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会资源贫困论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8 16:42: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会资源贫困论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社会资源贫困论

第1篇

关键词:农村贫困大学生;地位;社会原因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农村大学生的比例和人数也在快速增加,伴之而来的就是农村贫困生的交费难、就业难等诸多难题。这些难题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此也多有研究和论述,但他们主要是从经济资源匮乏所引发的物质、心理和精神的问题来进行研究,却很少考虑到农村贫困生社会资源匮乏的深层次原因。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特困生的难题,离不开对农村贫困生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深层剖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匮乏除了导致农村贫困生产生物质、心理和精神的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源的匮乏还会影响到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平等。相对前者来说,后者从当前社会分层的角度来研究教育不平等更具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分层理论的涵义和作用

(一)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最主要的现象。

所谓社会分层,是指把社会成员按某种标准进行区分,并通过这种区分来观察社会结构的性质和特征。社会分层的实质,是指社会资源即财富、收入、声望、教育机会,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分配不均等等,而特定的社会分层状况是通过社会流动而形成的。

(二)法国学术院的院士皮埃尔·布迪厄的消费理论,是目前社会分层理论颇有影响力的学术流派。

布迪厄对社会流动作了很强的假设,这个假设认为,社会是一个再生产的机器,社会结构决定了社会的再生产,父亲原来是哪个阶层,到了儿子,甚至孙子辈,大多还在哪个阶层。资本主义进入成熟阶段后,社会结构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所以社会再生产的功能是很强的。表面上,大家是通过教育之类的东西进行自由竞争,但布迪厄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很强的再生产机器,你是什么阶层,就决定了你进什么样的大学。上层家庭的子女比较容易受到好的教育,而好的教育又能使人获得比较好的地位。社会学研究社会分层,就是要掌握分层的规律。

(三)社会分层理论的作用。

社会分层研究对于制定有效的政策、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推动改革的发展是有着现实意义的。高流动率促进了公平的竞争,在全社会提高了效率。中国在古代搞科举制度,是把教育作为流动渠道,这是很优秀的制度,因而中国当时能超过其它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科教兴国,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级政府也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因此整个社会应该确立以教育作为流动的主渠道。教育的普及是保证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

二、农村贫困生劣势地位形成的原因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转型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社会阶层,逐步形成新的社会分层体制。农民阶层在这个社会大变迁中得到的实惠并不多。无疑,这个阶层和处于社会地位较高的强势阶层相比,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资源相当匮乏,而这种匮乏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下一代子女的成长。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他们所在的社会阶层提供资源的限制,在获取高等教育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以及将来择业和后续发展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的不平等。

(一)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布迪厄认为,教育获得与其父亲的社会阶层特征和教育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社会环境因素特别是家庭因素影响到个人的教育获得。在这里体现的就是他们子女在接受高等教育升学机会上的不平等。具体如下:

1、高考前,他们所获得的教育投资是不平等的。从小学到高中,他们的学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无论是师资还是环境都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这意味着农村大学生必须以较少的教育投资获得与城市大学生同等的智力产出(高考成绩)。

2、社会资源的匮乏导致信息资源的封闭,影响考生获取丰富的信息。报考志愿需要参考各方面的信息,主要是家长、老师的建议。但他们的父母是农民,知识文化观念的局限对信息灵敏度反映慢,不可能给子女提供好的建议。农村贫困生在社会关系网中也没有更多的信息资源。信息获取劣势导致他们填报志愿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经济资源匮乏导致农村大学生高考志愿的选择缺乏余地。热门专业、名牌院校的分数和学费往往高于一般学校和专业。有研究指出,录取到同一高校农村考生的平均分要高出城市考生20分。原因就在于农村贫困考生受到经济资源上的制约,即使有比较高的分数也往往倾向于报考一所考取机会大的学校。所谓的院校、专业选择反而是其次的。总而言之,嵌入在农民阶层的家庭,在经济、社会资源上的缺乏势必影响到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二)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为了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在中学阶段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在学习上,丢掉了锻炼能力的机会。进入大学后,以前能力的缺乏所引发的问题开始显现。表现如下:

1、进入高校后,大多数农村大学生在必修课学习都非常刻苦,因为他们需要理想的成绩来显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和父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他们中很少有人花钱辅修双学位,考资格证书更是很少有人问津。经济资源上的匮乏使他们在拓宽知识面方面望而却步。事实上,这些以外的学习课程往往可以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所获得的学历证明同样有助于将来的就业竞争。

2、参与社会工作的能力不足。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工作不仅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像社团组织管理、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处理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而且还可以拓展自己的人际交际圈。这些对于将来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很必要的。而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为了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他们努力学习却牺牲了培养这方面的机会。

3、应对人际关系的能力不足。人际交往不仅有助于锻炼个人的为人处世的能力,而且可以扩大个人的社会交际圈,积累自己的社会资本。但是人际交往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有经济的,也有社会的,还有个人价值观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经济资源的缺乏,社会资源的匮乏、受性格原因和人际交往技巧的影响,使他们在培养自己的社会关系上存在诸多困难。

无论是从学业成绩、社会工作还是人际交往来说,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由于起点的不同和整体素质的差异,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中都存在诸多的不平等。面对这些不平等,他们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赢得与别的同学同样的机会。

(三)择业竞争中的不平等。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能力和社会资本两方面。而这两方面,农村贫困生显然都不占优势。

1、人力资本的不足。个人能力是对人力资本的表述,包括个人所具备的知识、才干、技能和资历等。但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唯一可以证明他们能力的便是“学历资本”,而人际交往、组织、策划管理能力的提高并不明显,并且“学历资本”也多是他们的主修课程(及所学专业),相对于那些有辅修双学位和考取各种资格证书的学生来说,他们并无优势可言。他们所处的这个农民阶层由于在前面两个阶段无法提供给他们充足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使得农村贫困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和其他阶层的大学生相比,明显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如果说在校内的差异还不是很明显的话,那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平等则清晰起来。

