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6:42: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公共管理心理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 大学生事务管理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56-01
新公共管理学科产生于西方国家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经济危机背景中,是一门关于危机管理和公共领域的管理科学。大学生事务管理作为新公共管理体系的一种公共产品,其最终的管理目的是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自身建设。新公共管理以创新的手法开创了大学生事务管理的新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以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的方式渗透到事务管理的各项细化工作中。
1 大学生事务管理的传统性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规模和高等教育人才显著增加,越来越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对于高校管理工作而言,形成了新的挑战和考验。现代科技水平的进步和社会形势的变化,也使大学生事务管理中传统的理念性问题和方法性问题浮出水面。
1.1 服务特征不明显
在现行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制度层面还是意识层面,均未体现出以学生为对象的服务职能。学生事务管理被片面化、表面化,以行为约束、纪律规范限制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校内生活的各项活动笼罩着一层行政色彩,管理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着交流和理解代沟。
1.2 矩阵结构效率低、反应慢
矩阵结构的管理线条,是由高等学校的校内最高管理机构――学校和院系为主线,然后以行政部门各司其责为副线,通过主线决策副线执行的联合行动实现对学生的事务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由于层级设置过多、上下传达反馈的环节繁复,导致信息传递和处理过程中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以及针对性受到影响,以致合理诉求未被及时满足而产生不良情绪。
1.3 管理方式单一,管理意志过于集中
传统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高校是制度的制定者和决策者,这个过程集中表达的是校方的管理意志,学生对于高校活动中相关体制实施的话语权和参与权被剥夺,甚至连必要的意见征询也被省略。可想而知,这种体制下的事务管理工作,对于学生诉求的合理性考虑,以及学生心理需求、环境需求以及专业需求并无直接关联,大多数决策和制度是建立在校方意志基础上的主观判断。
1.4 管理队伍素质不稳定
大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缺乏专业性的理论知识体系和职业化的实践工作阅历,班主任兼职辅导员、辅导员兼职事务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管理队伍的学生事务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良莠不齐,而且由于师资力量的紧张,辅导员和班主任同时还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致使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旁落,主要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学习、职业化实践的途径十分有限。
2 大学生事务管理对新公共管理的借鉴
大学生事务管理强调管理职能中的服务意识,以及其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在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管理模式打造下,借鉴新公共管理的先进理念,通过统筹性的部署和学习,建设紧跟时展、具有服务特色的大学生事务管理体系。
2.1 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机制
“以生为本”是大学生事务管理的首要服务性理念,强调思想层面、意识层面以及客观制度上的服务要素,淡化大学生教育中的行政色彩;通过课外活动和兴趣社团,还原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有效补充课堂教学的缺憾,并通过学生自主参加的社团活动,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以尊重和发挥,并由此获得个人的满足感和精神成就感。建立周全的大学生服务体系,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引领。
2.2 以扁平式结构和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
在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扁平式结构的管理模式有着更强的制动性和灵活性,由于管理层级的减少、上行下达的传递效果和反馈效果得以显著提高,使事务管理工作人员与学生之间实现便捷、有效的信息沟通。并且通^双向交流,院校可结合学生意见,组建具有多元化功能性的机构组织,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和勤工俭学资助以及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拉近学院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实现学生窗口的开放式、一站式、流程式和共享式服务。
2.3 组建学生组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大学生具备相对成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高校可借助新公共管理进行权力分散,鼓励学生组建各种形式的自治组织和社团,引导学生参与事务管理工作和社会实践性质的创业机构,丰富校园文化元素,开发学生释放自我展示特长的空间。同时,大学生在参与各组织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其管理经验、管理阅历以及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升。此外,由于学生自治组织的活跃带动了学生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使高校政策、制度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4 加强素质建设,实现学生事务专职管理
首先要在政策法规层面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予以职业规划;其次,高校进行学生事务管理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建立起专业培训机制、考核机制;此外,从业人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素养,使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有效管理,关注学生的成长及学业规划、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
3 结语
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与大学生高校生活适应、个人学业的发展、精神层面的成长以及就业、工作的规划,甚至对于整个职业道路和人生走向起着相当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利用先进的新公共管理理念,深化大学生事务管理的创新改革,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构建先进的管理模式,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和学业以及未来规划的多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斌,葛晓华,冯桂梅,等.高校大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5(01).
