏运销大户达30余户,并有耀华、麒麟、华裕、源凯、新晋川5家果品贮藏营销龙头企业取得了自营出口权。作为“一县一业”的水果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3.畜牧产业蓄能增势
产业规模上: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5.8万头;奶牛存栏2.19万头;猪饲养量达到42.72万头;鸡饲养量达到830.5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50279吨、49734吨和53674吨。
发展后劲上:奶牛养殖业实施奶业“1135”工程,建成全省最大的奶源基地县和全国重点奶源基地。肉牛养殖存栏千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3个,存栏2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42个。
4.设施蔬菜蓬勃发展
蔬菜产业特别是设施蔬菜近两年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园区建设、标杆示范等措施积极推进,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截止2013年全县蔬菜播种13.1万亩,总产达到39.4万吨,累计发展设施蔬菜2.7万亩。城赵、贾令依托华祁食品有限公司推行公司加农户模式的订单农业,辣椒种植面积突破3万亩,产品行销八个省市,获得了“中国辣椒之乡”称号。
二、把脉产业发展现状,会诊现代农业发展瓶颈
1.现代农业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纵观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基地生产相对发达,龙头企业不强,导致产业链条未能充分延伸。如我县果菜牛均形成一定优势规模,而48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无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如我们的酥梨远销美国、东盟、港澳,鸡蛋直供香港,但我们的农产品没有一个驰名商标;产业化机制缺位,各产业的产、加、销,仍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状态,导致各产业一体化的组织机制和互利机制仍未全面建立。
2.土地流转、资金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瓶颈
发展现代农业,实行规模经营,土地、资金是关键要素。纵观我们园区的发展,土地的流转,都不是轻轻松松实现的,流转土地不一定都难,难就难在连片流转;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规范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纠纷仲裁机制两大服务体系,加快全县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步伐,促进规模经营良性发展。再说资金,现代农业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资本农业,投资强度大,而经营实体普遍反映资金周转困难,融资难,贷款门槛高,更无法实现大规模扩张发展。
三、理清发展思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举措
1.抓基础,持续做强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要有良好的生产条件,良好的发展规划,良好的配套体系,所以必须紧紧抓住条件建设,为优势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1.1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要加快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要继续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不断提高全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要继续高标准推进水利建设、设施农业建设,促进设施农业集中连片形成区域优势;要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大力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充分把新技术应用于产业、转化为效益,确保我县农业的基础优势。
1.2着力抓好板块农业。要按照“108综合发展廊带”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要以园区、市场为抓手,持续推进“四个十”工程,积极建设六大农业基地打造农业五大市场,树立产业标杆,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具有明显特色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优势产业带。
2.抓改革,激活发展现代农业的各类要素活力
2.1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稳定农村承包关系基础上首先要给农民确权,尽快把农民的承包地、宅基地、集体持有的建设用地等资源以法律凭据的形式确定下来,才能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第二要积极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必须建立县乡村流转服务体系、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并规范运作,然后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心的实践基础上,探索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规范的农村产权交易办法,稳妥有序盘活农村产权要素。第三要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在严格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让市场在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此外,还应创新更多的制度机制,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等等。
2.2引深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业生产的特点是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见效慢,现行的金融政策和农业产业发展存在不匹配因素。应逐步推进面向农业农村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或实体,增加农业融资途径。积极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探索推进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木资产、牲畜活体等形式的抵押贷款,让农业加工企业、农民融资有方。从而不断释放农民相关财产权活力,走出一条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金融机构盈利的新路子。
三、抓机制,生成发展现代农业的强大动力
1.建立项目整合机制。继续加大项目整合力度,明确重点项目后,将财政、发改、农、林、水、牧等各类资金统筹整合,实行多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办法,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树立产业标杆,真正发挥出财政资金、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
2.建立农业招商引资机制。政府要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多层次开展农业大招商、大引资活动,吸引社会资本、有识之士投资现代农业,围绕高效设施农业、生态休闲等开发建设,占领新兴产业的制高点,不断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和领域。通过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引导公司农业、资本农业在农业大格局中占有一定比例,形成多元化投资、多主体经营、多层次发展的局面。
四、抓投入,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保障
1.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县级财政:要以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为原则,保证全县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幅度逐年增长;直补资金;要严格管理规范落实各项支农直补资金,确保钞票进入农民的口袋;项目资金:要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积极发挥财政性投资的引导作用,
2.加强信贷支农。现有金融机构应把信贷投放重点放在农业农村,加大对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让农业加工企业、农民借贷有门。要创新信贷支农办法,加强政银合作,应由政府牵头开展银农对接活动并形成机制,由农业部门筛选一批现代农业建设重点项目,与各金融单位进行有效对接合作,增加涉农信贷投放。
五、抓支撑,优化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持条件
1.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大力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对农民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使受训农民每人至少掌握1-2项实用技术,每户有一名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2.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在农业信息化应用上,以农廉网为载体,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信息系统,全方位打造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3.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继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继续责任到人,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建立乡村两级监管体系,建设覆盖生产、储运、销售各环节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农业产业安全,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一、农业产业资本的内涵
资本泛指以增殖为目的的货币,而且资本会随生产及交易形成的方式的变化呈现不同变化形态,如货币资本会转变成土地、生产设备、产品等物质形态资本。同样,物质资本如产品通过市场交易也会转化为货币资本。增殖性是资本的本质属性,资本是具有指向性的,也就是资本只有与特定产业结合在一起分析,才能更好体现资本增殖性。农业产业资本是指投入农业产业相关领域,以增殖为目的的货币、实物等资产。由于农业产业是一个系统,农业产业发展与相关产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投入与农业产业紧密联系的配套相关产业的资本投入也属于农业产业资本范畴。另外,这里的增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不仅是直接的货币增殖的经济效益,也包括间接非货币性的增殖,如生态、社会效益等。农业产业资本按其投入来源及性质特点,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产权资本、借贷资本及财政资本。产权资本主要是指以获得农业产业资源控制或实现资本增殖为目的投入农业产业相关领域的资本,主要是指企业法人实体、自然人通过资本市场及机构投资直接或间接投入的资本。借贷资本主要是指金融资本,是以获取利息收益为主,需要偿还的资本,主要是指各类银行机构投入农业产业的资本。财政资本以获取综合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投入的资本,主要指政府投入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各种政策性专项投入的资本。简言之,凡是投入农业产业及相关领域的货币和非货币资源都属于农业产业资本的范畴。
二、农业产业资本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企业是产业构成的主体,产业发展变化实质上是产业企业的质和量的变化。产业资本对农业产业发展作用机理是以企业为载体,通过驱动企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或转型升级,产业企业变化是“因”,产业变化是“果”。产业企业数量的增加,促进产业向规模化发展。产业企业质量的提升,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产业企业结构变化,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价值链。当然,农业产业企业的发展变化与企业发展环境及生产要素优化也是密切相关的。产业企业的发展与相关产业要素发展是相互影响变化的,产业发展变化的驱动内因是企业。产业资本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企业,进而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变化。产业资本作用于企业的形式主要包括:一是直接投资创建产业企业。二是以参股、控股方式投资企业。三是通过兼并、收购企业的方式进入产业。四是通过资本市场投资企业。资本创建产业企业可以从三个方面影响产业:一是在原有产业中创建同质型企业,同质型企业数量的增加会扩大产业发展规模,使产业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二是在原产业中创建异质型企业,拓宽或延伸原农业产业链,丰富产业发展功能。三是当资本创建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会形成产业发展的集群效应,有效提升产业品牌影响力和竞争优势。资本以股权或并购的形式进入企业:一是通过增量资本输入扩大了产业发展规模。二是优化产业发展的相关要素,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和运营管理模式。企业生产要素优化和企业管理及运营模式的变革会传导作用于农业产业,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资本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机理还体现在引资的同时往往也会伴随着引智,当财务资本与智力资本融合时,会产生更强大的产业发展推力,比如引入知名品牌企业投资农业产业发展,在输入资本的同时,也输入了先进管理模式和理念,同时还会产生牵引效应,使其他产业企业效仿和跟随投入资本。资本对产业发展助推作用还体现在通过对产业发展相关基础设施投入驱动更多资本输入产业,如通过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引吸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或是投资建设农业创业园区,为创业企业和农业科技成果孵化搭建平台。总之,资本是农业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驱动要素,尤其是当农业产业还处在培育期时,资本适时投入会起到决定性的助推作用。
三、农业产业资本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拓宽农业产业资本的流入渠道,加大农业产业资本供给
1.通过政府政策“推力”,增大农业产业资本的流入量
中国经济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二元经济结构”,采取“以农补工”的经济发展模式,尽管这几年来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产业发展政策,但是由于农业发展长期以来“欠账”太多,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另外农业其本身具有高投入、生产周期长、风险大的产业发展特征,使得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的动力和动机不足,尤其是农业生产相关基础设施需要投入的资本量比较大,加之其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社会资本缺乏投入动机。所以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财政资本投入要先行。一方面,要加大财政资本对农业投入的力度,尤其对农业生产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农业投资政策的杠杆效应,充分发挥财政资本投入的引动作用,通过财政资本投入带动更多的产权资本和借贷资本投入农业产业。