2、社会资本的欠缺。社会资本指个人所拥有的网络关系以及广阔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而资源可分为“信息”和“影响”。即个人从社会关系中获得资源的能力。进入大学的农村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强势大学生相比,由于父辈和制度的原因使他们缺乏一种纵向的“社会资本”,在校期间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也并没有使他们获得更广泛的人际圈子;横向“社会资本”的缺乏使得信息资源的获取显得很匮乏。总之,纵向和横向资本的缺乏必然影响他们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四)发展机会的不平等。

前三个环节的不平等无疑会导致农村大学生择业生涯发展的不平等。

1、首先由于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未能考虑到社会的需求、个人的性格和爱好等因素。致使进入工作岗位后,很难用自己的优势能力参与职场竞争和事业的开拓。

2、由于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未能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也在客观上影响到未来事业的发展。

3、农村大学生大多数是要依靠家庭举债或助学贷款的帮助才能完成学业。因此,毕业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快地还清债务和助学贷款。为了还债,他们很难有魄力涉足那些风险大但收益高的领域,比如:自主创业或出国深造。

4、家庭负担的不平等。众所周知,城里大学生的父母大多数都享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工作后的城市毕业生不仅无需用自己的工资资助父母,而且还享有父母更多的经济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帮助。而农村大学生不仅很难得到父母的帮助而且还需用本已不高的工资来赡养父母。如果能结合我国养老保险现状来分析,这种不平等就更加明显了。目前我国是用在职人员交纳的养老金来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工资。也就是说,农村大学毕业生要和城市毕业生一起交纳保险金,而这笔保险金最终是要用来支付给城市学生的父母的。而他们自己的父母却还要用自己本已不高的工资来赡养。

由此可见,教育不平等贯穿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和发展机会四个阶段。四个阶段又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一个阶段的顺利发展关系到下一个阶段。机会的不平等影响了过程的不平等,而过程的不平等又直接影响到就业的不平等。教育结果上的不平等关系到个人社会流动的方向和将来的社会地位,而社会分层体系的形成间接影响到他们后代的教育不平等。

三、思考和对策

社会分层研究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帮助政府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解决改革中存在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笔者运用社会分层理论对农村特困生的劣势地位做了系统的研究,其目的就在于要从根本上揭示出农村特困生劣势地位形成的原因,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提高认知水平

过去,人们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工作的表面,却忽视了社会深层次原因的挖掘。当代中国市场转型产生的社会分层,体现的是不同经济体制转轨所引发的权力转移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流动。基于职业基础划分的社会分层越来越强调职业对个人社会地位的影响,而职业的基础来源于个人所受的教育。在中国,受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的影响,高等教育是一个潜在的社会地位。于是,对来自农村贫困大学生来说,保障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并享有和非贫困大学生同等的参与社会竞争能力,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稳定的关键。

(二)警惕“新读书无用论”的观念回归

农民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有强烈的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期望,这种期望就转移到自己子女身上。所以,在农村有很多的家长不辞辛苦积攒钱,就是为了子女的教育消费。但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就业制度的改革已经打破了以前的“铁饭碗”。大学生毕业实行双向选择使得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这里面不仅包含个人的原因,而且还有社会的原因。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择业中遇到的困难,实质上是他们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在当前社会处于不利地位。于是农村中的“新读书无用论”又开始回归。这其实是农民对就业制度改革的沮丧反映。因此,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农村贫困生的就业。

(三)打破户籍壁垒

高等教育的不平等归根结底是社会的不平等。从制度设置来看,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分离使得城乡户口在就业、教育、福利保障方面有很大的差别。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差别往往使得农村学生要付出比城市学生更大的努力。因此,应尽快打破户籍壁垒。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对此已有表述,只不过,笔者希望力度更大一点、速度更快一点。

(四)加大特困生的帮扶力度

农村大学生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和发展机会方面已经承受了很多的不平等。这种状况作为社会深层次的症结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的改变。但众多农村特困生所面临的困难却容不得半点的耽误,这就需要学校、政府、社会对此应有足够的关注,特困生的帮扶力度应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助学贷款是国家用来帮扶特困生的主要措施,但目前依然有很多省份和高校的特困生还没有机会申请到助学贷款。助学贷款面临的尴尬应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对特困生帮扶过程中还有不少误区急需纠正。如:将助学贷款、减免学费、助学金的发放普遍与学生的成绩挂钩,将那些成绩平平,家庭条件又很差的学生完全排除在帮扶之外,而且这类学生的比例又不是少数,这样做合适吗?对农村特困生的帮扶急需政府扶持、专家参与、学校重视以及整个社会的关注。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以职业分类作为划分社会分层的依据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个人择业需要同时考虑“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而受教育则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因此,保障高等教育的平等就显得至关重要。政府和教育界应该认识到资助高校贫困生不单单只是解决经济资源的匮乏,而且更应从社会平等的角度出发,在各个阶段采取措施保障他们各阶段的教育平等。

参考文献

[1]李强.变迁中的社会分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

第2篇

面对我国新的任务新的要求,针对目前社会结构的特点,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社会调解功能,实现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在社会当中,由于社会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社会成员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不同,造成了各个社会成员所占有资源存在普遍的差异。社会学家将地质学中原指“不同地质构造的层面”的“分层”一词套用于此,故而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理论。即将社会成员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层次和等级的过程与现象。本文从社会分层角度对思想教育的社会调解功能加以分析。

一、李强教授的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概述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学者往往会向着新的社会结构变化。在此,笔者比较赞同著名社会学家李强教授的观点。李强社会分层理论是基于经济收入来划分的。李强教授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方法,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的职业数据计算,发现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整体呈现出一个“倒丁字形”。目前中国社会存在一类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又拥有众多人数的巨大群体。该群体内部的社会状况高度一致,即为倒丁字的那一横。同时,中国还拥有人数不多而且社会经济地位多层化的一系列的群体,累叠起来即为倒丁字的那一竖。这无疑是比“金字塔”结构更危险的社会结构。