关键词:“90后”;技校学生;创新思维;学生管理;自教自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5-0156-02
1“90后”技工学校学生的思想特点
1.1快餐文化的影响知识较丰富但缺乏深度、缺乏加工
网络是““90后”学生离不开的学习工具。从网络等媒体中学生可以轻易的获取各种文化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心智发展超前,但这种便利让“90后”技工学校的学生出现了浅阅读的文化现象,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却没有进一步去加工、去理解和领会文章中的真实含义。以至出现虽然是高中毕业的学生,在学习鲁迅的文章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90后”的学生大多通过虚幻的世界学习,缺乏与现实世界的沟通与交流,很容易出现内心的空虚和无助。同时技工学校因生源大多是中高考落榜和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不让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学生,在初高中时期贪玩,调皮缺乏恒心和自制力或沉迷于网络世界,在虚幻世界中寻求自己的位置。成绩相对较差,在初高中时期;由于目前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班级中老师把他们当成问题学生,不愿与老师同学交往,同时成绩好的学生及学生家长不让与他们交往、交流,怕他们把自己的孩子带坏。这些进入技工学校的学生在中学时期就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
1.2思想独立、具有反叛意识、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学时期被学校和班级放弃教育,自己又缺乏追求目标,盲目追星,被动接受各种思想和理念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理想和信仰。但许多“90后”的技校学生有明显的自己观点: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且逆反心理特别严重,但缺乏逻辑和思考,易冲动,在上课常常讲小话,如果证据确凿被老师批评马上承认错误,但累教不改,如果有一次被冤枉那班级就要被搞得鸡犬不宁。这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原因。因进入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在整个中小学时期,没有基本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在家庭中更多的是谴责,在学校里更多的是批评,在心理就有反叛意识。
在学校多个班级中进行一次测试;参加测试学生300人,有高中毕业的高级班的学生、初中毕业的中级班的学生,没有一人系统读过中国的四大名著,就连系统读过其中一部的都屈指可数,部分学生只看过《西游记》或《水浒》的电视剧但对人物的性格、历史背景说不上来,因此,在学校组织每天观看的新闻联播时,中级班很多学生根本就看不懂,只有埋头玩手机或瞎闹。“90后”技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管教趋向于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导致自我意识增强,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漠。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对家庭的概念比较淡漠,往往会产生社会家庭对自己不公平的想法,内心世界从少年时期开始变态,扭曲。部分学生家庭条件较好但父母缺少必要的关爱式教育,一切用钱来代替,这些学生没有纪律观念、劳动观念,到自己打扫教室、宿舍卫生用钱来摆平,心理只有钱是万能,不相信同学老师。内心世界及其幼稚和脆弱,独立能力较差,缺乏自我约束。任何事情只有自己是对的。
1.3效益观念盛行,功利行为增多,小团体意识浓厚
功利行为增多主要和现代社会阶段竞争激烈,就业难对技工学校学生造成的压力有关,信息的普及性让他们比较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且价值观更加现实。在技工院校生活中的所有行为都以是否有利于今后找工作有益作评判标准。当班干部、加入学生会、入党参加各种组织等,这些对学生顺利就业能起到重要作用的活动和行为成为学生重视的事情,而且很多学生在阐述自己的目的时直白表达了参加活动的目的。认为这样做很正常,大家都这样做,已得到大家的共识。
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州县份,为了学习走到一起,很多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单独生活,
到学校后感到人地生疏,到学校不久发现有初中同学或同校、同村的同学,加之有部分地方“老乡”观念强,学生到校后成为小团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常常聚集在一起抽烟、喝酒,星期六星期天到学校周围的游戏厅、网吧一起玩,认为这样做就是现代一些媒体上称的江湖朋友,一旦小团体中某同学与其他同学有小纠纷团体成员就会为他大打出手,甚至动用凶器,不计后果为“老乡”两肋插刀,认为这就是讲义气,讲交情。
2学生在三个阶段的心理特点
目前,技工院校学制为三年,第一年为理论学习阶段,第二年为在校实习阶段,第三年为企业顶岗实习阶段。
2.1理论学习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刚刚进入技工学校时对学校的环境感到非常新奇,与中学时相比条件有明显的改善,由乡镇到了城市,在校园内从教室到宿舍都有电视,在课余时间可以观看电视节目,在周末不上课时基本没有课外作业,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且生活费由自己支配没有家长的约束,用超了找个借口跟家长要,由于大多数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家长总担心自己孩子饿着、冻着,只要说学校生活高不够用就会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需要,只要在学校不逃课,不干坏事就有了很大进步;由于教学方式,教育方法与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有很大的差异,技工学校是以学习操作技能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在思想品德、就业指导等学习时采用灵活的讨论方式,考核方法与日常的学习态度,做事及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内务整理挂钩,由学生会、宿舍管理员打分为考核依据。同时可以逃避家长管着,老师盯着的局面。
进入学校一段时间后,感觉学校层次较低;很多事情需要自己解决处理;衣服、被子脏了需要自己洗,生病时没有父母细心照顾,想家,留恋中学时一切父母包办的生活。
2.2在校实习阶段学生心理特点
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化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专业课的逐步开展,开始了技能训练,学生的适应感,自豪感大为增强,克服了单纯和盲目。在实训期间按照准职业人标准要求学生。从计划、准备、实施、自检、互检、到终检都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越来越有主见,强调自我独立和自我表现的倾向开始突出起来。在训练中同时强调团体合作意识,由原来的不规范的“小团体”转变为学习团体,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训练任务的团体。也是学生多层次分化明显的时期,班级中大多数学生思想向积极上进,自觉学习,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广泛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要求入党的学生增多。差的学生暴露出各种思想问题,学习敷衍,训练怕吃苦,宣扬六十分万岁。但比例逐渐减少。
2.3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心理特点
经过学校两年的学习,虽然在年龄、心理和生理上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90后”的技校学生从小基本上没有参加过劳动,大小事情都有父母包办,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到企业后,企业将他们看作是职工,无论是劳动能力或社会能力都较差,一旦碰到劳动强度较大或与师傅关系不融洽等,既不能受气也不能受累。往往在企业很不稳定,一旦碰到问题就采取逃避问题的方式,宁可在家里闲着。
3技工院校学生管理方法
(1)新生管理:技工院校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从新生一进校报到,就要了解新生的信息。在新生来报到时绝大多数学生是由家长送到学校,这时可从家长那里了解到新生家庭和在中学时期的基本情况。对于比较特殊的学生(包括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及有一定社会经历的学生),在军训期间给于重点关注;在进校一周内记住他们的姓名、宿舍、床位,单独找谈话,了解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中学时学习生活,在调整宿舍时尽量让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学生与班级中年龄大一些懂事一些的学生同住,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
同时,也为班主任日后的宿舍管理创造带来了很多方便。
班主任应充分利用个别聊天的渠道对有一定社会经历的学生进行沟通。因为这部分学生有两种倾向:一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班级和宿舍的核心组织者,如果不正确及时引导他们可能成为班级打架斗殴的组织者;如果能正确引导及时引导,并加以教育可能理想的班委中的核心人选。因此,两周的军训是班主任最有利的时机,因为这段时间班主任从精力、到时间都有保障,同时也是学生认可班主任,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关键时刻,也是班主任管理的开端。