2.借助农业产业发展“拉力”,吸引更多产业外来资本流入农业产业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追求高质生活的愿望以及健康消费需求越来越强烈,这给中国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业产业的“赚钱效应”已经显现。资本是一种稀缺资源,逐利性是资本的本质属性,在资本逐利性驱动下,资本总会流向预期投资收益率较好的产业和企业。产业预期投资价值主要受到几个方面影响:第一是产业产品预期市场容量。第二是产业发展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第三是产业产品与市场消费者需求的融合程度。当然最终还要体现在该产业与其他区域同类产业的发展比较竞争优势。因此农业产业在发展时需要运用“预期回报”的产业发展理念引入社会产权资本,这就需要农业产业在发展布局时要具有前瞻性,让农业产业投资者看到投资发展的良好“钱景”。另外,产权资本的投入往往会带动借贷资本投入的增加。
3.培育农业产业系统竞争力,实现产业积累资本再投资
当农业产业投入资本实现增值积累时,资本拥有者会面临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将资本继续留在原来投资的产业,另一个选择是将增值的资本投入其他产业,投资者做何决策主要取决于其预期投资回报率和资本的安全性。对于一个缺乏创新或竞争优势的产业而言,客观上存在投资回报递减规律,即后续追加的投资回报率不如之前先行投入资本的回报率。但是如果产业保持较好的创新发展能力和持续的比较竞争优势,其投资回报率不仅不会出减递减,还会出现递增现象。因此产业欲获得产业资本的追加投入,唯一的路径是培育产业系统竞争力。打造农业产业系统竞争力需要运用品牌战略的发展理念,明确产业发展定位,使各项产业发展要素围绕产业定位形成统一性和一致性资源配称,形成产业发展合力,使产业产生向前发展的自惯性力。农业产业一旦形成系统竞争力,产业投资就可能实现持续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二)引导农业产业资本的流向路径,使资本创造更大的产业价值
1. 引导产业资本加大产业人力资源开发投入
在产业发展相关要素中,人力资本是最为关键的产业发展要素,因为其他生产要素是由人力资源要素配置和整合,而且产业人力资本也是引入财务资本的关键影响因子,尤其是风险投资资本,把对人力资本评估作为投资评估的首要决策因素。人力资本投资虽然难于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是农业产业基业长青的基石,因为人力资本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产业创新的源泉。农业产业人力资本开发投入涉及到政府产业管理人员、产业科技研究人员、产业企业专业化生产和管理人员、职业化农民等相关产业专业人员的开发投入。在农业产业人力资源开发资本投入中,财政资本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教育与研究领域,树立产业发展,人才先行的发展理念:一是加大对农业产业发展相关高等院校科研人才及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投入。二是加大农业职业教育投入,培养出高素质实践型、运用型的专业化农业生产管理人才。三是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民人才队伍的培育投入,打造职业化农民。
2. 引导产业资本流向具有市场前景的农业分化新兴产业
农业产业发展遵循转型升级、新旧更迭的演进发展规律,这主要是源于社会消费需求的演变和产业科学技术的新发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发展也诞生了一些分化新兴产业和新的产业发展形态,如农业生物医药产业、保健产业,农业休闲娱乐产业、观光产业、教育产业,农业创意产业等。农业分化的新兴产业符合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具有较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同时还具有较高产业附加值。引导资本流入这些新兴产业:一是延伸产业价值链,扩大产业价值。二是有利于培育农业产业价值新的增长点和创造点,提升产业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产业获得先发优势,将会获得产业发展“先行者利润”。因此农业产业发展布局时要能把握市场发展变化趋势,要具有前瞻性,积极引导产权资本和借贷资本发展农业新兴产业,财政资本投入则主要聚焦在新兴产业相关配套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
3. 引导产业资本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入
创新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源动力,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利器。中国提出升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双创”国家经济振兴战略,创新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是如何将创新成果产业化、商业化,转化为产业的生产力和生产率。在农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中,资本投入的助推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延伸产业价值链的有效路径。因此需要培育和引导产业资本,尤其是风险产权资本投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财政资本也需要在科技成果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或种子基金方面加强投入,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关键词:农村产业集群;共性;形成机理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4-0065-03
一、引言
当前,我国农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很多地方政府和学者提出了以农村产业集群来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和农产品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在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农业是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主要产业,在将产业集群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种战略时,理应选择以本地农业产业为出发点的农业产业集群,但是,从国内外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农村产业集群大多是生产要素可以“自由落脚”型的产业,而以土地为主要要素投入的农业产业难觅踪迹。因此,在各农村地区选择发展何种产业集群时,研究农村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本文实证分析所选取的两个乡镇――戴南和丁伙,分属在历史、经济、社会及文化等方面具有众多相似之处的泰州和扬州两地,但二者在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却迥然不同,即在产业属性上分属于第二与第一产业,因而选择戴南镇的不锈钢产业与丁伙镇的花卉苗木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二、两种农村产业集群典型形式的比较
(一)戴南与丁伙的产业集群概况
1.戴南的非农产业集群
泰州兴化市戴南镇位于江苏中部泰州市域,经济上号称“苏中第一镇”,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不锈钢之乡”。该镇乡村工业起步早、基础好,1990年以来工业产值平均以32%的速度增长。区内目前已聚集工业企业1 200余家,其中不锈钢企业达800多家,年产不锈钢及制品达200多万吨,产品涉及日用、化工、建筑等领域,品种多达2 000多个系列,且拥有全球第三、亚洲最大的汽车轮胎钢帘线生产企业兴达公司,年成交额达48亿元的不锈钢交易城,年产不锈钢制品占全国总产量的1/7,初步形成以不锈钢产业为特色的产业集群经济体系。
2.丁伙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的丁伙镇,花木产业在全国花卉产业发展大潮中逐渐焕发生机,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和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特色产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该镇过去一直以粮食种植为主,改革开放后,涌现了不少乡镇工业企业,但是企业经济规模一直没有上去。至1995年,全镇共有人口2.41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 888元,发展速度明显偏缓,而且缺乏自己的特色产品。经过思考,丁伙镇决定从本地的资源优势入手,抛开过去传统的唯有第二产业才能带动经济发展的陈旧观念,将花木栽培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增长点来抓。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众多家庭开始养花种树,以及城市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建设改造,急需大量的花草树木对市区进行绿化。因此,该镇花木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建设刚好吻合,全镇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2000年的乡镇合并,该镇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经济实现了质的腾飞。到2001年底,全镇共有总人口5.01万人,有近6 000人从事花木的生产、经营或服务,占农村劳动力的30% 。全镇耕地面积6.2万亩,现有花木面积4万亩,占65%。花木品种有常绿地景、花灌木、彩色苗木、行道树、盆花盆景等五大类400多个品种,并远销东北、华北、西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年销售达1.5亿万元。
(二)两种形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共性
虽然戴南不锈钢产业、丁伙花木产业这两种典型的产业集群在产业属性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即分属于第二与第一产业,但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其在形成机理上仍然存在着共性。
1.地理区位优势。人类经济活动并不是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的,而通常是在局部地区进行。因为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好的地方,意味着经济主体在获取资源能力和产品市场上具有优势。因此,地理区位条件的好坏或地理区位优势是否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经济主体竞争优势的来源。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对农村产业集群成功顺利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优势对产品市场的供给上。从产品价值实现的角度看,农业产业集群生产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和农村非农产业生产的非农产品很难通过本地的农村市场来实现产品价值,这些产品价值实现主要体现在城市和国外市场上。便利的交通运输优势为农产品占据有利的消费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有利于农村产业集群持续稳定的发展。
江都市地处苏中平原,南临长江,西傍京杭大运河,宁通一级公路,328国道、淮江高速公路交汇于此,是苏北重要的水陆交通咽喉,交通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江都的经济版块融入了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圈中。京沪高速、扬州西北绕城公路和宁启铁路穿越丁伙镇,丁伙镇也借助于交通的快速发展,为花卉的快速运销提供了先决条件。
戴南镇隶属江苏省兴化市,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北接淮水,水陆交通尤为便捷。境内河道纵横,水网交织,境内省级航道盐靖河直通国家级口岸泰州港。宁盐一级公路穿镇而过,宁靖盐高速公路在戴南设有互通口,经江阴大桥至上海,南京仅需两个多小时;距新(新沂)长(长兴)铁路兴化站20公里。便捷的交通为其原材料引进和产品输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独特的商业文化环境和产业传统。历史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作用并不在于其发生,而在于其不断的累积过程,既包括本地化的知识基础――生产工艺、市场或技术等的累积,也包括本地化的不可流动的特质劳动力和产业氛围的累积。非农产业集聚发生的地方往往具有悠久的商品经济历史,有着“走出去”的传统,历史上往往能工巧匠居多。兴化市的戴南镇,解放前该镇五匠(指金匠、银匠、铁匠、铜匠、锡匠)的足迹就走遍大江南北,世代相传的专业技能,加上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的个性,构成了特殊的人力资本优势,久远的工商传统孕育了当地人们的商业头脑和务实品性。这种“文化基因”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极大地推动了戴南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区域内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客观上,由于农业产业集群缺乏聚集优势、规模经济、强关联性等这些非农产业集群具备的核心因素,所以其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特定性知识、技术、劳动力和文化氛围等,主要体现在差异化比较明显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上。江都栽培花木有1 300年以上的历史,境内的卉木寺、花家荡均因种花得名,该地区群众以花卉苗木为业,具有花卉盆景生产的传统习惯和丰富技艺。丁伙镇双华村340个农户家家培育花木,全村耕地及自留地全部种植花木,并跨村发展花木面积1 700多亩,2005年全村花木销售收入达6 000万元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专业村。
3.政府的适当支持与引导。农村产业集群的发展除了内部动力外,还需要政府适当的支持。集群过程是自下而上的市场诱导过程,由于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和区域经济的空间特性,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很难保证区域经济始终沿着最优路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一,消除集群外部负效应。企业空间聚集的结果,在带来诸多聚集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比如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的增加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必须有政府干涉、控制负外部性,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有效解决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近三四年来,戴南在治污上合计投资达到3亿元,并从基础抓起,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于2004年,由镇政府与上海市环保集团公司合作,在南北各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并限期整治78家烟尘超标排放企业,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全镇510家污水排放企业旧池全部破除,破除率达100%。丁伙镇在不断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也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几年来,该镇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努力构筑融洽的生态环境。到目前,该镇已有9家单位达到市绿化先进单位要求,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