1.“金字塔”或“倒丁字”社会结构的基本矛盾

在“金字塔”社会结构中,极少数处于社会经济地位顶层者在极力维护自身固有利益的同时也在尽力扩大自己的利益。随着上位者的利益扩大,使得基层的下位者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不足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处于中层的社会成员及处于基层的人数众多的下位贫困者为了得到足够的社会资源则会想尽办法往金字塔顶端钻。不难看出,在这种情况下底层越大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也就会越大。现下,中国的社会结构是比“金字塔”结构更尖锐的“倒丁字”结构,巨大的社会经济底层人数使得中国目前的社会存在明显的潜在危机,更易发生难以调节的社会冲突。“金字塔”结构或是“倒丁字”的社会结构造成的典型负面影响是使大部分社会资源高度集中在社会成员中极少数人的手上。直接导致不同社会成员因其所在的社会层面不同,所拥有的获取社会资源自然而然的不同,造成富者更富,贫者越贫的恶性循环。长时间的积累不仅使得社会分层化愈来愈重,即从“金字塔”社会结构发展成更加不平衡的“倒丁字”社会结构。而且,随着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处于劣势者的生活状况会愈来愈差,从而负面情绪不断的积累,对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消极影响。

2.“纺锤形”社会结构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相较于“倒丁字形”或“金字塔形”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纺锤形”则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无论在怎样的社会形态下,一支拥有庞大数量的中产阶级无疑是社会能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该群体的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差异性不大,同时亦可以满足其自身的生活要求,使得成员之间的矛盾甚微,融合性强。相较于下位者,中位者拥有一个较为满足的生活状况同时对于自己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具有较强的维护意识。所以,在面对社会矛盾与冲突时,他们会普遍持有保守态度,会更倾向于理性选择。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使得这一层次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稳定性。当这一阶层变为社会的主体时,发生矛盾冲突的概率会变得特别低,这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是极具有积极作用。无疑是我国当今社会形式向“纺锤形”方向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当下畸形的社会结构正常化应具备的条件

现下国内无法办到使下层等级的人群对于他们目前的地位特征达到认同的程度,而直接导致上层阶层成员利用其自身的权力与地位对不安于现状的下层人群强力镇压,其本身就不是一个科学的可持续的方法。这无疑使社会矛盾越来越僵硬,最终达到无法调节的地步。目前,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将不合理的“倒丁字形”或“金字塔形”社会结构向科学合理的“纺锤形”发展。要使中国社会结构往“纺锤形”方向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现在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结构由“倒丁字形”向“纺锤形”转换是中国目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针对如何缩小贫富差距,成功转化为“纺锤形”社会结构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至少要满足三点。

第一,积极发展中国经济。在当下这种社会成员间的社会资源存在巨大的差异性,矛盾愈发激化的情况下,发展经济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基础。只有使社会总体资源得到保证,使得人均所得的社会资源普遍升高,从而下层者可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才能实现消除社会矛盾的根源问题,还能实现下层者向中层流动的可能性。

第二,要保证社会的稳定。社会稳定主要是指社会成员之间及社会成员与外部的正常有序的状态。社会是由众多的个体的集合体,个体的行为对于整体的影响是必须由强硬的社会制度和规定来规范的。社会的稳定性关乎国家的法律是否可以具有有效性,国家的成员是否可以履行自身的义务和责任。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稳定性是实现社会发展前提。这两点也是政府管理部门所负责的首要任务。

第三,为保证利益可以往下流动,利益的向下流动是实现“纺锤形”社会结构的核心步骤。在社会资源充沛社会稳定的情况下,若不能实现利益向下流动只能使上层者聚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下层者还是保持着糟糕的生活状态,下层者的“仇恨”心理只会更加严重,反而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只有实现利益的向下流动才能保证下层社会成员得到足够的社会资源,进一步向中层发展,减少下层贫困社会成员的数量,使人们渐渐向中层涌动,最终达到“纺锤形”的社会结构。这也正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所能做到的,也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纺锤形社会结构中的调节功能

如何使社会下层人群接受现下中国的社会结构,同时上层人积极配合社会结构向正确方向改变的工作,从而达到社会稳定团结安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第一,通过上文所述,不难看出稳定下层人群的情绪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到达的第一目标。由于社会资源分配的极不合理性使得大量社会下层人群所占有的社会资源远远不及极少上层人群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由于中国现如今的总体社会资源不足,引出了下层人群不满情绪的根源所在,即为下层社会成员难以维持基本的物质生活。长此以来,大量存在的贫困人群会大大消减国家的凝聚力。与此同时,贫困人群由于长期的消极态度所致,难免会发生不理性并危害到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使社会秩序难以统一管理。所以当务之急即为建设完善的健全的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制度。在满足他们基础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为该群体提供如最低保障制度、农村扶贫脱困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灾害救济制度等保障条例。实现让下层人群的生活质量向中层人群靠拢,提高这类人群的社会兴奋感,安抚他们的消极情绪,达到缓和社会阶层矛盾增大社会稳定性的目的。

第二,在保证下层群众安定的同时,也要动员他们积极争取其自身利益。为了使下层群众思想达到积极争取的这一高度,首先要使他们了解上层人群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增进两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引导下层群众对于收入分配的差异性和现在所出现的两极分化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进而缓和不同社会阶层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在保证上层群众与下层群众相互了解的前提下,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下层社会成员的思想素质。凝聚弱势社会阶层内部思想,提高这一社会阶层的影响力,从而为争取利益下流奠定基础。召集此社会阶层的社会成员共同通过合法的途径争取自身的利益,集体向执政团体发出呼吁,引起社会全体成员的重视。此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要让该阶层的人群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其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动员这一阶层人民接受教育,通过提到自身的素质修养,丰富思考角度来提高自身的价值。以知识为武器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现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得到质的改变。着重强调争取途径的合法性,避免由于下层群众通过不理性的争取途径而导致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第三,通过思想教育使上层人可以学会割舍利益,达到利益向下流行的效果。这不仅需要政府推出强有力的相关政策,使上层社会人群的思想上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前者而言,国家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规范分配标准,在达到基本的按劳分配的条件下,实现公正,公平的二次分配。将上层群众的资源与利益通过规范的分配秩序流向下层人民,进而减少上下阶层的收入差距,充分合理地利用税收政策来调节社会之中的资源财富分配。通过法律确立相关制度无疑是使社会资源向低收入人群流动,减小社会收入两极化的最有效的方式。对于上层人群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其必要的,如若可以起到使富人们主动将利益割舍给贫困人民的效果,这不但可以使社会资源均一化进程加快也能有效地缓和了社会上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偏见与矛盾。相关部门应大力开展相关的思想改革,弘扬社会慈善事业的伟大高尚意义,培养上层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多开展相关的慈善活动,并要适当地奖励以与社会名誉相关的奖励。由上可知,公平公正的初次分配与二次分配,与相应的慈善活动是缩小社会资源不合理分配和经济收入两极分化的重要手段。