(2)在校实习学生管理:首先要在学生中定期召开主题班会,进行自教自律指导和经验交流会,邀请往届优秀学生代表讲述他们自教方法,自律体会与班级学生面对面交流。介绍他们在企业的成功经验及现代企业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感悟到自教自律是现代社会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对其学业和人生都有巨大的帮助。进而落实到学习生活的行动中去,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他们中间建立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青年学生心理开展男女生互评议活动。有效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律自教意识,激发学生自信心,使他们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技能训练学习中来。再次,建立和家长联系,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目前技工学校大部分是来自外县、外地州的学生,往往出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的状况。班主任可以通过学期在校表现通知单、周六学生家长电话请假,并告知家长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与学生家长沟通,让学生家长配合学校更好地对学生教育。
总之,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在新时期面对很多新的问题,只有学生管理工作者通过不断了解这一代“90后”学生的新特点新情况,真正掌握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要,总结出适合这一代学生的方式和方法。在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断地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做朋友,让他们相信你与他们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他们把不愿与家长说的话跟你说,让他们在与你的诉说之中得到释放。同时充分依靠班委,特别是不断轮换的值班班委,掌握学生在想什么,他们在学校期间的真正需要,随时掌握学生和学生之间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首先让班委去解决和协调,班主任只要在背后给他们出主意同时关注事态的发展,这样不但可培养学生自教自律意识,同时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不断总结和提高学生管理的质量。在学校不断发展的同时不断改进和改善学生管理,只要这样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学校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学生管理中不断增加新时期的需要,根据党的十八精神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提倡不用一次性纸饭盒、一次性纸杯和一次性筷子等,让每个同学从我做起,在两年学校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只有这样技工院校才能为企业为社会培养出他们需求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一、高校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 人才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等教育虽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据 2006 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中记载,截止 2006 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初级及以下职称人数占 28. 9%,具有博士学位 10. 1%,硕士学位 29. 5%,本科学位57. 6% 、专科及以下 2. 7% .而在美国,早在 1973年,高校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就占 40. 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 85. 7%,目前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已达到 95% 以上.同时,我国普通高校逐年扩招,发展规模随之扩大,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队伍带来的庞大的教学任务,高校特别是新建高校每年都招聘大批研究生,甚至在一些新办专业上为满足教学任务招聘本科生,发展速度过快、发展缺乏计划性都导致了我国高校人才结构的不合理.
( 二) 人才流失现象突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流动能促进信息和知识的流动.但对一所高校来说,教师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流失却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于一些地方性新建院校来说此现象非常突出.年轻教师刚从高校毕业思想易波动,容易受到当代社会"金钱至上"不良风气影响,致使部分年轻教师易产生弃教从商、从政的现象; 而那些在教学和科研中有所成绩的教师则会选择到更有名气或待遇更好的高校工作.而高层次人才的流失现象则更为严重,由于高层次人才引进相对于高校面向社会的招聘来说具有较大灵活性,各项制度、工作方式以及人才评测系统没有一个公平、公正、全面的评判标准和监督机制,这就导致了某些高层次人才出现"高智低能"的现象,从而陷入了引进人才不能用,真正人才却无法留住的尴尬境地.
( 三) 教师职业倦怠严重
职业倦怠也称"工作倦怠",用来描述在工作的重压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日前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15 个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高校教师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居第三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及高校体制的改革,高校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是繁重的授课任务,科研、项目、发明等更是给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心理压力,进而表现出情绪低落、工作热情丧失,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同事和学生等现象.教学是一项与人沟通的活动,需要教师全情投入,低迷的工作情绪和负面的工作态度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挫伤, 也会对高校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有必要引起重视并进一步改善.
( 四) 人才创新缺乏后劲
我国高校的人才管理大多是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基础上,视人为执行指令的机器,是单位、部门的财产,只重拥有而不重使用,人才闲置、人才压制的现象较为普遍,创新人才培养措施、创新人才成长激励机制以及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都需下大力气着手改善.虽然在人才引进、干部任免、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到目前为止仍有传统的选人、用人、管人的影子,仍没有把人才开发与管理作为高校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点来考虑.这就导致部分学校自主创新后劲不足,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缺乏有效的提高和发展的良好途径.
二、高校人才管理问题的心理学归因
( 一) 人才管理理念不科学
传统行政式的垂直管理只重视学校对教师单方面的管理,将教师视为执行教学任务的机器,从而忽略了教师的需要、感受与诉求,这种管理模式是与管理心理学相违背的.管理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人"为研究的中心,在人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彰显的现代社会,人,特别是高校知识分子更是对自身的意愿和价值有着强烈的诉求.现代管理心理学具有鲜明的人本化特质,是以"人"为研究中心的学科,而高校和谐人事管理的核心也必须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科学发展观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在高校人事管理中同样也起着指导性作用."以人为本"的实质和基本要求是依靠人、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对高校来说,教学是中心,大学的办学质量归根结底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所以大学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
( 二) 对教师的切实需求关注不足
"需求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是人对客观条件需求做出反应的一种主观状态.需求是个人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它在人的活动、心理过程和个性中起着重要作用."马斯洛将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需求之间并不存在着低级和高级的区别,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也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教师也有着最为基本的物质需求,特别是新教师刚进入社会,生存和生活压力较大,如果没有给他们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更别谈良好的成长和贡献.另外高校教师作为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不仅有物质需求,精神方面的需求更为突出.高校教师是一个对于人格尊严、教育理想、社会抱负更为敏感和重视的群体,是一个要求自身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群体,因此他们对于尊重和成就需求更为强烈,他们都希望自己个人能随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成长.有关研究表明: 让教师对学校目标制定参与越多,教师工作积极性越高、归属感越强,学校就越能迅速地成长.