第二,提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形成聚集的物质承载者,是控制区域聚集规模的关键因素。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服务越完善,质量越高,该区域或局部地区的聚集效应就越大;戴南政府在大力治污的同时也在努力营造优美的宜居环境。2007年,该镇投入5 800万元,新增绿化面积9 000亩,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1%;对96条河道进行了全面清理;投资2.3亿元分三期改扩建水厂,确保全镇群众吃上放心水;投资1 500万元的镇文化中心已破土动工;投资10亿元的15个便民项目已全部实施。政府在丁伙花木产业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一直发挥着扶持、培养、规范及服务的作用。例如:以花木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建立花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推广基地;与南农大、南林大等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加强对花木从业人员的培训;成立市级花木研究所,建立江都花卉信息网;将全市较大的花木企业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省级花木集团,以加强全市花木产业内部的联合和协作;建立规范的花木合作社,以一定数量的花木生产户及一定面积的花木户为基础,由政府引导,适当扶持,依法登记造册,组建一批组织完善、运转高效的花木合作社,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等。
三、农村产业集群的选择原则
虽然由于农村文化与农业生产的密不可分性,在以农业文化为主要文化的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种植、加工等“特定性要素”文化理应构成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一个方面,但通过上文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特定性要素的文化根植性在农村非农产业集群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对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讲,农业资源是农村的主导性资源,农村资源要素创新整合在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作用,同样适合非农产业集群的发展。
成功的农村产业集群是区域资源要素状况、区位条件状况和区域制度背景等区域要素创新整合的结果,不可盲目复制和模仿,因为不同区域的要素禀赋引致地区间非均质特征是产业集群发展空间差异的根源。因此,在各农村地区选择何种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时,应该遵循以下数条产业集群选择的一般原则。
(一)产业关联度原则
产业关联度是指社会生产中不同产业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扩散和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程度。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看,首先需要强调区域优势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程度,因为产业集群的实质就是以区域优势产业为主导,按照产业链条多向延展而串联在一起的关联产业的地域集中。通过区域优势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关联,带动或推动周围一系列部门进一步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入的“乘数效应”,促成整个地域经济的全面成长,并最终形成以优势产业为核心,结合各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企业集群格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经济效益比较原则
产业经济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最佳经济效益是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最终目标。企业集群是区域非均衡发展的一个增长点,要求能够较好地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比如利用区域资源条件、增加国民收入、解决劳动就业等。经济效益比较原则就是通过对各产业部门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来选择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部门作为优势产业,使它们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上升。
(三)市场导向原则
在波特的“钻石体系”中,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前者要考虑资源要素的供给,后者要考虑产品的需求。所以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不仅要分析供给结构状况,更重要的是预测区内、外市场需求状况,要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量和产品需求结构。巨大的市场需求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也是优势产业迅速增长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
(四)动态比较优势原则
产业发展是一个前后相因的动态过程,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某些区域现在的弱势产业,只要符合区域发展方向,着力加以培育之后也可能会成为未来区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不同阶段产业发展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企业集群由萌芽、成长、成熟、衰退直到下一轮升级这样一个不断循环进行的生命周期演变。因此,在确定区域优势产业的时候,不但要看到产业的现实表现,更应该看到产业对经济发展趋势不断跟进而具有的潜在生命力。
农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生产经营方式简单。在许多农村产业发展中,说到产业发展主要是针对其中一个产业,比如,某村进行蔬菜种植,就只进行蔬菜种植,而不进行其他产业的发展,其实在进行蔬菜种植时可以尝试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或养殖业等。农村产业的结构单一,没有朝着多方向发展,这样抗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差。如果市场上有变化,他们的农产品无法卖出去,很多都会烂在地里。另外,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也比较简单,首先是面向市场不够广阔,一般产品只是在本地区出售,而没有面向国内外的大市场。其次是专业化的分工不够明确,没有组织贸工农、产供销的一体化。最后是没有实行企业化经营方式。
2.产业化链条短,农业效益普遍不高。目前,农村的多数农副产品都是以初在级产品和原料的形态直接进人消费市场,产业链非常短,产品没有附加值或附加值不高,利润空间白白浪费。大多数农产品仍以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产品比例偏低,产业链短,综合利用效益低。
3.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虽然有些农村也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多个,但农民参合率达不高,基本上没有规范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说是有名无实。
4.精品名牌建设步伐不快,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品购销大多处于无组织状态,产品没有经过统一的商品化处理,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进展缓慢,除了少数品牌具有一定影响外,绝大多数农副产品鲜为人知。
5.基础设施建设差。交通、邮电等发展不是很快,造成农村信息不畅,对外部的信息很难得到,对自己的有关信息也很难让外部知道,农民增收受制约大。
6.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农民信贷存在不少困难,“门槛”高,农民向金融部门贷款,手续繁多,利息率高,没有人愿意为其担保,一般农民不敢奢望。对经济条件差,越是需要金融机构支持的农民往往越难得到贷款。
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
1.重视农村教育,加强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培养人才。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无论是管理技术还是加工技术,都应该适应现代的产业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不断采用新的管理技术及加工技术`因此必须重视农村教育,加强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主要有两点:一是农村管理部门,要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农村发展相关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二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帮助他们掌握和发现新的产业生长点,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
2.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化农村产业的内部结构。首先,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使农村产业结构更加的合理。随着当前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农村产业发展也很快,但问题也随之增多,因此有必要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其次,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力和对农户的带动力,实现企业发展和农户增收的“双赢”;再次,深化农村产业内部结构,不断提高农村产业的质量和扩大农村产业的规模。大力发展农村生态产业。
一、河南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成效
1.龙头企业实力逐步壮大
全省11674个农业产业化组织中,属龙头企业带动型的5724家,其中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421家;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343家,市重点龙头企业1200多家。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2007年河南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2000亿元以上,位居全国第二;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6.3%,占中部的32.1%。龙头企业实力增强之后,通过大力推进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农业整体素质。
2.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开始显现
通过扶持龙头企业,河南创造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牌农产品,如“华英”鸭、“大用”鸡、“金苑”面粉、“三全凌”汤圆、“思念”水饺、“莲花”味精、“双汇”火腿肠等等。中国肉类协会首次在全行业开展“中国肉类工业影响力品牌”评审活动,河南7个品牌榜上有名,占全国总数的16;国家商务部评出的2006年“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中,河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4家入选,占河南全部入选品牌的一半:目前河南有16家企业的19种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占全省“中国名牌”总数的60%。
3.产业化带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全省有1022万农户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进入市场,占农村总户数的51%,户均从中增收1025元。从各地情况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是通过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签订订单,实行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或优惠价,以降低市场风险,保障农民增收。2007年全省农业产业化订单合同成交额达226亿元。通过采取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形式,促进农民增收。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的联结方式中,合作、股份制的占43%。目前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从业人数达到575万人。
4.“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加快
随着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河南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区位优势吸引了一大批省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来豫投资,建立农产品基地,如华龙、三鹿、蒙牛、光明、汇源等,为河南农业产业化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省内的龙头企业也着眼全国的资源、资金与市场,加快走出去步伐,除一批企业在其他省份建立基地外,天冠集团和莲花集团还走出了国门。
二、河南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全省除双汇、莲花、三全、思念等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规模不够大,产品质量档次不够高,与农业生产和消费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这方面我们与邻省山东有较大差距。据统计,山东省符合农业部统计标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达11268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884家,被列入全国重点龙头企业44家,河南分别只有9102家、287家和23家。