第3篇

关键词:社会治理 ;创新;社会救助

一、背景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城市中出现了新的贫困现象,传统的粗放型救助与精准性需求的矛盾日益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随着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型,一些社会问题单靠政府解决不了,也解决不好,政府职能转型要求新型社会救助。

二、特点

城市新贫困人口由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和现实需要体现出不同的特性,社会救助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针对当前贫困群体新特点,社会救助从传统的物质温饱型救助转向社会发展型精准救助。精准救助的含义就是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社工介入、督导培训及第三方评估的一体化救助体系。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首先,政府主导下的精准救助平台。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参与、社工介入的救助框架上,并通过建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确定救助对象。其次,社会组织参与的精准救助机制。由社会组织通过投标方式参与社会救助,通过上门调研摸清贫困家庭的现状,进行科学分类评估并分析贫困原因,采用不同的服务方法。再次,社工介入,把脉救助对象问题。对救助对象进行评估分析,分析贫困的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及社会原因,制定个性化的社会救助方案。从接案开始,全面地帮助救助对象。在明确规定的社工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社工依法处理;超越社工职权范围的,立即实行转介,即移交给负有相关职能的政府部门。同时,社工还要对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进行追踪调查。

针对社会救助机制不协调、体制不畅通、社工专业能力弱等问题,督导培训并提升社工专业能力。通过督导协调配置社会资源,优化社工配置,通过专业培训提升社工服务能力和技术。最后,进行第三方评估,促进救助公平高效。从社工救助项目的设计、调研、方案进程、实施效果、项目财务的合规性、合理性等全方位介入,对项目的完成情况、服务满意率、财务情况、组织管理、综合效能五大方面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探索救助模式。

三、问题

社会救助当前还存在评价机制不够科学、救助机制不够长效、承接机制不够科学、转接机制不够精确、救助机制不够系统、退出机制还未确立等难题。如评价机制还不够科学。目前社会转型在继续,救助对象在变化,用不变的评价救助标准评价变化的救助对象不够精确。同时,救助的资金有限,如何能用有限的救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保障救助的长效机制仍然处在探索阶段,救助的精准性也不够高,救助对象需求的复杂性与现有调查方法的局限性还存在矛盾。

社会组织的不成熟以及社工的专业性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导致承接救助工作的成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工志愿者和居委会的优势发挥不充分,社工、社会组织不能承接的社会救助,应该由更专业的机构、企业和更专业的组织转接。社会救助是项系统工程,单靠政府的民政部门、以及社会组织还不足以完成社会救助的系统工程,还需要建立大民政、大救助的系统救助体系。

四、对策

社会救助的成效应体现在救助对象的有进有出,只有建立科学的退出机制才能保障救助资金的公平高效。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特提出如下建议,完善社会救助的系统科学体系。

首先,建立精准发现机制和动态评价机制。建立由民政主导、社会学、经济学和人口学组成的专家调查组、专业社工机构组成的实务督导组及居委会志愿者等社会治理创新团队,对救助对象实施精准调查、科学分类。对救助对象给予全方位摸底调查、分析成因制定救助方案。同时,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压力有必要调整静态标准,对救助对象实施动态标准。其次,建立科学承接机制和精准转介机制。优化社工配置,建立由实务督导加专业社工机构加社区居委会志愿者的制度化的科学承接机制。无论政府主导还是专业机构参与和社工介入,都无法解决救助对象的全面需求和潜在需求,需要转介o专业的机构或企业或基金会等社会资源。这就需要挖掘社区资源、社会资源,精准链接外部资源,整合一切社会专业资源,最大限度保障救助对象的困难解决。

救助工作是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政、社保等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及区内外企业,需要建立以救助对象为本的社会救助系统工程,理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救助长效机制。最后,还需要建立科学评估机制和科学退出机制。通过完善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社会效应等方面进行前期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的科学评估机制,并根据救助对象的变化,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以保障救助的公平高效。

参考文献:

[1]王三秀,高翔.从生存维持到生活质量:社会救助功能创新的实践审思[J].中州学刊,2016(09).

第4篇

关键词:农村精准扶贫;路径选择;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01

我国正在实现全面小康,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经济的总量不断增加的高基迪隆N夜实现经济转型,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比较大。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直接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国开展精准扶贫并出台了一系列的对策。但是在扶贫过程中出现“拖靶”的情况,想要实现精准扶贫仍有一定的难度。

一、当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径分析

1.把握好精准扶贫的总体思路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要实现精准扶贫,做到精准地选择贫困对象开展扶贫策略。到2020年想要完成扶贫这一项任务,就一定要遵循精准扶贫的原则。一、确定精准扶贫对象,让贫困的人生活改善。二、在选择扶贫的路径时要做到精准性,以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选择正确的扶贫路径,保证脱贫的路径是准确的。所以,在扶贫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2.强调集体所有制

在制定精准扶贫的计划时,已经提出了集体所有制[1]。因为与个人相比,集体所有制的抗风险能力更强。农村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所以使农村成为贫困的地区,只有将大多数人和全村人团结起来,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农村的发展,实现脱贫。只有农村整体的经济收入增加,才能有效地保障农村个体的收入,实现脱贫增收才比较现实。同时在贫困村的发展规划中还应该考虑如何让脱贫的农村不再陷于贫困。更加强调集体所有制,发展集体经济,为贫困家庭提供更多的增收路径,从而有效地保障集体成员的经济收入。