( 三) 对教师工作"动机"挖掘不够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中需求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也越来越多,长期的情感投入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使多数高校教师明显感觉到疲惫,工作中难以呈现出更多的热情."倦怠"这种心理性问题与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相对立---动机理论."在管理心理学中,动机是一种由目标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系统.也就是说,动机是由一定的目标引导和激发的,它产生原动力推动个体的行为."而这种推动力的丧失就是导致"倦怠"的重要原因.高校教师教学管理活动动机缺乏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一方面从社会大因素来看,在现有的社会现实状况下,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较低,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现代社会,我国教师工资收入不仅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同社会其他职业相比也明显偏低.在收入待遇偏低的情况下,导致了部分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减退,更愿意出外讲座、做项目.另一方面,从学校因素来看,高校中各种各样繁冗的规章制度、评价方式以及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过度监控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
( 四) "群体心理"控制不到位
除了上述个体心理学角度之外,"群体心理"控制不足也是导致人才管理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现代大学已是一个庞大的组织机构,如何将对教师个体的考虑和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有效地将个体融合成一个组织有效的群体,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实质性问题.管理心理学认为群体规范、群体压力和群体凝聚力是影响群体整体性的重要因素,而群体规范因其可以起到维系群体、统一群体成员认识、引导群体行为的作用尤为重要."模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个体在群体或群体规范压力的影响下,主体会逐渐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大家保持一致,或遵从纪律、规范的权威性."要改变个体的行为,与其从个体入手,不如从改变其群体规范着手. 这是因为,在群体规范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个体的行为,很可能只会使个人在群体中处境困难.而人们往往并不希望自己被群体中的多数人视为异端,只有恢复原来的行为,才会有一个安稳的心态."因此,制定明确有力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
三、解决高校人才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形成开发型人才管理模式
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设备是建设一所高水平大学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人的因素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因素.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理念,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从"人"出发的现代管理学应用到高校人才管理中,不单是要从学校团体组织中考虑如何实现教师的高度管理和最大化利用率,更是要把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从其根本利益出发谋学校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通过学校的发展来不断满足教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学校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师生员工.在高校管理中处处体现师生主体意识,关心教师的不同心理需要及各种生活要求,保护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关心师生的成长,克服高校管理者官本位绝对权威与服从的旧观念.其次,要注重人才的开发和培养.社会的发展靠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潜能的开发.树立"人才是第一位"的观念,变过程管理为目标管理,变以事为中心为以人为中心,变"被动反应型"的操作型管理为"主动开发型"的策略式管理,一方面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培训渠道,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加强进修; 另一方面,为教师创造相对宽松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创新力,学会自我成长和自我开发.
( 二) 完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动机
如何真正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工作动机,是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普遍存在的严峻形势下,高校人才管理的当务之急.从管理心理学来看,动机的激发可由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合理设置与运用动机的外在诱因,运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推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高校应建立强有力的绩效管理机制,将薪酬与绩效挂钩、创建科学的人才评价与绩效考核模式,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以岗位绩效考核为基础的教职工考核评价制度和工资分配模式,将管理心理学中的关键事件法、行为定位评分法、多人比较法、目标管理法、三百六十度反馈法等多种考核绩效法结合在一起,做到评价客观、奖励公平.其次,必须激发动机的内在起因,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于精神需要比物质需要更为强烈,因此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才是根本.第一,高校必须在充分了解高校教师的现实需求,在经济上实行绩效工资的同时,更多地为教师树立正确良好的教育理念, 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让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教学机智,使他们形成较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第二,高校应该把学校目标和教师个人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教师参与到学校长远发展规划的制定中来,有研究表明,让教师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越多,教师的责任意识和认同感越强,这不仅为学校留住了人才,更使学校和教师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形成共赢发展.
( 三) 加强高校人才管理制度建设,实现刚性和柔性的结合
高校管理工作在充分考虑教师个体的基础上,必须制定和执行系统而明确的规章制度,使教师的行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现代大学已经是一个队伍庞大的组织,在充分重视人的意志和情感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整合人力资源,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整体,最重要的就是在规章制度对于群体的整合.
制度管理可以保证教师行为的明确性,克服教师行为的随意性,保护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首先,在教师的招聘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上必须制定严格、清晰、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坚持人才引进的公平、公开、公正原则,避免"官本位"和行政化的影响.对引进人才进行全面的素质测评和业务专项考核,做到"人职匹配",确保引进人才的使用质量; 其次对在职教师必须规定明确的职责和指标,使教师产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调整的内驱力,不仅有利于协调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对于维护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提高教学、科研质量也是有力的保障.再次应强调量化考核评价,根据一定的工作标准以及具体的工作评价和奖励方式对教师进行统一、公平、合理的考核和评估.总之,高校人才管理必须做到刚性和柔性的完美结合,在管住人才的同时更要盘活人才,这样既能达到管理目的,又能获得最大的管理效益,使得高校真正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芳. 管理心理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李 靖. 管理心理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
[3]孙刚成,杜学元. 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J].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 5) .
[4]杨海红. 试析激励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 2) .
[5]马凤阁. 人本管理在新一轮高校教育改革中的意义及实现[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 4) .