2.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制约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原料收购资金占用量大,资金需求时间集中。但目前企业融资渠道窄,资金融入不足,企业贷款难的矛盾比较突出。加上企业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强,成为制约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卢氏县三特牧业公司,通过参股筹资、高息贷款等方式,投资580万元建成一个良种鸡孵化中心后,由于缺乏自有流动资金,难以正常运转,虽然拥有“山特”绿壳蛋鸡品牌,却无力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扶沟县虽拥有腾尔牧业、奥威特食品、乐涛面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普遍缺乏新产品自主开发能力,产品更新换代较慢。
3.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不紧密,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不规范
有些龙头企业与农户仅仅是买断关系;有些龙头企业仅仅与农户签订了产品购销合同,缺乏相应的技术服务和价格保护。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滞后,带动农户数量占农户总数的比例不足10%,且组织形式、运作机制不规范。濮阳县虽培育了小麦加工成面粉、棉花加工成棉纱等8个产业链条,但真正和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按订单生产的只有徐镇精米厂和柳屯全力食品厂,该县95%的农民出售农产品仍依靠传统的集贸市场交易。
4.加工水平有待提高
农产品加工比重低,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少,增值率低,产业链短。在发达国家,农业初级产品与加工品的产值比例已达1:5左右,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0.8。河南小麦加工能力虽然占小麦生产总量的2/3,但主要还是以面粉加工为主,且产品品种少、档次低。吉林的大成公司可以加工出变性淀粉、淀粉糖、赖氨酸、化工醇等系列产品,而河南还主要是把玉米用来加工饲料,相比之下附加值较低。新蔡县农产品加工企业中,80%以上为初加工产品。由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利润低,农民增收少。
三、河南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思路
1.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训、信息服务、法律服务、政策扶持和组织管理,进一步创造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环境,缓解农村就业压力。树立全省农业一盘棋思想和大农业观念,搞好农业区划和布局,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发展,吸纳和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大力实施农业名牌优质战略,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2.优化市场环境,打造现代农业物流平台
要以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为依托,努力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采取多种形式抓好本地市场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专业市场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城市超市、社区菜市场配送农产品或直接开办鲜活农产品超市;努力开拓区外和国外市场,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农产品信息市场:积极培育中介组织,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逐步完善其自我发展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企业以资本为纽带的利益机制的形成。
3.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制改革,鼓励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积极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线;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示范网络:加强农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龙头企业;新型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一、福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福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成效
1、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福建龙头企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企业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手段,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龙头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09年全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144家,其中省级企业184家,国家级34家,分别比2003年增加了572家、93家和19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286家,过10亿元的企业有23家,分别比2003年增加194家和15家;获得国际质量认证企业数506家。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强带动的龙头企业群。
(2)带动作用日益显著。福建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通过建设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加工流通环节利益返还等措施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扩大了农民增收渠道。2009年全省市级以上1,14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为12.7%,明显高于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的增速,表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对全省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特别是像圣农集团、银鹭集团等一些龙头企业的迅速崛起已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坚力量。
2、农业产业化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特色产业和产品初具规模。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了如古田食用菌、永春芦柑、漳州香蕉、平和蜜柚、安溪茶叶、南平奶业等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有效地推动优势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已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福建已初步形成临海蓝色产业带、西北绿色产业带和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等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畜牧、林业、园艺、水产等四大主导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种植业结构也趋于优化。2009年全省主营蔬菜、花卉、烤烟、水果、食用菌和茶叶等产业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就有452家,企业总产值达486.49亿元,比2008年增长14.1%,销售收入和净利润也分别增长13.4%和17.8%,非粮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为45.5%。
3、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农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资金、技术、人才、政策上对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给予大力支持,通过组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兴办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培育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扶持加工型龙头企业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农产品由粗放型向精深加工型拓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使农业产业链条得到延长,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二)福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机制不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机制的不完善导致违约行为时有发生,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利益关系不紧密、不稳定,双方利益纠纷不断。企业在双方的利益分配中处于相对主动地位,他们往往比较关注于自身的短期发展,当农产品市场价格下跌时拒绝收购或压低价格收购,农户往往承担降价损失,而当市场价格上升,农户为追求更高价格,单方面终止与龙头企业签订收购合同,而将农产品出售给其他愿意以更高价格收购的企业或经营者。
2、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虽然一直以来福建各市县都纷纷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大大事来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高仍是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服务能力不强,带动力较弱。对农户、生产基地、龙头企业的服务主要停留在产中指导上,产前与产后的服务相对较少,特别是在市场信息、资金、科技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还不能够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农业组织发展滞后,专业协会与经纪人队伍不够壮大,农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链接载体,使得农户与龙头企业难以形成一个紧密而稳固的利益关系。
3、农业产业化缺乏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融资环境较差。金融支持是农业产业化主要资本来源,但目前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较低。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首先,农业企业的弱质性导致其融资困难。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龙头企业由于产权不清、资信等级低、治理结构不规范、企业内部信用达不到贷款要求,很难获得相应的贷款,但其内部又由于流动资金不足导致其发展受到约束;其次,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低,自我积累功能不足,效益不佳,农业生产风险较大,导致投入资金既不能迅速返利又要面临较大风险,补偿机制也难以运转,这就挫伤信贷主体的积极性;最后,农业是个弱质产业,具有高投资、低产出、受自然因素影响大等特点,相应的农村金融比传统的商业银行成本更高、风险更大,银行从其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经营目标出发,加大信贷约束力度,农业的“低收益、高风险”致使资金流向其他部门,最终导致农业金融支持的不足和缺失。
(三)福建农业产业化的一般模式
1、龙头企业带动型。这种模式是通过培育或引进实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主动引导农户组建或直接参与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基本是以“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为经营模式。这种龙头企业带动型,以企业或集团为主体,以农产品加工或运销企业为龙头,重点围绕一种或几种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与生产基地或农户形成有机的联合,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但这种模式有个很大的缺点,公司与农户作为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各自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一旦出现市场风险,就可能出现违约现象。
2、农民自发组织型。这种模式是由农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围绕某一产业或产品,自发联合起来组建的各类农民合作组织,一般表现为“农户+农业协会+基地”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特点表现为形式的多样性,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的农民自主决策性。农民可以分享经济组织的经济盈余。目前,这种模式在生产和流通等领域有广泛的发展,但由于规模小、实力较弱,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发挥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3、专业大户或村委会带动型
(1)“专业大户带动型”。农村的专业大户是经营或技术能手,他们在技术上有专长,善经营、会管理,有比较丰富的种植经验或经营渠道,在农村有一定的影响,比较容易获得农户的信赖。这些专业大户在组建和运作过程中是关键人物起核心作用,专业大户联合其他生产同类产品的农户组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可以降低市场风险、节约交易费用,而且可以形成一种规模效应,但这种模式由于组织比较松散,连接链条比较脆弱,同时又比较缺乏规定性的章程和利益分配机制,由于专业大户和农户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基于这点他们结合或者分散则是根据自身利益出发的。为了弥补这种合作组织上的缺陷,一些地方形成了这一模式的升级版即“农户-村委会-专业大户”模式。
(2)农户-村委会-专业大户模式。这是以村委会为倡导者和中间人,以专业大户为核心,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由村委会牵头,专业大户与周围农户通过缔结合作协定,共同从事某种农业生产和销售活动形成经济合作组织。这种模式中村委会角色定位为倡导者、组织者和监督人,农户、专业大户为协议双方利益者,经济组织内部有规定性的章程和利益分配机制,村委会的介入也提高了双方合作的紧密关系,降低了违约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4、主导产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从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产品入手,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改善产品质量,建立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同时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主导产业带动具有很强的连带效应,通过发展某一主导产业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模式要求该地区资源独特,能大量生产各种名、优、特产品,同时必须正确地选择主导产业,创造品牌和名牌。