3.提高贫困户的市场的相关意识

贫困村一直陷于贫困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先天的地理位置比较闭塞,自然条件较差,同时农村人民的自身的文化素质比较低,没有长远的远见,缺乏市场意识。所以,集体要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在集体发展的过程中,提高贫困户发现市场的意识,使得市场意识提高,让贫困户有能力寻找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并利用机会实现脱贫,真正地摆脱贫困的境地,实现经济增长。

4.精准扶贫时结合生态保护

实现扶贫策略,促进农村人民脱贫并不仅仅局限于农村经济收入的提高,更是要提高贫困人口的总体能力,最终实现全面脱贫[2]。我国的发展方式在不断地变化,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在扶贫开发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生态保护这一方面,从而实现新的突破与发展,为我国的扶贫开发新的道路。当前形势下,要求我国的精准扶贫在遵循生态保护的创新型理念,结合生态保护扶贫的产业模式实现精准扶贫。同时,扶贫不只是要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要注重扶贫的质量,实现一种高层次的扶贫。

二、当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路径选择

1.产业扶贫

根据贫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扶贫路径,对于一些条件以及基础比较好的贫困地区进行开发式扶贫、产业扶贫和绿色扶贫等,使得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家庭生计能力有所提高。在进行产业扶贫时,要鼓励单个的经营转向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大力地支持农业产业的大企业,让其做好带头的作用,做好扶贫工程。其次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实施“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开始“连着扶”工程。让贫困户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在经营活动中给其报酬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扶贫资金入股的方式进行利润分配。政府进行适当的资金补贴,让贫困户入股,进行利润分成。最后,对于意愿比较强想要发展产业的个体贫困户,可以进行产业扶贫资金支持,使得其发展产业的信息增加。

2.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效益最大化

据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贫困户没有内生的动力。有5%的贫困户需要学业救助,有15%的贫困户没有解决住房问题,需要住房补助[3]。贫困的程度深使得扶贫的难度比较大,所以,想要实现精准扶贫,取得长远的效果,政府比较做好牵头的作用,各个部门间进行合作,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有效的合力,帮助扶贫,使得贫困户尽早地走出贫困的境地。整合社会资源可以防止项目的重复申报,还能防止资金流失,最大限度地利用扶贫资金和部门的项目资金。

三、结语

实现精准扶贫,带动贫困农村地区人口富裕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扶贫过程中要做到精准扶贫,选择精准扶贫的路径。把握好扶贫的总体思路,强调集体所有制,进行产业扶贫,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效益最大化,最终促进贫困农村脱贫,使得我国经济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5,26(09):69-76.

[2]周明富.“片区精准扶贫的路径与选择”[J].中国扶贫.2014,89(07):36-45.

[3]李昆鸟.论精准扶贫的理论意涵、实践经验与路径优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78(09):66-73.

第5篇

关键词:社会资本 城市化 反贫困

一、中国城市贫困现状

根据统计数据,2001年我国的城市贫困人口人数在1500万到3100万之间,占中国总人口数的4%到8%。从整体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在八十年代我国城市人口在下降,但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却又呈增长趋势。这与我国经济发展,贫困线提高有很大关系。

根据统计调查,目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社会救济人员以及社会优抚对象,这个部分包括孤老残幼、社会困难户和按照国家政策理应享受社会救济和享受国家补助的优抚对象,根据相关数据这个部分占城市贫困人口的2.7%;第二部分是并不符合目前社会救济条件的低收入群体,主要包括严重残疾人员及家庭、主要劳动力患有残疾的家庭、享受单位遗属补助家庭、部分返城的知青家庭以及配偶无职业的退休工人及其家庭等,根据数据这个部分的人数占城市贫困人口的10.8%a;第三部分是丧失劳动能力的社会失业人员,主要包括未能再就业的失业人员和下岗工人的家庭,和经营不善的企业中职工的家庭,根据数据这个部分占城市贫困人口的86.5%。所以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职工失业型人口。

二、社会资本和城市贫困的关系简要探讨

社会资本在生活中的分布是不平等的,也就是说社会资本具有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指的是社会资本分布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群体掌握了不均的社会资本,使其社会行为能力不同。社会资源的总体量是有限的,所以当占据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使用了嵌入到社会关系中的社会资源时,就会使处于弱势的一方得到更少的资源,这被称为关系贫困现象。关系贫困是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贫困进行的阐释。

三、社会资本视角中城市反贫困的策略

(一)反城市贫困要提高贫困群体的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指的是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每个个体所享受的社会资源由其社会地位决定。目前我国城市中,绝大多数贫困者都处于社会较低的层次。这就要求在城市的反贫困过程中,政府要重视提高贫困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社会地位一般都两方面的因素来决定,一是先赋因素,二是自致因素。先赋因素指的是个体的出身和其所处的环境等形成的,是个体在后天无法改变的决定因素;自致因素值得是个体在后天成长中通过后天努力所取得的结果,它与个人努力结果有关。所以在提高贫困群体社会地位的过程中我们所要做的是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尽量的减少先赋因素的作用,同时还要增加自致因素的作用。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赋因素的作用有所减少,但仍然发挥着作用,所以政府要积极的采取措施来进行干预,避免贫困遗传。在提高自致因素的作用方面,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是改变个体在社会所处地位的重要方式。通过接受教育,个体可以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在就业中得到优势。在进行教育来提高贫困者社会地位方面,首先是要确保贫困群体受教育的权利,其次还要增加在教育上的投入,目前我国对教育的投入仍然不足,所以要进行城市反贫困工作,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加大对贫困群体的教育投入,通过减免学费或增加生活补贴的方式来确保其基本文化教育。

(二)构建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

由于目前缺乏贫困者的社会关系网络,所以当贫困群体面对困难时,很难得到有效的帮助。在城市反贫困过程中,就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要积极的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来为贫困群体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网络,从而更好的为其服务。一个有效地社会支持网络一方面可以为解决贫困群体的日常生活困难提供帮助,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社会安全网络的其中一个形式,可以起到支持和保障个体的社会行动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政府与贫困群体间的互动