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性也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如何科学地做好学生工作,是摆在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关键课题;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正面影响,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意义也很大,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精髓,将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及影响
新公共管理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主张政府部门借鉴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竞争模式,强调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简化政府职能,减少运作中的成本;强调加强政府与公民的互动,遵循顾客第一和尊重消费者主权的理念。新公共管理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关注公众对于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它大大扩展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视野,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新的操作模式;深化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增强了公权力的透明度,有利于充分保障公众的权益。高校作为公共组织,也能从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受到启发,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有缺陷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体制主要为层级管制,是具有官僚型特点的管理体制。学生必须被动地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学校自上而下有一套学生工作组织结构,服从命令是这个结构的关键理念,学生工作方面的重大决策权本文由收集整理集中在学校的党政机关部门,二级学院的工作自主权很小,特别是学生辅导员,其工作任务量重,压力大,与学生的直接交流最多,但受重视程度较低,工资待遇也较低,在进行学生工作时需要过多地请示学校机关,受到的约束比较多。
(二)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仍然注重“管”,即对学生的约束和命令性质的要求比较多,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色彩仍然浓厚,只求学生平稳地、认真地度过大学生活,忽略了服务于学生的重要性。新时期的学生个性差异比较大,生活观念、学习观念比以前有很多不同,自我独立意识也比较强。而目前的高校学生工作理念不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影响了其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难题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学生工作的重要部分;目前,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比较模糊,没有坚定将大学生培养成“四有”青年的信心,思想政治教育有时流于形式,教育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进行“两课”的教学,而课堂气氛比较古板,教学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感染力不高,没有启发学生主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因此,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好,这对于学生工作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四)学生干部队伍管理需要改进
由于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高校对于学生干部管理也呈现出命令式的形态,即学生干部接受学生管理老师的任务并照章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干部的主动性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学生干部内部也没有较合理的竞争与考核机制,学生干部队伍的运作方式与党政机关的模式很相似,考核目标很模糊,工作完成情况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质,忽略了普通学生的评价,这使很多学生干部安于现状,工作效率不高。另外,对于学生干部的业务培训也比较缺乏,使很多学生干部边摸索边工作。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意义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新公共管理理念强调以顾客第一,即以公众的满意度为第一要素;而高校学生工作则可以受该观点的启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官僚式的的管理体制,坚持服务于学生,尊重学生的需求和观点,适当减少命令性或约束性的管理方式,加强同学生的沟通,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将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
发展。
(二)建设辅导员的激励机制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主体,要构建精神鼓舞和物质奖励有机结合的激励机制,在精神鼓舞层面,需要推广优秀人物和事迹,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关注辅导员精神生活和心理状态;在物质奖励层面,要建立公平的工资福利待遇,加强绩效奖励,保障科研经费,加大学习培训等。精神鼓舞和物质奖励二者都不可偏废,只有有机结合才能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帮助其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成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对待,不仅仅只局限于“两课”的教育;应当加强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使家长与社会有效地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创新“两课”教育的形式,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同时协调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大学文化建设、道德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教育载体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活力,学生能够充分参与,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的效果。
(四)提升学生干部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公共管理;服务本位
学生教育管理作为高校的常规性工作,历来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高校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如重科研、轻教学,重硬件、轻软件等现象,使得学校的教育质量出现下滑。同时学生对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维权意识也显著增强,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传统思维与现实状况
1.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传统思维
传统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侧重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较少关注和服务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各项工作都充分体现了国家计划的特性,学校自主独立性相对缺乏。同时,处于精英型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资源还属于稀缺资源,学校相对于学生及其家庭而言处于一种强势地位,学校对学生更多的是一种模块式的教育和教条化的管理,将国家的需求、主管部门的需求、学校自身的需求放在首位,而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身的需求,忽视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面高质量的服务。
2.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现实状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学生在校人数激增,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面临严峻挑战。由于学生人数激增,硬件、软件投入不够,加之认识不到位和准备不充分,学校承受了越来越多学生的抱怨和家长的投诉;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出于自身管理方便和管理成本的节约而忽视学生正当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部分教职员工的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许多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把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科研中,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关爱与引导;由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广量大,与学生利益相关的管理部门众多,因此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过程中,出于部门利益的考虑,经常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管理效率很低。虽然学校也设有与学生利益相关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但由于此类组织的管理和工作开展仍隶属于学校管理部门,故未能很好的实现学生的利益诉求,仅局限于举办相关活动和协助日常管理工作,效果一般。
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的理论路径
1.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开启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人本价值趋向
教育管理理论大量运用和吸收了管理理论的管理思想而逐步发展起来,并逐步转向创立起适应教育实践需要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其中的人本教育管理理论突出了人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推进了教育组织决策的民主化,体现了教育管理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本教育管理的重要思想就是教育民主化,主要包括教育的民主决策和管理。在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民主化被确立为发展高等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民主化与国际化、科学化、现代化等一起构筑起了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框架,正在促使教育由以往“专制”式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化的民主教育模式演进,民主已经成为了教育的真正灵魂与不竭的发展动力。同时,学生主体意识的日益复苏,已悄然改变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往所占据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本管理和服务本位的管理理念已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日益成为高校构新型管理模式的基本价值趋向。
2.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政府财政危机、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使得西方公共行政领域主流思想理论遭受严峻的挑战,应运而生的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即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管理理论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在公共管理实践中,要以公民为根本和核心,把实现公民利益最大化作为政府工作首要的价值目标。政府由统治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逐步实现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转变。公共管理可以理解为:“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式,民主运用公共权力,并以科学的方法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公共管理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公共性、管理本质的服务性和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