5、市场带动型。市场带动型即“专业市场+农户”模式它是以专业化市场或交易中心为依托,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通过发展专业化农产品批发市场,以专业化市场带动区域专业化生产,实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一种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优势,节约交易成本,提高运销效率和经济效益有巨大作用。
二、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路径选择――走新型农业合作社道路
农业合作社不仅有广泛的适应性,能满足农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需要,而且在维护农民利益方面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防止农民利益的流失,与其他产业化组织或经营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他的产业化组织如“农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在解决农产品加工和市场问题的同时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但是企业毕竟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由于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经营地位不同,前者在利益分配方面更具有优势,而农户处于相对弱势,龙头企业往往通过压低价格进行收购,从农户手中获得额外收益,同时当企业利益得不到满足或发生亏损时,企业往往选择牺牲农户利益,转嫁风险发生违约行为,这侵害了农户的利益,打击了农户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而其他产业化组织,如专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也由于其本身社团法人性质,组织比较松散,内部缺乏有效的经济利益制约,对农业产业化推动作用十分有限。而农业合作社则可以克服以上产业化组织的不足,它具有其他产业化组织无法替代的优势。首先,农业合作社合作社是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经济法人,一方面合作社内的农户成为利益共同体,原来的分散农户变成集中程度较高的经济组织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定价权方面处于有利地位,这就激励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和完善合作组织内部的利益互补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民主科学管理制度,能够做到合作社和农户之间形成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其次,合作社是农民自己建立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合作组织,实行的是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避免了农户利益的流失,而且也降低了农业经营的风险。总的来说,发展农业合作社是推进福建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三、对策建议
(一)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选择适当市、县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组织。应该从福建省情和不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状况出发,在有条件市、县推广农业合作社,是推进农业合作社中应该坚持的原则。发展农业合作社就是要通过现有的供销合作组织、合作社的改革,办成真正的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真正体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逐步建立起能体现其生命力和活力的运行机制,包括内部利益互补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民主科学的管理体制,把农业合作社办成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有效维护农民利益,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力推动器的经济共同体应该成为省政府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在发展农业产业经营中,龙头企业充当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带动者、市场开拓者和营运中心的角色,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它起着承上启下、组织引导、增值和市场对接等作用,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聚集和增效作用,有效地把农户经营与市场对接起来,它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具有开拓市场、深化加工、提供全程服务等综合功能,一个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对于一个地区的农业资源开发,农业基地规模的扩大具有重要作用,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的强弱、竞争能力、带动能力、辐射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效益。因此,有必要加速培育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继续集中有关部门资金重点扶持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尤其要做大做强省级百家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带动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三)加大农业产业化扶持力度
1、财税政策扶持。一方面要突出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的重点,对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实行财政补贴,同时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加强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资金的监管和使用,保证投入资金确实流入农业产业化项目中。
2、金融部门投入。首先,要发挥金融部门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在信贷方面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较好的地区和产业的信贷资金分配份额;其次,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和产业,重点解决投资较小、收益快的项目,给予信贷政策倾斜。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邓郑春.县域经济发展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5.
关键词:兰白经济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1-0040-04
2009年,甘肃省委、省政府确立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①的区域发展战略,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兰州白银和酒泉嘉峪关区域一体化发展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兰白经济区在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兰白核心经济区率先发展。在此背景下,为了推动甘肃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实施区域战略发展规划,提出首先要做大做强兰白经济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全面整合要素资源,发挥“率先、带动、辐射、示范”②的中心作用,引领甘肃经济快速发展。
兰白经济区包括兰州市、白银市所辖行政区域,直接辐射区包括定西市、临夏回族自治州所辖行政区域和武威市天祝县①。在中央“十二五”规划的指引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兰白经济区的发展,首要任务是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其中的重点产业之一,其发展对兰白经济区以及整个甘肃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链的延伸,摆脱农业仅提供原料与初级产品的基础地位,成为一种“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关联产业发展,建成现代化的农业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兰白经济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兰白经济区内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概况
甘肃省作为农业大省,兰白经济区内各市(州)、县都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各自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域民族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状况、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情况等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特色优势,逐步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市场为纽带,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农户为基础的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产品的数量、质量都有提升,龙头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生产加工基地初具规模,农业区域结构不断优化,以优势产区为中心的产业区域分布特征凸显。目前,兰白经济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使之成为中国优质专用马铃薯和啤酒大麦生产基地、西北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甘肃最大的羔羊肉生产基地和小杂粮产区。以这些特色优势农产品资源,初步形成了定西马铃薯、中药材加工,兰州和白银的畜禽、果蔬加工,啤酒生产,临夏的乳制品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分布格局。可口可乐、康师傅、伊利乳品、南京雨润、草原兴发等一些知名企业入住该地区,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骨干企业正在兴起,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二)兰白经济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兰白经济区位于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整体来看,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仍然相对处于劣势,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农产品作为主要原材料的背景下,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1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比较落后。首先,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相对较小,规模整体较小、产业集中度低,尤其系列加工、精深加工企业更少,使得特色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较低,产业链条较短,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同时大多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大都以初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创造的附加价值较小,致使特色资源流失。其次,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风险较大,导致资金融通能力有限,筹资渠道有限,发展资金短缺,影响了先进设备的引入和加工工艺的创新,使得加工总量的增加和产品质量的升级受到限制,阻碍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第三,有经验的经营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新技术的引进相对落后,使得产品的市场适应力、竞争力较弱。
2各市(州)、县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尚未做强做大,特色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已形成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专业化程度较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产品的档次普遍不高,与发达地区以及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创造的价值较少,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不够,好产品打不开市场,能形成品牌化经营的产品较少,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优势,没有真正步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营销、规模化发展的良性轨道。另外,吸收劳动力较少,辐射带动效应不明显,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不完善、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多数特色农产品生产企业远离大城市,交通不便,以致运输周期长、运输成本高,再加上甘肃省交通运输条件较差,影响了特色农产品跨区域、跨省外销,导致特色不够“特”,优势不够“优”。
3市场营销方式落后,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有限,促销方式有限,促销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没有形成有效的流通体系,对现代化网络体系的利用程度较低,使得产品的知名度不高,产品销售不畅,市场占有率低,同时加工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很多企业虽然具有原材料优势,但由于缺乏先进的营销理念,而不能将其转化为知名品牌,只能低价出售,降低了利润率。
4中介服务组织发育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完善。现有专业市场规模较小,功能还不齐全,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提供专业市场信息统计、分析、研究和报告的机构少,难以定期权威、可靠的农产品信息,降低了市场化程度,科研、咨询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也不健全。由于农产品大多对保鲜的要求较高,但目前物流体系还不够发达,导致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坏损较为严重,提高了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二、加快兰白经济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兰白经济区作为甘肃省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核心经济区,当前又处于西部大开发的第二个十年的开始阶段,给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在这一战略机遇期,要使兰白经济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成功转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特色,实现特中选优、优有规模的目标