在反城市贫困的过程中,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环节就是要增加政府和贫困群体的互动。目前,城市的反贫困工作大多都是由政府来主导,但都采用了单向度的方式,以恩赐的方式来帮助贫困群体。这对反贫困工作来说显然是不够的。要进行城市中的扶贫工作,一定要有效的满足贫困群体的各种需求,所以就要增加决策者和贫困群体间的互动,避免出现扶贫工作都是由非贫困群体来进行,这样很难使得反贫困工作做到真正的满足贫困群体的生活需要。

四、结语

目前,社会资本已经成为研究贫困的一个重要范式,以社会资本为视角的城市反贫困策略也都已经出现,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所以要加深对于贫困机制的理解,综合利用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各种方式来解决城市贫困现象,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慧超,李珍. 可行能力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理念重构[J]. 湖北社会科学, 2008(11)

[2]梁柠欣. 贫困研究新范式的建构与中国城市贫困研究的新视角[J]. 广东社会科学, 2008(06)

[3]毕,高灵芝. 城市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社会流动理论的视角[J]. 甘肃社会科学, 2009(02)

[4]尹海洁. 城市贫困人口的特征及其经济生活状况[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05)

第6篇

论文关键词:社会支持理论;残疾人;贫困;资源

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来看,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种弱势群体,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是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现代社会中“最值得帮助的人群”。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他们丧失了同健全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条件,在现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陷入贫困的泥潭。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残疾人口家庭人均收入还不到非残疾人口家庭的一半,他们的生活主要还是依靠低保、临时性救助、邻里接济等,还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口家庭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就目前而言,残疾人仍然是我国最困难的群体,而他们自身又缺乏满足需要的能力与途径,因而需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来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尽早摆脱贫困。

一、社会支持的内涵及其理论

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如今社会支持理论已成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同其他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及其实践理论一样,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协助工作者分析相关社会问题的性质与原因,指导工作者科学、合理地设定社会工作过程及制定相应的工作手法与介入模式。

(一)社会支持的内涵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由于研究视角和目的的不同,研究者们对社会支持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社会支持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包括正式的社会资源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正式支持是指来自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主要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如各级社会保障和民政部门,以及准行政部门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妇联等实施。非正式的支持主要指来自家庭、亲友、邻里和非正式组织的支持。

(二)社会支持理论的主要观点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个人问题的产生并非个人之过,而是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要解决问题,也必须针对其整个问题系统,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其解决,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可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作为一种方法和策略被重视并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之中,它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并与新的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网络这一方法和策略有许多优势,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有助于资源的多效利用和资源共享。因为弱势群体一般是一个在社会资源拥有和分配权力上极度匮乏的特殊社会群体,非常容易遭受社会风险,因此他们需要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并充分利用这个网络所能提供的各种资源,以此来应对社会对他们造成的各种挑战与冲击。

二、贫困残疾人的致贫因素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球化两大变数的交织冲击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许多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贫困问题仍然是我国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而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它既是一个社会性弱势群体,又是一个生理性弱势群体。因此,导致残疾人贫困的原因既有社会层面的因素,也有其自身的个人因素。

(一)社会因素

1.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限于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大环境,我国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是很健全,残疾人扶贫救助还未形成统一的运行机制,城市和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还处于较低水平。社会救助作为残疾人一种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内容应包括医疗救助、辅助器具、康复救助、生活、就业、教育费用补或减免助和法律救助等多个方面。而目前,我国社会救助的主要缺口仍然集中在辅助器具、贫困救助、生活服务、康复与医疗救助方面。这就意味着我国大部分残疾人赖以维持基本生活的最低层次的需求仍未得到有效的满足。

2.无障碍环境建设滞后,社会参与度低。残疾人不仅具有一般健全人的普遍需要,还具有作为残疾人的特殊需要,比如出行的需要。限于身体上障碍的,他们在出行、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需要借助一定的无障碍辅助设施,这是他们参与社会、摆脱贫困的前提与基础。我国的无障碍建设起步较晚,虽然经过二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目前我国法规对无障碍建设与管理缺乏有力的管制与监督,导致许多无障碍设施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现有的一些无障碍设施使用率较低,被废止、挤占、损坏的情况较为普遍。且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城市、城市中心地区与郊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无障碍设施存在较大差距。现有的无障碍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融入、参与社会的需求。

3.残疾人社区服务发展缓慢。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是残疾人在空间地域上的沉积点,也就是说,残疾人生活时间最长的空间是社区,社区也是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最直接、最方便社会服务的场所。随着我国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深刻变革,社区建设还处于不断摸索阶段,社区居委会下的社区残疾人协会作用不明显,社区内的民办非营利组织又发展迟缓,社区残疾人服务工作总体上还比较滞后,难以满足残疾人社区救助、康复、教育、就业培训、生活服务等基本需求。

(二)个人因素

1.缺乏劳动技能,就业渠道狭窄。我国大部分残疾人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障碍,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学历都很低,相当一部分还是文盲。由于缺少教育和培训,他们总体文化水平低,接受新事物、新技能比较困难,缺少一项赖以维持生活的劳动技能。受残疾人自身劳动技能和生理、心理障碍的限制,社会上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不多,使得残疾人的就业渠道非常狭窄,靠自己创业致富更是难上加难。

2.主动脱贫意识差。身体上的缺陷往往容易造成残疾人自卑、消极、封闭的心理,不愿正视自身的客观现实,自强自立意识差,缺乏主动脱贫意识。此外,由于社会上缺乏良好的残疾人就业的支持性环境,导致那些原本试图努力改变自己窘迫生活的残疾人,在碰壁之后开始滋生失败主义依赖心理,从此一蹶不振,不思进取。

3.家庭负担重。残疾人家庭较常人其家庭负担更重,它除了正常的生活开支外,还需要额外的经济支出,如康复治疗的费用,这对于残疾人及其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负担。此外,对于那些又病又残或重度残疾人来说,其本人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或自理能力,不仅给家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将导致其家庭成员中那些有劳动能力的成员不得不放弃就业,在家照顾其生活起居。这对原本就举步维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建构贫困残疾人社会支持的实践模式