3.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模式
学生教育管理作为高校的一项基本职能,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使得高校的教育管理也具备了准公共管理的性质。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在价值目标方面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学生本位”的理念,一切教育管理行为和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以实现学生根本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真正地体现“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学生与学校的关系方面,学生是学校存在的基础,学校与学生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学校价值的根本所在;在具体的实现路径方面,即明确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构建学生服务型的教育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改革学校主导一切学生管理事务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性管理模式和对话机制;改革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运作方式,建立学校与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网络型运作模式;改革学校在传统管理行为中忽视学生权利,依靠规章制度推动管理的模式,建立以学生共识和认同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和自主性的治理模式。
三、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的现实路径
1.学生教育管理的本质:以学生为中心
高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区,学生作为学校社区的“公民”,因此学生具备了社会系统中的公民特性,享有主体地位,从而使得学校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其价值取向应该是学生主体的利益实现。同时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学生教育管理是高校管理职能的一部分,因而也具备了准公共管理的性质。随着教育消费观的日渐兴起,学校的服务角色和功能也开始受到学生和社会的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受教育民主化思想的影响,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高校充分考虑学生的广泛民主参与已成为必然趋势。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中,高校应以实现学生根本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学生的根本利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努力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但在实现路径上,不能依靠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来实现学生利益,而应本着“服务本位”的理念、合作共治的方式来实现学生教育管理的目标。
2.学生教育管理的根本任务:构建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体系
学生教育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体系,主要涉及与学生利益的相关政策规章的制定、实施和落实,教育管理组织的架构和职能定位,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服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其成长成才,解决学生在个体发展阶段必然或者可能面临的实际困难,预防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和提供平台,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全体教职员工都应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3.学生教育管理的制度:维护学生切身利益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教育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提供合法性依据和制度支持,为学生教育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指明方向和提供制度保障,形成长效机制,为后续工作的推动夯实制度基础,从而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学生的正当权益得到制度保障。主要包括:完善和规范学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建立服务本位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配套机制;完善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完善规章制度的执行程序;结合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学生教育管理中适当借鉴公共管理的相关制度:诸如实行听证制度,畅通学生意见表达的渠道;实施新闻制度,有效保障学生知情权;实行领导接待日制度,提高管理服务效能;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制度,畅通学生民主参与管理的现实渠道等。
4.学生教育管理的组织:凸显服务职能
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服务职能也将深入人心,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多,学生的消费意识和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为了能够向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周到切实的服务,就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生服务组织及其职能,在完善正式组织服务职能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学生服务型组织建设,重视发挥学生自治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功能。结合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构建服务型的学生教育管理组织体系,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为根本目标。服务型的学生教育管理组织体系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服务学生为主要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从“管”字当头向“服务”至上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和高效便捷的服务。主要包括:强化学校正式组织的服务职能,学生管理部门应加强日常管理的服务和协调,教务管理部门应完善教学服务和督导,后勤管理部门则加强服务质量的监管和提高;学校积极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建立和完善学生服务组织体系;切实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学生自治组织体系;重视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非正式组织体系的自我完善和功能发挥。
摘要:新公共管理理论已经成为70 年代末开始的世界行政改革主导潮流的名词,它的基础是将市场原则运用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中,当前,国外大多数高水平大学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使高等学校管理中形成一种竞争机制,从而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大学
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公共行政的新管理途径开始在美国受到重视,与传统管理途径相类似,这一新途径也是以改革为取向,以期改善公共部门的绩效。在美国,新公共管理理论曾经被原副总统戈尔全国绩效评估中去。其执行要点包括:顾客导向、提升服务机关的执行力、创造动态市场机制、借由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分散决策权力与简化预算流程等。如今,其已在美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管理途径。[1]
一、新公共管理模式的界定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国家政府的兴起和发展,新公共管理在当代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中显现出其主导地位。其管理学的角度批判了,倡导私营化的管理技术,认为适度分权、信任、放松规则等是整治传统并过时了的管理模式的的组织原则。
同时,新公共管理把政府和公共部门看成是一种契约关系,是在契约的参与者共同同意的基础上的一系列具有约束力的互惠承诺,它倡导人们在那些运用于私人部门的制度结构中探索公共管理的新机制,重点就是为公共行政引入契约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二、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观点
新公共共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基本观点:
(一)专业化管理。专业化管理,就是"让管理者来管理",即由管理者对结果进行负责,而不仅仅是服从上级的命令。
(二)关注绩效。新公共管理的基本价值由传统公共行政的效率、效能、和公平转为经济、效率、和效能,显示了其对绩效的关注和对经济价值优先性的强调。
(三)以市场为取向、以结果为导向。市场取向是新公共管理的一种方法取向,它一方面主张缩减政府和官僚制组织的作用范围,另一方面倡导新合同主义,通过签订合同,公开招标等方式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新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将市场原则运用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结果导向。新公共管理认为,实现某些结果不仅是组织的而且也是个人的主要目标。新公共管理首先关注的是结果,至于结果如何实现则没有一定之规。
(四)引进私营部门管理方法。在这方面,新公共管理的主张具体有:引入合同制度改革人事制度,通过解制建设弹性的组织和预算,引入绩效测评、战略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举措。
(五)顾客导向。新公共管理认为,“行政就是服务,公众就是顾客”,而且认为整个经济效率须依赖于公共部门在提供商品及服务时如何对顾客需求做出反应。
(六)政府应该放松管制。新公共管理更应该重视市场竞争、顾客需求及对机关的负责,从而有效的利用人才和财政资源。
(七)外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应尽可能朝弹性、创新、解决问题、具有企业精神的方向发展。公共部门的管理者现在其部门或机构的外部关系中是积极的参与者,趋向于和利益集团、政策团体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
三、新公共管理模式的运用
新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将市场原则运用到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中。在高等教育中,新公共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进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第一,从教育实践方面来看,在20 世纪90 年代初的大学学费几乎是免费的,实际上政府一直支付相当高额的经费。随后阶段性地导入了个人承担费用制度,特别是从90 年代后期,学费上升极为显著。到2003 年,国立大学收入中,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负担的费用降低到5 成以下。从1998 年开始中国采取了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政策,其中,在接受国立大学监督的同时在运营上完全依靠学费收入的"独立学院"急剧增加,这些机构每年收取15000 元的高额学费。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加大对个人负担的依赖程度。
第二,从科学研究方面来看,中国政府从90 年代末开始,为迅速提高研究水准,开始对重点学科集中投资,进而也扩大了竞争性研究资金。相反一般大学的研究经费却限于较低的水准。而且中国的大学,由于实际上财政方面的独立性很强,不论是对政府资金还是民间资金,为获得研究资金正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并且大学创办企业,其中发展为大型企业的也为数不少。由于大学教员的基本工资较低,研究资金的获得不仅与高额的附加工资挂钩,还允许研究资金的一部分变为研究者的个人收入,因此对研究者获得研究资金形成了强大的诱因。
如上所述,世界上的高等教育在不断地扩大规模,设施、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优化,而满足这种需要的大多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这个意义上,高等教育展示了特有的市场化模式,这与高等教育在极短时期内迅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新公共管理模式的运用于发展使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成为必然。