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根据市场的需求前景、区域农业资源条件以及农产品加工发展的基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统筹规划、集中布局、区域互补、突出特色,达到资源整合、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总体的竞争实力。具体通过培育种植、养殖特色农畜产品,在此基础上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同时引进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最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特色经济,达到产业转型,提高当地经济增长水平,改善收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
一是扶持龙头企业,打造特色产品,为培育特色产业提供动力。应该从扶持龙头企业、培育特色产品入手,选择那些围绕畜牧养殖基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兴办的,与农户形成比较稳固的利益联结关系的,产品科技含量较高、质量过硬、市场销售顺畅的加工企业,在税收减免、土地征用、解决资金、产品补贴等多方面重点扶持,扩大生产规模,使其成为产业的“龙头”。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林、畜、科技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并与外地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密切联系,帮助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引进新技术,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提高产量和质量,做优、做精特色产品,积极与外地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嫁接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大力发展有特色资源优势的品牌,走名牌战略之路。经济区内已经有较多具有一定品牌价值的特色农产品,比如兰州百合、靖远羊羔肉、定西马铃薯等,具有特色资源优势的品牌是无价之宝,是地域经济发展的旗帜,是特色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特色资源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核心。
二是促进兰白经济区内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化经营。从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努力构建和延长产业链,进一步细化加工程序,进行深、精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不断研发适应市场的新产品,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加工产品的种类,增加产品的功效,实现多元化发展。同一类产品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实现标准化生产,从而达到既满足消费者需求,又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实现产业化经营。农副产品加工业的产品还可以广泛进入电子、采矿、化工、制药以及造纸印刷等大型工业企业,应积极促进产业之间的融合,增强核心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延伸产业链,统筹结合农户、生产基地、公司各方的利益,建立“农户+基地+公司”的紧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连带机制,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由专业合作组织指导农民生产,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拓宽产销渠道,提高信息技术,提供种子、种苗及技术。目前,兰白经济区内各市(州)县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在特色农产品加工方面建立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农产品加工链,突出特色、突出重点,有目标、有步骤地实现产业化经营。
兰州市计划重点发展蔬菜加工链、百合加工链、玫瑰加工链、粮食等加工链以及畜产品加工链。
白银市主要培育发展马铃薯、大枣、枸杞、小杂粮、啤酒大麦五大区域优势产品加工业。
定西市计划重点发展马铃薯加工链以及特色药材加工链。
临夏州重点扶持清真牛羊肉加工、乳制品加工、饮品加工以及农产品加工。
天祝县计划重点发展以白牦牛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加工链以及以高原绿色蔬菜为主的食品加工链。
(二)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现有的科技示范园区、科技培训网点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基层科技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支农工作力度。同时,针对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引导发展相应的科研学科方向。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进一步加大新产品和高端产品的研发力度,多出快出成果,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认真研究,尽快出台和报批特色农业的生产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等,实现特色农业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努力打造“拿得出,叫得响,保得住”的知名品牌。三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努力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兴利避害,使之成为品质上不退化,经济上能发展以及社会上能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四是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的加工程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五是要引进高科技人才,同时加强与外界的交流,转变经营方式,改变经营理念,提升管理能力。
(三)加强兰白经济区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体系
首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平台以及互联网技术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同时加大对产品的宣传,提升区内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让其他城市乃至全球的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产品的质量、功能,增加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从而不断扩展需求量,开拓市场。其次,通过信息服务体系将产、供、销快捷有效地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兰白经济区内农村移动通信网络、广播电视覆盖全面,电脑和互联网络应用在条件较好的农村迅速发展,农村电子政务也开始起步。在“甘肃农业信息网”、“甘肃新农村网”、“甘肃兴农网”、“甘肃农业网”、“甘肃农业经济网”、“甘肃新农村商务”、“甘肃扶贫网”、“甘肃科技信息网”、“甘肃动物防疫网”、“甘肃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等省级网站的基础上,各地政府为了突出区内农产品的特色,相继建立了彰显产品特色的专业网站。白银市重点打造“数字白银”重白银农业信息化体系,创建了“白银神农通”模式,水川镇建立了“白银水川蔬菜信息网”。定西建立了“甘肃马铃薯信息网”等。结合已有的成绩,区内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通过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平台,增加网站内容,具体提供农业资讯、政策法规、科技推广、农业专家、供求信息、视频点播、农经管理、价格行情、农业项目、农民培训、分析预测、数据资源、经验交流,增强交流等模块,进行电子政务农业信息管理,同时更要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及时进行相关信息数据的搜集、分析、预测,明确定位,使之能够更好地帮助农户,有助于农户及时调整生产,确保做出正确的生产决策,提高农民的收入,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形成需求,同时注重加强疏通信息互通渠道,方便企业、农户、消费者的有效沟通,以销定产,最大限度地发挥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扩张效应,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四)加强兰白经济区内现代化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首先,充分利用兰州作为甘肃省省会,基础交通设施相对健全的优势,以及兰州作为西北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加快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利用各种流通业态,尤其是各大型、中型超市,形成“农超对接”,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农产品进行运输配送,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形成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运营,从而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同时,结合现代化的信息体系,有效地连接农产品供应链的上下游环节,促进和发展“订单农业”,产销直接见面,跨越农产品及加工采购中的信息沟通障碍,取得商品采购渠道的优势。在区内结合各自的产品特色,鼓励建立各种形态的“加工企业+商户”、“运销公司+商户”、“配送中心+商户”的购销组织,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不断强化供应链发展模式。其次,相关部门还要注重产品的零售市场,加强零售市场的管理,改善市场的卫生环境,加强市场体系的建设,始终注重品牌形象的建设,确保质量,推动长远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收益。第三,在流通领域还可以通过建立专营店的形式,建设兰白经济区内特色农产品的专营网络,进一步提高产品知名度,拓宽市场,确保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工企业还要利用“兰洽会”等销售形式,积极展销自己的产品,吸引各地的销售商,形成更广阔的市场。例如,定西市马铃薯加工企业就形成了物流配送中心,以“一个配送中心,连接两点”的配送操作方式来对马铃薯进行配送。“一个配送中心”主要是指马铃薯经济合作社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对马铃薯加工企业进行配送,“两点”主要指的是马铃薯加工企业与农户。该模式目前整体发展状况较好,产品已经远销国外。
(五)树立品牌营销策略,提升竞争优势
兰白经济区内的各种特色农产品尽管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对消费者也形成了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品牌营销模式,因此,为了推动区内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要积极利用品牌营销模式,在现有品牌名称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新的品牌,要更注重凸显产品的地域、稀有特色,形成自己特有的品牌,加强品牌定位,找准市场的需求群体,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种类,挖掘潜在的市场需求者,进一步增加市场需求。培养企业形成企业文化,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地位,增强市场竞争力。品牌是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经济整体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要不断做强做大品牌,从品牌的创立,到品牌的发展壮大以及品牌的维护上实现全局管理,提升兰白经济区内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创造更广阔的市场。
(六)不断创新和完善机制建设,为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保障
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下放投资审批权限,实行以奖代补的政策;建立由政府牵头,银行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参加的会商机制,协调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特色农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制定新的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和非公经济更加踊跃地进入特色农业发展领域,创新制度安排,拓宽资金渠道。各级职能部门应当从现在开始逐渐淡化行政影响,抓紧研究建立以宏观协调和规范服务为主要职能的新的工作机制,通过明晰产权关系,使以契约、合同、订单为主的外部关系更加规范,以股份制为代表的内部关系得以实现和稳固,从而推动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特征的新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法规以及扶持、服务政策,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共同推动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健康发展。地方政府及龙头加工企业要不断宣传附加值较高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竞争力。
注 释:
①兰州―白银经济区发展规划
②甘肃省十二五规划纲要
参考文献:
[1]梁青玉.发展甘肃特色农产品的战略选择[J].物流工程,2008,(10):98-99.
[2]李兴江,肖锋.特色农产品竞争优势培育的技术创新机制分析[J].兰州学刊,2009,(6):94-97.
[3]2011年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R/OL].(2011-02-16)[2011-08-07]..
[4]2011年白银市政府工作报告[R/OL].(2011-01-18)[2011-07-30]. 省略/ Item/ 28022.aspx.
[5]吕萍.甘肃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资源优势与发展战略[J].前沿,2008,(6):64-66.
[6]王燕飞.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产业分工与合作分析[J].北方经济,2010,(4):50-51.
[7]蔺全录,王翠琳,梁青玉.甘肃中东部特色农业经营现状及对策[J].发展,2003,(11):55-57.
[8]冯蛟.特色农产品物流管理方向的探讨――以宁夏枸杞产业为例[J].农业经济,2009,(5):90-91.