社会支持已然成为现代社会扶助残疾人的一种日益重要的方式,在解决贫困残疾人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透过社会支持理论,我们可以认为,人尤其是残疾人之所以陷入贫困,是因为他们对整个社会的种种不适应,导致其极度缺乏所需满足自身各种需求的资源而引起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庞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为他们尽可能的争取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资源,从而切实满足他们的需求,摆脱贫困,实现自我发展。从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手法的角度看来,贫困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的介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人社会支持网络工作、自助群体和小组的社会支持网络工作和社区支持网络工作。

(一)个人社会支持网络工作

个人网络,它是指一个人通过亲戚关系及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与他人发展相互的接触,而这些人际关系形成了一个社会支持系统,保护个人免受失调。从关系的基础、互动关系的强弱来看,贫困残疾人的个人网络大致可以分为家庭、亲戚、朋友、邻里、同事及其他援助者等,他们从不同程度、范围及方式上对贫困残疾人提供了支持与扶助。其中,作为最重要的自然网络,家庭在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向残疾人提供了几乎全部的情感性支持、物质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抚育性支持。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应以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社会工作者为纽带,充分带动其亲戚、朋友、邻里及其他援助者,通过最合适的形式将他们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强大而有效的个人网络,提供持续而稳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扶助。从而减轻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帮助贫困残疾人摆脱从前自卑、消极的心态,树立自强自立意识,发掘其自身的潜能,实现自我发展。

(二)自助群体和小组的网络工作

残疾人自助群体网络是指社会中一些有着共同的特征、利益或目标的社会群体,他们或是残疾人或是健全人,出于改变残疾人现有的不利状况而自发组织的一些自助团体,如福建省同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小组工作网络则不仅包括自助的群体,还包括为这些群体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如社会工作者。无论是残疾人自助群体网络还是小组网络,都对贫困残疾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自助群体网络的资源,并通过专业手法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以更合理、有效的方式与途径传递到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从而使资源的获取和使用实现最大化。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应发挥小组工作的功能,根据不同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康复小组、支持小组、成长小组等,在小组互动中协助他们消除心理困扰,增强自信、提高表达与应对能力、获得个人成长等。

(三)社区网络工作

第7篇

关键词:心理贫困 就业期望值 经济能力

曾几何时,大学扩招圆了不少学子的求学梦,提高了国家整体国民素质,但随之而来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供大欲求”现象的出现,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形式更是严峻。

目前我国高校中贫困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为25%左右,其困生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为5%―10%左右。在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的许多高校,贫困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更高。在偏远地区的某些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甚至达到了50%以上,这一群特殊的人才资源在就业这个大历练场处于就业难的位置。

一、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与他人比较带来落差,心里素质不健全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的程度越来越深,这种表现为个人自卑、自闭、不合群、敏感和对现实和未来的焦虑。因为社会不良氛围的影响,贫困生面对家庭经济现状的压力和个人生活的窘迫,甚至与非贫困生比较带来的失落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着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很多人很放弃自己的梦想,陷入自卑、自闭的状态,对他人的言行敏感,对未来迷茫。在就业中,体现出来不自信,不确信的自己的能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专长,从而在就业面试中畏首畏尾,不能自如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

2、就业期望值与现实的错位

就业期望值就是大学生毕业时对自己即将可能从事的工作的薪资标准、工作环境、发展潜力等的基本预期。我国城镇和农村的就业机会,文化氛围、教育设施、医疗水平和保障体系有很大的差距,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山区,他们对这些感同身受,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考学跃龙门”思想根深蒂固,很多人将目光投向经济发达城市薪水高的三资企业或工作稳定的企事业单位,目前我国就业曾出现过某个单位某个就业岗位一千名毕业生报名竞岗的局面,过高就业期望值与就业现实错位现象,这无疑增加贫困生就业难度。

3、知识层面受限、经济基础受制约,综合能力不高。

由于贫困生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不同,他们在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知识面和文艺特长方面和其他学生有一定差距,入学后,由于家庭经济和个人自尊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选择将所有的精力用于校园课堂知识的学习,要在学习中战胜他人,他们往往一心只读专业书,很少参加学校社团活动,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践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差。这群特殊的人群因为他们既无经济实力,也无广泛的人脉关系,也无更多地精力进行人际交往,更无法去专业性强的企业实习。这些因素间接就造成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与企事业单位招聘需求的能力要求有一定差距。

(四)社会资源少,竞争不公。

社会资源缺乏。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成果,是社会的进步。但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用人单位公正选才方面存在缺陷,学生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就业常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就业身份的限制,贫困生可以支配和使用的社会资源有限,难以获得可以适合其需求的工作。不少国有企事业单位确实存在近亲繁殖现象;一些垄断或政策垄断的优势行业,在招用大学生时,常常是对内多、对外少,甚至只招收内部子弟大学生,成为行业不正之风的新表现;很多企事业单位人才十分短缺,可人事部门没有调节力度,双向选择变成了单项选择,人情关系的分量超过了知识和能力;有些在校表现不好、学习差的学生,尚未毕业就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而有的优秀学生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职位,父辈和家庭背景使许多贫困生输在起跑线上,这有违择业的公平性,使他们没有展示才华的机会。

(五)经济承受能力有限

目前业严峻使“一张文凭,多种证书”已成为当今大学校园学生努力追求的目标,然而,报考的项目越多,花费也越大,无疑进一步增加贫困生的经济负担,另外,毕业生求职成本不断提高,从制作、电话费、参加招聘会门票,加上往返路费、食宿费等,对一些贫困的农民家庭来说,这些钱甚至超过全家一年的收入,使他们无力承担,由此也使他们在就业中失去许多公平竞争机会。

二、解决贫困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1、紧抓思想素质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价值观。高校应设置专为贫困生开通的“绿色通道”,加大贫困生就业扶持力度,在心理健康、学业资助、就业指导上进行“温情”关怀,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系统,体现公正严明,帮助更多的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使其有更多的时间、金线、精力投入到的专业课学习、课外活动和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杜绝标签式资助,提倡“温情人文”资助,照顾到贫困生的尊严。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帮助他们做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之对个人拥有的资本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2、注重知识积累,增强就业竞争实力。考虑到贫困生的受教育背景,除过应试教育所要求的的科目,他们的其他方面比较薄弱,知识层次不全面,综合能力不高。要增强就业实力,其一要制定稠密的学习计划,对薄弱的科目,要加强学习,持之以恒,坚定不移的朝自己的目标前进,积少成多、积沙成塔,最终完成知识积累。其二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大公司特别看重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贫困生应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理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注重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增强就业竞争软实力。