所以,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趋势充分表明,其只有与政府干预和私人资助相配合才能发挥最大化的效用,而新公共管理模式正顺应了这一趋势,大学管理者们积极吸取这一模式的优点,充分为自身的发展谋取相应的条件与利益。国内的大学管理者应该从中吸取经验,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围绕我国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提出要重点抓好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抓好条件保障,推动高校与千家企业共同建设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随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相应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与时俱进,实践教学方面也需要根据目前具体情况,充分调动学校和社会资源,系统解决实践教学改革问题。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开展受阻原因
(一)校内实训场地不足
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完成基础能力训练和部分在校外不宜实施的专业关键能力训练。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设备应是产业或行业已经开始使用,并且能够代表本行业技术应用发展趋势的设备,三至五年内能体现较先进的技术手段。实训基地的结构与布局要适用于专业实践教学组织;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规律相适应;适合以能力训练为主,淡化原理性验证。目前我国高校的校内实训基地普遍存在资金短缺、实训基地不成体系,专业实训场地狭小、实训项目不全、设施陈旧、性能标准不高,有些甚至不能满足最基本的教学需要。而工商管理类专业与其他理工科类专业在专业特点上有所区别,对教学场地、实训条件等的要求与其他专业不同。如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引进一个模拟导游实训室让学生参与实训,但也只能使学生了解掌握导游基本讲解技能和带团操作流程等基础知识,对于带团过程管理中被称之为“灵魂”和“基石”的与相关单位的协调能力和遇到紧急事件时的应变能力的训练,学生很难接触到。
(二)校外实践基地受限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核心,是实现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基础条件。企业是生产技术活动的主体和前沿,相对于校内实训,校外实践基地的仿真实践教学,使产学结合更为紧密,是培养实践性、创新性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安排落实工商管理类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场所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在企业就业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高校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正处于探索阶段。首先,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双方高校和企业的积极性都不高。校企合作,高校一般要向企业支付一定额外的费用,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高校一般不愿意额外出钱让学生到企业实习。而企业考虑到高校实习会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产活动,对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也不高。其次,高校校外实践基地模式单一,大多停留在高校到企业寻求事件场所,而企业想从学校获取廉价劳动力的层面,校企之间的合作尚未形成操作性强的成熟合作模式。另外,高校校外实践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存在脱节现象,如旅游管理类的实践多为参观和简单操作,对旅行社经营管理形式、薪金制度、采购业务等涉及管理核心的内容多设计商业秘密,企业不愿学生了解太多。
(三)实践指导教师缺乏
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及实践活动氛围所提供的辅助条件下,结合校外实训基地亲自实践与操作,不断积累。目前我国高校的实践指导教师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现今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很多专业课任课老师就是实践指导教师。其次,实习指导教师缺乏企业一线实践经历。实践指导教师有企业一线实践经历,由企业经营管理的感性知识和工艺过程的操作技能,对指导学生实习极其有利。目前,高校教师大多是从高校到高校的研究型人才,重研究而轻实践,理论知识系统丰富,但缺乏专业较强的实际业务能力,担任实践指导老师常力不从心,这与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符。
(四)实践资金获取渠道较少
高校实践教学经费的筹措,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实践教学、科研和实践人才培养质量,也影响着高校实践教学的条件、水平和档次。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及其公益性决定了政府财政投资是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它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但由于社会进步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仅靠政府财政投入增加来解决办学资金短缺问题,在一定时期里是不现实的。实践教学所需要的场地、师资、设施设备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因此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多元化筹措办学经费,打破资金短缺形成的高校发展瓶颈,已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展开途径
(一)学用结合,以能力提高为目标搭建创新性实践教学平台
首先,践行创新理念,构建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高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改革思路,通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构建了“基本认知-实践技能-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本科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其次,通过实践教学拓宽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通过创新人才培养不断线的教改思路,构建“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三个实践教学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基础实践层”面向低年级学生,开展认知型、验证型实验;“综合实践层”主要面向大二、三学生,侧重于应用性、综合性试验,体现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创新实践层”主要面向大三、大四学生,以参加教师科研、自主设计题目、参加学科竞赛等模式实现。通过循序渐进的实践活动,从理论验证、加深理解,到综合设计、融汇知识,再到推理求解、发现新知,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得到阶梯状提升。另外,实践教学着力点要放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通过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建设、教学改革项目与教学成果建设等形式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
(二)校企合作,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建立稳固性校外实践基地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应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体制、课程、教学三方面进行:校企合作不仅要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应对社会需求的变化。同时要针对职业的岗位技能、技术规范的实习、实训平台,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成学院、学生、企业三级人才培养体制,实现学院、合作企业与学生的“三赢”。校企合作的形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其一,通过校企共建企业实践培训班、企业员工理论培训班等共搭校企信息交流平台。其二,搭建实践交流平台,实现教学与生产对接。通过建立就业实践基地、举办专业技能大赛等形式,企业挖掘新人,学生提高能力,形成校企良性互动。其三,设立校园活动基金,力促企业与学生共赢。通过设立企业奖学金助学金、企业赞助校园文化等形式,形成校企双向依赖、互动共生。
(三)双师教学,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双师型”教师就是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各种技师(工程师、会计师等)素质于一体的教师,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实践技能的示范者,理论和实践并重的高素质、具有双重专业技术职称的复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不仅包括专任教师,也包括从校外企业、行业聘请来的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一是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鼓励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第二专业技术职称的申报和评审,或行业资格证的考评。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专任教师的培训。在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同时,重点培养有发展有前途的中青年教学骨干,重视专业带头人、学术梯队建设以及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三是将兼职教师的培养纳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范畴。四是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中的作用。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校外实训基地挂职培训。
(四)拓展渠道,多元化筹措实践教学经费
一、工商管理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
引创新之水进课堂,关键在于工商管理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锐意创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应当是工商管理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创新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虚心学习,以科学的态度,不断用新的思路、新的视角来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各学科都要认真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遵循学习规律,变“教堂”为“学堂”,大力提高课堂效率,防止课内任务向课外延伸,减轻学生负担。每个学科可以根据目标学习的原则,订出具体的工商管理教学计划,让学生主动参与,共同学习。
二、工商管理教师要构建创新情境
工商管理教师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内化的课堂教学情境,用现代教学理念统摄课堂教学。要求工商管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着力创设以下三种情境:一是营造和谐相长的师生关系。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使“导”和“演”完美结合。师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构建共同探索真理的伙伴关系、解惑攻疑的合作关系、指路导行的益友关系。要尊重每位学生,像教育家魏书生一样;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一个宏大的世界。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位学生潜在的智慧,大力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二是设计精巧别致的工商管理教学结构,优化教学环节,在每个环节中都注入创新之水,环环紧扣,环环相接,珠联壁合,浑然一体。三是运用现代高效的工商管理教学手段。根据信息学理论: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个信息的传输、反馈过程。传统的工商管理课堂教学是教师从教材检索信息后,单向灌输给学生;而今,在工商管理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多媒体辅助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的结合,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媒体之间等的多向互动的立体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刺激,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动脑思索、动口表达、动手操作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协同作战,提高工商管理课堂效率,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学生带着教材走向老师”的全新的教育局面。