[9]王兴.特色农产品竞争优势培育的模式选择[J].学术纵横,2010,(2):77-78.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农业产业链;发展路径
1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人口逐步向城市人口转变,农业用地逐渐实现适度规模种植,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困境。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农业的自然社会属性决定了传统农业的弱质性。虽然农业生产规模有所增加,但效益偏低,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等情况没有大的改观。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农业供给侧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下,农业的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但在现代农业条件下,农业是以产业链的形式存在的,现代农业的竞争是农业产业链的竞争,从产业链角度展开农业供给侧改革,可以加强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的衔接,提高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性,增强农业产业链运作的效率和竞争力。
2南通市农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是农村发展未来之路,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农业产业链发展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美国绝大多数农户就是企业,以企业方式运营农业,使得农业实现了高效运作。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可以消除或者减少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可以降低农业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的控制力,从而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南通市农业产业链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增强实力的过程。
2.1南通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多样
课题组对南通市的农业产业链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对南通市郊区蔬菜种植产业链和草莓种植产业链、通州区东社镇农业园区葡萄种植产业链和蔬菜种植产业链,通州区江苏景瑞农业集团生产基地,滨海工业园区的蔬菜种植产业链,海安大米产业链等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南通市农业产业链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2.1.1“公司+农户”模式。“公司+农户”模式是指农业企业与农户通过签订规范化的农产品远期交易合同,规定双方在农产品生产、销售、服务以及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形成的农业企业和分散农户的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这种组织模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订单农业”。如海安大米产业链基本上采用了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海安是农业大县,全县大米加工销售企业近百家,比较知名的如南通市百味食品有限公司(海安黄金大米)、海安浩然米业有限公司、海安城东米业有限公司等。该种模式下,农户和农业公司是相对独立的,双方签订购销合同,农户根据订单组织生产,农业公司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对农户提供的农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并拓展销售渠道。农业公司和农户之间产权清晰,但农业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双方交易成本也较高。2.1.2“公司+中介组织+农户”模式。中介组织带动模式是在“公司农户”组织模式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政府部门、农业企业或专业大户牵头下建立的,以各种中介组织包括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社、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产品销售协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桥梁和纽带,根据农业企业对生产产品的数量与标准,为农户提供统一的产前农资供应、产中技术指导和产后销售等各项服务,完成市场规划、产品收购、联系农业企业和贮运销售的产业链组织模式。江苏景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用了这种模式。通州区景瑞蔬菜专业合作社是景瑞农业集团下的蔬菜生产基地,该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和景瑞公司进行了技术、购买、生产、服务等方面合作。为增进合作成果,合作社设计了多样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农户之间结成了紧密型利益共同体,从而形成了“景瑞蔬菜合作社+农户”的联结关系。公司合作社生产的蔬菜销往大润发、沃尔玛、易初莲花、乐购、易德隆、欧尚、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合作社负责保障农产品货源,超市则确保农产品有稳固的市场。这种模式下,农业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储运和销售,中介组织对组织内的农户负责,组织农户进行产前农资的采购,产中技术监督和支持,并根据农业企业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对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收购,也负责部分农产品的销售。中介组织的存在一方面通过集中采购和集中销售,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销量;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农业企业和农户直接交易的交易成本。特别是蔬菜,产品品种规格较多,质量标准多样,农业企业与农户间直接交易将导致产品的鉴定成本和搜寻成本很高,而由于中介组织与农户有直接的联系,对农户生产状况较为了解,由中介组织负责搜集货源则更为简便,交易成本更低。2.1.3“市场+基地+农户”模式。“市场+基地+农户”模式是一种以专业市场或专业交易中心为依托,根据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发展传统产业,形成区域性主导产品,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沟通产销联系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农产品加工者、营销者与农户(生产者)之间的联结关系是相当松散的,他们之间没有成文的合同约束,互相之间交换活动完全是靠市场联结起来的,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也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从相互之间的等价交换中,得到各自的利益。比如南通建有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各个地区的蔬菜种植基地除销往超市的规格品蔬菜,剩余的蔬菜都销往蔬菜批发市场。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带动了周边的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
2.2南通农业产业链发展问题分析
课题组经过调研发现,南通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还处于自发的初级阶段,产业链发展缺乏规划,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2.2.1农业产业链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品种。从调研的蔬菜水果产业链、大米产业链来看,大部分的产业链都有了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产业集群发展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产业链同质化问题,农产品销路越来越难。例如蔬菜种植产业链,通过与种植蔬菜的农户访谈,发现南通各个县市都涌现出大批的大棚蔬菜,蔬菜种植品种类似,竞争激烈,盈利能力明显下降。草莓种植、葡萄种植都出现了类似情况。有特色的农产品较少,差异化产品较少,而有竞争能力的农业企业或者合作社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2.2.2农业产业链科技含量不高。农业产业链竞争能力不强,不仅表现在农产品特色不够,也反映了农业产业链科技投入不足,产业链缺乏开发种植新型农产品的科技能力。农产品同质化、农产品品质口感低下等都需要科技开发新型品种和种植方法。农业产业链科技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投入,也需要政府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投入。南通海安县黄金大米是百味食品有限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共同开发的有机大米,该公司引进优质稻米新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采用防虫网覆盖、太阳能灭虫灯、稻鸭共作等先进技术,摒弃化肥、化学农药及生化制剂使用,严格按照国家有机产品标准组织生产。使得黄金大米的口感、生态环保、健康等方面比其他大米高出很多,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售价。2.2.3农业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农业产业链构建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产业链中农民利益保障需要依靠农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农业组织是农民为获取最佳农业经济利益而组织起来相互协作的农民活动系统。国外农业组织主要为合作社和协会。虽然南通市每个村都成立了合作社,但这种行政手段成立的合作社并未真正运营,只是村集体挂的另一块牌子。真正行使合作社功能的是那些有独立农产品品牌的生产组织。比如海安大米、景瑞集团下的农业合作社等。从调查情况来看,农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地区,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各自为战,比如各地的葡萄种植,蔬菜种植。只有将众多的种植户组织起来,形成各类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在产前采购、产中技术支持与监督、产后销售的功能,农民才能真正获得产业链上应有的利益。2.2.4农业产业链信息化程度低,产业链上下游信息沟通不畅。农业产业链信息化是提升农业产业链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农业产业链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集成,改变了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通过农业产业链上信息的高度共享,可以大幅度降低农业产业链的管理成本,缩短生产和市场的距离,根据市场要求,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市场服务;能够整合各个成员企业间的核心能力,发挥综合效应,以拓展企业间优化配置的范围。南通市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主要依靠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农户从这些市场获取价格信息,对于整个农业产业链上其他环节信息没有全面掌握和管理,产业链不能形成集成管理。从调研的蔬菜产业链来看,除了像景瑞集团这样的农业龙头企业对整条产业链有较好的信息化控制之外,其他蔬菜产业链还处于传统的获取信息的方式阶段。大米产业链中,黄金大米已经通过各大电商平台实现网上销售,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掌握黄金大米的生产过程,这使得消费者对黄金大米的环保、健康的品牌效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供给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路径研究
从中央会议精神和文献可以看出,农业供给侧改革核心是农业提供适销对路的农产品,通过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保障农产品的质量,满足市场有效需求,从而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业产能过剩问题。农业供给侧改革应该侧重于农业产业链的改革,农业产业链管理涵盖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项管理,以农业产业链为基点开展供给侧改革,使得农业产业链组织化程度更高,农业生产与市场衔接更加紧密,更能提供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也更能实现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推动南通市农业产业链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本地农业产业链发展存在的各项问题。
3.1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下,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农业生产,家庭内部有很强的组织性,但家庭之间组织性很弱。由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各自为政,导致农产品供给竞争激烈,农民在农业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利益分配更倾向于农产品流通领域。要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需要改变利益分配的“两头小,中间大”的问题。南通市农业已经明显出现农业产业聚集的趋势,形成了大型的蔬菜种植、大米种植、水果种植和苗木种植等基地,种植基地的形成为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夯实了基础,种植基地内部的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可以组织起来,形成各种专业的农业合作社。将本地葡萄种植户组织起来形成葡萄专业合作社,为葡萄种植户提前的农业物资的集中采购,产中科技培训,产后的统一销售渠道,避免葡萄种植户的各自为政。海安大米种植户形成大米专业合作社,创建大米自有品牌,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蔬菜种植户形成蔬菜专业合作社,开拓城市蔬菜品牌销售渠道,统一蔬菜质量规格品,为城市居民提供环保生态蔬菜。合作社的组织者可以是村里的销售能手,可以是村干部,也可以是农业龙头企业。政府在合作社成立初期应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农民提高认识,起草合作社章程,理顺合作社利益关系,给予合作社一定的财政税收支持。
3.2培育能构筑农业产业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产业链发展关键是农业产业链上起主导作用的主体的存在,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产品渠道商等都有可能成为农业产业链的组织者。这些主体应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延长农产品销售时间和扩大发展空间、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综合功能。是农业产业链系统的组织者、物流中心、信息中心、技术创新主体、提供各项服务中心和市场的开拓者,应能在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和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能够最有效的构建技术、品牌和资本平台。政府要积极扶持这些主体的发展,不管是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还是农产品渠道商,只要具有发展成为产业链组织主体的潜力,就加以扶持,逐步建立起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对这些主体管理者管理能力的培训、对主体实施税收减免和科技支持。
3.3完善农业产业链公共信息平台
信息对农业产业链的整合非常重要,增加链上组织主体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和协作程度,保持产业链上信息畅通,避免信息的不对称所形成的“长鞭效应”和“乘数效应”,能够大幅度提高产业链运行的效率。电子商务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一种较好的技术框架,政府部门要为农业信息化服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搭建销售终端信息的网络传输,为农户提供基础的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覆盖全市的农产品供求信息的实时传输。统一政府部门的多个农业信息网站为统一的农产品供销信息网,健全网站的数据库和软件系统,充分宣传让每个农户能登录该网站查询实时市场供求信息,实现市场与生产的无缝衔接。
3.4营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农业产业链整合的整个过程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将为产业链的整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农产品成本的降低和质量、安全性的提高,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农业科技的投入、创新与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是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对农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在农业产业链中的广泛运用,可提高劳动者的智力、技能和管理能力等,使得农业产业链条的不断延长、拓宽,形成新型的网络型农业产业链,向横、纵向两方面延伸。科技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增加其附加值。为了实现科技兴农,鼓励农业产业链经营主体加强与科技部门的合作,与南通本地科研院所和全国知名大学合作,开发新产品,运用新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口感。政府应给予农业经营主体科技开发的财政税收支持,调动农业部门为农业经营主体和科技部门牵线搭桥,构建农业产业链的科技支撑体系。
3.5发展农业产业链物流体系
现代物流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物质运动和有关部门的技术组织、物流管理活动。它涉及到农用物资供应、农产品的保鲜、运输、储存、初深加工、销售等作业,根据物流合理化原则确定农用物资和农产品物流内容、物流时间、物流方式、物流环节、物流手段以及物流规模和结构等内容,包括农业供应物流、农业生产物流和农产品销售物流。农业产业链的一头是农户,另一头是市场,联结农户和市场的纽带可以使龙头企业,也可以是农业物流。农业产业链的主体是农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去面对市场,必须依托一定的渠道,发展现代物流是一个重要途径。政府要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关联度大、具有强大辐射力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物流中心。依托专业化市场和物流中心,建立起完善的农产品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产品认证体系和质量监督制度,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不断改进物流技术[7]。鼓励发展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企业,进行农产品集中采购、规模化物流,以服务优良、成本低廉的物流配送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谷永芬,吴倩.我国农业产业链升级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1(08):88-93.