3、完善就业体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贫困生创造好的就业环境。政府要完善就业政策,规范就业市场 ,理顺人才选拔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正确舆论指导。企事业单位在人才选拔过程中体现社会公正,做好“择才而用”,“择人而用”,健全。高校要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建立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基地。通过解读国家的文件政策,积极鼓励他们到基层就业,通过自己的真才实干,实现自身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只有通过政府、社会、高校和贫困生个人的努力,改变贫困生“就业难”现状,人才资源和教育才能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第8篇

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他们丧失了同健全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条件,在现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陷入贫困的泥潭。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残疾人口家庭人均收入还不到非残疾人口家庭的一半,他们的生活主要还是依靠低保、临时性救助、邻里接济等,还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口家庭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就目前而言,残疾人仍然是我国最困难的群体,而他们自身又缺乏满足需要的能力与途径,因而需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来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尽早摆脱贫困。

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如今社会支持理论已成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同其他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及其实践理论一样,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协助工作者分析相关社会问题的性质与原因,指导工作者科学、合理地设定社会工作过程及制定相应的工作手法与介入模式。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由于研究视角和目的的不同,研究者们对社会支持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社会支持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包括正式的社会资源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正式支持是指来自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主要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如各级社会保障和民政部门,以及准行政部门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妇联等实施。非正式的支持主要指来自家庭、亲友、邻里和非正式组织的支持。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个人问题的产生并非个人之过,而是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要解决问题,也必须针对其整个问题系统,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其解决,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可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作为一种方法和策略被重视并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之中,它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并与新的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网络这一方法和策略有许多优势,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有助于资源的多效利用和资源共享。因为弱势群体一般是一个在社会资源拥有和分配权力上极度匮乏的特殊社会群体,非常容易遭受社会风险,因此他们需要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并充分利用这个网络所能提供的各种资源,以此来应对社会对他们造成的各种挑战与冲击。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球化两大变数的交织冲击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许多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贫困问题仍然是我国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而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它既是一个社会性弱势群体,又是一个生理性弱势群体。因此,导致残疾人贫困的原因既有社会层面的因素,也有其自身的个人因素。

第9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121-01近年来,高等学校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严峻。独立学院是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近年来,独立学院发展势头迅猛,毕业生人数已经颇具规模。就业工作已经成为独立学院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独立学院贫困生比例已经高达10%以上,这部分毕业生由于受到自身物质条件的限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就业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帮助贫困毕业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独立学院就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综合素质低,就业技巧偏弱

独立学院一般按照市场化办学机制设置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很多是市场需求大,就业相对容易的专业。[1]即便如此,独立学院贫困生相对于普通学生而言,综合素质偏低,就业技巧不足。一方面,由于学校对学习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引导贫困生勤奋学习,因此贫困生很少参加学生活动,忽视了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锻炼,综合素质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贫困生很少参加各类技能证书的学习,缺乏就业筹码。因此,从专业理论上看,独立学院的贫困生还是扎实的;但其综合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就业技巧相对欠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独立学院贫困生在职场竞争中难免处于弱势地位。

2.心理压力大,就业期望高

独立学院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偏远地区或者城镇低保家庭,很多贫困生家里还有兄弟姐妹也在读书,高额的学费和沉重的家庭负担使得他们心理压力很大,就业期望值过高。[2]他们希望毕业后尽快收回高额的教育成本,因此在择业的时候急功近利。择业时青睐大型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倾向于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希望找到工资薪酬高、福利待遇好的单位就业,不愿意下基层,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行业,对于技术性、实用性的职业比较排斥。对未来的工作期望太高,使很多独立学院贫困生挑三拣四、有业不就,往往错失就业良机。

3.社会资源匮乏,就业环境严峻

由于经济结构和大学扩招的矛盾,市场提供给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仍然不足,就业环境对于独立学院毕业生,特别是独立学院贫困生来说依旧严峻。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达成求职意向。由于很多单位的用人机制不健全,导致毕业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就业产生很大影响。独立学院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基础差、社会关系弱、社会资源少,只能对某些单位、某些岗位望洋兴叹。

4.就业成本高,错失就业良机

现今就业模式、用人体制对毕业生的经济实力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公务员和研究生考试不仅需要购买大量的复习资料,有时还需参加价格昂贵的辅导班,这无疑在考试之前就给贫困生加上了一道门槛。如果选择直接就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考虑简历的制作、面试服装的添置、通信费用的增加等因素。[3]参加异地招聘时还要支付高额的车旅住宿费用。一般而言,求职费用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这对于独立学院的贫困生来说往往难以承受。因此,一方面他们把求职地点选择在学校附近的城市,可能失去很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他们放弃花费成本高的求职方式,减少求职过程中对自身的包装,也可能导致求职成功率降低。

二、解决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打造就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由于生源质量的差别,独立学院毕业生整体就业竞争力落后于母体学校的同专业学生,所以不能照搬其他一般本科生的职业规划模式。要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树立真正的市场意识,瞄准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贫困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生涯和就业技巧的相关课程,为他们提供具体的、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引导独立学院的贫困生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针对独立学院贫困生综合素质不高,沟通能力不强的特点,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学习实践中要有针对性的指导贫困生提高竞争力。首先,要引导贫困生参加一些学生社团,并担任学生干部,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现代社会和企业都以“团队”为单位完成各项任务,而贫困生“自闭”、“自卑”的性格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因此贫困生利用在校期间多参加学生活动,主动与他人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逐步形成开放式的性格和团队合作意识非常重要。其次,要鼓励贫困生参加一些形式多样的竞争性活动,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毕业生总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树立独立学院贫困生的竞争意识,使他们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显得尤为重要。最后,要引导独立学院贫困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高贫困生在进入就业市场时的竞争力。学院可以和相关培训机构合作,降低培训费用。对于平时表现好、培训成绩佳的贫困生,可以给予减免培训费的政策。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