三、工商管理教师要激励创新行动
创新,是一个吐旧纳新的过程,是一个相当艰苦的过程。要循序渐进,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适当的延伸、拓展,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深刻性。要持之以恒,允许学生失败,帮助他们在跌倒处汲取教训,激励学生百折不挠,誓登高峰。工商管理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及时鼓励,要像珍惜玫瑰上的露珠一样,珍惜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千锤百炼,内化为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化功能,将着重于研究对工商管理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实施“两个层次”和“两个面向”的学法指导体系。“两个层次”即:一是浅层次目标。让学生懂得一些通用型的学习方法,知道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复习等等,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学习问题,提高学习效率。二是高层次目标。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即能根据自己的学习个性和风格,对通用型的学习方法进行选择,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两个面向”指:面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面向每一节课,对学习过程(环节)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点拔。工商管理学习过程包括:定目标,订计划,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作业,概括总结,应试,迁移创造,自我评价等。
四、工商管理教师要更新其理念
更新其理念就是要求工商管理教师必须要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转变工商管理教师角色,以适应全新的工商管理课程理念要求。工商管理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改革需要新型教师。新型教师不再是“百科全书式学者”、“学富五车式”的知识型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要求全体教师转变角色,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用全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教育手段,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是工商管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搭建学生展翅的舞台。创新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因此,创新课堂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自身的需要、特长以及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施教。工商管理教师要彻底改变以往“一刀切”、“整合划一”传统的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全力实施创新教育,为学生的现在和将来奠定坚实基础。转变教学观,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转变,首先是工商管理教学思想上的转变;第二是转变传统的工商管理教学过程、观念;第三,是转变传统的工商管理教法观念:变“教”为导,“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目的是促进“学”。在平时教学中要在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学”的方法体现。
三是工商管理教师要转变课程观,实现课程与教学创新整合。工商管理课程是学校教育中为所有学生提供的和重建的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是各科教学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材料。工商管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用教科书去教,要体现大课程观,而不是去教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用创新手段去教每一节课。
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发生了变化,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选择不再凭一张文凭,而要看他是否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用人单位青睐于有工作经验的有胜任力的人才,恰恰证明了这一点。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恰恰是当代大学生的薄弱环节。工商管理这类专业在行内被称为“具有普适性”的专业,几乎国内高校都“必设”了类似的专业。在高考报志愿过程中,该专业也是报考比较火热的专业。在报考火热的“光环”下,这些专业却潜伏着供大于求的危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失业人数连续三年居高,引起了政府和高校的重视,如何对该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改革,如何能让工商管理的毕业生适应社会的需求,是摆在众多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些年,虽然一些学校通过培养复合型、宽口径人才等多种措施来迎合市场的需要,但是教学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和解决,培养的学生仍然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可是实践能力却非常缺乏,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缺乏胜任力。实践教学环节已经成为影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最薄弱的环节,为了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所以要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力度,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作用,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2 三本院校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本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一只生力军。随着生源的逐渐减少,高等院校竞争的日益激烈,三本院校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民办高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历史积淀、学生来源,也决定了当前民办高校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以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为主。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三本院校在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而我国的民办高校大多数是依托公办高等院校而建立起来的,大部分都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占据主要地位,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一些三本院校实训设备投资不足,即便是一些学校拥有较先进的实践教学软件、完备的实验室,但是利用率很低,实践教学环节和理论教学环节严重脱钩。这使得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能得到有效训练,从而导致教学成果达不到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另外,三本院校存在普遍的一个特点就是教师队伍过于年轻,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从一个校门走进另一个校门,社会阅历浅薄,实践经验匮乏。师资的培养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性工程,教师的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直接影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很多年轻的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缺乏认识,很多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太重没有时间参与时间进修。第三,三本院校普遍比较年轻,没能形成互信、共赢的长期的校企合作机制。没有形成完善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得不到应有的专业实践训练,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得到及时的应用。民办高等教育具有选择性、广泛性和自主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民办高校在办学模式、培养方式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办学模式、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空间等方面进行灵活的,柔性的调整,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要。
3 三本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3 . 1 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确立面向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首先转变现有的教学理念,立足市场、面向企业,优化专业基础,强化应用能力。以工商企业管理岗位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合理制定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搭建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性、可操作性,注重管理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
3.2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实践—理论闭环式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不应成为理论教学的辅助部分,而应该成为理论教学的依托和归宿。应该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实现从实践获得认识,将理论运用实践的闭环式教学模式。首先,在新生入学专业教育阶段和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就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实际企业和各个模拟实践环节中参观、考察,使得学生从感性上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培养并发掘他们对管理各个环节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热情。然后,将课程实验活动列入教学计划,根据课程特点安排实践形式。在每一学期,开设1~2门实践课程,通过模拟操作或者到企业中参观、实习,及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开完所有专业课程之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中的综合式的实习,通过集中实习,充分运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3.3 加大校内实验实训活动投入
建立一些模拟实验室,通过沙盘或者软件来模拟企业的经营过程,足不出户便能体会到经营企业的乐趣,弥补工商管理专业由于自身特点很难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的不足。
3.4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培养学生的胜任力,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理论知识的学习部等于掌握。只有真正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才会真正掌握该技能,真正学会理解、运用所学知识。所以在大学期间,理论课程的传授,需要实践教学的加强和巩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互信、共赢的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运用知识,巩固知识,学习知识的良好的环境。