[2]王凯,颜加勇.中国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索,2004(11):28-32.
[3]王艳艳.商丘特色农业产品发展策略研究[J].旅游纵览,2013(9):197.
[4]李杰义.农业产业链视角下的“以工促农”机制的动力模式与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0(3):24-29.
一、郑庄镇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现状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南部中段,晋城市的西北部。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林果业,主要品种包括苹果、梨、桃、葡萄等,其中苹果种植主要集中于中部的郑庄镇辖区。1992年起,郑庄镇的南郎村和南大村最先开始引进苹果种植,面积约为700亩。而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深化调整,苹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全镇已发展到3000亩左右。
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培育和扶持下,郑庄镇先后建立了两个针对苹果产业的专业合作社,即南大村的蓝天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南郎村的神佑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对这两个合作社的走访调研,笔者发现郑庄镇苹果专业合作社在果农对合作社的认识、合作社组织结构、人才引进、制度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1.果农对合作社的认识不足
长期的小农户经营方式,使我国农户缺乏自我积累与发展的能力。在郑庄镇50名调查对象中,能够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性质功能的农民只占总数的38%,这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当地地处中部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农民与外界接触较少。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入社原则、建社目的、服务方式等不甚了解,只是通过电视等媒体获取相关信息,始终抱着怀疑和观望的态度。没有系统的知识介绍,他们不能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就造成了不加入或者不知道合作社发展的现象,甚至有少部分人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当年的高级社、人民公社等同,形成严重的认识误区。
2.合作社组织机构不合理
笔者调查的两个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都是社员大会,日常的管理机构是理事会,监督机构为监事会。不同的是,蓝天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设置了具体的职能部门,包括生产部和财务部,神佑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没有职能部门,只有与理事会和监事会处于同一级别的财务管理部(具体示意图见图1-1和图1-2)。按照这样的组织结构设置,合作社的事务除财务外,基本上是由理事会全部承担的,权利和责任都过于集中,不能体现明确的分工,不利于组织工作效率的提高。
3.合作社人才匮乏
虽然合作社已经成立,但是其管理、运行等还很不规范,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成员的文化程度偏低(见表1-1)。目前两个专业合作社主要缺乏三方面的人才:一是缺乏既懂合作社经营又懂行政管理的人才。两个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虽然曾经担任或正在担任村里的领导干部,他们都属于经验式管理,缺乏必要的系统的理论知识以及学习经验,也并不真正懂得如何管理、运行。二是缺乏财务人员。两个合作社都是聘用了村会计人员合作社会计事务,他们对于合作社的财务相关事务了解的非常少也没有经过相关培训。三是缺乏专业的营销人员。目前当地的苹果销售还是鲜果销售,鲜果销售的时令性决定了营销人员在合作社人才配备上的重要作用。而目前销售人员都是苹果种植户,他们不懂营销更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合作社仅仅靠简单的将农民组织起来,靠政府的扶持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具备懂管理、善经营的人才,开拓销售市场、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等,才能使合作社具有真正的市场竞争力。
4.资金缺乏仍然是制约合作社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
尽管合作社法规定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但是,这些规定比较笼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另外,在大多数地方,政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习惯思维是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并不是支持发展的重点对象。大多数金融机构从农村撤出形成农村金融的真空,使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困境[2]。蓝天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神佑苹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都曾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指导,但原始资本中并没有政府资本和企业资本,农户资金占所有资金比重的100%。
5.合作社制度缺陷
(1)利益联结机制不稳固。两个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虽然成立,但是章程也只是按照常规的合作社章程范本来制定,都包括了参加社员大会,利用合作社提供的各种服务和生产经营设施,查阅财务会计报告等权利。除了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60%盈余返还社员外,其他关于公积金比例、二次返利等都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只模糊的表述为:“分享本组织盈余,参加股金分红。”究竟如何进行合作社的利益分配,现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
(2)内外部监督不足。内部监督主要由合作社的监事会执行,而监事会成员是由理事会委派的,不能真正代表社员的利益。外部监督主要是上级政府部门的监督,而无论是社员还是非社员,都是政府关心帮助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无论合作社的资金、物质如何使用,政府都实现了其扶助农村发展的目的,所以政府部门不会严格监督资金是仅用于合作社发展,还是用于全村产业的发展。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合作社社员不能实现其加入合作社获取更多利益的目的,逐渐的造成了对合作社的不信任、不支持,严重影响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二、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1.加强宣传,促进农户认知
通过广泛宣传相关政策措施,提高农民对于合作社认知水平。基于当地落后的经济条件和信息发展水平,网络学习平台不适合当地采用。地方各级政府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化媒体,系统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进行介绍,同时,邀请有关专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和运行的规则进行培训,说明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使农民系统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增强他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可度,区别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高级社、人民公社,避免认识误区。
2.完善合作社组织结构,健全各项职能管理
一个组织要有效运作,实现较高的收益,就必须具有完善的组织结构,健全职能部门,明确分工,各施其职,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利益。作为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理事会和监事会的第一层领导部门下,完善具体的职能部门设置,如生产部、技术部、市场部、财务部、人事部、发展部等是非常必要的,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可以有效提高合作社运行的效率。
3.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培养当地专业人才
提升合作社农民综合科技素质,既要注重引进相关经营管理外部人才,又要通过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加强内部人才培养。首先,合作社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确保高素质人才不流失,保证合作社的长远发展;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引进懂技术、擅长管理经营、有创新性和责任心、具备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为合作社的发展注入新鲜力量;同时,还要培养当地种植大户、技术能手、善交际者等,尽可能的吸收他们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合作社发展的内部中坚力量。
4.多渠道解决融资困难,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仅仅依靠农户缴纳的会费和股金是满足不了合作社快速高效发展的要求的而外部融资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贷款以及国家补助两个方面。政府需要适当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补贴,并实行信贷优惠政策,鼓励外部工商资本投资合作社。同时还要制定相关扶持优惠政策,如在申报绿色产品证书、商标注册、登记等方面给予减免。
5.健全运行机制,规范合作社发展
(1)设立成员账户,明确利益分配机制。要通过制度来保持农民对合作社的信任。信任是维持组织绩效与维系组织生存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有效降低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防范投机行为,降低未来不确定性,促使组织内部资源的更合理运用,也可以促成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从形式上建立规范的合作社,变人际信任为制度信任[2]。
合作社会员的关系除了共同接受合作社所提供的服务功能以外,还要形成经济利益互补,合作社与会员、会员与会员之间要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机制。合作社提取的公积金部分按照所有成员的数量进行量化,分配至每一个成员。同时,合作社可以为每一个会员建立成员账户,其功能包括:一是记录成员的出资情况;二是记录量化给成员的公积金部分,三是记录会员与合作社的交易情况。
(2)完善会务、财务公开制度,力求公平公正。合作社应定期进行组织工作的公开、并且建立财务公开平台,接受监事会的监督。监事会成员应由社员选举产生,让社员信得过,能够充分代表社员利益。同时,当地政府应健全监督体系,定期要求合作社对内部工作的开展情况、资金使用状况进行汇报,保证所有社员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确保每一位社员的利益。
(3)建立并逐步监督管理体系,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政府首先应该对专业合作社进行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情况进行监督,通过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泰国的合作社审计部专门履行审计合作社的职责也是唯一合法对合作社进行审计的机构,德国建立了合作社审计制度,美国农业部每年对合作社运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我国可以采取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的形式将监督管理体系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乡级四级监督管理体系,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监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